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精选6篇)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篇1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所律师办理非诉讼业务的执业行为,保障当事人和律师的合法权益,制定本业务规范。
第二条 本所律师在办理法律咨询、律师函、律师见证、银行按揭贷款、代书法律文书、非诉讼调查等非诉讼业务时,应遵循本规范。
第三条 本所律师办理非诉讼业务,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勤勉尽责,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 本所律师办理非诉讼业务,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不得损害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本所律师如在执业中违反本规范并因此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一律认定律师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律师应承担《律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责任。
第二章 法律咨询业务
第六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有关法律事务的询问,本所律师有义务及时做出口头的解答、说明或提出建议方案,不得推诿。
第七条 本所律师进行口头法律咨询一律实行免费。本所律师应根据本所及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积极参加有关公益性的法律咨询活动。
第八条 严禁本所其他非律师工作人员以律师名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第九条 本所律师在进行法律咨询时,应当遵循合法、客观的原则,不得挑词架讼,不得做出任何不切实际的承诺,不得为当事人推测案件的诉讼结果。
第十条
本所律师在进行法律咨询时,需提供书面的法律意见时,应遵守本所《法律文书审批制度》。
第十一条 本所律师出具的书面法律意见书,应陈述当事人所提供的事实情况及证据材料目录,陈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文。法律意见书应明确注明法律意见系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有关事实及证据材料,并且在假设该有关事实及证据材料全部真实的基础上出具,并应注明“本法律意见,仅供参考,不作其它用途。”
第三章 律师函业务
第十二条 本所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办理律师函业务,必须有当事人出具的书面授权委托书。
第十三条 严禁本所律师为当事人对不合法的事项提供律师函服务。
第十四条 本所律师必须以本所的名义发送律师函,不得以律师个人名义发送律师函。
第十五条 律师函的制作及管理应按照本所《法律文书审批制度》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如需按照统一格式批次出具律师函的,应先将律师函的格式文本报批后备案,获得批准后方可出具。
如需对律师函格式文本进行任何修改,都必须按照上述审查程序重新审查。
第十七条
本所律师出具律师函中应陈述委托人所提供的事实经过情况,并明确注明所出具的律师函系根据委托人所提供的有关事实情况出具。
第十八条
对涉及重大事项的律师函,或收函对象为国家机关或与本所有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承办律师应在办理前报本所主任批准,并提交书面说明。
第四章 代书法律文书
第十九条
本所律师为当事人代书法律文书,应参照本所有关法律文书格式文本及有关国家机关公布的法律文书格式文本。
第二十条 本所律师为当事人代书法律文书前,应听取当事人对案情的全面介绍,审查有关证据材料。
第二十一条 严禁本所律师为当事人不合法的事项代书法律文书。
第二十二条 本所律师为当事人所代书法律文书必须在报批准后,方可提交给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重大事项的法律文书,承办律师应在办理前报本所主任批准,并提交书面说明或办理意见。
第五章 律师见证业务
第二十四条 本所律师在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后,不得以律师个人名义接受委托进行见证,应以本所名义对有关民事行为进行见证。任何非律师工作人员不得办理见证业务。
第二十五条 律师办理见证业务应向当事人出具书面的《律师见证书》,律师应在《律师见证书》中详细记载所见证的具体内容。律师见证书应经本所统一编号并登记备案。
第二十六条 《律师见证书》在加盖公章前必须办理报批及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 律师在办理银行按揭贷款业务中,如需按照统一格式批次出具《律师见证书》的,应先将《律师见证书》的格式文本报批后备案,获得批准后方可出具。
如需对《律师见证书》格式文本进行任何修改,都必须按照上述审查程序重新审查。
第二十九条 严禁本所律师对违法或无效的事项,或合法性或效力无法确定的事项提供律师见证服务。
第三十条 律师出具《律师见证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只能就签字、盖章的真实性发表见证意见,不得就见证所涉事项的事实及法律效力及法律文书的效力做出任何判断和发表意见;
(二)不得承诺监督当事人履行见证事项;
(三)不得承诺为任何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涉及重大事项的律师见证,承办律师应在办理前报本所主任批准,并提交书面说明或承办意见。
第三十二条 律师应在《律师见证书》上签名,并将执业证书复印件作为见证书的附件。
第六章 银行按揭贷款业务
第三十三条 本所律师承办商品房抵押贷款律师见证业务时应该审查以下基本内容:
(一)接受银行委托,按照银行的要求,对开发商进行主体资格及资信审查,审查法律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必要时进行实地调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收集相应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1)预售楼许可证(及外销批文);
(2)建筑许可证;
(3)建设许可证;
(4)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
(5)土地有偿使用权证明;
(6)付清楼盘地价的证明;
(7)红线图。
(二)接受银行委托或由银行自行对借款人进行主体资格及资信审查(或调查),并审查借款人提交的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收集相应的法律文件,包含但不限于:
(1)有效身份证(审查原件,提交复印件);
(2)有效户口本(审查原件,提交复印件);
(3)婚姻状况证明;
(4)收入证明和/或银行储蓄证明/或其它财产证明;
(5)《楼宇按揭(抵押)贷款申请书》(借款人签名及开发商签章);
(6)借款人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或《外销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原件;
(7)《楼宇按揭(抵押)贷款合同》及《授权书》;
(8)支付首期款的收据;
(9)付清首期款证明;
(10)抵押财产的保险证明;
(11)《抵押承诺书》。
借款人如系共同购房人,以上文件均须购房人共同签字。如非本人亲自办理,则应提交经律师见证或公证机关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如借款人系企业法人,应该审核的法律文件包含但不限于:
(1)营业执照;
(2)税务登记证;
(3)企业法人代码证书;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
(5)公司董事会关于同意办理楼宇按揭(抵押贷款)的有效决议(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生效条件);
(6)企业贷款证;
(7)公司连续三年的信用等级证明及/或财务报表;
(8)缴纳首期款的证明。
(三)审查比较楼宇价值与贷款数额,防止假按揭的发生,对有假按揭可能的贷款及时向银行提出。
第三十四条 本所律师承办汽车抵押贷款中律师见证业务时应该审查以下基本内容:
(一)接受银行委托,按照银行的要求,对汽车经销商进行主体资格及资信审查。
(二)接受银行委托或由银行自行对借款人、担保人进行主体资格及资信审查,并审查借款人提交的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收集相应的法律文件,包含但不限于:
(1)、有效身份证(审查原件,提交复印件);
(2)、有效户口本(审查原件,提交复印件);
(3)、婚姻状况证明;
(4)、收入证明和/或银行储蓄证明/或其它财产证明;
(5)、《汽车按揭(抵押)贷款申请书》(借款人签名及汽车经销商签章);
(6)、借款人与经销商签订的《汽车购销合同》原件;
(7)、《汽车按揭贷款合同》及《授权书》;
(8)、《保证合同》或《抵押合同》;
(9)、付清首期款证明;
(10)、抵押财产的保险证明;
(11)、《抵押承诺书》。
(三)审查比较汽车价值与贷款数额,防止假按揭的发生,对有可能属假按揭的贷款应及时向银行提出。
第三十五条 本所办理按揭业务律师见证工作的程序
(一)与委托银行签订《按揭业务律师见证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指定专职律师及相应的辅助人员;
(三)与银行、开发商或汽车经销商协商工作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工作地点(银行、售楼处或律师楼),本所负责律师见证业务的工作人员应在上述确定的时间、地点办理见证业务;
(四)根据本所与银行的约定由本所见证借款人签名属实的,本所负责律师见证业务的工作人员应核对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证及有效户口本原件、婚姻状况证明原件;
(五)出具律师见证书;
(六)收取相应的见证费;
(七)向银行或借款人提供与抵押业务有关的法律咨询,起草有关的法律文件,必要时可出具《法律意见书》。
第七章 非诉讼调查业务
第三十六条 本所律师承办非诉讼调查业务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全面、及时的原则。
第三十七条 本所律师承办非诉讼调查业务应报经本所主任同意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应提交书面说明或承办意见。
第三十八条 本所律师不得以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查。禁止为当事人不合法的目的提供调查服务。
第三十九条 本所律师调查、收集有关的材料,应由律师事务所出具介绍信。
第四十条 本所律师从国家机关抄录、复制有关的材料时,应尊重事实和忠实于原件,并经该国家机关确认。
第四十一条 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其调查,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二条 律师收集书证、物证应收集原件、原物。收集原件、原物有困难的,可以复制、照相。副本、节录本应说明来源及取证情况。视听材料的收集,应明确其来源。
第四十三条 律师调查、收集有关的材料,可以制作调查笔录。调查笔录应当载明调查人、被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内容、调查笔录记录人等基本情况;还应当记明律师身份介绍,律师要求被调查人实事求是陈述等内容,以及调查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第四十四条 律师制作调查笔录,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笔录应全面、准确地记录谈话内容,并交由被调查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如果有修改补充,应由被调查人在修改、补充处加盖印章或按指纹确认。经确认无误后,由被调查人签名、盖章或按指纹确认。
被调查人在律师调查笔录上,应签署或由他人代书下述文字:“以上笔录阅读过(或向我宣读过),与我本人的陈述一致。”
第四十五条 经被调查人明确同意,可以使用录音、录像等方式。
第四十六条 在确有需要的情况下,经委托人同意,并报经本所主任批准后,本所律师可以转委托被调查对象所在地的合法机构进行调查。
第四十七条
本所在调查结束后,应就所调查的事项出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必须注明“仅根据所调查到的有关事实及材料做出”,并应注明“本调查报告,仅供参考,不作其它用途。”
第四十八条 调查报告在提交委托人前,须按本所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篇2
在处理此类申诉举报案件过程中我们发现, 此类申诉举报基本集中在食品标签上, 几乎涵盖标签标注的全部内容。如食品添加剂名称与国家标准不一致, 营养成分表的修约间隔值“0”错误地标为“0.0”等等。究其原因, 是企业没有很好地学习标准, 认识不到位。“职业申诉举报”人或者大量购买以提高十倍赔偿金额基数, 或者少量购买产品以精神损失、误工等名义抬高索赔金额, 通过申诉、举报等方式, 向企业施加压力, 达到索赔目的。并且职业申诉举报人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运用能力, 如果质监部门作出不利于职业申诉举报人的决定, 他们通常会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或者不断向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多方信访等形式向办案部门及办案人员施加压力。
而此类案件的存在在客观上对办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进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提高办案质量。
目前质监部门办理申诉举报的依据为国家质检总局1998年发布《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 此办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规定不是特别明确, 在处理日益突出的“职业申诉举报”的工作中显得比较简单。
近年来, 四川省局、市局陆续组织召开了业务交流会议, 出台了相关业务指导文件。如何在“职业申诉举报”数量激增的情况下规范对申诉举报案件的处理, 真正做到履职尽责, 杜绝因工作上的疏漏造成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等极大地损坏部门形象事件, 需要基层质监部门进行更多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认为, 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强化:
加强学习统一认识
在处理申诉举报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发现, 在以往的处理中执法人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 而程序性的差错, 往往是最容易被复议和诉讼的。在工作中, 为克服这一问题, 首先要解决执法人员的认识问题。为此, 新都区质监局先后组织了多次以案说法的培训, 除重新学习《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外, 还有针对性地结合信访工作学习了《信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规定, 理顺了申诉举报工作要求, 强调时间节点, 并形成固定的操作模式。
另外, 为提高办案质量, 质监局明确表示, 在新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后, 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同时固定时间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权威部门的解释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讨论。
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是处理申诉举报案件的关键
申诉举报案件的存在, 在客观上对办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案件办理过程中, 质监局强调执法人员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加强与相关技术人员的联系。充分考虑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的特点, 积极换位思考, 高度重视证据的收集, 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实践中, 案件情况千变万化, 各种规定、相关标准的解释非常多。听取检验部门、甚至是标准起草单位的意见, 对质监局妥善处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在案审会听取案情介绍时, 质监局要求执法人员说明出现不符合指标的技术原因或依据, 并且及时、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纠正。这一规定对规范企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 也使得对申诉举报人的回复更加有说服力。
明确申诉举报处理程序, 形成操作模板
因为申诉举报人一般是既有申诉要求又涉及举报, 有的还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因此, 要求执法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不能遗漏每一个诉求。质监局明确执法人员接到“职业申诉举报”案件首先处理举报部分, 对举报的问题严格按照办案程序依法办理。对举报问题进行初步核实后, 告知企业申诉人的申诉要求, 同时要求企业及时作出书面答复。执法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申诉举报人进行复函。同时为规范使用答复文书格式, 提高答复质量, 我局制作了复函的模板, 明确了需要告知对方的内容:1.是否受理申诉举报;2.告知举报的办理情况;3.告知申诉人企业是否愿意就申诉问题进行调解;4.如果企业愿意调解, 告知现场调解时间, 或申诉人不愿现场调解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5.一次性要求申诉举报人补充提供调解需要的材料。
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
为使申诉举报处理工作不留死角, 质监局出台了相关制度, 明确了各部门职能职责。要求局办公室对全局的申诉举报统一进行登记、督办;领导批办后法规科再次对涉及“职业申诉举报”案件进行登记分发, 并提醒执法人员注意时间节点, 负责对所有回复函件进行审核把关, 对案件办理进行全程指导, 实现全程监督。案审会适时进行集体讨论, 形成案件办理的指导意见;执法人员具体负责举报案件的办理, 案卷材料的整理成册, 并负责具体的调解工作及起草与申诉举报人的往来函件。
