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精选8篇)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全国 2009 年 1 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建筑结构)
课程代码:02396(024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以下四种状态中,结构或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A.结构的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 C.结构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B.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D.结构发生影响耐久性的局部损坏))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试中,标准试块为(A.边长为 200mm 的立方体 C.边长为 l00mm 的立方体
B.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 D.边长为 70mm 的立方体)
3.下列关于混凝土保护层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应大于钢筋的直径
B.混凝土保护层使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 C.混凝土保护层能够保证混凝土开裂后钢筋不会锈蚀 D.混凝土保护层是指从纵筋中心到截面边缘的距离 4.对要求配置腹筋的钢筋混凝土一般受弯构件,当剪力设计值 V≤0.7ftbh0 时,确定抗 剪钢筋用量的原则是(A.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C.按计算要求配置箍筋)B.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D.按计算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5.以下关于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纵筋为桁架的弦杆 C.核心混凝土退出工作 B.箍筋为桁架的竖腹杆
D.混凝土斜腹杆与构件纵轴夹角为定值)
6.钢筋混凝土柱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时,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A.受拉 C.屈服 B.受压 D.不屈服
7.为保证足够的刚度,不做挠度验算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控制(A.长细比 C.跨高比 B.宽高比 D.高厚比
)
8.预应力直线钢筋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σ l 1 =
A.锚固端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a E s,式中 a 是(l
)
1
全国 2009 年 1 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B.张拉端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C.张拉端和锚固端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之和的 1/2 D.张拉端和锚固端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之差的 l/2 9.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考虑内力重分布可按调幅法进行内力计算,是由于(A.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 C.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并形成塑性铰 B.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性能不同 D.受拉混凝土退出工作))
10.五层及五层以上砖砌体结构房屋的墙,所用砖及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分别为(A.MU10 及 M5 C.MU15 及 M5 B.MU10 及 M2.5 D.MU15 及 M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1.混凝土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______。12.钢筋
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包括两类问题:①沿钢筋长度的粘结;②______。13.当增加钢筋混凝土超筋梁纵向受拉钢筋数量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将______。14.应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配置腹筋时,应满足______和最小配箍率要求。15.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ζ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6.对于截面形状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柱,不应采用______箍筋。17.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______。18.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裂缝宽度一般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______。19.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σ 13 是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设备之间的______引起的预 应力损失。20.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的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和______的板面附加钢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小题,21.极限状态 22.少筋梁 23.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ψ 24.弯矩调幅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25.简述钢筋混凝土适筋梁从开始受力到破坏的过程。26.简要说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出现应力重分布的原因和现象。27.简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端部的构造要求。28.简述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的原则。29.块体和砂浆的选用,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30.说明挑梁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和设计计算内容。2
全国 2009 年 1 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31.某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钢筋混凝土 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 b=200mm,h=400mm,bf′=400mm,hf′
=100mm。选用 C25 级混凝土(fc=11.9N/mm2),配有 HRB400 级纵向受拉钢筋 3
20(fy=360N/mm2,
As=941mm2,c=25mm),承受弯矩设计值 M=120kN·m。试验算该梁正截面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提示: γ 0=1.1,α 1=1.0,ξ b =0.518。32.题 32 图所示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 b×h=250mm×700mm,as=60mm。该梁承受集中荷载设计值 P=520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fc=14.3N/mm2,ft=1.43N/ mm2),沿梁全长均匀配置 HPB235 级 φ 8@120 双肢箍筋(fyv=210N/mm2,Asv1=50.3mm2)。试验算该梁的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忽略梁的自重)。
A sv A 1.75 h 0 或V ≤ Vu = f t bh 0 + f yv sv h 0; s λ + 1.0 s 提示: hw ft ≤ 4, V ≤ 0.25β c f c bh 0; γ 0 = 1.0,β c = 1.0; ρ sv,min = 0.24 , s max = 200mm。b f yv V ≤ Vu = 0.7f t bh 0 + 1.25f yv
33.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 b×h=400mm×600mm,s=as′=40mm,a η =1.15;混
