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鉴赏(共11篇)
苏轼书法鉴赏 篇1
苏轼 赤壁赋 书法
苏轼《赤壁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
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苏轼的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鹤,如《放鹤亭记》、《鹤叹》等都有对鹤的生动描写与赞美。我们知道,鹤在古代是放达隐逸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所以,游赤壁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书法鉴赏 篇2
一、苏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政治力量大对峙的时代,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北宋的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出现了大批文人志士,无论在文章、诗词还是绘画、书法上,北宋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十分辉煌的一段时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在众多文化领域卓有建树,论散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论诗词,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杰出的诗人,又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共同引领豪放派词风;论书法,苏轼同黄庭坚、米芾、蔡襄被后世赞誉为“北宋四大家”,并居于榜首。苏轼年少时书法师承王羲之、王献之作品,后借鉴唐代褚遂良、徐浩墨本,落笔纯净清新,风格从容幽雅,再现晋唐风规。中年时,转师唐代颜真卿、五代杨凝式,笔力更加苍劲,逸气横霄。在尽摹先人书法后,苏轼另辟蹊径,成为“尚意”书风的引导者和实践者,引领了宋代书法的审美和发展,成为宋人“尚意”书风的旗手,黄庭坚曾评价苏轼:“本朝善书者,自当推第一”。
二、苏轼书法中的“尚意”精神
(一)“意”之所指
宋代书法的“尚意”是对唐代“尚法”创作理念的革新,对于前朝书法的“尚法”精神,苏轼的态度是并不否定,而是求变创新,不死守法度,而苏轼所倡导的创新也是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自创一格,“意”不拘于形。
由此可见,苏轼所倡导书法精神的“尚意”,其中的“意”是指文人的主观意识,实质是书法家的意趣和审美追求,将所闻、所见、所感融于作品之中。苏轼认为,一幅书法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汉字的规格,而是汉字形态所表现出的书法家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正如苏轼在《论书》中所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二)苏轼书法作品中“尚意”精神的体现
苏轼坚信笔法无需固定的模式,只应以书写便利为原则。就苏轼笔法的研究来看,苏轼用笔“不合古法”,与前朝古人用笔的固定模式不同,而是讲究以人为本,从书法写作的需求出发。苏轼执笔随意,单钩斜执,而没有采取当时整个社会通行的双钩执笔,一切以长时间、持续的写作需求为要,使得写作时轻松、省力,适合大量写作,文人也不会感到疲惫,更不会影响文章、诗词的创作,中断创作过程,能充分体现在笔法上苏轼对于“尚意”精神的追求。苏轼不是循规蹈矩,死守陈规的,而是体现其个人写作习惯和创作意旨的。
苏轼被后世誉为“宋四家”之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所倡导的“尚意”书风,苏轼以“尚意”旗帜引领了宋代的书法作品的整体走向。苏轼对于书法作品的评价往往以其精神和表现的内容来定,苏轼认为,书法作品的“形似”只需要下功夫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但要做到“神似”必须具备理解书法作品的学识、能力和修养。
我们从宋人对于书法作品的功能要求来看,宋代的文人是极力主张书法作品对于个人抒怀写性、自得其乐的功能作用。我们从苏轼所说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于作品对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表达的重视程度。
三、以苏轼书法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苏轼最为后人称道的作品之一便是享有“天下第三行书”美誉的《黄州寒食诗帖》,现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轼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清苦,这无疑是苏轼仕途中的低谷时期,创作了《黄州寒食诗》。
诗帖中第一首诗第一行落笔时笔画收束,结构紧凑,尖利瘦劲,字形较小,也是苏轼在黄州艰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已过三寒食年”的“年”字起,笔画开始舒展,可以感受到苍劲有力的笔法,苏轼也开始慢慢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萧瑟卧闻”处起,整个笔迹较前面,字形扩大,笔墨浓重,表明苏轼当时情绪的压抑已不是短期之事;而第一首的最后两行,字体回小,笔势收敛,明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结论
在北宋朝廷政策软弱,政治昏暗的时期,苏轼仕途屡屡受挫,几经贬谪,生活中几任妻子相继离世,经历过清苦平淡的生活和大起大落,不平凡的生活经历虽带给苏轼艰辛,也给他带来了文章、诗词创作以及书、画创作的独特感受。
苏轼的书法思想研究 篇3
苏轼认为通过书者和作品的双向交流,现实中的人生百味都能借之得到抒发,倾诉,最终获得心灵的宁静。这也就是他所说“忘忧”的意义所在。学书为乐,聊寓其心,可以说,“自乐”和“寓其心”的书法论,已深入渗透了宋代书家的艺术思维之中,这与当时书法崇尚个性、注重创意的艺术精神不可分割的。苏轼“自乐”和“寓其心”书法论,体现在书法创作中就是以“尚意”为中心、以“不践古人”为标准的书法思想。