加强内部监督、协调
根据实际情况, 将原本在案件办理中后期才召开的案审会适时提前召开, 对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指导、监督案件的办理, 对案件的正确定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避免在工作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出现差错, 法规科加强对整个案件办理以及调解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局办公室则负责对案件回复时限进行监督。双重监督, 给申诉举报案件的办理程序、实体的合法性提供了双重保障。
加加强强与与相相关关部部门门的的联联系系
申诉举报案件的处理不是单一的, 在没达到申诉举报人要求时, 他们通常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向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进行信访。因此,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 质监局要求法规科负责将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跟区法制办、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局、执业律师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不断沟通, 坦诚交流, 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 在他们的指导下处理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使质监部门的工作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另外还通过参加庭审旁听等方式, 提升办案质量, 熟悉司法程序和规则, 对可能会应对的行政诉讼做到心中有数。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篇3
关键词:有效辩护;现状调查;原因;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纠问式诉讼模式遭到普遍的摒弃,采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已成为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体现。然而,控、审两方主体都具有专业的法律素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主体,这就使得辩方因法律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往往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不能够有效形成对抗与合理的平衡,这与现代化的诉讼模式存在脱节。于是,律师辩护制度也随即在各国确立,辩护律师具有法律专业素养而进入到控、辩、审三方诉讼结构模式中,帮助和协助辩方,从而完成了名副其实的控、辩、审三方诉讼结构的平衡构建。
一、基层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现状
罪嫌疑人、被告及其辩护人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的合法权益,从事实和法律方面反驳控诉方的诉控,提出有利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证明其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从程序上维护其诉讼权利的活动就是刑事辩护。我国宪法第十三条、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都规定了罪嫌疑人、被告的辩护权。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了自行辩护,还可以委托律师辩护,法院可以依法指定辩护。此外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还赋予了律师的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和阅卷等权利。尽管这方面的法律很完善,但是笔者通过对西部某省某基层检察院公诉科2014年2月至8月半年所办理的案件调查发现,委托律师辩护的案件占所有案件的13.95%,法院指定辩护律师的案件占所有案件的4.65%,总共不到20%,得出的结论是律师辩护率太低,有效辩护落实很难。(见下表)
二、基层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低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基层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律师辩护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经济方面的原因。首先,分析该县的犯罪情况不难看出,犯罪主要表现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一些侵财案件,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多为经济拮据的人。其中笔者调查发现近五年来仅平均每年的盗窃案件涉案人数占每年案件总涉案人数的28.68%(见下表),而这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因为缺钱才走上犯罪道路的。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属去耗费很大一笔律师费是很苛刻的要求,缺乏“期待可能性”。其次,对法律援助律师(刑诉法43条)财政保障不足,一个法律援助案件的报酬不到1000元,律师积极性不高,所办理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差。最后,该县律师行业收费很不规范。该县的律师事务所只有两个,具有执业资格的律师不足10人,缺少市场应有的竞争,不顾收费标准而“漫天要价”,高昂的律师费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望而却步。
西部某县基层检察院2009--2013年在审查起诉阶段涉嫌盗窃案件情况统计
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首先,该县群众法律观念淡薄。地处边远西部山区,法制宣传及法制教育落后,法令不通达,人民缺乏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大都用乡规民约、人情关系解决问题。该县曾经发生过打猎过程中过失用枪将他人打死,花了一万元左右私了此事,而根本没有走司法程序的案例。其次,律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群众对律师职业存在一定误解,不了解律师的职能,把律师当做颠倒黑白的“恶人”,而公检法机关也对律师存在一定的排挤现象。最后,存在一定的“人情案”,律师地位尴尬。该县“人情关系风”盛行,遇到诉讼案件,如何在事实和法律上解决问题不是首选,而想着用金钱、关系解决,认为摆平公检法机关就可以了,律师没太大作用。
三是律师方面的原因。首先,该县部分律师职业道德低下,损害了律师行业整体形象。其次,该县律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因为该县人口少、案件少、经济落后、律师地位不高等原因,优秀的律师在该县很难有理想的发展,故此都到省会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谋求发展,留下来的大都是专业素质偏低的执业律师。
四是公检法方面的原因。首先,没有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各个诉讼阶段的辩护权。比如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利委托辩护律师,却有心无心未告知;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辩护(如刑诉法276条)的因没有注意法定条件等原因而没指定辩护。其次,不合理的考核机制,使得律师与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关系紧张。比如辩护律师做无罪辩护或者主张上诉成功时,会对相关的部门、检察官、法官的考核产生消极影响,故存在把辩护律师视为“眼中刺、肉中钉”的情况。
三、应对刑事案件基层律师辩护率低的措施
针对上述基层刑事訴讼中律师辩护率低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一是确立对法律援助律师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对法律援助律师财政投入,提升法律援助律师的积极性,增强指定辩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二是确立律师职业的宣传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树立正面榜样和确立反面教材的方法,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LED宣传屏、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法制理念,增强人民法制意识,把律师的职能、作用予以重点宣传。三是确立良好社会风气培育机制。通过党的纪检部门会同司法部门联合打击行贿、受贿、滥用职权、枉法裁判等发生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腐败行为,给社会传递相信法制的正能量。四是形成对律师有效的奖惩机制。规范其行为,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司法行政部门(司法局)、律师自治组织(律协)惩戒行为不规范、责任缺乏、道德沦丧的律师,必要的时候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对于积极维护当事人权益、专业素质过硬的律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是严格律师行业的准入机制。提高行业门槛,对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实习律师队伍的人员除了专业培训外,还要给予一定的考验期和适当的道德审查,对于不符合《律师法》、《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杜绝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六是确立合理的律师级别机制。将律师按照一定的标准或通过一定考试将律师划定级别,相应的级别只能在对应的范围(地域或业务)内执业,这一措施使得有足够律师能够留在基层,避免基层律师人才匮乏问题的出现,也能形成有效竞争,提升律师职业的服务质量。比如,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具有一定调节功能,通过C证的人员只能在指定的地域范围内执业。七是改革公检法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去掉一些妨碍辩护律师与公检法和谐关系的考核条款,增加一些引入律师评价的考核条款。比如在对公检法的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过程中,让一定数量的律师参加,让律师对公检法部门及个人能够形成一定的制约,防止其受到倾轧而没有“防卫”能力。
律师办理民事案件流程 篇4
一、收案
(一)回避客户利益冲突。在决定接受新业务前,业务审查部先审核收案条件,查询客户档案,如果查询到新客户与现有客户有利益冲突,事务所将拒绝受理新业务。
(二)提示客户诉讼风险。
(三)经业务审查部签字后,办理委托手续。
(四)承办律师在接受律师事务所指派后,应当办理如下事项:
1、要求委托人提供诉讼证据复印件、复制件,同时核对原件,并将原件及时交还委托人妥善保管。将收取的相关资料制作证物清单,由委托人、律师签字附卷。
2、应当向委托人解释和讨论本案如下事项:
⑴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⑵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29条及其相关规定;
⑶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应当注意特殊时效的规定;
⑷案由是否准确;
⑸诉讼请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⑹与案件有关的法律规定;
⑺委托人已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答辩状的,其诉讼请求或辩理由是否有相关证据或证据线索支持;
⑻诉讼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⑼被告是否反诉,如反诉或有反诉可能,反诉的事实与理由;
⑽是否有申请回避的事实、理由和必要性。
(五)制定工作计划
(六)填写《收案登记表》
二、调查和收集证据
(一)根据案件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拟证明的事实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式
4、确定调查内容
5、拟订询问提纲
根据案件情况,在必要时,进行现场勘验。
(二)审查、整理证据,编制证据卷。
(三)交换证据后,补充新的证据。
(四)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征求委托人意见后,可以代为提出证据保全申请。
(五)审查管辖及诉讼时效
(六)代理起诉和应诉
1、代理原告起诉
⑴律师依据当事人的请求,为其代写诉状。
⑵律师向法院提交诉状、证据卷、授权委托书和律师事务所函。
⑶律师向法院提交诉状后,如法院初步审查认为立案尚需补交有关证据材料,律师应及时补交。
⑷在接到法院的立案(受理)通知书后,律师应通知当事人及时交纳诉讼费。
⑸在接到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后,律师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可依据当事人的委托,提起上诉。
2、代理被告应诉和反诉
⑴接受被告委托后,律师应到人民法院查阅案卷材料,并做好阅卷笔录
⑵律师根据被告请求,可代写答辩状;如果被告有反诉请求和理由,律师可代其书写反诉状。
⑶律师经初步审查,若发现案件不属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应及时告知被告,并可根据被告的请求在答辩期间内代其提出管辖异议。
3、代理第三人参加诉讼
⑴律师担任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代理人,应代其撰写具有民事诉状性质的书面文书,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提交相应的证据。
⑵律师担任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代理人,应代写书面文书,提出明确的诉讼主张和理由,与利益相关的一方当事人密切配合,反驳对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和理由;律师经审查,发现当事人不应被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依据有关事实与理由,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1、律师代理申请人
⑴律师代为提出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申请,应让申请人提供被申请人银行帐号、有价证券、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产成品、原材料等财产线索。
⑵律师代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需告知申请人提供担保,并告知申请不当的法律后果。
⑶如采取诉前保全,律师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 15日内提起诉讼。
2、律师代理被申请人
⑴财产保全被申请人的律师应审查以下事项:
①申请人的申请是否错误。
②财产保全是否限于请求的范围。
③申请人是否提供了担保,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④保全裁定是应申请人申请做出,还是人民法院依职权做出。
⑤被申请人是否愿意提供担保并申请法院解除保全。
⑥是否申请复议。
⑵若被申请人愿意提供担保,律师可代其书写解除财产保全申请书。担保类型包括:保证、现金、抵押物、质押物。
⑶在被申请人提供了足够和有效担保后,法院仍不解除保全措施时,律师可依据当事人要求向法院领导或上级法院提出建议。庭前准备
1、查阅并摘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重大疑难案件,应经律师事务所集体讨论研究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3、开庭3日前应向律师事务所业务审查部汇报案件庭前准备情况。
4、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卷。
5、律师应根据被代理人提供的有关材料及阅卷情况,准备法庭调查提纲。调查提纲包括陈述提纲、举证提纲、质证提纲和发问提纲。陈述提纲包括本案案情、陈述要点。
举证提纲包括有关主体的举证、双方法律关系的举证、权利侵害行为的举证和损害事实的举证等。陈述中涉及的事实均应有相应的证据证实。质证提纲包括对当事人证据的质证意见,对其他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对自己一方证据可能提出的质证意见和反驳意见。发问提纲包括对当事人进行发问的内容和对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的提问内容。
6、确定代理思路,撰写代理词或代理词提纲。
7、审查是否有回避事由,依据当事人意见,可代为提出回避申请。
8、指导当事人出庭。
9、告知证人出庭作证须知,以及证人的权利、义务
10、律师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随时与承办法官就开庭时间取得联系,以便妥善安排工作,避免时间冲突。
11、特定情况下,律师无法按时出庭的,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律师申请延期开庭,未获批准,又确实不能出庭的,应向业务审查部汇报情况,并与委托人协商,妥善解决。
(五)出席法庭
1、审查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身份及代理手续,必要时,提出异议。
2、法庭调查开始后,律师可代为宣读诉状或答辩状,阐明具体诉讼请求和理由。
3、审判长归纳争议焦点或法庭调查重点后,律师可提出异议和补充意见。
4、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律师应认真记录,做好向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发问的准备,完善庭前准备的各项调查提纲。
