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围城读后感

2024-09-21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共8篇)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 篇1

读《围城》,跟读一般的小说感觉很不一样。总觉得大师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涩,至少是我很难读懂的,要想读懂,也要摆上好几本字典在旁边,才能有读下去的勇气,《围城》不是这样,它通俗得可以,从身边琐事娓娓道来,总有那么一处是撞击到你尘世的灵魂。本来觉得40年份的作品,是太公太婆辈的事了,想要找到一丝与现实相关的东西无异于到秦始皇的墓里挖计算机。谁知道读的时候,它竟多次引起我的共鸣,很多的事情就象是发生在身边,人物的心情,就像是从自己记忆中掏出来的东西,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去看心理病的人被人一下戳中了心事一样,有几分不可思议,又有几分难堪,却有几分爽快!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 篇2

一《.围城》的文化批判研究

一些研究者[8][9][10]指出:《围城》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和西方文明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另有研究者[11][12][13][14]主要讨论了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有研究者关注崇洋文化批判[15];还有研究者[1][2][16]讨论该书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文化的批判,这就涉及了当时中西文化的结合问题,这种结合在许多相似角度的研究中被称为“中西方文化合流”、“中西文化碰撞”、“东西方文化夹缝”、“传统文化与西洋文明的荒谬结合”、“磨合中的中西文化”或“接受西方文化与固守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等。对于此种文化结合状况的评价也比较一致,往往用“荒谬”、“矛盾”、“畸形”、“夹生”、“分裂”、“错位”、“半土半洋”、“不伦不类”等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知识分子则面临“痛苦”、“挣扎”、“彷徨”的“精神危机”。

对于这种中西文化错位结合,《围城》中的赵辛楣已有评价:“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17](P208)鲁迅也说过:“什么主义、思想,一到中国就变味走样。”[2]《[2]围城》中具体的生动例子更比比皆是:“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P31)张吉民先生家里“盛产”这样的畸形、错位:张太太“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却“坐在热水管烘暖的客堂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P41)夫妇二人一方面培养女儿“洋本领、洋习气、洋时髦、洋姿态”,但另一方面在女儿的婚事上,又“保有他们家乡人的传统思想……”(P37)这样充满文化矛盾的例子还有:董斜川一方面“英年洋派”,另一方面又言语做诗离不开“同光体”;曹元朗更呈上“杂凑乌合、拉杂错综”的“拼盘姘伴”的大作。

李兆忠在他的《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化》[18]中针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困境提出的两个概念“骡子文化”和“假洋鬼子”,令人印象深刻。他以“骡子文化”为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化命名———其“父母”分别是近代西方文化这匹马和传统中国文化这头驴,同时诞生的还有中国现代文化自身认同的困境和身份的尴尬。而他对“假洋鬼子”一词丰富内涵的解释剖析了在中西文化碰撞、错接过程中国人的复杂心态,他认为其中既有不实的想象,又有盲目的排外,有傲慢自大,又有真心敬畏,甚至还有憧憬向往。遗憾的是,《围城》中的一些留学生却偏偏成为了“假洋鬼子”,跌跌撞撞地追随着狂奔的“文化骡子”,甚至还成为“快骡加鞭”、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李兆忠提醒:作为留学生,不要被一直呼声甚高的“中西合璧”迷惑,要警惕走入“中西合污”的歧途,另外还需要始终有一种“自我身份”的确认。这种提醒,连同上述对各类研究的总结,引导我们把对《围城》文化批判的研究聚焦在留学生的身份认同(identity)上。由于“留学生”一词在中国有多重含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在本文中该词的用法与《围城》一书中一致,指“归国留学生”。

二.关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有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角度。在文化研究角度中可以指包括语言、宗教、教育、地位等文化因素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指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的身份特征:地域语言、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本文中的“身份认同”,当然是指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向世界表明“我(我们)是谁”,并通过个体归属为某个社会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体现出来。显然,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

对于留学生来说,其“文化身份”前又可加一“跨”字。付永刚指出:一个人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且长期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其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会受到影响,产生不同于单一文化身份的跨文化身份。Kim则把跨文化身份描述为:“正如文化身份反映的是个人与某一血缘/或社会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一样,跨文化身份也可以被视为个人与不止一个这种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跨文化身份的含义还包括一种重要的自我情感认同,这一情感认同并不限于自己的社会团体,也延伸到其他文化,因而形成了一个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的世界观。”

我们可以看出,付永刚上文所谈更适合出国留学生,不过,出国留学生和归国留学生是同一主体先后担任的两种性质类似、关系紧密的角色,都具有跨文化身份的特点。对于归国留学生,更具体、契合的应该是与反向文化冲击有关的身份认同理论。反向文化冲击通常是指归国人员回国后对国内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国内社会现象的种种误读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混乱感,与此相关的理论有:Sussman创建的文化身份模型理论(The Cultural Identity Model:CIM),Hall提出的民族身份心理(Psychological National Identity),Alder概括的四种性格类型的文化回归者,Tohyama归纳的四种文化身份转变类型等。

