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

2024-06-14

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通用10篇)

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1

又一年的德育渗透,我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儿童道德,可以判断对错的日常事件,讲礼貌,将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知道的礼貌和尊重工人等等。所有这一切,因为我们班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道德行为训练。

一、精心设计的活动,在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利益,有趣,让幼儿在玩的时候,在活动的轻松愉快的氛围,知道真相,启迪教育过程优化。

(1)节庆活动

在整个一年,有很多节日,我们的国家在庆祝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并执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三・八“季度爱母亲教育;“五”,部分劳动教育;“十・一”爱国主义教育季度,等等。

(2)访问

组织孩子们来到乡村景色,知道各种各样的鲜花和植物。让孩子明白珍惜人的劳动,激发宝宝对爱花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绪。

(3)娱乐活动

孩子们喜欢看这个节目,也喜欢参与演出,因此,在娱乐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是道德教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各种各样的竞争性游戏、教育的孩子在一起,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字符;

(5)“大与小”活动

执行哥哥姐姐在主要的角色包括一个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的。看看大兄弟姐妹精神升旗,敬礼,让孩子觉得国旗庄严而神圣。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们互相关心,互相关心、团结和友谊,和良好的沟通,法案有责任感和优良的品质。

二、道德教育渗透到婴儿的家庭教育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背景集团,在幼儿园,一方面的幼儿园教育,一方面继续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这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道德人格,习惯,爱好专业、交流的态度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它有一个特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努力做孩子的父母的工作,如家访,定期访问,电气,父母,家长开放日,接受访问的父母,和知道父母子女教育、婴儿的父母传播与普及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正确的教育思想,使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协调。

通过教育实践和思考,我们觉得幼儿园天生活和活动是最主要的方法来实现幼儿园,尽管,我们的道德教育已初步品尝收获的喜悦,但这只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下降,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学前道德教育问题,寻求学前教育整体优化方法。

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就业维权培训,实施策略

当前,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就业侵权案件屡见不鲜。调查发现, 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农村在职幼儿教师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另一方面不少在幼教岗位辛勤工作的农村教师因为法律知识来源相对闭塞,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当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不能有效维权。再者, 受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影响, 某些用人单位利用幼儿教师求职心切的心理, 违法处理双方的法律关系。

近年来, 不少高校都陆续建成了教师教育基地, 用于当地各类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如何让农村幼儿教师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以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成为教师教育基地的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在职农村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从实践层面具体探讨了教师教育基地如何在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中有效指导他们进行就业维权。

一、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易被侵害的几类权益

(一) 试用期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当事人为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而约定的特定期限, 但目前有些农村幼儿园却将试用期作为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手段。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一些农村幼儿园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私自延长教师试用期。不少幼儿教师在园试用期在三个月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一年, 这种违规现象在农村民办幼儿园更为普遍。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并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实际上, 很多幼儿教师在农村幼儿园试用期的工资都达不到规定的80%, 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他们在试用期间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的侵犯。

我国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签劳动合同, 也多为一年一签, 员工相对被动。而且很多幼儿园所提供的合同文本不规范, 除约定薪酬之外, 其余的条款全是约定员工的责任。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农村公办园非编制员工的劳动合同中。[1]

(二) 岗位编制和福利待遇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中能获得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数相当少, 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幼儿园临时代课教师、城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公办幼儿园中的非编制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 同时又规定:“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应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在我国农村, 一些经营不规范的幼儿园 (包括公办幼儿园) 靠压低无编制教师工资等方法来降低幼儿园的办园成本。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收入非常低, 在编教师与他们的收入差距可达2-3倍。[2]

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不理想, 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偏低。社会保险落实与否是教师福利待遇高低的重要体现。一些农村民办幼儿园在为教师购买保险时都明确规定, 要在本幼儿园内工作一定年限才为其购买保险。而公立幼儿园中没有编制的教师大多无法享受各种保险。辛勤的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有的教师甚至连最低的工资和社会保障也拿不到。没有正式岗位、工资待遇低、安全感丧失导致不少幼儿教师跳槽或改行。

(三) 劳动时间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但实际上,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条件普遍较差, 每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 工作压力较大。

据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统计, 2009年农村幼儿园的师生比已经高达1:40。农村幼儿教师不仅要教育孩子, 还要兼顾保育员的工作, 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外, 平时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布置环境和制作教具。此外, 由于各类考核、活动与检查都与他们的待遇相联系, 平时幼儿园的各种开放课、考评、验收及各个部门的检查等经常使他们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作为幼儿园加班的主力军, 一些代课教师和年轻教师除了承担体力工作外, 还要协助有经验的老教师完成各种教学工作。而他们的这些额外劳动通常得不到幼儿园的任何补偿。

(四) 参与职称评定的合法权益

当前幼儿教师的职称系列是采用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系列, 但是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和中小学教师是有区别的, 套用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农村公立幼儿园中有正式编制的幼儿教师一般最高级别也只能评到“小学高级”, 且获取职称的大部分是幼儿园行政人员[3]。而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根本没有职称参评的机会, 因为人事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并未给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参评职称的名额。

(五) 参加进修培训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国在相关法律中提到了幼儿教师具有接受培训的基本权利, 但迄今为止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尚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规定。教育部1999年先后公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中, 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园长都只在附录中被标注包括在内, 但在此规定中并没有对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做出专门的规范。而在具体实践层面, 由于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机会、时间、责任、义务、经费来源与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均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与完善的配套政策制度保障, 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参加进修师学习的机会要比城区的幼儿教师少得多, 农村幼儿园中年龄大的教师和代课教师更是没有参加进修培训的机会。[4]

二、指导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就业维权的几点措施

农村在职幼儿教师的就业维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求职择业过程中, 与幼儿园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权益保护, 二是其在幼儿园就业上岗后的权益保护。教师教育基地在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就业维权有效指导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做好农村幼儿教师的法律普及工作

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分为两种, 一是劳动法规, 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各地方性的劳动合同管理规定, 这些是调整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法律法规;二是与幼教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职责及应有的权利。

在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应当在培训的内容中系统地安排上述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 使幼儿教师做好法律知识的储备, 明确自己的应有的责、权、利, 这样才能在应聘和签约时保持头脑清醒, 及早识破不法单位故意设下的陷阱;才能懂得如何用合法的途径和手段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 组织农村幼儿教师学习签约环节的维权知识

1. 提醒农村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园签约前, 应尽量多方面查询和核实该幼儿园的运作状况、用人意图等的相关信息, 如果有条件的话, 最好去实地考察该幼儿园的工作环境。

2. 组织农村幼儿教师学习劳动合同签订的有关知识。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关系到幼儿教师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对于幼儿园和教职员来说, 签订一份完备、公平、合理的劳动合同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通过集中学习, 农村幼儿教师了解劳动合同书的必备内容。如:在就业协议中应包括合同类型和期限、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等问题。因为今后一旦发生劳动纠纷, 这些都是劳动争议的判定依据, 并需要提醒幼儿教师, 用人单位与幼儿教师签订就业协议后,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如用人单位无故解约, 幼儿教师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就业协议, 否则用人单位应承担违约责任。

其次, 引导农村幼儿教师关注劳动合同的细节。如:在与幼教机构签约时, 幼儿教师应当仔细研究就业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中的条款, 确认合理合法后再签字;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 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而用人单位则必须证明劳动者不符合招工录用条件方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签合同时尽量不要在协议书中留下空白条款;对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要尽可能在补充协议中予以书面注明, 并明确将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此予以确认。

