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2024-09-25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篇1

自我介绍

实验小学 四(7)班 葛金娅

有个人,同学说她很胖,其实,她哪里胖?还是同学重,这个人就是我。

同学们说我说话快,都是废话。我说话确实快,这只能是我的风格啦!!!不能说是废话。

我这个人呀,体育不好,我比较易怒,怒起来就想打架,找人出出气。我的体育呢,篮球不会打,有同学说我这个爆烈女连篮球都不会打。我却认为自己不是爆烈女,而是一个“假小子”。因为我喜欢看男生的动画片、动画电影,不喜欢看女生的,因为女生的大多内容都是“娘娘腔”谈恋爱的,我都不感兴趣,要看的话我都看搞笑的或高级一点的。我不经常看电视剧,我要让自己有孩儿味,不要像小大人哦!

介绍到这里,我还有个缺点,就是爱说一些大人听不懂或不知道的话,看着别人的表情我就高兴死了!我的作文呢,我觉得可以呀!但老师偏偏不给我“优+”,偏偏给我“优”。我……我……气得说不出话来,现在四年级了老师了,我后悔当初要气的那个老师了。四年级这个老师呀,作业多死了,呜……呜……后悔呀!呜……

我的歌唱得不错,葫芦丝也吹得不错,可是,妈妈却说我唱得难听,吹的时候总要吹错,我只好认了,呜哇。

一本书上写道,一些有孩子味儿的人脸上表情都是哭笑不得,我的表情也快变成哭笑不得了。唉!谁叫大人们都不听我们小孩的话呢!没办法。

我的缺点还有很多,虽然我易怒,但在同学之间还是在控制的,所以我也有许多好朋友。总而言之,我想当假小子,但是妈妈不同意,她说男生女生是有区别的,唉!没办法。

公众号:快乐小作者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篇2

一般都认为这篇童话是安徒生的自传, 描写了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 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以及他经历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出身于鞋匠家庭的安徒生把自己看做是一只“丑小鸭”, 曾遭到许多精神上的打击, 这和丑小鸭被其他动物认为“丑得出奇”而处处受到歧视的境遇非常类似。

《丑小鸭》这篇课文中, 有几个经典语段是教师们专门关注的, 也是在教学中教师们会着力打造的。一个是关于描写“丑小鸭丑陋外貌”的语段———他的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从这个语段中让学生感受到丑小鸭的确是一只非常难看的鸭子。另一个是描写“丑小鸭受尽周围人欺负”的语段———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 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 就钻出篱笆, 离开了家。这个语段让学生感受到这只丑小鸭所受到的非常的折磨。

先来看两位教师对于这两个语段的教学处理。

[教师A]

师:粗粗地读了一遍故事, 你对丑小鸭知道了什么? (很丑、很可怜;后来变成了天鹅) 究竟有多丑啊?

(师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大家都叫他“丑小鸭”。生齐读)

师:怎么丑?

生:灰灰的, 大大的, 瘦瘦的。

师小结:是啊, 你看, 其他的小鸭子长得多精神啊。

(师随机出示两张图片, 一张是“丑小鸭”, 另一张是普通的小鸭子图)

师:丑小鸭跟别的小鸭子有什么不同呢?你看———这只小鸭子毛__, 嘴巴__, 身子__, 大家都叫他__。

(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随机书写“鸭”)

师:这只小鸭子太奇怪了, 居然和别的鸭子长得那么不同, 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太丑了。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教师B]

师: (借助课件画面述说课文故事———丑小鸭的出世) 故事听到这儿, 你听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丑小鸭很丑。

师:这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生:因为这只鸭子的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师:那你觉得这只鸭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师指向另一位同学)

生:这只鸭子的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师:哦!原来这只鸭子毛———, 嘴巴———, 身子———, 显得非常特别!那你能说说别的鸭子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一张小鸭子的图片)

生:别的小鸭子的毛是黄黄的, 嘴巴是扁扁的, 身子是胖乎乎的。

师:其他鸭子的毛是黄黄的, 而这只鸭子的毛是———灰灰的, 真的很特别。

其他小鸭子的嘴扁扁的, 而他的嘴却———大大的。他的嘴巴长得很特别。

其他小鸭子的身子胖胖的, 而他的身子却———瘦瘦的。他的身子长得也很特别。

因为他长得跟别的小鸭子不一样, 很特别, 所以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 我们看到教师A和教师B都非常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个经典语段, 都期望让学生从这个语段的读和悟中感受丑小鸭的确是一只特别丑的小鸭子。但两位教师在关注点和处理的中心把握上却是截然不同。教师A注重了丑小鸭的长相跟别人不一样, 所以是很“丑”的;教师B则侧重于通过对这只鸭子“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外貌与一般鸭子“黄黄的、扁扁的、胖胖的”之间的对比, 让学生感受到这只鸭子的长相真的跟别的鸭子很不一样, 并且教师给了这样的鸭子一个很好的定位———特别。从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教师B对文本处理的高明之处, 尤其是教师对“丑小鸭”的“丑”的解读独特高明, 并且特别具有哲理性的人文关怀———长得跟人家不一样, 不一定就是丑;长得丑和美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他只是有点特别而已。丑小鸭长得丑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所以这样的处理可谓独具慧眼, 匠心独运!

教师B在文本一开始的处理过程中就无痕地把“丑”的帽子放在一边, 而是带领学生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特别的鸡蛋”, 巧妙地通过文字的解读、图片的比较, 告诉学生这是一只长相特别的鸭子。教师给予了丑小鸭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是一只特别的小鸭子!

我们再来看看两位教师在后面环节中的处理。

[教师A]

师:就因为大家觉得他长得太丑了, 所以, 他的遭遇便显得如此不同寻常。接下来我们一边看图, 一边想象, 去了解发生在丑小鸭身上的故事吧。 (师讲述丑小鸭的遭遇) 听到这儿, 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

师:你从哪里看出丑小鸭很可怜?

(师随机出示句子: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 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 就钻出篱笆, 离开了家)

生:谁都欺负他, 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它,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师:你想一想, 哥哥姐姐平时会怎么对待他呢?

生:哥哥姐姐们看不起他。

生:哥哥姐姐们不跟丑小鸭玩。

生:哥哥姐姐们会骂他, 甚至会追打他。

师:是啊, 可怜的丑小鸭受到了那么多欺负啊。养鸭的小姑娘讨厌他, 又会怎么对他呢?