凝土为 C30(fc=14.3N/mm2),纵向受力钢筋为 HRB400 级(fy= fy′=360N/mm2)。若该柱承受两组内力作用,第一组内力设计值为 M1=360kN·m,N1=1200kN;第 二组内力设计值为 M2=450kN·m,N2=1200kN。试按对称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要求验算垂直 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提示:(1)γ 0=1.0,α 1=1.0, ξ b=0.518;(2)全部和一侧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分别为 0.6%和 0.2%。34.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为 b×hc=200mm×500mm,梁支承在宽度 l=2400mm,厚度 h=240mm 的 窗间墙上。墙体用 MU10 砖和 M10 混合砂浆砌筑。梁的实际支承长度 a=240mm。若梁端由荷载设计值产 生的支承压力 Nl=102kN,作用在窗间墙上的上部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轴向压力 N=82kN,经验算梁端支承处 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现设置尺寸为 ab×bb×tb=240mm×620mm×240mm 的刚性垫块,试 验算垫块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提示:f=1.89N/mm2。系数 δ1 值表
3
全国 2009 年 1 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σ0 / f δ1
0 5.4
0.2 5.7
0.4 6.0
0.6 6.9
0.8 7.9
影响系数 φ(砂浆强度等级≥5)
β
0.1 0.125 0.84 0.74 0.69 0.64 0.60 0.15 0.79 0.69 0.54 0.59 0.55 e/h 或 e/hT 0.175 0.73 0.64 0.59 0.54 0.50 0.2 0.68 0.58 0.54 0.50 0.46 0.225 0.62 0.53 0.49 0.46 0.42 0.25 0.57 0.49 0.45 0.42 0.39 0.275 0.52 0.45 0.42 0.39 0.36 0.3 0.48 0.41 0.38 0.36 0.33
≤3
4 6 8 10
0.89 0.80 0.75 0.70 0.65
4
全国 2009 年 1 月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2
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环节内容
东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突特色”,具有“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培养目标立足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建立工程概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理论性很强、实践性更强并与现行规范、规程密切相关的课程[2]。东北电力大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0学时)和“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60学时)两部分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1周)、基本构件实验(课外20学时)、课程设计(3周)。
认识实习环节包括施工现场参观、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工程实际问题讨论等内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基本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方式及构造要求,施工主要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建立感性认识,既可直接获取专业知识,又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环节包括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实验和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混凝土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的全过程,特别是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亲自经历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包括梁板结构和单层厂房两个设计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构件选型、荷载导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配筋设计及施工图绘制,教学目的是通过两个比较完整的工程结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简单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设计方法,熟悉构造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是全面实施教学计划的难点和关键,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与手段,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认识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3]。通过认识实习可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及施工的基本概念,建立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望。
本课程组通过调研和召开大四学生座谈会,发现目前认识实习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多数学生和教师普遍存在“认识实习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写一写”的想法,导致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态度不认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内容主要由专业负责人确定,由于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加上学生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很少,缺少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实习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实习场所一般都是临时确定,不能保证具备与实习内容一致的工程项目,同时对现场施工安全性要求很高,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人数较多,联系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实习地点很难。同时由于认识实习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充分体验一个完整的施工过程,再加上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本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夯实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目前,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基本处于实验教师做、同学看的状态,所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均由实验教师制作,包括钢筋制作、绑扎、贴应变片,混凝土浇筑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验方案由实验教师事先确定,整个实验由教师准备、操作、读数,完全变成演示实验,学生只是观看、抄录,按照规定模式填写实验报告,根本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上实验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方法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不能真正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深入地分析实验结果,缺少独立思考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重点主要是验证基本理论,缺少综合性、启发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体现不出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计环节可使学生从确定结构方案、荷载导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构件设计、施工图绘制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结构设计训练,对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设计要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还可以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但目前课程设计环节仍存在设计题目单一、重点不突出、容易出现互相抄袭等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指导效果与质量;(2)教学场所、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教师的现场指导与答疑;(3)课程设计规范化程度不够,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设计的督导与监控力度,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化管理,确保课程设计质量。
