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2024-07-25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通用13篇)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1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第七天余华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1

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V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2

《第七天》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同时也是生活在此在世界芸芸众生的图像。余华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驾驭陌生化语言的能力将近十年来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浓缩在这篇小说中,极像一个冷静而又客观的旁观者在揭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写的故事不再是遥远的平行空间里发生的故事,而是直面生活,如拆迁、墓地涨价、女强人的孤独与爱情、死婴、卖肾、iPhone4s、理发店 洗头工凄美的爱情、火灾、车祸,枉死的 袖管上戴着黑纱 的老人。仿佛我们置身于一个绝望的境地,生是无望,死后也无望,以致作者 思绪里突然出现 了这样念头,“我怎么觉得死后反而是永生。”它超越了鲁迅在 绝望的同时 不 放弃希望,在绝望中,反抗绝望 并升华为希望的诗句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种虚妄,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成为小说的主线,唯有死亡才能够消解它。同时也比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泪下”的诗句更独孤的绝唱!比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更具有震撼力的表达。也即是我读出的“ 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恰恰说明了余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思考深度的递增,也像其他的作家一样趋向于宗教的怀抱,他的宗教就是他的作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即它心中的天堂,那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它的名字却叫“死无葬身之地”!而这个地方只有死后才能抵达,多么荒诞,但荒诞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现实。

《第七天》的出版,让我再一次见证了余华作为一个资深作家所具有的创作潜力,他总是与底层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艺术化的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这也许这 就是他创造力的源泉!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3

当我们还在嘲笑中国现代文学的作者在制度的压制下残缺的灵魂只能写出肤浅的文字,当所谓的世界享誉的作家也只敢触碰的题材点到即止时,余华的《第七天》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现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击,这种批判的声音或许更有意义

很显然,余华专心的搜集了起码7年左右的社会黑暗面的新闻,比如强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讯逼供,比如媒体的不公报道,比如官方的不作为和很不作为,比如上访……等等,近些年发生过的能在网络上掀起批判的新闻基本在书里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现实主义的手法让读者轻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顾了过去的社会进展,然后扪心自问,此时此刻,当下,社会进步了吗?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讲述的30年前的社会,那么《第七天》便是当今社会的没有灵魂的体制下的新版《活着》,《第七天》以死后灵魂的视角快速的扫描出这个世界,这个活着时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连幸福都显得可悲的世界,却在死后,有墓地的灵魂可以安息,没有墓地的灵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园,看完不得不感慨这真是绝佳的讽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都还活在和书中描述绝无出入的社会里,想到这,不禁让人颤栗。

如果可以,我会很高兴庆祝这个社会的头七,也很希望,创世纪的第七天从书里死人的世界里来到活着的人间。

尽管,余华还仅仅是点到即止,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尽力了,一个作家的尽力,这种尽力,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4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5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

余华的《第七天》是一部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长篇小说。从人过世以后的角度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世间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与贪婪。在这样的世界里,亲情和友情是我们生活里唯一存在的依靠。余华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杨飞在死后的七天里每天都遇到不同和他一样在生活底层的人们,时时刻刻有人遭遇不同的事故导致死亡,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这里聚集着没钱买墓地的亡灵们,他们都存留着遗憾和生前的后悔,不过终究可以在这里获得他们所渴望的安宁,并与之前死去的家人、朋友们相汇直到在世的家人有钱帮助买墓地。

我对这本书的感触特别深,被爱感动的同时也为世间的不平等和残酷而感到恼怒。第一天,杨飞从轰然倒塌的废墟中爬起,带上预约号前往了殡仪馆。殡仪馆里竟然还分成了普通区、贵宾区和VIP区。余华展示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有钱人都趾高气扬的走向进口焚尸库,拥有着价值连城的墓地,且能确保自己的遗体完好无损。然而普通人静静的等侯着,走向国产的焚库炉。杨飞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并没有墓地,不知去何方。余华运用讽刺的方式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其实也是如此。第二天,他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婚姻。上流社会的李青死心塌地的跟在他的身边两年多,之后她却厌倦了平凡、清平的生活,为一个海归博士而跟他离了婚。后来李青第二次的婚后生活过的极其不幸福,结果自杀了。人们总是会被金钱所迷惑、对自己生活感到不满,贪婪的追求更多,然而最后变得一无所有。杨飞和李青的爱情被现实所隔绝,但是两人之间的挂念和爱一直存在着。第三天,杨飞讲述了自己的出身。出生时,从厕所洞里掉落到了火车铁轨上,被杨金彪即时发现并辛苦拉扯长大。他年幼在杨金彪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被他们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动了,使我热泪盈眶。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他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杨飞!在工地工作时还把他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喂杨飞喝;为了照顾好他终身未娶;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他的工作事业;得了不治之症离家出走为了不拖累他。亲情和友情在冰冷的世界上留下了人性的温暖,但世间的悲剧却连续不断。在之后的四、五、六、七天里,杨飞在一路上聆听了许多亡灵的故事。有二十七个婴儿被丢入河中;鼠妹因男友买假iPhone给她而跳楼自杀;男友为她买墓地而卖肾

小说故事情节非常激动人心,采用倒叙的手法给我了残酷和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余华在揭示世界上的种种问题的同时不忘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我觉得在绝望中存在着希望。在享受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更加认知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争论。余华关注了当下的现实生活,描绘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引伸出了人的存在和生命价值等问题的多个答案。可是在控诉社会上各种问题的同时,作者没有解释产生这些悲剧背后的原因,使我产生了一些对故事的疑问。这个小说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对人物形象没有特别的深入。余华只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形象,并没有深层次的讲述他们的人物变化和细节描写。这样缺少说服力,使我感觉他们是因为情节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但是小说情节和内容还是让我看的津津有味、陷入其中,让我开始思考现实中和书里世界的不同和相似度。

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是被书中的世界和杨飞遇到的各种遭遇所震撼了。这本小说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我看的特别快。我极力推荐余华的这本小说。文章的语言十分简练朴实,通俗易懂;内容引人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故事让人惊叹、不由自主的思考起现实社会!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2

余华代表作《活着》表现了福贵与家珍夫妻关系的坚贞纯洁与肮脏背叛的矛盾统一,《世事如烟》中七个家庭的如烟世态、飘忽的节奏以及诡谲多端的命运,《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和他父亲在苦难中的感人与心酸,《现实一种》里那些充斥着观念化议论的寓言,《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的小聪明、圆滑与荒诞,《古典爱情》中柳生和小姐惠之间令人叹惋的阴阳两界、人间地狱……从叙事手法与写作技巧来看,《第七天》中的写作技巧与叙事方式在此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娴熟的排演。“重复”、“绕”与“回环”是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叙事方式。余华也不例外,小说中不自觉的“重复”是余华标签式的叙事风格,为了增进情节铺排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与阅读体验,在他的文本中大量使用了这样的“重复”与“回环”。《第七天》里已经身在“那边”世界的张刚和李先生那下棋悔棋的情节铺排,采用的就是“重复”与“回环”的写作技巧。余华“重复”与“回环”写作技巧往往表现的是人物之间复杂、纠结、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仅仅是为作品贴上防伪标签,更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第七天》以“我”即杨飞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刚刚去“那边”的人所见到的阴阳两界。概观中外现实主义文学,“幽灵叙事”并非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或手法,但以此来描绘当今中国和批判中国现状当属首创。被奉为“幽灵叙事”经世之作的《神曲》(但丁著),被覆盖了厚重的神学袈裟,试图站在启蒙主义与反蒙昧主义的立场来进行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指引,这一类“幽灵叙事”作品的背后暗含着精神光辉或宗教神学的指引。与之不同的是,《第七天》在余华冷静的笔调下,一如既往地冷漠,从语言文字的冷漠到精神的冷漠,都让人觉得透不过气。余华在小说里所描绘出的“那个世界”拥有太多“这个世界”所缺失的元素,比如人性的关怀、尊严的平等、和谐的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大爱。因而,《第七天》中“那个世界”是对“这个世界”所缺失的爱、人性与温情的弥补,是余华对这个缺失了爱的“这个世界”反观与批判式想象,反衬出生存在“这个世界”现实的冷漠、复杂和荒谬。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是一种叙事上的技巧,而非承认由鬼、灵、神组成的“那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归根结底,“幽灵叙事”的手法只是作家对于现实批判态度的手法和表现方式。

