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医学杂志(共7篇)
第一本医学杂志 篇1
摘要:博客自诞生之日起, 就始终以网络为依托进行传播。而一本以博客为新闻来源的《博客天下》却从网上走下来, 变成了一本纸质杂志, 从表面上看是逆潮流而动, 实际上仍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本文将对《博客天下》内容形式和版面设计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 并从中找到当前媒介融合的一些新特点。
关键词:博客新闻,杂志,媒介融合
博客新闻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 最早出现于美国。在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8月的北京奥运会等几次重大事件的报道, 我国的博客新闻中凸显了大众媒体所没有的优势, 甚至弥补了某些关键报道点中新闻媒体机构由于主客观限制而造成的空白。尤其是到了北京奥运会期间,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将博客报道作为奥运新闻的一个专题推出, 由此可以看出, 自2008年之后, 中国博客新闻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本名为《博客天下》的半月刊杂志于2008年10月15日创刊, 成为我国第一本纸质博客新闻杂志。本文将以《博客天下》作为分析对象, 重点解读其创新之处以及从中可看到的媒介融合新特点。
《博客天下》的创新之处
形式和内容的网络化模式可以说是该杂志最为突出的特点, 也充分表明了该杂志在市场上与其他传统新闻杂志的差异化。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版面设计。《博客天下》里页最顶端设计成互联网网页中常见的标题栏图标, 标题栏上标注有文章所处模块的名称, 有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 有可供输入网址的地址栏。隔开一页版面中不同文章的分割线被设计成了网页中常见的下拉条模样, 隔开一篇文章不同层次内容的分割线被设计成了电脑中漏斗形状的后台运行标志。
由上述对《博客天下》版面设计中突出特点的描述, 我们可以认识到从第一眼的外观上, 《博客天下》就在标榜自己的独特性、与网络的密切关系, 其版面设计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并能使读者迅速意识到该杂志与其他杂志的差异, 理解该杂志的特点。
新闻来源。因为是一本博客新闻杂志, 所以《博客天下》中的文章大部分是从网络博客上摘录下来的。其来源并不仅限于媒体记者、著名专家学者的博客, 而更注重博客新闻的草根性, 是对草根媒体的整合。“草根媒体的含义, 系指普通人利用当时当地能够得到的简便传播工具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 探讨切身的议题, 交流彼此的观点, 发出自己的声音, 甚至串联集体的力量展开集体行动”。 (1) 而具体到《博客天下》的草根性, 就是指从普通民众的博客中搜寻具有新闻价值且可供大众传播的文章。这些普通民众通常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或是距离新闻现场最近的人。这样的特点, 使得这本杂志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角度新颖, 其中不乏深刻专业的文章。这种由于摘录产生的独特内容特点, 将在杂志内容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博客天下》的这种摘录方式, 也使得它的内部运作模式又与传统新闻杂志有了很大区别。《博客天下》无需雇用专门的记者采访队伍, 无需聘请专栏作家, 需要的是一群具有新闻敏感和素质且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的编辑。《博客天下》的执行主编张双武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告诉记者, “目前《博客天下》的一些编辑之前就是网编出身。” (2) 这使得杂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而成本降低不仅能够使杂志让出足够多的版面给新闻内容而不是广告, 还能够让利给终端———书报亭摊主, 以增加杂志的零售量, 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杂志内容。博文的风格, “从形式上看, 它拥有简洁、立体、系统化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 它是人们个性化思想、个性化生活的记录以及个性化情绪的宣泄。” (3) 《博客天下》定位为一本新闻杂志, 但由于其来源是博客, 所以内容具有明显的博客行文风格。而且, 由于其来源的特点, 《博客天下》在新闻的选择上实际经历了两个筛选过程。第一个是广大网友和博客作者的筛选。虽然博客内容五花八门, 但是能写到博客上的东西与现实世界每一分每一秒所发生的事件相比还是要少得多, 因此能被博客作者登在博客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第二个是编辑的筛选。这个很容易理解, 杂志内容更加有限, 发什么样的新闻不发什么样的新闻都是由编辑所决定的, 这样的选择几乎存在于任何一家媒体中。
而就《博客天下》杂志的内容而言, 也有如下特点:
标题网络化特点明显。《博客天下》创刊号封面故事选择了《博客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他们踢爆三鹿》这样一个醒目标题。以此为开端, 翻到杂志目录, 就如同在浏览网页一样, 新闻标题抓人眼球, 个别标题甚至有媚俗之嫌。如, 《胡主席对我说韩语》 (2008年第1期) 、《民女郭晶晶的奋斗史》 (2008年第1期) 、《我曾是北京市原副市长的情人》 (2008年第2期) 、《我为何没有嫁给张铁林》 (2008年第3期) 等。
对于网上新闻, 标题是影响点击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眼球, 大部分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主要是简明扼要, 避虚就实, 注重修辞艺术, 力争在读者眼睛扫过的瞬间引起读者兴趣。《博客天下》是一本走网络化路线的杂志, 因此它的标题会以网络标题的特点进行撰写, 使其尽可能网络化。
