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苏轼

2024-10-15

江城子 苏轼(共9篇)

江城子 苏轼 篇1

1.了解苏轼生平及宋词风格。

2.通过赏读全词,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3.认识悼亡文学,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赏读全词,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教学难点】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爱情是文学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那是最美 好的结局,没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更让人叹惜不已。屏幕上的雕塑反映哪个爱情故事?这组雕塑叫《化蝶》,反映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惊天动地的爱情。历史上很多像《梁祝》那样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我国大才子苏轼也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通过 赏读他的 “天下第一 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去了解吧。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苏轼和她有着 怎样感人 的故事?

二、掌握相关语文常识

1.了解作者苏轼一生。

2.简介苏轼发妻王弗。

王弗是四川青神县 乡贡进士 王方之女,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貌美又聪明沉静,温柔贤惠又知书达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她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世进行过多次有见识的告诫和嘱咐,夫妻恩爱情深。可惜王弗27岁时在京城病逝,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苏轼父母墓旁。而立之年痛失爱侣,在生活上、感情上和精神上对苏轼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认识“悼亡”含义:典故出自潘岳的悼亡诗。

综合《辞源》《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悼亡诗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

4.识记生字词。

1乙卯(mǎo):天干地支纪年,公元1075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八年。

2思量(sī·liɑng):想念,记挂。

3轩(xuān):有窗槛的小屋。

三、赏读全词

1.学生聆听朗诵名家范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悲凉)。

2.全班学生分8组,其中6组讨论词 的内容,每组翻译一句(以句号为准),各组派代表发言,疏通大意;另外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复述词上阕和下阕的大意。

3.学生按顺序发言,教师逐句点评。

开头点出诗人与 亡妻生死 相隔之久,然后直接 抒情,表达强烈的怀 念。“千里”两句说明 “自难忘”的内容: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而词人远在密州,连到坟前祭奠的机会都难得。“纵使”三句写出 词人十年 来仕途的艰辛、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自己身心的衰老。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写梦中与妻子相遇的情景。整首词真情流露,凄婉哀伤,这一句却 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选取了很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断, 却是诗人夫妇恩 爱十年的 写照。 接着词笔 由喜转悲。 “相顾”两句写出猛然相逢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意境。结尾三句是梦醒后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安慰。

4.教师小结内容和特色。

(1)内容。

上阕:阴阳两隔 怀亡妻———写景、记事、抒情 (白描)。

下阕:悲喜交集 梦相聚———写人、记事、抒情 (留白)。

词上阕写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实写。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 人对亡妻 执著不舍 的深情,是虚写。 全篇用白描手法将生死、悲喜、虚实融合,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所以被古今词评家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2)特色:想象丰富,结构巧妙。

5.教师指点诵读。

(1)词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阔,多写塞外、江天,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写樽前、花间, 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姜夔(kuí)。豪放词派开创者苏东坡也无法摆脱婉约词的影响,现存苏词的绝大多数仍属婉约词。

(2)词牌是一首 词词调的 名称。《江城子》双调70字,前后阕格式同,押ɑnɡ韵,一韵到底。

(3)诵读指导。

十年(悠长,凝重感)生死(声调稍高)两茫茫(声调低长、迷茫感),不思量(轻音),自难忘(重音)。千里(悠长)孤坟(孤寂感),无处(无助感)话 (重读)凄凉(悲戚带颤音)。纵使(悠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稍短促),鬓如霜(拉长节奏,沧桑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惊喜、痛苦交加),小轩窗,正梳妆(稍慢)。相顾无言(悲伤),惟有泪千行(带颤音)。料得(肯定语气)年年肠断处(沉痛感),明月夜(稍短促),短松冈(拉长节奏,悲凉感)。

6.在理解内容、情感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生集体有感情地诵读。(配乐)

7.按前面所分8组进行诵读比赛。(每组派一个代表,评判标准:错漏,回读,情感,用时。)

8.学生集体诵读全词。(配乐)

四、延伸学习

1.悼亡文学。

(1)中国古代 四大悼亡 诗:1 (晋)潘岳 《悼亡诗三 首》(其一);2(唐)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 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北宋)苏轼《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北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2)中国现代著名悼亡作品:巴金的《怀念肖珊》《再忆肖珊》。