2.荒诞与真实

余华曾经说过 :“作家所有的想象,都抵不过现实的精彩。”《第七天》从主题与现实的荒诞性上验证了这句话 :“在现实的荒诞面前,想象和虚构是苍白无力的”。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世事如烟》,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余华都在抽象、荒诞的语言和故事中直击历史的真相和人性的真实。

《第七天》与余华之前诸如《活着》、《兄弟》等小说不同,它不是从荒诞抵达真实,而是从真实的角度出发抵达荒诞。在《第七天》中,余华用批判的笔调刻意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讽刺的“真相”,他笔下的“荒诞”在当今中国变成了真实的现实和个体切身可感知的经历,变成了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的本身。以《活着》为例,《活着》描述了人在现实逼迫和自我精神逼迫下的精神状态,将生命存在的意义归结在存在本身(余华语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第七天》在《活着》的现实主题下解构了更深的真实 :个体处在充满荒诞性的真实世界时,个体在强大的精神压迫下显得无路可退,连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也遭到质疑,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就失去了生命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第七天》中的杨飞并没有像《活着》中的福贵那样苟活,而是以不自知且荒诞的方式去往“那个世界”找寻自己的归属地以及去往“那个世界”的原因,他游离在阴阳两界,最后找到了“死无葬身之地”。从《活着》到最近的《第七天》,余华始终用生命哲学与存在的角度观照历史和现实中小人物的命途。《第七天》在接近纷繁复杂的真实时,用嘲讽现实的语言和冷静的格调压制了荒诞的黑色幽默般的狂欢氛围。但它却突现出了余华对真实世界的不满、焦虑、感怀和无奈。我们所理解的荒诞,是在殡仪馆的候烧间,也存在着豪华区、贵宾区和普通区,而这些都在真实中真实地存在着。然而荒诞并没有就此打住,在“那个世界”还有一些只能常年游荡在“死无葬身之地”的孤苦的灵魂——所幸的是,“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这些也是真实与荒诞的矛盾结合。看似荒诞,却一步抵达真实。

这是荒诞的,然而,又是真实的。《第七天》中用荒诞性语言和叙事方式来进行的一系列描写,满含着余华对真实世界的独特领悟和基于真实世界的个人判断。余华曾多次强调,“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创造了无数的物质奇迹,却也留下了无数匪夷所思的精神奇观”。在这些他所述的精神奇观中,他体会和感受的是人性的破败、凋敝,是人间大爱在现实的荒诞面前不自觉的倾斜直至坍塌。

3.三宗罪

3.1 网络快餐而非巨著

《第七天》在期待和哗然中出版后,余华试图回应所谓在小说情节中大量挪用社会新闻的这些质疑和批评,他在微博和公开采访中,都重新提到了马尔克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写了很多当时哥伦比亚报纸上津津乐道的事件和话题,他说他走到街上,就有读者对他说 :你写得太真实了”。

其实, 在《番石榴飘香》这部访谈录中,马尔克斯就曾提到过新闻事件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 ,门多萨问马尔克斯 :“那就是说,你是从现实中撷取素材的了 ?”马尔克斯回答 :“不是直接从现实中取材,而是从中受到启迪 ,获得灵感。”紧接着,在谈到《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时 ,马尔克斯说 ,这部小说耗费了他三十年的时间,“小说中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51年 ,当时,我觉得 ,还不能用来作为写长篇小说的素材,只能用来写篇新闻报道”。

人们针对社会新闻的指责并非否定社会新闻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抑或不能接受社会新闻出现在小说中,而是不能接受一部长篇小说仅仅只是几篇社会新闻的堆砌。《第七天》的故事情节中,被余华植入的当代重大新闻事件有至少四起,杭州卖肾车间案 ;杨佳袭警案 ;济宁丢弃死婴事件 ;佘祥林杀妻冤案等。这样的新闻事件本身充斥了暴力和血腥 ,事件过程跌宕起伏,《第七天》中所述新闻的背后,是被伪装后的人性深渊。如若放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手中,每个事件背后都可以挖掘出一个长篇小说的雏形 ,以及现实生活的全景 ;如19世纪后期秉持“新新闻主义”理念的作家如诺曼·梅勒,他在作品中呈现出的也不是社会新闻的复制品,而是社会背景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照 ;更有文学批评家认为余华创作《第七天》,只是做了一件中国千百万网络写手甚至网络编辑坐在小房间里就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事情,即搜索、复制粘贴和改头换面。

3.2 情节漏洞与抽象叙事

读者对文本的质疑主要表现在文本逻辑不够严谨、情节铺排不够紧凑。例如,小说中的鼠妹及其男友即使双双失业,现实中出于尊严和面子的考虑,恐怕也不会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丧失尊严地四处乞讨。鼠妹因为男友送山寨手机而轻生,我们且相信她是这么极端的孩子,但是她的男友在回家照顾父亲之时竟没有时间给她打一个电话?

《第七天》中余华对李青的描写,“据说她在酒桌上落落大方巧妙周旋,让那些打她主意的男人被拒绝了还在乐呵呵地傻笑……”。纵观国内外文学大师对小说人物的刻画,大都是用细节的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特征,很少有用抽象直观的笔墨来描写人物。例如《茶花女》中对玛格丽特的描写即时从细节和侧面描写来展现其人物特色,通过玛格丽特肖像的描写来展现其美貌,通过男子对其的爱慕和贵妇们对其的好奇来体现她的魅力 ;《围城》中对唐小姐和苏小姐的描写亦是从言谈举止中来刻画人物。

3.3 主题依旧

《第七天》 余华迟暮? 篇3

“余华沉寂七年之作”、“在只有一个书名的情况下订购70万册”、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可能因为他是余华,当代作家里有普遍市场号召力的不多,余华算得上个中翘楚。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原文如此,疑为“孑孑”笔误)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是《第七天》的开头,那片浓雾为此后叙述奠定了基调,“我”死了,在死后七日,曾经与“我”有着各种关系的人,养父、前妻、常去的面馆的一家、出租屋里的邻居也都各个故去,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相见。这另一个世界堪称美好,有河流、树木与草丛,人们在树荫下唱歌,在河流边相聚,没有穿着制服的人行使管理大权,那里的人们虽然不能安息,却每个人都平和、友善。这是余华笔下的乌托邦,他称它为“死无葬身之地”。

书出了之后,收获的反馈大部分是差评,最普遍的反映,是余华无非攒了一篇“新闻串烧”。小说中的诸多情节,比如火车上诞下婴儿、河流里的死婴、砍死警察的社会闲散者等等,都在近年来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中找得到出处。也许这可以印证那句话,“新闻结束的地方,文学开始”,但其间的边界,又该如何确定呢?

