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

2024-10-24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精选5篇)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 篇1

13《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案

周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使“我”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那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换取的人生财富。

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抓住课文这一特点,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认读“小心翼翼、筋疲力尽、操纵”等词语,积累“月光皎洁、月光如水、银光闪闪、溅起涟漪”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钩、翼”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课文3-9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句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点:

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

学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教 法:谈话激趣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 学 法:默读法、批注法、读想结合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谈话引入,提示课题。板书:13 《钓鱼的启示》 2.区别“钓”和“钩”,指导书写。翻到61页田字格,有一个字跟“钓”就像是双胞胎。是哪个字?课件出示“钓“钩”,谁有好办法来区分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词语认读(1)出示词语:

第一组:抉择 告诫 嘴唇 鱼鳃 鲈鱼 实践 操纵 鱼饵 第二组: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翕动

第三组:得意 急切平静 乞求 依依不舍 沮丧 你发现这些词的特点了吗?(描写心情的词语)

第四组:月光皎洁 月光如水 银光闪闪 溅起涟漪 结合课文理解涟漪:细小的波纹

读到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出示句子: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2.初知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先要把它读准确,读通顺,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内容。

自学提示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钓鱼、放鱼、启示)

三、精读课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过渡:从钓鱼到放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出示自学提示二:默读3—9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批注在空白处。并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2.自学后交流。形式:读句子,说词语。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板书:得意)

(1)你能读出得意的心情吗?指名读。(2)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我”当时的心情?(3)指导朗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板书:急切)(1)请用“急切”的语气读。注意标点(2)指导朗读。

(3)你就是这个孩子,你会怎么读?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板书:委屈)

(1)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2)说这句话时,我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3)齐读。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1)读到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要抓住哪个词语?(2)此时此刻的“我”和爸爸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板书:依依不舍)

(1)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2)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怎么来读这句话?

(3)这么大的鱼,却要放走,多么遗憾呀!一起来读一读。

3.齐读这5个句子,试着完成填空练习。(课后习题第2题)4.小结、置留疑问:我钓到一条大鱼时是那么得意,我放回鱼时又是那样依依不舍,你能为我依依不舍找到理由吗?爸爸又为什么非要让我把鱼放回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描写美丽月夜的词语和句子。(必做)

(2)思考课后习题一;查找有关鲈鱼生活习性的资料。(选做)板书设计:

钓鱼

得意钓鱼的启示

放鱼

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启示

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 篇2

师:咱们今天上的是哪一课呀?

生:钓鱼的启示。

师:好。咱们一起写一遍课题。你们写的课题和我写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您只写了“钓鱼”两个字。为什么呢?

师:问得好!我觉得这一课的课题最好就叫“钓鱼”。只要读了这篇文章, 哪怕是读了一遍, 也会把目光聚焦在最后那个启示上, 特别是父亲告诫“我”的话, 对吗?

生:对!

师:那干吗还要加上“启示”两个字?如果我编写这篇课文, 肯定就两个字“钓鱼”。甚至换一个字, 叫“放鱼”。什么道德的抉择, 什么是与非、对与错, 不就是个放不放鱼的问题吗?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 都预习了课文, 如果我现在问你们课文带给你的启示, 我保证个个都会回答。我关心的是:每学一篇课文, 课文中那么多优美的词汇, 我们到底积累了多少。

二、多种方式学词语

师:下面, 我先向大家推荐几个词语。将来在作文当中、生活当中如果能用上它们, 就会显得有文采。比如说:“晚上银色的月光”, 我们不用“银色”, 换一个词, 可能是哪一个?

生:皎洁。

师:来, 一起写。 (师生同写)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我写的字怎么样?

生:好!

师:《论语》里有一个词, 叫“见贤思齐”, 就是见到好的就要学。我写得好, 下次再写的时候, 请大家先看我写, 然后再自己写, 好吗? (生齐说:好。) 把字写得大一点, 尽量写美观, 实在不美观, 也要写得工工整整。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哦!来, 再写一遍, 看谁写得工整、好看。 (生再写)

师:如果晚上月光不是那么明亮, 能不能用“皎洁”呀?

生:不能。

师:对, 那叫朦胧的月光。只有特别明亮的月光才用“皎洁”。再说一个词, 一般形容河水泛起了微微的小波浪, 书上有一个词来形容它, 叫什么?

生:波光粼粼。

师:对, 还有一个两个字的词, 课文中有, 有人知道吗?

