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2024-06-14

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精选6篇)

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篇1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公司财产及员工生命安全不受侵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矿井火灾预防措施如下:

二、组织实施

为了确保措施顺利实施,特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xxx 成 员: xxxx 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矿成立有辅助救护队。防灭火领导小组具体责对消防器材的检查和对防火重点地点的消防监督检查,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每月一次,抽查不定次数,随时进行,及时发现消防隐患,限期落实整改措施

三、矿井基本情况灾害性质描述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井下或井口附近能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火灾。

1、造成火灾的原因:

(1)、存在明火、吸烟、电焊、氧焊、喷灯及电炉、大灯炮取暖等都能引起燃烧。

(2)、出现电火,由于电气设备、电缆电路管理不善引起电火花等引燃可燃物。

(3)、不按规定放炮,爆破火焰引起火灾。(4)、爆炸事故引起火灾。

(5)、机械摩擦或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

2、火灾的危害:

(1)、使井下人员中毒、窒息。(2)、直接烧毁设备、设施、烧伤人员。(3)、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扩大事故。(4)、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组 长: xxx

3、火灾的分类:

根据产生火灾的原因不同,火灾分为两类:外源火灾和自燃火灾。

4、根据2014年12月洛阳重矿机械检验有限公司出具的煤质化验报告显示,XX矿煤尘爆炸指数为14.97℅,有煤尘爆炸性,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5、本矿井下容易发生火灾地点:

XX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XX41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已回采过的XX31、XX51、XX61工作面密闭墙内。煤巷的高冒处、溜煤眼、联络巷及浮煤堆积的地方是自然发火高发地区。

三、岗位责任制及职责

1、矿长为井下防灭火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矿井井下防灭火工作,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所需人、财、物的落实;

2、矿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井下防灭火技术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矿井井下防灭火方案、措施的实施,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资金的安排使用;

3、机电矿长负责井下各机电硐室、皮带运输机等机电设备的防灭火工作;

4、生产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情况的落实和监督情况,在分管范围内优先安排井下防灭火工作所需人、财、物的落实,对在实际工作中对井下防灭火工作存在的问题会同总工程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5、通风科科长负责全矿井的井下防灭火技术工作;负责组织制定井下防灭火工作规划、计划实施办法等,提交矿务会研究决定后组织实施。组织审查井下防灭火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工程,并检查落实情况。

6、通风科为井下防灭火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矿井井下防灭火技术工作及矿井井下防灭火各业务部门的技术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负责矿井防灭火设计的编制。负责井下防灭火设计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负责井下防灭火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推广与应用;负责根据矿井生产,及时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7、生产技术科负责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有关井下防灭火规定编制生产设计,满足井下防灭火工作的需要。

8、调度室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落实的协调工作,负责安排施工单位进行井下防灭火工程的施工,并对井下防灭火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井下防灭火工作施工完毕后,生产单位应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组织井下通风科、安监科和施工生产单位对井下防灭火工作的施工进行验收,只有确认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验收合格,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施工,直至验收合格;生产单位必须爱护通风设施,对损坏通风设施的由调度室组织进行分析。

9、安监科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实施作业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技术设计、措施和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宣传和对职工进行培训工作;负责对基层单位井下防灭火培训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10、通风队既是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实施单位,又是井下防灭火工作的业务主体部门,负责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实施;负责井下生产单位井下防灭火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井下防灭火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并不断完善井下防灭火工作方面的管理制度。

11、各生产单位为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井下防灭火工作的实施;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井下防灭火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提高职工对井下防灭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遵守矿有关井下防灭火工作方面的管理制度。

四、矿井防灭火工作现状

1、矿井防灭火工作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并建立有专业消防队伍,配备有队长一人,检测人员1人,洒水降尘人员3人,防尘管路设施维修工人2人。

2、矿井建立有完善的静压供水系统,地面副井口处建有永久性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立方米。井下防灭火管路(包括主管、支管)的管径选择,要满足各作业地点的生产和防尘洒水的需要,主要进风大巷管径100mm,采掘工作面支管径50mm。管路敷设到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上下山、车场、溜煤眼、转载点和采掘工作面等。

4、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转送机转载点等地点,均安设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雾化良好,灵敏、可靠。

5、井下主要运输巷、主要回风巷、上下山及采掘工作面所敷设的防尘洒水管路上,每隔100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皮带巷每隔50米应设一个三通阀门,皮带机头必须设三通阀门,以供冲刷巷道使用,保证水路畅通。

6、矿井成立由辅助救护队,设队长1人,队员10人,针对井下发生的防灭火事故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7、矿井制定有防灭火安全责任制,已按规定组织会审并贯彻给井下职工。

8、在副井井口设置有平地消防材料库、在副井东大巷于轨道联巷处设置有井下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严格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的消防材料库物资清单配置并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

9、在井下下配电点、硐室,设备集中地点、皮带转载机头、井底车场、工作面回风巷材料堆放地点,配齐配足消防器材。

10、每周由矿井辅助救护队员对井下各地点、各密闭内外CO、温度、瓦斯等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矿井防灭火预测预报工作,并有记录。

11、按规定每年组织进行防灭火演练一次,并做好记录。

五、安全技术措施

5.1、地面火灾预防措施

5.1.1、井口房和扇风机房及其附近20米以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电炉取暖,在主副井口附近和风井严禁用易燃材料搞临时建筑。

5.1.2、主、副井架不得随意进行电气焊和喷灯焊作业,若工作需要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5.1.3、可燃性材料存放点由供销科制定出专门防火措施,交矿“四防小组”审阅,并在库房附近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

5.1.4、矿井坑木场供销科应制定专项防火制度。5.1.5、煤楼和贮煤场内,禁止明火取暖,此工作由调度室负责。5.1.6、地面消防水池必须保证足够的消防水量,此项工作由通风科负责。

5.1.7、严格按规定在工业广场内存放足够的消防器材,保证使用性能良好,该项工作由安监科负责。

5.1.8、风井附近及风机房内严禁烟火,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机电科、机电队对电气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保证机电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5.1.9、平地各类库房内严禁烟火,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悬挂“严禁烟火”的警示牌。

5.1.10、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和各消防点应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落实,随便挪用或丢失器材,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2、井下火灾预防措施 5.2.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关于入井人员验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

(2)下井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确保人人会使用自救器。

(3)井下各峒室不准存放易燃材料,易燃材料在井下严禁乱扔、乱放、乱倒。

(4)井下机电硐室及主要运输巷道安装易产生火灾隐患的设备时,附近20m 范围内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足灭火器材,存放足够的沙箱、沙包和灭火工具。

(5)井下要采用矿用安全型灯具照明,其线路要用不延燃橡套电缆,其电压不得超过127伏。

(6)电气焊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规定执行。

(7)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

(8)井下有电气设备或电缆的地点,施工人员必须对电气设备和电缆加强保护,以免因被砍断、碰烂、挤破而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9)井下机电工经常检查自己所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有磨擦发热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转,并报告矿调度室。

(10)放炮员严格按照“三大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放炮制度,严禁放空心炮、糊炮或明炮。

