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

2024-09-19

苏轼词两首(通用6篇)

苏轼词两首 篇1

《苏轼词两首》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月夜江上壮美的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定**》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人生境界,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旷达之情。

【写作素材】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他走到哪里苏轼一生的风雨,一生的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流水,淘尽了多少的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和顿悟,“乌台诗案”的苦楚已不再使他悲观,他用自己的行动,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苏轼的无限的向往。“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到周瑜惊天动地的功业,再联想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在党争之中屡遭贬斥,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只有感叹自己老大徒伤,只好“一尊还酹江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一连串的打击、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在他看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于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泰然处之。这就是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素材激活】

一代文豪——苏轼

“蛰居皇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深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乐观与悲观”“心态与人生”“微笑着生活”“逆境与成才”“环境与成功”“功名与理想”“从容”“心态”“穷与达”“得与失”“坚持与放弃”“性格决定命运”等写作话题中。

运用范例:

1、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苏轼的赤壁》)

2、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是文坛上的宠儿,然而,你却是仕途上的弃儿。正因为你的出类拔萃,你遭来了别人的冷眼,遭来了别人的嫉妒,甚至遭来了小人的百般攻击,自出“乌坛诗案”后,你就与上层的官场生活绝缘了。你被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你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向来对生活充满信心,当你被贬到黄州时,你竟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你乐观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老的你,禁得住再三的贬谪吗?你最终选择了放弃仕途上的追求,哪怕在荒芜僻静的海南岛上,也过的坦荡自在。你一生,入世、出世、经历坎坷,最终战胜了自己。是啊,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没有错。(《坚持与放弃》)

3、您,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您,壮志难酬,唯有寄情于文字。屡次遭贬,打不倒您的信念;艰难世事,造就了您的豪放诗作。您的杰作,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怀古伤今,只为报效国家;论史谈玄,方显男儿本色。

您把苦难研成墨,把贬谪当做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

是您,凝望庐山,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您,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您,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祝福。

官场上的险恶**,并没有消沉您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您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消逝了多少哀伤与生活磨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赤壁带来了完美壮烈,这是诗,更是实。您,苏轼,让世人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应乐观,面对人生浮沉应有风度。(《烟雨任平生》)

4、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可以穿越荆棘》)

5、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我的快乐妙方》)

6、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7、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忘记与铭记》)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一枝一叶一世界》)

10、与居士东坡在中秋月下相遇。

九百多年的岁月悠悠流淌,月儿几度阴晴圆缺,人间几番悲欢离合,东坡月下痛饮放歌的身影却仍在历史的星空下摇曳。其实,你何曾不是一轮圆月呢,悬挂于历史的星空,照亮了中国的文学史,更照亮了后来者的内心世界。这轮圆月从阴翳的云层中钻出,照得海天澄澈,照得千秋光明。

你还在黄州赤壁俯望江水吗?

那时的你,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几经周折得以不死,贬官黄州,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你高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的风流人物何其多啊,横槊赋诗的曹操,神机妙算的孔明,挽弓射虎的孙权……联袂接踵,纷纷登场,而你唯钟情于风流倜傥的周公瑾:“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英雄美人,何等风流潇洒;运筹帷幄,何等儒将风范!周郞34岁时,就已“功盖三分国”了。而此时的你已47岁矣,年近知命,华发早生,而报国之门何在?“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饱含着多少文人泪志士血!

