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作品赏析论文

2024-10-15

毕加索作品赏析论文(共8篇)

毕加索作品赏析论文 篇1

立体派——毕加索作品欣赏

‚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外则别无所有。‛毕加索对埃〃泰蕾阿德所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的耀眼光芒至今没有衰退。

《自画像》

一、童年时期

1881年10月25日夜11时15分,离马拉加市梅尔塞德广场不远的一家医院里,唐娜〃玛丽亚〃毕加索〃洛佩兹生下一个既没有呼吸也不会蠕动的瘦弱男孩。唐娜〃玛丽亚的丈夫唐〃何塞〃路易斯〃布拉斯克和其他亲朋看到这个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浑身青紫,便对他不再抱有生存的希望。但是,何塞的弟弟萨尔瓦多——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却并不灰心。他俯下身子,吸足一口雪茄,对准婴儿的鼻孔吹了进去,雪茄的烟雾顿时创造了奇迹,孩子活了过来。路易斯家的第一个男性后嗣——后来取名巴勃罗的孩子,就这样的‚一脸怪相,像公牛一样怒吼着‛般的开始呼吸人世间的气息。

11月10日,唐〃何塞在圣地亚哥教堂为新生儿受洗,孩子的全名是:巴勃罗〃选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罗〃让〃尼波穆切诺〃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路易斯〃毕加索。然而,这一大串姓名除了在马拉加市政厅的出生登记簿上出现过以外,大部分在他的生活中自行消失了。世人永远记住的只是一个名字: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

父亲何塞在马拉加市的艺术工艺学校当美术教师,最擅长沙龙与室内装饰性壁画,尤其喜绘羽毛、树叶、鹦鹉和紫丁香,鸽子更是他的最爱。毕加索还有两个妹妹。十年间他都没离开过出生地——马加拉,这样的童年十分枯燥,但也是必要的。自记事起,他就与画笔为伴,这为他的毕生事业奠定了基础。在7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正规的学院派油画,并可以毫不费力的画出绘画模特每一个精确的细节。8岁时,他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斗牛赛和鸽子》

1895年,毕加索的父亲受聘于巴塞罗那隆哈美术学校。在举家迁往巴塞罗那之前,唐〃何塞一家到马拉加度假。毕加索离开故乡时,还是一个考试总也不及格的小男孩;如今他又回到故乡,已经成为一名小画家,并从拉科鲁尼亚带回一批画作。亲友们从这批画中看到了他那非凡天赋,尤其是救过小毕加索的叔叔萨尔瓦多医生对侄子的前途更是寄予了厚望。为了激发侄子绘画热情,他白天给毕加索五个比塞塔作零用钱,还利用卫生局局长的权职找了一间画室,并特意雇了一名老水手作小毕加索的模特。

秋天,新学年开始之际,毕加索同家人一起抵达巴塞罗那,踏入了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站。只有14岁的毕加索,在父亲的坚持下参加了美术学院的入学会考。他不但在一天中完成需要一个月准备的作品(包括古典、静物、人体素描及油画),而且技巧娴熟,构图精细,被教授们一致推崇为天才。

《赤足的少女》

在美院最初的课程,毕加索认识了另一个画家帕利亚雷斯。在他那个年纪,友谊远胜过教学带来的激励。毕加索不常去上课,经常待在好友的画室里。他们一起画像,讨论彼此的作品,互求进步。

这时,巴塞罗那到处弥漫着反叛的情绪和无政府主义气氛。毕加索在初到巴塞罗那的日子里,画了一幅令人震惊的素描《基督祝福撒旦》。这幅素描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矛盾与强烈的冲撞。毕加索踟蹰在巴塞罗那的街巷,流荡于各个咖啡馆之间,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他经常光顾一家有歌女演出的咖啡馆,逛妓院林立的唐人街。1896年4月,巴勃罗在自己的画室里完成了三幅作品:《最初的圣餐》、《留平头的自画像》、《科学与仁慈》。他的《最初的圣餐》参加了巴塞罗那的美术和工业展,与该市的一些名作家的作品并挂在一起,同时展出。《科学与仁慈》一画参加了‚1897年马德里全国美术展‛,使他第一次受到社会瞩目和公众的赏识,后来又在‚马加拉省美术展‛上获得金奖。这幅画后来在叔叔萨尔瓦多的寓所挂了许多年,又转移到妹妹劳拉的寓所之中。

1897年10月,毕加索第二次来到马德里,进入西班牙最高美术学府——圣菲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但一进入校门,他又感到了失望。毕加索永远对学校教育感到失望,他受不了那里的空洞、教条和死气沉沉。他很少到学院来,除了去学校的画室,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课程。他三天两头去马德里最著名的美术馆——普拉多美术馆,仔细观察、品味和临摹格列柯、提香、鲁本斯等人的作品。从这些大师们身上吸取养分、获得灵感。

1898年夏天,应好友之邀,毕加索去了帕利亚雷斯的乡下小住。在这个叫做奥尔塔的山村,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八个月。毕加索此时对生活和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创作了一幅名叫《阿拉贡人的风俗》的作品,并在马德里和马拉加的画展上再次获奖。

当时的巴塞罗那艺术界正掀起一场‚现代主义‛的运动。艺术家们以慷慨激昂的陈词谈论着社会与艺术。在酒吧、饭馆、咖啡馆里他们不眠不休地争论着各自的主张,直到语无伦次。颓废派的诗人、作家、泛神论者、象征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哲学家们坐在酒吧饭店的桌子上,高声地呼喊着尼采和托斯妥耶夫斯基书中的诗句。

在新的艺术思潮的刺激下,本就对传统绘画存在反叛意识的毕加索,内心更是冲动,思绪混沌、杂乱无章。在学校没呆多久,毕加索就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已经成熟到完全可以毕业了。他不再去上课,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去城里各地的写生上,很快地就与周围环境融洽了。他的写生作品往往令学校校长都感到惊叹。

毕加索经常不上课的消息传到马拉加。唐〃萨尔瓦多和其他叔父、姨母们很快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他们的原则是:对天才倾囊相助,对浪子决不姑息。只有他的父亲,继续‚尽其所能‛的供养他。毕加索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地步,生活水平因此更加的拮据,到了买不起画具和纸张的地步。这个固执的画家每天在街头游荡,他在那些被画的对象身上看到了什么叫做社会和人生。从他们身上,他发现了生活的可塑性。这一发现,成为他日后创作中基础性的东西,并在他第一幅立体主义绘画中形象的表达出来。