三、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措施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实实习内容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实习内容进行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现场讨论,可以从总体到局部,从构造到施工,深入接触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际,并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5]。
认识实习是学生首次校外实习,学生热情很高,但面对实习出现的问题又感到很茫然,因此,必须有教师带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课程组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充分联系相关企业,与丰满电厂培训中心、吉林松花江热电厂、国网江南热电厂建立了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定期安排相关指导教师参加工程实际经验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实习项目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方式及构造要求建立感性认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同时,课程组充分利用校区内已建和在建建筑,通过施工现场参观并听取施工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观看施工工艺或建筑单体的光盘与录像等,使学生熟悉并了解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常用结构体系,了解设计和施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关关系,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理论学习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改革是为了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混凝土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的全过程,特别是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亲自经历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课程组通过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以学生为实验主体,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使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构件设计(包括选择材料、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确定钢筋下料长度及绘制配筋图等),亲自动手制作试件(包括制作钢筋骨架、贴应变片、支模、浇筑混凝土等),亲自制订实验方案,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亲自进行成果分析与整理。通过三年的改革与实践,实验教师和授课教师均反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节省了实验费用,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学生也反映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加深了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课程组2011年开始尝试开展高水平的选作试验,包括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和单片砌块墙受压试验,同样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构件设计与制作、制订试验方案,亲自进行试验操作、数据整理及分析。2009年课程组结合学院教师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申报成功后,同样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教师仅参与指导工作,并宏观把握实验进度和实验经费预算。
(三)整合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课程组通过整合课程设计内容,充分利用教师参与的工程建设具体项目作为设计的原始资料,真正做到真题真做,在设计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课堂教学中未涉及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自主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采取学生自主选题,既避免了全班同学同做相同题目的问题,又富有挑战性。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并绘制施工图。
在时间安排上,课程设计计算部分放到课堂授课环节进行,课程设计周只进行施工图绘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设计时间比较充裕。在指导方式上,课程组全部教师参加课程设计指导,学生自愿选择指导教师,但制定人数上限。这样原来只由授课教师带两个班近70人变为只带14人,提高了指导质量,便于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在考核方式上,课程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20分、评阅20分、答辩60分,避免了原来只根据答辩情况给成绩的情况。为了解课程设计的总体情况,采取指导教师互相评阅的方法,每位指导教师需要评阅其他所有教师的学生成果,同时评阅教师有一票否决答辩权。答辩时分两组,要求指导教师回避。在过程管理上,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定,要求指导教师至少集中答疑三次,每次指导教师需要指明修改意见并签字。计算书部分必须手写,平时成绩和评阅成绩在答辩前给出,统一汇总到课程组负责人处,对不允许参加答辩的同学由所有指导教师集体审议并最终确定。
(四)充实其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1年,课程组在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我校首届混凝土结构设计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评选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吉林省结构设计大赛,取得了两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10年课程组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混凝土肋梁楼盖和单层厂房屋架结构模型制作大赛,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并亲自动手制作,既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与配合协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了学校的好评。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是全面实施教学计划的难点和关键,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与手段,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分析了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强调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实习环节,注重建立工程概念,注重提炼科学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学生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实验、课程设计) 对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运用课程内容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电力大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结合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 提出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充实实习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整合课程设计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实践环节改革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践教学,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邹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2) .
[3]何夕平, 陈燕.土木工程三大实习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5) .
