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荷塘月色读后感

2024-08-21

中学生荷塘月色读后感(共12篇)

中学生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1

清清月光下,随着朱老的脚步走入清华园。

那片荷塘,美丽、幽静。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还好,花还未央。趁幽静的小路还无人打扰,一路迷茫走着,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月色下的荷塘,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玉立如舞女的裙摆,趁微风荷叶随风起舞,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映入眼帘。点缀其间的雪白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形态各异的荷花在荷塘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让人迷之向往。

最美的常是那缕微风,一缕“微风”让这荷塘生动了许多:“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弥漫,似有若无,花叶共舞,我也在微风中心灵沉醉在这荷之中了。

中学生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2

参看《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和教参, 我们发现本文的重点有三个:即荷塘月下的美景、美景中蕴含的情思和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第4、5、6段紧扣标题, 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四、五、六段是写景非常优美的段落, 是全文的重点段落, 一般来说都是必讲的内容, 但如果都这样讲, 势必落入窠臼。而且反思我们自己过去的教学, 我们大都注重了对三个写景段落的学习, 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于是学习之后, 仅仅给学生留下了“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表现了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的印象, 而文章后面所引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作用却不甚明了, 陷入了“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作为赛课教案设计, 我们既不能人云亦云, 又要走出传统误区, 该怎么办呢?

我想,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和作者对话, 学会诗意的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告诉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1)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 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在应试教育中, 这往往被忽视。

经过查阅, 我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就一般文学爱好者而言, 欣赏《荷》文最重要的不是探求‘不宁静’的原因。《荷》文大部篇幅写的是平复‘不宁静’的经过和方式, 以及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荷塘月色那宁静、淡雅、朦胧之美, 暂时独处的超脱之妙和欲超然物外而不可得的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这些才是《荷》文真正的审美价值所在。因此,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 而在于其消解方式, 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欣赏者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 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 (2) 于是, 我想《荷》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可以设为“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探求和学习他平复‘不宁静’的经过和方式”。

结合所确定的重难点, 我们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朗诵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片段导入。”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解题:短语“荷塘月色”的结构, 并列短语, 明确本文在4、5、6段写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3、引导学生感知4、5、6段朦胧、轻柔、静谧的意境美。

4、作者为什么要夜游荷塘, 把荷塘写得如此美?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排遣心里的不宁静, 于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里荷塘就是朱自清的好朋友, 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遇到“不宁静” (痛苦、挫折、失意等) 的时候, 我们常常去找亲人、朋友诉说排解;朱自清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 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 就想起了好朋友荷塘, 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 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对自己苦闷心境的一种排解。

5、朱自清欣赏荷塘美景, 彻底排遣了心中的不宁静吗?他又做了什么?

明确:没有真正排遣。“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于是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6、试赏析《采莲赋》和《西洲曲》中蕴含的情感, 并明确它们与朱自清排遣“不宁静”心情的关系。

两首诗歌表现的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自由、幸福、快乐、纯真的生活。这正是朱自清所向往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没法实现的, 于是他把自己暂时融入中国古典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7、总结作者的心理轨迹, 想一想这种排遣“不宁静”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能找到影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朱自清的这种处世态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在不得志的时候, 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寄情诗文, 在山水、诗文中排遣苦闷, 寻求暂时的快乐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朱自清夜游荷塘, 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 就是要寻找精神的避难所, 寻找心中的桃花源。人生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 会有挫折, 会有失意, 会有伤心, 会有痛苦, 会有不得志的时候, 当我们遇到了该怎么办?古人和朱自清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由此可见, 读书不仅是为了考试, 更是为了学会诗意地生活。

中学生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3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者有着相似的目标和内容。在语文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中,以两位青年教师的《荷塘月色》教学进行全面评析,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案例一:重视对文章的多元解读

一位青年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为什么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去荷塘呢?”学生纷纷回答:“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教师并不急于总结,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不宁静呢?”

