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通用11篇)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1
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指导老师:林一仙
时间: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1 目的
1)掌握拉伸法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
2)学习用光杠杆放大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方法; 3)学习用作图法处理数据。仪器
杨氏模量仪、光杠杆、尺读望远镜、卷尺、卡尺、千分尺、砝码。实验原理
3.1杨氏模量
任何固体在外力使用下都要发生形变,最简单的形变就是物体受外力拉伸(或压缩)时发生的伸长(或缩短)形变。本实验研究的是棒状物体弹性形变中的伸长形变。
设金属丝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S,一端固定,一端在延长度方向上受力为F,并伸长△L,如图 21-1,比值:
L是物体的相对伸长,叫应变。LF是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叫应力。
S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FL YSL则有
YFL
(1)SL
(1)式中的比例系数Y称为杨氏弹性模量(简称杨氏模量)。
实验证明:杨氏模量Y与外力F、物体长度L以及截面积的大小均无关,而只取决定于物体的材料本身的性质。它是表征固体性质的一个物理量。
根据(1)式,测出等号右边各量,杨氏模量便可求得。(1)式中的F、S、L三个量都可用一般方法测得。唯有L是一个微小的变化量,用一般量具难以测准。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法进行间接测量(具体方法如右图所示)。3.2光杠杆的放大原理
如右图所示,当钢丝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光杠杆镜面的竖直度必然要发生改变。那么改变后的镜面和改变前的镜面必然成有一个角度差,用θ来表示这个角度差。从右图我们可以看出:
tgL(2)h这时望远镜中看到的刻度为1,而且102,所以就有:
NN0tg21(3)
D采用近似法原理不难得出:
NN1N02DL
h
(4)
这就是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了。将(4)式代入(1)式,并且S=πd,即可得下式
Y这就是本实验所依据的公式。
8LDF
d2hN4 教学内容
1)2)3)调节仪器底部三脚螺丝,使G平台水平。
将光杠杆的两前足置于平台的槽内,后足置于C上,调整镜面与平台垂直。
调整望远镜使其与光杠杆镜面在同一高度,并调节望远镜大致水平。再调整标尺与望远镜的支架(左右移动)于合适位置使标尺与望远镜以光杠杆镜面中心为对称,并使镜面与标尺距离D约为1.5米左右。在望远镜外面附近找到光杠杆镜面中标尺的象(如找不到,应上下移动标尺的位置或微调光杠杆镜面的垂直度)。再把望远镜转动到眼睛所在处,调节在望远镜的物镜调焦旋钮,便可看到光杠杆镜面和镜框(不一定很清晰)。稍稍调节望远镜的高度和角度,使望远镜中能看到整个镜面。
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调节调焦旋钮,看清标尺的反射象,而且无视差。若有视差,应继续细心调节目镜,直到无视差为止。检查视差的办法是使眼睛上下移动,看叉丝与标尺的象是否相对移动;若有相对移动,说明有视差,就应再调目镜直到叉丝与标尺象无相对运动(即无视差)为止。记下水平叉丝(或叉丝交点)所对准的标尺的初读数N0,N02 4)
5)
6)7)8)一般应调在标尺0刻线附近,若差得很远,应上下移动标尺或检查光杠杆反射镜面是否竖直。
每次将1.000kg砝码轻轻地加于砝码钩上,并分别记下读数N
1、N
2、…、Ni,共做6次。
每次减少1.000kg砝码,并依次记下记读数Ni1,Ni2,…、N0。当以上步骤完成之后,把砝码加到1.000kg,测出金属丝上、中、下的直径d’,再把砝码加到6.000kg测出金属丝上、中、下的直径d’’,并求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d值。
用卡尺测出光杠杆后足尖与前两足尖的距离h,用尺读望远镜的测距功能测出D(长短叉丝的刻度差乘100倍)。如下图所示: 9)
10)用图解法处理实验数据确定测量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实验教学组织及教学要求
讲解原理,测量要求,测量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自行操作;
检查数据,并要求整理。实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变化量的方法; 难点:微小测量量的装置调整。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光杠杆及镜尺系统一经调好,中途不得再任意变动,否则所测数据无效。
2)加、减砝码要细心,须用手轻轻托住砝码托盘,不得碰动仪器;而且需待钢丝伸缩稳定后方可读数。夹钢丝的圆体有时会与平台接触过紧,导致无法被拉动,读数不会变化,此时需要转动圆体,使它处于能自由伸缩的位置。
3)在测量钢丝伸长量过程中,不可中途停顿而改测其他物理量(如d、L、D等),否则若中途受到另外干扰,则钢丝的伸长(或缩短)值将发生变化,导致误差增大。实验参考数据
次F(*9.8N)Ni(加,cm)序 2 3 4 5 6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0 1.38 2.90 4.30 5.72 7.12
Ni(减,cm)
-0.05 1.65 2.95 4.45 5.90 ——
N
-0.02 1.52 2.92 4.38 5.81 7.12
d(1kg)d(6kg)L(cm)D(cm)H(cm)
0.442 0.465 0.438 —— —— ——
0.440 0.460 0.455 —— —— ——
98.00 —— ——
—— ——
7.842 —— ——
距离D统一用望远镜来测量;测d之前要先检查仪器的零点误差。
9实验结果检查方法
N是等量变化的;
卡尺最后一位是偶数 ;
如果没有修正千分尺的误差有可能造成数据错误; 测D的方法决定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10课堂实验预习检查题目
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涉及的物理量和主要的计算公式,实验内容、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记录数据表格(三线格)。
11思考题
1)本实验为什么用不同仪器来测定各个长度量?