然而,东坡毕竟是东坡。

居庙堂之高,你心忧天下,率性真实;处江湖之远,你依然心忧天下,但恬然自适。你处乎人世之间,你又站在宇宙之外,你能理解生命的内涵,但又绝不虚浮。你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今人余秋雨说,在黄州珠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了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圣人训导:立德、立言、立功皆可不朽。立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如果执著于以事功评判人生成败得失,怎会不患得患失?怎能够进退自主?此时的你已不再简单地为功业之兴废而感慨,虽然你从未舍弃功业之心,不然,你心中流淌的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不是“遥想公瑾当年”了。然而,你有更为广阔的胸襟,你曾如此开导朋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轮圆月,何其饱满,何其圆润。

江天山月,日日如斯,有谁如东坡般如此参透人生?“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清晨,布衣芒鞋,散步田间,谈天说地,无论与三教九流;傍晚,提酒拄杖,信步东坡,击水敲石,不管它月升月落。古城废园,被迫摘桤菊充饥,却能扪腹大笑。虽说贬谪流放,你的生活却是无人可比的生鲜活色,张弛自如。你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通脱自适,如何不触处生春?这种圆融贯通、自由无碍的人生境界,凡夫俗子何以能知,何以能及?

东坡通脱,但东坡亦有儿女泪。

告别徐州父老,你这样说:“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并非英雄气短,却有儿女情长。妻子王弗亡故十载,早忆阴阳两隔,你流着泪,记下这样一个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等文字,“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若非情到深处,若非铭心刻骨,哪能有这断肠之笔!天下有情人当有一哭,哭毕,我们还是以诗人自己的话,安慰一下那颗爱人的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如蜉蝣之寄于天地,一粟之溶于大海。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守住一份清醒和一份心态的平衡,守住一种空灵的境界和一种如水的柔情,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真诚地感知生命,走过岁月,足够了——这是居士东坡告诉我们的。(《读东坡》)

苏轼词两首 篇2

一、意象、意象图式

意象多用于心理学, 指一种心理表征。其实指的是凭想象得到的某个物体的形象。当代认知语言学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 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 (a bridge between percepts and concepts) , 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 是建立意象、创造意义的必要程序, 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简言之, 图式就是指的是我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可以较长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分类和特点

一般认为, 意象图式的概念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被提出来的, Johnson列出了CONTAINER, NEAR-FAR, PATH等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27个意象图式:Lakoff把意象图式分为以下六种: (1) 容器图式 (CONTAINER SCHEMA) , 这种图式的身体体验是我们经历了很多把身体作为容器和容器里东西的过程。 (2) 部分—整体图式 (PART-WHOLE SCHEMA) , 这种图式的身体体验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部分—整体的例子。 (3) 连接图式 (LINK SCHMEA) , 这个图式的身体体验是我们出生前和母体脐带的连接。 (4) 中心—边缘图式 (CENTER-PERIPHERY SCHEMA) , 身体有中心边缘之分, 中心比边缘重要。 (5) 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 , 我们在走动时有起点、路径和目标。 (6) 其他图式, 比如FRONT-BACK SCHEMA, UP-DOWN SCHEMA等等。

李福印的总结如下:意象图式可以用简图表示;意象图式是语域的一种, 可以用来组织概念;意象图式的正负特征, 即表达隐喻意义时呈现肯定或否定的意义;意象图式呈现静态和动态两种特性。

Croft & Cruse曾将Johnson和Lakoff所论述的意象图式概括为七个大类: (1) 空间 (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中心—边缘、接触) ; (2) 等级 (路径) ; (3) 容器 (容纳、内外、表面、空—满、内容) ; (4) 力量 (平衡、对抗、强迫、制止、成为可能、阻碍、转移、吸引) ; (5) 整体/多样 (合并、集合、分裂、重复、部分—整体、物质—可数、连接) ; (6) 辨认 (匹配、添加) ; (7) 存在 (移动、封闭空间、循环、目标、过程) 。

