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共13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 篇1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
“嗒嗒”“啪啪”……妈妈是个勤奋的博客儿。
她从不强求我和爸爸去给她的博客点赞。但记忆中,只要一空闲下来,电脑前的打字声经常不绝于耳,电脑和键盘占据了她很大一部分时间。她不强求,我也乐得自在,一个家庭主妇的日记有何可看?千篇 一律的日子有何好写?我对她的执着感到诧异、不解。
“嗒嗒”“啪啪”……她依旧在她的博客里过得轻松自在。
那次考试,我的作文《飞翔》得了高分,我很高兴,炫耀地把它在爸妈面前念了一遍。爸爸不惜溢美之词,一番夸奖让我的心乐上了天。接着妈妈开口了:“这篇作文,我倒觉得不是太好,就说情节吧……”还没听完,我便从天上“轰”地坠向地面。瞬间,不爽、郁闷,“刷刷”地沖上心头。“讨厌!难得的一次高分,你还要打击我!”我粗鲁地打断了妈妈,带着恼怒走开,走得毅然决然,气了一整天。
都说冲动是魔鬼,冷静后的我再想想妈妈对我作文的评价,也许真的有些道理。“拿出来再读一遍吧!”我暗自打算,作文却找不着了。咦,《飞翔》难道真的飞了?“嗒嗒”“啪啪”……熟悉的打字声传来。啊,《飞翔》已经“飞”到电脑前妈妈的手上!只见妈妈的头,时抬时低,手指不停地敲着,脸被电脑的白光照得坦然而平静。
妈妈在录我的作文?我诧异不解。我轻轻凑上前仔细瞧,《飞翔》的前半部分已被她一字不落地敲到了博客上!我轻轻地问:“妈,我……你不是说……说我写得不好的吗?”妈妈的语气很平静:“你写的文章,我都录了进去。”谈话间,又是一阵“嗒嗒”“啪啪”的声音。
也就是在那天,我第一次打开了妈妈的`博客。“落叶小唱”——不俗不雅的名字和妈妈的气质真是十二分相似。页面制作并不精致,却处处留心。我打开妈妈的日志,满满当当只有我。“女儿五岁”到“女儿十六岁”,除了我这个“女儿”,很难找到其他内容。
我点击“女儿五岁”,幼儿园里的涂鸦竟被妈妈完整地收藏其中,还有小学时的作文,还是“原生态”的呢——连错别字也被妈妈不加更改地记录下来。随着鼠标滑动,“嗒嗒”“啪啪”的声音由远及近地在我耳畔再次响起,一次次叩击心灵,我的内心涌起百味:酸楚,歉疚,惊喜,感恩……
记忆中,一阵阵的“嗒嗒”“啪啪”,声声暖人,这是真爱有声;一页页的成长记录,默默倾诉,这又是真爱无声。
我将在无声中前行,在有声中“飞翔”!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
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不得少于600字。
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作文指津
2013年南通市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依然延续了201 1年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2年的《就这样慢慢长大》的命题思路与风格,作文的题目不仅极富诗意,而且凸显阳光。那么针对2013年的中考作文题《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并且数十年参加中考阅卷的教者,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准确审清题意
很显然,我们在审读《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这个文题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词:一是一种声音,二是记忆深处。与此同时,还得搞清楚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这种声音为什么能够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声音,对我的未来成长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这应该是审题的关键。还应该引起每一个考生注意的是,这种声音不是自己发出的,而是别人发出的。
2.明确选材范围
作文的提示语给了我们选材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该选择哪些声音,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声音不仅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它更应该是文章情感的载体。这种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可以是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等有形的声音,当然也可以写一些无形的声音,比如像从心底发出的“我一定能行!”不过还得引起广大考生注意的是,这种声音,可以是中听的,也可以是不中听的;可以是悠扬的,也可以是沉郁的……都应该是选材的范围。
3.突出情感体验
我们说这种声音之所以能够留在记忆深处,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所以把握情感是文章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希望考生能够首先借助于听觉去表现,但是真正出彩的文章并不是从听觉上去表现的,倒是那些真正体现考生情感的文章应该是考场满分作文的一大亮点,比如我们的满分作文中有不少就是从这个角度去立意的,声音只是表达情感的载体。
[满分作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南通市一考生
小区对面是烟草物流公司的仓库,平日里,这里除了每天清晨有一辆大卡车来送货,我就从来没见这里有过人影,只是相信一定有个看门的。
