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春节的作文(精选11篇)
民俗春节的作文 篇1
好玩的春节民俗作文
今天是春节。我们一家到紫荆山公园旁边的人民大会堂广场去看万人大巡游。
一进广场,只见广场四周挂着许多大红灯笼。正前方有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盛世闹春”几个大字,到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息。广场上人山人海,他们是来自郑州市各个市,区的表演队伍。有高跷、旱船、盘鼓、舞龙、舞狮、秧歌、武术表演……看的我眼花缭乱。表演开始了了,只听“咚”的一声,五彩的烟花在太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气球飞上蓝天,彩带随风飘舞。这时,各个表演队开始通过主席台表演,那场面真是壮观。
最使我难忘的是舞龙。只见两条神气活现的龙在抢一个珠子,真是“双龙戏珠”啊!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快、时慢,我的眼睛看的真是应接不暇。
还有非常可爱的大头娃娃。有西天取经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还有可爱的猪八戒背媳妇。他们一摇一摆地走着,胖胖的大脸,看上去真可爱。我都想试一试呢。
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几头活泼可爱的狮子闪亮登场了。他们摇头摆尾的,最后还吐出了贺岁的对联。
春节的民俗表演真好玩呀!
民俗春节的作文 篇2
一、儿时春节的那些扑克记忆
小时候最喜欢过春节。春节可以放假、放鞭炮、得压岁钱、走亲戚,吃好多好东西,这些都很令小孩子们高兴和开心。但让我最开心的还有,每逢春节,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也会赶回家来团聚,全家人围在桌前可以打上几个晚上的扑克牌。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扑克牌游戏有很多种,大跃进(类似于争上游)、憋七、升级、赶打车、五十一等游戏都是我们特别喜欢玩的。
玩牌就得买牌。每年春节前买上一副或几副新的扑克牌自然是我的事情。我家附近有一家文具店,叫益昌书局。说是书局,其实不卖书,主要经营文体用品。我自然是那里的常客。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扑克牌被认为是“四旧”。扑克牌厂不再印制扑克牌,文具店也不卖扑克牌了。扑克牌厂用生产扑克牌的机器和材料印制一面是毛主席语录,一面是毛主席语录歌曲的卡片。所以,我家在1965年买的一副天鹅扑克牌用了很多年,扑克牌的厚度几乎是新牌的两倍。
记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春节前,我到益昌书局购买文具时,无意中发现居然有一款新发行的《金鱼文娱扑克》在卖,书局的阿姨告诉我这是刚到的试制品。价格是4角2分钱一副,这可够我吃好几天早点的,那时一个烧饼、一根油条才4分钱。但我还是咬咬牙买下了这副试制品《金鱼文娱扑克》。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这副“战利品”扑克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副金鱼扑克居然和以前我见过的所有扑克牌都不一样!传统扑克牌的J、Q、K在这副扑克牌上变成了11、12、13;传统扑克牌上的那些外国人物全部换成了美丽的金鱼。
我太喜欢这副非常“另类”的扑克牌了,几乎到爱不释手的程度。许多小伙伴闻讯后,都纷纷跑去益昌书局去买这种扑克牌。但是他们都扑空了。这副扑克牌据说作为试制品,只来了10副。居然让我发现了,我当时真是得意极了! 这副绝妙的扑克牌陪我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春节。
后来我研究中国扑克牌发展史时才知道,扑克牌在1966年 -1971年期间是禁止生产的。1972年,当时的轻工业部打报告给国务院,要求恢复扑克牌的生产。当时李先念副总理批示同意少量试制生产。我无意中买到的居然是第一批试验品文娱扑克牌!
就是这副无意中买到的《金鱼文娱扑克》成为我一生收藏扑克牌的开始。目前这副《金鱼文娱扑克》市价已经超过万元。
二、扑克牌上的京城春节民俗
扑克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工具,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京城春节民俗曾经多次、大量出现在各种扑克牌上:
1、生肖民俗:生肖文化是中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大年初一钟声响过,意味着又一个新的生肖年份的来临。在中国民间历来有这样的传统,到了哪个生肖年,家家户户就要买一些和这个生肖年的动物相关的剪纸、年画、玩具等,或布置在家里,或赠送老人、儿童、亲朋好友。生肖主题的扑克牌历来也是亲朋好友之间在春节期间互相赠送的新颖礼品。每年春节前都会有一款新颖的异形生肖扑克问世,春节期间带上几副生肖扑克走亲访友,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扑克文化的一个传统。如鼠年有粮仓形扑克《鼠报平安》、牛年有犁铧形扑克的《牛市鸿运》、虎年有山形扑克《虎跃新程》、兔年有月亮形扑克《玉兔东升》、龙年有葫芦形扑克《龙行天下》、蛇年有灵芝形 扑克《蛇舞神州》、马年有马蹄莲形扑克《马跃乾坤》、羊年有树叶形扑克《羊唱九曲》等等。此外还有每年出品的两副一套的《百虎图》、《百兔图》、《百龙图》、《百蛇图》、《百马图》、《百羊图》等等,每套扑克除包括一些该生肖图片外,还收录了与该生肖相关的大量绘画、剪纸、雕塑等艺术作品,每张牌上还别具匠心地放上一条或几条与该生肖相关的成语、歇后语等,堪称生肖文化的小百科。这些生肖主题扑克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当然也成为藏家不可不藏的珍藏品。
2、节令民俗:许多中国民间春节前后的节令民俗现象都反映在扑克牌上。如京城著名民俗学者兼画家方砚的《古都遗韵——老北京民俗,详细记录下老北京腊月初八煮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末扫房、写春联、买佛龛、买蜡烛、买灯台、买“吊钱”、买年货、买绒花、买花样;除夕夜摆贡、祭祖、送财神、踩岁、打灯笼、包饺子;除夕夜到初一早上守岁;正月初一拜年;春节赶庙会;正月初八顺星;正月十四烧火判;正月十五灯节等习俗,画面生动,文字详细, 暨是对春节民俗文化的形象化记录和传承,又是一组珍贵的民俗美术作品。