(3)外国悼亡名作:英国托马 斯 · 哈代的《呼喊声》 (The Voice)。

2.其他著名悼念诗文。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清)袁枚《祭妹文》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教师联系实际:爱情只是生命 中的一个 内容,那是小爱而已;我们还要珍惜亲情、友情,发扬爱国 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大爱之人。

五、作业

尝试给《江城子》填新词,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摘要:引导学生赏读苏轼的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及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认识悼亡文学,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苏轼《江城子》鉴赏 篇2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苏轼《江城子》读后感 篇3

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装。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江城子》

你说,“不思量,自难忘”,这辈子便永远怀念她一人。

十年了,整整十年了,你安眠于地下,而我还在世上颠沛地活着。生死两隔,你知道我过得怎样吗?还能在我午夜未睡时捧上一碗夜宵吗?茫茫岁月,我一个人细数着对你的思念活过十载。不用细细打量,这份感情自相难忘。我若不说,你也可知。可是,我内心的苦与痛如何吞咽,千里之外的孤坟啊,为何如此催泪断肠?这些年来,我一谪再谪,仕途潦倒,生活清苦,倍偿艰辛,不知鬓角头发又白了几大把,倘若相逢,怕也难认出时光沧桑过后的苍老容颜吧。当年已成往事,只怕再难拾回。

夜里做梦又梦到你了,彼时隔着小小的轩窗,你对镜梳装,“女为悦己者容”吧,我看得眼角湿润,伸手只触到一团雾气。那画面在脑海,便觉得温馨香暖,终身难忘。此番的明月夜,那地的短松岗,怕是年年惹人相思断肠处吧。

江城子 苏轼 篇4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颇具文学底蕴。

《江城子·密州出猎》点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介绍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词牌格律

词牌说明

【江城子】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城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格律对照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下段如上,中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韵表示韵脚位置) (本是单三十五字,宋人改为双调。)

江城子 苏轼 篇5

韩礼德把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由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组成 (Thompson 2008:xii) 。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外部世界 (如事情、事件、品质等) 和内部世界 (如思想、信念、感觉等) 。经验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统。它的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 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黄国文2002)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 及物性系统包括6种不同的过程类型:

1.1 物质过程涉及身体动作 (如跑、扔、抓、坐下等)

这个过程包括动作的发出者 (即“动作者”) 和动作的接受者 (即“目标”) , 多数情况下还包括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的环境成分。

1.2 心理过程是指描述内心世界的思想、喜好、欲望和感受等的过程

它通常有两个参与者:“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是指发生心理变化的人或者物, 现象就是存在的人、物、事件和情境。

1.3 关系过程指事物与事物之间所处的关系的过程

它包括两大类:“修饰”型和“认同”型。前者指某一个实体具有的属性或归属关系, 它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后者的功能是识别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 其两个参与者是“被认同者”和“认同者”。

1.4 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说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 参与者分别是“说话人”、“受话人”或者“目标”。“说话内容”指的是传递给受话人的某个信息。

1.5 行为过程主要是从语义上进行识别的

它将纯粹的心理过程与这些过程的外部行为标志区分开来, 它包括诸如呼吸、咳嗽、哭、笑、做梦等过程。行为过程通常只有一个参与者, 也就是“行为者”。在某些小句中, 或许还有另一个参与者, 也就是“范围”, 通常用作补语。

1.6 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或发生的过程

其明显标志是主语由“there”充当, 但是“there”并没有经验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功能是避免小句中还需要第二个参与者。存在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 即“存在物”。

2 对《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及物性特征分析

原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通过分析, 其及物性过程的统计如下表:

从上表得出, 这首词中关系过程最多, 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其次。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较少。

