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建设

2024-07-20

集镇建设(精选8篇)

集镇建设 篇1

棠棣镇集镇建设情况简介

棠棣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城区12公里,辖27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耕地3.7万亩,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76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乡镇的目标,按照拉大骨架、完善功能、生态宜居的要求,坚持以经营城镇理念谋划集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集镇建设,通过实施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中心文化广场、新桃小区、棠棣北街美化工程、兴业路商住小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集镇块头日益壮大,集镇环境得到优化,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一是高起点抓规划,功能分区更优化。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为更好地适**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牢牢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的建设原则,投入资金50万元,聘请高水平设计单位对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规划进行修编设计,规划面积由原来的0.76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规划的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目前规划成果已经全部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修编为集镇下一步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方向,有力地规范了集镇建设秩序。二是高标准抓建设,基础配套更完善。按照集镇美化、亮化、硬化、绿化的总体要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2014年镇政府先后投资30万元铺设了集镇北街彩色步砖1公里,投入15万元新增路灯31盏,投入45万元硬化维修集镇道路2公里,投入11万元建设了北街景观绿化带,镇区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集镇功能更加完善。三是高强度抓整治,人居环境更舒适。以建设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大对集镇公共卫生的管理力度,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工程。配备了洒水车1台、垃圾车4台,在镇区设置了环保型垃圾箱156个,大型垃圾池13个,划分责任,建立了门前四包责任制,教育引导村民集中投放垃圾,做到了垃圾集中倾倒、统一收集和处理,安排专人对集镇街道实行常态化卫生保洁。加强对集镇环境秩序的整治。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乱象组织了专班力量进行集中清理和强力整治,集镇的环境焕然一新。

集镇建设 篇2

1 集镇总体规划

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商业、运输业日趋发达,人口日益增加,使得集镇的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指导集镇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

1.2 规划的基本原则

乡镇的特点为面积小,人口、企业相对较少,经济实力弱,在环境上处于村庄环抱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绿地布局宜采取点、线、面相结合,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原则。由于人口密集和房地产业的兴起,集镇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建立大型公共绿地的土地很少,所以,提倡多建小游园、小绿地,成散点状布置,尽可能均匀分布,这样既方便集镇居民,又有利于改善环境。

1.3 规划树种的选择

由于乡镇绿化资金有限,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在集镇园林绿化规划时,必须结合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中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层次管理,提高园林艺术品味,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引进一些适宜本地生产的外地树种。

2 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在集镇的卫生防护及美化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主干道行道树宜采用行列式种植,基础绿化带起分隔作用,要注意层次,体现节奏韵律变化。行道树要选择分枝点高,树冠繁茂的树种,枝条下垂及分枝点较低的常绿树种不宜作为行道树。街景绿地在集镇中起着装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设计中应根据位置、面积大小、人群活动量及规律,尽量满足观赏休息等多项使用要求,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以植物造景为主,点缀精巧的园林小品,达到植物多样、层次丰富、季相变化的效果。

3 单位绿化

单位绿化是集镇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可供绿化的用地面积较小,使用绿地的人流集中。因此,在绿化设计时,不要追求亭台楼阁的景观,应大量植树种草,增添绿色植物,同时可以考虑进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4 居住区绿化

4.1 居住区绿化作用

居住区绿化是小集镇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首先,能吸收大量的灰尘与有害气体;其次,居住区绿化广场与园林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休闲、交往、健身活动的空间,更是孩子与老人的乐园。

4.2 居住区绿化系统

4.2.1 道路绿化。

居住区的道路一般较窄,道路绿化主要是行道树的建设,行道树可选择高大的乡土树种或引种成功的外来品种,如香樟、广玉兰、黄山栾树等,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可选择列植的方式。在不同的组团或里弄之间,可选择不同的树种,以增强住宅的可识别性与居民的归属感。在道路两侧,可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增强入户的导向性。

4.2.2 宅旁绿化。

宅旁绿地一般在住宅楼前后,面积较小。以不让游人进入为原则,同时也不影响居民在家中的生活、休息,并兼顾居民观赏。应配植一些花灌木、常绿灌木,门窗前方一般以草坪、四季花草为宜。可选用观花、观叶植物如碧桃、紫叶李、海棠、石梅、红天竹、凤尾竹等,适当安排乔木。