(11)平地炸药库、机电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使用液力偶合器运输设备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储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的配备质量、数量、存放地点及使用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12)将井下变电所划分为防火重点区,并给每个重点区两端设立防火门。各防火门要定期检查,一旦在井口附近发生火灾,关闭井底防火门,防止有害气体向四处蔓延,该工作由机电科负责。

(13)井下所有风筒要用阻燃、抗静电材料制作。

(14)井下所有电缆、皮带要阻燃。

(15)液压联轴节等易磨擦生热的部件要加强检修、维护,以防磨擦起火,液压联轴节必须使用经试验合格的易熔塞及防爆片。

(16)皮带巷消防水管每50m要设一个三通阀门。

5.2.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内因火灾即煤层自燃引起的火灾。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对我矿开采的二1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生产科在进行巷道掘进时,要充分考虑防止因空帮、空顶而造成自燃的措施。

(2)采煤队在保证煤质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采煤工作面回收率,不留浮煤和老塘积煤,上、下尾巷坑木要回收干净,特殊情况需要预留煤底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3)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密闭。

(4)通风科要加强防火管理,瓦检工必须定期检查密闭外和采掘面回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及煤壁、空气温度,加强一氧化碳检查以及出水温度的测定,并重点做好各掘进工作面过老巷、沿空送巷及各密闭内的温度及气体浓度检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通风科、安检科、调度室和总工程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加强掘进面工程质量管理,杜绝空帮、空顶作业。对顶煤高冒区要加强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喷浆、注水等防火措施。(6)加强通风管理,合理调整主扇负压,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7)通风建筑物的位置要有利于防火,杜绝微风作业,保证合理供风。

(8)采掘作业规程中要制定防治自然发火措施。

(9)加强防火预测预报工作,通风科每周对易出现高温火点的地点组织一次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通风科、安检科等有关部门、领导,采取措施处理,并有记录可查。

(10)回采工作面结束以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减少进回风侧之间的压差。

六、发生火灾时,应采取的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关人员行动原则:

⑴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首先应识别火灾的性质、范围,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汇报矿安全指挥中心。

⑵当井下发生火灾时,为保证迅速而可靠地灭火,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切不要惊慌失措、擅自行动。

⑶矿安全指挥中心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值班领导立即上报矿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工作。

⑷在进行抢救人员、灭火及封闭火区工作时,要指定专人检查各种气体及煤尘和风流变化情况并严密注意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或顶板冒落伤人。

2、风流控制

当矿井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火灾和烟气蔓延及瓦斯煤尘爆炸,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控制风流的措施:

①稳定风流,保持正常通风或减少风量。

当火灾发生在总回风巷,回风井底或回风井口时,可保持正常通风,如果瓦斯涌出量不大,且自然风压与主扇风机作用的风压相同时,为减弱火势,也可采用减少风量的措施。

②反转风流:

火灾发生在井口房、进风井筒、井底车场或总进风巷时,为防止烟气蔓延到采区内,应进行全矿井反风。③停风或局部风流短路:

井下机电硐室的火灾可关闭防火铁门,隔断风流;如果火灾发生在采区内部,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情况利用通风设施使风流短路,使火灾气体直接排入总回风系统;火势较大时及时封闭。

火灾发生后,产生高温气体沿井巷蔓延,当流经垂直或倾斜巷道时,可使局部地段风量发生改变甚至风流逆转产生“火风压”,控制“火风压”就是在火压进风侧快速建筑防火墙,从而减小风压,避免其危害。

七、灭火方法:

1、直接灭火方法

①用水灭火:这是一种简单、方便而且普遍的灭火方法,但应注意水能导电,应先切断电源,用水灭火时,水源充足,保持正常通风,防止溅伤人员,采用水灭火时,水量要充足,要防止水蒸气伤人和水煤气爆炸。

②用砂子、石粉灭火:砂子和岩粉都是不导电物质,特别适用于扑灭电器和油料火灾,它们的作用是覆盖火源,隔绝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

③用化学灭火器灭火:有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手雷和高倍数泡沫灭火器等。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仪器内的酸、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泡沫喷射出来。炮沫覆盖燃烧物的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绝,此外,气泡中放出的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有助于灭火。

④挖除火源:对于火势不大,范围较小、人员能接近的火区如局部煤炭自燃等,可以采用挖除火源的办法解决。

⑤火源点以里有遇险人员待救时,在灭火的同时可打开水管改送压气,以延长人员待救时间,降低瓦斯浓度。但应注意供气量不能过大,以免把高浓度瓦斯吹向火源点引爆。

⑥火源以里无人时,可用高倍数泡沫、惰气或氮气灭火。⑦在救灾过程中,严禁用局扇和风筒把火源以里的瓦斯排出经过火点,以免产生瓦斯爆炸。火源点至巷道口之间可用风流吹散排除火烟瓦斯,降低温度,创造救灾条件。

2、隔绝灭火法。

当火区范围较大,火势较猛,人员无法接近,直接灭火有困难时,可在通往火区的所有巷道中砌筑防火墙(密闭)。断绝空气的供给,使火区内因缺氧而自行熄灭。此外,火区内产生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等)也可促使火熄灭。

火区封闭顺序有两种:

①先进风侧、后回风侧:在无瓦斯爆炸危险的矿井中,先在火区进风侧快速建筑临时性防火墙、隔绝风流,然后在回风侧建筑。在临时性防火墙的掩护下修筑永久性防火墙。

②两侧同时封闭:在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内采用。它也是在临时性防火墙的掩护下,快速修筑永久性防火墙,要求进、回风侧密切配合,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3、联合灭火法:

即使修筑了防火墙,要想使火区内不产生漏风也是很困难的,因此,火区封闭后往往长时间不能彻底熄灭,为了加快灭火速度,一般常用联合灭火措施,即用防火墙隔绝火区后,再附加以下措施:灌浆灭火、均压法灭火。

八、自救、互救于紧急避险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灭火设备、器材设置、存放地点及使用方法,熟知火灾避灾路线。

避灾自救与互救时的行动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雾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雾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雾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较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撤到避难硐室进行自救,或寻找有压风管路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氧。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要互相照应,团结帮助。

7、如果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火灾烟雾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雾袭来之前,选择合适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所,进行避灾自救。

8、禁止逆烟撤退,除非是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可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岔巷道时。应靠巷口的一侧撤退,随时注意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10、当烟雾在巷道流动时,巷道上部的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的情况较好,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或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撤退时,不能直立奔跑,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行走。如果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较高时,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条件,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雾的刺激。

12、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2.1、立即佩戴并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调度室报告和发出警报。

12.2、利用现场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进行灭火。12.3、组织人员沿逆风方向撤退出灾区。

13、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3.1、迅速佩戴自救器,利用现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13.2、积极抢运硐室内的易爆器材。13.3、切断硐室内的电源。

13.4、当火势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内、外同时悬挂风障。

14、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4.1、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离。

14.2、人员一旦被堵截在工作面无法撤退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拆除一切可燃物(不能引起冒顶),切断火灾蔓延的退路。

14.3、巷道内有风、水管路时,应立即设法打开压风管,放出压缩空气用以避灾自救,并利用水管中的水控火势,阻止火灾蔓延(此时应注意水蒸气或巷道冒顶带来的危害)。

14.4、选择巷道内合适地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工具构筑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的侵入。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造多道隔离风障风墙。