新闻时效性弱话题性强。《博客天下》在新闻的选取上, 主要是注重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持续影响力, 并能在这段时间内引领公众话题的新闻。之所以有这样的新闻选取标准, 主要是由这本杂志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 《博客天下》作为一本半月刊, 与报纸相比有半个月的时效差, 与传统的周刊新闻杂志相比还有一周的时效差, 因此必须选取那些能在这半个月内、至少是杂志刚刚发行的头几天内可以预见其持续影响力的新闻。其次, 时效性弱并不代表与当下政治经济生活相脱离, 因此要主抓当下时事, 尤其是那些公众所关心的议题。另外, 博客写作是一个自发行为, 只有那些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新闻才会被博客作者主动写出来, 因此博文的这一性质也决定了登载在杂志上的新闻具有能够引领话题的特点。
模拟网络超链接和跟帖评论。在网络上, 几乎每篇新闻都会提供与该新闻有关的超链接, 让想了解更多信息的受众点击阅览。该杂志模拟了网络的这一特点。杂志中超过50%的文章配有超链接性质的文字, 其中有的是其他博客关于该文章新闻话题的评论、有的是与新闻关键词相关的另一些新闻事件。就像网络上的博客都会受到跟帖评论一样, 该杂志在每一篇刊登的博文后面都配有网友对其的短评论。一般这样的网友评论只配三条, 每一条都有评论者的网名、评论日期和时间, 每一条评论基本上只有一两句话, 但角度各异, 甚至观点对立, 从形式上尽可能地向网络靠近。
《博客天下》除了以上三条较为明显的网络博客特点外还有其他特点。《博客天下》并不是对原本博客文章的简单粘贴, 而是经过了编辑的处理和整合, 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添加内容, 对文章分段加小标题, 增加了信息量和易读性。《博客天下》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较多, 且经常出现大幅跨页彩图, 增强了杂志的视觉冲击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博客天下》这种杂志模式的弊端:
首先是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问题。大部分的博客作者毕竟不是专业的媒体记者, 不需要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 不需要严格恪守记者在采访、写作时的道德操守和规范, 这就要求媒体把关人负起更大的责任, 更具慧眼, 能够对真假新闻进行分辨。
其次是新闻内容的深度问题。作为一个新闻杂志, 深度是其根本。没有了这个根本, 新闻杂志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下来。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博客内容只是对信息的堆积, 有内容没深度, 使得杂志编辑需要更强的新闻素质, 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从《博客天下》看媒介融合新特点
如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影射到媒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媒介融合。《博客天下》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媒介的发展背景下, 在所有传统媒体都纷纷上网、出版电子刊物时, 却从网上走下来, 变成了一本纸质杂志。从表面上看其行为似乎是逆潮流而动, 但是由于其新闻来源以博客为主, 形式内容上明显借鉴网络模式, 所以实际上《博客天下》仍然是媒体融合的产物。没有媒介融合, 就不可能出现这样一本杂志。因此, 除了以往学术研究中所讨论的媒介融合特点外, 从《博客天下》的诞生和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媒介融合的一些新特点:
媒介融合可以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媒介融合导致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而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却日渐式微。于是不少人做出了悲观论调, 即新媒体最终会取代传统纸质媒体。但是《博客天下》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纸质媒体的新的发展趋势。它从新闻来源到新闻内容再到版面设计上大量借鉴了网络模式, 给传统纸质杂志带来了新的活力。杂志创刊不久, 《博客天下》的发行总监雷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第一期杂志反响很好, 北大附近一个书报亭就卖出去了100多本。特别是在机场、地铁等渠道表现很好, 在一些机场, 我们杂志的实销率更是高达90%。”杂志的执行主编张双武虽然不愿透露创刊号的印数, 但是他表示, “大概比同类新闻杂志的首印数多1倍”。 (4)
由此可见, 媒介融合虽然推动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但它并不排斥传统媒体, 新旧媒体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 若传统媒体能借鉴媒介融合的思路, 促进自身变革, 紧跟时代发展, 那么媒介融合就会成为传统媒体优化自身传播效果的途径, 使传统媒体焕发新的生命力。
媒介融合使媒体由信息提供者变为网际组织者。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公共话语权的垄断, 它为每一个普通的个体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可能被别人听到。在网络上, 只要愿意, 每个人既可以是传播者又可以是收受者。网络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 信息由以往从媒体向受众的单方向灌输变为如今的媒体、受众双方向互动。
在这种情况下, 媒介已经不可能忽视受众的反应而仅仅做一个信息发布者的角色, 它必须充分挖掘网民的智慧, 充当网际组织者的角色。所谓网际组织者, 就是调动和协调网络上的新闻资源, 对网络信息进行经营和整合。从《博客天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博客天下》的新闻来源主要是博客, 博客作者才是新闻内容的真正提供者, 而杂志的编辑只是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合, 起到了一个信息组织者的作用。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 “信息的传播者正在从制作信息到聚合信息, 从发布信息到经营信息, 从输出本体信息能量到整合网络信息能量。” (5)