[4]王建平, 胡长明, 李慧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5]张西平, 陈素红.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7)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3
的核心课程,教师应以学校的办学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及行业需要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改革专业素质应用型
0 引言
榆林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在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榆林学院正在处于由传统师范院校全面转型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时期。但类似于榆林学院等的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受师资、实验、学术水平的影响,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1],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构建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按结构材料和类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部分,课程内容由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楼盖、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等五个部分组成[2]。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形式、组成和布置,计算模型、简化假定、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配筋,构造要求等;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础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拥有从事建筑工程中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教学改革
为适应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文章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原教学基础上,结合课程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1 通过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认识革新教学理念
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基本上是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另一所高校里从教,期间没有工程实践机会,不能把教材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造成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基本上偏重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实践脱产。再加上近几年,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设计单位的招聘要求较高,一般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聘于建筑施工一线企业的较多,市场需求会使学生们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把《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这类有关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的课程掌握到位就可以了,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注重于结构设计类的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于以上因素等,导致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而老师对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又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没有说服力,得不到学生的关注。
实际上,框架结构梁、板、柱的布置和设计是一般民用建筑中上部结构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在建筑施工一线时,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看得懂图纸、放了线,还要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钢筋混凝土雨棚属于悬壁板结构,在板面荷载作用下,雨棚板根部受到最大负弯矩,所以在雨棚板的配筋图中,受力钢筋布置在板面而不是板底。据调查历年来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大都是由于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缺乏宏观结构设计理念,乱堆载、乱开挖,擅自改变施工顺序造成的,授课教师通过相关工程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授课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设计单位和施工现场积极实习,努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授课质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1.2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革新教学内容
根据近几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考试成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等,综合反映出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整体底子较薄,尤其高数、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到相关计算原理时,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和本专业其他基础课程老师及公共课老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补充高数、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里等基础知识,例如在讲授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的分层法时,引入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能较好的吸收同时巩固前期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宏观把握,适当减少理论公式推导的讲授,例如在讲授“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时,重点介绍柱子侧向刚度的影响因素及侧向刚度降低系数的实际应用,关于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其复杂计算过程属于课下内容,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课下思考兴趣。
1.3 通过多方面途径革新教学方式
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结构和结构构件形式、组成与布置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片,同时通过板书提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图片中的柱网布置,梁、板、柱截面尺寸的选取是否合理,其优缺点及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措施,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②学术交流。与一些兄弟院校、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事项,增强课堂内容的实践性。
③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诸如确定结构方案、建立结构计算简图、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配筋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和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专业资料的能力,这对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很有帮助[3]。
④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的重要依据和保障。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多部规范,如GB50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上课过程中,要把规范的相关条文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制性条文和技术术语、技术符号等,加强和引导学生树立技术规范意识,养成使用规范、遵守规范的良好习惯。
2 结论
教学改革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飞云,彭军,张新库.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2(05):270-272.
