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幼儿园资料

2024-09-05

森林幼儿园资料(通用12篇)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1

森林幼儿园除了在它独一无二的活动空间上和其他幼儿园不同外,它的形成过程也和一般幼儿园不同,其他幼儿园是根据某位特定幼儿教育学家或幼儿研究专家的理论为依据而设立,在实务裡运用并遵循教育学家的理念教育幼儿,例如蒙特梭利、福禄贝尔及华德福幼稚园,而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并非由某位知名的教育理论家所提出的,而是经由实际经验中取得的。幼儿父母亲透过观察发现幼儿喜欢在户外活动,对大自然的变化显现高度兴趣,他们只是单纯地想满足幼儿的需求而成立森林幼儿园,并没找寻任何学理来作为成立的依据。在上述的研究裡,欧洲学者主要根据多所森林幼儿园提出的教育目标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说明,森林幼儿园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下非常适合幼儿的一种学龄前教育模式,并可补充传统学龄前幼教机构幼儿在运动技能方面练习之不足。此外,学者也使用研究的方法证明,森林幼儿园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幼小衔接上的困难,而且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并不比就读一般幼儿园幼儿差。从实证研究的观点可以证明,森林幼儿园的教育型态的确适合学龄前幼儿发展各方面能力,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森林幼儿园的教育型态分析森林幼儿园所呈现的教育理念,下面我尝试以已经被肯定的幼儿教育理论做为凭据,分析、统整森林幼儿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一、森林幼儿园是人本教育的实践

工业时代裡,人存在的价值在提昇生产指标的追求下被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存在著冷漠、疏离与竞争,为了在这种社会裡求生存,追求知识及技能成为每个人受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智能的训练与知识的传授,老师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负责知识的提供,而知识传授和吸收以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方式进行,在如此教育环境下教导出来的是一群会读书但不会思考的「机器」,学生之间也和大人世界一样存在著竞争与冷漠,教育原本的目的—— 启迪人性及激发学习的潜能——完全被忽略了。人本教育的思想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提出,目的在于重新建立人性的尊严。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具有理性,也具有追求完美发展的天性,他们强调自由、人性化、民主开放的精神及尊重个人的存在价值(廖凤瑞,1996),这是对传统权威社会一个很大的挑战,影响所及不仅在政治、社会层面,也在学术层面。在学术层面上有所谓的人本心理学派的兴起,以马斯洛(Marslow)及罗吉斯(Rogers)为代表,他们主要强调人性自主、重视自我实现与健全人格心理发展。人本心理学的理论直接带动了人本教育的兴起,实践人本教育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夏山学校及日本的绪川学校。人本教育基本上是「反智」的,也就是反对只偏重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传授,「取而代之的则是强调启发各项学习潜能的完整学习,重视情感表达及人格发展的情意教学,强调个别差异的适性教学」(魏美惠, 1995, 页260)。这些理念近年来也影响了幼儿教育,不管是所谓的「开放式教育」或是「全人幼儿教育」秉持的都是人本教育的信念。

森林幼儿园的特色都在在显示了它是人本教育的实践,因为它:

(一)让幼儿主动学习: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类基本上有自我实现、自我提昇的本能,他们认为,这种本能在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 —— 老师是全能全知的权威者,他决定学习的内容及教学的方式,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被压抑,得不到舒展的机会,学生们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动机(魏美惠, 1995)。森林幼稚园的幼儿和老师互动情形打破传统教育的迷失,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发现有趣或不了解的现象,继而提出问题,并透过观察寻找可能的答案,幼儿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因为幼儿有权利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习内容及对象,所以学习动机较强,这便奠定他们日后主动学习的基础。

(二)採启发式教育:人本主义者相信人有主动求知的能力,所以他们主张以启发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他们的任务不是把完整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找答案。森林幼稚园的老师以启发的方式和幼儿对答,鼓励幼儿自己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幼儿自己找寻解答,他们只是从旁予以协助,并充分运用丰富的大自然刺激孩子继续思考。

(三)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每个个体的存在均有其价值,所以个体间的差异性也一样地被尊重。森林幼稚园没有一个由老师订立固定的课程内容及统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老师尊重每个孩子年龄及性格的差异性,每个孩子均可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有兴趣的东西,并以自己的速度学习。

(四)强调情感教育重于知性教育:人本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需透过情、意、知的教育,而其中情感教育指的是对週遭的人、事、物的关爱。森林幼稚园的幼儿在广大的空间活动,彼此间的摩擦不像在教室裡上课的幼儿如此常见,但良性互动却非常频繁,他们乐于和别人分享他们的发现,他们常凑在一起观察被发现的东西,彼此讨论及交换心得。此外,森林裡的幼儿透过对大自然万物的接触、观察及认识,继而喜爱它们、关心它们。

二、森林幼儿园是全人教育的实践

在「全人教育」的理念被提出后,欧美一些幼儿心理学家如亨瑞克(J.Hendrick),维宏(P.Wishon),马斯洛(A.H.Maslow),皮尔森(J.Pearson)等认为全人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便开始实施,而他们理想中的全人幼儿教育目标在于,平衡幼儿「认知发展、社会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创造力发展、体能与技能发展」,进而培养一个完整人格(王连生, 1994, 页21)。「全人」应有的心理及行为特徵为身心健康、乐观开朗、好奇探索、进取不挫、情感开放、容易感动、喜欢与人为伴、喜欢和人分享、喜欢思考、拓展创造力、尊重他人、乐于和别人合作、独立自主、能独自解决问题。根据上述对森林幼稚园的描述,它提供幼儿的活动及教育方式的确可以培养出具有全人特质的幼儿:

(一)在森林裡活动的幼儿能充分地发洩体力,所以情绪较一般幼稚园幼儿稳定;因为有广大的空间,幼儿能大量运动,所以身体健康。

(二)广大的森林和一般幼稚园的户外游戏场不同,不是人工而是大自然佈置的,常有些颠陂路段或聚水而成的小溪,幼儿自己要试著去克服这些障碍外,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年纪较大的幼儿会主动帮年纪小的幼儿踰越障碍,所以森林幼稚园的幼儿常有机会实践乐于助人的本性。

(三)当有幼儿发现新奇的现象或不曾见过的昆虫,马上呼朋引伴,和其他幼儿分享发现的喜悦。

(四)因为季节与气候的关系,森林裡每天的面貌都不同,所以能提供好奇的幼儿无限探索机会,幼儿们喜欢一起观察并讨论,在这些过程中他们不但学到新的知识,练习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学会尊重并接纳别人的意见。

(五)森林裡提供的材料都是结构性低的材料,它们比起坊间的教材更可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作潜能。

(六)当孩子透过观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时,森林幼稚园的老师不是马上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提出更多的问题鼓励幼儿自己思考。因此,森林幼稚园幼儿有足够机会练习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

(七)因为天天和大自然为伍,森林幼稚园的孩子和大自然的动、植物培养出深厚感情,他们不会无故破坏自然,而会去关爱、保护它。

从这些对森林幼稚园活动情形及孩子行为的描写可以归纳出森林幼稚园的教育涵盖了全人教育的五大教育领域 : 人际关系教育、语言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表现教育(王连生, 1994),而这些教育过程都是在极为自然的状况下进行,并没有经过老师刻意设计与安排。

三、森林幼稚园是开放教育的典型之一

起源于英国一九三○ 年代的开放教育强调以幼儿兴趣为中心,著重户外教学及就地取材,并鼓励幼儿实地观察、探索及操作。为了增加国家竞争能力,美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特别强调智能教育,这种政策导致了师生疏离、儿童人格发展偏颇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为了匡正这些缺失,人文主义学者大声疾呼推广开放式教育。开放教育包括了下列特色:

1.以幼儿为中心,成人只站在辅导者的立场协助幼儿;

2.幼儿得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活动及主题;

3.幼儿的学习是统整性的、而非分科的学习;

4.幼儿生活週遭的环境、大自然、社会及整个世界均为幼儿的学习空间;

5.偏向混龄教学。

开放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独立学习、有自己主张及能和他人互动合作的人。森林幼稚园是开放教育的一种体现,它包含了开放式学习的特点,如沟通的开放、教室组织的开放、时间的开放及空间的开放等等(林朝凤, 1994;Ellis , 1975)。

(一)沟通的开放:森林幼稚园的老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完全以幼儿为中心,幼儿自我学习受到重视,他们的选择受到教师尊重,教师不但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也是共同学习伙伴(注13)。

(二)课程的开放:森林幼稚园只採混龄教学,幼儿个别差异与个别发展非常受重视,所以课程的内容是开放的,每位幼儿都可以探讨自己最有兴趣的题目,并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森林幼稚园的课程导向主要遵循幼儿在大自然裡的发现,题目的选定是经过民主的方式来决定,但是个人或少数人的兴趣及活动也会受到尊重。

(三)时间的开放:森林幼稚园的幼儿学习时间有弹性,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速度做完整之学习,所以一个题目可能进行一个月后,对某些幼儿已经结束,对意犹未尽的幼儿却仍在进行。

(四)空间的开放:森林幼稚园的幼儿在广大的空间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观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活动,而不是由老师指定或以轮流方式在某个角落,并与某人一组活动。

四、森林幼稚园是自然教育的体现

大自然教育提倡者哈蒙曼(Hammermann)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学习环境像户外教室那麽宽广、那麽有变化、那麽吸引人。哈蒙曼(1999)指出,户外教室的牆可以随学习者的兴趣及意愿无限拓展,而且户外教室的天空也是随著时间及季节改变。森林幼稚园使用的便是大自然的教室,其实这种以大自然和生活週遭物品作为幼儿学习对象的理念不管在东方或西方均由来已久,例如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四季的变化及生活週遭的事与物是中国古代幼儿必须具备的常识,这从数量众多 的启蒙教材内容可以看出端倪(黄丽凤, 2001); 西方启蒙时代便有学者提倡环境教育,如洛克(Locke)强调幼儿周遭环境是幼儿学习的对象,而大自然做为教室更是幼儿教育之父卢梭的基本主张。卢梭及康麦纽思(Comenius)均认为幼儿应该儘量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广阔的原野、自然界的多样变化是幼儿最佳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观察到日月星辰的运转及感受四季的轮替,从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拓展丰富的想像空间(魏美惠, 1995)。瑞士教育学家裴斯塔洛齐(Pestalozzi)也使用他建立的农舍学校裡的动、植物及实物教导孩子,并让他们透过实际操作学习技能(Hmmerman, 1999)。

