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共10篇)
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篇1
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的几点认识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际,我有幸于7月中旬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通过听、看、观、想、问、思等形式,对延安精神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延安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通过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自己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略述如下:
一、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理想信念高云天,是延安精神的独特内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奇迹,这就是精神的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
理想信念是指路的明灯,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
理想与信念不是先天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形成和获得。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任何时候都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
举科学发展的旗帜,在特色道路上奋勇前进。同时要不断加强实践锤炼,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监督,使自己永远有强烈忧患意识,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都能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困难,永远跟党走。
二、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延安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蔚然成风,大兴学习理论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总结经验之风,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才能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今天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规律办事。用延安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促进思想大解放,解决改革创新求发展的问题。具体到自身工作,就是要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创新审判思路,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三、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我们的一切行动和工作中去。
延安精神昭示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源泉所在。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也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源泉,是司法之魂。延安时期创立的新型人民司法审判制度,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司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代表。这些,都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向前发展所必须遵循和坚持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司法为民,就要在心里装着人民,从思想感情上亲近、贴近群众。我们要深入基层一线,去化解矛盾纠纷,了解群众需求,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认可的好法官。
四、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和重要借鉴。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宏伟蓝图已绘就,新的使命在召唤着新一代共产党人。作为一名法官,我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要不断改进作风,自觉忠诚党的事业,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跟党走;要勤勉尽责自律,永葆党员先进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祖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动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司法为民,为建设平安、和谐、富裕、文明山丹增砖添瓦。
赴革命圣地参观心得 篇2
XX年5月3日至7日,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贵州行,在此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纯粹的共产党人,知道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所在,明白了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的责任,懂得了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牢记党的誓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保持党性的纯洁。教育深刻,意义深远,发人深思。
我对这次贵州行总结了六个字,即:“三个纯、三个净”。一是在息烽集中营,看到了我党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人,那一张张历史图片,那无比险恶的生活环境,许多烈士牺牲时候仅有二十几岁,三十多岁,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信仰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是多么可贵,是今天我们不能想象的,今天我的党员数量从建党之初的三十几人到了几千万,可是我们这几千万党员中有多少还保存着那份可贵的信仰呢?有多少党员能够为了信仰来牺牲自己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我觉得自己就无法与他们相比,羞愧难当啊!我开始反思,我也将通过这次纯洁性教育,很好地净化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党的信念,努力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共产主义事业留下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足迹;二是纯洁的大自然,在短短的几天让我感觉身心非常清新,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自觉教育群众和带领群众做好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工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这次贵州之行,深感大自然对我身心也是一次很好的净化;三是纯朴的民风,是这次贵州之行又一个深切的感受。贵州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少数民族48个,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风民俗,但勤劳、勇敢、团结、纯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特别是他们崇尚大自然的民风令人崇敬。正是这些共同点,使他们世代相处亦墨,生生不息,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党民族政策的伟大,看到了我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所做的努力。这一切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净化。
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篇3
4月26日,我和同事们赴延安参观学习,其实参观不是真意,学习才是目的。延安之行,给眼睛放风、给心灵充电、给心情放假,延安精神,我已经走近,你必须转身,我们才能完美的相约。
在去延安的路上,大家一边交流一边唱歌,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延安的期待与向往。到了延安以后,我们参观并以“照相机”的拍摄功能记录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的朴素与真实;以无比崇敬的心在张思德雕塑前重温誓言;以敬畏的心走进革命纪念馆,仿佛听到了当年的轰轰战火,闻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看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思索的表情、油灯下奋笔疾书、满脸的从容与自信,步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石,谱写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自幼启蒙教育“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伴随着我成长,虽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那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延安精神。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走进杨家岭,步入窑洞,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洗礼与激励!