4.2.3组团绿化。

组团绿地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00m,是居民就近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组团绿地中,可采用乔、灌、藤、草立体绿化,但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常绿与落叶的比重。因为组团绿地内居民活动频繁且面积较小,一般不宜密植色彩浓重的乔灌木,以免影响通透性,与轻松的氛围不协调,组团绿化区应以园林植物和整体布局为各自的组团特征区别开来,充分体现小集镇组团绿化的特色和品味。

4.2.4 垂直绿化。

居住区的垂直绿化有住宅山墙绿化、花廊、花架绿化等。根据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品种。

地锦的攀附能力较强,可用于山墙的垂直绿化,也可用其他绿化材料;紫藤一般宜作花廊花架的垂直绿化材料;围墙的绿化材料可选用常春藤、凌霄扶芳藤、日本女贞等;枯木、人工石柱、假山的攀附材料可选用洛石、木通、金银花等。总之,垂直绿化占地少,进行垂直绿化修饰可以明显增加绿量,遮掩许多建筑设施弊端,且秋冬很多品种叶色变黄变红,色彩艳丽。在旧居住区绿化时应尽量多考虑垂直绿化,旧居区空地小,且多是脏、乱、差的死角,应见“空”插绿,利用垂直绿化逐步进行改造。

5 小游园绿化

小游园和小景点是提升小集镇绿化品味的着力点,面积要求在1hm2左右。小游园要求安排一定的活动设施,在用地的构成上也较为复杂,包括草地,疏林地,丛林地,铺装地面、花廊花架及小品建筑用地等。根据地势不同(平原应进行人工地势)规划设计及植物配植要灵活多样,还要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选择树种。

6 小集镇绿化中注意的问题

集镇建设基本情况 篇3

一、概况

XX镇位于岳西县的西南边陲,与太湖、潜山交界,距县城33公里。XX镇是由原XX镇与XX乡合并为新的XX镇,区域面积由原来的平方公里增加到平方公里,人口由 多人增加到 人,辖 个行政村,个村民组,户。本镇是我县的重点中心镇之一,集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 人,通信、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较健全,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心医院1所,客运车站1所。

近几年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集镇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集镇居民人均收入可达到 元,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之一。

二、集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侧重长远,高起点、高标准的做好各种规划。

为促进XX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推动镇域协调发展,使小城镇布局不断趋向科学化,2006年以来,为适应新形式下小城镇

各项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体思路,聘请了安庆市规划设计二院对XX镇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2007年通过了专家评审。新修编的集镇总体规划,一是突出了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特点,将给、排水,道路、供电、通信、环保等进行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重点对镇区1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进行了编制规划,人口0。52万人;同时还规划了远期2平方公里的布局方向,人口将达到1万人。三是突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XX镇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也是一个老集镇,老街面貌比较破旧,为改变镇容镇貌,改变镇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指定了以老区改造为主老街空间布局改造规划;老镇区向东延伸3公里的小区建设规划,以及以扩大为目的 “XX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北区规划,目前,这3个规划都已经在实施当中,现已有了明显的成效。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集镇功能。镇党委、政府众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集镇环境,完善配套功能。道路建设方面:投资 万元完成了府前路沥青路面平方米;投资100万元拉通了移民路,新建沥青路面3000平方米;投资256万元沟通了菖撞路,新建沥青路面平方米;教育卫生方面:投、引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多方筹集资

金20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幼儿园的迁址建设;投资90万元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中心医院住院楼;环境整治方面:投入了30万元新建了集镇北面垃圾填埋场;投入12万元对街道进行了整治,清除路障、垃圾、杂草、垃圾集中池;投入了20万元新建了府前路的排污管网建设。为了适应集镇发展需要,争取国债资金筹建自来水厂。

3、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提高集镇品位。

为强化镇区管理,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镇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

(1)突出组织领导抓创建。在文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指挥长,镇长为组长的村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村镇建设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站、广播站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职责分工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2)突出一个标尺抓创建。既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做到规划一处,建设一处,管理一处。

(3)突出创建机制抓创建。对创建机制进行改革,对镇区的卫生区域实行细化分工,将集镇区划为多个小区,交由菖蒲社区进行管理,将小区的清扫、保洁、收集垃圾和管

理落实到人,做到全天候保洁。

(4)突出手段抓文明创建。对户外广告、标牌、招牌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损坏严重、用字不规范、有不良文化现象的广告,进行拆除和刷新制作;对车辆的乱停乱放进行整治,使之做到定点停放,有序经营。

