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工作原理图(精选10篇)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1
常用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定量泵)。齿轮泵按结构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外啮合应用更为广泛。
①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②齿轮泵的特点及应用。
2)叶片泵。叶片泵按其输出流量能否变化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按每转吸、排油次数和轴承上所受的径向力的情况,又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叶片泵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广。
①双作用式叶片泵(定量泵)
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紧凑、流量均匀、传动平稳、噪声小,但结构复杂、吸油性能差、对油液的污染很敏感。用于功率较小、精度较高的液压设备,如磨床液压系统。
②单作用式叶片泵(变量泵)
单作用限压式变量泵结构复杂,轮廓尺寸大,相对运动部件多,泄露大,吸、压油腔各一个,泵轴有不平衡的径向液压力作用,噪声较大,效率比双作用叶片泵低,但它能按负载大小自动调节流量,功率应用比较合理。一般用于负载较大并有快速和慢速工作行程的液压设备,例如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③柱塞泵。柱塞泵按柱塞的排列方式分为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两种,轴向柱塞泵应用更为广泛。
轴向柱塞泵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惯性小、容积效率高,但其轴向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用于负载大、功率大的设备,如刨床、拉床、压力机、工程机械等高压系统。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2
现代数控机床的全自动化控制需借助液压传动辅助机床实现整机的自动运行, 如自动换刀、制动、工作台自动交换等。但液压传动在密闭管道内进行, 难以观察和测量, 故障诊断比较困难。目前较普遍的方法是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故障诊断,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识读方法。
二、“浏览—分解—倒推—整合”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读图法
1.“浏览—分解—倒推—整合”读图法基本原理。
液压系统一般是一个主动力源同时为多个执行元件供油。按一般读系统图的方法, 从动力源开始, 到执行元件结束。将遇到多个分支油路, 若逆向考虑:油液从执行元件开始流动, 到液压泵结束, 则能避免这个难题。因此, “浏览—分割—倒推—整合”读图法基本原理为: (1) 浏览:快速浏览系统图, 了解系统动作循环、执行元件的功能、执行元件数目等, 大概把握系统图的复杂程度。 (2) 分解:以执行元件为中心, 将系统进行分解, 分解为若干个分支油路。 (3) 倒推:假定起点是执行元件, 终点是液压泵, 所有液压元件处于连通状态, 分析油液流经的液压元件。然后按油液实际流向, 详细分析该回路。 (4) 整合:根据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动作要求, 以信号为纽带, 整合所有分支油路, 归纳出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浏览—分解—倒推—整合”读图法基本步骤。
(1) 了解:了解数控机床及其液压系统的功能以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2) 浏览:了解液压系统的动作循环、执行元件数目与功能、液压泵数目等。 (3) 系统分解:按执行元件数目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4) 子系统分析:分析每个子系统的运动和原理。根据倒推原理, 将每个子系统划分成各分支回路, 并对各分支回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各分支回路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第二分析基本回路中液压元件的功能和相互连接关系。第三根据运动循环, 分析每步动作的进、回油路线。最后根据进、回油路线, 分析每个分支回路的原理, 并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5) 整合:包括子系统整合和系统整合。子系统整合主要依据关键液压元件, 如换向阀、压力阀等的不同状态;系统整合主要依据各子系统间顺序、同步、互锁等要求。信号是纽带, 并做出信号控制元件的动作顺序图或状态图。 (6) 归纳:全面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后, 归纳出设备液压系统的特点。
三、实例分析
以MJ-5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原理图为例, 应用“浏览—分解—倒推—整合”读图法进行读图, 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了解MJ-50型数控车及其液压系统。MJ-50型数控车床主要用来加工轴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表面、成形回转体表面等。液压系统实现零件加工所需的辅助运动:主轴卡盘的夹紧与松开、卡盘夹紧力高低压转换、刀架夹紧与松开、刀架转位、尾座套筒的伸出与缩回。液压系统所需力及流量变化较小, 主要负载是提供加工零件的夹紧力、预紧力以及刀盘的锁紧力和一些油缸换位动作的平衡。一般采用中低压系统即可。
第二步浏览液压系统原理图。可知, 非循环动作, 有四个执行元件, 分别实现上述辅助功能, 一个液压泵供油, 图中已指明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第三步系统分解。图1中有四个执行元件, 故将该系统分解为:主轴卡盘、刀架的夹紧与松开、刀架转位和尾座套筒4个子系统。
第四步子系统分析。根据油液倒推原理, 理出分支回路。以卡盘子系统为例, 经倒推可知此子系统有两个分支回路, 由换向、锁紧和减压三种基本回路组成。是主换向阀, 实现主轴卡盘的夹紧与松开:1YA通电, 卡盘实现正卡夹紧, 2YA通电, 卡盘实现反卡夹紧;电磁换向阀4实现卡盘高、低压夹紧力切换:图示状态时, 减压阀8接入系统, 高压夹紧, 电磁铁3YA通电, 4右位工作, 减压阀9接入系统, 低压夹紧;液压泵1提供能源, 单向阀2保证液压泵出口的油不倒流。各元件的连接关系见图1。经分析, 这两个分支回路的进、回油路线为。进油路线:高压回路:1→2→8→4→3→卡盘液压缸;低压回路:1→2→9→4→3→卡盘液压缸。回油路线都为:卡盘液压缸→3→油箱。正卡夹紧与松开工作原理:当1YA通电时, 阀3左位工作, 泵出口压力油经阀8、阀4、阀3到液压缸右腔, 液压缸左腔的油液经阀3直接回油箱, 活塞左移, 卡盘正卡高压夹紧。当2YA通电时, 活塞右移, 卡盘松开。
第五步系统整合。根据设备对各子系统动作的要求, 以信号为纽带, 将各子系统整合成一个整体。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时, 卡盘和刀架都必须处于夹紧状态, 如图1所示。数控系统发出换刀指令后, 首先刀架松开:4YA通电阀6右位工作, 液压油进入刀架液压缸下腔, 上腔油液经阀6右位回油箱, 该液压缸活塞上移, 刀架松开;然后, 刀架转位:若8YA通电, 阀5左位接入系统, 油液经阀5左位进入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带动刀架正转, 若7YA通电, 则刀架反转, 转速分别由单向调速阀11和12控制;最后刀架复位夹紧:刀架转位到指定位置后7YA或8YA断电, 液压马达停转, 同时4YA断电, 刀架夹紧, 换刀过程结束。加工长轴类零件时需使用尾座, 当6YA通电时, 阀7左位工作, 泵出口油液经减压阀10、换向阀7左位进入尾座套筒液压缸左腔, 液压缸右腔油液经单向调速阀13、阀7左位回油箱, 缸筒带动尾座套筒伸出, 压力计16显示伸出时的预紧力大小。当5YA通电时, 缸筒带动尾座套筒缩回。
第六步归纳液压系统的特点: (1) 采用单向变量液压泵向系统供油, 能量损失小。 (2) 用换向阀控制卡盘, 实现高、低压夹紧的转换, 并且分别调节高、低压夹紧压力的大小, 因此可根据工件情况调节夹紧力, 操作方便简单。 (3) 用液压马达实现刀架转位, 可实现无级调速, 并能控制刀架正、反转。 (4) 用换向阀控制尾座套筒的伸出或缩回, 并能调节尾座套筒伸出工作时的预紧力大小, 能适应不同工件的需要。 (5) 压力计14、15、16可分别显示系统相应处压力, 便于故障诊断和调试。
四、结论
“浏览—分解—倒推—整合”是分析复杂液压系统原理图最基本的方法, 实质是通过分解将复杂的系统简化为简单的液压回路, 通过对简单回路的分析整合出复杂系统的原理。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归纳整合是这种方法的突出特征。但这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上述的六个基本步骤也要灵活进行。
摘要:本文提出了“浏览—分解—倒推—整合”的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图识读方法。该方法根据执行元件数目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用油液倒推法将每个子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分支回路, 在分支回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出子系统原理, 进而整合出系统原理。有效解决了识图中分支油路多的困难, 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液压系统图,分解,倒推,整合,识读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美姣.一种新的液压传动系统图识读方法[J].液压与气动, 2009.