5、提出证据并对对方证据进行质证。
6、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必要时,律师可申请重新鉴定、勘验,要求补充证据,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申请延期审理。
7、参与法庭辩论。
8、根据当事人的特别授权,参与调解、和解
(六)休庭后的工作
1、休庭后,律师应认真阅读法庭记录,如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申请补正。
2、休庭后,律师应按法庭要求及时提交代理词。
3、休庭后,律师应就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与本案承办人员办理交接手续。需要补充证据的,律师应在法庭指定的期限内提交。
4、休庭后,律师在所内例会上汇报开庭情况。
(七)收到一审判决书后的工作
1、及时了解当事人是否收到裁判文书,征求当事人是否需要提起上诉、启动再审程序;如果判决书收件地址是律所,应当关注判决书是否送达,以免错过上诉期;超过一定时间仍未收到,应当主动联系案件承办法官,看是否已经寄出。
2、根据当事人要求,办理委托手续。
3、律师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代其书写上诉状或上诉答辩状、再审申请书,并在法定期间提交法院。
4、没有参加一审诉讼的律师担任二审代理人,应通过到法院查阅案卷,与一审律师取得联系等方式,全面了解一审情况。
5、律师应根据一审情况,做好证据补救工作,收集新的证据。
(八)上诉审中的律师代理
1、收案。律师应当审查上诉人委托的案件是否符合法定的上诉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律师才能接受委托。律师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审查上诉人是否享有上诉权;上诉人的上诉是否在上诉期内;一审判决或裁定是否有错误等。
2、提交上诉状后,关注法院是否及时按照法律规定移送卷宗。
3、代理工作。二审阶段,律师的工作内容与一审相差不大,但律师也应当结合二审程序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代理活动。尤其是律师在办理委托手续后应到二审法院阅卷,查看一审的证据是否充足确凿,使用法律是否正确;一审的定案证据是否均已经过法庭质证;一审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完整,该事实与判决结果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等。
(九)再审程序中的律师代理
1、注意广东省关于案件进入再审程序的前置条件。根据《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规定,当事人对生效判决有异议并向原审或上一级法院提出的,法院应当首先进行向当事人进行判后答疑。经判后答疑后,当事人仍不服坚持申请再审的,原审法院立案庭应在当事人明确表示坚持申请再审之日起3日内将申请再审的相关材料、判后答疑接访表复印件1份、答疑笔录复印件1份等一并移送上一级法院。上一级法院应立案审查。当事人向原审法院递交申请书的时间为申请再审的时间。
2、申请再审的案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是错误的;(4)法院违反法定程序,足以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裁定的;(5)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赃枉法行为的。
(十)执行程序中的律师工作
1、审查案件情况,办理委托手续。
2、律师接受执行申请人的委托后,应为其代书申请执行书。
3、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被执行人未按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被执行人转移、隐匿、变卖、损毁财产的,律师可以申请执行人员查封、扣押或立即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
5、出现可变更和追加执行主体时,律师在征得委托人同意后,可代其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的申请。
6、执行程序中,案外人提出异议的,申请执行人的律师应审查其异议是否成立。律师认为异议不能成立的,应向人民法院提供异议不能成立的意见和理由。
7、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对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律师应在征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后,可代其向人民法院提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
8、律师接受被执行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案外人及被强制执行财产的第三人的委托后,如果认为执行无误的,应根据委托人的客观情况和利益履行代理职责;如果确有法定事由可以提出执行异议的,可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律师应为其代书执行异议书。
9、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律师应征询委托人是否提出破产申请。
10、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财产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义务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申请执行人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律师应代理委托人提出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的申请。申请执行人申请参与分配的,律师应当向原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写明参与分配的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由原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转交主持分配的人民法院。
11、参与分配的申请执行人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律师应代其主张优先受偿权。
12、被执行人或其担保人以财产向人民法院提供执行担保的,如果其担保不符合担保法有关规定的,律师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人民法院责令被执行人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
13、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期间,保证人为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人民法院据此未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或解除保全措施的,案件审结后,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律师应代申请执行人申请人民法院裁定执行被执行人的保证人在保证责任范围内的财产。
14、在执行中,律师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授权,与对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方式、期限等。
15、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的,律师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代申请执行人提出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申请。
16、执行中需办理产权证照、股权等转移手续的,律师应代委托人审查其合法性。
17、受托代为收取执行款项的律师,在收取执行款项后,应尽快将款项转交申请执行人,不得私自动用。
四、结案
(一)律师应主动与法院取得联系,及时领取裁判文书。
(二)客户服务部应督促当事人交回办案跟踪卡,并向客户提交法律服务工作报告。
(三)结案标准,但本节5规定的除外
1、审判程序中,收到判决书之日起,经客户签署意见后结案。
2、执行程序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执行结案:
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履行完毕;
⑵人民法院裁定执行终结;
⑶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
⑷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
(四)律师应妥善保管案卷,严防遗失或被人盗取,更不得随意给他人传阅。
(五)结案后10日内,律师书写《结案登记表》,整理案卷归档,归档要求案卷完整、有序。
1、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隐瞒事实的,律师可以拒绝代理,经律师事务所收集证据,查明事实后,告知委托人,解除委托关系,记录在卷,并整理案卷归档。
2、律师事务所接受当事人指名要求的,如果受指名的律师在代理期间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代理的,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在本所范围内继续委托,律师事务所应当满足当事人的要求;如果委托人不愿意继续委托的,应当记录在案,办理有关手续并整理归档。
3、承办业务过程中,提前解除委托关系的,应当写出办案总结,说明提前解除委托关系的原因,并附上相关解除委托关系的手续,整理案卷归档。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篇5
1总则
为了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执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法律援助条例》、《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司法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司法部)、《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的规定以及上海市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业务指引。
1.1 律师应积极支持并参加法律援助工作,接受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其执业机构所属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办理的案件。律师接受案件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或中止办理案件,也不得擅自转交给其他律师办理。
1.2 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上海市律师协会的规定,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1.3 律师办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实施,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保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受援人的隐私,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案件的进展情况。
1.4 律师在办理案件或咨询的过程中,严禁其以交通费、文印费等任何名义向受援人或其家属收取费用,严禁接受受援人或其家属的各类直接或间接利益。
1.5 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应当对律师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业务指导,督
促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1.6 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时不得借机向受援人为自己、其他律师、本执业机构或其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承接有偿法律业务。
2.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与代理申请法律援助
2.1 法律援助案件范围
2.1.1 律师在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下,为受援人依法提供以下法律援助服务:
(1)征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受援人的同意并与其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2)征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同意后,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征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并接受委托后,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3)依法担任死刑(含死缓)复核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为其提供辩护;
(4)征得受援人的同意并与其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担任代理人,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5)征得受援人的同意并与其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提供专项法律援助服务;
(6)征得受援人的同意并与其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担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的辩护人或代理人,参加诉讼;
(7)担任强制医疗案件的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8)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其他案件。
2.2 律师代为申请法律援助范围
2.2.1 律师可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管理下,在法律援助范围内依法代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当事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1.公民具有以下法律事务,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委托律师代理,需要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8)因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损害,主张权利的;(9)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10)有必要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
2.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或代理人,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
(1)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4)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未被羁押的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5)未被羁押的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无须提供经济困难的证据,即可以代为申请法律援助;
(6)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智力残疾或障碍且有证据证明的;
(7)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而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8)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9)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1)有必要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
2.2.2 代为申请程序
1.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委托代理申请法律援助后,应详细询问有关案情,并根据有关法律援助的规定,进行逐步审查和判断,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律师应告知当事人不能予以代理的理由,如当事人有异议,应告知直接向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2.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律师指导当事人按照《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经律师所在执业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将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在五个工作日内报法律援助中心审批。
3.律师代为申请的民事、行政、仲裁、非诉讼法律服务代理和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收集并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2.2.3 受援人经济困难的标准
1.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的标准,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全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金额为标准。