15、巷道中电缆着火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5.1、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截断着火电缆,防止延燃。15.2、组织人员在切断电源后用不导电的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砂子、岩粉等)进行灭火,同时将接触电缆的易燃物体或材料与电缆分开。

16、在有烟雾的巷道里临场自救时应注意的问题

16.1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16.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上湿毛巾)。

16.3避灾撤退时,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在仍有风的风筒、压风管路的巷道里可利用这些条件供水送气避灾自救。

16.4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只有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风口,并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能采取逆烟撤退的方法。

⑥在救人灭火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瓦斯情况,并分析判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⑦如有可能,要强行穿过火区救人,同时在火源以里打上风障,阻止瓦斯向外涌向火源,也可打开水幕,甚至拆除几架支护,以阻止火灾蔓延。

注:发生灾害时避灾路线按当月避灾路线图为准:

火、瓦斯:XX41工作面—XX41下付巷—12采区运输下山—皮带运输巷—轨道联巷—副井东大巷—副井—平地

水灾:XX41工作面—XX41下付巷—12采区运输下山—皮带运输巷—轨道联巷—副井东大巷—副井—平地.火、瓦斯:XX工作面—XX下付巷—西翼联巷—副井西大巷—副井—平地

水灾:XX工作面—XX上付巷—西翼联巷—副井西大巷—副井—平地

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篇2

关键词:矿井,火灾,预防

1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

1.1 矿井火灾发生的外部原因

对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矿井企业而言, 他们之所以发生火灾, 主要是因为爆破时的操作程序不合规, 还有就是明火使用不正确;而我国一些大型煤矿企业也经常发生火灾, 原因在于他们所应用的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经常出现管理失误, 或是操作违规, 设备无法实现正常运转。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许多矿井开始应用大量的电气设备, 但是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有时会出现外部井下吸烟问题, 或是违反规定进行爆破, 因而很容易导致火灾。一般来说, 如果是上述原因造成的火灾, 则会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大肆蔓延, 因此刚发现火灾时的应急控制非常重要, 火灾是蔓延速度很快的一种灾祸, 这就对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提出要求。

1.2 矿井火灾发生的内部原因

煤炭这种资源在使用时是需要燃烧的, 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易燃性, 一旦煤炭发生氧化, 就会迅速燃烧, 一旦燃烧面积过大, 火灾就不可避免。煤炭自燃是煤矿企业的一种常见问题, 煤炭自身就可以氧化, 而并不是一定要从外部进行引燃, 如果管理措施完善性不够, 这种煤炭内因火灾就很容易发生。据有关部门调查, 矿井所发生的火灾中, 内因火灾的比重超过80%, 而且内因火灾的特点是火源隐蔽性较深, 不利于实施针对性的灭火措施, 火灾一旦发生, 很可能得不到有效控制, 蔓延范围很广, 危害性非常严重。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一个重点问题, 就是如何实现对内因火灾的针对性防控。

2 矿井火灾的危害

2.1 使矿井的正常生产发生中断

如果采空区煤柱中发生内因火灾, 那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消除, 目前的常规做法是将火灾发生区域全封闭起来,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煤炭将被冻结, 无法继续进行正常生产, 尤其是当发生内因火灾的矿井是集约化类型, 即一矿一井一面, 那么整个煤矿都被封闭无法生产。

2.2 经济损失严重

井下易燃和可燃物质很多, 一些非常小的火源也会导致火灾的肆意蔓延, 很可能会危及到井下的采掘运输设备和其他器材。

2.3 污染环境

当发生火灾时, 就会产生大量的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这些毒气都会危害环境。我国一些煤炭采掘区容易发生露头火灾, 当发生较大火灾时, 燃烧时间会很长, 而如果灭火措施不当, 或是专业工具不足, 灭火技术落后, 那么就很难马上控制火灾问题, 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受损, 而且有害气体难以消散和祛除, 空气质量下降, 易降下酸雨或造成温室效应。

3 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

3.1 科学确定采区, 结合矿井地理状况选择采煤方法

如果是矿井中的巷道, 则最好使用岩石;在矿井中硬度较高的岩石中, 应当开设一些必要巷道, 次要巷道可以视实际情况开设, 合理控制巷道间距;矿井的主要巷道, 应当设计在那些自燃可能性不大的煤层中。

采煤方法应当符合矿井特点。如果是自燃可能性较大的煤层, 则仅使用常规的采煤方法并不准确。而壁式采煤法的回采率较为理想, 只需要设计一些主要的巷道即可;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要以回采速度和防火特点为首要考虑原则, 一般来说, 如果矿井的煤层比较薄, 则发生自燃火灾的可能性较小。如果顶板是全部陷落法, 则采空区很易发生自燃, 而惰性材料的效果较好, 只要确保惰性材料填充及时和致密, 那么自燃问题就可得到有效控制。

要提升回采速度, 就需要找到提高劳动效率的最好做法, 积极引进更先进、专业性跟高、更节能的采煤设备;对采煤层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尤其是应当明确其自燃发火时间, 采区面积的规划应当以回采速度为准, 当完成一个采区的工作后, 应当马上进行封闭, 以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3.2 按照规定进行通风

保持煤矿采区的合理通风是减少内因火灾的关键, 而以哪种方式进行通风, 则需要参考矿区的开采规划和流程, 矿区防治内因火灾的具体方法包括:

胶体防火灭火技术目前应用性较强, 具体做法是将已经按照标准完成配置的溶液, 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其注入到采区的煤层中, 经过一定时间后, 煤层就会发生凝胶, 原本温度很高的煤炭会被凝胶密封起来, 从而达到防灭火目的。目前最经常使用的胶体有复合胶、稠化胶、泥浆胶、无机凝胶。胶体防灭火的原理是:利用胶体的形成来吸收热量, 并将水也凝固住, 从而降低火灾时的温度。这种做法由于胶体数量有限, 因而如果火灾面积较大, 则很难发挥作用, 而且胶体造价较高, 还有就是胶体形成时, 由于发生化学反应, 许多有害气体会挥发出来, 对于空气环境不利。内因火灾的防治应当结合矿井特点和生产要求综合考虑, 在不放松治理的基础上, 将重点放到提前预防上, 多种防灭火措施可以统筹使用, 建立更周密的火灾控制机制, 才能更好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3.3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上文中主要是分析了矿井的内因火灾问题, 对如何预防和治理进行了简要说明, 下面主要是对矿井的外因火灾进行阐述。相比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更难以预测, 而且一旦发生就很容易蔓延, 难以控制。因此如果要防控外因火灾, 首先是需要对容易诱发外因火灾的高温热源进行控制;其次是井下操作时, 应当尽量使用那些燃烧可能性较小的支护材料, 以免由于材料堆积而造成火灾。具体的说就是不要在井下累积可燃物, 从源头上防范火灾。一般来说, 如果燃料保管不当, 或是员工操作不合规, 就很容易引发外因火灾, 员工行为、物品材料、井下环境、管理措施、后续问题处理等都会对火灾防控产生作用, 具体控制办法包括:

(1) 支护材料可以采用钢铁或是石料, 或是用水泥锚喷。

(2) 有些外因火灾是由于所应用的设备运行出现障碍, 如机械摩擦较大, 而控制办法是在机器中安装温度传感器, 这样一旦机器温度升高就可以马上预警。

(3) 对线路进行定期检查, 规范拉接, 一些老化的线路及时维修更换, 坚决不允许井下员工将灯泡作为取暖工具。

(4) 规划易发生火灾的危险区域, 设立防火门以防止人员接触, 强化监管。

(5) 在矿井中设置反风装置或是其他反风系统, 这样如果发生火灾, 烟雾和有害气体等也不会马上传播到采取中, 为员工争取反应时间。

(6) 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人人树立风险意识, 并通过演习和培训, 来使员工面对火灾时保持稳定的态度并准确应对。

火灾是煤矿矿井的常见灾害之一, 而且所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火灾防治是一项长期工程, 需要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和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 要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防治, 才能确保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心愚.基于煤矿矿井火灾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5.