我明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哲理。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州大地,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瞻仰革命圣地 学习延安精神 篇4
——榆林学院2013年“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简报
2013年7月21日七时,实践小组从榆林学院出发,乘车奔赴延安,开始了为期七天的“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上午十时,实践小组到达转战第一站——延安。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也是转战陕北的起点,实践小组参观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旧址是枣园。枣园又名延园,延安政府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红色庄园,现今在枣园附近设立了延园中学。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进枣园时,迎接我们的是那宽敞干净的道路两旁耸立着的大树,隐喻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自然理趣。再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书记礼堂旧址,建于1941年,室内挂有一张毛主席在赴重庆谈判登机前挥手告别的照片。礼堂一侧有一拱门形的入口可以看到一个舞池,这是当时为了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而修建的。出了礼堂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组气势磅礴的铜像,是五位伟人昂首向前迈步的姿势,代表着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伟大意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沿着幸福渠东上,分别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旧居。书记处在这里继续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并领导了全国军民争取民主和平、同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实践小组还兴致勃勃地走上了原貌保持的石头铺就的小路,热烈地讨论着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情形。当我们走到“为人民服务”讲台前时,讲解员深情地描述了当时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发言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可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何等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学好专业技能,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观完枣园之后,实践小组于下午一时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该地是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央大礼堂是专门为中共召开七大所建。进入大礼堂,呈现在眼前的是中共七大召开时的原貌复原景,站在庄严肃穆的礼堂大厅,同学们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部分学生党员更是在大厅内重温入党誓词,坚定自己的信念。之后讲解员带领实践小组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楼,在这里曾经举办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逼上梁山》等都曾在此演出。实践小组还参观了周恩来、朱德、毛泽东旧居。当同学们看到周总理摔伤胳膊仍为党工作时,一种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他不顾自身安危,离开妻子,完全把革命事业放在首位,这是怎样的一种博大情怀!他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总理。
告别杨家岭,实践小组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进大门大家就被广场中央宏伟大气、总高16米的毛泽东塑像所吸引。广场两侧,树木苍翠,绿草如茵;展馆东西两翼,18尊象征工、农、商、学、兵及国际友人的雕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入口的三层台阶,隐喻了中共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
新展馆通过2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珍贵历史照片、艺术作品及运用灯箱、图标、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半景画、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的光辉历程。讲解员专业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延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那是一段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峥嵘岁月。
在展馆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延安精神:坚定政权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弘扬延安精神,铸就辉煌人生”来借此激励我们全体成员:继承革命传统、不断奋进。革命老一辈这种艰苦奋斗、服务人民,敢于理论创新、务实、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永垂不朽的精神支柱、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最后,实践小组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的旧址,是军委和中共中央总部1937年1月~1947年3月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出发地。我们首先来到宽敞明亮的军委礼堂,那一面面颜色依旧鲜艳的红旗,让我们眼前不禁浮现出这里曾经召开会议的热烈场面: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切都
是那么真实,似乎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实践小组顺着小路来到毛主席旧居。1947年3月国民党轰炸王家坪,毛主席仍伏案工作,警卫员从锅里捡到两块弹片催主席撤离,主席竟风趣的说,“不错,可以打成两把菜刀”。主席临危不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在这里,毛主席和毛岸英的一张合影引起大家的关注,当时毛主席派遣毛岸英在四岔铺村参加大生产运动,并严格要求,让我们看到伟人的平等之心。之后的抗美援朝则对毛岸英进行了实地战场的训练,噩耗传来,主席一句“他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种舍子卫国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延安在抗战时期,就是无数有志青年向往的精神圣地。近代中国从五四运动起,就掀起了一股改天换地的新思潮,近代中国人的思想的第一次解放在此时起,而延安,那里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据地,而且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圣地,引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那个内忧外患、战乱不断的年代,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延安,坚守着新民主主义的希望,给有志青年们以最强有力的精神寄托。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是新中国的又一大盛事。追古思今,今日之中国已经变得无比富强、自信,不再任人饱受欺凌。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今日之成就,与延安这块革命圣地密不可分,更与延安精神息息相关。那些伟大的精神,正如真善美一样,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通过这次延安之行,实践小组更加深了党中央在延安革命与建
设的光辉历史,也更加热爱延安这块红色的圣地。就让延安精神永久地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自觉地成为一名有坚定信仰、有进步思想、有深刻内涵的当代大学生。让我们高举延安精神的伟大旗帜,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而更加辉煌!
