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趣的书(精选17篇)
一本有趣的书 篇1
近日看到一本有趣的书,说的是吾国吾民性格上的一些弱点,看看周围的某些人的确与此非常接近,时刻提醒自己,莫做这样的小人!
刚愎自用的含义很清楚:顽固.偏执.一意孤行.拒不接受他人意见。刚愎自用这个词,不太好听,绝对是个贬词.因而谁都不希望自己有这个毛病,谁都不希望他人指责自己有这个毛病。它也比较“特殊”,普通人还够不太着.一般是用在”有头有脸有身份的人”身上,都用在那些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比较精通的权威人士身上、而且,官越是大.越是有权势的人若是犯了这个毛病,麻烦可不是一点点。为它,本来可以成功的事会搞得一团糟糕;为它,原本是很威望的人结果是身败名裂;为它.甚至会导致祸国殃民的可怕后果。凡刚愎自用的入都非常自负.傲气十足,都认为自己是穷尽了真理的入。应该说没有一点“资格”、“本领”是不能拥有刚愎自用这个称号”的、这类人,有一定的能耐,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上还做出过一定的成绩,因而自信到了极点,自大自傲,自我感觉一直良好,达到了自我陶醉,不可一世的地步。有的刚愎自用的人还是典型的自我崇拜狂,看人是“一览众山小”,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统统都是错的.这类人个性孤傲,对人冷若冰霜.尽管他投有跑到大街上宣布:“上帝已经死了,我就是上帝”。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无声地宣布自己就是上帝。凡刚愎自用的人都是顽固.守旧.偏执,对待某种理念过于专注.认准了的,就坚持到底.死不回头,一个劲地认为自己是在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实际上他们认的却是死埋儿,一点灵活性都没有。这类人面对世界的发展进步,觉得是不可思议或是在胡搞;自己的这种想法,明明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却反过来认为是时代在倒退,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类人对新事物,新人物.新现象.新趋势一律看不惯,视作为洪水猛兽。凡刚愎自用的人部是极其爱好面子的入。这类人自尊心强极了,一点都冒犯不得.谁若是当面顶撞了他,尤其是在大庭厂众之中顶撞了他,他就会火冒三丈,认为这是故意和他过不去,故意让他下不了台,是故意在寻衅,他就会从此记在心上,这个“伤口”就很难愈合,往往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掉.以后有机会就会向“发难者”进行打击报复,若是“发难者”是在他手下工作的.就会因此而失去信任.就会很随便地找个“理由”就给他穿小鞋.这个人便很难再会有“发迹”的机会。凡刚惶自用的人都是从来不认错的人。这类人对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从来都不怀疑.有时明明是自己错了,却就是不承认:明明是将事物搞得很糟.但就是不认账;明明是自己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却偏偏说是他人将他的思想理解错了„„总之,黑的U1成是白的,错误变成了真理,成绩永远是自己的,错误永远是他人的,即便是有错,也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是七分成绩和三分缺点。因而经常是倒打一耙,反诬批评者不怀好心,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杜绝批评者的反对声音.利用权势大整特整那些批评者,鉴于刚愎自用者的不肯悔改,又不听他人的劝告,往往是在错误的道上越走越远,其结果就会与自己原来美好的奋斗目标南辖北辙。凡刚愎自用的人都是好大喜功的人。这类人喜欢自我肯定.自我表彰,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就沾沾自喜.到处表功,惟恐他人不知道。这类人也只喜欢听好话.听吹捧的话,不喜欢听不同的意见.更不喜欢听勋的话.因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帮献媚于他的小人.这些小人会投其所好,在他的面前搬弄是非,有权势的刚愎自用者离“忠良,就会越来越远。刚
愎自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坏毛病。它可以使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离真理越远,离自己身败名裂越来越近。那么,怎么纠正或消除刚愎自用这一坏毛病呢?一是虚荣心不要太强,应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心太满,就什么东西都装不进来;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古人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做人应该虚怀若谷,让胸怀像山谷那样空阎深广,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不犯文过饰非的毛病。二是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意见。要理解别人,体贴别人,这样就能少一分盲目、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独到性.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观察问题,这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无论如何.不能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勃然大怒,更不能利用权势将他人的意见压下去、顶回去,这样做是缺乏理智的表现,是无能的反映.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三是要有平等、民主的精神。这种精神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只有互相宽容,才能做到彼此之间的平等和民主。学会宽容.就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尊重领导.人们一般容易做到,尊重比自己“低得多”的人,尊重普通人.尊重被自己领导的入,却很难很难.尊重(民主)就必须从这儿开始.什么叫尊重?就是认真地听,认真地分析,对的要吸收.要在行动上改止,即便是不对的.也要耐心听,耐心地解释.做到不小气.不狭隘.不尖刻、不势利.不嫉妒,从而将自己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迭。一个人为什么会刚愎自用?重要原因之—,就在于他的思想方法成了问题,经常是一孔之见还要沾沾自喜,经常是一叶障目还要自得其乐。这类人不懂天外有天,不懂世界的厂阔?因而夜郎自大.所以必须在思想方法上来—个脱胎换骨。五是要多做凋查研究。刚愎自用者的最大毛病就是自以为是,就是想当然,认为自己在书房里想的一切都是千真万确。明明是脱离实践的,却还要坚持下去。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书本知识太多,实践知识太少。所以建议这类人要多多跑到火热的实践生活中去.进行实地的周查研究,看一看实践是怎么回事,这样就很容易避免刚愎自用的产生。
一本有趣的书 篇2
强大的纳米银?