三《.围城》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

《围城》中这批留学生和其代表的新知识分子,处于文明冲撞的重要时期,本应肩负起双重的文化使命:一方面是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取其精华,造福社会;另一方面是反省和“重构”传统文化,使之获得新生和发展。按照前文Kim充满乐观态度的描述,他们应该能“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这种使命和描述都是其文化身份的应有之义。而《围城》中留学生们身份认同的实际情况又怎样呢?我们可从文化身份的两个过程(自我认同与外部认同)来寻找答案。自我认同是指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自我认可并对其他文化群体或同一文化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表现出的形象;外部认同是指他人赋予某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的形象。《围城》中关于以上两方面的信息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先看自我认同。留学生们自己在“盛名之下”、在聚光灯和显微镜下,“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P30),有时甚至感到高处不胜寒:在面临不愿送两位女同事回家的尴尬时,赵辛楣说:“咱们是留学生,好像这一点社交礼节总应该知道。”(P239)但他们这种荣耀感的来源却实在不敢恭维:方鸿渐在准备“学不成归国”时,受到父亲岳丈两面夹攻,因此知道了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P9)同样,留学生们借方鸿渐之口说道:“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P75)在鸿渐教书遇到困难时,立刻懊悔“留学外国,没混个专家的头衔回来,可以声威显赫,把藏有洋老师演讲全部笔记的课程,开它几门……”(P202)这就是他们对留学生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可”和“表现出来的形象”。

书中对留学生身份的外部认同也有各种评论。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的留学热以冷静的眼光进行了无情的剖析:连学国文的人都要出国“深造”,因为其他理工政经科目“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P8)社会各界也对留学生有着妙趣横生的“好评”:汪太太在怂恿方赵二人来相亲时夸奖:“你们新回国的单身留学生,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抢都抢不匀呢。”(P222)方父关于在“娶妇必须不若吾家”的“妙论”中所说“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肯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P31)”更是直白地表露了这位前清举人、乡绅名士对留洋及洋人的崇拜和敬畏。就连方老太太也夸奖:“是要出洋的,学得这样周到”。(P30)可见当时社会对留学生的“期许”和“厚望”只关个人私利,充满庸俗市侩,与国家民族福祉、文化文明发展全无干系。

四《.围城》留学生病态的人物形象

如李兆忠所说,没有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留学生会象《围城》中所描述的那样,甘当“假洋鬼子”,紧追“狂奔骡子”,沦为可笑、可叹、可悲的形象。

三闾大学校长、“老科学家”高松年是书中留学生“群英谱”中坐“头把交椅”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昆虫学”的资历,更因为他的行为不幸地集中印证了《喧闹的骡子》中的悲观论点---“不伦不类的骡子文化”加“中西合污”。他研究生物学学会了“适者生存”,所以回国最能适应环境,由“生物系统论”发展到了“管理系统论”,声称:在这个健全的机体里,容不得特殊人物,而“只有安分受支配的一个分子”。(P182)这种治校理论哪有一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现代大学精神,分明就是中国古代的专制思想披着科学的外衣在现代大学中幽灵作祟。这位“老科学家”兼“老留学生”不但“走出去”,还热心“请进来”,准备实施从牛津剑桥引进的导师制,而经过“改良”的导师制比德国纳粹党教育制度和明朝文字狱还要反动、厉害。(P208)这场闹剧的“友情客串”---教育部视学更是留学生“假洋鬼子”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开口平均每分钟一句半‘兄弟在英国的时候’”。(P210)

同样是“资深留学生”的韩学愈花钱买了个子虚乌有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把自己在国内娶的白俄老婆当作美国人隆重推出。曹元朗则“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P75),其《拼盘姘伴》更体现了对西方文化文学“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的盲目追逐和拙劣模仿。同样留学英国的褚慎明则连蒙带骗、投机取巧、两头撒谎、四处招摇(P81)。

这些留学生不仅没有成为民族栋梁、国家进步的推动者,甚至算不上知识分子,“不过是打着知识幌子的社会渣滓”,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诞生的畸形儿。”是“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其聚会的场面不过是“文化的杂耍嬉戏”。他们缺少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要么忙着混个官当,所谓“外国科学家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要么想发点国难财,如婚后转行热衷走私的曹元朗、苏文纨夫妇。

五《.围城》留学生扭曲的生存环境

Hall认为每个人都有国家和文化双重身份,一个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由其受某种文化影响决定的。文化身份感强的海归人员经历较少的反向文化冲击,而文化身份感弱的则会感受到很强的反向文化冲击。这与Sussman[25] CIM模型中关于肯定的文化身份(Affirmative Identity)的观点一致,即对母国或主族文化认同者在回国时遭遇较少烦恼。这些理论本意是帮助留学生顺利回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讽刺的是,当我们借此来分析书中的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归国成败关系时,却有意外的发现。

书中的留学生可分两类,一类是方鸿渐、赵辛楣这一对难兄难弟,他们是正面人物,却也是失败一方。方鸿渐自不待言,而赵辛楣先在上海的情场败给留学生曹元朗,又从三闾大学的职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对于后者老留学生高松年“功不可没”。另一类则是钱钟书先生讽刺、鞭挞的“成功者”们:高校长“适者生存”、“十八般武艺,件件都精”、“科学家进爵”;韩学愈成功地盼到了方鸿渐停聘,跳跃欢庆太太的国籍和自己的学位得到了“证明”;曹元朗异军突起“抱得美人归”,更捞到了作为嫁妆的肥差;褚慎明成为了“中国新哲学家的创始人”。很明显,与赵钱二人的不合时宜不同,他们归国后如鱼得水,所谓“反向文化冲击”对其根本不存在,表明其对“母国或主族文化”是肯定的,文化身份感是强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文化身份绝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高洁、气节在其身上荡然无存。这些成功人士所认同的文化是前文所说的是30年代中西方对接错位造成的病态的“中国现代文化”,所认同的文化身份是当时扭曲的社会文化环境所造就的畸形身份。反观方鸿渐,在《围城》结尾他被比作如泥娃娃、老时钟一般“落伍”,可见他对当时的“主流文化”并不肯定、认同。

正是这种不肯定、不认同保全了他的正面人物身份,因为这“主流文化”是扭曲的殖民文化,正如张清华[1]所概括的:西方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只是点缀和装饰,而中国传统政治与文化秩序顽固而腐败。输入的西方文化只不过像方鸿渐所说的“梅毒”和“鸦片”一样,是表层的、负面的、堕落的,实际上也背离了西方文化核心价值。扭曲的社会文化造就了留学生们畸形的身份认同,培养了种种病态的人物。

