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李商隐的鉴赏

2024-10-04

无题李商隐的鉴赏(共8篇)

无题李商隐的鉴赏 篇1

一、“无题”之非功利的创作倾向

非功利, 顾名思义是指诗人不把诗歌当做步入仕途或者名垂千史的工具。

中国古代文学很早就与带有幻想和浪漫性质的巫术文化远离, 而与关注人情伦理的史官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便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功利性格外突出。诗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功利性当然无法避免。

诗歌给作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最重要的莫过于仕途前程。这主要表现在科举中和行卷温卷的作品。唐代开始的诗赋取士, 虽然表现了朝廷对于文人的重视, 但文学同时也披上了功利的外衣, 让寒门子弟驰骋才情的同时又束缚了他们的思想。科举考试的题目大都事先规定, 题目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内容的规定。除少数优秀作品外, 大多数科举诗作在成就上并不突出。这也充分说明了“为题造文”的功利主义做诗方式之不可取。至于行卷和温卷中的作品, 虽不限定题目, 但却有着固定的阅读对象和固定的阅读目的, 因此不可能是无题诗, 或者是题目含混、题旨不清的诗歌。

李商隐的无题诗, 正是对种种功利性进行了否定, 走向了纯情、唯美、自由抒情。这些诗歌不为宣传有关政治教化的内容, 不为科举、行卷、温卷, 不为显示才华, 甚至不存有以此流芳百世的目的, 多抒写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 因而无题无序, 不对诗歌的主旨作任何功利性的注释。如李商隐《无题二首》 (之一) :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 着重抒写昨夕相爱而又受到阻隔时对意中人的思念, 表现出痛苦而又欣慰的复杂内心感受。

把有题无题、先题后题当做“诗之真伪”的标准, 认为“诗有题而诗亡, 词有题而词亡”, 当然不免偏激。事实上, 在李商隐所作的六百多首诗当中, 大多数是有题目的, 它们遵循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 表现了其志向抱负和对晚唐愈来愈严峻的社会危机的深深思索。这些诗歌与沿着“缘情而绮靡”的路线走向的自由抒情无题诗呈现出分途发展的面貌。这种分途实际上正对应了宋代的诗词分途——宋诗继承了杜甫的为现实而作的精神, 并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 将诗歌功利性发展到了更深的程度, 而宋词则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情为宗旨作词的非功利作风。

二、“无题”之开放性的阐释空间

就诗歌而言, 作者意图与作品的题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诗歌的题目或概括主旨, 或标示创作的时间、缘起、抒情的本事, 如有序文, 则更加详细, 由此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中找到作者的用意何在。而无题之作, 则因题目的缺失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作者意图的缺失, 使文本具有了对读者的开放性, 从而对无题诗出现了众说纷纭的情况。如李商隐的《无题》:

白道萦回入暮霞, 班雏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 枉破阳城十万家。

假设此诗的题目是《某年某月某日夜与某女别》或《某年某月某日偶遇》或《赠令狐郎中》或《有感》, 这首诗便会有相对固定的理解。如用第一题, 那么冯煦的理解最恰当;如用第二题, 屈复的理解便比较合理;如用第三题, 吴乔的解释便不算是牵强附会, 纪昀的评价也颇为中肯;如用第四题, 姚培谦、程梦星的解释便非常适当。正因为题目所代表的作者意图的缺失, 才导致了这种种不同理解的出现。尽管从表面上来看, 他们还是抱着去挖掘作者意图的态度, 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理解方式使作者意图有一种权威性, 只有打着作者意图的幌子才使自己的阐释更加有说服力。而实际上在幌子的下面, 是他们凭借对诗作语言和自己的社会、文化经验所做出的创造性阐释。

李商隐还有一些诗作, 虽有题目, 但题目中没有提供对于阐释作者意图有利的信息, 这样的诗被称为“准无题诗”。以《锦瑟》为例: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沦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该诗在李商隐所有诗歌中是歧解最多的一首。

我则比较倾向于自伤身世说。“五十弦”与“华年”相呼应, 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己才华出众, 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然流逝, 惆怅哀怨。诗人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 政局动乱, 命运如浮萍, 同时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珠”、“玉”是诗人的自喻, 不仅表示才能, 更是表示他的德行和理想。诗人借这两个形象, 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 却不为世用的悲哀。诗的最后, “此情”总揽整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 揭示了全诗的寓意, 即回首过去不得志的感伤。

李商隐的无题诗较其他诗人来说较多,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加上题序的话大概就会减少这样的歧义了。当然这样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首诗的魅力, 因为诗词毕竟不是论文, 它的美感很大程度上在于内涵的丰富, 而不在于观点的明确。