“可以喝的书”项目的发起人是美国人特丽萨·丹科维斯基,其主导思想就是把一些与饮水安全有关的文字印在厚厚的滤纸上,装订成册,这些滤纸内则包含了纳米银颗粒。根据丹科维斯基的实验,这些纳米银颗粒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将水中99%的细菌消灭掉。
纳米银确实有杀菌作用。它们是直径1~100纳米的微小银颗粒,表面积很大,容易释放银离子。银离子在与细菌接触时,会附着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上,也能进入细胞。一方面,银可以与细胞表面的含硫蛋白结合,导致细胞穿孔,细胞内的物质外流,引起细胞死亡;另一方面,进入细胞的银离子也能和细胞的DNA、RNA反应,阻断其正常功能。从杀菌作用上来讲,银的效力可以排在所有金属的第二位,仅次于汞。当然,因为汞的毒性太强,已经禁用。按照微信文章的说法,这本书每页纸里的银离子可以处理100升水,书中20多页纸张可以处理将近3 000升水,倒是确实足以供应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
但还有一个问题:银离子能够杀菌,但对人体是否安全?很遗憾,利用纳米银杀菌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按照同样的原理,能杀伤细菌的,照样有可能损伤人体细胞。有确实的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对哺乳动物细胞存在毒性,对其肝、肾、肺、脑、神经和血管存在显著影响,能够引起相应细胞的一系列功能反应。小鼠和家兔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其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因此,将纳米银作为杀菌成分混入饮用水中,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滤水其实不稀奇
除了杀菌,这本书的另一个卖点就是能对水进行过滤,它使用的滤材是经过漂白的软木牛皮纸。这种材料没有什么特殊性,相比普通滤纸,唯一具有的优势,就是厚一点……
而以纸纤维作为滤材,最多也就是过滤泥沙等颗粒,使水从表面上看来清澈一点,不能过滤水中的污染物以及重金属。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要么滤纸纤维的空隙被堵塞,要么材料被水软化,从而失去过滤能力。因此,纸材料并非过滤水的好材料。
在市面上已经充斥了各种专业滤水材料的前提下,使用纸张当滤材并不明智。目前常见的滤水材料有纤维类、合成树脂类和陶瓷类,这些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非常小的孔洞,根据孔洞大小不同,它们不仅能滤除微生物,甚至能够滤除水溶性的离子。如果将海水置于这些过滤容器中,再向其加压,甚至可以将水分子“挤”出来,而把盐留下,这就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原理。专业的滤水材料显然要比牛皮纸更好。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野外饮水装置具备专业的过滤设计,如LifeStraw等便携式饮水装置,只要把它的一端插入水中,从另一端吸水即可,其过滤效果远非这本书可比。
也许,这本书的优势只在于其杀菌效果?如果是那样,还不如在野外支起一口锅,将水烧开来得爽快……
小链接
野外饮水方法多
在野外获取饮水的方法很多,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净化水质的方法,必要的时候,植物的根茎、动物的体液都可以作为饮水的来源。
一本神奇的书 篇3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晶莹剔透的雪花像小天使一样从天而降,落在屋顶、掉在树梢、飘在山坡……到处粉装玉砌,银装素裹。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呀!
第二页是音乐的篇章。你听!“沙沙沙”,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叮咚叮咚”,那是潺潺溪流从山间蜿蜒而下,奔向江河、大海;春风邀请回家的燕子们、苏醒的昆虫们一起演奏一首抒情的乐曲……这些都是可以用耳朵听见的声音,而有些声音却是要用心灵倾听才能听到的。你看,山间的翠竹,那些新生儿正脱掉厚重的毛衣,他要舒展身躯,长得和他的父母一样的挺拔,一样的高大;你看,青青的种子在湿润的泥土里涌动着,好像在说:“我一定要蹦出泥土,我一定要快快长大。”
翻开第三页,一股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太阳似乎永远都挂在天空。时时刻刻都照耀着大地,白天极长,黑夜极短。孩子们倒不觉得热,天越热他们越高兴。他们可以去游泳呀!无论是抱着游泳圈游,还是与伙伴展开竞赛,空气中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是火热的一页。
最后一页,是甜蜜蜜的一页。金黄色的树叶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铺成了一层金色的厚厚的地毯。看,果园丰收了!那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绿莹莹的柚子……无不散发出诱人的果香,连农民伯伯的心里,也是甜蜜蜜的呀!
其实,这本“书”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一年四季。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打开这本书,读到更多精彩的内容;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就永远打不开这本书。
朋友,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神奇的“书”吧!
指导老师闫柳
一本有趣的书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同桌冤家》,是伍美珍写的。这本书可好看了!让我来跟你们说说吧!
这本书写的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和同桌发生的各种事情。有“多面体”同桌,有副班长同桌,有东方不败女同桌……
我最喜欢的是副班长同桌。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来描写他的。有一天,老师说:“有没有男同学愿意当副班长的.?请举手。”因为我们班都是女生当班干部,男生一个也没有。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站起来。突然,我的同桌站了起来,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男生!老师说:“好吧,那就选你吧。”
下课后,我恭喜道:“不错嘛!当上副班长了。”他一阵坏笑,说:“副班长?哦,其实我刚才站起来,只是想上个厕所罢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大笑了吧!多有意思的故事情节啊,描写得多有趣啊!正是这种有趣的情节,让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当然,要是我的同桌有主人公这样有意思,那就更有意思了。
一本有趣的书作文 篇5
小仓鼠白天睡大觉,一到晚上就很淘气,经常爬上那个铁笼子,先站到高一点的地方,然后抓住铁丝,慢慢地往上爬,经常是爬到一半就因抓不住掉了下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能听到小仓鼠“吱吱的”叫个不停,一到早上它就立刻钻进木屑里进入梦乡。
小仓鼠可调皮了。有一次,我给它喂完饲料后,再去看它时,居然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我才明白原来它逃跑了。我找了好几遍都没找到它,于是我就在客厅的地上放了一点饲料,不过每次都是那些饲料吃完了它也没见着。七天以后,我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找到了它。
一本有趣的书作文400字 篇6
前些日子,姐姐把她养的小仓鼠寄养在我家里。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它是在是太可爱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我发现,小仓鼠从脸颊到腹部的毛都是白色的,背部是褐色的。身子大约有十厘米长,有一对锐利的门牙。我遵照姐姐的吩咐,在它肚子饿的时候就喂它吃玉米。每次在看它吃玉米的时候,我跟它一样的开心!呵呵!而且我发现小仓鼠和我们人类不一样,它一般都是在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的。很奇怪吧!