六.结语

在《围城》的结尾,钱钟书借祖传的老钟表达对人生的“感伤”,同样也流露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伤”,他指明了事实,暴露了问题,却没有提供答案。但正如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里谈到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对社会永不会满意的”,这是他保持思想语言的独立自由的前提。[31]而梁丹译把《围城》比喻成医生,尽管没有开出如何肃清文化糟粕的处方,但它对之进行了“确诊”和批判,价值巨大。[13]

今天,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乐观地认为: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30多年来,随着中国走进现代、走向世界,今日的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身份已经逐步变得明确、正常而健康;但另一方面仍需要把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看作是一种用心良苦的提醒,警惕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摘要:对《围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其文化批判主题。本文聚焦于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运用身份认同、跨文化身份和反向文化冲击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围城》在以下几方面针对此问题开展的文化批判,包括: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病态的人物形象和扭曲的生存环境,通过剖析正反人物的成败事例指出:社会文化环境是各类问题的根源。在留学热愈演愈烈的今天,重温钱钟书先生的批判能够让我们保持警醒,避免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 篇3

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却回不来,正是当下一些转专业学生心态的真实写照。这种类“围城”心态,使得他们进退维谷。

当下所学专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次咨询中,学生小赵这样概括他的烦恼:“专业太让人郁闷了。那些高数、理论力学学起来真吃力。我考一科挂一科,都快要了我的命了!这么学习有什么意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已经挂科22学分。按照《学生手册》的规定,他将不能获得学位证。

他的情况在高校并不罕见。在新生心理测查中发现,造成新生对大学生活严重不适的原因中,对自身所学专业认可度较低是重要因素。在专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大多是听从父母安排或者依据分数线“跟着感觉走”。

几年前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有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大学生表示如有可能将另选专业。国内菜知名大学教务处处长认为:目前大约有二到三成的学生有转专业的愿望。那么,对于调查中比倒不低的意欲转专业学生来说,是什么在驱动他们转专业呢?

诱惑一:疗治专业“调剂后遗症”

从相关咨询记录发现,有转专业意愿学生的自我表述大多为:高考发挥失常,迫不得已才被调剂到非第一志愿专业。通过心理测查发现,05级某批本科新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调剂的。该专业新生报到率不足80%,情况最严重的班级32人实际只报到了19人。开学仅半个月,选择退学复读的学生有3人,和辅导员沟通转换专业事宜的有10人左右。这些选择退学和申请转换专业学生的理由大都归结为对“调剂”专业的不感兴趣,而在他们看来,专业转换似乎是解决“调剂后遗症”——学习动力不强问题的有效途径。

诱惑二:实现兴趣与理想

除了“被调剂”,兴趣、理想也是很多学生转专业的理由之一他们后悔当初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准确定位,就像案例一中的小赵那样,“稀里糊涂”地学了当下这个专业。经过一段时期的比较,才发现自己情有独钟的专业,进而萌生了强烈的转换意愿。

诱惑三:瞄准“就业”风向标,未雨绸缪

企图转专业的学生当中,的确有人是经过比较和深思熟虑才做出决定的。但也不可否认,并不是所有期待转换专业的学生都是从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咨询中发现,不少学生其实是被舆论左右,渴望从冷门专业转向热门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咨询中甚至有学生问:“老师,您说什么专业好找工作,我就转哪儿!”

诱惑四:“门槛”放低,为何不转

就目前情况看,各高校对“转专业”都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了相应制度和措施。但随着办学理念的调整和“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落实,这道“门槛”实际上是在不断降低。很多院校对此作了专门解读:在同批次录取学科专业(如一批录取或者二批录取专业)之间,尤其是同科(如同是文科或者理科)之间,专业的转换更加容易;而在考核方面,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条件。上海部分高校甚至不再对学生申请“转专业”设置成绩“门槛”,而是把考核权直接交给接收院系。

转专业:转机还是危机

尽管每个学生享有转专业的权利,但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具有普适性的确有待商榷。在咨询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新专业的基本情况,对该专业近乎完美的设想大多源自“传说”。

诚然,“转专业”背后蕴藏着极大的“转机”:“转专业”对学习缺乏动力、兴趣枯竭状态的转变无疑大有好处,会让学习“轻松”起来,对自身发展规划而言,专业的转变为自身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升学、就业或者出国深造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同时,转换专业会让希望学有专长的学生真正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在现实层面,“转专业”的坏处也并不鲜见。事实上,转换专业绝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即便成功转换,对于不少人来说,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有些人很快就会对新转入的专业失望,甚至可能中途放弃。更容易为人所忽视的问题还在于:不少转到新专业的学生在融入新集体(班级、宿舍或者专业)方面出现难于适应的情况。

选择背后:准备和心态很重要

转专业是一次机会,但在一些学生那里却成了“误会”。伴随机会的是责任、义务,是现实层面的精心准备和正视自我、困难的勇气与自信。

申请专业转换需“三思”

一思彼:全面、客观地对新专业进行考察。不要仅仅停留在“想当然”、道听途说或者浏览招生简章的层面,要有选择地去听一听相关的主要课程,与该专业在读学生(最好涉及各个年级)就学习方式、能力素质要求、发展规划等作全面深入的交流,与该专业教师沟通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很有必要;尽量找到与该专业相关的最新科研文献,了解最新发展现状。

二思己:考察和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情况是否与心仪的专业相匹配,从父母、亲友、同学、老师那里得到关于自身特长的情况反馈,不要关起耳朵问自己一同时要客观、理性地对待当下所学专业,喜欢和不喜欢都不可能“没理由”,不但要看到当下专业对你的“不利”,也要看到离开这个专业你可能失去的东西。