教师此时开始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异常苦闷,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根据语文阅读分析和拔高的一贯做法,有的学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阶级高度,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荷塘月色》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彷徨,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只能拿起笔书写自己心中的不宁静。”同学们听到精彩的回答后,都不约而同给予热情的掌声,教师也很满意,归纳到:“这位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苦闷和情绪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了当时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进行了升华性概括,非常好。”接下来,教师没有对作者的不宁静进行进一步审美挖掘。

【结论】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解读立场、高度、角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学生都顺着教师的指引思路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教师片面构建作者的社会角色与作品的情感世界,自然将学生引入狭窄和错误的思考路径。

【对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多元化角度去理解文章。我们从人性和审美的层面思考,在作者的多重身份中,不能只单纯看到他的“政治人”这一角色,作者同时还是一个丈夫、父亲、儿子。我们必须首先将作者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家,然后才是经济、政治等其他角色。

应从人性的角度入手,给学生展示出种种由人的本身出发的可能的行文背景,让学生多角度去解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性的感悟、对现实的承担与接纳,让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感悟善、发现美。

案例二:重视让学生体验语言美

一位青年女教师在公开课中这样品位《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美:“如果把这篇作品比作一幅图画,作者用的是淡墨水彩,他运用具有彩色的语言,进行比喻和拟人,使画面的色彩浓淡相宜,同学们能否找出引发你想象力的修辞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审美体会呢?”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给学生创设出一幅立体的荷塘月色的画面,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纷纷发表对语言美的感受。一位学生发言:“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裙子形容荷花的姿态美丽。”教师进行对话引导:“为什么‘舞女的群是‘亭亭的呢?”学生想了想说:“亭亭让人联想到身材高而苗条的样子。”教师对话:“什么地方能体现与亭亭相映衬呢?”学生说:“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能够使人联想到舞女的裙子在摇摆。”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位同学的用词非常好,他用了‘摇摆来形容荷叶,说明他看到了作者笔下的荷叶的什么美呢?”学生异口同声道:“动态美。”教师脸上露出微笑:“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找一位同学来描绘一下你所感知的荷花的静态美。”师生共同进入荷塘月色的美好情境。

【结论】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靠单一的讲授和灌输,会使课堂失去灵动性,不能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

【对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他们通过直觉体悟来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宏观上美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宁静月夜下的荷塘画面。就比如这节公开课,教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学生展开荷塘月色的美好语言描述,进行文章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挖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对散文知识和文体的掌握,并且能发挥学生在审美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语言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将文章内容形象、立体的展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好的灵魂。

参考文献:

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4

听着那歌声,我好像已经进入那片“荷塘”了:皎洁的月光发出朦胧的光芒,透过树叶在地上铺了一层碎银。一切景物仿佛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里,有一只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儿,给静谧的夜晚带来了一份生机。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随着风儿轻轻的舞动着,摇曳着,在给青蛙伴舞呢!一只只萤火虫发着亮光给这朦朦胧胧的大地添了几分神秘。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像在比赛似的,在荷花丛里你追我赶,好不快乐!

突然我变成了一朵荷花,我的身上被月光披了一层轻纱,淘气的鱼儿围着我转来转去,歌唱家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好像在为我唱赞歌呢!我趁他们不注意,悄悄地绽放了,发出了浓浓的荷香。其他荷花们也不甘示弱,都努力地绽放花瓣显示自己的美丽。

《荷塘月色》读后感600字 篇5

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多种说法,我个人的理解是:《荷塘月色》一文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自然之美。本文然我感触很深的,莫过于作者对于景物极其细致的描写。对于月下荷塘的描写我印象颇深,尤其是那柔美的月色。

没有电,光源惜缺,白天靠太阳,晚上自然靠月亮。明月当空,月有着它的素净之美。看天涯明月,寄相思之绪。明月市场成为爱情的见证,著名的神话“嫦娥奔月”反映出了古人对月亮的迷恋、幻想,亦印证了无论是实际还是精神层面,月亮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所发出的感慨使人惊叹。由人思月,人生短促,自然无尽。月在人亡是常有的事。多年后,更迭了朝代,明月换拨人看,《荷塘月色》中作者亦与月产生了共鸣,不同的地点,相隔甚远的时间,作者来到荷塘,月光柔和的照射过来,一种美,一种迷幻,亦或一场梦……