三、从意象图式视角分析李煜词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古诗词的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西方的研究者Freeman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认知文体学和认知诗学的概念随之出现。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大量隐喻用法和特定的意象。如:折柳意味着送别;落花,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喟叹和哀愁;斜阳, 则象征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李煜字重光, 南唐亡国之君, 史称李后主, 是我国古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综观李煜的词, 其最大魅力之处便是用情的真切, 但是, 李煜词的色彩前期明, 后期暗;情境构成前期实, 后期虚;意象组合前期亮丽, 后期凄清等, 都是他不同时期心境主要特征的显形。艺术心理学认为, 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物象的色彩越明快, 形状越清楚, 给人的视觉印象就越强烈。然后主之词, 不论前期后期, 均为其生命精神之贯注, 均是其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本文选取他的两首分别写在南唐盛世和亡国之后的经典作品, 分析这两首词中所蕴含的意象图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照烛花红, 待放马蹄清夜月。

此词为后主早期作品, 描写了宫廷夜宴的歌舞盛况, 是他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构成意象的客体多是一些色彩绚丽而鲜艳、香软的物象, 而且全词充满了富贵豪华的基调, 呈现出宫中那种声色迷人、风情旖旎的氛围。整首词是“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但是每一句又有其单独的意象, 并且每个意象图式又是相互关联的。先从上阕看, 上阕是明显的“图形—背景”图式, 嫔娥们晚装登场, 明艳照人, 鱼贯而入, 此为图形;灯火辉煌的宫殿, 精美的笙箫不断演奏出优美的《霓裳羽衣舞》的优美曲调并传至远方水天相接处, 此为背景。如此描写激起了我们的身体经验, 仿佛同作者一起来到南唐奢华的后宫。后主君临华殿, 夜宴开始, 此为起点。下阕第一句“临风谁更飘香屑”为容器图式, 宫中的香料的香气随风飘散, 弥漫满殿。作者有些醉了, 兴奋地依着曲调在栏杆上打节拍, 此为整首词的路径。到此, 夜宴的盛况呼之欲出, 描写了一个金碧辉煌美女如云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时的南唐后宫。最后“归时休照烛花红, 待放马蹄清夜月”, 为整首词的目标, 歌罢宴散, 月色更明。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 纯任得得马蹄, 踏着一路月色归去。一般说来, 愁苦之词易佳而欢愉之词难工。但是后主此结尾由盛况转入清淡而毫不突兀。

李煜词的意象构成, 是随着他本人的命运遭际和思想情感的大起大落而变化的。亡国前后的生活体验迥然不同, 必然影响他对物象选取的态度, 影响他写景、状物、抒情的方式, 其词自然而然便有了心境化的特色, 因而词的意象也各具风采耐人寻味。下面这首词便是在南唐亡国之后所作:

《望江南》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整首词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组成。这首词采取了“起点—路径—目标”图式。意象图式词中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这些意象图式融合在一起, 激起人们的身体经验, 从而, 可以更好地理解此时作者的所表之情。

本词起笔言梦, 以梦中故国为起点, 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清疏淡雅的山水画。闲梦不闲, 只是对故乡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梦远, 故国更远。梦中的故国, 此时秋意正浓。千里江山寒色远, 千里江山是远景;寒色, 秋日萧索凋零的景色。“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本来就让人感到凄清, 何况是作者这样一个有国不能归的末代皇帝。让读者穿越时空, 体会作者思乡的苦闷之情。同时, 这两句话也是NEAR-FAR SCHEMA的表现。

芦花深处泊孤舟, 这一句是典型的容器图式。孤舟, 困在芦花深处。舟, 在中国古诗词中一般表达“漂泊之感”, 一叶扁舟, 天水茫茫, 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在本词中, 作者用“孤舟”来自比, 此孤舟正如自己被赵匡胤囚禁在北宋, 不得返回故土。同时, 此句也是图形—背景图式, 舟为图形, 茫茫芦苇荡为背景。而舟是应该自由自在的游荡在江河之中, 可是此句, 舟却是被固定在不适当的背景里, 突显一种苍凉。笛在月明楼, 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一句亦是容器图式。试想寂静的秋夜, 幽怨的笛声在洒满月光的小楼中响起, 是何等凄凉。而吹笛、明月这种意象, 在中国古诗词中,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苦闷。

总体来说, 李煜这首《望江南》采取的是起点—路径—目标图式。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 我们可以形成思乡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在李煜的思乡旅程中, 我们能看到秋意正浓的江南, 被困在芦花丛中的孤舟, 传达了寂寞思归之情的明月和小楼里幽怨的笛声。通过这些意象, 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李煜从一代帝王转为阶下之囚的极度苦闷和怀念故国之情。

参考文献

[1]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1) .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余平.意象图式与唐诗绝句语篇的视点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5.