几年前,这里开始传出隐隐约约的笛声。那笛声断断续续,甚至跑调、走音,显然是初学者的水平,一曲《八月桂花香》听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吹笛的何人?无非是看门的,因为他除了看门,还是看门。
不得不佩服看门人的毅力和恒心。清晨,我总会在笛声飘至耳际时苏醒。傍晚,四下里一片宁静时,笛声又会不期而至,或婉转,或高亢,似乎宣告着这个世界只有他的存在。
不知不觉中,笛声与我相伴了几个春秋。自然地,看门人的吹奏水平渐渐提升,难度也相应加大,起初不讲韵律的吹奏逐渐变得有起有伏,抑扬顿挫,像《一条大河》、《茉莉花》、《妈妈的吻》,也能有模有样地吹奏几遍。只是,听久了,总感觉有些腻烦,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更觉得心里窝火,真有跑下楼制止他的冲动。
一年前,一张拆迁公告贴到了烟草物流公司门前。不久,“轰隆隆”的拆迁挖掘声代替了看门人的笛声,飞扬的尘土早将我对笛声的记忆随风散尽。住宅区开始一片片地倒下,又一片片地夷为平地。烟草物流公司也未能幸免,只是它坚持到最后才被推翻。
当物流公司被拆成最后一堵门墙时,拆迁组突然停工了几日。几个月来,难得遇上几天的安宁。那天恰逢双休日,又因为最近的几次考试均稳坐班上第一把交椅,心情甚好,决定自己下厨倒腾几个菜慰劳老爸老妈。正当我忙得欢时,远处突然飘来一阵熟悉的笛声。我忙放下厨具,跑到窗边循声望去,看到的只是孤零零的一堵墙,依旧不见人影,原先的仓库重地已成了废墟一片。还是那支笛子,还是那些曲子,一曲又一曲,一遍又一遍,清脆悦耳,婉转悠扬。与往日不同的是,笛声里多了份凄婉,仿佛在诉说着难言的哀伤和依恋。听着听着,我的眼角湿润了,难道,看门人是用这种方式来作别他的乐土?抑或是用这样的笛声给我作最后的纪念?
猛地,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从未与他谋过面,对他所有的记忆只在那笛声的想象里。我需要去看他一眼吗?终于,我说服了自己——就让记忆里留着一种声音吧,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是夜,竟然梦到了吹笛人——爷爷一般两鬓白发的老人,饱经沧桑却精神矍铄,坐在烟草物流公司门前吹奏着属于他的音乐。醒来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是不敢相信一个素昧谋面的人会入梦的。不知道这个梦是否能与现实重叠,但庆幸有这个梦,让我对悠扬的笛声有了影像的记忆。
如今,烟草物流公司的门墙已成了废墟,那悠扬的笛声也再未响起,可是它却始终在我的耳边回荡,始终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满分揭秘]
文章能够成为一篇满分作文,实至名归,究其原因,我觉得有这样两点:
一、清新的语言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出考生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起初不讲韵律的吹奏逐渐变得有起有伏,抑扬顿挫”,“笛声里多了份凄婉,仿佛在诉说着难言的哀伤和依恋”都能够考出考生的语言功力。
二、深刻的立意
文章虽然写的是一个老人,但是却把他放在拆迁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写,如果不能巧妙地构思和立意,是很难把这样的材料写好的,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考生不仅写出了老人的生活,而且也引发了我们对老人生活的关心。
(荐评老师:崔益林)
[满分作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南通市一考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独自坐在窗前,倾听着水田中那铿锵有力的蛙鸣,宛如在欣赏一首交响曲,撼人心魄。
我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一切仿佛凝固起来,静谧的,幽深的,动听的。
忽然一束灯光出现在水田中,他四处张望着,寻觅着,搜索着。不一会儿,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灯光也不再惊疑不定,此时此刻他俨然一个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他在干什么?难道又有?不会的,我立刻否定了心中的猜疑,继续看着,祈祷着,希望刚才的那个假设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灯光跃动了一下,“他扑上去了!”我的心揪得更紧了。紧接着刚才那优美绝伦的蛙群大合奏没有了,只剩下那杂乱无章而又略带凄凉的蛙鸣。
听着这一切,我的心“咯噔”一下,冷冷的,我的思绪变得凌乱不堪,心潮如滚滚江水开始翻涌奔腾。
从那灯光的迅捷可以看得出刚才那人的举动。我的心也随着他的举动而一次次地揪着,甚至揪得很紧。
结束了,该收场了,灯光离开了,我听到一声声的悲鸣随他而去,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那满脸堆着笑的面庞,以及他那鼓鼓的蛇皮袋。
水田里的“杂光”消失了,四野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不再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场面,只留下那“苟全性命”之蛙对逝去者的哀鸣,似乎在吟诵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欲别故乡难”。
倾听着凄戚的蛙鸣,一股冲动冲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人们就不能坐下来与我一起听蛙鸣吗?难道非要听那蛙痛苦的鸣叫吗?难道还要听那农药带来的痛彻心扉的呻吟吗?难道?