最后, 利用案例分析法, 为农村幼儿教师讲解曾真实存在于一些城市或农村幼教机构劳动合同中的非法条款。如:用人幼儿园要求幼儿教师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向幼儿园缴纳押金、在劳动合同中限制职工结婚、生育等。要让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 在就业签约前认真阅读劳动合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旦发现有非法条款, 就要坚决拒签, 据理力争。

(三) 使农村幼儿教师了解发生劳动争议时使用的法律救济方式

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增加学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关劳动争议的内容。该法案指出: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等。

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当农村幼儿教师与所在幼儿园发生劳动争议后, 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内, 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 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 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四) 为农村幼儿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维权服务活动

在职教师培训可为农村的幼儿教师开办各类就业维权服务活动, 如:举办“就业侵权案例审判模拟法庭”。模拟法庭通过让幼儿教师经历宣读起诉书、答辩状、出具证据、举证质证、相互辩论等环节, 以生动逼真的形式向农村幼儿教师们展示法庭如何审判幼儿教师在就业过程遇到的侵权案件, 从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维权意识。

此外, 还可以组织农村幼儿教师不定期地开展就业维权知识竞赛, 并邀请法律专家、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幼儿园管理人员担任竞赛评委或嘉宾。农村幼儿教师通过参加知识竞答, 对今后在就业过程中如何与幼儿园签订合法有效的就业合同及维权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 他们还可以向专家们咨询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抵制侵权行为。

参考文献

[1]唐纯林, 谭如冰.劳动合同法.与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J].幼儿教育, 2008.1.

[2]政协委员提案呼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N].人民政协报, 2010.9.

[3]韦保宁, 王瑜.劳动合同法.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权益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8.1.

[4]周晔.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政策建议[J].继续教育研究, 2009.9.

幼儿教师家访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篇3

一、家访的重要性

家访是由幼儿老师发起的,到幼儿家里与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幼儿的表现、进步和问题,家长的疑惑和期待,教师的困难和理念等,并且寻求和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以达成某种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家园沟通的方式。

家访作为家园联系的重要纽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通过家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对于家长而言,家访可以使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进步情况,以及班级、幼儿园的情况,以便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相比于家长,幼儿教师更具专业性。通过教师家访,家长可以就幼儿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咨询教师,提高育儿的科学性。对于幼儿而言,这是最根本的。家访,核心是幼儿,归根到底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家访,有助于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联系起来,形成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不难看出,幼儿教师家访有着其重大的现实性意义。这一点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所强调的是有着某种一致之处的,社会资本理论强调“学校和家长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类发展生态学也认为某一环境对于发展的潜力将随两个环境之间存在的支持性联系的增多而提高,当两个环境间的联系微弱或互相抵触时,对于发展则不利。因此,在家园互动中,应把家访提上议事议程,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访存在的问题

家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访谈发现,现今的家访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导致家访效果低下,这些问题分别是:

(一)家访工作缺失,不到位

在被访谈的47名幼儿园主班老师中,只有11名幼儿老师去年一年开展过家访工作,其他老师基本都是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即只有23.4%的幼儿教师开展过家访工作。这和王伶俐在其硕士论文论述的教师家访存在的几点问题中发现只有22.2%的班主任开展过家访工作的结果基本一致。[3]这反映了当前幼儿园没有对家访工作做整体的硬性要求,更没有规章制度的保障,导致家访工作随意性较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全凭幼儿教师个人决定。

(二)家访缺乏计划性

访谈中,当对11名过去一年有开展过家访工作的幼儿老师问及是否会制订家访计划,包括访谈时间表的制订、每次访谈的重心的制订等时,有5名教师回答在访谈前制订过访谈提纲,只有1名教师制订了家访计划。这表明,教师家访工作缺乏计划性,有时纯属心血来潮,较为随意,并没有提上教师工作的议事日程,更没有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究其缘由,一方面缺乏监督机制,家访工作的开展纯属幼儿教师为了更好地工作自愿附加的,做不做或做好与做不好幼儿园不加干涉。另一方面,家访工作对幼儿教师能力的提升虽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家访工作复杂难做,加之幼儿教师工作繁琐庞杂,剩余家访时间不足,故而使家访成了简单随意的走访。

(三)家访的内容单一

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家访内容非常单一。当幼儿教师被问及家访内容有哪些时,幼儿教师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日常表现情况,如上课闹不闹、睡觉乖不乖等,以及交流一下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对于家长关心、疑惑的如何科学地育儿、幼儿的情绪情感、心理需要、社会性等方面交流相对甚少。

(四)家访效果不佳,不理想

家访从根本上来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但对教师而言,家访效果更多的表现为和幼儿家长建立亲密的关系,寻求幼儿家长对其工作的支持。被访谈的教师中,有71%的幼儿教师认为家访效果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家访计划不充分导致家访效果不佳,同时家访效果不好又会影响教师的下一次家访时的信心和勇气,这就导致许多幼儿教师不愿再进行家访。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日常工作较为繁重,时间较为紧张,这也进一步使家访陷入了费时又无意义的恶性循环。

(五)谈话方式缺乏“艺术性”

家访工作非常细致巧妙,除了需要准备详细的计划外,还需要讲求谈话技巧,因为谈话技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访效果。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家访时由于谈话方式缺乏艺术性,技巧性不够,使家访工作没能按预想的节奏顺利进行,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幼儿教师相对幼儿家长是专业的幼儿教育者,很可能会对自身定位不当,以教育专家、权威者自居,谈话成了训话,说的多听的少,造成谈话气氛严肃;有些教师全然不顾家长感受,家访变成了“告状”,一开场就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引起家长的反感;还有些幼儿教师甚至直接批评、指责家长,将幼儿的问题直接归因于家庭,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等等。

三、家访工作的对策

家访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家访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与家庭、幼儿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园共育的方向,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家访不仅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家访中,应该寻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家访的实际效果,促使家访成为教学成果提高的重要手段。

nlc202309011430

(一)幼儿园应将家访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使其常态化、制度化

幼儿园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家访现状都说明,幼儿园应尽快切实将家访工作列入幼儿园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和责任,进而使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使家访工作发挥出真正价值。幼儿园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使教师家访工作坚持落实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家访才能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家访准备要充分,明确家访目的,拟定家访计划

家访能不能达到预定效果,能不能使家、园教育相互支持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是否把家访当作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来看待,在于幼儿教师的访前准备是否充分。唯有幼儿教师真正从内心把家访工作重视起来,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教师才会努力做好家访的准备,而不是哪天心血来潮时,或是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才去突然家访。幼儿教师在家访前,首先要对被家访幼儿的情况、幼儿的家庭背景、幼儿的家长信息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经济水平、地域、职业等层次的家长对幼儿教育关心的重点可能都不一样,甚至每个家长也不同;其次要明确此次家访要达到的目的;再次要仔细思考筹划要交谈的问题,怎样去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等;最后制订好详尽可行的家访计划。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家访的效果。