过了几天,姐姐把它接走的时候,我还真舍不得它呢!
一本有趣的书 篇7
1.指导学生读一整本书。导读课, 不仅要导读一篇篇文章, 而且要逐步导读整本书。根据建构主义思想, 本课例着力建立一种导读整本书的“支架”式导读模式。
2.指导学生读书的思想方法。导读课, 不仅要导读文章的内容情节, 而且要加强读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现代教学论思想, 本课例着力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和方法。
【导读目标】
1.在阅读中学会读整本书的一般模式。
2.在阅读中学会交流、分享、思考与摘记 (笔记) , 培养阅读的习惯和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师生阅读《海蒂》。
【导读流程】
一、聊读:导入读书课堂
(课件出示:读一本完整的书)
1. 读者。今天有几位读者? (板书:读者。师指出:学生是读者, 老师也是读者)
2. 书。 (课件出示:《海蒂》一书)
3. 读书的要求。我们一起读吧, 一起交流读书的体会。
(点评:简洁明快的师生对话既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读书氛围, 又传递着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二、翻阅:引发阅读期待
(课件出示:拿到一本书后, 你是怎样读的?)
1. 读封面。
师:拿到一本书, 先仔细看看, 封面带给我们哪些信息? (书名:海蒂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师:你还读到什么, 猜猜她是谁? (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是一个善良的小女孩;海蒂)
(1) 书名。书名就是以海蒂的名字命名的。从封面看, 你还会想到些什么?
(2) 类别。这是文学类或是非文学类的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3) 版本。简略说明《海蒂》的多种版本、出版社。 (注音彩绘本、青少版……)
(4) 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 (见书脊)
原著:【瑞士】约翰娜·斯必丽改写:巍然
师 (补充) :外国作品, 需要翻译还注上译者, 这本书是巍然改写的。
(1) 读作者姓名。 (2) 听老师简介作者:瑞士女作家 (1829—1901) , 她很喜欢给孩子们写故事, 《海蒂》是她的一部经典之作。书出版至今已过百年, 以35种语言在五十多个国家印刷发行了五千多万册, 先后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制作成动画片。
(5) 封面2—插页:介绍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的书介绍作者。插页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起到书签的作用。
2. 读封底 (含封3—插页) 。
师:看看, 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推荐世界文学名著109本书目, 《海蒂》是其中的一本。如果你读完了《海蒂》, 想读其他的一本, 就可以从书目里挑选, 可方便了。)
小结:当我们信手捧起一本好书的时候, 先不要急于打开它, 应该先美美地翻阅书的封面与封底上的内容, 获得一些相关信息, 再打开书的时候, 你的阅读心情和期待就不同了。 (出示:读一本书应先读封面和封底)
(点评:指导读一本书, 先不要急于打开书, 而应先翻阅封面与封底, 一是了解一本完整书的构成, 二是了解封面与封底呈现的与书的内容有关的信息。这是阅读一本完整的书所必不可少的。当然, 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书籍以及不同年龄的学生有所侧重。指导的方法可以灵活、生动, 有趣味些。)
三、浏览:了解书的相关体例
1. 浏览扉页。
师:打开封面, 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这一页叫扉页。
2. 浏览前言。
师:前言 (序) , 一般是编者的话。有的是编者或作者写的, 有的是编者请人写的。猜猜看, 编者一般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书的主要内容和推荐给读者阅读的话)
3. 浏览目录。 (了解编排体系和思路)
师:你曾浏览过书的目录吗?目录有什么用? (出示:《海蒂》一书的目录, 略)
……
师:从目录中你可以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先读为快。
小结:浏览前言和目录, 小朋友可以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故事的排列等等, 这对读整本书很有好处。 (出示:读一本书要读前言和目录)
(点评:前言和目录是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前言是一本书主要内容的概述, 目录是一本书的章节标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 能迅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书的内容梗概, 对学生阅读主体内容有帮助, 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速读:与文本对话
(课件出示:读一本书要有方法:速读和笔记)
1. 选读。
(快速阅读, 内容推荐:第123~125页, 海蒂从埃斯曼先生家重返阿尔姆爷爷身边的情景。)
速读要领提示:要用眼睛读, 不要用声音读;要读整句话整段文字, 不要一个字一个词读;眼停的次数要少, 注意力不要分散。时间:3分钟。
(点评:在课前阅读的基础上, 选取师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特别是速读训练时提示“三要三不要”的方法要领, 并保证速读的时间, 这样的指导朴素有效。)
2. 读后交流。
师:你感受到海蒂的开心吗? (回到爷爷身边、回到美丽的牧场、回到热爱着的大自然, 流淌着浓浓的亲情、乡情)
3. 摘记卡交流。
师:老师还要求小朋友们边读边做摘记卡, 你是怎么做笔记的? (指名介绍笔记方法)
点击课件:读书卡的制作。 (结合学生制作的摘片, 展示交流)
(点评:导读课重在方法指导。适时安排读书摘记卡的展示交流, 重在欣赏同伴的优秀做法,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这里, 教师传递给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读书不仅要眼读、耳读, 还要笔读。动笔是“素课”的基本要求。)
五、赏读:促进阅读感悟
师:一个人读书和很多人在一起读书, 味道是不一样的。这异样的味道就在于读书之后, 有与人分享交流的快乐。这就是老师还要告诉小朋友们的——— (出示:读一本书要学会与人分享)
1. 竞猜游戏:老师说书中人物的特点, 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1) 阿尔姆大叔 (爷爷) (2) 彼得 (3) 克拉拉 (4) 女管家罗丹梅尔 (5) 埃斯曼奶奶 (6) 海蒂
2. 印象点击:我最感动的事件———
师:《海蒂》是一个与阿尔卑斯山同样美丽的故事。一个自幼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被姨妈送到了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家。她的纯真善良柔化了爷爷孤僻冷漠的心, 她的热情开朗温暖了彼得家破旧寒冷的小屋……一个个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书中闪现, 在我们心中激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交流。 (略)
3. 精彩回放:我喜欢的片段———
(1) 有趣 (有意思) 的描写。
(2) 感动的描写。
