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9篇)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分苹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页---61页: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探讨“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从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老师这里有12根铅笔,我想分给4名同学,那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对,平均分,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呢?(像这样每份分得的同样多,一样多)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对,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这天正好是笑笑的生日。一大早,笑笑就起床了。它到自己家的果园里摘下好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准备招待她的好朋友。3.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有多少个大苹果? 师生一起数苹果。
师:对,一共有12个苹果。现在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她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苹果数目一样多,然后摆到盘子里,你们愿意帮忙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笑笑“分苹果”。(板书课题:分苹果)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生动的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1.师: 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可以怎样分呢? 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讨论,动手操作。教师注意巡视。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2.学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及时评价。总结;大家按照要求想出了4种分法,你们发现这4种分法都是怎样的?(每份分得苹果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复习巩固了已有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二)1.现在老师想把这12个大苹果装进袋子,要求每个袋子装4个,那么需要几个袋子呢?
2.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和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或者借助学过的乘法口诀,都算出了需要3个袋子。
3.比一比,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结合分的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结论: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且都是分完后每份个数是同样多的。教师总结:我们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最后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与体验“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两种不同的情形,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师;这时,草地上的2只小兔子好像遇到了难题。他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20根萝卜,每只小兔拿4根,需要几只小兔才能运完? 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2.出示装松果图
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这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好,我们来看。(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你能解决小松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吗?(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个篮子。(2)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个松果。
师:赶快拿出你的学具小棒或卡片,代替松果摆一摆、分一分,你也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看谁最先解决小松鼠提出的问题。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借助乘法口诀等方法解决了小松鼠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小松鼠也佩服你们这么能干。3.出示西瓜图
那大家能解决笑笑和淘气的问题吗?如图: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每个纸箱装4个西瓜,需要多少个纸箱?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摆一摆,分一分,乘法口诀)师:咱们把这种分法淘气和笑笑,他们也一定会佩服你们的!
(设计意图:借助形式多样的练习,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实现对新知的巩固。同时,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平均分”。充分发
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活动延伸,提高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淘气在咱们学校就发现了!(出示课本61页第4题情境图)师:做操的方阵有2排,每排12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本上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
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学生汇报。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咱们通过帮助笑笑分苹果,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学习了平均分的两种形式,并且还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帮助了小白兔,也完成了小松鼠的挑战。同学们课下可以细心观察一下,看一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平均分的的问题,用你学到的知识试着解决一下。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本第2页~第3页 “分苹果”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6丿1 8 8
0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 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6”表示每盘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放6个苹果。
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说明:“丿
”
表示横式中的“÷”。练习: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3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词语“、自言自语、吸引力”等词语。
5、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好奇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激趣导入
小朋友都吃过苹果,苹果红红的圆圆的。我们今天要学习《苹果落地》,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轻轻打开书到26页,自读课文给课文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
(三)交流释疑
1、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的1-2段(评价)刚才在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这几个字谁认识?
出示“科、习、常”指名读,从书中找到相对的词语,齐读、指名读
把字宝宝放回课文中再读课文 男生读
2、出示“熟、言”谁认识,指名读
它们在课文的第几段呢?指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自言自语”
3、出示“题、反、观、察、研、究、秘、密、吸、引”会读的自己读一读
这些字宝宝都出现在那一段呢?指名读课文第4段(认读生字 同桌认读 、指名读)
给字宝宝组词出示词语 齐读、男女读 理解“吸引力”,女生读第4段
4、把所有的字宝宝、词宝宝放回课文中再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
(四)、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有几个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了,你们看它们是谁 (出示:苹、落、件、习)
(1)观察说字的结构,口头组词(2)师指导“落”的写法和结构(3)生书写其它的字
(五)巩固拓展
你由苹果落地还能想到什么?
(六)课堂检测
给生字标序号
三、布置作业
一、二年级数学赋分标准 篇4
一年级
一、争当计算小能手。(16分)
二、认真看,仔细想,你会填得又对又快。(第11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三、想一想、比一比、连一连。(8分)
四、请你认真选一选(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第3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8分)
五、统计小专家。(10分)(完成统计图4分,填空1+3+2,共10分)
六、看图列式计算。(6分)
七、解决问题小行家。(第2、3题每题8分,第1题4分,共20分)
二年级
一、争当计算小能手。
1.直接写得数(20分)
2.快乐笔算(8分)
二、知识百花园。(每空1分,共28分)
三、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四、涂涂画画真有趣。
1.填一填,涂一涂。(2分)
2.统计。(填统计表4分,画统计图4分,回答问题2+2,共12分)
二年级永威数学上册〈分香蕉 篇5
学习内容:
认识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 学习目标:
1、结合情景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准备: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孩子们,小猴子最爱吃香蕉了,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来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一共有12根香蕉,欢欢要把香蕉分给他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这节课就通过分香蕉来学习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结合情景抽象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各部分的名称。目标明确了那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的努力!孩子们,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好,非常棒!老师也想信你们,请按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口述自学指导
1、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笑笑:平均分成()份,每份尤()根。
淘气:每()根一份,能分成()份。
说一说还有什么分法?
上面这些问题,都可以()表示。
2、认一认,想一想
÷ 2 = 6(根)读作:()........()()()()
其他分法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
3、说一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12指的是(),2指的是(),6指的是()
4、说一说这些问题中的除法算式各表示什么?
(1)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有 4个。12表示(),4表示(),4表示()12表示(),4表示(),3表示()
(2)18个松果,每个篮子装2个,需要9个篮子。18表示(),2表示(),9表示()。18个松果,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18表示(),6表示(),3表示()。
四、检测
孩子们,刚才大家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多大家进行检测。检测时比一比谁的字迹最端正,谁能一次作对检测题。
课本65页1题。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8÷2=4(根)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认为16÷4=4(份)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2)说一说他们分别表示什么?