为了对该词所表达出的词人的思想感情有更好的理解, 下面我们将对该词进行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这句词包含三个小句。第一个小句是关系过程, 进一步分析可知是属于关系过程中的“修饰”型, 其中“载体”是“生者和死者”, 也就是“苏轼和他的亡妻”, “属性”是“茫茫”, “十年”充当的表时间的环境成分。第二个和第三个小句都属于心理过程, “思”和“忘”是描述内心感受和思想的词, “感觉者”都是词人自己, “现象”都被省略了, 但是经过分析不难发现, 词人“思”和“难忘”的可以是已逝去的爱侣, 也可以是过去的美好回忆。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这句词包含两个小句。前一小句属于关系过程中的“修饰”型, 其中“载体”是“孤坟”, “属性”是“千里”。读者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千里”之外一座坟墓孤零零的。后一小句属于言语过程, 明显的标志性动词是“话”, “说话人”毫无疑问是词人自己, “受话人”词中没有直接提及, 但是分析可知应该是词人的亡妻, “说话内容”就是“凄凉”, “无处”充当了表地点的环境成分。因为亡妻的坟墓是在千里之外, 这种追忆之情只能深深埋在作者心底, 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这句词包含了一个主从复句和两个小句。“纵使相逢应不识”是一个表让步的主从复句, 主句是心理过程, “感觉者”词人的亡妻没有直接表明, 也省略了“现象”, 即词人自己, “识”是表认知的动词, 从句是物质过程, 通过分析可知“动作者”应是词人和他的亡妻。这里词人假设了两人相逢的场面, 还在这种假设中揣摩爱侣见到他时的心理反应, 但是爱侣明明已逝去十年之久, 这是一种绝望而又无奈的假设。后两个小句都是关系过程, 属于“修饰”型, “尘”和“鬓”是“载体”, “满面”和“如霜”分别是它们的“属性”, 两者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外貌的变化, 把词人因思念和忧愤而迅速苍老的容貌鲜明化了。这整句词是现实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这句词包含两个小句。“夜来幽梦忽还乡”涉及一个物质过程, “动作者”不言自明正是苏轼自己, “还”是表示动作的动词, “夜”和“忽”分别是表示时间和方式的环境成分, “梦”和“乡”则都是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小轩窗, 正梳妆”也涉及一个物质过程, 省略了“动作者”, 即苏轼的亡妻, 表示动作的动词是“梳妆”, “小轩窗”是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苏轼从这句词开始记梦, 用两个物质过程记叙了自己在梦中见到日思夜想的爱侣在对镜梳妆打扮, 形象地叙述了两人当年幸福美好的生活。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这句词包含一个主从复句。主句是一个心理过程, “感觉者”是苏轼自己, “料得”是苏轼描述自己内心感受的动词, “肠断处”充当被感受的“现象”。从句涉及关系过程, 属于“认同”型, “被认同者”是“肠断处”, “认同者”是“明月夜, 短松冈”, 这说明“肠断处”与“明月夜, 短松冈”是统一的, 词人只要想到一者, 那么脑海中就必然会浮现另一者。这句词从梦境回到现实, 描述自己从美好的梦中醒来时那悲伤欲绝的内心世界。现实与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来更让人为词人哀婉叹息。

3 结束语

本文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中的6个过程对该词进行分析, 深刻地体会到词人在现实中的忧愤以及在梦中虚幻的欢快, 了解到词人对亡妻的情之深意之真。可见, 分析一首词的语言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该词背后所表达的思想与感情。所以,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古诗词欣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高峰.苏轼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梦境与悲情[J].文学教育, 2007 (12) :118-119.

[2]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1-6.

[3]黄丽萍.苏轼悼亡词《江城子》与弥尔顿《梦亡妻》艺术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2) :92-94.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95-296.

论述《江城子》词调的演变 篇6

关键词:江城子;词调;演变

一、追朔于晚唐

在现存的敦煌词和唐代文人词中均无发现有《江城子》这种词调的记载。故此推测到晚唐时期,《江城子》才以一种酒令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后来经文人墨客的加工,变成了一种小令的词调,到五代时才进入文人的视野。唐代时期的《江城子》从格式上来看全为单调,多为35个字七句五平韵。也有在结尾多一两个衬字的,形成有36字或37字等。由此可知,当时的《江城子》才发展不久,还处于一种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