媒介融合并不能改变“内容为王”的基本论断。媒介融合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有不少媒体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的趋势, 认为只要上网、做视频、登图片就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说明其没有看清媒介融合的本质。媒介融合只是手段, 不是最终目的。所有的手段只能围绕一个目标进行使用和改进, 这个目标就是受众需求, 当然这个需求一定要符合全社会的利益。没有内容的信息和媒体, 没有抓住受众需求的信息和媒体, 即使采用再先进的网络技术, 也难以获得受众的认同和欢迎, 因此“内容为王”的基本论断即使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也并不过时。从《博客天下》并不拘泥于网络, 而是走纸质杂志的道路, 也可以说明此道理。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 媒介融合必然不会是谁取代谁那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而是一个谁重视了受众的需要, 谁顺应了时代要求, 谁就可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占据主动权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闵大洪:《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 《军事记者》, 2008 (10) 。
[2][4]李鹏:《博客杂志带来杂志2.0时代?》, 《传媒周刊》, 2008 (11) 。
[3]李玉梅:《浅析博客写作特点》, 《新闻爱好者》, 2008 (3下) 。
[5]高钢:《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国际新闻界》, 2008 (6) 。
一个人和一本杂志 篇2
汤永宽(1925—2007)著名翻译家。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外国文艺》杂志主编,翻译了《城堡》、《情歌·荒原·四重奏》、《永别了,武器》、《游思集》等十几部文学名著。
我第一次见到汤永宽先生,是在“文革”期间的干校,大约1967、1968年的时候。当时他在新文艺出版社,应该是社里一个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当时有个说法,说新文艺出版社的运动,弄得像《早春二月》里的芙蓉镇,冷冷清清。作为负责人,运动搞得不起劲,对“走资派”打击不狠,恐怕也就得负点责。因为这个事情,他在一个几百人的大会上受到批评,台上点他的名,他就低着头,站起来。那次会后新文艺出版社的人就都进了干校。
在干校,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连队,不搭界的,新文艺出版社有他们的连队,我们少儿社有我们的连队。后来大概是因为周总理希望翻译世界各国历史,就把那些搞翻译工作的人集中起来,翻译各国的历史。于是就成立了翻译连,把所有新闻出版系统里面从事翻译工作的、编辑译文的、跟外文有关的人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连,里面既有报社的人,也有各个出版社的人,几个人负责一本书。汤永宽也是到这个连,但他搞英文,我搞俄文,彼此并没有合作过,更谈不上有交往。
但汤永宽是非常会说话的人,而且他有话就说,没什么顾虑,时有惊人之论。尽管他当时受到批评,工宣队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觉得他的有些话比较特别,就让大家讨论。由此我就知道汤永宽这个人思想是比较开放的,讲话也很风趣,不是那种学究式的,而是像在跟你开玩笑,同时那些言论又很有些思想性。就有了这样的印象。
后来这个翻译连就回到上海了,成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译室。1978年元月吧,我们这个编译室,也就是原先那个连队,就组建成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其中有些进干校前本来有单位的人回到了原单位,我是应该回少儿社的。但出版社成立后,要创办《外国文艺》这本杂志,需要人手,我还闲着,就把我安排进去了,成了第一个进入编辑室的。汤永宽肯定是办这份杂志的很重要的倡议人。我在少儿社也长期负责翻译工作,知道出这本杂志对使大众开阔眼界,了解当代文学的各种风格和流派大有好处,因此我是很赞成的。
当时杂志很缺人,忙着招兵买马,后来渐渐调进人来,尽管编辑室人还是不多,只有六七个人在一个小办公室里,但各语种都有专家,汤永宽本人,从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是英美文学的专家。他是主持工作的,有抛头露面的时候都是他去。名义上是副总编辑,其实和总编辑没什么两样,大家有事情都找他。搞俄文的,是现在很有名的戴骢,还有搞法文的搞德文的,就是没有搞日文的,刚好“文革”中我学了日文和意大利文,这类稿子就由我来负责统筹,找人翻译。
《外国文艺》的办刊宗旨很明确,就是介绍现当代重要的外国作家和作品,包括许多本来早该介绍而没能介绍的。但办刊初期很艰难,各个大学都没有外文材料。我们找材料都是要靠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汤永宽和我,频繁到北京出差,去向一些名家约稿。他熟悉很多搞英美文学的人,主要去找那些专家一起商量。我们跟翻译家梅绍武关系特别好,他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我们常常去求他帮忙。梅先生是京剧世家,我是京剧迷,结果我和梅先生谈京剧比谈外国文学还多。
《外国文艺》的第一期,就介绍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是汤永宽和复旦大学的一些老师共同组织的。我则编发了侍珩翻译的川端康成作品《伊豆歌女》。这两篇作品的影响都是蛮大的。“文革”之前,这些作家的作品也有内部发行的书,但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外国文艺》公开一登,读到的人就多了。
为了选好作者、篇目,我们多方求教,询问专家,看了很多材料,翻阅外国杂志、外国词典、百科全书,看看哪些作家已经非常有名了。每年获诺贝尔奖的作家,我们都会马上介绍。因为我们是“文艺”,不光是文学,美术也非常注意,电影、音乐也是。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帮助文艺工作者多知道点、自己也想知道,一个作家、一个流派到底怎么回事啊。
其中有一些让人很吃惊的作品,像卡夫卡,一开头觉得看不大懂,现在觉得好就好在一开始看不懂,看不懂再领会一下觉得非常好,等到看完以后,哎呀,觉得太有道理了,太好了。所以就知道,现代派作家里有不得了的好东西。卡夫卡的代表作《城堡》刚好是汤永宽先生翻译的,而我是这本书的校订。书稿是现成的,“文革”前就译好了,汤先生跟徐汝椿、陈良廷一起译的,后来就放在我们的“外国文艺丛书”里。