(三)树立家访双主体观,注意谈话内容和技巧

幼儿教师首先要从观念层面意识到家长也是家访的主体,而不是家访的客体,更不是发牢骚和批评的对象。幼儿教师应尊重家长,并且学会聆听,仔细探寻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并在访谈中进行记录,亦或是在征求家长的同意后进行录音。其次,幼儿教师还要认识到家访的目的不是去批评家长和幼儿的,而是通过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更好地育儿。最后,幼儿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有礼貌,有耐心;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而不是以权威压制;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困惑和疑问,亲切地交换意见。总之,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4]进行家访时,幼儿教师态度要诚恳,尊重家长、关怀幼儿,更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家长注意谈话技巧和谈话内容。[5]

(四)及时总结反馈,制订教育计划

教师在家访时应做好记录,离开幼儿家庭后并不意味着家访的结束,如果就此结束,那家访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也只是浪费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很难得到实际的效果。成功的家访,既要从家访中发现问题,还要拿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访谈时,谈话问题一般都是零散琐碎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回去后需要将在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事实和材料进行整理,并仔细分析和总结,从而以此为据制订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计划,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幼儿教师也要将访谈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等反馈给家长,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并获得支持。

(五)善于反思,提升家访经验

拿破仑说过:“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幼儿教师若要迅速提升自身家访经验,以期提高自身教师素养,就要善于反思,就要将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每次家访后做日志记录,定期撰写反思日记,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要仔细思考,及时改进。每一次家访可能遇到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幼儿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次家访经验,认真回顾,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幼儿教师要用力、用心、用爱去做好家访工作,不断总结、增强自身家访工作经验,将家庭、社区看作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同时使家长、社区人员认识到他们对孩子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责任,让他们在幼儿教育和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儿童在园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6]

参考文献:

[1]盛天和.当门铃响起的时候:教育在延伸——对上海市青浦区教师家访工作经验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22):40-44.

[2]Coleman,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Suppl.).

[3]王伶俐.家访工作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25.

[4][5]韩映虹.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6,237.

[6][美]阿伦·C·奥恩斯坦.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M].余强,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07-508.

幼儿保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4

安全教育

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我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毛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特别是在练习跳绳和哑铃操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平时我也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困难时找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我认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进餐教育

由于我班幼儿进餐的速度比较慢而且有些幼儿还要掉饭粒。所以我在进餐时也采取了许多的办法,如随时监督提醒、激励、表扬、鼓励等方法。而在小朋友放餐具的时候没有将餐具放整齐,剩饭剩菜也总是要倒到外面,我就每天请吃得最快的幼儿做小小监督员。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班的进餐习惯比以前好多了。

自理能力的培养

由于幼儿家长宠爱孩子,包办代替的的比较多,所以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尝试了以下方法。如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折、自己放、自然角由幼儿负责擦抹换水等。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盥洗教育

在幼儿入厕时,由于厕所离教室比较远,所以我先讲好要求并排好队,请值日生进行监督。喝牛奶时一位教师负责管理幼儿,另一位负责倒牛奶。从小便——洗手——排队——拿牛奶——坐下喝牛奶——排队,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使整个盥洗过程变得井井有条。因为幼儿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所以当另外一位教师不在时,值日生也可以协助管理了。

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5

时间飞逝,带着微薄的工资,来到农村这广阔的土地上两年了,回头想起着近两年的支教生活,既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同时也让我感慨万千.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舍不得这片土地。我的窗外是一片片菜地和稻田,我常常在窗边欣赏那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农人是怎样忙碌着春耕秋收,看空土地上是怎样长出小苗然后慢慢成熟到收割,自然界真的很神奇!每天早上我都能听到窗外小鸟“啾啾”的叫声,深深呼吸一下那清新的空气我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晚上躺在床上时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和虫子叫声。

我爱这碧野的田野,更爱那一颗颗金子般的童心。孩子的心就像那洁白的羽毛,是那样的一尘不染。他们天真浪漫,对一切都那样好奇。站在讲台上,看到孩子们仰着小脸、睁着一双双大眼睛我都会深深的体会到老师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和神圣。初中的孩子们年龄小功课却很重,我很谨慎而小心翼翼的教学,我害怕我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让我很恼火,他们为什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我气的在教室里声音哽咽眼泪就快要漫出眼眶时,一个孩子悄悄递给我一块纸巾,下课后好多孩子都争相来找我道歉。班长告诉我他们还不懂事,完全是处于一片童心、童趣

回想当初决定去签支教回家乡到走到工作岗位.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记得大四下学期的时候,我和大部分毕业生一样在忙碌着找工作.因为从小心中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当一名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人民教师,所以我就一直沿着这个目标去找,但作为毕业生,要想找公立学校教书也不太可能,后来我被聘到所在大学城市的一所私立学校,那所学校很大.有初中到幼儿园.由于我是生物专业,被聘到高一当生物老师,可以说梦想实现的那一刻,我心里充满感慨: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原本以为自己会就在那所学校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在我上班一个星期后回学校就听到学校宣传省支持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的消息.那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是啊!现在的农村基层很需要我们年轻人,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候,小学读完都没有见过一位三十以下的年轻老师,到初中才见到寥寥几个年轻老师,但是由于学校条件差,在我读的那三年里,年轻老师差不多又走光了.学校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个年轻人来但最多一年又不见了他们年轻的身影.小学初中的学生都是孩子,他们需要与人沟通.他们需要理解.但我们的这些接近年岁过百的老师又能与他们沟通吗?现在的孩子与父母之间都难得沟通何况是年纪大的老师?

想到这里我真的不敢往下想了.一晚上我都没有合眼,我决定第二天也去报名支教.从学校拿到表格填完再交往学校盖章,最后有学校拿到省里审核.这些过程虽然不复杂.但在等待的过程真觉得很难.当我们经历过成长的风风雨雨,亲受过人情冷漠的时候或许我们对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就忘却了。其实孩子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可爱天使,他们是欢乐的传播者想想我们所丢失的童趣,你怎么忍心再去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呢?世界给了我爱的权利也让我有了一份童心去好好的爱我的孩子们!希望他们会像小鸟一样快乐地在自己的世界里飞翔!

做学生工作要有责任心,尤其是对待“学困生”、“问题学生”、“特殊家庭学生”,当班主任的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因为学生的学习差,行为习惯不好,而冷嘲热讽,挖苦打击,而是抱着一种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认真教育引导,没有武断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诚恳指出错误,并鼓励赞扬其优点,总是到学生的身上找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励学生成才。平时也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上有两名学生老和同学处不好关系,也喜欢说三道四,后来我了解到他没有了妈妈,我对他们总是给予特别的照顾,没生活费我借,天冷了,我说借被了给用,衣服烂了先给换件先穿,正因为这我的朋友笑话我“又当老师又当妈”,现在虽不能说他们的坏习惯都改掉了,但的确改了不少,我看到了希望。

做学生朋友要有童心。这绝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比学生大不了多少的我,十分明白这一点,因此,我平时注意学生在玩中学习,比如角色扮演,看看电影,讲课时时不时地开些玩笑,一个个脸上荡漾着满意的微笑。一次,看到一帮学生在教室里打纸板,教室好像战场,灰尘飞扬,我跑过去,扬起双掌,却轻轻落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在周未花钱各买了两副乒乓球和羽毛球,从此,再也没有哪个在教室玩纸板了,而总是在操场上看到同学们活跃的身影。圣诞晚会上我乔装打扮扮成圣诞老人,忙着给大伙分礼物,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过圣诞,教室门围得水泄不通,兴奋的久久不能平息。看着他们玩得高兴,吃得开心,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沐浴在温馨和谐的世界中,轻松自在地做一个孩子王。