三思规则:转换专业要涉及彼此的学院、教务处,有时甚至还会涉及宿舍管理机构等等,不要认为自己递交了申请表几天之内事情就全部OK,详细阅读校方关于该问题的规定和说明,必要的话去咨询教务处和辅导员,明白流程、审核(可能包括面试、笔试等环节)细则。

心态很重要

除了详参彼已,心态很重要,结合以往学生转专业遇到的种种问题,特提示如下:

1无关专业:学习不是“轻松”事儿

无论在哪一个专业,学习都不是轻松的事情,转换专业不代表可以彻底松心,新的专业学习甚至需要加倍的时间、精力付出,在转换专业之前就应该了解该专业的学习情况,甚至拟定大致的学业计划,做好心理准备。

2融入:不只是姓名的加入

不要认为你的名字已经列在这个专业的学生名册里面转专业就完成了。新专业里除了新的知识和老师,同学、教学环境及方式,甚至宿舍都可能是全新的。除了学业,可能面对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从新调试。别人对你的了解、认可都需要一个过程。除了一起学习,也要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给自己争取展示、交流、融入的机会。

3坦然面对“调试期”

大学生《围城》读后感 篇4

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围城》在人物塑造及语言的幽默上首屈一指的。在描写一个小孩外貌时,为了表现眉毛与眼睛离得远,文中的语言是“眼睛和眉毛彼此象是害了相思病”生动而活泼,让人发笑,却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还有说鲍小姐穿着很暴露,文中说她是“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却不显得庸俗。在刻画一个十分小资、小器的商人形象时,这位商人的语言中便总夹杂着鼻音浓重的英语,而他那自以为得意的“考婿”方法,是在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作者时而尖酸刻薄,时而肚量大得惊人,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像那样真切的发生着。

我想,《围城》中的幽默诙谐,有赖于钱先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深沉厚重的依托。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幽默”,显然就缺少这样的人文精神,那样的“幽默”,实在可鄙。《围城》,钱钟书,才是真正厚重的高雅的幽默。

大学生《围城》读后感二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时间读了钱钟书的作品《围城》,文章的内容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这篇小说主要是以方鸿渐国外留学回来的生活作为线索来围绕而写,方鸿渐是以为先进知识分子,但却至始至终游离在国家战争之外,着重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事业。他在各种情场、名利场之中活跃,与各种人进行着一次次的勾心斗角,争名逐利。这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反映出了旧社会的糜烂生活是如何蚕食一个锐气未脱的知识青年。而方鸿渐,他却只是这群知识青年人群的缩影。作者用生动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嘲讽的笔风,为我们呈现出了社会之中的各种人性。

方鸿渐是一个失败的人,他在社会场上的争名逐利中至始至终都缺乏了理智。他只是一个鸟笼里的鸟,就算他飞脱了这么笼子,他却始终还是会被困在另一个笼子里。就像是生活。脱离了一个圈,就会进入另一个圈,而方鸿渐,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循环中,乐此不疲。虽然最后方鸿渐还是如愿以偿地结了婚,但他却还是只是进入了一个难以冲破的围城之中。

这篇小说作者多用的是嘲讽的语气来进行各种的细节人物描写。就像鲁迅先生的阿Q一样,他把各种人的性格特征完全呈现了出来。

这篇小说作者主要剖析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把他们的精神困境展现了出来。

对于这篇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感情。唐晓芙,是一个当时社会罕见的女孩,她在当时旧社会,就犹如一位仙女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她脸上没有一堆的脂粉,没有经过任何的修饰,是一个自然的女孩。而且她也拥有相对于旧社会而言的仙女一般的性格品质,她温柔而善良,美丽而淳朴。似乎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作者花费了如此多的笔墨来突出唐晓芙的外貌性格,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方鸿渐会对唐晓芙有一见钟情的感觉。

最初是因为方鸿渐在去上海找苏文纨的时候意外遇见了唐晓芙。然后一次,方鸿渐邀请苏文纨和唐晓芙出来吃饭的时候,苏文纨没来但是唐晓芙却来了,所以方鸿渐与唐晓芙相聊甚欢。便开始了一段追求到相爱的可歌可泣的感情。可是却因为苏文纨被方鸿渐拒绝了,苏文纨就一气之下把方鸿渐在游轮上跟鲍小姐和自己谈朋友的事情告诉了唐晓芙。后来,唐晓芙很伤心,但却不肯挽回而使这段感情因此而泯灭了。而方鸿渐,喜欢唐晓芙,却始终不肯明说。只是把自己的感情深藏在书信中。也正因为方鸿渐这个死要面子的做法,使他失去了唐晓芙。这也可能是方鸿渐的可怜之处吧?

本来在方鸿渐的一系列作为之下,唐晓芙也爱上了方鸿渐,也开始了交往,可是,就是因为方鸿渐拒绝了苏文纨,使得苏文纨把方鸿渐的过去都告诉了唐晓芙,使唐晓芙和方鸿渐的感情陷入了困境。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可怜的人,都因为各自的要强和所谓的尊严,放下了各自对彼此的感情。使这段感情真正走到了尽头。

这篇小说是值得一看的小说,里面的爱恨情仇名利争逐,作者的刻意刻画,语言风格,都使我感到了耳目一新。

大学生《围城》读后感三

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见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显露在眼前。封面没有别的装饰,只有“围城”“钱钟书著”的字样。

说实话,我看不太明白,更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想法。以至于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的推敲,使得我现在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本书是作者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背景是作者生活的年代。或许正因为此故事情节才显得更真实,人物才更生动。