[2]肖龙.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曹智军.数控机床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3
【关键词】 可靠性性高;程序设计简单;速度快;灵活性强
一、PLC的基础知识
(一)PLC的定义
PLC的定义有许多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二)PLC的特点
1.高可靠性。(1)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7)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2.丰富的I/O接口模块。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等直接连接。为了提高操作性能,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
3.采用模块化结构。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结构。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4.编程简单易学。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5.安装简单,维修方便。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二、PLC的使用
1.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2.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
4.数据处理。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5.通信及联网。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三、PLC的工作原理
(一)PLC的工作方式
1.输入采样阶段。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缎子通断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时,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内存中输入信息也不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能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阶段。plc对用户程序扫描。
3.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器,电路是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二)PLC的基本指令
1.输入输出指令(LD/LDI/OUT)。下面把LD/LDI/OUT三条指令的功能、梯形图表示形式、操作元件以列表的形式加以说明:
LD与LDI指令用于与母线相连的接点,此外还可用于分支电路的起点。OUT 指令是线圈的驱动指令,可用于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状态寄存器等,但不能用于输入继电器。输出指令用于并行输出,能连续使用多次。
2.电路块的并联和串联指令(ORB、ANB)
含有两个以上触点串联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连接块”,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支路的起点以LD或LDNOT指令开始,而支路的终点要用ORB指令。ORB指令是一种独立指令,其后不带操作元件号, ORB指令不表示触点,可以看成电路块之间的一段连接线。如需要将多个电路块并联连接,应在每个并联电路块之后使用一个ORB指令,用这种方法编程时并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可将所有要并联的电路块依次写出,然后在这些电路块的末尾集中写出ORB的指令,这时ORB指令最多使用7次。
将分支电路(并联电路块)与前面的电路串联连接时使用ANB指令,各并联电路块的起点,使用LD或LDNOT指令;与ORB指令一样,ANB指令也不带操作元件,如需要将多个电路块串联连接,应在每个串联电路块之后使用一个ANB指令,用这种方法编程时串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若集中使用ANB指令,最多使用7次。在程序结束处写上END指令,PLC只执行第一步至END之间的程序,并立即输出处理。若不写END指令,PLC将以用户存贮器的第一步执行到最后一步,使用END指令可缩短扫描周期。另外。在调试程序时,可以将END指令插在各程序段之后,分段检查各程序段的动作,确认无误后,再依次删去插入的END指令。一般情况下,X代表输入继电器,Y代表输出继电器,M代表辅助继电器,SPM代表专用辅助继电器,T代表定时器,C代表计数器,S代表状态继电器,D代表数据寄存器,MOV代表传输等。
四、梯形图的编程方法
梯形图是各种PLC通用的编程语言,尽管各厂家的PLC所使用的指令符号等不太一致,但梯形图的设计与编程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1.确定各元件的编号,分配I/O地址。利用梯形图编程,首先必须确定所使用的编程元件编号,PLC是按编号来区别操作元件的。我们选用的FX2N型号的PLC,其内部元件的地址编号如下表所示,使用时一定要明确,每个元件在同一时刻决不能担任几个角色。一般讲,配置好的PLC,其输入点数与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数总是相应的,输出点数与输出的控制回路数也是相应的(如果有模拟量,则模拟量的路数与实际的也要相当),故I/O的分配实际上是把PLC的入、出点号分给实际的I/O电路,编程时按点号建立逻辑或控制关系,接线时按点号“对号入坐”进行接线。
2.梯形图的编程规则。(1)每个继电器的线圈和它的触点均用同一编号,每个元件的触点使用时没有数量限制。(2)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边开始,线圈接在最右边(线圈右边不允许再有接触点),如图(a)错,图(b)正确。(3)线圈不能直接接在左边母线上。(4)在一个程序中,同一编号的线圈如果使用两次,称为双线圈输出,它很容易引起误操作,应尽量避免。(5)在梯形图中没有真实的电流流动,为了便于分析PLC的周期扫描原理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假定在梯形图中有“电流”流动,这个“电流”只能在梯形图中单方向流动——即从左向右流动,层次的改变只能从上向下。
图 ( a ) 图 (b)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L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谢克明,夏路易.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4
风机盘管控制工作原理
风机盘管控制多采用就地控制的方案,分简单控制和温度控制两种:
风机盘管简单控制:使用三速开关直接手动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
风机盘管温度控制:使用温控器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的比较、运算,自动控制电动两/三通阀的开闭,风机的三速转换,或直接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水流或风量达到恒温。
风机盘管系统工作原理
风机盘管主要由风机,换热盘管和机壳组成,按风机盘管机外静压可分为标准型和高静压型、按换热盘管排数可分为两排和三排,换热盘管一般是采用铜管串铝翅片,铜管外径为10~16mm,翅片厚度约0.15~0.2mm,间距2.0~3.0mm,风机一般采用双进风前弯形叶片离心风机,电机采用电容式4极单相电机、三档转速、机壳和凝水盘隔热。