三、结束语

无题诗并不是指没有题目的诗, 而是没有一个可以去定义整首诗的确切的题目, “无题”赋予诗以非功利的意义和更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功利的创作自由和开放性的阐释空间是“无题”使李商隐能够取得重大的艺术成就, 在后世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李商隐诗歌作为晚唐诗歌的杰出代表, 在诗词擅变的过程当中对唐宋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摘要:无题诗是指标题为“无题”或以诗歌开篇前二或前四为题目的诗歌, 并不是没有题目。李商隐的无题诗是最为人传诵的, 而且一直也是研究者热衷的内容。中国古代诗歌的题目与创作的功利性目的有密切关系, 而李商隐诗歌的“无题”则否定了这种功利性, 不为宣扬政治教化, 不为科举考试、行卷、温卷, 不为显示才华, 甚至不为流传后世, 因此达到了创作的自由。本文试图讨论李商隐无题诗的非功利性创作倾向, 从而增强了诗歌的开放性, 使读者的阐释空间加大, 造成众解纷纭的情况。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篇2

关键词:无题;用典;比兴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53-02

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在文学史上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两大派特点,以张采田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题”诗均属“托意”、“寓言”之作。以苏雪林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无题”尽为“爱情、艳遇”篇什。陈贻欣在《李商隐恋爱实际考辨》一文中甚至提出了“无题诗纯写恋情,别无深意”的观点。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无题”诗是否确有寄托。

一、用典的不露痕迹

典故的运用难就难在自然、巧妙、不着痕迹,古文论家们对于用典论述最多的也是这一点,可以说这是对用典的基本要求。诗论家用“水中着盐”来形容这一特点:“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就是说用典应像水中放盐,已有了盐的成分却没有盐的痕迹,水和盐已经融在了一起分不出彼此。

李商隐诗的用典非常讲究自然、巧妙,他的诗语言优美、工整,再加上擅长四六文体,精于属对,使事工稳,常不动声色地把典故嵌入其中,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和诗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用事“能令人事如己出,天然浑成”成为诗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他的无题诗,在这一方面就很有特色。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是比较有格调的爱情诗,和晚唐其他诗人的艳情诗有很大的不同,诗常常表现的是很复杂微妙的情绪,情致缠绵,韵味深长,朦胧而含蓄,因无法名言或确言,而以“无题”标之。

这些诗,不是尽情的宣泄和放纵感情,而是感情内敛,埋没情绪;不是尽可能清晰,明白地把诗人的内心感情表达出来,而诗用曲折的笔法,华美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侧重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种种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和相互之间等待的无奈,相思的痛苦及对爱情的执着,深情。

无题诗诗境的创造,很多时候就是借助于典故的运用,比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无题”诗因文学极富文采,非常优美,自然而被广为传诵它的寄意若有若无,引起后人的争议,有主寄托说,有主爱情说,刘学锴,余恕诚的观点“不谓其必有寄托,而言其情之可以相通”更为合理。

这首诗作为一首向上陈情的诗实在诗不合适宜。但作为一首爱情诗,却是一首刻骨铭心的爱情。它的缠绵,真挚,深情,感动感地,有很强烈的震撼力,诗一首苦恋的歌,大有天荒地老,死而后已的执着。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常人每能体验却苦于无法表达,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整首诗的语言明白晓畅,近似白描,诗李商隐诗中不多的能让普通人一看就懂的诗,给这首诗增添诗意和典雅的是最后一联用了两个典:“蓬山”和“青鸟”。

一般说来,用典如果生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使连贯流畅的画面或意象中断,就造成“隔”。李商隐这首诗的典不仅用的不隔,而且和诗情诗意结合的天衣无缝,不着痕迹,甚至因用典增添了典雅和诗意,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能够“秘响旁通”,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一首诗就是一组画面,它们在读者的脑海中呈现和流动,诗中有画的妙境就产生了。用典不仅无碍于诗意的传达,由此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李商隐诗一个喜欢用典的诗人,相传李商隐作诗文,“多简约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李商隐有少量诗歌的确因为太多的典故使得诗歌过于晦涩,令人无法理解,但是从总体而言,他的大部分诗却正因为其创造性的用典使得诗歌显得更有意味,更含蓄,更典雅从而形成了自己含蓄,婉约的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诗用典的特点诗化实为虚。他的诗淡化了甚至搬开了典故原有的内容和情节,典故本来的意义并不是作者想在诗中表达的意义,只是采用典故的内容和情节所带来的气氛,情趣和意味,以及所具有的情调和韵致,目的是渲染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境。

有些作者在谈到李商隐诗这一特点时,常提到诗和典故在情感上的类同性:“后世诗人在相似的时空环境人生际遇中,体验到同样的情感震动时,由于类比联想的作用,自然会使这类典故,以表现这种异代美感共鸣,这是一种意境和美感再现的典故。”这种感受也许诗古往今来的人们在人生中都会体验到的,古人体验到了,留下了故事,凝聚为典故,今人体验到了,想到了典故,这是古今人心灵的共鸣,于是典故便被用在诗中。”

典故诗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用典能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使难以明言的情意得以顺畅的表达。对于李商隐诗的用典,不仅用的非常好而且用的非常巧,它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相当含蓄地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创造了朦胧深邃的意境,也由此形成了他的诗歌特色和风格。