二、懵懂时期

1898年春天,在巴塞罗那,毕加索结识了一位青年诗人卡萨吉玛斯。这位诗人成了他一生中最忠实的朋友。在诗人的介绍下毕加索加入‚四只猫‛俱乐部,那里到处弥漫着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现代主义。当时毕加索年仅18,无钱无名,经常保持沉默,但一开口说话,总是锋芒毕露,妙语连珠。凭借大黑帽、宽领带和短背心,加上灯笼裤与深色长外套,即那套引人注目的艺术家的制服,毕加索很快地变成‚四只猫‛的中心人物。有人欣赏他,亦有人讨厌他。他的行为乖张、爱憎分明,但却不轻易表白;他爱热闹,也爱冷清,爱群居,也爱独处。可见,他的内在世界充满着矛盾:极端与对比。

1900年的2月1日,在朋友们的筹划下,举办了他在‚四只猫‛俱乐部的首次展览。毕加索的素描被挂在烟渍累累的墙上,150幅首次公开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关于那些画家、诗人与音乐家朋友们的速写。可惜出师不利,观众对此反应平平,外界对此也十分淡漠。从商业角度看更是收益甚微,卖出去的画少得可怜、价格也低得可怜。现在,毕加索比任何时候都向往巴黎。巴黎,世界艺术的中心,现代主义的营垒。

《贵族夫妇》

夏季即将结束,巴塞罗那狭小的天地,已不能满足毕加索那较热切的心,他渴望获得更多的艺术是自由。同时和父亲家庭的关系也迫使他离开那里,他选择了巴黎。此时的巴黎——艺术的殿堂,充斥着印象主义和各种新的美术思潮和流派。他用了好几个月时间,认真翻阅各种法国艺术杂志,研究斯坦兰和劳特雷克的插画,从中吸收营养。动身之前,毕加索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他在人像的眉毛上连写三遍‚我即王国‛。那是他的护身符,是他的权力的吉祥物,保佑他不受恐惧与怀疑的侵扰。

10月,他与卡萨吉玛斯搭乘火车,前往梦想中的天堂——巴黎,这年他19岁。在巴黎他举目无亲,但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不到数月,他就已经访遍了巴黎所有的美术馆。在卢森堡美术馆,他的目光首先定格在印象主义画家五光十色的作品上。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这些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无趣并‚野蛮‛的腓尼基人与埃及人的古老艺术,克吕尼中世纪美术馆里的宗教雕像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不久,在一位女画商诺尼尔的引荐下,毕加索结识了皮尔〃曼雅克。他是位艺术经纪人,30岁出头,留着小胡子,仪表堂堂,精力充沛,经营有术,乐于帮助青年艺术家,因此在巴黎艺术界颇有名气。曼雅克每月支付150法郎用于毕加索生活支出,并担任他在巴黎艺术界的保护人和引路人。毕加索从此第一次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曼雅克为毕加索在巴黎的生存负担起责任时,他却不感激任何人,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甚至当客人赴约来到时,连门都不开,最普通的礼貌也不顾了。他太依赖曼雅克了,这就使他产生了反叛的情绪,而且这也是他打算离开巴黎的原因之一。

随着生活的稳定,他有更多的时间沉湎于艺术的海洋里。他终日流连于卢浮宫,贪婪的吮吸着各种各样流派的绘画风格和他所能吸取的养分。这种美学上的博采众长,使他的画面颜色渐淡亦使风格改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绘画主题也日益多样化。

19岁的毕加索除了被巴黎五光十色的艺术流派吸引外,巴黎对于性的自由和各色娱乐带给他目眩神迷的感觉,随即这种感觉变成了一种赞赏的态度。他以极大的激情创作了一系列情人肖像来赞美肉欲床第之欢。轻浮放荡的气氛和兴奋激动的情绪,控制着整个画面气氛。

于此同时毕加索和他的朋友卡萨吉玛斯也频繁的参与着巴黎各种刺激的生活。这个又高又瘦、留着跟毕加索一样头发的卡萨吉玛斯到巴黎后爱上了一位有着西班牙血统的模特儿,她叫吉尔迈尼〃卡加罗。而吉尔迈尼轻浮的举止使卡萨吉玛斯深为痛苦,陷入心理矛盾。

为了熄灭卡萨吉玛斯对吉尔迈尼的爱情之火,12月20日,毕加索带着卡萨吉玛斯动身返回巴塞罗那。这时,无政府主义者在西班牙处处令人生厌,这两位年轻人的长头发和不修边幅的外表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和厌恶。卡萨吉玛斯看到这一切,便按照自己的意愿又回到了巴黎,到妓院寻花问柳。毕加索则留在了马德里。

卡萨吉玛斯回到巴黎后举行了一个晚会,被邀请的朋友中也有吉尔迈尼。在晚餐接近尾声时,卡萨吉玛斯哭着掏出一支手枪。吉尔迈尼赶紧卧倒,射出的子弹只擦伤了她的后颈,卡萨吉玛斯又哭着举起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几个小时后,卡萨吉玛斯死在医院里。

卡萨吉玛斯的死讯传到了马德里,毕加索悲恸不已。他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内心仿佛被一个孤寂的亡灵所缠绕,挥之不去。一幅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开始酝酿。这就是毕加索蓝色时期著名绘画《卡萨吉玛斯的葬礼》的来历。作品完成后,最初的名字是‚招魂‛,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卡萨吉玛斯的葬礼‛。面对这幅呕心沥血的新尝试,毕加索寄托了自己对友人之死的哀思。自从卡萨吉玛斯死后,毕加索愈来愈内向、悒郁,马德里的世俗生活已不再适合他的心境。于是,他动身回到巴塞罗那,狂热地投入了工作。这就是巴勃罗蓝色时期的开始,也是精神上的转折期,他开始在艺术创作中寻求心灵上的净化,而不是心理上的安慰。

《卡萨吉玛斯的葬礼》

三、蓝色时期

1901年毕加索重返巴黎,此时的他已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路费了。到巴黎后他的情绪趋于平静。随着风格的突破,创作数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觉到创作裸体画的自由,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体现出在西班牙时受到压抑的性解放。

