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1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0)(11)(12)(13)(14)五个班的生物课教学,每周12节课。一学期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各种会议,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每周按时上下班,从不缺勤。带领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每次教学检查,我都基本做到每一课时都有教案,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教学思路清晰,重视创设一定的情景导入新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重视知识点的全面落实,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两分钟到班级侯课,组织学生纪律,严格地遵守了学校提倡的侯课制度。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4、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及时听取年轻教师的课,给予评价和指导,在本学期的同课异构中我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而被评为优秀评委的光荣称号。
6、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三、今后的教学设想: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所教班级的生物科成绩较好。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切实贯彻新课标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2、课堂上精讲精炼,努力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成绩还参差不齐,有待今后不断探索与完善。
生物组:胡颖
2013-1-11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 但义务教学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较低, 课时也较充足, 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反复朗读、背诵。而高中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短, 因此, 高一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那如何做到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呢?
我安排学生全员参与文言文教学, 将任务分配到组。一个小组一般有6人, 一人读, 一人译, 一人说重点词用法, 一人板书重点词用法, 一人归结段意, 一人点评写法。下面就以教授《过秦论》第一段为例, 具体阐释。生一读:“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老师强调读音并让一学生板书:崤 (xiáo) 函 雍 (yōng) 州窥 (kuī)
学生二翻译: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拥有雍州的土地, 君臣牢固地守卫着, 借以窥视周王室 (的权力) , 有像卷席子一样卷走天下, 像包包裹一样包走九州, 像装口袋一样装走四海的意图, 吞并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 (有) 商鞅辅佐他, 对内建立法规制度, 大兴耕作纺织, 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 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 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学生三说重点词: (1) 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名词作状语。 (2)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 对内, 对外, 名词作状语;斗, 使……斗, 动词的使动用法。 (3) 务耕织:从事。 (4) 守战之具:器具。 (5) 取西河之外:“河”古今异义, 古义是黄河, 今义指一切河流。
学生四板书重点词。
学生五说层意:本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师讲解层意:本段分别写秦的地理优势 (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 孝公的政治雄心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 商鞅辅佐下制定的基本国策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孝公任用商鞅, 实行变法, 使秦富强。治国需要名君, 更需要贤臣。秦孝公英明, 这是秦国的幸运, 但更幸运的是他拥有了一位奇才——商鞅。毫无疑问, 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 没有商鞅, 就没有秦的兴盛, 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 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 甚至历史的进退, 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
学生六点评写法:采用对偶的写法, 比如“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老师补充: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 比如“有席卷天下”四句,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 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 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 既有排比又有对仗, 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
这样分工明确了, 学生动起来了, 学习效率高了, 课堂活跃了, 老师教得也省力了。
浅谈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声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专业知识
上一节声乐课简单,要上一节高效率的声乐课却并不简单,要持续上高效率的声乐课难度就更大。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个声乐学生快速、稳定、很好地发展呢?声乐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值得声乐教师实践与探究的一个课题。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的效率,声乐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模式对声乐学习者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学校的实际声乐教学条件与状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首先浅谈一下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往往比盲目上课更重要
一般的声乐老师一见学生就进行开声练习,然后从自己的听觉角度出发,凭借教师本身的感觉来判断声音的正确与错误。其实,上课前和学生全面沟通,关心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课后练习遇到的问题,调整学生的歌唱心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声乐进展状况,更有助于教师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因材施教,以达到高效上课的目的。
二、精讲专业知识比一个知识点贯穿实践练习的始终更能深入人心