如今,只要还能偶尔听到那稀稀疏疏的蛙鸣声,我总觉得那是世界上最为美妙的音乐,我真心希望那种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铿锵有力”的声音,能够再一次奏响。
[满分揭秘]
这篇考场满分作文,行文如流水,一气呵成,没有空洞的口号,更没有指责形式的说教。究其满分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揭示:
一、高远的立意
这篇作文写的是考生对生活现象的感悟,尽管所选材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但是考生却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心底发出了生活的最强音,的确立意高远。
二、优美的语言
语言是作文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篇考场作文从一开始就引用苏轼的写月名句,一方面点染了一幅夏夜优美的月色图,另一方面为下文作者着力写捕蛙者的举动作铺垫。与此同时,“听取蛙声一片”“欲别故乡难”等句子,都给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文化内涵。
三、细节的刻画
文章中间部分叙写了捕蛙者捕蛙的细节,形象地刻画了捕蛙者肆意放纵的举动,为结尾部分的议论兼抒情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也使文章的感情得以升华。
(荐评老师:崔益林)
[满分作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南通市一考生
“嘟!”外面再次传来清脆的车笛声。我赶忙跑出去,父亲已骑上摩托,正拧着车把,仿佛待发的箭一般兴奋。他今天要送女儿去参加中考。看着眼前的画面,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又奔涌起来……
父亲爱车几乎到了疯狂的境界,虽然只是一辆低价购来的“二手车”。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刚买车的那天,他还扬言要做第二个朱朝辉。看着他两腮上抖动的参差不齐的胡子,我从心底冒出一茬无名之火:一辆破车,嘚瑟什么!几杯酒下肚,父亲满面红光,唱着小曲,赤着臂膊,挥着毛巾,又擦起车来。
从此,这辆“二手车”成了父亲胯下的“乌骓”,跟着他一路走南闯北。然而,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开着车送女儿上学。只要我一有点小毛病,他就自告奋勇地送我上学。可虚荣心极强的我不愿丢这个人。一辆“二手车”又破又旧,尤其那“突突突”的呻吟声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尽管心里千万个不愿意,可还是让父亲的大手托上车。说实话,听那刺耳的“突突”声,简直是一种煎熬。
然而,不多久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彻底再造了我的思想和心性。“他蹒跚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上去”之类的文字似斧凿一般雕刻着我的心灵。我被感动了。我对我那些日子一些幼稚无知的想法和看法感到从未有过的难堪。
啊!车!啊!父亲!
抚摸“二手车”,那苍老的身躯,倾听它疲惫的喘息,我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这哪里是车的声音,这分明是一个父亲在大口喘着气。它让我听到了一个父亲的铮铮铁骨松动的声音,听到了一个父亲过生活的呐喊,听到了一个父亲心海中不息的浪声。父亲老了,可为了生活他没有停止过奔波,就像那辆老车。
“走啦,走啦,要迟到了。”老车再次发出那样的声音,可是我不止一次感觉到那种声音背后所传递的父爱……我一跃而上,一路上风和日丽。
“进考场吧!一会儿爸爸还在这儿等你!”
看着爸爸骑车远去的背影,听着那不知听过多少次的老车的声音,我转过身,径直朝考场奔去……
有一种声音,那便是我们家我爸的那辆“二手车”所发出的声音,始终挥之不去,始终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满分揭秘]
俗话说“来自生活的才是最为真实的”,这篇考场作文之所以能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应该说最大的亮点不外乎这样两点:
一、选材生活化
读罢行文,不禁为考生记忆中的那辆“二手车”被考生赋予了这么深沉的情感而拍手叫绝,更让我们为之称道的是那辆“二手车”所发出的声音,留给考生深深的印记。
二、情感真实化
文章虽然写的是一辆车,但是表达的却是对父亲深深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文章尽管用不少笔墨写了“二手车”,但是承载的却是对父亲的感情。
(荐评老师:崔益林)
[满分作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南通市一考生
我爸是个老顽童,他对电视的热爱可不低于我。从最经典的新闻联播,到最近流行的中国梦想秀、中国达人秀,再到热播的电视剧,他都不愿错过。自然啦,电视争夺战在我家也是屡见不鲜喽。
然而最近,正值复习阶段,我一头扎在课本里,天天都要复习到很晚。那从牙缝儿里挤出来的休息时间,也是比金子还要宝贵了。
“嘭!”标志性的甩门声加上拖鞋踢在地上的声音,老爸回来了。
“闺女,老爸看新闻了,你好好复习你的啊,呵呵,就别想着抢我电视了啊。”老爸话音刚落,新闻联播那经典的“噔噔噔噔噔噔”就响起来了。
“爸!”我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中那道难题,指了指那钟上越来越接近11的时针,“你知道我要复习啊,那你看电视就不怕影响我复习效率?本来睡眠时间就没多少!真是的。”
我嘟囔着继续解我那难题去了。老爸怔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办好。
“快关了快关了,让闺女好好复习。”妈妈跑过来把电视关了,“你就去休息吧!正好你也补补觉啊。”
我有点后悔了。话是不是撂得有点过了?爸爸这么个电视迷,怎能让他忍个将近二十天不碰电视啊?
