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策划案

2024-10-15

艺术品策划案(精选8篇)

艺术品策划案 篇1

X X X X艺术收藏品拍卖

策 划 案

前言

为了能在XXXX地区地区培育一个规范且具有特色的艺术收藏品品交易市场,我公司(古玩会所)计划自2012年4月份起,每周举办一次以“我的收藏品”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会。为此特制定如下拍卖方案:

第一部分 拍卖标的的选择及项目市场分析

一、拍卖标的的选择

为了能更好体现““我的收藏品”这一主题,拍品以市场经营户己有收藏品为主。这样,可以使活动更接近百姓生活。

此外,可以适当引进高层次作品,从而扩大拍卖活动的影响力,提高拍卖活动的文化影响层级和社会影响层级。

二、项目市场分析

(一)艺术品本身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它具有非统一性、非实用性、非再生性、非确定性等特点,故而其价格差异较大。这样一来,艺术品通过拍卖这一特殊交易方式来寻找某时某地比较合理、令人信服的价格便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在中国境内的拍卖市场中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所占比例不大,但是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以及拍卖的多重效应,从而使得艺术品

拍卖的影响很大,甚至超出其它类型的拍卖活动,已成为社会热点及新闻媒体和群众关注的问题。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品交易的潜在市场还是极为可观的。

(三XX本地的文化积淀是极为丰厚的,爱好艺术收藏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结合(一)

(二)两方面进行分析,在茶市设立培育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品交易拍卖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二部分 拍卖实施的形式选择

为了能使拍卖活动更具影响力且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选择以下形式来组织和实施拍卖活动:

由茶市二期古玩会所主办

这种形式的优点有:(1)易于征集作品

(2)易于保证作品质量

第三部分 拍卖的实施

一、征集作品

(一)向XXXX经营户、古玩经营户、工艺品经营户搜集愿意拿出来拍卖的产品。

(二)通过走访、朋友介绍、DM单页介绍等,把征集作品的信息传达出去,信息内容包括:举办拍卖会的时间、征集作品的种类,以及拍卖活动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

二、审核作品,商谈底价,确认代拍卖

(一)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决定取舍。

(二)与作品提供者商谈底价和起拍价

三、终审拍品、制作目录

(一)作者本人提供的作品,须有作者本人提供说明材料。

(二)确定每件作品的具体状况,制作目录。目录中必须包含作品的来源、真伪状况、参考价格等内容。

四、推介

(一)在茶市发放DM单页主要内容包括:拍卖会举行的时间、地点、作品展示时间及地点,参加竞买的注意事项。

(二)提供作品的收藏爱好者可邀请亲戚朋友来现场参加拍卖活动

(三)具体安排

1、每周1—周5征集作品

2、每征集一件藏品当即存档编号,制作目录

3、每周日下午3点准时举行

(四)拍卖善后事宜

拍卖现场会议结束以后,对于已经由拍卖师落槌成交的收藏艺术品进行现场收取货款,对于未拍卖成功的作品需在5个工作日内,按原样返还作品提供者。

2012年

艺术品策划案 篇2

在对该案进行调研后发现, 在同类性质的校园公益性活动中, 开展最早“阳光育苗”活动虽然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及受众基础, 但是活动受益人数经过前几年的增长后, 2009年开始出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 线上线下活动体系的失衡, 使得项目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因此, 本案建议新一年度的“阳光育苗”首先要需要解决好战略和战术层面的两个问题:在战略上, “阳光育苗”该如何进行更加精确的品牌定位, 如何将安利雇主品牌形象构建植入该活动, 使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雇主品牌三者产生连动效应, 实现三丰收;在战术上, “阳光育苗”项目如何在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创新突破, 提升活动吸引力及影响力, 使“阳光育苗”这一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从发展期向成熟期成功过渡, 避免掉入衰退期。

本案拟定达成三大目标:全年活动受益人数达到2万人, 比往年最高受益人数翻番;树立“安利与社会分享成功、以助力大学生就业为己任”的高度企业社会责任感形象;提升安利雇主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扩大安利在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的影响力。在传播主题拟定为“助你启航, 职海扬帆——安利给力我成长”的基础上, 采取“新闻宣传造势, 校园拦截先行”、“线上线下配合, 网络传统穿插”、“活动分级进行, 宣传逐步推进”的传播策略, 使“阳光育苗”活动更好地覆盖本案拟定的目标受众——各高校学生、校内外媒体、所在社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安利公司雇员。

新一年度的“阳光育苗”活动拟定划分为四大模块, 首先是结合“阳光育苗”开展五周年的契机, 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安利公司将打造一个全新的多功能线上育苗平台——“阳光育苗城”, 同时将此次校园行整体活动过程与学生及社会共享。其次是通过结合低碳环保的公益热点在低年级人群中开展“C计划——大学生综合素质选拔赛”来积聚人气并提升育苗城的用户数。紧接着开展“求职岁月分享博客大赛”, 通过“安利搭台, 学生唱戏”的方式, 建立高年级与低年级间分享成功经验的平台。最后将结合当下的热门电影《2012》中的诺亚方舟, 制造舆论热点, 在高年级人群中开展“‘诺亚方舟职场号’安利实习生计划”打造星级训练营,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及相关培训, 进而把年度活动推向高潮。

相比往届的“阳光育苗”校园行, 本案形成了更加鲜明的活动策略, 从以往的公益性主题活动, 升华到雇主品牌形象塑造的一个体系高度;充分考虑了当下90后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由以往的线下活动为主向网络线上活动新媒体发展, 由传统的讲座形式向线上全方位体验育苗城项目过渡;对目标人群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区别于以往阳光育苗活动覆盖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三临就业的大学生群体的模式, 分别针对低年级及高年级学生开展对应的活动。最后, 活动对实习生计划项目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将其演变为一个线上的擂台赛, 并通过“星级训练营”塑造安利的雇主品牌形象。

专家点评

李君 安利 (中国) 日用品有限公司对外事务副总监

新春“酷行”策划案 篇3

每一年,都会有同样问题。每一年,也都会有不同答案。

而对于旅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散心、探望亲朋、增长见闻、制造艳遇……都是让你摆脱原地不动的理由。

其实,无论是踏寻古迹,还是去欧洲小镇发呆,无论是去戏院、博物馆享受艺术的盛宴,还是与有故事的桥们相会,都是值得你为之精心准备一番的。在收拾行装之前,用文字感受目的地的生趣意致,或是,先做个关于它的美梦——在心里为下一站的风景酝酿微笑,拒绝没有准备心情的“裸”奔。

游走在几千年的时光碎片里

游走在几千年前的时光碎片里,我们的感受会瞬间变得厚重与开阔。

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旅程,让我们站在残破而古老的建筑前,明白自己的渺小,亦懂得那些所谓能满足自己的一个昂贵的手提包和一支色彩鲜艳的口红都是再空虚不过的追求。

雅典卫城

到雅典如果不去卫城,就如同来过北京却见过长城。卫城对于希腊的意义不仅是一个地标,还是一个历史坐标和精神坐标。

卫城之上,最有名的建筑是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巴特农神庙。当时,几乎全希腊最顶尖的专家都在这里工作,不只是建筑师、画家、雕塑家、木匠和石匠,还包含政治家、数学和哲学家。经过许多激烈的讨论和争辩,神庙的设计在极挑剔的情形下定案,线条和比例都十分洗练,不容有一点瑕疵。

这座古老的建筑,在天空下兀自骄傲的站着,行走之间,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它在历史的某一个坐标点上,曾是那么的不可一世,虽然今天华丽已渐渐剥落,但每一个古老的碎片都切切的提醒着来者,在它的身上镂刻着漫长的时光痕迹,有爱,有愤怒,有忍耐,还有死亡。

罗马

罗马的行程里当然不能缺少罗马最富盛名的埃尔·杰姆斗兽场。

斗兽场建于公元3世纪初。古斗兽场其实就是娱乐场,是用来看比赛的。比赛的内容是猛兽和猛兽斗,人和猛兽斗,或者人和人斗。不管谁和谁斗,比赛都非常残酷,直到赛出一方死亡才收场。所以,两千年前斗兽场上的呐喊声只有唯一的一句——“杀死它!”