有些声乐老师说:“声乐理论,一节课足也。”一般情况下,声乐专业教师很少讲解声乐基础理论,练习开始了,发现问题了,才告诉学生,出现了这个问题,需要这样解决。明天又出现这个问题了,再一次粗枝大叶地告诉学生还是那个问题,需要这样解决。究竟是什么问题?总也解决不了。所以精讲就非常有必要。精讲就是要把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当场总结,并及时给予有效解决的办法。这个办法不是深奥的理论,而是来自于生活的、通俗易懂的感受,让学生一听,基本能够接受的办法。比如,某个阶段,学生的声音和气息是脱节的,作为教师如何告诉学生解救的办法?用声乐专业术语——“把声音落在气息上”“贴着咽壁去歌唱”之类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如果你告诉他:发射火箭是要点火的,并且发射的火箭要在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发射前必须有点火动作。那么,发声也是同样的道理,发声前要有呼气动作,预先设计的气息通道在哪里声音就随它去那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也就容易做到。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教师主宰课堂的效率会更好
大多数声乐教师会集中学生上大课,但是上大课的基本形式就是,一起发声练习,有什么共性问题,教师一起解决就结束了,然后再有什么问题就上小课解决。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帮忙基本视为无有。我非常欣赏魏书生先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声乐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声乐课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教师不一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感觉,怎么办呢?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起来更方便,有些学生可以帮助老师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的教师经常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一个人身上,一对一上小课,这样的效果好不好?往往是上课的效果不错,一出活动室就什么都记不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沟通的对象。上课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一离开课堂学生就会放松,导致记不得刚才上了些什么。所以,上课录音让学生课下借鉴练习很有必要,或者上大课让学生之间互相听辨效果也很不错。
一对一上课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总是老师怎么说学生照做就好,基本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练习的能力。在传授一个新技能之前,能否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些办法,老师给学生确定目标,做个领路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包办代替。学声乐就像小孩走路一样,你越扶他,怕他摔跤,他越是走不动。特别是高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教会学生聆听自己的声音,判断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而不是每唱完一句以后都要等待老师来评判。
四、优胜劣汰比平均分配时间更能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上小课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有助于声乐教师针对性地教学,更能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也曾平均分配上小课的时间,这样一来上课似乎和练习的质量毫无关系,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上课时间,学生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练习的积极性。实施了优胜劣汰策略之后(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更加合理地利用好小课时间,上更有价值的小课),学生练习歌唱的劲头反而越来越足了。
合情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能够达到高效教学是每个声乐教师的梦想,我尝试的高一阶段声乐教学模式是10+20+30+40=100分钟。10,即利用课前10分钟左右和学生全面沟通,了解学生的感悟,掌握学生的困惑,并为上课及时做好准备;20,即利用20分钟左右把整理到的学生问题归类、精讲、示范、对比;30,即利用30分钟左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并互相交流、互相解决问题,这个时间段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讨论与实践;40,即40分钟竞争学习,声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不同进度,针对性地进行声乐教学,以促成小课的高效性。
高一年级是声乐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声乐进程中的转折点,“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识,希望得到大师和同行的指正。
机构: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原名:平遥县职业学校)
高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学期的体育工作即将结束,自己的收获是加深了对体育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意义的理解,成功的地方不多,但值得总结的是我对待工作的热情和时刻未改变的干劲,这也许是体育工作者的共同特点吧。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长处,为了使今后的体育教学更好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1、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换一次脚,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6、通过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增加了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高一年级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结 篇5
高一年级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自身发展,以及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跃。5月14日至5月24日,高一年级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紧锣密鼓的开展了“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校级层面的展示活动。在这为期10天开放周里,我们共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九门学科53节课,做到了班班开放,人人行动,人人参与,人人发展。全体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也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1、领导高度重视。在为期10天的开放活动中,袁校长莅临指导,走进课堂,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师交流经验、心得,高一全体师生都受到鼓舞。另外,各门学科的教研室主任及各年级的备课组长,课前悉心指导,课后交流反馈,使得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2、年级精心组织。高一年级接到通知,专门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质量,确保“教学开放周”顺利进行。