(点评:交流与分享读书乐趣、心得、困惑以及相关联的信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也是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需求的。教师善于创设平台,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展示,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 教师展示:
老师朗读最喜欢的一段描写 (配乐) ———选自第三章“在牧场上”第21~22页, 描写阿尔卑斯山上花草的美丽, 展现海蒂热情、活泼、热爱生活的性情。
(点评:教师既是导师也是读者。教师参与其中, 给学生作了朗读示范, 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师:书中这样的笔触、这样的描写很多, 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 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也是《海蒂》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
师:海蒂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 如果你没有读完这本书, 希望课外继续美美地阅读它、感受它。
5. 总结方法:
让学生总结回顾读一本书的方法———
(1) 读一本书要读封面和封底。
(2) 读一本书要读前言和目录。
(3) 读一本书要有方法:速读和笔记。
(4) 读一本书要学会与人分享。
(点评:结课时,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读书方法进行回顾强化, 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阅读中加以运用,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读一本完整的书。此课例为导读课提供了很好的“素课”范例。
1.这是一堂学生自己读书的课。读书课要把学生投入到“读书”的海洋之中。本课例中, 从课前布置自主阅读《海蒂》并作摘记 (笔记) , 课始的翻阅猜读相关信息, 课中浏览、速读印象深刻的内容片段, 生生、师生讨论、分享、交流书中有趣的情节、语言和人物等, 学生书在手中、爱不释手, 认书、猜书、读书、想书、聊书、听书贯穿始终, 尽情地展现了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过程。
2.这是一堂指导读书方法的课。本课的设计采用“支架式”结构, 用读书的方法提示读一本完整的书“应先读封面与封底”“要读前言与目录”“要有方法:速读与笔记”“要学会与人分享”, 很好地构建了导读课的整体框架, 呈现了导读课的基本轨迹, 凸显了读书思想方法的指导。
一本你喜欢的书 篇8
我对爱书的人一向是高看一眼的,觉得他们的爱和坚守,在这个时代有一种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爱书和读书都需要一种特别的定力,那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自然之爱,纯净之爱,依赖的并非是毅力和恒心。安武林和孙卫卫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俩是纯粹的书痴、书虫,这在儿童文学圈子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曹文轩(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家连线]
孙卫卫,20世纪70年代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编委等职。现为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
出版有儿童小说《班长上台》、散文集《正好年轻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十余部。获过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等。有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
喜欢买书,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工作,喜欢干净整洁,喜欢江南,喜欢大海,喜欢慢慢地长大。
[内容简介]
《喜欢书》收录的是孙卫卫近五年来和书有关的日记——或读书,或买书,或淘书,或赠书,或想书等等。这些日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似乎在和读者很随意地聊天儿,阅读后的收获不亚于读到一本本大书,因为作者把对几百本书的感悟,把名家的思考都凝结在他的日记里。同时附有作者喜欢的书的封面图近三百幅,《喜欢书》也可以当作一本励志书阅读,作者想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只要踏踏实实往前走,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精华分享]
同学们,孙卫卫老师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他与书相伴的故事,把我们带到那些充满童趣的日子里,看到阳光、笑容、温暖、友情……下面刊载的是《喜欢书》部分章节的精彩内容,一起来欣赏吧!
叶家人的认真
2009年11月5日周四
1983年,六十五岁的叶至善为他的父亲叶圣陶整理序、跋、前言、后记,这就是当年出版的《叶圣陶序跋集》。2007年,叶小沫整理他父亲叶至善一生写的序和跋,两年后结集成《叶至善序跋集》。
叶小沫是1947年出生的,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已六十岁了。
我没有读过叶小沫的更多文章,仅就读过的,尤其是她为父亲这本书所写的后记,觉得她和她的父亲、祖父一样,是一个认真的人,一个踏实的人。
对于叶家的人,我向来非常敬佩。他们有渊博的知识,更有高尚的品格,这可能是家风的熏陶。故去的有叶圣陶和叶至善,正当年的有叶兆言(叶圣陶的孙子),都可以称得上谦谦君子,做事也极为认真。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不是随随便便说这个话的,是他对人生的总结和体会。
叶至善从1986年开始编辑父亲的文集《叶圣陶集》,到1994年告一段落,耗时整整八年,共二十五卷,七百多万字。20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叶圣陶集》,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叶至善又将这七百多万字通读了一遍,对每一集进行了修订,并为他的父亲写出了三十六万字的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后来他病倒了,新书出版后,他在病床上看到了这本书,此后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叶小沫说她父亲把写序作跋当作与读者交心的机会,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的。他希望阅读的人能从中得到启发,跟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哪怕是一点点。
我很遗憾,叶至善先生活着的时候,我是有拜访他的机会的。2004年,他获得韬奋出版荣誉奖,我所在的报社要给他做一个专访。我如果要求去采访,应该可以当面向他请教的。
文比人长寿。叶老去了,他的文章在,他的精神在。
一本收藏一本阅读
2010年3月9日周二
3月7日,央视《小崔会客》播出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专访。主持人崔永元问柳署长一年读多少本书,柳署长说,他过去一年至少看两百本书,现在大概也是。
大家听后都很吃惊。崔永元说:“多少?两百本,天哪!”