公元8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斗兽场,几时便有罗马;斗兽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一千年前,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斗兽场也被人遗弃,一时竟成为人们挖掘大理石寻找建筑材料的来源。这也部分地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只是罗马城仍旧存在,世界也没有灭亡。

今天的斗兽场剩下的已是断壁残垣了。虽然它的宏伟已经塌了一大半,但在混乱中仍然保持光芒四射,只是没有了次序,一个个世纪重重叠叠,辉煌,寂灭,充满光彩的碎片和不确定年代的瞬间,断开的墙,七高八低的看台,遍地的诱惑和危险,像旋风一样不加解释的就把时光卷走了。

迦太基

迦太基在离突尼斯市17公里外的海边。

古代的迦太基城是第一个城市国家。居民为腓尼基人,他们长于航海和经商,古罗马人称他们为“布匿”,是商人的意思。公元前6至5世纪,迦太基曾极盛时期,后来,迦太基被罗马帝国灭亡。公元7世纪末,迦太基进入了阿拉伯文化时期,但腓尼基人、罗马人留下的文化仍然不可深深的留在了那些破落的石碑、墓葬、公共浴室和剧场里。

这里古罗马露天剧场是闻名于世的古迹,它由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观众席成半圆形,剧场是用石头砌成的,音响效果极好。剧场四周林木扶疏,芳草萋萋,微风吹来,似有先人走过。

迦太基有“新城”之意,然而3000年的流月已逝,这片“新城”之中,剩下的只是颓败的断墙了。那些不完整的罗马式柱子有些荒芜的立于高处,还是一片不可逾越的巨大,高高在上的告诉你,你的渺小和微弱。

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境内,深藏在库斯科西北方80公里的安地斯山脉之中。

马丘比丘依附在一座高山侧面的悬崖峭壁上,3000多级台阶的100多座石梯把庞大古城的各个不同部分连接了起来。

在黎明拂晓前或夕阳黄昏之际,攀登到Huayna Picchu的高耸尖顶上,观赏整个马丘比丘遗址是最最令人感动的时刻,这时马丘比丘如同一座悬挂的“空中城市”,悄悄沉睡在云雾缭绕的峭壁间,当太阳的光线散落在岗岩筑砌的神殿和祭坛上时,整座遗迹呈现出暖暖的生活气息。

沿着斜坡小径向下走,会经过巨石阶、梯田和墓地,有些小路因为太久无人经过,已被苔藓和蔓草占据,路虽然荒芜了,但丛生的杂草仍然掩饰不住马丘比丘的往日繁华,于是后来者就会更加疑惑,这耗尽心力筑成的雄伟城市,四百年前为何被印加人舍弃不顾?

谜一样的遗迹,没有只字片语的交代,嘎然而止,像桃花源般的马丘比丘遗迹,从此不食人问烟火四百年。如今,仅留下一个个神秘的传说,让后人去揣测、想象。

在欧洲小镇“梦里不知身是客”

散落在欧洲的许多乡村小镇其实比繁华的大都市更有魅力。

它们大多保持了古老的欧洲文化、甚至连建筑本身也是几百前的,小镇上,到处弥漫着成熟后的安坦和怀念,在这里,我们终于不必行色匆匆,终于不必跟着人潮去拜访和告别,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梦里不知身是客”……

戈德小镇

戈德小镇藏在普罗旺斯的鲁伯隆山谷里,任何一个到过小镇的人都会相信,它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戈德小镇依山势而建,像一个立体雕塑,远远望去,如同传说中的巴别塔,但是到了每天清晨和黄昏,当整座古镇沐浴在晨光和夕阳之下时,它看上去又似一个刻有复杂装饰、造型奇特并且正在燃烧的大壁炉,让守望者的心温暖得随时会被熔化掉。

小镇至今仍然保留着中世纪的质感,镇里的房屋与城堡几乎都是自16世纪起就被完整保存下来的,难怪这里的居民会说他们承受着祖先的恩泽,天天生活在一处处文物中。

戈德小镇的建筑虽美,但最美的还是山谷里的大片原野,特别是每年盛夏到初秋,这里便溢满熏衣草不同明暗的紫色,浅紫、黛紫、青紫、深紫交错伸展在眼前,旋转着,缓缓而去,美得不可言说。

班贝格

到德国水乡班贝格旅行,可以不带旅行书,但一定要带一张的唱片,因为这座小镇太像是一段华美的音乐了。

去班贝格,推荐的唱片是《赋格的艺术》。巴赫如同一个旋转的魔术师,把高高低低的旋律,组合得五光十色,斑驳陆离,只要听,便觉氤氤、幽幽、隐隐。

班贝格就是这样一座幽隐的城市。班贝格城已有千年的历史。因此这座城市也典藏了各年代的艺术风潮与建筑时尚风格,从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到巴洛克式的建筑都可以一一寻到。

雷格尼茨河两岸的高台上耸立着四座尖塔,雄伟庄严的班贝格大教堂就建在此处。旧王宫和新王宫将教堂广场围着在中央,抵近仰望这座大教堂,才发现它是一组建筑。

班贝格大教堂是德国最出色的建筑之一,海因里希二世于1004年创建了这个教堂,12世纪末曾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的大教堂是13世纪建的,因此,它有的部分是后期罗马风格,而有的部分又是初期哥特式风格。

在教堂附近有一间极小的咖啡馆,它藏得很深,并不易被发现,但你只要循着黑咖啡涩涩的香味,便会找到它了,但上好的咖啡就如同品酒,千万记得浅尝辄止。

隆达

隆达小镇是典型的西班牙式风格,热情、奔放、虽然有点颓败,但疯狂起来仍然不顾一切。

隆达建立在740米高峡谷上,被河谷切割成新、旧两城,饭店、餐厅、商店多半聚集于新城,不过隆达最有看头的,还是得跨过新桥去旧城才能发掘。连接新旧城的新桥,横跨在峡谷上的景致最具气势,峡谷下就是万丈深渊,但还听得见潺潺流水声。如果沿着步道下切到溪谷,由下往上取景更是壮观。

一走进旧城,浓浓的中古伊斯兰异国风情就蔓延而来。这里的景点以保存完整的伊斯兰教文化遗迹著名,包括十四世纪摩洛哥王子所住的宫殿,和昔日摩尔国王居住过的摩尔王之家。从这些建筑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曾经,隆达也曾经有过艳光四射的年代。