这一次,他住在克里希大街的寓所里。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灵感却没因此消失。《蓝室》就在这间屋里诞生的,和其他几幅相同色调的油画一起揭开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序幕。当时,蓝色是他的最爱,不仅衣着,甚至连思考事物与观察外界都是蓝色;毕加索更认为蓝色是‚颜色中的颜色‛。日后艺术史家统称他这一时期绘画作品为‚蓝色时期‛。

《蓝室》

同年十月,老朋友萨巴蒂斯来巴黎看望他,并成为他的忠实模特。这组萨巴蒂斯的肖像画,被蓝色所充噬,画中人物显得成熟而忧郁。

画商弗拉在其艺廊六月档期中安排了一次毕加索个人画展。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会场。虽衣着破旧,但神情优雅,高筒礼帽下是张高贵脸庞,这就是雅各布。他立刻被毕加索的画作所震慑,毕加索对他的睿智风采与独到见解也推崇备至。两人从此奠定深远的友情基础。诗人兼评论家马克斯〃雅各布的出现,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蓝色的黑夜时期。

接下来的冬天里,都呆在雅各布那间烟草味弥漫的旅馆小房间里。他们一伙人席地而坐,裹着大衣,簇拥在一起以抵挡寒风的侵袭,但寒冷也不能阻止他们倾听。雅各布朗诵自己和其热爱的兰波、魏尔伦及波德莱尔等人的诗作,直至夜深人静。他们常光临蒙马特尔的咖啡馆,‚黑猫‛、‚红磨坊‛酒店也会偶尔去一次。这伙人时常流连于蒙马特尔另外一家波西米亚式、名为‚碎!‛(LeZut)的小酒馆。那儿走道幽暗,墙壁也很脏,仅以蜡烛照明,消费极低廉。毕加索等人每晚坐在角落,由老板亲自服务。

1902年冬天,他整装重返巴塞罗那。毕加索喜欢巴黎,同样也热爱巴塞罗那。他无法受限于一个地方。他从巴塞罗那写信给马克斯,信中全是西文语法的法文及斗牛场上的速写。其中的一封信中,附有一张头戴黑色宽帽、穿着紧身长裤和手拿拐杖的自画像;并为延迟回音致歉,说自己忙于作画。他写道:‚不作画时,就和同伴吃喝玩乐,要不就穷极无聊互找麻烦……‛

《蓝色自画像》

年底,毕加索又北上巴黎。

在当时,对毕加索而言,痛苦和创作几乎是不可分离的,正如他的好友萨巴蒂斯所说:‚艺术是哀愁与历史的产物。‛

在这两年里,毕加索、雅各布分担着彼此的贫穷。

1902年至1903年冬末,毕加索的画卖不出去,生活艰苦异常。雅各布就邀他来自己在伏尔泰大街上的顶楼同住。两人只有一张床、一顶礼帽,只好轮流使用。晚上毕加索作画,雅各布在床上睡觉;白天雅各布到商店去当装卸工,就轮到毕加索休息。身无余钱,一日三餐都变成生活中的大事。有时雅各布扮作有钱的收藏家,用假名到大画廊去问:‚你们有毕加索的作品吗?‛‚毕加索?没听见过。‛雅各布故作惊讶:‚怎么?这是个天才!你们这样的画廊没有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真是错啦!‛

《悲剧》

1903年的冬天,寒气逼人,毕加索连取暖的钱都没有。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毕加索不得不烧画取暖。熊熊的火焰吞噬了毕加索的素描和水彩画,也吞噬了毕加索的自信。尽管雅各布看了毕加索的手相并断言命中注定他有灿烂的前程,但美好的预言丝毫不能减除毕加索极度的绝望,他曾怀疑自己作品的价值,怀疑自己所走的道路。幸好这种悲观情绪很快就被接连不断的画展所排挤。

《一个盲人的早餐》

《人生》

从1900年到1904年的蓝色时期,毕加索曾八次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往返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雅各布当时的境遇也不好,在百货店挣来的钱也仅够付房租的。直到1904年,他终于告别了西班牙,这一次真正地定居在巴黎。

在巴黎蒙马特尔山的斜坡上有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很久以来就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小楼房;在这座小楼里,曾住过高更这样的艺术巨人以及一大批最终未能成名的作家、画家、诗人。这座建筑物很像塞纳河上妇女们曾经用来洗衣物的那种船,雅各布把这座破旧的楼房称作‚洗衣船‛。这就是毕加索的栖身之地——拉维南路13号。自此,毕加索在这里开始了他在法国的定居,并连续住了五年,开创了举世闻名的立体主义绘画。

《烫衣服的女人》

《两姐妹》

四、粉红时期

那一时期蓝色依然统治着他的画布,但鲜亮的玫瑰色开始出现了,这预示着他生活的一大变化。‚洗衣船‛只有底层一个水龙头。毕加索在挥笔创作的间歇,常常注意到一位褐发碧眼的美貌法国姑娘在提水。他几次想找机会与她接近,都没成功。他私下通过邻居打听到这位美丽的姑娘名叫费尔南德〃奥莉维亚。一次偶尔的机会毕加索把她带进自己的画室。走进毕加索的房间,费尔南德吃惊地发现,这里简直是一个杂乱的仓库。靠墙零放着许许多多蓝色的绘画。还有一幅刚刚完成的铜版画,画中一对夫妻正坐在桌旁吃饭,桌上放着一个酒瓶、一个空杯子、一个空盘子和一块面包。丈夫歉意地把头扭向一边,但一只手仍搂着妻子的肩膀。费尔南德看着这对艰难度日、患难与共的夫妻,心中有无限的感慨。这时,毕加索也将手搭在了她的肩上,托起了她的下巴,俯下头去……毕加索堕入了情网。事实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挚关系的开始。而她——费尔南德走入了毕加索的世界,成为他的第一任正式情人。

和费尔南德在一起,毕加索长成为一个成熟男人,再也不是那种只知在妓院追逐女人和只想着自己的轻浮少年。毕加索给她画了几幅肖像画。他的笔触开始从抑郁的、冷冰冰的蓝色调逐渐变成娇滴滴、暖洋洋的玫瑰色。

《扇子女人》

玫瑰色的时期开始了。《马戏演员之家》和《坐着的裸女》是其中的代表作。《马戏演员之家》画的是一位演员在摇晃着他那干瘦的胳膊,向观众做着手势。他的身上穿一件镶有蓝边的粉红色衣服。蓝色尽管没有褪尽,但柔和的粉红色已经成了主要色调。此后,小丑和马戏团演员也成了毕加索这一时期经常描绘的对象。