此外,义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Montessori)也提到大自然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人,尤其在儿童时期仍属于自然界的一分子,他们必须在自然中取得身体与心灵成长所需的各种原动力。她所谓的「自然」可以是自然原野,包括动、植物的生态、四季的变化等,也可以是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及物(魏美惠, 1995)。从自然界裡幼儿可以摄取许多生命的资源,也可从中了解到自然界的法则及对美、艺术及创作的鑑赏能力。幼稚园之父福禄贝尔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份,人应当要与自然互动,他理想的幼儿教育场所应像一座花园,让幼儿一方面像幼苗一样自然地茁壮,另一方面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与成长。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史坦纳(Rudolf Steiner)也强调孩子应当从大自然的脉动中领略生命的奥秘,华德福幼稚园的课程设计以大自然的变化为依归,如季节桌及以四季不断流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等,而且其教具与玩具都取材于大自然。愈原始与自然的玩具,其可塑性愈高,愈能激发幼儿的联想力,一块树皮、一团泥巴、一束稻穗、一堆沙石在华德福教育裡都有非凡的意义。

森林幼儿园彻底实践自然教育的理念,幼儿们不是间接透过书本学习,而是透过大自然实物的直接接触而学习,他们的观察力自然而然变得敏锐,他们的学习及探索动机也将源源不断。

整体看来,森林幼儿园秉持的是以幼儿为中心的「人本教育」理念;由课程进行方式看来,森林幼稚园教师採用的是「情境教学」,由幼儿学习的方式看来,森林幼稚园採取「发现式学习」,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而非领导者;从使用大自然各项资源作为教材看来,森林幼稚园根据「自然教育」的实物教学及感官教育;从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看来,森林幼稚园是「反权威式教育」,老师不强制幼儿进行某种活动,幼儿有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及决定要进行的活动;从追求幼儿身心平衡发展的愿景看来,森林幼稚园要达到的是「全人教育」的理想。

------------------------------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2

一、查阅内容

只要有心, 问题就无处不在。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好奇的世界里, 当他们对事物产生好奇, 感到困惑时, 常常会运动智慧, 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 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好奇的天性, 如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焦点。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尝试, 效果不错。

(一) 利用主题活动, 预成、生成相关问题, 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幼儿能记住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主题活动中, 我们非常注意这一点, 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橘子》中, 我们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 并激发他们想象“橘子一瓣一瓣像什么”。在阿姨收集橘子皮的时候, 幼儿还生成了问题:“橘子皮有什么用?”在《香香的食物》中, 我们让孩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多种方法感知大蒜、芹菜、香菜等多种具有特殊香味的蔬菜的特征, 并引导他们说说还有哪些蔬菜也有特殊香味, 激发他们探索更多特殊香味蔬菜的兴趣, 并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寻找答案。

(二) 利用自然角、科学区、科发室等设施, 鼓励幼儿细心观察, 提出问题。

自然角、科学区、科发室中, 材料丰富, 幼儿可以在看看、玩玩中学到很多知识, 尤其是一些蕴涵科学原理的自然现象、小制作等, 幼儿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孩子在玩科学小游戏“翻跟斗的小人”的时候, 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会滚到下面去呢?”“为什么两个圆柱上的小人翻跟斗的速度不一样呢?”在孩子产生这样的疑问的时候, 教师可抓住机会引导幼儿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自己尝试着解答。

(三) 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进行有主题的专项探究。

幼儿园每年都会有一些传统的、特殊的活动, 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活动, 让幼儿在浓厚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有主题的专项探究。如在幼儿园第三届科技节“奔驰”开展过程中, 幼儿对“车”的兴趣日益骤增, 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车进行观察比较, 同时利用日常生活加以引导, 鼓励他们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如在观察特殊车辆时, 幼儿在了解了警车、救护车、洒水车都有笛音后, 提出问题:“这些笛音有什么用?”“为什么这些车有笛音, 而其他车没有呢?”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正是思考的过程;在幼儿园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 学校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 如进行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让孩子通过自己思考、和家人一起寻找答案等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种类及其原因, 明白废旧电池的危害等,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查阅资料的兴趣。

(四)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鼓励幼儿提出“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有心, 你就会发现问题无处不在。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如在吃饭的时候, 很多幼儿挑食, 不喜欢吃胡萝卜, 我就对他们说:“胡萝卜很有营养, 小兔子最喜欢吃?”孩子就问:“胡萝卜有什么营养?”“小兔子为什么最喜欢吃胡萝卜?”春天来了, 很多孩子在散步的时候发现光秃秃的树上长出了好多新芽, 而且这些新芽慢慢变成树叶, 他们就问:“为什么春天树叶发芽, 冬天不会发芽呢?”当孩子提出类似问题的时候, 我都会先请孩子们讨论, 但不会当场对他们的答案进行判断, 而是鼓励他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求证, 在第二天再次进行交流。

(五) 开展“我是小博士”活动, 增强幼儿探究兴趣。

每个星期, 我们都会给幼儿出几道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找到答案, 然后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交流, 我们会给认真思考、认真准备的幼儿以小小的奖励。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增强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 幼儿的探索范围逐渐扩大, 思维越来越活跃, 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二、查阅方式

只要给予指导, 查阅资料, 小班孩子也能行。由于思维发展、社会经验、阅读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局限, 小班幼儿很难 (或者说不可能) 独立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问题答案, 但是, 在孩子周围有很多资源 (如老师、家长、同伴、幼儿园、社区等) 可以利用, 如何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为幼儿的求知提供帮助, 从而不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我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本阶段我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教师、家长等成人对幼儿查阅活动的帮助上。