[2]武丕俭.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风, 2011, 10.

2017年矿井综合防火措施 篇3

根据《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标准》第9.12.2P规定,矿井应编制符合矿井实际需求的防灭火设计和内外因火灾防治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矿成立防灭火组织机构 组 长:王仲全

副组长:李佑林 赵贵彬 闫世海 高金良 李恭利 组 员:李鹏亭 高云飞 刘成伟 董秀军 樊金宝

李铁林 赵文波 姜英学 刘胜军

二、通风队成立防灭火组织机构 组 长:褚洪涛

副组长:史宪臣 高武领 李伟宏 李国辉

组 员:林广东 周雅军 孙志喜 赵海林 白发福 张本强

蒋万寿 鲍永军 孟祥华 张茂勇 王祥勇 朱孔亮

三、煤层自燃情况

矿井所开采的煤层经鉴定全部具有自燃倾向性,属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 30#煤65天、28#煤71天。委托内蒙古兴冠安全节能有限责任公司对矿井开采的30#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进行确定,经过测定标志性气体优选:CO、C2H4、C3H6、C2H2、C2H4/C2H6,临界氧浓度:7.0%。同时对工作面回采期间CO自然发火临界值进行了确定,经测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CO深度临界值确定为200PPm。矿井自开采未发生过自然发火,井下无火区存在。

四、存在危险源

(一)外因火灾

1、井下明火作业。

2、电气设备失爆。

3、皮带与可燃物摩擦。

4、硐室及巷道采用可燃物支护。

5、无消防洒水系统。

6、灭火器材装备不足或失效。

7、未按规定进行爆破作业。

(二)内因火灾

1、未按规定对采空区采取注浆和注氮防火措施。

2、未对自然发火观测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分析。

3、巷道及巷帮破碎的煤体未及时处理。

4、采空区密闭漏风。

5、工作面回撤速度缓慢,导致封闭不及时。

五、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

1、矿井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炉灰场等都要建立防火措施和制度。

2、防止火烟及有毒有害气体入井,矸石山、木料场距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矸石山和炉灰场不得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不得设在表土1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也不得设在采空区上方有漏风的塌陷范围内。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3、进风井口装设防火铁门。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4、井上、下必须分别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上消防材料库设在副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

5、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主井井底+350水平中,并备有8辆消防列车。

6、井上下消防材料库贮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在《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明确规定,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材料库进行1次专项检查,并对不合格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换。

7、矿井设有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中每 隔100m设置有支管和阀门,在胶带输送机巷中每隔50m设置有支管和阀门。地面消防水池容积为200m3,必须经常保持足量的水量,每季度对地面消防水池进行1次专项检查。

六、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1、防止明火点燃。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或井口房内进行上述作业时,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措施中必须对所作业所涉及到的危险源提前进行辨识,并经矿领导批准后,并在瓦检员、安检员和施工队组负责人共同在现场监护方可执行。

2、井下电气设备均采用防爆型。井下各变电所均有两个以上的回路供电。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必须设有保护接地、漏电等保护。地面、井下所有线缆和设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要求设有防雷等保护接地网。

3、井下电缆必须采用煤矿用阻燃电缆。电缆的选择、敷设、连接等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第442、第466~第472条规定。

4、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及通道必须采用浇砼等不燃性材料支护,长度超过6m的硐室均有两个以上出口。井下所有机电设备硐室及各配电点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0.5m3灭火砂、4台(4kg)或2台(8kg)干粉灭火器和30米水龙带等灭火器材。

5、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设有保护接地、短路、过流、过负荷、断相、漏电等保护。

6、井下火药发放硐室、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胶带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均配备有手提式灭火器。

7、胶带输送机装备及防火措施

1)井下带式带式输送机使用的胶带为阻燃型,其安全性能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包胶滚筒的胶料,都必须阻燃和抗静电,其安全性能应符合规定。2)带式输送机巷道顶部设有照明灯具进行照明。3)带式输送机巷道设有自动防尘洒水装置。

4)带式输送机巷道设有火灾报警装置及监测监控装置。

5)井下带式输送机装备采取综合保护措施,该保护装置具有煤位信号、速度、温度、烟雾、洒水、拉线停车开关、自动联锁控制等功能。驱动装置和电控选用防爆型。

6)皮带机头、机尾各设4台(4kg)或2台(8kg)干粉灭火器和的0.5m3灭火砂。

7)井下胶带运输机巷都要铺设消防供水管路(可与防尘管路共用),管路要保证随时有充足的供水。管路上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

8)皮带附近及底部浮煤及时清净,严禁皮带及部件与浮煤磨擦,发生起火现象。

9)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各安设一台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8、防止井下爆破引发火灾的措施

1)井下爆破材料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且必须分批次、分品种存放在爆破材料库内,并经过检验后方可下井。

2)井下爆破材料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使用前由放炮员专人领取,当班未用完的必须送回发放室保存。

3)必须采用毫秒电雷管,炮泥要填实,放炮前必须检测现场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并对其周围物料进行清理,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破材料和工艺。

七、煤层自燃预防措施(一)开拓开采

1、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封闭暴露的煤层或尽量缩短暴露时间,从而减轻煤层自燃的可能性和煤层瓦斯的涌出。尽量不掘和少掘设计外的辅助性巷道,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废弃巷道。

2、提高资源回采率,降低故障率,加快回采的推进速度,回采结束后立即封闭采空区。

3、开采时,应尽量减少采空区残煤,尽量少留煤柱或不留煤柱,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利于预防采空区煤层自燃。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受采动影响的不可采煤层。

4、合理进行顶板管理,使采空区尽快压实。

5、编制综放工作面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设计,确定综合防灭火所采取的措施。

(二)通风

1、工作面推至停采线后要及时撤出所有设备、设施并及时进行封闭充填,避免向采空区漏风。

2、井下各风门、风量调节设施等位置进行合理设置,降低负压,控制漏风。

3、主扇必须设有反风装置,能满足全矿井反风要求。

4、每月根据井下生产布局,制定矿井配风计划,各地点所需风量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月制定的矿井配风计划根据生产布局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测风员定期对各地点风量进行测定,发现风量有变化时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5、加强井下采空区密闭的管理,每周至少对密闭内外的空气成分、温度、出水温度及闭内外压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加强瓦斯检查地点的检测

