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精选11篇)
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1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我校在田径比赛中的成绩,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
二、组建队伍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认真筛选,从四、五、六年级中找队员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并集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
三、训练计划
我校的田径训练主要集中在每周星期二、三、四的下午(3:30——4:00)
第一阶段: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让学生熟悉训练程序,学会自己做准备活动,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的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市小学生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在市田径比赛中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四、训练措施
1、对学生项目的训练,我们体育组的老师有很明确的分配。
2、为迎接田径运动会,我们选择一些主训项目:60米、100米、200米;垒球、实心球。
3、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4、训练必须以学生身体系统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专长发展。
5、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的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系统的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綦江区三会学校
2020年9月1日
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2
一、组队与选材
学校在开始组建校代表队时,立即就面临如何选材组队,一个体会就是首先将选材面扩大一点,多选一些人进入校代表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小范围地筛选淘汰,对一些身体发展相对较慢,动作技术上又有特点的运动员多观察一些时间,不要轻易淘汰,否则容易将有发展潜质的运动员淘汰掉。学校选运动员时也应分成两类:一类是为参加区运动会而准备;另一类是选拔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的,进行长期的培养(他们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选材应当主要看:(形态选材)身体形态、上下肢的比例、臂展、身高……;(素质选材)短跑应注意力量、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反应时等等,中长跑应注意动作幅度、心肺功能、心力储备、小关节力量、动作的轻快程度等等,跳跃项目应注意肌肉力量、快速用力能力、跑步基本动作等等,投掷项目应注意选绝对力量好、瞬间用力快(分轻、重器械项目)、上下肢用力协调等等。
二、弄清学生各个年龄段身体发育特征
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选择训练手段、训练方法。例如:小学阶段,年龄一般在12岁左右,8~12岁是学生训练打基础的阶段,既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又要进行掌握初步动作的技术教学,而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育特别快,对动作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但持续学习动作的时间又比较短,根据这一特点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手段多样化,几个内容交替进行,兼顾发展身体素质。根据小运动员模仿动作强的特点,观看一些教学录像片、看一些本队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甚至让本队优秀运动员现场教学,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小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应多安排徒手的跳跃练习,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上肢力量练习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橡皮筋,做一些对抗拉伸练习。在对小学生进行技术教学方面应注意:练习时把握好运动强度(特别是初学时),如对放松自然跑的理解,开始时应把强度控制在50%左右,随着动作技术的逐渐掌握或熟练再逐渐加大强度和运动量,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进行比赛练习,学生之间一比赛就会把动作技术练习忘掉了,造成错误技术的定型,这样就不好纠正了。
三、训练内容的选择
力量方面:发展踝关节力量有静力起踵、直膝原地跳(可在沙坑或在锯末跑道上进行)、直膝跳过实心球(等距多个)、从高处(50~80厘米)向低跳跃然后再立即跳过实心球一至二个、跳小台阶上、负轻重量(10公斤左右)跳跃。发展膝关节力量的练习有高重心连续蛙跳、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多级跳远、大台阶跳上、徒手半蹲跳起、负重半蹲跳起。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有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抛实心球、悬垂屈腿上举、悬垂直腿上举。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有轻重量的上挺练习、橡皮筋的直臂扩胸、垒球掷远、橡皮筋正握屈前臂。发展髂腰肌的力量练习有橡皮筋直腿前踢练习(动作幅度大)、橡皮筋的屈腿前抬大腿、单脚支撑摆动另一只腿(屈膝前摆)、橡皮筋仰卧屈膝上抬腿(手应有支撑点即握点)。发展大腿力量的练习有半蹲跳起、负重半蹲跳起等等。
四、训练计划的制定