3、教师全心准备。全体高一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教学开放周,围绕“自主、合作、交流、质疑”的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同时,所有的老师也利用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风采,从而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4、课堂精彩纷呈。本次开放周常
态课多,无预演、毫无造作做秀,真实展现年级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自主-导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的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发现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些开课教师在创设情境,引发问题的基础上,能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以学会质疑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最终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5、课后注重反思。每一位开课的教师课前都与同组教师针对上课内容进行交流探讨,课后也与听课的教师就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教法、教学理念等进行切磋交流,共谋发展。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晋江市平山中学 高隆梅
201001
本学期,遵循学校安排,我接任高一年级(7)(8)(9)(10)(11)(12)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根据起始年段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刚入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的进度、重难点,注重以老带新。特将本学期工作汇报如下:
一、培养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注意融入生活及应用,使学生上课愿意听,开心的学,同时注意根据课标大胆去除旧课本中的非考试要求,注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及时针对不同班级特点,修正教学方法。
二、注重师生的交流,上课能关注到学生的眼神,脸部表情,抓住学生心理上课,在上课技能方面有自己的特长,使讲解能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做到师生都是主体。
三、注意及时补差补漏,利用放学后在办公室停留,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养成习惯,做到部分学生面批面改。
四、注重老教师的职责,在本组第一个开设示范课,承诺开放教室,随时可以进入课堂听课。
五、注意及时充电,继续参加了泉州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高中高级教师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研修,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做土壤型的教师〉发表于《福建教育》。
六、在科技文化艺术周中,策划了果酒果醋的制作,在高一高二全体组员的积极配合,由淑惠老师组织、主持及整理汇总,获得了校一等奖。
七、几点反思:
1、注重课堂有效教学,但六个班作业批改量过大,边记录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边批改,却没有更多时间修正全部学生的问题,课后学生及时巩固做的无法兼顾六个班。
2、学生实验的技能层次不齐,目的不够明确的多,不能自主设计思考实验的环节,无法达成期初实验技能的深层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新课改需要。
3、注重全局观念,有层次的布置学习作业,留有预习巩固的环节,却无法解决学生被动学习,只应付必须马上完成的作业的习惯,故等着填鸭才会吃饭的学习型就无法提升,出现了个别班级成绩差距较大。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7
1.教材分析
《月球》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第二个专题,在本单元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这里把月球放在地球之前,“谈天”是为了更好地“说地”。所以,在了解了宇宙中的主要天体之后,对地球的伙伴——月球进行全面学习很有必要,其为学生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了空间思维基础。
2.学情分析
月亮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学生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月相变化是一个抽象的时空概念,由于初中地理教材中没有进行系统的“月球、月相”教学,造成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而月相变化规律的获取是需要一定的实践体会和分析归纳的。虽然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相对于月球这-专题内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态度会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因此,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问题提出]
任何自然地理现象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也就是说,任何“地理原理”都有其所适用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月相的变化规律也是如此。经调查,班上80%的学生已经能初步掌握月相的周期性变化,但仍有约一半学生困惑于月相和太阳、地球、月球的空间位置关系。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时空观呢?这将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一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应抓住机会,通过活动观察法、读图法、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努力使月相的时空变化原理内化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体系。
[教学设计]
(一)嫦娥奔月话月球——月球的基本特征
1.古诗设疑。教师课堂引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但嫦娥奔月后的情境会是怎样呢?嫦娥后悔了。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有诗为证: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那么,她为什么会后悔呢?
2.学生解疑。学生自学月球概况,教师引导学生从月球的形成、环境和月面特征等方面来回答。
3.教师补疑。月球因体积质量小,留不住气体,昼夜温差大,导致环形山与月坑密布。如果此时我们在月球上上课,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呢?
4.录像释疑。月球的表面环境和运动特征。
(1)情境创设:在观看“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后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2)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的,原因是月球的同步自转。
(3)教师提出问题: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造成什么影响?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4)学生得出结论: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二)月有阴晴圆缺一月相的变化
引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月相与农历有什么关系?