生:涟漪。

师:好的。咱们一起写下来。 (师生同写)

师:现在大家做一个动作, 河里的涟漪。 (学生伸出手做轻微浮动的动作)

师:真好。没有一个同学做这个动作 (教师做波浪动作) , 那叫波浪。 (笑声。教师动作的幅度大一些) 这叫惊涛骇浪。 (笑声) 对了, 再做一个涟漪动作。 (学生做动作)

师:惊涛骇浪。 (学生做动作)

师:真聪明。还有一个词你们应该知道, “那条美丽的大鲈鱼, 它的鳃, 一张一合”, 一张一合, 有一个两个字的词表达这个动作, 是什么?

生:翕动。

师:好!写。 (师生同写)

师:请问鲈鱼的什么地方在翕动?

生:鳃。

师:谁能告诉我, 人有没有腮?

生:没有。 (笑声)

师: (指着自己的腮部) 那这里叫什么? (笑声)

生:腮帮子。 (笑声)

师:人到底有没有腮? (众说纷纭)

师:说有的对, 说没有的也对。为啥?第一, 人真的有腮———月字旁的腮;第二, 人的腮不像鱼的鳃一样, 会张开的。同学们, 把你们的腮翕动一下。 (笑声) 做不到吧?但人有一个器官可以翕动 (生插话:鼻子) , 对, 看我的鼻子 (师做鼻子翕动动作) , 看到没有?这叫翕动。 (大笑) 现在你们都可以用鼻子翕动一下, 两个鼻翼一鼓一收, 这就叫翕动。 (学生做鼻子翕动动作, 笑声不断。)

师:还有一个词, 很简单, 就是在是与非之间让你———

生:选择。

师:说“选择”, 大家会觉得有点通俗、平凡, 换一个词。

生:抉择。

师:真聪明!写。 (师生同写)

师:这一课, 我个人认为, 这四个词比较有学问, 好好用脑子记一记。说到“涟漪”就想想你做的小手势, 说到“翕动”就想想你刚才漂亮的小鼻子, “皎洁”不用说都能想到十五的月亮, 还会想到“床前明月光”, “抉择”就是选择。

师:文章中用“抉择”, 生活中尽量说“选择”。你跟妈妈去买菜, 是买萝卜还是买黄瓜, 你说:“妈妈你要慎重抉择啊!” (生笑) 妈妈会很生气:“这孩子, 怎么说话呢!” (生笑)

师: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自学生字的能力了。既然大家课前做了预习, 现在我们来听写。不过呢, 今天的听写可以“作弊”:我也在黑板上写, 你们可以对照一下。第一个词:得意。 (板书)

师:下一个:沮丧。 (师生同写)

师:理解的同学举手。 (少数人举手)

师:不理解的同学举手。 (多数人举手)

师: (生气状) 站起来!都站起来!站好!还有人笑!你们不理解这个词, 说明你们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差, 今晚罚你们回去在字典上查这个词, 把意思抄写一千遍! (生低头不语)

师:这里面有没有班干部? (一女生举手)

师:说说你的感受, 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难过吗?

生:难过。

师:但是敢不写吗?

生:不敢。

师:好了, 刚才开玩笑, 你们此刻的样子, 你们的心情, 就叫“沮丧”。都坐下, 刚才说的话是逗你们玩呢!哪能罚一千遍!十遍都不能罚, 否则老师就太缺少师德了!这也是一个是与非的抉择问题。在惩罚与鼓励学生之间, 我们老师也会慎重抉择。最后我选择的是不罚大家, 请问我的抉择是“是”还是“非”?

生:是! (笑声)

师:现在, 再问一次:理解“沮丧”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举手)

师:真好!现在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沮丧”这个词, 画出来, 一起读读那句话。 (学生齐读)

师:真了不起!再读一遍。

生: (读)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设计师了。

三、感悟写法

师:现在我问大家一个比较难点儿的问题, 请问, “我”是不是由得意一下子就沮丧了?

生:不是。

师:现在再读课文, 请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者找到一些关键的词语来说明作者是怎样由得意一步步转化为沮丧的。 (巡视指导)

师:你画的词是哪一个?

生:乞求。

师:来, 咱们一起写写这个词。 (师生同写)

师:“乞求”, 乞求什么?

生:目光。

师:乞求的目光来自于哪儿啊?

生:作者。

师:来自于作者的什么地方?

生:眼睛。 (笑声)

师:眼睛是表现乞求的。想想看, 当你乞求别人的时候是先出自嘴, 出自眼, 还是出自哪儿啊?

生:心。

师:对呀, 那现在我再问一句, 乞求的目光源自于哪里?

生:心!

师:那乞求表面上是目光的描写, 其实它是一种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

师:对了, 心理描写或者叫心情描写。再看前面, 还有一个, 当爸爸让“我”把鱼放进湖里的时候, “我”的反应———

生: (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师:“急切”, 我们写下来。“急切”是来形容说话时的语调、语气, 但更是描写“我”说这句话时的什么?