一、苏轼书法艺术的目的
苏轼书法艺术意义的思想从《题笔阵图》可以得到解读:“笔墨之迹,论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 在 《石苍舒醉墨堂》一文中他说“……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显然“自乐”、“寓其心”体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书法在苏轼看来是怡养性情,超脱物外,臻于完善的审美方式,苏轼的这些思想之于传统意义上书法艺术可谓标新立异。
中国书法追溯到秦汉、隋唐,在书法意义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功利目的。这是由于汉字是书法的载体,而汉字本身所承载着实用功能和功利目的。而苏轼认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有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其意义应该体现在书者的“自乐”层面上,书法应该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备抒怀寓情,乐在其中个的审美愉悦。这一观点已触及现代艺术理论中“游戏说”的内涵。书法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近于游戏的活动,书者在这一活动中身心得以放松,惬意,满足。同时,苏轼还认为,书者的应该“寓其心”,即书者的心应该寓于书法作品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表现出一种源自内心的洒脱、率性、天真。总的来说,就是要去书者不做作、不刻意,天然去雕饰,书法艺术作品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汉字,应该表现书者的精神世界及心灵之语。
二、“尚意”与“尚淡”创作思想
尚意。苏轼在试论中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书法创作中非常注重通意,他认为,通意是创作出成功的书法作品的基础,以其为中心,书法创作中的其他问题就水到渠成,无须去顾忌太多的束缚。意代表书者的审美趣味和追求,是寓于作品中的个性化的精神境界。尚意要求书者要将自我的审美情趣、人格精神渗透于作品中,字如其人,体现出书者的理想人格等。他认为书者的人格决定了其书法价值。他还把绘画中的“传神论”引入书法创作中。“传神”就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是创作中的率性而为。创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笔墨之中,来表现自己的神情意趣。
苏轼的楷书书法作品绵中裹铁、雍容饱满,天真烂漫,被称为“苏体”。苏轼书《醉翁亭记》,字里行间给人以飘逸灵动之感,让人联想到苏轼豪放不羁,潇洒随意,为人正直的性格特点。这也体现了苏轼 “书如其人”书法观。
苏轼在《论书》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阅一,不为成书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将“神”“气”置于重要的地位,而此二者也应该归属于尚意的范畴内,只有书者将“意”渗透在作品中,作品才能活起来,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神采气韵,意的表现依靠的是书者文化底蕴及修养。宋四家都是文学家,而作为“旷世奇才”的苏轼的文学造诣是书法所不能及的。他饱读经史,学而不倦,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使得他书法作品中充溢着鲜明的文人趣味和哲理思考。对书法“意”的追求遥遥领先于技法的层次。
“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芋芋,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它人终莫能及尔。”“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这是黄庭坚对苏轼书法作品的评价,苏轼在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了自己的潜意识,这样作品才能撼人心魄。
尚淡。苏轼评书,推崇平淡而丰腆、萧散而雅致的晋代书风,所以对张旭、怀素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张、素的狂草过于狂放,破坏了王羲之秀逸含蓄的书风。
苏轼在评论智永禅师时提到:“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从中表达了以“平淡”为美的观点。智永禅师自幼潜心习书达三十年之久,书艺精湛,然而禅师最见功力的《真草千字文》却美的一尘不染,朴实无华,从中折射出了苏轼尚淡的审美思想。
苏轼在《题王右军帖》提到:“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再次表明了这种美学思想,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環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苏轼对于当时一些充满造作之感的草书作了批判,在多种风格取向中,他推崇的是一种自然朴实之美,这些都表现了他尚淡的审美观。
三、苏轼对书法审美风格的认识
书如其人,以人论书是苏东坡书法鉴赏论的中心。对于书者来说书法能够“寓其心”那么,书法鉴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也就会体悟出书者本人的志趣来。艺以载道,德润人心。是中国文艺理论历来所遵循的创作原则。古人把“须人品高”列为论书法风神八项之首。苏轼继承了这种的观点,并体现在他对许多书家的评论中。比如,“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之士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古之论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苏轼的鉴赏观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对颜真卿的评价中。颜书在书法史地位堪比与王羲之,颜真卿以一生以义烈闻名,其书法气势磅礴,圆转浑厚、平稳端庄,独成一体,开创了一代新风,但是当时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新风有人不以为然。