风机盘管原理图-风机盘管工作及控制原理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地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一定的相对湿度。盘管使用的冷水或热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与此同时,由新风空调机房集中处理后的新风,通过专门的新风管道分别送人各空调房间,以满足空调房间的卫生要求。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相比,没有大风道,只有水管和较小的新风管,具有布置和安装方便、占用建筑空间小、单独调节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温、湿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间数多、房间较小、需要单独控制的舒适性空调中。
风机盘管工作原理没有中央空调复杂,其实我们可以把风机盘管形象的看做是一台电扇,只是这台电扇吹出来的风是我们需要的温度。目前市面上风机盘管很多,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公司会选择国产风机盘管,而采用进口中央空调主机,这样并不影响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效果。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机基础知识
为满足不同场合的设计选用,风机盘管种类有:卧式暗装(带回风箱) 风机盘管、卧式明装风机盘管、立式暗装风机盘管、立式明装风机盘管、卡式二出风风机盘管、卡式四出风风机盘管及壁挂式风机盘管等多种。
风机盘管机组主要由低噪声电机、盘管等组成,
盘管内的冷(热)媒水由机器房集中供给。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按照形式分为: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卡式五种;
卧式风机盘管按照厚度可以分成:超薄型、普通型; 卡式风机盘管 按照有无冷凝水泵可以分成:普通型、豪华型;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根据机组静压大小可以分成:0Pa、12Pa、30Pa、50Pa、80Pa等,这里是指机外静压; 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按照排管数量可以分成:两排管、三排管; 还有两管制和四管制之分:两管制即普通风机盘管夏季走冷水制冷,冬季走热水制热;四管制风机盘管多用于一些比较豪华场所,可以同时走热水和冷水,即可以根据需要有的房间制冷,有的房间取暖。两排管是夏季一管进冷水,一管出冷水,冬季一管进热水,一管出热水;三排管是两管进水,一管进冷水,一管进热水,同时一管出水。
主要特点
风机盘管机体结构精致,紧凑,坚固耐用,外型美观且高贵幽雅。
风机盘管采用优质镀锌板机壳,冷凝水盘采用模压工艺一体成型,无焊缝、焊点、符合防火规范的保温材料整体连接于水盘。
风机盘管体积小: 机体设计轻巧。排水管及线路安装简便,左右接管及回风方式可随时变换,以配合现场情况。机组能安装于任何空间场所。
风机盘管效率高: 先进的胀管工艺,保证了换热器铜管和铝箔的紧密接触,传热性能好;
风机盘管噪音低: 合理的风机与气流结构设计,优质的吸音保温材料,使机组噪音低于国家标准1-3dB(A);
风机盘管能耗低: 风机与换热器合理匹配,三档可调风量,使风机用电最省。
工作原理
风机盘管主要依靠风机的强制作用,使空气通过加热器表面时被加热,因而强化了散热器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器,能够迅速加热房间的空气。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通常,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以满足空调房间新风量的需要。
但是,由于这种采暖方式只基于对流换热,而致使室内达不到最佳的舒适水平,故只适用于人停留时间较短的场所,如:办公室及宾馆,而不用于普通住宅。由于增加了风机,提高了造价和运行费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较为复杂。
风机盘管控制多采用就地控制的方案,分简单控制和温度控制两种。 简单控制:使用三速开关直接手动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温度控制:STC 系列温控器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的比较、运算,自动控制 STV 系列电动两 / 三通阀的开闭;风机的三速转换。或直接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水流或风量达到恒温的目的。
思维导图学习的原理介绍 篇5
这个“中心——四周”的结构图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是人类20世纪思维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时至今日,全世界仍然有无数专家学者在日夜不停地对它做深入的研究。现在,它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巨型跨国公司培训、研发、决策的必备工具:
从微软美国总部派遣到中国来的培训师,全部用它来对微软中国的中高层人员进行培训;
在波音公司,有一份工程师培训手册被压缩成一幅25英尺长的“中心——四周”结构图,可以让一百多名高级工程师在几个星期内掌握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学习到的东西。
在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套流程,可以让一群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解决世界各国政府、跨国企业高层管理者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在这套流程中,必然会有的步骤就是:众多毕业生们聚在一起开会,画出一幅完整清楚的“中心——四周”结构图(麦肯锡的这种方法如何在我们的学习中加以应用,我们还会在后面的章节做详细的介绍)。
看到这里,相信所有的人都很想知道,它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1.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我们两个耳朵中间的脑袋里的神经细胞像一只超级章鱼,或者像一个科幻世界里长着奇怪触角的怪物,更重要的是,它看起来很像我们前面画的“中心——四周”结构图——从一个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延伸。
我们的大脑中有大约一万亿个这样的神经细胞,细胞之间通过长长的触须互相连接,当我们思考的时候,微弱的生物电流就在这样的神经细胞中穿来穿去。这些微弱的电流,以及它所伴随的一些微妙的化学反应,携带着我们大脑里存储的各种信息,通过触须不断交流、归纳、联想、整理,最终完成一次次的思考过程。
既然我们的脑神经细胞都长成这个样子,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都要按照“中心——四周”模式来进行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或者说,我们大脑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当然得按照“中心——四周”模式来学习和思考。没办法,谁叫我们是地球人呢?
不过,等你看了下面的内容之后,说不定也会产生一种跟我一样的猜想:就算找来一个外星人,恐怕它也得按照“中心——四周”模式来想问题。
2.什么决定了我们学习的基本模式?
我们从两个耳朵中间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你一定见过伸向蓝天的大树,从主干到枝干,再到一根根树枝,正是“中心——四周”模式的最佳体现。而一片片树叶,看看它的脉络,不也正是按照“中心——四周”清晰布局的吗?这跟我们的神经细胞的结构何其相似!这一切到底是谁的安排呢?
