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2024-06-23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精选7篇)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1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课型:略读主备:韩有龙审核:时间:2012/03/20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学习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了解了写作背景,你就能更准确的把握文中“日”、“月”的象征意义,就会明确“飞蛾”、“夸父”、“姮娥”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旸谷()倘使()一撮.()..

2、解释:.皓

.月()姮娥..()倘使:皓月:咏叹:凭栏:飞蛾扑火:

3、任选以上几个词,写一段话。

5、巴金:原名,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曲》;《爱情三部

曲》;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

6、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哪轰轰烈烈的死。

7、文章中所提到的飞蛾象征着什么,它为什么值得人们赞美?

飞蛾本质上是一种很微小的生物,但是它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个人的理想也正是在这种象征中表达出来。

8、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飞蛾和夸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飞蛾和夸父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作为更高等的人类,当然为了追求光和热,也应该可以做到像飞蛾和夸父那样。文章开头叙述飞蛾和夸父,为后文作好铺垫。

9、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文章中写自己对月亮的感觉的句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

10、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月亮的那种感觉?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月光常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从追求“光和热”的角度出发,作者才发出文中的感慨。

二、学习·研讨

1、“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飞蛾和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行为,整

个世界才会变得光明起来。如果没有飞蛾和夸父这样的勇敢者,我们的世界将被黑暗笼罩。

2、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嫦娥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嫦娥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

光的冰冷,为了使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嫦娥的这种追求也正是作者心中的追求。

3、联系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日》和《月》都是作者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

较艰苦的持久阶段,全国人民在努力抗战的同时,也都企盼胜利的到来。作者在文章中歌颂光明,也正是为了赞美那些光明的人。

三.拓展·延伸

下面这些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选择其中的一两首尝试分析作者寄予诗中的思想感情?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四、学后记(总结收获)

资料夹

(一)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

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

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二)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

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2

第一环节:搜集资料,做“行前”准备

(主持人语:Hi! 大家好! 为了使我们的“旅游”更加顺利,在正式出发前,请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黄鹤楼和于园的资料, 以便“游”得轻松,增加收获。 )

1.《黄 鹤楼 》 是唐代阎伯理的一篇短文,《于园》是明代张岱的一则游记散文。你能说说与黄鹤楼、瓜洲相关的历代名人及其作品吗?

温馨提示:《短文两篇》是两篇古代散文,在学习新课之前,要消除陌生感,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就必须联系已有的知识或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不失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好办法。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瓜洲是古代重要的渡口,在古代的诗歌里,有不少作品是关于黄鹤楼、瓜洲的。

第二环节:走进景点,赏如画风光

(主持人语:黄鹤楼与于园,一个高大雄伟,一个精致奇巧,都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对每一个“游客”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就让我们走进景点,去欣赏,去感受吧。 )

2. 黄鹤楼给你的总体印象是____, 感受是____( 各用一个词概括); 于园给你的总体印象是____, 感受是____( 各用一个词概括)。

3. 描绘黄鹤 楼外观的 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交代建筑 结构特点 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 ”。于园的 “石奇” 具体表现 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于园的另 一奇是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

温馨提示: 在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合理归类、准确概括,是阅读游记类散文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对所游之景产生较为完整的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三环节:悟读课文,品生花妙笔

(主持人语: 课文的美是多方面的,从结构安排到语言表达, 都闪烁着美的亮点。请大家细心揣摩课文的亮点,学一学作者的生花妙笔,使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4.亮点借鉴:结构合理

分别朗读《黄鹤楼》和《于园》,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说说两篇文章在结构方面分别有何特点。

《黄鹤楼》:__________

《于园》:__________

5.亮点借鉴:文采斐然

《短文两篇》语言生动,文采斐然 :《黄鹤楼》句式多变,多用对偶;《于园》雅俗兼用, 十分传神。请你分别在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一组句子进行点评。

选句: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

选句: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

温馨提示:“以读促写”是语文学习的法宝之一。面对古代名家经典, 我们应做个有心人,积极揣摩他们在写作技法方面的亮点, 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长此以往,必将获益良多。

