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2025-01-0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精选14篇)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1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一、目的要求

口头语言表达是领导干部履行领导职责的重要手段,是创造型、开拓型的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已经成为了人们评判领导干部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旨在提升领导干部口头语言表达的实际能力,帮助领导干部更好地运用口才来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好工作,完成领导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学习书目

樊泳湄主编:《普通话与口才训练》。

三、学习时数

安排20周,每周7学时,教学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面授辅导20学时,辅导4学时,学员自学26学时,平时作业20学时。

四、教学安排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时安排,本门课程分五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

(一)学习时数:10学时(1-3周)

(二)学习内容:上编 普通话训练

第一章 普通话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普通话的含义及其特点;领导干部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普通话语音基础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把握。

第二章 普通话声母、韵母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普通话声母训练;普通话韵母训练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声调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声调介绍;声调发音;声调训练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训练。

第四章 正音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普通话与云南方言的差异;声母辨正;韵母辨正;普通话音变;云南方言词汇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训练。

第五章 普通话朗读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普通话朗读技巧;语调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的训练。

(三)学习重点:

1、《汉语拼音方案》;

2、声母训练;

3、普通话韵母训练;

4、声母辨正;

5、韵母辩正。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4学时;自学、作业17学时。

(五)作业题:

1、教材第32页练习题1。

2、教材第40页的练习题2。

第二单元

(一)学习时数:35学时(4-6周)

(二)学习内容:中编 领导干部口才训练

第六章 领导干部口才表达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语言表达的特点;提高领导干部口才表达的基本途径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第七章 领导干部口才与思维

学习目的和要求:形象思维、比较思维、逆向思维在口才中的应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八章 领导干部口才基本技巧

学习目的和要求:口才话题选择;口才集中性;口才得体性;口才

应变性。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九章 领导干部口才与领导工作

学习目的和要求:同上级领导交谈的语言艺术;同下属交谈的语言艺术;领导干部谈判的语言艺术。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十章 领导干部常用口才艺术

学习目的和要求:说服、赞扬、批评、激励、拒绝艺术。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三)学习重点:

1、领导干部语言表达的特点;

2、形象思维、比较思维、逆向思维在口才中的应用;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口才话题选择的技巧;

5、同上级领导交谈的基本准则;

6、领导干部语言谈判的技巧;

7、说服是技巧;

8、赞扬下属的原则和技巧;

9、批评下属的技巧、10、激励的技巧;

11、拒绝他人请求的方法。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8学时;自学、作业17学时。

(五)作业题:

1、领导干部口头语言表达为何要体现准确性?

2、教材第110页训练题一。

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要走出哪些误区?

4、怎样选择与听众有共同性的话题?

5、什么是口才的得体性?

6、教材第140页训练题一、二。

7、倾听的技巧有哪些?

8、教材第168页训练题一。

9、批评的语言艺术有哪些?

10、语言激励有何作用?其技巧有哪些?

11、教材第198页训练题一。

第三单元

(一)学习时数:35学时(7-10周)。

(二)学习内容:下编 领导干部演讲训练

第十一章领导干部演讲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演讲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领导干部演讲的特点;领导干部演讲的准备过程。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十二章领导干部演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学习目的和要求: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缺乏针对性;缺乏表达的准确性和通俗性;缺乏表达的简洁性和形象性; 缺乏演与讲的技巧; 缺乏必要的准备。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十三章即兴演讲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即兴演讲的特点和思维;即兴演讲的准备;即兴演讲的构思;即兴演讲的要求;即兴演讲的技巧运用。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十四章领导干部工作演讲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竟职演讲;就职演讲;述职演讲;离职演讲。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第十五章领导干部礼仪演讲训练

学习目的和要求:欢迎演讲 欢送演讲;开幕式演讲 闭幕式演讲;答谢演讲祝贺演讲。

考核目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训练。

(三)学习重点:

1、演讲的准备过程;

2、领导干部演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3、即兴演讲的构思;

4、即兴演讲的技巧运用;

5、竟职演讲训练;

6、就职演讲训练;

7、述职演讲的注意事项;

8、离职演讲的特点;

9、欢迎演讲 欢送演讲训练;

10、开幕式演讲 闭幕式演讲训练;

11、祝贺演讲的特点及其要求。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8学时;自学、作业17学时。

(五)作业题:

1、演讲的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2、演讲为何要做好精神准备?

3、教材第217页训练题。

4、怎样做到演讲的针对性?

5、怎样做到演讲的简洁性?

6、教材第240页训练题。

7、即兴演讲有何技巧?