2.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2.2.4 经济困难的证明
1.经济困难证明由法律援助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并加盖公章。经济困难证明的内容应当包括本人的劳动能力、就业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家庭月(年)人均收入、家庭财产等内容。
2.公民因见义勇为导致诉讼或者仲裁需要法律援助的,无需提供经济状况证明。
3.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
4.申请人持有下列证件、证明材料的,无需再递交经济状况证明: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2)农村特困户救助证;
(3)农村“五保”供养证;
(4)人民法院给予申请人司法救助的决定;
(5)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出资供养或者由慈善机构出资供养的证明材料;
(6)残疾证及残疾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证明材料;
(7)依靠政府或者单位给付抚恤金生活的证明材料;
(8)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正在接受政府临时救济的证明材料;
(9)法律、法规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能够证明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困难的其他证件、证明材料。
2.2.5 法律援助机构的选择
1.律师代为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义务人或者被请求人所在地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属于上海市高级或者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应当向上海市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均可受理申请的,律师应当代为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应按下列情况代为向上海市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1)各区(县)公安分局办理的案件,向办案机关所在区(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2)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刑侦总队、水上公安局、上海港公安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虹口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3)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网安总队、文保分局、长航公安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4)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5)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消防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6)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局办理的案件,根据案发地分别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或者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7)上海市公安局轨道公交总队办理的案件,根据案发地就近原则,分别向上海市黄浦区、静安区或者闸北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8)上海市公安局化工分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奉贤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9)上海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办理的案件,根据案发地分别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或者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0)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宝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1)上海铁路公安局、上海海关缉私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2)上海铁路公安处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闸北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3)海事公安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4)劳教公安处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青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15)上海市军天湖农场公安局办理的案件,由上海市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公安局办理的案件,向上海市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3.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应按下列情况代为向上海市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1)上海市各区(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由办案机关所在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由上海市闸北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办理的案件,由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4.审判阶段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应按下列情况代为向上海市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1)上海市各区(县)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由办案机关所在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上海市各区(县)人民法院办理的未成年人或者知识产权案件,由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所在地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也可以由审理法院所在地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海铁路运输法院办理的案件,由上海市闸北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4)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办理的案件,由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法律援助案件委托关系的建立
3.1 律师接受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与受援人取得联系,并就委托的范围、内容、权限等事项协商一致后,以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名义与受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委托代理协议应一式二份,一份交由受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保存,一份由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归档保存。
3.2 律师接受法律援助指派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告知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以便决定是否继续由其办理该项法律援助:
(1)与受援人利益冲突方是近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
(2)与受援人利益冲突方已委聘的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是近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
(3)其他与受援人利益有冲突的情况。
3.3 律师接受受援人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转委托他人辩护或者代理。确有特殊情况无法承办该案件的,必须报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批准后,由法律援助机构另行指派,同时移交相关案件材料。
律师接受受援人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3.4 律师接受指定辩护后,应在开庭前会见被告人,询问被告人是否同意法院指定辩护人为其辩护,被告人不同意的,律师应当记录在案,并通知人民法院和法律援助机构;被告人同意的,律师应及时办理有关辩护手续,履行辩护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供指定辩护服务。
3.5 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应向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提交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的公函。
4.委托关系的终止
4.1 援助律师无正当理由不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事项。
4.2 由人民法院审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以人民法院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作为结案依据;由仲裁机构仲裁的法律援助案件,以仲裁机构制作的仲裁书或调解书,作为结案依据;其他的法律援助案件,在履行指派通知所规定的义务后,报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批准后方可结案。
4.3 律师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发现受援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核实后,决定终止该项法律援助的,律师应马上终止该案的法律援助工作:
(1)受援人不再符合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
(2)案件依法终止审理或者被撤销的;
(3)受援人自行委托其他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4)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5)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活动的;
(6)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4.4 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应当及时向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核实后,决定终止该项法律援助的,律师应立即终止其法律援助工作:
(1)律师被取消或者中止执业资格的;
(2)发现不可克服的利益冲突的;
(3)律师的健康状况不适合继续代理的;
(4)继续代理将违反法律或者执业规范的;
(5)受援人坚持追求律师认为无法实现的或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的。
4.5 律师以及所属事务所接到法律援助机构《终止法律援助决定书》后,应当与受援人解除委托代理协议,并函告相关司法机关。
4.6 律师根据法律援助机构决定终止该项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受援人说明理
由并制作笔录作为归档材料。同时律师应写出办案小结,说明原因,并附上相关
手续,整理案卷归档。
4.7 提前终止法律援助案件代理的,律师应当尽量不使受援人的合法利益受到影响,并提前向受援人发出书面通知,使其有充分时间再委聘其他法律服务人员、收回各类材料的原件等。
5.律师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基本要求
5.1 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应当接受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遵守其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5.2 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应与案件指派法律援助机构保持联系,如实填写法律援助机构要求的相关文书。律师应当于刑事案件指派后3日内、民事、行政案件指派后10日内,向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人员递交《法律援助办案计划》。对于时间较紧的案件,律师可口头报送《法律援助办案计划》,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记录在案。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法律援助办案计划》的,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机构。
《刑事法律援助办案计划》内容包括法援编号、案件承办单位、案件承办人员、预计阅卷日期、预计会见日期、法院开庭日期、预计结案日期。
《民事(行政)法律援助办案计划》内容包括法援编号、案件承办单位、案件承办人员、预计会见受援人日期、预计完成调查取证日期、预计递交起诉状(答辩状)日期、预计开庭日期(凭办案经验、法院排案规律进行预测)、预计结案时间。
5.3 法律援助案件必须由律师亲自办理,未经法律援助机构同意,严禁以承办人名义接受案件后交由其他律师办理。
5.4 律师接受指派后,应及时与案件承办机关取得联系,向其提交《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并出示律师执业证。
5.5 律师应当在法律援助案件结案后30天内,向法律援助机构递交结案材料。
结案材料包括:《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申请表》、《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办案卷宗。
5.6 案件办理过程中,受援人撤诉或另行委托辩护人致使案件终止的,应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递交详细的书面情况说明。
5.7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5.7.1 律师接受指派后,应及时向案件承办机关了解受援人的羁押情况,在最快的时间内会见受援人。律师会见受援人时,应当征询其是否同意本律师为其辩护。受援人表示同意的,应在《会见笔录》上签字确认;受援人不同意的,则应记录在案并在《会见笔录》签字确认,律师应当及时将该情况反馈给法律援助机构。
5.7.2 律师会见受援人,事先应准备会见提纲,会见时,应认真听取受援人的陈述和辩解,发现、核实、澄清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中的矛盾和疑点。律师会见受援人应制作会见笔录,并交受援人阅读(不认字者向其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受援人补充或者改正。在受援人确认无误后要求其在笔录上签名。
5.7.3
律师在案件侦查阶段的工作
5.7.3.1 律师接受指派后,应及时与侦查机关取得联系,向其提交《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律师事务所函》,并出示律师执业证。
5.7.3.2 侦查阶段,律师可以为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受援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辩护意见。
5.7.3.3 律师应当会见在押的受援人。会见时,应向关看守所提交《律师执业证》、《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律师事务所会见介绍信》。
5.7.3.4 律师会见受援人时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告知以下法律规定以及享有的权利:
(1)有关强制措施的条件、期限、适用程序的法律规定;
(2)有关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及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3)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及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4)有要求自行书写供述的权利,对侦查人员制作的讯问笔录有核对、补充、改正、附加说明的权利以及在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的义务;
(5)享有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向他告知的权利及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6)享有的辩护权;
(7)享有的申诉权和控告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受援人所涉嫌的罪名的有关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自首、立功及其他相关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法律规定;