生:养鸭的小姑娘会赶走他。

生:养鸭的小姑娘会不给他食物吃。

师:现在你知道“欺负”是什么意思了吗?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你的“欺负”读得让人觉得特别心疼。选择最让你伤心和心疼的一段经历, 读一读吧。

[教师B]

师:丑小鸭一出生就长得这么特别, 这注定他要遭受一些特别的磨难。小朋友, 请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 想想丑小鸭有哪些特别的遭遇。 (师幻灯呈现第3、4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这两段话, 你觉得丑小鸭有什么特别的遭遇?

生:谁都欺负他。

师:小朋友, 他们是怎么欺负他的, 用圆圈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生一起交流。当学生说道:

“哥哥姐姐咬他”———教师点评:哎呀!哥哥姐姐一点都不疼爱自己的弟弟;

“公鸡尖尖的嘴巴去啄”———教师点评:多“痛”啊;

“养鸭的小姑娘讨厌他”———教师点评:养鸭的小姑娘应该怎么对待小鸭子的?

———本应爱护他的养鸭小姑娘也不喜欢他, 不理睬他。

师:讥笑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嘲笑。

师:所以“讥”是言字旁。

师:丑小鸭能跑得过猎狗的追赶吗?

师小结:小朋友, 像这种用咬、啄, 讥笑、追赶等蛮横的手段侵犯丑小鸭的行为———就是“欺负”。因为丑小鸭长得特别, 除了鸭妈妈外, 丑小鸭在家里享受不到更多的关爱, 不能跟哥哥姐姐一起玩, 不能从养鸭的小姑娘那里得到照顾, 反而常常受他们的———欺负, 所以丑小鸭感到———孤单。带着你的心情来读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

教师A的教学设计, 我们在很多的公开课、研究课中经常会看到、听到。教师紧紧抓住“欺负”一词, 通过“啄”“咬”“追赶”等词语的理解,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丑小鸭所受的一系列欺负。而在教师B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还是围绕着“特别”展开, 使学生明白丑小鸭“特别的外貌带来特别的遭遇”, 虽然教师也是围绕“啄”“咬”“追赶”等一系列动词来让学生感受丑小鸭受到的特别欺负, 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 教师始终带着同情、怜悯等关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悟语段。比如, 学生感受“咬”字的时候, 教师点评道:哎呀!哥哥姐姐一点都不疼爱自己的弟弟;感悟“追赶”的时候, 教师不无惋惜地点评道:丑小鸭能跑得过猎狗吗?学生在教师这种语气、情感的影响下, 始终带着淡淡的忧伤、同情朗读这个语段。同时, 教师也期望在课堂中达到这样的目标———感受童话中的真善美, 感受美丽超越丑恶, 感受善良超越邪恶, 感受幸福超越一切。丑小鸭的样子的确是特别的, 但这是他无法选择的事情, 谁又能知道丑陋一定是错误吗?其实没有丑陋, 这只是一只特别的小鸭子罢了!

从两位教师对课文两个经典语段的教学,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们对本篇课文人文价值理解和把握上的不同。教师A对于文本理解的着眼点在于“这是一只受尽欺负和折磨的丑小鸭, 他因为实在太丑了, 很可怜地被别人排挤和嘲讽”。教师B虽然也理解这是讲一只“丑小鸭”的苦难故事, 但她更深刻地认识到:从全文的发展来看, 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为故事前一阶段是讲一只“丑小鸭”, 后一阶段是讲“丑小鸭变成了天鹅”这样一个神奇的、完全脱离现实的童话故事。它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只“因为一个特别大的蛋孵出的一只长相特别的小鸭”。更为可贵的是, 教师B还通过教学的人文价值定位和教学点评告诉学生, 对于一只长相特别的鸭子,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嘲笑他、排斥他, 而应该给予他一份特别的关爱, 把我们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

《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篇3

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小丽的话,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课文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专项训练】

看图写话,描写春天的景色,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区分同音字“代”“带”,指导书写“作”“昨”两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特别”两个字,提问:“谁认识老师写的这两个字?”学生回答并领读。师:“哪位同学知道‘特别’是什么意思呢?”(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新课,把学生带入课文中。】

二、识字学词

(一)自主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呀?(问老师和小伙伴,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教师巡视并指导读文,师生交流。

(二)交流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接火车读、同桌轮读……)

2.学生汇报识字情况。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带”“代”读音相同,你怎么区分?怎么组词?(学生回答)

(三)指导规范书写

1.大屏幕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指名读,齐读。

2.用生字组词、扩词、造句。

3.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占格位置,師重点指导“作”“昨”两个字。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小组内展示学生写的字并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浅入深地进行写字指导,加强识字效果。】

三、熟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

1.师:我们刚才学的生字宝宝藏进课文里,大家赶快找到他们,并再读课文。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用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二)合作交流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大家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1.我知道了特别的作业是什么,小丽的画很漂亮,这份作业很特别,因为她爱护了花草树木。(出示课件:玉兰花)

2.小丽做得对,我们要向她学习,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花草树木。

3.小丽的作业和大家不一样,说明她爱动脑筋。

……

4.师:同学们,真棒!收获可真不少呀!小丽的作业最好,但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只要以后不再做了,他们也是最棒的。

(三)展示收获

1.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学生运用书中语言说说图片内容。

2.师小结:春天那么美丽,人人都很喜欢,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做朋友。只有这样,春天才会更美,大自然才会更美。让我们做绿色的环保小卫士,让春天永远美丽。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已有资源入手,通过自读、感悟、思考、尊重学生体验,在互动中焕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小朋友:红红的桃花 嫩嫩的桑叶 细细的柳枝

小丽:一幅画

(爱护花草树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字效果,回顾课文内容。

2.专项训练,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词语,认读。

2.指名读文。思考:为什么小丽的作业最好?

二、专项训练——看图写话

(一)学习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桃花 ( )的桑叶 ( )的柳枝 ( )的小草

(2)照样子,写句子。

例:今天,小朋友有的带来了红红的桃花,有的带来了嫩嫩的桑叶,有的带来了细细的柳枝,还有的……

( ),( )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2.学生完成汇报结果。

3.展示检测,每组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4.师:大家做得很好,通过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排比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基础,了解词语对景色描写的作用。】

(二)尝试运用

1.课件视频欣赏美丽的春天。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整理。

春天到了,( )的桃花开了,( )的小草绿了,( )的柳枝发芽了,还有小鸟在枝头( )地叫着。小朋友来到田野里,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玩得真高兴!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写话训练。

4.展示检测。

(1)班内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完成的习作。教师点评。

春天到了,(红红)的桃花开了,(青青)的小草绿了,(嫩嫩)的柳枝发芽了,还有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来到田野里,有的(放风筝),有的(画画),有的(做标本),还有的(捉迷藏),大家玩得真高兴!