3、市井民俗:胡同是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基础和发源地。北京城的胡同格局于十三世纪初步形成。从历史上看,胡同一直是除帝王之家以外各阶层的居住地;时至今日,北京的许多市民仍居于其中。人们世世代代在此生息、繁衍、劳作、抗争,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也以此为依托而发展和演化。《老北京——胡同篇》扑克带您走近形形色色的北京胡同,以追寻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体味北京特有的春节民俗民情,感触博大精深的京味文化。《老北京——老行当篇》系列扑克则遴选出108个最具老北京特色的活跃在胡同里的老行当,并分别配有珍贵而精美的旧图,重现当年趣味盎然的市井生活和世情百态,为读者展开一幅老北京“清明上河图”式的巨幅长卷,是研究当时社会、民俗的生动史料, 更是独具北京地域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时光荏苒,昔日京城的旧影已离我们远去。让我们借助本系列扑克牌,共同穿越历史时空,去领略老北京市井繁华、百业匆忙的独特风情和魅力。
4、店铺民俗:诞生于清末的众多老字号店铺是古都北京商业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京城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前夕,人们走上街头,走进这些老字号,置办年货,采购礼品。店家也推出各种促销、打折、降价的措施来吸引顾客上门。在《古都遗韵——京城老字号》扑克中, 方砚大师笔下的京城老字号,描写精致,刻画逼真,再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北京商业名店的原貌,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更具有历史传承价值。
三、中国民俗主题扑克牌的收藏与投资
经过笔者多年收藏和研究的心得,中国民俗及春节主题扑克牌都具有特别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许多民俗主题扑克特别是生肖扑克往往是根据特定 的年份设计制作的,并不是长线产品,印数都非常少;
2、生肖民俗扑克大多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文化礼品, 真正用于收藏的很少,所以可以说存世量很小;
3、许多生肖民俗扑克都是名家的绘画、摄影、剪纸、 雕塑等艺术作品,观赏性很强,深受藏家和大众欢迎和喜爱;
4、许多生肖民俗扑克都是根据生肖主题设计的不同形状的异形扑克,这种异形扑克不仅深受中国民众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深受国外藏家的青睐。
健康解读春节民俗 篇3
民俗1 腊八喝粥
健康理念: 冬日喝粥,暖胃暖身
农历十二月初八,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风俗,从此揭开了过春节的序幕。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寒冬腊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了御寒和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抵抗力,进食营养丰富、热量较高又易于吸收的食品,是最好的养生选择。腊八粥中大多是偏于温补的食材,白米、糯米、小米、黄米、紫米等谷类可补养五脏、补益脾胃,红豆、黄豆、黑豆等豆类可健脾润燥、补血益气,核桃仁、花生、红枣、莲子、榛仁等干果可滋养肝肾、益智安神,慢火煮食则易于消化、吸收,熬好后再放入瓜子仁、松子、葡萄干、白糖等,香甜糯软,热气腾腾,喝一碗身上暖洋洋、心里甜滋滋的,正是寒冷季节的补益佳品,尤其适合身体瘦弱、肠胃娇嫩、惧怕寒冷的老人和小孩。
要注意什么?
寒凉谷物少放或不放
偏于寒凉的五谷杂粮如绿豆、薏米等要少放或不放,因为寒凉食物不适合在寒冬腊月大量进食。但对那些身体强健、素有内热的年轻人或火娃娃们来说,少放一点寒凉的食材,配合大量的温补食材,又有清除内热的辅助功效。
糯米不宜多放
糯米过于黏稠,不利于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吸收。
甜度不宜过高
容易胃酸的人,可配吃些爽口的小咸菜。
坚果需控制量
坚果补肾健脑,适合生长旺盛的孩子食用,但细水长流才好,不宜一次吃得太多,以免引发内火。
民俗2 二十四,扫房子
健康理念: 洒扫除尘可防病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腊月三十除夕,洒扫庭院、居室,做个彻底的大扫除,是迎春日的惯常节目。洒扫除尘的习俗来自远古的尧舜时代。
其实,洒扫除尘就是大搞环境卫生。古人不清楚很多瘟疫、疾病是由身边滋生的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发的,有时荒唐地用疫鬼、邪祟来解释,而生活经验却告诉大家,洒扫除尘是预防瘟疫、疾病的有效方法。今天,人们难得古人的冬季农闲,但在春节来临之际,抽出时间做个彻底的大扫除,仍是明智之举。
要注意什么?
扫除时尽量减少灰尘飞扬
不要让孩子身处扬灰中,免得沾染有害物质。因为孩子活动多、出汗多,衣服上、皮肤上更容易吸附灰尘。
不便清洗的物品拿出来透透气
一些平时不便清洗的物品如孩子的床褥、图书等,可以拿出来吹吹风,或者放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尽量不要留下清理的死角。
民俗3 挂福贴联
健康理念: 驱逐害虫
节日里户户张灯结彩,要在住宅的大门贴上红纸黄字的喜庆春联,剪出精巧的红纸窗花贴在窗户中央,或者干脆在黄纸上写个大大的红色福字,倒挂在门楣、房脊、橱柜上,显示福气到家,更添喜气。
古时候,流行黄纸朱书,富贵家庭会用贵重的朱砂研墨来书写、画图,因为朱砂颜色鲜明持久,还有安神定志、驱杀害虫、发汗解痘毒的药用功效,期望使瘟疫邪气逃遁、家人百病不侵。此外,民间还有插柳枝、佩桃符的习俗,也与驱逐害虫、病菌的意图有关。
要注意什么?