2)光杠杆法能否用来测量一块薄金属片的厚度?如何测量?
3)调节光杠杆镜尺系统时,若遇到下列现象时你将如何处理(即如何调节)?(1)用望远镜找标尺的像时,看到了光杠杆的镜面,而看不到标尺的像。(2)某一同学已调好的光杠杆系统(他确实已调好了),但你去看时感到标尺的像很模糊。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2
一、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现在, 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从考查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程度,转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转向考查学生的思维评价,特别重视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书写的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样, 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所以,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文字表述能力训练和提高的途径。
二、促使学生自我完善,健康发展
学生开始撰写实验报告时, 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甚至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很正常。在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中, 学生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过程和方法,在相互比较中就可找到各自的差距并在改进过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真正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此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撰写一次实验报告, 基本包含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完成实验报告,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实验技能作为依托。要设计好每一次实验,学生势必会主动复习和了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并在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融会贯通。所以,多让学生动手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是巩固学科知识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探究性学习”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而加强物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实验的改进、变通方法,对知识进行迁移,探讨实验的内涵和外延。教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去探索,通过动脑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创造技能,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他们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方法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让学生亲手撰写实验报告可以把学生带入到科学探索的情境中, 让他们亲身探索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长期训练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四、激发创造动机
“思”源于“疑”,设“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有针对性的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在课外的探索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不像在课堂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五、 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也是实验教学反馈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从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结论、问题讨论、误差分析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并给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报告的重要性, 而只布置无检查或不批改, 将会使学生轻视实验,应付了事。最后根据批改情况,将好的实验报告进行展览、表彰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只有在实验报告的撰写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地辅导每一位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能力的机会,学生都能撰写出科学、合理周密的物理实验报告。应通过撰写物理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3
背景:由于还有升学率的思想的影响,受分数决定高度,有分数就有了一切的旧观念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与学脱节,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低下,还有这一代孩子独生子女偏多,家长在外务工偏多等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无视学生是这个学习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理应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长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重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内不行可外补,加班加点,重复劳动,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难以全面发展和有效提高。
2.重教轻学是教学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重视教师教案的编写工作,把写好教案作为教学管理的首要条件,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但往往轻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准备,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研讨对有效学习所起的积极意义,学生如何学,如何学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者又往往怕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只好来了个面面俱到“满堂灌”。
3.教师过重的负担和无效劳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教师的工作负担问题,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此我们做过一个统计。
(1)教师(班主任)一天在校的工作时间大致是这样的:
上午:6:20——6:50 住校生上早操 ,早自习
7:50——11:40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下午:2:00——6:00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活动
晚上:6:50——8:30办公,辅导,组织学生就寝教师一天在校时间大约12小时。
(2)从工作的内容时间划分大致如下:
备课:从构思到教案设计,查找习题,如何检验学习效果,最后效果验收,纠错。
上课:约2小时
批改作业:约2.5小时
辅导:约2.5小时
其它:约2小时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教师在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是超负荷的,教师的身心健不能得到保证。特别是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较差,由于工作压力大,脾气变得暴躁,有时语言粗俗,体罚 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来研究解决教师负担的问题。
二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理论依据
1.研究的对象:初中各年级学生。