如今,隆达小镇虽然已经卸去厚厚的浓妆,眼角布满皱纹,但她却仍然寻找倾诉她的耳朵,说她过去的风流故事。

巴斯

许多人来小镇巴斯,都是为了作家简·奥斯汀而来。

简是一个随时都可以在生活里寻找小幸福、小情趣的女子,我并没有看过她的画像,但我猜想她一定是一个优雅而美丽的女人。她的世界,是穿着蓬蓬裙自在旋转的交谊舞,是唠唠叨叨的下午茶,是甜甜的小点心,是英式淑女闷骚的风花雪月。

简最初并不喜欢这座老城,但后来她迷恋上了这里美妙的音乐会、绚烂的烟火和玩不够的Party。

巴斯城是古罗马人建起的城市,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城里的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浴场、500年前的修道院、200年前的咖啡馆、20年前的小书局、以及5年前开业的意大利名牌服饰店都在巴斯以自己的方式存活下来,就像是一张灰阶丰富的黑白照片,巴斯这座小城也被时间的光影层层叠叠的投射出不同的影像。还好,有简的文字一直在耐心的帮我解读这些影像,才令我不至于在长满青苔的石街上迷失了去路。

戏院:恋上“音乐天使”

自从看过了《歌剧魅影》,我再去各地旅行看到戏院时,就会有一些特别的感情。

在这些华丽的戏院地下,会不会也有一个自称是“音乐天使”的神秘精灵,他长年倾听那些美丽女子的歌唱、窥视她们优美的舞姿,是否会爱上她们其中的一个?

我找不到神秘精灵,自然无从知道答案,但我在看过了一场场戏院里的完美表演后,却真的爱上了他们。

悉尼歌剧院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要找一座只有几十年生命的年轻建筑,却堪与已过千年的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相提并论,那么惟一的答案无疑是悉尼歌剧院。

造型独特的悉尼歌剧院,它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于歌剧院本身了。它不仅是悉尼的精神象征,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是20世纪最无与伦比的经典建筑。

雪白的贝壳造型的悉尼歌剧院坐落在碧绿的海水和皇家公园宁静的草地森林之间,它给人的感觉既壮观又精致,既气象万千又微妙细腻。歌剧院所在的邻水地区也叫环形码头,它离市中心很近,是悉尼重要的水路。

周末,环形码头小路的两边有很多街头艺人,比如歌手、琴师、还有打扮怪异的行为艺术者。歌剧院门前的广场上,常常有免费的露天音乐会,许多人一听到节奏便跟着手舞足蹈,在悉尼,音乐并不是令人仰望和严肃的对象,它是你的朋友,你的生活,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成为主角。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没什么历史感的美国人,虽然不擅长创立艺术、研究艺术,却十分乐于经营艺术、吸收艺术。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大概就算是美国人经营艺术的成功之作。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是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核心部分,它的建筑风格,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规模庞大,能容纳4000多名观众,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剧院之一。

1883年,位于百老汇和第39街的大都会歌剧院宣告问世,落成后的首演剧目是古诺的《浮士德》。

最初,大都会歌剧院不过是一群有钱人用来表示自己社会地位的社交场所,但大都会还是逐渐改变了它最初的目的,成为全世界歌剧界最为引人注目的舞台。在过去的100余年内,所有最优秀的歌唱家都曾登上这座舞台,包括那些对美国文化不屑一顾的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

红磨坊

巴黎的夜,有一半的风光都聚集在红磨坊。

夜里,一架红色的风车在红磨坊的光束里不停的旋转,让全世界都看得到巴黎的放荡。

在巴黎,比红磨坊壮观雄伟的戏院多的是,但只有红磨坊能时时刻刻的保持着光芒四射的姿态,红磨坊是一个圣地,让人无法拒绝。

1899年在法国蒙马特尔开业的“红磨坊”,曾吸引了英国皇太子在内的上流社会名流及众多的青年作家、艺术家。那时,正是巴黎的“美好年代”,女人们穿着一种大蓬裙,马甲束紧细腰,她们忘情的在红磨坊跳康康舞,挺着胸脯翘着夸张的臀,大腿飞扬,一发不可收的灿烂。

经历了100多年风雨沧桑的“红磨坊”,在历史的境迁中,丝毫没有褪色,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巴黎,你或许不看一场加尼叶歌剧院的表演,但你一定要看一场红磨坊的康康舞。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第一眼看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便让人瞬间感受到维也纳气质。

那是一种磅礴的气势和一种从容的气度,辉煌壮观,却不会给人压迫感,奢侈华丽,但并不张扬轻浮,一切都恰到好处。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林大道,建于1861 — 1869年间。歌剧院建筑是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结构富丽堂皇,流露出哈布斯堡王朝的奢糜之风。由于建造过程历时8年之久,剧院的两位建筑师均未亲眼看到剧院的落成。

100多年来,有许多的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都曾担任过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总监,比如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卡拉扬·阿巴多等等。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一派风格、一种力量。不过,就算你不了解这些大师的作品也没有关系,至少当你站在国家歌剧院的大厅抬头仰望时,你会更加明白,“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桥,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很迷恋那种从此岸走向彼岸的感觉。所以对于各式长短桥都很执著。

很多人相信一座桥就像是一个人生的转折,如果你疲倦了这此岸的辛苦,就不妨走过桥到那一岸的体味不同的风景与人生。

于是桥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段旅程,走过去,就会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叹息桥: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叹息桥下吻你

如果一对相爱的男女,在日落时分赶到威尼斯的叹息桥下接吻,那么,这对恋人从此便会一直相爱,永不分离……电影《情定日落桥》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坐在咖啡馆里,聚精会神地听着老骗子劳伦斯·奥立弗这样说。

当电影在世界各地公映后,叹息桥就更加成为年轻人向心目中的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最佳地点,电影中的对白——“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叹息桥下吻你”也因此成为风行世界的又一经典爱情表白。

只是,在同一时刻刚好把乘船过桥、拥吻、落日钟声连在一起,还需要特别好的运气才行。但即使不能在落日的钟声响起时在叹息桥下与恋人相吻,也不必为此而叹息。能和相爱的人在落日时分,吹着海风,漂流在威尼斯运河上,这种浪漫,即使没有“情定落日桥”式的一吻,也同样会令情人感动不已,甚至会让我这样的孤身而来的旅人也有了身在爱河的错觉。

查理士桥:寂寞又撩人的美

有人说,只是站在查理士桥上,便以为自己是诗人了。

查理桥建于1357年,那时正是捷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桥右侧有一尊圣约翰雕像。据说他是查理士桥的佑护者。

查理桥上有许多艺术家和叫卖者,政府规定这座桥上只允许贩卖艺术品,包括音乐。任何时候,查理桥上的这些艺术家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尤其是那些歌手和乐师。沿桥缓行,你刚把一种琴声留在身后,前方就会传来新的乐音诱惑,同样优美。但他们无论多么忘情的演奏都不让人感到张扬,他们不是把查理士桥踩在脚下当作舞台,而是宁愿自己成为查理桥的美丽脚注。

当然查理士桥不仅是艺术的,更是感性的。在桥上,每走几步路就可以看到一对对情人站在桥中央,倚在桥畔热烈的拥吻,再加上秋天渐凉的风,情人们就依偎得更紧密了,而如此萧瑟场景里的浪漫画面,也许会让你不禁意识到自己的形单影只。