不要盲目照搬
古人推崇朱砂,视其为“药中神圣”。但朱砂内含阴汞,火炼则有毒,必须谨慎使用,尤其要远离孩子,不可盲目照搬。
回归自然最好
为了孩子的安全,不妨回归到自然生态的桃符、柳枝更好,因为桃木可辟邪气,称为仙木、“五木之精”,柳枝可祛风热,禀春生之气甚厚,二者无毒而具驱邪保健功效。另外,有些花哨的印刷装饰品并不环保,不要让孩子接触太密切。
民俗4 燃鞭焚香
健康理念: 硝烟药香可驱散病菌
早年间,除夕之夜,全家除了放鞭炮,人们还集中在房间里,点燃皂角、苍术,或焚烧家中剩余的陈年草药,让烟气熏一熏,打几个喷嚏或流几滴眼泪,号称可以躲避来年的疫气。
爆竹的硝烟或药物的烟气都有杀灭、驱散空气中病菌的功效,尤其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效果更好。当然,现代生活中,有了消毒水、空气净化剂、紫外线消毒灯等便捷高效的新方法,不必再用烟熏的土办法了,但适当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仍然不可忘怀。
要注意什么?
放鞭炮以安全为上
购买正规的产品,在指定的地方燃放,而且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安全的距离。
最好使用环保、自然的清洁用品
这样的用品在屋里使用比较安全。另外,最好在孩子外出时做房间的空气清洁,避免残留浓重刺鼻的清洁剂味道,伤害孩子娇嫩的呼吸道。
民俗5 逛街玩耍
健康理念: 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春过后,万物开始萌动,但生发之力不足,所以要适当增加运动,动则生阳气,是很好的调节方法。民间传统的各项春节活动,如大拜年、祭祀祖先、走亲访友、游花市、逛庙会、闹元宵等,就是调动大家外出活动,正应了春阳发动。
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更是闲不住了,放鞭炮,抖空竹,抽陀螺,骑竹马,放风筝,掷沙包,弹弹球,学打仗,个个跑得满头大汗、小脸通红。还有一个立春日打春牛的习俗,用黄土和泥,塑成耕地老牛的形状,让孩子们拿着柳枝使劲鞭打至稀烂,将春牛泥撒在屋檐下,寓意新年丰收、害虫不侵现在的孩子们电子游戏多了,户外活动少了,宅在家的多了,结伴游戏的少了。想想春阳的含义,想办法做些调整吧。
nlc202309021528
要注意什么?
衣着要上薄下厚
初春时节,乍寒乍暖,衣服应该上薄下厚,以养阳收阴。天气暖和后,要渐渐减衣,遇到春寒料峭,要及时加厚衣服。
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春季要多做户外运动,但要注意外出活动的安全保护,让孩子平平安安。
民俗6 吃五辛发物
健康理念: 发一发可助春气生发
春气初至时,万物随阳气萌动的力量还不足,需要借助五辛发物的力量来生发。同时,经历了一冬的棉衣厚服、肥甘温补,体内难免会蕴积热气,也需要借力生发。因此,正月初一至十五,适宜吃些辛散发物来引导气机发散。
传统上,成年人有春食五辛的习俗,进食蒜、葱、韭、薤、姜等五辛发物,以助春气生发,还可以呼朋唤友相邀喝点屠苏酒、椒柏酒,畅行春气,号称:“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孩子不能饮酒,也不太能接受辛辣的气味,可以给他吃些生菜、芽菜或者喝些清淡的粥类来达到保生发的目的。立春日有吃春饼的习俗,薄薄的面饼,卷上些清炒的豆芽、豌豆苗、韭菜、韭黄、春笋丝、鸡蛋饼、瘦肉丝等,荤素搭配,既取了诸芽的升发之力,又有迎新之意,能让孩子胃口大开。
要注意什么?
选择发物有讲究
春月所吃的发物,不是平常所说的鱼虾、牛羊肉等荤腥食品,这些虽有发散之力,但温热动火,反而容易导致积热难泄,必须选择清淡的菜芽、菜丝,才能发散、清火两全。
不同体质有不同讲究
有食积、内热的孩子,通常口唇红、手心热、小便黄、大便干等,要注意消导食积,让大小便通畅。有些孩子汗孔紧闭,身上无汗,往往会加重体内的蕴热,最好做碗香菜葱白汤,让他趁热喝下,让身上微微汗出才好。
民俗7 沐浴净身
健康理念: 远离疾病
干干净净迎新春,当然还包括沐浴净身的习俗。现在,城镇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沐浴已成家常便饭,不再成为过春节的重要环节了。
细细回味古人的生活习俗,沐浴不仅是净身的简单事情,还有很多讲究在其中。除夕之夜,士族乡绅要用枸杞叶煮水洗浴,令人皮肤光泽、百病不生,取意延年长寿。正月初一或立春日,要用青木香、兰香、荆花、零陵香、白檀、白芷、橘皮等,煮成五香汤,给上学的孩子洗浴,舒发春气,寓意学业有成、快乐成长。还有用葫芦藤煎汤给孩子洗浴的,期盼他远离痘疮、麻疹等出疹性疾病。
中医的经验,用辛香发散的汤水洗浴,有助春气舒畅,确实可以减少或减轻一些病患。有条件的家庭,不妨依照古人的做法试一试,给孩子来个香浴泡洗几次,为节日增加点别样的新鲜感。
要注意什么?