但苏轼却观书如观人,独领其中的风采。他在《题鲁公帖》说:“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由字联想书者的为人,再由书者的为人进一步鉴赏书作的艺术水平,是苏轼鉴赏论的实际运用。
再如苏轼在评论欧阳修的书法时说:“欧阳文忠公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退裕如也。”“欧阳文忠公书,自是学者所共仪刑,庶几如见其人者。正使不工,犹当传宝,况其精勤敏妙,自成一家乎?”欧阳修之在书法的成就平平,但苏轼因欣赏其人格,而看重其书作。苏轼的这种艺术鉴赏论,深刻地说明了书作与鉴赏的关系,
“心正则笔正"心不正则笔亦邪书家的作品蕴涵着自己的审美观,折射着自己的人格。,但是苏轼并没有绝对化地运用这种书论鉴赏观,如他在《题鲁公帖》中指出:“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艺术作品并非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苏轼认为“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指出,在书法鉴赏活动中鉴赏者的主观心理影响甚深。
苏轼的书法思想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的书法“尚意”、“尚淡”,透露着淋漓尽致又朴实自然的美感。苏轼的书法鉴赏论既着眼于书如其人,以人论书,却不偏颇,将其绝对化,这是艺术鉴赏的规律的。
苏轼名句及鉴赏 篇4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苏轼名句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 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
·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 江山如此多娇,令无数英雄尽折腰。
·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每次作一意求之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 苏轼名句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困人天气近清明 —— 苏轼名句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识字忧患始
·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小诗有味似连珠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 出门无侣漫看书 —— 苏轼名句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世间哪有扬州鹤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自古佳人多命薄
· 好竹连山觉笋香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 非人磨墨墨磨人
· 青山一发是中原 —— 苏轼名言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荫。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 寂寞无人见 —— 苏轼名言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虞美人》宋词鉴赏 篇5
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起调“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点出初夏季节、过午、时节、环境之幽静。“晚凉新浴”,推出傍晚新凉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进而工笔描绘美人“晚凉新浴”之后的闲雅风姿。作者写团扇之白,不只意衬托美人的肌肤洁白和品质高洁,而且意象征美人的命运、身世。自从汉代班婕妤(汉成帝妃,为赵飞燕谮,失宠)作团扇歌后,古代诗人笔下,白团扇常常是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
上文已一再渲染“悄无人”的寂静氛围,这里又写“手弄生绡白团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种无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时似玉”,实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运。以上写美人心态,主要是用环境烘托、用象征、暗示方式,隐约迷离。以下写美人初因孤寂无聊而入梦,继而好梦因风摇竹声而被惊断。“渐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处境之幽清和内心的寂寞。
以下数句是说:美人入梦后,朦胧中仿佛有人掀开珠帘,敲打门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阵兴奋和一种期待。可是从梦中惊醒,却只听到那风吹翠竹的萧萧声,等待她的`仍旧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诗云:“开门复动竹,疑是玉人来。”(《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东坡化用了这种幽清的意境,着重写由梦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怅惘:“枉教人”、“却又是”,将美人这种感情上的波折突现出来了。从上片整个构思来看,主要写美人孤眠。写“华屋”,写“晚凉”,写“弄扇”,都是映衬和暗示美人的空虚寂寞和叹惋怅恨之情。
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