8、竟聘演讲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9、教材第257页训练题。

10、教材第289页训练题一、二、三、四。

11、教材第316页训练题一、二、三。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2

1 足球教学现状

1.1 模式老旧

当前国内足球教学模式略过老旧。在足球课堂教学过程中, 足球老师太过注重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而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这样陈旧的足球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思考与探索足球方面的技术有着约束,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1.2 内容单调

国内关于足球训练和教学在技术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不少内容是先教导足球的基本技术, 后面才会教足球的基本战术, 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不合理问题。根据对足球训练员的分析来看, 大多数足球队员都是认为在足球教学课堂上会有很多时间踢球并进行比赛, 在比赛中实地磨练自己的球技并自我展现。而对于当前足球教学这种以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为主要课堂内容的模式, 让足球员不停地机械性重复一些单一的足球动作, 使他们易丧失主动学习兴趣, 甚至出现厌学心理。

1.3 基础水平不同

大多数足球运动员各自在足球训练之前所接触的足球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同等, 使得他们足球水平各有差异, 因此学生想要学习的形式也就略显不同。

比如, 对于水平较低的人员而言, 他们更希望可以先从足球技术基础课程开始, 以此实现提高自身足球基础技术方面水平并巩固好基础。而对于足球水平还不错的人群而言, 更希望在技能加强上有所领悟, 从而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也就给足球训练人员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方面产生不利因素, 把教学内容安排简单或教学内容安排复杂一些都会对部分足球运动员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教学与任务

2.1 足球教学

足球是众多体育运动的一种, 其训练方法也与其他体育运动相同, 都可以分为教学与训练这两大部分, 对于足球的教学是要求对足球知识以及技术、战术等足球专业知识的讲解。对于足球的训练则是侧重实践, 即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一个转化过程, 同时实现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 更为熟练的掌握足球场上的竞技技能。由于体育教学的共性, 足球的教学与训练这两方面一样没用明确的分界线, 这也就要求足球教练、运动员二者之间对教学与训练从整体出发进行合理统筹与安排, 这个过程中要着重把握训练的任务与训练手段这两个方面。

2.2 运动任务

对足球运动员而言,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其运动发展需要的品质与敬业精神, 其次才是运动技能、平衡力、竞技能力等专业技项方面的提升。当然还需要对足球知识有着全面的了解, 维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以及对于足球运动高度训练过程中自觉性与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等等。这些训练的具体任务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性的训练。而对于以上这些内容所采用的教学训练手段是各种各样的, 都要根据运动员本身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训练任务的基础上选择使用, 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促使其运动员综合实力快速增强。

3 训练任务安排与措施

3.1 系统性安排任务

对于足球教学具体的训练任务需要明确的目标, 对训练任务有一个系统的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运动员的训练合理安排进行准确掌握。比如正脚背颠球这项运动, 在对其教学时就可以给运动员设置一个目标, 教练就可以要求运动员正脚背颠球这个动作一个星期后要超过50个或者60个等等。这样给予运动员一个清晰的努力目标, 调动其运动的积极性。教练在对其做系统的安排时也不要忘记短期任务务必要与长期目标相协调统一, 毕竟长期目标是靠一系列短期任务不断累积最终达到的, 仅仅只有短期任务会使运动员没有奋斗的方向, 学习兴趣易丧失。而只有长期目标会让运动员在短期之内一直不能达标从而引发消极情绪, 信心易下降。因此足球教练在安排任务时要做到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相互结合, 通过短期任务的积累一步一步实现长期目标。

3.2 合理性设置任务

教练在对运动员训练任务设置目标时, 一定要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个具有可实现性的目标,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以及激发运动员达到标准的欲望。

比如足球教练在训练正脚背颠球时, 随意的设置一个目标, 一周后只要求达到10个、15个等等, 教学盲目进行以及按照照本宣科的老旧模式进行, 这样会让运动员的训练也不具备应有的严谨性, 训练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最终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样的目标设置也忽略了运动员自身的能力, 过于容易达到的目标使运动员少了努力奋斗的成就感。因此, 在对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过程中要结合运动员的身心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战术的因素等等, 做到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既不要让目标过于轻易地实现, 也不要设置出不具有实现性的目标。

3.3 区别对待个体与集体任务

面对个体与集体这两种任务, 要做到区别对待, 只有个体之间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促使集体力量不断凝聚增强。比如,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对个体与集体两种目标要明确的区分开, 对于需要多个个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运动, 这里面的每个运动员都是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并带着属于自己的分工, 教练要不断给运动员灌输集体意识、团队合作。而对于个体训练时, 就要根据这个运动员自身的各项运动实力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做出针对性训练, 设置合理的运动计划方案在不断提升运动员的专长时也不要忽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全局的基础上对集体与个体任务进行区别对待, 才能取得更好的足球训练效果。

4 手段运动及注意事项

4.1 训练针对性

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要针对性的对待不同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等等。比如, 在面对一些超过15岁的运动员, 教练就可以让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或者同样是大负荷的无氧耐力训练。这是根据超过15岁的运动员, 身体各方面已经能够适应这方面的大负荷训练, 而对于低于15岁的运动员, 身体各方面还不适合过多进行这些大负荷训练。对待不同的对象与教学内容等, 教练针对性进行训练, 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达到训练的目的。概而言之, 训练针对性就是要充分体现出一种训练的分层和因材施教。只有根据不同运动员自身的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才能保证他们能够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自我的足球技能。

4.2 训练灵活性

在足球训练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实施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时, 总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干扰, 这也就要求教练在此过程中要懂得灵活变通。