药液不要太浓
给孩子洗浴准备的香汤,可选些辛香发散的药物煮汤,也可选用一些流行的儿童香浴产品,浴水宜稍温些,能发挥香散功效即可。另外,药液不能太浓太烈,以免刺激宝宝娇嫩的肌肤。
沐浴后按摩全身
香浴后还可再给孩子捏捏脊,做一做全身放松按摩,有利于他的身体健康。
避免着凉
洗澡的时候,最好在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洗,注意避风,小心着凉。
春节民俗作文 篇4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民俗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民俗作文 篇1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习俗作500字文二: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啊,春节的习俗真多,让我搞也搞不清.
春节民俗作文 篇2在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在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在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在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在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在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在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以上就是我家乡——福建的春节习俗。小伙伴,一起来,更精彩哟!
春节民俗作文 篇3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每到这时,大街上总会挂满红红的灯笼,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有这样独特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扫尘房,腊月二十六,蒸枣饽饽。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十五过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蒸枣饽饽了。每年我都会参与。蒸枣饽饽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准备好,放在温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来,面就已经发得白白胖胖,轻轻用手一戳,面软软的,像一块橡皮泥。
把做枣饽饽的材料,便可以开始做枣饽饽了。先揉好一块儿面,再找到它的中央,开始插第一颗枣,再顺次把枣插在第一个枣的上下左右,每一边为四颗。
看着妈妈手上那娴熟的动作,一个又一个的枣饽饽从她手中诞生了。我看着这些挺简单的,于是便想尝试一下。先揉面,我好像是没有劲儿怎么的,面揉了好长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变的光滑,只好求助于妈妈,妈妈帮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难了,我不会插枣儿,刚把面提起来,还没来得及插枣儿面便瘫了下去,这时姥姥就会对我说:“阿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要轻轻松松享一辈子的福哦。”
蒸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用来做小猪,小猪的耳朵和鼻子,我们用了红糖面,把红糖放进面里揉,便成了红糖面,用大豆做小猪的眼睛,那样子,还真是可爱。
做完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还做了元宝,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
一个个白胖的枣饽饽出锅了,这些可爱的饽饽里包含着对家人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传承,却包含着每一个人的爱,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传承家乡的传统风俗。
春节民俗作文 篇4传统的年,虽然说是农历初一,可腊月二十四,人们就开始了迎新春的第一项任务——大扫除。现在,人们越来越不乐意大扫除了。因为大扫除得把家中大小物件搬出去,然后打扫房间。殊不知,这大扫除有扫去晦气,扫去霉运,辞旧迎新的含义。大扫除后,腊月二十五——二十九的日子,大家就可以筹备美食啦。在食物中,馒头是最讲究的。点心包子豆包可以不限数量,枣花和大馍有数量限制,还有两个大面盘,两个刺猬和一个面枣花。
大年三十那天,有个特别的习俗,叫做”请坟“。上午,人们贴好对联后,备好黄骠、锡箔、枣花、鞭炮、石灰,吃过饺子,就要请坟了。人们会将备好的东西(石灰除外)放到一个篮子里,到祖先坟前祭拜,按老一辈的说法,叫”把老人的魂儿请到家里“。回到家后,用石灰在大门口,屋门口,窗台下圈个半圆,有时还配以各种装饰。每年爷爷在撒石灰时我都在旁边盯着看,有时自己还撒两把石灰。石灰圈的传统造型是一个半圆上面插着三把古代兵器,中间一把最为精美。不过,造型一代代流传,也发展出了其它的各种样式。
大年初一,这是人们都期盼的日子,小孩子在拜年后可以随意嬉戏玩闹。年的传说,我所知的有两个版本:一说是个白胡子老头识破了年怕红色、烛光和鞭炮声;二是说有个小孩,枕头下放了个红纸包成的小包,里面有几枚铜钱,镇住了年。尽管这些只是传说的,但过年的红福字、”守岁“、放鞭炮已成习俗。
按我家的规矩,初二拜姥姥,初三拜老姨,初四拜老舅,初五拜老姑。初五这天一般人家都拜完了亲戚,这天就俗称”破五“,按习俗,这天不能用剪刀剪东西。
至此,”年“这个忙碌的节日就过完了。这些经历是我在家乡过的新年。不知道城市的新年和家里有什么区别。但一定也是这么欢乐,温暖,其乐融融。
春节民俗作文 篇5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是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与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与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与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民俗作文 篇6在中国,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节,一年一度,规模浩大,习俗盛多,在其中的一个月里,大家都要享受这节日的欢乐。这个对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就是中国年。
从农历的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准备着过年的东西。人们似乎忘记了一年来的劳累,只管全身心投入到年的节日之中。其实,在中国人心里,过年并不是春节,应该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元宵节几乎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属于中国人的年。
腊月二十三号,俗称的小年,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不过,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祭灶,预示着过年的开始,从这一天起,人们就要在欢乐中忙碌起来了。
在传统的中国年里,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习俗,在民间,更有从小年到春节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些顺口溜,在民间家喻户晓,流传千年,是中国年节日的象征与传统。
经过七天的忙碌,人们就要迎接真正的新年了。从除夕开始,到大年初一,这是最高兴和热闹的时间段。到了新年,家家户户要团圆,在外漂泊的游子也要回家过个团圆年。除夕晚上,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也是团圆饭。传统的年夜饭就是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吃完了欢乐的年夜饭,接着就是守岁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除夕的一夜,家长还要向孩子发压岁钱。守岁,或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大年初一,互相拜年,祝贺平安度过了一年。到了初二,就是看望朋友和亲人的时间。这一天,人们要拿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朋友或亲人家拜年。
到了正月初三“归宁”节,女婿看老丈人、媳妇回娘家;
正月初四灶神节,恭迎灶神回民间;
正月初五财神节,接财神回民间;
正月初六穷神节,送走穷神;
大年初七“人日节”,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正月初八习俗谷日节,传说初八是谷子麦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的习俗天日节,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
正月初十地生日:石头生日老鼠嫁女。
民俗春节民风作文 篇5
早上,我和妈妈来到小菜场,采购了饺子皮、香菇、胡萝卜、鸭蛋、猪肉这些原材料,回到家先加工馅料。我当妈妈的助手,先把猪肉打成肉糜,香菇切成小颗粒,胡萝卜弄成蒜泥状,再把它们倒在一起,放上盐、味精、姜末、酱油、水等调料,最后打上一个蛋。我心有疑惑,妈妈一看便知,笑言:“加上一个蛋可对下锅后饺子皮起凝固作用哟!”哦,我恍然大悟,看来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啊!