余华对此的解释是,“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在《第七天》里,人们只能在“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再荒诞不过的地方,过着本该理直气壮的生活。反过来说,想要过一种合理的、正常的生活,只能在死后吗?余华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越良善、愉悦、美好,就越映衬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残忍与荒谬,越令人感到绝望。但文学的功能,似乎不应该只是描述残忍、抒发绝望,小说家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复述现实。而这个时刻,余华以及他所代表的60后一代作家似乎对时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它太过复杂、善变,以至于他找不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描摹方式了,然而太荒谬的现实刺激着他,让他继续写下去。他们不再像年轻的时候写得那么多那么快了,作品里出现一种钝重的气质,同时与切实的生活有所距离。他们依然具有重大的能量,包括社会影响力、获取财富的能力以及在文字中贯穿的幻觉,只是他们不再能够提供答案,甚至连描摹问题都有点辞不达意。

文学评论家眼里的《第七天》

陈晓明(北大中文系教授)

“我对于这本小说,有所质疑的,是它处理现实的方式。它汇集了太多阴暗面,并且主要从阴暗面中堆积出一种悲剧性情感和对现实的批判性,这样一种处理方式,是否有些简单化?余华呈现出的他对于现实的理解,受到了强烈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支配,譬如贫富和道德的挂钩,官民对立,善恶二元论等等。对于余华这样的作家,应该超越这样的一种简单二元对立,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复杂的,对它的叙述也不应该这么简单,以余华的思想之深邃,他完全有能力写出一种更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

程永新(《收获》杂志副主编)

“假如说把现实比作精子,把幻想比作卵子,余华的《第七天》是极少数存活的婴儿。一部作品对批评来说就像一栋建筑,外行人站在路边指手画脚说:东方主义,古典主义,有意义吗?你要真是内行,进入建筑内部你才知道才懂小说是什么。你要理解作品的奇思异想,你要听得到作家的心跳!我对批评真的很失望!”

余华回应

余华《第七天》 篇4

听网络上及出书的人说: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认识余华,最近买了kindle,Amazon推了一本畅销书我,之前感觉在网络上有接触过“第七天”这词,于是搜了一下。

发觉就是如上网所说,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距上一本书兄弟隔了有7年之久才出的一本书。毕竟现在纸质书市场不太好,但是听说出版商有这书都赶紧下单,最后销售排名居前,畅销书之一。就由于这种种,所以我才觉得这书值得一看。以下是个人书评,文笔不太好,见谅。

第一天,看了几个小时,大概3个吧,看完了“第一天”,“第二天”,刚开始,觉得写法很特意,看的时候一时适应不来,因为一开始,你就已经死了,但还“活着”,“活着”去处理自己的身后事,接着的内容也是说平常百姓的活动与中国现在权势与经济,我个人感觉是暗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生买不起房,死买不起墓地,真是“死不起”-引用里面的话,第二点是说官员的FB及生活和权势、钱能买起一切,包括天安门的碑刻成自己的墓碑。。“第二天”,接着就是寻找是如何死掉的,谈了一下死前的美好生活,还有一个前妻,第二天未时遇见上了,因为她也死了。为什么会死,是因为看着李青(前妻)自杀而失神,没逃离出爆炸现场,直接地来说,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一张报纸而死的。

第三天,去回忆他自己的出生,生父生母。现在的养父(父亲)与回忆成长的时光,病重后养父自己离家出走了。

第四天,游荡到死无葬生之地,接着是寻找父亲的过程。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死后去墓地就能安息,但现在这样无墓地,无骨灰盒,无家的游荡是永生?

第五天,找到了父亲,原来是他们相互寻找,但不相同的世界,父亲就是在离家的当天黄昏走去了另一个世界。

第六天,讲述鼠妹(刘梅)的故事,也是那个游荡地区的第一个走向安息之地,因为她男朋友为她买了墓地,让她安息。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5

我以为,余华已经榨干了自己的苦难意识,我以为,余华已经失去审视底层的耐心,我以为,余华用尽了叙述人性挣扎的技巧。读完余华沉寂七年后长篇《第七天》,心中肃然,余华有重返先锋的迹象,以阴间一孤魂野鬼幽灵角色的亲历和记忆的七天时间,把人世间的新闻用余华式故事串起来,那么荒诞,那么悲悯,那么感人肺腑。

我的余华记忆

《第七天》勾起了我的余华记忆,我曾经读过余华10本书,曾经清晰然后模糊,今天再次清晰起来。七年前的《兄弟》让余华折戟沉沙、霜重鼓寒,《第七天》扬眉吐气、雄风再起。凭这部小说,余华依然能笑傲江湖。在我心目中,目前他是小说家族中老大,头把交椅谁也撼动不了。但是,有后继者了,我不知道汝什么时候能取而代之。

余华每一部作品,都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早期的先锋叙事,《活着》的福贵和苦难,《在细雨中呼喊》的南门和忧郁的男孩,《许三观卖血记》的卖血和猪肝,《兄弟》李光头和扫堂腿,《第七天》的幽灵和新闻串烧。

余华的三重身份

前两天,我还听人说,光《活着》余华就挣了300万。真假我难以求证了。不过,我觉得余华的市场号召力要超过莫言。可以肯定的是,余华在中国的文学舞台上风光了27年,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直到今天的《第七天》。余华的身份已经超越了国内文学圈,代表了国际声誉,虽然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能说明他在国际没有影响力。从1986年到2013,余华的身份完成了多重影像嬗变。

文学余华:1987年,余华拿着小说《现实一种》参加《北京文学》笔会,李陀说,余华已经从一个鸡蛋变成一只鸡了。当然,今天的他已是文学界一凤凰叔了。这个时候的余华,是以先锋叙事登上文坛的,至今,作家们还津津乐道他的《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死亡叙述》等先锋小说。这些小说写于1986年至1987年之间。当时的文学界,醉心于讨论现代派和语言游戏的时候,余华已经超越了这篇沼泽,率先用作品抵达了当时的先锋巅峰。余华说,先锋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是一种形式的追求,因为先锋先锋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这个时候的余华身份文学的。

明星余华:八十年代末期,风起云涌的先锋小说触礁。自《鲜血梅花》之后,余华的风格开始转轨。虽然1991年写作了先锋探索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篇《战栗》等等,但在当时影响没那么大。《活着》彻底改变了余华的命运,也改变了他的身份。1992年,《活着》在《收获》发表。最初只有4万字,后来改到7万字,张艺谋看中,请余华改编成电影剧本,成了12万字。“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活着》开篇语,很多人会背诵。余华一跃成为了文学明星,享誉大江南北。

市场余华:1995年,《许三观卖血记》发表在《收获》上,1996年出版单行本。市场上开始了余华热。这个热度一直不减,一直到《兄弟》。余华此间一直深入到人性挣扎和苦难叙事。《兄弟》(上)基本沿袭了擅长讲苦难故事的风格,但到《兄弟》(下)后,风格突变,整个篇幅以漫画的风格出现,李光头已经没有了苦难的象征。但《兄弟》卖疯了,因为余华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他是市场余华了。

余华大约是五四以来最聪明的作家,太聪明了,往往心里负荷太多的东西,活得很累。三种身份影像不是分裂的,而是重合的,既要考虑国内的评价,还要考虑国外的评价,既要考虑市场,也要考虑文学价值,还有自己的声誉。估计这次出版《第七天》,余华是考虑好了,战胜了自己。文学的第一功能是表达和展示,而不是纠结于和世俗怎么谈判。客观来讲,余华压力够大的,前有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有70后实力派作家紧跟其后。如果再没有新作问世,江湖没有忘记他,他会忘记文学的。