第四环节:体察情感,明志趣追求

(主持人语:阅读 ,仅仅读出字面之 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出作者借助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启发自己对理想志趣的追求。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阅读课文, 深入领会作者写作的用心,引导自己及早确立健康高雅的人生态度和志向追求。 )

6.《黄鹤楼》一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楼的所见所感,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园》着重介绍了于园中的“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悠远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黄鹤楼》的作者阎伯理和 《于园》的作者张岱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你是怎样评价的? 请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没有情感的文章就成了缺少灵魂的语言堆砌,只有有了情感,文章才更灵动有趣。同学们阅读文章,就应该透过文字的表层,深入进去,体悟作者渗透在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做到正确评价、启发自我、滋养人生。

浅谈“学案导学”中教师的“导” 篇3

关键词: 学案导学 以学定导 以“法”促导

“学案导学”是近年来颇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教师依据课标、文本和学生的年龄实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及教师为了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准备的“导学预案”。其核心目标是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学案导学”中教师的“导”,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引导。

一、以“学”定导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由主宰课堂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必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案导学”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在“学案导学”课堂中,学生的确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导”,才能让学生的“学”更充分、更有效,教师的“导”应如何拿捏,才不至于异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主宰”?笔者认为,教师的“导”首先应该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以“学”定导。也就是说,教师的“导”要充分考虑学生学得怎么样,哪些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哪些是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哪些是必须老师帮助的。对于自己能够学会的,或者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显然不需要引导,而对于学起来有困难的,就必须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创造机会组织小组学习,给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如此才能暴露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才能“顺学而导”。

比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我扣住课文的中心词“诚心诚意”,采取“主问题驱动”的策略,给学生设计“学习单”:默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边想边画出关键的词句,在文章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思考。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接着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学生都能抓住描写刘备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到他的“诚心诚意”。但是,对于有些词句学生的理解比较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为什么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学生只理解到刘备怕惊到诸葛亮,是对诸葛亮的尊重。这样理解没有不妥,但是如果教师着力讲解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告诉学生“下马步行”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有“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之说,表示自己的谦虚及对别人的尊重,再让学生联系刘备和诸葛亮的身份、年龄进行比较。这样,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就会丰满起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进行有效的预设。

二、以“法”促导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中,常见老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学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教师沦为学生的“跟班”。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就不能被学生牵着走。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出错时纠偏,在精彩时激励,在肤浅时点化。教师的导学要有“法”可循,以“法”促导。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雾凇》一文时进行了如下的“导学”设计:

引导学生閱读第二段,教师提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写感受。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2.小组讨论所画的句子和词语。

3.展示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相机引导、点拨、评价。

笔者在听课中观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圈画的多是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圈画出重要的词语,写的感受很随意,没有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时,只是读读画的句子,很零碎地说说部分词语。“展示交流”时,小组成员各说各的,没有次序,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说到哪教师跟到哪,造成学生的交流重复、肤浅、低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关键是缺少方法。一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虽然教师设计了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学,该抓住哪些词语,写出怎样的感受。“小组讨论”时不知道如何组织、表达。二是教师的引导没有方法。面对学生的学习展示,教师缺少主见,被学生牵着走,对课堂生成的资源不能及时捕捉,并以学定教,及时地启发、诱导。因为学生的学习缺少方法,教师的引导缺少方法,学生的“展示交流”就无法走向深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法还是教法都很重要,没有方法的学习和教学都是低效的。

在上面的课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对学生的学法进行点拨、提示: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先画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给你什么感觉,再圈画出能让你产生这样感觉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时,笔者提醒学生,每个组都可以抓住一处进行重点交流,先说句子,然后说感受,再抓住关键词品析,理解完了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的学法提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都知道如何做,指向性很明确。经常渗透点学法的指导,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便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同时,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时,要教给展示的方法。比如组内成员要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次序地交流,认真倾听,及时补充、评价。组际间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评价,形成竞争的氛围。教师要加强引导,既不能对学生的展示放任自流,又不能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引导要在导法上下工夫,如此课堂中师生活动才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