查理士桥寂寞又撩人的美,正需要你与心灵相通的另一人当时当地共同分享。

伊瓜苏桥:一场神圣的洗礼

当地的印地安人说,伊瓜苏瀑布就像是一场革命。

阳光下,所有沸腾的颜色,形状,气味都好像沉浸在一条光影闪烁的长河里,大风汹涌而过,刺耳的呼啸好像可以把时间分散成无数个碎片。

辽阔的大水风景已经令人心惊,但充满想象力的巴西人却更是大胆的在伊瓜苏瀑布前搭建了一座岌岌可危的长桥,一直通到瀑布里。这长桥的设计,肯定是来自一个艺术家的构想。

天生怕水,但热情的巴西人却不由分说地把我推上摇摆的长桥。途中,我艰难的移动每一步,像一个蹒跚的老人,河水自天上压顶而下,有时我觉得自己像要被大水淹没,刹那间,会发现离死亡很近,又突然的变远,原来,生和死都是一线相隔的感觉。

当我走回长桥的终点时,全身尽湿。很冷,可仍然觉得痛快淋漓。虽然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但走过伊瓜苏长桥却像是接受了一场神圣的洗礼。

金门桥:像撒旦的微笑一样美

来过旧金山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海上浓雾,和满街盛开的荷兰菊、金盏花。旧金山的雾并不是伦敦式的忧郁紫雾,而是是闪亮的白色,底层银灰,浓密富丽,暧昧而又浪漫,像享利·卢梭画作中人间天堂的样子。

浓雾中最美的旧金山风景不是渔人码头、天使岛、联合广场或者九曲花街,而是壮观的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在桥梁建筑学上简直是一个创举,它不是利用桥墩支撑桥身,而是利用桥两侧的弧形吊带产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桥身高高吊起,所以整座金门桥显得朴素无华而又雄伟壮观。为了纪念设计者工程师史特劳斯,人们把他的铜像安放在桥畔。

XX学院文化艺术节策划案 篇4

XX学第一学期XX学院 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型综艺晚会计划案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提供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个性、才艺的舞台,我系特定于在我院举办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开展大型综艺晚会的活动,也是我院学生的一次才艺比赛。此次大赛的开展,有利于我院学生充分发掘自身优点,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并弘扬校园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展现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质。相信在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参与之下,我系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现制定大型综艺晚会计划如下:

一、晚会主题

主题:伴四季节拍,奏响青春旋律

主题思想:每个人的大学时代都正是青春年华,拌着一年四季的脚步慢慢成长,激励每一名怀抱梦想的大学生,在即将或者已经开始了3年的大学生活里,不断学习并且能够正确的解决成长的烦恼,踏印好成长的每一步足迹。

二、晚会理念

本次晚会通过带有浓郁校园文化特色、富含艺术性、思想性、原创性相结合的精彩节目,折射出我院学生锐意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现我院与时俱进、勤勉务实的办学理念和教师教育特色,充分展示新世纪大学生美好的人生追求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

三、比赛内容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系学生会

以声乐、舞蹈、器乐、时装、戏曲、情景剧、朗诵、武术、健美操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展比赛,充分展示和提升晚会主题。

四、比赛形式

预赛两场:采取淘汰制。根据评分标准每场得分最低的5位选手将进入复活赛,未被淘汰的选手进入决赛。

复活赛一场:采取淘汰制。根据评分标准得分最低的5位选手将被淘汰出大赛,未被淘汰的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一场:将进入决赛的节目进行整体的编排,依次进行表演,根据他们的得分在评定奖项。

五、晚会时间地点安排

报名: 10月20日—10月29日进行报名,我们将以摆摊的形式组织我院学生参与进来,有利于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比赛细则,更好发挥自己的强势。

预赛两场: 11月5日下午1:00和11月7日下午4:30在功能厅分别进行两场预赛。

复活赛: 11月12日下午1:00在功能厅进行。决赛: 11月20日下午4:30在功能厅进行。

六、比赛规则

为了使本次比赛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比赛规则: 1.本次比赛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

2.参赛选手以抽签形式确定出场顺序,参赛选手将按照人数、项目等分组穿插进行比赛。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系学生会

3.选手根据参加比赛的组别,自行选择参加该组的参赛节目。4.本届大赛设有6个奖项,按照选手的得分进行评定。5.本次比赛采用现场亮分,评分采用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计分方式以全体评委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计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选手得分按组别从高到低排出获奖等次,如出现平均分相同的情况以总分多者胜。

6.为体现公平原则,第1号、第2号选手的得分在第3号选手演唱后由评委参照其他选手的表现给予评定、亮分;从第3号选手起,由评委在每位选手演唱后当场评定、亮分。

7.奖项中的最高人气奖由决赛晚会到场学生观众投票评选,以得票最高歌手当选;

8.参赛选手按出场顺序提前一个曲目到舞台监督处报到并提交伴奏音乐,迟到按弃权处理。

9.不允许选手私自离场。10.在比赛过程中禁止喧哗打逗。

11.大赛负责人我系学生会拥有本比赛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七、评分标准

1.评分内容包括6个项目:表演内容、音准节奏、仪表仪态、音乐表现力、音色、表演技巧。

2.评分细则:(1)表演作品选择适度,较有针对性。(1分)要求参赛节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无不健康画面。(2)表演中选手的声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系学生会

音、动作要准确无误。(3分)要求选手掌握好自己的节奏,节奏把握准确无误。(3)台风自然、高雅,服装得体美观。(1分)要求参赛选手着装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仪态稳重,富有青年人的活力与朝气。(4)表演语言清晰,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1.5分)(5)表演自然、鲜活、优美动人。(1.5分)要求发音清楚,表演清晰而有质感。(6)表演声情并茂,能够较完整地表现作品。(2分)

八、学生会各部职责

秘书部:做好选手的报名统计工作,并对选手进行抽签分组,安排好比赛的场次,收集比赛选手的伴奏;打好评分表和设计决赛的入场票。学习部:做好比赛影音资料的拍摄,并进行存档;在比赛时,将表演设备准备好,为选手表演提供伴奏;为主持人准备主持稿。生活部:对晚会所需东西进行采买,配合宣传部布置会场,并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清理。

宣传部:准备晚会的舞台布置方案,并在比赛时进行舞台布置,还有为选手设计和准备选手牌;为晚会嘉宾的邀请准备请柬。

体育部:对晚会比赛进行保卫工作,负责场内观众的秩序,配合宣传部布置会场,并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清理。文艺部:为晚会准备串场节目。

以上就是本次大赛计划的内容。我们会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成功举办此次晚会的目标。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积极配合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的活动,努力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系学生会

团结协作的氛围,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我们会再接再厉,吸取经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学生会将在院方的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积极工作,争取在“校园文化艺术”的历史上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迹。

XX5

XX学院学生会

大学生艺术节闭幕式策划案 篇5

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推动素质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院团委、学生会举办大学生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优良传统,展示艺术节成就,丰富艺术节内涵,振奋师生精神的重要形式。

二、活动目的

倡导和传播校园优秀文化,发扬文艺精神,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尚志趣

三、活动意义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四、活动内容

组织安排社团编排优秀节目汇报演出;各社团推选的节目将择优参加晚会演出;各得奖节目颁奖仪式。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流程安排

