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小学作文(共12篇)
责任小学作文 篇1
今天天气很好。我和妈妈去散步了。我们在路边看到了红黑花的金鱼。我蹲下来,看着活泼的金鱼。过了一会儿,我提出给妈妈买金鱼的想法。妈妈同意了,“小茹,你买了就要给它换水,照顾它。你能做到吗?”“嗯,”我坚定地说。
我妈让我挑两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回家。回到家,我喂它们。第二天,我又给他们换了水。几天后,我对小鱼变得新鲜,所以我逐渐停止为它们换水。过了几天,鱼缸里的水混了,我被妈妈叫到鱼缸里。“这是怎么回事?说好给它换水。”妈妈很认真的对我说。“天天给它换水太麻烦了。过几天我给他们换,不能死。”我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生怕她记起那天的承诺。“买了就要负责。懒得换水就别买了。如果你妈妈生了你,不想要你,你会很难过吗?”听了妈妈的话,我伤心地哭了。
从一开始,我就学会了负责。我买不起的东西一开始是不会碰的。
责任小学作文 篇2
比尔·盖茨说:“你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意识是做人的基础。如何解读责任心呢?“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由此可见:责任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
从成功学的角度讲,一个拥有爱心、道德感以及责任感的人,较容易取得成功,并且其生活也最容易获得幸福。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属于德育范畴,更归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国家教育部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课程要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百度上这样解释“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责任意识是其建设的内核。责任感的培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零零后,通过我多年在教学一线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学生责任意识弱化问题普遍存在。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没有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依赖性强,责任心差,认为学习是为父母学,考试是为老师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从我的调查和了解中发现,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有的孩子不会记作业,有的不会扫地,擦灰等等。还有的学生心里自私、狭隘,不会与他人分享,遇事斤斤计较。分析原因,就是孩子的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公共道德的博爱精神。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重点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公共道德培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助推责任意识的形成
(一)学校理念引领,奠基学生品行
作为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刚入校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责任担当意识,并一路引领他们到小学毕业,从而形成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学生从一年级入校开始,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头沉睡的雄狮。养成教育就是唤醒沉睡雄狮的最好药剂。实践证明从学习、生活、道德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在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唤醒,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责任激情。
(二)行为习惯训练,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善良的,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点播,使其行为举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其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在校园生活中,倡导师生保持校园清洁,不可随地乱扔纸屑杂物,这不是小事,即是培养卫生习惯,又是培养“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心中形成我有保持卫生的责任。此外,校园里右侧行走的要求,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了我是良好秩序的执行者和保持者。我上下楼的规范行走,让校园里秩序井然,遵守校园规则这是我的责任。如此倡导和解读校园规章和校园文化,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就会接纳这样一个信息: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是为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这是我的责任!我参加体育锻炼是让身体更加健康,拥有好的身体是对自己负责!如此一来,生活处处是教育的场所,如此一来,学生认真看待每一件事,以饱满的热情,在高效中积淀责任意识。
二、培养公共道德精神唤醒小学生责任意识
(一)私德教育转化成公德教育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应该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孔子的五伦私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更应该懂得超越私利的公德契约精神,即“个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地位低的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非利益交换的求助者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尊重公共利益,尊重公共的行为规范,从小形成责任担当的意识。现代社会重公共交往,现代社会中大量的非利益交往,是超越私利的交往,人们更重视契约精神,公德精神凸显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使其形成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道德优良品德,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走在马路上,随手扔一张纸就是破坏了公共卫生,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就是扰乱了公共秩序,乘坐公交车不排队或者排队时加号,成坐地跌或电梯不懂得谦让先下后上等等。这系列问题就是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所应该这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学校作为育人基地,可以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方式,让小学生展开交流探讨,明确公共行为的是与非……经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进行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会渐渐形成。在幼小的心中会明白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会用责任之心在心田筑起一道防范不良品行的“长城”。
(二)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示范者
立德树人,关键在师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的专业精神、为人处世的态度、外表与精神风貌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言语表达、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为师者,首先要具有责任感,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小公民。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在诠释的为师者的责任。如:老师认真批阅的一本本作业,老师精心备课批注的教材、老师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学生……虽平凡的小事,但体现了老师的责任之心,让孩子深刻地感受到正能量。
三、培养学生博爱精神提升担当意识
(一)义工服务体验让孩子受益终身
许多欧美国家家长认为,学习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决定孩子人生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学习而是道德。博爱,就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古语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外教育体制规定,学生只有做义务奉献到多少学时,才能换取学分,拿到毕业证。课余时间学生会到残疾人学校做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等活动,更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温暖别人。到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去义务服务,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洗脸、教孤儿院孩子学习功课等等,这些孩子的内心里从小就充满的温暖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他们奉献得越多,回到学校里老师、同学们就会越发喜欢他、赞扬他。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是超越了个人利益的人文情怀和博爱精神。
(二)家国情怀让孩子大爱无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我们要时刻饱含对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人格,培养责任意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的爱国之举,都作为我校校本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理念: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有一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意识!同时我们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责任意识,学校先后开展了“梦想少年”“书香少年”“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活动初选阶段在班级进行,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美好的机会。通过聆听和展示,孩子们从伙伴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向上向善的东西。通过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爱国先从爱班级开始,一起为集体履行义务、处处维护好集体的荣誉,就是一种担当。如果由此升华成高尚的品格,可以说这又是人生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爱与责任的完美融合。通过争当“梦想少年”等活动,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爱家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四、家庭教育从生活中关注责任培养