柳斌杰署长说他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个时候特别是在学校读研究生时,老师要求每年至少读两百种以上,还要做笔记。
柳署长介绍他读书的一个方法——没有读的就不上架,放在办公桌上,等读过后再收起来。
我平时会买很多书,也会收到一些书,放得到处都是,要找到某本书很不容易,署长的这个方法,以后可以借鉴。把新书集中到一个地方,读过后再正式归位。
其实,会看书的人,都不是每一本书一字不落地读下来,可以挑着看,可以作为资料,经常翻看。书要为我所用,从书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都这么想,但是,面对喜欢的书,还是不舍得在上面画记号。我决定,如果真是好书,一开始就买两本,一本阅读,涂涂画画;一本收藏,爱护有加。
向吴非老师致敬
2010年9月10日周五
遇到青年教师,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推荐吴非老师的文章,不厌其烦地讲我阅读后的心得。吴非老师先前出过的几本书,我也买来,送给他们。我知道他们读后,会和我一样受到教益,也会和我一样,把自己的心得讲给更多的人。
我从小就对教师的职业心存敬畏。回忆我走过的路,我觉得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怎么说都不为过。不仅仅是教你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人这两个字听上去似乎很大很虚,但是,你只要注意,它是实实在在伴随在我们身边的。比如:如何走路、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别人、不要做他人讨厌的事、不要妨碍别人,等等。看似小事,但如果没有做好,会影响我们的成长。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新著,也被称为告别讲台之作,因为他就要退休了。吴非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很多心得都通过他的文章呈现在人们面前。读他的文章,是在接受他的教诲。这样的教诲,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脸红,敲打着我们的心。比如,因为老师的气度小,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小肚雞肠,成不了大器;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力戒浮躁,不要着急,要“苦干”,等等。
他说他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向老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教师都喜欢吴非老师的文章,把他当作为人师的楷模,他的博客人气很高。虽然,他经常对教师们一些不好的做法提出批评,有时还很尖锐,但是,大家都理解他的苦心,理解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责任感,并和他一起把这样的爱扩大。
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向吴非老师致敬!
一本珍贵的书 篇9
一本本好书就是一颗颗明星,任凭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仍然闪着光熠熠生辉;一本本好书就是一坛坛美酒,虽然时间洗涤,岁月蹉跎,依然散发出醉人芳香;一本本好书就是一个个贝壳海潮汹涌过后,散落海滩,发出秀丽而又动人的光泽。
我最珍贵的一本书是《上下五千年》。我这本书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一次,我见到同学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个故事,我的心就落在这本书上了,所以缠着爸爸,让爸爸也给我买一本,爸爸答应了,但是我们找遍了几个新华书店,都没有找到。说来也算缘分,我到超市购物,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我高兴极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渊源。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艰难道路,历尽沧桑,才铸成了辉煌的华夏礼貌。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他们强大的生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推动着历史的巨轮向前迈进。作为炎黄子孙,知晓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礼貌是十分重要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为A、B,我只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A)。从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我明白他们的人物性格,比如:纣王,寻欢作乐、残暴成性;勾践,卧薪尝胆……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
一本有魔法的书 篇10
几个星期过去了,我还躺在书柜上,可我的朋友们都找到了它们各自的小主人,我很孤独。就在我很伤心的时候,一双手捧起了我,她翻开了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悄悄地看了她一眼,她扎着一支麻花辫,长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樱桃似的嘴巴,可爱极了!
她看着我,从下午看到了晚上才走。她捧着我到收银台对收银员说:“阿姨,这本书要多少元?”那个收银员对小姑娘说:“这本书要10元。”说着,小姑娘从兜里拿出了10元钱,给了收银员,高高兴兴地捧着我回家了!
她刚回到家,就到她自己的小卧室里,又津津有味地看起我来。她不但爱看书,还很珍惜我。每次把我看完了都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还会把我封面上的灰尘全擦掉了。我觉得小主人对我太好了,我要让小主人明天看到更有趣的故事,让我身上的“小蚂蚁”排着更有趣的“队伍”,准备明天给小主人看。
第二天,小主人一起床,就打开了小盒子,捧起了我,翻开了第一页,再一次看了起来。她刚看了一段就叫了起来:“这――这不是我昨天看到的那个故事。”过了一会儿,她才发现我是一本有魔法的书,之后,她更加珍惜我了,每天加倍多的时间陪伴我,我每天给她提供更有趣的故事,就这样,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 篇11
只是,这里的书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里,从来没有过分栏列目,仅仅是按照时间排列,或是被借阅的次数统计罢了。
这当真是个博大的图书馆,蕴有数以亿计的书,覆盖天下的书。而且,每日都会源源不断地送来刚停笔或刚动笔的书。
看罢,这里的书,这里的一切。有几本很厚,但翻开后却发现并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只有寥寥几页寥寥几行,借看的人并不太多。那本,嗯,就是封面泛黄的那本。别看它薄得像本短篇小说集,可天天都有人来看呢!
这里的每一本书,其实也都是每一个曾经或现在正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的生命历程,不论是英雄、小人,忠臣、佞贼,家财万贯的富翁,抑或冻死朱门的乞丐。有的人活至古稀,碌碌无为,虚度终身;有的人才华横溢、对世界做出不朽贡献,却英年早逝;而更多的,是成长中的,从幼稚的文笔逐渐走向华丽,终洗尽铅华,彻悟人生……
英雄的传记,不一定要高度等身,有的甚至只有薄薄几十页,但必定融入了思想的高度、奋斗的那一股劲及对社会、后人不可比拟的价值;内容亦不必太过曲折,只要有几句能点醒梦中人就足够。
小人呢,尽管有的属于他们的书还能厚过前者,请你也不必惊奇。其中内容不论是多么无谓的冗长,也仅仅是阐述他们的信条:不遗余力,度君子之腹,取不义之财。此等下品,不读也罢。
而我们,新一代的生力军,为了我们的目标,为了让我们撰下的价值泽润后生,我们更要珍惜生活,努力书写我们正打开的书,全力以赴地奋斗。
相信我们在书合上之前,谱出的作品,定能够攒满思想的光辉!