(一) 教师、家长等直接参与、指导幼儿的查阅活动。

案例一:有一天, 自主游戏时间到了, 雯雯来到了自然角, 突然惊奇地大叫:“老师, 老师, 我的芦荟怎么变黄了啊?”“呀, 这只小乌龟死了!”“这花瓣也快掉下来了。”她看着看着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 “怎么会这样啊?”我问她, 她摇了摇头, 我鼓励她自己去书上找找有没有她想要的答案。一会她拿了一本书跑来告诉我:“老师, 这本书里也有乌龟的, 但是这字我不认识。”我一看, 果然书上有介绍乌龟的, 说乌龟是要冬眠的, 于是我念给她听, 她又问:“老师, 什么是冬眠啊?”我回答:“你很聪明, 回家想想办法找到答案。明天你来告诉我好吗?”于是她就不再问了。

第二天, 她高兴地告诉我, 原来乌龟不是死了, 而是在睡觉。

分析:小班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他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寻求大人的帮助, 而没有自己查阅资料寻求问题的意识。在她向我询问的时候, 我就直接告诉她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的方法找答案, 让她在脑海里初步形成查阅的意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 幼儿才会对此产生兴趣, 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技巧。小班幼儿由于不认识文字,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势必会遇到困难, 因此, 为幼儿提供画面内容形象、生动的书籍比较好, 而且在查阅时需要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孩子遇到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时, 成人还需要用一些儿童话的语言, 采取一些策略 (如打比方、做实验等) 来帮助孩子理解, 满足他们的求知、求真欲望。

在解释“冬眠”这一问题上, 我还利用家长资源, 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查阅, 激励幼儿的积极性,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帮助幼儿提高查阅技能与探究能力。

(二) 教师、家长等通过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为幼儿的查阅活动提供帮助。

案例二:自主游戏时间, 科学区里来了好几位小朋友, 他们有的玩“吸纸屑”游戏, 有的玩“火箭上天”, 还有的玩磁铁……

忽然, 靓靓拿着手中的“火箭”问筱筱:“你知道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吗?”筱筱摇了摇头。靓靓很自豪地说:“因为我们一拍下面瓶里的气的力气就变大了, 把火箭推上去了。”筱筱很佩服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啊?”靓靓说:“我家的VCD带子上有的。”旁边的小祯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开始问靓靓:“那你知道这些小纸为什么会被吸上去吗?”靓靓被难住了, 这下小祯得意了, 他说:“那是因为有静电。哈哈, 《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说的。”筱筱也很佩服小祯, 问:“那这两块吸铁石怎么一会吸住, 一会又弹开的啊?”靓靓不说话, 小祯说:“那我回家再看看, 《十万个为什么》上面不知道有没有。”靓靓马上接着说:“我叫我妈妈上网查查。”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地指导, 很多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意识, 并且在查阅途径上形式不一, 有的是通过音像资料, 有的是通过图书, 还有的是通过网络, 这些都是教师、家长为孩子提供的现成资料和信息, 是教师、家长有意识为孩子创设的良好查阅环境。在实践活动中, 我们除了为幼儿提供现成的书籍、录像、图片等多样资料外, 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自制分门别类的书籍 (如动物、植物、蔬果、各国国旗等) 供幼儿查阅, 师幼、亲子共同参与制作的图书更能激发、维持幼儿的查阅兴趣。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们希望找到更多适合小班幼儿查阅的途径。

从本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来看, 他们对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答案的兴趣是浓厚的, 并且为自己能够找到答案而感到非常自豪, 为同伴们的赞赏而感到骄傲, 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支持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积极地探究。这样的良性循环必将不断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上发掘他们的潜力,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仅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更为他们营造了一种“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 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家园间的互动, 使得教师、家长、幼儿达到三维互动的效果, 从而带动幼儿沉浸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兴趣之中, 使得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自主、自发的查阅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德国的森林幼儿园 篇3

我们到达米罗索森林幼儿园,是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钻进森林,看着站在林间仰望雨丝、无所事事的园长雷娅,我们一头雾水:你的幼儿呢?你的办公室呢?你的幼师呢?翻译告诉我们她的回答:都变成雨丝飘走了。

“三无”园长,同行笑着。园长告诉我们,他们森林幼儿园有25名3~6岁的幼儿,没有教室,像今天这样的小雨,孩子们穿上雨衣照样玩成林间的燕子,要是大雨如注,他们会搭起帐篷,让师生躲避一下。

那上什么课程呢?雷娅园长没有回答,轻轻用手指了指森林远处,定睛一看,树上出现了一群五颜六色的“知了”——一群正在爬树的孩子。“我们幼儿园没什么教材,玩具嘛,也就是泥巴、树枝、小草什么的,孩子们来幼儿园就是玩耍。他们上学只要带一点防虫子叮咬的药品就行。”雷娅说。

一位同行问:“不可思议,那怎么学习?”雷娅说:“为什么要学习呢?他们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呀?”我想起德国幼教专家福禄培尔的话: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而不是过早地学习数字和字母。

一个“知了”大叫:“一条毛毛虫,在荡秋千!老师,毛毛虫吃什么?”

幼师奔过去,给孩子仔细讲解毛毛虫的孵化、生长、食物。孩子连连点头。

“这不是学知识吗?”同行说,“现身说法,寓教于乐,教材来自大自然,老师不必像国内的幼儿园那样,为了学习,还专门为幼儿创设教学情境。”

“由着性子爬树,孩子摔下来怎么办?家长会找麻烦吧。”同行疑惑了。

“我们幼儿园开办了四年,没有出过一起安全事故。你瞧,这么厚的落叶和青草,就是摔下来也没事。倒是有些幼儿还故意摔倒,好玩呗。再说了,我们规定每个幼儿最高只能爬6英尺。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保证幼儿安全,至于孩子怎么玩、玩多久,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除了玩爬树,孩子们创意多多。细雨中,有些孩子在点火,小脑袋贴在地面上,吹着吹着,一脸疑惑:“怎么一下雨,火苗就胆小了,不出来,还冒烟,是不是雨里面有个妖怪?”