4、以发展工业化推动集镇化,打牢集镇建设的基础。工业是集镇发展建设的产业支撑。工业化不仅可以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也是加速城镇建设的助推器,为镇区人口的集聚,扩大集镇规模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实际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服装加工业,以推动集镇的扩张。

目前,镇区商业网点达200多家,道路硬化铺设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镇区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上升到了6000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0%,由于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改善了人居环境,集镇的吸引力、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经营户来我镇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镇商贸更加活跃、市场更繁荣、人气更旺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编制近期规划,控制详规,严格设计各项目专业规划,办理“一书一证”,严格规划程序。

2、提高全镇干群规划意识,特别是领导规划意识是集

镇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城镇建设方在主要领导起带头作用,成立组织,严格把关。

3、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镇,生态集镇是增加集镇辐射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doc 篇4

为了抢抓有力机遇,破解商贸发展难题,扎实推进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辐射带动“两省五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临夏西部商贸批发、购物、宜居、休闲、旅游名镇,根据县委、县政府“项目带动强基础、教育优先提质量、劳务输转求突破、产业培育破难题、改善民生促和谐、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建设“商贸、购物、宜居、旅游名镇”为目标,按照“集镇建设与市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公共设施相结合,与突出民族特色相结合,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原则,乘国务院重点扶持临夏经济发展和全州“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实施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大会战,坚持大气魄投入、大手笔建设,提高大河家镇城镇化水平,加速融入中心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优美、和谐、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二、总体定位

按照突出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貌、打造度假胜地及州级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干快上,用2年时间,把大河家镇打造成拥有宾招床位1200张、日接游能力1.2万人以上的物流、购物、人居、旅游、民族风情

展示名镇。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编制规划

1、配合兰州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大河家镇总体规划》。

2、编制《大河家集镇控制性详规》和《大河家集镇修建性详规》。

(二)打造旅游名镇

加快大河家集镇建设,提升完善集镇功能,实施“十个一”工程。

(1)打造一个“度假区”。充分利用大河家一级、二级水电站、炳灵一级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四个水电站的整体区位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黄河度假区。高品位、快速推进物流、人居、旅游等工程建设,丰富产品,完善功能,整体开发完成200亩的建设任务。

(2)建设一条“文化带”。利用现有的积石雄关、临津古渡、禹王庙、黄河水系等历史古迹,高标准建设长6.5公里、占地290亩的文化带,按照“忆河、品河、听河、乐河、映河”五个篇章,打造集休闲、购物、景观为一体,彰显大河家文化特色的高档次文化带,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品位和价值。

(3)实施一个“街道硬化、亮化工程”。做靓五条“街”,以集镇建设的大项目为主体,实施刘集河两岸及西街道路硬化工程,长2160米,(刘集河两岸960米,西街1200米)宽20米,硬化

路面4.3万平方米。以滨河大道为主,建设长约8公里的街道实施亮化工程,对沿街主要建筑进行景观装饰,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提升接游能力,延伸休闲产业链条。

(4)建好一个“广场”和物流中心。对占地18亩的大河家镇中心绿地提升改造,发挥功能。建设占地200亩的仓储物流园区一个,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商品批发市场及中转仓库。

(5)建设一个民族风情博览园区。建设占地200亩的民族风情博览园一个。建设民族园、民族特色展厅,娱乐等附属设施。

(6)建设一个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占地200亩,建设廉租房6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楼10万平方米。

(7)整治一条“河”。按照防洪、景观标准,彻底改造刘集河,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8)实施一项“改造”。对5条街道旧商铺3.8万平方米房屋进行民族特色立体改造,新建商铺5.6万平方米。

(9)建设一个“系统”。对4条主街道、刘集河两岸3.8公里道路实施排水工程,安装DN300-600砼管6.6公里。建设热水供应系统和给排水(包括污水)系统,彻底解决集镇供水问题。

(10)建设一套“公共设施”。新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四处公厕”及“四个专业市场”,结合集镇建设整治项目,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三)完善交通体系

