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2024-11-05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精选11篇)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篇1

7、金蝉脱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经过。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读写生字、生词。教学难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1)、检查生字词的朗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柿 搜 颜 椒 配 协 趴 恢 指名读,齐读。(2)、检查生词的朗读情况。

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叶茂 协调 恢复 抽搐 依依不舍

3、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先指名分段读,有这样三段比较难读,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抽查?(师选择345重点段进行抽查。这些段落生字多,句子长)

4、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分析字形,看看怎样记忆。

(2)、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利用仿真,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

搜 椒 协(3)、让学生描红,临写。(4)、检查生字的默写情况。

5、浏览课文,讨论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小组内讨论再指名说,教师小结。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傍晚时躲在柿子树上仔细观察蝉虫奇特动人的脱壳过程的故事。

板书设计

好奇心——金蝉脱壳的过程——开始歌唱声涯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篇2

1.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汉字演变、朗读、复现等方式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牢、丛”两个生字。

2.通过看图、换词、做动作等方式理解“伙伴、翱翔、丛林、嬉戏、唱不休”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4.能感知课文的韵味,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编拍手歌,试着押韵。

【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分享读书的乐趣)

1.出示课外读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简单介绍:这本书呀,可有意思了。瞧,这就是小主人公蒂皮。她从小跟着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中长大,与野象相亲,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豹子、狮子,一个个都成了她的好朋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生活吧!(课件配乐出示相关图片)

2.你特别想说什么?

一、顺势揭题

这一幅幅画面是那么温馨,那么和谐,小蒂皮和这些野生动物在一起,那么悠闲自在,真是令我们羡慕!今天的语文课,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走入大自然,走进野生动物们的家,学习一首保护动物的拍手歌《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配乐范读,初知文本特点

(1)让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王国吧!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音乐,师随着音乐范读课文,生拍手伴奏。)

(2)说说这首儿歌有什么特点?

预设:(1)它是一首数字歌。(2)从内容上看都是写动物的。(3)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3)自读课文,要求:(1)要把儿歌读得通顺、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下边的“小桃子”和“小树叶”。(2)把藏在儿歌中的动物找出来,用横线画一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这首儿歌的文本特点,是想努力体现一点: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并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味。】

2. 检查反馈,自主学习字词

(1)谁能把藏在儿歌里的动物找出来?

(生回答,师点击课件出示小动物和动物名称,带拼音。)

(2)小动物不见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

(3)教给方法,自主识字。

(1)仔细观察,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

生:都有一个“鸟”字。

师:火眼金睛。锦鸡、雄鹰、黄鹂都是鸟类,所以都有“鸟”字。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不光鸟字表示鸟类,“隹”字也表示鸟类。咱们的祖先根据鸟的特点造出了这个字。(出示课件:隹)“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找找哪些字带“隹”?(雀、雁、雄、鹰)

你再仔细瞧瞧,这个“雀”字就是“隹”加上了什么?(加上了“”。)

师:是呀,雀,一般指体型较小的鸟类。你看,我们的祖先多聪明,他们根据很多事物的形状造出了许多象形字,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来记住一些生字。

(2)这篇课文中还有好多生字,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编口诀、生活识字法,等等。)

那就请组长负责,小组内一起来记记这些生字。(每个小组一份卡片)

(3)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用不同的方法来记这些字,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这些词会读吗?一起读读。(保护、牢记、丛林、嬉戏)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时,“隹”部的引入是“追根溯源”,让学生感受祖先造字的特点,从而认识到识字时要讲究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同时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小组合作自主识字,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品读课文

1. 品读含有动物的句子

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呀!你最喜欢谁呢?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把关于它的句子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好听。

随机反馈: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理解“伙伴”的意思就是“朋友”。)

★你拍三,我拍三

雄鹰翱翔在蓝天。(理解“翱翔”。)

预设:看“翱翔”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右边都有“羽”字。)

是的,有羽毛的动物大都会飞。咱们的祖先就是聪明,造字的时候就想到这一点。看!雄鹰飞得多高,都飞到云彩上面啦。来,读读这个句子。

★你拍四,我拍四

天空雁群会写字。

师:天空中的“雁群”真的会写字吗?它们会写什么字?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老虎。

预设:

(1)(出示丛林图片)瞧,像这样,很多很多树生长在一起就是丛林。看,老虎来了。你来读。(丛林深处有老虎。各种形式读)丛林深处不光有老虎,还有———(狮子、鹿、狼、豹、野猪……)丛林是大家的家呀!