当时另一本很好的文学杂志《世界文学》,相比之下用稿可能更严格更正统一些;在《外国文艺》,有些作家还没吃准,我们也就先引介了。之前,介绍外国文学是很严格的,最好原作者是共产党员,或是跟中国关系很好的进步作家,有很多要求。这些我们都突破了。我们觉得,瑞典文学、丹麦文学、希腊文学,总之,每个国家都有好的作品需要介绍。那时当编辑不像现在,现在还要卖得掉,我们做编辑,只要内容好就行,至于销路,我们是不用管的。
我和汤永宽是同一年退休的,退休以后就没什么往来了。我后来还为译文出版社编《外国故事》杂志。汤先生退休之后就主要搞翻译了,有不少外国文学译著。我对他的翻译不太了解,但他开创、主持《外国文艺》这本杂志,是做了很好的事情,这个我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杂志的成长 篇3
一、超前意识创新精神催生刊物谱新篇
《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的前身是《农机推广与安全》杂志, 当初把杂志更名改版为《农业技术与装备》的动意, 更多缘自对杂志前途与生存的忧虑。当时, 认真分析了全省涉农期刊市场的情况。本省同类涉农期刊6家, 而农机系统的3本刊物, 占据半边天下。三本刊物同宗同源, 虽分属不同部门, 各具特色, 但都离不开农机这块阵地。长此以往, 自家门里竞争将在所难免。这就促使杂志必须走出去, 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 “丰收计划”、节本增效工程、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工程、优质小杂粮产业区建设、无公害蔬菜产业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无疑向广义的大农业领域发出了信号:“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相互融合, 必将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大胆策划, 农机与农业两大技术推广系统合作办刊的设想。两单位领导协商达成共识, 经上级部门批准, 《农机推广与安全》杂志正式更名为《农业技术与装备》。由此, 一本秉承“面向基层, 服务三农, 普及创新, 贴近百姓”办刊宗旨, 又融入“促进农机农艺紧密结合, 推动农业各学科相互融合”崭新思想内核的《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初具雏形。此后, 国务院、农业部相继发布文件, 明确提出:着力推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 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 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的全面协调发展。我们的办刊思路与国务院、农业部的文件精神不谋而合, 有力地证明更名改版这一决定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二、迎着困难搏击风雨突出特色献专辑
杂志的更名改版不仅仅表现在招牌名称上, 更多地体现在她的实质内涵上。改版之初, 首先邀请农业各学科专家, 为期刊分析会诊, 精准、精炼、精彩地提供科学背景, 斟酌再三, 最终确定“以作物为媒介出版专辑”的创新形式。如今, “专题深度报道”已成为期刊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打开了市场新的天地。
“玉米专辑”是杂志自2006年以来年年必作的选题。如今已成为我刊的“名优产品”。当初出版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专辑》曾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 甚至让大家对“玉米”这一作物都产生了感情。我曾在2009年的“玉米专辑”上撰写过一篇卷首语, 题目是“这份牵挂怎一个缘字可解”, 表达的是本人对玉米这一作物的热爱之情。但是, 其中的艰辛至今仍让编辑们记忆犹新。当初酝酿如何发挥新刊“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优势, 通过农机和农业专家的“大会商”, 指导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 以促进玉米机械化收获顺利开展时, 良好的愿望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先是查找到“农业部玉米专家组”的名单, 在网络上一个一个去寻找联系方式, 后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取得联系。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联系的多是“育种专家”, 没人搞“栽培研究”。这样严酷的现实, 让杂志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道路是何等艰难。
众里寻觅千百度, 得来全凭真功夫……直到同年秋季, 我们再次编辑第7期“玉米生产机械化专辑”时, 终于找到“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玉米栽培专家———中国农大农学院院长王璞教授, 通过请教沟通, 王璞教授在百忙中, 为期刊撰写《实行规范化种植促进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发展》, 给读者带来了新的知识内容。
《高粱产业种植与机械化》专辑的组织、编辑与出版历程, 编辑们至今记忆很深, 前辈们对高粱这个作物很熟悉, 它曾经在困难时期解决了很多人的饥饱问题。而现代人对高粱已经很陌生了。当准备出版一期高粱专辑时, 在网络上查, 与东北、内蒙、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机部门联系, 但是收获甚微。临近出版日期, 需要的稿子还差得很远。焦急时刻, 一条网络信息给工作带来一线曙光, 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正在筹备召开高粱机械现场会。杂志社迅速向首席科学家提出申请, 请求参会。会上得益于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剑秋博士的赐稿, 而且在文章的组织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时有不同区域和专业的6位岗位科学家也应允约稿。根据专家们的建议, 又联系了许多企业, 从播种、整地到收获方面对机具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收集, 短短一周一本集产业发展、栽培技术、良种推荐、机具信息的高粱专辑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5年来, 刊物出版了7期“玉米专辑”、2期“马铃薯专辑”、2期“小杂粮专辑”、2期“设施蔬菜专辑”, 此外还有“小麦生产专辑”、“油料作物专辑”、“深松技术与保护性工作专辑”、“旱作节水农业专辑”、“物理农业专辑”等, 这些专辑的陆续出版, 既满足了广大读者对一些大宗作物生产新技术、新机具信息的渴求。也为各级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 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学习教材。更有意义的是, 对于一些种植面积虽然不大, 但种植效益逐年看好的小杂粮作物, 突出了山西的地域优势。这些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更具参考价值。