如果我们把观察尺度变得更小,小到组成世界的基本颗粒——原子,它的内部结构你也一定在书上看见过。但现在我们把它和“中心——四周”结构图对比起来看,你会发现,原来世界的基本粒子,它的内部结构,也符合“中心——四周”模型。
我们再把头抬向天空,仰望浩瀚的宇宙: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正好符合“中心——二级关键词——三级关键词”的结构。而我们整个太阳系,也不过是银河系的一个“二级关键词”,围绕银河的中心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运动,大约每2.5亿年转一圈。即便是像银河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毕恭毕敬地按照“中心——四周”模式,携带着大约两千亿亿亿亿吨的物质,在虚无的宇宙空间里日夜不停地旋转。而我们的整个宇宙,按照大爆炸理论的解释,也是从一个点开始,向四周炸开,通过大约300亿年的扩散,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从最基本的原子,到最广阔的宇宙,“中心——四周”模式都建立了它的统治。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迄今为止还无法解释。不过这不是本书关心的问题,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样两个事实就够了:
第一,我们的世界是按照“中心——四周”模式运转的;
第二,我们的大脑也是按照这个模式思考的。
所以,用大脑观察世界会产生什么结果?
当然也是“中心——四周”结构!
我们今天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自然地理),无非都是人们用大脑去认识世界的结果,它们的结构,也无一不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组织的:
它们都是由众多知识点构成。这些知识点之间互相联系,按照“中心——四周”模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
每一门科目,经过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发展,都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的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体系来的,每一册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很有讲究的,互相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明白这些内在的联系,就不可能把这门知识学好。
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当然也要按照“中心——四周”的模式来学习!
有人会说文科和理科的学习方法是非常不同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学习文科的基本模式。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6
以全液压更换阳极装置中扭拔机构 (ATQH63/45-1500型拧头升降油缸) LHK型背压平衡阀为例, 分析其工作原理、调节方法, 总结平衡阀应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 并提出相应的排除方法。
一、工作原理
要使液压缸承载时平稳下放, 就要在与运动相反方向设置相应的背压, 产生背压的典型平衡回路就是采用单向节流阀与液控单向阀组合的平衡回路。全液压更换阳极装置部分液压回路见图1。
(1) 当电磁换向阀B两端电磁铁11DT、12DT均未通电, 阀芯中间位置工作时, 进油路C断开, 拧头油缸下腔的油被拧头平衡阀中的单向阀m封闭, 并且此时油压稳定, 顺序阀n阻尼孔无法打开, 拧头油缸保持静止。
(2) 当电磁换向阀B右端电磁铁12DT通电, 此时阀芯右侧位置工作, 压力油通过电磁换向阀B直接进入拧头油缸上油腔, 拧头油缸下降, 下降初期由于下油腔油压较低, 下油腔液压油同时被顺序阀n和单向阀m封闭, 此时拧头平衡阀建立背压。随着上油腔不断进油, 下油腔油压不断提高 (单向阀m始终无法打开) , 下油腔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顺序阀n阻尼孔开启, 实现下油腔液压油经过电磁阀流回油箱。随着拧头油缸下油腔通过顺序阀阻尼孔的不断回油, 下油腔油压开始降低;当油压降至无法开启顺序阀压力时, 顺序阀再次封闭回油路, 以保证回油管路始终存在一定背压, 防止拧头下降过程中出现爬行、下滑现象, 达到稳速下降的目的。
(3) 当电磁换向阀B左端电磁铁11DT通电时, 此时阀芯左侧位置工作, 压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m进入拧头油缸下腔, 上腔回油, 实现拧头稳定提升。拧头下降过程中, 拧头油缸下腔始终保持一定压力 (背压) , 这种压力、流量的调节是经过平衡阀阀芯的多次动作完成的, 平衡阀中顺序阀的开启仅取决于控制压力的大小, 与拧头油缸负荷无关,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调节合适的回油路背压, 来控制拧头的下降速度 (图1中阳极升降油缸所应用的LHK型平衡阀工作原理与此原理相似) 。
二、调节方法
1. 阳极升降油缸平衡阀的调节
将电磁换向阀A电磁线圈电源插头插上。启动油泵, 阳极油缸空载升降几个行程, 在下降过程中若油缸振动则需将阳极油缸上平衡阀的调节螺钉拧紧, 直到不振动为止。阳极油缸上挂一块新阳极并作下降运动, 若油缸振动, 则需将阳极油缸上平衡阀的调节螺钉拧紧, 直到不振动为止, 停止下降。将阳极静止在空中, 观察阳极是否下滑, 继续拧紧平衡阀的调节螺钉, 直到不下滑为止, 并将调节螺钉上的背紧螺母背紧。若阳极油缸下降停止且有较大冲击和回弹现象, 说明平衡阀的背压调节过大, 应适当调小。同时调紧平衡阀正面上的调节螺钉, 延长平衡阀的关闭时间, 减小油缸的下降冲击。
2. 拧头油缸平衡阀的调节
拧头油缸平衡阀的调节螺栓内置在回油口内, 调节时需拆下回油管。
(1) 拧头油缸作下降运动, 若油缸振动, 则需将拧头油缸上平衡阀的调节螺钉拧紧, 直到不振动为止, 拧头油缸停止下降, 并将拧头机构静止在空中, 观察其是否下滑。
(2) 若下滑, 继续拧紧平衡阀的调节螺钉, 直到不下滑为上。
(3) 若拧头油缸下降停止有较大的冲击和回弹现象, 说明平衡阀的背压调节过大, 应适当调小, 同时调紧平衡阀正面上的调节螺钉, 延长平衡阀的关闭时间, 减小油缸的下降冲击。
三、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 阳极或拧头油油缸在下降过程中爬行运动, 并伴有振动噪声。油缸下降是负负载, 平衡阀的压力偏小, 在下降过程中, 造成油缸上腔及平衡阀控制口失压, 阀时开时停, 而使油缸爬行运动, 并伴有振动噪声。排除该故障需将油缸平衡阀的背压调大到油缸下降不振动为止。
(2) 油缸下降停止有冲击声, 油缸活塞回弹。油缸下降是负负载, 平衡阀的背压力调得过大, 平衡阀的关闭时间过短。排除该故障需将油缸平衡阀的背压调小, 平衡阀正面的调节螺钉拧紧, 延长平衡阀的关闭时间。
(3) 系统压力已调至设定值, 阳极或拧头油油缸仍不能下降。出现该故障时, 应考虑平衡阀的开启压力不够, 平衡阀外泄、内泄油口堵塞、平衡阀阀芯卡阻等因素。排除该故障时, 首先检查系统压力, 然后调整平衡阀开启压力直至油缸能下降为止。调节后, 如油缸仍不能下降, 则需拆卸平衡阀, 清洗其阀体及零件并重新组装。
(4) 阳极、拧头油缸停止后下滑。首先应确定平衡阀调整背压力是否偏小, 并确定平衡阀的平衡弹簧是否失效。两者都排除后, 确定平衡阀的控制阀芯是否未复位, 致使阀处于打开状态, 油缸内泄。其次, 检查单向阀是否可以正常复位或单向阀弹簧是否有效、控制口节流口关闭或控制阀芯不复位等缺陷。
排除该故障首先调大平衡阀的背压力, 视其效果, 效果不佳时需更换平衡阀的平衡弹簧, 清洗平衡阀使其控制阀芯运动灵活;检查油缸活塞的密封是否损坏, 若损坏则更换密封圈;检查油缸的缸体是否拉伤, 若拉伤则应更换油缸。
摘要:铝电解多功能天车的全液压更换阳极装置, 取代早期使用的4键缸式更换阳极机构。以全液压更换阳极装置中拧头升降油缸LHK型背压平衡阀为例, 描述设备工作原理, 总结平衡阀应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7
【关键词】主动安全系统;液压执行器;原理;性能
执行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液压执行器:比如方向机;(2)气压执行器:比如打车的制动气室;(3)电动执行器:比如玻璃升降器;汽车上的安全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是液压执行器,其主要的安装部位在怠速马达、喷油嘴、各种电磁阀、节气门体、汽油泵、点火线圈、凸轮轴正时调节阀、电磁离合器等。
一、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的几种关键技术
