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2024-11-05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精选8篇)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1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当前,管理创新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他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发展,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意义:管理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根本 性的变革,并重新选择和构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管理创新的途径

企业管理创新,根本的是要从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着眼,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是用内部市场化来优化生产经营要素配置。市场化是优化生产经营要素配置,协调各种关系的有效机制。我们企业在管理创新中,要大力推行内部市场化,变原来的行政管理为市场机制调节。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互为市场主体,互为结算单位。这一机制的运行,能够真正确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企业的销售,应建立多元化销售方式。来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营销策略的突破、也要靠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三是创立知名品牌。品牌是企业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和知识产权,也是高附加值的关键所在。品牌竞争成了企业竞争的焦点,我国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应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建塑、宣传,力争创出著名品牌。四是加强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谁在科技上投入多,谁在技术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占领市场,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优先权和竞争的决胜权。建立完善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储备和输出不竭的人才资源。五是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要创新,必然要打破陈规、常规。要逐步完善创新体制制度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方针政策,形成推广创新成果,重用创新人才的机制。积极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和创新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生机活力,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打造百年企业。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2

我们首先对目前算法验证过程的低效易错的原因做扼要分析。在传统的设计工作流程中,总体算法设计师提出设计规范及要求,然后将规范说明书递交给硬件和软件研发团队。而每个团队分别研发各自的测试方法,来验证自己的产品在功能上的正确性。这些测试方法通常都是依据工程师们自己对规划书的理解而专门和临时搭建的,由于工程师们通常缺乏正确理解规范书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工具,因此他们在实现规划书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总体算法设计师也许缺乏经验和工具,他们不能保证完全清楚实际应用中的所有要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开发过程的晚期,他们经常会发现他们的总体算法在实际环境中并不理想。同时,每个团队也是采用各自的工具和工作流程来研制数字、RF/模拟等硬件和软件的,这进一步限制了系统性能在这些交叉领域中测试效果,不同团队所研制的产品之间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因此,系统测试只能等到整个设计流程的末期,即在系统整合的时候进行,而这个时候要对设计做出修改是十分困难和昂贵的。由于大多数错误是在系统规划阶段造成的,传统的硬件、软件和ESL工具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们已假定系统规划书已经充分和准确掌握设计要求。

为了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成本、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实现系统早期测试和快捷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系统测试问题必须把整个流程的各环节联系起来,在整个设计过程的开始阶段加以解决。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此我们就几种有效途径作出分析。

1 早期测试

基于模型的设计为系统早期测试提供了较好的方法。这种方法为系统的算法设计、模拟、定型和分析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把算法和测试整合到系统模型中。系统模型成为系统规划书的基础,所有团队以这样的规划书作为设计参考和检测基准。这种方法针对所有团队提出了共享的、清晰的设计要求。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对系统和各部件性能进行早期验证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模拟,可以尽早发现在设计和部件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并容易纠正;

2)为了确保规划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和设计可以协同研发;

3)在各部件研制过程中,不断以模型做基准,消除了人为的检测误差并减少了理解错误;

4)设计者可以迅速评估利弊、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系统性能指标。

早期验证的方法目的在于及早解决导致产品延期的关键原因,可使工程师在系统规划阶段发现和纠正错误。有关研究表明,这可以系统的开发时间和成本节省一半,并提高了设计质量。

2 测试自动化

测试工作的自动化对于系统研发周期和成本降低也十分重要。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同样为此提供了快捷的途径。实现测试工作自动化,对于算法设计师而言,不只是意味着工作量的减轻,更多的是设计思想的进步。他们能够利用他们已经使用的工具和各个研发团队配合工作,对现有的测试工作实现自动化。由于算法设计师在检测自己的工作时,已经开发了测试平台,这样便可以借助算法和系统模化工具中的自动化接口重复利用这个平台,在此基础上,模化工具利用广泛使用的硬件模拟器和嵌入式软件工具来完成协同仿真。这样的协同仿真可以代替手工和基于脚本的比对技巧,使其实现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重复使用极大减少检测工作量,同时也允许各团队更有效利用现有工具和设计流程。

3 跨专业建立模型

传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软件、数字和模拟硬件等研制团队采用各自不同的工具和流程,这种情况就会限制跨专业的设计和验证,问题只有在系统整合阶段才暴露出来。为解决这种情况,就必须在设计流程的最初阶段完成验证工作。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通过虚拟整合、在同一环境下对系统各个部分进行仿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情况。这种跨专业建模的方法可以使设计者在设计早期对设计质量、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系统指标作出评估。