可我没想到的是,几天下来,老爸真的没再碰电视,可是老爸眼睛上的黑眼圈越来越重了。问他,他总笑呵呵地说,人老了,不行了,黑眼圈重正常的,你看咱隔壁那老大爷,啧啧,那整个儿一大熊猫嘿!我虽然不太相信,可也不能再说些什么。
直到一天深夜,我被我爸那经典的咳痰声吵醒。
昏暗的光线下,电视开着静音,老爸把脸贴近电视,死死地盯着字幕……看到精彩处,老爸想笑却又憋着,发出细微的“噗噗”声。这种声音,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的眼眶湿润了……你们试过吗,这样看电视会有多累、多痛苦呢?
原来是我,一步步,把爸爸逼向衰老的啊!
“老爸!”爸爸听到我的声音,不知所措地回过头尴尬地笑,“爸你真是的,都这么晚了,看什么电视啊!”
“可是……”爸爸有些惊讶。
“别可是啦,我才不要隔壁那老大爷指着你,跟他孙子说,你看隔壁那个啊,年纪没我大,黑眼圈比我还重啊,熊猫极品啊。”
爸爸乐了:“行!听我闺女的!”
那强忍着笑的“噗噗”声,和静音模式下电视的“嗡嗡”声,一直留在我记忆深处,就是这种声音,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伟大的爱。
[满分揭秘]
文章能够脱颖而出,我觉得有这样两点:
一、以小见大
读罢文章,觉得文章中的父亲尽管有些滑稽可笑,但是却让人笑得有些心酸,视电视如命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学习毅然选择委屈自己,所写事情虽小,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二、感情真挚
习作者善于挖掘身边小事,传递浓浓亲情,着实可见其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篇3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简析】
这个作文题要求写一种声音。这声音可以是人的歌声、吆喝声、说话声,也可以是动物的叫声,还可以是音乐声、雨声、轮船鸣笛声等。“在记忆深处”暗示了作文的主旨:所写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很难忘。另外,题目中“一种”这个限制也不可忽略,不能写成多种声音。
【课堂佳作】
我是在爸妈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总是提醒我该添减衣服了,该做作业了,该关电视了,该起床了。
小时候,觉得他们的提醒没什么不正常,可是渐渐地我烦了。看电视正看到精彩处。他们唠叨让我关电视去睡觉。我忍无可忍,就冲他们大声喊:“我知道什么时候睡觉,不用你们提醒!”看着爸爸妈妈无奈地离开,我余怒未消。看电视的兴致都被那一句句唠叨冲散了。我气呼呼地关电视,气呼呼地睡觉,心里满是埋怨……
虽然那之后爸妈提醒我时变得小心翼翼,但我仍觉得烦,心想:什么时候你们才能不在我耳边嚷嚷啊?
有一天,家里出了一桩意外的事,钱一下子被用光了。爸爸妈妈坐在屋子里一声不响。我害怕极了,极力想调节气氛,却最终也没能让他们展开紧皱的眉头。
第二天,就在我打算开电视的时候,妈妈说话了,还以为她又要唠叨我“光看电视不学习”了,没想到她说:“颖颖,我和你爸准备到广州去打工了,你在家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弟弟。”妈妈从来没有这么严肃地对我说过话。我一下子愣住了,再也没心思看电视了。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趁我和弟弟还在睡梦中,坐早班车到广州去了。
从那天起,我放学就回家做饭,照顾弟弟。渐渐地,我发现弟弟也爱守着电视,连吃饭也磨磨蹭蹭的,就开始训斥他:“把电视关了,好好吃饭!”终于有一天,弟弟皱着眉头对我嚷:“我讨厌你,啰里啰唆,烦死了!”