中小学教师责任研究纲要 篇3
责任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障,更是作为自主性个人的价值与作为群体性社会的利益相互融通的阶梯,承担责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规定性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责任是教师角色伦理的核心,也是当代社会责任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可以说,教师责任问题是一个国际教育界重视、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领域。
一、 中小学教师责任研究的现状与概述
“范跑跑”尚未谢幕,“杨不管”又已登场。当前,中小学教师责任不明或被无限扩大,责任履行陷入困境,因此,研究中小学教师责任问题更具有现实的需要和特殊的意义。2008年9月,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责任”与“爱”仍是不变的关键词。当前中小学教师承担的责任如何?责任有多重?责任知多少?通过查阅cnki发现,目前教师责任的文献共有110篇,而关于中小学教师责任的文献仅有43篇。
1.国外研究现状
1929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以确立理想的教师形象。经过1941、1952、1968三次修订后,《规范》成为了指导教育工作者职业行为的具有法理权威的伦理信条。1975年,该《规范》第四次修订,在师德方面明确提出“教育工作者承担维护最高伦理标准的责任”等核心要求,成为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的核心纲领。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不仅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而且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责任。随后许多国家教育部门相继制定相应的教师责任条款,以明确教师责任和保障教师责任的履行。比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教师专业标准大纲》,强调教师的第一责任在于参与并帮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各州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更为细化、便于操作的教师专业标准,例如华盛顿州《优秀教师行为守则》(1996)详细规定了优秀教师的行为规则,美国各个学校对教师责任也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各个教师组织培训网站上,也将教师角色和责任置于醒目位置。国外对教师责任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关于教师责任的内容方面
多数论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体来说,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负有直接责任,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Karen Smith Thiel(1988)等的发现教师与学生接触中的非语言交流,对学生的肯定及交流的清晰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Stephen Hunt(2003)从阿斯廷的“参与理论”出发,分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讨论、鼓励、反馈等方式给予学生期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促进作用。而Lynn Bryant根据工作面理论(workface theory),研究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所设定的氛围与说话的语调对学生情绪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Marzano(2007)通过元分析得出结论:最有效的老师通过一年的教学会对学生的成绩提高起到53%的作用,而最无效的教师则只能起到14%的作用;三年后,最有效教师所教学生比最无效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出54%。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成绩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学校及社会环境都应该对学生成绩承担责任,尤其强调了家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还有研究者专门调查了社会地位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Isabelle Bauman(2003)发现有效教学与教师的责任、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关,并且还受到学生和教师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影响;Carol Ann Tomlinson(2004)提出,学生的差异教学责任应由教师、学生及学生所处班级和学校环境三方来共同承担;Isa Korkmaz(2007)通过对148名教师的开放式调查,表明父母、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学业上都付有各自的责任,学生成绩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外,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责任出现的频率分别是尊重、关爱及鼓励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了解个体差异,做学生的榜样,做好教学计划,有较好的交流技能,较有效地布置家庭作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关于教师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方面
土耳其阿塔图尔克大学S. Karakaya将教师实践活动划分为四个维度:严格遵守合约责任和扩展的专业责任、遵守直观教学方法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重视过程导向的学习和重视结果导向的学习、使用普遍的教学法还是个别教学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对英国和土耳其的12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国家的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影响着教师专业责任观念的形成,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导致两国教师形成不同的责任观念。在高度集权的土耳其教育系统和有分散自治传统的英国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专业责任认识存在差异。而美国西北大学的John B. Diamond 和James P. Spillane等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发现美国城市中小学学生的种族、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对那些低收入的非裔美国学生,教师的责任心会降低,而对中产阶层的白人或是亚裔学生,教师对其学业负责的责任心会更强。
(3)关于教师法律责任的界定方面
对教师法律责任的界定也是国外教师责任研究的重点,多数论者以学校活动为具体场景,确定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监护责任,尤其是体育老师。Sutcliff就以体育老师对学生应付有的安全监护责任进行了界定。
目前,随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越演越烈,对教师责任也有新的要求,国外对教师责任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研究者认为教师责任的重心应由重视学生学业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身心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方面,为学生实现终身幸福作准备;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教师责任应由向学生负责为主转向对家长、学校、社区,还有向同事负责。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教师责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1978年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开始,人们逐渐对与教师责任相关的教师地位、教师素质、教师道德、教师义务等进行思考,而教师责任尽管在教师法里有一些规定,但很笼统。近些年来,由于体罚或变形体罚、教育腐败和频发教育事故使得社会上掀起了对师德、教师职责的追问。国内对教师责任的关注多集中在教师责任的内容或某一方面具体责任、教师责任的依据、教师责任的限度等,也有论者谈到了韦伯对责任的划分中,与理念伦理相对应的、强调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
(1)呼吁教师更好地履行责任
在内容上,已有的研究多围绕“教师责任的必要性”和“教师承担的责任内容”两个维度展开。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教师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教师履行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责任。具体而言,论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责任,如差异教学中的教师责任、情景模拟教学中的教师责任;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行为发展方面教师的责任,如教师在学生意外伤害中的责任,教师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的责任,尤其是目前学生痴迷网络问题中教师的责任;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教师的责任,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复合型人才中教师的责任;④教师在实现学校目标方面的责任,如教师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构建和谐校园中。
(2)教师责任的内容方面