正如当初开栏时所预料, “蓝水流觞”这一以专栏作家命名的栏目, 已真正成为期刊的精品栏目, 不但拥有大批的基层读者, 而且拥有了一批专家学者、技术领导等固定的高层读者。自此, 期刊对于“农机农艺融合”的探索终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杂志社也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
三、内容新美质量至上固守戒律为读者
刊物获得的成功, 其实就是编辑队伍的成功。几年来, 在《农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中, 杂志社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用于内容创新和制作质量上。始终恪守着“内容为王”的戒律, 严把质量关, 在杂志约稿和来稿中, 力求选用内容新颖,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稿件。在杂志编辑、校对、插图、编审过程中对每一个字、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文章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对杂志在印刷、装订、邮寄每一个环节, 都细心入微。杂志社的同仁们都坚信杂志最不能亏待和愚弄的就是读者这一理念。为读者服务, 为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农业技术人员服务, 为广大的农民服务, 是这本杂志永不改变的宗旨, 是《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人员矢志不渝的情怀。
杂志能不能保持内容的不断创新, 能不能保证质量上稳中求进, 杂志编辑人员的思想、业务水平才是关键所在。五年来, 为了提高编辑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 不断的对编辑人员进行思想和专业内容的学习培训。专门聘请专家老师讲授编辑业务理论、新闻采编课程以及农业和农机专业知识。经过多次的业务培训, 编辑们从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 业务能力也有了长足提高。日常的培训和学习在杂志社已成为习惯。每期杂志付印前, 终审专家老师都会结合校样给大家讲解问题, 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在校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 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实用,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刊物保持内容新颖, 我们对栏目设置、期刊装帧等进行了调整, 针对新的更广阔的读者群, 设立了《农事论衡》、《兴农讲堂》、《海外鸿泥》、《陶朱有道》、《循环农业》、《种植要略》、《农机运用》等栏目, 许多农民读者, 根据杂志上刊登的地址, 专门打电话订阅杂志。当在电话中告诉他, 可以为他们免费赠阅杂志时, 他们说, 这样的书对生产很有帮助, 愿意花钱订。
刊物的重点在于内容的创新。其每一话题与科学研究一样, 都要有根据, 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读者的推敲。因此, 编辑中更注重文章的原创性。期刊普及版专辑上, 刊登的稿件大多是独家特约稿件, 在同一话题中是独一无二的。2011年, 期刊更加注重了社会热点新闻的追踪和深度报道, 如第7期刊登时任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同志撰写的《沁县温庄下乡住村记》等文章。刘省长的下乡住村日记, 可以说是2011年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编辑们在文章版面处理上, 细思量巧布局, 原汁原味保持刘省长文章中流露出的朴实亲民的自然文风。让读者被文中的质朴情感所打动。通过刊后读者的反馈, 这样的处理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正式入选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后。2009年初, 杂志社与山西省畜牧兽医学会签定协议, 合作出版《农业技术与装备》 (养殖业版) , 这是全省养殖业领域唯一的平面媒体。2011年又与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合作, 出版了第二个专业版《植物保护版》这是期刊对农业技术与装备领域全方位深入报道和宣传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由此, 期刊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植物保护”和“学术研究”四个版本。期刊形成了“农机与农艺并举, 种植与养殖兼容, 普及与提高并进, 应用与学术兼顾”“四位一体”的内容构架。
杂志肩负着记录历史, 传播文明进步, 推广科技发展的责任。《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 作为国内第一本由农业和农机两大科技推广系统联手打造的专业性期刊, 经过5年多的努力, 在推动我国“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进程中所发挥的前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作用, 也正在被历史所记录。
五年零八个月的探索与创新为杂志闯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也为杂志积累了大量的资源。然而前行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道路, 是一条前途无量的宽阔道路。我们愿作沟通农机与农业各个部门的使者, 为推进农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宏大格局, 惮精竭虑, 百折不回。