学校的业余训练一般都是下午进行,准备一次运动会时间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首先制定短期计划做一个介绍。将这一个月四个星期分成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以达到身体能够适应田径运动的需要,采取的手段是发展有氧耐力,慢跑为主;要求在慢跑中注意动作技术、慢跑中体会动作的放松与用力,一般跑2000~3000米。然后发展柔韧与牵拉,待运动员身体(指脉搏)基本恢复后马上进行较短距离的快速跑主要体会动作的放松与用力,次数应安排多一点。优先发展小关节力量、腰腹力量、柔韧等,不要在训练开始阶段就采取大运动量、高强度练习,这样会使运动员一开始身体、心理不能适应,对运动员自己建立自信心不利,影响比赛成绩。第二个阶段在选择训练内容上应是一些与专项紧密联系的,运动量逐渐加大控制好强度,运动员适应运动量也是因人而异,逐渐加大训练的难度直至与比赛一样。第三个阶段重点是专项强度的刺激,一定要有三到四次与比赛强度一致的训练,同时注意避免运动员受伤,尽量少安排容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帮助运动员分析该项目的难点、重点以及寻找关键技术突破点。第四个阶段运动量开始逐渐减少,适当增加一些力量练习次数,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来定,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情况,多加一点鼓励的语言以提高运动员的重视程度。
五、比赛中的临场指挥、以及赛前准备工作
新明小学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我校在田径比赛中的成绩,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
二、组建队伍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认真筛选,从四、五。六年级中找队员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并集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
三、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时间为前四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时间为两周,采用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明山区小学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镇小学田径比赛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四、训练措施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 篇4
在本次23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和为期一个多月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教研组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对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明确了本职工作,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体育教师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工作辛苦,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环境,是“露天作业”,“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灰”,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课外,早晚还要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竟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我们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预各种各样进修、培训,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勇于思考敢于创新,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认真选拔体育苗子
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选苗工作一样不可忽视。俗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把选苗的工作看做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事倍功半。然而,选苗工作要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无论在操场上课,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发现好苗去问,并作好记录。通过集训,观察学生各人的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如何。各年级都有运动员,这样选苗比较完整、准确,人队后队伍也较稳定,运动水平也会提高得更快。
三、比赛项目的慎重填报
因为我们在的是甲级队基本上是和城里的远动员进行比赛,城里学校的运动员爆发力和径赛方面的能力特别突出,所以我们运动员在项目的选择上要避开他们的长处根据学生的特长发展其他项目,除非学生的径赛能力特别突出。
四、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五、制定训练计划,从严进行训练
田赛项目,要有多年计划也要有近期训练目标。计划内容的安排应重视基础训练和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先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后根据专项的需要及运动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质训练,进而把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训练内容上更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培养节奏感,速度等良好感觉。在训练方法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采用多次训练法,每周训练8次,不管天气如何都坚持训练。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先进行各项素质练习,特别是加强力量和弹跳训练,一般是上午以基本素质为主,下午以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为主。在技术训练方面,对某些难以掌握的动作,自己比较肯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时间为三周,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我区小学生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参加运动会。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在小学生田径比赛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田径队训练计划(短跑100、200、400、)
准备活动
