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条例

2024-10-24

传染病管理条例(共12篇)

传染病管理条例 篇1

传染病管理汇报材料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设置有独立的、布局合理的传染科,建立健全了院科二级传染病管理网络,业务院长担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组组长,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培训,传染病报告卡收集、审核及网络直报工作。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每月由预防保健科对内科、外科、门诊部、急诊儿科进行传染病报告自查,认真对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本进行核对,并派科室专人到检验科、放射科、CT室对每天所做检查结果进行核实,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到及时整改,确保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无漏报、瞒报事件发生。2008年-2010年预防保健科收到传染病报告1404例,均按时限完成网络直报。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结防科进行肺结核周报,协调肺结核转诊工作。医院传染科设置的腹泻以及发热门诊符合卫生部规定,认真执行标准预防。预检分诊工作目前医院设置在急诊科,离卫生部规定还有一段距离。对传染科工作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提高了诊治水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切实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认真完成国家哨点的传染病监测任务和报告工作,每年腹泻门诊均超额完成下达的50例大便培养检查指标。2011年在医院检验科的协助下完成了1000张疟原虫血片检测工作,2009-2010年协助县疾控中心共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736例,麻疹病例标本例。定期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对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知识进行了培训与考试。对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诊疗流程进行规范诊治,无推诿及拒绝接诊传染病感染者或传染病患者的情况,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HIV监测、每月2~~5号上报县疾控中心防艾科,2008年初筛1132人次,2009年初筛3709人次,2010年初筛4213人次,2011年初筛4213人次,初筛阳性病例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并采血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复查。

传染病管理条例 篇2

1 重视法治教育

1.1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 大力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 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掌握此类疾病的相关防护知识。

1.2 在医护人员工作中, 对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

的法律意识, 提高执法意识, 加强防范意识, 明确责任, 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系统的工作, 操作程序, 以防止传染性疾病, 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 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1.3 对新分配的医务人员要组织学习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规范学习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法, 并定期向临床检查评估。

2 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

2.1 传染病科医师或经治医师对于接诊和治疗的患者, 发现为法定

甲、乙、丙类传染性疾病, 必须按照国务院相关卫生部门的规定, 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在规定的时间限制内上报疫情。对发现的传染病患者登记姓名、单位、具体住址 (农村具体落实到村、组;城市落实到单元、门牌) 、联系电话, 填写报告卡送到防疫站。当发现大面积食物中毒的病例, 首诊医师需迅速逐级汇报, 在同一时间收集第一手资料, 并提供诊断参考。其他部门如化验室, 放射科和其他医疗部门, 发现检查结果为阳性, 需要在其化验单、照片单上加盖“关注疫情报告”印章, 再交于临床医师。并在本科室落实登记。对于遗漏, 隐瞒, 伪造疫情的情况, 一经发现, 应从重处罚, 造成严重后果, 在对相应的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2]。

2.2 传染病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应该明确规定全院的传染病管理,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34条规定, 设定专门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员, 其职责范围为对传染病的监督环节、监测环节、登记检查、上报情况等以及漏报调查等工作。

2.3 消毒隔离制度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建立并严格执行了门诊的随时消毒制度、病房的随时及终末消毒制度、血源管理规定、污水和污物处理制度, 多年来坚持卫生学监测、院内感染监测和传染病监控, 使传染病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4 加强和落实肠道门诊的具体工作

通过在医院门诊设立专门的肠道疾病门诊, 同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采取专门坐诊, 按照要求给予配套的设施。对甲类传染病重点监测, 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报告、早期隔离、及时治疗。

3 加强领导和检查督导, 有效控制疫情的漏报

3.1 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重点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 同时, 为掌握相关人员的掌握情况, 采取笔试, 不仅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 同时使其真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集体的工作中, 能够认真对待[3]。

3.2 应对临床各科及医技科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工作, 每月检查

一次, 检查内容:病区传染病登记、各科门诊日记、传染病门诊就诊登记、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阳性报告登记。发现未报告的, 除追究责任外, 及时给予补报。基层医院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和监管办法, 强化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监控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基本杜绝了瞒报、漏报等情况。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控,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3 疫情管理员应该充分实施其职权, 对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进行检