主人公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准岳父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但最终与此二人感情破裂,并由此结识了苏的同学赵辛楣。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老师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很多人喜欢《围城》,或是因为它记叙的贴近大多数人的心理,许多感受都触动到了那曾经历的心里状态吧!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说道:“钟书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为一体。”“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无论婚姻,事业都在一个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每个人都陷在一座围城中,被生活,婚姻,事业磨砺,打击和束缚。文中的方鸿渐本就懦弱,没有与命运抵抗的勇气,任由命运摆布。最后终逃不过悲凉的结局。

中学生围城读后感 篇5

后感500字

【导读】篇一:围城读后感5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该作品凝聚了他对社会腐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本文《围城读后感500字9篇》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篇一:围城读后感5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该作品凝聚了他对社会腐败、学术堕落的感叹,堪称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

钱钟书在文中塑造了方鸿渐、赵辛

楣、苏文纨、孙柔嘉、李梅亭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对于他,我更深的感触应该说是同情。钱钟书对方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最终却为他选择了一个悲惨的命运。方鸿渐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围城般的社会。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抱着无奈的心情,他一头钻进了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圈子里。在婚姻的围城里,他爱上了博学多才的苏文纨,但对方的漠然却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的单恋。颇有心计的孙柔嘉利用他的同情心,成就了他那并不美满的婚姻。在事业的围城里,方鸿渐同样也不如意,他经历两次转系后勉强毕业。在岳父的资助下,他踏上留学之路,却因无心学业而与一纸博士文凭失之交臂。为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买了一张假文凭交差。生活所迫,回国后的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

三闾的求职之路,学校虽地处偏远,但绝非一方净土。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十几个知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在围城中的格格不入。方鸿渐自视清高,手持的却是一张假文凭。自我感觉颇好的他,效果却死气沉沉。正是他对自己过高的估计,使他越来越不如意,也使他在围城里陷得越来越深。他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以及和别人的差距,转而在心中筑起了一座新的围城,一座自卑的围城。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并对生活的不如意微笑面对,那座虚幻的围城也就自然消失了。生活中,也有人时常抱怨社会的不公,对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十分的羡慕,万分的嫉妒。与其嫉妒他人,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之事,要相信,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自视清高或一蹶不振,都不免使人走上方鸿渐的老路,抱憾终生。

还是那句老话,社会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我们又何必让自己的心态处于围城中呢?

篇二:围城读后感500字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我说:“心灵也是一座围城,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题记

先哲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 的确,面对生活,有的人因为曾有过失败,便不敢主动去接触;有的人因为平凡,便以为无能而不想去接触;有的人则因为已经取得过成绩,怕弄不好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去接触。……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心灵的阴影中,受到

心灵的束缚而不愿去尝试,不愿去拼搏,最终也只能在心灵的围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不看自己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超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困境与束缚,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爱迪生作为美国的发明大王,在他的发明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就如发明灯丝而言,他就历经了1000多次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在困境中振作,从失败中奋起,坦然地面对挫折,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

弥尔顿曾说:“人是有意志的动物。”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他很平凡,甚至比平凡人还要平凡。因为他先天残疾。但他并没有就此而放弃自己。他坚信“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因此,他努力克服着自己的自卑心理,战胜自己并不断尝试,不断奋斗,最终成为意大利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被人称

围城读后感 篇6

《围城》无情地鞭挞了隐藏在民族心理深层的那种麻木短见近于可耻的实用主义劣根性。在兵火中奔赴内地的一行人中,没有一个想到国家会怎么样,民族的命运会如何!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明天的工作薪水职称地位,眼前的天气住宿伙食旅费。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看重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介蚁命。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李梅亭那只一半是书一半是药的大箱子,沉甸甸的,仿佛从书里扛到了书外,让人恶心生厌。国家风雨飘摇,他们居然还有心思为一己的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该如何理解《围城》,钱钟书没有过多地表示出社会形态或阶级等问题,就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作者也没有过多地描写时局,只是在牵扯到有关人物和对故事发展有影响的地方略加提及而已。再看主人公方鸿渐,国难当头,作者并未将他描写成一个抗日民族的英雄,甚至连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进步青年都不是。他只是一个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可也一无用处。换句话说,钱钟书只是把方鸿渐当作“无毛两足动物”来写而已。显然,钱钟书就是要让书中的人物去展示自身的特性,即原始人性。

我想,“围城”并没有具体所指,它不是指婚姻,也不是指家庭。它实际上代表了尘世中人、事、物等等的一个过程或轮回。代表了文明社会中人们心路历程的一种循环。进围城也好,出围城也罢,围城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是暗示也是诱惑。像悬在驴子眼前的萝卜,暗示我们那可以吃,又诱惑我们去吃,我们就在这暗示与诱惑之中一步步前进。而萝卜与驴嘴之间的距离,也即人与围城之间的那段我们仿佛走过的距离,才“施舍般地”体现了人生追求的正值。走出围城可以看成负值也可以看成更高意义上的正值。人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不过是进城出城的重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荒诞的怪圈。其实这种怪圈正是人生中随处可见的那种酸甜苦辣,令人啼笑皆非的“轻悲剧”。不是古希腊式的,是美国黑色幽默式的。要摆脱这种处境,只有牺牲人格价值,而牺牲人格价值却意味着堕落。这也许是《围城》最让人深思的地方。

人总是很矛盾的,在没进入社会的时候,总是一心想到社会上去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方鸿渐同船回国的那些留学生们个个不都是这样的吗?“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回去为它服务。”真正回到了祖国才知道:“工作并不好找,爱情也很难成就。”小说的最后,方鸿渐潦倒之时,看到那个可怜的卖“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车”的老头时,竟忽然联想到自己正像他篮中的玩具,这个年头没有人过问,所以找职业为样困难。这也暗合了关于“围城”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社会具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不光是围城中的方鸿渐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走进,就好比角斗士不得不进入角斗场一样。