撰稿:贺乐 指导教师:赵慧 核稿:张渊
七一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心得体会 篇5
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扎实推进我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6月27日,县侨办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由县委统战部组织的阿猛会址参观学习活动。
在会址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参观革命圣地,重温红色记忆。参观了会址陈列室,浏览图片资料和听讲解员讲解,聆听了革命前辈解放砚山的经过。陈列室内一幅幅照片、展品谱写先烈们为革命赴汤蹈火、英勇战斗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大家认真驻足观看,神情凝重,从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革命先辈的红色圣迹中,感受到了革命先驱和烈士们赤胆忠心、铮铮铁骨的浩然正气,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对照党章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扎实做好侨务各项工作,把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篇6
(3篇)
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本一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单位策划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久居张家口,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希奇,可是久居于窑洞的那些老区人民啊,却受到地理状况等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饱受缺水之苦。据说,延安住窑洞的百姓,一年到头竟然只能洗一次澡,这着实让我们瞠目结舌——老区人民生活之艰苦深深地楸动着我们每一位的心!
我们,参观的非常多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革命先辈,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我将把这次“红色旅游”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翼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本二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短短的一周里,在延安市委党校通过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体验和社会实践,亲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内涵,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
我们在延安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中央大会堂(旧址)、杨家岭、延安革命博物馆,宝塔山、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通过丰富的人物模型、历史图片、翔实的文字介绍,了解了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延安同志们精神、劳模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生动的诠释。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
结合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学习作为新起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提升抓落实的水平和执行力。二是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以地质工作为主线,深化“矿地融合”,强化地质工作能力建设,扩大服务领域,稳定矿产地质工作,发展广义地质工作,不断提升地矿工作融入地方的影响力;强化事业发展使命感,加快复合肥厂各项工作向前推进,统筹规划产、购、销三方面人才培养计划与储备,选拔一批有干劲、有闯劲、有责任心、有能力的青年职工进入生产、销售、行政等管理岗位,加快复合肥厂人才梯队建设;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市场化商业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三是要摆正位置,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把心思谋在发展上,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问政于职工、问需于职工,使工作决策“接地气”、顺民意;使重点更聚集、举措更实在、精力更投入、落实更到位,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发展。
这一趟红色之旅,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张思德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让地矿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本三
12月3日,在院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其他党员同志共计52人赴陕西延安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红色教育之旅。
进入延安境内后,望着外边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就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到达延安后,顾不上休息,我们首先来到了宝塔山。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远眺对面的清凉山、凤凰山,巍巍宝塔山的形象瞬间在脑海中便高大起来。
12月4日上午,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以及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在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再现了革命延安当年的光辉历史。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领导人所用的手枪、背包、干粮袋,还有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而所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站立在那些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枪面前,我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高昂的革命斗志,顿使我久久肃立,思绪万千。
在王家坪、杨家岭及枣园,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无不生动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杨家岭,我看到了中共七大旧址,一个充满了神圣的地方,墙壁上的照片记录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载入历史。在会址后面的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那就是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墙围起来的小院子,山坡里开凿出来的三间窑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简陋到无法再简陋,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生活了八年的地方!也就是在那样简陋的环境下,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就是在那一盏盏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光辉著作。在枣园中央五大书记铜像前,面对鲜艳的党旗,我紧握双拳,重温了入党誓词,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12月4日下午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梁家河。在村史馆,我深深被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情怀所感动,他当年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引进沼气,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后,我们又参观了知青旧居,深刻感受了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的艰苦奋斗岁月。
参观革命圣地七贤庄 篇7
在古城西安,有一座“红色桥梁”,这就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所在地DD七贤庄,每一个从七贤庄奔向抗日战场的人,每一个从七贤庄踏上革命征途的人,每一个从七贤庄投入党的怀抱的人,都这样意味深长地感激而又崇敬地评价着七贤庄“红色桥梁”。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红色桥梁”。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最醒目的是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同志的题字“八路军办事处”,六个大字苍劲有力。再往前走右拐就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住室。这间房子不到九平方米,室内的陈设十分简陋,摆放着总理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从一九三六年底“西安事变”以后,周恩来总理曾十余次来到这里,这里便成了周恩来总理的第二个家,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篇8
