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

2024-10-18

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通用5篇)

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 篇1

魏集镇来料加工调研报告

魏集镇作为农业大镇,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是确保完成“建设满意睢宁,跨入小康社会,冲刺全国百强”的重要举措,也是魏集切实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这次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三解三促”活动,我走访了25个村6个加工点,与多名经纪人和相关村干部进行了交流探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资料。我作为原义乌来料加工办事处的副主任,现任县妇联发展部部长,通过实地观看、认真思考和分析,认为魏集镇具备做好来料加工的基础,并且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在新的起点下,如何使来料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如何能够直接对接义乌市场,拿到“一手单、外贸单”,使百姓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使魏集镇来料加工业形成自有品牌,我有几点拙见,仅供领导斧正。

一、基本情况

魏集镇地处睢宁县北部,有睢宁北大门之称,南邻宁宿徐高速公路5公里,西依睢邳公路,北靠陇海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魏集镇属黄淮平原,地肥水美,古迹名人众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该镇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全镇辖25个行政村,约8万人,全镇拥有劳动力 万人,其中留守妇女 人,妇女劳动力 万人,占总数的,其中未转移的妇女劳动力有 万人,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魏集镇妇女劳动力数量之多,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产业打下了基础。

近两年,魏集镇来料加工产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下村调研时,来料加工业已被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关注,都急切询问来料加工业的相关情况,镇领导干部在推进来料加工这项工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今,我镇通过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引导,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转移就业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工品种多元化。我镇的来料加工产业,从最初以简易小商品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涵盖各种简繁小商品、服装、节日灯、电子等10多个门类。据不完全统计,编织类(钩针、手工编织等)、串珠类(钉片、挂件、饰品等)各占30%,粘胶产品(布娃娃、各种饰品)占25%,服装、节日灯占10%,电子产品约占5%。二是集中加工点从无到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东朱、姜庄、七卜等8个村为加料加工集中点,其中由妇女组织的加来料加工集中点有 个;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人,其中妇女劳动力占了总数,实现了以家庭式分散加工向定点集聚加工的转变;三是经纪人队伍日益扩大,素质进一步提高。我镇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 人,其中二级经纪人 人;相对比较稳定经纪人的有 多人。在 10月9—11三天时间,我们已经组织魏集镇 名经纪人参加了睢宁—义乌来料加工培训会,现场参观、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接受义乌资深经纪人的现场授课,并顺利和睢宁县驻义乌办事处对接,与50多位义乌企业家、市场经营户、外贸公司、外国客商代表进行了业务接洽。四是收入稳步增长。全县来料加工费发放大约年 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万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年 多元,提高到现在的 元,根据加工的类 型不同,加工的熟练程度的不同,加工者日加工费可达10元至20元不等,较好解决了农村妇女“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近两年,来料加工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从现状来看,我镇的来料加工产业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已经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该产业的有序发展。

(一)、发展较不平衡。我镇来料加工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南部快速发展,如东朱、姜庄等村;北部存在发展基础,暂未发展。如张铺、张集等村;而中西部根本没有的发展格局。究其原因,一是区位因素。由于各村所处位置不同,北部各村组交通便利,具备先期优先发展的条件,已经吸引众多来料加工点进驻。而其它村、组相比存在困难。二是产业因素。当前我镇农业主导产业以西瓜、大棚建设为主,已经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另外,随着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一个普工一天的工资可达80-100元。相比之下,来料加工产业,如果从事一些低端加工产品如穿花、拉链头等产品,一个熟练工一天的工资也只能拿到30-40元。相比之下,来料加工的吸引力就低的多。

(二)、经纪人队伍较小,人能力较低。与发展成熟镇李集相比,魏集镇来料加工经纪人基数较低,其中以二级经纪人居多。这种情况造成魏集接单渠道单一,多以承接李集下游加工产业为主,不能获取加工产业利益最大化。另外,多数加工产业,特别是一些编、织、钩一类的物品,需要经纪人拿单后,看货先做,再手把手地教会加工人员,并且 在回收加工件时严把质量关,有些经纪人尚不具备亲手做的能力。最后,由于来料加工产业是一个以量取胜的产业,我镇经纪人还处于将产品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分散加工模式,处于发展的最初始积累阶段,发展三级经纪人、固定小组、固定组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及时将产品保质保量地及时回收交货。更不要谈适时更换加工产品的能力。目前,我镇真正能够独挡一面的一级经纪人只有 人,与我镇来料加工的快速发展势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从业者素质较低。我镇的来料加工从业者队伍以留守妇女、农村贫困妇女和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为主,初中文化水平及以下的占,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就业技能水平低,获取加工费不高。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加工,如一些简单的穿、套、粘、烫等,这些产品的加工一般最高月工资只有300-400元,而相对复杂的机械加工如服装类、箱包类加工最低的一个月可拿到900元,熟练工最高时的可拿到1000多元。其次是职业素质不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我镇农村妇女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再加上从事来料加工的大多是季节性富余劳动力,大部分都没有外出上班的经历和不具备外出上班的条件,所以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延时交货、产品质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加工进度,使经纪人蒙受经济和诚信双重损失。三是熟练工占整个从业者队伍比例低,使大多数来料加工经纪人面临做大做强的困境。需要一个例子