1、慢跑:排队慢跑8圈,或以出汗,跑热为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准备活动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主要目的是为压腿压肩做好准备防止受伤。
3、压韧带:压腿(正压,侧压,抬腿压,背压,拉小腿)
压肩(正压,双人配合压)
左右两侧交替进行,主要要求多耗时间一点点压开,压腿脚尖向前,要求循序渐进,防止拉伤。
4、行进间准备活动:踢腿(正踢,侧踢,左右绕环,小步跑,折叠跑,车轮跑,高抬腿,单脚跳,跨步跳,后蹬跑,加速跑)
行进间准备活动要求每个动作做两个来回(一个来回约20到40米)根据学生训练特点由教练选择动作。
短暂休息
短暂休息时运动员可更换钉鞋、坐姿压腿,补充少量水分和糖。稍作休息。
训练部分
训练部分由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构成。速度训练:(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3)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4)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5)胶带牵引跑或称拉牛(30—60米),4—5次X2—3组。
(6)反复跑80—100米4—5次X2—3组。
速度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耐力训练:(1)长距离变速跑800—1000米(200米快跑+200米慢跑+200米快跑+200米慢跑)
(2)150米快速跑5—6次X2—3组
(3)250米快速跑3—4次X2—3组
(4)500米快速跑2—3次X1—2组
(5)400米交代牵引跑或称拉牛2—3次X1—2组 耐力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力量训练:下肢力量1,、深蹲8—12个一组3组
2、负重半蹲20—30个一组3组
3、反卧位小腿折叠拉皮带20—30个一组3组
4、纵向蛙跳30—50个一组3组
5、负重提锺联系80—100个一组3—5组
腰腹力量
1、负重仰卧体坐30—60个一组3组
2、两头起30—60个一组3组
3、卧姿抬腿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4、卧姿转腿30—60个一组3组
5、反卧负重单头起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上肢力量
1、负重卧推8—12个一组3组
2、卧推30—60个一组3组
3、站姿快速卧推30—60个一组3组
4、坐姿上举30—60个一组3组
5、负重摆臂练习30—60个一组3组 小学生力量训练应作为辅助训练一周一至两次不宜过多,训练组数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训练周安排周一:速度训练 周二:大强度耐力训练
周三:以技术动作为主的调整练习周四:耐力训练 周五:力量训练
备注:
1、速度训练与力量训练可在耐力训练中穿插练习。具体周安排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具体训练内容根据上面列举方法由教练员视具体情况搭配训练。
2、另外短跑训练中应注意在训练中穿插对起跑、途中跑、冲刺跑、弯道跑的讲解和针对练习。
3、比赛前应注意训练起跑的反映能力和比赛战术的教学。
4、运动员除了必须的体能训练外还应加强营养补充和休息睡眠。
中长跑训练计划
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
一 一般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
二 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4~5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三 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0.5~0.8公里。
四 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
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
五 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一般安排,柔韧性练习每次都有3~5分钟;灵活性练习每周两次,每次10分钟,采用5~8个栏架跳跃练习;节奏性练习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采用跑栏板空。中长跑的技术训练比较枯燥,但又是重要环节,为保证他们牢固掌握正确合理的跑的技术,近年来我的做法是不单独安排技术训练课,而是坚持“基本技术天天练”。每次准备活动之后,安排3~5分钟的技术练习,矫正跑的技术及摆臂以及身体姿势等环节,训练时要求明确,示范正确,指导细致,队员精神、精力集中,效果较为明显。
具体训练计划:
常规准备活动(每天): 一 操场热身跑8圈
二 自主拉伸拉伸韧带2分钟 三 常规关节操 四 专门练习
1.原地摆臂练习:两腿前后开立,躯干自然正直,大小臂屈成90度,手自然半握拳,两侧前后摆臂。前摆稍向内,不超过身体中线;后摆稍向外,手摆至髋部。
2.原地摆臂配合腰髋练习:原地摆臂练习配合腰髋转动,腰髋沿身体垂直轴扭转,左臂向后摆时,左髋向前中转动,异侧成自然的反向运动。
3.小步跑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大腿稍抬起约45度,随即下压,小腿自然向前下方摆直,脚前掌快速向后扒地,随重心前移,积极伸展踝关节,以前脚掌蹬离地面。注意保持高重心和髋关节的伸展。;
4.高抬腿走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以髋带大腿成水平,小腿自然下垂,支撑腿蹬伸充分,注意两臂与两腿协调配合。
5.高抬腿跑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由高抬腿走过渡到高抬腿跑,注意动作的连续和节奏。
6.车轮跑练习:两腿交换蹬摆,充分折叠快速鞭打摆动,摆动腿摆至水平时,小腿由大腿带动做鞭打动作,前脚掌积极后扒着地,支撑腿充分蹬伸。注意两臂积极摆动配合。
7.后蹬跑练习:后蹬时支撑腿髋、膝、踝充分伸展用力,以脚趾蹬离地面。摆动腿屈膝向前摆动成水平,小腿自然下垂。注意两腿的蹬摆配合。
8.折叠跑练习:摆动腿大小腿积极折叠,大腿前摆,小腿顺惯性折叠,脚根靠近臀部,上体正直,两臂配合摆动。注意步幅小,频率快 9 加速跑练习
五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第一周训练计划
周一: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中长跑技术练习1.着地缓冲技术的训练
(1)由前脚掌过渡到脚尖和由脚跟滚动过渡到脚尖的慢步走,然后接快步走练习20~40米。
(2)小步跑接前脚掌滚动的加速跑练习20~40米。
(3)脚跟着地滚动到前脚攀的快步走接相同着地方式的加速跑练习30~60米。
(4)小幅度车轮跑接快速下压的加速跑练习30~60米。
(5)用前脚掌着地缓冲滚动至脚尖和用脚跟着地缓冲滚动至脚尖的加速跑练习
60~150米。
2.蹬伸技术的训练、(1)手扶栏杆做单腿支撑由上而下的蹬伸练习。
(2)低重心弓箭步跨步走30~60米。
(3)低重心的后蹬跑练习60~150米。;;;;
(4)后蹬跑接加速跑练习后蹬跑30~60米,加速跑60~100米。
(5)单足跳接跨步跳然后接加速跑练习60~120米。
(6)在完整的跑进过程中,进行迅速有力的蹬伸练习60~150米,并逐渐加大练