(11)其他有关法律问题。
5.7.3.5 律师根据向侦查机关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况,向侦查机关提出辩护意见。
5.7.4 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
5.7.4.1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受援人的具体程序参照本指引在侦查阶段的会见规定。
5.7.4.2 律师持《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律师事务所函》及《律师执业证》有权到人民检察院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审讯笔录、证人证言和技术性鉴定材料。诉讼文书包括立案决定书、拘留证、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逮捕证、搜查证、起诉意见书及其它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包括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物证技术鉴定等鉴定性文书。摘抄、复制时应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律师摘抄、复制的材料应当保密,并妥善保管。
5.7.4.3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调查、收集时应持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律师执业证,一般应由二人进行。
5.7.4.4 经本人同意,律师可以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但事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公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同意。
5.7.4.5 律师可以向证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但应事先征得本人同意,并在调查笔录上记明。
5.7.4.6 律师认为必要时,可以申请公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
5.7.4.7 律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公诉机关提出关于本案的辩护意见。
5.7.5 律师在诉讼阶段的工作
5.7.5.1 律师有权到审判机关查阅、摘抄、复制全部案件材料。
5.7.5.2 律师查阅案件材料应当着重了解以下事项:
(1)受援人的基本情况;
(2)受援人被指控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法定、酌定情节等;
(3)受援人无罪、罪轻的事实和材料;
(4)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基本情况;
(5)被害人的基本情况;
(6)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齐备;
(7)技术性鉴定材料的来源、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鉴定结论及其理由等;
(8)同案被告人的有关情况;
(9)有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证据之间及证据本身的矛盾和疑点;
(10)相关证据能否证明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及情况,有无矛盾与疑点;
(11)其它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5.7.5.3 律师会见在押受援人,应当携带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律师事务所会见专用介绍信》和《律师执业证》。
5.7.5.4 律师会见受援人,事先应准备会见提纲。会见时,应认真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解,发现、核实、澄清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中的矛盾和疑点,重点了解以下情况:
(1)受援人的身份及其收到起诉书的时间;
(2)受援人是否承认起诉书所指控的罪名;
(3)指控的事实、情节、动机、目的是否清楚、准确;
(4)起诉书指控的从重情节是否存在;
(5)受援人关于无罪辩解的理由;
(6)有无从轻、减轻、免予处罚的事实、情节和线索;
(7)是否有立功表现;
(8)是否存在超期羁押及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伤害等情况。
5.7.5.5 律师会见受援人被告人时,应向受援人介绍法庭审理程序,告知受援人在庭审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及应注意的事项。
5.7.5.6 律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律师根据案件需要也可以申请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
5.7.5.7 开庭前,律师应将收集的证据材料进行复制,举证时将原件提交法庭。
5.7.5.8 法庭调查阶段,律师可以请求法庭向公诉机关调取其收集的能够证明受援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5.7.5.9 法庭辩论阶段,律师应认真听取公诉人发表的控诉意见,记录要点,并做好下一轮辩论的准备。
5.7.5.10 律师发表辩护意见应针对公诉人的指控,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无误、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关于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见和理由,提出受援人无罪、罪轻的辩护意见,以及对受援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方面的辩护意见。
5.7.5.11 律师接到开庭通知书后应按时出庭,因下列情形之一不能出庭的,应及时与审判人员联系,申请延期开庭:
(1)律师收到两个以上开庭的通知,只能按时参加其中之一的;
(2)庭审前律师发现重大证据线索,需进一步调查取证或申请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
(3)由于客观原因律师无法按时出庭的。
5.7.5.12 律师申请延期开庭,未获批准,又确实不能出庭的,应与法律援助机构联系,妥善解决。
5.7.6 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若经调查阅卷及律师所在执业机构三名资深律师出席的案件讨论会讨论后认为受援人不构成犯罪,准备为其作无罪辩护的,应当及时报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备案。
5.7.7 对重大、复杂、疑难、涉及社会稳定或有社会影响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应及时报告律师所在执业机构的领导,并经所在执业机构案件讨论会集体讨论之后,确定案件办理方案并向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报告,确保办案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5.7.8 对死刑法律援助案件,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应召开至少有三名资深律师出席的案件讨论会,针对案件基本情况、证据运用及辩护思路进行讨论并做书面记录。辩护词应围绕案件讨论会上形成的辩护关键点进行展开,要求观点明确、内容详细、具有个案针对性。
5.8 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
5.8.1 律师应当自接受指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民事法律援助办案计划》通过邮寄、传真等方式呈报法律援助机构。在案件承办过程中,如遇情况变化不能按计划实施的,应当及时报告法律援助机构。
5.8.2 律师应当自接受指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与受援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但因受援人的原因无法按时签订的除外。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的法律援助办案人员的差旅费、文印费、交通通讯费、调查取证费、翻译费等必要开支,可以由受援人列入诉讼或者仲裁请求。
5.8.3 在与受援人第一次会面时,律师应详细了解案件当前由司法程序处理情况、争议焦点、受援人的诉求、证据的收集情况,告知受援人可以向审判机关申请司法救助并提供协助,为受援人提供初步的法律咨询。律师会见受援人,应当制作谈话笔录。
5.8.4 律师应当与受援人充分沟通,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答复受援人询问。通报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形通过面谈、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并制作通报情况记录,必要时可采用录音等方式记录工作内容。
5.8.5 律师承办案件,应当根据需要依法在权限内进行调查取证。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律师有权限调查的证据及受援人因健康及其他原因不便收集、调取的证据,律师应当予以取证。与案件无关的证据,律师应做好受援人的法律解释工作,受援人仍坚持要求取证的,律师应向法律援助机构及时报告情况。
5.8.6 律师代理受援人以和解或者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事先征得受援人同意,并制作谈话笔录由受援人签字确认。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由受援人确认和解或者调解方案,事后制作谈话笔录由受援人签字确认。
5.8.7 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主要证据认定、适用法律等方面有重大疑义的;与受援人多次沟通不畅或受援人对律师有意见的;涉及群体性事件(10人以及10人以上的群体纠纷)的;有重大社会影响(政治敏感性强或社会关注度高)的;其他复杂、疑难情形。
5.8.8 因时间冲突或健康原因需由其他律师代为出庭参加庭审的,应征得受援人同意,并报告法律援助机构。
5.9 劳动仲裁
5.9.1 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
1.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纠纷;
2.劳动用工纠纷;
3.因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纠纷;
4.因工伤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5.9.2 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案件需要收集的证据:
1.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纠纷案件:(1)劳动合同或退工单;
(2)用工单位工商登记信息(由工商管理部门出具);
(3)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2.劳动用工纠纷案件:
(1)申请人劳动过程中,受到损害的证明材料;
(2)雇佣者基本信息;
(3)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3.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1)劳动合同或退工单等;
(2)用工单位工商登记信息(由工商管理部门出具);
(3)受援人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受到损害的证明材料;
(4)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4.工伤纠纷案件:
(1)工伤认定书(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具);
(2)鉴定结论书(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或再次鉴定结论书(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
(3)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5.10 法律援助调解
5.10.1 法律援助调解,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以调解形式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5.10.2 法律援助调解的适用范围:
1.凡涉及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之间今后需继续相处并且有调解可能的均应列为调解案件,即应采用先调解后诉讼的程序办案。此类案件一般包括: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和涉及有关社会保障、优抚规定的纠纷。对群体纠纷等特殊案件也应积极采取先调解后诉讼的办案程序。
2.不适宜法律援助调解的案件:
(1)仲裁、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案件。律师在接案后,应首先注意审查该案的仲裁或诉讼时效,对于相关时效快到期的案件,不适宜采用非诉讼调解方式办理,以免使受援人因超过仲裁、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2)确无调解可能的案件。对于已经过有关组织及部门多次调解均无成效或者当事人根本不愿接受调解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应放弃采用非诉讼调解方式办案。
(3)易引发后续争议的案件。对于一些执行难度大、法律法规适用不明确等易引发后续争议的案件,应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以更好地维护受援人的长远利益。
(4)可能涉及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及第三人利益的案件。
(5)其他不适宜进行调解的法律援助案件。
5.10.3 法律援助调解应遵循的原则:
1.自愿原则。开展法律援助调解工作必须以征得受援人的同意为前提,不得为了节省办案时间和办案开支,强行逼迫受援人接受调解。
2.合法原则。即法律援助人员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前提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内容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秩序。
3.保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原则。法律援助调解必须在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受援人在调解时对其合法权益所作的让步和放弃,必须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如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履行协议时,应保护受援人的诉讼权利,及时帮助受援人提起诉讼。
5.10.4 法律援助调解的程序和方法
1.由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申请时,对案情进行分析,对适用调解的案件,向律师提出先调解后诉讼的要求。
2.应告知受援人进行调解的相关法律关系及后果,并通过谈话笔录、征询意见书等方式书面征得受援人的同意。3.应根据不同的调解形式,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下列途径开展调解工作:
(1)律师在与非受援方联系并取得其书面同意调解的情况下,征求双方意见,确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事项。在进行调解时,应向双方介绍相关法规、征询双方对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见,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律师接受受援人的委托,依据相关法规,向非受援人就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进行交涉,并对当事人双方的意见进行沟通协商,在确保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律师接受受援人的委托,作为受援人的代理人,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陈述受援人的主张和要求,在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指导受援人签订相关的调解协议书。
(4)在调解成功的基础上,律师应及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制作规范的相关协议书。
(5)律师在制作协议书时应把握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准确性、规范性。
对于具有执行物或钱财内容的调解协议书或者和解协议书,律师应当建议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采取公证方式,赋予协议书条款的强制执行效力。
6.结案手续
6.1 律师自法律援助案件办结后15日内,应当向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案卷材料及法律援助机构要求的表格,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自觉予以改正。
6.2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案卷,律师应按照不同委托阶段归档。
6.2.1 侦察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授权委托书或者指定辩护人通知书;
(5)会见笔录、律师事务所会见在押受援人专用介绍信存根联;
(6)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7)律师法律意见书(或调解协议书);
(8)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9)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2.2 审查起诉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授权委托书或者指定辩护人通知书;