一边的幼师连忙解释水、烟和火的成因,还讲了一个妖怪的童话。

两个孩子坐在几个树枝搭成的椅子上打起架来,旁边的两个孩子见怪不怪,一个在漫不经心削树枝,一个在摇晃树叶上的水滴。园长说:“让他们打去,这也是有氧运动。打累了,就不会打。”

我们吃了一惊:冷酷啊,这样打下去,出了问题怎么办?这在国内,是教学事故呢!

不过,后来我们才知道:雷娅虽然嘴上是这么说,可是孩子打架时,还是有幼师在一边“观战”,孩子们有危险的举止,他们会过去制止一下。“战争”结束后,老师还是会讲一些打架的危害,等等。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园长说,“打架也不例外,我们得让孩子像树木一样生长,你想想要是树木打起来,有人劝架吗?”

除了爬树,孩子们喜欢玩泥巴,探险、烧烤、抓虫子、捉迷藏、找鸟蛋、削树枝等。据说,德国已有这样的森林幼儿园1500所,连英美等发达国家也在引进。

森林资源评估前期所需资料 篇4

一、评估资产委托双方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委估森林资源资产(山)林权证或租地协议

三、委估单位对森林资源资产调查后出具的森林资源资产小班因子表(纸制版和电子版各一套)

四、现阶段正在执行的造林技术规范(涉及树种)

五、现阶段正在执行的育林基金、检疫费等林业相关规费收费文件复印件

六、林权证或租赁协议对应地块范围证明

七、委估资产抵押相关情况资料(有抵押、担保提供抵押担保合同,否则提供无抵押证明。)

八、委托方、资产占有方承诺函

九、林权证书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公寓》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参与操作,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掌握6以内序数,感受数的实际意义。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操作中发现层与间的关系。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楼房和门牌号(每位幼儿一套)、一封邀请函、方向盘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邀请函:王老师收到小动物的一封信,说森林里盖了一幢漂亮的森林公寓,小动物搬进了新楼房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

2.复习已有经验:我们开汽车去。请小朋友上我的小汽车。幼儿报数并说一说自己是第几个。

3.创设情境感受楼房的层与间

(1)出示课件观察楼房,说一说一共有几层?每层是什么颜色?每层有几间?随幼儿语言出示数字

(2)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搬进了新楼房?逐层出示小动物并提问他们搬进了哪一层?谁搬进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玩捉迷藏游戏那层小动物不见了?哪一间的小动物不见了?

4.情境创设帮助美羊羊、小猫、小兔找房间

(1)出示课件:美羊羊来找她的好朋友玩,可是怎么着也找不到,伤心的哭了。小朋友美羊羊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好朋友呢?因为门上都没有门牌。请小朋友帮忙为她贴上门牌号码好吗?

(2)迁移经验:小朋友你们家的门牌是几零几?岁幼儿语言写出号码。如207是住在一楼还是七楼2代表第几层,7代表第几间。(问三个幼儿)

(3)贴门牌请幼儿喜洋洋贴上好朋友102的门牌号。幼儿操作自己的小房子,教师观察并将两个正误用投影仪对比让幼儿发现改正加深对层和间的认识。(反复三次)

(4)请幼儿将其他门牌也贴上。教师指导。

5.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同一层和同一间的门牌号有什么规律。并猜一猜如果后面(上面)还有一间房,它的门牌号是多少?

6.小动物们感谢小朋友帮他们安上了门牌,希望小朋友经常来森林公寓做客。幼儿开汽车出教室。

幼儿园教案森林狂想曲 篇6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感受、表现音乐方面的经验,喜欢唱唱、跳跳。我们从孩子的经验水平出发,给他们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表达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感受、欣赏和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性质及乐段间的变化。

2、大胆想象,能用语言、动作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表现能力。

水平一: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或基本动作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水平二: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或形象的动作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3、丰富词汇:轻快、跳跃、安静、舒缓。

4、体验表演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狂想曲》;各种小动物、树、花、太阳、小草、水等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随着歌曲《手指歌》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

1、展示课件图片⑴小松鼠画面,引出活动主题。

“大家好,我是来自森林王国的小松鼠,今天我来到幼儿园做客,

并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送给你们,这首曲子讲述的是森林王国中的故事,名字叫《森林狂想曲》,希望大家喜欢。”

⑴、认识乐曲名称:“哇,小松鼠送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曲子,它的名称是什么?”

⑵、认识森林:“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呢?”

⑶、带着问题欣赏:“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曲子,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2、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性质。

提问:“乐曲的旋律听起来怎么样?”、“听到了什么?”

小结:真不错,小朋友都能说出自己的感觉。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在美丽的森林里,动物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

3、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幼儿用语言及动作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水平一:用语言表达及基本动作表现。

水平二:用完整的语言及较形象的动作表现。

⑴、欣赏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A、提问:“这部分的旋律听起来怎么样?”(丰富词汇:轻快、跳跃),“你想到森林中什么样的情景呢?”、“有谁?它在干什么?”