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不知不觉中扮演了家长的角色。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妈妈的那些唠叨里,有责任,有爱,有浓浓的亲情。此时,我多么想让爸爸妈妈再在我身边唠叨几句,原来,我是如此依赖那种唠叨的声音。可是这要等到寒假了。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啊!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明天早上醒来,你们就坐在我床头唠叨:“该起床了……”
【推荐理由】
怍者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手法,表达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和爱。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材,内容亲切,有生活气息。
(高金萍/荐评)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篇4
平阴二中 马新悦
寻寻觅觅。
终于推开老屋的门,空气中扑鼻而来腐朽的味道,像往事吐出的叹息。
冷冷清清。
踱到熟悉的朱红色的木桌前,缓缓地握紧那冰冷的抽屉的铁环,轻轻一拉 “吱----”泪如泉涌。
“吱----”童年午后暖的黏人的阳光洒在外婆清澈澈的玻璃窗上,为坐在床沿上的外婆留下了无数温暖,连那拉抽屉的声音也像挂了糖霜的蜜饯。“妮儿哎,快过来尝尝外婆给你留的好吃的哟。”不等外婆唤,我早已站在桌前乖乖受赏了,那木头之间沉重的摩擦声,就是对我的最得令的召唤。我流着口水看着外婆生着猖獗皱纹的手在抽屉里变戏法似的拿出果冻,饼干,虾条,山枣„„那些童年我钟爱的零食。
外婆总会一脸慈爱的看着狼吞虎咽的我,我被盯着不好意思,停下嘴,拿出一个小山枣“外婆,吃。”外婆摆摆手,抚抚鬓边的发丝,笑着说:"外婆牙不好,妮儿吃。”我便心安理得的缩回手,外婆手拿着硕大的芭蕉扇,在我身边一边轻轻摇晃,一边心疼的说:“妮儿,慢点吃,慢点吃,没人抢。”
童年特有的暖人的味道,和着长长低低的“吱---吱---”声,浅浅的融进了时光摇呀摇,摇长了我的影子,摇白了外婆的黑发。
我上小学了,可依旧在外婆的臂弯下成长,奔跑在熟悉的外婆的小院里。只是物是人非。外婆老了,再也没有力气为我摘树上的大红枣,再也不能为我跑到商铺买零食了。可那“吱---吱---”声却依然伴随着我。每每我收拾好去上学,总会先走到外婆身边,抓起她的手说:“外婆,我去上学了,在家多加小心呀!”外婆便抬起头,对我笑:“好哎,好哎,欸?你先等会。”她定会伸出瘦骨如柴的手摸索到木桌的抽屉上,用力一拉“吱---”“妮儿,给你,出门在外,多多少少要有钱在身上。妮儿,拿着。”我不接,她便硬塞在我的口袋里,嘴里还说着:“怎么不听话,小时候可不这样啊。”我强忍着泪水,把钱紧紧地握在手心里,阳光的照耀下外婆的银发却依旧刺痛了我的双眼。
从我三岁到小学毕业,我生活在与外婆的世界里,我在她慈爱的年代里接受了她最美好的爱,我以为我可以用她爱我的加倍去爱她。可是,这却成为我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奢望„„
外婆患病了,肾积水,糖尿病,白内障。我无法体会外婆是如何在病魔的折磨下笑着撑到最后的。去年暑假,外婆病重,全家人赶来围在她身边。躺在被子里的外婆好小,脸色苍白如纸,我坐在床边紧紧地握着外婆的手,她一句话也不说,浑浊的眼死死地盯着我,像把我刻进心里。我无法想象失去外婆的生活,眼泪啪啪的砸在地上。外婆竟想给我擦眼泪,她像是了很大的劲抬起手,却也没有完成,挣扎着放下。为了不让她难受,我转过身去。外婆突然“呜呜”的说什么,全家人紧张的看着她。只见她使足了劲,将手欲坠欲落的扒向旁边的桌子,着急的摸索在抽屉上,外婆终于找到了铁环,手下坠将抽屉拽开,嘴里含糊不清的说:“妮„妮儿„钱„钱„”我嚎啕大哭,外婆是以为我走,给我准备钱啊!我扑在外婆身上,她仍不放手,依然试图使劲拽开“吱-----”
那声音像童年的歌谣为外婆打开了一扇门,可未到一半,外婆的手便死死的垂下了。天---暗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外婆走了。
她终究没有拉开那拉了一半的抽屉,那响了一半的“吱------”声,送走了她清贫却伟大的一生,也携走了我的思念和无尽的悔意。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篇5
有一种声音在我的记忆深处,小学老师提醒我要以诚待人的原则。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就是这件事情提醒我诚信待人。
小学三年级时,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总是能拿95分以上。那天,数学老师对我们说:“明天要进行单元测验,请大家复习好。”请问数学老师的话,暗自高兴:太好了,这不是我一直期盼的考试吗?只要考好了,爸爸就会奖励我一辆山地自行车 。于是,回到家做完作业。开始为我期待已久的山地自行车开始复习。我复习到九点准备睡觉,以最好的精力去迎接考试。
第二天清晨,我吃完早饭,赶紧以最快的速度去学校。到了学校,开始早读。早读完了,只见数学老师拿着一叠厚厚的试卷。
接着数学老师说:“请同学们把有关资料收起来,准备考试。”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做着做着就遇到了一道难题,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好像记起来在练习册里有这道题目。“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请大家检查好试卷。”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偷偷的把答案抄在了试卷上。
几天后,试卷发下来后,试卷100分。同学们又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回家的路上,内心深处的声音却在不停的指责我。我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师。