论者除了探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承担责任外,对教师整体上究竟肩负怎样的责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杨贤江认为教师责任有:政治使命、培养人才及自我发展三个方面。陈坤华指出教师责任主要是道德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组织责任和学术发展的责任。颜琳认为教师承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协作精神的责任。吕锦如则把教师的责任分为:育人责任、提高专业化水平、维护学校利益三方面。朱金香把责任分为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倾心培养新型合格人才;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和艺术;勤奋学习,做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教育者等。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
(3)教师责任限度方面
随着家长、社会对教师期望值的提高,目前教师责任被无限度扩大的趋势,很多家长、社会的教育责任却转移给学校和教师,而部分学校又把责任归咎到教师,所以大部分教师面临着工作繁琐,压力巨大,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的困境。诚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无限量的责任必然会扭曲教师的工作本质。因此,有论者提出建立家长、教师、政府、社会公众的责任分担机制。石鸥认为:“对学校的尖锐批评源于对学校、教师的过于依赖,而本质上又是赋予学校不能承受之重任而造成的结果。对此,应承担责任的还有社会和家庭。值得信赖的学校体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基础、道德共识和社会环境,需要大家都负起责任”。龚耀南根据教师承受性、教育有效性、教育合法性原则,从责任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两方面去界定教师责任的限度。
二、 中小学教师责任研究的反思与路径
教师责任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赋予了教师责任更多更新的内涵。教师责任的实现依靠教师对自己责任的认识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教师的责任能力是教师责任实现的客观因素以及必要条件。而学校岗位制度、评价制度、激励与竞争制度,及社会规范、舆论等都是影响教师责任实现的外部因素。它们对教师责任实现起制约、监督与保证作用。教师责任问题应该多角度地去审视,针对当前教师履行职责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师德建设、责任教育、教师专业化及教师管理制度等加强教师责任履行的力度与效度;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个人发展现状,满足教师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否则,片面的强调责任与奉献精神而忽略其基本权益对教师群体是极度不公平的。教师责任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外在统一的机制,也需要建立起责任、权利和利益三者和谐统一的新的教师制度载体。目前我国教师责任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方面缺乏应有的系统探讨。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发现既有文献对中小学教师责任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从研究深度来说,大多是一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经验的总结,直觉的阐发,缺少充分的依据;从研究取向和方法上看,理论研究多,实践性研究少;描述性研究多,深刻的分析少;应然层面的研究多,实然层面的研究少。除此之外,己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中小学教师责任的内涵界定不明;其二,缺乏从实证角度对中小学教师责任的履行现状进行研究和探索。具体言之,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教师责任的概念是什么,中小学教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师的责任有什么差异,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在现有研究中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师责任的履行状况如何,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障碍,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解决等这些现实问题,现有研究文献中也极少涉及。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证这两个纬度对中小学教师的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
三、 中小学教师责任研究的框架与展望
1.基点:中小学教师责任相关内容梳理
(1)教师的责任选择
由于责任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多种责任的选择过程中产生责任冲突,表现为矛盾心理和观念碰撞,使责任的选择具有难确定性,因而如何帮助教师进行责任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2)教师责任标准的确定
教师的责任标准是帮助教师责任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责任的选择标准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加以考虑。在质的规定下,由于责任属于道德范畴,因此,要以道德的本质亦即按“应该”和“不应该”的要求来考察教师责任的选择;在量的规定上,则应该以责任选择所造成的后果为依据,即以行为所造成的利益或对利益损害的大小程度作为判定依据。
(3)教师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教师自由是教师责任存在的前提,教师责任是教师自由选择的基本属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矛盾体。与自由联系的概念有个性、欲望、自主、民主、独立、个人权利、自我选择等,与责任联系的概念有共性、集体、抑制过度欲望、共识、集中、相互认同和理解等。可见,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人有享受各种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人又有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则的义务,以使整个社会形成稳定秩序。所以,如何厘清保障教师有效履行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同时,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自由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2.重心:中小学教师责任机制重塑构建
教师责任的履行对教师教育活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威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教师的职业幸福;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总而言之,教师责任制度对一个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厘清教师责任的概念和内容,帮助教师责任选择
目前,对于教师责任的概念和内容,学术界的观点很不统一,各持己见,还没有比较权威的论说出现。我们应该通过理论溯源、专家访谈和教师反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典型个案的深度访谈收集数据,明确教师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分解出教师责任的责任主体、责任行为、责任对象,构建出合理的教师责任指标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
(2)比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责任的差异,制定教师责任标准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无论是其责任的内容还是责任的侧重点来说无疑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比较不同学校的定位、使命、实力及各自对教师的期望等分析教师责任的异同点,这样才有真正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另外,我们要注意到以下两个原则: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原则、能力限度的原则。权利与责任对等,一方面权利是教师责任履行的保障,另一方面,承担责任的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会让老师有一种公平感,利于其从心理接纳被赋予的责任。能力限度,给教师赋予责任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范围和生理承受极限,使教师在履行责任时不至于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3)探究教师责任履行的原因,构建教师责任履行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立身,责任为重。我们应该基于教师角色从法定义务、职业规范、道德义务和主体信念四个方面探究教师履行责任的渊源,厘清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管理、教师职业与事业的关系,提出符合我国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责任的价值目标,构建其实现教师责任的途径和保障教师责任履行的机制。
在机制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教师义务和责任的同时,避免教师的权利和利益被忽视而边缘化;另一方面,兼顾各个因素对教师责任实现的影响程度不同而有所侧重。另外,要重视各影响因素间的协调关系,有效的机制不是各个因素保障措施的简单相加,而且还要注意各个保障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保障其中一个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措施可能会消弱另一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甚至会让另一因素发挥消极作用。只有它们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协调了,设计出来的机制运行起来才会顺畅,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教师责任的更好履行。
参考文献
[1] 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 2005(5):71-75.
[2] Karen Smith Thiel, Jacquelyn McCroskey and Deanna J. Marquart .Program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for school age child care: The California experience[J].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1988(3):24-35.