“秾艳一枝细看取”,刻画出花色的明丽动人。“芳心千重似束”,不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颗坚贞不渝的芳心,写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难展的情态。“又恐被秋风惊绿”,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迟暮之感。“若待得君来向此”至结尾,写怀抱迟暮之感的美人与榴花两相怜惜,共花落簌簌而泪落簌簌。
《醉翁操》苏轼词作鉴赏 篇6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当代书法作品鉴赏的特性 篇7
当然, 这并不是说鉴赏应迁就一般读者。目前的事实是, 我们已经发现另一种自发的选择方式被一些书法批评者和书法作者使用, 那就是依定书法评委的眼光, 对获奖作品趋之若鹜, 以致“类型书风”涌动。难道这些获奖作品就不能被指认为名作或经典?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对精神的淡化、对深度模式的放逐, 让作品成批量的复制, 并商品化、图像化。
当代书法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能被当代人认同或参与到当代创作中的传统书法, 二是代表了当代人超越意识的先锋书法, 三是以当代人业余时间为对象的消费型商品书法或谓之大众书法。三者的形态与功能均有本质的差异, 但相互渗透, 很难量化。传统型的创作强调人类精神的连续性与继承性, 注重保持书法传统审美稳定而不失规范。先锋书法前卫, 对传统相对淡化, 添加了新的审美元素。先锋书法一旦被选择与接受, 就有可能成为传统而被新的先锋取代。比如“流行书风”, 已属于传统的一部分。
就创作价值来看, 传统与先锋代表了继承与创新、守恒与扬弃这两种内在的文化要求。传统并不总是指过去, 更重要的是指它在当代的延续, 比如帖学、碑学的风格。姜寿田、张旭光对“新帖学”的阐释, 以及陈振濂提倡的“新碑学运动”, 都代表了对经典、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精英意识。当代书法作品的鉴赏作为当代文化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象只能是传统与先锋, 而绝不可能是大众书法。它只能面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意义世界与审美世界, 只能讨论那些具有潜在的深度模式的文本, 而不是浅俗的和平面化的东西。在传统与先锋之间, 鉴赏又必须给先锋作品更多的关注。因为先锋作品既代表当代人的精神走向, 又时时溢出当代人的意义世界, 超越当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它迫切需要通过对话来得到当代人的接受与理解。面对得到工业化支持的强大的大众书法, 先锋书法只有显示出永不妥协的解构力量, 才能给当代麻痹的精神以刺激。但先锋书法很容易陷入纯观念的戏言中, 缺少传统型的深度模式。先锋书法更多时候并不是以破坏传统为目的。相反, 严肃的先锋书法与传统总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新帖学”的提出是对传统帖学深度模式的一种深入研究, 同时对“新”元素进行理性探索。书法与其他文化的区别是它与传统有更多的牵连。这是因为书法规范的特殊性以及高度技巧的连贯性要求规定了当代书法与传统之间的紧密性。这种既“新”又“传统”的创作方向, 代表着当前书法精英化的一个方面。
对当代书法作品的鉴赏只是为了建立当代经典, 或为经典的诞生提供阐释上的支持, 以及与读者形成共识。但我们更要清楚, 只有首先确立当代书法作品鉴赏的共时性意义, 才能树立其工作的本体性。鉴赏从来都不是抽象的, 它的具体性通过鉴赏的对象得到明晰。传统经典鉴赏的对象不管从时间、空间, 还是从文化、心理、审美上, 都与我们相距甚远;但我们依然必须了解它, 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传统经典组成了人类的精神史, 是我们认识自身无法逾越的文化遗产, 所以有许多对经典的鉴赏实际上是无审美共鸣可谈的, 只是一种“知识型鉴赏”, “认识”在其中占主要成分。面对当代作品与传统经典, 大家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对当代作品的鉴赏实质上是一种对话, 是在作者与读者对话关系基础上的深层次的新型对话, 批评家、鉴赏家加入到书家与读者的对话关系中, 使原来的二元对话关系得以改变而成为多边对话, 从而使对话充满了新的意义增值空间。
在当代书法鉴赏中, 交流与对话很重要。我们将当代书法作品鉴赏理解为对话, 有其文化社会学的实践价值。作品的产生、传播、讨论, 尤其是批评与鉴赏, 催发了新型的现代意识。书法艺术的对话交流既是人类一般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艺术交流的特性。作为一般人类交流的特殊表现形式, 书法交流丰富和强化了人类的交流能力。按照交流就是信息从“这”到“那”的传递这样的一般概念, 书法交流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书法作品将某种信息传送给读者, 以实现作品本身的价值并达到思想感情的融通目的, 可见书法交流所面对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传统的理论一般只注重作者对读者的传播影响。也就是说, 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被看作是由作者到读者的单向影响关系。但是, 随着一般交流学的兴起, 特别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出现, 由读者向作者的逆向反馈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陈振濂精辟地指出:“当代书法的欣赏, 它与创作之间发生过何等的关系等等, 都是一些饶有兴趣的课题。把书法看作一个开放系统的话, 我们至少不再会持古人的历史观……但一个只有卓越成就的欣赏家的见解一旦反馈到书家头脑里, 并产生某种创作变化的现象, 欣赏与创作便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既然这种交流无人加以否认, 则交流的双方互相影响, 这一点也成为当然的事实了。”因此, 在我们今天看来, 书法交流的内涵就在于作者、作品、读者间的多方影响关系。现代社会的特征就是通过个体及整体关系的确定而构成公共领域。书法作者往往是个体, 通过对话确证自己存在的有效途径, 对作品的认读也就成了个体间的交往。因此, 作者、作品以及读者之间的关系成了对人性自我认识及私人相互之间交往的亲密关系。通过创作, 私人进入了公共领域;通过欣赏, 私人进入了公共领域。在书法创作过程中, 公共意识与个体体验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变得水乳交融。