查督导工作,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区传染病登记、各科门诊日记、传染病门诊就诊登记、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阳性报告登记。及时发现错、漏报的情况, 通过多年切实有效的工作和监管办法, 强化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监控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基本杜绝了瞒报、漏报等情况。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控,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摘要:目的 抓好基层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 预防和控制疫情漏报。方法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 以法律形式强化对传染病的监管, 提高各科室防治传染病的意识。采取督导与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结果 通过强化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 健全了传染病报告制度, 改善了疫情漏报情况, 完善了医院环境和更新消毒设施, 规范了传染病疫情上报程序, 提高了传染病防治水平。结论 强化对传染病的管理, 提高防治水平, 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传染病资料的有序管理, 做到一目了然, 在很大程度上, 有效避免了管理的混乱, 责任落实不到个人, 大大降低了错报、漏报、瞒报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

参考文献

[1]韩永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6) :20-22.

[2]刘军, 袁德印, 路开顺等.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报告卡流程分析[J].疾病监测, 2007, 22 (10) :699-701.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篇3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2.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因素:病原体、环境和人体。即必须有生物性病原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和相继使一群人发生相同的病。

(二)传染病种类

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三)传染病报告方式

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一)经常性的预防和流行时的措施

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教室加强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以湿性扫除,防止呼吸道传染病。

(二)加强疫情报告、疫点的消毒

1. 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 疫点的消毒

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地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

四、怎样预防传染病

下面以水痘为例,谈谈我校在预防水痘方面的做法。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集体儿童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流行。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4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学生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责任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坚持群防群控,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教室通风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要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学校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办公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学校对班主任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阳店镇实验小学

2017年9月

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5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积极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二、遵守卫生所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工作衣、帽、口罩穿戴整齐。

三、对病员热情、体贴,检查认真、细致,治疗及时、规范。门诊病历、传染病记录严格执行《门诊传染病记录内容程序》。

四、对急性传染病要及时上报,及时隔离或转专科医院,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对疫源地消毒处理。

五、根据季节、环境、气候变化,宣传各种传染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科普知识。定期出版宣传栏。

六、做好新生入学和毕业生体检工作,联系安排好全校教职工定期体检工作。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及时隔离观察或转专科医院。

七、对入学新生和新调入教职工及时做好结核菌素试验的普查工作。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规定安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卡”。

八、各种消毒制剂、消毒器具、紫外线灯等设备要定期检查、补充,齐备、完好、放置有序、使用有效。建立消毒登记制度。

九、责任疫情报告人为首诊医务人员。要求如实、认真、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限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同时报告卫生所所长。

十、成立传染病防治小组,制定常见传染病防治预案。定期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本校传染病疫情、发病情况。

十一、保持室内外工作区域卫生整洁。室内定期紫外线消毒,并登记。

十二、完成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现状与发展 篇6

1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现状分析

1.1 组织与制度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 不单纯是政府卫生资源投入不足,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管理滞后, 缺乏有效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 第21条第2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第17条第2款规定, 乡镇卫生院应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组织, 院长负总责, 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责任[4]。但由于农村传染病信息资料收集范围广、内容繁多、病情复杂、工作难度大, 且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紧缺, 对居民健康状况不能做到及时随访, 无专人负责传染病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 导致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无法真实, 及时地得到反馈, 农村居民公共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5], 极大地限制了对基层群众疾病发病水平的预测、很难持续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

1.2 管理手段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乡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在基层实施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 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 县、乡、村三级网之间无建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 基层乡镇卫生所普遍存在“重医轻防”忙于抓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无暇执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服务的具体工作, 传染病网络报告机制不完善, 得不到重视, 无专职人员、传染病报告制度不完善或相关制度无落实到位等问题。未能有效及时地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承担对辖区内的公共传染病的预防与监控工作。

2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的发展

2.1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法制观念

农村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范围广, 辐射区域大, 有效地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的法制宣传工作, 是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1)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学习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与教育, 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执法的自觉性, 强化预防意识, 提高疫情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2) 积极走出医院, 走入社区、农村开展传染病防治与预防等健康教育课, 着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 增强基层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6]。