很多人读完〈围城〉之后,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方鸿渐。方鸿渐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有着普遍的意义。虽然围城中的人物活动场景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但所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在我们的周围。书中的各种人性的表演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不是还在一幕幕的上演着吗?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读者与打上时代烙印的英雄之间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他们对英雄只会有那种或景仰,或赞叹,或惋惜的情感,也许还能激发些豪情,给一些鼓舞,但绝不会把自己和英雄等同起来,最多是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罢了。对于特定的时代,身处那个历史时期的人会有那个时期的特定情感。当时代在变迁,环境改变之后,这种情感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中国人都知道“九一八”是中国人的耻辱,但同那个时代的人相比现在的人对于亡国的耻辱和愤怒的情感体验却要淡漠的多。

作者的思想超越了国家、民族,高高地站在了整个人类头顶之上。时代中的英雄很少,但世俗中平凡而又平庸的人却很多,钱钟书选择了无用的方鸿渐作为文章的主人公,是他的高明之处。虽然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但人的基本情感和最初的原始人性却没有多少改变。无论是英雄也罢,凡人也罢,都超越不了最基本的人性。无论是国家也罢,阶级也罢,人性中原始的欲望才是它们向前发展的动力。说到底,都是人类的生存问题。解决好了人类社会更好地生存问题,社会就会顺利地向前发展。所以说,无论是社会的更替也好,还是新政权代替旧政权也好,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生存问题。钱钟书说“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根性”,其实就是说人性中的许多方面都是和动物相同的。比如贪婪、争抢、自私自利。只不过人类的智商比动物高了许多,把相互之间的争抢或残杀说成是竞争、战争而已。

《围城》版本探疑 篇7

关键词:围城,版本,探疑

各种资料显示把上海晨光出版社1947年5月出版的《围城》列为的初版本, 这也无可厚非, 因为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完全可以成立, 我们可以称之为图书初版本。但是很快就要涉及的问题出来了, 《围城》在期刊上连载算是怎么回事呢?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得出, 期刊连载的《围城》要比图书单行本早出版了三个月, 这一功劳将归功于唐弢和柯灵先生。唐先生率先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发表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这是不争的事实。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十日《文艺复兴》就已经在下期要目预告中刊登了“钱钟书:围城 (长篇) ”的目录, 二月开始刊登了《围城》第一章。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归结为的初版本或者是叫《围城》期刊版本。上海晨光出版社1947年5月出版的《围城》可以称为图书单行本或是图书初版本 (图书第一版本) 。因此[文学视界 (http://www.white-collar.net) ]这个网站统计的13种版本还要加上一种就是期刊版本而且是初版本, 更确切地说是《围城》的连载版本, 因此应该说《围城》到目前为止共有14种版本。

1) 《文艺复兴》第一卷第二期至第二卷第六期连载十章, 民国35年2月25日—36年1月1日 (1947年2月25日—48年1月1日)

2)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于1947年5月出版了《围城》初版。

3) 美国印地安娜大学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英译本。

4) 前苏联莫斯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5月出版了俄译本。

5)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10月出版了本书的新版。

6) 法国克里斯蒂安·布热瓦出版社与1987年出版了《围城》法译本。

7) 日本岩波书店于1988年2、3月间先后出版了《围城》日译本上、下册, 书名被改题为《结婚狂诗曲》。

8) 德国法兰克福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了该书德译本。

9) 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于1989年9月出版台湾版《围城》。

10) 维吾尔文译本于1991年10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1)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阿纳格拉玛出版有限公司于1992年出版了西班牙文译本。

12) 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台湾英文本。

13) 韩国实录出版社于1994年5月出版了朝鲜文版上、下册。

14)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版的《围城》于1996年出版。

在揭示第一个问题之后, 第二个问题《围城》钱先生的序中有一段删节, 这是图书中所看不到的, 我们把书中的原序用黑体标出以示区别, 而期刊中的原序知者甚少。

在这本书里, 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 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 只是人类, 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 但是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杨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 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 替我挡了许多事, 省出时间来, 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不过, 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佳话, 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 名说交付出去, 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 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 作品总是作者自已的。大不了一本书, 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 因此罢了。

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重印前记

《围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版, 一九四八年再版, 一九四九年三版, 以后国内没有重印过。偶然碰见它的新版, 那都是香港的“盗印”本。没有看到台湾的“盗印”, 据说在那里它是禁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英文著作里对它作了过高的评价, 导致了一些西方语言的译本。日本京都大学荒井健教授很久以前就通知我他要翻译, 近年来也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了译文。现在, 人民文学出版社建议重新排印, 以便原著在国内较易找着, 我感到意外和忻辛。

我写完《围城》, 就对它不很满意。出版了我现在更不满意的一本文学批评以后, 我抽空又长篇小说, 命名《百合心》, 也脱胎于法文成语 (Iecoeurd'artichaut) , 中心人物是一个女角。大约已写成了两万字。一九四九年夏天, 全家从上海迁居北京, 手忙脚乱中, 我把一叠看来像乱纸的草稿扔到不知哪里去了。兴致大扫, 一直没有再鼓起来, 倒也从此省心省事。年复一年, 创作的冲动随年衰减, 创作的能力逐渐消失———也许两者根本上是一回事,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 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这部书禄版时的校读很草率, 留下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 就无意中为翻译者安置了拦路石和陷阱。我乘重印的机会, 校看一遍, 也顺手有节制地修必了一些字句。《序》里删去一节, 这一节原是郑西谛先生要我添进去的。在去年美国出版的珍妮·凯利 (Jeanne Kelly) 女士和茅国权 (Nathan K.Mao) 先生的英译本里, 那一节已省去了。