如果当代书法作品未被欣赏, 那么它就依然处于潜在的文本状态下, 没有进入真正的交往关系之中。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就像是在镜中观看自己, 是不完整的;只有欣赏者 (接受主体) 作为他人参与进来, 才能促成作品意义的完整呈现。作品的意义不是作为创作和接受的对象而固定不变地存在着。它实际上是作者与鉴赏者在以文本为中介的交流中产生出来的, 是创造与接受主体共同建构完成的。简单地说, 作者只有凭借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才能认识和补充自我的完整形象。同时, 如果一件当代书法作品被某一读者在个人环境下阅读, 那还只是某一私人经验被另一私人经验检测、充实和想象, 这样的交往关系依然是偶然的、脆弱的和不自觉的;只有欣赏并且这样的欣赏被讨论, 才形成真正的理想的阅读关系。
这其中, 批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自觉的读者, 尤其是真正的批评家才处于前沿。他既是一个私人, 但又是一名公众, 在鉴赏中以个体的私人阅读者的角色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但因为这样的表达是在收集了广泛的信息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之后, 所以又是“他者”的表达——他说出的极有可能是普遍的看法。于是, 鉴赏成了“代言”。而作者也通过媒介看到了批评家的看法, 他与他人的沟通成为可能。鉴赏家这种极具普遍性和引导性的看法, 其实表现了他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的关系, 体现的是自己的视野。而作品反映出的传统、经典、思想都是作者意图创造的产物, 因此也具有自己的视野。鉴赏家和作者这两种视野代表了两种背景、两种先见。只有在对话与交流中, 视野才能不断地得到扩充;只有两种背影融合到一起, 才能产生意义, 实现真正的理解。因此, 对话活动在文本上是不同视野的相遇与融合。不同视野的差异性实现了对自身局限的超越而向对方开放, 从而完成视野融合。
赵朴初启功书法鉴赏 篇8
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书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乃卓越的佛教领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启功先生曾在《赵朴初诗词手迹选》后记中说:“朴翁擅八法,于古人好李泰和、苏子瞻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乃知八法功深,至无怪乎书韵语之罕得传为家宝者矣。”赵朴老一生临池不辍,早期书法由楷书入手,学柳公权、李北海, 晚岁又于帖学之外参习魏碑,并始研习草书。 有评“赵体”者云:“博涉坟籍,沉精篇翰,通晓诗文群经,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婉丽遒逸,疏秀有致。得荒率之致,出神入化,有崩岩坠石之奇、鸾舞蛇惊之势。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
启功
启功(1912-2005),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
启功早年学赵书《胆巴碑》,继习董香光,后学欧之《九成宫碑》,此为其学书的基础。其后杂临碑帖以于历代名家墨迹,以习智永《千字文》墨迹用力最勤。楷书得力于《玄秘塔碑》。有评者认为启功书法有一种洵洵儒雅的书卷气和恬淡从容的古典气息,可以用“雅、清、简、静”四个字概括。
二老的书法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其书风被时下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赵朴初和启功的书法价格也是遥遥领先,其作品的成交额之大,成交量之多,在当代书坛无人能出其右,甚至单品成交额也是当代大部分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并且还超过了一些古代和近现代书家作品的价格。以下各举三件去年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拍卖记录:
钓鱼台乃金代之同乐园,元代又称为玉渊潭,作为金、元两朝的胜迹被文人骚客大量吟咏,此作为启功先生书录自作咏钓鱼台诗,不论从书法还是诗文上都堪称精品。
此作书录其访问潮州韩愈祠所作的一首诗,韩愈因上《论佛骨表》遭贬至潮州,在潮州为官八个月受到当地老百姓称颂。朴老在诗中通过韩愈在潮州对大颠和尚的尊重,说明韩愈并不是反佛,而是反对佞佛,此诗表达了朴老对历史人物韩愈独特的看法。
实际上,笔者认为赵朴初先生书学李北海,但无其广博,书法结体过紧密,而显局促;学苏东坡但无其变化自如,书法形体整体右抬,过于程式化;学赵子昂但无其用笔精到,失之疏率。晚年学孙过庭书谱及魏碑,曾作诗道:“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惜乎年岁已高且天不假时日,未见大成。整体来说,赵朴初走的也是帖学一路,但其书贵在有书卷气,内容多为自做诗词,文辞优美,恐远为他人所不及。总的来说,其书缺乏更多的锤炼,但较之别的一些爱好书法的官员,其书法有如此成就,真是难能可贵。
而启功先生书法属帖学正统,对传统下过功夫,并融入自己的学识和理解,其书法造诣较深,笔墨精到,线条简练,结字、章法都较得体。也有人说启功的字好就好在干净利落、周正端庄、雅俗共赏。但是这些优点有时也是弱项所在,结体的过于平实,用笔的相对单调,形式上缺少变化,这使得其作品很“浅”,也便于作伪者仿临,加之市场价高昂,所以赝品遍布天下。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应该是启功书法的成熟期,其行草书作品也有意求变。在一副作品中字与字之间有大小和粗细之变,一字中也有肥瘦之变,但这种变化显得生硬而不自然,有做作之嫌。晚年的作品更显平淡,字体愈瘦,显得枯而薄,而近乎钢笔字。其楷书主要得力于柳诚悬和永禅师,但显单调而板刻,似无所突破,较之同为皇族的溥儒先生之楷书应是有所不及。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有诗曰:“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数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提出对如何看待碑中的艺术养分,要透过其粗旷的外形和刀的凿痕,来体会其原本的用笔书写之味,此观点对学碑是有所裨益的。其又说“少谈汉魏怕徒劳,简牍摩挲未几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反映了启功对帖学的情有独钟,但却未能吸收到碑学的大气、雄强和金石味,使得其书法少变化,而过于中规中矩,不敢越帖学一步,从而放弃了另一半书法天地的美。即使在帖学里,由于其保守的书学观点, 使得其书法在承袭帖学传统时未能出古人一头地。