苏轼词两首 篇3

关键词:公开课 诗词教学 方法

按照学校惯例,每个教研组每年都要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展示一堂公开课。今年我选的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完之后引发了我对诗词教学的很多思考。

对于这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情感,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所以上课时紧扣字词,主要运用诵读和总结来讲解课文。之后主要通过讨论来总结词人的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通过提炼词句来体现作品铺呈的壮阔或从容的场面。

课堂上除了诵读,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比如“谈谈词人在赤壁的所见所想”;“《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是,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的叙事方法,了解作者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整体而言,这堂教学活动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没有经过试讲而是直接进入听课班级去听课的。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对一些具体问题学生能够较快的解决,但是对于像“《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类问题学生很难给出恰当的表达,总是词不达意,而学生对我的点拨也是启而不发,因此纠缠时间较多。也正是这一点激发我的思考,诗词教学不能只让学生会读会背诵,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表达出诗词的意蕴应该更重要,语文高考中往往要考到的也正是这些点。这是我在上课前备课时没有考虑进去的一点。学生的表达能力远低于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古诗词,很多同学可以想象或理解其意境却很难总结或表述其特点和意蕴,往往都只是老师按照参考书上所说讲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有些同学可能会记忆、模仿,而更多的学生是听过就丢过,因此考试时就答非所问。这在高一阶段表现得更明显。

课后,和几位同事一起探讨,大家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深有感触,但是却提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把问题都归咎在学生不学上。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老师应该在这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这里我提出几点想法,以期和各位同仁商讨共鉴。

第一,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多读人物传记,因为大家知道古诗词最大的特征是言志抒情,很多诗都是和作者人生经历相关的,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等等,都是通过景或事来比喻作者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第二,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比如让学生仿读、教师范读或作节奏指导,或者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一遍,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等等。通过读让学生对诗词感兴趣,让她们体会字词沉降所渗透的个人感情,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第三,多做些练习,归纳和规范一下表达方法。并多找些类似诗词进行比较练习,让学生参与模仿,自主表达,或鼓励她们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表述。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惯性,看到相关题目就能展开联想,知道如何去做。这才是我们教诗词所应该达到的效果。能诵读,能体会情感,能表达涵义,甚至可以仿写……,如能至此,此教成已。

苏轼词两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3.感受苏轼的旷达和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6 ~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 47 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2、从章法上说,词的上阙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阕侧重抒情。

(见课件)

四、词句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 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五、探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六、品读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八、布置作业

①比较阅读: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情感”三方面去展开。

②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定**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定**》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

2.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跟着录音读一遍。男女同学分别朗读

4.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四、重点探究、拓展

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阙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五、问题探讨

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

是或不是。

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六、反馈达标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七、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定**》。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篇5

一、介绍背景

湖北黄州是苏轼的伤心地。苏轼曾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实际上这三处都是他的人生低谷。其中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闲职,不可随便离境。因“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被怀疑逃跑,害的官府虚惊一场)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的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而得名。乌台诗案是新旧党争的结果,也有小人扳倒名人的阴暗心理。“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苏轼这首诗被何正臣、舒亶等人曲解附会,上纲上线,说成是咒皇帝死。据说苏轼坐牢时遇黑衣人入牢即睡,天明即起,道贺说“大人且放宽心,异日必有喜事。”原来他是侦探,回去报告说“苏轼心无愧事,鼾声如雷”。