(2)(出示被毁坏的丛林图)看,怎么了,这还是丛林吗?这呢?这呢?丛林在渐渐地消失。

请看: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砍伐。平均每两秒钟就有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被砍伐。当我们失去森林时,我们也就失去了好多好多的生物……(课件出示)

看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3)是的,看着这一幕幕,每个学生都有所担心,但是请别担心,(出示蒂皮“荒漠天使”照片)瞧,蒂皮和她的家人都来了,他们从英国来到非洲丛林,就是一个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大家宣传:要保护周围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而且现在,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志愿者已经越来越多了!老虎呀,你可以安心生活在那儿了。来,让我们一起读:丛林深处有老虎。

【设计意图:由“丛林”入手,让学生感受丛林是动物们的家,咱们要保护动物,保护丛林,并通过“荒漠天使”蒂皮的出现,再次向学生渗透: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你拍六,我拍六

黄鹂百灵唱不休。(“休”的意思是“停”,将“休”换成“停”进行比较朗读,再次体会儿歌押韵的魅力。)

【设计意图: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将“休”换成“停”进行比较朗读,是再一次将“押韵”这一概念渗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儿歌的韵味。】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看图理解“嬉戏”。图片中这些熊猫在做游戏、啃竹子、爬竹竿……这就叫嬉戏。)

小结:用拍手歌的形式来写这些小动物还真是有意思。来,和同桌一起拍着手来读一读吧!(配乐)

2. 试编拍手歌

(1)说话练习:你还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

(2)原生态编儿歌:那咱们也来把这些动物编成儿歌,好不好?(试编三句)

假设1:学生有押韵。(刚才这三个同学,谁编得最好听?再次揭示押韵。)

假设2:学生没有押韵。(老师也想编,你拍三,我拍三,蝴蝶跳舞真好看。好听吗?为什么?)是呀,押韵后就更好听了。

(3)提供条件编儿歌(要求押韵)。

(1)集体完成: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感受“四”和“子”有押韵。(2)小组合作完成余下的题目。(3)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努力想体现层次感,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第一步的说话训练,第二步的原生态编儿歌,再到第三步的提供条件明确要求再编儿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优秀的儿歌具有韵味,编儿歌需要“押韵”。】

3. 品读课文最后三节

(1)读课文最后三节,说说你最想说什么。(出示句子:保护动物要牢记。)

(2)识记“牢”字、积累与“牢”相关的词语。

(3)再次欣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小结: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爱护我们的小伙伴———动物吧!

(4)同桌拍手读儿歌,会背的可以背一背。

【设计意图:学到这儿,“要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已经充分体现,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幅幅温馨的“人物合一”图一一出现,带给学生的是温暖,更是深深的思考……】

四、写字

1. 重点指导:牢、丛。

2. 点评。

【教后所思】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识字写字 字源 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8

【教学目标】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学习从字源出发学习生字的方法。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

【教学准备】

1. 查找“马、羊、犬、牧”的相关信息。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牧民在大草原放牧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从刚才的视频中,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真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美景。今天我们要从中学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动态的视频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视线。运用视频导入,为本次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大草原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不是呆板的,而是鲜活的。同时,视频的主题与本课识字内容相符,为学生的学做了厚实的铺垫。】

二、古今结合,字源识字

(一)学习象形字“马、羊、犬”

1.出示“马”“羊”的古体:。这两个字我们在《认一认2》和《认一认4》中学过,你还记得吗?