2.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总结法
3.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的教育口号。
认识论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要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形成能力。
“洋思中学”的经验也启示我们要“先学而后教,以教促学,以教帮学,使“主导”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那么制定好教案和学案才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
从学得一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我学习,主动求知,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性。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决策,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成为学习的主人。
(2)独立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地解决学习中问题。
(3)超前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可根据学案,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钻研,熟悉教材,探讨过程,弥补课堂上自学时间的不足。
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任教师的作用,而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提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提示目标,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
三 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什么叫“教案学案”同步化。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达成目标要求,编制一套与现行“统编”教材相配套的,供学生课堂课外自主独立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具体方案。简称“教案学案同步化”。
(2)什么叫开放式研究型教学。
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实行教材开放,教案开放,学案开放。学生知道学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哪些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也知道教师怎样教,教什么,完成了封闭型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
2.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的实验研究是可行的,那么就能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向先进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解决师生负担较重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得以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 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操作变量
工作措施:
在2009年暑假中,我们开始确定研究课题,组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学习,查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研究时间:初步打算从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用两年的时间进行实验研究,最后以著作的形式公布研究成果。
操作变量:
①编制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同步化实验丛书,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编出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上下),初二数学同步练习(上下),初三数学同步练习(上下)。
②实施“三环六部”教学模式 。
我们依据“合作教学”理论和“三环教学法”,把我们的實验教学简称“三环六歩教学法”。“三环”是指课堂教学的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课堂练习三个环节。六步是指课堂教学实施的六个步骤:①自学探求;②精讲梳理;③疑难分析;④课堂练习;⑤课堂小结;⑥课外训练。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揉合到一起,是比较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自学探求:自学探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新教材,学生顺着教材发展的的思路,按照自学提纲的提示和要求;在新概念上停留思考,在论证原理或总结规时进行探索,从而对本节课要学的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弄懂自己可以学会的东西,对于少数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也念念不忘。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相互开展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即互帮、互学、互教,使学生解决少数较难的问题。对于极少数大家都感到困惑的知识,同学们又会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老师的讲解,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
此阶段老师应来回巡视,发现学生在自学中有什么问题,是力所不及,思路不对,还是方法不对?同时给予提示指点,帮助解决,并为下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做好准备。
自学探求的优点是:第一,让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大部分知识。第二,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培养了同学们相互研究 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优良学风。第四,为下一部教师讲解和梳理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
精讲梳理:
通过第一环节的自学讨论,在本节课要学的新内容中,哪些地方学生已经弄懂了,哪些地方虽然弄懂但理解深度还不够,哪些地方学生还没有弄懂,教师掌握这些情况后对症下药,该讲的地方要精讲,讲深的地方要讲透。然后再按知识结构梳理知识,特别要把本节课知识分类归档,分别嵌入到知识结构体系中去,与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体。
注意精讲内容的选择,什么问题要重点讲,要结合学生自学实际,一般对于本节课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的,应结合自学提纲作为精讲内容,要讲深讲透,讲解时要尽量运用启发性语言,提问,自由交流,运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精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知识梳理,对学习内容作简要概括整理,可归纳为几条基本原理,或形成简明提纲,或列成图表,或几句话概括,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疑难分析:
重在解决疑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突破。
练习深化:
精选几组练习题给学生练习。选择练习时,主要是融合了课本的练习,精选部分典型习题来加深拓宽,已达到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教材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提高运算,推理,复述和解答问题的技巧。学生练习后,教师应及时评定对错,有时也可采用学生自评相互对比,教师提供答案等多种方法进行。
课堂小结:
为学提供可行的课后作业,一般总量不宜太多,起到巩固知识点作用即可。
我们采用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步进行,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降低了教师选题难度,也省去了学生课后繁重的作业负担,较好地体现了增效减负。
五 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得以实施。由于有了学案,全体学生课前就可以依据学案,通过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一些后进生也会积极参与讨论,大大提高这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同学。