习的距离。;;
3.折叠前摆技术的训练
(1)单腿支撑,后腿连续做折叠前摆练习。
(2)由中速转入快速折叠跑30~60米。
(3)快速折叠跑转人折叠高抬腿跑30~60米。
(4)折叠高抬腿跑接折叠加速跑60~120米。
三 放松练习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二: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100米*3(每个间隔2分钟)
200米*2(每个间隔2分钟)
400米*1
三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三: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变速跑 一圈快一圈慢总距离12圈(前两个快跑速度在23S以内,后四个在25S以内,慢跑速度在40S以内)
跑完休息5分钟 重复一次
三 放松练习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四: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4圈计时跑(每圈控制在25S以内)
休息 5分钟 重复一次(每圈控制在26以内)
休息5分钟 重复一次(每圈控制在27以内)
三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五: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素质练习沙坑收腹跳(15个*3)蛙跳练习
(20M*3)
障碍跳练习(5个障碍*5)
三 放松练习
第二周训练计划
周一: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100米*3(每个间隔2分钟)
200米*3(每个间隔2分钟)
400米*2(每个间隔3分钟)
三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二: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100米 200米 400米200米 100米 每个间隔2分钟
一轮结束休息
五分钟
第二轮:100米 200米 300米 200米 100米(每个间隔2分钟)三
放松练习
周三: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800米计时跑(3分50以内)*3(每个间隔5分钟)
三 素质练习
(拉人跑)
四 放松练习
周四: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1500米匀速跑计时(6分50以内)*2(每个间隔10分钟)
三 素质练习
(提拉橡皮筋50米来*3)
四 放松练习
周五
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力量练习压杠铃
15公斤 半蹲跳*3
20公斤 半蹲起加20米加速跑*3
15公斤 左右脚前后交叉跳*2
15公斤 行进间弓箭步走来回20米*2
三 跳跃练习障碍跳(5个障碍*5)
四 放松练习
第三周训练计划
周一: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100米*3(每个间隔2分钟)
200米*2(每个间隔2分钟)400米*2(每个间隔3分钟)
三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二: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变速跑一圈快一圈慢总距离12圈(前两个快跑速度在22以内,后四个在24以内,慢跑速度在38内)
跑完休息5分钟 重复一次
三 放松练习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三: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800米计时跑(3分40)*3(每个间隔5分钟)
三 素质练习
(拉人跑50米*4)
四 放松练习
周四: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1500米匀速跑计时(6分30)*2(每个间隔10分钟)
三 素质练习
(提拉橡皮筋)
四 放松练习
周五: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素质练习沙坑收腹跳(18个*3)
蛙跳练习
(20M*4)
障碍跳练习(6个障碍*5)
三 放松练习
第四周训练计划
周一: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100米*3(每个间隔2分钟)
150米*3(每个间隔2分钟)200米*3(每个间隔3分钟)
三 放松练习
慢跑6圈加拉伸韧带5分钟
周二: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速度训练
300米*5(每个间隔3分钟)
三 素质训练 障碍跳
(6个障碍*10)
周三: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800米计时跑(3分40)*3(每个间隔5分钟)
三 素质练习
(拉人跑50米*4)
四 放松练习
周四: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八分钟匀速跑
休息5分钟后3分钟快走
三 素质练习(垫上)
四 放松练习
周五:一 常规准备活动
二 力量练习压杠铃
15公斤 半蹲跳*3
20公斤 半蹲起加20米加速跑*3
15公斤 左右脚前后交叉跳*2
15公斤 行进间弓箭步走来回20米*2
三 跳跃练习障碍跳(6个障碍*6)
四 放松练习
跨跳训练计划
开始阶段,前一周早晚时间,安排体能训练,让学生们的体能得到恢复与提高,后阶段在开展专项训练。体能训练(40分钟)
A、小步跑、高抬腿、交叉步、后蹬跑、跨步跳、弓步走 15米×2组
B、行进间的压肩、前后肩饶环、正踢腿、侧踢腿 15米×2组
C、交叉线跑、之字型跑、往返摸线 15米×2组
D、大步跑5圈 素质专项训练
星期一上午(速度)
1、韧带练习
2、素质练习
星期一下午(体能):
1、慢跑1000米
2、跳台阶 50次×3组
弓步走15米×3组
3、放松大步跑600米
4、跨、跳技术
星期二早上(耐力):
1、100米×3组、200米×2组、400米×1组
2摸线往返跑 3组
下午(力量):
1、跳跨栏 15米×3组 2、连续蛙跳 10米×3组
3、俯卧撑 10个×3组
4、完整跨栏、跳远练习
星期三早上(速度): 1、50米×3组、100米×2组、200米×1组
2、高抬腿20米×2组 “之”字型跑15米×2组 星期三下午(反应):
1、50米跑、40米跑、30米跑、20米跑、10米跑各×5组
2、背对听哨声起跑15米×3组 摸线跑3组
3、跨、跳技术
星期四早上(耐力):
1、100米×3组、200米×2组、400米×1组
2、摸线往返跑 3组
下午(力量):
1、收腹举腿15个×3组
2、侧腰起8个×3组
3、推小车练习15米×3组
4、跨越栏架技术动作、蹬地收腿练习星期五早上(体能):
1、慢跑1500米
2、跳台阶 50次×2组 弓步走15米×2组
3、放松大步跑600米 星期五下午(反应):
1、50米跑、40米跑、30米跑、20米跑、10米跑各×5组
2、背对听哨声起跑15米×3组 摸线跑3组
3、跨、跳完整动作复习
投掷