(5)起诉意见书(附带民事赔偿起诉书);
(6)会见笔录、律师事务所会见在押受援人专用介绍信存根联;
(7)阅卷材料;
(8)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及文书;
(9)案件讨论记录表;
(10)辩护意见;
(11)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2)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2.3 一审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授权委托书或者指定辩护人通知书;
(5)起诉书(附带民事赔偿起诉书);
(6)会见笔录、律师事务所会见在押受援人专用介绍信存根联;
(7)阅卷材料;
(8)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以及文书;
(9)案件讨论记录表;
(10)出庭通知书;
(11)庭审记录;
(12)辩护词;
(13)判决书或裁定书;
(14)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5)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2.4 二审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授权委托书或者指定辩护人通知书;
(5)一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6)上诉书;
(7)会见笔录、律师事务所会见在押受援人专用介绍信存根联;
(8)阅卷笔录;
(9)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以及文书;
(10)案件讨论记录表;
(11)出庭通知书;
(12)庭审记录;
(13)辩护词
(14)判决书或裁定书;
(15)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6)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2.5 重审或再审案件除按一审审判阶段或二审审判阶段结案所需提交的材料外,还应增加重审或再审裁定书。
6.2.6 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案件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授权委托书或者指定辩护人通知书;
(5)起诉书或上诉状;
(6)与受援人会见记录;(7)阅卷笔录;
(8)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9)出庭通知书;
(10)庭审记录;
(11)代理词;
(12)判决书或裁定书、调解书;
(13)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4)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2.7 律师在向法律援助机构递交刑事案件案卷的同时,还应当单独递交下列表格:
(1)《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该表中“案情及承办情况报告”一栏填写的内容应包括律师办案工作简述、案件办理结果及自我评价;
(2)《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3)《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需受援人签字);
(4)《起诉意见书/起诉书/上诉书/附带民事起诉书》;
(5)《会见笔录》;
(6)《出庭通知书》;
(7)《庭审记录》;
(8)《律师意见书/辩护词》;
(9)《判决书/裁定书》;
(10)《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11)《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申请表》。
6.3 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案卷,律师应按不同阶段归档。
6.3.1 一审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授权委托书;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民事起诉书或答辩状;
(5)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6)阅卷笔录;
(7)原、被告向法庭递交的证据;
(8)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7)出庭通知书;
(8)庭审记录;
(9)代理词;
(10)判决书或裁定书、调解书;
(11)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2)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3.2 二审阶段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授权委托书;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4)上诉书或答辩状;
(5)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6)原、被告递交的新证据;
(7)阅卷笔录或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8)出庭通知书;
(9)庭审记录;
(10)代理词;
(11)判决书或裁定书、调解书(或办案小结);
(12)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3)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3.3 重审或再审案件除按不同阶段准备案卷归档材料外,还应增加重审或再审裁定书。
6.3.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按本条不同阶段准备案卷归档材料。
6.3.5 执行阶段法律援助案件案卷,律师归档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授权委托书;
(3)判决书;
(4)执行申请书;
(5)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6)与案件执行有关的调查材料;
(7)意见书以及与法官沟通的往来文书;
(8)执行终止书;
(9)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所在执业机构公章);
(10)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6.3.6 律师在向法律援助机构递交民事案件案卷的同时,还应当单独递交下列表格:
(1)《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该表中“案情及承办情况报告”一栏填写的内容应包括律师办案工作简述、案件办理结果及自我评价。
(2)《授权委托书》;
(3)《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计划》;
(4)《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5)《民事起诉书》;
(6)《代理词》;
(7)《民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
(8)《办案小结》(如无民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
(9)《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10)《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申请表》。
6.4 仲裁案件案卷归档材料,与民事案件一审阶段相同。
6.5 非诉讼法律援助事务案件案卷,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授权委托书;
(3)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4)证据材料;
(5)调解协议或调查结论;
(6)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
律师在向法律援助机构递交非诉讼案件案卷的同时,还应当单独递交《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申请表》。
6.6 代拟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案卷,应具备如下材料:
(1)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指派函);
(2)授权委托书;
(3)与受援人会见记录;
(4)证据材料;
(5)调解协议或调查结论;
(6)办案小结;
(7)法律援助案件/事项结案报告表(需要加盖律师事务所公章);
(8)当事人回访表(需受援人签字)。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 篇6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二章 受理案件 第一节 咨询
第二节 办理委托手续
第三章
侦查阶段提供法律服务 第一节
接受委托 第二节 与侦查机关联系 第三节 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四节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第五节 代理申诉和控告 第六节
接待当事人 第七节
其他工作
第四章
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接受委托
第二节
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
第三节
会见和通信
第四节
调查取证
第五节
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
第五章
担任公诉案件审判阶段一审辩护人
第一节
接受委托
第二节
审查管辖
第三节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第四节
会见被告人
第五节
调查取证
第六节
出庭准备 第七节
法庭调查
第八节
法庭辩论
第九节
休庭后的工作
第六章
担任公诉案件二审辩护人
第七章
审判阶段担任公诉案件被害方的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担任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第一节
担任自诉案件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二节
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 第九章
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二节
担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十章
适用简易程序的辩护与代理 第十一章
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 第十二章
结案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一条
律师在承办刑事诉讼业务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坚持以事实
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第二条
律师必须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三条 律师必须坚持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负责,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律师提供刑事法律服务,依法独立进行,不受委托人的意志限制。第五条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委托人的隐私。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法依规办理刑事案件,与司法机关联系沟通,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不请客送礼、贿赂司法人员。
第七条
律师不得对案件的结果打包票。不得贬损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及司法机关形象。
第二章 收案 第一节 咨询
第八条 律师接待当事人,应当认真、全面地听取当事人陈述,充分了解案情及当事人的要求,向其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第九条 犯罪嫌疑人亲友来咨询的,应当向其讲明刑事案件办理的基本程序,包括:
(一)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再审、死刑复核程序(涉及可能处死刑的)的程序及其诉讼期限;
(二)所涉罪名的构成要件及相应刑罚;
(三)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四)法定和酌定的从轻情节;
(五)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的合法权益;
(六)刑事法律服务方案;
(七)所咨询案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
(八)律师事务所收案程序与收费标准。第十条
被害方来咨询的,应着重向其讲明:
(一)被害人方的权利及其实现权利的途径;
(二)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等程序及其诉讼限期的规定;
(三)刑事法律服务方案;
(四)案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取得的结果;
(五)律师事务所收案程序与收费标准。
第十一条 咨询可以根据案件的疑难程度、所用时间,协商收费。第二节
办理委托手续
第十二条 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人的委托,或者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或担任辩护人;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可以接受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可以接受被不起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代为申诉;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作出不立案或撤消案件的决定后,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代为申诉或起诉。律师事务所应当尽可能满足委托人指名委托的要求。
第十三条 律师受理刑事案件,应当在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申诉各阶段分别办理委托手续;也可以一次性签订委托协议,但应分阶段签署授权委托书。
第十四条 律师受理刑事案件,可在侦查阶段单独办理委托手续,也可与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申诉各阶段合并办理委托手续;但应分阶段签署授权委托书。具体委托手续如下:
(一)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签署《委托协议》一式二份,一份交委托人,一份由律师事务所存档;
(二)委托人签署《授权委托书》,每个阶段一式三份,一份呈交办案机关,一份由承办律师存档,一份交委托人保存。委托人应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捺手指印,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三)开具律师事务所公函,连同《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呈交办案机关。在公函上应当注明律师事务所通信地址和律师的联系电话。
第十五条 同一律师不得接受同一案件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或指定的人的委托。
第十六条
当事人要求提供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指派律师承办,但须按本指引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委托手续。法律援助部门或司法机关依法要求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七条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隐瞒事实的,或者委托人提出其它不合理要求,致使律师无法正常履行职务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律师由于以上事由解除委托关系,应经律师事务所主任或主任授权的负责人同意,告知委托人,记录在卷,并报律师协会备案。同时向办案机关出具解除委托关系的公函。
第三章
侦查阶段提供法律帮助 第一节 接受委托
第十八条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进行侦查的其他法定机关(以下简称“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或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其他人的聘请,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接受委托应当报侦查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律师应当客观地告知委托人案件可能的结果,告知侦查阶段律师所获悉的案情不可以向委托人泄漏,请委托人理解。必要时,可将告知过程制作成笔录备案。
第二节 与侦查机关联系
第二十条 承办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及时与侦查机关取得联系,向其提交《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公函、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并按规定出示律师执业证。递交手续后,方可进行会见活动。
第二十一条 承办律师应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基本事实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等案件基本情况。
第二十二条
律师依法进行会见,必要时可结合当地具体规定操作。如会见需要侦查机关批准的,书面提出会见申请,等待安排;如会见不需要侦查机关批准的,则可直接赴羁押场所进行会见。侦查人员提出陪同的,可以同意其陪同。