[3] Stephen K Hunt.Encouraging student involvement: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communication[J].Communication Studies. West Lafayette: 2003(3):133-136.
[4] Robert J. Marzano. Using Action Research and Local Models of Instruction to Enhance Teaching[J].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2007(20):117-128.
[5] Isabelle Bauman. Responsibility in Instruction: Who is Doing the Learning Here [J]. Communiction Studies, 2003(3): 127-129.
[6] Carol Ann Tomlinson. Sharing Responsibility for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J]. Roeper Review, 2004(24): 188-189.
[7] Isa Korkmaz. Teachers Opinions About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arents, Schools, and Teachers in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J]. Education, 2007(127): 389-399.
[8] S. Karakaya. A Comparative Study: English and Turkis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4(9):195-216.
[9] John B.Diamond, Antonia Randolph, James P. Spillane.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Student Learning: The Importance of Race, Class, and Organizational Habitus[J]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2008(1):7598.
[10] 石鸥.从学校批评看学校不能承受之重——兼论教育的责任分担.教育研究,2002(1):55-57.
责任小学作文 篇4
我先洒水,再拿起扫把从第一组扫起,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把垃圾装进垃圾袋,关好门窗,正要下楼,刚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楼梯口不知何时已摆放着一袋垃圾,十分引人注目。我环顾四周,没发现一个人影。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一袋垃圾在这呢?是我们班的,还是其他同学乱丢的?我上前仔细看了一番,没发现任何线索。我自我安慰:反正楼梯的区域不是咱班的清洁地区,我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呢?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想到这里,我就提着自己班的垃圾心安理得地走下楼。
走到一楼,我有点矛盾了:要不要回去处理那袋垃圾呢?这时,我脑海里响起了两个声音。
第一个声音说:“快回去吧,老师不是经常教育要有责任心吗?这正是最好的体现!”另一个声音说:“责任心能当饭吃吗?别管他,反正也不会扣你班的分。”
第一个声音说:“校园清洁,人人有责!虽然不关你的事,但这么一大袋垃圾丢在那,破坏了学校的环境,你有责任扔掉它!”另一个声音说:“你都下到一楼了,别犯傻了,后面的同学会捡到扔掉的!”
第一个声音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马上行动起来,快回去拎它扔掉吧!”想到这里,我的脸都红了,像刚煮熟的虾子一样,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可耻!
我三步并作两步走上教学楼,迅速拿起那袋垃圾,一路小跑向垃圾场奔去。没想迎面遇上正在检查卫生清洁的李老师。李老师见我手上的两袋垃圾,眉头皱成了“川”字,带着批评的语气说:“你班今天怎么这么多垃圾?”我连忙停住脚步,把事情告诉了她。当我说完,李老师马上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我决定给你们班卫生清洁加一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如同喝了蜂蜜。
责任小学作文 篇5
不知同学们在军训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游戏:每个班选一名男领袖和一名女领袖,然后大家做动作,错一个领袖跑一圈,错俩个领袖跑俩圈,如果错了还不举手,被教官发现领袖就跑俩圈。在这个游戏中有领袖为我们承担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为我们默默的承担责任,那个人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当你在学校里与人打架,是不是你的爸爸来学校处理这件事,每当处理完这件事,你的爸爸总在你的背后轻轻的叹口气,说:“我的孩子,你什么时候才长大呀?”当你放学回家,总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学校门口最显眼的地方站着,等待着你的出现,当你出现了,把手里所有重的东西狠狠地扔给他(她),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谁?他是你爸爸的爸爸,她是你妈妈的妈妈,他们好不容易把你们的爸爸妈妈拉扯大,由于你的出现,你的爸爸妈妈不得不去外面打工,你的爷爷奶奶本来他们是应该安度晚年的,由于你的出现,他们不得不把你带大。而我们却无时无刻地给他们增添麻烦,一会要买手机,一会要零花钱,要这要那,使他们的负担更加深重。你有没有想过为他们分担责任,虽然我们不能出去打工,但是我们快一少花点零花钱,回家的路上自己拿重的东西,回到家帮父母做做家务,在父母累时,让他们坐下来,你帮他(她)捶捶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让父母操心。希望大家可以回到家,对父母说:“我来帮你……我的事让我来做吧……”
责任小学作文 篇6
曾经不止一次地思索,思考自己该用怎样的身姿、怎样的 心态去坦然地从长辈的手中接过这一挑责无旁贷的重担,千 思百虑之后的答案是:用进取心、承受力及敬业心去承接我的责任。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迫切需要发展、需要繁荣的中国, 曾经“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但如今她需要腾飞,需要追赶,这一切就是我们的责任,拿出不满于现状的进取之心,抱一颗执 著的心,义无反顾地进取、进取再进取,任尔东南西北风,我, 要让祖国新颜换旧貌。我们要向世界大声喊:“世界文明,唯有 我先! ”我想,进取心不可少,它应成为民族之心。
只有一颗追求成功的进取心是不够的,我们不能避免将 至的挫败、因此我们还需有承受力,人生何处不嵴岩?我们既 然担负起责任,便也必须坦然地面对一切逆境,把困难当杯 酒喝下去,仔细地品尝它的辛辣,谁能说这不是对我们意志磨炼?谁能说这不是我们的一种财富—将来不会重蹈复辙? 我欣赏拿破仑的一句话: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所以,更好地背起我们的责任,承受力不可无。
最难能可贵的,在我以为便是拥有一颗敬业心了,马克思 因为有了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我们这 一代有了 一颗敬业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一切:知识、青春以 至于生命完完全全用于建设袓国的明天,则祖国的明天也必 会辉煌。
责任小学作文 篇7
一、“从我做起”——培养自我责任感
小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最终取决于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示, 所以我们十分强调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注重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中提高责任感,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 磨炼自己。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我是班级小主人”“我是学校小主人”活动, 将班级、学校管理中的物和事, 通过组织学生, 把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个人的头上, 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管, 人人有人管, 人人有管人”。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结合, 提高了学生对班级、学校管理的参与度, 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感受到了自己的利益和责任, 进而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竞争与合作”——培养集体责任感
没有竞争, 集体就没有活力。竞争是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动力, 又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 参与到竞争的行列中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小能手”竞选活动、“优秀学生、好学生”评比活动……这一系列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活动, 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学生。同时, 这些实践活动更为全体学生提供了竞争机会, 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学生们在体验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进步的快乐, 从而激发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当他们听着一声声的夸奖, 拿着一张张的奖状, 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 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学校以我为荣”“班级以我为荣”。