铅球属于力量性的投掷项目,除了要具备一般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有适应推铅球所需要的专项素质,同时运动成绩越好,对专项素质的要求也越高。铅球专项素质主要包括专项力量、专项速度、动作速度 以及专项耐力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专项力量,专项力量的最大的特点是爆发力,爆发力取决于速度和力量的结合,但是必须以基本力量为基础,而基本力量与速度力量又是相互相成、互为依存的。再从推铅球技术的动作来看,它不单纯是投掷臂最后快速伸直,而是全身进行继发性的爆发式用力。因此在提高专项素质的训练中,主要是发展全身有关肌群的爆发力。本人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不断摸索,发现对中小学运动员力量训练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增加力量,在不减少力量的情况下增加运动速度,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体育设施---健身组合器械,自编动力性练习组合,重点发展运动员手臂和手指的屈肌肌群、肱三头肌、肘肌、三角肌后部、胸大肌、背阔肌、腹斜肌、伸腕、伸膝肌群和屈踝屈趾等肌群。再把专项力量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一、动力性练习组合:
斜身仰卧起坐:20X3组 卧推 10X3组
双腿负重屈伸:20X3组 悬垂转体 10X3组
双臂负重上举:20X3组 50米加速跑3组
这一组动力性练习负荷小、中强度、非常适应中小学运动员发展力
量的训练,要求连续完成三组。(这组练习不仅不易疲劳,而且还能重复多次。
二、发展爆发力训练与铅球技术训练结合:
1.手指俯卧、连续抓不同重量的铅球。
2.用不同重量的杠铃快速前推、斜推、原地推不同重量的铅球。
3.连续蛙跳、阻力负重连续滑步。
4.负重进行体侧屈一体侧转的练习,用橡皮条牵拉完成技术动作,身体超越器械的练习。
5.负重半蹲起结合提踵的练习,持不同重量的铅球完成推铅球技术动作。
6.各种跳跃练习,快速跑练习。
三、注意事项: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隔天交替的训练方式;
2.在发展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时,结合发展基本力量练习,使专项训练负荷保 持合理的节奏;
3.在负重练习后合理安排放松练习,保持肌肉随意放松能力;
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 团结协作 展班级体育风彩
二、组织机构
主任委员:
何文轲
副主任委员:刘
斌
邓富强
肖晓川
杨
林
委
员:李
俊
朱贵平
侯义旭
何忠勇
杨正成
袁
鹏
陈铁军
罗中会
肖
亮
各班班主任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2012年10月18日至19日在永昌小学运动场举行
四、比赛项目(男女生项目相同)甲组(四、五、六年级)第九套儿童广播体操(集体)
4×100米接力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跳高 跳远 实心球 乙组(一、二、三年级)
第九套儿童广播体操(集体一年级除外)
4×50米迎面接力
50米
100米
立定跳远
投掷垒球
1分钟跳绳
五、计分办法
1第九套儿童广播体操以评委打分计入团体总分。
2、接力赛一、三、六年级按9、7、6、5、4、3分,二、四、五年级按7、5、4、3分计入该班团体总分。
3、各单项均录取前6名,按7、5、4、3、2、1分计入该班团体总分。
六、录取名次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1、各单项比赛录取前六名,前三名予以奖励。
2、一、三、六年级团体总分前两名予以奖励。
3、二、四、五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予以奖励。
4、每个年级分别评选一个班为体育道德风尚奖。
七、第九套儿童广播体操比赛评分标准
1、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学生参赛人数齐。
2、进出场有序,精神饱满。
3、做操动作到位优美,节奏感强。
4、运动服装统一、整齐。
八、评委组成
何文轲
刘
斌
邓富强
肖晓川
杨
林
李
俊
杨正成陈铁军
肖
亮
九、裁判工作人员分组安排
第一组裁判长:杨正成(负责径赛)计时长:杨正成
发令员:侯义旭
吴绍军
计时员:卓本蓉
刘
英
杜开萍
梁述东
贾
翔
刘
政
代
娟
叶继蓉
杨
俊
何玉龙
昝
倩
王友富
袁
鹏
何忠勇
杨超 第二组裁判长:肖
亮(负责跳高、跳远)
裁判员:李
俊
杨大福
郑晓燕
王
茜
王玉芳
陶清会
母广轩
贺
艳
陈龙全
蒋
蕤
第三组裁判长:罗中会(负责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投掷垒球、实心球)裁判员:李
雪
王孝琴
黄明艳
何红月
李
蓉
邓会明
李桂艳
杨
茜
陈蓉(小)
余
鸿
周云
张
蔚
第四组裁判长:陈铁军(负责公告、宣传、奖品、照相)
裁判员:杨
林
朱贵平
冯晓玲
陈
蓉(大)
李家碧
孙方军 安全保卫组:何文轲
刘
斌
邓富强
肖晓川
蒋
超
保
安
十、开幕式相关事项安排
1、全校师生操场集合(肖亮负责)
2、开幕式主持人(冯晓玲负责)
3、主席台布置(袁鹏负责)
4、音响器材(杨正成肖亮
何忠勇
杨大福
张登亮
杨超负责)
5、摄像、照相(侯义旭
孙方军负责)
十一、开幕式仪程
1、操场集合
2、领导就坐
3、运动员入场
4、升旗仪式
5、学校领导致开幕词
6、裁判员代表宣誓
7、运动员代表宣誓
8、请领导宣布永昌小学第三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十二、第九套广播体操出场顺序 4、3、5、2、6年级(主持陈铁军)
十三、比赛日程安排 10月18日上午
9:00 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 50米(1、2、3年级)100米(4、5、6年级)
跳远(6、4、5年级)
投掷垒球(3、1、2年级)掷实心球(5、4、6年级)10月18日下午
14:45 100米(2、1、3年级)200米(5、4、6年级)400米(6、5、4年级)跳高(6、5、4年级)立定跳远(1、2、3年级)10月19日上午
8:30 800米(4、5、6年级)
斯家场小学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篇6
为迎接市田径运动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在市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及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努力抓好校田径队建设,开展课余训练工作,使田径训练走上科学的轨道,真正使训练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好运动员梯队建设,层层选拔,充分利用体育活动课、课外兴趣小组发现人材、补充新人,努力用科学手段进行严格训练,不断提高训练质量。
二、目的要求
1、明确训练任务,发扬不怕苦精神,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培养运动员身在田径场,树雄心,立壮志,勤学苦练,争当优秀运动员。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训练中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加强纪律和精神文明教育,确保训练任务的完成。
三、教练:刘贤海
四、训练任务(分组不分家,要求共同参与训练,相互配合)