每月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编制《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加大各地点瓦斯检测力度,综放工作面初采、回采、末采及回撤期间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瓦检员每班必须对检查地点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建立火灾预测预报制度,每月对井下可能发热地点设置火灾预测预报计划,每周对火灾观测点的气体成分、空气温度、水温、闭内外压差进行预测,每月人工采集各火灾观测点的气样进行分析预报,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矿领导汇报,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三)监测监控

矿井选用KJF-2000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系统具备环境监控、皮带火灾监控、瓦斯抽放泵房监控、采空区自燃发火预测和生产监控功能。

1、环境监测——主要监测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工作面的作业条件,如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浓度、风速、空气温度、顶板压力、空气压力、烟雾和粉尘浓度等;

2、生产监控——监控井上、下主要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参数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煤仓煤位、水泵状态;提升机、局扇、压风机、胶带机、采煤机、开关、磁力起动器、供电等运行状态和参数等。

(四)束管监测

我矿使用GC-4085B型煤矿专用束管自动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束管取样系统和地面气体分析中心组成,通过束管将监测点气体抽取样到地面,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连续分析气体组分浓度,通过各组分浓度的变化对煤层氧化自燃过程进行判断分析并进行煤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该系统能够对井下的气体成分及浓度变化实现有效的实时监测,并在地面监测中心对煤自燃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实现了煤自燃预测预报的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方法简便。

1、监测点设置

监测点分为固定点、移动点和临时观测点。观测点设置在能采集到观测区内的有代表性的气体的地点。尤其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应尽量设置在巷道周围压力较小,支架完整,没有拐弯,断面没有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地点。根据上述要求监测点主要布置在以下地点:

1)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及回风各布置1个监测点,随工作面开采而移动; 2)采掘工作面高冒点; 3)采空区密闭。

2、监测内容 监测点主要抽样监测和采集气样等,以便提供分析数据,所有采集的气样通过束管管路送至地面进行自动分析。

3、作用

通过束管取样,利用安装在地面的抽气泵,将所采样的气体送入分析仪进行分析。对井下任意地点的O2、N2、CO、CH4、CO2、C2H4、C2H6、C2H2等气体含量实现可选择性监测,经过对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自燃进程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注意事项

1)凡是经过风门墙体的管缆都必须穿过线套管,防止压扁。

2)束管敷设尽可能不与动力电缆敷设在同一侧;如确需与动力电缆敷设在同一侧,应在动力电缆的上方0.3 m敷设束管,当与动力电缆交叉时,应垂直通过。

3)在井下取样点空气入口处和在传感器或分析器气样入口处应设有粉尘过滤器。

4)在井下取样的管路中应能及时有效地排除管路中的冷凝水,宜在管路中设贮水器。

5)气相色谱议在分析数据前,应每次用标气进行标定。

5、人工采样分析系统

没有布置束管采样点或采样束管不能到达,同时又需要进行气体分析的地点,可人工利用球胆进行取样。气体分析则由气相色谱仪完成。取样时间为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或根据需要定期取样,取样前必须用取样地点气体对球胆进行2—3次冲洗。气样采集后12小时内必须送至气样分析室进行数据分析,如超过12小时,气样舍弃不能进行分析,重新取样,以保证分析数据准确。所出结果上报矿领导进行审阅。

(五)采空区注浆设计

地面灌浆站配有SLR100-200A型水泵机两台。功率18.5KW,流量121m3/h 的清水泵两台。系统能力:灌浆站泥浆池容积22.6m3,水仓容积400m3,灌浆立孔孔径∮159mm,深度230 m,工作面灌浆孔径∮108mm。灌浆材料主要是黄泥和黄砂,采空区采用随采随灌法和采后充填法,原料为黄泥和黄砂。生产期间注浆管路铺设于采面上顺槽,注浆时随工作面的推进隔一定距离向采空区预埋管一次,每次均注到工作面支架或前密集支柱下见水为止。

灌浆系统布置:地面灌浆站→灌浆立孔→回风下山→工作面顺槽→工作面采空区。

注浆系统:注浆系统分为地面蓄水池、注浆站和井下管路三部分组成。注浆站位于北二风井西北侧,建筑面积423.6m2,由泥浆搅拌间、水泵间、值班室和配电室组成。蓄水池(400m3)水源为矿井水。

I0128207工作面最远的管线总长为1887m,北二采区注浆站喇叭口至出浆口之间的高差为286m,输浆倍线为6.5。工作面在对采空区进行预埋管注浆时,可适当考虑减小水土比,以防发生堵管和浆液喷洒不匀,以达到预期注浆效果,满足输浆要求。土水比一般控制1:3~1:5之间。

注浆步距:

1、初次注浆:当工作面进入初采时随时进行注浆。

2、正常注浆:工作面正常回采后,每隔30-40m向采空区注一次浆。

3、末采注浆:当工作面进入末采后,要每隔20m向采空区注一次浆。当工作面距停采线10m时再埋一趟管路,来保证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

4、特殊注浆:工作面如果遇到停产放假时,要随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浆。每次注浆当工作面中部支架出水就立即停止注浆。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之内进行永久封闭,分别在上顺槽和下顺槽施工滤浆密闭对“两巷一线”进行集中充填封闭,防止采空区内煤炭自然发火。

(六)注氮防灭火设计

1、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 注氮灭火惰化指标不得大于3%,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不得大于7%;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

2、注氮系统

我矿配备型号为DM-600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装置,流量为600m3/h,氮气纯度≥97%(O2≤3%);氮气出口压力≥0.8MPa,电机功率185KW。

3、注氮量计算

确定注氮量主要是按采空区氧化带氧含量计算注氮量。Qn= {(C1-C2)Qv}/(Cn+C2-1)Q ={(20.5%-7%)×2.1}/(97%+7%-1)

=7.08 m3/min 式中:Qv——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m3/min;

Cn——注入氮气的浓度,%。

经计算本矿井I0130402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注氮量取7.08m3/min。

4、管路选型及铺设

输氮管路选用DN50×6型低压流体输送管路,注氮管路由井下制氮机硐室引出,通过回风下山敷设至上顺槽, 工作面顺槽内的管道沿帮部吊挂平、直、稳。然后埋入采空区内.各管路均采用快速连接。

5、注氮方式及方法

本设计将氮气用作预防性注氮,同时考虑灭火注氮。注氮方式采用连续式和间断式注氮。工作面开采初期和停采撤架期间,或因地质原因、机电设备原因等造成工作面推进缓慢,采用连续式注氮;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用间断式注氮。

6、注氮工艺

根据本矿井的开拓布置、煤层有自然倾向、发火周期和工作面开采情况,在采空区氧化带预埋注氮管道,其宽度自工作面中心计算为25~40m。在自然发火期之前或有火灾预兆时,进行连续注氮,使采空区深部的氧含量降到防火惰 化指标以下,然后根据工作面推进等情况,对预埋管道进行拖移。