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原谅了我告诉我以后要诚信,不能欺骗自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篇6
聆听濠河水声
我爱静静坐在濠河边聆听南通的水声。濠河的水声是独特的,它不同于黄河的轰鸣,不同于山泉的雀跃,水声悠悠,仿佛静好的岁月。她温柔地流淌着,清丽的水声如同深闺里的小家碧玉,静静地从你身边走过,不愿惊扰谁。那般柔和的水声总是能抚慰我烦躁不安的心灵,让我沉静下来,看云卷云舒,雁来雁往。我静静地聆听着濠河的水声,似乎听见了南通从历史的长河中款款走来的脚步声,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人要有一份平和的心境。
聆听窗外雨声
我爱靠在窗边聆听南通的雨声。那雨声总是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拜访我,伴着朦胧的微光,轻轻地叩击我的窗。她总是丝丝缕缕的,声音清亮而欢愉。她击打在对面翘起的屋檐上,击打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击打在路人的油纸伞上。那时,她就会陪我沉思,陪我度过一个个孤单的夜晚。她像一位知心朋友,轻轻走进了我的心扉。
聆听小巷人声
“要买白兰花吗?”儿时居住的小巷,清晨时总是萦绕着这句叫卖声。声音脆脆的,糯糯的,不知不觉中沉淀在我的心底,难以忘怀。又忆起那《牡丹亭》中凄凄切切的吟唱,那婉转悠长的声音,瞬间就将我拉进了一个属于南通人的梦幻世界。在那儿,我听见了南通人的肺腑之声,那是对文化的热爱之声,是对美好感情的珍惜之声,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声。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2 篇7
不知哪一天,流浪狗出现在我们住的院子里,它是一只成年的狗,个头不大,长长的黄毛像瀑布一样贴在身上。
那时我还小,见到狗就想过去摸一摸,可流浪狗非但没有接受我的抚摩,反而龇着牙,凶狠地沖着我吠叫,我拔腿就朝妈妈跑去,边跑边大喊:“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喊声,连忙跑过来。我赶紧搂紧妈妈的双腿。但那只流浪狗一见着妈妈,就收回了刚才凶狠的嘴脸,摇着尾巴慢悠悠地走到我们面前,脸上还露出一副可怜相。妈妈领我回家,它也跟过来。妈妈随即从地上抓起一粒石子,朝它扔去,它才垂头丧气地夹着尾巴溜走了。
之后,听妈妈说,流浪狗躲到了对面楼层阳台与地面的缝隙间,就看不见了。
半个多月后,从那个缝隙里钻出了两只可爱的小白狗,有一只耳朵边还黄黄的,它俩一起在草木枯萎的土地上嬉戏玩耍。两个小家伙,时而追逐奔跑,时而翻滚打闹,时而咬咬尾巴,时而拽拽小草,玩得不亦乐乎!它们不会是那只流浪狗的孩子吧?
果然,不一会儿,那只流浪狗也从缝隙里钻出来,只见它轻柔地走到两只小狗的身边,俯下身子为它们梳理毛发。如果有人路过,流浪狗就轻轻地用嘴把两只小狗拱进窝里。
这样,流浪狗先前的举动就可以原谅了。它为什么追我?是怕我发现它有两只可爱的小崽子,怕我抢走它的孩子们。它为什么对妈妈摇尾巴?是想让妈妈给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怕自己营养不良而没有充足的奶水哺乳孩子。
原来这是一场误会,是我错怪了流浪狗。
“汪汪、汪汪……”我家的小狗又冲我叫喊了。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只流浪狗凶狠的叫声,但这声音中蕴含的那份母爱,将被我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
对比点评
与典范作品相比,本文作者也选取生活中的声音来入文,表达“母爱”的主题,颇具新意。这种声音不是来自天籁,也不是源自人声,而是来自一只流浪狗的凶狠的叫声。流浪狗凶狠的叫声中,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是一种“母爱”,是作者误会它了。难怪,这种声音留在作者的记忆深处了。文章首尾“汪汪”声呼应,中间插入流浪狗的故事,有如电影的回忆转场画面一样。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篇8
“爷爷,你准备吃什么啊?你吃啥我吃啥。”我无聊的坐在桌子旁“我吃面条,你吃吗”爷爷耐心的问。我心想:“什么呀,面条有什么好吃的,清汤寡水。“我不耐烦的丢了一句:“不吃,不吃。”“你不吃,我可不给你带了啊。”爷爷说着转身慢悠悠的拄着拐杖走了。
爷爷向来有这个习惯,午觉后就要出去溜达顺便再吃点。
我独自在家,等了半天,爷爷的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越来越大。只见爷爷手中提着冒着热气的袋子。爷爷口中哈着气,耳朵通红,问我:“瑄子,你吃不吃,我给你带回来了。”
我犹豫着,望着袋子里的面条,点了点头。爷爷笑了,变向碗中盛着面条,边对我说:“你呀,我就知道你肯定要吃。”
我幸福的吃下了面条特别香。
就这样,我每天下午都会听到爷爷的声音:“瑄子,你吃不吃,我给你带。”于是,这声音深深地回响在我的记忆深处。
有时,爷爷还会亲自下厨,那味道更美更香。
可等我上了小学后,这深藏在我记忆深处的声音,也渐渐模糊了。我很少回家看爷爷,也吃不到他亲手做的面条了。
不久,爷爷就因为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要拆迁而病了。住院后,我常在星期五晚上陪爷爷。我拿着新买的五彩缤纷的橡皮泥,用最鲜艳的红色橡皮泥,切成了一条条,放在小盘子里,又切了一些“绿色的”咸菜放在一边,做成了一碗面。
我做完后,小心翼翼的端起了盘子,端到爷爷面前,得意洋洋的问:“爷爷,你吃吗?我亲手做的面条哟!”爷爷嘴巴微微张开,想要说些什么,却没说出来,便只是稍稍的扬起了嘴角,笑了。
这时,我心头颤了一下,又想到了那个回响在记忆深处的声音:“瑄子,你吃不?爷爷给你带回来。”我不禁想问:“爷爷,你能再问问我吗?我一定会回答‘好,我一定要吃。’”
后来,爷爷没能抵抗过病魔,去往天堂。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 篇9
第二天,我们就学习了吆喝。学习了怎么吆喝,什么是吆喝,最后我们听了记者萧乾笔下写的种种吆喝:有卖炸糕的,卖馄饨的,卖早点的;还有算卦的,卖萝卜的等等。
“大米粥呀,油炸果(鬼)。”
“馄饨喂--开锅!”
