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读后感(吴安淼)(通用2篇)
《哑舍》读后感(吴安淼) 篇1
因为文字,我认识了吴安臣,也因为彼此同样对文字的喜爱,我对他开始有了一些了解。去年的夏天,从安臣的博客上得知他要出一本集子,到了秋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如愿收到了他从遥远的昆明寄来的散文集《草从对岸来》。
打开包裹,一下子就被那带着生命气息的书名深深吸引。手捧还在散发着油墨味儿的书本,仔细阅读其中的文字,在我意念的前方,似乎有大片的青草在阳光下耀动青春的光华,恍如生命的执着在经历困苦生活的历练,顽强地昂着头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作者心灵深处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对苦难生活的再现与触摸,让人隐隐地感到内心的疼痛与不安。
有好多次,我放下书本一个人静静沉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留下的多是人生甜蜜的记忆,然而对于安臣而言,苦难的生活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一样伴随他的左右,如影随行。安臣出生于山东,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生命的来临确定勾勒出他恍若浮萍的少年人生。他把自己比做一颗迁徙的树,跟着母亲从山东到云南的姥姥家,母亲为了度日带着他到处干活糊口,后来又随继父迁徙到河南,从此,河南与云南就像两朵无法融入到一片天地中的云彩,在他人生的天空中漂浮不定,纠结不清,而山东,也成为他一生都难以割裂的牵挂和无法卸载的内心负重。
通读《草从对岸来》,让人感知到的,是作者内心的温柔与外部冷硬环境的碰撞,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错位与失衡,从那些真情而饱满的文字中,我们触摸到作者坚韧而顽强的生命脉息,真诚、真切和感人。具体而言,安臣的散文呈现着这样的几个特色:一是在写作中自觉地追求和守护着文学性的纯粹;二是能以小见大,以微见博,以普通人的视觉观照生活,在立足于亲性之爱的同时彰显人性大爱的发掘;三是他的散文作品在抒写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的同时,不忘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灵魂的追问。
一篇散文作品的优劣,取决于其存在的文学成分。所谓文学性,“是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草从对岸来》中多篇关于亲情的文字,其文学性得到了娴熟的运用,读后感《生活的负重与生命的执着——吴安臣散文集草从对岸来读后感》。如“我追着母亲,秋风扬起了红的、黄的、灰的树叶,在我的身后轻舞飞扬,脖子后面已经感觉有凉意了,继父把我的衣领拉着说,别追了,等明年棉花收了,我再带你回去。我哭泣着等待下一个秋风吹起的时节。”这样的离别场面不知道在安臣的人生中重复过多少次,他幼小的心灵做梦都想回归故乡,渴望那里能给自己些许的温暖与慰藉。在无望的等待中苦苦煎熬着,纠结而渐痛的生活,让他对很多人不屑的“微幸福”的渴望,强烈而持久,流转又徘徊。
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人生的理想。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鼓足了勇气,但前行的路上,不一定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一家人辛辛苦苦耕种土地,却连肚子都吃不饱。“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芽菜,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我这棵小树的外衣像在一个个冬天缺乏保护的石灰一样,冬肆意的折磨我,在凌厉的北风中我遍体鳞伤。”这是一段让人一提起来就心酸的往事,安臣却在他长大成人后去回忆、记录,翻检苦痛而灰暗的过去,这是需要付出很大勇气的。
生活虽苦,但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眼里,贫瘠的乡村生活却蕴含着无处不在的美丽,无论是河南的棉花地,还是云南的那一道坡,作者都赋予了它们无私的情感和灵魂的精髓,包括一只蟋蟀、一只蝉、一只布谷,自然界的一切越是美丽动人,现实生活越是残酷虚妄。苦闷、忧伤和疼痛仿佛不期而遇的病灶,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一切的一切便在那漫长的等待中滋生出新的希望。在他心灵的深处,常常燃烧着一股强烈的渴望与人性的温情,陪伴着他度过一个个苦涩的日子。就如他所写:“没有蟋蟀的日子尤为漫长,把整个冬天置入一种无声的空白里,于是我希望蟋蟀赶快出现,梦里依然荡漾着虫鸣,柳琴古筝,有流水之韵和琵琶声的蟋蟀之鸣经常把梦境装扮得似真似幻。于是蟋蟀的声音填充了梦里的空白。”
在安臣的文章里,让人不难发现作者内心的善良和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他的笔下娓娓道来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和琐碎的事,然而往往因为这些具象化的平凡,才能更加完美地体现人性的大爱与大美。母亲、继父、外婆、大妹、舅舅等等,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可他们与自己在大城市中见到的“大人物”相比,却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充满人情味儿。他们的形象牢牢地扎根在安臣的文章中,无论遭遇怎样的人生境遇,都不会丧失生命的本真与朴实,那些令人感动的喜怒哀乐,让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强烈的生命律动。因此,安臣和他的文章里的人们,对这个世界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