选用埋管注氮工艺,即在工作面的进风顺槽沿采空区埋设一趟Φ54管路,其中第一个氮气释放口设在开切眼。当第一个释放口埋入采空区30m(采空区氧化带)后开始注氮,同时埋入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暂时选定为30m,可通过实际注氮效果考察进行修正)。当第二趟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30m后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注氮,并又重新埋设注氮管路,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如果发现注氮压力异常或管路堵死,必须立即倒换管路。

7、注氮效果的评估

注氮期间,从地面束管监控室连续不间断的对采空区进行气体采集分析,当采空区氧气浓度低于7%时方可停止注氮。

8、输氮路线:

(1)I0128207采煤工作面

制氮机→I0128207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回风下山→原I0128205下顺槽联络巷→I0128207上顺槽→采空区。

9、注氮技术要求:

1)注氮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低于97%立即停止注氮。

2)注氮期间瓦检员佩戴甲烷、氧气便携式检测两用仪检查采煤工作面及架间甲烷、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或氧气浓度低于18.5%时,立即停止注氮。

3)注氮时必须有专用记录本和台帐,记录开关机时间、注氮量、压力、气体浓度等,以便对注氮情况进行分析。

4)注氮期间出现异常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值班室汇报。

5)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形成氮气输送管路,回采期间在采空区深部预埋注氮管道,进行连续注氮和间歇性注氮,使采空区深部的氧含量降到防火惰化 指标以下,注氮管路随工作面推进及时进行拖移。

6)巷道高冒区域发现高温点,立即形成氮气输送管路,将注氮管路伸向高冒点,进行注氮降温和惰化高温区域气体。

7)注氮管路的铺设: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每节软管的吊挂不少于4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低洼处可设置放水阀;输氮的管路在分岔处应设置三通和截止阀及压力表;输氮管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蓝色油漆;定期对输氮管进行试压检漏。

8)从井下供氮时,除应采用钢管外,在满足输氮压力的情况下,可选用耐压橡胶软管。但进入采空区的管路或火区的管路必须采用无缝钢管,不得选用橡胶软管进入采空区。

10、注氮设备操作时注意事项

1)注氮司机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任意开停制氮机。

2)注氮人员要经常注意制氮机运行状态,要经常检查制氮机各部位接头、管路的密封情况,加强维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当发生故障又无法处理时,应先停机,并通知注氮管路监测人员关闭各注氮支管阀门,故障排除后,应通知注氮管路监测人员,打开原规定的注氮支管阀门,待阀门开启后,才允许启动制氮机。

3)注氮工要经常检查注氮主管与支管的运行状态,随时记录注氮量与注氮压力、浓度,发现有泄漏及时检修处理。当注氮主管或支管发生崩管时要及时通知制氮机站关闭制氮机停止输氮。

4)制氮机长期停用时,应分别将吸附塔、氮气储罐、空气储罐的压力排泄因分子筛怕油、水、粉尘的污染应定期排泄水分和油分。

5)注氮机司机必须密切注意注氮机的压力表及氮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压力和浓度发生突然变大、变小、要及时停机,并关闭机组阀门,停止往外输出氮气。

11、注氮安全注意事项 1)为确保安全,注氮前派专人巡检注氮管路。每次注氮必须有三人检查管路漏气现象,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人以上。确认管路完好后汇报值班室,由值班室通知注氮负责人和采面专职瓦检员后方可进行注氮。

2)注氮前必须认真检查管路、注氮管和各阀门开关状况是否符合要求。3)注氮初期使管路内“憋气“通风队指定专人迅速巡视注氮管路系统,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确认注氮系统无问题后,先排空管路中氧气,当氧气低于3%时方可向采空区内注氮。

4)定期对氮气出口的安全阀进行可靠性检测。

5)为了防止氮气涌出造成人员窒息,在采面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携带多功能气体测量仪随时进行检测CH4、CO、O2等气体浓度。检查地点包括架间、回风隅角、采煤工作面回风流,当检查发现CO浓度超过0.0024%或氧气浓度小于18.5%时,必须立即撤离受威胁地点并汇报值班室,同时降低注氮量或停止注氮。

八、其它综合防火措施

1、工作面开切眼防灭火

开切眼为工作面易发火地点,必须重点预防;掘进时应对冒顶区及时充填,并应加强日常温度及有害气体的监测力度,发现温度或一氧化碳浓度有升高趋势,立即采取注水、注氮等防火措施。

2、工作面回撤及安装期间防灭火

工作面回撤及安装期间易发生煤炭自燃发火,此期间是矿井防火工作的重点之一,回撤及安装期间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的防灭火安全措施。

3、加强火灾预测、预报及监控及时对易发火地点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充分发挥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预测、预报火灾,使其在萌芽状态就能采取措施加以消灭。

4、掘进期间内、外因火灾防治

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中掘进巷道时,对巷道中出现的冒顶区与高冒点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并定期进行检查。1)掘进工作面上、下顺槽消防管路系统每隔50m设置一个支管三通阀门,并保证阀门灵敏可靠。

2)掘进工作面上、下顺槽严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力求使通风系统简单、稳定、可靠,抗灾能力强,避免串联通风。

4)进行电气焊、喷灯焊接等工作时,每次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机电、通防、安全等部门审查、总工程师准后方可执行,并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⑴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

⑵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应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洒水;

⑶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必须备有不少于2个灭火器; ⑷在巷道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等动火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⑸施工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前必须检查工作地点前后2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同时检查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确保无瓦斯积聚时,方可作业;

⑹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等动火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检查时间不少于1小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⑺施焊火种只能使用火柴,不准使用打火机或其他火种;

⑻煤层中未采用砌碹或喷浆封闭的硐室、巷道严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5)掘进工作面使用的汽油、煤油和电压器油必须装入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6)掘进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棉纱、不透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有专人定期送到地面。7)掘进工作面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的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8)掘进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

9)掘进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存放地点。

10)机电办负责检查井下设备的安全防爆性能。机电设备一律经防爆检查,其合格发证后方可入井使用,否则一律不准入井。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修,严禁出现失爆和带病作业。

11)备用电器设备必须装有过流保护装置,并符合规程规定。保险丝按容量选用,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

12)各配电硐室的开关要使用灵敏可靠的保护装置,当电路发生短路着火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13)掘进工作面要采用矿用本质安全型照明灯,其线路要用阻燃橡胶或铠装电缆,电压不得超过127伏。

14)掘进工作面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必须带电搬迁电气设备时,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15)掘进工作面各队要对电缆加强保护,按标准吊挂,机电运输科要按电缆悬挂标准经常检查电缆悬挂情况,严防砍断、砸烂、挤破、铁丝吊挂等引起火灾。

16)设备值班员要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高温、冒烟或发火应立即停止运转,进行处理,并报告值班室。

17)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润滑部位及时加润滑油,防止因摩擦生热引起火灾。

18)工作面所有电器开关必须上架,与墙之间放置隔绝材料,禁止在电气设备周围堆放可燃物料。19)井下电缆、皮带、风筒等使用抗静电阻燃性。

20)运送爆炸性或易燃性物品时,要严格按《规程》第310、311、312条之规定执行。

21)在掘进工作面设置放炮自动喷雾装置,放炮后必须开启喷雾装置进行降尘。

22)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爆破说明书放炮,坚持使用水炮泥和黄土封孔,严禁用煤粉和其它可燃材料充填炮眼,严防因违章作业和炸药缓爆而引起火灾事故。爆破时必须使用水炮泥,并用黄泥封满捣实,禁止放糊炮,空心炮和使用不合格的雷管和炸药。