竞争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 增强了自信心, 活跃了集体气氛,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但现代社会更是一个注重合作的社会, 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更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以在活动中既要鼓励个人的创造发挥, 也要强调集体协作, 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树立心中有集体的观念。如我校开展了创建“文明班级”活动, 各班为学生开设了班级图书管理岗、环保卫士岗等岗位, 让每位学生都有为班级出力、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学生们在学会自我管理的实践中体验到了我和班级、学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活动中他们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了对集体的强烈责任感。
三、“小鬼当家”——培养家庭责任感
如今, 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 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亮明珠”,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是有些父母爱替孩子作一切选择, 甚至于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事事包办代替。于是“孩子要学习, 父母前边挤”的现象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大景观, 正是这种无原则的迁就, 导致了孩子责任感的淡薄, 试想, 对于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来说, 很难想象他会自觉认真地做事, 更不用说要勇于创新了。因此, 通过家庭进行生活体验, 培养责任感很有必要, 也很关键。
为此, 我校开展了“小鬼当家”“自己的事自己做”等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帮忙做一些适当的家务活, 如洗袜子、整理房间、拖地、洗碗等, 同时还要学会照顾老人等……各班还举行了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班会,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同时学会了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 减轻负担, 学会生活自理, 培养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意识。
四、“参与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教育广义上来讲就是社会教育, 所以,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范围, 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 促进责任感的深化。为此, 学校应将责任感教育向社会延伸, 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社会中寻找一个岗位, 扮演一种角色, 从而获得一种经验, 明白一个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使学生生活于社会中, 成长于社会中。
例如, 我校有意识地组建“雏鹰小队”,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时走向社会, 开展了丰富的社会活动, 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绿色卫士行动”的活动中, 学生为保护环境而出谋划策, 他们考察了塘川的河水污染情况, 写下了一篇篇的环保日记, 并以《还我清清小河》为题, 向全镇人民发出倡议书, 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责任感。此外, “红领巾小组”“文明生小组”“自强小组”等都开展了丰富的社会活动, 促使责任感的培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学会了有意识地关心社会。
总之,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有效性绝不单纯是学校教育所能奏效的, 我们必须进行综合研究, 整体实施, 高度重视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英.少儿责任感的培养[J].少年儿童研究, 1997 (6) .
[2]李忠燕.儿童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教师, 2001 (35) .
[3]彭家辉.谈谈孩子的责任感[J].家庭教育, 2002 (5) .
浅析当今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篇8
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有了责任感,孩子才会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责任感,才会时刻准备着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有了责任感,才会将个人融入社会的海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为国效力。
一、小学生责任教育内容
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对社会负责。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充分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二、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具体做法
1.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因为一个独立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幼儿是不可能有责任感的,可以说,责任感始于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2.对他人负责
对他人负责,就是不影响别人,不侵犯他人。会保护自己,不做危险的事等等。这可以通过开展班队的“文明之星伴我同行”评比活动进行。
3.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包括维护集体的荣誉,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损坏公共物品,不影响公共卫生等等。还可以通过班队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总之,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它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对其将来的事业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想让他们肩负起建设祖国明天的责任,承担起振兴华夏的责任,背负起“保卫祖国、稳定社会”的责任,加强对小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小学六年级作文:责任 篇9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他人来帮助你,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只是是要别人来帮助你,你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甚至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只要他需要帮助,就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不以大欺小,不欺负同学,不戏弄他人。
责任的小学作文400字 篇10
“长大了,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承担了责任,就要坚守,不能自私。”这是沈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虽然我们的沈老师大部分时候都是幽默风趣的,但让我永存在心间的,却是一种短暂的严肃。
前一个大周,是沈老师对我最不满意的一次,我应为一些小问题,和真正的不足之处。我的心情非常垂落,也很后悔。但是,这些都体现了我的一些毛病,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最后回家那天,沈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我非常紧张,这次肯定要倒大霉了,我颤颤地想。沈老师坐了下来,平静的面孔,平静的眼神,整个人都那么静。他的目光,与我,对视着……周围仿佛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忽然,一个柔和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此时,我听着却如轰雷般得响。“你长大了,六年级了。”沈老师把手靠了一下,瞬间离开的`目光又转了回来。“你也变了,变得成熟了,但是。”他的目光严肃了。“变得也出了一些小问题……”眼神中,有些懊恼,却似乎还有一缕不同的光芒。“长大了,就意味着……”我听着,却听得比严肃的批评还紧张。有些后悔,一想,这是我做的,我就得承担责任!
回到家里,我也在努力改正,但似乎没有多大效果,妈妈也觉得我变了,变得不容易沟通了。我很心酸,但我也想说,我也是在努力的!我也是会承担这种责任的!