幼儿教师的学习总结 篇6

一、做新时代的智慧型教师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叶普莲老师的讲课不就是启迪我们智慧的写照吗?那么精辟,那么透彻,那么有激情,令我望洋兴叹,感慨万千,使我对自己的身份有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她是我的校友大姐,我很自豪。叶老师为我们做的“浅谈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及“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报告仿佛缕缕春风拂过,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社会是进步的,教育也是在发展的。新课程的改革就表明了这一切。我们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有探索的精神,要有追求新教学的方法,也要有勇于尝试的胆识,这才是新时代的智慧型教师。虽然课程改革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能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要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能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

二、环境不仅能推动课程的生成、开展,还是最佳的“记录”方式

韩老师和司老师的报告“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让我们进一步更新了一种观念:“把环境还给孩子”。在如今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活动的创设已经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成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两位教师的指导实用、独到、时尚,先进,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创设在课程中的重要价值。

三、在其位,谋其职

丁英园长和肖峰园长的报告涉及到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作为幼儿园园长,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以下优秀的综合素质:

1.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作为园长,她们的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积淀多、教学理念新,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自己的设想。

2.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垂范者

没有规矩,就无所谓方圆。两位园长首先做好自己、规范自己,所以,她们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3.具有明辨事理、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

作为园长,她们是理智型、开拓型、决策型的人。对事对人是非分辨,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处理问题迅速果断。从她们报告中,我们能感受到她们在办学理念上,开拓进取,做事有始有终,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重细节,具有长远的目标。

4.具有经营管理者的角色意识

作为园长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市场经营意识特强,把关全局,从幼儿园发展战略上把握市场的需求,做到了内练工夫外塑形象,让我感触颇深。听了她们的报告,我一直在反思追问“我的工作有效吗?”“我的工作怎样才能更有效?”我感到她们真是在其位,谋其职,而且是谋中的垂范者。

四、欲善其事,计划先行

在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听取了王秀英园长的讲座,我的感受就是实用、有效,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我们幼儿园一直不完善的一项工作。她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了制定计划的重要性,通俗易懂。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没有计划贯穿,各项工作就是一盘散沙,王园长结合本园的情况,列举事例和展示表样,让我们对各项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做好准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王园长讲得多好呀,“欲善其事,计划先行”!计划就是火车头嘛!

五、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

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总结 篇7

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 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命根”, 是教师与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在这种压力下, 学习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我也常常有一种紧迫感, 所以对学生就缺少了耐心, 多了些报怨。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时, 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只知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一次自习课上, 我在黑板上出题, 学生们也都在认真的做着。突然, 我发现许同学 (班上有名的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学生) 正在那偷笑, 我瞅了他一眼, 他忙把嘴巴抿成一条线, 但笑声还是从他粗大的鼻孔里发出了“哼哼……”声, 而且还越发不可收拾, 这样的情景, 学生们也被他搞怪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看到这里我心里越想越气: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生, 自己不学也就算了, 还影响别人!……于是我豁得走过去, 径直走到他面前“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看到我一脸的怒容, 他竟然怒目以对, 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 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 一直保持沉默, 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紧抿的嘴唇和一双充满挑战的眼神, 时不时的还嚣张的瞅我一眼, 好像在说“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看他这个样, 我真有点按耐不住愤怒的情绪, 想揍他两拳, 可刚挥出的手又瞬间收了回来, 心想:我不管你总行了吧!……

事后我了解到他是因为不会做题而觉得非常烦闷、无聊, 于是就自己找乐子———鼓捣钢笔, 可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前面同学的脸上……虽然如此, 我却一直不能释怀, 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起来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评价一个学生怎么能只凭他一方面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加倍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当面对他们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蹲下来,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不良看法, 要以亲切的态度, 持之以恒的耐心, 循序渐进的引导, 来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 从而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 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

上学期有次早自习检查作业, 新转来的女同学陈某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我批评了几句, 她是个好学生在转来的当天我就了解到了, 可是在未完成作业后, 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个怎样的“好学生”呢?望着她畏畏缩缩、吞吞吐吐的说出“老师我忘了”“我寻思这个没留呢!”等, 听着这样无力的告白让我觉得这里一定有原因。经过了解得知, 她母亲又一次离婚了, 因而被迫又回到农村姥姥家, 心理上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对学习也因此而充满了倦怠感, 生活也变得懒散而没有规律。知道了她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她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磨难, 并打电话给她妈妈, 与她交换意见, 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 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 学习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灿烂、阳光、自信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她的脸上。

其次, 要从欣赏学生的点滴开始

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小男孩, 样子很惹人喜爱, 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每次交作业不是没写完, 就是一个字也没写。成绩当然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这一问题成了家长、老师的心病。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 我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夸夸你”, 你还别说这么一夸, 还真夸出了效果。比如说他爱发言, 我就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当他发言有一定见底的时候, 我会夸奖他说:“你说的真有道理!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今天, 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 很值得大家借鉴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 他表现得都很不自在, 以不停的呼气吐气来缓解内心的扭捏和紧张, 脸也因不好意思而涨得绯红, 就连鼻尖还会冒汗呢!不过那眼角眉梢透露的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在这样的举措下, 他上课越来越有积极性了, 小手举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勤, 底气呢也越来越足了。为了使他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我又与科任老师结合, 要求他们在给他布置作业时, 难度降低一些, 当他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时, 要及时表扬, 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些科目也已经能够及格了。

幼儿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8

一、教师工作压力和教师组织承诺的内涵

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因为工作上所赋予的职责、要求、期望等超出自己的负荷,并感受到对个人自尊和安全的威胁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如愤怒、焦虑、沮丧等。教师工作压力是一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个体感受到这种刺激并引起身心的某种反应,当这种刺激被个体评价为威胁到其身心安宁状态时,工作压力就会产生。工作压力如果持续不断,个体不能有效应对时,就会产生不适感,出现各种生理、心理问题。组织承诺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目前,对组织承诺的认识,有两种流行的观点:行为说和态度说。行为说主要关心个人是怎样认同某种特定的行为,是哪些情境因素使行为难以改变。态度说主要关心个人是怎样培养对组织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又是怎样产生为组纵利益而努力的意愿,以及如何培养个人形成愿意留在组织而不是离开的意愿等。教师组织承诺是指教师对所任教学校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愿意持续地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甚至不计报酬的多少,并愿意一直留任该校的一种态度或心理倾向。它包括三点内容:教师认同目前任教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心;愿意为学校努力奉献,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甚至不计报酬;希望继续留任该校的一种心理顷向。

二、教师工作压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不良影响

1.带来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长期持续的压力会使身体产生一种非特定的适应性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警觉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过度压力的状况,会造成身体上的疾病。压力的生理性反应是可预测的、自动的固定性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它无法以意识加以控制,而心理性反应则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知觉及个体处理压力的能力有关。压力若长久不被释放,则会随着时间的累积成为较严重的压力,并引起不良的行为反应,如注意力减退、耐心降低、容易烦躁等。在情绪方面,压力的情绪反应是多样化的,从较正面的情绪、精神振奋到普遍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暴躁、忧郁、焦虑、沮丧等,其中大部分压力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为负面的。

