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2024-07-13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通用8篇)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篇1

为自己负责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连江实小四(2)班 薛元迪

阿蓬,这是一条被宠物场淘汰的狗,它靠着机灵逃脱了即将被推上饭桌的厄运。因为宠物场的遭遇,这条狗一次又一次报复伤害过它的训兽员。当它偶然进入牧场,得到牧场工作人员的关心,那些牧羊犬亲近它,它开始靠近人类,信任人类,最终成为牧场上了不起的牧羊犬。当牧场工作人员遇难后,它拒绝曾经在牧场生活过的狼妹的邀请,独自领着羊群,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牧场。

我特别喜欢这条狗。因为它懂得感恩,有责任感。它感激牧场的工作人员给了它和那些牧羊犬一样的待遇;它受伤了,工作人员为它上药、救治、照顾它。它有责任感,不但多次坚决地拒绝了狼妹要和它一起离开牧场的主意,还总是很警惕地看护着羊群。

看到这里,我为我自己没有责任感而感到惭愧。想起平时做值日时,老师总提醒我们做值日的要比其他同学来得早。可是,我每到星期二就总忘了轮到自己值日了,每次总迟到。到了学校,看见同学在包干区打扫才记起自己的任务,担心挨批评就急急忙忙地拿了扫帚到包干区胡乱地扫了几下,就算“交差”了。妈妈批评我好几次了,“不能这么不负责任”,可我还是老样子。故事中的主人公阿蓬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总是坚持守护着羊群,而我一周就这么一次做值日既迟到又不用心,想想,真觉得难为情。

在回归的路上,阿蓬与狼群搏斗,指挥着羊逃生,它勇敢地带领着羊群回到牧场,保护了羊群。阿蓬这样做,是因为它懂得“我们牧羊犬就是要保护羊群的”,就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

我的耳边顿时响起了妈妈常说的“元迪,东西用完放回原处。”“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去。”“做事情要有责任啊!”

就拿中午的事来说吧。中午,我要找卡纸做心愿卡,厅里的抽屉、房间、书柜……大大小小的抽屉统统找过,翻箱倒柜,才找到了卡纸,我赶紧埋头就做起来。“哎呀!怎么又成了垃圾堆了!”原来是外婆的声音,我一看,才知道刚才我边找边卡纸,就顺手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扔在地上,也顾不上整理了:“马上就整理,马上就来。”嘴里应着,手里忙着,心里想着:“还有外公外婆可以帮我整理呢!”做好了卡片后,才发现地上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外公总是说:“快收起来,别摆‘地摊’了。”每回这样,帮我收拾“战场”的总是外公、外婆和爸爸。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觉得我该长大了,我得把生活中的小毛病改改,要做个有责任感的人,至少现在要为自己负责。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篇2

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只狗,他叫杂修。

杂修因为是两只血统低贱的狗所生下的,所以它倍受人们的漠视,还险些被管理人员六号烫成“狗肉火锅”。但是,它拥有像狼精一样敏锐的眼睛、宏亮的叫声、灵敏的耳朵和矫健的四肢。虽然它的四肢很发达,但它的头脑可不简单。

因为他小心翼翼的做事态度,使它赢得了看羊主人的信任和宠幸。在主人被山石砸死,它孤身一人带领羊群搏斗狼群,最让实力悬殊,但它还是安全的护送羊群到了安全地带。

杂修虽然只是一只狗,但它却具备我们很多人没有的品格。谨慎、稳重、忠心……不能根据它的外表就判断它的内在,我们人也是这样,要是我们连这点也做不到,那不是连这只狗都不如吗!

它的先天没有血统高贵的怖儿B狗好,但是,他后天通过自己努力竟然在狗王竞争大赛中当场将怖儿B打得鲜血淋漓。

读《艰难的归程》有感 篇3

我一直很喜欢小动物,养过兔子、小鸟,养久了它们会和你培养感情,还会和你说话,看到这本《艰难的归程》毫不犹豫的就要求妈妈买了。

作品叙述了一只被宠物场淘汰的狗,意外的被训狗员捡到,可训狗员居心不良,想把它推上餐桌,但它侥幸逃脱了,它在历经了逃脱、求生的过程中,被艰难的生存环境改造成了一个冷酷的生存机器,一直到它最后有幸逃进了牧场,在牧场与人的接触中逐渐开始信服人类,并且与一头驯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驯狼本性不改,虽多次救了狗,但是却欲引其回归山林,可它却始终以牧场为归宿,拒绝了驯狼。之后它由于表现优异,被分到另一个地方去牧羊,结果在一次滑坡中主人丧命它凭着勇敢机智,独自领着群羊突破狼群的围追截堵,最终回到了他自己的牧场