《马戏演员之家》

《街头卖艺者》

《杂技表演者一家和猴子》

《站在球上的少女》

《坐着的裸女》

毕加索执着地探索着,实践着,正当毕加索感到精疲力竭并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一个蒙马特尔的艺术家邀请他去荷兰度假。毕加索欣然前往,并在荷兰创作了《美丽的荷兰女子》、《戴帽的荷兰女子》等画。荷兰度假,是他创作中的一个值得欢迎的巨大转变,他已把那个已经衰落了的蓝色王国抛在了身后。这个转变,也加速了他从贫穷向富裕过渡的转变。

《戴帽的荷兰女子》

1904年的春季,毕加索在巴黎豪斯曼大街的瑟鲁利耶画廊举办了展览,展出了这一时期的30多幅油画作品和若干素描手稿。风格的转变,得到了更大的成功,吸引了许多画商和顾客。其中不乏一些有经济能力的收藏家,毕加索的画作开始受到了注目。

1905年,毕加索创作了《拿烟斗的男孩》,画面集中展现了一位表情有点忧郁的青春期男孩,他身穿蓝色服装,头戴花冠,手里拿着一支烟斗,画面的背景是两大束色彩艳丽的鲜花。这幅画在2004年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它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凡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

《拿烟斗的男孩》

一对美国兄妹,首次参观他的画室,激赏惊叹之余,一口气以800法郎买下现场的画作。毕加索由此认识这对美国姐弟画商——吉德鲁德〃斯坦因和列翁〃斯坦因。他们收购毕加索的画速度惊人。1906年,画商费拉以2000法郎收购粉红色时期的大部分创作。

金钱不是衡量艺术的绝对标准,但金钱将巴勃罗从窘困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他们从经济上支撑了毕加索不稳的地位。紧接着一位叫什楚金的俄国画商也光顾了毕加索的‚洗衣船‛,出手大方地买走了他的几幅作品。‚洗衣船‛门庭若市,来拜访毕加索和购买他的作品的人骤然增多。毕加索的作品价格也在直线上升。有一次,画商尤拉德来到毕加索的家里,出价几千法郎,将毕加索的作品全部买走,看着那第一次变得如此空旷的画室,毕加索的内心涌出一丝成功的喜悦。

同年春,毕加索和费尔南德去了比利牛斯山的一个偏僻的西班牙山村度假。毕加索在此画了一系列平静自信的少男作品,从忧郁的小丑到英俊的少年,反映出毕加索的内心变化。生活的全面改变,又令他找回了创作的热情。他在高索尔,每天在山顶上,远眺蓝天和山村使他重拾平静的心情,以十倍的精力来工作。那些没有窗帘的方型小屋、绑着头巾的农妇、老人漆黑的脸庞,和费尔南德从容优雅的倩影,一一再现于画里。之后毕加索还创作了一系列赭玫瑰色的调子的油画来赞美他心中的女神费尔南德的美貌!

《一个年轻人》

其中一幅作品《梳妆》,他把裸露的费尔南德画如雕塑般结实,她的仆人为她拿着镜子,她梳理着自己的头发,看上去,及其神秘动人。在另一幅画《闺阁》中展现了四个裸女,有一位巨人充当他们的保护神。这幅画也是极暖的调子,用浅黄、粉红色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满足感。毕加索的作品风格愈发柔和,原来粉红色时期还带着的生硬特点已经褪尽了。蓝色时期和世纪末的绝望感被宁静的古典新鲜所替代。

《梳妆》

《闺阁》

五、黑人时期

1905年,‚野兽派‛诞生了。马蒂斯是画派的代表。他们对于古典艺术的绘画方式提出质疑,强调主体的感觉,注重直觉的理念并试图用一些抽象概括的形体和夸张、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直觉的感受。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明暗表现方式,用大线条、大色块和极其夸张概括的形体。这些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毕加索受他们的影响进入了自己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土耳其装束的夫人》和《立着的裸女》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黄色;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土耳其装束的夫人》

《立着的裸女》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毕加索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美国女作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斯坦因为这幅肖像做了八十次模特,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此画。朋友们看了完成作后大吃一惊,都指责所画人物根本不象斯坦因。毕加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她总会看起来跟这幅画一模一样的。‛斯坦因很感激地收下这幅画。数十年过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

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斯坦因画像》

六、立体主义时期

1906年秋,毕加索在兴奋之中创作了与他过去的画风截然不同的《两个裸女》。《两个裸女》的创作标志着毕加索对旧画风的摆脱。1907年春,毕加索坐在‚洗衣船‛里的画室,苦苦构思一幅反映巴塞罗那亚威农大街妓女生活的作品。好几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完整的草图出来了。五个裸女坐在夜总会的舞台上,柔嫩的粉红色肉体在蓝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非常突出。整幅画的前景都是花与水果。经过四个月的修改,一幅尺寸巨大的《亚威农少女》诞生了。这幅立体主义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像一颗炸弹投向巴黎画坛,引起了同行知己们的漠视、误解甚至抨击。雅各布公开表示不欣赏,俄国收藏家什楚金则感慨:‚这对法国艺术是多么大的损失!‛德兰还向画商肯惠勒说:‚我们总有一天会看到毕加索自缢在那幅大油画后边的。‛

《两个裸女》

在激烈地抗议声中,只有一位例外。他就是年轻的德裔收藏家卡恩韦勒。从第一眼起他就欣赏这幅巨作,因而成为伴随他10年的画商兼好友。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成为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画家们也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古老的西班牙谚语:‚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语言的感人力量。

《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可谓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规则,甚至可以说是所有的规则。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像实体的块面,有的则像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他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威农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并不体现外在的自然。它完全脱离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并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亚威农少女》引起的**并未影响毕加索的工作和真正的友谊,阿波利奈尔和雅各布仍几乎天天来画室小坐。1907年,阿波利奈尔向毕加索介绍了青年画家布拉克。布拉克看了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后,异常惊讶,他反复端详那些人体‚构件‛草图,那些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的素描,深深的震撼了他!他明白毕加索所描绘的四度空间,并且深表赞同。很快的,他就推动着立体主义飞速向前发展。布拉克成为毕加索在创立立体主义道路上的合作伙伴。1908年秋,布拉克带着6幅风景新作参加当时季的沙龙展。作品因有纯粹的几何构图,被当时的评审员之一——马蒂斯,称为‚小立方体‛风格。画商卡恩韦勒在其画廊替布拉克举行个展,这可谓是立体主义绘画的首展。