(2)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汇报、交流,提高写话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三、展示检测

谈谈你通过这两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美丽的春天

( )的桃花( )的小草

( )的柳枝( )的春天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闫村镇申郭小学)

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篇4

陈老师(以下简称陈):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今天我们关注的问题:“观察学生在观摩、感受教师示范书写过程中的参与情况”。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周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的时候,学生都是看着黑板的,而且学生十分投入,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侧着身子,我们现在回顾想想,抛开学生投入的原因,还有什么理由会使学生出现这样的动作呢?

周(想了想):估计是词语写的位置不对。

陈:对了,就是因为老师写词语的时候把词语挡住了,学生看不见,所以才出现了这些动作。后来我观察到老师在写后面的词语时蹲了下来,不知道是你自己写着不方便,还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呢?

周:我后来意识到了。在我蹲下来之前那个词语时,就是“一幅画”那个词语时,我嘴上在不断强调“请孩子们认真看”,刚把这句话说完,我就发现,我已经把这个词语挡住了,孩子们就算要认真看,也看不到了,所以后面那个词语,我在写的时候就蹲了下去。

陈:很好。者就是课堂这的反思和调节。在改进方面,可以把写词语尽量写高一点,不能把词语挡住了,要让孩子看得见。除了看得见,我们还要让孩子们看得清,比如我今天坐在后面,“玉兰”的“兰”字就不够清楚,特别是上面的一个点和一个撇,所以,我建议以后老师在写词语的时候,尽量再把生词、生字写大一点。

周(点头):是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做到认真看,看才有意义。

陈:此外,我还注意到了一细节。在开课的时候,周老师你在教写“作”和“业”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提出了一个要求:“请仔细看,用心记,因为,这是我们要学会写的字。”在这个环节,我就留心看了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在写第一个“作”的时候,全班孩子都是在认真的看,但没人主动举起手来跟着书空笔画。而当你写到“业”的时候,就有部分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十分投入地进行书空了,当时我就在想,看和书空,到底哪一种更能加深学生对字形和笔顺的识记程度呢?

周:书空。

陈:是啊,要是当时老师转过身来以后,浅浅的一句话:“刚才老师看见有些小朋友十分会学习,在老师写字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在认真地书空,老师相信,这么认真的孩子一定能更快地记住这两个新朋友。”其他学生听了,不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吗?

周:我明白陈老师的意思了,抓住会学习孩子的闪光点,让其他孩子明白怎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效率的学习。

陈:没错。好,在这个环节,还有一个细节,今天周老师很注意提醒学生观察“作业”这两个字的书写,因为这两个字是要写的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突破做得很好。但是,当老师板书“特殊”这个词的时候,就没有再强调了,而是让学生借助查字表读准字音以及联系生活理解了意思就结束了。我觉得,这里没强调观察书写很可惜,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观察本课要记的生字,其他的生字如果有条件,仍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忆,他们可以不写,但是可以有提前记忆的体验,因为“今天我们不写它们,但是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总会写的。”

周:也就是说,大语文的精神和意识不能丢,学生的提前识字不能丢。

陈: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总结今天这个问题“观察学生在观摩、感受教师示范书写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的观察结果。那就是,当教师要学生观摩、感受自己的示范书写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写的字要让学生看得见,看得清;(2)除了要求会写的字,其他的渗透性识字也可以随文进行观察识记;(3)及时表扬观察认真的孩子,在表扬中教会学生观察的好方法。(4)难一点字还可以写慢一点。

周:好的,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意把这四点渗透进教学中。

陈:我们在看一看其他的东西。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关注学生,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的问题。今天有个细节周老师就做的很有意思。在开火车的环节中,有个女生把“业”读成“作”了,当时班上很多孩子都举起了小手,想要来纠正,这时周老师并没有立刻就请其他的学生来指正,而是稍稍停了一下,静静地等着这个女生,果然,她很快就明白哪里错了并迅速改了过来,这时,周老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我观察到这孩子坐下来以后,反而十分高兴,学习的劲头和注意力更强了。

周(笑):是的,上次陈老师给我说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仔细地想了很久,我觉得保护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就参照了陈老师建议,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陈:说到这个“作”字,我又想到了另一个细节。老师在指导“作”和“昨”的书写时,注重引导学生在“形”和“义”上进行区别,但是,好象忽略了一个也十分重要的区别,你现在想想是什么呢?

周(细细一想):读音!

陈:是的。音、形、义在这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另外,当时老师是让学生去寻找换了衣服的生字对吧?

周:是的。

陈:当时我观察到老师有一个手势,并且开始数找出这两个字的人数。当你开始记数的时候1、2、3、4、5……数到“5”的时候,我发现全班几乎都举起小手了。现在我想请问周老师,你在这里数学生有什么意图?

周(笑了):我想鼓励学生都参与到寻找的过程中,都开动他们的头脑,去观察,去判断。

陈:对,这是一个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一个方法。但是,除了优点,我们也发现了藏在背后的一个小小的漏洞,你现在想想,会是什么呢?

周:……会是充数的问题吗?

陈:就是这个问题呢!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因为看见别人举手了,他自己才跟着举手。这样,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变成老师要举手而举手,你最初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意图就不能落实了。

周:嗯,以后在这样的环节中,我要强调表扬那些真正思考后才举手的孩子,而那些明显是跟着举手的孩子,我还要对他进行正面的教育,进行引导。

陈:当然,也不需要大动干戈,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可能就行了。我体会,这就是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到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说到关注,今天周老师就有一个很好的关注孩子的细节动作,那就是老师在引读时,不断在巡视,发现有孩子开小差,就马上去提醒他。我觉得有的地方做到位了,也有的地方没有做到位,它也有两面性。周老师,你先说说做到位的一面。

周:我注意关注了学生听的情况。

陈:是的,在形式上是非常好的。但是,这只是一个仅仅针对个体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将它变成集体的要求。

周: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陈:老师其实可以在读完以后问学生:“我读的好不好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好!”这时老师就说:“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我在不断地提醒那些不看书、不指书、不听的小朋友,看,老师都读错了一个字呢!”这样,孩子自己在下面听到都会不好意思,他们也同时就明白了在别人读书和说话的时候,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是正确的。

周(点头):我明白了。

反思及改进意见:

今天上了这节课后,和陈老师交换了意见,对于以后关于“学生在观摩、感受教师示范书写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就如同陈老师所说的,当教师要学生观摩、感受自己的示范书写时,要注意的几点。其实,我们有很多细节地方多注意一下,就能将这个环节很好地渗透:

在写字的时候,如果写到了比较低的位置,老师可以蹲下来写字,这样,就能保证不管在什么地方进行示范书写,孩子们都能看得见;