1、分组训练
第一组:60M、80M、100M、第二组:200M 400M、800M第三组:垒球、铅球第四组:跳高、跳远
2、在训练中,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贯彻大运动量训练。
3、训练主要手段:
1、跑类:A、跑的专门性训练;B、带物跑、追赶跑; C、耐力跑、计时跑;D、变速跑、弯道跑、定时跑;E、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全程跑;F、各种速度力量训练。
2、跳跃类:A、单脚跳、双脚跳;B、立定跳远、助跑摸高;C、负重跳、负轻物跳;D、蛙跳、多级跳。
3、投掷类:A、原地投掷、投准;B、侧向推球、交叉步投掷;C、满弓形、搭桥、转肩;D、举重物、深蹲跳、仰卧举、挺举;E、三步交叉、全程助跑投掷垒球。
4、综合类:A、仰卧起坐、立定跳远;B、负重跳、耐力跑、耐力追赶跑;C、全程加速跑、放松跑;D、各种竞赛性小型比赛;E、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F、测试成绩;G、对抗性比赛、适应性比赛。
五、训练时间
早晨7:00——8:00
下午3:50——4:40
分段训练:
第一阶段:选拔运动员:
第二阶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三阶段:参赛
六、训练地点
校内操场
七、运动员
五年级,共计20人左右
八、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校领导指导下进行训练,加强请示汇报,做好师生出勤记载。
2、根据学生特长,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量,注重科学训练,要求教一项,巩固一项,然后反复训练,严要求,严训练。
3、抓好田径队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做到在训练过程中不出现任何事故。
4、各训练周期必须有周期性、严密科学依据。
5、训练中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周密性、对训练中运动员心中有数,加大训练质量。
6、训练中注意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抓住各运动员的特长有针对性训练。
7、考虑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
九、后勤保障:总务处
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7
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是活动课程中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田径基本训练,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目的要求
1.田径队主要以选拔出来的有相当田径能力基础的学生为对象,以身体素质为训练的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专项知识和技能,发展专项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成绩.2.使学生学会专项锻炼的方法,培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3.培养一批有高尚的体育道德,能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有田径运动特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二.训练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 一般训练:包括跑、跳、投及球类、体操等各种运动项目的练习,还包括活动性游戏,提高学生常规及身体素质.专项课程:提高学生条件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协调性、柔韧性的练习.2.技术训练: 初学阶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正确形式.巩固阶段,使学生改进技术的薄弱环节,完整完善技术,掌握正确用力技巧,不断提高用力的程度,最终达到提高运动成绩.三.内容安排
1.全年训练分期:(技术分期)第一时期:第一学年11月至第二学期9月
(训练时期)第二时期:第二学年9月至第二学期10月
(竞赛时期)训练期:(开始到赛前一个月)一般身体训练55﹪,专项身体训练25﹪,技术训练20﹪.竞赛期:(赛前一个月开始到竞赛)一般身体训练30﹪,专项身体训练40﹪,技术训练30﹪.2.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具体内容
发展全身部位的一般力量练习:立定跳远、蛙跳、单脚跳、仰卧起座、掷实心球、跳绳、俯卧撑、拉皮筋等.各种形式有关跑的练习:变速跑、往返跑、越野跑、还有循环练习,活动性游戏、球类活动等练习.加强髋,腿.膝踝关节等有关肌肉群力量;进行追逐游戏活动;加强跑,高抬腿,后蹬腿,车轮跑.折叠腿跑,以及站立式与蹲距式起跑等练习.发展专门技术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时间、空间判断能力、定向能力以及听觉、视觉的反应能力,进行变换方向跑;弯道跑、追逐游戏、反应性游戏.加强关节向左右侧摇摆练习,发展一般柔韧性练习,进行压腿、踢腿、下叉等练习.3.周练习安排(因人而异,安排每天的训练内容)每周六次,以活动课大运动量练习为主,寒暑假集训为中心,赛前一个月为重点.(1)活动课课时训练安排: ① 准备部分:10’
任务:为基本训练的部分做准备.方法:慢跑,柔韧性练习,各种徒手操等.② 基本部分:60’
任务:学习和改进技术.进行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提高身体素质,(为主是速度与耐力练习)方法:(因人因项而异)③ 结束部分:10’
任务: 训练后,逐渐恢复到常态.方法: 放松慢跑,倒退走或跳, 放松练习,做轻松小游戏,球类活动等.四.保证措施
1.每日早上8:00-8:30(早操课),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活动课)2:50-4:30,(寒暑假)早上(6:00-8:00)全年训练400小时.2.参加训练的学生在选拔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训练.3.保证全年训练经费及各科补助保证训练的器材.4.重视选材,根据专项运动特点和要求,按照区运动会人员与项目要求测试.5.做好课后小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建立运动员档案,促进运动员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7.组织好各类竞赛,搞好小型多样的田径活动,普及提高相结合,促进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开展.五.注意事项
田径队周训练计划 篇8
田径队训练计划(周计划)
一、训练时间:星期一-星期五的上午6.20—7.20下午4:20~5:40,保证训练的时间能在每次1小时。
二、第一阶段理顺、摸清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从适应性的训练开始组织好队员进行训练,调整训练状态。(1-2周)