论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篇1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悍然,这是教育出现了问题。如果孩子没有了责任感,将来如何工作、生活;如果公民没有了责任感,民族将走向衰落,如果民族人民没有责任感,国家将走向何方。责任教育势在必行。我想起了弘一大师李叔同。他在浙江两级师范任教时,学生未到,自己就已经在讲台上坐好,他的面前放着点名簿、讲义、粉笔、钢琴已经脱去了外衣,盖子开着,一支金表放在琴面上。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密密的白字。
一个学生出门时,不小心把门摔得很响,他跟过去,叫回那学生,说:“要尊重别人的耳朵,下次关门小心点。”简单的两件事,轻轻的一句话,没有长篇大论的讲道理,更不是气势汹汹的呵斥,这就是大师的教育。教育的核心只有两个字——爱心,爱心的背后延伸出的依旧是两个字——责任。
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多个环节入手,我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一、实践训练法
1. 从学习实践中培养。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最重要的责任。重点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
(1)培养学生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学会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一件事情。“用眼睛听”是我们要采用的一种方法,训练学生不管在什么时间和环境下,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看着同桌的眼睛说话,每天坚持,就能培养学生眼睛、嘴巴和脑子集中在一起,来集中精力做事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先从书本的选择上,找一些比较花哨的书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习惯每天看点书,不看书都好像有件什么事情没做的精神状态下,把书本的要求提高。适当给时间学生,看完后相互交流,或者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给于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就会成为日常习惯的。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一堂课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老师边走边指导和批改,这样提高孩子对作业的重视力度。在思想上教育孩子,一个人的字就代表一个人,字如其人,无论在家或者在学校,都要把字写好,认真读题目,争取做对每一道题。教师和家长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评价。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了,其实就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习惯养成了。
(4)培养学生养成有条理的习惯。让学生一个星期大组换一次座位,这样就能无形强迫学生每天整理好抽屉。在每个星期一晨间活动中检查个人卫生和书包整洁情况,让学生在制度中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5)培养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在班级中发放“错误采集本”,把平时自己做错的作业记录下来,或者自己做错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写上正确的答案和做法,如果做到了可以画五角星来评价自己。
(6)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爱自我提问题,会思考的习惯。经常出一两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做,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还要准备一本本子,取名“我的十万个为什么”,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写出解决的答案。会提问就会独立思考,这样智慧就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了。
2. 从行为实践中培养。要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1)口令教学,规范行为。适合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低段学生课前、上课、放学、作息等应该怎么做,都要形成一个规范。上课的时候难以安静,教师喊出:“一、二、三”。学生立刻反映:“三、二、一”。出操的时候让学生说:“静、齐、快”,然后有序地进出教室。教师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都可以自编口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榜样作用,引导行为。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这些爱模仿的学生们有标准。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更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语言引导和行为引导,这也是一个教师基本素质所发挥的作用。
(3)精彩评价,激励行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我们要及时评价鼓励。在班级中开展“自律小标兵”、“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好学生”、“书写认真奖”等等,在学校里设立“月度行为规范师范生”每月一评,并且在星期一升国旗时进行表扬,发奖状。
(4)思维强化,养成行为。行为习惯是需要我们老师常抓不懈的,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款来引导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3. 从社会实践中培养。
(1)树立道德标准。我们讲着力培养学生的“四有五爱”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明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纪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一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中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当然也可以加上很多“有”和很多“爱”。
(2)掌握是非界限。在各类社会实践中,比如“给环卫工人献爱心”、“祭扫烈士墓”、“我来植树”、“学习雷锋”等活动中,多做“是”的事情,相反就是“非”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参与。
小学生的责任教育适当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他们产生对任何事情负起责任的时候,我想学习和行为的一些坏习惯就迎刃而解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工作将是变化着的,更新着的。
二、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
在班级中设置多个担当岗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让责任随处可在,如影相随。班级有管理关灯的“灯长”、有负责吃饭的“饭长”,有负责锁门的“锁长”等等。每个人都有位置,都有责任。
1. 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前夕,可以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份惊喜,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感受到了“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开展征文活动,在孔子诞辰日我们开展经典诵读,在八一建军节我们走进军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体验责任。
2. 班级开展绿色播报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时事新闻,在班级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播报,在简述完新闻故事后,谈出自己对新闻故事的看法。
3. 班级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读书改变命运。孩子出生在什么家庭他无法选择,但孩子读书可以选择。教师在读书月、读书节活动开展荐书活动,给学生推荐适合读的书籍,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
三、心理陪同法
1.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陪孩子一同走过高中三年》一书中写到,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果我们把“家长”看做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家长”是一种职业,那么“父母”就是工作岗位。我认为家长做好心理陪同,对孩子学习、成长都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表面上可以不代劳,凡是让他自己去做,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长大后才能经受风雨,我们放手不放纵,内心深处给予他鼓励支持,这样就足够了。