在写字的时候,书写慢一点,同时将笔画念出来(也可以允许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跟着一起念),这样,留给孩子充足的记忆时间,使他们的记忆更有实效性;

在写字的时候,教师的视野放宽一点,凡是涉及到板书示范,无论是要求写的字,还是仅仅只是渗透性的识字,都给学生观察和记忆的空间,这样日积月累,识字量大的任务也就能渐渐突破了。

……

《特别的作业》教学反思 篇5

《特别的作业》教学反思

《特别的作业》是一个独具个性化的故事,反映了同学之间的纯真友爱。文中的`小莉虽然由于马克的恶作剧弄脏了衣服,但她并不心怀怨恨,以她的善良和聪慧,真心诚意地维护了同学的自尊心,触动了调皮的马克和同学,也使得老师深受感动。

本文故事情节较为简单,而朗读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与体验。如上课伊始,从课题着手,抓关键词,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同时通过默读这一形式以及填空练习的设计,促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新授阶段,通过“读——划——讨论、交流——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过程不仅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作者在写作上所采用的方法;在学完全文后,引领学生朗读课文,这样不仅使得读的形式更为生动,学生读得更有韵味,同时也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括,为课文的复述打下铺垫。朗读是很好的语言实践训练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有感情地、有语气地朗读过程中加深理解课文意思,体验课文情感。同时,恰当的朗读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都能在“润物细无声”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篇6

1.教学目标

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冰川、考察、见多识广”等词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导入谈话。(板书课题)要以从课题质疑谈话导入,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特别的石头?

二、新授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自己认为难读的字音。

3.同桌互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错音。

4.检查认读生字词。(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7.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练习1.识记生字。

①自主选择生字识记。先组内读一读,再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②检查点拨。

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垛、哄”;用“造句”的方法记准“遗”字:一件很贵重的东西掉在海里了,真可惜真遗憾呀!

2.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请你做小老师为大家示范。然后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

课堂小结 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课后习题 《疯狂的石头》习题 基础题

读一读

草垛

捋着

突兀

东麓

遗迹 综合题

看拼音写词语 hōng xiào

lǚ zhe

yǔn shí

()

()

()

jìn qù

dōng lù

()

()

()提高题

1.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语气。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2)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2.默读课文,想一想:

我们在李四光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草垛

捋着

突兀

东麓

遗迹

二、综合题

哄笑

捋着

陨石

砸进去

突兀

三、提高题

1.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语气。

东麓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2)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2.默读课文,想一想:

我们在李四光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板书 板书

一块特别的石头

特别:

展示自己的收集图片:你的收获是?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7

“我们在玩, 他老是捣乱, 才打他的!”王宇说。

“你又为什么打他?”我又转向另一个学生问。

“老师, 我没打过他, 他把我打得可疼了。我好不容易翻过身, 就被‘娃娃校长’抓住了!”他仿佛还在后悔, 怎么没在别人来之前, 多打那人几下。

听着这啼笑皆非的回答, 我的心情一下复杂了起来, 真想狠狠地惩罚他们, 怎么能和别的班同学打架?无意中, 眼前浮现出一个影子……那是儿时的我, 虽然是个女孩子, 但真“巾帼不让须眉”, 能惹过的人极少, 妈妈总担心我会闯祸。没想到今日, 我却成了老师。

再看这三个孩子, 仿佛也没有那么淘气了, 对于男孩子来说, 打架是经常的事情, 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哎, 这伙“淘气包”!我总是喜欢称他们为“淘气包”, 尽管犯了错误, 但他们还是以倾诉的口吻讲着刚发生的一切, 他们还沉浸在那种“战胜”的气氛中。

不由地, 我又想到了他们不同却又相似的家庭情况来, 三个孩子都来自农村, 有的父母做点小生意, 有的在外打工, 辛苦积攒了一些钱, 把他们送到县城来读书, 现在一个跟着爷爷, 一个住在姨妈家, 一个在家教中心, 父母忙于生意, 平时很少管他们, 亲戚们也不好管得太严, 长期缺乏沟通, 三个孩子都有些孤僻倔强, 可是他们对我是那么信任, 告诉我所有的一切。怎么办?只好请他们做一件好事或写一份好作业作为交换了, 孩子们看到我的宽容, 有点出乎意料, 问我说:“姚老师, 真的写好一份作业就行了?你还告诉石老师吗?”“这次就不告诉班主任了, 但下不为例啊。”孩子们听了我的保证笑着跑开了, 我却为自己的动容后悔了!

接下来, 一定会有人说我把学生惯坏了!让他们那么霸道, 还不好好收拾他们。可是静下心来想想, 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理解这不对吗?我时常为王宇担心, 这个孩子从小爷爷带大, 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喜欢画画, 不喜欢学习, 这个看似强大的孩子其实极易受伤, 他怕打针, 他怕爬高, 他怕黑……每当想到这些, 我的心总会揪得紧紧的。

果然不出所料, 放学后邻班孩子的老师跑来, 责备我不能这样教育学生, 我早就想到了, 只好笑笑躲开。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打人是不对的, 可看着他们年迈的爷爷, 疲于生活很少关心他们的父母, 他们搞不清楚的学习情况, 真不知道我若“修理”了他们的“霸气”“锐气”, 会对他们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特别的精神特别的活动 篇8

英雄不再遥远,英雄就在身边。在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全国少先队“英雄中队”研究专家皇甫鸿昌老师悉心指导下,我校2012年12月4日成功创建少先队“刘洋中队”。刘洋向母校开展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刘洋在贺信中说:“得悉母校正在开展争创英雄中队活动,并把我作为你们辅导员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河南团省委副书记王艺到会祝贺,希望“刘洋中队”的队员们学习刘洋精神,争当四好少年,促进学习雷锋活动,努力让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

“刘洋中队”成立半年多来,队员们都为自己能成为首届“刘洋中队”一员感到无比自豪。“刘洋中队”的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榜样就在身边,应当主动地从榜样身上汲取正能量,勾画出属于自己的青春榜样。

“刘洋中队”的创建,给我们在新的时期如何开展榜样教育带来了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要让少先队员学习时代的身边的榜样

在我们开展的学英雄、学榜样调查中,队员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有:一是学校让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多是书本上、电视上的人,我们身边有学习的榜样吗?二是学校号召学习的榜样,大多数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英雄人物。我们能有自已的青春偶像吗?三是学习榜样形式太单一,活动没意思……队员们的这些想法,具体地反映出少先队在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刘洋作为首位女航天员的生动形象的真实榜样,使我们找到了少先队开展榜样教育的新节点、新内容、新方法。