在全唐五代,以《江城子》为词牌名的词大概有16首,虽然词牌相同,但是根据作者的描述不同,却是描述了不同的情景,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特点。分别有韦庄两首、和凝五首、张泌三首、牛峤两首、尹鹗一首和欧阳炯一首,共14首,和吕岩的两首《江神子》存疑。韦庄的两首《江城子》写都是男女之情,与花间词风有些类似。第一首写的是男女双方相爱时的情形,第二首写的是情人离开后的哀伤。这两首词前后有些衔接,带着点联章的意思。张泌的三首写的也是男女之情,其中一首将女子孤寂无聊的心情融入清明时节景物的描写中,含蓄表达伤春之感;一首却是直接了当,明着描写男人对女子的爱慕。牛峤的两首,一首以漫天飞舞的扬花和日暮江空的波浪来寄托送别友人后的伤感:一首则借越王宫殿景物描写用来描绘历史变迁、朝代兴亡的沧桑之感。尹鹗的一首却是先描述一名弹筝女的形态穿着,后借鸿雁流露出相思之情。有人认为《江城子》词调名是取自欧阳炯作的那首词中的最后一句,但明显欧阳炯不是第一个作《江城子》的人,所以这一说法也就无法考证了。

二、鼎盛于北宋

北宋初,用《江城子》填词的人仍然不多,题材上也还是比较局限于写男女之情上。而到了北宋鼎盛时期,由单调发展到了双调。双调在单调的基础上,结尾处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为七言一句,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片,上下片都是七旬五平韵。题材也不再局限在男女爱情上,而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从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的张先填写的第一篇双调开始,对《江城子》这一词牌的偏愛,《江城子》在此基调上逐渐发展直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

苏轼大约是公元1060到1072年间开始用创作《江城子》这种词调,《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是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八十多岁的张先在湖上同赋时闻弹筝而作。期间有一首《翠蛾羞黛怯人看》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作者描摹歌妓的口吻,代她向即将离别的友人表示惜别之情。当时还是苏轼创作《江城子》词调的初期,依然是唐五代时的柔婉细腻风格。在公元1072年后是苏轼词风开始转变,他的个人的词调风格逐步成熟。《记梦》和《密州出猎》是苏轼开创新词风的代表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品开头描述的是出猎的场景,但是结尾时确是战场杀敌;巧妙的利用了艺术构思,把描述的画风一改,过度极其自然的表现出了他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豪情气概。这原本是一首描绘打猎的田园风景图,却最终被作者描绘成了一首热血奋战,报效祖国的爱国图,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表现出了苏轼个人的豪放风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却苏轼为亡妻写的追悼词,描绘了作者对亡妻了无尽的怀念,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切痛怀的心情。这首词情意绵绵,痛彻人心。上阙诉说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下阙记述的是梦境,描绘了作者对妻子的不舍。上阙写实,下阙写虚,虚实结合,描述出对亡妻的思念,也表达了此人的悲切伤痛之情。全宋有《江城子》词调192首,除初期的两首单调外,基本全是双调。

三、衰退于金元

《江城子》这种词调在苏创作的影响下,一直持续到了金元时期。在金元时期《江城子》的词调范围更是表现出有进一步扩大的意思。最终拘泥于苏轼独特词风的制约和影响,逐渐呈现出衰退之势。元好问是此时期创作《江城子》的代表词人,共作词19首,其中有吟咏牡丹、海棠等咏物词4首。

以他的其中一首《江城子·观别》进行分析:全文以离别愁绪为基调,词中说“两相思”,又说现在又为何要伤悲呢,最后追问人世间的泪水什么时候可以流完呢。将离别之情、同情之情流露在诗句中。

结语:《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朔于唐五代,在北宋繁盛发展,却衰败于金元。在唐五代、宋和金元时期,主要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描写男女之情的,咏史豪放之作以及悼亡词。而在北宋时期,以苏轼作为这个词调发展的支撑,《江城子》这一词调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表现效果多层次。

江城子 苏轼 篇7

作品简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作品鉴赏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故不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词牌简介

江城子,词牌名之一。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作品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仄韵:诗韵中的仄韵是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作者简介

江城子 苏轼 篇8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文化差异:言内意义;指称意义;语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72-02

社会符号学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组成的,而语言符号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符号系统(唐蔚,2011)。著名的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翻译意义,并把符号学的意义观作为符号学翻译的中心。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全面系统地发展了符号学理论,将符号学划分为三大类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并且详细阐述了他们的不同意义: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