苏轼蒙冤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情和援救。杭州百姓焚香祈祷,宰相、太后甚至王安石都为苏轼说好话。黄州也是苏轼的福地,著名的一词二赋就产生在这里。厄运能击垮人,也能催熟人,苏轼通过痛苦而冷静的思考,对人生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大江东去”三句

1、内容:写眼前长江和历史人物

2、手法:由实如虚,虚实结合(由眼前长江联想到历史长河,这就自然完成了由江到人的过渡,形象生动)

3、结构:快速切入怀古,点出风流人物,为下文周瑜出场作铺垫。

二、“乱石穿空”三句

写景绘形(乱石、惊涛)绘声(拍岸)绘色(雪)。“穿”写出了乱石尖而高耸的特点,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明写赤壁江水雄浑壮美,暗写赤壁之战的惊心动魄,表达作者的豪迈向往之情。

三、咏史怀古诗,不是简单评述历史,而是借史咏怀,借古讽今,借历史的人和事抒发自家怀抱,或者命运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或者命运迥异。提到周瑜,分明是对比。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24岁,妻子是江东美女,外貌英俊,神采飞扬,作为东吴军队统帅,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稳定危局,力挽狂澜,一举奠定三分局面。而苏轼此时已经47岁,正躲过一场生死劫难,徘徊在仕途低谷。

“人生如梦”二句到底是消极还是积极?豪迈激情也好,失意惆怅也罢,都很正常,也都包含其中。

定**

此词写短暂的生活经历(遇雨遂晴)包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穿林打叶的是自然的风雨,也是政治风雨,吟啸徐行是轻松自由的人生态度,远离险恶的官场,自然一身轻松。竹杖芒鞋和蓑衣是平民打扮,也是自由人的身份。经过了沉重打击,仅仅是“微冷”,斜阳暖意已相迎,说明厄运不会伴随一生,这是辩证法。“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显达观和超脱,没有永远的风雨,也没有永远的晴空,风雨和晴空是一样的,只要光风霁月,自会扫除仕途阴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有天地间巨大的孤独,也有人生里执着的坚守。相比较而言,苏轼通脱,柳宗元“轴”“拧”。

苏轼词两首 篇6

从容说课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遭贬,颠沛流离,坎坷多灾。所以提起苏轼,我们除了崇拜和仰慕,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苏轼本人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如果没有坎坷的命运,我们就不可能看到一个如此旷达洒脱、乐观坚韧的苏轼。如果没有被贬的经历,我们就不可能读到如此之多的传世佳作。本课所学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

作者——苏轼,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我在布置大家预习时也特地叫大家去找一下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多媒体课件展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22岁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师 看来你的预习非常认真,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已经告诉我,他们对你的介绍非常满意。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念奴娇”这个词牌名。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2.关于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师 好,了解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词牌之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词。(学生朗读课文,展示诵读节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 读得很不错,不过有几个字音要注意。“羽扇纶巾”中“纶”这个字不念“lún”,念“guān”;“早生华发”的“发”(fà)读第四声,跟上面“雄姿英发”的“发”(fā)不一样;最后,“一尊还酹江月”中的“还”,读“huán”,不读“hái”。

(幻灯片放映重要字音)故垒(lěi)

羽扇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早生华发(fà)

还酹江月(huán lâi)...师 读音解决了,接下来我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如能背出来更好,注意,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

(一女生自告奋勇,读得不错)

师 看得出她是用了心在读的,读得很不错。这首词是豪放词,本来更适合男生读的,却让女生占了先,可有点说不过去哦,下面哪位男生愿意为我们班的男同胞们争口气?