一九八0年二月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钱先生提及“《序》里删去一节, 这一节原是郑西谛先生要我添进去的”但是原序中删除的是什么内容呢?这就是我们要予以揭示的问题所在。这一内容也完全可以证明期刊版本存在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证实期刊连载要比图书初版本要早。图书序中删除的内容在《文艺复兴》第二卷第六期的722页我们找到了答案。删节部分如下:

“《围城》序”

“……承郑西谛李健吾两先生允许这本书占去《文艺复兴》里许多篇幅, 承赵家璧先生要去在《晨光文学丛书》里单行, 并此致谢。好朋友像柯灵, 唐弢, 吴祖缃, 卞之林几位先生的奖励, 以及读者的通信, 批评者的谴责, 都使我惭愧。我渐渐明白, 在艺术创作里, ‘伯拉图式理想’真有其事。懸擬这本书该怎么写, 而才力不副, 写出来并不符合理想。理想不仅是个引诱, 并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 它是美丽的对象;在做成以后, 它变为残酷的对照。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原文文字没改动) ”

围城内外看围棋 篇8

中国的围棋是越来越火了,在叫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大赛、国内头衔战的交相辉映之中,还点缀着娱乐性大于竞技性的男女混合双人赛。让一男一女两名棋手配成对子,轮流下子,与另一对组合共同完成一盘棋局,这已经接近围棋的游戏本质了。这样的比赛是不易反映出棋手的真实水平的,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要重于实力的简单相加。不过今年夺冠的组合可谓实至名归,常昊与张璇,一个九段加一个八段,本身又是夫妻,而且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强的围棋夫妻了。捧杯之后的张璇笑曰:这是对常昊出战富士通半决赛的最好热身。果然,数日之后常昊兵临大阪,枪挑小林觉,闯入富士通杯决赛。看到将与自己争冠的是曹薰铉,常昊寻思:别看你是老牌超一流,我可不怕你。我们家两口子加起来有十七段,你家媳妇却是个连“打二还一”都不懂的棋盲,十七段打九段还不是手到擒来?一副春风得意相。

也有得意不起来的。这次混双比赛共八对组合,经四轮错进错出的战斗最终排名末尾的也是一对夫妻——曹大元和杨晖。当两人将一盘优势棋走输后,杨晖忍不住对夫君发火:你会不会下棋!厚道的大元只是微微一笑:我们都老夫老妻了,人家常昊张璇的新婚礼服还没穿旧呢,咱们去争什么风头?

想想也真是,刚结过婚的棋手战绩一般都很出众,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或者是多了一份重要的人生经历,也就对棋多了几分悟性。常昊自去年结婚后,横扫国内棋坛,俨然中国第一人。张璇的战绩也是扶摇直上,稳坐国内女棋手头把交椅,“夫唱妇随”有滋有味。大元与杨晖当年新婚之时不也是意气风发吗?一晃眼十二年过去了,这对金童玉女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坎坷挫折,眉宇之间已凭添了沧桑之色,还是“往事不要再提”吧!

像常—张、曹—杨这样的夫妻棋手毕竟是少数,多数棋手的“另一半”还属圈外人,但他们也都仿佛从婚姻中吸取了足够的养料,洞房花烛夜后往往便是金榜题名时,人生两大喜事结伴而至,实在让人艳羡。近看,俞斌婚后从“中坚棋士”一跃而为“世界棋王”,档次提升了好几个。远眺,赵治勋娶得美人归后,两年内连取小棋圣、名人、本因坊,开始称霸日本棋坛。最有趣的要算加藤正夫了。在棋坛拼杀了十几年,眼看要三十了,还没得过什么大头衔,连续八次在决赛中失利,人送美称“万年老二”,整个一“悲情棋士”。就这苦命人心气还挺高,一眼看中了著名书画家佐佐木泰南的千金泉子小姐,也不知哪来的勇气,顾不得延请三姑大婆上门说媒,喝了点酒自己直接就闯到了人家府上,开门见山就对佐佐木先生说:“请把您的女儿嫁给我吧!”人家可不吃这一套:“我女儿貌若天仙,追她的人超过一个加强排。你是谁呀?干什么工作的?”加藤倒不谦虚:“我是下围棋的加藤正夫,很有名的,棋非常厉害,冠军嘛,暂时还寄存在别人手里。”“那我凭什么把女儿许配给你呀?拿不到冠军,你靠什么养家糊口呀?”“这点您老请放心,只要您把泉子小姐嫁给我,我立马拿个大奖杯来给您做聘礼。”这位佐佐木先生也是个爽快人,大约年轻时追女孩子也不含糊,二话没说:“好,小子,我喜欢你这脾气,我女儿就交给你了!”得,加藤在棋盘外的“胜负手”大获成功。随即他便大发神威,克“竹林”,破武宫,将小棋圣、十段、本因坊、天元尽收囊中,“刽子手”威名响彻东瀛,直把已成为加藤夫人的泉子小姐乐得合不拢嘴。

凡事都得有例外,总不能人人都乐吧,那这快乐就不值钱了。“天下第一攻击手”刘昌赫就不愿“随波逐流”,非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去年刘九段脱离“韩国棋院大龄青年协会”,与著名电视主持人金兑姬小姐共携连理,才子佳人传为棋界美谈。但刘天王结婚后似乎是陷入了金女士的温柔乡里,竟然再难在棋盘上发出神力。婚后他连续经历了三次头衔挑战赛,头两次分别在王位战上二比三负于李昌镐、在LG精油杯上二比三负于徐奉洙,迟迟不能为新娘送上一份最好的新婚礼物。好在第三项倍达王战的对手是曹薰铉。老曹是过来人,深知年轻人新婚后的心理,心想:你老徐和小李也太不通人情了,总得让人家新郎倌在新娘面前有个交待呀,还是我来做件好事吧,自己也算沾点喜气。于是零比三轻松将桂冠给大刘戴上,让这位新郎倌长出了一口气。