它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我们要学会勇敢和坚强,要向它学习,学习它的勇敢,坚强和无畏!这本书的作者牧铃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儿童作家。他的动物小说情节曲折,色彩神秘,语言优美,还有一种阳刚与力的美。

《艰难的归程》读书笔记 篇4

今天,我读完了《艰难的归程》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只被宠物场淘汰的狗,在逃跑与求生的过程中经历的艰难生活磨练。在一次山体滑坡时主人身亡,它带着羊群突破狼群的防线,把一百多只良种羊护送到七分厂。但它自己也在和狼群搏斗时受了很多处伤。如果它不坚强,这一百多只羊不就葬身狼口了吗?

回到了七分场后,人们让兽医为它包扎伤口。兽医妙手回春,成功地为它(阿蓬)做了皮肤移植手术,使阿蓬恢复了一张完整英俊的面孔。它能安全回到七分场,靠的是坚强。它生命能得以延续,不也是靠坚强这道不倒的防线吗?

一只普普通通的杂交狗,就能表现的如此坚强。那我们人类呢?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坚强。

在生活中,我也听过很多杰出人物的故事,像霍金、贝多芬、张海迪------他们都是靠坚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小妈妈教育我要学的坚强。下面,就听听我的故事吧!

记得那年夏天,我才7岁。晚上,我拿着跳跳鼠来广场玩,我开心地蹦着跳着,却浑然不知背后有一个大“陷阱”(一滩水)在等着我往里跳呢。我继续往后蹦着,“扑通”一声,我的下巴磕在了地上。我用手往下巴底下一摸,顿时,鲜血染红了我的手心。我赶紧拿上东西跑过去,叫正在跟别人聊天的爸爸回家。回到家后,妈妈急忙叫了一辆出租车,赶往石化医院。在治疗室里医生为我清洗伤口、缝针……弄了快一个小时。当我们离开医院时,已经十点多了。这一次我缝了五针。当时我虽然很害怕,也感到很疼,但我想到妈妈教育我遇到困难时要坚强,我就忍着疼痛没掉一滴眼泪,医生、护士阿姨都夸我勇敢、坚强。

何处是归程读后感 篇5

读完秋雨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倒觉得秋雨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如果硬要说一个苦字,那也许就是这个被唐朝的轻烟宋朝的风所洗去少年英气的文人,用他那双成熟而苦涩的眸子凝视这个苍茫凄清的大地后所发出的凄怆的感情与热爱吧?对于一个即没有李白的轻舟也没有陆游的毛驴的文人,他在这么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默默地行行止止;他站在古人一定战国的那些防卫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风声鸟声,为那一篇篇由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的文章做提笔前的蕴酿。

但是秋雨自己却说,他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不难理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于是秋雨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山水历史间的跋涉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他悲,悲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繁星般的坟堆枯废萧条;他恨,恨若大的中国竟容不下莫高窟的几本经卷,而任由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把它们送给野兽般贪婪的外国人;他怜,怜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个上升到滑稽的悲剧主人公最后在柳州罗池畔寂寞地死去;他赞,赞李冰的都江堰筑得智慧,仁慈,透明,甚至超过知识排场的长城;他思,思洞庭湖的复杂,神秘,难解和范仲淹,吕洞宾那似诗似儒,似史似仙的悲喜人生。

秋雨想的太多了,他的笔下,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茫深邃,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清新婉约。秋雨写得太好了,他把大漠的壮与江南的秀那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漂泊,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没有归程只有征途,他的耳边时常会想起一批大学者,大诗人的脚步:李白的轻捷潇洒,苏轼的豪放豁达,林和靖的大彻大悟,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艰难的日子一起来观后感 篇6

《艰难的日子一起来》是一个剧本,剧中爸爸下岗了,心情不好。儿子努力学习,得了全班班第一让爸爸开心;妈妈鼓励爸爸,让爸爸有了度过难关的信心。终于,在爸爸生日那天,他找到了工作,收到了乖儿子和妈妈送的`礼物——用一家人的生活照拼成的家字。