比如, 运动员是一些足球初学者, 教练长时间教导初学者脚内侧传球这项运动, 就会让运动员产生学习的怠慢情绪, 丧失积极性。除了运动员自身的情绪还有一些天气、场地等条件也会影响到一些教学方案的施行。若教练对这些足球初学者设置一个游戏环境, 根据这些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让其训练20 min或15 min等时间后进行分组比赛, 让运动员在训练时有一种紧迫感与时间紧张感, 训练时才更能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又比如足球教练在教导运动员射球时, 为了让运动员提高准确性以及命中率, 可以采取实践性启发教学方法, 给运动员实地做出示范动作, 再让运动员亲自进行射门的动作, 在运动员实践过程中给予讲解或旁边再次示范, 让运动员有一个更直观清晰的感觉。从而教练同时在一旁启发运动员通过射球前后动作的不断对比, 对力度、距离、速度、发力时间等等规律的把握, 更好完成这个动作,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象灵活地使用教学手段。

4.3 训练实效性

运动员对于足球的技术掌握程度影响着战术组织与实现, 因而足球教练要采取实效性的训练模式。比如, 当今足球运动逐渐有向全攻全守打法的这种倾向深入发展, 也就使得其对运动员战术性要求提高很多, 而现在某些教练在教导运动员的过程中因个人爱好方面的因素存在部分花哨、华而不实的技术动作, 实用性不高。如果教练更注重足球技术运用的目的性, 剔除其中一些不必要的动作, 保持训练的实效性, 才能更快提高队伍的整体效率, 让运动员全面掌握各类足球专业知识与技能战术, 把运动员的个人技能与对于的整体要求相结合训练, 提升队伍的技术运用实际效果。

5 结语

当前国内的体育运动中的足球运动教学还在不断发展中, 足球教学者应该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统筹安排运动员的具体任务, 设置清晰适当的任务目标, 有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地进行教学任务, 促使运动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面提高足球教学训练水平。

摘要:教学过程中对足球训练任务的合理安排与恰当的教学手段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 更全面提升其技术水平。该文对足球的教学任务与运动员的具体作为作了简要分析, 同时谈论足球训练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安排与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足球教学,安排任务,措施

参考文献

[1]孙航.论足球教学训练任务安排与手段运用[J].品牌, 2014 (2) :52.

[2]龙军.浅析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1 (36) :281.

[3]邓琰炳.论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原则[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 :152-153.

[4]阮奎.论足球游戏在大学生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6) :189-190.

[5]丁淑健.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部分教练员指导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3

关键词:普通话 口语训练 教学方法

一、以测促学,对“证”施教

对“证”施教是指对照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虽然不是职业资格证书,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级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对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口语测试。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话口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技能要求。普通话与口语训练课程紧紧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开展教学和训练,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为学生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解决授课内容与考证脱节的现象。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上精讲多练,强化训练;课下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外活动推进普通话表达技能的提高。例如,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举行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训练渗透到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把训练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良好的实训氛围,使学生在丰富和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得到锻炼,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一对一教学及互助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做到一对一教学。这里所说的一对一,即运用一对一的方法组织普通话训练。

1.教师一对一辅导

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10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逐一听每个学生的难点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一对一互助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普通话水平,还要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因此,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语音难点和盲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成立一对一课外互助小组,通过一帮一的互听、互辨、互纠、互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师一对一辅导,有利于获得教学反馈。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得到纠正的办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现准确发音。学生一对一互助,弥补了教师无法对学生一一纠正的不足,克服了学生在训练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发音的正确率,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与进步。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法

教师运用规范的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普通话的理论知识,做到循序渐进、生动活泼、逻辑清楚,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教师通过讲授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够系统地接受理论知识。

2.示范法

为学生在普通话发音、朗读方面提供示范,使学生的语音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教学中以教师示范为主,也可以通过听录音或由朗读、发音规范的学生展示等进行示范。

3.对比法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近的声母或韵母很难读准。例如,z和zh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in和inɡ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等。在教学中,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发音要领,正确发音。

4.课堂互动法

教师应在课堂上精讲多练,示范以后,学生参与训练。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学相长。

五、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1.开发多媒体网络课件,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普通话训练”多媒体网络课件,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直观的发音图、发音的Flash动画及语音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同时,还收集了大量资料,帮助学生辨音,说好普通话。

2.引进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于2008年开始投入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不仅能避免人工测试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主观随意性,使测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还可以指出考生目前的普通话等级水平及存在的发音问题,考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普通话水平。

总之,在普通话与口语训练课上采取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为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4

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高中美术课程主要开设的是艺术鉴赏,要求学生拥有丰富的美术史方面的知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这条件。可喜的是我们的同学对鉴赏很感兴趣,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我们会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同学们穿插一些有关美术史方面的资料,开阔同学的眼界,提高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小平的整体提高,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体现美术学科的直观性和欣赏性。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5

一、见面会的议程安排

见面会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代表候选人作自我介绍以及当选代表后的表态发言;二是代表候选人听取选民意见并回答选民的提问。大致有以下议程:

1、主持人宣布开会,说明出席会议人员的情况。

2、主持人按公布的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顺序介绍代表候选人基本情况。

3、代表候选人按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的顺序发言。(代表候选人的发言应围绕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说明自己如何当好代表)。

4、选民代表向候选人提出问题,代表候选人回答问题。(主持人引导选民代表正确提问,不得提出与之无关的问题,代表候选人应认真回答选民关于当选后如何履职的提问。选民不能要求代表候选人现场处理自己职务范围内的具体公务,对超出范围的提问,主持人应予制止,代表候选人可不予回答。代表候选人也不能在见面会上承诺为选民个人处理具体事务,解决具体问题,以维护见面会的公正和公平)