二、比兴的有所寄托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认为“比”是“切类似指事”,“写物以附意”,也就是比方的意思,而“兴”则是“依微以拟文”,“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即以小见大,含有联想的意思。他还指出:“比则蓄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就是说“比”是由于作者内心激愤,以明显的比喻写出了斥责的诗句,显而易见。“兴”是“婉而成章”,是作者想要书法某种感情却以委婉的譬喻来寄托讽谏的心情,寓意深远。

李商隐继承屈原进步诗歌的传统,从屈原艺术宝库中学习了象征手法运用,特别是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遭遇的比兴手法更为他所自觉继承。他的无题诗不只创造一些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名句,而是把比兴寄托这种手法运用于全篇。

无题诗诗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也是他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最大的贡献之一。屈原开创香草美人手法,在《九歌》、《招魂》中多次运用此手法。李商隐将这一手法继承并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笔端绘画了许多美女形象并以之自况。

例如《八岁偷照镜》: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血弹筝,银甲不曾脚。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首诗借写一个聪慧的少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华和美丽日渐显露,但由于束缚于环境及人,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作者这里用少女以自况,慨叹自己自持才华,却仕途不达。表达了李商隐渴求功名的愿望及对自己政治命运的担忧。又如“何处哀筝随急管”中通过贫家少女和富家少女在感情上的不同遭遇,暗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失意的苦闷。其中“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写出贫家少女不能出嫁,度日如年的感觉。这里的“东家老女”显然诗李商隐的化身。借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官场处处受排挤,但有无可奈何的黯然伤感的情绪。由于心情郁闷,境况不顺,我们便可以看出诗人的心境也与“东家老女”一样度日如年。

再如“照梁初有情”些一个少女在爱情生活上失败,即“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些少女通过锦书频频的传达情意,最终未果而愁上眉梢来寄托自己在政治生活上不懈追求却屡遭失败,愁苦之情便灌注于诗中。

诗中的“芙蓉作裙衩”句以荷花清丽脱俗来表现美人的精妙姿容,而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如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其性情活拨,姿容美丽,情操高洁。而李商隐对这一传统手法的充分继承。李商隐对香草美人手法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如《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这首“无题”诗,如果从叙事的角度看,有点让人找不到头绪,如果从心象看,则“云浆”句诗追求未遂,“如何”二句是所追求的对象在心境上渺远难即的感受。不仅能够意会,而且进一步诱发起读者某些类似的心象引起更多的回味。

李商隐的“无题”诗并不是单纯的在写诗,而是在诗中有所寄托,有所隐喻,把自己的仕途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部都倾注在诗中,他的“无题”诗读起来给人感觉是无奈,愁苦。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唐代独具特色。李商隐的成就绝不是横空出世,无所依傍的,而李商隐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开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无题”诗。

参考文献

[1]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

[2]苏雪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

[3]文史.第六期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4]薛雪.一瓢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魏庆之.诗人玉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黄鉴,杨文公谈菀,阮阅.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8]梁佛根.义山诗的用典心里动因于中国传统诗歌用典的文化内因浅探[J].河北师专学报,1994.

[9]文选:蜀都赋,引住蜀记.

李商隐的无题诗论文 篇3

人们总是觉得李商隐的无题诗就像是诗谜一样的扑朔迷离,难以猜解。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李商隐的无题诗与诗谜确实有一种相似的结构。下面我们就无题诗与诗谜的结构进行一番解析。