构建交通网络,联通各景区景点和两个县的旅游交通网络,形成环积石山的交通体系,主要建设完善五条道路:

1、协助建好临大公路。临夏至大河家集镇,总长74公里。

2、建好环城公路。以北环路(滨河路)为主干道,建设南环路、东环路、西环路,总长10公里。

3、建好新城区连接路。建设连接商住、物流中心、风情园项目所在地的新城区道路,总长1.8公里。

4、美化滨河路、临津公路、民族街,总长约6.2公里。

5、建设沿黄公路。开通大河家经刘家峡至兰州的沿黄快速通道,融入兰州1小时经济圈。

(四)完善景区功能

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扩大景区接游能力,做好“四心两园”建设和宾馆酒店建设及升级改造。

1、建设“四心两园”:

(1)实施好民族特色风味中心街项目。位于民族风情博览园。建设民族园、民族特色展厅,发展民族风味小吃和特优农副产品。

(2)建设好商贸中心项目。位于仓储物流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设商品批发市场三栋,集中式物流中转仓库三栋。

(3)建设好高档休闲娱乐中心项目。位于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建设高档次娱乐休闲场所一处。

(4)建设好一批商住中心项目。位于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建设廉租房6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楼10万平方米,提高居住水平。

(5)建设好大河家风情文化公园。位于韩陕家滩,占地500

亩,建设儿童游乐园、休闲、娱乐等设施。

(6)建设好黄河风情线公园。位于北滨河路,长6.5公里、占地290亩。

2、扩大宾招能力:按照宾招床位达5000张的目标要求,兴建和改造一批宾招酒店。

(1)新建一个酒店。建设四星级宾馆1个。

(2)改造一批饭店。对现有宾馆酒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接游能力和水平。

四、工作举措

(一)统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大河家集镇改造工作顺利开展,县上成立了大河家集镇建设指挥部。

总 指 挥:马占山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副总指挥:韩文明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李平州水电局副调研员

马文吉 县委办公室主任

苏学忠 县人大办公室主任

马全胜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马维林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 马清明 县财政局局长 马忠英 县建设局局长 王树诚 县发改局局长 马 澎 县审计局局长

董 汛 县委农办(扶贫办)主任

祁永仓 县交通局局长

张万林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王俊寿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韩绍先 县商务局局长

马生辉

马鹏阳

马玉忠

马佩文

马兴华

马学良

冶成义

马占海

马玉虎

陈尚雄

马腾飞 马占山杨玉贤马成虎拜真理海生清 贺永强 王怀成县招商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县城管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大河家镇党委书记 大河家镇镇长 县农行行长 县信用联社理事 县检察院副院长 县法院副院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民政局副局长 县水电局副局长 县监察局副局长 县电力公司经理 县联通公司经理

县邮政局局长

县电信局局长

辛 钰 县移动公司经理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韩文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内设八个工作组:

1、宣传动员组

组 长:马兴华

副组长:马学忠 马成云 白守海 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及社长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质监局、药监局、广电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宣传法律、法规,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及大河家 镇改造建设政策,营造集镇建设良好氛围。

2、规划协调组 组 长:马忠英 副组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国土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编制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3、征地组 组 长:张万林

副组长:马学良、马学忠、马清明 四堡子村,周家村村干部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财政局、国土局、药监局

职责:负责建设用地的征地,报批工作。

4、拆迁组 组 长:马兴华

副组长: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大河家村村干部及社长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安监局、药监局、大河家村委会

职责: 在集镇建设实施过程中,所有拆迁户房屋的拆 迁、补偿、建设地点的落实和暂时过渡工作。

5、建设组:

组 长:马学良

副组长: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安监局、药监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建设,负责工程安全和建设质量。

6、治安管理组: 组 长:马腾飞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公安局

职责:严厉打击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为集镇改造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7、杆线迁移组 组 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电力局、电信局

职责: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各类杆线的迁移、协调等。

8、镇区管理组: 组 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城管局、工商局

职责:对镇区卫生环境、经营交通秩序情况等进行管理。

(二)加强政策保障

1、规划保障。按照“规划审批一支笔、建设布局一盘棋”的原则,集中统一规划管理。根据集镇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聘请国内规划专家和权威机构编制景区、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走高端、建精品、创一流。加强对建设过程中规划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2、社会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失地居民纳入城乡低保,住房困难的城镇居民优先解决廉租房。