1、各社团组织和推选的优秀文艺节目

2、艺术节各板块优秀项目汇演

3、每表演一部分节目进行一个奖项的颁奖

五、颁奖项目

(一)各版块颁奖项目

1、“魅力之声”歌曲类节目

2、“风华之炫”舞蹈类节目

3、“风华之炫”曲艺类节目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院团委学生会

2013年11月27日

话剧策划案策划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以话剧演绎青春 用专注赢得关注

(二)参赛对象

全校在校学生

(三)比赛流程

1.组织发动阶段(4月上旬)。各学院在学生中充分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赛,每个学院至少上报一部参赛剧目,剧目表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

2.审核申报及排练阶段(4月中旬)。 于4月15日前上报参赛剧目至校团委,剧目审核通过后组织进行排练。

3.校级展演及评比阶段(5月中下旬)。5月15日前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参赛剧目进行初审,确定进入决赛展演的剧目;5月26日—5月30日,决赛剧目进行校级展演及评比。同时,举办大学生话剧沙龙暨专题讲座。

4.表彰及成果固化、推广阶段(6月)。择机对进入决赛及展演的学院和团队进行表彰奖励,并将优秀剧目制作成光盘,分发至各学院,扩大本届话剧艺术节的影响力。

(四)评分标准

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由表演(30分)、整体观赏(30分)、导演(20分)、原创附加分(20分)等四个方面组成。

1.表演从表演的体验度、表现力两方面评分。其中体验度占15分、表现力占15分。

2.整体观赏从思考性、观赏性、节奏感,现场反应等四方面评分。其中思考性占10分、观赏性占8分、节奏感占7分、现场反应5分。

3.导演为在校学生得20分;导演为指导教师得18分;导演为导演专业人士得16分。

4.如作品为本校学生完全原创剧本(参加本届话剧节校园短剧剧本大赛的剧本)得15分—20分;编剧本(指改编未发表或公演的剧本、小说);外采剧本(指未发表或未公演过的剧本)得10分—15分;照搬或改编已公演剧本得5分—10分。非本校原创剧本一定要有书面授权或者不存在其他任何权利纠纷。

(五)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励经费1000元、800元、600元及奖杯,并设立主题创作奖,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导演、原创剧本、舞台创意、优秀指导教师等单项奖。校团委风林剧社参加剧目只进行展演,不参加评比。

二、校园短剧剧本大赛策划书

(一)大赛主题

励志青春 自强人生

(二)参赛对象

全校在校学生

(三)参赛要求

剧本要求主题突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可以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也可以为实现青春梦的励志经历为内容。表现形式为舞台剧,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皆可;内容积极向上,结构完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映校园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注重矛盾冲突的展现与解决,以能给人启迪和鼓舞。剧本力求方便排演,剧本的表演时间在30分钟以内,篇幅大致在10000字左右。

(四)比赛安排

1.剧本创作阶段:__年4月。各学院要广泛宣传,将此项工作和话剧比赛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要求每个学院最少上报一部作品参赛,文学院、传媒学院等学院应组织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赛。

2.作品征集阶段:__年5月中旬。参赛作品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学院、班级和联系电话,附300字以内的剧本梗概;作品采用Word格式排版编辑,用四号楷体字、A4纸打印,将文字稿和电子版一并于5月15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作品报送校团委。

3.剧本评审阶段及展演阶段:__年5月26日—5月30日。由话剧节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品进行评审,部分优秀作品参加我校第二届话剧节展演。

(五)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励奖金1000元、800元和600元,并设优秀作品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

2.如以本次校园短剧剧本大赛的原创剧本参加我校第二届大学生话剧展演比赛,则在话剧评比时得15—20分。

三、相关要求

1.举行大学生话剧节,是宣传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是我校第八届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内容。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利用广播、宣传板、微博、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精心筹划、认真排练和征集作品,通过此项活动彰显当代大学生丰富而卓越的创造性,展现出学院健康高雅的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

2.本次大赛宣传报道网站为兰州城市校团委网站,宣传微信公众平台为兰州城市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微信平台(lzcuymc)。相关事宜联系电话:7601148,负责人:校团委刘宜让老师。

电视剧导演的策划艺术 篇7

电视剧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一部剧的整体品质,而“策划”的重要性在电视剧产业中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作为一部剧作的总把关人之一的导演,更应重视策划。

1 导演的策划控制力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具有天然的商业属性。为保证销路,电视剧的制作不免逐步类型化,这就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电视剧中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矛盾冲突和故事结构等的模式化。著名编剧高满堂曾用“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现代剧缺乏地气、创新缺乏勇气、创作者缺乏志气”这五个“缺乏”直指当前中国电视剧的问题所在。家斗剧中充斥着鸡飞狗跳而过度夸张的家庭矛盾,宫斗剧中到处都是疯狂的尔虞我诈,谍战和战争剧其更是将不同阵营间的斗智斗勇和殊死抗争,演绎成了层出不穷的新奇而狗血的爆点和雷点。中国电视剧荧屏上过度展现的那些扭曲的人性和极端的解决方式,无疑会引发部分观众对冷漠的人情关系感到无力、对消极的生活状态感到悲凉。

导演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剧作整体效果呈现的责任,有必要在创作之初就对电视剧的题材选择、剧作的风格定位和价值导向做出适当的引导。这是导演的策划控制力的一种表现。题材,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背景,而是需要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提炼和处理。农村题材轻喜剧《马向阳下乡记》的导演张永新在开拍筹备之初,就跟随编剧谷凯实地考察,走访40多个村,采访60多位第一书记,而导演坦言农村的采风经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动力。因而《马向阳下乡记》的成功,不单是因为简单的明星效应,而更多的在于创作者们真实的情感体验、真诚的情境感悟,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而进行艺术化创作的用心与付出。这类现实主义题材剧既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情况,也表现了在现实变革中广大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以诙谐的而绝非戏谑的叙事演绎方式,触及观众的心灵,让他们在笑乐的过程中切实的感受到农村的生活现状。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导演从源头上适度的把握和控制剧作的走向创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同质化和导向的偏离化的问题。

2 导演的策划创新力

影视作品都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动力的。近几年,中国电视剧新秀导演在新作中烙上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老牌金牌导演们也佳作不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电视剧市场,优秀剧目引领收视,品牌效益独占市场的制胜原则始终没有改变。高品质和高收视率的电视剧,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而剧作的创新力则是考验导演水平的又一标杆。