一、诗谜与无题诗

诗谜与无题诗结构有相似之处。写作时都是先有谜底,而后有谜面。按照谜底来写谜面,谜面即诗的表层描写,形成一个比喻系统,或叫象征系统。以此来象征、影射、比喻谜底,引导读者向谜底方面联想,猜测。让人从表面的意象系统(喻)去寻找深层的作者之意(隐)。如《易》中“象”之与“意”,象是比喻系统,意是象之所指的谜底和答案。象是喻指,意是所指。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以象指意的。举一个例子来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曹雪芹拟宝钗写了一首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首谜语的谜底是“更香”。燃香当然是有烟的,因此,诗谜的首句便以烟的意象,使人朝着燃香时所冒的烟方面联想。第二句是说这种烟与琴与衾无关,即指明这种烟不是弹琴时所燃的炉香,也不是薰衣被用的薰香。三句是说它不是计时用的竹筹或铜筹(即铜漏),它与鸡人(宫中报时官员,他们用的是铜筹,而不用更香)无关,但又与计时有关。四句是说它与侍女无关,也不是夜间须经常添油的油灯,但又与夜有关。五六两句是刻画更香的特征,最后两句是说,每个夜晚,无论是风雨阴晴,时光荏苒,它都在冒烟。更香是一种为夜间打更的人特制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名更香。整个谜面组成一个象征系统,而这个象征系统的指向,就是更香。然而这只是第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它的寓意系统。整个诗谜是在暗示薛宝钗以后的凄凉的寡居命运。携两袖空烟,暗示她荣华过后,两手空空。与琴与衾无缘,是暗示她没有与宝玉琴瑟谐和、同衾共枕的命运。“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是暗指她将来长夜寂寞,无人相伴。“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是暗喻她将度过忧伤痛苦的一生。末二句是喻指,不管是阴晴风雨,光阴荏苒,她的苦痛都是无法消解的。整首诗谜典雅精工,也可以说是一首无题诗。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摧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此诗的表层意象所指,显系一首写与情人幽会,而情人不至的情诗。首二句写相期约会,等了一夜,而情人不至。三四两句,恍惚中似与情人相会,醒来是一场空梦。起来写了一封情书,却无处可寄。五六两句似回忆梦中情景,与情人相会的场所。七八两句写与情人相见之难,真是如同相隔千山万水一般。此诗的谜底,显系写自己失恋。然而此诗的第二层之意,即深层之意,又似别有所指。清人胡以梅云:“此诗内容,起言君臣无际会之时,或指当路止有空言之约,二三四是日夕想念之情,五六言其寂寞,七八言隔绝无路可寻。若以外象言之,乃是所欢一去,芳踪便绝。再来却是空言也。”(《唐诗贯珠》)这首无题诗在结构上与上面所提的曹雪芹代书中主人公薛宝钗所作的诗谜,是非常相似的,属于异体同构之作。有鉴于此,苏雪林才将他的无题诗说成是“用各种典故制成”的“巧妙诗谜”,因而戏称他为“诗谜专家”(参见苏雪林《唐诗概论》第十八章)。她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猜谜与解诗

如果说写谜与写诗,属于创作美学的范畴,那么解谜和解诗则属于读者的接受美学的范畴。做为谜语来讲,每个谜语都有一定的猜解范围和提示。如“打一字”、“打一物”、“打一人名”或“打一地名”等等。有的还指出是“谐音”或是“解意”等。这些提示当然都是诗谜的作者所给的。其实无题诗的作者也是如此。只不过是这些提示有的留下了,有的没有留下。原本在作者的心中都是有的。李商隐的诗谜有两种,一个是有答案的,一种是无答案的(其实也是有答案的,就是作者没有说或不愿说)。有答案的如《泪》、《蜂》等咏物诗,答案就是题目。如《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诗中不见泪字,但整篇都写的是泪的典故。诗面意象所指方向,皆让人向“泪”的方面联想。若抹去此诗的题目,它就恰似一首写泪的诗谜。清人赵臣瑗曰:“一二先虚写,一是宫娥,二是思妇。此二种人,最善于泪,故用以发端。中二联,皆泪之典故,然各有不同,三四是为人之泪者,五六是为己之泪者。送终感恩,悲穷叹遇,尽于此矣。七八再虚写天下之泪,无有多于送别,而送别之泪,无有多于灞桥,故用收煞。”(《山满楼笺注唐人七律》)此是诗的表层义。此诗的深层义,或说引发义,当不止写泪,而是写出了自己长期沦落下僚,怀才不遇,壮志不得实现的悲伤。此诗句句咏泪,诗面的指归也在泪,故诗人以《泪》作题。

那些无答案的就是无题诗。这些无题诗,诗面大都是写艳情的,之所以题作无题,大概是诗人故作玄虚,故意将诗的表层义,说成是喻体,即暗示读者说,此诗是别有寓义的。有时诗人故意制造迷宫,让人上圈套。如诗人曾说自己的诗是“楚雨含情尽有托”以自我标榜,故意将读者的目光,从诗面中的艳词丽句上面引开,让你去猜其他的含义。至于是否真是别有寄托,当然只有诗人一个人心里最清楚。或是真的别有寓义,或者是诗人故意放的烟幕弹,而仅是写自己的情事,只是不好明白说出罢了。而索解诗篇的人(即猜谜者),却是自以为找到了提示的。解诗如同猜谜。读者的猜解则是从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是沿着诗面所指示的喻象来寻找诗中所喻指之意的。没有谜底的谜语,就可能有多种猜解。无题诗就如同没有谜底的诗谜,在读者的心中就可能有多种答案。着重于政治与个人遭遇方面的,都从李商隐与牛李党方面的关系来加以索解。而着重于从艳情方面的,都从李义山的爱情遭遇来试探。而着重于人生哲理方面的,则从李商隐对人生的感悟来解他的无题诗。