同一时期里,毕加索向着传统的突破,招致了更多的反对与误解。他日益精神沮丧,渴望摆脱‚洗衣船‛,但又感到筋疲力尽,无法长途跋涉到南方去。于是,他在鲁德树林附近的一个农场找了间小农舍。这里环境优美,周围是地和树木,毕加索在这里心旷神怡。他的作品以风景为题材,绿色开始支配他‛鲁德树林时期‛的绘画。

1909年夏天,毕加索在绘画上的求索变得更加执着,他对宇宙万物的探究精神也比以往更加强烈。这时,他渴望西班牙、渴望奥尔塔,渴望十年前他曾在那里体验过的和谐与精神上的升华。毕加索与费尔南德再次来到巴塞罗那,他们只在那里逗留了很短的时间,便同巴拉斯一同前往奥尔塔。毕加索在奥尔塔又一次体验了生活的朝气,感到鼓舞和无比振作。但他和费尔南德在一起生活已不像以前那样愉快了。他们之间愈来愈疏远,费尔南德试图重新唤醒他的兴趣和往日热情,开始做一些不固定的家务事。但是,她在毕加索身上所唤醒的,却是他偶尔爆发的怒火。秋天,毕加索和费尔南德终于搬离‚洗衣船‛的陋室,他们带着饲养多年的猫,住进克里希大街11号里一间宽敞明亮、兼作画室的公寓。窗外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作画的地方光线更是充沛。家里有打理餐饮的女佣,桃花心木制成的家具及一台大钢琴……屋内装潢摆饰彻底改换,连带着生活方式也起了剧变。此后,每星期日都是宾客云集!

次年夏天,毕加索和费尔南德未返回西班牙。两人去了景色优美的塞雷,小镇地处法国比利牛斯山山脚下。毕加索非常喜爱塞雷,不但地近西班牙,而且那儿妇女美丽健康,山峦绵延,树林相间混合了地中海型那种枯黄之美和鲜绿欲滴之色。在一大片杏桃与葡萄的果园间,他的朋友买下一座有花园和山泉的小清修院,毕加索和费尔南德便借住那儿的二楼。其他艺术家和诗人同伴,也陆续来此度假。晚上毕加索不是和他们在露台上喝咖啡聊天,就在大理石的桌面上随意素描为乐。

不久之后,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按照传统的透视法,只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多重透视的画法是不允许的。毕加索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传统画法那样以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形象。期间的代表作有《海滩上奔跑的妇人》、《熟睡的农民》、《两个坐着的裸女》等,这些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

《海滩上奔跑的妇人》

《熟睡的农民》

《两个坐着的裸女》

1912年,毕加索在克里希大街附近的艾尔米塔什啤酒店认识了一位美貌、苗条的女子玛塞尔〃汉伯特。玛塞尔的丈夫也是一名画家,叫马西库。马西库为了绘画整天废寝忘食,常使玛塞尔感到孤独和冷清。毕加索被她的温柔恬静所吸引,他内心炽热的火焰也点燃了玛塞尔的热情。不久,他们便各自背着自己的爱人,一块到亚威农谈情说爱,游山玩水。毕加索又一次堕入了情网。而费尔南德无法忍受毕加索移情别恋,就同一个未来主义画家私奔了。自此,毕加索与费尔南德长达十年的同居生活结束了。毕加索与玛塞尔搬到亚威农附近的索古,开始了三幅油画的创作。他爱玛塞尔,并亲切地称她埃娃。埃娃在毕加索的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位臵,他常在他的作品上签上‚我爱埃娃‛、‚我的朱丽叶〃埃娃‛等字样。

春天一到,他俩避开众人,到法国南部乌韦兹河畔的索尔格镇,租了一座外观简陋,唤作‚风铃‛的小庄园。那儿离亚威农北方9公里远。

布拉克夫妇也在附近租下另一个名为‚美境‛的农庄。两位画家在乡野村舍中工作的几个月,是立体主义绘画最多产丰收的时期之一。

《桌子上的面包和水果盘》

《奥格尔工厂》

《葡萄与小提琴》

《曼陀铃和吉它》

《静物》

《三个乐师》

《穿衬衫的妇人》

《爱好者》

《卡恩维勒肖像》

风铃庄园外观有点灰暗,幸好室内四壁白亮。毕加索被这一大片白墙所诱,忍不住在其上作画。夏天结束时,墙面上亦出现一幅椭圆型的大壁画。他还把这幅自己颇为得意的巨画,一块运回巴黎。

埃娃给毕加索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安定和秩序,同时他和他的朋友布拉克也独立发展自己的风格。毕加索的风格愈发倾向性。他采用一系列新的材料来发展他的拼贴艺术与立体最结合的新创作,同时大胆的在颜料中加入沙子或者木屑一类的东西,获得画面的浮雕效果。他轻松探索着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毕加索的这种新的风格,先被人称之为‚杂物组成的立体主义‛,后来有了更合理的名字‚综合立体主义‛。

《拼贴画》

《小提琴》

《曼陀林和竖琴》

毕加索作品赏析论文 篇2

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艺术研究者, 每看到一件艺术作品时, 应该通过艺术家们所处的语境去了解分析其艺术作品创作始末,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之后再将研究过程中的理解和收获进行筛选,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到之后的创作中去。

当代艺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 而是为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 “光绘作品”是结合艺术与科技的一种实践, 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最终呈现形式, 它如今又被称为光涂鸦”, 是一种充满创意、令人惊讶的摄影与绘画结合的产物, 它需要至少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因此也更加多变、更加有趣。光绘可以在室内、夜晚、甚至一些根本无法拍照的昏暗光线的环境下进行。

光绘可以说是一种行动的产物, 只靠空想是无法预测其最终效果的, 在我看来, 它既是一种绘画形式又是一种雕塑形式, 因为它是一种通过绘画手法存在于立体空间的事物, 创作光绘作品也需要极强的三维思考能力。

令人称奇的是光绘起源于只有黑白相机的时代, 在只有少数人有相机的60多年前, 光绘的开创者正是我们熟知的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 而给他启发的是一名《LIFE》杂志的著名摄影师Gjon Mili, 他也是一位光学大师, 他在1949年向毕加索展示了自己的一组摄影作品——带着微小灯具在黑暗中尽情舞动的滑冰运动员的照片。这些照片激发了毕加索的光绘创作灵感, 此后, 毕加索不仅自己钟情于光绘, 还与情人一起, 相互配合, 共同创作了世界上第一批具有艺术价值的光绘作品。现在光绘已经是近几年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兴摄影玩法, 当今的技术也不知比六十年先进了多少, 新的作品不断出现, 愈加华丽, 但若论起艺术价值, 毕加索用手电或“光笔”在暗室中创作的这组作品仍是最经典的。