汽车安全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预测和避免危害的发生。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安全系统产生了,比如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辅助系统BAS、驱动防滑装置ASR、电子制动辅助系统EBA、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广泛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驶中,传感器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振动以及路面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根据所得的数据传给汽车安全系统的计算机。(2)机器视觉技术:它在汽车安全系统计算机的智能识别发面用途比较广泛。(3)计算机综合控制技术:电子控制单元是汽车安全系统的核心部件,处理传感器输入的各种信号,并驱动执行机构。(4)车载通信技术:车载通信也可称为信息传递技术,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主要在汽车的安全系统中应用。
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主要的执行机构的原理和性能
(1)ABS液压执行器:它是所有执行器中最完善的系统,功能也是最全的。主要的结构组成是由2个柱塞泵、2个低压蓄能器、2个阻尼器、4个高速开关阀阀组组成,外形尺寸在100咖×100mm×50mm以内。它的工作原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为:ABS通过对电磁线圈施加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进一步来控制减压阀会让增压阀通断,来完成整套体系增压、保压和减压的防抱死制动的过程。(2)TCS液压执行器:它主要的功能是用作潜力控制系统,是在AB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动安全系统。作用是防止汽车在开动、加速、减速中驱动轮过度滑转,不但能起到稳定滑轮的作用,还能在汽车突然加速时提高汽车的加速时间。(3)ESP液压执行器:ESP液压执行器是在汽车制动防抱系统和牵引力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主动横摆控制系统构成的,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系统。(4)4WS系统中关键的液压执行器:汽车的4WS系统是用于对转向轮的控制,也就是后轮,减少汽车在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和减小低速时的转弯半径,从而提高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其中的液压执行器是后轮转向液压系统,在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产生的转向液压油被传输到控制后轮转向的控制网上,根据相应的数据算出控制阀心的动作。在汽车停车时工作原理也相同,油泵不产生油压,后轮就不转向。
三、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液压执行器的建模与分析
(1)建立ABS液压制动系统的模型,因为ABS主要是对动态系统的响应,所以要构建液压系统软件平台,对其数据进行有效快速的处理。(2)根据液压执行器中关键电磁阀结构,仔细计算出所得数据,根据结果总结出电磁阀的电磁力特征。另外,通过对阻尼器和相关管路的流场有限元的计算,总结出各个液压管路对工作系统的作用和其特性。(3)建立15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综合仿真模型。让它与主动控制算法相联系进行模拟仿真,根据所得数据,得出对液压执行器所要应用的目标车型进行液压执行器参数匹配分析。
四、汽车主动系统中执行器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汽车相关的技术也逐步国际化,其中液压执行器的发展也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距离。目前汽车上采用的先进的EPS系统影响十分深远,据有关人员的研究表明未来的EPS系统还将与4WS、AS等主动安全系统结合使用,对整车的系统进行综合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政府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去其他的国家学习和参考,借鉴一些先进的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汽车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的把技术引进到中国。
参考资料
[1]王旭东.汽车执行器与驱动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2]祁雪乐.ABS液压制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和综合仿真匹配平台
的建立[J].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篇8
课堂实习报告
专 业: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年___月___日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 实验须知
一、准备工作
1.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对未认真准备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其实习。待其按要求作好准备工作后,再补做实习。缺课堂实习一次者,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2.测量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凭学生证借、还仪器工具。3.每次实习时,学生领借仪器后先到教师指定的地点集合(以小组为单位排成一队),待教师讲解和布置后,方可开始实习。
二、借还仪器、工具
1.实习前十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或指定专人)到仪器室借用仪器工具。
2.借用者应按仪器工具的清单当场检查仪器、工具是否完好,有无短缺,以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如有问题,可向实验室工作人员反映,以便补足数量或分清责任。确认无问题后,将清单留在原处,领取仪器工具。
3.各组所借之仪器、工具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使用注意事项由本组成员专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互相转借或调换。
4.实习完毕,应由组长向教师报告实习情况,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验仪器工具(当场点清),并如数交还仪器室。如有损坏或遗失,应主动报告教师和发放仪器的老师,填写仪器损失单,以便按仪器管理办法酌情处理。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前,应先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搬运仪器时,应避免振动和碰撞。汽车运输应放置在有弹性的座垫上或由人抱着。如系卡车运输,则应由人背着站于车厢前部。
3.打开仪器箱时,应注意箱子是否平稳,以免摔坏仪器;开箱以后,应先观察并记住仪器在箱内放置的位置(有的仪器箱盖上有放置位置照片,可供参看),以便用毕能照原位放回,避免因放错位置而损坏仪器。
4.安置仪器前,应注意三角架高度是否适中,架腿螺旋是否拧紧,然后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紧连接螺旋,此项操作必须一人一次完成,以免摔坏仪器。
5.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再用手捧支架或机座等坚实部位,紧拿轻放,切勿用手提望远镜,以免破坏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仪器取出后应关好箱子,以免丢失零配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件。
6.仪器箱是用来装置仪器的,严禁在箱上坐人,违者将给予处分和罚款。7.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拨动或行人、车辆碰撞,禁止任何人在仪器附近打闹。