婚姻是人的终身大事,对棋手来言,当然不能只图婚后两三年内战绩突飞猛进,而是要考虑一生的幸福,这样选择中意的伴侣也就成了棋手面对的一道必答而又难解的题。由于棋手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接触面一般不够宽广,工作时间是棋,业余时间还是棋,少了许多与社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这使得许多智商很高的棋手在人情事故上显得不够练达,流行语就是EQ不高。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棋手寻觅意中人的范围就相对狭窄,有的是棋手之间日久生情,像小林光一与木谷礼子,像江铸久与芮乃伟。更多的则是通过与围棋有关的渠道找到知音的。中国的两位世界冠军马晓春与俞斌的夫人都是业余棋手,俞夫人王亦青还受过专业训练,实力不俗。

武宫正树的夫人裕子是和为八段的长女。和为虽是职业高段棋手,但战绩平平,向来不引人注目,眼看自己在棋上出人头地无望,恰好年轻有为的武宫看上了自己的女儿。“武宫这小子不简单,二十五岁就成为本因坊,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既然我当不成超一流棋士,那就退而求其次,做超一流棋士的老丈人吧!”于是一桩美事告成。父亲和丈夫都是职业棋手,现在儿子武宫阳光也挤进了这个阵营,裕子夫人可算是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围棋世家”。曾在中日擂台赛上大放异彩的山城宏,则是在学艺的同时尝到了爱情的甜美。他师从岛村俊广九段,每天去岛村棋室修炼技艺,天长日久,与在棋室搞服务工作的久美子小姐处出了感情,你看着我顺眼,我瞧着你舒服,那就“陪你渡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吧”!

找一个丝毫不懂围棋的伴侣的也有。吴清源先生的夫人和子夫子,曹薰铉的夫人郑美花女士都不谙棋道,但她们为自己夫君的天才和人格所折服,甘愿一生慢慢地陪着他们走。作为“后勤部长”,她们对围棋作出的贡献也是无法抹去的。

随着围棋在世界范围的逐步普及,棋手也成了公众人物,他们的婚姻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难怪,贝克汉姆变个发型都得有五洲四海的媒体争相报道,你结婚这么大的事还能不让人评头论足一番吗?于是一个问题被披露出来了:棋手的离婚率非常之高。中国的四代棋杰已有三位离过婚:陈祖德、聂卫平、马晓春,而他们每一对都曾被视为神仙眷侣。本来现在这个社会离婚是件平常不过的事,没听街头流行的问候语都改成了“今天你离了没有”吗?但是在同一个群体中出现这么高的离婚率,不会都是简单的个案,这其中总要有一些深层的原因,是棋手的责任,还是围棋的责任?

棋手也是平常人,他们也得居家过日子,也得为柴米油盐发愁,绝非像传说中弈棋的仙翁或仙童一样可以超然世外。但棋手这项职业的特殊性又使他们难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只要有比赛,棋手的一切生活秩序就会被打乱,他们必须经受永无止境、反复循环的胜负刺激。这使得棋手要承受常人无法想像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之下,结了婚的棋手很难有闲情逸致去谈浪漫,而婚姻又离不开浪漫情感的支撑。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围城中的两个人可能会发现彼此其实了解得很少。单独来看,两人都是优秀的人,但处在一起就玩不转了。怎么办?凑合下去也找不到幸福感了,干脆,好聚好散,重新开始吧。

相对来说,日韩棋手离婚的要少得多,这与民族性有关。日韩都是男权主义,一般女性在结过婚后就不再出去工作,全职在家相夫教子。这样的社会背景使日韩的职业棋手大多数能“从一而终”。不过这也许只是一种表象,真正重要的还是相互间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一切”,被美称为“天才宇太郎”的桥本宇太郎先生的夫人玲子原先也是以成为职业棋士为目标的——她是吉田操子六段的关门弟子。但她嫁给桥本后,知道要让这位天才棋士大放光芒,自己就得作出牺牲。玲子夫人这样想了,这样做了。她在生活方面给予桥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毫无后顾之忧,自己则整整二十六年未去过东京。夫人的付出赢得了桥本门下弟子的衷心敬意。其实只要有了理解,棋手的幸福婚姻是不分国界的。中国著名女将华学明的夫君张宽是一位军官,他在结婚仪式上说:“这一生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志同道合,和谐的是“志”和“道”,而不是非得从事同样的工作。华学明这些年一直奋战在棋坛第一线,张宽也该算得上是“贤内助”了。

一个幸福稳定的婚姻对棋手是最大的支持。职业棋手对棋一生悬命,要是婚后真没有一盏温馨的灯照亮归途,那他们将是何等冷清?说实在的,爱情与围棋究竟哪一个更重要,这并不是每一个棋手都能轻易回答得出的。英雄盖世如项羽者不也放不下心爱的虞姬吗?刘昌赫虽然婚后战绩不佳,但他对爱妻一往情深,已很少再同韩国棋院的那帮小兄弟在外面玩到深夜,变成了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他现在常挂嘴边的是“你们嫂子说了……”另一位虎将依田纪基更有趣,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目中无人,一副乡镇企业领导的派头,但在家里却是个服从者。依田的夫人原幸子直接对记者说:“以后有什么事别问依田,直接问我好了,我们家的事我说了算!”好嘛,比依田还横。有了这样幸福家庭的支持,相信刘昌赫和依田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棋士。

上一篇:古文 奋斗的励志格言下一篇:传承红色思想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