首先, 毕加索在摄影技术落后的1949年, 创作出这种超前惊人的艺术形式, 这种在当今社会仍然会让人惊艳的艺术表现形式, 不难想象在当时会引起多么大的社会效应。

其次, 在20世纪中期, 政治格局复杂的西方, 艺术流派也十分复杂, 而毕加索本人开创了现代主义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立体主义, 即指去描绘事物的立体性及其在空间中的位置, 而光绘作品虽不同于他以往的作品, 但是他那反二维的思维方式却也在这种多维的描绘方法中有了不同形式的体现。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颠覆以往的艺术史学、美学研究方法论等等, 这无疑为重新认识绘画另辟蹊径。

在光绘作品中, 光是构成绘画形式的元素, 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利用绘画及摄影技巧却脱离二维的绘画方式, 拥有着雕塑的立体感却脱离雕塑的实体性, 拥有着艺术绘画的华丽感, 却又违背了艺术绘画的长存性的艺术作品与当时的其他艺术作品相比具有一种让人“穿越时空”的突破性。

光是万事万物可视的前提, 是一种如同空气一般随处可见却易被人们忽略的视觉符号, 它同样可以创造绘画形式的形体外沿, 光绘的出现似乎也重演了绘画艺术发展风格的演变, 诠释了艺术的成因。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艺术史。能指与所指发生了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只能用来照明的手电, 变成了画笔, 代表明亮的光线, 成为了轮廓, 画可以是“转瞬即逝”的, 艺术作品可以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毕加索成功的运用艺术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艺术理念, 这对当代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更是我们打破传统艺术思想的敲门砖, 引领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使其能更加多样化地来完成自己的创作主张。

所谓的创新到底指的是什么值得我们去严肃地思考, 当代的中国艺术仍处于错乱滞后的境况之中, 存在很多由西方文化价值观“激发”的所谓的一些当代艺术品, 它们来源于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普遍遵循的求新求奇, 理念后行的创作流程, 这种创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本源文化的支持, 做出的作品根基不稳, 造成了当代艺术形成了一些的恶搞化、苍白化、模式化的怪圈。

那么创新是否只指那些“灵光一现”的点子呢, 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 都不会是凭空出现的, 也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当时的语境, 即生活环境、国家政治、所处年代等等都是影响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毕加索的灵感来自于那组黑暗中持光舞动的滑冰运动员的照片, 通过想象照片中那个画面感和动态感极强的情景, 应该是极美的, 如同人们在黑暗处遇到萤火虫, 在深夜里仰望星空, 在黎明前看到曙光时一般震撼着心灵, 可以想象毕加索本人在看到那照片光时的兴奋, 但是我们不妨想象这些兴奋可能正是源于那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时的喜悦, 毕加索在创作过程中也应该是十分激动愉悦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复杂而让人不安的, 但是又似乎有着一丝希望, 这种语境可能更是毕加索创作作品的真正起源。而对于处在社会动荡时期的人们, 在这种社会语境下, 可能只有这种冲击性强且符合大众美学的艺术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事实上, 毕加索的这组在当时看来非常神奇的照片正是由当时涵盖商业文化、健康时尚、家庭生活的高品质前卫媒体《LIFE》杂志发表的, 这正是当时西方人们生活中最受关注的生活杂志之一, 主流媒体的传播似乎可以说明他在这组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取向。而他的超前性及娱乐性都足以震撼所有看到报道的民众, 也迎合了人们心中的期待。这足以证明, 毕加索灵感乍现的同时, 心中是有着极强的理论支撑的, 这是他在合适的语境下展示了应世的作品, 如同中国人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这也是他的作品一直存留于人们内心的原因之一。

我们作为当代艺术的传承和开拓者, 是否应该学会鉴别时尚, 辩证地看待经典艺术作品, 重视对于本源文化的深入研究, 以严谨的态度追求艺术的真谛, 做出不只是具有前沿性, 更要具有持久性也更具研究价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法) 马克·吉梅内斯.王名南译.当代艺术之争[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最全毕加索作品来中国 篇3

毕加索的版画作品曾经在成都展出,当时的盛况还令人记忆犹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出不仅有毕加索的版画,而且包含了油画和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珍藏。

此次有望亮相成都的毕加索原作,囊括毕加索从少年至晚年的作品,和毕加索人生经历的起伏息息相关,应当说具有特殊的私密性。其中,毕加索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将亮相,如毕加索为首任妻子奥尔嘉之子保罗画的肖像画《扮小丑的保罗》、为钟爱的情人朵拉·玛尔所绘的肖像画等。

本次毕加索中国大展的另一亮点,是完全由民营资本引进并办展。展览涉及的艺术品价值达6.8亿欧元,包括借展费、保险、运输、场租、安保、搭建等在内的办展成本高达4000多万元。毕加索大展的中方策展人、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定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次展览全部由民间资本操作组织而成,相比较之前的“官方办展”惯例,这次展览为民间资本参与到文化事业的组织中开辟了新模式。他说,这次毕加索展览的成本,可能是全世界同等类型展览中成本最高的。大展将可视作为未来更多国际高端艺术品展览入驻中国的一次“投石问路”。

观展

展览城市:成都

展览地点:成都当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2年3月

展览

凝固的旋律

展览城市:北京

展览地点:国家大剧院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19日-2012年2月28日

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场雕塑展,以音乐为主题,使观众尽情领略雕塑艺术与表演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同的艺术语言、风格、材料和美学观念带来的艺术享受与启迪。

缘·中国唐卡三大家精品展

展览城市:北京

展览地点:大千画廊

展览时间:2月3日-2月8日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画风细腻,线条流畅精美,佛像塑造庄严肃穆传神。诸多唐卡作品为国内外居士及艺术爱好者收藏。

曙光——来自中国的新艺术?