一个人与一本杂志 篇4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在《大众摄影》发表作品。那时《大众摄影》有“月赛”专栏,虽然没有丰厚的奖金,但我把在月赛中入选和得奖看做是杂志对自己影像的认可。由于年轻气盛,常常自我感觉良好,看到获奖的照片图解政策,肤浅直白,就直接写信或当面与时任主编佟树珩叫板。老佟为人谦诚忠厚,一面接受我的意见,一面分析我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我每年都会在月赛中获许多奖。记得仅1983年一年除了发表作品外,我就获过三个月赛奖励。
1983年7月31日,陕西安康发生特大洪水,数小时内安康全城被淹没。当时我正在安康采访,在处境非常危险的情况下,我坚持拍摄了《洪水袭来之际》等一系列报道洪水灾害的照片。当这组稿件经历曲折在媒体发表和获奖后,《大众摄影》及时向我约稿,并于1984年第五期发表获奖照片和追记采访过程的文章。
获奖多了,有了些影响,1985年9月《大众摄影》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为我和邱晓明、雍和等90人举办了摄影联展。这是我从事摄影以来的第一次展览,对我是极大的鼓舞与激励。
80年代初,尽管文革已经结束,但极左观念及其惯性仍然影响报刊和人们的思想。《大众摄影》却不时会透出一些与“宏大叙事和主题先行”不协调的新理念和体现这种理念的新作品。例如发表备受争议的四月影会成员金伯宏的《漫步》、《回音壁》等一些作品,这些作品的发表给我以无声的支持与鼓励。因为那时我拍了许多类似妹妹跳皮筋、父母包饺子的百姓日常生活的照片,有人认为我没有拍“红光亮、高大全”的英雄,责问我:“拍这些玩意儿有啥用?”金伯宏发表在《大众摄影》上的文章和作品正面公开地回答了这种诘问。
1987年我和陕西的影友们发起并组织了《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冒着犯忌的政治风险的。但是,《大众摄影》给了坚定的支持,时任编辑部主任的欧阳杰应邀担任大赛评委,时任编辑的高琴全程跟踪采访。1988年3月《艰巨历程》大赛优秀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年底,《大众摄影》编辑部评出全国十大摄影新闻时,《艰巨历程》影展名列第七。
1997年我与侯登科、邱晓明合拍《四方城》,这是我们把视点转至城市,首次深入记录一个即将消失的四方城的人文景观的集体行为。《大众摄影》于同年5月就选登了我们的作品,给以及时而又热情的介绍与鼓励。
1998年适逢《大众摄影》创刊40周年,编辑部要出版一部40年作品珍藏本。时任主编的高琴电话告知我珍藏本中入选了我的作品《洪水袭来之际》和论文《纪实摄影的现状与误区》。7月20日我即收到编辑部的一封短信,内容如下:
一个人与一本杂志就这样被数十年的故事连接起来,看似很平常,内中却五味。我很在意自己在摄影上的努力与付出,但更注重《大众摄影》对我的关爱与滋养。回首历程,一本刊物对一个人的价值实现该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当然这应是一本有水准、有抱负、有谋略的杂志。
第一本医学杂志 篇5
把《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办成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一本技术含量高、实用价值强、具有鲜明个性的精品杂志;把《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打造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品牌力、极广的影响力的责任媒体, 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把读者放在心上, 就是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 一切为了读者的利益, 一切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就是要细心为读者着想, 热心为读者服务, 真心为读者奉献。谁不把读者放在心上, 读者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15年来广大读者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我们努力办好杂志的强大动力, 是我们不断进取的不竭源泉。我们接到很多读者的反馈意见, 认为在阅读后真正能感到有所收获和帮助。我想这是对这本杂志的最高评价, 也是这个媒体存在的价值。《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就像一个舞台, 广大读者和作者在这个舞台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文字不断切磋交流、相互启发提高。我们倡导开放式的办刊理念, 集中了广大读者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绝大部分稿件来源于读者, 不少选题来自于读者的启发。正是有广大读者像朋友一样15年来一直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才能把这本杂志做得更好。
15年来杂志社的同仁们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 付出了艰苦的努力。148期杂志, 期期饱含着编辑们的心力和情感。大家怀揣着媒体人的责任和理想, 满怀着创造的激情和信念, 这种不懈坚持的韧性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这也是这本杂志在行业能够赢得口碑和认可的基础。有了这种韧性和精神, 还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阻挡我们呢?在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杂志社的每一个人都感受着生活的充实和成长的快乐。
曾经看到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一段自我语录: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 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 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 也没有办法, 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 即使在很远的地方, 别人也会看到你, 并且欣赏你, 因为你是一棵树!