《第七天》到底写什么了

“„„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段开头,很容易让我想起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开头:如今我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每一章皆以“我”开头多重叙事。阿乙曾经写过一篇短篇《嗯》,主人公被告知他父亲七点死,然后他赶回家途中遇到了父亲,帮父亲捡丢失的柴禾,没有赶上父亲,七点一分到家,父亲死了。实际上这点相似并不能淹没《第七天》风格独特性。故事是余华的,结构是余华的,思想是余华的,批判是余华的。

“我是殡仪馆的,”声音问,“你想不想烧啊?”我迟疑了一下说:“想烧。”“都九点半了,你迟到啦„„”已经死去的杨飞接到来自阴间电话,催促他去火化,以阴间死无葬身之地的一孤魂野鬼角色的所见所闻,注定这篇小说打上魔幻色彩,像莫迪阿诺寻找自己过去一样追寻自己的死亡过程:知道自己死了,可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杨飞是在火车上生下来的,母亲一不小心,他从厕所掉了下去,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了他,成为了他的养父,成年后,妻子抛弃他而去,他在餐厅看报纸看到了已成名流前妻自杀的新闻,餐厅失火,他被砸死了。在阴间,他去殡仪馆排队拿号等待火化,由于意外死亡,又没钱,没有买墓地,放弃了火化,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他在阴间遇到很多熟人,包括他死去的妻子,把很多人间难解的谜团解开了。余华用寓言的方式,放大了孤魂野鬼们平等、友爱、互助的世界,勾勒了一副阴间的乌托邦图景。阴间的食品是安全的,阴间开的饭店没有公安、消防、卫生、工商、税务压榨。

余华用洗练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叙述了一幽灵在人间和阴间的徘徊和寻觅。“呼唤仿佛飞越很远的路途,来到我这里被拉长,然后像叹息一样落下去,”在阴间初次遇到了已死前妻,前妻在阴间这么呼唤丈夫。余华反复叙述:“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新闻事件的隐喻

余华到底想表达什么?尽管这篇小说是魔幻色彩的,但我认为,不论在外在形式结构上,还是在内容的隐喻上,《第七天》是当代小说划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我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新闻结束的地方,是小说开始的时候。是的,小说永远都是迟到的真相,更是迟到的评论!这个时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现实主义总是无法接近现实,遑论批判了。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第七天》里事件太熟悉了,出现了若干新闻事件,余华就是在这些新闻底色上改写成自己的故事。我把总结为新闻串烧。热的有野蛮拆迁,远的有杨佳,近的有墓地分等级,还有大火隐瞒死亡人数、医院死婴、毒大米等等。国内外很多作家很多作品其实都改自新闻,余华早期的不少小说就改自现实真实发生的事件,如《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在王府井遇到了一个哭泣的老人,经过妻子提醒,可能是卖血卖不出去,这句话激发了余华的文学想象,从而写出了这篇小说。余华会常在新浪浏览社会新闻。不过,《第七天》余华把这些悬而未决的新闻事件,用幽灵在阴间的经历,遇到死人后,一个个通过文学想象重新还原了,还原的不是新闻,而是文学的记忆。余华通过新闻串烧,进行余华式改写,又一次找到了审视现实的精神通道。

《第七天》到底写什么了?其实腰封上一句话已经告诉了读者: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余华是讲故事的奇才。按小说叙述顺序,依次出现的新闻:第一天,幽灵杨飞去殡仪馆,这里死人是分等级的,富贵人坐沙发,穷人坐椅子,权贵享受特权的,市长走进殡仪馆火化,其他人都要排队,等市长烧完才能烧其他人。显然,这是影射今年某地墓地分等级的新闻,栩栩如生再现穷人死不起的现实;最震撼就是强制拆迁,第一天,一老太太早上买菜,回来房子没了,一对男女正在做爱,被强制绑架,房子被拆。幽灵放弃了火化,回去的途中,遇到了市政府前示威人群,电视播放新闻发言人统一口径,余华借用一吃饭男子口吻说:“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中国人都能懂的新闻;

第三天,杨飞去寻找自己失踪的父亲,一商场失火,死亡7人,后来杨飞死亡后成为孤魂野鬼,在阴间碰到大火烧死的人员,一共是38人。这也是影射某大火案瞒报死亡人数的新闻;

第三天,医院把27个死婴尸体扔到河里,这些尸体连同自己乳母李月珍尸体在太平间一起神秘失踪,医院解释说是医疗垃圾。这是不久前某地发生死婴案,余华展开想象,叙述了政府如何造假,从其他人骨灰里偷拿骨灰,制造人已经火化的假象;

第四天,集中叙述了媒体曾经集中报道的鼠族刘梅的悲苦的生活,直至离奇自杀。租地下室来生活的一群人,他们大多像老鼠一样生活在地下,被称之为鼠族;

第四天,男子装扮女性卖淫案,并隐晦地把几年前发生在上海的杨佳杀警案糅合在一起,让两人在阴间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是阴间一对活宝,隐喻他们都是现实中受伤害者。

第五天,幽灵杨飞在阴间遇到了被枪毙的杀人犯,妻子失踪,他被抓获,枪毙了,半年后,妻子回家了。这样的新闻一直都有,今年的冤假错案新闻比较大。第六天,地下卖肾市场,鼠族伍超为给女友买墓地,到地下卖肾黑市。这也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偷肾和卖肾的新闻。

苦难意识没有被榨干

余华的苦难意识没有被榨干,《第七天》延续了以往关注底层的苦难意识,以细微的事件扩大人性的苦难,读起来,震撼人心。在第一天里,余华写一个小学生早上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家没了,被拆迁了,“她坐在废墟上等待父母回来,在寒风中哆嗦地写作业。”

第二天里,杨飞和妻子离婚,帮助妻子收拾衣物,送她上出租车,最后的分别场景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死后,两人重逢重新躺倒床上对话,朴实无华,但

震撼人心,把卑微小人物那种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叙述杨飞和养父杨金彪之间的情感,杨飞成人后,找到自己亲生父母,住了27天,杨飞就回来了,“爸爸。”他走去的身体突然僵住了,我又叫了一声,他转过身来惊讶地看着我,又惊讶地看看我拉里的行李箱„„养父患绝症,为不影响杨飞,离家出走,来到曾经遗弃杨飞的地方,这是余华独有的煽情方式,不动声色,但把人性里挣扎、苦难和温情呈现出来。

还有鼠族伍超和刘梅这对生死相依的恋人,余华冷峻无外在情绪叙述,写伍超为了给女友买墓地,去黑市卖肾得了3.5万元,读得我心都碎了。重续先锋辉煌

《第七天》符合余华的写作逻辑,1998年,余华在总结《在细雨中呼喊》时说,记忆的逻辑,我当时这样认为自己的结构,时间成为了碎片,并且以光的速度来回闪现,因为在全部的叙述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

今天什么立场?在余华29岁写的名篇《虚伪的作品》里,余华说,现在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并引用辛格哥哥的话说,事实是从来不会陈旧过时的,而看法却总是会陈旧过时。在思考《现实一种》时说,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常识时,这种怀疑直接诱发了我有关混乱和暴力的极端想法。这篇文章写于1989年。