荷塘月色读后感500字 篇6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荷塘月色》的教学实践 篇7

当下职校里普遍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逐步淡化文化课的色彩。因为文化课见效太慢、太小, 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没有耐心等待。他们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到了工作岗位, 文化成绩考第一的同学, 工作能力就一定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当然不一定”。所以他们淡化文化课觉得非常心安。

但难道语文在职教的领域就只能易名为应用文了吗?语文真的就没有其他的价值了吗?我觉得肯定不是, 一定不是。语文中的应用文其效用是显性的、快速的, 语文还有其“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人的工作生活的隐性功效。我在上课的时候, 常常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 锻炼学生工作生活所迫切需要的分工意识和分享理念。以《荷塘月色》第三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来说。

我们班35个同学, 我把课桌排成了5排, 整个班级排成了5排7行座位。每一行是一个小组, 正好形成“七巧板”的特殊结构。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灵活地将他们组合或拆分。

前面2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背景、作者、朗诵课文以及课文的1—4小节。

一. 概括回顾

我问:《荷塘月色》我们已经学习了2节课, 请同学们回顾小结一下, 我们学过哪些知识点了?以小组为单位 (A) ,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同学们纷纷举手起来回答:

(1) 解释了题目

(2) 介绍了作者

(3) 讲述了背景

(4) 学习了生词

(5) 强调了文眼

(6) 明确了线索

(7) 概括了段义

(8) 细析了1—4

最后我把我的整理通过幻灯片给他们看一下, 以帮助那些回忆不出来的同学再次复习, 加深印象。并给回答最多的小组鼓掌祝贺。

二. 详细回顾

1.我说:4、5小节是课文的重点, 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朗读, 现在想看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我设计了简单的竞赛方法。3小组为一个大组, 这样全班分成2个大组和1小组 (B) 。2个大组各读1小节, 小组做裁判评委。最后评委组的评价, 不仅评出了成绩而且强调了朗读的注意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能调动积极性, 还强化了知识点, 可谓一石三鸟, 最后给优胜的小组鼓掌鼓励。

2.我问:第四小节已经学过, 你们觉得哪些是重要的, 需要一起再回顾的, 请举手说。以个体为单位 (C) 。

同学们讲了:

(9) 具体的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10) 景物顺序的安排:

(1) 、总→分

先整体写荷塘“曲曲折折”, 再分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 、近→远“送来”, “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 、上→下“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4) 、静→动“微风”、“颤动”、“流水”。

(11) 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比喻、通感。

(12) 叠词及其作用:

AA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

ABB一粒粒

AABB曲曲折折

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

(13) 作者寄予的感情: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我常常用“你觉得”、“你认为”, 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自主权, 慢慢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 自己判断, 自己选择。而不再是老师说什么重要, 老师说什么要考, 就去学什么, 就去背什么。

三. 学习新课

1.我问:在学习第四小节的基础上, 你们觉得第五小节有哪些知识点要讨论并作强调的。以小组为单位, 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对又快又多。

大家纷纷举手说:

(14) 叠词:静静、薄薄、淡淡、弯弯, 作用和上面一样。

(15) 修辞:通感“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16) 作者寄予的情感:淡淡的喜悦之情。

(17) 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

(18) 动词的准确运用:泻、浮、洗、笼、画。

我补充:同学们说得很好, 很全面, 都基本准确, 也体现了对第4小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补充一个问题, “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 用通感修辞有什么好处?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 (D) 讨论一下, 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19) 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化静为动。

(20) 把光月影的黑白块儿想象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非常生动。

(21) 通过和谐的音乐突显了月色的和谐。

(22) 整合各组的意见:把视觉转化为听觉, 光月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 化静为动, 写活了, 表现了塘中月色和谐美妙的特点。

我评:所以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我思:灵活地组成新的小组, 一来是就座位讨论比较方便, 二来训练学生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小集体, 新的合作伙伴。