语言的特性使得语言表达传递的意义千变万化,这不仅需要译者熟练掌握语言,还要求译者熟悉不同的文化,把语言放到文化中去解读,这样才能翻译得完整而准确。笔者拟从原文与译文中这三种意义的非对应性探讨苏轼的《江城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江城子》简介

(一)《江城子》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江城子》的三个英译本

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先生、杨宪益先生和Burton Watson三人关于《江城子》的译文进行比较,以下文中的七个例子说明了中英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指出了三位译者的意义传递手段。

二、《江城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意义传递

(一)文化差异与言内意义的传递

言内意义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涉及构成文本的字词句之间的聚组合关系,反映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一种语言构成一个符号系统。而由于语言符号在语音、语汇、词法等层面的不同,语言所特有的内部意义很难在他种语言中映射出其对应成分。从以下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内部意义非对应现象。

例1: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是词的首句,为全词奠定了伤感哀痛的基调。词人用“两茫茫”叹尽了与亡妻阴阳两隔的怅然若失之感,读者也读透了词人的无奈与哀痛。“两”字也让读者感觉似乎不止词人一人感到茫然若失,词人的妻子同样也在冰冷的地下想念词人,两人同样的痛彻心扉而又无可奈何。但在译文中。

许将“茫茫”译为know nought通俗易懂地传达了词人对妻子一无所知的含义,忠实于原文,但是未能体现叠音词朗朗上口的韵律以及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因而译文未能成功体现出语音层面的言内意义。杨译和Watson的译文中则没有体现出“两茫茫”的意味。

例2:不思量,自难忘

此句中“不思量”,作者口说不想去思念,去考量,但心中已经扎下了思念的一根刺,难以拔出,相思之情无法排遣。一声“自难忘”直接表达了作者直抒胸臆、自难忘怀的哀思。原文中“量”与“忘”押韵,译文中许译brought和forgot以及杨译thinking和forgetting都做到了押韵,形成语言符号在语音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Watson并未能察觉这首词中的押韵,因此Watson的译文中并没有体现。

由这两个例子可见,言内意义的不对应会造成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而这些难以弥补的空缺使得译者很难做到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准确传递原文意义,只能根据上下文意义,结合英语语言特点进行创造,或增或减或再创造。

(二)文化差异与指称意义的传递

指称意义是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张映先曾指出,指称意义的不对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原语符号的所指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不常见或不被注意,例3、例4和例5则反映了这一点;二是原语文化中明确区分的概念在译语文化中没有区分,或反之,例6体现了这一点(2004:376-378)。

例3:词牌名“江城子”

“江城子”是汉语独有的词牌名,其他语言都不存在这样的用法,英语也不例外。所以此处译者可以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以此向外传输中国文化。只有杨译采取了此种方法,其他两个译本都是尝试着译出词牌名的意义。但是词牌名的主要功能一是便于归类,二是为了让读者快速知道词的韵律,便于吟唱。这与填进去的词本身毫无关系,因此将词牌名本身的意义翻译出来则是多此一举。

例4:千里孤坟

中文中的里和英文中的“miles”并不完全对等,所以杨译的“li”更为好些,但外国读者对“li”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最好在后面加注。

例5:小轩窗

“小轩窗,正梳妆”是苏轼梦见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展现的是往昔夫妻恩爱、平凡温暖的生活。越是描写往昔的幸福快乐,越是映衬现在的孤独凄凉。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小轩窗”是外国建筑所没有的,而我们现在也很难推测出小轩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在翻译“小轩窗”时,许译中将这扇窗户删去了,杨译为my small study window,这也会让外国读者产生疑问:中国女人都是在男人的书房里梳妆打扮的吗?Watson译为the window of the little room,如此翻译,此处又有一个疑问:小轩窗指的是窗户小还是房间小呢?