2.先进教学经验得以推广。由于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时间按学案的要求去钻研教材,弥补了学生课堂自学时间不足的缺憾,真正做到课堂上学学,议议,自由自在寓学于乐。
六 关于课题研究工作的理性思考
1.“教案学案同步化”课题研究有理论有基础,可操作性强,但教者不能唯教案唯学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学案灵活运用。
2.对学生要求要循序渐进,要有层次。因为初中生年龄尚小,阅历浅,能力弱,所以对学生应用学案的要求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允许学生在动用学案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各种能力。另外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同,智力不同,故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同样要求,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爱护和调动学生运用学案的积极性。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4
姓名:王振雨 班级:2013物理2 学号:201317030220
一、实验目的:
观察尖端放电产生的现象,加深了解尖端放电的知识。
二、实验仪器:
高压电源、蜡烛、电风吹焰仪
三、实验原理:
在静电平衡时,导体所带的电荷仅分布在导体的表面,且导体表面上的电荷分布于导体的表面形状有关;导体表面越尖锐的地方,聚集的电荷量越大,该处附近的电场强度也越强,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做加速运动,那些被加速的离子与空气分子碰撞时,使空气分子电离,从而产生大量新的离子,与针尖上极性相反的离子被吸引到针尖上,与针尖上的电荷发生中和,极性相同的离子受到排斥而飞向远方,形成了“电风”。这就是导体的尖端放电现象。也就是这“电风”,把尖端附近的蜡烛火焰吹向了远离尖端的一边。而我们所听到的“吱吱”声,是由于高压电源产生的,说明我们需要在足够高的电压下才能完成实验,我们所感受到的静电现象,也就是“电风”里的离子运动形成的。当电压越来越高时,电风也会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下就可以把烛焰吹灭。
四、实验演示: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 篇5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硬币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 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
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
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表格及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平均值
长方体的长/cm
长方体的宽/cm
长方体的高/cm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
3.测量硬币的直径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6
1 数控系统急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将实验台接线完整之后进行通电调试, 打开急停按钮, 发现系统处于急停报警状态, 由于实验台是学生接线之后进行的调试, 产生原因主要可从人为因素着手考虑查找并诊断,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参看图1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 :
(1) 急停回路电气连接故障; (2) PLC输入端口接线位置错误; (3) 外部输入线缆接错位置; (4) 其它部件报警引起的急停
故障排除思路:
(1) 根据图1急停回路电气原理所示, 首先按下“超程解除按钮”, 如果系统能够复位, 说明故障出现在超程限位开关位置, 检查行程开关是否压限位挡块以及行程开关内部接线, 也可以手动使限位开关动作, 观察PLC输入端子板上相应接口的显示状态, 确定接线是否正确;如系统不能复位, 说明故障可能是“急停开关故障”、“KA9继电器故障”、“外部24V电源故障”、“PLC参数设置故障”、“外部线缆连接错误”等。
(2) 外部24V电源故障, 根据KA9继电器指示灯可判断外部24V电源是否接入急停回路, 也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继电器是否有工作电压值。
(3) KA9继电器故障, 打开急停开关, 如KA9继电器指示灯不亮检查外部电源, 指示灯亮检查KA9继电器线圈以及急停回路接线是否接在它的常开触点上。
(4) 急停开关故障, 主要对急停按钮触点进行测量。
(5) 检查输入端口接线位置是否与PLC中点位设置一致, 外部运行允许点位是X2.3且高电平有效。
(6) 对于有报警信息的根据报警信息排除相应故障。
2 刀架换刀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当开机急停复位后数控系统正常工作, 手动或者自动换刀时, 刀架故障现象主要有“刀架不转动”和“刀架转动不停”两种, 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强电控制电路故障; (2)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故障; (3) PLC输入/输出故障; (4) 刀架自身机械故障。
2.1 刀架不转动故障排除思路
2.1.1 手动操作状态下按换刀启动按钮, 观察继电器工作状态以及PLC输出点位的状态变化, 如继电器不工作, 检查刀架供给的24V电源控制回路 (380V经控制变压器变220V后, 经直流稳压电源变为DC24V) 和PLC程序输出点位设置是否正确;如继电器工作且触点吸合, 再看交流接触器状况。
2.1.2 交流接触器不吸合, 检查220V电压是否输入以及接触器自身是否损坏;如吸合说明接触器没问题, 则可能是刀架相序接反、刀架锁死以及刀架电机损坏等原因。
2.1.3 如控制线路连接连线正确, 把刀架电机三相电相序任意两根互换, 如还不能排除故障, 说明可能电机卡死或电机损坏。
2.2 刀架转动不停故障原因及排除采取措施
如果出现电动刀架某一个或几个刀号换刀转不停, 其余刀号正常工作, 在故障分析处理时, 只针对故障刀号进行诊断维修即可。如此刀位霍尔元件损坏, 确认是哪个刀位使刀架转不停后, 在系统上输入该刀号换刀指令转动该刀位, 用万用表测量该刀位信号点是否有电压变化, 若无变化, 可判定为该位刀霍尔元件损坏, 更换发讯盘或霍尔元件。
3 主轴不转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当开机急停复位后数控系统正常工作, 手动状态进行主轴转动功能调试, 主轴不转动主要排除思路如下 (参看图2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 :
(1) 手动状态按下主轴正转时, 主轴不能旋转, 应首先查看PLC信号Y0.0 (主轴正转输出) 是否有效, 如无效检查PLC程序 (查看主轴正传信号设置是否为Y0.0, 且与输出转接板点位一致) ;如果有效, 可以通过万用表对继电器触点进行测量, 或者检查主轴380V进线电压是否正确。
(2) 如果主轴进线电压正确仍不能转动, 则应检查变频器参数是否设在外部启动模式以及频率由外部给定模式。变频器参数A01、A02均设定在01状态下才有效。
(3) 如参数正确仍不能启动主轴, 则应检查变频器正转参数设置是否和接线一致。
(4) 如一致主轴仍不能转动, 则应查看变频器输入模拟电压连线 (O、L) 以及是否有电压输出。
4 结束语
在实际的接线调试过程中, 线路检查由强到弱, 按线路走向顺序检查, 用万用表逐步测量, 这样可以有效的将故障检测出来并及时调整。通电调试也要逐步进行, 注意功能检测的顺序, 在故障分析及维修过程中我们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应用, 不断积累丰富的维修经验, 这样才能提高维修效率。
摘要:针对采用华中世纪星HNC-21T数控系统的HED-21S实验台, 探讨开机急停、刀架换刀故障以及主轴不转动等三类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分析, 结合学生实训遇到故障现象进行诊断排除。
关键词:数控系统,故障分析,HED-21S
参考文献
[1]谈治国.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的维修[J].金属加工, 2010.5.
[2]李学光, 张树仁.“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技术”课程建设意义及授课方法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8.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案 篇7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
[授课课题]:《物理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操作时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实验室安全用电、安全防护等知识;