(四)、要素制约明显。一是加工货源不足。由于尚不具备从义乌直接拿单的能力,基本上依赖于李集市场提供,各品种季节性强,更新 频率快,货源稳定性不够,且供货周期较短,部分经纪人时有断货现象。二是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经纪人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我镇经纪人和加工户之间一般都是现金收货或者按月发放加工费,一旦客户延迟结算,就影响加工费按时支付。三是运输成本偏高。据调查,我镇来料加工产业多走李集货运,来料加工运费占加工费达,最高达,平均达到 左右,比李集当地加工点高出许多。

(五)、扶持政策欠到位。来料加工业是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产业,特别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加以扶持。近年来,党委、政府对来料加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把发展来料加工作为强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涉及到一些具备的部门以及具体和政策时,往往存在着“大政策,无配套”的普遍现象,使经纪人无从下手。当前亟待完善的主要有工商、税收、金融、货款等方面的政策。由于工商、税收方面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得许多来料加工负责人心存疑虑,根浅基薄的来料加工点害怕工商来管,税务收税收,出现了瞒报加工费发放数量的情况;由于金融扶持政策的不到位,使许多有强烈愿望从加工点向加工企业升级的经纪人无计可施;而且经纪人大多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弱。银行贷款金额偏小,难度加大,制约较多。一旦在结算环节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同时,无力承接新单子,影响来料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破解对策

当前,为了更好地发展我镇来料加工产业,当面临困难和问题时,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相反,正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fenzhudao 才使我们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的不足,思考对策,寻找出路,以便最终破茧而出,实现蜕变。针对我镇来料加工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想应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议设立魏集镇来料加工联络处。联络处成立后可以为全镇经纪人当好主心骨,牵头在全镇范围内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做好规划,辐射带动;及时向经纪人通报来料加工业的最新动态;做好研讨、交流、协调、咨询等方面的作用,使经纪人拥有自己的家;便于培养一批骨干经纪人,前期我们已经通过义乌培训,使经纪人水平得到有力提高;另外,魏集镇成立办事处,使全镇来料加工产业拥有了品牌和实体,方便和睢宁驻义乌办事处开展合作,利于拿到一手单,利于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商家,为做好来料加工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二)可以采用“沙集模式”壮大壮强加工产业。由于我镇的来料加工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扩大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知悉魏集来料加工。沙集镇的电子商务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作为来料加工产业,我们把自身可以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发到相关的电子平台上,特别是一些外国采购商关注的网站。这样便于形成采购商-经纪人的直接对话,程序减缩了,利润也就大了,老百姓的积极性提高了,来料加工产业自然就会越做越大。

(三)可以考虑开通魏集-义乌专线。来料加工具有量大、利薄的特点,这样就需要当地有便利、便宜的运输物流。李集镇作为睢宁来料加工业的龙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拥有两条义乌专线。而两条专线的开通,为李集镇当地发展来料加工提供了便利;另外,其它乡镇经纪 人想做加工,要不从李集拿货,要不接下单后走李集货运。给加工经纪人收货、送货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增加了不少额外费用,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所以,物流决定着来料加工产业。魏集在合适的时间,必要的时候考虑开通魏集-义乌专线,可以分担全县日益兴起的来料运输物流,也为当地经纪人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成本,会使更多的人关注魏集,来参与到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中来。

(四)提供政策支持。来料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扶持,需要在政策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特别是着力突破来料加工发展的诸多制约瓶颈,对影响来料加工业发展的用电、用地、用工等实际困难,尽力给予解决;对来料加工经纪人的资金筹集难问题,可以以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争取。比如妇联的小额贷款、共青团的创业贷款;工商、经贸、税务部门要对经纪人创办企业、市场对接,最大化提供牵线搭桥或政策优惠。

作为一名下村挂职的干部,如何了解民情民意,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百姓增收,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课题。很庆幸,在“三解三促”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来料加工产业,找寻到了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结合实际经验,向领导提供了我的一些建议,敬请领导斟酌。最后,我坚信,来料加工不仅仅可以成为睢宁县创业的品牌,更会在魏集熠熠生辉,展现出夺目的光彩。