例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原文中“夜来幽梦忽还乡”,没有出现主语“我”,而“幽梦”也未写明是“清幽冷寂的梦”,“幽幽断肠的梦”还是“隐约恍惚的梦”,“小轩窗”三个字,也没写明是坐在窗前还是站在窗前,但是原词只用了寥寥数字,就给予了读者无限想象力,无论如何解读,都能体会到深远的意境。但是英文中句子没有主语,既不符合语法规则,也使得读者理解困难,因此三位译者对此作了调整。许和杨都补上了主语“I”和“she”,Watson也补上了主语“I”和“you”。另外,中文中说幽梦,英文中不管是做什么梦,三位译者都使用了dream,并不详细描述是怎样的梦境。在对“小轩窗”的解读中,杨译为“by my small study window ”,许译为“before her mirror”,Watson译为“by the window”,不管是“坐”还是“站”,三个译文都在窗户之前补出了介词“by“或“before”,而原文中“小轩窗”并未出现任何动词。对于“坐”还是“站”,用“正在”模糊表达也许是更切合的权宜之计。

(三)文化差异与语用意义的传递

语用意义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联想意义或象征意义,指的是符号与使用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同言内意义和指称意义相比,语用意义与民族心理文化特征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异性。李明(2005:185-194)指出了语用意义的文化差异的四种表现形式,例7反映的是其中一种:负载语用意义的原语符号的指称对象本身不为译语文化所熟悉,因而其语用意义也令译语文化的人难以理解。

例7:短松冈

从古代开始中国的墓葬都要看风水,讲究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在坟墓周围种植松柏显得肃穆庄严、幽静典雅;同时古人讲究死后如生,松柏是常绿植物,象征万古长青,精神永垂不朽,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与追忆。因而词中的“短松冈”,不懂中国文化的读者会根据字面意义理解为种着矮松的山冈,但此处实际是指苏轼亡妻的坟墓。许译和Watson译中均译为grave,意义表达准确。若是译者能够将中国传统墓葬文化以加注的形式告诉外国读者,相信不仅有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全词,也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实现语言和文化“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而杨译则只是用“hill”译出了“冈”的意思,显然没有理解全面。由此可见,译者应熟知原语和译入语文化的差异,在传达原文指称意义的同时,尽可能忠实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

三、结语

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江城子》,我们会发现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我们透彻理解诗词意义的重大障碍。译者需要透彻理解两种文化,尽可能准确地传递诗词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想要完整准确地传递这三种意义显然很难,译者应根据文本、语境、语域等诸多因素确定诗词的含意所在,翻译时应先保证语用意义的传递,并且尽量兼顾言内意义和指称意义,达到文化信息的最小损失。

参考文献:

[1]杜英丽,顾建华.从《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2,(23).

[2]李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廖春红.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J].北方论丛,2006,(4).

[4]唐蔚,李延林.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谈源语言内意义与修辞在译文中的再现——以长恨歌许译本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江城子 苏轼 篇9

一、《江城子》浅析——生死茫茫两心知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十九岁的苏轼同青神(今四川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敏而静”,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时常陪伴苏轼读书,“终日不去”; 苏轼偶有遗忘,她还能够从旁提醒,夫妻感情十分融洽。然而,幸福的生活只有短短的十一年,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记载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卒于京师, 其明年,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1]1075年,苏轼从杭州通判转任密州,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在十年之后又一次见到了妻子,只是这一次,是在梦中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乙卯正月二十日,有明确的日期,我们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然而总体看来,词作言记梦,实是诉相思。

词首三句,直言其事,走入相思。十年之别两茫茫,为何是两?死者已去,何来茫然之感,但看苏轼的感情不难推测一二 :你我夫妻情深,十年之别,我思念你如斯,将心比心, 怕是你的思念更甚。我们可以劝说 :“生死殊途,节哀顺变。” 但豁达如苏轼,何须他人之言,深知越思量越难忘,于是他 “不思量”。然而这份深情并没有被忘却,一个“自”字写出感情的真实,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一句写的得令人疑惑,难道大才子苏轼明媒正娶的妻居然死后葬于荒郊野外?据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载,王弗“葬于眉之东北彭山现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也就是说,王弗死后,葬于苏氏茔地,其翁姑之墓的附近,绝不是孤坟,那么苏轼何出此言?你不在身边,纵然繁花似锦,与我何干 ;不见君面,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理解妻子的感情, 所以他知道她是孤独的,自己在千里之外,十年来她一人如何自处,该是很凄凉吧。这是苏轼的想象,或者说也是他的希望 :孤坟不孤,夜雨共话。纵观苏轼的创作,亡妻的墓地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地方。元丰四年(1081),苏轼从兄子黄安节赴举罢归。经黄州,作诗《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以赠,诗中特别提及王弗之墓 :