启功生前在接受采访时就曾首先声明他不是一个书法家,他说他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勉强算是一个画家,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可见其首先看中的是自己的学问,其次是自己的画,最后是书法。实际上相比而言,赵朴初先生更应是一个业余书法家,毕竟生前社会职务太多,工作过于繁忙,但其对书法下的工夫却也是不少,对传统浸淫颇多。
同为帖学大家的还有“清四大家”中的王文治、梁同书,他们都是乾隆时期帖学大家。但是二者的书法拍卖价格却并不是太高。2008年安徽艺海拍卖一件原广东省政协主席、著名鉴藏家吴南生先生收藏的梁同书腊笺行书立轴,著录于《憨斋珍藏书法集》,估价3-5万,仅以44,000元成交。 嘉德2009秋拍王文治行书七言诗书法112,000成交。此作曾经大千门人、画家朱棠收藏,为王氏精品,而其别的作品成交价也不高,多在几万元,他们的书法价格应该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比而言,为何赵朴初和启功两先生的书法在当代书坛如此受推崇,在艺市如此受热捧呢?除了个人书法造诣本身的原因外,二老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各自领域的突出贡献也使得人们对其书法本身的认可相应抬高。 朴老是佛教领袖,政界要人;启翁是学界权威,桃李天下。二老在社会上都拥有着崇高威望,同时都擅书法,在书坛也是身居高职。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鉴赏 篇9
《新城道中》导学案
新城道中(其一)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学习过程
导读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2.写作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导学、导思
鉴赏诗歌
1、诗歌内容
此诗描写
首联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颔联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颈联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尾联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这不仅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2、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 , 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 ,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 ,用的是 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 ,而且烘托出
,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导练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课堂链接】
苏轼轶事:
1.文惊欧公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2.老兵有鉴识
《满庭芳》苏轼词作的鉴赏 篇10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词中。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书法鉴赏 篇11
关键词:高中;书法艺术鉴赏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高中开设书法艺术鉴赏课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高中生书写能力的现实需要
在中国古代,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书法艺术所倾倒(对联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阐释),因此中国人的生活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书法行为艺术。书法在经历了岩画、刻画、篆书、隶属、章草等形态的变化,在数千年之后的信息时代仍然依循着这样的道路继续完善,书法艺术自唐代流传到其他国家,虽然历经千年但内在的逻辑结构非常稳定。
然而我国基础书法教育较为落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书法教育走向没落,很多高中生的书写技能连年走低,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名字都写的东倒西歪,更谈不上美观了。在数字化充斥世界的当今时代,书法艺术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加能够传达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因其书写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可以展示书法的书写实用性。从这个意义而言,书法艺术鉴赏课在高中的开设,能够帮助高中生认识到自我书写能力的不足,从而致力于提高书写能力。
(二)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现实需要