跨专业建模和仿真可以把离散型的数字部件建模和连续型的模拟部件的建模结合到一起,也可以把时序和逻辑控制、有限状态设备、事件驱动模拟和定点模拟结合起来。设计者可以从抽象的模型入手,捕捉系统运行状况并验证设计要求。随着工作的进行,设计者可以不断改进模型以求达到时序和位真的精确。通过在虚拟整合中采用跨专业建模的方法,工程师可以观察到部件如何影响整体系统的性能,不必成为每个专业的专家。他们可以更快捷发现能够满足或超越设计要求的方法,提早处理那些通常要在系统整合期才发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现代系统设计中,构建完善的系统模型,实现早期、快捷、跨专业的系统检测验证是缩短设计周期、节省成本、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 实现系统早期验证对于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的重要意义, 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中, 从事嵌入式系统研发人员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早期验证,嵌入式系统,算法密集型系统

参考文献

[1]魏洪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

自主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研究 篇3

[关键词]自主创新 战略 高校科研

自主创新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六大原则之一。自主创新是具有专利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为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做出主要的贡献。

一、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或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1.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战略。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成功与否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民族尊严、发展后劲。只有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实现,国家和民族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人民普遍关注的扶贫、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为实现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3.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大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入世”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仍然依靠简单模仿已没有前途,贴牌生产回报微薄,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要避免受制于人,不做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车间,就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不断推进,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

二、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

实现自主创新是一项关系全局、时不我待的战略任务,需要全面规划、全民动员、全力推进。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1.全面发展自主创新的各种创新方式。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用的科技成果。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2.充分发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利因素的作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也必须自主创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诸多有利因素。从人才来说,我国现有的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就有105万;从投入来说,我国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全球第六位;从学科基础来说,我国已有比较完善的科学布局,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市场条件来说,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无可比拟,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机制;从制度条件来说,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空间。

3.不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自主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保持创新的组织保障。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连。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无论是重大突破还是微小改造,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主创新的载体是各种创新实体和机构。这些实体和机构包括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以及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组织等,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自主创新的机制是在政府导向作用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这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高校科研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高校科研必须以实施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为己任。

1.高校科研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现代大学不仅是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是从事科研提供知识产品的主体,20世纪后的大学更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在现代大学中,科学研究十分活跃并贴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要将科学研究成果提供给社会,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以自主创新战略作为核心不断地推进。

2.高校科研要与企业相结合。根据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科学创新的主体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校和大学,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主体则是企业。高校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形成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企业面向社会,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只有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提升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

3.高校科研要大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在高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注意破除那些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迷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4.高校科研要以人才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战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努力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教师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5.高校科研要有完善的体制。体制催生动力,机制激发活力。高校要创新体制激励创新。要制定各类鼓励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要制定自主创新的奖励政策,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要形成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不问出身问学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论资格论水平,不看年龄看成果。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自主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高校必须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宪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广东科技,2007年2期

[2]里白: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研究员[J].经济师,2007年3期

[3]吉永华:自主创新根植于求真务实[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1期

[4]程梅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2期

[5]陈畴镛王永丽: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7年1期

[6]董幼鸿:关于自主创新战略主体功能定位的若干思考——牛津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7年1期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4

摘要

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必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必然选择。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而阐释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原则,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稳定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原则;任务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1];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在新的形势下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必须紧紧地把握这一规律。通过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建立健全的基层干部考核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聆听员工的心声,管理方法经常创新,允许员工犯错误,引导员工合理竞争,来激发工人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切实多办惠农实事等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对于知识分子,要改善对于他们的使用和安排,使他们能够发挥他们对于国家有益的专长,要对所使用的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工作,要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以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使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又为有突破性进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用发展的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这就为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拓展了思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以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保证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措施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

(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内涵

1.从广义视角出发,包括两方面的改革。

第一,工具层的变革,它涉及到治理方式、方法以及公务员做事的方式,即管理方式的变革[2]。这几年我国政府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如:实现了政府部门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少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调整了一些机构,对垄断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垄断市场;在贯彻领导干部选拔条例上,形成了竞聘上岗的良好风气。

第二,价值层面的改革,涉及政府人员的观念的改革。现在政府人员一开始大都怀着青春的热情,但是经过社会功利主义熏染,为党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少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少了,追求安逸享乐的观念滋长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因此在这代信仰缺失的年轻公务员当中倡导为人做事之道,乃当务之急。