2.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和耗竭状态。弗里德曼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不是突发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从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其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多数教师对未来的职业总抱有较高的期望,进而产生倦怠感。弗里德曼把参加工作后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跌落期、耗竭期、调整期。教师工作压力后果的行为症状包括:生产效率的变化、缺勤、流动、饮食习惯改变、嗜烟、言语速度加快、烦躁、睡眠失调、高事故率、较差的组织气氛等。压力感低于中等水平时,它有助于刺激肌体,增强肌体的反应能力,压力过大时,会使工作者的工作绩效降低。由此可见,工作压力过大不可避免地带来职业倦怠。

3.对教师个人和组织绩效产生不良后果。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激励理论把压力看成对工作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是激励个人良好工作绩效的催化剂和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耐受力,增强肌体活力,减少错误发生。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如果承受工作压力,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满意感受,往往会使组织旷工率高、事故增多和较高的离职率发生。互动理论则认为适度的低水平压力可以促进好的绩效,而高于最佳水平的压力则会使工作绩效恶化,从而使个体和组织利益受损。因此,长期存在超过最佳水平的压力,且不加以缓解,必然会导致教师绩效水平的降低,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升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

1.加强领导管理水平。领导支持是影响学校教师组织承诺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高领导支持是改善教师组织支持感,进而提高其组织承诺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不同的教师建立起不同类型的交换关系。领导与教师中的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关系,这少部分教师会受到更多信任,得到更多关照,也更享有特权,如工作更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更多的机会与报酬等。而其他教师,获得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与领导的关系只局限于正式的权力系统范围内。由于存在不同的关系,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就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低质量的关系,它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力,是一种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另一种是高质量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交互式关系。要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多的领导支持策略,如作出重大决策时对教师个人利益的考虑、给教师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等。如果教师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支持,他们会认为这既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会使自己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给予科研教学工作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使得工作进展更加方便顺畅。因此,领导支持会提高教师对组织的承诺水平。

2.努力提升自己,促进职业发展,缓解工作压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教师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改革前,学校就像一座安稳的象牙塔,教师职业是所谓的“铁饭碗”,—旦拥有,终身受益,而改革后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评聘结合,聘任上岗,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不要一味地抱怨,而要积极地寻求对策,不断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如此,才会有效地缓解挑战带来的心理冲击,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同时降低由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

3.优化组织功能,健全组织结构及监督体系。作为工作压力的首要因素,组织功能压力对工作压力具有相当大的“贡献”。不同的组织功能,意味着人们在组织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责任和权利的分配和拥有方式不同,信息反馈与受到的奖惩不同,而这些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压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优化学校组织功能,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民主有效的监督体系。另外组织领导还要增加感情投入,以人为本,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倾听教师的心声,满足教师的要求,奖惩分明,建立民主、透明的监督体系。而作为教师,也要忠实于教育事业,顾全大局,不能斤斤计较,要正视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平,要以平稳的心态来接受并适应现实,保持良好的情绪。既要积极协助建立健全监督奖惩体系,又要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

4.完善自我,完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作为学校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革,教育科研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部分,但是也不要将自己关起来埋头苦干,要花时间和同事、朋友交往,在交往中完善自己对人生、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在交往中缓解由工作带来的压力,在交往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这也需要教师多和同事、朋友交流,获得有力的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

幼儿教师的总结与反思 篇9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首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真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从他们身上让我找到一种自豪感。这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使孩子们学会了许多,各方面进步也很大。我整理一下思绪,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我在本学期中,积极了解各项时事,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组织、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改革,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本期教学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收集各种材料后结合季节和各种节日和孩子们一起动手设计了《纸箱变变变》、《爱心送给好妈妈》、《快乐大树》、《荷花开》等区角,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和画画活动非常感兴趣,晨间活动和课间活动时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专心致志的画画。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如:郑浩冬、王健宇、梁毓航等几个小朋友,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小组长轮换制”,让做小组长的孩子负责擦桌子、发画笔、发点心等等……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四、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在家园互动中,我认真做好每一位家长的工作。因为我知道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的教育,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常常利用家园互动栏、幼儿接送时间、电话、QQ、微信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适时地和家长讨论科学育儿的知识。同时,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问题,总是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方向

这个学期中,我班孩子的出勤率较好,口语表达能力有了飞跃性的进展,自理能力在不断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自身的不足,如:对《指南》背景下的游戏教学方法还相对薄弱,对与“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做得还不够,还会有以前那种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出现。对此不足还需要不断地区反思、学习、创新,我会加倍努力,增取进步,望领导体谅。同时,感谢园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谢谢你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抱着认真好学、责任的态度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辞旧迎新,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4年6月25日

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工作技能 篇10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除了感官要求的美的欣赏外,也总是能很鲜明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信仰和生活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既是一种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舞蹈活动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势,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意,有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其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凭借其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受到幼儿的欢迎。通过舒展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幼儿可以充分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享受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动作之美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喜爱的动作。真正优秀的舞蹈教学会使幼儿逐步受到美的熏陶,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质。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幼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幼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幼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一个动作、一段小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比如我们以一段《雪绒花》为伴奏音乐,让孩子们对冬天的雪景展开想象,结果会怎样?,孩子们都表达出对雪景的不同感受对吧:有的表现出寒冷、有的表达出对雪花的喜爱、有的表现出雪花飘落的过程等„ „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培养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幼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幼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幼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2

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练。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

在我所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感觉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幼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长期以来,在我们民族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往往片面地强调使孩子们“乖”、“听话”、“静”,而不大注 3

意培养儿童的动态美感和动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幼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幼儿舞蹈的分类:

根据舞蹈的社会作用和目的,幼儿舞蹈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自娱性幼儿舞蹈;二是表演性幼儿舞蹈。

(一)自娱性幼儿舞蹈:自娱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例如;各民族民间在一些公共公开场合所跳的舞,国际上的“交谊舞”,我国的“集体舞”等。所谓自娱是相对而说的,因为当你和大家尽情欢乐而舞蹈时,你的情绪就感染了周围的人;因此,对周围的人来说,你就带有一定的“表演性”;同样,别人欢舞时,对你也如此。但由于在场的人一致的目的是跳舞以自娱;所以,称这种的舞蹈为自娱性的舞蹈。

自娱性幼儿舞蹈:主要以娱乐性为主,于娱乐之中。常见的有:幼儿律动、集体舞、幼儿歌表演、即兴舞、音乐游戏。

(1)、幼儿律动:又分生活类律动和动物类律动,是指在音乐的节奏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做不同的律动性动作。律动可以单一动作重复。也可将几个关联的动作连接组合成律动组合练习。一般幼儿律动可做形象模仿,模仿承认劳动,幼儿基本舞步练习。如鸟飞、兔跳、拍球、跳绳、拉锯、踵趾步等。

律动主要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幼儿集体舞:幼儿集体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有组织的在规定的队形、位置上,做共同或不同的舞蹈动作。一般可反复进行。舞蹈时要求幼儿相互间应有感情交流,动作和谐一致。

集体舞主要培养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换队形,在集体舞蹈中整齐协调的动作,培养幼儿之间的一种情感文流和集体意识,达到相互了解,团结友爱的目的。