2.2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 完善各级保障制度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结构传染病防治与预防工作, 加强新发传染病护理工作系统规划和科学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明确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 合理分配资源, 协调解决人员、经费、设备等硬件设施[7];按照文件规定, 适当增加传染病管理队伍专业人员比例;全面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等工作, 明确岗位职责, 设立传染病防治与预防专管人员, 负责传染病的监督、监测、登记、上报以及漏报调查等工作;健全领导督查机制, 责任部门强化管理, 确保传染病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到位。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较落后, 防护条件较差;农民防治传染病意识相对淡薄, 容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落实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制度[8],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及疫情管理人员和疫情报告人员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 定期召开医疗保健机构和乡 (镇) 卫生院疫情报告管理会议, 总结疫情报告工作情况, 对按要求建立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等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专职人员及时上传《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为上级部门系统掌握辖区范围的传染病防治基本情况, 为今后传染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正确做出卫生决策、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体系提供实时数据。

2.3 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结构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 加强卫生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乡镇卫生院在传染病管理队伍建设上应合理调配乡镇卫生技术人员, 适当增加传染病管理队伍专业人员比例, 全面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等工作, 注重自身的业务学习和诊疗技能的提高[9、10], 积极开展传染病管理的岗前教育, 通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法》, 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及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 加强对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使之明确责任与义务。

3 讨论

作为基层医疗单位, 乡镇卫生院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的工作方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尤其是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认真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 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11];加快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增进基层医疗单位在国家医疗卫生统筹规划中的重要作用[12]。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卫生院要加大扶持力度, 紧跟国家医改发展步伐, 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各级政府发挥其转动性, 增加经费投入[13、14], 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 从村级做起, 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的管理与扶持, 做好乡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促进乡镇卫生院有效地履行防疫和保健职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的同时, 抑制了乡镇卫生院“重治轻防”和走向医院模式的倾向[15], 促使基层医疗结构对传染病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有效地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浅谈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 篇7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措施;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激增,大大加快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当今传染病主要有三个特点:①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②多种已被控制传染病卷土重来;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速度和范围比以往快而广[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相关规章制度,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加强领导,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医院的主要领导来担任主任委员,成立传染病专门防治管理组织,制定完善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使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加强医院与全国及各医院传染病监测、控制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传染病管理软硬件建设,杜绝外源性的传染病感染, 减少内源性感染,把传染病暴发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大对医院传染病感染防治管理投资力度, 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投入。

2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医院要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管理知识, 教育工作人员积极重视医疗活动中隔离防护原则, 学习传染病学、传染病防治方法、灾害医学、消毒隔离与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知识,提高防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了解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 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重视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提倡标准预防理念, 监督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举办各种专题学习班,分层次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后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同时增强防治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讲座和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信息, 使医院领导与所有医务人员准确了解掌握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单位动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及时更新知识网络,促进防治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与报告网络

通过对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傳染病防治管理的工作计划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处理瞒报、漏报、误报传染病疫情人和事。从上到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报告网络,确定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程序: 传染病患者→诊治医生→科室传染病监测员( 监测小组) →部门监测的负责人→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科→医院传染病领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工作上报的效率,以便尽快的采取相关措施[2]。

4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控网络与应急机制

在医疗行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 对传染病防治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能暴发流行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和消毒防护隔离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应急反应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应包括监测预警系统、感染控制系统、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组织宣传系统、科研训练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各个系统相互支持配合,合力出击,发挥其最大效力。建立传染病监控网络, 实时对传染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做好收集传染病感染基本数据、调查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监测传染病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监测和预测传染病发生、调查传染病流行病学, 追踪传染病病原体、环境卫生学、消毒隔离措施和评价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发挥监测预警的功能[3]。监督检查及反馈传染病各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对传染病感染事件进行充分调查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改进、处理建议。

5迅速有效分析传染病疫情与感染事件,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对于国内外及本院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的有效紧密跟踪,快速的捕捉与传染病相关的各类信息, 及时对传染病疫情与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的发布相关信息。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的做出初步预测, 结合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与医院应对各种传染病暴发的相关预警等级标准,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主任委员会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提出相应预警处理方案与预防措施, 在应急状态下,及时的把传染病疫情和本院传染疫情及防治管理工作汇报给相关领导,提高传染病的预警能力,并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为医院对传染病暴发流行进行快速有效的防治管理做好相关准备与赢得先机[3]。