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他们。爸爸的下岗没有给这个家带来一缕乌云,反而让爸爸发现,妈妈和儿子有多么爱他。在家人的关心、期待下,爸爸终于找到了工作——幕落了,这样的一家人往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快乐。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陪母亲吃饭》。文章的内容大概是:乡下母亲来到城里儿子家,总吃不下饭。儿子很奇怪,母亲在乡下胃口好得很,一顿吃三四碗饭是常事,在城里就是吃不了多少。

儿子再三追问父亲,这才知道,母亲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吃饭也慢,可儿子一家正年轻,三下五除二便搞定一顿饭,母亲不好意思一个人在饭桌上慢慢吃,所以吃得少。儿子突然记起,小时候走亲戚,母亲告诉儿子不要最后下桌,会被别人笑他憨吃傻胀。儿子也总是在母亲的陪同、呵护下一口一口地吃饭。

从此,儿子和母亲一起吃饭时,总是尽量放满速度,与她合拍,果然,母亲吃下了不少饭菜。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篇7

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他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是个小染坊坊主,他性格暴躁,经常毒打孩子们,而且还自私自利,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非常残暴不堪的。他们为了争夺阿廖沙母亲的嫁妆和外祖父的财产而互相打架斗殴,还经常用打孩子来撒气。但是在这污浊、黑暗的环境,有一个人她依然乐观、善良、有着无私的爱,她便是——外祖母。外祖母非常和蔼可亲,她是唯一一个疼爱阿廖沙的人。她给了阿廖沙无私的爱,无限的宽容。她为阿廖沙指引走向光明的道路,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而相反我们的生活时代是那么幸福,有许多喜欢的玩具,许多漂亮的衣服,还有许多美味的零食,在餐桌上又是大鱼大肉地吃着,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一有不顺心的事便和父母大吵大闹、抱怨声、责怪声不停。甚至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便哭闹着让父母买,但是买好之后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便不想要了,有时间还会因为不懂事与父母吵架。

高尔基是不幸的,他本该因为有优异的成绩开开心心地去读书的,但是他为了生活只能放弃学习拼命工作养活自己。

而我很幸福有父母无私的爱,有老师的教导,朋友的陪伴,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篇8

《梁家河》读后感征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用了连续一周的夜晚,静下心来读完了十万余字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结合脑海中实地参观学习时的影象,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此时我不禁掩卷思考,为什么说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一书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详细叙述了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贫困偏远小山村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以及之后两次回到当地看望了解乡亲们的感人场景。

贯穿其中的一条故事线,就是他融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习总书记这年的知青岁月无疑是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恶劣,年代的陕北高原风沙漫天,尘土飞扬;其次是生活条件的简陋,缺衣少粮,劳动方式原始,这使得他不仅要过跳蚤关、饮食关,还要过劳动关,加之个人还背负着家庭问题,作为黑帮弟子来到梁家河插队,还得要过思想关。

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也没有抱怨,而是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战胜最初的孤独和迷惘,从而乐观前行,这不仅使他顺利度过难关,而且使得他思想跃然升华、信念愈加坚定、毅力不断坚强、人格日臻完善。

仔细品味总书记的的这段艰苦岁月、成长的岁月、奋斗的岁月,我想这大学问之一便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练体魄、砺胆气,才铸就了一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

他敢于正视苦难,到了梁家河,无论是自然条件、生活条件还是生产条件都是极为恶劣的,但是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努力适应适应当地生活,整整融入到百姓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打水坠坝,修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矢志投身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才有了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在苦难中,他也不忘修身,他一面向农民群众学习生活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田间地头休息时不忘阅读,夜深人静熬油点灯阅读书籍。

他读的书不仅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还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读书学习对于他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总有一些人既想舒心获得,又不愿苦心付出。

有的只想舒适生活而不想吃苦受累,让梦想成了泡沫;有的想出彩而不愿出力,让愿景成了纸上文章;有的想升迁而不想作为,让机遇成了危机。

只可惜,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美事。

《梁家河》这本书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总书记的亲身体会,娓娓道来催人泪下,教育我们只有经过磨砺和锻造,在实践的大熔炉里淬火,才能为工作和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企业后勤工作总结下一篇:车工岗位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