步立枫

农村集镇防洪现状调研报告 篇2

一、当前农村集镇建设的现状和隐患

(一)集镇的演变发展。我区集镇建设始于宋代,兴于明清。自15世纪以后外籍人口的大量流入,在入境途中且行且往,择水而居,沿江河有舟楫之便,傍沟壑有取水之利。据兴安府志载,至乾隆年间已是“深山邃谷,到处有人,寸土皆耕,尺水可灌。”在江河口岸形成了商贸交易的集散地,设立分号开办店铺,进入日用杂货,输出山货特产,沟通城乡交流,促进农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蓬勃兴起,从高山下河边,自丘陵迁平川,老集镇更新扩大,新集镇迅速兴起,集镇城镇化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集镇建设中的隐患

1、选址隐患。河水猛涨猛落是山区河流的主要特点。然而,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集镇民舍大多沿江河溪沟而建。街道沿河呈“一”字型走向,临河多为半边街或吊角楼,洪水直接威胁到集镇的安全。多年来,大多沿河集镇往往兴于水利,败于水患,常陷入屡毁屡建的恶性循环之中。全区有33乡镇个依山傍水,87年以来先后有东镇等16个集镇相继遭受洪水袭击。

2、建设隐患。目前,老集镇不断扩建,新集镇迅速发展。无统一规划,乱挖乱建,不考虑地质水文条件和抗震能力,无设计,甚至为了省钱,三凑六合,偷工减料,不考虑建筑结构和施工质量,各自为政,挤河占道,不考虑行洪泄洪要求。一遇到洪水,必然前功尽弃,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弥补的损失。

3、环境隐患。我区多数集镇修建在植被覆盖率较差的环境之中。为了扩大集镇规模,开山削坡,破坏植被和山体的稳定,违背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规律。

二、当前农村集镇建设与防洪的思考和对策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集镇与防洪保安的关系

当前,集镇城镇化建设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镇建设与防洪保安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方面集镇建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防洪保安性命攸关。正确处理二者关系,认识是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地理环境,认识洪水规律,才能更科学地引导集镇建设,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客观地讲,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集镇建设中,充分考虑行洪泄洪的要求。从汉滨区历年遭受洪灾的情况看,凡水毁严重或房屋倒塌死人的,都是由于挤占河道或不按地质要求选点建设引起的。

(二)、当前农村集镇建设的思考

1、明确一个目标。立足长远,防洪保安。只有确保集镇人员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集镇人民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树立两种观念。一是法制观念。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可能发生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区域,必须在建设规划中采取相应的防洪保安措施;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集镇建设与保护生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保证自然资源为人类永续利用的前提。因此,在集镇建设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兴水利,避水害,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落实三项措施。一是避灾措施。在思想认识上要正确处理避灾防灾与建设治理的关系,坚持避、治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有效地推动生态化集镇建设。二是治理措施。集镇防洪保安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走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要根据集镇实际,精心设计,分步实施。凡集镇靠坡建设改变了坡体稳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诱发山体滑塌,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支撑坡体,恢复植被,还草还林,减弱灾害损失;同时在充分掌握水文地质、河床演变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三是防御措施。集镇洪灾防御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制定防御方案尤为重要。对位于洪水影响范围内的集镇,一要根据当地的河流特征和水文条件,建立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制定和完善防洪预案;二要提高忧患意识。对于河道行洪区,严禁乱挖乱采和违章建筑。要加强河道管理,确保行洪畅通;三要在集镇建设中,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真正把农村集镇建设成公共服务设

施齐全、防洪保安、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集镇。

(三)、当前集镇建设中防洪工作对策

1、开展集镇分布和地质灾害普查。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山洪灾害易发区集镇、村庄进行深入普查。对居住在易滑坡地段的村庄、农户应依法采取搬迁措施,对易受泥石流危害和洪水侵扰的集镇,要加强监测,并依据地质、水文资料采取工程

防护措施。

2、编制集镇建设规划。要从长远考虑,从防洪保安着想,对区域内集镇、村庄进行实地踏勘、科学选点、合理布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集镇建设规划。把集镇防洪保安工程措施作为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健全集镇防洪保安体系。

3、做好集镇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界牌集镇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材料 篇3

关于印发《界牌集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镇直单位:

现将《界牌集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界牌集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定远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精神,建立健全基层消防安全组织,强化基层消防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夯实社会火灾防控基础,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消防安全网格划分和工作目标