十五年执着追求, 我们记录历史, 肩负责任, 引领创新。五千多个日夜辛勤劳作, 我们拼搏相伴, 孜孜以求, 感恩常在。
十五年经历令我们成熟, 十五年见证让我们喜悦。
十五年历程, 我们创造并收获着。
十五年风雨, 我们成长并快乐着。
我们永远努力做一本把读者放在心上的杂志!
我国第一本云计算高校教材发布 篇6
在2014年9月17日召开的华为云计算大会“高校云之路”云计算教育高峰论坛上, 我国第一本云计算高校教材《云计算工程》正式发布。该书可以作为云计算工程应用方向的本专院校教材, 也可作为从事云计算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书。
《云计算工程》由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牵头主编, 华为、深圳大学、云联盟三方合作完成。该书既适合云计算初学者, 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云计算理论, 又适合云计算从业人员, 进一步了解云计算应用场景和系统平台操作。
(摘编自人民网2014-09-18)
一本足球杂志引起的回忆 篇7
第一次翻阅足球杂志好像是1997年的事情了,偶然从舅舅家里面找到了一本《足球俱乐部》和《射门》。不过那个时候其实并不认识什么足球明星,大概除了红过半个世界的罗纳尔多外,我不认识任何球员。虽然偶尔也喜欢跟着老爸凑热闹一起看球,可真正记得的不多。那两本杂志是1995年的,当时的足球文章写的更像评书或者武侠故事,生动、夸张;而且,有更多篇幅来介绍当时我们自己的甲A联赛。这大概也是我钟情于那时的足球杂志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时候,舅舅好像比现在的我也只大那么几岁,总是和我讲一些精彩的足球战役:1996年欧锦赛英格兰血洗荷兰,1994年世界杯玫瑰碗的巅峰对决,1992年丹麦人的童话,1990年意大利之夏的英德大战,甚至1986年阿根廷的不可一世……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真正地喜欢上了足球,喜欢上足球杂志。
1998年世界杯前夕,其实那个时候想在小镇上买本足球杂志挺难的,于是我不断地攒钱,终于攒了两块钱“巨款”,托一个初中的哥哥在县里帮我买本《足球俱乐部》。现在想想,那钱肯定是不够,每每想来,估计也是人家不忍心看着一个小孩失望吧,呵呵。虽然当时的杂志多半是黑白的。能有几张彩图插页已经感天动地了,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我也曾多次和同学抱怨,现在的杂志几乎都成了图画本。记得从那本杂志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贝克汉姆,不过说真的:那时的小贝真的很青涩,几乎没太大影响力,看上去甚至有点土,丝毫不是巅峰时刻的“万人迷”。那本杂志我也珍藏了很久,只是前几年妈妈打扫卫生的时候当做废品给卖了,让人也是唏嘘不已。
之后的一年,忙着升学考试,家里面盯得很紧,几乎是不看球,当然也没有钱去买杂志。
1999年,上了中学,没有太大的压力,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我开始把自己奉献给了足球。把零花钱攒下来买足球杂志是常有的事情,只是杂志是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才出一次,其它时间想看当然是买报纸。报纸便宜得多,那时一份《扬子晚报》才5毛,既可以看足球新闻,还能知道些其它消息。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一放学,绕好远的路去一个小报摊,偷偷买份报纸回家。
也是在1999年,我开始喜欢上了另一份杂志——《当代体育》。那时候好像《当体》开始发行没多长时间,彩页比足俱多一些,而且对国际足球的描写也更为精彩。我很喜欢那时的封面,特别是小贝和巴蒂作为封面人物的几期,有几本我还留着。也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大鸟伙计”和“街边少年仔”,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球技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初一,我既是要带他们好好学习的班长,也是足球场上拼命的顽童。那时,男生愿意陪我踢球的都是我的兄弟;而女生和我聊天的时候,我几乎几句就扯到足球上。现在想想,那时的同学是不是还很喜欢踢球,就不得而知了。
2000年的欧洲杯,大概是我最迷足球杂志那一段。我总是央求李武老师,让他放我去校长室看看《足球报》和《体坛周报》。那年,我晚上看球,白天放学去校长室看报纸,日子别提多么逍遥了。
初中的后两年,按当时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我见证了国足历史性的杀进了世界杯;另一方面,爸妈和老师开始限制我踢球看球。校长室的报纸我是看不了了,而平时踢球也肯定会被葛老师很批。他老人家,曾经上课时就在班上直接对我说:“倪昊,你不要踢球了,再踢也成不了马拉多纳。”我却趁他出去的时候小声争辩“我的偶像是巴乔!”,而我也创下了一个星期进了11次办公室的纪录。现在想想,的确很有趣,不是么々所幸,我的那个伪球迷老爸挺开明:每周都会让我看一次甲A转播,而当有中国队的比赛时,只要不是夜里他都陪我一起看球。当然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我的整个初三,足球杂志全部被查封,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还是相当郁闷。
