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习题

2024-09-09

地球运动习题(共10篇)

地球运动习题 篇1

地球运动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1-3-2,完成1--2题。

图1-3–2 1.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3.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4.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2题)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5.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010江苏,16—17)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 6--7题。6.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7.飞船返回时,图1-3-10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图1-3-10 A.① B.② C.③ D.④ 8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9.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的时刻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变化相同 10.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11.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1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14.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A.北回归线与北回归圈之间B.北回归线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15.假如黄赤交角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昼夜变化 B.水平运动物体无偏向 C.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有四季更替现象 16.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17.下列四个城市,6月22日当地正午人影朝南并且略长的是

A.上海 B.福州 C.海口 D.南昌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8--2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0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 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1.在北半球观测者看来,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是因为 A.北极星距地球十分遥远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以外

C.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D.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2.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23.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最南和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国际规定 24.(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2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

(2011年高考上海卷)

(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26.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27.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弱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天津)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9题。

29.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北京)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回答第30 题。

30.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2011年高考 北京卷5—6题)读图4,回答31--32题。

3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32.在6月到8月期间,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2011年高考 江苏卷)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3--34题。

3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35.读图1-3-13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3-13(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

DABDC CDDBA 11----20

BBCDC DCDBD 21---30

DACCC CDADC 31---34

DBBC 35

⑴ C

⑵ c

⑶极夜

⑷快

⑸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习题 篇2

地球运动的综合考查是历年高考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光照图的应用在高考中占较大比重,且高考试题不断地推陈出新、灵活多变,因而地球运动便成为“考场杀手”,挫伤考生的自信心,影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教师巧用“侧视光照图”分析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将隐含、抽象的文字或图像信息变得直观、具体、明朗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打开解题突破口。下面就两道例题简要说明“侧视光照图”的具体应用。

二、例题解析

例:2008年全国卷Ⅰ中的8—11题,对地球运动中的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查。寻找解答第11题的突破口,要善用“侧视光照图”,将复杂、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简单的点、线、面,将其直观、具体地反映在图像中,分析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正确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高考考点:晨昏线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由题中文字信息可知, Q点为日出或日落时刻, 下面以Q点为晨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即日出时刻为例进行分析。依题意, 假如选定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为5∶30, 春分过后,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半球移动,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大, 北半球昼渐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原来5∶30日出的地方逐渐提前到5∶30之前日出, 则Q点在北半球将沿经线向南移动。而在南半球地方时为5∶30的经线位于夜半球, 所以每年3月21日—6月22日, Q点在北半球沿经线向南移动,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同理每年6月22日—9月23日, Q点则沿经线向北移动。春秋分前后, Q点移动至最北, 在这段时间, Q点在北半球往返于一个区间, 如图甲所示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地方时为5∶30的经线位于夜半球, 而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9月23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南移, Q点沿经线向北移动, 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 直射点返回,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小, Q点沿经线向南移动。春秋分前后,Q点移动至最南,在这段时间,Q点在南半球往返于一个区间,如图乙所示:

从图乙可看出,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一个回归,该交点就沿该经线在赤道至极点之间移动。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 而其他时间则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 其移动的范围越小, 在12时和0时的时候,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 (参考答案:D)

三、方法点拔

地球运动的高频考点是其地理意义的灵活应用,如光照图的变形变式、昼夜现象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计算问题,在解题时要抓住地球运动规律,理清答题思路,掌握基本技巧,可简单归纳为: (1) 地球运动要以“二分”、“二至”日的日照图为基础。在解题时把各种有效信息回置于日照图中,然后进行分析解答。 (2) 日照图中分析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要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为突破口,动态分析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晨昏线的周日与周年运动规律。

四、回顾反思

地球运动的证明 篇3

一、地球自转的证明

1、重力加速度不同位置(纬度)的重力加速度并不相等,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增的变化规律。原因是随着地球的自转,不同纬度的物体的离心力不同。产生现象:同一物体在不同地区重量不等;地球为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桔子状球体。

2、高空下落物体东偏很早以来,人们就发现掉入足够深的井中的物体,下落位置不在其正下方,而是在略偏东的位置或碰到井的东墙壁。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面物体自转线速度(向东)比井底快。类似现象:无风的天气条件下,从高空自由下落的物体发生东偏。