二、见面会的注意事项:

1、各选区应组织50名以上选民代表参加见面会;

2、代表候选人按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的顺序依次发言,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3、各选区应事先做好选民提问相关工作,哪些选民提问,选民提哪些问题要大致掌握,并事先与代表候选人进行沟通,稍作准备,避免现场尴尬;

4、见面会要突出主题,时间安排要紧凑有序(1小时左右);

聚会具体安排 篇6

各位同学:

毕业十年聚会时间确定为三天(2016年 7月15日-7月17日),现将筹备草案予以公布,请同学们建言献策,为了我们十年聚会办的成功而努力!

一、筹备组成员及分工 成 员:符银科 王远 涂鹏 柯敏 彭强萍 蔡丹 孙丽丽 林文婷 许永财 王雪飞 陈艳艳 黄光庆 齐敏 杨洁 周丹 吴芬 莫小凡 戴维伯 舒耀玲 组织机构保障

筹备组委会人员分工(可能要辛苦岛内的同学们):

1、订房订餐:阿壮,光庆。负责前期的人员联络与聚会当天的人员召集,收集汇总联络方式;

2、接待报名及分房:艳艳 一喜 雪飞

。负责聚会同学的接待、登记,会场布置,通讯录制作等工作;

3、财务经费组:齐敏 杨洁。,负责统一收集人员经费,做好经费保管及支出工作,适时公布经费收支情况;

4、会务主持及活动安排:柯敏

阿科。负责当天活动安排和茶话会主持

5、装备支持及拍摄组:吴芬 莫小凡 舒耀玲

。负责活动所需单反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笔记本、对讲机等设备的提供;负责活动全程的照片拍摄、视频采集工作,包括后期影视资料制作(或外请人员跟拍)

6、技术支持组:蔡丹 涂鹏

。负责组委会主题幻灯片制作(收集班级资料和照片制作);

7、文体娱乐组:维伯

阿财

。负责聚会的体育及文艺活动的组织;

8、车辆调度组:王远

彭强萍

。负责活动行车调度及路线规划,车辆行进引导,集中管理及调度。

9、纪念品发放:孙丽丽

彭强萍

二、聚会安排:

1、聚会时间:端午期间,7月15日全天报到;7月16日活动;7月17日结束,同学返程。

2、聚会具体日程安排: 7月15日下午参观母校、与老师举行座谈会;晚上举行十年聚会晚宴;晚上联欢; 7月17日上午外出参观(具体安排待定);下午结束。住宿地点:请阿壮、光庆对接联系 午宴地点:

联欢地点:请维伯

阿财对接联系

3、经费筹集:本次聚会采取AA制经费筹集形式,每位同学缴纳聚会经费1000元(暂定),报到时缴纳。

4、报到事宜:每位同学可将到海口的时间及航班或车次告知活动组(具体联系人);由于筹备组人手及车辆紧张,请同学们到达海口后自行前往 ,如确需接站可向活动组提出,我们尽量安排。

5、其他事项

此次聚会将编制纪念册、需各同学提供个人相关资料(表格附后)及大学和近期照片,包括大学期间各种物品的照片(如有实物可在聚会时带来)和有意义的其他照片(如各种合影、毕业留言册等)。联系人:

8、注意事项:请各位同学提前关注聚会期间海口的天气情况,带好随身衣务。

普通话教学应当加强口语训练 篇7

但是, 在目前的普通话教学中,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口语训练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的侧重点依然是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讲授, 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并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 完全忽视了语言教学的目的, 忽视了口语训练, 使得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能力, 导致学生最终丧失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要想使学生自如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与人交流, 口语训练必不可少。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应当多种多样、循序渐进。

一、朗读

在普通高校中, 普通话课程一般课时较少, 多为每周2节课。由于课时的限制, 教师在课堂上, 往往侧重语音流变的讲解以及朗读技巧的教授, 对于作品本身, 则习惯于播放范读录音或者亲自朗读, 很少要求学生朗读, 或者干脆把朗读的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己解决, 草草了事。我们认为这是极为不妥的。

朗读, 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值较高。它是一个从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 是用声音塑造形象、传递情感的过程,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体现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朗读技巧的掌握。

普通话教材中的朗读作品都是精选出来的白话文作品, 语言、语法都十分规范, 应当鼓励学生课后对照范读带反复朗读并揣摩作品。学生通过对范读的反复聆听和模仿, 不仅可以纠正不纯正的发音, 学习停顿、断句、轻重音的处理以及轻声、儿化、音变等方面的语音技巧, 而且可以学习到与方言对应的词语和句式的表达方式, 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很多人学习普通话都是通过对中央电台、电视台播音员的语音模仿来进行的。与标准的普通话相比, 朗读者很容易发现自身语言存在的问题, 就会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意识的纠正和改进,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技巧。长久的模仿还会把这些正确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大脑之中, 在需要表达时能够脱口而出。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朗读与课后朗读相结合。课堂上, 采用理论知识讲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教学时间不足, 所以可采用分段朗读、非角色朗读等方式,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朗读中。教师可以针对参加朗读的每位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重音、音变、语速、节奏等方面的错误引导他们纠正。这样的教学针对性强, 收效十分显著, 学生进步很快。