东阡在何许,寒食江头路。哀哉魏城君,宿草荒新墓。

临分亦泫然,不为穷途泣。东阡时一到,莫遣牛羊入。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魏城君指王弗,东阡指苏轼父母和王弗之墓,苏轼希望苏安节回去之后能不时地照看一下墓地,以免牛羊误入,打搅亡灵。他在梦中常见东阡长青的松柏,担心亡妻之墓冷落荒芜,为自己不能亲自照看而愧疚。

但是真的相见又会如何呢 :“纵使相逢应不识”。苏轼为何会给自己期待的相见设定这样的情景?因为自你离去,我宦途沉浮,十年来饱经沧桑,艰辛备尝,如今“尘满面,鬓微霜”,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前一句虚写,后两句实写,虚实结合地描画自己的真实面貌。在王弗逝世的十年间,先后经历妻死、父丧的苏轼又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一再被贬,仕途坎坷,心情悲愤 ;甚至在生活上困苦到“采杞菊以食”的地步 ;当年意气风发的风流才子如今沦落至此,可悲可叹!或许这时苏轼心中正如同初恋的男孩般忐忑不安 :我想见你,又怕你认不出我。但终究抵不过蚀骨的相思,所以借“夜来幽梦”再看一眼你梳妆的模样。

词序言记梦,但直到下片头五句,才真正入了题。“小轩窗,正梳妆”,真实朴素地再现当年夫妻生活的片段。封建社会里,女子被要求三从四德,作为北宋大学士苏轼的妻子,必然要端庄贤惠,王弗侍翁姑恭谨,对苏轼温柔体贴, 确实是一位合格的贤内助 ;然而有哪一个女子,不想被心爱之心用心呵护,只做一个浅嗔吟笑的小女人?或许只有在闺房之中,才可以脱去伦理纲常的禁锢,“女为悦己者容”,做一个寻常的妻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苏轼将妻子当做红颜知己,所以梦中一闪而逝的才会是朝夕相伴中最温馨的镜头吧。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中再次相见,心中无限欢喜,我以为有千言万语想和你说,真真见到却只是黯然神伤。 十年之后,你还是你,我却饱经风霜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苏轼的泪是乍见亡妻的欣喜之泪,更是深知再难相见的伤心落泪。不知杨过叹的那句是不是苏轼的心声 :你一点没变,我却已经老了。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有梦可以跨越时空,超越生死,承载最初的美好,打开通向幽冥的奈何桥。苏轼的梦让他重温旧日的美好,但终究是物是人非,哪怕在梦中也无法忘却现实的残酷,原本温情的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最后的三句,是梦醒之后的想象。以月寄相思,自古是文人的上乘之选,然而在此处,因佳人不“长久”,再无“共婵娟”的可能。苏轼年少时,曾在王弗今日所葬之地植过上万株松树,“肠断处”的描写是想象,也是纪实。然而这种断肠不是单方面的,如果孤坟之中的“王弗”地下有知,她会和我一样,因思念而断肠。苏轼模拟爱妻的心理,使词的余味更加悠长。“沉挚、细腻、曲折、委婉的感情以自然朴素的语言出之,为一般婉约词所绝无。”[2]面对爱人离世, 诗人无不一往情深地哀悼,元稹《谴悲怀》怀念妻子的细致体贴 :“顾我无衣搜尽箧,落叶添新仰古槐”;贺铸的《鹧鸪天》 思念亡妻“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但前者的亡妻并未跳脱针线女红的传统形象,比起缠绵的爱人,亡妻更是丈夫的贤内助,居于男子的附属地位,而没有获得独立的身份。只有到了苏轼的心上,王弗不只是贤惠的妻子, 更是对等的爱人。

十年之后,苏轼历经生活风雨,宦途沉浮,回想亡妻当年的谆谆告诫,百感交集。年少的苏轼意气风发,并没有将妻子的忠言逆耳放在心上,直到“尘满面,鬓如霜”,他才真正理解妻子对自己的爱。岁月证明了亡妻的先见,苏轼这时的悼亡即是伤人也是自伤,是思念,是愧疚,也是欲得亡妻爱怜的委屈。汤显祖言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苏轼的情虽不能令他的妻复生,却是一曲当之无愧的人鬼情未了。