23)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要求。

24)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25)工作面存放木料的地方,应距存放油桶及安设电气设备处保持不小于20米的距离。

26)综掘机的内外喷雾必须保持完好,水压达到要求,雾化效果好,且必须保持正常使用,在割矸石时还必须还设专人降尘、降温。

27)每周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掘进工作面上、下顺槽高冒地点及异常地点进行一次气体采样,采样气样及时送矿束管监测室进行气体分析,并将检验结果送矿总工程师审阅。

九、矿井灭火措施

(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措施

1、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设法弄清火灾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矿调度室在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方案,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然后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汇报。

3、矿领导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救灾指挥部,调整风 流控制火势,组织人员侦查火区、确定火源,果断决定灭火方案并组织实施。

4、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服从领导,迎着新鲜风流沿着灾害预防计划规定的避灾路线,有序撤离危险区域。

5、采取相应的风流控制方法,控制风流并符合以下要求 1)有效控制火势,防止扩大灾情 2)创造接近火源、采取直接灭火的条件 3)不会造成瓦斯积聚和煤尘飞扬 4)防治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二)灭火方法

1、直接灭火 用水灭火

1)在火源明确(非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火势不大,灭火地点顶板稳定,通风系统正常,风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采用。

2)用水灭火采取的措施:(1)灭火前要首先切断电源

(2)灭火人员站在上风侧,防止有害气体伤人(3)保证水量充足。

(4)保持正常通风,瓦检员在现场随时检查瓦斯含量。用砂子或岩粉灭火

(1)当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2)当发生电气设备火灾和油类火灾时,使用砂子或岩粉直接撒布在火源上。

挖出火源直接灭火

(1)在火灾初期,火势范围不大,无瓦斯积聚、无煤尘爆炸危险。(2)挖出火源前,先用压力水喷浇,待火源冷却后再挖出。

(3)瓦检员在现场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和空气温度,在瓦斯浓度不超过1% 时、温度不高时才能挖出。

使用灭火器灭火

对井下从业人员进行救灾演练,确保所有入井作业人员都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存放地点。

2、封闭灭火

在矿井火灾不能用直接法扑灭时,采用防火墙将火源或发火区域严密封闭,切断火区的空气源。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3、联合灭火

矿井火灾事故演练方案 篇4

矿井火灾事故演练方案

技术部 2015.6.20 目录

前言 1

一、演练时间 2

二、演练目的 2

三、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3

1、培训员工 3

2、开展桌面演练 3

四、演练实施步骤 3

1、事故地点 3

2、事故时间 3

3、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3

4、事故波及区域 4

5、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4

五、演练程序 4

1、模拟事故发生 4

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4 2.1及时汇报 4 2.2安全撤离 4

3、调度指挥人员应急处置 5

4、应急响应 5 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6 4.2救护队现场抢救指挥 6

5、应急处置 6

6、开展救援 7 6.1救护队分析研究现场情况 7 6.2兼职救护队出动救援 7

7、应急结束 8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8

前言

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救援原则,为了提高矿井发生灾变后,各级领导的组织救灾能力及员工遇到灾变时的应变能力,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应急救援机制的运行情况、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做好金三角煤矿矿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而提升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今后矿井发生灾变时,能及时、安全、可靠地进行有效救援,结合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的内容,编制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 2015年6月26日。

二、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矿级管理人及兼职救护队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井下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6、检验井上下通讯及汇报流程,井下撤人时间、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时间、救护队到达时间、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时间。

7、检验煤矿兼职救护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及救护装备的配备使用情况。

8、检验遇险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间、人员佩戴自救器行走路程。

9、检验救援物资保障情况、救援辅助保障能力。

10、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三、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1、培训员工

由矿井安全副矿长郑士永和矿总工程师刘树禄对全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重点掌握灾害时期行动原则、应急处置方法、避灾路线、自救器使用、自救互救基础知识。

2、开展桌面演练 由矿长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假设井下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钻起火。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在角色扮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指挥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四、演练实施步骤

1、事故地点 106上回风道

2、事故时间

2015年6月26日9时00分

3、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事故起因: 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钻起火 事故类别:掘进工作面火灾

4、事故波及区域

火灾事故导致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CO超限;西翼采区回风巷CO传感器超限。

5、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事故波及区域有1个掘进工作面,一个修巷点。

(1)、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有13人作业。其中9人在106上回风道施工探煤钻孔,2人在掘进头连接探煤钻孔,1名风机看管工,1名专职瓦斯检查工。

(2)、西翼采区回风巷向下20米处有5人在修巷。

五、演练程序

1、模拟事故发生

假设2015年6月26日8时00分,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探煤钻孔期间,CO超限,电缆起火。现场人员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监控人员汇报西翼采区CO超限,传感器报警。

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2.1及时汇报

106上回风道打钻人员发现电缆起火,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报警,迅速组织灭火,同时通过电话汇报。

西翼采区回风修巷人员接到调度室通知,立即佩戴自救器撤离到巷,在新鲜风流中用电话汇报。2.2安全撤离

106上回风道除现场救火人员外其他人员撤离到106车场风门外新鲜风流中并安排警戒人员。

西翼采区回风人员撤离到巷,撤离期间佩戴自救器。

3、调度指挥人员应急处置

调度指挥人员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快速了解情况后,当机做出以下应急处置:

(1)通知现场人员利用井下现有的消防器材,采取直接灭火。(2)通知西翼采区回风人员紧急撤离,安排佩戴自救器,撤离到巷。(3)通知救护队人员准备救援。

(4)按照应急救援程序通知值班领导及各专业副矿长,副总相关科室领导。(5)立即向矿长汇报。

4、应急响应

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向值班人员了解灾情。情况如下:

(1)探煤队跟班长刘长学汇报:106上回风道探煤人员有5人和瓦斯检查员1人正在救火,救火情况不清楚。其余7人已经撤离到风门外。

(2)回风修巷人员班长汇报:人员已经安全撤离到巷。

在了解情况后,矿长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召集所有成员到达指挥部,成立救援指挥部。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丁兆友(矿长)

副总指挥:刘树禄(技术负责人)、郑士永(安全副矿长)指挥部成员:陶常洪(生产副矿长)、代文龙(机电副矿长)职责: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办公室设在调度室。4.2救护队现场抢救指挥

立即调动辅助救护队作好应急救援准备,辅助救护队人员配备情况如下: 队长:郭乃生 副队长:明龙 队员:10人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

5、应急处置

救援指挥部成员共同分析灾情,进一步研究救灾方案,同时要求技术部门及时提供相关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同时下达如下命令:(1)机电区徐飞负责压风机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连续不断的运转。(2)机电副矿长代文龙核实井下供电情况,确保106上回风道风机正常运转。

(3)安全副矿长郑士永核对井下人员情况: ①井口调度室立即对人员出入井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②监控室通过人员定位系统核查出入井人数。③各区队核查本班入井人数,上报本班入井人员名单。(4)兼职救护队立即作好救援准备。