既然买杂志不太可能,基本上只能去借。这时,要相当感谢几个同学,比如大倩。这小子是我们那届球踢得最好的一个。当然对足球的喜爱程度也不亚于我。于是,我常常问他借杂志来看。再比如我当时的后座女生,她有个球迷哥哥,她告诉我每当中国队比赛赢球的时候,她那个“神经病”哥哥又叫又跳的。于是我总是以考试借她抄题来换取杂志看,当然我想她对我的考试答案还是放心的吧。再比如俊生,其实我只在他手上拿过一本足球杂志,不过到现在我都认为那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本。那本杂志主要介绍了“蓝鹰”拉齐奥和他们的“我们为你的进攻而着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曾经以进攻为使命的蓝鹰战士。
值得一提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也喜欢写些关于偶像的小文章,虽然这些东西我从来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比较得意的是《巴乔,男人不哭》和《加斯科因的眼泪》那篇。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以后做一个足球记者,以兴趣为职业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过这些东西前几年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也丢失了,对我来说。不得不承认有点遗憾。
2002年9月,伴随着秋天的故事,我升入高中。高中,曾经觉得是一个自由的象征,因为可以离开父母自己一个人住。可是慢慢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整个高一,因为经常想家,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看闲书,包括足球杂志。而踢球方面,也因为和大家都不熟踢得也不开心。
不过我住的房间楼下开了几个小书店,其中一家叫做“蓝天书店”的老板和我还算熟,于是很多次我可以去他们书店借几本杂志看而不要钱,这也解决了我偶尔因为玩电玩而没钱买杂志的烦恼。前几年回老房子看看的时候,竟然发现这家书店还没有关门,不得不感慨其生命力的顽强。只是几年不见,老板已完全想不起来我是谁了。
高中二年级,成绩开始有点稳定了,而和大头他们这伙踢球的兄弟也比较熟悉了,于是生活又开始向初中时候回归。买杂志是必然的事情,还有星期一的《体坛周报》一定要买。不过说句实话,那时候喜欢看报纸的可远不止我一个,经常看见晚上自习课上,后排的男生们人手一张报纸在翻阅。据说高二时,我们班有个吴姓男生还被评为“报王”。我们大概也是提前在过老年人的生活了。
这些朋友中,大头、驰子、小龙是我比较喜欢聊足球的三个。大头自不必说,我俩在一起,40%是踢球,50%是侃球,剩下的才是干其他的。不过好像我们从来没同时支持过一个队伍,这也不是很奇怪,对么?驰子是这些看球朋友中比较有水平的一个,个人觉得和我属于一个级别。高二的时候下课很喜欢和驰子一起在三班和四班的过道处侃球,因为总可以找到一些共鸣。那时候也和他借过一些杂志看。小龙属于球迷中比较温和的一个吧,当然这和他的性格是差不多的,关于足球我倒是和他聊得不多,比较喜欢和他扯些没边没影的话题。
说起那段时间,一定要讲到的一个东西就是收音机。虽然那时候看电视很方便,毕竟不可能经常逃晚自习。2004年夏天,当亚洲杯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因为暑假补习,我们几乎被剥夺了看球的资格,于是只能靠收音机听听转播,104.3南京体育台,几乎伴我走过了很长一段晚自习的时光。
2004年的10月,一个令中国球迷伤心的月份。中国队在夺得亚洲杯亚军不到3个月后,折戟于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阶段。虽然在那场心照不宣的比赛中,我们7球大胜,可还是架不住会玩猫腻的科威特人。算不上伤心,只是有点郁闷。
信虫收获
文/黄镇轶
大家好,这次我想放送一下最近的收获。
希策尔斯佩格
“铁锤”非常的热情,只要在他的官网留下地址选好卡的样式就可以开始等待他的回信了。卡片分为两种:分别是斯图加特版和德国国家队版的,制作得都不错。
荷兰足协
荷兰足协不仅热情,礼物也很多,比如钥匙扣、贴纸、队旗等,总之礼物很丰富,而且还有封打印信。不过我收到时全家福有些折损了,挺可惜的。
捷克
捷克实在是个悲情的国度,前一阵子,首都布拉格还遭到了枪击。这封信纯属意外收获吧,回信周期达到了三个月。打开信箱看到时,实在是喜出望外啊。
PS:由于时代飞速发展,对于信虫来说,互联网也是个不错的平台。如果要寻找球星或其他领域明星的官网,可以多多使用Google。相信你们会有新的发现。祝大家收获多多。
本人推荐一个网站:www.fobazo.com,可以连接许多球星的官网哦。像德科、范德法特、斯内德、法比亚诺等等。自己去看看吧!
【第一本医学杂志】推荐阅读:
我的第一本英文作文书09-26
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顾况,苦雨一本07-04
作文 介绍一本好书08-13
我推荐一本好书10-05
投资农业 一本万利08-31
读一本好书活动记录05-17
读一本好书1500字05-25
云南一本文科大学排名06-10
高中推荐一本好书范文07-21
关于推荐一本好书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