3、用地保障。土地依法征用、依法报批、合理补偿,用地指标重点向城镇建设方面倾斜,首先解决2年城镇建设项目的用地。

4、资金保障。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经营、资产经营、土地运作,加强跑项争资,争取上级资金、银行贷款、大企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

5、法制保障。妥善处理和化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信访问题,对无理取闹、煽动闹事、强揽工程等阻挠集镇开发建设的行为,公、检、法等部门提前介入,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创造良好建设环境。

(三)强化抓管机制

以“白加黑”、“五加二”模式开展工作,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结合集镇建设实际,实行“三定”和“六个一”的抓管机制。

1、三定:

(1)定额:定阶段完成投资规模,确保工程进度。(2)定期:定时间完成工程量,确保出效果。(3)定责: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确保落实到位。

2、“六个一”

(1)明确一名责任领导。实行领导挂点责任制,每个项目明确一个小组班子成员挂点负责。

(2)明确一个责任单位。每个项目明确一个单位负责协调和抓管推进。

(3)拟定一个工作时间表。每个项目拟定一个推进时间安排表,明确工作安排,并按期推进项目建设。

(4)成立一个指挥部。重点项目抽调相关单位干部组成指挥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矛盾。

(5)制作一个项目公示牌。每个项目制作一个公示牌,明确工期、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

(6)制定一套奖惩办法。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奖惩进行量化和细化。

(四)统一标准

统一补偿及预算标准,并张榜公示公告,自觉接受群众和社

会监督,不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切实维护公众利益。

1、统一征地补偿标准。

2、统一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3、统一管网管线定额和取费标准。

4、统一各项优惠政策。

(五)分期分项实施

1、分项目由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

2、分项目由责任单位进行招投标(或议标)和设计施工。

3、分项目由责任单位组织征地拆迁工作。

4、分项目由责任单位进行环境协调、督促进度。

5、分项目由责任单位组织竣工验收、资料汇编整理、资产移交验收。

(六)加强调度督查

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总指挥部半月一调度,各项目指挥部、责任单位一周一调度。总指挥部督导组半月一督查。对进展不顺、工作不力、形象不好、服务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

(七)严明工作纪律

禁止违规插手工程领域的招投标,严格规划审批,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重点把好三关。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把好规划设计关和执行关。

2、严格工程建设程序,把好源头防腐关。

3、严格工程建设标准,严把质量关和进度关。

五、工作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2月25日至3月5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改造项目,安排启动资金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

2、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2月23日至3月15日)。在大河家镇召开集镇改造动员会,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集镇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拆迁阶段(2011年3月15日至4月5日)。

拆除主街道旧商铺1655间、3.8万平方米。对4月5日前拆除动工建设的个体户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金,4月25日前拆除动工建设的个体户每户2000元奖励金,对逾期不拆除不建设的协调有关部门按照有关程序依法拆除建设。

4、建设阶段(2011年4月5日至10月31日)。

各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结合集镇建设的实际,指导个体户按照详细性规划和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

5、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大河家镇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六、优惠政策及补助标准

为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补偿标准。

1、拆除新建的商铺按照砖混结构房屋 4层以下(含四层)400元/平方米,5层(含五层)以上的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旧城改造区内新建4层(含四层)以下的300元 /平方米,5层(含五层)以上的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

2、对于整体搬迁的商铺,按商铺改造标准的3倍给予补偿,对搬迁的农宅按商铺改造标准的2倍给予补偿进行征收。

3、旧商铺按照统一标准“穿衣戴帽”的商铺每米补助1500元(按实际修建的铺面长度计算)。

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篇5

2011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集镇建设各项

工程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2011年4月13日)

各位领导、代表: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要求,现将我镇2011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集镇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视察组成员给予指正。

一、基本情况:

过马营镇位于贵南县东北部,东与贵德县接壤,南与森多乡连接,北与沙沟乡相邻,东南与泽库县相接。平均海拔为3200米,总面积为1919.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境内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为209.93万亩,荒漠化土地53.48万亩,共有耕地67783亩,其中:水浇地3270亩。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38个社,辖区内有藏、汉、回、土、蒙古、撒拉等7个民族,社会总人口为21965人(包括草业公司2869户8517人),其中:农牧户3060户12277人(劳动力5385人),藏族占95%,201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4062元。过马营2001年撤乡建镇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断建设,集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商、金融、税务、司法、法庭、居委会等机构设置齐全。共有省州县驻镇单位和镇属行政企事业单位32个,干部职工237名(除草业公司)。个体工商户334户,注册资金886万元;私营企业为5户,注册资金140万元,从业人员550名。随着集镇中心辐射作用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集交通、餐饮、畜产品交易、商贸等行业为主的新型城镇。

二、采取的措施和工程进展情况

(一)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在州、县游牧民定居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程的实施,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宏广为组长,政府镇长华青、副镇长扎西拉旦为副组长,兰德才让、尕藏加、华列、公保太、才让本、孟庆虎、南杰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扎西拉旦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镇领导小组与施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限定了建设时间,明确了目标任务。同时,各项目组也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定居工程项目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实施工作,确保责任、任务落实到户、到人。确保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我镇游牧民定居工程,由青海大学设计师负责设计;建设方为贵南县农牧局,由青海宏星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为贵南县城建局监督站;监理单位为海南州工程建设监理站(委派3人负责现场监理);工程自7月份开工以来,上级领导及各部门高度关注工程进展情况,省委常委、副省长邓本太于去年8月份前来我镇视察工程进展情况,州委、县委也委派工作组经常性开展工程督促、协调、指导等工作,在施工期间,镇委、镇政府抽调专门工作人员经常到施工点进行督促、协调、检查指导和阶段验收工作,积极配合施工方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并通过月报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情况、形成实物工作量情况、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加快工程建设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为保质保量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宣传动员,逐步收缴自筹资金。工程开工以来,镇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严格按法律章程办事,深入边远牧区与牧户推心置腹交谈进镇定居的优势,讲透州县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动员游牧民进镇定居,确保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番走访动员,截止目前全镇共收缴152户自筹款310万元,收缴工作还在积极有序的开展之中。

4、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尊重民意,积极采纳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广大牧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和项目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进行公示,让群众了解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并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对房屋面积、结构、国家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增强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全过程接受老百姓监督,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5、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宜聚则聚、合理布局、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镇游牧民定居工程自2010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227户建设任务已全面开工,每户建筑面积86.574平方米,共计19652.3平方米,每户房屋造价110118.16元(其中政府专项补贴3.5万元,群众自筹75118.16元),全部工程分布5个定居点实施,分别是南街路东102户、路西96户、老四局5户、加工厂东侧3户、牛羊肉市场门南侧3户和新村大门两侧18户。全部建设任务共有13个工程承包施工小组完成,工程进度较快的南街路东已完成19幢114户,一层主体完成19幢,二层主体未完成5幢,其余建设房屋已完成第一层平口。今年续建项目自3月25日开工以来,部分建筑的彩钢屋面及门窗正在安装,大多施工方正在积极配料之中。下半年二期工程线主要为西久公里两侧,预计修建游牧民定居房300余套。

(二)集镇建设工程方面

自2001年撤乡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集镇完善布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以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结合我镇集镇资源、环境特点和实际,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集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镇整体面貌不断改观,人居环境得到大的改善。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为加强对过马营集镇建设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宏广任组长,政府镇长华青、副镇长扎西拉旦为副组长,镇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草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我镇集镇建设日常工作。

2、积极争取项目,逐步完善基础设施。2009年我镇争取了192套城镇廉租房建设工程,去年年底主体工程已交付使用,今年外围工程已开工续建,预计6月份全部工程完工;2010年7月开工建设的过马营镇中心技校锅炉房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学生公寓楼建设正在施工当中;乡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组织施工人员安装门窗;由工商所负责新建的综合市场主体已基本完工; 2010年我镇投入资金重新整修了集镇街道路面,并对洪水排放系统进行淤泥清理,使之排污功能有效改善;并购置垃圾清运车一辆,对全镇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今年3月份以来,我镇从各单位筹集资金1.8万元,全面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与各单位、商铺、住户等逐层签订环境卫生目标责任书,将逐步改变集镇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下半年我镇将进一步加大集镇建设投入力度,计划新建垃圾填埋场地一处;投资在街道两旁架设路灯,实施亮化,并对集镇主要街道实施大面积绿化、美化工程。购置1辆垃圾清运车,按放封闭式垃圾箱20个,便于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在集镇十字等地段设置交通红绿灯、警示牌,并划定泊位线、斑马线和分界线,彻底改变交通混乱局面。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游牧民定居方面:一是由于过马营地区严重缺水,施工地段断水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二是个别工程承包人缺少投入资金,购进工程材料相对困难。三是大多数游牧民家庭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的筹集难度较大。三是受传统游牧生活的影响,让其自愿定居有相对难度。