电视剧类型单一,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想要异军突起,就得另辟蹊径。在剧作中,多种娱乐元素的混搭,确实能一定程度上丰富电视剧的内容,延展它的收视群体,带来非常抢眼的收视效果。然而,电视剧的创新,绝对不是靠撒狗血、无厘头恶搞等低级情节、低级趣味实现,不是为了好看就给人刺激,也不是靠题材的离奇、剑走偏锋。如一些战争题材电视剧,在如今观众组成日趋年轻化的背景下,其情节演绎就显得过于夸张化和偶像化。电视剧创作者独特的解读和演绎视角才是精品电视剧焕发新的活力和受到观众追捧的真正原因,如郑晓龙拍摄的《甄嬛传》《红高粱》《金婚》等作品都有其个人强烈的细腻而不失气魄的影像风格,而更重要的是他对人物和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有深邃的考量。一部戏的价值,也就是它的亮点。在前期和主创人员的探索过程中,导演对主题的独特把握,就会渗入到角色独立的形象塑造、对抗性的人物关系等这些细节处理中。每一位好导演在题材把控、剧本把握、拍摄制作各环节都有他个人独特的气质和风格解读。影视剧作品是在生活的基础上的艺术化创作,典型人物是在复杂的人物原型上高度提炼产生。颠覆常态思维,不是要找到一个新型的角色,而是要找到这个典型人物的心路历程。无论在前期的准备期间,还是在拍摄阶段,导演的创新力不仅通过其个人独特的艺术美学见解诠释视觉影像,从而去传达情境,还需要他在深度挖掘人物心理和经历的成长环境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角色的特质;在立足思考故事时代的背景下,把握住主题呈现的态度和方式。

3 导演的策划影响力

一部戏接地气,不是因为它一味迎合观众,而在于它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粉丝效应就是铁杆观众被角色深深吸引,剧中的人物、演员也随之带来了可观的号召力。电视剧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深厚的受众基础密不可分。导演在创作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作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抓住剧作在当下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上的重要影响力。

导演尤小刚曾言,“电视剧中桥段稀奇是没有用武之地”。他还表示过“当今电视剧的技术制作水平在提高,作品消费在提高,而文化性却被忽略,外表光鲜的戏多,但真正有分量的好戏不够”。既有腔调,又有气质的文艺作品,是要让人看到精神力量和人文关怀,这是不同时代共通的特质。2015年引起人们关注的古装剧《琅琊榜》,以引人入胜的故事、血肉丰满的角色、精妙的人物关系、史诗气质的故事结构、精良的制作风格,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征服了无数的观众。这部电视剧的创作,正是在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的同时,赋予了作品对历史、社会和人情的新思考,从而使其爆发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渠道多元化、新旧媒体竞争加剧的发展趋势下,“内容”的可贵性不言而喻。网络剧有它独特的制作流程和灵活的宣传编播方式,其传播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对未来电视剧行业产生了巨大震动。新颖的题材、引人入胜的情节、强烈的节奏和强势的风格都是这类网络剧市场作品的特点。但无论媒介环境如何变化,导演作为文艺工作者,作品内容和品质的保证,才是网剧受到大众喜爱的关键。

4 结语

根敦群培艺术空间成员的几个个案 篇8

嘎德的父亲是十八军进藏的干部,汉族,母亲是拉萨本地人,藏族,所以嘎德是半藏半汉的“团结族”。嘎德2011年要在美国举办一个个展,展览题目就叫“半藏半汉”,体现这种归属感的错位给了一个艺术家更加强大的力量去观察和评论他所处的社会。

童年时代嘎德印象较深的是,母亲教导孩子们尊重每一个生命,不杀生,即使一条小虫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重视因果,这是藏传佛教对嘎德最直接的影响。嘎德从小喜欢画画,正式学画是从师韩书力、巴玛扎西和翟跃飞。15岁初中毕业考上西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大学的时候他跟于小冬学习国画工笔,在这方面也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留校一年多以后,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进修。

不同于其他西藏的艺术家,大学时嘎德尤其喜欢传统的汉文化,迷恋庄子和禅宗,推崇《道德经》的无为思想,去除物欲。这些观念背景,感染了他艺术表达的思维方式,比如他爱说禅宗的“直指人心”。

1990年,嘎德的作品《沐浴节》获中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1994年作品《放风筝的季节》获得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铜奖,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的《牛皮船上的生灵》是嘎德布面重彩的代表作品,在这幅画作中,嘎德想把西藏的传统文化传达出去,被称为是描绘西藏人心灵的地图。差不多从2000年开始,嘎德向前卫艺术转变。嘎德认为自己虽然是藏族但并不真正了解西藏的传统文化,无法承担解读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他开始注重属于自己的成长和生活。这时的布画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支持,但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那时起,嘎德在教学中也试图打破画种界限,进行综合材料的美术教学。

嘎德认为西藏艺术如果没有和当代的生活发生关系,别人解读你的作品也很吃力,因为他是在看一个他不懂的文化。嘎德说,藏族现在的衣着、生活方式和习惯上其实和内地以及国外已经越来越接近了,尤其是拉萨人。怎样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平台,必须在一个主流的平台上以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展现,理解你的现在和过去,这应该是西藏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能总是觉得自己独特,就不断地制造自己的独一无二,其实是需要找到一种共性的东西。

在2001年年末,嘎德曾经到美国作了5个月的学术交流,在美术馆和画廊中看到的都是非架上绘画的当代艺术,全是装置、行为或是影像艺术。他说:“那时还在做布画,感觉自己的作品就像一个出土文物。对我来讲,绘画有一种危机感,心里就抱有抵触情绪。我回到拉萨后,慢慢来消化这些视觉记忆。我觉得,当代艺术是一种方式,自有其游戏规则,并从中能找到一个兴奋点。当代艺术吸引我的是它的语言表达真切,直指人心。我们并不是赶时髦,经过这么多年在绘画上的试验,我发现了一个直指人心的工具、手段和利器,它并不是取悦于人,而要担当责任,不只是愉悦眼目的客厅装饰,它和人的生活,存有紧密的关系。2004年我在英国看到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做的巨型鲨鱼放在大型鱼缸中的装置作品,挺震撼的!那次英国之行对我后来的艺术转型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嘎德说:“我们的艺术与西藏以往的东西不同,我们叙述自己的生活,可能浅薄幼稚,但内心自由。我们这一代人,和父辈有很大的代沟,我们希望把真实的爱和恨带到画布。西藏当代艺术不是人为强求的,而是自然生长的。”

在2010年10月北京宋庄美术馆二楼的一面大墙上,镶嵌着嘎德的巨幅作品《经文》,这件形式感很强的装置作品庄重漂亮,传统的经卷形式仿佛“容器”,但这个美丽的容器所盛载的,不再是古老的佛法智慧,而是满墙的手机短信、周立波的滑稽笑话、汉地菜谱、笑死人的网络段子等等流行和时尚的话语。《经文》用的是旧瓶装新酒的手法,虽然观念稍显单薄,表达观念的通道不够深入,但直接而且犀利。

人们谈到西藏当代艺术就会谈到嘎德和他的作品,他的《曼陀罗图像》曾引来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他海外专家的热情评论。嘎德目前和欧洲的罗斯画廊、美国的和平风画廊、北京的红门画廊、香港的万玉堂画廊签约。其中欧洲罗斯画廊和他签订了6年的法律合约,垄断了他作品在欧洲的市场,除了保证他在欧洲的宣传、学术展览、技术支持外,每两年要为他举办一次个展,并且负责他在艺术博览会的推介,比如迪拜和卡塞尔博览会等。其他的画廊均为松散的签约形式。“烈日西藏”展览中,嘎德的作品最多,有10幅画和4件大型装置作品。