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角认识宇宙万物,早期人类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随时观察一种自然之美,进而通过一种长期记忆的方式将自然、宇宙万物刻画于一定的载体之上,从那时起人们可以不用千里跋涉就可尽收美景于眼底。这种创造性的发明对人类意义非凡,可以说书法从其产生之初就被人们赋予了美的使命,即通过一定的形式将美传达到更广阔的地域、传达给更广泛的人,这种宇宙之美的追求始终伴随着书法艺术的成长。
审美能力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净化社会风气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根植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书法相较于戏曲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十年以上的汉字书写经验,在多年耳濡目染的语文教育中,高中生对汉字的理解已经达到另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从而具备了一定的中华文化认知和鉴别能力,因此书法艺术鉴赏课的开设能够更好地加深高中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并在无形中提升作为社会个体的审美能力。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文官统治系统,文官统治的一大特点正是在“学而优则仕”的基础上形成的科举制度,科举是通向国家统治高层的社会化运动。唐太宗李世明因其个人极其喜爱书法,因此唐朝对于书法的喜爱也因此达到空前的盛况。唐代科举制度的一大贡献在于,将书写技术性提升至书法层次,这也为后来中国社会奠定了一个数千年不变的大纲。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书法艺术功不可没。基于此,书法艺术鉴赏课走进高中可以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
二、高中开设书法艺术鉴赏课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确定
书法艺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经典书法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提高
书法鉴赏水平,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要注重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优化,注意所选案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表1为书法艺术鉴赏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高中书法艺术鉴赏课有一定的理论性倾向,教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个人表演,尤其是对书法作品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方面做过度的介绍,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易处于被动的地位,丧失了自我质疑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机会。因此高中书法艺术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实施有效的教学互动:一方面是允许学生在非提示前提下进行审美直觉的独立表达,即允许学生表述自己的观點;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互动性设计,允许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补充。
(三)教学活动的多元创新
为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多元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优秀书法作品,比如冯承素双钩《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等经典作品,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书写规范,以欧阳询的作品为例,让学生感受运笔的顺序和方法,并且请学生与自己一块演示,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利用课堂学习时间练习起笔、运笔。
(四)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
书法艺术鉴赏课不同于其他高考科目,因此不能用简单的成绩高低来对高中生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进行评价,为此笔者认为书法艺术鉴赏课的科学评价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如表2所示)。
三、结论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让书法艺术鉴赏课走进高中课堂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为此笔者从教学目标的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教学活动的多元创新、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等几个方面着手,就高中开设书法艺术鉴赏课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关宁国.从书法鉴赏的心理学意蕴谈文化人格塑造[J].教育文化论坛,2010(6).
【苏轼书法鉴赏】推荐阅读:
苏轼《满庭芳·香叆雕盘》译文及鉴赏06-26
书法鉴赏慕课09-15
尔雅书法鉴赏满分答案05-20
张旭书法鉴赏1000字06-13
苏轼拼音09-11
定风波苏轼06-13
宋史苏轼传07-18
论苏轼文章07-20
苏轼名言名句08-22
夜读苏轼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