具体来说:一要“接地气”。要充分利用刘洋母校这一独特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榜样教育活动,让队员在特别的精神、特别的梦想及特别的活动中受锻炼有梦想长才干。二是要“有氛围”。学校建立了学习刘洋25米的宣传画廊,主要内容有:刘洋回母校、 神女飞天、祝福刘洋、刘洋荣誉和故事及创建“刘洋中队”等内容,我们让队员们从刘洋成长的点滴时光中,触摸到了一个真实可信可学的榜样,逐渐在全校形成了“自发学英雄,努力当榜样”的热烈氛围。三是要“口号亮”。队员们亲切地把刘洋称为自己的“学姐”,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亲切、非常口语化、非常有儿童特点的口号,我们觉得一定要把“刘洋学姐”称呼喊亮,激励队员们学习“刘洋学姐”好榜样,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思考之二:建立常态化的学习英模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如何做到学习宣传刘洋活动常态化?我们建立了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六个一”学习机制:1.上好一堂课。每年新生入校,都要集中上《学习“刘洋学姐”好榜样》第一课,让新生观看刘洋飞天录像和学习刘洋活动视频,让新入校的学生感到自己是刘洋的学弟学妹非常自豪。2.开好一次班队会。在初步了解刘洋的基础上,举行一次“学习刘洋事迹,弘扬航天精神”主题班队会,深化学习刘洋活动。3.编好一本书。即刘洋小学六年学习生活的动漫读本,例如刘洋学跳绳、刘洋的微笑、刘洋的童年梦等,让队员们看到一个生动、形象、可亲、可学的“学姐刘洋”。4.建好一个馆。积极筹建“红领巾航天科技馆”,作为宣传刘洋事迹展示队员们学习刘洋成果的阵地。5.办好一个节。2012年6月16日,是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飞天的日子,学校把这一天定为“红领巾航天科技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举办航天图片展,培养队员们的科普兴趣。6.圆好一个梦。作为刘洋母校的一名学弟学妹,每个人都要像刘洋那样设计好自己的童年梦,并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努力实现自己的童年梦,进而共同圆好伟大的中国梦。

思考之三:注重“刘洋中队”的传承交接

创建“英雄中队”集体,是中国少先队活动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美丽独特的奇葩,是少年儿童德育的特效载体,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党教育的重要形式。从“190中队”到“刘洋中队”,近60年的群英弘扬了从民族精神到时代精神的结合——中国精神,既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又与时俱进大大发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创建“刘洋中队”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充实、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常创常新。首届“刘洋中队”——“六一中队”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当年刘洋就是从六(1)班毕业的,“刘洋中队”的队员对“学姐刘洋”感到特别亲切。“刘洋中队”的队员毕业之后,关键要做好传承交接,庄重的仪式、热烈的场面、队旗的传递、领导的嘱托都会给队员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学校首届“刘洋中队”队员邢梦奇、朱湘晴、张珂昱说:我们能成为首届“刘洋中队”队员,是我们一生的骄傲。刘洋学姐是我们的榜样,她的坚持,她的努力,甚至她的微笑,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让我们高呼:刘洋,刘洋,我们的榜样。

思考之四:提升创建“英雄中队”的理论水平

我校“刘洋中队”创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重视创建“英雄中队”理论研究,才能保证创建“英雄中队”活动的创新发展。为此,我校申报参加了由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皇甫鸿昌老师担任课题主持人的团中央课题《少先队创建“英雄中队”的发展与创新的专题研究》课题组,对“英雄中队”的创建发展史、“英雄中队”的创建类型、“英雄中队”的活动内容、“英雄中队”的活动方法、“英雄中队”的传承交接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创建“英雄中队”这个品牌活动的认识。

同时,我校申报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少先队弘扬航天精神 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的实践与研究》获准立项。

通过这两项国家级少先队课题研究,我们会把“英雄中队”这个品牌活动做大做强,让“刘洋中队”火红的旗帜在实验小学上空高高地飘扬,让队员们在航天精神激励下健康快乐成长!

特别的名字特别的我 篇9

活动目标: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制作自己的名片,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请家长向幼儿介绍其名字的由来,辅导他们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各种别致的名片

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水彩笔,勾线笔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1、教师将个别幼儿名字贴在黑板上,请幼儿讲一讲对

自己名字的认识

二,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感受父母对

自己的期望和祝愿

1、教师讲述个别名字的寓意

2、幼儿交流讨论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你的名字

是谁取的,是什么意思?

3、鼓励幼儿上前大方介绍自己

三,设计“我的小名片”

1、教师出示一些设计别致的名片,引导幼儿发现名

片的特点(有名字,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图案

等)

2、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张名片,为什么?

3、请幼儿说出名片上必须有的东西

4、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自己独特的名片,并根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10

演唱:黄贯中

原唱:伍思凯

没有承诺 却被你抓得更紧 没有了你 我的世界雨下个不停 我付出一生的时间 想要忘记你

但是回忆 回忆 回忆 从我心里 跳出来 拥抱你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我的寂寞 逃不过你的眼睛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你让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没有承诺 却被你抓得更紧 没有了你 我的世界雨下个不停 我付出一生的时间 想要忘记你

但是回忆 回忆 回忆 从我心里 跳出来 拥抱你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我的寂寞 逃不过你的眼睛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你让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我还听见 你的声音 轻轻萦绕着我的心 我还不能 接受分离 就是永远不在一起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我的寂寞 逃不过你的眼睛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你让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我的寂寞 逃不过你的眼睛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你让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 篇11

关键词:观察;机会;指导;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72—001

无论是什么样的老师,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总会出现一些学习跟不上教学要求的同学,一般来说,学习暂时落伍的同学有的是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学习态度虽然端正,也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当;有的是家庭社会环境干扰大,思想包袱重;有的则是原基础知识薄弱,相关学科知识欠缺或严重偏科等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所以要转变学困生,就是要减少教学失误。根据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特别的关爱送给特别的学生,让阳光照射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

一、勤于细心观察

中学生处于十五六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形成期间,他们既想自立而又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否则就会出偏差。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对他们稍微放松,学习就会掉队。由于其平时的表现和对教师教学的影响。而班主任老师一般喜欢把学困生安排在教室的四周或者教室后面,以此减少学困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学困生,减少他们对课堂进度和课堂纪律的影响,就要勤于观察学困生,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有的高能学困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需要明确纪律。不断提醒。严格要求;而有的低能学困生思维反应不够敏捷,则要时时用提问的方式唤起兴趣,多用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以真诚的微笑面对他们,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善于创造机会