《第七天》说明,余华还是余华,新闻串烧不是说明余华文学想象力江郎才尽,而是延续余华一直以来对现实的怀疑态度。更为重要的是,《第七天》说明,余华从来就没有抛弃先锋的探索,不论是结构还是事件主体,或是思考的主题,余华都有重续先锋辉煌之意。

参考文献:

余华,余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余华评传,洪志刚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活着,余华著,南海出版公司,1998你那9月

兄弟上,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兄弟下,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

余华小说,余华著,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7月

黄昏里的男孩,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

在细雨里呼喊,余华著,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1月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1月

《第七天》读后感(通用) 篇6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七天》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七天》读后感1

我与大部分读者的观点不太相同,我不认为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只是一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书。

事实上,是大家对余华这部小说的期望值过高。通篇环境是在光怪陆离的死后世界,一如余华往日的荒诞,只是这次的荒诞,实在是让人提不起来探究的兴趣,基本上是社会负面新闻的缩影杂糅,叙事也平淡无奇,尤其是第五日的内容,索然无味,几乎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但余华将几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安排的很巧妙,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余华本就属于大师,而这篇作品几乎让读者觉得为了悲观而悲观,经常也有读者跳出来捂着胸口,我好悲,我好悲。然而,我觉得是一种无病呻吟,强行赋愁,对于很多悲剧,也没有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法。

先锋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叙述话语本身言说叙事本身,但本篇作品多处叙述重复多余,多处雪雾的象征性描写也刻意重复,倒是显得做作。

文章的主题大体上是对爱的追寻和歌颂:杨飞与杨金彪的父子情,杨飞与李青的爱情,张李二人整日吵闹的友情,鼠妹与伍超的爱情等等。社会一定存在很多黑暗和不公,但是我们依旧要相信,这些爱情亲情友情还是可以信任,还是需要穷其一生去追寻。

正是站在死者以后的视角去写作品,才更能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相遇的每一个人,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也正是那些喜悦,哭泣,悲伤,无奈,痛苦,后悔,才真正构成我们鲜活的人生。

《第七天》读后感2

读完第七天,觉得酣畅淋漓,好像自己经历了这七天,从生至死,一生,好长也好短。杨飞成长的故事是让我觉得最最温暖的。对于生养的问题,究竟是生亲,还是养亲。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说的理论性或者普遍性的观点,都纯属虚构。这个问题首先就是不算个问题,生的没养怎么亲?人是冷血动物,你只有对他好的时候,他会反过来报答你,对你好;你若不理睬,不重视,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显而易见,这是个弱智的问题。

杨金彪二十一岁的时候收养了一个从火车上生下的孩子,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我禁不住会去想他是如何笨拙地给孩子换尿布,在漆黑的夜晚火车的轰鸣中安抚着哭泣的孩子,如何把奶充好放在自己心口的位置,让奶保持和自己心脏同样的温度,把孩子拴在自己脚上让他在方圆几米内活动,在自己青春悸动的日子里用所有的精力看护这个渐渐长大的孩子,抛弃孩子时候的惶恐和后悔,我爱这个父亲,遗憾的是,为什么没有碰到一个好姑娘,能够接受他和他的儿子。

在那儿说那里就是我们这儿,鼠妹和7号,小敏的爸妈,谭家鑫一家,李月珍和27个死婴,杨飞,李青,杨金彪,他们都在一个死无葬身之地里重逢,犹如重生,又获得永生。

这本书有更深刻的感情,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领会。

《第七天》读后感3

真的非常佩服余华的才华,用七天的故事叙写了一本书。语言也是像往常的风格一样,平素但又有力量。读余华的书真的能够了解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人情事故,懂很多的痛苦和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七天》这本书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在于讲一个死者因为没有墓地等问题重游故地,回忆起很多的以前的时光。因为看到前妻死亡的消息,所以在火灾中没有逃出来。回忆起她的前妻,父亲,邻居,亲生父母亲等等一切与他相关的人事。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一切都太有缘分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相遇的人,在死后的日子里能够相遇,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那么幸运。杨飞死前不能找到自己的父亲,死后通过种种人的介绍,寻找,最终找到自己的父亲;杨飞死前没有见到李青,死后在寻找回忆的路上,来到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见到了李青等等有缘分的事情。这所以的一切都是像命运安排那样的随其自然。

我想我能够明白余华写这本书的寓意,从这些死的人看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的死亡都很委屈,但是这是无法改变的命运。金钱和权力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在现实的生活还是在死后的生活。有钱死后可以有更好的归宿,不怕尸体被腐烂,不怕灵魂没有归宿。虽然没有钱死后生活的条件也没有很差,但是随时间的流逝,尸体日月腐烂,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最终的归宿。

一切的一切都是缘分,希望能够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享受身边的爱,但同时不要怕给予别人你的爱。

《第七天》读后感4

一个人死后的七天里,就像重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一般,每个曾在生命里出现的人像是设计好一般一个个陆续登场,一个人的社交圈子也不过就是个小社会,不论在哪个社会里,生前或者死后,贫富的差距、小人物的心酸、现实的残酷都是会存在的,然而结局告诉了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地方,那儿没有贫富贵贱,没有悲伤疼痛,没有仇与恨,人人生活的如同在世外桃源一般,但人人也死而平等,那个地方叫——死无葬身之地。

看到结局反而会轻笑出声,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讽刺、幽默、反讽?细想起来怎么会觉得无比正确呢?余华的文字很写实,在我看来有些文字可以说是流水账也不为过,但就是这些描述一个个故事的流水账,反而更会有一种:“啊对啊我们身边就是有这种现象啊”的强烈同感,文中的许多情节是作者虚构的,但衔接的也挺自然,在多个讽刺现实的故事中,反而那些暖心的情节更能引人注目,如杨飞的养父为了抚养他终生未娶却因为有过一次想要抛弃他的念头一生心里愧疚;鼠妹和伍超这对情侣一起吃苦打拼好几年不离不弃,结局却令人唏嘘,鼠妹自杀伍超错过了见她的机会,而在伍超死了来找鼠妹的那一天鼠妹去往墓地火化安息了,两人一直在生与死的边界擦肩而过。

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从小视角去看这个社会能看到更多的黑暗面,故事的主人公们大部分都是本本分分生活的小市民,不论是偶然的正义挺身还是想维护自身的利益都没落得个好下场。这个故事往小了说有亲情、爱情、友情的生活情感,往大了说也有社会现实、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想,而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墓地的得到永生,到底哪个更好呢?

《第七天》读后感5

拿到书,迫不及待打开读,因为之前的《活着》让我特别喜欢余华这位作者,他的文字总是让人忍不住落泪。可能这本书存在着争议,有人说余华江郎才尽。于我而言,这本书依旧能感动我,就是一本好书。

书中的情节尽管荒诞,却又令我感到无比真实,也许是因为其中影射出的现实社会问题,如官场腐败、城市鼠族等等。但更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生活之于我们的遭遇比书中描写的更加荒唐。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沉浸在主角父亲的故事中,我相信世上有同杨金彪一样善良至极的老实人,同时为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无力。这种无力感在我读到鼠妹自杀前写日志的那一段更甚,对于一个女孩子宣称要自sha的言论,不但无一人劝阻,甚至为她出谋划策怎样死在哪里死,“键盘侠”这个词不禁在我脑中浮现出来。

这七天像是在追朔过去,也像是追寻自我,也许只有明白且淡然地活完了一生,才能安静的离去吧!