[2]程文瀼,王铁成.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五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李佰寿,金松浩,刘相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27-230.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习报告 篇4
2.了解理论与现场实际的差距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对
待,使书本知识更加深化。3.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课程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地点:安康院新校区逸夫科技楼、宝业集团御公馆。实习时间:2011-5-14—2011-5-18 实习人员:刘康(09级建筑经济管理01班)实习岗位介绍: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实习内容:1.了解梁、柱、板的基本结构。
2.了解钢筋的基本配置情况,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去搭配钢筋。
3.学会计算梁、柱、板的大致配筋情况。
4.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
5.了解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基本构造,以及如何
配置合适的混凝土.6.了解混凝土的配置工序,以及浇筑混凝土的基本过
程。
实习单位工程概况: 1.安康学院新校区逸夫科技楼:(1)建筑面积:20478.7m2.(2)建筑面积层数:A楼地上9层,B楼地上5层(局部带负一层)。(3)建筑高度:37.950m.(4)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列别为丙类。(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基本风压:0.45kN/m2.(7)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8)幕墙设计使用年限:25年(9)施工进度: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2.宝业集团御公馆:(1)总体概况:总体工程有两期,一期工程有4栋楼,二期工程有1东楼。(2)设计层数:每栋楼有十九层。(3)结构类型:1号楼最下面7层采用框架结构,用于公共建筑—陕西信合,后几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用于住宅楼;其他各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4)工程用途;2号楼底为整个小区的车库,4号楼底为整个小区的消防积水和生活给水;内部设计合理,下面设计为一梯两户,每户面积约为120平米(2厅4室1橱3卫),17、18、19层为一户,设计合理.实习的具体过程:
(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业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 置墙,构成灵活自由不同建筑功能的要的剪力墙,有相当
一定数量的剪力的使用空间,满足求,同样又有足够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 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 大洞口两侧、大房交接处。.楼梯间四屋面的女儿墙也应度比较大的梁,如
间外墙和内横墙角最好设置。上人设置构造柱。.跨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3)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A)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 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 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B)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做法。其做法是每30道缝宽为800毫米到
破坏。而后浇代替变形缝的米到40米留一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 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 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C)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 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 分开.D)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成几部分,该缝即为 的结构体系,伸缩缝的温度应力,需设缝将建筑分温度缝。对不同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E)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4)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A)门窗过梁: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B)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梁)。它采用钢筋混凝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
部用钢筋混(非承重土其厚度一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实习的收获和体验: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地一线的参观,使够将所学理 论的与实践相结合,系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5
核要求
一、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25分)
答;混凝土徐变:就是混凝土在长时期和在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随时间不短增长,荷载不变而变形随时间增大,一般持续2到3年才趋于稳定,这种在长时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交徐变。
线性徐变:就是时间和变形量成正比 比例为常数C
非线性徐变:就是时间和变形量程正比 比例为某一变量
区别:收缩时在砼凝固阶段的化学反应导致的,是短期的,在砼强度达到之后就是很小了。
徐变是砼在长时期和在作用下的变形,是长期效应,其数量级也较收缩小很多。
二、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的方向如何?(25分)
答:1.存在正应力(拉力很压力),剪力两者各自形成弯矩,且处于平衡状态
2.一是可能按正载面破坏,二是可能沿斜载面破坏。
3.正载面破坏沿弯矩最大截面的受拉区出现正裂缝。
斜载面破坏是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的截面出现斜裂缝。
三、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梁上哪些位置应分别进行计算?(25分)答;1.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2.弯起钢筋玩起点处的斜截面
3.箍筋数量和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4.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四、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5分)
答:短柱是在轴力作用下发生破坏,长柱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长柱的破坏荷载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柱破坏荷载。
原因是由于长柱的长细比较大,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的影响不可忽略,加载后由于有初始偏距产生附加弯矩。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砖、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称为()。
a.砌体结构b.砂石结构
c.砖石结构d.房屋结构 来源:
2.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广,但不能用作()。
a.住宅b.大跨度结构
c.学校d.旅馆
3.砖的强度等级用符号()表示。
a.ub.m
c.mud.mu
4.砖的强度单位为()。
a.n/mmb.n/mm3
c.n/mm2d.n
5.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分为()。
a.四b.五
c.六d.七 来源:
6.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分为()。
a.四b.五
c.六d.七
7,砂浆强度等级用符号()表示。
a.ub.m
c.cd.mu
8.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
a.四b.五
c.六d.七
9.当验算正在砌筑或砌完不久但砂浆尚未硬结时,砂浆强度取为()。
a.>0b.<0
c.0d.不能确定
10.当验算在严寒地区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抗压强度时,砂浆强度取为()。
a.>0b.<0
c.0d.不能确定
11.轴压试验分三个阶段,第1阶段属于()阶段。
a.刚性b.弹塑性
c.弹性d.塑性
12.出现裂缝时的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倍。
a.0.3~0.5b.0.4~0.6
c.0.5~0.7d.0.6~0.8
13.轴压试验的第ⅱ阶段的荷载不到极限荷载的()倍。
a.0.7b.0.8
c.0.9d.1.0
14.砌体抗压强度比砖抗压强度()。
a.小b.大
c.相等d.不能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砌体结构的优点有()。
a.砌体材料抗压性能好b.保温、耐火、耐久性能好
c.能源消耗小d.材料经济,就地取材
e.施工简便,管理、维护方便
2.砌体结构的缺点有()。
a.耗费能源b.自重不太大
c.自重大d.施工劳动强度高,运输损耗大
e.相对于块材的强度来说还很低,抗弯
3.烧结普通砖是以()为主要原料。