(一男生也要求朗读,是背出来的,男生热烈鼓掌)【深入探讨】

师 背得非常好,节奏和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没有辜负男生对你的厚望。好,读过课文,我们开始解读这首词,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生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雪。师 很好,但有一点要搞清楚,“雪”是不是词中所写的景观,作者看到雪了吗? 生 没有看到雪,“雪”指的是惊涛拍岸后溅散开的水花,并不是真的雪。师 对了,作者是用雪来比喻水花,突出惊涛的气势。“大江”“故垒”“乱石”“惊涛”,词的上阕写了这么多景,大家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生 我最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师 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好在何处? 生 开篇就劈头一句“大江东去”,若万丈高楼忽起平地,先声夺人。写江而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只这一句,就足以名垂词史,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师 说得很好。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鼻祖,其开创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

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不能想一句出来?

生 我想到一句,写黄河的,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师 很好,二者都大气磅礴。还有没有? 生 我也想了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师 不错,这一句也是写长江的。好像还是歌曲哦。(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热烈鼓掌)

生 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师 对,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似?

生 是,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 真的一样吗?好,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 可以!

师 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 “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师 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学生热烈讨论并争论起来)生 我同意!“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生 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为什么不干脆写作“英雄人物”呢?

生 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师 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 都是第一声和第二声。

师 对了,音律上完全一样,可见苏轼不用“英雄人物”而用“风流人物”不是出于音律的考虑,而是另有原因。

生(急切地)什么原因?

师(笑)原因迟早会出来的,我们不必急着回答,学完整首词后自然就会明白了。先回到刚才的问题,来听听有没有同学喜欢其他写景句的。

生(很多人异口同声)最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 看来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何处?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热烈讨论)

生 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用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生 这一句中几个动词和形容词都用得极妙:“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整句才十三字,便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

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师 分析得极好。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生 看着如此壮美的景象,词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回到三国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三国时代的英雄纷纷在脑中涌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师 说得很好。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作者从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那么你能不能再深入地分析一下,作者如此深沉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生 隐含着一种失落和伤感。他是通过集中笔墨塑造周瑜,借周瑜的形象反衬自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壮怀难酬的伤感。

师 哦,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生 风流倜傥,英姿勃发。生 儒雅、潇洒,年轻有为。师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 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可看出来。“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卓异不凡的年轻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

师 如此儒将,难怪让苏轼倾慕不已。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

生 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是想突出强调周瑜的年轻。师 当时周瑜多少岁了? 生 24岁。

师(笑)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确实只有24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34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

(学生听罢愕然)

师 大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生 有可能。这年龄的问题,要完全搞清楚不容易。

生 可能是小乔天生丽质,保养有方,做周瑜媳妇十年了看起来还像个初嫁女子,所以作者这么写吧。(学生大笑)

生 都不是。应该是苏轼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

师 说得很好,苏轼是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其实词中着意表现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生 “羽扇纶巾”可见出周瑜的年轻。师 是吗?为什么这么说?

生 年轻才有这种雅兴搞这种装扮嘛。生 不对,“羽扇纶巾”是突出周瑜的儒雅,而不是他的年轻。我觉得“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才是有意突出周瑜的年轻。

师 哦,为什么?能否解释一下?

生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作者特意用“周郎赤壁”而不用“周瑜赤壁”就是突

出他的年轻。“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而用“周瑜”就没有这个效果。

师 对了,用“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 生 以此反衬自己一把年纪还功业无成。后面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回想起当年周瑜的丰功伟绩,对比自己,四十好几,早已过了周瑜当时立功的年龄,白发都一大把了,还一事无成,所以特别伤感。

师 很好,但我要补充的是,作者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不单单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年轻,还另有目的。

生(惊奇)什么目的?