摆好盘子,上面放好纱布,我就迫不及待地包起来。照着妈妈说的先把中间的边压紧,再把两边往中间一捏。哎,馅不听话地露出来,没办法,只好把这烂摊子交给妈妈补救。重新拿起一只,我少取了些馅摆在皮子中央,对折,小心翼翼地这里一捏,那里一压,哈哈,总算裹好了,可放到盘子中间时,它又像一个醉翁到了过去。妈妈仍在一边鼓励我,我包得越发起劲,一个比一个站得稳。
过了一会儿,我把饺子放进锅里,用沸腾的水煮着,不一会儿,饺子就像一个个活泼的孩童,涨溢着脸,我把它们捞出锅,迫切的心情使我吃它的脚步加快了,啊,真是香在嘴里,甜在心间!
包饺子,练技艺,过大年,乐甜甜!
春节民俗民风作文 篇6
首先“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就是:开门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到处是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谓“接年”。放“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气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大丰收。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说一些吉庆的话。一般鞭炮都是红色的,燃放后满地通红。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提高气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落花生叫长生果……。
这些就是我们浙江杭州过年的习俗。
春节民风民俗作文 篇7
今天,妈妈要为年夜饭准备炸丸子。妈妈取出了一些猪肉剁碎,加入一些酱料拌匀,丸子料就做好了。接下来起锅烧热油,当油温可以时,妈妈用左手握了一把肉泥,轻轻一握拳,肉泥就从大拇指和食指搭成的圆圈中钻了出来,形成了一个圆乎乎的小球。妈妈右手拿勺子刮下小球放入锅中炸制,等到丸子变得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今天妈妈炸了满满一碗炸丸子,满屋子都飘着浓浓的肉香味,看着堆成小土包似的丸子,妈妈跟我聊起她小时候的年。
她告诉我,以前过年,要囤积一大堆的年货。光是我们今天做的炸丸子,就要准备满满一脸盆那么多。每家每户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从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以前的年货很多都是自家做的,不仅要炸丸子,还要磨豆腐、打年糕、做馓子……每当这些重大事件发生时,街坊邻居都会来帮忙。以前做馓子的时候,还要把门板拆下来架着呢。做馓子那天,街坊邻居十几个人围坐在大门板旁边:揉面、擀面、切面饼、叠馓子,各司其职。一大堆人有说有笑:聊一聊谁家今年的生意火;聊一聊谁家的老人身体健;聊一聊谁家的孩子出息大;聊一聊谁家的猪养得肥……孩子们也不甘于观看,纷纷卷起袖子跃跃欲试,直到在大人批准下,捏了几个奇异的馓子后才下了桌,去油锅旁侯着了。一大批小馋猫流着口水望着锅里,就等着咬上一口那酥脆的第一锅馓子。今天帮东家,明天帮西家,一个年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聚集中过了一大半,日子也在热热闹闹中显得红火起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想吃什么东西随时都买得到,再也不需要囤积那么多年货从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了,所以街坊邻居再也不用聚在一起忙活了,过年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淡了。
初中中国民俗春节作文 篇8
一叩首拜佛祖
奶奶信佛,相信佛祖在我心头。人到齐了,奶奶就让我和妹妹去烧香拜佛,祈求平安。于是,我、妹妹和奶奶走进了客厅旁的一间小屋。
屋里有一张靠墙的桌子,桌子底下有几大捆儿香和一个打火机,桌上有两个神像,一个是玉皇大帝,另一个是观音菩萨。两个神像旁各摆了一个莲花灯,奶奶点着了莲花灯,又抽出六根香,点着,然后恭恭敬敬地把六根香插入两个神像前的两个鼎里。然后奶奶教我和妹妹怎样磕头:“磕头一定要一心一意,磕头时要在心里默念自己的愿望!”然后奶奶又说:“我先磕,磕完你们学着我的样子再磕!”我和妹妹点点头。奶奶微微一笑后,脸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她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站在桌前后退了一步,双手合十跪下来恭敬地磕了个头,接着奶奶又磕两个头,才站起来走到一旁。我在旁边看着奶奶的动作麻利到位,心想,这可是奶奶长年累月积累的成果啊!