3、掌握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救护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细心操作,遇事冷静,认真分析,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物理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火灾、触电、利器伤害、中毒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是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到达物理实验室之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1.防火灾
平时要有防火的安全意识,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有焦臭味(如电线过热、短路,酒精撒出来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了),要立即找出发生原因,并及时处置消除;若有明火发生,立即查清产生原因,分别进行处理。(如电器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扑灭;酒精撒出来了引发明火要用湿布盖灭)。同时同学们要保持冷静,根据情况必要时有序撤离教室并且要防止因拥挤发生踩踏伤害事件发生。如有烧伤情况,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送校医室或求120抢救。
2.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防止触电
(1)随时检查用电器安全情况,如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不涉及学生用电时,课前注意关闭学生用电电源开关。学生实验用36v以下的电源,决不送220v的交流电。需用220v的交流电时,实验前注意向学生交待用电安全。实验中注意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制止非安全的操作情况。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3)教育学生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
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并且要用绝缘胶布绑好,防止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互相接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3、防利器伤害
学生实验中接触到烧杯等玻璃制品或注射器等锐器,容易发生因玻璃破碎或针头的割、刺伤。学生在实验课前教师要强调学生课堂纪律,规范实验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加强巡视,制止学生嬉戏发生意外。发生伤害,送校医室处置(实验室最好配置小外伤药箱)。
4、防中毒
用水银做演示实验时,实验准备和实验时要特别防止水银的伤害。使用场所保证通风良好;不用带伤口的手直接接触水银;水银散落后要尽量回收,散落场地用硫磺粉多次清除残留水银;有水银的实验仪器要由教师亲自拿取,并注意不让学生玩耍水银。用萘做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及清洁装萘试管时注意场所通风良好,防止萘中毒。发生中毒情况,立即送医院救治。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8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n1
x(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n
n1x
x?,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nn
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
分度值的差值为:x
lkxk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
n1x
xk nn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读出不足一分格
x
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k,对于50分度卡尺:0.02;
n对20分度:0.05。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0.5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0.01mm,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Sn,它表示
m
天平两盘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m?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m1m2。
162
(dd) =0.0904mm d9.483mm,UASi
6-1i1
2222
仪=0.004mm,UAUBS仪=0.09mm
Ud0.09100%0.45% ∴d20.040.09(mm), Ur(d)d20.044、由表4 数据得: mm1m2?293.15293.20293.18(g)
【实验结果与分析】
1、米尺测得**的面积为:S915.7?0.7cm2,相对不确定度:0.08%
2、游标卡尺测得圆环体积为:V(4.01.13)?104(mm3),相对不确定度:3.2% 3、千分尺测得圆球直径为:d20.040.09(mm),相对不确定度:0.45% 4、复称法测得圆柱体质量为:293.18g。
测量结果是可信的。面积的相对不确定度非常小,并不能说明误差非常小,因只
对长、宽的一个位置进行了一次测量。
游标卡尺测量误差主要来自对与主尺对齐的游标格线判断不准;螺旋测微器的测量误差主要来自对格线是否露出的判断和零点读数及估读数;
从天平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复称法测出的两次质量很接近,说明天平的不等臂误差是很小的。
怀 化 学 院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纸
实验名称: 长度与质量的测量实验时间:
表1 米尺测量××的面积数据
米尺量程: 50cm分度值: 1mm仪器误差: 0.15mm
表2 游标卡尺测量圆环的体积数据记录表
分度值: 0.02mm仪器误差:0.02mm零点读数:x0: 0 mm
表3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记录表
分度值: 0.01mm 仪器误差:0.004mm 零点误差:d0: +0.012 mm
表4 复称法测圆柱体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 篇9
大学物理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和学习的目的, 利用物理仪器和设备, 人为地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 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的干扰, 突出主要因素, 在有利的条件下重复地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物理实验是建立和检验物理理论的基础, 是物理学工作者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途径。
一、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
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即掌握物理实验的选题、实验的构思设计、实验具体实施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等, 使学生学会通过物理实验对外在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测量分析和研究, 从而完成对内在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掌握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即:
(一) 实验预习; (二) 实验操作; (三) 实验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通过改革, 期望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及实验的基本理论, 了解现代物理实验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概况。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物理理论判断结果准确性与研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以及物理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大学物理实验方法
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的不同, 可以分为比较法、放大法、平衡法、转换法、模拟法、干涉法、示踪法等。