“硬面--饽饽!”
“行好的--老爷--太(哎)太”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冰棍儿--三分啦”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优秀散文 篇10
以前,在我的印象中,蝉鸣,是忙碌的旋律,是嘈杂的调子。正如我每天面对的茫茫题海和老师、家长的句句教诲,每天在我的耳际萦绕不断。这蝉鸣,扰的我无所适从,难以清净。
偶然一次,我在书上看到了蝉的一生:它们在地底下一动不动地等待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最终冲破土层的束缚,却只有短短两周的寿命!看到这些,我不仅感到震惊,还感到感动。我无法想象它们在地下的生活是怎样的。或许四周的黑暗与沉寂让它们感到恐惧吧?或许不吃不喝,一动不动的等待让它们感到无助吧?我不得而知。但从那天起,我开始盼望听到入夏以后的第一声蝉鸣。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它们将度过短暂却灿烂的生命。我多希望它们多叫一天,在多叫一天。
盛夏,我伴着骄阳和蝉鸣奋笔疾书。做题间隙,搁下笔,冲一杯清茶,重新思索夏日里的蝉鸣。
清茶升腾的香气搅和在蝉鸣的噪声里,于是我想起虞世南咏蝉的小诗:“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这清高之语,这孤傲之情,不正道出了蝉鸣远播的原因吗?正如那片清茶在透明的玻璃杯中上下翻舞,肆意张扬着自己的一抹清香,传播着承载文化的气息。这也许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的另一种诠释吧!
蝉用生命歌唱,也使我明白了:清闲、安逸绝不是我的喜好、我的归属、我的追求、我的梦想。一个真实的今天才是我应该竭尽全力而为之的客观事实,努力学习、乐观生活才是我面前的正确选择!至此,我明白了老师与父母的谆谆教诲。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 篇11
管雯欣 2018.8
夜晚,走在流水潺潺的堤坝边,轻风徐徐,树阴婆娑,脚边的草丛里传来滋滋的虫鸣,万赖洇湿着迷雾,安然地入梦了。
有一种声音,回响在儿时记忆的海里,那是深夜窗前的蛙声。夏天的傍晚一场大雨过后,妈妈打开窗子,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散发着艾草的幽香,周身的闷热顿时消散,小河里传来一声声蛙叫,有节奏地一阵接一阵,妈妈说这是小河的奏鸣曲,想象着它们引亢高歌的样子,我慢慢沉浸在梦乡之中。这声音回响在我的梦里,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有一种声音,回响在记忆的深处。当我还沉浸在睡梦中,耳边传来妈妈的轻声呼唤:“姑娘,姑娘,起床了,六点了,吃饭了,上学了,姑娘……“这声音温柔而又舒缓,让我逐渐张开惺忪的双眼,舒畅地伸展着腰身,去寻找那张微笑的面孔,一轱辘爬起来,开始了新的一天。这种声音回响在儿时的每一个清晨,伴着我迎接以后每一个初升的太阳。
有一种声音回响在记忆的深处,是催我上进的动力,是我自信的源泉。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手扶着眼镜走上讲台。”上课之前我给大家读一篇文章,它是我班的小才女欣欣的作品……“当我自然而然的心声,又一次被语文老师看中时,心中的小窃喜便油然而生。在英语课上,当长发飘飘的英语老师从我身边擦过,她回眸一笑对着我:“小美女,你学会了吗?”我一惊,“老师,会了!”……这些声音伴随着我,走进少年,让我时时绽放着精彩。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 篇12
有一种声音,总是在记忆深处萦绕不绝;有一种情感,总是在心灵天空氤氲盘旋……
———题记
又一次雨夜惊雷,又一次习惯性转向床里,却发现里面空荡荡的。倏忽间,我恍然记起,你早已不在。孤独与惆怅阵阵袭来,我静静地望向窗外,雷很大,神思却飘渺起来,恍恍惚惚又追忆到夜雨雷电歇,你清歌伴眠的时分。
记忆深处,幼时的我是极怕雷的。雷声在漆黑的夜空滚滚而过,如千百军马呼啸,鼓声齐作,似乎就在头顶上,悬而未悬,狰狞地撕破夜的黑,留下一闪即逝的余白,晃花眼睛。
每次打雷我的全身都似乎被雷蛹似的缚住,心跟着雷声一起颤抖,猛烈撞击着胸膛,深深的恐惧狂炽着我的心,翻来覆去都无法摆脱。