2.细说动词:2小组为1大组, 共构成3个大组, 还有1个小组, 共组成4个组, 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 (E) 。一共5个动词:泻、浮、洗、笼、画。

分完组后, 首先,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代表举手抢任务, 最后剩下的是我的。接着以组为单位讨论本组的任务。最后派组内代表发言。结论如下:

(23) 泻: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24) 浮:写出雾的轻柔, 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的姿容。

(25) 洗:表现了月光的洁白柔和。

(26) 笼:突出荷塘朦胧、恬静的氛围。

(我)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展纸描绘一般, 富有情趣。

我思:抢问题的方式, 让同学不仅学会更快地自己做决定, 而且会让他们觉得, 任务是他们自己选的, 理当毫无怨言地尽力完成。抢的形式也营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竞争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必须去适应它, 适者生存。各抒己见之后, 我们再一起修饰各自的答案。分享结果。竞争之后必须有分享, 否则, 下次竞争就没有了依据, 人就成了孤立无援的个体。

3.课外拓展:第四小节“月色下的荷塘”, 第五小节“荷塘上的月色”, 一“荷”一“月”, 同学们挨个说一个关于“荷”或“月”的词语或诗句。最后我们在所有的词语诗句里选择了2句还诠释课文主旨:荷——出污泥而不染, 月—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1927年那个纷乱迷惘的岁月里, “荷塘月色”是作者明确的志向、坚定的意志的表达。

我思:挨个说这个问题, 一来拓展知识面, 二来集思广益, 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相互补充分享, 三来强化文章主旨, 四来让个别不能主动举手的同学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

四. 布置作业

综合这一节课, 回答问题一共有45人次, 我们班35人, 一个人有一次以上的回答机会。全班大多数人都动起来了, 形成一种氛围, 这样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同学会逐渐被感染, 从而被带动起来。慢慢克服自己的胆怯, 慢慢学会表达自己。这一节课所用到的提问方式有:A、以小组为单位;B、2个大组和1小组;C、以个体为单位;D、前后2桌间4位同学成一小组;E、我单独算一组, 总共5组;F、挨个说。多种不同的提问方法, 首先让课堂赋予变化, 让学生不断地产生新鲜感, 从而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每种方法也都是认真设计好的, 都有不同的“目的性”。

小时候知道一个教育名词叫“填鸭式”, 就是不管学生能不能消化, 能不能接受, 教师一味拼命把知识往他们脑子里塞, 大量无意义的抄写, 大量不理解的背诵,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分数是升学。而我们的职业教育, 考试已经变得简单, 分数已经变得次要, 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待人接物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填鸭”, 我们的教育必须学会交流。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最好的交流, 学生能懂得尊重老师, 自觉接受老师的信息即提问, 学生能有他感兴趣的知识点, 被老师的提问吸引。学生能把自己的意见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并争取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这是展示自我的体现。学生能很快地在自己的小组里分工合作, 这是团队精神和团队能力的锻炼。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去学习同行们写的关于提问的文章, 他们大概都是普高的老师, 都有很大的升学压力, 所以他们的文章无不是把提问的技巧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捆绑的,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更好的办法, 让学生“吃透”课文。而我却认为, 理解文章也是一种交流, 是与时代背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的交流, 所以学生一旦能较好的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的话, 学习时理解课文就不会做不到, 工作时与同事合作、与服务对象交流就不会做不好。

《荷塘月色》三美 篇8

一、画面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营造了美轮美奂的画面

例如,作者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赋予荷叶灵动的美。又由于荷叶姿态十分舒展,所以作者用“舞女”来修饰。这样的比喻既显现出了荷叶灵动婉约的一面,又使人将荷叶与舞女联想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粒粒明珠”——像明珠一样晶莹洁白;“如碧天里的星星”——白花在绿叶衬托下,在月光照射下隐约闪烁,像碧天里的星星眨眼,因为是“零星的”,所以用了“点缀着”,这主要是从色彩的角度来描写荷花的,描绘了一副色彩缤纷的荷塘月色图。