他没有墓地,也许会像此地每个死去的生命一样,最终变成一具骷髅,再无皮肉之躯,看着这个世界的来来往往,听来的人一遍遍诉说他们的恩怨情缘,悲欢离合,只不过这些情感的感知终会因在这个世界时间的消逝而麻木和遗忘,最终彻底失去在那个世界活过的痕迹。

这里的人们永远也去不到的地方――死无葬身之地。

直到我读完整本书,他在书中构建的“死无葬身之地”,在那个超脱的世界,人人“死”而平等,人们仅存的一点欲望也变得单纯简单。那里脱离现实社会的冷酷残忍,死后反倒比活着更加温暖,虽然讽刺,却让我感受到对美好社会的期许。

中学生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篇7

比较意外的是,进入正文叙事之前,余华在扉页上引用《旧约·创世记》的句子:“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但从整部书的描摹和意象来看,作者所力图表现的“非正常死亡”与上帝造人的“生与创造”没有一点联系。上帝在七天里创造了世界,作者却试图在《第七天》里解构这种创造,并加之以上帝俯视的冷漠。显然,余华将书名定为“第七天”不单单是因为要与《创世纪》中上帝刻意对立,或许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死后“头七”的说法。

既然在中国传统语序里人死后灵魂七天不灭,以这样的界定读余华的《第七日》或许会有所助益。书中所描绘的“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个充满悬疑的开头也就变得真实刻骨。毕竟死后还能还能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不啻为我们思考自己死亡的一次机会。当然这是唯心主义,但在曾以“先锋”闻名的余华笔下,七天,是能提供一次不长不短的生死体验。的确,死亡的是躯体,不死的是灵魂,怀着对人世的眷恋在七天里游荡,在亡灵与亡灵的对话中,才能重构或者还原起尘世的善良与罪恶。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在《第七日》中余华不再以局外人的视角推进故事,而是置于第一人称的叙述,与故事开始奔赴殡仪馆火化的亡灵杨飞融为一体,记录亡魂七日的癫狂际遇。一件件无由的横祸,一桩桩无辜的死亡,他用近乎冷酷的客观铺展开来,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没有多余的评述,没有引导性的探问或答案,一切让读者评悟。于是,各种感悟和反思,在这般事实的逼问下,从读者内心至深处被挖掘出来。在“我”在寻找栖息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与“我”有相似处境的游魂:打工仔、大学毕业生、小食店店主、警察、市长,小朋友、年轻人、老人。在这些人中,有因为男友送了自己一个山寨苹果手机而跳楼身亡的鼠族少女;有为给死去的女友买块墓地而跑去黑窝点卖肾的鼠族青年;有身穿高级寿衣即将前往高级墓地的权贵富商,有陷入高官贪腐丑闻而自杀身亡的美丽前妻;有遭遇强拆被压死在自己家中的钉子户夫妇······暴力拆迁、特权、卖肾、上访,几乎每天都能在媒体上看到这些故事,在余华的荒诞叙述中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浓缩的亡灵社会。

《第七天》延续了余华一贯的直白残酷风格,本书甚至将这种风格贯彻得更加彻底。无需繁琐的结构,摒弃复杂的技巧,没有矫饰的语言,除了“父亲”,作者甚至没有刻意塑造书中其他任何一个人物的面貌。余华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构建一个死亡与绝望和人性交织的地方——“死无葬身之地”。无论是生死还是现实,都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并不是以魔幻的方式给读者一个荒诞的死亡体验,而是要与阅读者一起共同思考如何处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书中将千疮百孔的现世人间与灵魂穿梭的魍魉世界串联起来,在历史景深与现实断面的交汇处展开了新一种关照世界、介入现实的尝试。

总之,从《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计》到《第七天》,余华无论用什么样的表述形式,都体现了一位作家的现世忧患和人文情怀:生即是为了活着的忍耐,是为了对死的抗争,生命的原始价值亦是对抗苦难的磨合。

第七天读后感 篇8

读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讲了一个爱情。很佩服余华的细腻,将杨飞这样的人写得这么真实,文字的力量真是伟大。自卑就像一条看不见的尾巴,明明看不见,却怎么也摆脱不掉。第三天讲了一个亲情,杨金彪是个好人,杨飞遇到杨金彪很幸运。我认为这两天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两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复体味。

书中还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市长蹊跷的死因”、“强拆事件”、“领导检查不到的柏油马路”、“公安的、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税务的”、“医疗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计划生育是国策”等等中国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庆幸自己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读书,因为我们还有理想。”越到这个年纪,越觉得理想遥远。学生时代谈过的那些理想,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共同组成了一个沙漏,理想占一头,现实占一头,中间的细沙是我们。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地向着现实靠拢,一点一点。这么比喻似乎又不太贴切,因为在生活中谈理想往往意味着夸夸其谈,空谈误国;现实才是实践,实干才能兴邦。

《第七天》读后体会 篇9

我是个学生,这是我的职业,我生活在学校到家往返的途中。我自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领略我生活圈子外的世界,闲书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我步入社会的第一老师。

——这本余华的《第七天》就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社会上的喜与悲。

这本书名气很大,字数却显得吝啬,让人有种读不过瘾的感觉,那些入书的读者恨不得抓住余华的脖领让他写出《第二百天》,而不是区区七天。读罢此书,回看题目,深感不解。为何作者写了七天题目却是第七天?按照一贯思维,第七天应该是一天,这点想必让语文老师们深感困惑。

有些学校会让学生每天看半小时新闻,用来弥补走向社会却被学校占领的时间,当然,仅限于小学。在初中生活让我们焦头烂额的季节,哪里还有人会放下方程、语法而去欣赏两国争纷,还是多想想自己和别人家那谁谁谁的争分吧。这本书却是填补了些我对生活的迷惘,看完后,我就不再难过了,因为与主人公相比,我的矛盾仿佛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亦或是饿极时吃的第一个包子,根本没太大作用。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多社会悲哀,仅仅是我眼里的社会悲哀。因为每当我想反驳“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至理名言时,爸爸就会告诉我:“你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对任何事不要轻易地下对与错。”至此之后,我就明白了什么叫做沉默是金。我眼里的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吃得饱,穿得暖,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我所体验的生活仅限于此,我知道那些乞讨的人很可怜,但我从未深入了解过他们的生活,我知道报纸上出现的富豪很有钱,但我亦从未体验过纸醉金迷、养尊处优的乐趣。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文章充分地展现了一个人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便到幻想中、死亡后去实现。人永远不会知足,所以多少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抱憾而终”。当看到作者描写那一片和谐、绿色的草地时,连我这个从未吃过苦、受过累的孩子都有些心动,因为在那里,我不会有学习的压力,我不会为了几个数字而浪费生命。幸亏现在免费的图书馆太少了,而生活水平低下的人民群众也不会想到精神生活,否则若他们看到这本书被书中所描述景象而迷住那自杀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余华说现实荒谬,我们追逐狗血韩剧是因为我们没有过那样大起大落的生活,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比起他们丝毫不逊色。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有血有泪,我们都与身边的三两个人共同欢笑、哭泣,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曲婉婷的歌曲里有一句台词,我觉得很对:“虽然没有天生一样的,但在地球上我们是一样的。”《第七天》里连焚烧都要分贵宾席,可见当前社会的黑暗。不管再苦再难,只要有爱你的人在一起就好,何必追求物质。

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

《第七天》读后感作文优秀 篇10

——题记

拿到《第七天》后,我迫不及待的一口气就读完了。果真,在把绝望书写到淋漓尽致这一块,作家余华从未令我失望,从《兄弟》到《活着》的生不如死,到《第七天》的死了,每每看完都令我胸口如受重击,憋的透不过气,等到最后一幕的落下,往往等来的却是一句令人寒透全身的悲叹。