(5)由技术负责人刘树禄负责将事故情况(事故的性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入井人数、已采取的措施等)作详细记录。

6、开展救援

6.1救护队分析研究现场情况

经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兼职救护队共同分析研究认为:

(1)106上回风道打钻地点起火,明火已经扑灭,但巷道内烟雾弥漫,能见度降低。探煤队救火人员不是专业人员人员,受CO影响情况不清楚。现场仍存在安全隐患。安排救护队实时救援。(2)医护人员携带氧气及应急救援医疗器械与救护队同行,医疗救护车、医生地面等待救援。6.2兼职救护队出动救援

兼职矿山救护队派出12名救护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佩戴氧气呼吸器、担架及12台压缩氧自救器,经副井筒→井底车场→-170水平运输大巷→106水平大巷→106上回风道。救护队进入灾区的应遵循的规定如下:

(1)分为两组每小组6人,一组在现场作为应急救援,一组进入灾区救护,救护队员不少于6人,应缓步行进,行进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随时检查CH4、CO、O2、C02等气体的浓度及温度情况,及时向其它队员汇报。

(2)小队长应至少间隔20min检查一次队员的氧气压力、身体状况,并根据氧气压力最低的1名队员来确定整个小队的返回时间。(3)在窒息区域内,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个人单独行动,严禁摘掉面具讲话。

(4)对受伤、窒息或中毒的人员应进行简单急救处理,然后迅速送至安全地点,搬运伤员时应尽量避免振动。

(5)在灾区内遇险人员不能一次全部抬运时,应给遇险者佩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当有多名遇险人员待救时,矿山救护队应根据“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

7、应急结束

矿长根据事故处理过程、结果、系统恢复情况宣布演练结束。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演练结束,由矿技术负责人汇总各种记录,矿长组织召开演练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修订预案。

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篇5

1.矿井避灾路线图;

3份。2.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2份

3.井上、下对照图

2份。4.巷道布置图;

2份

5.采、掘工程平面图;

3份

6.矿井通风系统图;

3份

7.井下运输系统图;

3份

8.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布置图;

3份 9.通讯系统图;

2份

10.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图

2份

1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图

2份

12.排水系统图;

3份

13.压风系统图;

3份

14.监测监控系统图;

2份 15.紧急避险系统图。

2份

16防尘系统图

2份 17灌浆系统图

2份 提供图纸的部门有:

生产科:井上、下对照图

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 矿井火灾避灾路线图 ; 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图 ;

矿井水灾避灾路线图

矿井顶板事故避灾路线图

通风区:防尘系统图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图

矿井通风系统图 灌浆系统图

地测科: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信息中心:监测监控系统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图;通讯系统图; 运输区:井下运输系统图

机电区: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布置图;紧急避险系统图 ;排水系统图

矿井火灾的事故树分析 篇6

关键词:矿井火灾,事故树,安全

矿井火灾又称为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峒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矿井火灾能够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甚至会引起瓦斯、煤粉或硫化矿尘爆炸。

2009年12月22日11时许,河南省鲁山县融宁丰煤业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040余万元;2013年9月20日黑龙江省鹤岗市富华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导致31人死亡。2015年11月20日,黑龙江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杏花煤矿东一采区大倾角皮带发生火灾事故,22名矿工遇难。

矿井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免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矿井火灾事故危险进性进行研究,为预防矿井火灾事故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1矿井火灾及事故树分析法

1.1矿井火灾分类

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二是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由于外来热源如明火,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运转不良、机械摩擦、电流短路等原因造成的火灾。据统计国内外有记载的每次牺牲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属于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是指煤炭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如煤柱破裂浮煤集中堆积又有一定的风流经过)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吸氧、氧化、发热)聚积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据统计,我国内因火灾平均约占矿井火灾的70%。

1.2矿井火灾特点及危害

矿井下空间小,工作场所有限;电气设备及易燃物品多,如果防火设施不健全,再加上井下有新鲜风流,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像地面火灾那样容易扑救。并且井下工作人员集中,如果发生火灾难于躲避和疏散,这将加重火灾造成的损失。矿井火灾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火焰可以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损坏矿井的支护结构,并且煤等物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高温有毒气体,使矿井内人员中毒伤亡。矿井火灾还有可能诱发瓦斯爆炸,造成更大的事故伤害。

1.3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是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技术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沃特森博士在预测导弹发射的随机故障频率时开发的。为了解决事故树烦琐的计算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孟现飞老师研究和开发了Free Fta软件。

2矿井火灾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1发生外因火灾的因素

发生外因火灾的三要素为:氧气、可燃物和热源。而矿井中的主要热源有:明火、违章放炮、电器火花、机械摩擦和瓦斯煤尘爆炸。矿井中的主要可燃物有:浮煤、煤尘,油脂,胶带,可燃性通风设施,矿用雷管及炸药,坑木,电缆和电气设备。

2.2发生内因火灾的因素

发生内因火灾的因素为:煤炭具有自燃倾向性,有浮煤且处于破碎状态,低温氧化蓄热和连续供氧。产生连续供氧的因素有:回采工作面推进度慢,采空区封堵不及时,密闭不合格、漏气,地表封堵不及时,钻孔不及时封堵。

3矿井火灾事故分析

3.1编制事故树

基于上述对矿井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编制事故树,如图1所示。

3.2事故树定性分析

基于FreeFta软件自动算出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以及结构重要度如下:

①最小割集:{X1,X2,X10},{X1,X2,X11},{X1,X2,X12},{X1,X2,X13},{X1,X2,X14}{X1,X2,X15},{X1,X2,X16},{X1,X2,X17},{X1,X2,X19},等101个割集。

②最小径集:{X1,X23},{X1,X24},{X1,X25},{X1,X26,X27,X28,X29,X30},{X2,X3,X4,X5,X6,X7,X8,X9,X23},等12个径集。

③结构重要度排序:I(X1)>I(X25)=I(X24)=I(X23)>I(X30)=I(X29)=I(X28)=I(X27)=I(X26)>I(X9)=I(X8)=I(X7)=I(X6)=I(X5)=I(X4)=I(X3)=I(X2)>I(X22)=I(X21)=I(X20)=I(X19)=I(X17)=I(X16)=I(X15)=I(X14)=I(X13)=I(X12)=I(X11)=I(X10)。

3.3事故树定性分析结果

①由于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一个系统其割集越多,其危险度就越大,顶上事件越容易发生。本事故树有最小割集101个,数量非常多,可见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途径很多,一旦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自然因素和管理缺陷触发了其中一个割集事件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就会发生,所以矿井火灾的事故预防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其安全管理。

②由于最小径集表示这些基本事件不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就不会发生,在此矿井火灾的径集只有12个,远小于其割集数,所以工人或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矿井操作规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矿井开采作业。

③由于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排序结果对矿井火灾预防采取相关措施。矿井火灾事故树结构重要度排序结果为矿井火灾事故预防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4结论

①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途径多,预防途经少,且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相对困难。并且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大。

②事故树定性分析中利用结构重要度分析可以确定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可以为矿井火灾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矿井事故严重度。

上一篇:英语第6次离线作业答案下一篇:绝响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