a.砂粘b.土
c.页岩d.煤矸石
e.粉煤灰
4.烧结普通砖可分为( )
a.烧结粘土砖b.烧结页岩砖
c.烧结煤矸石砖d.烧结灰土砖
e.烧结粉煤灰砖
5.蒸压灰砂砖是以()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
a.石灰b.土
c.砂d.粉煤灰
e.煤矸石
6.蒸压粉煤灰砖是以()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
a.石灰b.粉煤灰
c.石膏d.土
e.集料
7.下列属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的有()。
a.mu5b.mul0
c.mul5d.mu20
e.mu30
8.下列属于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的有( )
a.mu5b.mul0
c.mul5d.mu20
e.mu25
9.砂浆按组成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a.纯水泥砂浆b.水泥混合砂浆
c.粉煤灰砂浆d.石灰、石膏砂浆
e.粘土砂浆
10.下列属于砂浆强度等级的有()。
a.m15b.m10
c.m7.5d.m5
e.m1.5
11.由于砂浆铺砌不均,砖块不仅受压,而且还受()的联合作用。
a.弯曲b.拉力
c.剪力d.扭转
e.局部压力
12.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砖的强度等级b.砂浆的强度等级
c.砌筑质量d.砂浆的种类
e.砂浆的厚度
13.控制砌体砌筑质量包括()。
a.砂浆的厚度b.砌筑时砖的含水率
c.砂浆的饱满度d.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e.墙的强度
考点16自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c5.b6.a7.b8.b9.c10.c11.c12.c13.b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e3.bcde4.abce5.ac6.abce7.bcde8.bcde9.abde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 篇7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总学时128, 课程设计教学60学时。包括专业有土木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 因此该课程教学具有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现状。
本课程内容覆盖面广, 计算公式、代表符号及构造规定较多, 同时实践性较强, 因而容易产生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而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首先是公式繁多;其次是公式相应基本概念和公式适用条件容易混淆;再次在专业课中合理应用公式的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单靠记忆而不理解的知识是很容易忘记的, 进而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基于上述原因, 容易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恐惧心理, 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2]。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该课程的内容主线, 深刻理解其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并能用所学的设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是该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综合上述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 该课程学习中存在“七多”、“两难”问题, 即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构造要求多、教学环节多等“七多”和容易产生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两难”问题。按照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 总结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改革尝试。
1. 优化教学内容,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是精选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取舍。重点讲授《混凝土结构》中:受弯、受压两种基本受力构件、肋形楼盖设计方法;《砌体结构》中:受压构件的高厚比验算、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和墙体验算。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包括基本理论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对于基本理论部分抓住“试验——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析——基本假定——建立计算模型 (应力应变图形) ——基本公式——适用条件——基本公式应用——构造规定”主线组织教学。对于结构设计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问题, 重点在于各类结构形式的受力分析和构造要求, 强调结构的整体作用, 授课时抓住“计算简图一一内力分析——截面设计一一构造规定——绘制施工图”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 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如在讲授双筋矩形梁承载力计算时:重点分析截面上钢筋、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启发学生由截面内力平衡条件得出基本公式;在基本公式应用方面:首先启发学生根据实际计算问题找出公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当未知量个数多于方程数时, 则重点讲解补充条件的选取原则是使总的钢筋用量达到最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综合素质[3]。
2. 多种教学手段并举, 进行启发式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手段与课程特点相结合。适时地采用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多种手段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将文字、图表、动画录像剪辑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投影设备呈现给学生, 避免了教师不断地抄写板书和在黑板上作图, 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用于讲解那些需要充分展开和反复推证的内容, 提高了授课效率。另外这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信息量大, 能把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化, 增加了讲课内容的直观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对混凝土结构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动手能力。首先利用专业认识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安排学生到工地参观, 使学生对梁、板、柱等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以及钢筋的配置、锚固、搭接、延伸和弯起等构造要求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其次在混凝土结构课程结束后安排“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这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 对学生进行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的综合训练, 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查阅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等专业资料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程设计能力。
3. 项目教学法
将课程教学与某一在建工程联系起来, 根据教学目的和进度分批组织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参观:
(1) 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 使学生逐步建立工程结构意识。如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某在建工程, 现将该工程的施工图借给学生阅览, 总结学生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结构部分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并了解其施工方法, 经过实践后学生接受新东西也比较快。
(2) 结合教学内容, 安排综合性练习。如在讲完正、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之后, 选择工程中的梁进行设计。
(3) 举办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向学生介绍有关事故的现象,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 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毕重, 聂淼鑫,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案例教学[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l2) ;130—133.