【点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文体上不合要求。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仔细审题,辨明文体,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其次,文章的立意也有问题,作者似乎在宣扬英雄主义人生观。其实,平凡的生活也是一本打开的书。正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上所说“不避平凡”,但要“拒绝平庸”。
【升格后】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
司 文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们呱呱落地时的第一声哭喊便是它最形象的封面。
夜深人静,你睡意正酣,轻微的脚步声渐渐靠近,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俯在你床边,为你轻轻拉拢滑下的被子,含笑凝视你一会儿,默默离开……
你背着厚重的书包独自推着自行车向前走,来到坡前,使足力气将车轮前沿向上顶,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推了上去,可到了半坡重心不稳欲将跌落。这时,后车座上一股力及时地推了你一把,助你度过难关,你诧异地回过头,一张陌生却面带微笑的脸映入眼帘,你也会心一笑,一天的压力在那瞬间烟消云散……
你或许会觉得以上这些不足为奇,但这就是生活,它是一本文字质朴却感情真挚的书。你能说你没有从其中体会到深入心扉的温暖吗?
回想起前几天妈妈在电话里用不曾听闻过的压抑语调告诉我那位亲戚自杀的噩耗时,我竟毫无感觉。但当几天后我来到葬礼上,亲眼目睹这冰冷巨大的遗照下失常地哭泣的亲戚们,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悲凉。他们那一张张泪迹纵横的脸,在这片静谧的几乎寒彻心扉的黑白世界里被映衬得苍白如纸,我的心底涌起无边的绝望……我一度认为自己如今背负的重荷足以成为人生的炼狱,却不知生命的短暂孱弱才是最令人痛心与唏嘘不已的。
只有经历悲痛才能化悲痛为力量。生活这本书的笔调尖锐残酷,但它也揭示了一个赤裸裸的真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或许每一本书的风格各异,但毫无疑问,那些长短不一或词藻华丽或质朴简单的文字中,一定交织了我们百味杂陈的心理以及心智最直观清晰的生长史……
在我们之后的岁月里,每每沿着时光的旧址翻开它的页面,必会从过去的时光中将回忆翻新,感悟到一些崭新的、令我们惊喜不已的东西。
【点评】
这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散文。这类散文有自己的特点:既不是一味的记叙,也不是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夹叙夹议。“叙”要有目的,能为“议”打下基础;“议”要扣住记叙的内容,笔墨简洁,画龙点睛,追求表达的多样和巧妙,不可空发议论,大发牢骚。叙议要结合自然,水乳交融。
一本珍贵的书作文 篇12
为什么说《康熙大帝》是一本珍贵的书呢?因为在书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听了可能会很奇怪:“这个道理不是谁都知道吗?为什么还要说呢?”不错!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书中,康熙帝玄烨即位不久,三朝元老、朝野重臣鳌拜便私下蛊惑遏必隆、讷谟、穆里玛等权倾朝野之重臣准备谋反。这事康熙很快便知道了,几次早朝都想下令斩了鳌拜,但如果此时杀鳌拜,朝野上下必定有猜疑,那样局势更乱,所以康熙几次想发作都忍住了……终于有一天鳌拜谋反之事朝野皆知,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杀掉鳌拜,于是康熙便将其斩首,鳌拜的谋反联盟也就此瓦解。如果康熙在鳌拜谋反之事未在朝野传播时杀掉这个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朝野必定大乱,大臣们必定会人人自危,鳌拜余党便会死灰复燃,那么努尔哈赤费尽血汗建立的大清王朝将会土崩瓦解。
做到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人可能不止康熙一人,但没做到的人一定多如牛虻。
东汉时期的汉质帝在一次早朝时只因见梁冀大将军迟到,便当面斥责梁冀为“跋扈将军”,梁冀气不过,便以毒饼为饵将质帝毒死于宫中……。据说这个汉质帝小时候聪明过人,我想,他如果能忍一忍,原谅梁冀迟到,那么东汉王朝的历史可能就被改写了。
说完了这些例子再说说我自己。
我这个人在班上算是比较暴躁的一个,动不动就动手打人,而且都是以全力打对方的脸,将对方打的晕头转向后还打,其实人家只不过是说了几句难听的话而已,而我就把人家拳打脚踢,把对方
K到求饶为止,想想看,我如果把人家打伤了怎么办?老师、爸爸妈妈都不会给我好脸色看!
一本珍贵的书作文 篇13
我的母亲就是一本书。
母亲的书里写满勤劳。她自己开着一个小店,她每天起早贪黑,日日夜夜地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妈妈是没有节假日的,除了过春节以外,没有一天歇着,她累得脸上手上都爬满皱纹。妈妈每天早上七点多出发,晚上也要七点才回来,甚至有事得到九点十点还进不了家,这也导致我经常查不了作业,但是我从不埋怨妈妈。细读母亲,我学会了勤劳。
母亲的书里写满孝敬。她常常买来了爷爷奶奶最爱吃的海鲜,回家后,母亲就算累也帮为爷爷奶奶干一些家务,洗盘子、擦地、擦桌子、做饭等等都是妈妈做。最让我感动的一点的一点是妈妈经常给奶奶洗脚,从不嫌弃。细读母亲,我学会了孝敬。
彭心宇:一本名为“坚持”的书 篇14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有句名言:“科学需要有耐心。”可以说,如果没有长期的耐力,没有甘于寂寞、甚至有时要独守信念的坚韧,没有严谨细致、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30年的医院工作很可能庸庸度过。默默坚持,在付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于他,于我们都是一样的。
微米之间的创新
在新疆广阔的畜牧区,一种名为肝包虫病的地方病,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众多牧民。这种疾病曾因为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多、容易复发让患者极为痛苦。2000年开始,这个情况终于彻底改变,越来越多的康复患者记住了一个名字—彭心宇。他是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国际包虫病领域享有盛誉的外科专家。
肝包虫病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多年来,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医学界一般都采用的是“肝包虫囊肿内摘除术”,并有着相对应的病理结构理论。彭心宇1977年踏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大门后,从接触到肝包虫病患者开始,一直接受的也是这套病理理论。同样的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呈现出迥异形态。彭心宇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医学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他发现采用这种治疗方法复发率高,患者需要反复做手术。很多牧民生活并不富裕,看一次病已经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而反复治疗不仅重复增加这种负担,更让患者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如何走一条创新之路,摆在了彭心宇的面前。
对于一名外科医生而言,有时候成功只在微米之间。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彭心宇通过反复临床观察和实践,发现在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间还存在着一层新的膜样纤维结构—“外膜”,而外囊与“外膜”之间有一个新的潜在可分离间隙,沿此间隙可完整摘除外囊,“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由此诞生。这种手术方法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包虫病复发和残腔并发症的问题,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对肝实质的损伤并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为根治包虫病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愈了肝包虫病患者300余人,经过多年对术后患者跟踪回访记录,表明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无复发及并发症。