朗读还是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的好方式。照本宣科式的朗读, 只要认识字, 学生便可以完成;如果学生课后根据范读带模仿得当, 还会收到很好的朗读效果。由于这种形式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小, 所以, 很适用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一次得到老师肯定的朗读, 往往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普通话的成功感, 从而极大地增强自信心。

二、课堂提问

在普通话教学中, 我们发现, 有的学生朗读时字正腔圆, 神态自若;但是, 只要他们自己开口说话, 回答问题就会暴露一系列的语言问题, 甚至结结巴巴、词不达意。这主要是因为朗读作品的语言内容表达的依然是书面语, 不需要用大脑去组织语言。而抛开书本的口语表达, 需要学生边思考边组织语言, 由于学生缺乏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能力, 所以才出现窘态。

课堂提问可以初步改善这一点。课堂提问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口语训练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参与语言表达的热情, 课堂提问的时机和提问对象完全由教师把握。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随机提问, 但是, 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 可以针对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 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状态, 点名发言, 尤其要注意一些普通话不好、羞于当众表达、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温和的态度和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表扬, 都会让学生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愉悦, 这样能够激发其参与课堂提问的热情, 培养其对于普通话的兴趣, 最终促成其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三、说话

走上讲台当众说话, 可能是很多人没有体验过的人生经历。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表达自我, 需要的不仅是战胜内心恐惧的勇气, 还有熟练的语言技巧。

说话练习, 教师既可以采用命题的形式进行, 即给出一系列的题目, 让学生选择最有话可说的题目,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 内容不受限制, 学生可以讲一段见闻、谈一谈理想, 甚至讲一个小故事。这样上自天文, 下至地理, 可选余地非常大。

学生可以事先写成书面发言稿, 在熟悉文稿内容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脱稿发言。这种说话练习, 较之于演讲, 要求较低。只要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讲得出来, 只要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 教师就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由于当众说话, 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造成情绪的紧张, 会使得说话者可能暴露出比平时更多的语音错误, 教师要在其发言之后, 及时指出, 给予纠正;由于是一对一的指导, 收效显著。这种训练形式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语言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学生在这一训练中的表现可能千差万别, 教师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大力表扬的同时, 对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同学, 更要及时鼓励, 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有意识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这种说、写相互促进的口语训练形式, 给了每一位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同班同学积极的表现, 也激起了别的同学参与其中的勇气。语言表达就是这样, 越是不敢开口, 就越是开不了口;只要敢于当众讲出第一句话, 就可以进行更多的表达。学生从自己和别人的说话练习中汲取直接和间接经验, 增加了说普通话的自信心, 唤起了当众表达的勇气。班级积极热烈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往往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燃起其表达自我的愿望。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 绝大多数学生克服了当众进行口语表达的胆怯的心理, 为下一步演讲打下了基础。

四、演讲

西方社会曾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可怕, 那就是原子弹和演讲。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演说家, 他们第一次登台演讲都是失败的, “英国首相狄斯瑞黎称自己第一次在国会上演讲是‘失败的、可笑的、十分糟糕的’;爱尔兰政治家潘乃尔第一次上台时, 紧张得握紧拳头, 直到指甲扎进肉里, 掌心也出了血;英国大政治家的约翰伯莱特, 第一次演说之前, 紧张得不得了, 他恳求同伴在他心慌说不出话时, 赶快鼓掌, 为他解围。甚至连全世界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林肯, 在最初几次演讲时, 也总会有一阵畏惧袭上心头……”[1]

演讲的失败, 究其原因主要是难以消除对听众的恐惧心理。我们的演讲训练, 是在上述口语训练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口语训练的较高形式, 这就要求演讲者具备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演讲, 教师可以事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设计好演讲题目, 并给出演讲的时间要求和评分细则, 然后给学生课后充分的准备时间, 为演讲成功创造条件。这种演讲训练时, 学生们既是听众, 又是演讲者, 还是评委, 身兼数职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并从别人的演讲和点评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演讲有了深入的了解。实践证明, 这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五、辩论

辩论可以说是演讲基础上的又一深入的表达。

辩论要求学生分组进行, 辩论之前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准备和材料搜集, 以及小组辩论预演。辩手由各辩论小组自行推选, 辩手要求反应机敏、语言表达清晰、心理素质稳定、思维逻辑性强。小组其余成员可以材料搜集并对之整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这种自主、合作的口语训练方式, 通过高密度的发言得以实现。辩论,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刺激了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辩论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应变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辩论风度, 使其口语表达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摘要:在目前的普通话教学中,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对口语训练依然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要想使学生自如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与人交流, 口语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应当多种多样, 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 包括朗读、课堂提问、说话、演讲、辩论。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口语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燕杰.我的第一次演讲[C].语文,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2]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普通话测试训练系统设计与开发 篇8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普通话训练课件;普通话水平;Ado.stream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626-02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tandard Chinese Test

XIE Lai-fu,WANG Zhi-ping,YI Su-jun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Standard Chinese level test is an important act to popularize standard Chinese. And one important thing of this act is to develop the training courseware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hol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training courseware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ally.