生:心情。

师:“爸爸”后面是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师:“为什么呢”后面是什么符号?

生:问号。

师:如果你胆子大, 可以把那个问号改成叹号;如果你胆子一般, 你在问号后面加个叹号;如果你胆子特别小, 你就保持问号。现在开始抉择。 (生阅读思考, 师巡视。)

师:哦, 你还是保持问号,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好吗?

生1:爸爸!为什么?

师:好, 站着别动。加了一个叹号的举手。来, 你读一读这句话。

生2:爸爸!为什么?

师:好像没有读出来那个叹号。现在, 你暂时把我当爸爸, 好吗?不看书, 冲着我, 急切地说。

生2:爸爸!为什么?!

师:好!凡是加了一个叹号的, 拿起书来一起读。 (生齐读)

师:很多同学还不好意思了。现在, 眼前的这本书仿佛是爸爸的面孔, 再读。我先做个铺垫:孩子, 你得把鱼放回湖里去!

生: (齐) 爸爸!为什么?!

师:真好。改为叹号的请举手。现在, 你们都冲着我喊, 急切地喊。

生:爸爸!为什么!

师:多好啊, 这才叫急切。但是, “爸爸”后面那个叹号你们读得水平不够, 想不想知道绝招?

生:想!

师:那就是, 把第一个“爸”字读得重重的, 第二个“爸”字读得轻轻的, 甚至可以不读。“爸———爸!”读。

生:爸———爸! (笑声)

师:谁脸上有笑容, 就说明他没有焦急, 没有急切。再读!

生:爸———爸!

师:对, 声音是急切了, 但是呢, 没有读出一个11岁小孩子的天真。会撒娇吗?

生:不会。 (笑声)

师:哇, 才五年级就忘了撒娇了? (笑声) 会卖萌吗? (笑声)

师:也不会啊?这时候的“我”很焦急, 在爸爸面前完全可以暴露自己真实的情感, 对不对?

生:对。

师:这种情况下撒娇甚至有点赖皮都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女孩子, 更应该读好。 (笑声) 读。

生:“爸——爸!”

师:真好!全都坐下。刚才第一个女孩子不许坐。请问你现在是保持你的原状还是愿意把叹号加上或者把问号改成叹号?

生:保持原状。

师:好!我欣赏你的坚定。请坐。看, 这就是她的抉择, 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我说了, 问号不错, 加上叹号情感比较强烈, 改成叹号既表示急切, 还有一点儿淡淡的撒娇。读课文很有讲究的, 一定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主人公, 就能读好了。来, 一起读黑板上的四个词。

生: (读) 得意、急切、乞求、沮丧。

师:看课文后的练习, 会填了吗?

生:会。

(生填词语)

四、感悟“启示”

师:看, 和我一起上课简单不? (简单) 作业都完成了。再问一个问题:看到大鲈鱼那么漂亮, 得意的仅仅是“我”吗?

生:不是。

师:谁还得意啊?

生:爸爸。

师:既然爸爸也得意, 可是面对“我”的沮丧, 面对“我”的急切, 面对“我”的乞求, “我”那伟大的老爸却表现得———

生:平静。

师:难道爸爸真的很平静吗?认为他真的平静的同学请举手。 (无人举手) 认为他语言平静、表情平静, 但是内心不平静的同学请举手。 (全部举手) 你们说他爸爸想不想放这条鱼?

生:不想。

师:是的, 不想放。多么漂亮的鱼啊, 又没人看见, 而且好不容易才钓到的。课文中有一个词, 就证明爸爸的心不平静。哪一个?

生:盯着。

师:现在我就是儿子, 你们就是父亲。爸爸, 你明明不想放, 还非得让我放, 还告诫我, 道德的抉择只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 实践起来却很难。你明明知道难, 为什么把这个难事让我来做?为什么非得放?

生:因为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这是最关键最关键的。甭管有没有人看到, 离规定的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别说差两个小时, 就是差两分钟, 你钓上来了, 放还是不放?

生:放!

师:如果不放就是违反了———

生:规定!

师:那亲爱的爸爸, 您在遵守这个规定的时候心里高兴吗?

生:不高兴。 (笑声)

师:不高兴你还遵守啊? (笑声)

生:高兴。 (笑声)

师:其实说高兴对, 说不高兴也对。请从课文中找到父亲告诫“我”的话。读。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放了肯定不高兴, 谁也不舍得把心爱的东西放掉。但是他又非常高兴, 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通过这次放掉鲈鱼能教给儿子一些道理。

师:对, 放掉鲈鱼能教育自己的儿子, 当然高兴。结果, 儿子34年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什么人物?