3、评议板书于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全课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动脑,都能很好的解决。
七、当堂训练
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字迹最端正,并能做全对。
作业:课本65页2、3、4、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认识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 ÷ 2 = 6(根)读作:12除以2等于6........被 除 除 号 数
除 商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桃子》(板书)。首先我对教材做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分桃子》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在课本第32页和33页,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及会用2--5的乘法口诀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平均数‛和‚分数‛的基础。教材呈现的是三个分层递进的操作活动:分桃子、分鱼、分骨头。通过这几个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合作学习、个体反思的认知过程,从中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爱童话故事,为此我将三个活动改编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物操作、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感受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
正确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完成从操作水平到表象水平的转换;并能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和有剩余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能对实物进行平均分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课前需要准备的教具、学具有:电脑课件、圆片、小棒、动物头像等。
(接下来我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活动缺乏有序性和自主性,为此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四个环节进行)
三、说教学程序
(一)设境激趣 导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体,所以‘乐’与‘学’是不可分离的。‛新课伊始,我就利用课件呈现小兔搬新家的情境图,同时配以童话故事,并适时设下悬念:‚这么多食物该怎么分呢?‛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并与下一环节自然衔接。
(二)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渐深的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活动一:分桃子
(1)初步感知 ①首先我出示问题情境: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有多少种分法?每种分法中每只小猴可以分到几个?②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桃子,全员参与、动手操作、解决问题;③之后全班交流分的过程,汇报分桃的结果及自己的想法,以此让他们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2)体会平均分的必要性,小结平均分的意义 在学生充分操作和交流的基础上,我适时设问:怎么分才能让2只猴子都满意呢?为什么?再让同桌合作,扮演小猴分桃,要求每人分到的一样多;这样学生就深刻地体会到平均分的必要性及答案的统一性。此时我再小结平均分的意义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比如:我们刚才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这就是一个平均分的过程。(用圆片板书,画图)
活动二:分小鱼 引导学生体会‚多种分‛的过程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小猫分鱼的游戏,组织学生扮演小猫(展示头饰),再用12根小棒代替小鱼,让他们通过游戏的形式把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这样设计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重视平均分的结果,更重视让学生去感悟同一结果的不同分法。
(3)每组派一只‚小猫‛到台前展示他们的分鱼过程。他们有的会一条一条地分,3次分完,每只小猫分得3条;还有的会第一次每只小猫分2条,剩下的4条再分一次,最后每只小猫也分到3条小鱼……对于不同的分法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其间有学生能直接运用‚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得出每只小猫分得3条小鱼这个结果,我将会对他们大加赞许,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4)引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画圈的方法表现分鱼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学生的认知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的重要过程。因此,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给予示范和指导。
活动三:分骨头
这一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可以选择用小棒代替骨头分一分,也可以用连线画圈的方法来分。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习从学生个体出发,经过与老师和同伴的合作,又回到个体的过程。
整个探索过程由一个童话故事贯穿始终,并在故事中逐层深入,以动促思这样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使新知的脉络更清晰、完整。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第33页的第2、3题。
2、综合练习:判断几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如果不是,想办法使它们变成平均分。
3、拓展练习:①课本第33页的第4题。②将课本第33页的第1题与本课情境相融合进行变式:小兔家来了这么多客人,现在有16根筷子,每位用一双够分吗?请你分一分。本题着重引导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回顾总结 评价激励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采用这种提问的方式,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使教学主题进一步升华。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7
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用竖式计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
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4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6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启思导疑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试一试”。
2。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了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1、2、3、4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糖果说课稿优秀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教科书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
“分一分”活动,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这一课也是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和本单元第一课时分物游戏(小数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也为下一课学习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教学难点:
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关键:
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
(一)教法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讲授法、直观法、演示法、问答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学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班来了许多客人,今天老师准备了一袋苹果来招待听课的老师,想让小朋友帮助老师来分一分。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分苹果)
揭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独立思考
自主尝试
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并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从孩子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独立思考。)
三、小组研讨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小组交流,探究多种方法。
2、集体交流,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小组交流: 利用每组的12个苹果图片代替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是怎样分的、每堆有几个?
摆完后看看你组有几种摆法,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摆法最多。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具体、明确,使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有效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二
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感知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方法多样化,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四、反馈评价
归纳总结
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把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
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显示原型,它们分的虽然有差别,但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对比小结,突出两种分法的共性:“平均分”。)
五、迁移拓展
巩固提高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练习,创设小兔分萝卜的问题情境,提高练习,创设松鼠采松果、分西瓜的问题情境,、拓展练习,怎样站排,拓展多种排法,让学生在在轻松愉快地“游玩”中,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孩子们,你今天的表现棒吗?棒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六、课后延伸
强化训练
1、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次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2、预习新知
分糖果—大数目的平均分
板书设计: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分糖果
教学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分糖果
让学生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来分一分。鼓励学生的分法多样化。学生的分法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将分的过程再表格中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二、巩固练习。
1、小组活动。
此活动一次完成是有困难的,4人小组可以分几步完成,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2、数学游戏。
同桌活动时,先明确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
板书设计: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08-25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的教学反思07-01
吃苹果二年级作文06-03
小班教案:分苹果(科学、健康)08-24
按颜色分苹果托班教案06-04
分苹果反思06-19
摘苹果三年级作文09-08
《分苹果》的教学设计10-03
变脸的苹果三年级作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