三、第二阶段加强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力量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能拿分的运动员进行培训,提高个人的技术。(3-5周)
四、强化素质训练,加强训练质量,调整训练的心态。(11-14周)
五、第三阶段(6周)训练进行调整控制阶段,尽量使队员能在这段时间里,得到充分的状态调整,转入学科的考试阶段,要求学生做好学科的复习。训练内容:
星期一:上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60米×2 ;100米×1;
下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3、快速跑:30米×3次;60米×3 ;100米×1;
4、专项训练: 100* 3+200*2+400*1+200*2+100* 15、放松
星期二:上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60米×2 ;100米×1;
下午:
1、慢跑400米×2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专项练习:小步跑10×3米接30米快速跑10放松跑;
高抬腿10米×3接30米快速跑10放松跑;
后蹬跑10米×3接30米快速跑10放松跑;
侧踢腿10米×3接30米快速跑10放松跑。
快速跑:60米×3次; 100米×2次; 200米×2次; 400米×1次、5、跳的练习:10级台阶跳×4次;
6、放松
星期三:上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60米×2 ;100米×1;
下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
5、速度耐力跑2X60米、2X100米、2 X150米
5、单脚跳左右腿各3 X20米,蛙跳3 X30M放松跑2X400M。
星期四:上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60米×2 ;100米×1;
下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力量训练(卧推*3,负重转体*3,两头起*3,负重深蹲*32)
5、放松
星期五:上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快速跑:30米×3次;60米×2 ;100米×1;
下午:
1、绕操场慢跑400米×2;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转髋练习等
3、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30米×3次;
后蹬跑30米×3次;
小步跑30米×3次;
4、直道快跑→弯道慢跑→直道快跑→弯道慢跑:400*65、放松
2011上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我校在田径比赛中的成绩,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
二、组建队伍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认真筛选,从四、五、六年级中找队员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并集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为镇运动会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为明年上半年的县田径运动会提早规划,我们在镇田径运动会后选拔镇内优秀运动员进行集训。
三、训练计划
我校的田径训练主要集中在每周星期一、二、三、四、五的早晨(7:10--8:10),傍晚(15:50--16:30)。
第一阶段:时间为前四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第二阶段:时间为两周,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
第四阶段:内部测试,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四、训练措施
1、对学生项目的训练,我们体育组的老师进行了明确的分配。
2、为迎接我县的田径运动会,我们选择了一些主训项目:100米、1500米、400米、800米;跳远、跳高;铅球、标枪。
3、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4、训练必须以学生身体系统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专长发展。
5、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系统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五、各阶段训练安排:
9月份:
1、通过兴趣小组活动选拔优秀体育苗子充入校田径队。10月份:
1、对选拔优秀运动员进行原始成绩的测试。
2、然后对运动员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训练项目。11月份:
1、对全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强化基本动作训练)。
2、制定详细训练内容(跑:训练内容;跳:训练内容;投:训练内容)
3、全体运动员进行力量与耐力素质训练。(内容:跳台阶、跨步跑台阶、、负重蹲摆相结合)(内容:变速跑、匀速跑、定时跑、计时跑相结合)12月份:
1、耐力与力量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2、对运动员进行专项测试并记录成绩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训练方法。1月份:
1、通过一个阶段训练进行小结。
2007年秋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10
1、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3)、训练与文考并重,努力提高队员学习的自信心,并实时监控。
2、训练重点:
重点抓短跑、中长跑、接力项目的训练,以争取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好的成绩,步入体育强校行列。
3、训练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1月。
准备期、过渡期:9月—校运会每周下午第三节下课后训练,学生根据训练计划自主练习。:9月—校田径运动会,开学初,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尔后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打好基础迎接校运会。校运会进行综合测试,检验训练水平。
巩固和提高期:校运会后—11月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下课后训练(包括班会、劳动课)。先进行校运会后的身体调整,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训练。