展览城市:柏林

展览地点:Zhong gallery

展览时间:1月22日—3月22日

这是中国“70后”艺术家在欧洲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不仅标志着中国年轻艺术群体开始走出国门,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主流艺术开始走向同一水平线。

毕加索审美特征 篇4

姓名:潘文强 学号:151000213 班级:10级建筑2班 指导老师:陈方达

浅谈毕加索绘画的审美艺术特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不同艺术特征和他在哪个时期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关键词:毕加索

艺术特征

绘画

正文: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泊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毕加索1908—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毕加索的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对艺术有着报负之心者学习的,他也曾说过:“我不怕死,死亡时一种美。我所怕的是久病不能工作,那是时间的浪费。”是的,毕加索的一生确实没有浪费时间。

毕加索的名人故事 篇5

始终充满好奇心的毕加索

毕加索去世的时候是91岁。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一般说来,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蓬勃,从不满足。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愿冒失败的风险。而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展现他的艺术风格。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年岁的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作画,不仅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因而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不同风格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所面对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追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毕加索的画-格尔尼卡

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面对痛彻心扉的人间惨剧,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就是给了艺术家们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没有慈悲的情怀,就是能不能触动心灵创作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正准备为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作品。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毕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尔尼卡被轰炸为题材,依他所想来为西班牙馆作画,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作者,是必须悟透艺术真谛的。就像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曾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国军人来此参观,毕加索发给他们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的三幅肖像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卒于1973年。作为一个画家,他画风多变,数量充沛,在20世纪旁出无人。

19,他才二十出头,只身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年轻的他发脚不齐,头发油亮可鉴。他很严肃,但微微翘起的嘴角更多的是笑意。他的眼神里蓄满生命的汁水,他还是一株青绿的嫩芽,未经风雨,整装待发,对人世有好奇,对人生有自信。

到了19,毕加索已过而立之年,他已经开始探索立体主义,并小有成就,举办过一两次画展。他端正地坐在蒙有窗帘的室内,衣冠楚楚,发线泾渭分明,梳理得妥妥帖帖。他的标志性的大鼻子闪闪发亮,盘踞在脸中央,象征着他试图融入社会人生却不很顺利。每一个人都需要调整适应,才能与社会人生相安无事,天才绝世如毕加索也不例外。他的嘴唇因爱情更加柔软多情,嘴巴略张,似乎有表达的冲动,也好像还有动摇——因为他对未来有了期许,而未来并不确定。十多年前,他不会动摇,因为任何可能都是未来,反而无所谓。他的眼神是一潭绿阴覆盖之下的水面,轻微地慌张摇动,思索,探寻,也等待安慰与鼓励。

最后一张肖像摄于他的晚年,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的。他老了,秃了头,额头和面颊上有深深的皱纹,但他从未如此迷人过。他的眼睛陷得更深,但强烈聚光,直视人心。他已看得太多。他的嘴角较壮年有些许干瘪,但坚定地抿住。他已表达太多。如今的他不轻易发言,因为他太熟悉社会,一说,就是至理名言。即使是他的大鼻子,也因个性鲜明的目光和嘴角,突兀的轮廓神奇地改善了。他的脸是和谐的。

他想做的已经做了,他的心是平和的。他甚至恢复了儿时的顽皮,他说:“你们期望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艺术。如果我知道,我将据为己有。”

实习生教案:毕加索 篇6

一、教材分析 毕加索《格尔尼卡》(1课时)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评述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通过对毕加索生平事迹的介绍和作品欣赏,使学生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在对西方现代艺术多元化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本课将以油画图片欣赏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向他们提供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以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多角度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

②.能力目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设置目的: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增长艺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格尔尼卡》一画,体会作品中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初步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风。

教学难点:理解《格尔尼卡》一画中,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的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

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二、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近作品,从而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作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大家,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争议性、最具诱惑力、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是谁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可提示:他是西班牙人;他是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问题答案是:他就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格尔尼卡》。

(一)《格尔尼卡》

1、作品展示。大屏幕显示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简介:格尔尼卡只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那么,这幅画为什么要以这个小镇命名呢?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画家的意图。

现在大家静静地欣赏这幅画,静观一分钟后,讲一讲你的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感受是什么。(可能涉及丑、乱七八糟、不好看、恐怖等)

教师介绍作品历史背景。教师:刚才大家都讲得很好,说明同学们有自己独特的欣赏眼光,但是在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的时候,有关于这幅画的一切,大家在头脑中一定会产生疑问。

为什么这幅画就叫格尔尼卡呢?先听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

格尔尼卡小镇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区,在1937年4月26日的下午,应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出动飞机向格尔尼卡投下了10万磅炸弹。当日正逢小镇集市,市民毫无防备,人们仓惶逃奔,希特勒的飞机却又低飞,跟踪并扫射逃跑的人们。居民伤亡惨重,据不完全统计,1500多人被当场炸死,3/4建筑物被彻底毁灭。

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得知格尔尼卡被希特勒轰炸后义愤填膺,怀着满腔的爱国激情创作了这幅宽7.76米,高3.49米的油画《格尔尼卡》。这幅巨画表现了画家对德军法西斯暴行强烈的愤慨,也激起了全人类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的愤慨。也控诉了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镇格尔尼卡的暴行。

2、描述作品情感共鸣

教师:画面上有些什么形象?这些形象表述了什么内容?

学生:„„

毕加索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的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咋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组织及构图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的气氛相一致。细察此画,却发现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方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这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我们前面欣赏过的《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

这也是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

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的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几个星期便完成创作。

3、了解作品体验风格

⑴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格尔尼卡》名字的由来,引出格尔尼卡事件。这幅作品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作品以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法西斯的战争罪行。

⑵整个画面表现了什么呢?(提示:先看色调,再分析形象)

学生:色调阴沉灰暗,整个画面是被肢解的肢体和形象,展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教师提示:这幅画的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的视点来表现的,这些形象在交错、错落和分割中。再请大家观察,这些形象都是用什么样的形状归纳的哪?