(3)、幼儿歌表演:幼儿在唱歌的时候,配以形象生动的动作,用声音和形体共同去表达情感,其特点是以歌为主,动作为辅,以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可以坐在凳子上全体围成圆圈,也可以站着跳。歌表演主要加强幼儿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提高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4)、即兴舞:是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编自演即兴表演。这种表演在幼儿舞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5)、幼儿音乐游戏:是通过有趣的身体活动,在音乐或歌曲的伴奏下进行的有一定规则的游戏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节奏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表演性幼儿舞蹈:(包括一些童话剧,歌舞剧的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舞一般是指题材广泛、主题突出、有特定的内容、角色、有画面和队形上的变化。舞蹈性较强,是部分幼儿参加用于演出的舞蹈。在表演舞中由于受幼儿动作发展水平所限,往往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节目的需要,还有对话或者是简单戏剧情节。

幼儿表演舞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利发挥舞蹈的社会作用。

三、幼儿舞蹈的特点

幼儿舞蹈是舞蹈艺苑中的一支鲜嫩的花朵,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他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5

有趣。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它的另一个特性是“短”,既时间短,内容不能复杂,结构简单。其次是“浅”,太深了,悬念多了孩子们看不懂,这就要求舞蹈不要太长,要短小精悍,活泼有趣,有一定的简单情景。幼儿舞蹈是幼儿表演,幼儿观看的,因此幼儿舞蹈姓“幼”,形成了“幼”的特点。

⒈幼儿舞蹈的直观性

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是通过人们的眼睛来进行审美感觉的。这就决定了舞蹈作品中的情景和人物心理状态、情感,都必须通过舞蹈形象直接表现出来。由于幼儿正处在生长的阶段,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思维特点是形象和具体的。比如当你设计闭上眼睛,靠在双合掌上,孩子们就知道这是娃娃在睡觉;当你张开双手在身体两旁上下起伏,这是小鸟或蝴蝶在飞翔。因此幼儿舞蹈语言的形象是直观的,所以幼儿舞蹈必须具备一个特点---直观性,抽象的内容和形象是幼儿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⒉幼儿舞蹈的模仿性

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感兴趣的都要去学,学习的一种突出形式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模仿就是学习---他们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用双手向下按两下比作浸泡毛巾,两手握拳向相反方向转动比作绞毛巾,双手在两前绕圈比作洗脸;他们还喜欢模仿各类动物,如:小鸟飞,小鱼游,青蛙跳,小鸭走;又如学习解放军骑马,刺杀,开炮等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说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

⒊幼儿舞蹈的童趣性

童趣性既指符合幼儿的兴趣和情趣。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当我们问孩子们喜欢干什么?他们会说喜欢玩,喜欢做游戏---玩积木,玩小娃娃,玩泥土,玩骑马打仗的游戏等等。例如幼儿音乐游戏《蚂蚁搬豆》,它表现的是一只小蚂蚁,看到一粒很大的豆,他想独自搬走,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动它一下,结果它招来好多小蚂蚁,才把大豆连滚带抬的搬回去。幼儿从中既得到抬、滚、推、拉、搬豆豆的喜悦情趣,又收到了人多力量大的教育意义。幼儿舞蹈可以说就是游戏---一种高级的游戏,一种有意味的游戏,一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做标准运动形式的游戏,而童趣就是这种游戏的核心。它充满着幼儿的情趣,体现出幼儿自主自立的倾向。由此而言,幼儿舞蹈必定要有童趣性。

四、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最初的启蒙老师。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孩子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让他们在自由、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地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但是现在的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成人化教学严重。幼儿舞蹈成人化问题首先受指导老师和编舞者的影响,因为这些成人进行创作的时候没有用幼儿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和思考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是他们不够熟悉孩子们的生活,对幼儿舞蹈的艺术特点不十分清楚。另外,有的指导老师图省事把已有的表现成人舞蹈的节目稍加改动就对幼儿进行排练演出。对幼儿舞 7

蹈的认识不到位。近年来,在较多幼儿舞蹈表演中,我们看到小演员都能掌握很多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让人忍不住要为他们叫好,但我们知道,舞蹈是由基本动作、技巧动作和组合动作形成的肢体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段,而不是简单展示演员掌握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因为毕竟幼儿舞蹈还包括知识性和思想性等。

(二)、幼儿园舞蹈教学以技艺训练为中心:在日常舞蹈教学中,许多教师以动作到位、姿势优美、节奏准确为教学目标,而忽视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兴趣和自主性探究的因素,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三)、幼儿园教学存在“教师本位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站绝对的支配地位,教师让站就站,让蹲就蹲,严重阻碍了幼儿兴趣的发展,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

(四)、幼儿教材存在着“女性化”的倾向:幼儿园舞蹈教材中的大多数内容都适合女孩子学习,无法满足男孩的需求,因此很多男孩在舞蹈课上参与性不高,不够热情,严重地影响着学习效果

五、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儿舞蹈是用幼儿身体动作、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不仅能促进幼儿积极地参加各项音乐活动,使他们认真地、自觉地学习舞蹈,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扩大眼界,使他们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学习舞蹈兴趣呢?我认为:

(一)、要重视培养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幼儿只有掌握了一些正确的基本动作,才能有助于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例如用拍手训练节奏:单调的拍手幼儿不感兴趣,我们用拍上、拍下、拍左、拍右、拍前、拍后、两人对拍,再加上拍腿、拍肩、拍胸、等,幼儿兴趣极高,节奏也掌握得很好。又如幼儿站立时的收腹、挺胸,他们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风趣地对幼儿说:“你们身上都有一个大西瓜”,幼儿不解地问在哪里?这时候让幼儿用手摸摸自己的肚皮,并说:“这就是你们身上的大西瓜,挺着大西瓜跳舞多不好看呀!”。然后,教幼儿把大西瓜藏起来,肚皮收进去了。通过生动形象地教学,幼儿很快学会了这个动作。为了使幼儿准确掌握小碎步,老师可让幼儿有意来追逐自己,在追的过程中,不仅老师提出的要求(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向前走)幼儿能听得清、记得牢,而且还能与老师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害怕、恐惧心理,大胆、欢快地展现自我。

(二)、可让幼儿多欣赏舞蹈。幼儿在欣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舞蹈表演能力。如在教幼儿傣族舞之前,为了让幼儿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可以先让幼儿欣赏《孔雀舞》(观看碟片和教师示范),观看孔雀图片,使幼儿欣赏美的动作和形象,同时对傣族舞中的基本手形、舞步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以后学习幼儿傣族舞时,他们兴趣浓厚,将欢愉的情绪表现在舞蹈中。

(三),用游戏的形式教幼儿舞蹈也能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如玩《小鸟找窝》时,教师说:“我是鸟妈妈,小朋友都是小鸟,现在你们要跟着妈妈飞到草地上去玩啦!”然后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做鸟飞动作,请小鸟跟着妈妈学习各种本领。还有,幼儿学跳手绢花,让他们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手绢花,幼儿拿到自己喜欢的手绢花跳舞 9

会显得格外高兴。然后老师拿出一种颜色的手绢花开始跳舞,手上有和老师一样颜色手绢花的幼儿便围在老师身边舞蹈。幼儿在这样愉悦的游戏中跳舞,兴趣会始终高涨。

(四),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既能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幼儿也不会觉得太简单而学得枯燥乏味,也不会因为太复杂而感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五),尊重幼儿,树立幼儿自信心。这是培养幼儿学习舞蹈兴趣的重要途径。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如点头、微笑、拍手、伸拇指等,对孩子来讲都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有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教师要亲切、耐心和及时地指导。利用自由活动或散步的时间,用语言或情景启发,引导个别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或请班上动作做得比较好的幼儿当小老师,帮助他们。