(一)网格划分:以镇行政辖区为大网格;以村民委员会管理范围为中网格;以村民小组、民居楼院、社会单位等为小网格,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二)工作目标:今年要在全镇各村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要实现“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王炳全为组长,高久国、陈先国为副组长,张永立、郑大刚、徐修、范铭和、张道春、宋长庆、戴昌锦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消防工作办公室,陈先国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中网格消防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2、村委会主任是小网格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个行政村都要明确1-2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小网格消防工作的组织实施。

3、村民小组负责人、楼(院)长、社会单位的负责人是小网格消防安全管理的负责人,负责在小网格内建立群众性消防安全自治组织,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

(二)加强消防力量。

1、建立志愿消防队:充分发挥巡防、保安队伍作用,加强对保安员的消防培训,建立一支5-10人的兼职消防安全巡防队伍。

2、小网格:要积极发展村委消防督导员,扩大基层消防力量覆盖面。单元格:要通过“村企联防、企企联防、邻里守望”等方式,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消防工作。

(三)落实消防检查。

1、中网格:要结合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和季节特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排查整治和各类专项治理行动,消除火灾隐患,惩治消防违法违规行为。

2、小网格:要定期对村民小组和沿街门店、小单位、小场所等开展消防安全排查。着重以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巡查。

(四)开展消防宣传。

1、中网格:要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各基层组织和消防志愿者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

2、小网格:要在村民小组、居民楼院、单位和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橱窗(标牌),有条件的要依托“农家书屋”,建设消防教育体验活动室,定期组织各单元格内的群众参加消防教育和体验。

(五)完善消防设施。为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装备和灭火救援器材,为消防安全巡防队伍配备电动消防巡逻车、消防电动自行车。村委会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小喇叭、视频教学等防火宣传器材。要加强对消防设施和装备器材的管理,维护保养好各类消防设施和装备器材;要在网格和单位的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器材集中存放点,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完整好用。

(六)建立消防档案。各责任单位要配备必须的办公用品,制定各项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制度,分级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台帐,全面、详细、动态地记录辖区消防安全基本情况以及消防安全巡防、隐患整治、宣传培训、灭火演练、应急疏散等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

(七)分级推动落实。公安派出所要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推动小网格(含单元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动员阶段(2012年8月8日至8月15日)。各村委会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在全面部署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每个村都要确定试点单位,同时制定时间任务推进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8月16日至9月25日)。对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辖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经常性消防宣传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行网格化管理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专门力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经费保障。镇政府将加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并逐年递增。同时加大消防装备资金投入,为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保消合一”队伍配足消防装备和器材,确保满足防火巡查和灭火救援工作基本需要。

(三)严格督导奖惩。镇政府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村级工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范畴,加强督导考核。凡辖区未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或者未完成网格化管理达标任务的,对其实行工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一票否决”。

程集镇中心小学食堂自查报告 篇4

长期以来,我校食堂工作秉承“公益性”原则和“非盈利性”服务理念,抓平时、重细节,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鄂教后办(2013)7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学校的食堂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堂基本情况

我校食堂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为 326.5平方米,其中包含餐厅面积195.5平方米。食堂基本设施齐全,做到了按功能分区,安全卫生。

二、自查情况

1、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学校食堂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如餐饮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食堂消毒制度、采购食品制度、采购索证制度、食品验收制度、食品仓储卫生制度、粗加工间卫生制度、烹调间卫生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等。能认真执行“五员”管理制度;学校自主经营食堂,无违规盈利情况。学校食堂膳食委员会全面监管食堂。

2、设施齐全,安全卫生。食堂基本设施齐全,食品粗加工间、细加工间、配餐间等按功能分区,各门窗有防蝇、防尘设施,食品加工区有专用带盖的废弃物容器,食品仓库有防鼠板,有食品存放架,做到分类存放,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把食品采购关,食堂与各食品供应商签订了食品蔬菜供货协议,认真做好取证,索证工作,坚决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蔬菜。严把食品蔬菜的验收关。仓库验收员工作认真负责,每次购进的食品、蔬菜和调味品等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验收,严格保证食品蔬菜的质量,保证劣质食品与“三无”食品不进仓库。在保证食品蔬菜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消毒、清洗等食品卫生工作,确保师生吃上“放心菜”,洗菜按照流程进行,从洗菜到烧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提供凉拌食物。每天的食物坚持留样制度。

3、日常管理情况。学生进餐以自愿为原则,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在校进餐的情况。食堂饭菜荤素搭配,明码标价,不存在克扣学生伙食的情况。学校严格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定期进行账目公示,无违规盈利现象。

魏寨村调研报告 篇5

(孙红山)

自从2011年8月29日到魏寨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以来已有一段时间,现将这一段时间对村情民情的了解作如下汇报:

一、魏寨村概况

魏寨村座落在夹沟东南2.5公里,距206国道较近,夹合公路两侧,南靠小前山,西靠黄山、老牛山,东靠座山,目前是较优的建筑材料基地,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全村人口2000余人,土地3000亩,下辖7个自然村(赵村、于庄、王村、魏寨、油坊、张南山、后武庄)。我村现有党员90名,预备党员一名。共有村民代表 24 人,党支部人数为 3 人,村委会人数为2 人,两委班子共5人。我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本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为主;养殖业规模比较小,生猪、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农民人均收入4350元,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本村在外打工人员达 60%以上。村级组织运转情况良好,村支部、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村“两委” 班子成员比较团结,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尽职尽责,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先进的科学知识。全村村民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民风淳朴,互帮互助,齐心聚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种团结进步和谐的民风。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我村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近年来,镇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但由于生产规模制约,产业发展仍相对比较滞后。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水,全村现有的主要干道与其他邻村形成水泥路网,全村家家吃上自来水。村活动室设有农家书屋,共有图书1500多册,另有各类音像制品,光盘等共计50多盘,分为教育、科学、文学、医学、新农村建设和其他等六大类,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由于小学合并,现在没有小学,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99.9%,50%以上的高中毕业,还有25%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我村的人员结构不断改变,人民素质不断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备的人才资源。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由夹沟集到我村的县道x031是我村唯一一条与外界交流与沟通的渠道,道路损毁严重,特别是下雨天,更加不利行走,从而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严重影响我村村民与外界的沟通和我村的经济发展。另外,由于村小学迁址,现迁至秦湾村地界,学生上学通往学校的主干路就是县道x031,给学生上学安全带来隐患,为此群众反映强烈,急需对县道x031进行整修。村组其他道路虽然在得到修缮、但是多数道路仍然过窄,经常出现两车相向行车不便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部分村民对惠农政策费用收缴不能积极配合。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目前我村入合率只达到80%,还没有实现全员入合率,还有部分村民虽然肯定政策是好的,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现在身体好,不需要,等需要再交。虽然政策讲解的很详细,但收缴时还是存在困难。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参保率只达到60%,究其原因是因为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家里只剩老人,老人不能做主替儿子一家缴费;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太年轻,现在缴费近期不能受益。

3、治安保险的收缴很难进行,治安保险政策的出台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他们对承诺的条款和保险的范围存在质疑。即使给他们详细讲解治安保险的好处,它是对家庭财产的保障,进度依然上不去。

(三)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本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在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以喂鸡、喂猪为主。这种单

一、低层次的农业 生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增长点,使农民无法 在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和经济收入项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收入。

2、是受小农经济意识制约。在与部分农户交谈中,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对早一点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则是茫然的和无所作为的。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 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上,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

(四)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村里安全存在隐患。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老人、妇女、孩子成为村里的主体,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使村里时常出现偷盗情况。由于村里劳动力较少,而且村直径较长,居住比较分散,组织和安排治安小分队难度较大。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农村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群负责任的干部队伍。因此,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解决办法

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对村级党员干部的培训要定计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定期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党员干部必须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同创业。

(二)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针对一些对惠农政策曲解,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因人而异,各个击破,综合利用好农村现有的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的支农惠农的政策,以达到整体脱贫致富、共同发展的目的。给予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帮助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解决看病报销难的问题,对困难户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三)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村部农家书屋,经常性地对农民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增收搞好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破除农民的信息、技术障碍,加快其转变思想观念。(2)养殖业方面,除了向大养殖户传递信息,提供力所能及地服务外,组织其他村民向大养殖户学习,调动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形成大养殖户帮、扶、带小养殖户,让小养殖户也能发展起来,并向其他村民渗透,引导他们也发展养殖业,形成区域优势。(3)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开信息渠道,谋求适合于本

村的投资项目。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到本村开厂创业。

(四)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建议集资在村里主要路段路口安装电子眼,保护村民的财产安全。同时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带头创业。既可以成为村民保镖,又可以带动本村的经济发展。

我通过此次对村情民意调查,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尽我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在“村官”这个岗位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平凡的工作蕴藏着很多的不平凡。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在农村最基层经受锻炼,通过了解和配合村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可以帮助自己奠定良好的思想工作基础,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利用辅助村干部工作的时间努力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利用每一次和村民接触的机会不断的了解村情民情。我相信只要多听、多问、多看、多做,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就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后,我将以更大的热情,务实工作,积极进取,继续为祖国的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

力,为新农村建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上一篇:他的另一面作文700字下一篇:发展对象党内外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