第三节 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二十三条
律师会见会见犯罪嫌疑人,一般应由两名律师人员进行,其中一名可以是律师助理。
第二十四条 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携带以下证明、文件:
(一)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专用介绍信;
(二)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
(三)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律师会见未在押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其住所或律师事务所进行。
第二十五条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向其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一)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情况;
(二)是否参与以及怎样参与所涉嫌的案件;
(三)如果承认有罪,陈述涉及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和情节;
(四)如果认为无罪,陈述无罪的辩解;
(五)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
(六)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的其人身权利及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七)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强制措施的条件、期限、适用程序的法律规定;
(二)有关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及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三)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及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四)犯罪嫌疑人有要求自行书写供述的权利,对侦查人员制作的讯问笔录有核对、补充、改正、附加说明的权利以及在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的义务;
(五)犯罪嫌疑人享有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向他告知的权利及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六)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辩护权;
(七)犯罪嫌疑人享有的申诉权和控告权;
(八)刑法关于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的构成要件、量刑档次;
(九)刑法关于自首、立功及其他量刑情节的法律规定;
(十)有关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法律规定;
(十一)其他有关法律问题。
第二十七条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一)为犯罪嫌疑人传递物品、信函;
(二)将通讯工作借给其使用;
(三)引导犯罪嫌疑人作虚假陈述;
(四)将通过律师工作所获得的案情信息告知犯罪嫌疑人;
(五)进行串供;
(六)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 律师在会见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告知委托人的情况,征询其是否同意聘请本律师。如表示同意应让其在聘请律师的《授权委托书》上签字捺手指印确认;如表示不同意应记录在案并让其签字确认。第二十九条
律师会见完毕后应与羁押场所办理犯罪嫌疑人交接手续,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接收后,方得离开会见场所。
第三十条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制作会见笔录,并交犯罪嫌疑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者改正。在犯罪嫌疑人确认无误后要求其在笔录上签名。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在不违反羁押场所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但事前应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会见时侦查机关派员在场的,应在笔录中注明。
第三十一条 律师可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决定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次数,确需侦查机关配合的,商请侦查机关予以配合。第四节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第三十二条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要求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或者律师经工作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下述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为家属代书取保候审申请书,如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可直接代为申请取保候审:
(一)犯罪嫌疑人所涉案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二)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
(三)犯罪嫌疑人正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的婴儿;
(四)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拘留逮捕措施已超过法定期限;
(五)法律规定的其它取保候审条件的。
第三十三条 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时,应向有关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律师事务所名称,律师姓名、通信地址及联系方法,申请事实及理由,保证方式等。律师不得为犯罪嫌疑人作保证人。第五节 代理申诉和控告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提出申诉要求,且根据工作认为案件符合申诉条件的,可代理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要求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提出控告要求,且律师根据工作认为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违反法律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或者认为侦查机关管辖不当的,可代理其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告。
第六节
接待当事人
第三十六条
律师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只接待委托律师事务所办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亲属或受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的委托人(以下简称当事人),其他无关人员,律师可不予接待。
第三十七条
律师接待当事人时,可以向当事人提供以下方面的法律咨询:
(一)告知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档次;
(二)自首、立功、累犯等法定量刑情节;
(三)强制措施的条件、期限、适用程序、取保候审、缓刑等法律规定;
(四)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利;
(五)犯罪嫌疑人亲属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申诉控告等合法权利;
(六)律师接受委托介入刑事案件可以提供的法律服务和相关的义务;
(七)本案可能的结果;
(八)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方案。
第三十八条
律师会见当事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一)将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笔录复印给当事人;
(二)将犯罪嫌疑人陈述案情告知当事人;
(三)指使或引导当事人找证人串供;
(四)将通过律师工作所获得的案件信息告知犯罪嫌疑人;
(五)指使或引导当事人毁灭证据;
(六)发表有损司法机关形象、损害司法公正的言论和意见;
(七)诋毁其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八)从事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活动。第七节
其他工作
第四十一条
在侦查阶段,律师不得从事调查取证工作,当事人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可以复印一份备案留存,原件仍交由当事人保存。
第四十二条
在侦查阶段,律师向侦查机关反映意见,可以通过书面方式进行。如果对全案提出法律意见,可以提交《律师意见书》,并可以抄送有关监督部门。如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申诉条件的,可以提交《申诉意见》。《律师意见书》《申诉意见》等文书涉及案情的,不得提供给当事人。
第四章 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接受委托
第四十三条 刑事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其亲友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按照事务所规定,办理委托手续。
第四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本人委托的,应当在委托书上捺手指印。其他人委托的,应当提供身份证复印证,并在委托书上捺手指印。办理委托手续,具体参照第二章第二节的规定。
第二节 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
第四十五条 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及时到承办案件的检察院递交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公函及律师执业证复印件。
第四十六条 律师递交手续后,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查阅、摘抄、复制时应当遵照检察院的安排,遵从其制度。第四十七条
律师对查阅、摘抄、复制所获得的案情信息应当保密,不得复印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给委托人。
第四十八条
律师对查阅、摘抄、复制所获得的案卷材料应当妥善保存,不得随意放置,防止遗失或被他人私下复制。第三节 会见和通信
第四十九条 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检察院递交委托手续后,即可持《起诉意见书》、《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会见介绍信》、《律师会见专用证明》、律师执业证到羁押场所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五十条 犯罪嫌疑人未羁押的,辩护律师可以持律师执业证,到犯罪嫌疑人家中或通知其到律师事务所进行会见。
第五十一条 会见一般应由两名律师人员共同进行,其中一名可以是律师助理。第五十二条 辩护律师会见必须遵守羁押场所关于律师会见的规定。其注意事项同本指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
第五十三条 辩护律师不得将所获悉的证人证言内容告知犯罪嫌疑人。对需要了解和核实的情况,直接向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防止犯罪嫌疑人因事先获知他人证言内容而作出虚假供述和辩解。
第五十四条
辩护律师在会见时应当询问以下问题:
(一)涉嫌犯罪的相关事实;
(二)有何辩解;
(三)辩解有何证据;
(四)如何归案(有无自首情节);
(五)有无检举揭发;
(六)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犯意谁提出、目标谁确定、工具谁选择、人员谁组织、主要行为谁实施、危害后果谁造成);
(七)有无控告和申诉;
(八)生活上有无需要;
(九)对家人有何嘱托。
第五十五条
辩护律师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解释所涉嫌罪名的构成要件、量刑范围,并根据其所涉嫌的事实,提出其可能被判处刑罚的分析意见。
第五十六条
辩护律师接待犯罪嫌疑人亲友(委托人)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得将案卷材料以复印或其他方式复制给委托人;
(二)不得将证人名单透露给委托人;
(三)不得指使、建议委托人毁灭证据;
(四)不得指使、唆使委托人串供、制作伪证;
(五)不得指使、唆使委托人到检察机关疏通人情关系;
第五十七条
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视工作需要安排,无次数限制。第五十八条 辩护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通信,解答犯罪嫌疑人提出的法律问题,告知其辩护工作的进展情况等,但其内容不得有碍案件审查,并在信函上注明律师姓名、所在事务所及地址等。
第五十九条 辩护律师与犯罪嫌疑人通信,应保留信函副本及犯罪嫌疑人来信的原件并附卷备查。
第四节 调查取证
第六十条 辩护律师或代理律师认为有重要证据材料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向检察院提出调查取证申请。如果检察院不予调查的,可决定自行调查。自行调查的,可以书面向检察院备案。第六十一条 律师调查的,应当持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律师执业证,一般应由二名以上律师人员进行,可以由一名执业律师和一名律师助理进行。
第六十二条 辩护律师认为对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需要进行调查的,应当先申请检察院调查,如果检察院不予调查,辩护律师应当书面申请经检察院同意后,方可自行调查。
第六十三条 律师进行调查,应当向证人或证据持有人讲明律师的职责及其如实作证的义务。
第六十四条 律师调查人证,应当由二名以上的律师人员进行,其中可以是一名律师助理。律师调查笔录应当载明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的姓名,调查的时间、地点;笔录内容应当有律师身份的介绍,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律师对证人如实作证的要求,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的说明,以及证人对被调查事项的详细陈述。笔录制作完毕后,被调查人有阅读能力的,应当由被调查人自行阅读笔录,确认无误后,签下“以上笔录看过,和我说的一样,属实。”并签名,注明日期。在每页末端签名。在签名及涂改处捺手指印。被调查人无阅读能力的,在制作笔录时,必须进行同步录像或录音。笔录制作完毕后,由调查律师向期宣读,确认无误后,由调查律师在笔录结尾处注明“问:以上笔录向你宣读过,是否与你所说一致?答:听清了,与我说的一致。”由被调查人签名,无书写能力的,由被调查人在每页末端及涂改处捺手指印确认。第六十五条
律师收集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可以一人进行。应当制作提取清单,列明所提取证据的名称、数量及系原件还是复印件。由证据持有人签名确认,一式两份。必要时,可以向证据持有人制作提取笔录,以说明证据持有人持有该证据的原因和过程。提取原件系物证的,可以提取的,应当当场拍照,将照片作为提取清单附件。如物证无法提取的,应当当场录像提取过程,并将物证拍照,将由证据持有人对物证照片进行签字捺手指印进行确认,作为证据使用。提取原件系书证的,在原件上由证据持有人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由某人提供给某律师,并由证据持有人签名捺手指印。证据持有人要求留存复印件的,应当当场复印,将复印件交给证据持有人保存。提取原件系视听资料的,应当当场封存,由证据持有人在封口处签名捺手指印。对提取过程,必要时可以进行全程录像。
第六十六条 律师在调查、收集案件材料时,可以录音、录像。对被调查人录音、录像的,应当向被调查人说明。
第六十七条 律师摘抄、复制有关材料时,必须忠于事实真象,不得伪造、变造、断章取义。
第五节 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
第六十八条 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可以向负责审查起诉的检察院提出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第六十九条 辩护意见的内容包括:
(一)对本案的定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罪和无罪,罪重和罪轻,此罪和彼罪);
(二)对本案是否具备自首、立功、从犯等罪轻情节;
(三)对本案是否具备需要调查的事项;
(四)对本案处理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不起诉);
(五)其他需要向检察机关反映的事项。第七十条
代理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对本案定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被害方的基本意见和要求
(三)对本案相关事实认定是否有误;
(四)对本案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五)其他需要向检察机关反映的事项。