6加强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中,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紧密配合、实现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如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预警工作中传染科和医疗部门的协同合作,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咨询培训、消毒隔离防护中, 传染科和临床及门诊科室之前相互配合;传染科与临床检验科室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学习研究,传染科和后勤部门在建筑、环境、食品、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密切协作。传染科和统计、流行病学科室在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分析、计算机中心监测预警的软件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等之间合作,使得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高效运转。

7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做好与国际接轨

医院不仅需要提供技术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加强对患者、环境中传染病病原体, 特别是对于传播速度快、毒性较强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机理、快速鉴定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相关研究, 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开展对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的监测评价研究, 并结合医院传染病感染实际发生情况, 形成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病区微生物学安全性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和国际间交流合作, 及时动态掌握传染病全球流行趋势, 以及国际上先进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保持国际医院、研究学会等组织的联系、交流合作,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合作关系[5]。

8 严格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及时做好督促检查

医院要根据国家对传染病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控制患者就医流程、医务人员临床诊治、护理等医疗行为全过程,严格要求医療药械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护用品、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清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产品等和传染病防治管理相关仪器物品质量, 并对物品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做好管理, 确保传染病防治相关用品安全可靠性。对新进入医院的消毒设备、药品及时进行检测,细化医院消毒灭菌的操作规范, 及时做好督促检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 防止在传染病的诊治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督促医院加强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强隔离诊室、病房建设, 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确保传染病防治管理取得实效。

9结论

传染病作为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它不仅是患者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共问题,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如果控制不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现在许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新传染病又不断出现,因此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要从心里上引起重视,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管理水平,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与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4(12):1385-1388.

[2] 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4 (12):1382-1384.

[3] 翁孟武.性传播性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19(9):25-27.

[4] 朱庆生.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0, 3(4):5-8.

[5] Bouam S , Girou E, Bru n- Buisson.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clinical informati on system for surveillance of multiresistant organisms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s [A].2009 ProcAM IA Symp[C].2009. 696-700.

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8

2.疫情报告应在院疫情领导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院疫情管理小组应定期深入科室,监督检查传染病报告情况。

4.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情况与各科室经济指标挂钩,分别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5.处罚:

(1)甲类传染病漏报一例扣20分,迟报一例扣10分。

(2)乙传染病漏报一例扣10分,迟报一例扣5分。

(3)AFP、肺TB漏报一例扣10分,性病漏报扣5分,AFP迟报一例扣5分。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篇9

为全面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特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学校疫情报告工作。

三、建立健全学生晨检和因病缺课追查登记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学生晨检和因病缺课追查登记工作。

四、建立学生健康体格检查制度,建立相应的学生健康档案,掌握学生体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五、建立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公共厕所等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七、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制度,普及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卫生意识,转变卫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传染病管理条例 篇10

【摘要】医疗环节质量管理是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抓好医疗环节质量管理可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而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环节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86-02

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医院的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疗环节质量管理是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管理,也是整个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医院管理应从追求终末质量控制向注重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1]。

1.影响传染病医院环节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我院自2008年年底整体搬迁被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托管以来,医院收治和经济运行稳步持续发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也在不断提升,但与苏南和周边地区专科医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我们在医疗环节质量管理中还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健全 部分规章制度过于陈旧没有及时更新或修订,存在管理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有的地方甚至有冲突,使得部门或科室在执行制度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各项工作不能有据可寻,有法可依,影响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工作效率得不到明显提高,存在严重的医疗隐患,2009年我院史无前例发生了十余起医疗纠纷。

1.2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医院制订了不少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但到了各部门科室没有及时组织学习,造成一些规章制度停留在书本上,形同摆设,员工知晓率低,致使制度执行不力;做不到有令必行,有令必止,从而导致管理混乱,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不到保障。

1.3科室主动管理意识不强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往往疲于应对医院和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科室没有严格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致使一些科室或个别人员同一问题屡屡发生;科主任不能履行职责,不能完全知晓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常常认为是科主任和医院领导或职能部门的事,事不关已,缺乏主人翁意识。

1.4对医疗文书的书写重视不够 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只要把患者的疾病治好了就行,病历质量好坏无所谓,因为忙于收治病人,病历书写经常出现拷贝、书写不及时、各种记录过于简单、各项沟通及知情同意书出现已沟通未签名等一系列问题,安全意识薄弱,医疗安全隐患频现,导致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不能”而不能胜诉。