该我了,神啊,请宽恕我,我可是第一次这样磕头,可能姿势不好看,动作也不麻利哦!我跪了下来,学着奶奶的样子,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心里默默念着:“希望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永远平平安安!”我磕完后,妹妹也学着我们的样子磕了三个头,然后,我们就去客厅吃年夜饭啦!
二叩首,拜爷奶
春节的民俗故事 篇9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zhi,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历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春节传说之三: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春节传说之四: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篇10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在过年时集中体现出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而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上海、广东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调查显示,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有些也已经“落伍”.但仍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加入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春节习俗过春节。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顺德春节民俗调查 篇11
——何志樑
春节到了,全国上下都在欢庆春节。全中国的迎接春节的习俗大体上都是相同的,如除夕吃团圆饭,初一去拜年,初二回娘家等等,但是各个地区都会有其地区所特有的过春节的习俗,我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自然要对顺德的春节民俗进行一番调查。
每年春节,顺德民间总有不少流传久远,习以为常的风俗。不过,从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风俗中,若我们能从一个故事、一段传说甚至是一种习惯中探赜索隐,钩沉回溯,并在热闹非凡的喧哗中辨析那沉积日久的历史与文化痕迹,还原其真面目,或许对我们身处其中的顺德文化有一个更直接与理性的了解与理解。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了一些应该是顺德特有或比较突出的春节习俗:
(一)堆英雄
顺德以前在旧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除夕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风俗叫“堆英雄”。这个风俗流行在乡间。陈荆鸿先生回忆说,每年十二月二十四入夜后,大人们都拿着一个畚箕,放上一些禾秆草,一起放到门外烧掉,一边烧,小孩一边提着小灯笼在门口齐声用乡间俚语唱着儿歌:英雄英雄,日头红,富贵翁,白须公,担银入门栊。另外,每家都在门栊头、酒醋埕、米缸盖上点一盏小油灯,让一室尽光明。因而清末有一首竹枝词描绘其景:毕竟英雄何处唤,嫁家先点醋埕灯。这一古老风俗现已难寻旧迹。笔者专门询问了一直留意顺德风俗、家住容桂的书法家周冠登先生,他说小时候曾依稀听别人说过这种风俗,但从未经历和见过。不过,奇妙的是,在番禺的小谷围上也有“堆英雄”的说法,但内容稍有差异。他们是将旧年的春联撕下来和红纸一起焚烧,燃起熊熊烈火。因在广东话中,春联的“红”与英雄的“雄”同音,因而他们以此期盼来年生活如火般红火。或者这是自远古一直流传至今的一种对火的崇拜遗风吧?因在古人眼中,能杀菌灭瘟的火具有神秘的力量。顺德人至今称“搬家”为“搬伙”,其实应写作“搬火”,因为原始时代火在他们生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家庭搬迁,他们最关注不是家具,而是那不灭之火。
这一民俗到现在已经十分少见了,调查当中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全部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习俗,我得知这个习俗也是走访了老一辈的人才知道的。可以说,这个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淡化于我们的生活。
(二)逛花市
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没到年廿七,顺德各乡各县便已选好了地址,摆开阵势办花市。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顺德人选的过年植物一般有两个原则:要不植物有好听的名字,如: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要不就是看上去大富大贵艳冠群芳的,如:牡丹、菊花。除了这些,桃花也颇受欢迎。顺德有一个叫连杜的乡,世代以种植桃花为业,这更助长了过年插桃花的风气。桃花寓有:“大展鸿图(红桃)”之意。一树桃花开满枝,是一团粉红,娇艳动人。桃花往往从桃花地买回来,便宜的要四五百元一棵,中档的千来元一棵,高档次的六七千元一棵,亦不足为奇。桃花购买回来后一般插在昂贵的大花瓶中,有心思的人,还会将零钱放入红包中,用红线穿好挂在桃树花稀的地方,以弥补花中空缺之处。
这一习俗可以说是调查当中最多出现的了,每年的年廿五到年三十,顺德都会有大型的花街,而顺德人们最喜欢的应该也就是逛花市了,买上各种各样的花装饰家居,带来一年的好运。
(三)利市钱
每到大年三十,顺德昔日便有“祀祖,家人聚饮”,曰“团年酒”。团坐达旦,曰“守岁”等习俗。昔日苏东坡也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的诗句。
在顺德,当年长辈有“相遗以物,曰‘馈岁’”的习俗。其中,自然有压岁钱。“压岁钱”本质是“厌胜钱”。“厌”即“魇”,“厌胜”就是“战胜妖邪”。故老相传,一年当中小孩可能会碰到各种病灾,此钱傍身,可除病灾。后来音义讹传,便成为今天的“压岁钱”。