幼儿根据音乐旋律做自己喜爱的动作,在游戏中感到愉快,表现出内心的喜悦,享受着自己表演带来的快乐,并欣赏同伴的表演。因此呢,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而且促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六、幼儿舞蹈教育的情与趣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它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舞蹈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在其他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非其他各领域所能比拟。因此,通过正确的、系统化的舞蹈教学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使舞蹈教育真正成为各教育领域之间联系的纽带,首要的是启发幼儿对舞蹈的热情,以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一)、重视情与趣的转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实际上,幼儿很容易对舞蹈活动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表现是浅层的,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很不稳定,容易波动。所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很有必要,即将其浅层的表现引申并提高到一定的深度,也就是把幼儿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舞蹈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二)、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创造力

幼儿舞蹈教育活动,要求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舞蹈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舞蹈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为幼儿创设可以引发其学习舞蹈热情的环境,使幼儿产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后再对其进行舞蹈教育。然而,舞蹈教育并不是机械的模仿,长久的模仿将使幼儿丧失创造能力。过去,我们让幼儿学习舞蹈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技能,因此过分地强调了模仿。但现在,舞蹈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即通过舞蹈教育开发幼儿的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的潜力,从而提高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综合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是培养技能型幼儿,而现在要培养的是思维性的创造型幼儿。

(三)、创设环境,引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想使幼儿尽快地进入角色,就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首先,让幼儿观看各种风格及形式的舞蹈。有时孩子们看到兴奋时还跟着一起手舞足蹈着。尽管动作不标准,不正确,但这已 11

经是兴趣的开始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或者是手机捕捉着他们的舞姿,冲洗出照片后挂在墙上,孩子们又一次地争先恐后观看。从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电视机前模仿着节目中的动作。在闲暇之时,还可以看见他们在互相交流,互相比赛谁学的动作多呢。

(四)、培养创造力并不摒弃模仿

应该说,在舞蹈教育中模仿是必要的,任何艺术的审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模仿着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因此,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舞蹈教育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阶段,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身体的动作本身是音乐的化身,即身体的动作产生于音乐,反过来音乐也体现在肢体动作中。因此,舞蹈在与音乐的相辅相成的合作过程中,进入较完美的地步,使观者与舞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所以,舞蹈教育也应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启发、引导和训练幼儿,就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一样: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这就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产生强烈反应的表现。当幼儿接触舞蹈的同时,我们就应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感受舞蹈、理解舞蹈。我们要注重引导孩子们从大自然中采集,在生活中积累。如:小芽如何破土而出,被风吹动的枝叶如何摆动,小鸡如何捕食,鸭子是如何走路,如何用肢体表现下雨等。在生活中积累舞蹈语汇,再对幼儿加以引导,使他们将这些现象用舞蹈语素表现出来。通过这一尝试发现:孩子们不再限于过去的模仿阶段,而是积极地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认真地做着自己精心创编的各种动作。经过这一创作阶段的积累,孩子们已经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儿童歌舞创编了。并且在学习完整的舞蹈作品时,能够主动的进行二度创作了。他们不在拘泥模仿,而是表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五)、艺术教育应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舞蹈教育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对创作的激情,从而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很大挖掘潜力。

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在力求发展成为一种双向平衡的实践和理论体系。它既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强调幼儿自发的艺术倾向,又强调外部环境对调动发展幼儿艺术能力的作用;既强调幼儿个人经验,又强调人类艺术遗产对幼儿审美和创造的催化作用。

因此,更新观念,重视发展幼儿舞蹈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系统化的舞蹈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舞蹈能够不断繁荣发展。

七、培养幼儿舞蹈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又面临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呼唤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能力的人的世纪。对于面向未来的小主人——幼儿来讲,从小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勇于发现和创造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上述能力呢?下面就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采取生动有趣的形式,促使幼儿对学习舞蹈产生兴趣 针对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和“形象”的思维方式,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舞蹈“梦中的游戏”时,按教学内容,幼儿须学习按 13

乐句变换舞蹈造型,以表现小朋友梦中的机器人、电动猫、音乐盒娃娃等可爱的模样,这就要求幼儿对乐曲的节拍、速度、乐句等有一定的感受。如果只是反复让幼儿感受乐曲,他们必定会感到厌烦。于是老师先和孩子们玩“木头人”的游戏。她提出:“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谁也不许动时,你们该怎么做啊?”孩子们马上争相发言:“可以站着不动!”、“可以摆出一个动作!”、“可以学小熊,但不能动!”„„,于是呢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孩子们都会摆出一个个不一样的造型动作。就这样,幼儿在轻松活泼的乐曲中、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会了按乐句变换舞蹈造型。

(二)、与幼儿一起感受和表现音乐情感

舞蹈教学法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因此,我们应从对幼儿技能技巧的训练转向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入手,有针对性地施教。如抓住幼儿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机会,让幼儿将各人游玩时的照片、明信片、录像带等带到幼儿园里来,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欣赏照片、明信片或录像中争芳斗艳的花朵、碧绿的草地、金色的沙滩、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与此同时,通过生动的描述(教师),配以抒情的音乐,孩子们一下子陶醉了,都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如身临其境般。又如教材92页所给的例子:一位老师在让孩子们学习舞蹈“海边拾趣”之前,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他们在海边游玩时拍的录像、照片,让他们回想起玩耍时的情境并与老师、其他小朋友分享快乐,于是,孩子们踊跃说了起来,有的说:“那天我玩得可开心了!我用小桶装了满满的一桶海水,把它倒在我的脚上,可凉爽了!”有的说:“海边的贝壳真好看!有红的、有灰的、还有多彩的!我拾了好多好多,回家还把它们串成项链呢!”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细沙筑‘长 14

城’、垒小墙,真好玩!”„„。这时,教师打开录音机,放出一段轻快活泼的曲子(《海边拾趣》),说:“哇!我看到远处蓝蓝的海水!前面是宽阔的沙滩!我们卷起裤筒和袖子,提着小桶去装海水、捡贝壳、打水仗好吗?”说完,我便随着乐曲轻轻起舞。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自己游玩时的乐趣,便自由自在地舞着、跳着,纷纷做出捡贝壳、泼水、踏浪、玩沙等创造性的舞蹈动作,仿佛自己真的到了海边,将欢愉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在学习中求创新

在舞蹈教学中,幼儿“怎样学”一直是一个重点,需要教师花心思去思考。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把整个“成品舞”教给幼儿,即在向幼儿讲解、示范后便让幼儿反复练习。这种“为了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在短期内效果不错,但是长此以往,幼儿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一旦幼儿离开了老师的示范,就变得茫然失措,导致幼儿缺乏自学能力,也限制了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我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坚持“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想方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自由探索。如:我们在教授幼儿学习舞蹈“快乐小鸭”时,先让幼儿倾听音乐,从中体会乐曲欢乐、活泼、幽默的性质,进而让幼儿多听、多熟悉音乐并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其节奏,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鸭子走路、跳舞、游戏时的可爱形象,同时通过图片、电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让幼儿充分感受小鸭子摇摇摆摆、活泼可爱的样子,并进行模仿、表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结伴跳舞,学习小鸭嬉戏的情境,转而让孩子们讨论合作造型及队列的变换。最终,一个舞蹈就这样完 15