三、李商隐无题诗创作的心态

李商隐创作了那么多的无题诗,写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似可解又似不可解,似诗谜,而又没有谜底。那么,他创作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应是唯恐人不知,又恐人太知。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约李商隐所写的情事有不好公开的一面,有想让人家知道又不想让人全知道的矛盾心理。全不想让人知,何必写?不想让人全知,故写成了诗谜,让人猜解。猜对了,我心自知;猜不对,暗自高兴,说明我手段高明,你猜不着。你猜对了,我有遁词可辩,可避免现实纠纷,顾全脸面;你猜不对,也不妨碍我自己感情的宣泄,作为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的记录,往事的回忆。因无题诗所写的是他难于启齿的情事,而又忍耐不住,不得不吐的感情宣泄,因而只能以曲折的表现手法,语意多岐的语言,朦朦胧胧的意境,来表达他不愿明说的情怀。一方面是必须写,不写就心中憋得难受;一方面是不便写,写得太白了会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或面子上也挂不住。他要写无题诗的原因是出于诗人的一种传达欲,或者说是感情与人分享的欲望,很想让情人或知情人分享他的感情的喜与忧。能知道其中隐情的人不能太多,只限于当事人或少数知心朋友。再则是出于诗人的一种表现欲,他是在用一种新的手法来创作诗歌,即以此来表现他的诗艺技高一筹,不同凡响。他的无题诗的写作,大多是出于这种欲人知又不欲人全知的矛盾心理。他的无题诗挠人心痒,逗人索解,故其诗欲显却隐,欲盖故彰,半遮半掩,羞羞嗒嗒,朦朦胧胧,使人如堕五里雾中,但又仿佛让你猜到了什么,引逗你不断地去猜,去想。

四、无题诗之岐解

诗谜一般是只有一个谜底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谜底不止一个。越是难猜的谜,越是这样。无题诗也是如此。无题诗的谜底,作者心中有数,只是没有说出来了罢了。但好的无题诗,也仿佛有许多的谜底,让人去猜。为什么会这样呢?钱锺书有个理论叫做“喻之多边”,即比喻有多种指向,并非与所喻指之事物皆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比喻只是在某些方面相似,并非全部相似,能划上等号。如“梨花一枝春带雨”,只是在洁白美丽而又带有晶莹的露珠的意象方面,有似于杨贵妃的戚容的美丽,并非杨贵妃的丽容就是一支带雨的梨花。因此喻象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可以与所指的意有相同之处。所谓“形象大于思维”,即是此意。喻的多边性,导致了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系统之所喻指,并非就一定是李商隐原来写诗时的意。再加上语词的多义性,更增加了诗的岐意。这是从诗的文本方面来说明无题诗可能招致的岐义。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从诗的接受者即读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明无题诗的意旨之所以众说不一。解诗者并非一定是要诗的意象符合其原意,而是为了个人的文学主张(或适应某一派文学派别的主张)或心中爱好而来理解甚至故意曲解原意,以达到解诗者“六经注我”的目的。经学家欲把李商隐看成是一个圣洁的君子,故以比兴说诗,其无题诗含有深切的政治含意。浪漫文人把李商隐看成是一个多情的才子,故将无题诗解成是李商隐恋爱的自述。哲学家把李商隐说成是一个深通哲理的哲人,故从其诗中看出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从读者的接受美学来看,他们解诗的美学观不同,爱好不同,目的不同,因之,其解也就不同。

以上原因造成了李商隐无题诗的众多的岐解。这种岐解并非就没有意义,这些岐解叠加和增添了李商隐无题诗的内涵,丰富了无题诗的意义和文化意蕴,增加了读者参与创造的兴趣,激活了李商隐诗所生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李商隐无题 篇4

1、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一号樊南,怀州河内人,唐文宗开元二年进士,授密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当时牛李党争激烈,由于李商隐早年授知于令狐楚,后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为妻,被牛党视为背恩,长期受到压抑。在党争的夹缝中,李商隐不得不离开京城,先后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下以及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为僚属。晚年辟为盐铁推官,四十六岁时客死荥阳,潦倒终身,故而诗歌常常充满着一种感伤情调。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3).先引导学生来分析这首诗。来,大家先来看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

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

它们是些怎样的意象,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

东风是无力的,百花残败凋零,春蚕到死它的丝才到尽头,蜡炬燃成灰烬,泪水方才流干,镜子里的人是愁容满面,鬓发脱落,月光是寒冷的,和“我”一样的孤寂。蓬山是神话里的仙山,缥缈不定。青鸟是作为“我”的使者出现的。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没有尽头,可见思念之深!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思念是痛苦的,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以上四句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4.大家现在知道诗的中心思想了吧,对,就是这样的。把上面的括号里的话,现在讲出来。来,大家看看这首诗的深层次的东西。结合诗人的生存环境及其他的处境,说明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吟咏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这首诗也不例外。大家都感觉到了吧?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于是诗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来,虚实变化,风情婉转。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丝”与“思”谐音双关,蜡泪暗指情人泪,使全诗深情并茂。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这首诗。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李商隐无题诗用典的意义 篇5

“用典”亦称“用事”,凡引用古时有关人、地、事、物等之史实或传说,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或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者,均可称为“用典”。古诗因为篇幅的限制,需要用浓缩的典故以达到更高更美的审美境界和艺术效果,而典故具有浓缩性和普遍象征意义的内涵,可以使作品从广度到深度,从内容到意境都发生很大的飞跃。在古诗中,诗人引经据典不仅仅是为了援引古人先贤的言行事件使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也是在于以寥寥数语蕴含丰富内容,追求作品的典雅华美,含蓄婉曲。中国古代诗人用典尤具特色者,当推李商隐,而在义山诗中用典艺术特色最突出的当属无题诗。