3、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且纬度越高,速度越大,偏转越严重。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转,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运动的物体与地面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现象: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反气旋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而南半球左岸侵蚀严重等。这也影响到人们发射炮弹时,为了击中目标,必须考虑偏向问题。

4、傅科摆试验这是地球自转最有力的证明。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为证明地球自转所设计的一种摆,称为傅科摆。傅科摆绳长67米,绳端摆锤重27千克,这种摆自由摆动时间较长,便于人们观察。摆下有一个有刻度的圆盘,盘上刻有通过圆心的直线。静止时,摆锤正中应对准盘的圆心,观察时先确定盘中某一直线与通过圆心的子午线重合,然后推动摆锤沿子午线方向作南北方向转动。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摆动方向偏离了子午线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时间越长,偏转的角度越大。摆开始动以后,除重力外,没有受其它力的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的方向是应该不变的;但摆却偏转了,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同样我们可以模仿这个试验,即牙签法。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细牙签(木质),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记号,记住细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超过10个小时),再去看时就会发现,细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像是细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傅科摆证明法。牙签在北半球作顺时针(向右)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向左)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再熟悉不过的现象。其它星辰的巡天周日运动,也反映出地球的自转。另外,航天飞机以及人造卫星绕日公转,完成一个周期后,所对应的子午线并不相同,更说明了自转的成立。如神州七号飞船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为90分钟,公转一周后,其对应地球表面子午线,与前一次相差经度(西方)约22.5°。

二、地球公转的证明

1、光行差在无风的下雨天,人们走路时打伞的姿势应当是倾斜的,而不是垂直于雨点下落的方向,即存在“雨行差”。人们看到雨点运动的速度(视运动),为其真正下落速度与自己行走速度的合运动。恒星光线以每秒300000千米速度投向地球,人们发现观察到的光速与其实际速度不一致,而是存在一定偏差,即“光行差”。从而得出地球也在以一定的速度做公转运动,我们看到的光线应当是光真正的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合运动,即视方向与原光线方向发生了偏离。

2、恒星的周年视差观察同一静止物体,角度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方位。一年当中,我们看同一颗恒星在视觉大屏(天球)上的位置并不相同,说明地球相对恒星来说发生了位移。

《地球上的水》习题与答案 篇4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盐类物质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 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 不同 ,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 很大 。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 不同 。成年人由于通过 排尿 、 呼吸 、 出汗 会失去一定的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因此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尽管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许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6.在地球的水量中,陆地水所占比例为( B )

地球运动习题 篇5

妈妈的草地,

是温暖的摇篮。

请不要把草地毁坏,

让妈妈心酸。

妈妈的天空,

是慈祥的笑脸。

请不要向天空吐烟,

让妈妈难堪。

妈妈的河流,

是爱的源泉。

请不要往里排放脏水,

把妈妈的`心灵污染。

地球是我们的妈妈,

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热爱地球妈妈吧,

请不要给妈妈增添麻烦。

1、请用“﹏﹏”在诗歌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2、根据诗歌的意思填空。

(1)诗歌 中的“妈妈”指__________,“我们”指__________,“妈妈”的“麻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温暖的摇篮”指__________,“慈祥的笑脸”__________,指“爱的源泉”指__________。

(3)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也来仿写一节吧。

妈妈的森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不要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

地球是我 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2、(1)地球 人类 草地毁坏 黑烟污染天空 向河流排放脏水

(2)草地 天空 河流

3、这首诗歌告诉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地球运动习题 篇6

教学目的:

1、收集证明地球自转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初步认识“傅科摆”,知道怎样通过“傅科摆”观察地球的自转。

3、学习在科学上,要大胆假设,更要重证据、善思考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傅科摆”的实验,知道地球的自转。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有关“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长绳、便于捆绑的重物、做指示方向

用的纸条、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怎样才能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如果能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就

好了。

二、探究过程

1、介绍“傅科摆”。

(1)介绍傅科发现“傅科摆”的故事。

(2)展示“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

(3)猜想傅科到底想出了什么呢?

· 分小组讨论。

· 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2、试着制作“傅科摆”。

(1)你组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请先作个实验设计。

(2)按照各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汇报小组的研究结果。

3、拓展。

(1)你还见过在地球上水平运动的其他物体发生偏转的现象吗?