“学困生”也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了,既然有困难教师就要给予帮助。但由于学困生的形成绝非一天两天,而且和语文课的学习没有多大直接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有所表现,帮助其体验成功,比如可以让其完成一些难度较低的课堂活动,朗读课文不行,可让其在课文中寻找出一句关键的话或者有针对性地给出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树立他们的信心;在完成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时,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困生在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学困生融入到班级集体中,也可以在发现学困生有所得、有所悟的时候,给他特别的机会。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困生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地培养。

三、巧妙给予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一定是他们不努力,而往往是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路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就是解答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特别是解答他们在文化课学习中的困惑,对学困生来说,困惑则更多些,更需要帮助。学困生一般自卑心理沉重,怯于接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多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机遇。真诚给予学困生以帮助。例如。在组织全班同学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说:“有些同学真会看书,一边看一边用笔把课文中重点的句子划下来。”这样看似给全班同学介绍或要求做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其实是在给学困生具体指导;还有在某位学生较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后,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样看似指导全班同学的过程中指点学困生逐步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争取早日达到从学会过渡到会学。

这里的巧妙就在于既给了指导,又保全了面子,既提高了要求,又不落痕迹。

四、不断给予激励

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要想一、二个月或辅导三、五次就能使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学法就有很大的改变是困难的。教师千万不能有立竿见影的幻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教师语言或态度的不慎,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和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寻找亮点,增强信心。保持激情和兴趣,稳步前进。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只要发现他们的努力,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果是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但答错了,那就表扬他主动要求回答问题;如果答对一點,就从他的答案中寻找闪光点,引导他思考出正确答案;如果他一时想不出,就让他安静地听别人的发言,然后表扬他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就这样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不断享受成功快乐。不带畏难情绪快步向前。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12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契机,引导

一、分析与诊断

小强同学是外地户籍, 父亲没有固定的工作, 母亲靠卖菜养家, 家庭经济拮据, 父母感情不和, 父亲到外地寻找工作后一去不返。母亲每天早晨去市场卖菜, 对他疏于照顾, 他总是心存怨恨。小强自控能力又差, 容易发怒, 常因小事与同学闹矛盾, 甚至与家长吵架, 性格日渐孤僻反叛。由于小强在家庭中缺乏关爱, 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于是产生了参与班级群体并得到补偿的意向和愿望, 但是由于他不善表达, 缺乏自信, 使得这一愿望不能实现, 从而导致情绪的波动和行为的过激, 又加剧了对立与参与的心理矛盾。他的心理不断受到困扰, 不自觉地将对家人的不满迁怒于同学, 常常和同学产生矛盾。性格敏感的他为了保护自己, 不惜多次与同学拳脚相向, 还认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有意针对他, 甚至对老师恶言相对。生活在过硬的保护外壳中的他受到同学的排挤、老师的冷落, 这些情况又使他产生了“世人都对不住他”的错觉, 以至于他常常怨恨他人, 逆反心理更加严重了。

二、辅导过程

对于小强这样一个反叛的学生, 要教育好他, 首要问题是让他乐于接受教育, 这就非得从一个“情”字入手不可。

1. 用爱心去打开封闭的心锁

对于小强这样缺乏关爱的学生, 我的策略是从爱入手, 在学习生活中多给他关爱, 天气冷了, 不忘叮嘱他多穿衣服;遇到难题时, 我总出现在他面前耐心指导;与同学闹矛盾时, 我总是及时为他们排解……在小强过生日时, 我把他请到家中, 并让他邀请同学一起庆祝, 整个生日的庆祝过程由他自己设计, 我和其他同学配合, 生日过得十分快乐。事后与小强交谈, 气氛融洽、热烈。通过交谈, 我与小强达成共识: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够给自己带来温暖和快乐;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和同学们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

2. 用鼓励照亮迷途孩子的路

给予学生鼓励和期待, 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 期待他会做得更好, 为孩子们点亮心灵的灯盏。小强上课时爱说话, 对此我不做过多的指责, 而是尽量满足他发言的要求, 肯定他学习上的主动性。当他举手回答问题时则给予及时的表扬, 即使说错了也以鼓励为主;对于他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 我先表扬他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劝告他进行课外阅读要选择恰当的时间;他的体育成绩好, 在运动会时我激励他为班集体争光。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和期待下, 小强变得越来越上进。

3. 用信任搭起沟通的桥梁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有时在情感唤醒中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 学生们自由分组, 班内的同学因为十分讨厌小强, 都排斥他, 没有学生愿意和他一组。我请几位人缘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跟他组成一组, 并让他担任组长, 那天的活动中, 他非常认真, 回来后还写了一篇质量极高的观后感。当班级选财产管理员的时候, 他主动申请, 但几乎全班同学都认为他责任心不强, 并坚决反对, 我觉得改变小强的机会到了, 我不顾学生的反对, 给予他一个机会, 并鼓励他好好干, 为自己争口气, 好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同时常常了解他的工作情况, 及时给予指导, 肯定他的进步。大概是老师的信任唤醒了小强的情感知觉吧, 渐渐的, 同学对小强的敌意减退了。

4. 用尊重慰藉情感饥渴的心灵

如果说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知觉, 那么尊重学生的人格则能够慰藉情感饥渴的心灵。小强因为家庭经济拮据、父母不和, 常常受人歧视, 得不到必要的尊重。于是我就对小强辨证施治, 不用特殊的眼光去看待他, 处处尊重他的人格, 班内准备开展什么活动也征询他的意见, 并设法亲近他, 主动与他沟通交流, 使他心灵得到了慰藉。可喜的是小强开始接纳老师了。

5. 用诱导改善人际关系

我认为造成小强情感饥渴的原因有二, 一是欠缺父爱, 二是误解母亲, 对母亲的关爱感知不灵敏。因此, 我引导他去了解母亲干活时间之长, 干活之艰辛, 养育儿女之困难, 使他了解母亲不是不关心他, 而是忙于维持生计, 没有较多时间照顾他。后来, 我又热情地和他一起探讨如何与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家庭成员相处。让他负责班级的财产管理工作后, 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工作责任心强, 工作做得好。还让学生主动团结他, 鼓励班干部带领同学伸出友谊之手, 把对他的歧视变为爱护, 把冷落变为亲近, 把嘲笑变为尊重。慢慢的, 他终于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同学的尊重, 不知不觉中, 他不再处处挑剔同学、怨恨别人, 逐渐愿意与同桌, 进而是其他一些同学交往了, 打架现象基本没有了, 小强同学还尝试着主动改善与母亲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碧琴.用爱心撑起一片绿荫--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2, (2) .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篇13

