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家场中学治庸治责行动自查报告
斯家场中学治庸治责行动自查报告 篇1
斯家场中学“治庸治责”行动
自 查 报 告
为了把“治庸问责”行动真正落到实处,斯家场中学在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拟定实施方案、严明制度纪律的基础上,着力做好“查”、“问”、“治”、“改”四字文章,有效扼制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等问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教师素质的大提高、工作效果的大增强。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方法
1、紧扣“查”字明现状。一是对照师德搞自查。学校组织召开了“治庸问责”行动动员会,发动教师以事例为依据,检查自己在思想观念、生活作风、教学方法、育人能力、工作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写出书面报告。二是群众评议搞互查。学校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对某教师的某行为提出批评意见;制作了“意见箱”,公示了举报电话,发动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对教师的不良行为进行书面或电话举报;发动教师进行相互评议、友情提示、善意帮助。三是明察暗访搞督查。学校纪监督组和教代会联合进行明察暗访,形成领导对教师、教师对领导的互监互督互评格局。做到不漏人、不空时、不掉项、不遮掩、不搪塞,实现了查找问题的全覆盖。
2、紧扣“问”字明事理。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问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二问自己应
该承担的责任——该不该这样做;三问产生的危害——这样做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教师人人都写出了自查分析报告。校长文道远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就教师中存在的带有共性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作一次理论辅导,让教师知情明理,起到了导向作用。
3、紧扣“治”字想对策。“治庸问责”的关键在“治”。为了在治理上动真格,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学校采取的办法是:出台制度治源头。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修订了《斯家场中学管理制度》,制度了《斯家场中学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使教师有章可循。跟踪督查治现象。查出勤,看教师到岗情况;查课堂,看教师上课状态;查备批,看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查平时,看有无违纪违规行为;查成绩,看教师工作效果。开展活动治根本。把“治庸问责”行动同“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把情感和能力都投放到为学生真诚服务的实际行动之中,为教师搭建勤奋工作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4、紧扣“改”字强力度。全面整改,建立长效机制是“治庸问责”行动的落脚点。一是落实整改方案。针对教师师德行为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纪律观念不强、团结协作意识差、工作能力平庸等问题,教师个人、各部门和学校分别拿出了强硬有力的整改措施,逐项予以纠正。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全过程、全方位、长时间的治理。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和校内宣传平台,树、讲、学身边的典型,形成强大的整改声势。同时,对个别教师出现的“庸、懒、散、软”的突出问题,不仅要予以曝光,而且与晋级评先、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处理一人、警示一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通过认真细致的查摆,我们发现干部和教职工在能力作用、精神状态、工作效率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能力建设需要加强。班子成员中的少数人不思学习、不讲进取,凭经验办事;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不够,不善于与教职工沟通思想;创新精神不足,不善于以新思路、新举措解决工作中的新困难、新问题;回避矛盾、不敢碰硬、不敢担当、不讲原则、缺乏战斗力。
2、教学教研水平需要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不浓,流于形式走过场;教科研投入的资金不足,采取的措施不力,导致教师从事研究的劲头不大、成果不丰、精品不多、档次不高;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机制不够健全,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局面尚未形成。
3、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职工中存在精神不挀、缺乏朝气、安于现状的现象;少数教师的履职能力不高,不胜任、不称职、更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拈轻怕重、叫苦畏难、重利轻责;有的缺乏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满足于“不出事”、“不误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个别教职工组织纪律观念谈薄,上班时候上网聊天、玩游戏,有迟到、早退甚至误课的现象。
针对存在的问题,全校干部教师在分析中,少讲客观,多从主观上找原因。认为一是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二是忽略了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开会只讲事、不对人;安排工作只讲要做什么、不讲怎么做。不调动积极性、不追究责
任、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三是安于现状的思想作怪、求稳怕乱,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束缚了教职工的手脚。四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淡薄,领导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竭诚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意识不够牢固。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解决作风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强化学习、解放思想。结合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的建设活动,切实端正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力戒虚华浮躁的学习态度和形式主义的学习方法,落实好党员干部的定期学习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决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进一步振奋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使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真正适应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2、改进作风,提高能力。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在政治上尊重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尤其是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着力解决教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为教职工谋福利、解难事;进一步增强务实意识,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扎扎实实地工作;班子成员除政策规定可享有的待遇之外,不准利用职权谋求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切实加强校委班子的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校委班子谋划发展的能力、处理大事的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着重帮助班子成员把握领导艺术、提高领导水平。
3、健全制度,规范工作。一是完善并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健全民主决
策机制。在决策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凡是重大问题的决策、重点改革措施的决定,讨论前必须广泛、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执行时充分依靠群众。二是完善并执行好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管人、管财、管物制度,严格规范审批程序,确保经费开支、校产购臵、公物使用的审批合符规定,不出问题。三是完善并坚持好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对校委班子及成员的监督作用,确保权力阳光运行、领导工作规范开展。
(二)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着力解决教学和科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突出教学地位,夯实科研基础。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助抓的工作机制,引导全校教职工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大力营造教师潜心教学、全员关注教学、各处室积极服务教学的风气;把科研作用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引导、激励全校教学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2、建好三个平台。即:建立以教务处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管理平台。以“高效益、高质量、因材施教”为目标,抓计划,突出细节;抓备课,突出个性;抓训练,突出能力;抓评讲,突出规律;抓反思,突出改进。建立以年级组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备课组长具体对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考试组织、质量分析等全面负责。建立以教务处、教科室为核心的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开展“推门听课”、“蹲班听课”、“蹲学科听课”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加强对学生自主管
理和自主学习的指导。
(三)落实从严治校方针,着力解决校风和校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严明校规校纪。根据每个教职工的特长进行定位定岗,让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健全考勤制度,进一步抓好上下班签到制、校领导巡查制、考勤情况通报制度的落实;完善监督机制,注意发挥教职工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执行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
2、健全惩处机制。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对上班迟到早退、因事请假累积一定天数和无故缺勤的,不认真履责造成事故的,以及其他违反工作纪律的,给予处罚;对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和其他绩效目标的,给予奖励。各处室出现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要追究处室主任的责任,并要追究分管领导责任。
3、落实教学常态化管理,扎实推动“比访”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全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纲要为指南,细化全校开展“比访”活动的工作要求,围绕加强教师职业规范,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一总体目标,明确责任,严明纪律,督办落实学校在“比访”活动中的日程安排,记载好工作日志,让教师能全员参与到“比访”活动工作中去,在教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斯家场中学治庸治责行动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斯家场小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小结10-19
何家场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汇报03-15
戴家场镇一小三月份安全工作总结07-17
中学两全自查报告07-12
中学教学自查报告07-23
中学党建自查报告09-21
丽春中学自查报告10-20
牛家桥中学自查报告10-22
实验中学广告自查报告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