《第七天》确实是一部比《活着》更为绝望的的作品,客观而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余华以其费尽心机的掩藏架构和直白的语言,呈现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个血淋林的现实人生。

“我”死了,无人替我净身,无人替我更衣,死后轻柔易撕碎的美丽梦境,却使我“生前的刻骨”忍耐所经历的一切更加突出。死亡过程简单,只是一瞬的撕碎,我就成为了一个死人。

“我”没有寿衣,只得穿着绣着前妻的名字的睡衣,在路上看到了陷入高官贪污的美丽前妻,看到因强拆楼房而死亡的人数被虚报…….至始至终,“我”也没有墓地,只是在阴阳两界游荡,再一遍地以上帝的视角观看“我”所经历过的人生百态。在这些看似荒诞的故事中,却隐约寻觅到了一丝真实。其实这就是事实,贪污 腐败、阴暗等这些身边的见不得光的事情比比皆是,只是被掩藏在某一个角落,被余华揭发出来罢了。

在这部夹杂着绝望与失望的书中,余华却在努力塑造一个敦厚、善良的父亲的角色,父亲的温柔、无私温暖着我,其实我应该想到,那兢兢业业的唤号人就是他,即使他只是一具尸体,“爱”却能幻想出他的皮肉,即使他的眼眶空洞,我却能感受到爱意的流露。父亲为了我终身未娶,对我细心呵护。读完此书,合上书本,手上的余温都是书中的父亲带来的,平淡不煽情,充满那个时代的心酸。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并不是个体故事,而是将其汇总,以伪新闻的方式流露出来。

第七天读后感500字优秀 篇11

余华的《第七天》是一部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长篇小说。从人过世以后的角度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世间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与贪婪。在这样的世界里,亲情和友情是我们生活里唯一存在的依靠。余华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杨飞在死后的七天里每天都遇到不同和他一样在生活底层的人们,时时刻刻有人遭遇不同的事故导致死亡,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这里聚集着没钱买墓地的亡灵们,他们都存留着遗憾和生前的后悔,不过终究可以在这里获得他们所渴望的安宁,并与之前死去的家人、朋友们相汇直到在世的家人有钱帮助买墓地。

我对这本书的感触特别深,被爱感动的同时也为世间的不平等和残酷而感到恼怒。第一天,杨飞从轰然倒塌的废墟中爬起,带上预约号前往了殡仪馆。殡仪馆里竟然还分成了普通区、贵宾区和VIP区。 余华展示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有钱人都趾高气扬的走向进口焚尸库,拥有着价值连城的墓地,且能确保自己的遗体完好无损。然而普通人静静的等侯着,走向国产的焚库炉。杨飞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并没有墓地,不知去何方。余华运用讽刺的方式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其实也是如此。第二天,他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婚姻。上流社会的李青死心塌地的跟在他的身边两年多,之后她却厌倦了平凡、清平的生活,为一个海归博士而跟他离了婚。后来李青第二次的婚后生活过的极其不幸福,结果自杀了。人们总是会被金钱所迷惑、对自己生活感到不满,贪婪的追求更多,然而最后变得一无所有。杨飞和李青的爱情被现实所隔绝,但是两人之间的挂念和爱一直存在着。第三天,杨飞讲述了自己的出身。出生时, 从厕所洞里掉落到了火车铁轨上,被杨金彪即时发现并辛苦拉扯长大。他年幼在杨金彪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被他们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动了,使我热泪盈眶。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他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杨飞!在工地工作时还把他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喂杨飞喝;为了照顾好他终身未娶;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他的工作事业;得了不治之症离家出走为了不拖累他。亲情和友情在冰冷的世界上留下了人性的温暖,但世间的悲剧却连续不断。在之后的四、五、六、七天里,杨飞在一路上聆听了许多亡灵的故事。有二十七个婴儿被丢入河中;鼠妹因男友买假iPhone给她而跳楼自杀;男友为她买墓地而卖肾

小说故事情节非常激动人心,采用倒叙的手法给我了残酷和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余华在揭示世界上的种种问题的同时不忘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我觉得在绝望中存在着希望。在享受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更加认知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争论。余华关注了当下的现实生活,描绘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引伸出了人的存在和生命价值等问题的多个答案。可是在控诉社会上各种问题的同时,作者没有解释产生这些悲剧背后的原因,使我产生了一些对故事的疑问。这个小说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对人物形象没有特别的深入。余华只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形象,并没有深层次的讲述他们的人物变化和细节描写。这样缺少说服力,使我感觉他们是因为情节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但是小说情节和内容还是让我看的津津有味、陷入其中,让我开始思考现实中和书里世界的不同和相似度。

「军训日记」第七天 篇12

「军训日记」第七天

【军训日记】第七天 (中国大学网 ) 今天已经是军训第七天了。记得说好我要每天记军训日记的,但很遗憾,我中途断了四天。不是我不愿意,是训练真让人累得半死。一天练下来,有时候晚上还要集合出动干其他事。回到寝室不成人形,瘫坐在椅子上,闻着身体散发出的汗臭味。洗澡也成了一件累事,每天还要洗衣服,洗军训服。等到一切打理好,时间已是十一点多的样子,想到明天一早四点多就得起床出操,只能爬上床睡觉。我的博,就在这样循环的一日一日中被搁置了。 军训是很辛苦的.,也是千篇 一律的。教官把基本动作交完后,每天练的就都是一样的内容。站军姿,整理着装,齐步走,齐步跑,踢正步,列方队。所有内容和高中军训时无疑,要真说一点区别,那就是大学里的军训比高中管得松。 军训时大家觉得苦,除了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之外,还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炎热的天气。不过像这过去的六天里,老天还算眷顾我们。每个早晨基本都是有风的阴天,上午或下午时不时地下下雨,打打雷。每当这时候,我们都异常开心,在光明正大地躲雨的同时还贪心地祈祷雷雨天气再持久点。我们的教官此时只是看着我们无奈地笑。 鉴于休息时间有限,打不出太多字了。贴几张图上来,供直观分享。 以下照片均是自己所拍,拍得不好,就别了~~(*^__^*) 训练第一天。早上大家刚从寝室出来,在寝室楼外的集合。看看我们的衣服,传说中的迷彩服! 去操场集合,听(虚伪的)领导讲话。不幸的是,这期间就有一人晕倒。此时还没开训,天气为阴,微风。 73023部队。沿路而坐的童鞋们。 第一天训练的成果。列队站得还算齐吧~瞧这军姿标准的!!啧啧啧 下雨下起了骤雨,大家开心地躲雨去了~ 训练第二天。教官和向右看齐的我们。 齐步走摆臂练习。一个字,齐。三个字,就是齐。 好吧,下午又下雨了,教官教我们唱军歌。 军训第三天。看得出来是谁吗?应该看不出吧……嗯,那我就放心了。这是本人的发癫之作~苦中作乐嘛~~ 下午快结束训练的时候,拉歌去了。六个排坐在柏油路上,那个屁股烫得…… 晚上活动。教官在教室里教歌。但这不是我们排的教官哦。貌似是连长。 诶,我浪费了中午宝贵的休息时间来贴几张图。这篇就到此为止吧。军训进行到第七天了,再一个七天就结束了。我想说带我们的教官人很好,如果我们不想记住这场痛苦厌恶的军训历程,但至少我们愿意记住这位教官,这位只比我们大一岁却成熟的士兵。

跟岗日志第七天 篇13

地点:广州白云区景泰小学

主持人:景泰小学教科处

活动主题:

1、听课、学习;

2、听王慧教授的讲座

主要内容:

1、听课(a、第一节四4班何少香老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陈晓春老师《狮子和鹿》、c、曹艳华老师《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学习;

2、听华南师范大学王慧教授的指导;

3、组员在组长带领下评课。

体会和收获:

小学语文课该怎样上?