1.讲述: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日、地、月的运动,造成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多媒体动态演示:教师演示月相的Flash,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月相的情况。
3.学生归纳:月相成因(重点了解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个月相的位置、月面形状及具体成因)。
4.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5.拓展应用:我们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朔望月制定了阴历,那我国传统的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历法的由来,认识到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建立起民族自豪感。
(三)明月几时有——月相的变化规律
导言:明月几时有,把图问自己。
1.月相变化规律
(1)分组展示:按照学生的组别,分别展示他们在前一段时间对傍晚时分月相的观察记录表,并作简单说明。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符合上海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
(2)师生互动(略)。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行月相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感知同一时间月相在空中方位的变化,以帮助学生获得月相形态及位置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第一手感性材料。
2.师生探究
教师:黄昏月相变化图所反映的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答案:农历上半月,月亮从朔到望,黄昏时呈现的位置逐日向东推移。)
教师: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每小时自转15°,月球与其他天体一样,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视运动也是每小时自转15°,不过方向与地球自转的相反,为自东向西。那么,上弦月什么时候会在西方落下?(答案:约子夜时分。)
教师:满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在正南天空?(答案:约子夜时分。)
教师:黎明月相变化图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月相变化规律?(答案:农历下半月,月亮从望到朔,即由圆到缺,黎明时呈现的位置同样逐日向东推移。)
教师:根据月球的视运动原理,半夜时下弦月在天空的什么位置?(答案:从东方升起,因黎明时下弦月位于天空的正南方,6小时前下弦月的位置应向东推移约90°的角距离,即位于东方地平线上)。
教师:能否归纳出子夜的月相变化规律?(此问对学生而言有难度。)
3.研究性学习:用“月相成因图”演示黄昏、黎明及子夜时的月相变化。
教师辅导:引导学生探究“月相成因图”和“黄昏、黎明月相变化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教师可适当提醒学生注意“月相成因图”中地球周围的地方时变化,尤其是“昏”“晨”两字的潜在价值。
教师演示:“黄昏时月相变化及其位置图”的内容,其实就是观测者站在“月相成因图”的地球昏线处向上所看到的天空中月相变化的情景。
学生演示1:用“月相成因图”演示黎明的月相变化。(站在晨线处,即把“月相成因图”颠倒过来看,向上所看到的天空中各月相的位置、形状及移动规律,也就是“黎明时月相变化及其位置图”所体现的内容。)
学生演示2:用“月相成因图”演示出子夜的月相变化(原理同上)。
教师补充:至于正午时也是有月相变化的,只不过淹没于强烈的太阳光中而已。所以,“月相成因图”不仅能反映月相形成的原理,同时还能模拟出任何时刻地球上观测者所能观测到的月相变化情境。
4.师生归纳:在教师的分析讲解下,学生自行完成月相变化规律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在探讨月相变化的同时,进行月相位置、升落时间变化的进一步研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既能巩固月相变化规律的知识点,又能更全面了解月相时空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验证月相观察成果
教师选择一份有错误的观察记录表,用实物投影仪或PPT展示。学生对照各自小组的记录,阐述观点,讨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
设计意图:真知来自实践,实践又回到理论中受之检验。通过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整合,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归纳的能力。
(四)月相知识的拓展应用——月相断案
林肯担任律师时,曾为一杀人嫌疑犯辩护。该嫌疑犯被证人指证,曾在案发现场被证人看清楚了嫌疑人的面孔。当时是一个上弦月的晚上子夜时分,证人是从案发现场——草垛东侧往西看到嫌疑人的。林肯是如何辩护而胜诉的?请你代林肯设计辩护词。
(五)结束语
本课从嫦娥奔月的美好幻想到人类登月梦想的实现,使我们认识到月球对地球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对月相成因规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明月几时有,把图问自己;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永难全。月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球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更期待大家为我国的“嫦娥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课堂练习
1.说出下列古诗词中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下弦月)
(3)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2.大家来找茬
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但偶尔也会犯错误。仔细观察以下三幅漫画,找找其中可能存有的地理方面的科学性错误(见右上图)。
(三幅图皆为丰子恺的漫画。其中A图的名称有误,“新月”即朔月,应一点月光也没有,而图中所画的月相为残月;B图的月相形状有误,残月的凸面应朝东;C图基本正确,为满月。)
设计意图:引用古诗词、漫画进行月相练习,可反馈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增强课堂的艺术性,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价质疑等地理思维能力。
[自我反思]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除需要钻研教材教法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状况,使设计的教与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思维的时空观其本质是对地理过程的理解与认识。构建地理思维时空观不仅要让初学者意识到地球不仅是由地理事件、地理现象组成的,而且还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本课中月亮的东升西落、月相的圆缺变化等地理现象,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时空观的较好素材。为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学案,让学生通过对月亮的观察活动,亲身体验学习月相的过程,为学生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奠定了基础,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专家点评]
在《月球》一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读古诗辨月相、欣赏漫画主动找茬等,通过创设情境给予体验,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兴趣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去发现地理问题,引导他们反思,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方法,培养地理思维品质。