8.不许将仪器工具靠于墙、树或电杆上,以免倒下摔坏。9.工作中应撑伞遮阳、挡雨,严禁烈日曝晒和雨淋仪器。
10.仪器上所有光学透镜或反光镜严禁用手摸或用手帕、粗布及一般纸张擦拭。如有灰尘或其他赃物,应选用柔软洁净的毛刷弹去,或用镜头纸擦拭。
11.各制动螺旋切勿旋拧过紧,以免制动失效。各微动螺旋及基座安平螺旋应置于中间位置使用,切勿拧至尽头,以免失灵或损坏。严禁剧烈、快速、过力和粗暴的动作。
12.多数仪器上都有一个基座轴套固定螺旋或扳钮,此螺旋或扳钮仅供修理之用,实习中绝对不许松动这个螺旋或扳钮,以免摔坏仪器。
13.操作仪器时,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适中。操作中不要用力压仪器及架腿,以免影响仪器对中和水平。需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否则易损坏仪器轴系。
14.对仪器上某些部件性能尚未了解时,必须向老师请教后方可操作,不得擅自乱动。15.仪器搬站时,若距离较远或地段难行,应将仪器装箱后搬站;如果距离较近且地势平坦,可以不卸下仪器搬站,但应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牢固,然后放松制动螺旋,收拢脚架,一手握仪器支架(或基座)放在胸前,另一手抱架腿于腋下,使其与地面成60°~ 75°角缓缓前行。严禁横扛仪器于肩上进行搬站。
16.当仪器某个部件呆滞难动或发生故障时,切勿强力拧动,应立即报告老师或仪器管理人员。学生不准擅自拆卸仪器。
17.仪器装箱时,应先放松各制动螺旋。装箱后先试关一次箱盖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制螺旋,最后关箱上锁。对电子类仪器,实习结束或搬站时均应先关闭电源。清点仪器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18.平板仪在对点、整平时,不得将照准仪放在平板上,以免摔坏照准仪。
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皮尺严防潮湿,万一弄湿应凉干后再卷入盒内。
2.钢尺、皮尺使用时均不准在地面上拖行,以免磨掉刻划。
3.注意保护锤球尖,严禁用锤球尖撞击硬物,以保证使用锤球对中的精度。4.严禁用测量仪器、工具等进行打逗玩耍。凡属此种损坏者,必须加倍赔偿,并写出书面检查。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五、测量记录、计算要求及注意事项
1.野外观测结果是计算各级平面、高程点位置的原始数据,是测量工作长期保存、使用的重要资料。因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整饰清洁美观,格式统一。
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严禁凭记忆补记。
3.外业手簿中的每一页都须编号。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簿中的任何一页。4.外业手簿中的记录和计算,严禁用橡皮擦拭、涂改或刮补,对需修改和淘汰的观测结果,应以斜线划去,而将正确数据写在其上方,对因超限划去的成果,还须注明原因及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5.原始观测值尾部读数、记录如果有错,不许修改,(尾部前面的读数也不许连环修改,而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6.外业工作中的记录和计算工作是测绘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它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迅速。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严格的记录习惯和计算技巧。决不能认为是实习就马马虎虎或了草从事。
7.外业观测成果均需用1~3H铅笔,按稍大于记录格高一半的字体大小压底线填写,留出上部空隙作为修改之用。
8.观测者读出数字之后,记录者在记录的同时,应将所记录的数字向观测者复诵一遍,以防听错或记错。
9.无论是测角或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必须经过检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搬站。
10.平均读数的末位按四舍六入和5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位。例如:1.5475和1.5485均取1.548。
11.记录中各项平均值和计算中的取位,均取至观测值的最末位,不必多取小数。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实习报告一
平面图测绘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6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二
扫描矢量化成图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2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三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2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四
数字化测图系统认识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2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五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6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六
地形图的内业编绘和输出
专业 班 组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实习学时数:6学时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9
对置换滤镜,许多初学者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
问题出在哪里?
1.首先要怪ps的设计者,设计得太不够人性化(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改变算法设计我想是可以做到的。就算我会修改我也不愿改,因为AA
bobe公司不会给我佣金!可惜,我不会!)
2.ps帮助文件的翻译有点说得不太明白,老外翻译的东西就有这个毛病。
2.问题已经这样了,我以为还是要怪自己缺少做实验去摸索、理解。没有把置换滤镜的置换原理弄清楚。
这也难怪,大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哪有这么多的闲功夫啊!
我也是闲着没事,才会穷折腾,把这个脑人的置换捣鼓了一通,还算看出了一点眉目。在这里和初学者“俗解”一回。
还是要说说置换原理:(不说不行啊!)
ps的帮助中有如下几点关于置换图的明说。注:[]中是作者加的。老外翻译的东西就是不好理解。
1.“置换”滤镜使用置换图中的颜色值[其实就是按照指定的通道的灰度值]改变选区[像素的移动] - 0 是最大的负向改变值,255 是最大的
正向改变值,灰度值 128 不产生置换。
2.如果置换图[只]有一个通道,则图像沿着由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所定义的对角线改变[像素的移动]。如果置换图有多个通道,则第一个通道控制水平[方向像素的]置换,第二个通道控制垂直[方向像素的]置换。
3..当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都设置为 100% 时,最多置换 128 个像素(因为中间的灰色不生成置换)。
4.使用名为置换图的图像确定如何扭曲选区[的像素]。例如,使用抛物线形的置换图创建的图像看上去像是印在一块两角固定悬垂的布上。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模拟以上的原理:
从上图,可以知道,置换图可以是一个通道的黑-灰-白灰阶图,也可以用红、绿两个通道的黑-灰-白灰阶图进行制作。
移动规律,都是随着 灰 度 的 变 化 ,按45度对角线进行 置换移动。置换图的图片大小,可大可小,没有规定。
置换时,只提取 灰度值 作为计算的依据。
你一时没有看明白,不要紧,慢慢听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会慢慢理解的。
我这里就给初学的朋友,用最通俗的语言做个解释:
置换滤镜是做什么的?
你不是看见置换滤镜弄出那么多变换莫测、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图象变换吗?!
你不要感觉太神秘,你先把它看成“做团体操”表演好了!我就是这样看的。
言归正传,置换滤镜究竟是做什么的?
我说置换滤镜是搬家公司。你会以为我的神经有毛病!