无私分享的价值
发现一套创新的病理结构理论,对彭心宇来说是一次跨越性挑战。在2000年他提出这套新理论的时候,遭受到了很多质疑,有人认为“潜在可分离间隙”是匪夷所思的,甚至连他的老师也认为不可能。
当年的彭心宇在科研的征途中站在了一个重要时刻:当你接触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而通过对该理论问题的探索,有可能或实际上真的导致了既有理论框架在某些方面的实质性改变,甚至颠覆了该理论框架本身,这种变革是伟大的。
天道酬勤,执着是成功者所必备的大智慧。彭心宇因为执着而竖立了一个全球包虫病治疗史的里程碑—肝包虫病的复发和残腔并发症这两大难题终于被攻克。他的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WHO包虫病诊治指南,并作为国家包虫病免费救治项目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进行推广。
面对成功,喜悦和激动是人之常情。然而,此时的彭心宇却在想着一件很平凡的事情。“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你就算有三头六臂,又能治疗多少个病人,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彭心宇说的有限,是指一己之力与全疆肝包虫病患者数量的巨大反差。卫生部2007年4月发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中显示,仅新疆、青海、甘肃三省牧区就有35万名包虫病患者(其中大多数是肝包虫病患者),它每年给我国牧区造成的经济损失逾8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彭心宇没有恃才藏私,他深知,新的手术方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自己应该让更多的医院和医生,掌握这种新的治疗方法。
2007年,卫生部将包虫病防治列入国家4大免费救治病种,“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剥除术”被卫生部列为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该项目自启动以后,彭心宇的足迹遍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等地及疆内20多家医院推广“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剥除术”,培训了百余名医学工作者。
2009年,彭心宇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疆肝包虫病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新疆各级医院推广和应用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从诊断、分类、分型、影像学等各个角度制定出一整套方案。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外科救治项目”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启动,彭心宇率领治疗专家组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不辞辛劳,面向兵团各师局医院的150余位专业医师,就肝包虫发病机理、包虫病超声诊断、CT/MRI诊断、囊型肝包虫病的现代外科治疗、肝包虫摘除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肝包虫病的临床护理等一系列的包虫病外科技术进行培训推广。与此同时,他不停奔波,带领团队与兵团医院、农五师医院、农七师医院、农九师医院、农十三师红星医院、沙湾县人民医院、乌苏市人民医院等11家医院签订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协作示范医院协议书,以培养这些医院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和运用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技术,根治包虫病。
在过去的这几年,彭心宇坚持奔波于南北疆的各个医院,以举办培训班、接纳进修生、下基层巡回教学、指导手术等多种方式,在新疆推广普及肝包虫病、肝癌、胃癌等外科治疗技术。几年时间,彭心宇培训了专业人员近千人,提高了新疆普通外科的诊疗水平。
随着辛苦付出,荣誉纷至沓来。彭心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获得过国际包虫病协会特殊贡献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在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0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中,彭心宇获得了提名奖。但是与彭心宇说起这些话题,他反而更愿意说起一个词—“人生价值”。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价值很简单:“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可以改变一种疾病的治疗模式,改变患者术后的生活甚至命运。能有这些,我已经感觉很满足。”
一颗平常心,一种平和且简单的心态,让他在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中乐得其所。他一直站在一个冷僻甚至容易被遗忘的“战线”,在寂寞中执着前行。古语“五十而知天命”,但是彭心宇告诉我们,在很多年前自己出国留学时就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做人不要好高骛远,要想清楚自己人生的价值。至今,这个观念也没有改变。“我希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一生中能执着于自己关注的事情,这件事情又是你的兴趣所在,由此你还能帮助到更多人,真的很有意义。”
从尝遍百草的神农氏到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医生自古以来就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了解彭心宇,实如开卷有益。对他的尊敬,不仅仅因为他在外科领域精湛的医术,更因为我们读懂了一个纯粹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淡泊明净的心。
我眼中的价值和回报
下面是本刊记者与彭心宇的一段对话。
记者:作为军垦第二代,对于新疆、对于石河子,什么样的情感因素,让您一直扎根在这里并且在手术第一线默默耕耘了这么多年?
彭心宇:这种情感其实并不复杂,也没有太高的高度。我成长在这里,也习惯了这里的人和环境,作为一名医生,在哪里都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在家乡做些有益的事情,也就没有去考虑别的。
nlc202309022238
记者:您以前曾在国外著名医学院进修学习,现在又是全疆有如此影响力的肝包虫病外科专家,这么多年时间没有考虑过更好的待遇和机会吗?
彭心宇:正是因为当年去了英国和日本,我看清楚了一件事情,即自己的渺小及什么是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我才会静下来,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什么是好的机遇?我觉得回报这个东西不要急功近利地追求,你用平常心去做到了,那份回报就会让你有成就感。
记者:目前对于医院来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其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是如此。在过去几年的无私培训和技术传授过程中,你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彭心宇:我们先看看全疆地区的患者人数,加上青海、甘肃等地,几十万的基数,一家医院、一个人能治疗多少人?这力量太有限了。在这个基数面前,把技术藏着掖着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能教会十个、一百个医生,就能治疗十倍百倍的病人。以前的包虫病手术在普通的乡医院都能做,但是新术式推广以后,手术效果摆在那里,大家都能看到。能让更多病人彻底摆脱包虫病的痛苦,这个价值才是最大的。
记者:我们查阅有关包虫病的相关资料时,发觉舆论和媒体对这方面的关注并不多,您如何看待这种“冷遇”,在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方面,是否缺乏后继力量?