Key words:standard Chinese test;the courseware of training standardChinese;standard Chinese level;Ado.stream

普通話水平测试(简称为PSC)是我国推广普通话,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测试制度。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将使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和汉语规范化水平。笔者从实际出发,开发了一套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系统,本文拟介绍系统开发过程。

1 系统研制与开发

1.1 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功能模块

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教学的特点,对现有的普通话教学课件和普通话训练软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我们确立了开发此系统的基本思路。本系统的设计思想为:根据普通话测试的要求,对字词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定的专业发音员,采用数字录音设备,录制标准语音样本,通过构筑语料库技术平台,建立覆盖全面的普通话标准语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开发工具开发普通话测试训练系统。本系统既可作为普通话的自主学习系统,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系统。最终软件成果有两个版本,其一采用VB+SQL技术开发C/S系统,另外利用ASP.NET+SQL技术开发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网络版本。

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模块组成:一是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员对测试训练系统中的字词进行维护。二是学习模块,供用户练习使用的模块。如图所示:

1.1.1系统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数据初始化: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清空处理,一般是初次录入数据时使用,或更新系统数据时使用。

字词维护:是系统管理模块中的主要模块,通过此模块,可以增加、删除、更改字词类型;可以维护系统中的字词各种元素(文字、拼音、类型及读音等)。

模拟测试设置:管理员可以设置各种类型的字词在“模拟测试练习”时出现的个数。

系统数据更新:通过此功能模块,可以更新、升级系统数据库。

1.1.2学生练习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模拟测试练习:根据系统管理模块中“模拟测试设置”中的设置,从库中随机抽出相应个数的字词供用户练习。练习时用户可以收听标准样本语音,也可以通过系统内嵌录音模块把自己读音录入系统中,与标准样本语音进行比较。

分类随机练习:从某种类型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字词供练习使用,类型与字词数量都可自行设定。

分类固定练习:从某种类型中提取固定序号的字词供练习使用,类型与序号可由用户自定。

即时查询:用户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字词,或把文档拷贝至输入框,来获取字词对应样本语音或拼音。

1.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成败关键,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开发和系统执行效率。根据系统设计思想,我们精心设计了数据结构,主要包含以下数据表:

(1)字词类型表用以存放系统中字词类型及在模拟测试中各类型字词出现的数量。

(2)字词总表用以存放系统中所有字词相应信息,结构如下:

(3)各类型字词表用以存放某类型中字词信息(包括其声音信息)。

1.3字词收集整理及录音

由普通话测试站的测试人员,对测试标准中规定字词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我们把其分为六类,分别是单音节、双音节、儿化、轻声、上加非上、上加上,总共收集了上万个字词。然后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定的专业发音员对字词声音进行录制,为保证录音的质量,采用了专业的声音录制卡,使用专业的录音软件Cool Edit Pro,并对录制声音进行了降噪处理,保存成波形文件(WAV文件),尽可能保持声音逼真效果。

1.4软件开发

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开发了两套版本,采用VB+SQL技术开发C/S版,既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单机上使用,也可以在局域网内作为客户机/服务系统(C/S)使用。另外,我们结合当前网络教学的特点,采用新型动态网页制作技术(ASP.NET+SQL)开发了一套网络版本,发布至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使用此系统。

1.5数据录入

按照功能设置,软件设计好后,利用“系统管理”中“字词维护”模块,组织专门人员对收集整理好的字词进行录入。

1.6系统试运行

为检验系统效果,我们把其安装在学校普通话测试工作站的机房内,由测试站工作人员和学生对系统进行反复测试,根据反馈,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此。

2 技术关键

2.1声音的存取

如何有效地把文字声音存入数据库中,并且快速从数据库把声音还原,是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设计中,我们使用Ado.Stream技术把声音文件以二进制数据的方式存入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ACCESS及SQL)的二进制字段中。播放时,再利用ADO.Stream技术把二进制数据还原成声音文件。

把声音存入数据库中的主要代码如下:

Set rs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c = New ADODB.Stream

c.Mode = adModeReadWrite

c.Type = adTypeBinary

c.Open

If Right(File1.Path, 1) <> "" Then

c.LoadFromFile File1.Path + "" + File1.FileName

Else

c.LoadFromFile File1.Path + File1.FileName

End If

rs.Open "select * from 类型名", cnn, 1, 2

rs.AddNew

rs("声音") = c.Read()

rs.Update

2.2 声音的播放

播放声音时,先把字词对应声音字段还原成WAV文件,然后调用API函数播放此WAV文件。在此过程中,没有使用第三方播放控件,减化了程序代码,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数据库内声音字段还原成WAV文件时,不是每次都还原成同一个文件,而是第一次还原成“0.wav”,第二次还原成“1.wav”,第三次再还原成“0.wav”,在两个文件中交替进行,很好地解决了快速连续播放问题。

定义API函数:

Public Declare Function sndPlaySound Lib "winmm.dll" Alias "sndPlaySoundA" (ByVal lpszSoundName As String, ByVal uFlags As Long) As Long

Dim fil As String

从数据库中还原声音并播放声音代码如下:

Set rs = New ADODB.Recordset

rs.Open "select * from 类型名 where 编号='序号'", cnn, 1, 2

Set c = New ADODB.Stream

c.Mode = adModeReadWrite

c.Type = adTypeBinary

c.Open

c.Write (rs("声音"))

p = p + 1

If p = 2 Then p = 0

c.SaveToFile "c:" & p & ".wav", adSaveCreateOverWrite

fil = "c:" & p & ".wav"

X = sndPlaySound(fil, &H1 Or &H2)

2.3拼音輸入

为方便拼音的输入与修改,我们在系统中设计了拼音模板,各功能模块都可调用拼音模板。拼音模板的使用极为方便,可以用鼠标直接选取或者使用字符对应的快捷键,如需输入“ā”可直接使用Ctrl+A键即可。

3 小结

本系统有实用性、易用性、灵活性的特点,在校内学生中试运行,效果良好。另外此系统有很好的延展性,其语音库可以进行更新或升级,也可以在此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开发,使之成为普通话测试出题系统或设计成其他语言练习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家语委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刘 加.汉语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0,28(1):85-91.

[3]赵 力.语音信号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卢昌荆.普通话等级测试软件的系统设计[N].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5]李宇明.论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代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5.

[6]陈海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目应有全面的语音覆盖标准——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数学教研具体计划安排 篇9

2011-2012 年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周次 具体时间安排 具体内容 负责人

1

3月6号

如何设计教学课堂情景

2

3 月 13 号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

3 月 20 号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4

3 月 27 号

数学竞赛活动

5

4 月 10 号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

4 月 17 号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7

4 月 24 号

如何做好培养辅差工作

8

5月8号

教案怎么反思

9

5 月 22 号

集体备课

10

6月5号

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演讲与口才协会普通话培训策划书 篇10

演讲与口才协会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演讲与口才协会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普通话培训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障碍,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二、活动目的

提高协会成员说普通话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性,特别是提高对演讲训练的积极性,丰富协会成员的课余生活,为协会成员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普通话技巧的平台,加深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举办活动,为演讲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活动主题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四、活动时间

2016年11月17日18:00

五、活动地点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A3-115教室

六、举办单位

演讲与口才协会

七、活动对象

演讲与口才协会全体成员

八、活动宣传

宣传部干事通过微博,贴吧,微信,QQ等社交软件宣传和海报宣传

九、活动内容

(一)活动的前期准备

1,提前一周联系普通话培训老师。2,提前三天申请教室。3,提前通知协会成员准时到场。

(二)活动流程

1,组织部干事组织参加普通话培训的协会成员有序进教室就座。2,会长讲话,介绍普通话的重要性。3,会长介绍普通话培训的老师。

4,普通话培训老师上讲台自我介绍,并且再次给协会成员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

5,进入普通话培训环节。

6,普通话培训结束,会长总结发言,并且代表演讲与口才协会感谢为我们培训的老师。

7,青志部干事负责培训结束后教室的卫生打扫。

(三)活动后期

1,开会讨论此次普通话培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在下次的活动中。

2,策划部干事负责做活动总结。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具体安排 篇11

【关键词】中职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普通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7-01

一、背景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普通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广泛。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建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国家非常重视语文文字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旅游市场人才运作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市场高级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课程不能停留在公共基础课上,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

二、现状分析

很多中职学校忽视了旅游管理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不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普通话课程,或仅在全校开设一个班的公共选修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欲望与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殊不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取导游证,遏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不能停留在公共课程基础上,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将来的竞争优势。

三、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避免方言习惯。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就要求老师把理论知识放到首位,作为一门课来讲解,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概念和规律。

作为旅游专业的语文老师也要了解学生的方言特征,根据不同特点,找出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大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部分。它没有一声调(阴平55调),阴平大部分为311或312(一种稍带有拖音的降调),且带有较重的鼻音,被大家比喻为“海蛎子味”。因此,大连方言与东北方言有很大差别,其腔调与丹东市以及山东省烟台市较为相似。 在词汇方面,除去形容词和动词非常丰富及有一些词的搭配较为特殊外,语法上与普通话一致,所以大连方言的特色就在它的语音和词汇。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习惯,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教材选择也应该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点,选择专门的导游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教材,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和训练。

2.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开展竞赛和示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我校多年以来潜心研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把课前训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训练,纠正发音。第二阶段进行讲故事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第三阶段进行自我介绍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断总结和提高。第四阶段进行导游词讲解,模拟现场,进行实战训练,最后提升。这四个阶段是逐步提高,相辅相成的。少了哪个环节或者调换位置都会导致训练结果大打折扣。

3.强化口语训练,突出专业特色

导游专业普通话口语除了普通话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进行景点介绍。必须明确与其他训练的区别。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纠正和强化。在讲解过程中要求普通话标准,语调自然,音量和语速适中,节奏合理,肢体语言得体。表达能力,口齿清楚,语法正确,表达自然流畅。仪容仪表方面做到礼貌到位、精神饱满,妆容着装得体,符合导游职业规范要求;对导游工作感悟深刻。讲解内容上内容健康、完整、准确,重点突出,紧扣主题,与时俱进。讲解结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逻辑性强。文化内涵深厚。讲解技巧角度新颖,通俗易懂,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亲和力。