“利市”钱的演变也大致相同。北方管这玩艺叫“喜钱”,但顺德人一直沿用古俗称“利市”。其实这一说法宋代就有。当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娶妇》就将“喜钱”唤作“利市”。他写道“娶妇至儿家门,从人及家人乞觅利市钱物”。不过这一说法还得追溯到商周时代。《易经·说卦》中就有:“为近利、市三倍”文字记录,后来渐成“利市三倍”以喻商人牟取暴利,再到后来,就产生“做生意赚钱”之意,到现在就将“喜钱”与“幸运”混同一意。于是“利市”便有“能带来好运”的含义。不过,我们应将“利是”写成“利市”,不然就不知所云,甚至贻笑大方。
(四)贴春联
大年三十贴春联,即顺德风俗所谓的“易桃符”。相传,顺德清代书画大家黎二樵每年初一一大清早打开门,都会发现他的对联都被人揭走,于是,他微微一笑,又挥毫疾书,再贴一联,成为当年佳话。不过,最有意思的要数探花李文田。光绪甲午年冬末,朝廷钦命他为团防大臣,但他手头没有一兵一卒,于是,他用大红京笺撰写春联,张贴在自家门前,对联上书:欣逢淑景开佳宴,辜负纯衾事早朝。无奈中多少有点自嘲。如今,人们大多喜欢用成品的对联张贴,快捷省事,不过,缺少了那种对客挥毫,摊钱问字的悠悠古风。昔日的顺德人虽有不少“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对联,但寻常人家更喜欢“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这也折射出顺德人和谐祥顺,求实淡笃的风格。
(五)天官赐福
新春期间,很多人家门或家中都贴有上书“三阳开泰”、“五福临门”字样的红纸,但它们的来历颇为曲折有趣。
先说“三阳开泰”。这一词源于《易经》第一卦“泰”。古人认为十一个月阴气逐渐消失,阳气日渐来临,于是,从冬至开始,一阳生于大地;十二个月阳气更足,于是,二阳生于下;正月新春来临,阳气充足,三阳生于下,构成泰卦。三阳开而泰来。“泰卦”是最好的卦象之一,含“一切和顺,小去大来” 之意。另外,“阳”、“羊”同音,古代羊为瑞兽,“羊”、“祥”通假,于是便出现今天的“三阳(羊)开泰”。
至于“五福临门”,也是大有讲究。在《尚书/洪范》就清楚写着: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所谓攸好德就是乐施善事,慈悲为怀。考终命,就是得修善终。当年欧阳修曾有:事国一心勤有瘁,还家五福寿而康。所以,不少家门前都贴有五只蝙蝠的年画,以喻五福临门。
此外,不少顺德人家都贴着写有“天官赐福”的红纸,这习俗与道教有关。道家认为世界由天、地、水构成。所以,上半年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下半年中段为水官。不过,这“官”只指时空流动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并非官职。后来,道家吸收了民间信仰,将这三官奉为主宰人间福祸的大神,其中,人们最为信仰的便是恩赐福祥的天官,民间视他为福神。年画中的天官,身穿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持如意,慈眉善目,一派雍容。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是天官生曰,于是古时候民间到处张灯结彩,仕女嬉游,通宵达旦,城开不夜,所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顺德昔日也有“上元观灯,或作秋千百戏”的习俗,解放前元宵节的大良鱼灯还远近闻名,不过,现在我们仍能从璀璨的灯笼中回味当年盛况。
(六)年廿八,洗邋遢
时间:旧时在年廿八,现在集中在年廿六之后。所谓邋遢就是脏的东西,过年了当然要轻轻爽爽。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不仅要打扫卫生,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过年前的大扫除与往常不同,平时可以做表面工作,过年了,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
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这是粤语方言,简单来说就是在年廿八这一天一家人一齐大清洁。
(七)准备迎新食物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喜庆节日中总离不开佳肴,但是,顺德人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材料,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而是为了凭借这些材料来讨取吉祥的意头的。煎堆就是用糯米和糖、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在一起,然后揉成糯米团放在油中煎炸。有道是“煎堆过年少不得,形如金球滚滚圆,滚到锅里油一炸,金银滚滚满屋来。”说起煎堆,自然让人想到包角。包角的工序类似于煎煎堆,只是将角捏成荷包状,此二者皆为了讨个金银满屋的意头。再来说说灶头上,顺德人往往喜爱将池菇、有头的生菜、蒜、葱、芹菜、红萝卜用小红纸条捆在一起放在上面。池菇寓意生个小男婴。生菜寓意生生猛猛,而且是有头有尾的生生猛猛、体魄健壮。蒜,谐音“算”自然是希望多一些钱财可计算了。葱是祈求来年的开支松松动动,不要太拮据了。摆芹菜为求孩子读书勤奋向上的,谁让“芹”谐音于“勤”一字呢!
(八)过年忌讳
首先,顺德人在正月初一时不扫地、不洗头,无论地有多脏,头有多臭、多腻。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扫地,会扫走屋子里的好运气。正月初一,灶君从天庭返回,财神进过屋子里头,这样的好运气怎么能扫走呢?!这自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入乡识俗,入乡随俗,还是注意一下好。同理,由于头发的“发”与钱财有关。因此,“初一洗发来年难发”,哪里还有钱赚?除此之外,有个小习俗,就是说年三十晚是没有人洗衣服的。年三十晚洗的衣服年三十晚不干,需要年初一新的一年才干,是相当不好的兆头。因为在广东的方言中,“水”象征着金钱、财富,有道是“薪水”即工资之意。衣服上的水在上一年有余,在下一年却干了,岂非说明来年的钱财还不及上一年吗?因此,人们总把年三十晚的脏衣服留待来年——正月初一一早才洗。更有趣的是,顺德人有踩小人,又或者是打小人的习惯。而前者的激烈程度远不及后者。所谓踩小人,就是在年三十晚穿上新鞋子,新鞋子象征了新的一年中的是是非非,狠狠地将双脚踩进去,让他来年不得发作。打小人,近几年少见了许多,这一般是老太婆才有的行为。他们买来一双新鞋子,坐于手各执一只,将他们互相拍打,口中一边喃喃有辞地唠叨着。有些老婆婆发起狠来,会将一双崭新的鞋子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若被真小人见到了,还哪有胆量找上门来!另外,在新年的全过程中,是不允许讲不吉利的字眼的,例如“死”等。如果你想表达“累死了”,你只能说“累坏了”。“撞鬼你!”这样的广东方言是不能脱口而出的。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特别担心童言无忌,一旦成真,麻烦可就大了。因而在顺德,小童说了不吉利的话,就要吐出口水重新说一些好话,否则要被掌嘴。