—— 一个特困生转化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赵丽华,他爸爸将近五十岁了,据听说:“和原来妻子有的一个儿子不知是什么原因走失了,现在的妻子也四十几岁了,赵丽华是他爸爸现在的妻子生养的。爸爸在外打工,妈妈是一个好吃、好喝、懒惰、不讲卫生的女人,一个汉字也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看上去像一个乞丐。出生在这样家庭的赵丽华入学前几天头上乱的像一堆草,脸上脏的像锅底的黑,衣服脏得看不见衣服的原色,她一走进班里就带进一股臭味,别的学生赶快捂住鼻子。不仅如此,她还不会握铅笔,拼音写得歪歪斜斜的。在这种状况中,幼小的赵丽华也觉得自卑、不敢和同学接近、不敢和老师说话、不敢进办公室。主要问题:

1、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尊重,没有知心朋友,同学都对他见之避之。

2、自己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特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特别是特他们最缺少和最需要的是温暖与爱。从教以来,我一直用真诚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用温暖和爱心去修补他们的心理困惑;用信心和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特困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同时,由于特困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她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特困生转化。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帮助她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

小钮在小学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后进生,不遵守纪律、与老师顶撞,迷恋电子游戏,成绩较差。我接手这个班后,曾找他长谈了一次。我陈述了不遵守纪律、不尊重老师、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种种危害,但他只是冷漠地说了声:“我知道”。过后我意识到,小钮恐怕并不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和训斥,为什么老让他觉得老师们都只记得他的错误并总是指责他呢?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改变这种紧张、隔膜的师生关系。一天,我很诚恳地告诉他,我刚接手这个班级,许多工作需要帮助,所以请他负责当我数学课代表。小钮虽感到意外,但也没有说什么。在往后的课代表工作中表现得很认真、负责。每次少哪几本作业本,为什么没交上来的原因全写在小纸条上,清清楚楚。班会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认真负责。小钮的劲头更大了,从此无一次顶撞老师,上课也专心听讲,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当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得时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值得学生信任的人。

二、给孩子一些鼓励,就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孩子点亮了心灵的灯盏。在教育过程中,对后进生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心理学研究证明,夸奖的话常被人无意之中记在心上,即使不能够从理性上加以解释,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鼓励期待起建设作用,而惩罚抱怨起破坏作用。

第二个学期开学了,但不见小胡来报到。一问才知道,小胡又偷钱去打游戏机了。小胡的家人告诉我,他怕老师和同学知道这件事,死活不肯来上课。我想小胡肯定是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所以才怕别人知道。我找到他,说:“前一阵子,你表现不错,说明你有决心也有行动。老师知道玩电子游戏的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过来,但你已经有了个好开头,希望你能珍惜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这个成绩要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意义,它需要克服、忍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向善的追求精神,那是办不到的。”小胡回校后,我把新课本给了他,说是给他留着的,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我还告诉他,老师一直都认为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

一年后,小胡初中毕业了。被录取为职业高中。他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老师,你的信任和期待让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坏孩子。现在,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力争考出好成绩,来报答您对我的教诲。就像您说的那样,我一定行的。”这是我的从教生涯 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一贯孩子学会了承诺,坚信自己能行,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俗话说:“心急吃不成热豆腐”,一些有了坏习惯的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著名的历史学家欧文就说过,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小王性格孤僻,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与他交流十分困难。记得有一次,小王因在原来班上的德育成绩不及格,被学校通知参加后进生会议。回到班上后,小王先是埋怨老师对他有成见,后来干脆骂班干部,接着就与班长发生了冲突。我得知情况后,先查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接着找来了小王。我首先肯定了 在新的班级中的表现,并告诉他发生这次误会主要是我没有及时把他的进步表现上报给学校,因此这件事的责任在我。后来,尽管事情过去了,但小王对老师和班干部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多少。虽然后来又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但我与小王的关系似乎并没有融洽多少,一直到小王初中毕业了,我仍然深感遗憾。没想到,半年后,我突然接到小王打来的电话,小望说他现在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学生了,而且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优秀被选为班干部。在工作中他曾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真相放弃,但一想到自己原来是那样的不懂事,老师都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就觉得应该坚持下去。电话的那一头是小王恳切的话语:“老师,我现在无论如何要向你道歉,为我以前做过的一切傻事,虽然迟了点。现在,我也要当一名老师了,要是遇到跟我过去一样的学生,我不知道我会怎么办。不过,我一定会想起你对我的宽容”。那一刻,我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春风化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些宽容吧,有了你的宽容,孩子才能在一次跌倒后又一次站起。同时,你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1一则完整的德育案例应包含四要素:案例背景、矛盾冲突、解决过程、案例反思。详见如下这则德育案例:

宽容,收获更精彩 案例背景:

小鹏在班里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男孩,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既不违反纪律,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这个人人争当好学生的集体里,他显得那么不起眼。

上周末,我让孩子们回家后将已学过的《姥姥的剪纸》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抄写两篇并背熟。

矛盾冲突:

周一批改作业时,小鹏的默写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书写认真,居然没有一点错误!我一时有些疑惑:以往他的默写总是错误百出,书写也不怎么认真,这次是怎么了?即使这样,以他现有水平,也绝不可能在一两天有如此大的进步呀。想到这儿,我有点怀疑起这份作业的真实性来。一则完整的德育案例应包含四要素:案例背景、矛盾冲突、解决过程、案例反思。详见如下这则德育案例:

宽容,收获更精彩 案例背景:

小鹏在班里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男孩,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既不违反纪律,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这个人人争当好学生的集体里,他显得那么不起眼。

上周末,我让孩子们回家后将已学过的《姥姥的剪纸》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抄写两篇并背熟。

矛盾冲突:

周一批改作业时,小鹏的默写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书写认真,居然没有一点错误!我一时有些疑惑:以往他的默写总是错误百出,书写也不怎么认真,这次是怎么了?即使这样,以他现有水平,也绝不可能在一两天有如此大的进步呀。想到这儿,我有点怀疑起这份作业的真实性来。

解决过程:

第二天,我把他请到办公室,温和地说:“小鹏,老师统计作业时发现少了你的,你们组长说你交了,可能是我不小心把它弄丢了,很对不起!你能不能在下节语文课时在这儿再默写一遍?”“老师„„我能不能回教室去默写?”他支支吾吾,脸色微红。“教室里同学们朗读课文会影响你呀。”我不动声色说。“那„„老师,我可不可以先回去背一背再来默写?”他小声请求着。到这儿,我想事情大概已经清楚了。于是我掏出手机,看了一下说:“老师要打个电话,你先回去吧,下午第一节课再来默写,好吗?”此时,我发现他眼睛微睁,似乎如释重负。“嗯,那,老师,我先回去了。”他转身轻轻地打开门走了。

下午当我推开办公室的门时,他已经拿着本子和笔在那儿静静地等我了。因为急着上课,我拿起书本就往外走,说:“这么守信用,呵呵,在这儿坐着默写吧,写完了就去上课。”结果没多久他就默写完回到教室,把默写作业交给了我。我低头一看:还是工整认真,一字不错!我笑了笑说:“回去吧。”他也安静地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已的座位上。事情似乎就这样结束了。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桌上意外发现教本下面压着一封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小鹏很认真地写给我的: 徐老师: 谢谢您!