从乡村到城市,于安臣来说是命运对他的又一次考验。大学毕业后,他当过六年教师,后又只身一人前往昆明打拼。陌生的城市,匆忙的人流,如何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安身立命,是他不得不每天面对的问题,像大部分从乡村步入城市的人们一样,他勤勤恳恳工作,谨小慎微地做人,希望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静下来》、《城市五题》等篇什中,毫无顾忌地写出了他在城市生活的心路历程。“在这个偌大地城市里,我是一个穷人,于是我希望自己精神上富有,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把妻子女儿接过来,但是居无定所地辗转迁徙,我无法给自己的心创造一个宁静的所在,我只有奔忙。”这样的情景并不仅仅只限于安臣的生活状况,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好多心怀梦想的人们放弃安稳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来到灯红酒绿的城市,希望通过辛勤的劳动展开自己梦想的双翼,然而等待他们的,更多的却是孤独与迷茫、艰辛和苦奈。从乡村到城市,“我的心再也无法静下来”,这是安臣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为生活和梦想奔波着的人们的感受。当白天的喧嚣渐渐退去,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屋子里的时候,安臣想起了远在乡下的妻子和女儿,想起了曾经和妻子住着漏雨的房子,吃着青菜豆腐的清苦日子,那时的日子虽苦,但内心却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温馨和踏实。其实,幸福原来可以很简单,简单得不需要太多的梦想……
安臣的散文总是充盈着对大自然的唯美抒写,对人生的智性思考。如《山村、古镇、古道》,文字精短、干练。看似艰辛困苦的日子,因为缺水,曲折盘旋的山路吸干了村人的汗水,然而,古与今的日子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的蠕变勾勒出另一幅殷实的山村情景;《味觉乡村》中,乡村的味道是一种特殊的气味儿,散发着刻骨铭心的温暖和激情;《转身》通过几件和自己擦肩而过的事情,道出了机遇的偶然和人生的无常,读来让人深思。作者对于生活的体悟和对生命的认识,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索的。
有人说,未经苦痛难成人。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才是真正完整的人生;只有经历了苦难的心灵,才会拥有金子也买不到的财富。这句话或许不一定正确,但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生的多舛。对于安臣来说,命运确实让他承受了太多的磨难,但在他的文字中,却没有丝毫的浮躁和迫促,更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报怨和不满。正是孑然漂泊的生活境遇,才锻造出了安臣坚强的生活意志和坚韧的生命力。
在此,我真诚的祝福安臣幸福、快乐!
哑舍读后感 篇2
每个人都有一部属于他的历史。
——题记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秦国相继攻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集权的王朝。公元前2,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此外,秦朝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公元前2,秦开凿灵渠,以便于补充军需物资,从此,秦朝进入鼎盛……公元前2,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秦灭,楚汉之争开始……
史书记载,秦因暴政而导致灭亡,而秦王赢政的残暴也是史书上着重渲染的部分。长城虽有利于巩固边防,但因工程浩大,劳民伤财,秦国的人民更是怨声载道,“孟姜女哭倒长城”更使它的反面作用升华。而骊山坟墓和阿房宫的修建,更使农民的负担加重,加之为使它的顺利修建,秦王赢政大兴土木,再加上秦朝的赋税沉重,最终,公元前209年,因“天降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起义。
的确,《史记》上记载的秦王暴政是那样的令人不容置疑,但《史记》就没错?司马迁的《史记》中就不敢对汉高祖刘邦时期的事真实记载?否则,汉武帝刘彻就会简单地把他书写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更别说成为我们此刻研究的史料了。同样,人人都说,秦王暴政,但若真的如此,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始皇帝,始皇帝险些丧命,但秦灭燕时,甚至没有伤害燕国王公大臣的性命,始皇帝统一中原占领六国后,没有屠城,没有对六国的王公贵族进行屠杀,而这些人,之后却成为反秦时主要力量。若是始皇帝真的是暴君,那楚国人刘邦为何能够做官?那楚国的贵族后裔项羽为何能够顺利长大?