2.狭义的视角出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1)调整机构,表现为精简机构和人员;(2)理顺关系,从领域上表现为理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从结构上表现为理顺政府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转变职能,即从管制型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方向上应当体现如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规定的要求。无论是职责界定、方式选择还是机构设置、程序规范,都必须既保障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又不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要体现政府行政运行客观规律的要求。政府充分、高效和可持续地发挥作用,依赖于其按照科学民主的思想理论、制度方法行政,依赖于其带头守法、严格执法,依赖于其公正清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切制度与措施的安排都应当保障政府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三是要体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既坚持中央对地方的统一领导,又保障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政令快速传递和有效执行、政府工作具有活力和效率的基本保证。要立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科学分工、合理分权来设计和安排改革措施。

(二)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三)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四)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点。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竞争上岗、轮岗、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又支持了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4]。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五)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新世纪机构改革的重点。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政事分开必须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要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对承担政府交办任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实行宏观调控。对一般带有开发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逐年裁减财政拨款,逐步推向杜会。同时,要加快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各部门所属的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推向市场,依法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结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抓紧制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和完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2)。

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篇5

论文摘要: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一论述。

一、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当前的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实施的工作格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本人以为,我国目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法制教育形势的需要,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青少年是早晨初升的太阳,是蓬勃挺拔的小树,是含苞绽放的花蕾。对于他们,祖国和人民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关爱,因为,他们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梦想的花季,他们激情洋溢,活力四射。但是,在这个如金似梦的好年华里,如果不对其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如果其没有把握住人生的航程,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人生的一个个急流险滩;如果不能遵规守法、择良从善,那么就有可能犯科作奸,成为罪人。目前,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二、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既有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而又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因对世界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如何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提高青少年的法律认知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法制观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环境,开展教育。

1.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获得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是学校,如在初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就涉及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标语、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编着通俗的法律教材、办法制手抄报、开设法制诊所、组织社会法制调查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此同时,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青少年实际,制定方案,确立学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并逐一落实。对于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内容,应贯穿于不同的学龄阶段,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青少年在学校接受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达到预期的法制教育目标。举办家长法制学校,提高家长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青少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作为家长,除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外,还应对子女进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如告诉他们“打人犯法,杀人偿命”,“小来偷针,大来贼精”等道理,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正义的种子。锹德罗曾经说过:“自己没有的东西,难以借给别人,道德也是如此。”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自然也不例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就很难增强,甚至有些家庭教育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在2001年3月,有关人士对湖南省安化县东坪中学2191名学生、529名家长和134名教师进行了关于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问卷调查,从统计分析的情况看,与上述内容完全吻合。因此,家长的法律素质对子女的法律意识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应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以发放法律通俗读本、观看“今日说法”专题节目、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竟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或多或少地会从社会中汲取法律知识的营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如悬挂大型法制横幅,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牌,张贴法制标语,开设法制宣传窗,主办法制图文展,召开法制教育大会,组织法制宣传游行,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党报党刊设置法制专栏,定期开办法律培训班,举行法制演讲比赛、见义勇为表彰报告会,建设和评选法制文明社区,等等。相应加大对社会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力度,把社会大环境真正建成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阵地。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6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2级政治一班 侯丽丽

【论文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党的十七大。

【参考文献】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顾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6 期。

【正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体社会自觉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

2.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并切实地以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3.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4.法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建设中碰到的诸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规范。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2.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开发推广清洁能源,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拒绝白色污染,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3.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强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4.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亲,请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5.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规范公众环保行为——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还是粗放的、外延的、初步的。实践证明,单纯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6],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因而,建设生态文明也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四.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一)了解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二)大学生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要站在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高度认识和审视大学生参与和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承担着开拓创新,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只有将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大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历史使命并为之努力和奋斗。

1.敲响警钟,加强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因而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则无旁贷。从环保意识的普及度来看,虽然人人知环保,却大多只是泛泛知之,既不深刻,也不具体。尽管学校绿树成阴,但在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组织大学生环保 的活动缺乏。社会媒体对环保的宣传不透彻。针对以上现状,学校应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宣传教育活动。落实点滴,从小事开始,从你我开始

2.落实点滴,从小事开始,从你我开始

环保不是作秀。大学生的环保活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要过多的追求回报,只有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端正热忱的环保心,才能更多的去要求别人。大学生首先要转换自己还比较传统的环保观念和意识,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不污染环境,还包括“不浪费资源”,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等,自觉的把环保习惯容入到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从而去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来关注和参与环保 让环保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工作习惯。