《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新颖、奇特、优美、生动,它能给我们很多美的感受,同时也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音乐美:叠字的巧妙运用

《荷塘月色》多处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例如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日”原本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名词,这里用了“日日”,表明经过荷塘次数之多,对荷塘的熟悉程度之深,重叠后有一种强调的意味在里面。“渐渐”表明时间之慢,这实际上也是“我”当时艰难度日的心境的写照。

第二段“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中的“蓊蓊郁郁”是双音节叠词,突出了夜晚荷塘的孤清冷静,更烘托出了“我”的心绪不宁。第五段专写月色,用“月光如流水一般”总领,“薄薄”写出了荷塘雾气笼罩的朦胧之感。“淡淡”和“弯弯”写出了荷塘的光影交错,意境优美。

总之,全文中叠字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朱自清的深厚的语言修养,也充分反映了汉语叠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音乐性、丰富性、形象性。

三、结构美:明暗线索交织,营造环形结构

1.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

《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道出了作者内心的烦乱不安。面对混乱的现实,作者不知该如何抉择,心中苦闷无比。作者在彷徨犹豫之际想到了荷塘,“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作者心目中的“另一个世界”或许就是他的理想中的乌托邦,文章的4——6自然段就是作者寻找宁静的产物。然而在寻找宁静的过程中,作者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足见其内心的落寞。理想终归要回归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他的内心波动其实也是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态真实写照。这种心态反映在文章中,就好像是画了一个圆圈。

2.寻静——宁静——不宁静

作者为了寻得心灵的宁静,才“披了长衫,带上门出去”,一人行走于荷塘月色之中,陶醉于这无边无际的荷塘美景之中,希望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暂时解放。“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但是作者真的能通过这一隅荷塘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一切的美好愿想终究是要回归到现实世界中的。作者的彷徨、无奈表现了在动乱年代不甘随波逐流却又没有出路的知识分子的矛盾心境。作者的内心从寻静到获得暂时的宁静,再到回归不宁静,恰好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

《荷塘月色》一直以来都被奉为写景散文的经典,不仅仅是因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更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都一一外化在笔下的景物之中。《荷塘月色》的画面、音乐和结构无不美轮美奂,值得不断品味。

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9

今年暑假,我第一次拜读了朱自清的著作,手捧朱自清专集《荷塘月色》,读着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让人仿佛看见了月色流光下的荷塘天籁,听到了面对社会不公的高声呐喊,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心中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朱自清真不愧是杰出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呀!

人们说:“在中国,只要一提到写春的文章就必然首推朱自清写的《春》。”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是作者在大自然的感召和启迪下,由心灵绘出的一幅艺术的图画,他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是多么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春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天真热情、欣喜欢快的作家形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有一种想背的感觉。整篇文章都是好词、佳句,是实实在在的美文!

自从上了一年级,我每年都写关于春天的作文,总是只会罗列一些春天的景物,偶尔用上一两个比喻句,就觉得生动了。我实在是太差劲了!

朱自清还是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一文中,朱自清写了竟然在自己的国家遭到了一个十来岁的白种人的白眼与咒骂。他一方面揭露了那个西洋孩子盛气凌人的丑恶面貌,另一方面也用心酸的笔触告诉我们国弱、民弱要受人歧视,受人欺侮的道理。我想,当时朱自清心里多么盼望我们的民族强大呀!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早已屹立于世界之林,落后挨打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富裕了,民族强大了,人民幸福了,我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洋人。中国人民正迈开大步,走向辉煌的明天!朱自清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读完《荷塘月色》这本优美的朱自清散文专集,令我越来越崇拜朱自清了。这一篇篇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熠熠生辉,将陪着我们一路远行。

朱自清 ——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 —— 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 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素来创意的荷塘月色 篇10