其实从本质上讲,我的理解,按最通俗语言:置换滤镜就是搬家公司,置换滤镜是用来搬家的,
(或者是在做“做团体操”表演的)
不论你是做“填充”还是做“伸展以适合”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下面就以“伸展以适合”打个比方。
图片好比是房子,图片上的像素就好比家俱,置换图就是主人给搬运工画的搬家图,不过这个图是按照 “置换原理” 用“灰阶图”这种语言
来描述的。(就和那个网页的“html”差不多)。你说“html”我不懂,那也不要紧,请让我慢慢讲来!
你如果说你连“搬家”都不懂,你就别看下去了!还是去找小朋友玩去吧!
搬家图是这样告诉搬运工的:
1.告诉搬运工,搬家的范围。(比如就在这个房间内)(就是选区)
2.告诉搬运工:每个家俱的左边、右边和上方、下方,都标有一个灰色的点。(其灰颜色的深浅就是灰阶值)
3.如果家俱临近左、右、上、下 4个点 的“灰阶值”都是128,那个家俱就不要动。
4.你搬的时候,要么看左、上两个点;要么看右、下两个点。不要看多了。
5.如果你是看左、上两个点:
a.如果先看左边的灰色点,如果灰色点的灰阶值比128大,你就把这个家俱向上搬 ,(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x
置换比例);比128小,你就把这个家俱向下搬 ,(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
b.你再看上面的灰色点,如果灰色点灰阶值比128大,你就把这个家俱向左搬,(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x置换比例);比128小,你就把这个家俱向右搬,(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这个好懂吧,就像做游戏一样!)
6.如果你是看右、下两个点,搬动的规律是类似的:
a.如果先看右边的灰色点,如果灰色点的阶值比128大,你就把这个家俱向上搬 ,(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x置换比例);比128小,你就把这个家俱向下搬 ,(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
b.你再看下面的灰色点,如果灰色点灰阶值比128大,你就把这个家俱向左搬,(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x置换比例);比128小,你就把这个家俱向右搬,(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x置换比例)
这下你总看明白了吧!
我想,你总比搬运工聪明吧!
以上的5、6两点的内容,用术语来说就叫“反向查找”。这里只是提一提,不去管它!
搬运工问主人:“搬动距离为:点上的灰阶值-128”是什么意思?
主人告诉他:“比如那个灰色点的灰阶值是188,搬动距离就是(188-128)x置换比例”。如果置换比例是20%,就搬60x20%=12个像素。(有水平置换比例和垂直置换比例,那是由主人自己先确定好了的)
主人问搬运工:听明白了吗?
搬运工说:ok!
这样一个有序的搬家就开始了!
其实一个置换的过程就是这样进行的。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 篇10
车辆上同时需要机械能、液压能的场合较多,实现该功能的传统装置是发动机-液压泵能量组合系统(如图1所示),由于能量转换、传递路线长,动力分流在发动机外部进行,致使效率下降,系统复杂、笨重、成本高等。
1.活塞;2.连杆;3.曲轴;4.中间环节;5.分动箱;6.泵曲柄7.泵连杆;8.柱塞;9.单向阀
基于上述问题,在此提出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Mechanical-Hydraulic-Confined-Piston Engine,简称MHCPE)的概念和工作原理。MHCPE能够同时输出机械、液压两种能量流,其间比值可以根据工况无级调节。车辆装用并作相应的结构改进后,不仅直接满足了负载对象对多元、多路动力的需求,而且便于车辆惯性能回收、实现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工况点。
2 单缸MHCPE工作原理
2.1 总体方案
单缸MHCPE主要由3个工作室和相关辅助系统组成。第1工作室即燃烧室,与传统发动机燃烧室相同;第2工作室即液压工作室,与传统柱塞泵相同;第3工作室即机械动力输出及辅助工作室,结构原理与传统发动机的曲轴箱类似,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进行直线与旋转机械运动的转换,保证活塞-柱塞组件的连续往复运动,承担系统定时、协调及辅助系统驱动工作,根据需要对外输出旋转机械动力;辅助系统包括配气、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启动(点火)、稳压及控制等系统,其结构组成及工作机理基本与传统发动机类似[1~3]。
单缸MHCPE按工作柱塞与动力活塞的连接及运动方式分为轴向型和径向型两种。
2.2 轴向型MHCPE
如图2所示,轴向型MHCPE的能量转换工作在含有动力活塞、连接板、液压柱塞、连接杆、导向滑块、连杆、曲轴的曲柄滑块机构中完成。这种系统液压柱塞与动力活塞运动方向一致,动力活塞通过连接板直接与液压柱塞连接,通过连接杆、导向滑块及连杆与曲轴连接。机械能的分流点是连接杆与连接板的连接点。该系统在点A处将直线机械能分为两路,一路直接带动液压柱塞运动实现本路分流能量向液压能量的转换工作,一路通过连接杆、导向滑块及连杆实现本路分流的往复直线机械能量与曲轴旋转机械能量的相互转换,并通过曲轴对外提供旋转机械能量。
1.第1工作室;2.第2工作室;3.第3工作室;4.导向滑块;5.连接杆;6.液压柱塞;7.连接板;8.动力活塞;9.曲轴;10.连杆;A.分流点
2.3 径向型MHCPE
径向型MHCPE第2工作室及中间部分如图3所示,其余结构同轴向型,连接杆的上端接动力活塞,下端接连杆。系统的能量转换工作在含有动力活塞-连接杆上端-移动凸轮-滑靴(滚轮)-液压柱塞-柱塞弹簧-凸轮-连接杆下端-导向滑块-连杆-曲轴的径向型装置中完成。这种系统液压柱塞与动力活塞运动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成一定角度,动力活塞通过连接杆、移动凸轮、滑靴(滚轮)及柱塞弹簧与液压柱塞连接,通过连接杆下端、导向滑块、连杆与曲轴连接。机械能的分流点是连接杆与液压柱塞中心线的交点A,系统在该点将直线机械能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移动凸轮、滑靴(滚轮)及柱塞弹簧带动液压柱塞运动实现本路分流能量向液压能量的转换工作,一路通过连接杆、导向滑块及连杆实现本路分流的往复直线机械能量与曲轴旋转机械能量的相互转换,并通过曲轴驱动辅助系统。
2.4 MHCPE特点
(1)有机地实现了活塞式发动机与柱塞泵结构的一体化。
(2)可以单独或同时提供机械、液压两种能量输出,不仅实现了传统发动机-柱塞泵组合系统的功能。而且在以纯液压动力形式输出时,可以作为单泵或多泵使用。
(3)动力及其系统能量转换与传递环节简短,能量转换、传递效率高。
(4)动力传动系统零件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5)有固定止点、行程,动力活塞、液压柱塞运动行程可控。
(6)附属系统驱动、系统启动及工作定时容易实现。
(7)本结构完全可以适应二冲程和四冲程热力循环过程。
(8)更易于实现与应用系统的匹配及性能的提高,使整套系统具有最佳工作性能。装车并作相应改进,采用智能控制方法可实现制动能和惯性能的回收,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9)极限工作压力大。