3.志愿服务,有你有我

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也是大学生可以实现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不需要你是否具有专业的环境知识,也不必看重你是否有国人的环保技能,只要你拥有一颗热忱的环保之心,有一份无私的奉献精神。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7

一、“6S”制度

宿舍 “6S”管理, 是指整理 ( sort) 、整顿 ( straighten) 、清扫 ( sweep) 、清洁 ( sanitary) 、素养 ( sentiment) 、安全 ( safety) 。整理: 区分 “必需品”和 “非必需品”, “非必需品”要么储存, 要么清除; 清扫: 把必需的物品加以定位、定量、标识, 置于随时都能取出的状态; 清洁: 宿舍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 对宿舍现场进行认真的维护, 保持宿舍的完善和最佳的状态; 素养: 宿舍成员要严格遵守宿舍的规章制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形成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 安全: 按照6S宿舍管理制度进行自我管理, 确保自身及宿舍财物安全。

二、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的意义

宿舍不仅是高职学生休息的场所, 更承担着教育、培养的功能, 在宿舍推广 “6S”管理有利于校企文化融合, 顺利实现校企跨越。

1. 搭建校企文化平台。校企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了解两者文化。宿舍 “6S”管理制度搭建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 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 使校企文化内化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知识体系, 破除校企横沟, 实现高职大学生未毕业先了解甚至适用企业管理模式目的。

2. 强化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宿舍 “6S” 管理规划宿舍物品摆放及宿舍管理制度要求, 通过检查、督促, 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今日学校宿舍的 “6S”约束管理, 明日企业的自我管理。

3. 树立 “6S” 管理意识, 培养良好职业素养。“6S” 管理制度重在培养良好习惯, 高职大学生如果在进入企业时没有遵守规则制度的良好习惯, 进入企业也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管理, 高职院校宿舍施行 “6S”管理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步树立正确思想意识, 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三、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宿舍在实施 “6S”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制度、标准落实不到位, 检查流于形式, 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素养无法养成等情况, 针对管理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以实现有效管理。

1. 制度保障: 完善宿舍 “6S” 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的独特性要求有完善的制度, 为其管理提供必要依据。要提高宿舍整体管理水平, 创造和谐、优美、安全宿舍环境, 需要制定和完善宿舍“6S”管理制度、管理基本标准、宿舍文明公约、检查方案、优秀宿舍表彰方案以及雅室设计方案等。完善的制度及标准为管理提供指导和理论保障, 细则、标准具体化例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标贴让管理具体现实的可操作性, 检查方案、表彰方案保障管理活动的连续性、有效性, 雅室、宿舍文明公约为管理活动锦上添花, 通过系统制度的制定保障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的有效实施[2]。

2. 组织保障: 成立 “6S” 小组和管理委员会。高职院校宿舍“6S”管理要真正落实到位需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即 “6S”小组和管理委员会, 包括领导和老师组成的 “6S”领导小组及学生组织“6S”管理委员会, 前者宏观上统筹协调 “6S”管理工作, 后者具体落实, 检查、督促 “6S”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领导小组成立过程中一定要将班主任纳入进来, 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 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制度能有效的得到执行; 管理委员会成员选定时即要有普通学生, 也要重点考虑学生干部尤其是学生会干部, 成员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精神。

3. 思想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 “6S” 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大一新生进入校门起就要了解、学习“6S”管理制度, 以军训内外整理为契机, 通过纸质材料, 视频资料、主题班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对 “6S”管理等相关制度进行宣传, 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 “6S”以及实施 “6S”管理的意义。

4. 后期跟踪保障: 检查督促, 表彰先进、以优促优。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同学们长期按照 “6S”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的现状是实施容易, 坚持难, 往往出现大一学生落实情况比大二同学好, 大二同学做的比大三同学好的情况, 如何确保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如既往的按照“6S”管理严格要求自己, 后期检查督促、表彰先进、以优促优尤为必要。一方面要检查、督促。 “6S”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与学生 “6S”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相结合, 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班主任、班级甚至到具体宿舍, 以此起到表彰先进、警示落后作用; 另一方面表彰先进、以优促优。对在 “6S”管理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寝室给予表彰和鼓励, 可以通过卫生表彰大会或者学院大会公开进行, 充分肯定优秀、表彰先进的同时在学校营造 “6S”管理氛围, 从而进一步推进宿舍 “6S”管理工作[3]。