(2)你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你听说过有些卫星是

与地球“同步”的吗?“同步”是什么意思呢?

4、课后拓展。

晚上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

5、小结。

地球运动习题 篇7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内部运动会造成火山和地震以及地形地貌的变化。通过分析火山地震等现象寻找原因, 从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通过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 特别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采用模拟实验与多媒体视频资料, 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1)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 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 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2. 过程与方法

(1) 阅读资料, 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 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或资料、毛巾、报纸、泡沫塑料块、彩色笔, 等等。

教师准备: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和课件, 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和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出示地球仪:同学们请看, 这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板书:地球) , 上有河流、山脉、高原、平原、大海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 随着岁月的流逝, 它们也在不断的变化。地球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地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地形变化的呢? (板书:“?引起的地形变化”)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讨和研究“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

2. 认识火山和地震改变了地形

(1) 观看录像。

(2) 汇报录像中记录的现象。

(3) 形容火山和地震爆发时的情景。

(4) 交流课本中的内容和材料。

(5) 汇报交流。

(6) 总结并观看火山和地震改变地形的典型图片。

3.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1) 猜测成因。火山和地震不断地改变和重塑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从前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在地球表面塑造了很多迷人的自然景观, 那火山和地震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谁来猜一猜? (指名猜测)

(2) 通过短片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这个短片作进一步的了解吧! (播放地球内部结构形态课件)

通过观看短片, 你有什么新发现? (指名说说:高温、高压、内部像一锅煮热的粥不停的上下运动、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是漂浮在地幔上面的……)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综合同学们所说的, 其实就一句话“地球的内部高温、高压, 是不断运动的”。那地壳长期在地球内部运动力量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本第49页的中间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

(3) 认识板块是如何运动的。谁来说说地壳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怎么样了? (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了) 。在地球内部运动力量的驱使下, 这些大陆板块是如何运动的? (教师板书:“撞击、分离、平移”)

(4) 揭示地球内部运动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大陆板块的这种撞击、分离和平移运动可能会导致什么发生? (火山、地震、形成山脉……)

4. 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变化

(1) 猜测板块运动可能导致地形发生哪些变化。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 大陆板块运动引起了地形的变化, 大家来猜测一下:大陆板块相互撞击、分离、平移运动会引起地形发生什么变化呢? (指名猜测:大陆板块相互撞击可能形成山脉、高原、山峰……;分离可能形成裂缝、海沟、海洋……平移可能形成的地形直接由教师演示)

(2) 验证猜测。我们对大陆板块运动可能引起地形发生哪些变化进行了很多猜测, 请看 (课件出示材料) 这是老师为大家提供的材料 (教师念一遍) , 各小组的材料袋中都有, 请你们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大陆板块的撞击和分离模拟实验。用实验来验证你们刚才的猜测是否科学、合理。在实验之前, 老师对大家提两点要求: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变化情况;二记录员要认真快速地填写实验报告。

(3) 学生分组实验。

(4) 汇报实验现象。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 (小组代表汇报, 要求按照实验报告填写的顺序进行汇报, 边汇报边展示。多问几个, 注意发现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的吗?)

(5) 巩固应用。同学们, 位于我国西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请看 (出示海洋生物化石)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 这说明什么? (它之前在海底) 谁来推测一下它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推测) 推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出示东非大裂谷图片) 再看!这是东非大裂谷, 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的知识? (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不断长高, 并不断向北面漂移;东非大裂谷也在不断向两边拉伸和扩大。)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 请同学们预测一下, 若干年之后它们会是什么样子? (喜马拉雅山会更高更峻, 会改变位置;东非大裂谷会更宽更大, 形成大海……)

(6) 观看视频感受地形变化。下面让我们再来观看一段视频, 再一次了解地形的神奇变化吧! (播放板块运动引起地形变化的课件)

(7) 揭示引起地形变化的根本原因。同学们, 现在你们知道地球上海洋、陆地、山脉、平原、高原的形成和变化都是什么引起的吗? (学生说, 教师板书“地球内部运动”) 是啊!地球内部运动既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形, 又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地形, 它有时表现得非常迅猛激烈, 如火山和地震的爆发;有时又表现得非常温柔、缓慢、让人难以察觉, 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升高和北移, 东非大裂谷的逐年拉张和扩大等。