生:建筑设计师。

师:更重要的是, 他自己做了一件对的事。在是与非的抉择上, 父亲的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生:正确的。

师:对, 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 父亲宁可忍受一点当时的不高兴或者痛苦, 也要为整个人生道德的抉择选择正确的方向, 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儿子。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当中比比皆是。如果你愿意, 今天晚上回家以后, 就和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讨论讨论是与非, 对与错, 诚实与虚假之间到底该如何抉择。如果讨论不清楚, 没关系, 请你尊重他们的抉择。好了, 同学们, 下课时间已经超过了2分钟, 我在下课与拖堂之间的抉择上发生了错误, 大家能原谅我吗?

生:能!

师:多好的抉择!谢谢同学们!再见!

【评析】

听赵老师的课, 让我想起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的评价:“究字内精微, 求字外磅礴。”我认为这10个字, 可以总体概括赵老师的这节课。

“字外磅礴”, 首先体现在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就是要掌握文章的“精、气、神”, 尤其是对文章“神”的把握。本篇文章的文眼就是“抉择”, 是文章的“神”之所在。赵老师也是围绕这个词来进行整堂课的整体架构, 所以显得纵横开阖, 大气磅礴。

其次, “字外磅礴”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 赵老师真正做到了把人当做人。赵老师把自己当做人, 把学生看做正在成长中的人, 该主体的放手主体, 该主导的大胆主导, 同时以真正的谦和与尊重面对学生, 甚至可以跟学生天真烂漫地开玩笑, 语言幽默, 妙趣横生, 课堂上的交流体现出一种真情的互动, 体现着“真教、真扶、培养真人”。

赵老师的磅礴之气, 还体现在他能大胆地营造教学冲突, 通过冲突激活思维, 展开综合语文训练。他善于在不知不觉中跟学生“作对”, 如, 人有没有腮 (鳃) , 父亲想不想放鱼, 放鱼后高兴还是不高兴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 获得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

丑小鸭第一课时简案 篇3

育红小学 曹莹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1、课件、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清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升华。

1、读“可怜的丑小鸭”的段落

(1)第二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丑”。(2)第三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孤独”。(3)第四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害怕”。(4)第五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羡慕”

2、读“可喜的丑小鸭”的段落

(1)第六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幸运”(2)第七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的“惊喜”

(五)扩展活动 我想说: 对丑小鸭说:

对哥哥姐姐,养鸭小姑娘,猎狗说: 对农夫说:

(六)课后作业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 篇4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常说,小故事,大道理。生活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深刻的感悟。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小故事,懂得了什么大道理?

学生:故事是爸爸让我把钓到的鱼放掉……

学生:道理是

2、就是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中,每次当我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都会做出正确抉择。

老师:大家想想,课文中所指的,这诱惑人的“鱼”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金钱、地位、名誉、各种好处……!

老师总结:是啊,在这面临方方面面诱惑时,正是因为我时刻铭记爸爸的教育,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

3、此刻,你就是文中的“我”,如今面对父亲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学生:感谢爸爸让我明白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应该据为己有。

(有时,我们要学会放弃,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修养。)

学生:爸爸,谢谢您,您的严格要求自己让我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成为了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确实,爸爸的严格教育让我终生受益!)

学生:感谢爸爸,让我明白了道德是一种美德!

(讲道德也会让你拥有更大的力量和勇气!)

老师总结语:是的,此时的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4、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人的“鱼”吗,你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

老师:有没有同学没有经受得住诱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老师:今天学了钓鱼的启示,希望能对大家今后面对诱惑时,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示。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件事情,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叙事明理”。板书:叙事明理

总结过渡:当然,这篇文章在写法上还有许多精妙之处期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悟。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内容的描写让你喜欢,并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引导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人物的心理刻画、钓鱼和放鱼的动作描写几个方面来说。

总结:看来,对文章的喜爱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同学提到了文章中出现的父子对话。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这组对话描写。板书:对话

二、学习提示语的用法

1、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份资料,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材料一,也就是文章中的父子对话;材料二老师稍作调整,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老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2、两则材料项对比,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交流:

材料一,生动形象;学生谈感受。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简案) 篇5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及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3、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

2、品读中领悟水滴石穿的启示。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教具准备:投影仪

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编号:064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挂图,指名说说图上有什么?

2、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这就是“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故事,我们从这一奇观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说说有关新词的意思。

(2)读文,思考:

“滴水穿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的?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把本课的成语写下来。

上一篇:朗诗德会员登录下一篇:《超越梦想一起飞》小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