这几天,我总想跟您说出事情的真相,却不知道能不能说好,也缺少说出来的勇气。想来想去,最后决定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我:课文是我提前抄写好的。我知道,这样做是在期骗自已,也欺骗了老师和父母,我觉得很惭愧。老师,每次听到您在班里表扬默写全对的同学,我就羡慕不以(已),我多么希望也能得到您的表扬呀。老师,我也想做个好学生,刀以,我做了那件不该做的事。老师,谢谢你没有当面揭穿我,我知道错了,您能原谅我吗?我知道,您非常关心我,希望我的成绩再好一些。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个让您满意、让父母放心的好学生、好孩子„„

案例反思:

多么懂事的孩子呀!想到自已有时会对他们大声地批评,甚至是惩罚,完全忘记了他们还是一群孩子,他们不仅可以忘了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收到不到良好教育效果,反而会疏远我们之间的关系呢?而当他们变得不再愿意亲近我,而是躲着我,不再对我微笑,而是漠然地看着我时,我的心就会很疼,我明明是喜欢他们的,表现出的却怎么不是如此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显然还远远不足,所以,我也要像小鹏那样下决心,从现在开始,多读教育名著,吸取名家经验,同时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对孩子们负责,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300字作文 篇14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高高兴兴地去商店买东西。在从商店出来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商店台阶的石头绊倒了,摔得很疼。我哭着跑回家,原以为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地为我包扎伤口。可妈妈并没有象我想的那样,反而跟我想的恰恰相反。妈妈实实在在地把我骂了一顿。

我不了解,也想不通。为什么别人的妈妈在这个时候会心疼自己的女儿,而我的妈妈在这个时候却冷若冰霜呢?我哭得更伤心了,可妈妈并没有因此而心软,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妈妈竟然让我一个人独自去医院包扎伤口。我忍着疼痛跑出去,到了很晚才回来。妈妈见了我,只是问我干什么去了,并没有怎么理会我,我径自走进自己的房间,埋头大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犯了什么错?还是妈妈不爱我了吗?晚上,我被伤口痛醒时,迷迷糊糊听见妈妈在和爸爸说话。妈妈说:“我今天之所以那么狠心,完全是为了她以后的生活,难道我不心疼吗?她以后是要走自己的路的。”听着听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篇15

尊重和理解

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师道尊严”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往往会使教师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一味的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一次鲁迅在饭店请客吃饭,有一盘鱼丸子,他的儿子海婴吃了一口说不新鲜,客人们吃了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海婴在瞎嚷。于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又夹了一块给儿子,可海婴一吃又说不好吃。鲁迅把海婴碗里的鱼丸子夹起来尝尝果然不新鲜。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鲁迅认为“要教育儿童必须尊重和理解儿童,如果不先行尊重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发达。”同样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只要静下心来倾听、交流,想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一定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后进生由于长期没有被家长、同学或任课教师重视,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就像娇嫩弱小的幼苗,需要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一颗尊重和理解之糖,就能够使他们展现新的活力。如果一时不慎,完全可以使其自尊扫地,摧毁他们的精神支柱。尊重和理解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对于那些缺少天赋或生理有某些缺陷、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因失败而产生挫折心理、因犯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尊重、给予理解、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这样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发现问题,改正不良行为和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信任和支持

对人的信任,对人的支持,是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后进生往往缺点、毛病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眼光。教育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信任他们,创造有发展特长的场所,有发表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应从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在引导上下工夫,使其有所转变。正如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你失去了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给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是实现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信任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信任和支持他们,后进生才会不断地树立信心、充满自信,才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理论家、实践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理了一件事:一天,他派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谢苗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谢苗不敢相信“这种信任”,认为校长在捉弄他。他问马卡连柯:“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怎么办?”马卡连柯真诚而平静地回答说:“少说废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当谢苗取回钱后请校长清点时,马卡连柯说:“你数过就行了。”然后随便地把钱放进了抽屉。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谢苗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为什么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这是因为校长信任了他。校长用信任和支持架起了他与学生间信任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一个教育者绝不能对自己的学生丧失信心,也绝不能轻视后进生,对后进生不妨高看一眼,给予应有的信任和支持。

赏识和鼓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千万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学生经常受批评斥责,容易失去自尊,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沉下去,不再做任何努力。教育者不应做挑剔的裁判,更应该做热情的啦啦队长,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后进生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让他们感到老师、父母是公平的、亲切的,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后进生虽然存在着较多的行为障碍,但他们同样也有不少闪光的地方:有的尊敬师长,特别懂礼貌;有的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务;有的荣誉感强,运动会上顽强拼搏……教育者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一句表扬,很可能是拂过后进生心灵创伤的春风,往往就能激活潜伏在他们身上“真、善、美”的元素。众所周知,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用不断的赏识和鼓励,将聋女教育成留美研究生,改变了一个残疾儿童的命运。他用切身的体验又一次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取性。寻找幸福感、快乐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后进生更需要他人的赏识和鼓励,并从中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这种快乐反过来极大地激发后进生的人生观、自信心与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这一切又反过来极大地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心中无后进生”的教育理念,作为家长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教育思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表扬对你来说,虽然轻而易举,但它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使更多的后进生振作起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宽容和体贴

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它应该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地生长!这种生长,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体谅,是一种理解和关心,是自信的基础,是人格的因子,是人才的动力。宽容并非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相反,宽容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一种对后进生的包容。不计前嫌,达成共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教育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一个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赞许、宽容和体贴,就会在他的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心理会使其产生动力,催人奋发,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因此愿意接受教师和父母的教导,愿意改掉自身的缺点,积极上进,甚至激发出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有了情感上的碰撞,后进生从心理上便接受了教师的教育,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做教师的应端平一碗水,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和体贴,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

从古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信任、支持、赏识、鼓励、宽容、体贴”的基础上,离开了“爱”,一切的成功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要为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不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真正主题。我们只有热情关怀、耐心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润物细无声,才能唤醒后进生的良知和动力,从而使他们抬起头来重新上路,茁壮成长、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

上一篇:飞舞的蒲公英作文下一篇:党史团史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