学生:几何形。

教师补充,还有游动的曲线。这些几何形和游动的曲线在人们的始料不及中排列着、重叠着、交错着、组合着,带给人们一种新的审美秩序和空间,因此我们感到这样的绘画新奇、怪异视觉冲击力强。

教师讲述毕加索轶事(机动)。教师:当时,毕加索画完《格尔尼卡》在巴黎展出时,德国的将军和士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天,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复制品。一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严肃地回答。

(二)毕加索

教师:立体主义特征在《格尔尼卡》中体现得较为充分,我们已经理解了立体主义的画法。为什么毕加索会有这样的创造力,毕加索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他除了绘画还创作些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现在简要介绍毕加索的经历:

1、生平:西班牙画家、雕塑家。自幼学习绘画,被称为“神童”。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2、不同时期的作品介绍:毕加索的绘画风格是丰富多样的,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来形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多变。

3、毕加索其他作品欣赏:油画雕塑版画陶瓷等。(放幻灯片欣赏)

4、谈一谈:你认为毕加索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

论不同时期的毕加索绘画 篇7

90年代初期, 毕加索来到巴黎, 定居在此, 在此期间他经历了自己的挚友卡洛斯的自杀事件, 年轻的毕加索承受不了好友自杀的这个事实, 内心被忧郁所代替, 就此开始了他的蓝色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时期毕加索所作的画主要是用蓝色为主体色的单色来描绘, 整个画面让人充满了悲悯, 而他所用的人物角色也都是失足女子、流浪人、酒鬼等等, 画面中运用强有力的充满表现的线条, 描绘很多不存在的、不真实的空间, 他极力去表现疾苦, 没落, 无助的感觉, 而这些思想都来源于自己痛失好友的事实。如他的画作《两姐妹》, 画中的主角是两个女人, 或许可以说是两个妓女, 两个女子面容憔悴, 瘦骨嶙峋, 眼神里透露出无助、绝望的神情, 但还是故弄姿态, 仿佛是为了取悦面前的风尘客, 从而获得生活上的一点点富足。画面用单体的蓝色为主体色, 蓝色的人体、蓝色的浓郁背景、蓝色的底布, 使画面笼罩在一片忧郁层层的气氛中, 这幅画是毕加索这个时期的代表之作, 它真实地反映了毕加索此时的情感, 将痛失好友之情融于画中, 此情亦真亦浓。

二、明快的粉红色时期

毕加索这一时期是在认识他第一任女友——奥利维亚之后开始的, 这个时期主要以明快的玫瑰色为主, 《马戏演员之家》是主要代表作之一, 画中以一位身材干瘦的马戏小丑为主角, 可以明显的看到画面中的主体色由忧郁的蓝色转变为明快的粉色, 虽然还留有少量的蓝色, 但画家已经慢慢地从那种失去挚友的痛楚中走了出来渐渐被美丽的爱情冲淡。而他这个时期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那就是遇见了艺术家蒙马特尔, 两人相邀前往荷兰创作。这个阶段他创作了大量的粉红色作品, 如《拿烟斗的男孩》画中以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小男孩为主角, 身着粉蓝色衣服, 头戴粉红色花环, 就连背景也是粉红色, 后面有两束鲜花, 而这些画面因素也正符合了当时毕加索所经历的生活, 和奥利维亚成为情人之后, 他的心情是粉色的, 他将这种感情巧妙地融入画面, 与蓝色时期不同的是这一时期充满了青春、活力的气息, 彰显唯美, 凸显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三、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思想很大一部分受到黑人雕塑的影响, 他从黑人雕塑中学习线条的简洁流畅, 人物形体也渐渐变得简单, 基本接近于几何形状, 人物的动态依然优美、活灵活现。《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也是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很清楚的能看到非洲雕塑的影子, 作品由五位少女, 一块衬布和几个水果组成, 这幅作品在刚开始面世的时候并不受使人欢迎, 甚至反对他, 当时的艺术家认为他脱离了自然法则, 不按常理出牌, 但他坚信自己的创作思路, 并一直坚持下去。《亚威农少女》无疑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 他将具象的人物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完美的结合起来, 整个画面就好像是由许多玻璃碎块组成, 人物的五官也画得及其简略, 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 左边三个少女除了姿态生硬, 与实际人物区别不大, 右边两个女性则形象粗狂狂野, 五官也变得有些扭曲, 明显的吸收了野兽派和非洲雕塑的精华。我们可以看到真个画面其实还是很平面的, 好像与“立体”二字并不符合。其实不然, 毕加索的立体画是一种心灵的立体, 他将所要描绘的对象的各个角度组合起来, 科学的放置于画面。画面用色也承袭了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的主题色, 他在蓝色块的边缘上有描上了白色的线条, 目的是为了让整个画面凸现出来, 形成浮雕的感觉, 这也就将非洲雕刻有效的结合于画面。其实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 一定要去吸收其他精华的艺术成分, 但切不可完全摈弃自己的创作方法,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加以改进。

四、超现实主义时期

超现实主义是毕加索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 也可以说是他的顶峰时期, 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方式越来越独特, 作品中充满了怪异, 荒诞, 甚至不可理喻的对象。他有自己的想法, 并不是照抄前人的方法。毕加索一生风流, 生边一直有女性陪伴, 但他却一直被婚姻困扰, 可以说他的爱情是失败的, 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困扰着他, 在爱与困苦中徘徊, 而这种状态也衍生出他的这种创作形态, 他画中的对像也大多是他的情人和妻子。扭曲的五官、变形的姿态, 虽然承接了立体时代的元素, 但超现实时期的画作却是更加疯狂, 甚至说更加令人不敢想象。1932年毕加索创作了《坐红椅上的女子》 (又名《梦》) , 此画是以自己的情人为主体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独特的变形夸张方法所创作的, 将之前的立体主义风格加上更加狂放夸张的变形手法, 成功进行了创新。1937年又一副惊天奇作被毕加索创作出来, 那就是《格尔尼卡》, 这个时期二战爆发, 德国纳粹无情的蹂蹑西班牙的格尔尼卡镇, 愤怒拥集在画家心头, 他用变形的牛头寓意残暴的法西斯, 受伤的马头象征着被肆虐的西班牙, 画中人物则是受苦受难的格尔尼卡人民, 画中各个形象都是夸张变形, 将画家愤怒和怜悯之心融入画面, 虽然画中形象与实际有所差别, 但所表达的感情却是真真切切, 也都来源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造就了艺术。画者画心, 没有感情的艺术只能是味如嚼蜡, 平淡无味。毕加索是现代绘画的大师, 他每个时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学习从生活中发现题材, 抒发自己的内心。敢于改变艺术, 创造艺术, 就能在这条道路上行的更远, 走的更深。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毕加索[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01

[2]晓树.图说名人之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毕加索[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9.1

[3]李辉, 赵鹏.转动的画布:立体派[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7

致敬毕加索 篇8

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多达两万多件。

而他更可算是极少数,生前身后皆能“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上一篇:家乡四季的风景小学生作文下一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