(九)看土牛
如今的顺德,乡间已难见春牛。但是,在顺德昔日一直流传着新春看土牛的风俗。县志上也有“岁时迎春日,竞看土牛”的记载。就这一古老风俗,笔者有特意咨询了周冠登先生,他一听我说土牛,马上说,他知道此事。他说他有清代著名诗人黄丹书的一首关于顺德春节风俗的七律,其中就有这一风俗的描写,于是他朗声背诵给我听:昨日迎春出东郭,今朝迎春入城楼。老农田伴试秧马,官长县中鞭土牛。逐暖鸡豚散晴陌,赛神箫鼓闹芳洲。野人解作玉霖颂,早晚如膏过碧畴。他说,“官长县中鞭土牛”就是这种特异的风俗。
这一风俗很古老,《吕氏春秋》就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注解说:出土牛,令之乡县得立春节出劝耕土牛于东门外是也。这与黄丹书诗歌中描述十分吻合。
不过,这土牛并非真牛,而是用泥巴塑成水牛模样,在举行仪式前送到行政官署。等待立春那天,人们聚会官署前,等春官宣布立春时辰已到。于是,地方最高长官手持春鞭向土牛抽打第一鞭,然后地方官员乡绅按照身分高低依次鞭打土牛,直到打得粉碎为止。随后,人们就一拥而上,争抢土牛碎片,放到自己田中,期盼五谷丰登。不过,这一风俗如今已无。
这个习俗我听都没听过。
(十)春酒敬老
每年新春,顺德很多乡村都举行敬老活动。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风俗。《诗经》就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小注中说:月令,仲冬乃名大酋,秣稻必齐。仲冬,周之春正月,十月做酒,以备春用也。人们一年到头,躬耕田畴,到阳春普照,负暄闲坐时,也确应把酒闲话,互敬安康,人们在享受“春灯儿女对良宵”的愉悦时,更将充满敬与爱的目光投向家中长老,并真诚地奉上春酒一杯,以贺长寿。
古书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这是一种自古以来的德政,人们都十分注重推行。孟子说:天下有达者尊三:爵
一、齿
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以前的重大宴席,都推出年龄最大者具酒祭神,谓之“祭酒”,这也是一种尊老的风俗。如今,顺德乡村新春敬老活动,家家扶得醉人归,其实正折射出一种德政与古风完好的融合。
(十一)压年
现在顺德不少家庭在大年三十还是喜欢用猪手放到米缸,意谓来年“横财就手”。在昔日,顺德人都是将煎干的两条鱼放到米缸上,谓之“压年”。这个“压”在这里读“责”音。这里顺带要说到晋朝阮孚,他一贫如洗,但总身挎一囊,里面放着一块钱,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这个“看”字就等于这个“压”字,意谓守护,而鱼自然代表“年年有余”的“余”。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据宋代刘安靖的《时镜新书》中说:岁暮,家家具有肴蔌,谓为宿岁之储,以入新年,名为送岁,留宿饭至新年十二,则弃于街衢,意谓弃故取新,除贫取富。看来,我们乡间一些看似寻常的风俗其实都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充满古意的往日遗风。
(十二)谢灶
关于谢灶君日子问题,一般传统都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其实在古代也不断调整。《礼记》说:孟夏祀灶。汉代以后则是腊日。唐宋后则小除夕或前一天。
当年顺德籍学者陈荆鸿先生说:“乡村人家,厨房里也必供奉一方牌位,上面写着定福灶君四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一样有送灶之举,除了香烛宝帛之外,还备有一碗清水,一片方糖,水是表示清白,糖是让菩萨吃点甜头。”
李良晖先生补充说,谢灶在顺德乡间十二月二十二日已开始,不过那天谢灶多为官宦之家,二十三日多为读书之家。
当年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能与此多少有点渊源。因为古时帝王祭天地,而士大夫则祭门、祭户、祭井、祭灶、祭中溜、是为五祭。李良晖先生继续讲,二十四日谢灶者多为商铺贾人之家,二十五六日已没人谢灶,因灶君已离开灶子到天府汇报工作去了,因此,当年顺德就有一句“好做唔做,廿五六谢灶”的说法调侃那些做事拖拉或于事无补的做法。
不过,祭灶都由男性操办,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或许与阴阳有关,因月为阴,宜女性祁福,灶为阳,宜男性禀神。昔日祭灶还有祭灶文,大户人家大多读完祭文放进路中与祭品一同焚烧,让灶君一同拿到天上禀告天庭。另外,顺德习俗祭品中多有糯米糍,因为好让灶君吃后禀告时说话囫囵,也好让自家蒙混过关。
除了这十多个习俗之外。顺德的特殊春节民俗还有其他的,但也不一一详谈了。
总结调查结果,其中:“看土牛”、“堆英雄”这两个民俗几乎已经从顺德消失了,只剩下一些较为偏僻的地区可能还有这两个民俗;至于“压年”则开始淡化;而其他习俗依然保留着,其中,逛花市和敬老是愈加的发展,每年的花市都在不断地增大,敬老活动也越来越
丰富。
【民俗春节的作文】推荐阅读:
春节民俗活动的作文06-08
春节民风民俗的500字作文10-20
关于春节民俗作文06-30
关于春节民俗作文汇总07-23
民风民俗的资料春节篇06-30
陕西春节民俗05-10
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调查08-13
现代人过春节的十大新民俗08-26
中国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07-25
新年民俗的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