(一)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而得到测量值的方法, 它是最普遍、最基本、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又分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将被测量与同类物理量的标准量具直接进行比较, 直接读数直接得到测量数据。例如, 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长度, 用钟表测量时间。间接比较法是借助于一些中间量或将被测量进行某种变换, 来间接实现比较测量的方法。例如, 温度计测温度, 电流表测电流, 电位差计测电压, 示波器上用李莎如图形测量未知信号频率等。
(二) 放大法
由于被测量过小, 用给定的某种仪器进行测量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甚至小到无法被实验者或仪器直接感觉和反应。此时可以先通过某种途径将被测量放大, 然后再进行测量。放大被测量所用的原理和方法称为放大法。放大法分累计放大法、机械放大法、电磁放大法和光学放大法等。
1、累计放大法
在被测物理量能够简单重叠的条件下, 将它展延若干倍再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累计放大法。例如, 在转动惯量的测量中用秒表测量三线摆的周期。
2、机械放大法
利用机械部件之间的几何关系, 使标准单位量在测量过程中得到放大的方法称为机械放大法。例如, 螺旋测微器和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
3、电磁放大法
在电磁类实验中, 微小的电流或电压常需要用电子仪器将被测信号放大后再测量, 这种方法称为电磁放大法。如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实验中, 就是将十分微弱的光电流通过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的;又如示波器将电信号放大, 不仅显示直观, 还可进行定量测量。
4、光学放大法
光学放大法有两种, 一种是被测物通过光学仪器形成放大的像, 便于观察判断, 例如常用的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等, 这些仪器在观察中只起放大视角作用, 并非使实际物体尺度发生变化, 所以并不增加误差。另一种是通过测量放大后的物理量, 间接测得本身极小的物理量。光杠杆就是一种常见的采用光学放大法的放大系统, 它不仅可测长度的微小变化, 如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 还可测量角度的微小变化, 如直流复射式检流计原理。
(三) 平衡法
平衡态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 因为在平衡态下, 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可以比较简单地进行描述, 实验会保持原始条件, 观察会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从而容易实现定性和定量的物理分析。利平衡态测量被测物理量的方法称为平衡法。例如, 天平称质量, 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机械式电表测电流或电压等。
(四) 转换法
许多物理量, 由于属性关系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 或者即使能够测量, 测量起来很不方便, 且准确性差。为此,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成其它便于准确测量的物理量来进行测量, 再反求待测量, 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曹冲称象就包含有转换法思想。转换法测量最关键的器件是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很多, 从原则上讲所有物理量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传感器, 从而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其它信号进行测量。例如, 声速测量仪中压电陶瓷换能器、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中的霍尔元件、光电效应实验中的光电管、光电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等。
(五) 模拟法
模拟法是一种综合研究被测对象物理属性或规律的实验方法, 它以相似理论为基础, 设计与被测原型有物理或数学相似的模型, 然后通过对模型的测量间接测得原型数据或研究原型的性质及规律, 使我们对诸如过分庞大、十分危险、或变化缓慢而难以直接进行测量的研究对象能够通过模拟法进行测量研究。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法、数学模拟法、计算机模拟法。
1、物理模拟法
保持同一物理本质的模拟方法称为物理模拟法。首先, 要求模型的几何尺寸与原型的几何尺寸成比例地缩小或放大, 即在形状上模型与原型完全相似, 称为几何相似条件;其次, 要求模型与原型遵从同样的物理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用模型代替原型进行物理规律范围内的测试, 称为物理相似条件。物理模拟法必须具备这两个相似条件。
2、数学模拟法
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或过程, 依赖于它们的数学方程形式的相似而进行模拟的方法。例如, 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用电学振动系统来模拟力学振动系统等。
(六) 干涉法
应用相干波干涉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有关物理量测量的方法称为干涉法。利用干涉法可进行物体的长度、薄膜的厚度、微小位移与角度、光波波长、透镜的曲率半径、气体或液体的折射率等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并可检验某些光学元件的质量等。
(七) 示踪法
示踪法能形象、直观、及时地显示出物理过程。它可以是实物示踪, 也可以是模拟示踪。示踪法常配合其它实验方法共同使用。例如, 观察红墨水分子的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的观察、在粒子物理研究中用的云室、气泡室、照相底片等。
当然, 大学物理实验方法还不限于上述几种。
参考文献
[1]李平.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133-140.
[2]胡成华, 周平, 兰明乾.大学物理实验[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1.
[3]熊永红.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探索[J].物理实验, 2005 (2) :28-29.
[4]陈彦, 姚列明, 霍中生.全方位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2) :114-117.
物理实验报告 篇10
实 验 报 告
四、实验内容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简要的实验步骤、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数据表 实验名称日期
一、实验目的1、2、3、„„„„„„
二、仪器和用具
1、,2、,3、,„„
三、实验原理
简要文字叙述,画原理图
图名或图号
五、数据处理
1、计算测量物理量的平均值和误差
2、作图法处理数据,如画曲线
六、讨论 篇二: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浮力消失”了
做下面的小试验 器材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方法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 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 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路图 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成并联电路 a.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 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 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 _______________用电器.篇三: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地点: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实验时间:月 物理系编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教师签名:
五、实验数据记录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 篇11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探究预备
1、卷尺,米尺,刻度尺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3、时钟,手表