创办人夏女士说,餐厅一直坚持做“素形、素名、素味”的食物。菜品摆在面前,能看见新鲜可人的蔬果,吃起来也会有食材本来的滋味。

京城首家民营素食餐厅

作为京城第一家民营素食餐厅,荷塘月色时刻散发着浑然天成的淡定气场。当我们到达开张一年多的工体新店时,创办人夏女士早已坐在进门处的接待桌后等我们;她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荷塘月色的情况。原以为她会准备十年的品牌故事,花一大段时间讲出来,没料到她却极轻盈地说了一句“跟大厨也合作有七年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就这样过来了”。

店名“荷塘月色”是夏女士在初创时想到的,她认为名字好记,并且能传达素食的意境。如今的工体店可以说是荷塘月色的旗舰店了,面积较大,共有两层。一楼像是敦煌风采的复刻,看得到漂亮的手绘,雕刻等,风格神秘。二楼则是敞亮轻松的风格。虽说这里佛教氛围浓厚,但无论是谁来用餐,也会觉得很自在而不拘谨。

荷塘月色的菜谱厚厚一本,看到才88元的黑松露沙拉,大家纷纷表示很惊讶。“森林中的美食家”——听到这样的菜名,你会很快联想到豁达、有想象力的快乐大厨。总厨王忠出现时,联想就即刻被验证了。

一物成一性、一物成一味

王忠在加入荷塘月色之前是名声响亮的粤菜师傅,徒弟们现在都在京城各大高级餐厅主理。他承认做素食,尤其是寺院素食,在一开始的时候,是让他用了相当的心思和时间来适应的。那时他把所有能用到的素食食材带回家,天天煮,顿顿吃,和徒弟们一起研究和实验制法。他把自己当年的师傅的一番话带在身边,“烹饪中最重要的是了解食材,理解原料的过程。一物成一性,一物成一味、一物成一形,它不会是其他的”。王忠说,一定要用心体会“每件食物想要表达的心意”。这份生动而体贴的用心,我想食客们是一定能尝到的。当食物开始承载感情,吃的过程就成了愉快的旅程。

坚持自己风格的素食

荷塘月色的菜式全部为原创,一些经典菜式如“水煮三国”这道菜,已经被许多别的餐厅效仿或翻版。虽说有些无奈,但原创的精神却是抄不走的。有一道名为“跳动的节拍”的菜,是王忠在一间日本餐厅吃到的小菜,其中加入了跳跳糖来刺激口味。顿时激发了王忠的灵感,回来后用在了一道热菜上。

这里的菜式大都为全自制,包括极受欢迎的藏式酸奶。即便是买回来的大豆蛋白素肉,也是要先经过本店秘制加工才能被用于制作菜肴的。“否则无法有自己的风格”,王忠说道。采用素肉也仅是为了衬托调味和技法的,当然这也跟市场需求有关。很多菜有着清晰的粤菜轮廓,配以自家调制的神秘酱汁,这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王忠大厨的专业功力。

纳木错湖畔的嘛尼石

嘛尼石是西藏常见的刻有六字真言的石板,传递着美好的祝愿。纳木错湖是西藏的神湖。这道菜想表达的是神湖湖畔静谧的氛围。食材采用了羊肚菌和素鹅肝。二者相偎在一起时的凹凸纹理,就像是嘛尼石上的六字真言,音嗡嘛呢呗嚒哄。衬托它们的玻璃餐盘则是清澈的湖水。只是看到菜端上桌的那一刻,人就已然清净了。

关于这道菜,王忠还讲出了背后另外的小故事:老板夏女士经常在旅游时在各地淘宝,每每带回好看的容器,就找到王忠讨论是不是有些菜式能围绕容器本身的故事意境来设计。所以这里很多菜式的名字和口感都意境深刻、层次丰富。

金积那达慕

这是一份体现手工菜口味的出品。那达慕是蒙古族在丰收时节的娱乐体育活动,充满了喜悦。层层卷卷的腐皮正好能表达丰富的内涵。素羊肉的加入衬出了蒙古族的风情。这里用到了之前提到的秘制酱汁。王忠用十几种香料调制出乳汁,蒸入腐皮和素羊肉中,喜悦和丰富由内而发。食材天然的金黄色本来就能激发快乐的情绪。