6月27日—6月29日,我与我校的其他6名数学老师来到了延安大学,参加“延安市小学数学精品课展示及著名专家报告会”。有幸观摩了名师们的教学,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对于我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听后感触颇多,现将专家的一些理念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同行共享,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正式活动从6月28日上午8时开始,地点在延安大学大礼堂,上午听的是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吴正宪的两节精品课和一个学术报告。下午听的是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的两节课和一个学术报告,这是两个很有特点的老师,上的数学课也很有特色。6月29日上午连续听了来自宜川城关小学的薛长琼、延师附小的姜华、宝塔区实验小学的李倩雪的三节精品课和她们的说课,三节课课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也很精彩。
这些课的共同的特点是
1、课前交流,沟通感情
2、情境创设,寓教于乐
3、学生活动,体现了主体性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使同学们兴趣盎然。
5、表扬较多且很恰当。比如吴正宪老师的《旋转与平移》,上课伊始,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当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吴老师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吴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起身一边表演一边说“我这样走就是身体向前平移”,接着他又表演了一个旋转的动作,以示区分。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
吴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卡通人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着„„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欣喜地发现了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趣地题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如下图)(图略)吴老师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着,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巡视中吴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以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吴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追问生3:“你为什么这样走啊?”当学生说“这样走比较近”时,吴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由衷地赞扬道:“太聪明了!如果真有这样一条路的话,你这样走最近。”在吴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打开了思路,为顾客B设计了多种接车方案。
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又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了从家到学校的多种行走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下图)(图略)方法1:(图略)方法2:(图略)方法3:(图略)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在孩子们具有创造性的记录中,鼓励他们在敢于
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
在平面方格图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对平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1)汽车方向盘(2)水龙头(3)推拉窗户
此时,同学们都抢着按动手中反馈器,选择“平移”与“旋转”的按钮,屏幕上快速展现出全班选择的正确率和每个同学的答案。
只有第(3)题引起争,有多数人选择“平移”,几个人选择“旋转”。吴老师没有急于评判,而是播放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后再次判断,同学们静静地观察着屏幕上的画面,终于达成了共识。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什么问题了吗?”一个学生说:“我正想提个问题呢,学习习近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用处吗?”吴老师将这个问题推给其他同学,一个女同学说:“只能打开或移动什么东西。”“看来,这个同学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平移和旋转到底有什么作用。”随着吴老师的话音,大屏幕上出现了3个话题:
(1)楼房会搬家吗?(2)聪明的设计家;(3)巧算长度。
吴老师问:这里有3个问题,你最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1:楼房会搬家吗?
生2:我也想了解楼房真的会搬家吗?
生3:我想了解的是聪明的设计家是怎样设计的。
吴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先进入第一个话题。”这时,大屏幕上播放出上海音乐厅平移66.4米的新闻录像。随着录像的停止,孩子们发出了“哇噻!”的感慨!吴老师抓住这一时机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异口同声:“神了!”此时,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在他们正在为数学的神奇而感到兴奋不已时,师生又一起进入了第二个话题的研究,同学们在帮助聪明的设计家选择平移门和旋转门的讨论中,进一步提高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刘德武老师,看上去是一位很慈善的人,待人随和。下午他上了两节课,分别是《》和《俩道士论圆周》,其中《两道士论圆周》给我的印象最深,他一开口就抓住学生的心,也抓住我的心,抓住我们全体听课老师的心,也许这是许多老师花大力气想做而常常做不到的事。在《两道士论圆周》一课中,刘老师似乎不太在乎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而重视的是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让学生经历猜测、推理、实验等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给我们演绎了一节《两道士论圆周》。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总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一种奇异美,数学浓浓的文化味。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原来数学课是这样的充满情趣,数学是这样的充满魔力和魅力。使得学生都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如这次的《两道士论圆周》,石板在圆木上前进,圆木滚动一周,石板前进了两个圆周长,乍想真有点不可思议,让人欲罢不能,总想探个究竟。在《两道士论圆周》这堂课上,我们又充分体会到了实践在数学课上的重要性,这节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的动手实验,直至得出结论。但是学会了知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并不是这样,学会了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课上,老师一次次的“挑战”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在一次次的挑战之后,对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明朗。可以说是既注重了知识性目标的落实,有注重了思维性目标的训练可现在回头想想自己的教学,很少注重对思维性题目的训练。尤其是在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我只注重了知识性目标而忽视了思维目标。想想刘德武老师真正做到了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整天知道喊口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刘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在《平移与旋转》、《两道士论圆周》等课中大师们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结合数学内容,拉近数学与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借助辅助工具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欣赏数学的美妙,从而喜爱数学,热爱生活。
赴延安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这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现场讲解,实境教育,社会实践,典型示范,警示教育等形式。特别是能亲临延安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还到杨家岭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办公地,就是在这样在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千难万险,吃尽了人间疾苦,无数先烈受尽了敌人种种酷刑。“延安十三年,是考验共产党人的意志、力量、勇气伟大史诗的壮美乐章”。这都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战胜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
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马列主义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牢记宗旨意识,全心为民服务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树立这个意识、牢记这个宗旨,永远保持这个意识,永葆党的本色。我们党从小到大,吸引成千上万优秀儿女加入,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关键一条就是,党时刻牢记群众疾苦,想着人民的利益,人民爱戴共产党,因为党给人民带来了土地,带来了幸福。像张思德烈士那样,干什么都可以,不分职位高低。像大生产运动那样,减轻了人民负担。像陕甘宁边区政府那样,只见公仆不见官员,军民一家,官兵一样。像郭明义那样,心中想着大家,谁有困难帮助谁,是当代活雷锋。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天改革开放中,牢记宗旨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要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多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把党的关怀送到人民心里,把党的改革政策落到实处。