探究目的:学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提出问题:怎样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怎样用停表测量时间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一)练习实验刻度尺,明确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二)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评估与交流:
1、(1)刻度尺没与被测物体边缘平行(2)刻度线没紧贴被测物体
2、棉线法,累积法,替换法,轮转法,组合法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探究预备:
1、v=s/t2、刻度尺,停表 探究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提出问题:怎样用刻度尺、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如图
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刻度尺,停表,小车,金属片 资料或数据收集: 分析和论证:计时要与小车的运动同步 评估与交流:
1、约20km/h
2、(1)卷尺,停表(2)用卷尺测出走一段路程的距离s,用停表测出时间t,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
3、(1)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
三、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预备:
1、声音的大小
2、同一音叉音调不变 探究目的: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提出问题: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与振幅有关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取一音叉,用不同的力敲击,听音叉的响度,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实验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小锤
资料或数据收集:越用力敲击音叉,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分析和论证:响度与振幅有关
评估与交流:
1、水被音叉振起。扬声器紧贴盛水容器
2、录音机。录音机,mp3等。
3、声音
可以在空气和固体中传播,而且能够被反射。
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探究预备:
1、量程,分度值
2、不能超过量程,玻璃泡要与被测液态充分接触,待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态,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探究目的: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提出问题: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取一个装有水的烧杯,将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注意不能接触烧杯 的底和壁,待示数稳定后在读数。重复实验三次。实验器材:大烧杯,温度计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测量时间过长,水温会下降 评估与交流:
1、(1)估测液体温度,选择合适量程温度计(2)正确测量
2、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预备:
1、由固态变为液态。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上升。
2、溶化,是一种固体扩散到另一种液体中。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探究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猜想与假设: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上升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如图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温度计,铁夹,细线,停表,奈,蜡,石棉网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上升评估与交流:
1、不一样。晶体熔化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上升
2、晶体熔化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上升
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预备:
1、蒸发,沸腾
2、气泡越来越大 探究目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气泡越升越大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如图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铁夹,细线,停表,石棉网 资料或数据收集: 分析和论证: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气泡越来越大
评估与交流:
1、沸腾前气泡越升越小,沸腾时气泡越升越大。沸腾前声音大,沸腾时声音小
2、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低于纸的燃点。
3、液体沸点与压强成正比。高压锅刚开盖时,粥的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所以能继 续沸腾一会。
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探究预备:
1、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原物质中。漫反射,镜面反射。
2、镜子反射,看见墙上的画,字
探究目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提出问题:光反射时有什么规律
猜想与假设: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篇二: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生探究实验 实验一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p7 【实验时间】年月 日 实验人: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等处,感受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500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实验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p10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人: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g/n o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m/kg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分析和论证】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3、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
4、根据自己的质量,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实验三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p20 【实验时间】年月 日 实验人: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难点:二力平衡的知识的应用 课前预习(限时10分钟)
【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20—p2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 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且作 用在。
3、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6000n,此时小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若阻力不变,牵引力增大,则汽车速度将 ;若关闭发动机,汽车速度将。
4、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而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保持或_________直线运动。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
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 一定不受力呢?