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使劲往你身上贴,让你那柔软的身躯紧挨着我。而你,常常是浅眠着的。察觉到我的动静,立即醒了过来,你的臂膀紧紧环住着我,轻轻拍打我的脊背,一下又一下,轻轻地,缓缓地温柔不尽。我那时却是有些傻,总是认为你也会怕雷的,于是便急急地想保护你,颤抖着用胳膊环住你微胖的身躯,一分一分加深直到再也用不上劲。
这时你便唱起歌来,那声音真是好听啊,像是寂寂江面一只乌篷船轻轻晃开月色银辉,像是深夜一枝沉睡的海棠幽美,忽近忽远,忽高忽低,轻揉和煦,暖人心。我渐渐安定下来,细细的听着你的歌声,“三月的桃花散……”一声轻柔的尾音,真的引我进入那三月芳菲,草长莺飞,桃花着雨,淡淡烟笼的时光。我环着你的臂膀渐渐松耷下来,眼皮重重地合上去,耳畔你的唱声依然萦绕,渐渐淡远飘渺不可寻。
雷声依旧那么响,闷闷的像是不平这世间,却已经完全被屏蔽在了你的轻声哼唱里,我总是昏昏沉沉,感受你的拍打渐渐缓下来,轻下来,带着厚茧的手掌摩挲过我的皮肤,就像那歌声一样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温柔。
你轻轻哼唱,任凭风雨凌虐,雷声怖人,照亮何方,我的心总是能安定下来。我试着给自己唱那些歌,试图平静,却丝毫没有效力。那歌声真的有魔力吗?我从前不知道,现在却明白了,是你用歌声筑起了一座墙啊,真正暖人的是你心中风雨不侵的关怀啊。
雷声又来了,你在何方呢,唯有那记忆里的歌声绵长的飘来,抚慰我的心,告诉我,你从未离开我半分。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的抒情散文 篇13
那天早上,白雪纷飞。
快七点了,天空还是墨一样的黑。雪花一点一点的落,几个小时,终于盖住了路面,很厚的一层;路口时有被风推起的雪岭子,走一步,雪就到了膝盖,还不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上班族上学族就这样走着,我也是。
母亲决定亲自送我上学。母亲在我的旁边,我们走在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但很快就没有了。马路上,车辆缓缓地驶过,小心地躲避着随时会滑倒的行人。
看了一眼手表,母亲说我们要快一些了。突然,我好像踩到了什么,身体开始左右摇晃。此时,又有一小波学生通过,我与母亲也随之被分开。我努力使自己保持平衡,但身上的负重又像一双无形的手把我向下拉,就这样挣扎了一会儿,我彻底失了重心,倒了下去。
我原以为我会倒在雪地里,然后在母亲的帮助下爬出去。但是,在我将要倒下的那一刻,一阵“噗”的声音响起,倒下之后,我并没有掉入雪中,而是坐在了什么东西上,起身一看,竟是母亲的腿。她扑倒在冰凉的雪地里,全身上下也落上了许多冻得像沙粒一样硬的雪块子,口罩里也进去了一些。她倒在雪中,几乎连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连忙把她扶起,给她除去身上的雪。
雪花落下去,也是沙沙的声音。我们继续前行。
路上,我对母亲说:“雪那么厚,你大可以不必这样,我自己爬起来就是了。”母亲听完后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我衣服上的一个小洞。我忽然明白:假如那时我倒了下去,很有可能被雪下的石头划伤脸,正是因为母亲那奋力一扑,我仅仅是划破衣服而已。我问她,你怎么知道那里有石头?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我哪知道。她并不知道哪里有石头,只是本能的觉得,不能让我摔到地上……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随笔】推荐阅读: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08-23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范文08-12
初三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09-13
记忆深处的声音06-30
那记忆深处的声音作文12-23
记忆深处的声音650字优秀12-11
有一种声音来自心底作文08-08
有一种声音周记500字09-26
有一种声音作文900字12-18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800字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