[2]张永玲, 浅谈《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7 (9) , 101-103.
砌体结构总结 篇8
2、砌体结构的优点: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2有很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使用年限长。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4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上无特殊要求。5当采用砌体和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速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缺点:1砌体结构的自重大。2砌体的抗震和抗裂性能较差。3砌筑施工劳动强度大。4粘土砖制造耗用粘土,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环保。
砌体结构的发展展望:1积极发展新材料2积极推广应用配筋砌体结构。3加强对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构造措施的研究。4加强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5革新砌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3、块体是组成砌体的主要材料。常用的砌体块体有砖、砌块、石材。砌块按尺寸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常用的是小型。烧结普通砖:240*115*53多孔砖:P型规格240、115、90。M型规格190、190、90.4、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及细骨料(如粗砂、细砂、中砂)加水搅拌而成的黏结块体的材料。作用:是将块体黏结成受力整体,抹平块体间的接触面,使应力均匀传递。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提高了砌体的隔热、放水和抗冻性能。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塑形掺合料(石灰浆和黏土浆)所形成的砂浆。这种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好。
5、对砂浆质量的要求:1砂浆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砌体强度及建筑物耐久性要求2砂浆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即和易性能良好,以便于砂浆在砌筑时能很容易且较均匀的铺开,保证砌筑质量和提高功效。3砂浆应具有适当的保水性,使其在存放、运输和砌筑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泌水、分层、离析现象,以保证砌筑质量,砂浆强度和砂浆与块体之间的黏结力。
6、12墙的实际宽度是115MM;24墙(一砖)的实际宽度是240MM;37(一砖半)墙的实际宽度是240+10+115=365MM;50(两砖)墙的实际宽度是240+10+240=490MM
7、砌体受压破坏三个阶段的特征:第一阶段:从砌体受压开始当压力增大至50%~70%的破坏荷载时,多空砖砌体当压力增大至70%~80%的破坏荷载时,砌体内某些单块砖在拉、弯、剪复合作用下出现第一条裂缝。在此阶段砖内裂缝细小,未能穿过砂浆层,如果不在增加压力,单块砖内的压力也不继续发展。
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当压力增大至80%~90%的破坏荷载时,单块砖内的裂缝将不断发展,并沿着竖向灰缝通向若干皮砖,并逐渐在砌体内连接成一段段教连续的裂缝。此时荷载即使不在增加,裂缝仍会继续发展,砌体已临近破坏,在工程实践中视为构件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
第三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砌体中的裂缝迅速延伸、宽度扩展,并连成通缝,连续的竖向贯通裂缝把砌体分割成半砖左右的小柱体(个别砖可能被压碎)失稳,从而导致整个砌体破坏。
8、砌体的受压应力状态特点:1单块砖在砌体内并非均匀受压2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存在交互作用3在竖向灰缝出现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应力集中。
9、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1块体与砂浆的等级强度2块体的尺寸与形状3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的影响4砌筑质量与灰缝的厚度。
10、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性能:第一阶段:在加载的初始阶段个别砖内出现第一批裂缝,所表现的受力特点与无筋砌体相同,出现第一批裂缝时的荷载约为破坏荷载的60%~75%,较无筋砌体高。
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纵向裂缝的数量增多,但发展很缓慢。纵向裂缝收到横向钢筋网的约束,不能沿砌体高度方向想成连续裂缝,这与无筋砖砌体受压时有较大的不同。
第三阶段:荷载增至极限,砌体内部分开裂严重的砖脱落或被压碎,最后导致砌体完全被破坏。此阶段一般不会像无筋砌体那样形成1/2砖的竖向小柱体而发生失稳破坏现象,砖的强度得以比较充分的发挥。
1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1纵墙承重方案
传递路线:板——梁(屋架)——纵墙——基础——地基。特点:房屋空间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但是由于纵墙上有大梁或屋架,纵墙承受的荷载较大,设置在纵墙上的门窗洞口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横墙数量较少,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一般适用于单层厂房、仓库、酒店、食堂等
2横墙承重方案
传递路线: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特点:横墙数量多,间距小,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由于纵墙是非承重墙,对纵墙上设置门窗洞口的限制较少,立面处理比较灵活。横墙承重适合于房间大小较固定的宿舍、住宅、旅馆等。