没错,最先起义的是大泽乡的陈胜、吴广,他们是平民,但那是秦始皇的徭役太重给逼的,这是现代人的认识。汉朝的司马迁说,陈胜、吴广暴动是正因徭役是迟到了要斩首,但是近期出土的竹简上却记载,迟到五天以内的处罚只是口头批评,五天以上也只是罚款,人人都说秦朝的法律严苛,可相反的事实是,秦国的法律中,已经出现了西方两千以后才出现的保护罪犯的条款。《史记》中也记载了,秦始皇交办的案件,多次不能破案,这在后世是无法想象的,正因在酷刑之下,即使找不到罪犯,也能找到替死鬼。这说明了秦朝根本没有酷刑逼刑,相比以后朝代的冤狱无数,秦朝已经算是开明的了。
在人们印象中的暴虐罪状,还有秦始皇的妄杀无辜,但始皇帝在位37年,没有杀过一名将军或者大臣,后世的历朝历代,对于灭亡的前朝,都是毫无例外的斩草除根,更有甚者,连对待本朝的,也要赶尽杀绝。汉高祖刘邦几乎杀了他所有跟他选取的战友,无一例外的都是满门抄斩,可后世有人骂刘邦是暴君吗?没有,正因跟他的人都已被斩草除根,彻底地被消灭了,连司马迁的《史记》都不敢乱言,更何况其他人!
对,长平之战,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军,听起来,这件事真的是那么的不可饶恕,可这是始皇帝的决定吗?好像没有史料能证吧,那么史书上记载的“焚书坑儒”又怎样解释,焚书坑儒的导火索,是正因始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但又怕被毒杀,给他进献药丸的术士都务必同时做两颗药丸,专门有几个试药的侍从试药,待一个月后如果没有什么异状,才服下药丸,然后,某一天,试药的某个侍人,暴毙。
现代的研究已经证明,古代炼丹术练的丹里内含的汞、砷等物质,是重金属,对人体有剧毒,积累到必须程度肯定会有副作用,事实上历史死于服丹而亡的帝王有好多个,唐太宗李世民传说就是正因这个死的。
但当时无人知道丹药从根本上就有毒,也无从查证到底那名试药侍从是吃了谁做的丹药而死,再加之查出侯生、卢生等人贪赃枉法,挥霍殆尽携款潜逃的事件,始皇帝决定杀掉有关的术士。用现代的话讲,就是骗取科研经费,逮捕了违法者四百三十六人,从证据确凿,其罪当诛,逐一斩首。只有这么一次坑儒事件,准确的话是坑术事件。在《史记》里,司马迁也认为是杭术士,后世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才变成了坑杀无数书生。至于焚书,前一阵出土的秦简仍在,若真的是焚书,那又怎样会有超多的秦简出土?始皇帝烧的,只但是是六国的贵族藏书而已,为的就是想抹去他们的历史,防止他们**,可没想到是仁慈的焚书,根本无法阻止他的造反的心。
至于始皇帝的另一大罪状,大兴土木,长城,阿房舍,骊山陵墓,哪个不是大工程?可实际上,这样的大兴土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秦朝争霸六国之后,剩下的士兵怎样办?解甲归田?这不是解决的办法,必乱,不是继续对外扩张,就是大兴土木。历朝历代,无一例外,像后世的汉武帝多次出兵征讨匈奴,隋唐无一例外,就连清朝的康熙在和平年代都御驾亲征,这是一种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后世对长城的褒贬不需要再进行任何阐述,但在秦朝之后,历朝历代都会修建长城,难道还不能说明长城的重要性吗?始皇帝没有进行对外扩张是思考到民生问题,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确确实实记载,秦朝的徭役是有工钱拿的,有管饭,甚至有配发衣服的。那么,百姓是愿意打仗,还是愿意打工?
……
其实并不是正义能够战胜邪恶,而是历史只有胜利的一方才能书写。这世间,胜的一方才永远是正义。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并不是坚信,而是质疑!
【《哑舍》读后感(吴安淼)】推荐阅读:
哑舍读后感字07-08
雷雨读后感-读后感07-23
不算读后感的读后感07-17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读后感06-20
五年级读后感:《简爱》读后感08-27
中学生读后感:简爱读后感08-20
名著读后感《水浒传》读后感09-28
「寒假读后感」《法律与道德》读后感10-23
《给教师的提议》读后感-读后感10-29
读后感朱永新-致教师-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