2.请学生指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出这两个字的。

(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如,什么笔画像牲畜的什么部位等)

3.你都知道什么马?什么羊?(预设:千里马、赤兔马;白马、黑马、枣红马;山羊、绵羊、羚羊,喜羊羊……)说得好的小朋友奖励读相应的字。

3. 我再来认识一种动物(出示:),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4. 出示字形演变过程:

5. 猜出它是什么动物了吗?(学生能说出来,教师就表扬;不能说出来,就出示“狗”字)

6. 指读“犬”。“犬”就是狗,我们在《认一认2》中曾经学过“狗”字。

7. 你认识那些字和“犬”字很像?(预设: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犬”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点”的位置记牢,如,点像尖尖的狗牙,点像嗅觉灵敏的狗鼻子等)

8. 在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类犬?(预设:警犬、导盲犬、牧羊犬……)奖励说得好的学生指读“犬”字。

9. 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牲畜的特点。古人和大家一样,根据它们的样子画了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字,这样的字叫做象形字。

10. 开火车读好“马、羊、犬”。

(二)学习会意字“牧”

1.出示图片: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预设:一只手里拿个根小棒,要去打牛;一个人拿了棒,准备放牛……)

4.再出示。找到哪个部分是“牛”,哪个部分是“手”,哪个部分是“小棒”了吗?

5.教师一边指着字中相应的部分,边说:这只手拿根棒,准备放牛;在古时候,放牛就叫“牧”。

6.出示“牧”字,指读,开火车读。最后强调:“牧”的意思就是放牛。

7.谁能给“牧”字找找朋友?(扩词预设:放牧、牧牛、牧草、牧场、游牧……)

【设计意图: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曾说:“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课文首先出现了四幅实物图,四个古体字和四个楷体字。编者暗示了教者可以从字源入手,帮助学生从文化本源上理解字义,从而识字。同时,识字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已知的走向未知的,由简单的过渡到较难得,也为低年级儿童的识字创设坡度。】

三、顺学而导,初感儿歌

1.有个小朋友很羡慕牧民,他也想放牧。看,他来了。出示书本图片:

2.教师拿出“马、羊、犬”的生字卡片,请学生上来贴在图片的相应位置上。

3.“马”字该贴在哪里呢?(预设:贴在小朋友骑的竹竿上。如果学生没贴出来,教师给出答案)这个小朋友把竹竿当马骑,我们把这根竹竿称为“竹马”。

4.小朋友骑着竹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学生自读课文。

6.检查字词读音。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gān la hái quē hēi nǐ ba

竿 啦 还 缺 黑 你 吧

zhú cǎo dì

竹 草 地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啦”和“吧”的轻声,“你”不要读成“lǐ”。“竹”是翘舌音,“草”是平舌音。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开火车读。

7.儿歌共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共有两句。根据句号和感叹号看出来)

8.逐句学习。

(1)请学生朗读第一句。

(2)正音,注意“的”和“啦”是轻声。

(3)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谁在哪里干什么)

(4)请学生朗读第二句。

(5)理解“缺”,就是少的意思。

(6)教师指导朗读长句的节奏,必要时范读:

还缺∕一条∕牧羊犬,

小黑∕小黑∕你来吧!

(7)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9. 指名读整首儿歌:哪位读书小能手能把儿歌完整地读好?

10.齐读儿歌:多么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儿歌读好。

【设计意图:识字是读好儿歌的基础,学生自学也是教师引导的前提。因此,本设计本着“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让学生灵活自主地学习儿歌,教师仅在重难点处作点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群组认知,练写生字

1.课文读好了,让我们请出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宝宝。出示:羊、犬、草。

2.你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好生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它们中都有共同的一个笔画。(预设:横画,长横)

4.在这三个字中,横画很重要,重要的笔画叫“主笔”。让我们来一一写好它们:

(1)教师范写“羊”:三横长短不一,但间距相等。最后一笔最长,稳稳地托住上面两横,竖在竖中线。

(2)教师范写“犬”:先写一个大,横画中等长,撇捺要伸展,点在右上方。

(3)教师范写“草”:扁扁草字头,下面一个早。两根长横画,下面横最长。

5.学生书写。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一拳、一尺、一寸”要做到。

(2)描红,临写。

6.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寻找共同的规律,写好不同的汉字”正是本设计培养学生读帖本领、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正确的书写姿势下写好每一个汉字。】