第七十一条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辩护律师可以针对案件发展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向检察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第七十二条 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无罪,并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无罪不起诉决定的,辩护律师代理终结。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但不予起诉的。辩护律师代理终结。如被不起诉人不服要求申诉的,应当另行与辩护律师办理委托手续,辩护律师重新接受委托后,可以在被不起诉人收到决定书后,向检察院代为申诉。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作出疑罪不起诉的,辩护律师代理终结。
第七十三条 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不服的,代理律师可以在被害人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检察院代为申诉。申诉被驳回后,可以代理其向法院起诉,或者不经申诉直接代理其向法院起诉。代理向法院起诉的,应按自诉程序办理委托手续。
第五章 担任公诉案件审判阶段一审辩护人 第一节 接受委托或指定
第七十四条 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被告人或其亲友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办理委托手续,参照本指引第二章第二节规定进行。
第七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法院的指定提供法律援助,指派律师为被告人进行辩护。指定辩护的,应当由法院或法律援助中心开具指定辩护函,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并向法院开具公函。
第二节 审查管辖
第七十六条 辩护律师收案后应注意审查该案是否属于受案法院管辖。发现应由其他法院管辖的,应及时以书面方式向法院提出,请求移送。第三节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第七十七条 辩护律师接受委托或受指定后,应当及时向受理的法院递交委托或指定手续。委托手续包括被告人或其亲友签署的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公函、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指定手续包括指定辩护的函、律师事务所公函、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律师递交手续完毕后,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所有材料。
第七十八条 律师查阅案卷材料应当认真、细致、全面,原则上应当对所有案卷材料进行复制,以备审查。对证明内容明确、单一的书证,可予以摘录或复制其归总内容。对无关的证据可不予复制。在阅卷时,要着重审查以下内容并复制相关材料:
(一)起诉书指控的事实的相关证据是哪些,这些证据是否充分;
(二)被告人是否认罪,历次的供述和辩解以及提讯证;
(三)被告人认罪的,审查其认罪是否符合事实与法律的;审查构成犯罪的,着重收集是否构成其它轻罪的依据;是否具备自首等法定和酌定从轻情节。
(四)被告人不认罪的,审查其辩解是否合理,有无证据予以支持;审查指控证据是否有矛盾、漏洞。需要将指控证据和辩解证据均收集到位,以备分析。
(五)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自然情况及作证时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六)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及其陈述是否客观。
第七十九条 辩护律师认为必要时可向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的承办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请求提供有关材料,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的律师应予配合。
第八十条 律师在查阅、复制、摘抄案卷材料后,应当及时审查分析,制作阅卷笔录。阅卷笔录的内容如下:
(一)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身份事项、有无前科、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有无特长、如何归案等);
(二)被控罪名及刑罚;
(三)有哪些指控证据,标出证据中证明力强的部分;
(四)被告人有何辩解;
(五)被告人辩解有何依据;
(六)控方证据体系中有无矛盾和漏洞,是否足以驳斥被告人辩解(即质证意见和相应分析);
(七)有无法定和酌定情节;
(八)有罪或无罪、此罪或彼罪、重罪或轻罪的分析;
(九)量刑预测;
(十)制定辩护方案,是否申请法院调查、是否自行调查取证、是否申请证人出庭、形成何种辩护观点和意见等。
第八十一条
辩护律师应当对所复制的案卷材料妥善保管,注意事项同本指引第三章第二节规定。
第四节 会见和通信 第八十二条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一般由两名律师人员进行,其中一名可以是律师助理。应当携带起诉书副本、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会见被告人介绍信、专用证明和律师执业证。
第八十三条 辩护律师会见被告人,事先应将需要向被告人核实的问题制作成会见提纲。会见时,应认真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解,发现、核实、澄清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中的矛盾和疑点,重点了解以下情况:
(一)被告人的身份及其收到起诉书的时间;
(二)被告人是否承认起诉书所指控的罪名;
(三)被告人是否认可起诉书所指控的事实;
(四)起诉书指控的从重、加重情节是否存在;
(五)被告人有无相关辩解(无罪或罪轻)并要求其陈述辩解的理由;
(六)有无从轻、减轻、免予处罚的事实、情节和线索;
(七)是否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
(八)是否存在超期羁押及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伤害等情况。
第八十四条 辩护律师应向被告人介绍法庭审理程序,告知被告人在庭审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八十五条 辩护律师会见被告人和通信的注意事项,同本指引第三章第三节规定。
第五节 调查取证
第八十六条 辩护律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调查、收集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材料。
第八十七条 辩护律师向证人调查、收集证据,证人不同意作证的,律师可以申请法院向其调查取证或通知其出庭作证。对侦查阶段曾作过笔录的主要证人,律师需要重新调查的,应当慎重。一般应先申请法院予以调查。如果法院不进行调查,律师则可申请法院通知其出庭作证。如果法院不通知其出庭作证,律师可以自行向该证人调查,或请求法院庭后向该证人进行核实。
第八十八条 辩护律师根据案件需要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法院收集、调取证时,律师可以申请参加。
第八十九条 开庭前,律师应将收集的证据材料进行复制,并制作证据清单,列明证据名称、待证事实、页数、来源,一式两份,于开庭5日前提供给法庭,证据材料原件在开庭举证时提交法院。
第九十条 辩护律师调查和收集证据的具体办法,参见第三章第四节的相关规定。
第六节 出庭准备 第九十一条 辩护律师申请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的,应制作上述人员名单,注明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等,并说明拟证明的事实,在开庭5日前提交法院。
第九十二条 辩护律师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应制作证据目录并说明所要证明的事实,在开庭5日前将复印件及证据目录提交法院。证据目录应当列明证据名称、种类、待证事实、证据来源、页数等。
第九十三条 辩护律师接到开庭通知书后应按时出庭,因下列情形之一不能出庭,应及时与法院联系,申请延期开庭:
(一)所收到的通知开庭日期与已经收到的其他案件开庭日期冲突的;
(二)发现重大证据线索,需进一步调查取证或申请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
(三)具有其他无法准时参加开庭的合理原因的。
第九十四条 辩护律师申请延期开庭,未获批准,又确实不能出庭的,应与委托人协商,妥善解决。第九十五条 辩护律师在开庭前三日内才收到出庭通知的,有权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
第九十六条 开庭前辩护律师应向法庭了解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情况。如发现有未予通知或未通知到的情况,应及时与法庭协商解决。
第九十七条 辩护律师应了解公诉人、法庭组成的人员情况,协助被告人确定有无申请回避的事由及是否提出回避的申请。第九十八条 辩护律师开庭前应当根据本案的事实和证据,制作出庭提纲。出庭提纲内容包括:
(一)发问提纲(包括发问被告人、同案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等);
(二)质证意见(对公诉方证据三性提出异议);
(三)举证提纲(依证据目录进行);
(四)辩护意见及答辩提纲。
第七节 法庭调查 第九十九条 律师出庭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和法庭秩序,听从法庭指挥。
第一百条 两名以上被告人的案件有多名律师出庭的,辩护律师应按起诉书列明的被告人顺序依次就座。
第一百零一条 法庭核对被告人年龄、身份、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有误,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律师应认真记录,在法庭调查时予以澄清。
第一百零二条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辩护律师应该认真聆听公诉人、审判长对被告人的讯问,并作好相应记录,随时调整发问提纲。
第一百零三条 辩护律师经审判长许可,可向被告人发问,应当避免问已发问过且被告人已明确回答的问题。第一百零四条 被告人承认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及罪名的,且在公诉人讯问过程中已基本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辩护人可以就对被告人有利的相关情节进行补充发问。
第一百零五条 被告人有辩解的,辩护人应当详细发问其辩解的内容,并要求其向法庭说明其辩解的相关依据。
第一百零六条 公诉人对被告人讯问以威逼、诱导方式进行,或讯问与本案无关问题,如该问题严重影响对被告人正确供述与辩解的,辩护律师可以提出反对意见。如该问题虽采取威逼、诱导方式讯问,但不影响被告人正确的供述和辩解的,辩护律师不必提出反对意见。法庭驳回律师反对意见的,应尊重法庭决定。第一百零七条 公诉人对辩护律师的发问提出反对意见的,辩护律师可进行相应说明。法庭支持公诉人反对意见的,律师应尊重法庭的决定,相应改变发问的内容或方式。
第一百零八条 对控诉方的出庭证人当庭证词或宣读的证言,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质证:
(一)证人与案件事实的关系;
(二)证人与被告人、被害人的关系;
(三)证言与其它证据的关系;
(四)证言的内容及其来源;
(五)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条件和精神状态;
(六)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和表达力;
(七)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影响;
(八)证人的年龄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证言前后是否矛盾。
第一百零九条 对出庭的鉴定人和当庭宣读的鉴定结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鉴定人是否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
(二)鉴定人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格;
(三)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四)鉴定所依据材料是否充分和客观;
(五)鉴定的设备、方法、程序是否符合科学要求;
(六)鉴定结论是否与其它证据存在矛盾。
第一百一十条 对控诉方出示的物证,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物证取得程序是否合法;
(二)物证来源是否合理;
(三)物证是案发当时即已生成还是案发后伪造;
(四)物证是否与其他证据相矛盾;
(五)物证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
第一百一十一条 对控诉方出示的书证,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书证系原件还是复印件;
(二)书证取得程序是否合法;
(三)书证来源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书证是否与其他证据相矛盾;
(五)书证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
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控诉方提供并播放的视听资料,应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视听资料收集的程序是否合法;
(二)视听资料是否为伪造;
(三)视听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
(四)视听资料是否能够证明待证事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 辩护律师对证据三性发表质证意见时,可以与控诉方展开辩论。第一百一十四条 对于公诉机关提出证人名单以外的证人出庭作证或宣读其证言的,或者要求出示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的,如果该证据起到关键作用,可能影响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的,律师需要时间准备质证意见的,可以申请法庭延期审理。如果该证据不影响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定的和被告人的定罪量刑的,律师可以同意进行质证。
第一百一十五条 在控诉方举证完毕后,经法庭安排,辩护律师可以对本方证据进行举证。
第一百一十六条 辩护律师举证时,应向法庭说明证据的形式、内容、来源以及所要证明的问题,并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一)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来源的合法性;
(二)证人证言、被告人陈述、鉴定结论取得的程序的合法性;
(三)证据内容的客观性;
(四)证据证明的待证事实的明确性。控诉方的对辩护方所举证据提出异议的,辩护律师可以征得法庭同意,进行答辩,与控诉方展开辩论。
第一百一十七条 在法庭调查活动过程中,辩护律师可以请求法院向检察院调取其收集的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第一百一十八条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书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第一百一十九条 经法庭许可,辩护律师与公诉人之间可以就每个证据、每节事实的证据采信问题进行辩论,如果对全案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充分阐述的,可以到辩护阶段发表意见。
第八节 法庭辩论 第一百二十条 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时,辩护律师应认真聆听,记录要点,补充辩护意见,列好答辩提纲。第一百二十一条 律师发表辩护意见,应针对控诉方的指控,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无误、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意见。
第一百二十二条 作罪轻辩护的,辩护意见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一)被告人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
(二)共同犯罪的作用次要;
(三)具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情节;
(四)认罪态度好,悔罪表现佳;
(五)被告人身体状况不佳不宜羁押及家庭情况需要照顾;
(六)适用缓刑无社会危险性及已落实监管的情况;
(七)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不宜处死刑立即执行;
(八)未成年人、孕妇、精神病人不能判处死刑;
(九)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聋哑人应当从轻处罚。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控诉方指控的证据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二)控诉方或辩护方提供的证据,能证明属于下述情况,依据法律应当认定被告人无罪的:
1. 被告人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 被告人行为系合法行为;
3. 被告人没有实施控诉方指控的犯罪行为。
(三)其它依法认定被告人无罪的情况。第一百二十四条 律师发表辩护意见时应当注意:
(一)围绕与定罪与量刑这一中心,抓住要害,突出重点,不纠缠枝节;
(二)引用的证据客观、法条准确,核对无误;
(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语言简洁;
(四)运用法言法语,以说服法官为目的,不应以旁听人员为发言对象,不搞哗众取宠。
【律师办理非诉讼案件规范】推荐阅读:
律师办理民事诉讼案件规范12-08
律师办理离婚案件10-22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小结11-25
律师办理合同诈骗案件疑难问题及无罪案例10-10
办理实习律师和执业律师所需材料01-21
诉讼离婚期间-律师成功促成协议离婚-南京离婚律师胜案指导【江宁离婚案件】09-12
论商品房买卖中迟延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法律责任--重庆冉缤律师文集12-17
律师卷宗非诉讼类09-06
律师非诉讼法律业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