诺次——我就看着,让这些铁板永远地锈下去

诺次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13岁的他就进入社会磨练,尝尽冷暖。1979年诺次到西藏电视台工作,时年16岁,作为电视美术的早期培养对象。后来,他到西藏大学进修,1984年又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绘画,此后相继学习于广州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那时候,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诺次说“我受到很大影响,开始做抽象绘画。”和内地许多画家一样,诺次从古典油画到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抽象艺术等整个流派,简单地走了一遭。1986年,他和同事刘卓泉在藏北做了一些行为,作为西藏早期行为艺术的尝试。

诺次是2005年进入空间的画家,他的特点是脑子里总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作品显得很有新意,他的大胆和求新的欲望超过了年轻人,作品很前卫。诺次是非常标准的艺术家,包括他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他平时并不注重看理论书籍,但艺术直觉非常敏锐,是纯粹凭直觉创作的人。他第一次去英国参加艺术活动,回来艺术就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很多东西,并善于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没有进入“空间”前他主要用油画工具在画布面重彩画,利用泼洒制造肌理效果。进入空间后思想有了很大的冲击,几乎一年多没有画画。去英国回来以后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画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了,如《父亲的小提琴》等。

诺次1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童年生活是很艰苦的。个人的经历使他很早就染上了酗酒的习惯,他的作品里有很多酒瓶的出现。他在英国罗斯画廊的个展《失衡的状态》就反映了他童年由于父亲早逝而产生的切肤之痛。那次个展中他画了一批自画像,包括用纱布裹头的人;手拿父亲的小提琴,带有对童年的记忆和怀念;还有类似酒醉状态的感觉,绑着几层领带的人用调侃和玩世的态度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失衡;另外是带着面具的人。发自内心的意向表达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画作全部卖出。

诺次作画时先给自己拍

nlc202309022212

照片,在电脑上加工后打印在画布上,然后在打印的画布上继续上色,有人说他这是假油画,但他自己说这正是他的当代艺术思维,有意消解绘画性,强调观念的表达。也是他内心玩世态度在技术层面的流露。

他的另一类作品是对文化的反思,带有很多伤痕的东西,从个人的历史慢慢往大文化走去。比如,“烈日西藏”中参展的《字母》就很震撼。六七十年代生的那批经历文革的年轻人,其实跟整个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大的断裂,对传统文化有陌生、感伤和无奈。在全球化冲击下,诺次感觉到母语的功能在弱化,便在脑子里产生了《字母》的意象,最初栗老师看到草图时给与了积极的评价和建议。在制作阶段,艺术家的气晚往往是爆发性的,不管它的运输问题,一下焊制了30个字母,把每个字母铸造成一米多的长度,全摆在院子里。9月的拉萨雨水格外猛烈,经过十几天雨水的侵蚀后,锈迹爬满了铁皮,显得格外漂亮和丰富。关于底座和展罩的选择,中间几易其稿,最初诺次想用水晶做展罩,一打听价格令人咋舌。换成有机玻璃或纱布吧?但朋友们都给予了否定,最后干脆就用铁架,没想到效果格外好,有玻璃般的虚幻感。开始的底座铺天鹅绒的布,并摆放酥油灯,但效果都不理想。也是朋友的建议,干脆用铁框铺土,锈迹斑斑的字母放在上面,和泥土形成了连带互动,既简洁又深沉。《字母》语言简练,观念清晰有力,品格庄严成熟。这个作品既尖锐深刻又沉重无奈,就像它的材料形式所呈现的。它触及了一种“骨骼”一样坚硬的精神质地,从自身的母语出发,探讨传统和现实发生的作用力。“材料自我侵蚀”发生的现场,对应于西藏现实空间和语境;作品的“侵蚀”需要时间堆积,而这个时间对称于我们真实广阔的缓慢生活。诺次说:“我就看着,让这些铁板永远地锈下去。”这件作品有其惊人的展场效应,还有发人深省的观念意味。

次仁念扎——自己和自己说话

次仁念扎是一位很自悟的艺术家,完全靠自学成为了一位职业画家。小儿麻痹症落下的轻度残疾对他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于一直生活在拉萨的少年,次仁念扎少年时在国外度过集体生活,使他的性格显得很内敛。曾经有过几年时间,念扎深受四川美院罗中立影响,用点彩的方式描绘藏袍、牧女和西藏风情,不能自拔。他也尝试过描绘关于佛陀的不同印象,将传统的圣像调试到了当下语境中。

现在,用画家张苹的话说,次仁念扎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自述特点,画面很有情感张力。2008年起,念扎将自我形象调整到婴儿期,画了一批内省式的作品。念扎谈到,他不会去描述一个具体事件,只是这个事件经过了他的情感过滤,和情绪产生纠结后,他才会有表达的冲动。他描述自己在创作时的状态,说总是一边画画,一边不停地和自己交谈。

次仁念扎的色彩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感觉,不是按照正规学院派的表达方式,纯粹是个人的悟性。从画面中能读到他内心的东西,感觉他是通过色彩和笔触来排遣内心的积郁。他的画面中有独特的个人状态,变化丰富,安排得很舒服。但体现出来的整体气氛又很抑郁。他的近作,反省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赋予悲剧意味。

边琼——拿着盾牌,长矛进入了电脑时代

边琼为人沉稳、低调,甚至有点腼腆,但是他的艺术却相当成熟。他从小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在拉萨中学上学时有很多上海的援藏教师任教,他回忆那些老师教学非常认真。1986年从初中毕业顺利考上西藏大学艺术系,那一年西藏大学首次实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连上5年大学毕业。边琼与洛桑扎西、嘎德等都成为同学。3年后他和洛桑扎西作为未来的藏大师资,被选送到天津美术学院借读深造,在天津美术学院设计系继续度过了3年的大学生活。1992年返回西藏大学留校任教。2001年,边琼与嘎德、次多、才让4人一道去美国,在纽约斯丹顿岛区斯纳哈伯艺术中心考察访问5个月。美国作为世界当代艺术的中心,不能不让他们为之触动。边琼感觉自己有点像拿着盾牌、长矛进入了电脑时代,因为他们带去的所谓前卫艺术作品,已经是美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搞过的艺术样式。而在美国看到的艺术又新奇又茫然。回国后和嘎德一样慢慢消化。边琼想,都是21世纪的人,中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一块空白。于是就在积极的学习中填补,2003年他创作了行为艺术《漂浮的冰》,用白粉在马路的十字路口画了很多图案,然后让来往的汽车碾压,图案不断地变化,从具象到抽象直到消失,反映着对佛教哲学“无常”和生命、精神的理解,并折射与时代同步的理念更新。

2005年边琼考入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专业。2006年在奥斯陆城市轻轨上创作了《无题》影像作品,在列车的玻璃窗上记录黄油的变化,背景是奥斯陆变换的郊区、城市、地下,随着白天和黑夜的转换而不断变化。这时的思路变得很开放,不再思考现代艺术的所谓图像,而更多地关注社会人的困惑和处境,并且已经从审美层面剥离出来,试图表达自己的独立判断。2007年回国后在西藏大学教新媒体课和研究生的比较学、现当代美术的课程。2009年,边琼创作了《西装系列2》,开始尝试叙事性的表达。在一个场景中,一个很怪异的,穿着西服的人,蹲在地上似乎在捡拾自己的头颅散落在地下的碎片,画面充满了感伤的情调。