李商隐对于用典的喜爱,“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使他的诗“隐词诡寄”(张采田语),“深情绵邈”(刘熙载语),“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语)。但也因用典的频繁和晦涩,使诗“埋没意绪”(冯浩语),“纤曲其旨,诞漫其词”(朱长孺语),因此诗意婉曲晦涩,在可解和不可解中徘徊,以致诗人元好问读后都不免喟叹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是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寄兴深微,寓意空灵,以婉曲的艺术手法表现自我丰富且复杂迷离的情感,而被历代文人和评论家大家赞赏的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则归功于李商隐对典故的独特运用,典故的创新运用手法不仅使无题诗通过带有神话志怪色彩的意象,塑造了神秘优美富有情韵的意境,而且也曲折间接地营造了隐秘深邃的内心情感,发挥了典故意义的共性以升华情感氛围、引起读者共鸣。下文将主要围绕以上作用进行分析。

一.李商隐通过用意隐晦的事典文字的多重含义,曲折间接地暗示折射出隐秘朦胧深邃的内心情感经验。今人徐复观曾指出典故具有象征的作用,以简驭繁,着重于借用典故内涵折射层次错综复杂的内心经验。象征作用中的典故意象在诗中含义多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典故的比喻作用不同,指称倾向并不是单一的,不是用一个事物或事情说明一个道理。李商隐有别于其他用典诗人的不同就主要表现在无题诗中典故称谓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即事典文字不是一对一的指称,而是通过典故的多义性,更加含蓄隐晦地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

以《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中颈联“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为例。此联并列用典,涉及了四位历史人物,前一对人物源于晋代大臣贾充之女与他的僚属韩寿的爱情故事,此历史典故出于《世说新语》, 韩寿为贾充掾,与充女相悦,两人后喜结连理;后一对人物基于《文选・洛神赋》中曹植感甄事的传说,即曹植曾欲求甄氏为妃,可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后来甄妃被谗言所害,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了曹植,曹植曾梦见甄妃对他诉说爱慕之情不能如愿的遗恨,曹植遂作《感甄赋》。此诗中典故意义非常隐晦曲折,首先,这四位历史或传说人物共通性较少,对应关系并不显而易见。唯一的相似性表现在贾氏与甄妃都用情专一忠贞,但是这两个故事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如愿以偿,一个抱憾终身,一正一反,这样即便我们假定诗人借典立意,但也难以确定典故文字的具体指称意义。如果义山是借典自喻,那么诗人与典故人物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倘若理不清这层自喻关系,也就无法准确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究竟是用这结局一正一反的典故,意在说明爱情自有它不可扼制的魔力,表达自己相思成灰的绝望和悲苦,还是“借夫妇以喻君臣”,象征马逢伯乐而鸣和士遇知己而达的.理想遭逢?

二.李商隐着意发挥围绕典故意义的类型而滋生的审美特性以激起文化群体共同体验的共鸣来达到情感升华,从而更富感染力地揭示自我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李商隐在无题诗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者,‘万里**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无题诗中多以寄托为主,笔者认为其寄托的载体主要体现在典故中的或人物形象或言行事迹或风雅事物,从而表达多方面的情感,如自慨生平,抒发怀才不遇或美好理想;又如歌颂真诚伟大的爱情,感慨相思离苦或真情坚贞,所谓“感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四库全书》提要)

以《无题》四首其四一诗为例鉴赏借典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扬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前后同墙看。归来辗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暮春三月,阳光明媚,樱花盛开,垂杨轻拂,筝管相逐,一边是贵族女子纵情游赏、及时行乐,一边是贫寒女子无媒难嫁、自伤迟暮,两幅画面对比如此鲜明,诗中典故所寄寓的内容是可想而知的,东家老女因贫寒而婚嫁失时,正是寒士落拓不遇的象征;溧阳公主恃宠而骄,正是贵显子弟仕宦得意的象征,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美人迟暮的慨叹亦在对比中显现。诗人借典故表达了现实政治的险恶,命运的坎坷以及颇具才华的诗人只能空怀理想、政治失意的悲哀。