B、播放课件图片,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C、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对乐曲的理解。(集体——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小结:这部分的音乐听起来轻快、跳跃。小朋友能大胆地说出听到的、想到的,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真棒!我们再来听听下一部分。

⑵、欣赏间奏,感受乐曲静默处。

A、提问:“这里的旋律听起来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安静、舒缓)“你想到了什么?”

B、播放课件图片,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C、引导用安静的动作表现这部分音乐。(集体——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小结:大家都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表现安静的森林,很好。

⑶、欣赏最后部分音乐。

A、提问:“这里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发现该部分的性质与第一部分相同)、“你想到了什么?”

B、播放课件图片,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C、引导用大胆的动作表现这部分音乐。(集体展示)

(4)、总结。播放课件图片,同时欣赏音乐,并引导用语言完整讲述乐曲表现的内容。

(三)、集体表演,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按意愿选择不同角色,用自己喜欢的动作随着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今天欣赏的这首乐曲名称叫什么?小朋友都能感受到这首曲子的旋律有些地方听起来很轻快、跳跃,有些则比较安静、舒缓。而且能大胆地表现出来,有的小朋友还会合作表演,真棒!老师太喜欢你们了。

(四)、随着音乐,请小松鼠参观幼儿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7

众所周知,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存在一定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重庆选择将二者有机结合的生态富民“森林工程”, 一方面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 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特色林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以“花卉富民、生态靓村、旅游活村”理念, 着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势产业, 花卉从业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 种植“素心腊梅”3 000多亩, 形成了“十里腊梅观光走廊”, 并依托花卉产业建设农民新村, 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然抉择。随着城镇化的加速, 环境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增强等问题也困扰着重庆, 传统的城市绿化模式在空间和效能上都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多功能生态消费的需要。有关专家指出, 打造“森林重庆”将大大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 对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大有裨益。森林工程既要开发致富之山, 又要打造宜居之城。据了解, 随着森林工程的实施, 重庆市将新增森林面积1 50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45%, 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 人们居住环境里的负氧离子含量将成倍增加, 生活将过得更舒适、更健康。

薄熙来说, 一个城市既需要现代化的楼宇, 又需要漂亮的园林。现在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要在拥挤的城市里挤出地来搞城市“绿肺”。“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城市, 绿地、草皮优于高楼大厦, 而大树、森林又优于一般的园林。所以要让老百姓将来过得舒服, 我们必须早点动手种树。建设森林城市, 实际上是给未来的居住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森林重庆”如火如荼。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重庆市是三峡库区的重要水源地, 要确保三峡水库的水量和水质,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森林资源, 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蓝图绘就后, 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森林工程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编制《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 计划筹资480多亿元, 实施森林工程。

幼儿园小班森林运动会教案 篇8

计数活动是小班数学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小班幼儿在计数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幼儿创造计数的环境之外,如何发挥集体数学教育作用,为幼儿提供“强化总数”、“感官计数”、“多形式计数活动”等学习计数练习的机会,同时也为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的计数练习?本活动试图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入手,发挥教师在“强化总数”上的引导作用,积极为每个幼儿提供计数的操作机会,并在游戏中让幼儿运用感官进行多种形式的计数练习,从而为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刺激和强化。

一、活动目的:

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强化总数。

2、通过自主操作和感官计数练习,发展幼儿计数能力。

3、愿意操作摆弄材料,体验操作活动和集体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小动物图片若干,1~5的数字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萝卜、香蕉、草、超市游戏架图片及数字卡片),如图:

点数取物操作卡 按点取物操作卡 实物卡和数卡操作材料。

3、托盘、坐垫、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强化总数。

(1)情景语:今天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小动物们都来了,看看它们是谁?

(2)整体出示2只鸭、3头牛,4匹小马、5只小猴,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手口一致地点数,点数到最后一个时教师提高声调,加大音量来说这个数词,并用手指围绕所点数过的动物画个圈,引导幼儿说出总数,出示相应的数卡2~5。并引导幼儿学习用“只、头、匹”等量词来表达。

2、点数取物,个体操作。

(1)情景语:小动物比赛结束了,我们送一些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给它们吃。(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们喜欢吃什么东西。)

(2)提出操作要求。数数有几只动物,一只动物吃一个,应该吃几个食物,从筐子里拿出相应数量的萝卜、香蕉、草等食物和数卡摆放在架子上。(教师演示操作卡1)

(3)幼儿个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典型的操作案例进行拍照。

每个幼儿完成一张操作卡,对点数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提供不同操作卡,或提供点卡满足他们的操作需求。

3、收拾材料,小结点评。

(1)提供两个袋子,引导幼儿按数字卡和食品卡分类收拾操作材料。

(2)运用PPT进行点评幼儿的操作案例。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操作错误,并给予纠错。

4、游戏活动,感官计数。

(1)情景语:我们也来当动物运动员进行比赛,运动前先让我们做准备活动吧。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上动物的总数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如:4只小鸭叫4声,5匹马跺5次脚,3只小兔跳3次等,也可根据动物的叫声总数用动作表示,如听猫叫声5声后,做跳的动作5次等,也可根据动作的动作次数发出相应总数的叫声等。

5、延伸活动:动物运动会

幼儿带上动物头饰到草地上进行游戏。

教研组反馈意见:

1、游戏情景贯穿始终,活动动静交替。

故事情节“森林运动会”始终贯穿整个活动始末,幼儿在故事情景中学习,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幼儿操作游戏的趣味性,更好地理解活动的目标,从而让幼儿更专注地操作和学习。整个活动先静后动,从安静独立的操作到轻松活跃的集体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2、把握教学要点,关注个体差异。