7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张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扫除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字理等方式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够灵活运用。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走月亮》,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在月光下散步,也可能会说在月亮上走等等,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给予肯定,导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吴然,回到他的童年,去他的家乡走走月亮。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读文,交流问题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完成了预习题。(幻灯出示预习题)咱们先在小组里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指名读学习提示:

1、小组内逐段轮流朗读,遇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读音准确,通顺流利,不丢字、不添字。

2、交流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交流,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师:听清楚了吗?好,注意:今天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进行分配并做好记录。开始吧!

(1)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检查互评

A: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一会儿请同学进行评价。(要求:评价时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B:交流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预设:①小组学习时任务要交代清楚,全班交流问题时,要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解答,学生说不透的,老师补充,交流过程中渗透解词的方法。另外洱海、点苍山、鹅卵石可以通过图片让孩子形象了解。②如果孩子没有说到“月影团团”这个ABCC结构的词语,老师可以提出,并让孩子进行扩充。】

2、读句、读词

(1)出示文中优美或难读的句子。

师: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文章中这些优美句子,自己先读一读。A:自读

B:请每组的*号同学读句子

【预设:学生读句遇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强调,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2)出示课文中易错的和需要积累的词语,开火车读。(重点识记多音字“载”)

三、自主识字

(1)开火车带词读字(2)交流记字方法

A: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B:老师讲解字理识记“照”字。

先出示金文“照”字:

①猜各部分表示什么?(左:手持火炬,招待客人;右:“召”招待)②演变→

演变→照

猜四点底代表什么(火的演变)

③观察结构,昭是声旁 四点底是形旁,了解形声字,找其它形声字。④书写。

(日光,明亮)

引申义→照耀,照射

(3)生字故事

师:又到了大家喜欢的生字故事环节了,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用到了哪些生字。(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四、整体读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大家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就像我们的课文一样还很有画面感,咱们再来看看课文,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导说清楚:“谁”和“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阿妈走月亮。

2、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了解这是作者的回忆。

回忆儿时“我”和阿妈走月亮。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3、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小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出示课文第二小节,齐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金蝉脱壳》,齐读课题,强调“壳”的读音。

二、出示学习目标

指名读

三、感受脱壳前

1、文章哪几小节写金蝉脱壳的过程?按什么顺序写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

2、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指名回答。

3、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

四、感受怎样脱壳。

1、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读一读感受一下。

2、蝉虫在脱壳时,肯定不是一下子就从壳儿里跳出来的,他身体的各部位得一样一样地出来,哪个部位先出来,哪个后出来,即它脱壳的顺序你们清楚吗?指名读第四小节,感受它的脱壳顺序。

它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背-头-脚-尾

3、合作学习:

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各部分出壳的描写各不相同,妙趣横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再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这样是按照蝉各部分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说,作者写得有顺序。

让学生注意,要想把头脑中的这清晰的场面表达出来,必须得控制好语速及要把一些重要的词语说给慢一点,饱满一点,如“头钻出来了”,“头”后虽然没有停顿,但必须得停一下,把这个“头”说饱满一点,这样才能更清晰地表达。

4、在蝉脱壳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 请大家欣赏这有趣的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的、艰辛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得自然协调,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

作者的的文字就如同摄像头一样,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观察仔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四、感受脱壳后的蝉

1、请大家自由读第五小节,同桌配合完成表格。

2、人的长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树的成长也要三年五载,可是蝉脱壳后翅膀的长大,颜色的变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面对这样一个瞬间,我不禁赞叹到——(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这个奇特里有什么?(神奇,特别,不可思议,令人激动)这个动人里有什么?(感动,震撼!)把你们所有的情感融入一句话——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蝉脱壳——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引读)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4、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的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五、总结全文