师 还记不记得刚才我们悬留的问题: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现在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生 哦,我明白了。“英雄人物”一般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韧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的:“雄姿英发”。但“风流人物”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儿女情长,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就是为了表现周瑜“风流”的一面。

生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作者用“羽扇纶巾”来形容周瑜的外表,我刚才还纳闷,这是文臣的装扮,怎么用来形容周瑜了,现在我明白了,作者是想突出周瑜翩翩的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表现周瑜卓异不凡的智慧与聪明,谈笑自若的胆略与气度。

这才是风流人物。

师 说得很好,苏轼心目中所仰慕的,就是像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风流人物”!现在我们已经把历史遗留问题“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还有问题没解决呢。三国时代的英雄非常多,比如: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

生 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将,作者又是在赤壁怀古,选他当然最合适不过了。生 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都不适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孙权虽也是英雄,同时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的主将是周瑜,所以用周瑜更合适。

生 我觉得这个原因很重要:周瑜能够少年得志,成就功名是因为能遇到孙权这个明主。苏轼借这个人物曲折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如果像周瑜一样遇到明主,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来。

师 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想再加问一句,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他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

(学生很有兴趣,热烈讨论)

生 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师 就这个原因?

生 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不能体现“风流”一面。师(点头)这是个不错的解释。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 诸葛亮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要用来反衬作者的怀才不遇就没多大力量了。

师 答得越来越深刻有理,很好。你刚才提到反衬,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塑造周瑜,就是为了反衬自己,浇洗心中块垒,表达深沉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里的“故国

神游”和“多情应笑我”都是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讲苏轼神游故国,想象周瑜当年大破曹军时的勃发英姿和绝代风华,不禁黯然神伤,笑自己多愁善感,自作多情,不知顶上头发早已斑白了。说不尽的伤感惆怅。

生 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按这种说法,神游故国者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笑自己多情。但我认为神游故国的应该是周瑜,是周瑜笑苏轼。

生 是苏轼笑自己多情,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生 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认为神游故国的就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而上文写的正是周瑜,且“故国”意为曾经的国土,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国,不可能是苏轼的故国,若是苏轼,写成“古国”更为合适。所以其意应该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自作多情,早生华发。

生 老师,你下个结论吧,哪种说法才对? 师 我不想下结论,也不能下结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况且学术界至今都还没有定论,我怎么能下结论呢?所以我不下结论,你们持哪种理解都行。但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敢于质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读书就应该这样子。好了,我们回到词本身吧,不管神游者是周瑜还是苏轼,有一点是没有疑义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表达了时光消逝、年华已老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怅惘伤感。那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该怎么理解?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 我认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

师 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生 我觉得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些消极,充满了怅惘和伤感。生 我不认为作者是消极的,虽然诗人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

师 说得都有道理。关于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但有一点,纵观苏东坡的全部经历以及他所有的创作,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仅仅停留在怅惘和伤感里面的话,就不是苏东坡了。词的最后,他还是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走出来,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旷达洒脱。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托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对人生,所以惆怅失意未必全部属于他,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认为基本上捕捉到了这首诗的脉搏。

课堂小结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整首词作皆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我认为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词通过缅怀英雄表达了他追求功业的壮心,当追求功业一旦不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豪情寄情于大自然,这么一种巧妙的、缜密的构思,做得非常漂亮。这是第一点。同时大家也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人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一反前人创作的委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这种豪放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出他相当大胆的创新意识。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好,这首词在内容上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在新的理解基础上再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以深情的诵读结束今天的学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定**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信惊涛拍岸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人生如梦的慨叹还在心头震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同作于被贬黄州期间而风格迥异的词——《定**》,看看是否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大都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般旷达洒脱,豪壮奔放,但他的婉约词一样写得风流别致、清新隽永,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这别具风味的苏氏婉约词。好,事不宜迟,先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课文)

定**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壮美,声调激越,大气磅礴,动人心魄,起首就有一种横空而来的气势,横贯心胸。《定**》写景秀美,声调悠缓,淡雅别致,清新隽永,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味道。打个比喻,《念奴娇·赤壁怀古》若大江怒涛,《定**》如小桥流水。(学生鼓掌)

师 真是精彩!学得诗词多,都快成出口成章的诗人了。他说得很好,《念奴娇·赤壁怀古》若大江怒涛,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气势如虹;《定**》如小桥流水,读时应舒缓自然,“吟啸且徐行”,刚才大家在这一点上把握得还不是很好,下面我们把握好节奏和情感,把它再读一遍。

(学生再读课文)师 这次读得好多了。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生 它最短,字数最少。

生 不是,这首词的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师 对了,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那么大家看看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生 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我认为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很有用,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师 哦?什么有用的信息?