彭心宇:国际包虫病协会主席曾经在国外发表过一篇论文,里面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包虫病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原因是国际社会、医学界、医药企业从研发、资金投入等各方面都比较忽视包虫病和病患群体。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最怕急功近利,这种心态和大环境容易造成这个领域的人才匮乏。我想说的是,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认准一个方向,多些专注和平常心,将来的回报可能要比急功近利来得更坚实一些。就我而言,我很庆幸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我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情况。
彭心宇:今年有一件让我非常高兴的事情。我自己带的一个研究生吴向未,准备从美国回来了,他是我最棒的学生之一。我记得他毕业的时候,一个大小伙子竟然哇哇大哭,说我把他“整”得太苦了。这几年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被聘为助理教授,发表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上的多篇论文总计影响因子达到了近100。不久前,吴向未打电话告诉我“到了该回来的时候了”,他的这个决定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记者:目前您已经获得了很多荣誉,如何看待这些荣誉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的改变?
彭心宇:其实,奖励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最看重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可以改变一种疾病的治疗模式,改变患者术后的生活甚至命运,这种价值对我而言更有意义。一项新的理论和技术能被同行认可是对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奖励,能够被推广应用,使其能让更多的病人受益是一个医生最高的追求。
记者:您的肝包虫病治疗新技术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未来这个领域还会有新的研究计划吗?
彭心宇:在这个领域,我感觉距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你要真正把它做好还有很多课题要研究。我觉得大概要到60岁,我的事业才可能会到达顶峰。先静下心来花10年的时间再做些研究,到那时可能才会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彭心宇
汉族,51岁,中共党员,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曾赴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国家肿瘤中心医院、新加坡管理学院等地留学。30多年来长期工作在医疗、教育第一线,攻克了困扰牧区常见高发寄生虫病—肝包虫病复发和残腔并发症两大难题,其研究成果写入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诊治指南,并被作为国家包虫病免费救治项目外科治疗首选方式推广。
欧老师,一本多彩的书 篇15
有人说:“老师是燃烧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但我却认为,我们的欧老师更像一本书,一本多彩的书。
在课上,欧老师是一本《百科全书》。她为我们解答问题,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去寻找正确的`答案。瞧,她手拿粉笔,嘴里不停地说着重点、难点。她用知识的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同学们把不知道的问题提出来,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欧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
课余,欧老师像一本《战国策》。她为我们排忧解难,做调解,说道理。就说同学之间的吵架吧。有一天,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可有两个同学吵起来了,原来是一名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另一名同学,而另一名同学觉得吃了亏,并骂了那名同学。结果那名同学不服了,也开始出口伤人,另一名同学也骂起来了,就这样两名同学吵了起来。这时,欧老师来了,她先让他们都住口,并耐心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友爱,做错事不是故意的,也要说对不起,骂人总是不对的。同学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也就相互道了歉。这样,慢慢地班上团结友爱的多了,骂人打架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其实,欧老师更像一本《思想品德》。她时刻教育我们要珍惜时光,发奋读书,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她告诫我们,勤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要为了别人的赞扬才去做好事,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讽刺而放下真理,因为做好事是无偿的,是光荣的,只有坚强的心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抵抗讽刺。结果,我们班做好事的越来越多了,团结友爱、尊敬长辈的人就更多了。
一本教育的书日记 篇16
这是一本故事小说,我先看了看这本书的名字,心想这本书肯定不怎么好看,但我才读了几面,我就爱不释手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金铃的小女孩,她很爱好快于助人,赞助比本身要弱小的人。
今天,是礼拜六,在家里读书是最舒畅不过的了,我正在看前次老爸放在我床头的一本书,书名叫作《我要做好孩子》书的封面很旧,都己经泛黄了。
读到这里,我读出了人类的.自私和成见,在大年夜大年夜天然里,任何动物都是平等的,而人类却认为本身是至高无尚的,滥于砍伐丛林,导至不少动物掉落去了家园,人类有什么资格去破坏属于别人的家园。就像文中的老鼠,猫又懒又馋,除了会捉老鼠还会干什么有意的事呢?猫并不比老鼠崇高,老鼠也并不比猫卑贱,人们爱好猫只不过是因为猫比老鼠听话,比老鼠好看,人们除了让猫咬老鼠,还要用夹子夹它,用毒药毒它,没有爱好的动物活的其实太委屈了。
非遗:一本读不完的书 篇17
国家级非遗四平戏又称“四平腔”,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除余姚、海盐、弋阳和昆山四大声腔外,产生的又一戏曲声腔,是明末清初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声腔,清中叶后渐趋沉寂。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的四平戏以古朴粗犷的历史面貌保存至今,2006年6月,政和四平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戏曲界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市级非遗有:政和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政和工夫茶制作技艺、政和白茶制作技艺、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政和杨源铁坑殿李三娘文化、政和走古事、政和竹灯饰制作技艺、东平老窖酿造技艺、东平高粱酿造技艺、闽北走桥习俗、政和新年茶习俗等11项,东平小胳制作技艺、东平酱油酿造技艺等县级21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位,市级非遗传承人18位。
这些非遗项目,无不在政和的土地上散发幽香。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星,散落在政和的山山水水,流淌在政和人的血脉里,成为了政和人的文化基因,随着子孙的繁衍迁徙,纸媒网络等媒介的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唯其如此,才能传承民族魂脉,守望精神家园。(李隆智/文)
【一本有趣的书】推荐阅读:
一本难忘的书作文09-06
一本有魔法的书小学作文06-20
一本让我难忘的书作文06-05
一本有魔法的书-想象作文800字08-08
一本有魔法的书四年级作文08-17
一本有魔法的书作文450字01-09
一本珍贵的书五年级作文500字07-04
《老人与海》一本寓意深刻的书作文08-15
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中国震撼有感10-07
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预习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