本课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运用执教者探索的“创造思维读图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探究,从地理表象的积累到空间观念的形成,再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激活。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拼音 教学 兴趣 情趣 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灵活的要求,即:“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个要求把趣味性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可见,如何使抽象的拼音符号“活”起来,“动”起来,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就汉语拼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年级师生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愉快成长呢?下面是我在具体教学中就如何提高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加上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鲜艳明丽的色彩最容易引起低年级学生各种感官的共鸣。所以,一年级教科书上配备了一幅幅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巧妙地把每个汉语拼音符号转化为生动的图案,有益于使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因此,在备课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每一幅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的内容,以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不但从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单韵母“e”的教学中,当学生根据观察情境图:“一只大白鹅浮在水面上,身影倒影在水中。”引出了“e”的读音,教师同时板书“e”的字形,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部分与“e”的字形相似,学生们马上以积极的态度得出了这个字母的形状和鹅的倒影相似的结论,接着教师顺便边讲解,边教学生书写这个字母的笔顺,学生热情高涨,我想“e”这个字母将使学生终生难忘。在教学完六个单韵母后,教师还可以自制这六幅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猜字母。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字母的音和形,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设计不同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拼音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事情,使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刚从宽松丰富的幼儿园环境步入到紧张正规的小学一年级环境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同一事物的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他们对游戏却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游戏可以轻松地调动他们手、脑、眼、口、鼻这些感官的活跃性,使这些感官相互配合并作用于同一对象,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它既不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进一步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游戏种类较多,如:分角色表演、开火车、找朋友、摘果果、猜一猜、变魔术、拼音牌、编口诀等。但不同教学内容对游戏的选择和设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游戏形式设计不当,则会令学生参与热情受挫,学习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所以,教师必须要会精心选择设计各种游戏,例如,在教学jqx和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准备好标有jqx和ü的两个头饰,先由教师和一个学生进行示范,同时配上儿歌 “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马上就摘帽。”(师演jqx,生演ü,配合较好。)然后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之间相互换角色表演。让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尊重别人,而且在愉悦的表演中掌握了jqx和ü相拼的规则。
又如,我在声母的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对相似字母混淆的难点,采用了组织学生编口诀的方法,如,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把雨伞ttt,一尊坐佛fff等,学生学一个编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这样编出的一个个口诀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记忆。
三、编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消除学生对汉语拼音的陌生感。使他们在情感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乐于接受相关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我利用一年级学生善良,容易同情弱者的心理特点编了一个童话故事:一天单韵母孩子“i、u、ü”一起出来找妈妈,小“i”找到了大“Y”妈妈,小“u”找到了大“W”妈妈,小“ü”找不到妈妈,它伤心地哭了,大“Y”妈妈看见了,走上前帮它擦干眼泪认它做了自己的孩子,从此以后小“i”、小“ü”跟在大“Y”妈妈身后,为我们组成了“yi、yu、yue、yin、yun、yuan、ying”7个整体认读音节,使它们共同成为了16个整体认读音节家族中的固定成员。这样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清楚地知道了大“Y”后面只要紧跟小“i”或小“ü”,就会构成整体认读音节这个知识点,同时还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我相信这样获得的知识点会令学生终生难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都很差,皆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它们面对枯燥无趣的汉语拼音字母感觉较为陌生甚至有排斥情绪产生。兴趣是成功打败这些困难的绝佳武器,为了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接受这些字母符号,教师要巧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兼备、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源,这种教学方法将会对汉语拼音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j、q、x”和小“ü”构成音节的规律时,就设计使用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随着欢快的音乐课件“j、q、x”三个卡通娃娃来到了小河边玩耍,河里的小鱼看见了,想和他们一起玩,就摘下头上的帽子向“j、q、x”提出了要做好朋友的请求,“j、q、x”看到小“ü”很有礼貌就和它做了朋友。同时课件出示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马上就摘帽。”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轻松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而且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尤其显著。
五、注意读写结合,不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成果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拼读、拼写能力时,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试着用带调音节进行组词、造句、写话的练习,来赋予音节以实际意义。这样学生可以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既提高了汉语拼音学习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制分类音节卡片,如生活用品类、动物类、交通工具类等,并组织展示、评比。
2.鼓励学生用音节有目标地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3.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自读、集体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轮读、引读等。
4.充分利用自读课本,培养阅读兴趣。
5.读拼音读物,开展讲故事比赛。
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看似枯燥无味,实则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我们一年级教师作为启蒙教师一定要积极合理地设计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内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09-08
2020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10-22
高一年级工作小结05-13
九月高一年级工作总结08-16
礼嘉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07-01
数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0-12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工作总结09-02
高一年级班主任的学期工作总结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