作者能够将金蝉脱壳这一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离不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一读与善于观察有关的名言。

六、当堂检测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来描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教后记】

教学《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我依循了如下思路:

1、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读导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奇特的情景。

2、在感悟的基础上,懂得仔细观察是揭开秘密、发现美好的金钥匙,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3、组织讨论,知道作者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让大家都知晓了金蝉脱壳的情形,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阅读和体验构建的过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叙述了“金蝉脱壳”时的情景。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动人的情景,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学生相应找出了“抖动”、“伸着”、“仰”、“扑”、“抓”、“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引导学生从细致描写中领略作者用词精当,形象生动的特点。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4、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 残忍 照料 至仁至义 无辜 和善 抚养 有始有终 小勺 拽着 聂荣臻(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学会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描述奶昔、色拉等的制作程序。

2、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并运用祈使句表示要求、命令、指示等。

3、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并能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任务。

4、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分析归纳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与用法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何表示量。

5、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能有所提高,能学会看和写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菜谱。

二、教学重点:

1、词汇:a banana milk shake, blender, turn on, cut up, peel, pour.2、重点句型: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First, „ Next, „ Then, „ Finally, „

3、话题: 围绕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

1、和运用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2、用英语对食物的制作过程进行描述。

四、教学策略:

交际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开展调查等研究,明确用中学、在交流中学习;

调控策略:通过合作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会自我评价;通过向别人介绍自己做过的事情、达到互相学习和拓展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新单词和句子,具体形象;利用多媒体也有利于情景的创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六、课前探究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带一种水果或蔬菜,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做水果拼盘。教师制作乃昔。课前探究的问题与方案:Do you like eating food?

What is a banana milk shake?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七、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Get the whole class to watch the flash video,and sing the song “One hamburer, two hamburgers,...”together.Step2 Presentation

1、Chat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 Show the Ss pictures of the fruits/drinks/food,ask them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drink/food?” S1:My favorite fruit is...S2: my favorite drink is..S3: My favorite food is...S4:...Present the new words in this part in the same way.2、Guess and attract the students’ interest T: What’s my favorite drink? Can you guess? Then the teacher shows the Ss a glass of banana milk shake, ask some to taste it.Then asks students “What’s this/ What’s in it?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it?”

3、Watch the video and present the structures Let Ss watch the video about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how Ss the sentences and the actions on the screen, ask them to watch and repeat.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a.Peel three bananas.b.Cut up the bananas.c.Put the bananas and ice cream into the blender.d.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e.Turn on the blaender.f.Drink the milk shake.Step3 Practice

Ask S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4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quickly,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A guessing game.Ask one student to go to the front and show him some pictures.let him look t it and act, and the others guess.Let Ss confirm the key words like “peel, cut up, put into, pour into, turn on, drink”.Step4 Listening and imitating T: Two Ss are making a banana milk shake.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hey make? Ask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put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correct order.(SectionA 1b)Let Ss listen and imitate.Step5 Pairwork T: Do you remember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If you can,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Then some students make coversations on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tep6 A task Ask Ss to work in groups.Let Ss make a fruit or vegetable salad they take.Ask each group to describe the process.Step7 Homework 1.Review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Make a milk shake for your family.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and write it down.十一、板书设计: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First peel„..Then cut up„„ Then put„„into„„ Next pour„„into„„ After that turn on „„ Finally drink „„

教学反思

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事物都在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是势在必行,由David Nunan倡导的任务型教学主张Learn by doing。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运用“在做中学,在做中用”的教育理念,对教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环境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各种行之有效的任务和活动,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高,学习效果非常好。

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篇8

年级 一年级 课题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四

上课教师 黄慧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 仔细观察课本P16页主题图,想一想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

“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

()1()()()5()()

()( )8 7( )( )( )( )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0

课时7气体摩尔体积 篇9

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是16:1

B.物质的量比是16:11

C.体积比是11:16

D.分子个数比是16:11 2.王教授在某次实验中制得下列质量的气体,则在他制的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A.1g H2

B.11g CO2

C.8g O2

D.4.5g H2O(g)