再如表现爱情生活的《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一)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其二) 这组诗写于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泾原王茂元幕,时诗人已登进士第并与茂元女儿结婚,又将赴京应博学宏词试,故赋诗留别闺中知己。第一首诗人展现了两个场面,一个是昨夜的情景,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画楼桂堂,相爱的双方眉目传情、心灵相通,同时那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笑语喧哗、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的场面又令人沉醉;另一个是晨钟响起,自己又要身不由己离家应差,于是转篷之叹就自然地流泻出来。第二首首句以神女萼绿华影射意中人,用秦楼客映射诗人自己,结句又以历史上“吴王苑内花”比喻伊人。“昔年相望”谓往日相思之苦,“岂知”句又表达出婚后喜悦幸福之情。两首诗均没有直接塑造女子的形象,但却通过典故中人物形象的灵活运用简洁含蓄地从侧面让读者想象到诗人爱人的美丽,并且借典故中言行事迹暗示了诗人爱情生活的和睦快乐。 如果诗人用普通语言文字在诗中翻译典故的含义,即便能做到意思的完整,也只会是冗长不精练的叙述,不仅冲淡了复杂强烈的内心情感的冲击,更重要地的是失去了经过艺术升华提炼出的精致美,这种美感是超越了个人体验感受的。诗人借用高度浓缩的典故――文化群体共有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经验,使融于集体民族的记忆和个人情感高度融合,更加有效地引起全体读者的共鸣,这也是无题诗长久以来具有无限魅力的原因。

三.李商隐本着“遗神取貌”的审美原则严格筛选取用典故,使无题诗中的典故都具有优雅神秘且绮丽浪漫的独特美感,从而通过这些意象塑造了无题诗所特有的意境。从诗人选用的典故的出处来看,几乎无一出自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出自诗经的也寥寥,而选自神话传说的和神异志怪小说的典故占据了绝大部分,在事典的选用上也多选用访道求仙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与诗人在青年时期曾为道童“学仙玉阳东”,受道教影响较深有较大的关系。作者沉浸于道教典籍,诗中出现大量道教名物,名物的罗列,极富仙风道气的美感,构成了诗面的美丽神秘。如“神女生涯”、“小姑独居”(《无题》二首其二),“刘郎远隔”、“蓬山迢递”(《无题》四首其一),“蓬山青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再如刘郎、宋玉、青女、萼绿华、西王母等人物,瑶池、瑶台、玉台、碧城、蓬莱等地点,这些意象都具有一种迷离幽渺的朦胧美,由这些意象构筑成的诗句自然也会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特质,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意境,并与诗人朦胧隐晦的内心情感相融合交织,成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美。

四.李商隐将多个典故灵活地安排于布局严谨且分工明确的四联诗章中,通过有机组合发挥了强大的整体的象征作用,更加多重地叠加地复杂地塑造了无题诗的意境。这种典故运用手法表现最淋漓尽致的当属《锦瑟》,此诗也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经历代文人与评论家鉴赏分析得最多者。全诗四联各有相互对应,形成了立体全面的结构,首尾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前后呼应,由众多典故并列平行组成的中二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上下对应,首尾联与中二联相互间也紧密配合,形成了完整且具有共同性的结构,增加了全诗文字含义的包容量。典故在平行结构中相互对应,使原本毫无意义联系的典故在各自的内涵上得到突出与彰显。

无题李商隐的鉴赏 篇6

一、恰如其分, 不着痕迹

用典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典故完全溶于诗歌中, 如同撮盐入水, 饮水乃知盐味。李商隐是此中高手, “寄寓痕迹似有若无” (2) , 不着痕迹却又恰如其分。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无题》作为李商隐的代表诗作广为传诵, 不仅因其文采优美, 更因其用典洒脱自然, 不着痕迹。它的寄意若有若无, 更引起后人的众说纷纭, 有主爱情说, 有主寄托说,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 都一致认同其高超的用典技巧。“东风”“百花”“春蚕”“蜡炬”都是实物, 似乎平淡无奇, 但是直至引出最后一联的“蓬山”和“青鸟”, 顿时令人恍然大悟。“青鸟”是传说中三足的神鸟, 是西王母的使者, “蓬山”是传说中的海外仙山。李商隐借助“蓬山”和“青鸟”, 仿佛是绝望的悲哀痛苦中透露出坚韧执著, 既悲观又坚定, 既痛苦又执著, 无不对应着现实遭遇与情感。

二、灵活流畅, 余味无穷

巧妙地运用典故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 袁行霈指出,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情的, 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 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 (3) 李商隐灵活地运用典故以情驭典, 融典入景, 使诗文收放自如, 寓意空灵, 跳跃多变, 而又余味无穷。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运用了较为明显的典故“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 忽而梦为蝴蝶, 忽而醒来自己又是庄周, 于是他不知自己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 表现了梦境破灭后的迷惘。望帝蜀王号杜宇, 国破死后化身为杜鹃, 每年暮春啼鸣求偶, 声哀情苦, 表达了朦胧世界里的悲戚与怨愤。所用典故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和“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融合, 展现了一幅触不可及的梦幻般迷茫的画面, 表达出清寥寂寞、哀怨凄苦、迷惘变幻、虚渺飘忽的心声, 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开放性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