普通话的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多种模式的尝试。比如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灌口比赛、相声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古诗新唱比赛。组织学生用广播、记者團、校报、橱窗栏和微信群、QQ群进行宣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张贴标语,班级办板报,开展各种活动来营造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自觉的纠正发音,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普通话的运用就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

矿山管理工作具体安排 篇12

一、质检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考虑到矿山分布较稀散,因此矿山质检人员至少要有两名,而且必须吃住在矿山,同时根据矿山分布之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组进行交叉监管,并享有现场处罚权。

要求工作中要有原则性、不留情面、一切工作服从于矿山管理的需要,对各矿山原矿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杜绝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对质检人员工作中出现的不负责的行为,甚至有包屁迁就行为的从重处罚,每次可处2000元以上的违规罚款。

进行对矿山质检时,一定要认真负责、并办事果敢、不拖泥带水,同时还必须公平公正,体现责任制和原则性。

深入井下一线进行工作监督和指导,并及时落实新工作方案。

具体监管范围是:是否以掘带采;是否以探带采;是否采场过大;是否留臵安全矿柱;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

每月终了时,质检人员要对当月的工作进行一次书面形式的工作江报,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验收、火工品、矿山材料供应管理:

为确保矿山各种材料、能源及时安全的供应,对以上工作必须确定到人,并对工作承担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责任直致处罚:

根据公司矿山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考虑到能在用人上达到“一专多能”的管理目的,所以决定对矿山验收、火工品以及矿山材料供应工作实行配转(两人定员)管理,并同时受矿山的工作监督。而且必须体现监督力度,公司要配合监管工作,决不迁就。

尤其对火工品的管理,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制管理,强调火工品出问题的其责任,由仓管人员和矿山火工品的运管人员共同承担,同时承担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违规处罚(两万元或两万以下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训练论文 篇13

只要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没有一位不对课堂上“哼哼唧唧”、“羞于启齿”的学生没有感受的,特别是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时,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能气你个半死。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表达障碍所致,再加上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矫正方才如此。“工欲善其事”则必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其口”。

1、进行语音的辨正与训练

农村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在方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语言带上方言的特征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一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其他学生会置若罔闻,二是其他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则会遭遇同学们的嘲笑。对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加以纠正,则必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或者以讹传讹,或者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学生们的发言,遇有发音不标准者要及时予以纠正或者矫正,甚至多次训练。

例如,有学生发言中,在“r”和“l”的发音上分辨不清,把“漏”说成“肉”。我就曾多次帮助他进行矫正训练,使其清楚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舌边音,并在训练中做好舌形的准备,使用同类字反复训练。

2、耐心等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说话,多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多次而反复的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使其从“怕说”逐步进入到“敢说”和“会说”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如果是课堂教学,也可能会有其他学生着急,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服其他学生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同学。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即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训练,否则仓促间进行与结束,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借助教材,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说话机会

普通话的训练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完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指导与训练。除却一般的背诵和朗读等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描述、问答、续编、复述等诸多方式进行。方式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可以单一进行,也可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

1、运用单一方式。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对着课本插图即兴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是对单幅图的语言训练,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观察连续的几幅插图,附加教师的要求,用稍微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感;或者要求学生把它们编成故事,表达出来,这即又成为以编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了。

2、运用组合方式。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又要求学生在表演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大意;最后要求学生借助想象编一个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发生的故事,并以比赛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这个过程中,普通话的训练方式则是一种组合的运用,包含了表演、复述和续编等。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其宗旨一定是要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与能力,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思维的能力。

3、上好口语交际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找春天”时,我的具体做法是:(1)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春天,(2)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3)小组内展览学生所画作品,(4)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集体评议、评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就进行了几近完美的语言训练。单看学生们认真的图画、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激烈的争论,就可以知道这堂课的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开展课外说话活动,拓展说话范围

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普通话的训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课外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一些语言的训练。

例如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明确学生每天读书的时间与内容,及相关的要求。如摘抄、记录相关的语段,写读后感等。然后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集中举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展览、展示、评比等。其他的活动,如诗歌朗诵、表演小相声、故事比赛、绕口令、讲笑话等,又讲述自己搜集来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相关信息等,甚至讲述自己的耳闻目睹、电视节目等等,都可以。这会使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中有章可循,不至于无所事事、不知所作。

又如引导学生们去观察自然,昨天柳树发芽了,今天月季开花了,明天要去郊游等。一般情况下,凡是需要用语言表述的内容,都可以拿来用作普通话的训练资源。

五月登山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篇14

一,时间:2013年5月4日-6日

二,:人员:要求全员参与,特殊情况不能参与需说明原因.三,内容实施

(1)参与登山人员早5:20在西大桥(新桥)桥头集合,以区域为单位签到点名,5:25开始登山。

(2)登山比赛,在藏宝区插红旗1杆,先到者获胜,取前3名,给予奖励。(6点左右)

(3)找宝,先期安排5人提前30分钟上山藏宝,按找到的奖项落实奖品。(6点-6点30)自由活动。

(4)6点30-7点10在插红旗缓坡处集合。

1、以区域为单位合影

2、以卖场为单位合影

4、相声小品展示5、7:10下山由各区域负责人组织就餐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梦想演讲稿500字下一篇:初一作文:鼓浪屿游记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