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计数点数”这一教学主轴,通过创设个体操作、游戏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强化总数”、“点数取物”、“感官计数”等活动中促进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教学要点明晰。在目标的达成上教师充分考虑了不同计数水平幼儿不同的需求,从个体操作材料投放的数量或是难易程度上给予不同的满足,在游戏中通过从易到难、不同强度的感官计数让幼儿从听觉、视觉、肢体觉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刺激,在提高计数的趣味性同时也促使幼儿运用不同感知觉来进行计数能力的发展。

3、各领域相互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9

中班美术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

执教者:王立毅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四、设计思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欣赏中丰富幼儿的装饰表现能力。在近阶段美术目标中以色彩、线条装饰为主,且中班幼儿对色彩及图形、线条表现十分敏感,乐意使用这些方法装饰自己的画面,围绕这个目标,们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领域等各方面选择教学内容。结合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生长等季节特征,以散步、谈话活动形式,丰富了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发挥对树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其中在导入情境中引起幼儿的作画兴趣,又通过欣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接着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创作环境,引起幼儿遐想。整个活动以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教育目的的。

五、流程设计:

导入情境——>讨论欣赏——>联想创作——>引导讲评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1][2][3]下一页

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树真是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们的环境,又让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师:走走走,出发啦!

1、讨论

一、师: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师: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们大家打招呼。

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

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

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和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师:时间差不多了,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篇10

在我国, 森林资源的公有制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基本形式, 国有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一种形式上的所有, 通常意义上讲, 森林资源有效率的私有产权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利用, 促进私人理性地处理资源短期利用与长远维护之间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 或是在森林采伐的同时保护培育好森林资源, 值得探讨。

2 措施与对策

2.1 森林保护

2.1.1 合理采伐方式

采用什么方式采伐, 怎样采伐, 非常重要, 如果采伐方式合理那将促进森林资源生长, 反之亦然。在不同地区应按实际情况取消采伐区, 根据立地条件林木结构种植适合当地的树种。调整树林林种组成, 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 在节约森林资源的同时, 即可保护林内及树冠下动、植物, 同时又缩短采伐周期, 起到培育森林资源的目的。

2.1.2 改善林业经营

近年来, 林业经营管理混乱, 管理团队素质偏低, 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短期经营行为比较严重, 同时企业内部信息反馈不及时, 以数量为目标地采取向森林资源要效益的经营方式, 严重地加快了森林的消耗, 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明显的恶化。

2.2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2.2.1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设计质量, 在伐区设计中应降低设计作业坡度, 尽量缩小天然林的采伐面积, 减少人工林的工艺成熟的采伐限额数量, 对所有的林地进行全面的普查和统筹分类划分, 调查可采伐的资源的数量, 对病、小、老树的出材率进行抽样测算。在报备上级资源部门审核后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 采伐林木确定应根据林分、林地状况和林木自然生长的规律, 结合采伐去生产操作和合理确定, 避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发挥自然生态的最大自我调节能力。根据“林木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编制木材生产计划, 适量采伐森林, 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量, 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木材生产一直供不应求, 消耗量不断增加。目前这种资源的高消耗模式将危及中国森林资源前景, 导致用材林中的成熟林资源趋于枯竭, 迫使提前采伐中龄林, 降低林地质量。应加强森林资源的林政管理, 建立森林资源产业化管理制度和林地有偿转让使用的新机制。

2.2.2 利用资源可再生性

以前曾经历过无节制地采伐林木的过程, 也经历过单纯开发利用木材资源到广泛利用森林群落中各种资源。到了现代, 人类才逐渐地认识到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性, 通过植树造林、更新采伐迹地来恢复森林植被;通过对林木及其他林副产品的深度机械加工和化学加工最大程度地发掘森林资源的潜能, 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人类对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当代已发展为:创造条件,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使森林周而复始地得到均衡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实力, 以及对森林经营、开发、利用的方针政策。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发展其多种功能与效益, 对全人类, 尤其对少林缺材的中国, 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2.3 改革林业管理体制

在自然森林资源对经济与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综合影响的同时, 利益相关者也产生了一些矛盾点和冲突点, 主要表现为天然林保护和森林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森林保护与林业管理体制之间, 林业保护与林区干部、职工、林农之间等。而形成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但从主要的层面分析来看, 林区保护的外部性是冲突产生的主要矛盾点, 林区保护理念绝对化是冲突产生的根源, 国家采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冲突产生的主要制度原因, 此外, 林区管理体制的老化和产权机制不健全也有着相当一部分原因。林业管理体制是指林业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的整个体系, 是推动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和保证管理机构。1954年国有林区设立了森林工业管理局, 在当时主要是针对天然林的采伐而建立形成的, 也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但随着林业管理体制僵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可见要使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在于体制的改革和观念的更新。

2.3 森林保护和利用

合理的森林采伐量是对森林资源最好的保护和利用。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不高, 林业作业生产力低下, 利用率低、资源消耗多浪费大, 加上人口众多, 所以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最终导致森林资源没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对于森林资源破坏情况, 恢复和发展东北森林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 贯彻“以营林为基础, 采育结合, 采造结合,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的方针。

林区不仅是木材生产基地, 而且是重要的绿色屏障, 具有多功能效益。要在保证生态条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