“6S”管理是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现场管理模式, 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 许多高职院校不仅在宿舍, 同时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都实施这种管理方式, 此种管理理念成为当代高职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 “6S”管理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高职院校宿舍 “6S”管理贵在坚持。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要缩短适应企业管理时间, 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学习、践行企业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中推行“6S”管理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既锻炼学生自理能力, 树立“6S”管理意识,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也帮助同学们了解企业管理模式, 缩短了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宿舍,“6S”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洁、陈胜雷.“5S”模式在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应用初探[J].教育管理, 2009年4月.

[2]张平.5S一个值得借鉴的管理理念[J].煤炭企业管理, 2003年3月.

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现实意义;实现途径

民生问题一直是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改善民生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大召开后,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五大建设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样是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所以改善我国民生最基础的一环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民生建设的质量高低,程度大小。然而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的显现,我国的民生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我国民生建设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和压力

首先,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存状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尤其到了21世纪后,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因此,人民的生存状况要得到充分维护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其次,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城镇化发展速度。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制作用,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对资源需求大量增加,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且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将进一步加大环境压力,阻碍我国的民生事业建设。再次,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由于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还必将加大对资源環境的破坏,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经济建设,阻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于保障民生。最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建设且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负影响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旦政府部门没有足够重视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极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后盾,民生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稳定,所以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压力都严重阻碍和限制了我国民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以上观点足以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改善我国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改善我国民生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民生建设的建设基础,一直以来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党和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这也是党和国家的目标追求与现实利益之一。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有利于资源环境状况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然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威胁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我国民生事业建设。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且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民生建设的一件大事。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途径并且提出了优、节、保、建的四大战略任务来促进资源环境状况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我国进行最基本的民生建设。

其次,有利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的完善。自中国于1979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的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如1976年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足以说明我国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又提高了一个新高度,并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都有利于我国民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再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极易引发社会群体性和区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导致社会矛盾问题出现,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营造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环境问题的源头,从人民群众最利益相关的角度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了民与民、民与企业、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从而利于我国民生事业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大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维护并且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我国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极低的资源浪费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而体现到我国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促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有利于我国“中国梦”的实现。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国梦”成为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和伟大目标。以人为本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具体表现之一。要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五位一体”全方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民生建设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nlc202309020216

三、实现生态民生的必要途径

“生态民生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理念基础上的生态与民生的结合,即是民生生计中的生态层面。民生的最根本要求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所以生态的本质就是民生问题。”②因此要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民生。

实现生态民生需要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对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我国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是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必然联系,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反映了其发展规律,从而用以指导人们建设生态民生的实现。另一方面,体现了大众化趋向。我国想要实现生态民生就要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大众化发展,确保全民参与,以“懂”带“动”,只有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付诸于社会实践,才可以确保生态民生建设的顺利进行。

实现生态民生需要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同时也应该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源泉和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十八大同时强调我国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于我国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用高新科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低浪费发展模式,从而对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生态民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科学管理。政府在生态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和协调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等措施促进社会的自我约束能力加强。法律保障也要分立法和执法两部分,立法基础是应该坚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不与宪法中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立法原则是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科学立法;立法立场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执法方面,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在依法行政、讲求效能、公平合理的原则下加大执法力度、处罚力度,来确保生态民生的实现。科学管理,对由我国转型期内发生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而造成的民生问题进行治理、恢复、监督、控制,从而促进生态民生的实现。

实现生态民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其根本出发点。一方面,建设生态民生是为人民谋利益,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保障最基本的人权。而实现生态民生更是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谋发展、促和谐的具体体现。我国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民生需要依靠人的作用。我们不能一味的在自然中索取,要从自身做起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因此,实现生态民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何涛.生态民生建设对策思考—对浙江省丽水市、宁波奉化市滕头村的典型案例分析[J].湖北:清江论坛,2011.

[3]单晓虹.民生视域下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湖南社会科学,2013.

[4]黄娟.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J].江西:鄱阳湖学刊,2012.

作者简介

周小彤(1991—),女,汉,山东青岛,硕士,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14级研究生.

注: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页。

②何涛,《生态民生建设对策思考—对浙江省丽水市、宁波奉化市滕头村的典型案例分析》,清江论坛,2011年第一期,第53页。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頁。

上一篇:责任小学作文下一篇: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