成了。这不是老师“教”给的,而是孩子们发挥能动性、在“听、看、做、学”的主动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八、幼儿舞蹈的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目前,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现象越来越多,使幼儿舞蹈园地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但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凡是一位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创编出幼儿爱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舞蹈作品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着手呢?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谈谈我的创编体会。

(一)、题材的选择。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选择题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最常见的是直接通过幼儿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儿本身的生活片段,经提炼、加工成反映幼儿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等;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幼儿易理解,爱模仿,也喜欢表演。

(2)从孩子们所喜爱的文艺、文学作品中取材。动画片《宇宙卫士—奥特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节目,“奥特曼”的形象、动作人人爱模仿,歌曲几乎人人会唱,由此编排的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奥特曼》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

(4)可结合本地的季节及民俗选材。这种题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我们是否能编出反映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等。

(二)、音乐的选择:幼儿歌舞中的音乐选择应旋律流畅、顺口,歌词生动形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能启发幼儿岁舞蹈的联想与想象。音乐的节奏应是鲜明强烈的,能引起幼儿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达。

(三)、提炼活泼有趣的动作。在具体的教学中,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幼儿活泼好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伴随有一些无意识状态下的动作,如眨眼、耸肩、撅嘴、扭屁股等,及时捕捉幼儿这些天真有趣的形态动作,再加以提炼扩大化,就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幼儿纯真、可爱的特点。

(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门类的一些动作。比如艺术体操、武术等。

(四)、运用生动形象的道具。道具是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生动形象的道具有利于更好地展现舞蹈形象。幼儿借助于丰富多彩的道具形式,可以更快地融入其中,体会作品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来。在服装与道具上应有新颖的艺术处理,体现舞蹈的特点。

(五)、营造宽松的氛围。幼儿园舞蹈教学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不需要用严苛的动作要求来约束幼儿,应该更多地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这种指导思想就意味着不需要一板一眼的无声的练习环境,而是要有轻松愉悦的宽松的学习氛围。

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孩子们的生活,更离不开编舞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不推陈则不会出新,在幼儿舞蹈这片沃土上,只要有“几度春秋勤耕耘”的努力,才会有“月月岁岁绽新花”的收获和喜悦!

九、创编幼儿舞蹈对教师的要求

舞蹈编导的教师不但应会跳舞或编舞蹈动作。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其他知识修养。虽然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却融会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姊妹艺术因素。同时舞蹈和其他艺术的这种紧密关系,也丰富和发展了舞蹈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因此,广博的知识修养是编导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对创编者的要求:

1、要不断学习、丰富舞蹈知识、技能,加强广泛艺术修养。幼儿舞蹈主要是通过有节奏的、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姿态、造型来表现幼儿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舞蹈的一般规律、种类、表现形式、常用手法等基本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丰富的 18

舞蹈素材,这就要求我们热爱舞蹈,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广泛学习,虚心求教。

2、要深入幼儿生活,全面了解幼儿身心特点。合格的幼儿舞蹈编导首先要做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就是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能力。如幼儿正是生理上的发展时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其神经系统、大脑发育迅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这些生理特点带来了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感都比较差,相比之下幼儿的弹跳发展的较好。从幼儿身体发育的比例来看,以头为准是“站

五、坐

三、盘二半”,显然幼儿头与全身的比例就明显比成人大,相对四肢也比较短。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在幼儿舞蹈动作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发展的自然素质,克服其不足。

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思维形象具体,注意力易转移,好奇心强,易幻想,好模仿等。我们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就应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中,采用具有童话、科幻和游戏特点的舞蹈形式,利用短小、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的舞蹈构思来创编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

3、了解创编的一般规律:

(1)、幼儿舞蹈是文学、动作、音乐3位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2)、选材立意:题材新颖、具有童心情趣,民族特色,立意高尚。

(3)、动作设计:善于从幼儿生活中挖掘动作素材,经过组织和艺术加工,动作力求舒展、开放,节奏鲜明、欢快,形象逼真,使幼儿显得活泼、丰满。

4、用生动形象语言给幼儿讲解和示范动作,切忌机械性操作。

5、整个舞蹈构思以故事形式讲解。

6、排练中不急躁,不大声吼叫,不耍态度,不急于求成。

7、排练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看幼儿的情绪。

8、严要求,善引导。

十、幼儿舞蹈的教学任务:

1、培养兴趣。

2、教给幼儿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十一、不同教材创编提示:

1、幼儿律动:

(1)、明确目的:是训练节奏感呢?还是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还是训练幼儿动作协调性呢?这个目的一定要明确。

(2)、注意音乐形象突出,节奏鲜明。(3)、适合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

(4)、设计动作应发挥幼儿创造性,可编成单一律动或组合律动。

2、幼儿歌表演:

(1)、歌曲选择注意音乐形象突出,易于用动作表现。(2)、不同年龄班应有不同的歌曲选择。

(3)、动作形象简单,与音乐和谐,以唱为主、动作为辅。

3、幼儿集体舞:

(1)、确定内容和形式:若要团结友爱可用邀请舞,其他则应选择单圈、双圈舞。

(2)、选定音乐。(3)、设计主要动作。(4)、设计队形与队形变化。

4、幼儿音乐游戏:

(1)、确定主题、内容和形式。(2)、根据内容选择音乐。(3)、设计游戏的动作与队形变化。

音乐游戏的动作不宜设计过多过难。重点应在情感交流上,力求动作形象、直观,富有趣味性。

5、幼儿表演性舞蹈:

(1)、选材、立意要新,有特色。

(2)、编出典型的动作、可以科学合理地重复运用、表现。

6、舞美设计:服装、背景、灯光、化妆。注意简明、形象,色彩明快,有儿童特点。

十二、幼儿舞蹈常见的队形,构图技巧:

(1)、三角形显得稳定。倒三角形给人一种紧张感,显得灵活、锐气。

(2)、圆形热情柔和,能使画面集中、紧凑。并具有热烈、欢快的性格特点,既激烈又平静、极富表现力。

(3)、圆弧形,产生一种广阔的空间感。(4)、长方形、正方形,稳定,刚直。(5)、S形深远的感觉。

十三、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1、综合教学法: 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在这时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但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

2、示范法: 就是指教师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3、语言讲解法:就是用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感情和动作。这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方法。

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你这样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怎么办呢?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他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这种方法不能用的太多。而且使用时语言要简明,形象,具体,总之要少讲、多看、多练。

4、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还有像“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5、练习法:就是让幼儿自己做动作,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等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为提高练习效果,教师在练习前

应有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以保证练习的成果。练习时应注意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必要时可增加辅助道具,如头饰、绸带、铃鼓等。练习中要注意动静交替,练习时间应适宜。

6、分解、组合法: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先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分解、组合法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舞蹈难点动作、舞蹈情节、规律,克服学习障碍,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但应注意目的性,同时注意科学性。

7、观察、模仿法: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踏点步”,“跑马步”等,让幼儿观察模仿。即由教师作示范,大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这种方法在排练完整的舞蹈时,或简单的歌表演时常常使用。

8、个别教学法:就是教师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缩小全班幼儿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强学习困难幼儿的信心,充分培养有舞蹈天分幼儿的爱好。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计划性和针对性,保持个别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荣格事业说明会标准版下一篇:“家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