2、集镇建设方面:一是集镇规范管理难度大,摊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群众参与集镇建设的意识须进一步提高,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化解难度较大。三是集镇污水、洪水排放系统不畅,导致脏乱差现象严重。四是集镇缺乏公共卫生厕所、垃圾处理设施,随意乱扔杂物、随地大小便现象严重。五是集镇交通缺乏管理,各种车辆随意停放,交通秩序相对混乱。六是建设资金不足,规划难以实施,集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难以发挥。

四、意见和建议

1、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依靠社会各阶层力量的长期不懈努力,通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及政策宣传,使群众对国家的这项游牧民定居工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惠民工程,着实为了彻底解决游牧民无房和住房困难,无畜圈无饲草房的困难,让游牧民安居乐业的一项民心工程,调动游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变其思想观念,引导其自愿定居下来。

2、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户是无房户、危房户和地质灾害搬迁户等,除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外,大部分定居户自筹资金困难。为此,建议国家及省适当提高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

3、妥善解决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工作,尽可能多地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关心住房特困户、无劳力,无资金困难户。对家庭困难户部分资金政府先期承担,待定居房建成后分期偿付。

4、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集镇建设投资机制,采取县级政府拨一点,依法开征合理的税费收一点,鼓励社会投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引一点,引导集镇农民筹一点多种办法解决。

5、积极推进集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

西集镇千方百计助民增收 篇6

增加本地就业渠道

狠抓招商引资,扶强壮大民营企业,扩大农民就业领域,让农民成为不出家门的“上班族”,是西集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该镇先后引进金华罐装车、恒兴汽车配件、双利钢铁、信能水泥、东联水泥、正信洁净燃料、富山运输、供销超市等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1个,实现合同利用资金2亿多元,已到位资金1.6亿元,形成了水泥、汽车配件、重汽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一线职工月平均工资500至2000元。同时,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西集镇专门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到民营经济领域就业。目前,全镇民营业户已发展到70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5000余人。

鼓励外出务工经商

近年来,西集镇不断加强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采取能人带动、强村带弱村等措施,以大户为主体,以专业村为链条,努力扩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领域,做活、做实农民务工经商文章。农民学技术由政府埋单,引导技术型农民走出去赚钱。把有铁制品、木制品、装饰品加工,水暖安装、地面铺设、车辆维修等专业技术的农民群众输送出去,进城就业,靠技术赚钱。目前,全镇有3000余名技术农民工通过政府培训活跃在全国20多个城市和地区,每年劳务收入4000余万元。同时,引导在家务工农民盯着市场赚钱。全镇有1500多人从事粮食、瓜菜、果品、山羊、中药材等农、林、牧、副产品购销,这些能人大户、经纪人在自身致富的基础上,每年能带动全镇农民增收2000万元。

加快传统农业转型

近几年来,西集镇按照“开发名牌品种,提升传统品种,突破稀有品种,引进名优品种”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蔬菜、瓜果、苗木、中药材和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目前,全镇已发展蔬菜600亩、瓜果2200亩、中药材300亩、养殖小区2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300多户,养殖业总量突破200万只。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6号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由国务院第三次常务会议于一九九三年五月七日通过,现予公布,自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 总则

一条 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二条 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本条例。但是,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三条 本条例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条例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

条例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四条 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条 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

六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七条 国家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倡在村庄和集镇建设中,结合当地特点,采用新工艺、新材

第二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八条 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九条 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庄、集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

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县域规划,应当包括村庄,集镇建设体系规划。

十一条 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十二条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十三条 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划,有关的技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十四条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条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

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十六条 村庄、集镇规划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

十七条 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十八条 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的审批程序办理。

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十九条 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十条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章 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二十一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及2层(含2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规定。

二十二条 建筑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二十三条 承担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明,并按照规定的施工任务。