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竖向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楼(屋)面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横墙或纵墙} 特点;既可保证有灵活布置的房间,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所以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医院等。
4内框架承重方案 传递路线:
楼(屋)面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
{柱——柱基础
}
特点: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但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差。另外由于竖向承重构件材料不同,基础形式亦不同,因此施工较复杂,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内框架承重方案一般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仓库、商店等建筑。、房屋的空间工作:由于山墙或横墙的存在,改变了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使房屋有了空间作用。而且两端山墙的距离越近或增加越多的横墙,房屋的水平刚度越大,房屋的空间作用越大,即空间工作性能越好,则水平位移越小。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越大,表明整房屋的水平位移与平面排架的位移越接近,即房屋的空间作用越小:反之,值越小,表明房屋的水平位移越小,即房屋的空间作用大。因此,η又称考虑空间作用后的位移这件系数。
1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两个主要因素是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
1刚性方案:当横墙间距小、楼盖或无盖水平刚度较大时,则房屋的空间刚度也较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的顶端水平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类房屋称为刚性方案房屋。当房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0.33时,可以用此方法。2 弹性方案:当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大,楼盖或屋盖水平刚度较小,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顶端的水平位移很大,接近于平面结构体系,这类房屋称为弹性方案房屋。当
η>0.77时,可以采用此方案。3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方案和弹性方案之间,其楼盖或屋盖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横墙间距不太大,能起一定的空间作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顶端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的水平位移小,但又不可忽略不计。当0.33≤ η ≤0.77时,可按刚弹性方案计算。
14、单层 刚性方案房屋设计计算假定:1纵墙、柱下端在基础顶面处固结,上端与屋面大梁(或屋架)铰接
2屋盖结构可作为纵墙上端的不动铰支座。
15、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顶部承受洞口上部一定范围内荷载的梁称为过梁。
16、过梁的荷载:一种是仅承受一定高度范围的墙体荷载,另一种是除承受墙体荷载外,还承受过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梁板传来的荷载。
17、墙体荷载:1对砖砌体,当过梁的墙体高度h小于L/3时,墙体荷载应按照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3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2 对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小于 L/2 时,墙体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18、过梁的破坏:过梁跨中截面因受弯承载力不足而破坏;过梁支座附近截面因受剪承载力不足,沿灰缝产生45°方向的阶梯形裂缝扩展而破坏;外墙端部因端部墙体宽度不够,引起水平灰缝的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支座滑动破坏。
19、圈梁: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结构,称为圈梁。位于房屋0.000以下基础顶面处设置的圈梁,称为地圈梁或基础圈梁。位于房屋檐口处的圈梁,称为檐口圈梁。
作用:在房屋的墙体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20、挑梁三种破坏形式;1抗倾覆力矩小于倾覆力矩而使挑梁绕其下表面与砌体外缘交点处稍向内移的一点转动发生倾覆破坏。2当压应力超过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时,挑梁下的砌体将发生局部受压破坏。3挑梁倾覆点附近由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引起弯曲破坏或剪切破坏。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试题】推荐阅读: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07-08
混凝土结构试题及答案09-29
砌体结构10-29
组合砌体结构07-07
砌体结构住宅09-17
砌体结构房屋10-06
既有砌体结构11-08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07-15
砖混结构:砌体、裂缝05-10
砌体结构建筑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