生 “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苏轼被贬黄州后,已经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不再争取改变现状,不再谋求洗冤复职,一心只图过个安稳晚年,了此残生。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多少有点消极的味道。

生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苏轼想在此买田终老的想法恰好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师 第一位同学说“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多少有点消极的味道”,可见她是理解苏轼的行为的,只是对他没有努力谋求洗冤复职而感到遗憾,有点替他不平,也替他着急,但这不是苏轼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不能因此说他消极。诚如第二位同学所说的,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积极为以后的生活打算,谋求过个安稳的晚年,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

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祐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南。此后其子孙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师 可见苏轼买田终老并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放弃,而是坚持。好,一个小序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坚韧、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 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

师 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对吗?

生 对。【深入探究】

师 很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师 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生 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

师 你说这是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按你的分析,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

生 对。这是一种人生哲学。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草动也乱心。

师 分析得很有道理。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生 “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哪像现在的男人,没点风韵,没点情趣。

师 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又怎么会怕这突如其来的阵雨?

师 你说“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已把它提到整个人生的高度上来了。照你这种说法,此处的风雨已不单单指自然界的风雨,此处的“竹杖芒鞋”也不单单指这次风雨中的装扮,对吗?

生 对。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眼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师 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生 首先我觉得这身装扮让我看到了一个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的苏轼。在我的想象中,苏轼虽然被贬,但好歹还是个官,出行必定戴官帽,着长袍,骑高马,带随从,要不就坐轿子。总之不会是“竹杖芒鞋”的装扮。芒鞋即草鞋,脚穿草鞋,手拄竹杖,十足一个农民模样,哪像做官的,哪像大文豪啊。还自我感觉良好,说“轻胜马”呢。

师 那么从这种装扮可以窥见苏轼怎样的一种性格?

生 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闲适的生活。

师 这身装扮也隐喻苏轼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对这种隐喻我们又该怎么理解? 生 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

师 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生 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生 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生 是啊,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的人,在风雨中悠然信步,一边走一边吟诗唱歌。这是多么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

师 很好,分析得准确而透彻。到这里上阕已基本上分析完了。在上阕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雨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举止,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修炼到如此境界的原因。表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旷达、洒脱。现在我们接着分析下阕,看看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默读下阕,思考)

生 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

师 你说风雨过后,也就是说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对吗? 生 对,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师 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生 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师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对吗? 生 对。

师 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生 有,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

师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

生 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

师 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

生 对,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乐。完全是一个胜利者对手下败将的姿态。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

生 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

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 分析得很准确,也很精彩。刚才几位同学都提到,苏轼的“回首”体现了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从“被袭者”到“胜利者”,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 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师 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生 我认为,前面一词“归去”,其意是说:政治场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变幻莫测,我不如归去,做个普通老百姓,过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倒还悠然自在,不必担惊受怕。

师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哪一种更有道理,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学生议论纷纷)

生 我认为,第一种意见比较有道理。第二种把它具体到被贬这一件事上去理解,而第一种是把它放到苏轼的整个人生历程上去理解的。

生 我也这么认为。如果苏轼真想辞官归去,做普通老百姓,那便表明苏轼想回避风雨,而回避风雨说明他还很在乎风雨,这便和上文苏轼在风雨中的表现不符了,也和上文“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相悖了。

课堂小结

师 大家对作者的情感把握得很到位,看来已深得苏轼人生哲学的精髓。我们回顾一下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找出苏轼不同风格的词(如已经学习过的两首词)进行比较研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上一篇:《团身前后滚动》体育教案下一篇:电影《星际穿越》的观后感优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