毕加索阳光

《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篇11

《荷塘月色》独特的艺术境界, 并非只显示在表层景物的勾勒上。如果只从表层景物分析其艺术境界, 《荷塘月色》和一般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没有什么差别, 只停留在单纯的类比、象征、联想、寄托的层次上。

不管荷塘是多么地清新怡人, 也不管月色多么地和谐幽美, 这都只是客观环境的再现。没有作者特殊的心理背景作衬托, 充其量不过是再现了一种自然景观。这里我们要考察的正是展示在个人特殊心理背景上的荷塘意境。

表面看来, 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排遣苦闷心情, 作者便自然来到这一方荷塘, 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去欣赏、去体验、去“暂时受用”, 不过这都是表层的, 只凭这些表面展示还不足以展现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全在于深层的情感波动。

《荷塘月色》的情感线索是曲折发展的。正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便自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他便趁着夜阑人静, 来到这属于一个人的天地。这时强烈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宁静”, 使他充分体会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 使他产生了超脱现实的心境:“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这就形成了沉浸在荷塘月色美妙情境中的特殊心境。于是他全身心投入, “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由此荷塘境界全都展现了。可是作者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他完全超脱现实是不可能的, 在有片刻的超脱之后, 是“蛙声与蝉声”打破这静谧、幽美的境界, 把作者从幻想又拉回到现实中来, “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现实的“不宁静”, 心性挥之不去纠缠不休, 似乎作者始终没办法超脱这种苦闷、彷徨的心境。行文至此, 文章情调难免于消沉, 文章的格调也难免停留于自怨自艾的个人伤感中, 仍然摆脱不了寄情于景的传统套数。

好在作者并未中断思绪。人是从幻境中被拉回了, 但思绪并未停止, 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消沉的心境又一次升起, 一幅古人的美好幸福生活图景展现在作者的思绪中了。那江南的旧俗, 那青年男女挥洒风流的季节, 那“莲子如水”清新宜人的景物历历再现, 使作者从个人的心境中又一次超脱, 似乎自己也成为追求幸福生活少男少女中的一员。这便情不自禁“令我到底惦着江南”。美妙的人情风俗使作者又一次沉入身心俱佳的高峰体验中。但升得越高, 跌得越猛。“猛一抬头”不觉又是先前的一切, 又到了自己的家里, “妻已睡熟好久”。对作者来讲, 他又要无可奈何地面对现实了, 但作者为我们留下的是一段美妙难得的心灵体验。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情感老是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徘徊, 这就构成了曲折前进、起伏错落的情感波动。在这个波动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作者两种心境的矛盾与强烈反差。正是现实中的心境那么烦乱不宁, 也就更强烈反衬了幻想中、追求中的心境那么难得。这就为作者展示那一片难得的荷塘意境提供了存在的广阔心灵空间。作者对那清淡、朦胧、宁静幽美的境界的展示和对美好生活图景的勾勒, 其实就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展示。在这个意义上, 《荷塘月色》便超出了一般的写景抒情的文章, 它的写景也超出了一般的写景状物, 是纯粹的主观意象。这样我们就明白, 为什么“日日走过”却毫无感应, 单今晚却有了特殊的体验。不是今晚的荷塘与日日的不同, 而是在今晚这个时候恰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经验, 于是荷塘的境界是纯粹主观心灵的产物, 是作者的心灵对外物的观照。这里客观的真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主观心灵的真实。刹那的体验与所得不是平常都有, 所以日日走过熟视无睹, 今晚来到境界独特。正是那日日太平常的印象的积聚, 也正是现实的不宁静心境的压迫, 偶然间产生了这瞬间的体验高峰, 甚是难得。这样的体验也不是人人都有。我们可以借助荷塘去尽情抒发感受, 但我们没有朱自清先生的那种“印象的积聚”“特殊的心境”, 所以我们不会产生这样的高峰体验, 因此“荷塘”意境的个人性就不可重复了, 就不同凡响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两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荷塘的意境, 使人难忘亦在于自然清新, 亦在于理想。难得的便是在个人心灵的广阔背景之上的理想之境的展示, 更难得的是在美好的人情风俗图画的背景上个人的追求与理想对荷塘意境的投射。这样荷塘意境不但有了独特的心灵美、艺术美, 同时也上升到了普遍的人文精神的美。在一个很广阔的个人心理与人文精神的背景上, 那宁静、清雅、疏淡的荷塘意境便散发出了殊异的永恒魅力。