三、保持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老一辈革命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值得学习,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追求享乐,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维护人民的利益,使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们的严于律己,受到了人民称赞。那就是他们牢记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为群众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人人平等,是干群关系融洽,干部不搞特殊,干群一个样,今天更应发扬这种精神。外国人比较国共两党行为后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就是基于上述原因而得出的结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保持廉洁自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要洁身自重,淡泊名利,以人民利益为主,自觉抵制不良之风。
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篇10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分两批赴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切身感悟井冈山精神。
80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起义部队挺进江西罗霄山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带领红军将士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培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毛泽东、朱德等无数革命前辈,能够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立足井冈山并建立革命根据地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坚定信念。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条件异常艰苦和生存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可以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很难建立并由此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正因为无数革命前辈的那种信念信仰以及那种境界、那种超越、那种不甘屈从的血性,才开创了我们党领导的前无古人革命的最终胜利。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亦不例外,只有广大党员有坚定的信念信仰,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才有能够早日实现。今天,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仍然是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大业,首先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的理想信念,做到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革命理想不动摇、保持革命意志不涣散、严守党的纪律不含糊、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懈怠,以坚强的党性、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人做事,永葆革命本色。
通过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刻的领会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们党“三大法宝”之一的内涵所在。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将士,能够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并很快形成了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根本原因就在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古人云: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周知,非一人所能独成。革命前辈之所以能够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其中与他们坚持“依靠群众”并为群众着想也是分不开的。纵观我们党90年不平凡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会有像井冈山人民那样
舍弃家人、舍弃生命踊跃参加红军的壮举,才会有“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800万军队取得全国政权的奇迹,才会有从积贫积弱、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沧桑巨变,才会有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话语权。因此,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人民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尽可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我们共产党人需要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保持艰苦奋斗是我们优良的传统。古往今来,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炎黄子孙不断从文明走向文明的精神力量。党从成立到井冈山斗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八年抗战、到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无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结果。革命前辈从战争年代吃草根吃树皮、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到和平建设时期与人民群众共渡艰难不搞特殊,都身体力行践行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历朝历代,都无不证明,无论是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还是国家的繁荣、社会的昌明,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风尚。即使民富国强了,这种美德和作风也是丢不得的!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同志要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刘少奇同志也告诫党员同志,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比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周恩来同志要求我们应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做人民的牛,为人民服务而死。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包括自己在内的部分党员同志,不用说像革命前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就是遇到点困难就叫苦连天,遇到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这既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相悖,也于我们肩负的重任不利。我们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等是等不来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各方面困难都可能会出现。虽然现实的财力物力有所提高,不再要求我们吃草根吃树皮,但我们的物质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任务还非常艰巨,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我们既不可能坐享其成,也不能因物质条件的改善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因此,加强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应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都需要高度重视和自觉践行的问题。
【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赴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09-10
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10-02
革命圣地西南联大旧址,讲武堂参观心得11-08
五大革命圣地12-02
军转快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考察革命圣地的“红色足迹”07-27
做圣地延安百姓的健康卫士05-12
照进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05-12
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心得06-02
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优选参考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