2.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学习重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学习难点】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自主预习案】路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旸谷()

一撮灰()皓月()

妲娥()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

倘使: 凭栏:

轰轰烈烈:

3.《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集《_____________》中,写于1940年至1941年。作者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情三部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5.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 巴金 先生的两篇散文《日》《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

2.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1.听读课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全文。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思考全文。学生质疑,小组交流(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针对文章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比较,最后推出小组内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集体讨论

(二)品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2.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三)悟

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请学生思考问题。1.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2.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四)描

1.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

请同学们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扩写“这是一篇写日的文章”这个句子。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多角度的理解课文内容。

2.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 请同学们读课文,续写“我从文中发现了„„”这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的内涵。

3.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请同学们从品析、欣赏、感受等方面入手,就课文内容说一句欣赏的话。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赏析。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短文两篇日月导学纲 篇5

课时1 编者:

年级 八年级

预习纲

预习方法:

积累、品读、合作、探究 预习要求:

认真按要求完成预习(沉稳、仔细)预习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预习才会有精彩展示)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旸()谷 姮()娥 皓()月(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旸谷: 姮娥: 2.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

,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

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

》《

》《

》)等中长篇小说,《还魂草》《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杂记》《龙 1

•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3.背景链接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0年至1941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全国人

速读课文,领会文章大意,概括回答下面问题。1.在《日》《月》两文中日和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两篇文章引用了哪些故事?

学习纲

学习目标:(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人格。

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交流(世界原来如此多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日》,分小组探讨问题: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3)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4)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5)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6)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月》,分小组探讨问题:(1)“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2)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三、运用提升(学以致用才是王道)

1.本文运用的突出手法是什么?

2.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哪些深一层的理解?

四、梳理思考(聪明的人善于思考)

实践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旸谷()浸润()皓月()...露台()瞬间()姮娥()...2.请你用下列短语各写—个句子。(1)飞蛾扑火(2)凭栏眺望

3.《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写于1940年至1941年。作者,原名,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

》《

》《

》;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

》《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篇6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解题: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二、鉴赏课文

1.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三.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二:整体感知课文:

1、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三: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整体感知: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7

现在的的德育课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合理定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导学案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针对德育课教师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中的角色定位谈点认识。

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教师的角色发生彻底的转变:教师不仅仅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要成为课程资源系统的构建者、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变化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教师是课程资源体系的开发者,课程知识的建构者

在合理运用导学案的学习环境中,德育课教师仍然充当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但德育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换,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唯一的角色。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此,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教材就不能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具有课程的开发能力,可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融入社会教学资源,设计课程具体目标,重新整合、开发和构建,形成更为有效的课程资源。新的课程资源应该符合“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样使新的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的《科学消费观》一节内容,就针对教材知识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为此把我校半封闭式寄宿学校这一资源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两个小调查:一是调查本校中职生每月收支消费情况调查;二是调查本校中职生家庭收入情况和个人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上课时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情况,从而发现自己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再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每月中职生支出中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这样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更有说服力,无疑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知识的建构对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德育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是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生主动学习促进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青少年爱玩网络游戏,是因为网络游戏给了孩子们发现的过程,这种类似亲身体验的过程牢牢抓住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总是把知识揉碎了教给学生,而不给他们这种发现和探索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角色就是要做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方向。因此,教师要懂得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能激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获得些什么,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过程,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和搜集各种学习资源。

三、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生探求知识的合作者

导学案的使用,需要学生课下准备,搜集资料,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把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的大量信息摆在课堂上,他们会把教材涉及到的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在课堂上展示。受年龄、知识和阅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谈论起来似是而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提供的信息可能较新颖,德育课教师活跃在教学第一线,要以参与者的心态置身于创设教学情境中,学习新知识,和学生共同探究,培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理解不透的模糊问题,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帮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讨论、辩驳,自主获得正确的理解。

上一篇:医院先进集体推荐报告下一篇:中学高三年级政治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