三、虚实映照, 出神入化

李商隐的一生虽然与牛李党争相始终, 奔走南北, 寄人篱下,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是他又不甘沉沦, 一心追求生活的“真善美”。“香草美人”源于屈原、宋玉, 纯是一种原始意象, 而在李商隐笔下, 就显得更加现实化, 更容易被接受, 也更容易使人联想其本身, 王国维就认为无题之诗“非无题也, 诗词中之意, 不能以题尽之也” (4) 。这种用典技巧, 使得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 相互映照,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如《无题》 (飒飒东南细雨来) :飒飒东南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蝉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诗人把四个典故化实为虚, 虽然内容上并不相联, 但在诗人的笔下片断式地把情感链接起来, 造成物象、意象的非逻辑、跳跃组合, 出神入化。温馨的追忆, 深情的期待, 坚韧的追求, 炽烈的燃烧和燃尽后绝望的悲哀, 令人想到, 现实残酷, 世事难料, 不管爱情多么美好, 也许到最后只换来深深的失落。诗人承袭了楚骚的传统, 以香草美人喻心目中所指的人物, 借爱情的得失影射政治的得失, 而“香草美人”则为他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抚慰。

李商隐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典故, 他出身寒微, 一生寄人篱下, 辗转于牛李党争两派之间, 爱情之路更多坎坷与艰辛。诗歌创作中典故的运用, 不仅使诗歌整体明畅隽永, 内涵丰富, 更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复杂微妙的情感, 深化诗歌主体。李商隐的诗歌用典可谓是体验深刻, 感情浓烈, 意境曲折, 寓意深远, 成就了开创先河的诗歌体例, 使其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要:晚唐诗歌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 而李商隐独创的《无题》诗却是独具特色, 用典巧妙, 意象朦胧, 含蓄婉转, 隐晦迷离, 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将唐诗推向又一个高峰。本文以李商隐的三首《无题》诗为例, 阐释其独特的用典艺术。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用典,艺术

注释

11 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54.

22 刘学锴.开拓心灵世界的诗人——李商隐.古典文学知识, 1994, 1:17.

3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05.

无题李商隐的鉴赏 篇7

在李商隐的众多诗歌中,最能代表李商隐创作个性的是大量“无题”诗的创作。在这些诗歌中,李商隐用隐晦含蓄的语言、迷茫朦胧的意境再现了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际,悲剧性情感充斥其中。下面主要就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进行分析,体验蕴含于其中的悲剧性情感。

从内容上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意境朦胧、婉曲晦涩,李商隐自己也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梁启超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曾谈到自己读无题诗的感受:

我理不会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

也就是说无题诗语言隐晦朦胧,不像其他诗歌条例清晰、字句分明。

确实,李商隐写得就是一种情绪,一种因历经坎坷而不平的情绪,是诗人心灵世界的艺术性外化。李商隐“沦贱艰虞多”的坎坷经历,羁旅漂泊的孤孑身影和仕途难通的悲剧命运为无题诗准备了大量的辛酸素材。要绝对分清李商隐的无题诗究竟表现了什么内容比较困难,因为他的无题诗内容上呈现出一种丰富性——不管是抒写“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离愁,还是描写“中心最不平”的愤慨;不管是抒写“归来辗转到五更”的惆怅,还是描写“锦瑟无端五十弦”的迷惘,都往往表现为政治、爱情、人生的悲剧性情感的结合体。诸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一首爱情诗。李商隐是个感情细腻的人,在宦游生涯中,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如早年恋爱的失败,中年爱妻的亡故。这首诗曲折地展现了自己因爱情失意而引发的感伤、幽怨等悲剧性的情感内容。暮秋时节有情人痛苦离别,而“东风无力百花残”衬托了离别之时的无奈,离别之后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更添离愁别恨。“到死、成灰、丝尽、泪干”,充满了悲剧情调,甚至带有悲观绝望的色彩;然而,正是在这种仿佛是绝望的悲哀痛苦中透漏出感情的坚韧执著,既痛苦又缠绵,这一切让这首爱情诗融入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感悟。明知难成,却执著追求,这是写爱情,也是写政治与人生,如政治追求失意的苦闷和虽失意却仍执著追求的心态等。

在牛李党争之下,李商隐的政治生涯惊涛骇浪,充满了失意与痛苦。他大量运用书写爱情的方式委婉道出对政治的诸多不满。比如《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一诗: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从表面看,这也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一位失恋的女子夜深时分独卧闺房,忧愁悲伤,怨恨长夜漫漫,孤独难熬。回首往日恋爱往事,“原是梦”虚无缥缈。然而,我们若推究李商隐创作这首诗时的处境,我们发现这首诗其实是有政治寄托的。李商隐早年因得令狐楚相助而中进士,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但当时正是牛李党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故而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是对牛党的背叛。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就指责李商隐为“放利偷合”,此后李商隐的一生都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诗中“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很可能是用风波对菱枝的摧残和月露对桂香的阻止来表达牛李党争之下黑暗的官场对人才的压抑。

无题李商隐赏析 篇8

无题二首

(其一)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简析】:

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

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楚王梦遇巫山神女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

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

象冯浩那样,将“凤尾”首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两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就这两首无题诗看,“重帏”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

上一篇:先定一个小目标下一篇:春天里的发现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