(10)可提供柔性动力,易于实现应用系统的无级变速、换向、动力切断等应用需求。
2.5 MHCPE的动力学分析
单缸轴向MHCPE主体、入口单向阀、出口单向阀运动与受力分析简图示于图4。图中,pa为工质压力,由燃烧过程热力学模拟得到,随燃烧进程、发动机边界条件变化[4~5];a为活塞的加速度;v为活塞的速度;Fw为柱塞反作用力;Tm为机械损失扭矩,包括曲轴与轴瓦摩擦损失扭矩与附件驱动扭矩;Te为输出力矩;r为曲柄半径;l为连杆长度;T为连杆作用力对曲轴的扭矩;φ为曲轴转角,起始位置为作功冲程的上止点;ω为曲轴角速度;为曲轴转动角加速度;β为连杆摆角;r1为进口半径;r2为入口单向阀阀盘半径;r3为出水口半径;r4为出口单向阀阀盘半径;ms为入口单向阀阀盘质量;mc为出口单向阀阀盘质量;ks为入口单向阀弹簧刚度;kc为出口单向阀弹簧刚度;ps为吸入管内流质压力;pc为排出管内流质压力;p1为柱塞腔内的压力。
可利用上述模型对MHCPE进行动力分析,传统发动机动力分析方法类似。全机械能输出时,由于MHCPE的往复惯性力较大,其活塞柱塞组件的侧向力、曲柄销的受力大于传统发动机,曲轴处摩擦损失较大。但另一方面,传统发动机活塞侧向力作用在缸套上,接触面为过渡润滑,摩擦系数较高(0.12左右),而MHCPE活塞柱塞组件的侧向力则转移到了润滑条件较好的导向滑快处(摩擦系数约0.06左右),由侧向力导致的摩擦损失变小了。整个系统摩擦损失的综合结果是MHCPE比传统发动机有较小降低。随着输出液压能的比率变大,直接从活塞柱塞组件分流的液压能变多,侧向力和曲柄销受力逐渐减小,摩擦损失减小,到全液压能输出时,MHCPE相对传统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的节能效果最为明显。以曲柄销受力看,转速为2000r/min、油门全开时、机械动力输出为0时,传统发动机曲柄销受力幅值为2.3383×104N,MHCPE曲柄销受力幅值为2.0111×104N,改善14%。
3 MHCPE试验研究
3.1 样机纯机械动力输出时的经济性
MHCPE的经济性用燃油消耗率来表示。定义MHCPE燃油消耗率为输出单位有效功所需要的燃油量,有效功为有效液压能与机械能之和。MHCPE的工况主要指油门开度、曲轴转速、输出液压能与机械能比率、输出压力与流量等,要完成全工况经济性试验,投入和耗费是非常大的,所以仅对其完全输出机械能或液压能两种极限情况下,燃油消耗率与油门开度及曲轴转速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其余工况依靠推断把握是必要的。
纯机械动力输出时MHCPE与传统的发动机功能相同。转速n为1000r/min~2500r/min、油门开度α为30%~100%时,其燃油消耗率be的万有特性如图5所示,在227.76g/(k W.h)~318.28 g/(k W.h)之间;与具有对应结构的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be0的试验结果相比,改善量(be0-be)/be0×100%如图6所示,为3.99%~18.91%。
3.2 样机纯液压动力输出时的经济性
纯液压动力输出时MHCPE与传统的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功能相同。转速n为1000r/min~2500r/min、油门开度α为30%~100%时,其燃油消耗率be的万有特性如图7所示,在291.25g/(k W.h)~544.41g/(k W.h)之间;与具有对应结构的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的燃油消耗率be1相比,改善量(be1-be)/be1×100%如图8所示,为12.00%~42.78%。
3.3 MHCPE总体经济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MHCPE纯机械动力输出时,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大部分工况下经济性有较小的改善,改善原因在于MHCPE活塞-柱塞组件与导套之间的润滑条件比原发动机的活塞与缸套之间明显改善,磨损减小了,尽管MHCPE往复质量比传统发动机有所增加。
纯液压动力输出时,MHCPE与传统发动机驱动液压泵系统相比,各工况经济性都明显改善,好于纯机械能输出工况。改善原因在于大部分有效功直接从活塞-柱塞组件处转化为液压能,不再经过曲柄连杆机构,磨损减小。
由上述两种极限工况的经济性试验结果可以推断,随着有效液压能占总输出能量比率的增加,MHCPE与传统的发动机或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相比,经济性改善量提高。
4 结论
论述了单缸MHCPE的结构原理,定义了评价系统经济性的“燃油消耗率”的概念。
转速为1000r/min~2500r/min、油门开度为30%~100%,纯机械动力输出时,MHCPE燃油消耗率为227.76g(k W.h)~318.28 g/(k W.h),比传统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改善3.99%~18.91%;纯液压动力输出时,燃油消耗率为291.25g/(k W.h)~544.41g/(k W.h),比传统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的改善12%~42.78%。
随着有效液压能占总输出能量比率的增加,MHCPE与传统的发动机或发动机驱动柱塞泵系统相比,经济性改善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铁柱,张洪信,张继忠等.约束活塞型内燃式柔性动力系统[A].内燃机科技(中国内燃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特邀报告)[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92~95.
[2]Zhang Hongxin,Zhang Tiezhu,Wang Yushun,Zhao Hong,Huo Wei.Dynamic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Flat Valve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Water Pump[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5,18(3):411~414.
[3]张洪信,戴作强,张翼,张铁柱.轴向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工作原理与运转平稳性[J].中国机械工程,2006,17(5):529~531.
[4]Halstead M,Kirsh L,Quinn C.The Auto Ignition of Hydrocarbon Fuel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s Fitting of a Mathematical Model[J].Combustion and Flame,1977,30:45~60.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推荐阅读:
液压原理图07-06
液压机、液压系统05-16
液压教学之液压试验台08-20
实验四 液压泵拆装实验10-04
液压泵漏油的防止和措施10-04
变频液压05-09
液压油箱05-18
液压连接05-28
液压产业06-04
液压调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