赛前期: 11月—比赛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下课后训练(包括班会、劳动课)。重点放在专项和接力项目的训练上,以便适应比赛要求。提高成绩。
计 划:
一、准备阶段:
准备期、过渡期:9月—校运会,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素质。
要求:
1、运动员出席准时;
2、队员之间能相互帮助,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为学校荣誉而奋斗。
3、队员与队员之间有竞争意识。
二、过渡期:
校运会~2010年10月,先进行校运会后的身体调整,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要求:
1、运动员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本阶段针对上阶段的掌握准度,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等,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通过教练的培养,使队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此外,应尽量克服寒冷的天气,注意保护队员身体,避免发生拉伤等意外伤病。同时通过定期的测试来检验队员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
四、赛前训练:
2010年11月—比赛日要求队员的训练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则再上一个台阶。赛前应注意身体,预防伤病,能保证营养。赛前1-2天尽量多吃高糖物质,增大体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调节好身体机能。
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2010年艺体特长生专业训练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学校艺体特长生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以什邡市2010径锦标赛和2010年什邡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中心,遵照学校艺体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帮助下,在艺体组领导的业务指导下,努力工作,科学训练,力争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队伍。
二、目的任务:
大力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及竞技能力,提高我校参加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整体运动成绩。力争在市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有较大突破。
三、田径队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男运动员15名,常年参加田径训练15名,其中高二4名,高一11名,有6名运动员参加过德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比赛经验欠缺,运动员整体身体素质不高,基本运动技能欠缺,协调性和灵敏性较差,要在今年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面临重重困难。
四、训练总体要求:
(一)训练时间:分为四个时间段:(两个学期和寒暑假)
1、两个学期:从每个学期的第一周开始到期末结束每周一——周五下午5:15——6:45,周日下午4:00——6:00
2、暑假集训30天上午7:30——10:00
3、寒假集训10天上午8:30——10:30,下午2:30——4:30
二、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专项素质发展相结合,且考虑个体差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
三、科学训练,注意运动训练安全,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及运动量,做好医务监督工作。
四、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讲文明、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与家长、班主任、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五、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与战术训练结合,时刻牢记比赛目标的达成。
五、训练阶段及训练重点:
比赛阶段:(3月16-5月20日)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兼顾比赛项目进行专项练习。
1、以速度、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一般耐力。
3、以专项训练为主,辅以技战术训练。
4、以校运会为契机检验技战术训练效果。
休整与基本训练阶段:(5月20-7月30日)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投掷、跳高、跳远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跑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比赛阶段::(9月1—10月17日)专项技术、战术养成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校内对抗赛。
调整与储备期:(10月18日-1月20日)
经过一年的训练与比赛,对每一个队员的进步与不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在新的训练周期里得以发扬与纠正。主要进行基本素质训练,为来年的运动成绩提高储备体能。
六、具体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4、耐力练习: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超人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台阶系列练习等
6、技术训练:
(1)跑的技术:起跑、途中跑、冲刺跑;
(2)跳跃技术:跳高起跳腾空过杆落地技术、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衔接及腾空步技术;
【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推荐阅读:
永昌镇梧桐小学安全工作总结10下10-08
永昌九年制学校体育工作总结02-07
2017小学田径队训练计划05-13
新明小学田径队训练计划06-29
小学部田径队训练计划方案09-26
小学田径跳绳踢毽训练计划03-07
青口中心小学田径兴趣小组训练计划06-17
永昌灌区09-13
甘肃永昌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