1.5职能部门协调管理不到位 有的管理部门同志缺乏虚心学习和深入临床一线工作刻苦研究的精神,满足于例行检查,生搬硬套,致使临床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三级医师查房不规范、交接班过于简单、关键时间管理和应急演练不到位、临床路径流于形式以及对违反“三合理”,药占比超标的科室和个别人员处罚力度不够,还有部分制定的考核目标脱离实际从而限制了个别科室病种的收治等等;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沟通不足,支持协调不到位,从而导致手术不能如期安排、药品断货、仪器维修不及时等现象,以至于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实施[2]。职能部门工作不和谐,直接造成多头部门领导,出现问题,科室间互相推诿,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和医院整体利益,工作无法开展或不能按时完成,效率低下。

2.传染病医院环节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业规定等,开展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业规定知识竞赛。适时修订或归类整理适宜于本院相关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根据医院发展,可以借鉴他院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本院特点研制先进的管理措施,以适应临床管理工作需求,

2.2定期组织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科主任、护士长进行相关培训工作,适时选派管理人员赴外地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参加各类管理类知识学习班,进一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改变各部门之间“单打独斗”的管理模式,提升科室内部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员工能及时了解医院的发展动态;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一线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本环节,同一线人员深入交流,针对发现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2.3针对在各项检查过程中屡次发生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和当事人进行集中点评或个别交谈,及时拿出整改措施与整改进度,必要时予以经济和行政处罚;开展经典案例分析、优秀病历评比,争优秀,学典型,鼓励先进。

2.4强调医疗文书在整个医疗环节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职能部门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对急危重抢救病人、新入院病人、围手术期病人以及死亡病人密切关注,检查以上病人病历文书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动态检查临床路径病例真正实施情况;对照江苏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2015版)对病历中存在的隐患,告知当事人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书的书写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等级和诊疗水平,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体现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

2.5建立健全新的考核机制,根据各科室收治病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不要采用三级综合医院目标考核标准来考核传染病专科医院的一些弱小扶持的科室如内外科等,要调动他们收治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还要在有创操作、“三合理”执行情况以及合理输血等环节进行监管。将医疗质量环节质量考核与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通过在检查中整改,整改后复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标准化的醫疗质量管理,应该是在整改医疗过程中通过紧抓环节质量,做到及时预测、预防、监控、警示和纠正[3]。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香业.张娟.实施ISO9000认证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4:22-24

[2]霍天琪.新峰.韩杰等.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践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15(2):2-5

[3]叶恬恬.王勤关.王晓辛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加强医疗质量监控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4):239-241

传染病管理条例 篇11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进入21世纪以后, 全球范围内连续爆发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 导致全世界因传染病致死人数的迅速上升。综合分析新发流行性传染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兽共患性、不可预知性及传播速度快, 流行范围广等, 因此, 在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其特点, 适时开展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将传染病有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我国卫生事业中传染病防治体系的逐步构建, 国内卫生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能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各级卫生和医疗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加强对于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1 新发流行性传染病的特点

在人类历史上未曾记录或发生过的传染病统称为新发流行性传染病, 作为全世界卫生及医疗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医疗及防疫人员只有在深入探明其特点的基础上, 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管理。综合分析近年来常见的新发流行性传染病,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兽共患性

美国著名医学专家Jones博士在对几十种新发流行性传染病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SAPS、埃博拉病毒、人禽流感、AID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流行性传染病中, 人兽共患的传染病约占60%以上, 其中70%以上由野生动物传播而引起。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的林健东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 世界范围内的新发流行性传染病中, 约有3/4以上为人兽共患病, 其主要致病机理为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 导致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

1.2 不可预知性

在国内外现阶段的医疗水平下, 普遍存在对于新发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缺乏对于相关资料的科学评估与判断, 进而导致新发流行性传染病的不可预知性日渐凸显。由于难以对于新发流行性传染病进行准确的判断, 所以在具体防治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中存在较大的不可预知性。

1.3 传播速度快, 流行范围广

近年来, 在全世界范围传播的新发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AIDS、人禽流感、甲型HIN1流感等。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 全世界新发流行性传染病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感染总人数超过4000万, 累计死亡人数达到2000万人以上。由此可见, 新发流行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 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安全威胁之一。