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除承担房屋修缮外,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

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历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或者图纸。

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

二十六条 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村居民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村庄、集镇建设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村庄、集镇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关规定,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 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三十条 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三十一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准。

三十二条 未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其他设施。

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三十五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庄、集镇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 罚则

三十六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府责令退回。

三十七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

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2层以上住宅的设计任务或者未按设计资质证书规定承担设计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并应当赔偿:

一)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

二)乱堆粪便、垃圾、柴草,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

四十条 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可处以罚款。

四十一条 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十三条 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任。

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仪;对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

第七章 附则

四十五条 未设镇建制的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行。

四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四十七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关于加快小集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8

摘 要: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集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底乡集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关键词:集镇建设成效问题建议

长底乡是云南省唯一的布依族乡,位于东经104°23′25″—104°37′28″,北纬25°03′40″—25°14′39″之间。地处罗平县城东部。云贵两省,三县市(罗平县、富源县、兴义市)结合部,乡人民政府驻长底社区居委会,距离县城26公里,全乡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九龙瀑布群风景区,国道324线及南昆铁路横穿全乡,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进出我省的“东大门”。

一、长底乡小集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小集镇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集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底乡集

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以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乡镇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目前已建有长1.5公里,宽9米的长底大街,并于2009年全面完成全乡5个村(居)委会53个自然村的整乡推进工程和小发达居委会6个自然村的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2012年全面完成小发达新村庄Ⅰ、Ⅱ期建设;2012年完成了全乡6个行政村和59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工作。现正按规划实施建设补笼温泉开发。

(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12年,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使集镇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改善,交通、通讯日益完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小集镇建设体系逐步形成通过以城带乡战略的不断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村(居)委会大力实施“一村一业”、“一乡多业”工程,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集镇为核心,长底、补笼为中心的集镇建设体系。

二、小集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工作滞后

全乡集镇布局不优,城镇化率低,中心集镇不突出,集镇特色不明显。集镇规划功能不全面、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明显、设施不配套,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基础设施落后

除交通、通讯条件稍好外,公共服务设施、排污排水、垃圾收集

处理等环保设施几乎是空白。房屋建筑杂乱无特色,绿化水平普遍很低,市场规模偏小

(三)建设资金匮乏

县财政可用于小集镇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加之全县没有形成“农村集镇建设一盘棋”的共识,难以将各部门资金整合到一块,致使资金分散使用,建设效果不佳,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弱。

三、对加快长底乡小集镇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科学编制集镇建设规划

1、优化城镇布局。根据《长底乡城总体规划》对集镇体系建设的要求,按照“大长远”的思路调整威远镇布局。同时,进一步加快撤并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长底、发达村委会区位条件较好的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末,基本形成“集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乡域体系。

2、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产业”的思路,根据地域特点、民俗资源和发展优势,科学确定集镇发展定位,明确集镇发展方向。

3、加强规划管理。依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规划私搭、乱建、乱占等违法行为,对随意改变规划设计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切实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1、拓宽融资渠道。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做活经营小集镇的文

章,进一步强化市场观念和经营意识,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上级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纳社会资金参与集镇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镇建设投融资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小集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小集镇建设。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交通沿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金,加快集镇建设。

2、完善集镇功能。加快以道路为主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路网建设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加快推进集镇供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强集镇承载功能。完善集镇医院、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搞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活力,树立形象,提高集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3、强化产业支撑。根据各村(居)委会自身实际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在集镇创办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农民向集镇聚集,扶持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农家超市等服务业。争取集镇建成一条示范街和一个专业市场。一是培育主导产业。科学分析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立足交通便利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立足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

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走旅游观光的路子。二是发展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带动集镇快速发展。三是推动产业集聚。着眼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规模效益,搞好集镇各类产业集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到集镇集聚,为集镇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三)建立健全集镇管理机制

1、组建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各乡镇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主体,抽调专人组建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并参照城市的管理标准制定集镇管理办法,加强集镇建设管理,不断提高集镇管理水平。

2、建立长效机制。在乡机关干部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门的集镇管理队伍,通过设立公益岗位等形式,组建集镇保洁队伍,做到环境卫生常年有人管理、有人监督,坚决防止出现脏乱差问题。

上一篇:交通安全事故案例下一篇:豪情壮志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