3.同温同压下某瓶中充满O2时重116g,充满CO2时重122g,充满X气体时重114g。则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0

C.32

D.14 4.在标准状况下,n mL 某气体的质量为m g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2.4m22400m22400n

B.C.nnmD.n

22.4m5.假设12C相对原子质量为24,如果以0.024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中肯定不变的是()A.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16g O2所占的体积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D.一定条件下,跟2gH2相化合的O2的物质的量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反应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

3B.XY

C.X3Y

D.X2Y3 7.如果某条件下a g 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2.4bc22.4ab22.4ac22.4b L

B.L

C.L

D.aNAcNAbNAacNA8.化学研究过程中有人提出“相对密度”这一说法:在同温同压下,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一定等于气体A的摩尔质量与气体B的摩尔质量,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d

B.5d

C.2.5d

D.2d 9.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16g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NA

C.氯化氢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氯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D.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10.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Mx表示的是()VNAA.以g为单位VL该气体的质量

B.以g为单位的1L该气体的质量

C.1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D.以L为单位的1mol该气体的体积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O2和1mol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B.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在标准状况下,1mol H2和1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两种气体组成的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二、简答题

12.同温同压下,SO2和CO2含氧的质量相等,则两者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13.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的O2和B容器中的SO2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B两容器的体积比为________,若两者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A、B两容器的体积比为________。

14.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4体积某气态化合物完全分解后产生1体积白磷(P4)蒸气和6体积氢气,由此可推断该气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XY2(液体)+3O2(气)=======XO2(气)+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密度为2.56g/L。则:(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16.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6L,如果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17.在标准状况下,对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进行分析,已知混合气体中只有氮和氧,而且不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氧的质量比总大于7:8,小于7:4,由此可确定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化学式)。若上述气体中氮和氧质量比为21:20,则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和下列实验药品:将一定量锌片与足量的稀硫酸在试管A中反应,量气筒B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甲管有刻度,甲、乙管可固定在铁架台上,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生反应的锌片质量为0.260克,实验测得生成的氢气体积为92mL,则此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L/mol。

(3)如果在此实验条件下,甲管的刻度最大值是100mL,则实验中称取锌片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4)为了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___________(填写序号)。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液面不再上升时读数

第5课时 十几减7、6 篇10

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5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

8十()=13 5十()=11

7十()=14 9十()=16

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教案

师:游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别致的景色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

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一年级下册教案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是十几减7、6。

师:计算十几减7、6,你有什么好办法?

《识字7》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朗读韵文,学习“宀 穴”偏旁。课时目标:

看图读韵文识字,学习与“宀 穴”相关的6个字及词语。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笔顺书空:裤。

二、继续指导观察比较偏旁部首,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图表,比较“宀 穴”的偏旁演变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与古文字、今文字,比较“宀 穴”的异同,3、指导学生读谁偏旁的名称。

“宀”读作宝盖头。“穴”读作穴宝盖。

三、看图读韵文识字(学习后两组词语)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图中的事物,并读出相应的词语。

1、小朋友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宀 穴”有关的两组词语。

2、看图:说说这些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3、相机出示有关词语的卡片,贴在相应图的下面: shi zhai ting wo chuang hu ku long 教 室 住 宅 家 庭 鸟 窝 窗 户 窟 窿

4、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6、让学生认读生字,正音。

7、通过字词的学习,小结“宀 穴”的用法。

8、用“室、庭、窝”口头扩词。

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房屋)第二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洞穴)

四、总结:

今天我们用了两节课,学习了与“礻、衤、宀、穴”有关的四组词语,知道了它们的不同用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又多了一种辨别形近字的武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近偏旁,通过形近来区别字的意思,并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读全文

1、读出轻快的口气。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导书写

1、看笔顺图,记忆“庭、窝、窗”的笔顺。

2、反馈。

3、学生描红书中的田字格里的今天所学的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今天所学的生字。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宀()穴()礻()衤()

2、填合适的字。

上一篇: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下一篇:珍重友谊的名言警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