2 我国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传染病控制体系的逐渐构建,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水平有了稳步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行政区划复杂, 为我国传染病的防治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同时, 国内卫生及医疗部门普遍缺乏传染病防治管理的经验, 技术水平和相关法律的构建也需进一步加强, 所以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强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 并且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2.1 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在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体系中, 普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的实际问题, 虽然国家卫生和医疗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相应制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操作的良好环境, 进而导致其贯彻和执行严重受阻, 难以全面发挥应具备的管理作用。例如:《传染病防治法》中明确指出:对于出现违法行为的卫生及医疗机构必须对相关负责人处以通报批评、降级, 甚至撤职等处分, 但是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则不使用此法, 进而导致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的现实问题客观存在。

2.2 防治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 在国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 各级卫生及医疗部门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国内现行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模式和体制中, 普遍存在各部门、机构之间职责不明, 以及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 进而导致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出现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 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另外, 作为传染病防治管理主体的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较为繁重的管理职能, 但是缺乏相应的工作指导规范, 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在行使监督职责时, 难以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 往往出现工作中较大的漏洞, 对于传染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 这也是导致我国传染病疫情较大范围扩散的重要因素。

2.3 防治管理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综合分析我国传染病钢制管理的现状, 管理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的问题。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 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参与其中, 而现阶段必须克服人员配备不足, 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 进而才能深入的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3 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 特别是空气、水质、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的日渐突出, 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有效实施对于各类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国内卫生及医疗部门必须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于传染病的综合管理, 进而才能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1 加强传染病应急预案的拟定

在我国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 各级卫生和医疗管理部门, 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传染病应急预案的拟定, 并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另外, 对于国外较为常见的新发流行性传染病, 国内卫生和医疗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其发展趋势和传播方式, 确保一但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可以及时应对, 并且做到有效处理和规范管理。

3.2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近年来, SARS、人禽流感等新发流行性传染病在国内的广泛传播, 与人民群众预防知识的缺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今后传染病防治管理中, 各级政府、卫生和医疗部门一定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 加强对于全社会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预防和治疗各类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并且强化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意识。

3.3 严格规范医疗机构的循环流程管理

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患者的收治与处理中, 一定要严格规范医疗机构的循环流程管理, 确保最大限制的提升传染病患者的生存几率。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科的医护人员, 不但承担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职责, 而且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止在诊治过程中出现感染现象。医疗机构应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传染病患者应统一配备住院服装, 患者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不得进入清洁区和半污染区。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测时, 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 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菌的化验, 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4 结语

总之, 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 一定要加强政府、各级卫生和医疗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且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 进而实现国内传染病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机构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S].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S].卫医发[2004]292号.

[3]胡俊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 [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 :37~39.

[4]Miller P, Hirschorn N.The effect of a national control of diarrheal diseases program on mortality:the case of Egypt[J].Soc Sci Med, 2005, 40 (10) :289~301.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12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检验科、放射科发现病人异常检验结果时,应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

三、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甲型H1N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疫情报告人员应在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四、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接到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片或电话)后,做好登记,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片保存3年。

五、防保科负责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每月对各科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核对、自查,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七、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八、疫情报告人员每月31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九、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十、每月对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将结果在全院进行通报。

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二)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建立AB角工作制。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一)直报人员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录卡应在每日17点前完成;特殊情况应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三)在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按要求直接网络直报。

(四)在国网录卡时,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

(五)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六)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工作日志、通讯日志、维修记录等;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七)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3年备查。医院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现象。

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查门诊登记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

三、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和整改措施。

四、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

(一)如传染病漏报率达零且门诊日志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则每年给予科室300元奖励;

(二)出现传染病迟报1例,当事人扣50元;漏报1例,当事人扣100元。

(三)卡片填写不准确或缺项扣20元。

医院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一、门诊日志

(一)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初诊或复诊、初步诊断、处理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二)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填写完整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就诊患者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二、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护理部妥善保存。

医院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一、建立异常信息报告记录本,做好异常结果的登记,及时将异常结果反馈给医生或疫情报告人员,并做好反馈后的记录。

二、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三、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医院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为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二、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来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情况进行总结。

三、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新进人员8月培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五、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医院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

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二、对各种传染病的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存档。

三、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

四、对全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上一篇:溧阳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一篇:我的酷爸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