首先, 体察其境界的特殊性。王国维先生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我认为,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境界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徘徊。“荷塘月色”有“我”的观照, 但不完全是, 它同时也是以“物”观物。“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是很明显主观的心灵作用于外物。可是, 渐渐地, “我”消失了, 只有一片荷香月色。这难道真的是纯客观的景物展示吗?不是的。因为作者不宁静的“心”突然碰到这宁静幽美的境界, 反倒使这外境同化了, 这时心灵暂时解脱了尘俗的烦扰, 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霎时物我交融, 身心俱忘, 于是只有一片“真境界”了。但这只是片刻的, “我”消融于那个真境界也是暂时。“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我”时常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很明显, 我在体验着、感受着, 心绪也在游动着。“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我”还是时时游历于这个“真境界”之外, 这样, “有我”与“无我”产生了间离。境界中似有“我”, 似无“我”, 在似与不似之间就产生了无尽的美感体验。表面看来, 《荷塘月色》的写景与抒情是游离的, 其实这正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游离。其境界的特殊正是这种“我”的似有似无。

其次, 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 《荷塘月色》又有其特异之处。文章并未停留在个人情感体验、精神境界展示的层次上。“我”突然惊觉, 回到现实, 但荷塘境界的余韵未尽, 不自觉地便想起了古代美好的风俗人情。表面看这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过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的自然山水美学不是单一性质, 而有着历史文化意识沉淀。……因此, ‘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 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 表达了个体心理, 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这里朱自清先生由荷塘自然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 继而引述《采莲赋》《西洲曲》, 其实是一种“民族心态”的反映, 体现了“历史魂灵”。古代的风俗人情反映在特定的自然景象中, 自然是古代人的人情、风俗、理想、愿望, 甚至个体心理在自然山水上的折光, 体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情怀。这种寄情自然的文化痕迹长久积淀, 渗透在每一个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的潜意识中。所以, 朱自清先生借一方荷塘展示心境, 又从荷塘联想到古代人的采莲旧俗, 这在人文精神上是古今相通的。因此, 透过人文精神反观荷塘意境, 它饱含着强烈的文化色彩。之所以人们都会为荷塘境界痴迷沉醉, 其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文化心理上的共通性。在这个意义上,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普遍性。

综上所述, 在个人心灵境界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意义上,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境界自成一格。比起那“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境界来,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自有着其美学意义。

摘要:在个人心灵境界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意义上,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境界自成一格。比起那“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境界来,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自有着其美学意义。

关键词:荷塘意境,意境美,高峰体验,真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功正.小说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1985

[2]苏雅娟.简述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12

轻悄悄的带上门,背着双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古风古韵。今晚的月色有些暗淡,不如前几日那么光彩照人。朦胧中,远处的山,近处的树,一瞬间变得那么的扑朔迷一离。踩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田埂,耳边隐隐传来久违的熟悉的歌声,那可是阿妈在门墩上唱着那熟悉的歌谣。

乡村的夜晚特别的幽静,也格外的动人。没有城市的喧嚣,在这样的环境里,由不得你不去想心事。宁静的夜晚,晚归的行人匆匆行走在田埂上,时明时暗的电筒光亮,照亮了黯淡的夜空,惊起一阵鸟鸣,跟着传来一阵犬吠,此起彼伏,整个山村顿时热闹了起来。这时候,总有那么些女人站在院坝头对着孩子说,看看是不是你爸回来了,锅里的面条快不能吃了。于是,孩子们扯开喉咙喊了起来,也是此起彼伏。寂静的山村霎时活跃起来,灯光也次第亮了起来,不时传来几声吆喝。

上一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下一篇:乡镇教育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