2. 教师的爱心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要特别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振作起来。要像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经历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好的一块地,在经历中成长,孩子可以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爱心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好催化剂,在爱心中成熟,孩子可以学会包容、学会宽恕、学会智慧。“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
责任小学作文 篇12
本人运用实地调研、网络检索等方法, 收集了自1986年到2006年间涵盖北京、广东、四川、湖南、浙江等16个省市的66个判例。本文以这些司法判例为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运用统计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是如何认定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民事责任。并以此为基础, 从责任构成、举证和责任承担等方面, 提出中小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抗辩策略。
一、学校对于责任构成的抗辩
学生伤害事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致害行为、损害事实、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过错。学校对于责任构成的抗辩, 是针对责任构成要件而进行的, 一旦得到法院采信, 即可免责。
1. 学校对于致害行为的抗辩
学校对于致害行为的抗辩主要讨论学校如何针对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致害行为进行抗辩, 其要点是证明学校没有致害行为或者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致害行为是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不属于职务行为。抗辩的要点在于如何区分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从法理与判例看, 主要可从时间、空间、身份、职责等因素加以判定: (1) 看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发生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责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 (2) 看教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以何种身份实施该行为。如果不是以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身份实施致害行为, 即不属于职务行为。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张某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潘某案的民事判决认定:“潘某只是作为一方球员与张某某踢球, 属课间自由活动, 并非履行职务行为, 科大附小在管理上并无不当, 故科大附小对于事故的发生并无责任”。 (3) 看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在履行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责。职责因素是判定教师职务行为的核心因素, 而是否履行职责的标准应采“外观标准”, 即以与受害人具有等同民事行为能力的一般人的认识能力为标准, 从外观上看是否为履行职责行为。
2. 学校对于损害事实的抗辩
学校的抗辩要点, 是要证明损害事实不是发生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职责的时空范围内。
(1) 学校对于事故发生的时间范围的抗辩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2条的规定以及对判例的分析, 学校教育管理职责的时间范围可大体如下: (1) 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 即周一至周五每天从学生入校时间到规定的离校时间。一般而言, 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学校不负有注意义务。法院对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生的伤害事故, 一般都认定学校不负责任。但因学校提前放学而未通知家长, 则学校对学生在回家路上发生的事故负有一定责任。如果因学校和教师的安排而在放学后滞留在学校的, 学校仍负有注意义务。此外, 如果学生是乘坐学校提供的校车或是其中的某一环节是由学校组织的, 如学生放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过马路, 或者是在学校或教师的安排下护送生病或有伤的同学上学、放学或去医院治疗等, 则学校仍然负有注意义务。 (2) 学校节假日、双休日调课或补课的时间, 从规定到校时间起到规定离校时间止。如若在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 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的时间, 学校不负有注意义务。 (3) 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时间, 从学生到达指定集合地点时始, 到活动结束返回学校或者学校所在地并宣布解散时止。
(2) 学校对于事故发生的空间范围的抗辩
根据《办法》第2条的规定以及对判例的分析, 学校教育管理职责的空间范围可概括如下: (1) 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 包括校园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 如学校的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运动场、游泳池等, 也包括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场所或交通工具。 (2) 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 如学校的校舍、图书馆、宿舍、厕所、花园、植物园、校内道路、空闲地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3) 校门以外的一定区域。“校内”与“校外”, 一般以围墙和校门为界。但校门外一定范围学校仍负有注意义务。这个范围以校警或门卫在其工作岗位的视线范围为限较为合理学校对发生在学校教育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3. 学校对于因果关系的抗辩
确定学校行为与学生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通常区分不同的情形, 采用不同规则:一是直接原因规则, 如果学校的致害行为是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无需运用其他因果关系理论判断, 即可直接确认具有因果关系。二是法律因果关系规则, 适用于学生或者第三人的致害行为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以及学校致害行为与其他“中介原因” (如特异体质和特殊疾病) 结合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在这种情形下, 要判断学校行为与学生伤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就较为复杂, 需要运用其他因果关系理论判断。
我国民法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 司法判决也不重视因果关系的认定与分析。在104个判决中, 仅有19个进行因果关系认定。这19个判决中, 有5个判决适用必然因果关系说, 4个判决适用可预见性理论, 1个判决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 其余的判决因没有分析论证而无法确定其所适用的因果关系理论。必然因果关系说因对因果关系限定得过窄, 不利于对被害人的保护, 从而已被各国学说和实践所摒弃, 我国学界通说也不赞成适用这种理论。虽然我国学界通说主张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 但在司法判决的运用并不多, 本文所研究的判例中, 只有一例判决运用了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对而言, 运用可预见性理论进行法律上因果关系判定的判决较多, 共有5个, 且都有一定的分析说理。
据此, 笔者主张中小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抗辩中, 可运用可预见性理论进行因果关系的抗辩。这一抗辩程式, 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判断层次:在第一个判断层次上, 以“无此行为, 必不生此种损害”的必要条件判断作为基准, 以“有此行为, 通常足以生此种损害”的充分条件判断为补充, 确定“事实上因果关系”的有无。如有, 则进入第二个判断层次, 以“一般的社会经验”对损害后果和中介原因的可预见性作为判断基准, 确定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后果和中介原因都可以预见, 学校要负责任;如果后果可以预见而中介原因不可预见, 学校一般要负责任;如果后果和中介原因都不可预见或者后果不可预见仅中介原因可预见, 学校不负责任。
4. 学校对于过错的抗辩
从判例看, 法院对于学校过错的判定标准, 绝大多数判决采用“义务的违反等于过失”或者“法规的违反等于过失”这样的客观判定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过错的认定, 主要就是义务履行的认定。从这些判决对学校有过错或者无过错的分析论证过程看, 法院认定学校有无过错, 通常分为两个层次的判断。首先, 判断学校是否有注意义务以及应负注意的程度;其次, 如果学校负有注意义务, 再判断学校是否实际违反了该注意义务。