一段时间的跟岗学习,听取了景泰小学优秀教师的导师指引课,学习了教授的指点,结合自己教学以来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我认为要想上好语文课,在以下方面值得重视:

1、主题词:课文导入

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人,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形成进攻型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渲染铺垫导入、设问式导入、比较分析式导入、开门见山导入等等,学习中,老师们的导入方法各异,但有着共同点:a、导入直接、自然,花的时间较少,且又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入课堂内容分析;b、导入的语言精炼简短,很有针对性。我认为导入要精心设计,但不要设计过于繁琐,过于煽情,花太多时间。

比如,罗冬梅老师教《难忘的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难忘的一课”吗?

学生:小记者课、水果拼盘课、陶艺课......师:是啊,这些课都令我们难忘。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台湾去和船员一起学习特别难忘的一课。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读课题)

这样导入非常自然,精炼,直接入题。

2、主题词:教师语言

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同教师表达的优劣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准确,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讲解得含糊不清,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模棱两可。因为教师内在的意象和拥有的知识,是通过语言呈现给学生的。因此研究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让教师的语言充满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陈晓春老师得语言善于引导,善于评价学生中给学生鼓励,她的语言给了学生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课堂不会变得沉默。

3、主题词:重点词句抓课文主线

语言文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了解内容,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而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一。

比如《难忘的一课》老师抓住了“(台湾)光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些词语、句子反复联系,反复品味,重点、难点自然就突破了。

4、主题词:双基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应该是通过教学实践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疏通教学渠道和更新教学手段,使儿童能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得以健全和谐地发展。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课,它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基本能力,教学始终都应该注意抓好“双基”,包括在课程改革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听、说、读、写,我们的教学课堂应予以重视和落实,特别是小语文教学。

5、主题词:主要内容概括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这些公开课里面,老师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多样:段意串联法、关键词语联想法、标题扩展法、六要素法、课文中心句扩展法等。比如陈晓春老师《狮子和鹿》一文概括主要内容时,她抓住了关键词“欣赏抱怨狮口逃生”,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把词语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主要内容概括,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很容易,就学得轻松。

6、主题词:师生、生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和谐环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师生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从而促进生生互动、学习个体和教学中介的互动,达到增强教学效果。

陈晓春老师教学中,在词语理解时,让学生找出不懂的词语,然后又通过班上词语现场解释,这样“生生互动”,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真正换给了学生,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好地得到了体现。

7、主题词:学生学习目标

老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要明确。老师在每节课课前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非常重要,这样,学生就可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些。怎样教给学生“学习目标”呢,这几天的课告诉了我:a、抓住“单元提示”的要求,落实“单元提示”的要求;b、自读课文(也叫“略读课文”)抓住“自读提示”,读懂“自读提示”的内容,找出要解决的问题;c、课后的习题体现着课文的重难点,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要引起重视。

8、主题词:教材处理

在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往往对理解教材不够重视。教师备课是教师基本的常规工作,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常规的备课,个人认为其基本要求是: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很多教师备课时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把重心放在教学设计上;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而制定自己的方案,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理解别人的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往往会事倍功半。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所以我们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同时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备教材做到如下几点: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分布体系,了解本册教材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单元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课时目标、课时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再思考教学设计,此时才不会南辕北辙,才能事半功倍。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月刊》主编陈建伟教授所说:“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老师要学会从教材中提取内容。”

9、主题词:资料查找、积累

此次学习,我有一个很大的收获,那就是这里的老师都教给了学生课前要预习,要去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课文背景、词语理解等,然后通过剪报、手抄报、笔记本等形式把这些宝贵的资料积累下来,助于以后的学习。景泰小学各班都建立了博客,学校层面对班级博客进行评比,同学们在博客里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资料,可以互相把自己的宝贵材料传到博客,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10、主题词: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都应立足于学生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必须围绕这个主体设计和组织,是为这个主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几个问题:

a、需要明确和制订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而且还应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形成梯度性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实施。

b、教学方式的设计,应建立在服务学生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c、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知的学科知识、熟悉的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和问题相联系,目的是藉此此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经验积累。达到在知识的迁移中,促进学生掌握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

d、强调学生理解记忆,不鼓励死记结论,不限制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鼓励、激励学生勇于参与或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在比较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完成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过程。

e、在设计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规划学生除教科书以外的学习领域及范围,并向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料。在选择供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用的资料时,需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心理、认知水平的不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向他们提供简单易懂、量较小的资料。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选择资料时,可以适当考虑难度和量稍大一些。以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通过使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均能得到阅读、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等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培养。

f、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恰当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本学科的知识?本学科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本学科的知识?并协助和指导学生选择能达到目标,适合自己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最佳途径,以及措施和方法。

11、主题词:课文品读

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眼光深人到课文的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12、主题词:学习方法迁移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因此,当代教育非常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应该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然而,我们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原因之一,是我们老师过分重视课文内容的分析,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法的渗透。因此,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方法指导,成为世界教改的一大趋势。原因之二,是由于选编课文不多,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因此,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用课内学到的学习方法去解决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实现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原因之三,学生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方法不能在新的学习内容中运用,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迁移而教”是当代教育界流行的口号。我将结合三年级语文教学对学习方法迁移的指导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这次学习,很多老师注重教给学生学习、阅读、理解词语等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学生学到学习方法比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真所谓“受之鱼不如授之渔”。本节课很多学习方法非常好,比如略读课文要注意“导读的语言”,如何理解词语,如何分析自读课文等等。

13、主题词:拓展延伸

古人云:“学起于思。”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性的拓展,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课文讲完后,不要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线索,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使之成为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又为学生介绍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料,在拓宽知识、扩大视野之余,为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提供了帮助。

14、主题词:教学容量

这些天的跟岗学习,听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课堂容量处理得很好,一节课下来,学生有“刚好吃饱”的感觉。可有几位教师要么容量不足,要么一节课得用一节半的时间来完成,下来后和他们交流时,他们都说:我的教案是那么设计的,一种情况是如果容量大了,怕一节课上不完,落下一个完不成教学任务的评价,另一种情况的理由是《教师用书》上是这么设计的,要一节课来完成这一节的内容,要想完成,还想学生学会就只能这么上,所以得拖堂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节课的容量该如何把握的问题。

我认为,一节课容量的把握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得益于对课标信息容量大小的准确理解,得益于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得益于对整个知识链条的总体把握,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取舍合理,收放自如,甚至是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

15、主题词: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揭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学的程序。它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效果,便于学生延时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把握住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优美的板书设计既可以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又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养成性教育。只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际当中勇于改革,不断探索,板书设计的艺术之花定会越开越艳。

16、主题词: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王蕙教授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到学科中,培养学科综合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拓性,包括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知识、情感态度、品德、安全意识等等)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学生的很多方面会得到提高,老师的很多方面也会得到提高,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师学科的一个补充。虽然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开展工作很多,也很繁琐,甚至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但我们要看到它的实用性,要创造条件去开展活动。

上一篇:经典营销创意-TCL奔腾4推广案例下一篇:高一学生作文: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