边琼说:“艺术是引导人们用另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既定的程序,好的作品会打通一个新的视角。人们思维上都不自觉的有一个先验的概念去看去想,喜欢把西藏的东西贴标签。作为艺术形式很容易成为先入为主的误导,比如,居住在西藏的画家认为应该画西藏,应该和西藏文化有关,应该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等等。西藏艺术家大多摆脱不了‘应该’的束缚。实际上西藏虽然会影响我,但我个人的行为不可能代表西藏,我也没有权利代表西藏。”

在挪威读书的时候,边琼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英国罗斯画廊老板打来的,约定在挪威见面,于是他成了那家画廊的签约画家,为期3年。

阿努·西嘎瓦——弄掉耳朵

虽然是1985年西藏大学毕业的学生,但阿努出自天津美院油画家孙建平老师的门下,学水彩国画,因为当时天津美术学院对口支援西藏大学艺术系,孙建平老师1983年到1985年任援藏教师。阿努记得,“孙老师像父亲一样对待我们”。毕业后,阿努被分配到拉萨教材编译组工作。1990年,阿努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遭遇了当时圆明园艺术群体的创作观念。用他的话说,那时的北京,一切的艺术空气都

nlc202309022212

是新鲜的,充满无数的可能性,汉地的当代艺术才真正普遍萌芽,各种理论、文化讲座特别多,阿努常听葛鹏仁讲“近现代美术史”。此外,阿努还喜欢逛外文书店,听音乐等。就这样,阿努受到的视觉冲击和文化影响太多太庞杂,一时没能好好消化,他自己说:“导致我不会画画了。一年后我回到拉萨,接下来15年不画画,眼高手低,只有上班、读书,研究藏学和西藏文化,阅读当时的美术杂志和报纸。慢慢的别人什么事也不告诉你,当时什么机会也得不到,让我真正体会到被外界弄掉耳朵的状态。一个人独处,只能听到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但这种感觉很奇妙。于是就诞生了我的《无耳》系列。有人说我模仿,其实是发自我内心真实的感觉和状态。”

《无耳》原来是架上绘画,后来需要更为恰当的表达方式,由于绘画的局限性,图片也不够表达,所以阿努选择了行为艺术。多年的艺术理念积淀和现实语境的结合,形成《无耳》的观念转换:艺术家默语倾听法器金刚铃的“叮叮”声,在他的认识里,外界一切事物皆是干扰及虚幻,他只寻找属于心灵的真实声音。更多的内涵是,《无耳》指涉自我内心超验的范畴,留给观者的只是一个“观念”。

“我喜欢艺术表达的国际化语言,不分民族的界限。”阿努认为,任何文化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标准就是自己的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就是选择。

转折——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

回首上个世纪80年代,当人们对着一幅幅由蓝天白云、雪山寺庙构成的“西藏画面”赞叹不已,认为这就是西藏的时候,真实而复杂的西藏已经不可避免地纳入现代化进程的轨迹。曾经的年代里,“神圣”、“圣洁”、“灵魂”、“净土”、“神奇”等诗化语汇一度成为人们对于西藏的“表达习惯”和西藏以外的人们长期的文化想像。这种“简化”西藏的结果,使人们对西藏的理解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误读。因为除了宗教,西藏还有更广阔的不应回避的世俗层面。如今,人们需要秉承客观的态度,以正确的方式进入西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消费时代影响下的西藏社会。

数年来,西藏的一些艺术家厌倦了西藏符号化的艺术,因为它代表某种文化的惰性习惯,包括熟练却麻木的面具式表达,单一肤浅的语法,西藏元素简单挪用等等。但是,在努力告别西藏过去程式化的风格和语言中,一系列明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传统是一个不断移动的坐标,虽核心不变,但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语境中,传统文化的特质会衍生一些崭新的意义,而尊重和延续传统的精华也应视为根本,在这个复杂的转折时代,西藏的传统面临诸多现代问题的挑战。西藏艺术家吉亚左认为,一个活跃的传统文化并非是专断排外的,而只要传统能跨越自身的门槛,并掌握到属于自身的同一性特质,便可能与各种不同的文化兼容并蓄。但是中国现代性各项现实议题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正如人们一方面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一方面又要承受破坏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者相辅相成,自成悖论,这在整个世界已成普遍逻辑。

整体来看,西藏当代艺术恰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语境里,由于西藏特殊的人文地理背景,西藏板块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混合”的特性——西藏语境与汉地当代艺术流行语法、国际化观念模式之间的交融。这种结合充分显示出艺术家自由表达的欲望和空前大胆的创造力。无论最前沿的国际化视野的影响,或者是内地流行的“前卫”观念——比如历史符号、文化调侃、政治反讽、文学化抒情、社会学修辞等,以及西藏本土的传统唐卡图式、西藏流行元素、哲学、佛教教义等,艺术家将其统统熔为一炉,其艺术形式、主题、材质、风格和思想的多元化,搭建了一种貌似国际化的西藏艺术格局。立足变化中的西藏艺术史的维度,这种格局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心灵事实”:在大变革的社会背景里,艺术如何积极有效地重新阐释一个客观真实的西藏,重新界定自我文化身份,并且试图在艺术本体角度建立高度的秩序。这是对假想的香格里拉文化力求纠正的一个贡献。

我们并不能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严格地站在一个高度来讲,除了一批真正语言和思想成熟的作品,西藏艺术家在处理西藏元素和当代观念的结合上,依然残存普遍的“文化惰性”——符号化的表面挪用、多种文化强行的嫁接和拼贴、绘画和图像之间的简单处理、生硬粗糙的语言转换,简单的反讽、单调的技巧和缺乏深度的语言及思考的表达等等。某些重要的微妙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展开,艺术内部自身的语言和游戏规则,并没有真正获得智性和思维上的解决。相似的是,汉地流行的当代艺术,也存在同样问题。当然,任何新文化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接受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消化过程,但意识的清醒是必须的。

针对西藏当代艺术这一新的群体,邱志杰作过这样的评论:“在风格上,他们既继承了韩书力那一代人把握西藏文化基因的深度追求,又善于结合运用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特的波普和反讽的语言,用于指涉当代现象。在韩书力那一代人身上,西藏传统艺术图式被取用,表达对于藏文化的宏观的理解,构造出象征性的图式。在更年轻的这一代西藏艺术家身上,唐卡、经卷的形式被用来作为容器,略加改造便可以成为丰富而离奇的西藏新现实的记忆体。这些现实可能是微观的、琐屑的,但同时是有趣的,因为超出了人们香格里拉式的期待,所以同时,无疑是深刻的。这种带有调侃意味的自由调用的态度并非客观,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波普文化的引用,它属于典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语法。”

他进一步说:“他们既深知来访者的香格里拉想象是什么,也同样深知非香格里拉的西藏的现实是什么。在话语上,他们强调在西藏题材绘画的长期历史中,让西藏文化的主体性重新发声。但他们宁愿把这种话语看作一种生存策略。事实上对这一代画家构成压抑的假想敌,并不是来自中国内地的文化或者来自西方的文化影响,而是日渐商业化的现实本身,而这种商业化情景的压力,对于北京上海的年轻艺术家是同样真实的。”

转型已经开始,在这个现代化、商业化、世俗化进程迅速的时代,最为要紧的是,西藏的艺术家在接受外来文化、过度商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延续和平衡西藏内在独特的文明传承,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的问题。

上一篇:把握重点做好调研下一篇: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