东北区人工林面积比重不大, 也确实取得了成效, 但是更新跟不上采伐, 采育失调的现象仍较普遍。如牡丹江林业管理局东方红林业局, 年均皆伐面积4 335万m2, 而每年只能更新2 334万m2, 至1983年年末, 未进行更新的迹地尚有23 012万m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每年应造林26 680万m2, 现在只能完成13 340万m2。从长远看, 营林是林业生产的根本。以营造人工林为主, 积极发展速生林, 迹地更新较好的应该以抚育人工林和天然林为主, 天然次生林较多的林场应以提高林质和蓄积量为主, 加快营林建设。在营林建设中, 要注意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木材的采伐应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对过伐林区应坚持只育不采, 使其休养生息。

(2) 尽快提高林区的综合经济效益, 改变单一原木生产的局面。

当前林区木材不能够就地加工, 经济效益很低, 生产单一。原木大量外运, 既造成运输紧张, 又不能综合利用。原木应加工成材或加工为胶合板、刨花板等进行综合利用, 枝材利用虽多用于烧柴, 但利用率仅占20%左右。采伐、造林、加工等“三种剩余物”基本上遗弃山上, 林业资源浪费巨大。仅大兴安岭林区每年烧掉的木材约200万m3, 其中可利用的良材约占60%, 价值1亿多元。因此, 只有提高原木加工的比重, 进一步加强林副产品的加工, 鼓励林区发展小煤窑, 解决林区烧柴问题, 才能减少林木的损失浪费。同时, 应开展林参 (抚松经验) 、林药、林果间作, 大搞以林为主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 尽可能让森林发挥多层次、多效益的作用。

(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是今后国土开发、环境整治的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是:大兴安岭自然生态环境, 长白山地与小兴安岭的原生与次生相结合的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 东北区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0多个, 而且保护区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3 结语

森林资源的保护及资源利用主要围绕森林采伐的有效措施展开, 森林采伐是作为整个林业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 都要充分考虑森林的多重效益的发挥, 加强在生产源头的有效管理, 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 从而向生态型采伐方向发展。

摘要:分析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平衡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办法。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11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听、说培养幼儿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

3.启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儿对雨的了解和认识。

2.林背景图(各种各样的树、芭蕉树),活动教具:小青蛙、七星瓢虫、松鼠、小鸟、刺猬、小蜘蛛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

(2)“如果遇到下雨天,你又没有带伞,你会到什么地方躲雨呢?”

(3)“小动物会到什么地方躲雨呢?”

2.基本活动

(1)聆听欣赏,让幼儿大致了解一下散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小朋友知道散文的题目是什么吗?”让幼儿知道散文的题目是《雨中的森林》。

(2)第二遍欣赏散文。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教师事先提出问题:“请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要听清楚: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玩了?它们是怎样躲雨的?有谁帮助了它们?”

A“哪些小动物跑到森林里去躲雨了?”

B“都是谁帮助了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样帮助的?”

C“雨中的森林真美,小动物在森林里躲雨真开心,它们还做了一些什么开心的事呢?”

(3)第三遍配乐散文欣赏。

3.延伸活动

森林幼儿园资料 篇12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来我也比较喜欢带领孩子唱唱跳跳。《纲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森林狂想曲》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想象空间并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动。上完这个音乐活动,我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幼儿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较认真地欣赏音乐,也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气氛也挺活跃,仿佛他们一个个就是那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通过活动我有许多感受,回想课堂,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记下。

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

1、音乐的选择。音乐活动中音乐肯定是首要的,原本教参中设计的音乐有四段,我仔细听了这四段音乐,觉得四段音乐区分不太明显,对孩子来说欣赏起来有难度,于是我从网上找了一下,把音乐设定为三段。三段音乐描绘了三种不同的情绪,第一段音乐描述的是天亮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慢慢睁开了眼睛,洗脸、找吃的……开始一天快乐而忙碌的生活场景;第二段音乐描述的是森林之王——狮子来了,小动物们纷纷逃跑,躲藏的画面;第三段则描述了狮王走后小动物们又汇集到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舞曲,情绪转为活泼欢快。音乐内容的浅显生动和音乐不同情绪的表达,使这个活动成为孩子们学习表演的好教材。

2、道具的准备。这个活动之所以能比较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道具的准备。在活动前,我发了一个通知,请爸爸妈妈协助孩子每人制作了一个动物头饰,并让孩子模仿该动物的动作。所以在活动中,他们的角色意识非常明确,都能按自己的角色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也特别高,气氛特别活跃。

二、活动中的循循善诱

刚播放第一段乐曲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亮的,那是快乐的光芒,是孩子们在告诉我:他们喜欢这首曲子。在倾听的时候,许多孩子都跃跃欲试,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丰富。于是,我在想:何不推波助澜一下,让我的孩子们尽情表演这首曲子呢?于是第一段音乐欣赏一遍后我就让孩子们表演了,不过我很快发现孩子们的表演有许多类同,所以我放慢了活动的进度。我请孩子们静下来,带着问题仔细地又欣赏了一遍音乐,请孩子们想象森林中的动物会做些什么?可以用些什么动作来表演。通过提问,孩子们的思路开阔了许多,再一次表演时动作就丰富了,有吃草的、游泳的、爬树的、散步的等等。有了第一段的模式,欣赏表演第二段、第三段时孩子们更有把握。这个音乐活动发挥想象的空间较大,因此我力求以各种途径使幼儿参与其中,主动地听、说、想、看、做,尽量迁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积极思维,充分想象,感受音乐旋律,积累和丰富新经验。

上一篇:代表学生会发言稿下一篇:机械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