二、《江城子》的词调与词情

江城子,词调名,《花间词》云,此调首见于五代韦庄所作。 “五代欧阳炯用此调填词,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 句,犹含本意。”[3]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故又名“村意远”。

和乐而歌,是词与诗最大的区别。词中之情的抒发,不仅与语词有关,也依靠相配合的音乐。宋室南渡之后,“旧谱零落,不能依声而歌也”,我们现今已经无法听到当年的丝竹之声,但可以通过词牌惯常的内容揣测一下词牌的情调。

“据《全唐五代词》,五代时以“江城子”为词牌的文人词有和凝5首,韦庄2首,牛峤2首,张泌3首,尹鹗1首, 欧阳炯1首,共十四首”[4]。和凝的五首词按时间顺序描绘女子与情人相约、等待、相会、离别的过程,如第二首“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既想借秦筝排解惆怅,又怕筝声淹没马嘶声的矛盾心理,清丽真率 ;韦庄的两首词,第一首写男女相欢后的情景,“移凤枕,枕檀郎”, 香艳旖旎,第二首写“出兰房,别檀郎”的不舍,哀怨缠绵 ; 欧阳炯的《江城子》吟咏被“西子镜”空照的古城,“用原始题意咏扬子江畔的古城金陵”[5];牛峤借《江城子》抒发“越王宫殿”的怀古之情,描画“波浪急”“雨如丝”的送别之景, 张泌与尹鹗的创作则未出男女之情。

根据五代以来以“江城子”为词牌的创作,我们可以做出推测 ;从内容上来看,江城子的词牌初时应是以江城为地理背景,以男女之情为主要内容的曲调 ;但也有怀古之作, 尚未定型。从格律上看,“唐五代词多为单调,以韦庄词为主, 有添字为三十六子至三十七子者,平韵,宋人始作双调。双调七十字,前段七句,五平韵,三十五子。后段同。”[6]江城子的句法长短交错,时住时歌,曲调应是婉转而富于变化的,同时整首词压平声韵,适于拉长字音,延长唱腔,表达缠绵哀婉之情。

“作词择调,主要选择它的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声情与文情取得一致。”[7]然而提及苏轼,大多说他不依律而歌,南宋王灼《碧鸡漫志》: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同用“江城子”这一词牌, 而言豪放之情的《江城子 · 密州出猎》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在这首词中,苏轼用“江城子”之调来思念亡妻,并不算“离经叛道”:描摹男女之情的曲调,因恋爱的悲欢离合,大多缠绵哀婉,略含悲响,以此调写悼亡之情,将原本的男欢女爱深化,更提高了词的格调。因而,我们认为苏轼的哀悼之情与词调词情相契合,此情和曲可歌。

学者陶文鹏评说《江城子》时说“在怀旧悼亡中,作者糅进了自己坎坷失意的身世之感,使词的情思意蕴更深厚, 故而被古今词评家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8]然而,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在古代词论家的笔下这首词并未得到青睐。 宋代黄昇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卓人月的《古今词评》、 清代朱彝尊的《词综》、万树的《词律》等选本入选了王炎、 史达祖、李元膺、张曙、元好问的悼亡词 ;苏轼悼念朝云的 《西江月 · 梅花》也被多家选中,惟独《江城子 · 记梦》一直未被重视。不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据台湾学者黄文吉统计《江城子 · 记梦》在二十世纪受关注的程度仅次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位居第四位。”[9]苏轼的《江城子》终于在千年之后,以独特的视角与蕴含的深情获得应有的地位,并以其历久不衰的感染力与生命力继续感动着世人。

摘要:苏轼以卓越的文采在文学史上划出独特的领地,又以豁达乐观的胸襟深得世人钦佩,更以一份深情令人潸然泪下。一首《江城子·记梦》将东坡一贯豪情下的绵绵情思带入读者的眼帘。本文以词作为中心,首先结合词人的生平,发掘渗透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思;然后通过分析五代以来以《江城子》为词牌的作品内容,浅析东坡词作的和乐性。

上一篇:方山子传 练习下一篇:关于含羞草的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