判断学校是否有注意义务, 其考量因素主要有: (1) 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2) 学校是否有特别的承诺或约定; (3) 依据一般的社会经验或惯例, 一个“理智之人”或一个合格的学校通常会如何行动。
判定学校是否违反了其注意义务, 法院考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对于风险或损害行为学校是否应当预见; (2) 学校预防与控制风险或损害的可能与成本; (3) 学校是否获益; (4) 按社会的一般观念或通常的习惯, 学校的注意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如安徽省芜湖县人民法院 (2004) 芜民一初字第655号民事判决, 对一起发生在课前自由活动期间的突发性学生伤害事故, 先是判定学校在该种情形下负有哪些义务, 然后逐一论证学校已经履行了这些义务, 最终判定学校无过错而免责。
因此, 学校对于过错的抗辩, 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
一是对学校是否存在注意义务的抗辩, 学校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和《办法》第9条的规定, 结合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确定学校对于在校学生的注意义务。
二是对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的抗辩。这一层次的抗辩, 学校要根据学生伤害事故涉及学校的哪些注意义务, 逐一举证论证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的注意义务, 从而证明学校没有过错。
二、学校对于举证责任的抗辩
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决定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中以过错原则为基本归责原则, 已无争议。当前的争议主要在于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从判例看, 过错推定原则常见于学校设施、设备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伤害事故。
本文所研究的判例, 涉及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造成的学生伤害案件共5个, 相关判决共7个, 其中的5个判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如湖南省隆回县人民法院 (2005) 隆民一初字第893号民事判决, 就是适用过错推定, 判定学校对实验课中因酒精灯爆炸致一名学生受伤的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所研究的判例, 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伤害事故案件有24件, 共39个判决, 多数判决难以判断其适用的归责原则。在能判断其所适用归责原则的9个判决中, 有7个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如在麦某某诉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案中,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6) 佛中法民一终字第563号民事判决, 适用过错推定, 认定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饭菜制作的劳动课中“未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 从而判定学校承担全部责任。
综上, 中小学校对于举证责任的抗辩规则, 大体如下。
第一, 学校设施、设备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和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学生伤害事故, 对学校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学校应对自己免除或者减轻责任举证。
第二, 对于一般的学生伤害事故, 适用过错原则, 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学校可以针对原告的举证情况, 提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或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 或者其所举证据虚假的抗辩。同时, 学校应当积极主动依法收集并提交能够免除或者减轻自己责任的证据。
三、学校对于责任承担的抗辩
责任承担的抗辩是指在具备责任构成要件的情况下, 针对是否要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的抗辩, 即免责或减轻责任的抗辩。根据法理和判例, 学校对于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承担的抗辩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受害人过错
受害人过错是学生伤害事故中最常见的抗辩事由之一, 在本文所研究的判例中, 有43个判决确认受害人有过错, 并减轻或免除学校的责任。依据法理与判例, 在受害人有过错的情况下, 学校的抗辩规则大致为: (1) 如果受害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其过错行为是损害发生的惟一原因, 构成免除责任的抗辩事由, 学校可作免责抗辩。如在李某某诉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高级中学案,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6) 佛中法民一终字第832号民事判决认定,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上诉人李某某自身实施了不当的危险行为造成的, 从而判定学校免责。 (2) 如果对损害的发生受害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而学校只具有轻微过失, 亦构成免除责任的抗辩事由。 (3) 如果受害人有故意、过失, 学校亦有过错, 则构成混合过错, 只可以减轻学校的责任。
2. 第三人过错
第三人过错, 是指除受害人和加害人之外的第三人, 对受害人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所具有的主观过错。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第三人过错有两种情形, 即在校学生作为第三人的过错和在校学生以外的第三人过错。这两种情形下, 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法律基础有所不同, 前者是基于学校的一般注意义务;后者是基于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由此, 学校责任的性质也不同, 基于前者, 学校承担的是无追偿权的替代责任;基于后者, 学校承担的是有追偿权的替代责任, 即补充赔偿责任。
依据法理与判例, 在第三人过错的情况下, 学校的抗辩规则大致为: (1) 第三人过错是损害发生的惟一原因, 学校可作免责抗辩。 (2) 如果第三人具有故意和重大过失的, 学校仅具有轻微过失, 学校亦可作免责抗辩。但只有在第三人的故意和重大过失行为是学校所不可预见的, 学校的行为才能免责, 否则, 学校不能免责。 (3) 如果第三人具有故意和重大过失, 学校具有一般过失, 则学校不能被完全免除责任, 学校仍应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4) 学校不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在校学生以外的第三人致害的学生伤害事故中, 通常情况下学校及教师与致害学生也不存在共同的主观过错, 致害学生的积极的加害行为与学校消极的不作为也不会直接结合而对受害人产生同一后果, 也不构成共同侵权。
3. 意外事件
我国民法没有规定意外事件为免责事由,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常常把意外事件作为免责事由。问题在于, 意外事件致人损害时, 是否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从判例看, 在这种情况下, 法院通常在免除被告人的过错责任的同时, 又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判令各当事人分担损失。
4. 甘冒风险
甘冒风险就是指行为人明知某项活动存在风险而自愿冒险, 当发生损害后果时由行为人自行负责的一种责任承担规则。从本文所研究的判例看, 法院通常判决各当事人无过错, 并依据公平责任原则, 由各当事人分担损失。例如,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张某某与北京科技大学、潘某案的民事判决认定:“鉴于该项运动的性质决定了参与者难以避免潜在的人身危险, 参与者自愿参加足球运动, 应属于自愿承担危险的行为。鉴于双方对于事故的发生均无过错, 损害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依据公平原则予以分担。”
【责任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要有责任心小学作文09-13
小学生责任的作文550字左右11-22
小学生优秀作文:责任心11-30
小学生状物言志类作文:猫的责任05-25
小学生作文:一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09-21
资山小学安全责任制度07-06
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08-22
小学学生安全责任书06-17
小学午休安全责任状06-18
小学责任督学管理制度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