6、什么时候物体所受的几个力互相平衡?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 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7、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将由 开始向 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将.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把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挂在左边分别的挂钩1上,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如图所示将小车转过一定的角度,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实验小结:由此可知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2),(3)。
8、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牛。
9、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1)(2)
三、小试身手!你能行
10、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b、正在刹车的汽车
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平衡状态就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力一定平衡力 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3、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一木箱,但没有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方向,大小是。
14、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15、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1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7、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对平衡力,分别是: 和 ; 和。并在下图中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四、学后反思
【实验时间】 年月 日 实验人: 实验
四、测量滑动摩擦力 五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人: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实验,领会控制变量法与等效法的思想,加深对科学探究基本要素的认识。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识别摩擦的利与弊,能提出有效的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提出问题】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猜想或假设】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设计实验】篇三:物理探究性实验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e i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物理探究性实验报告
——光的干涉实验(分振幅法)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目录
摘要.....................................................1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10 实验步骤................................................10 数据记录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原始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迈克尔逊干涉.........................错误!未定义书签。牛顿环干涉...........................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数据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迈克尔逊干涉.........................错误!未定义书签。牛顿环干涉..........................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收获与感想........................................13 实验改进方法及建议....................................15 实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改进方案——调整.................................18 参考文献..............................................20 摘要
当一束光投射到两种透明媒质的分界面上,光能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这方法叫做分振幅法。这些反射光波在空间相遇而形成的干涉现象。由于上下表面的反射光来自同一入射光的两部分,只是经历不同的路径而有恒定的相位差,因此它们是相干光。在此研究性报告中,我们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和牛顿环干涉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计算,以及误差来源的定量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案。关键字
光的干涉 分振幅法 迈克尔逊干涉 牛顿环干涉 abstract when a beam of light on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transparent media, light reflection of one part, another part of refraction.this method is called the division of amplitude.these wave interference phenomenon meet in the space and the formation of.the two par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of the light reflected from the same incident light, phase only through different paths and constant difference, therefore they are coherent light.in this report, we introduce michelson and newton ring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principle and step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data processing and calculation of uncertainty,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of error, and gives the improved scheme.interference of light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key words division of amplitudenewton ring interference 实验原理 1.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
光路如左图所示,从光源s发 出的一束光射在分束板g1上,将光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 g1的半反射膜处反射,射向平面镜m2;另一部分从g1 透射,射向平面镜m1。因g1 和全反射平面镜m1、m2均成45°角,所以两束光均垂直射到m1、m2上。从m2反射回来的光,透过半反射膜;从m1反射回来的光,为半反射膜反射。二者汇集成一束光,在e处即可观察到干涉条纹。光路中另一平行平板g2与g1平行,其材料及厚度与g1完全相同,以补偿两束光的光程差,称为补偿板。
反射镜m1是固定的,m2可以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以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m1,m2的背面各有3个螺钉用来调节平面镜的方位。m1的下方还附有2个方向相互垂直的拉簧,松紧它们,能使m1支架产生微小变形,以便精确地调节m1。
【大学物理实验 报告实验21 教案】推荐阅读: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10-05
高一物理物理实验教案12-20
大学院校物理实验11-18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10-2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06-09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实验10-28
大学物理实验室05-23
实验开放教学大学物理05-25
大学物理实验课06-04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