5. 认识外力对地形的改变

除此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力量的因素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本第49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阅读) 指名说 (板书:风、水、冰川活动……)

除了风、水、冰川活动等因素之外, 还有人类的活动, 如开山挖渠、修路等活动也在改变着地形。科学家认为, 引起地形变化的力量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 (板书:内力) 即:地球的内部运动力量;另一种是外力 (板书:“外力”即风、水、人类活动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学们, (出示课件) 我们今天通过观看地球上“复杂多变的地形”这一现象, 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 然后对问题进行了很多猜测和分析, 再通过阅读课本、交流资料、实验等形式, 进行了大量的验证, 最终得到了什么结论?大家齐读一遍课题。

6. 总结

“地球运动的意义”导学 篇8

一、地方时计算

古时候,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这样世界上就有了无数个时间,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地球一天也就是24个小时自转一周(360°),即每一个小时地球转过经度15°,因此经度相差一度时间相差4分钟,而且东部时间比西部早,可利用 “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二、时区划分及区时计算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不同。为了避免世界各地的时间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7.5个经度,合为一个时区叫东西12区(如下图)。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即钟点数较大。

区时的计算公式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面,则用“-”。)

三、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过程中,如果“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需要对日期进行变更。日界线的西侧是东12区,东侧是西12区;由于在任何时候东12区总比西12区早24小时(1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即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即由西12区进入东12区),日期要加上一天(如下图)。

四、昼夜长短变化

1.地球上的纬线

一般被晨昏线分成两个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见下图)。

2.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分别决定昼长和夜长

昼弧和夜弧的长短,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当时的太阳赤纬(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某地的昼长或夜长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3.不同日期的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春分秋分二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自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自秋分到来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在不同的纬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有不同的情况。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幅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赤道上,昼夜长短,终年不变。在南北纬30°,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4小时。在南北纬50°,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8小时。在南北纬65°,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18小时。在南北极圈,最长的白昼和最长的黑夜都是24小时。

五、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计算

1.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夏正冬负)。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1)同时间不同地点:太阳直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2)不同时间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A)北回归线(B)赤道 南回归线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1AB。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这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2AB。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这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S3AB。显然∠S2AB>∠S1AB>∠S3AB,也即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当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南回归线以南正好相反。

例1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2题。

(1)该地最可能是( )

A. 北京 B. 沈阳

C. 成都 D. 海口

(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 6月21日9时 B. 6月21日21时

C. 6月22日9时D. 6月22日21时

解析该地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为83°,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小时,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题中C项成都的经度符合要求。该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其昼长为14小时,从太阳升起到正午,太阳高度有0增大到83°,所以,每小时太阳高度增加约12度,当该地太阳高度为36°时,太阳已经升起3小时,北京时间为9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2个时区,且在东八区的西边,其区时应该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减去12小时,因此其区时约为6月21日21时。

答案 (1)C (2)B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建立空间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特点。能够读懂地球光照图,根据光照图进行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转化,通过同学们熟悉的侧视、俯视图进行基本理论的归纳,以及时间(地方时和区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等相关推理和计算。

[【练习】]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提供的信息。据下列信息判断2~3题:

[通告

2.该旅游黄金周的时间可能是( )

A.劳动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圣诞节

3.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间外,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②③D.①②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5题。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5.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D.丁点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C.c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B.a、b、c、d

C.d、c、b、a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右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一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

10.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 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此时后开始向________ 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多项选择)()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11.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__经线,乙: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 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________ 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________ 。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________。

(5)甲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 时;丙图中,北京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参考答案】]

1.C2.B3.A4.A5.B6.D7.B8.C

9.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2)均为逆时针(3)正圆B慢(4)北北长

10.(1)冬至极昼(2)23°26′S(南回归线)北 (3)66°34′8 16(4)小等长(5)BD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篇9

1、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因此本节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

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

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

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他们求真,求实,善于观察,寻根问源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昼夜更替现象;晨昏线

2.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机会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第三节 地球运动教案 篇10

本节教材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教材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迭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可不过多加以讲述。

本节教材是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安排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场所。谈天是为了说地,所以地球的运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球运动又是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基础。两者之间可形成如下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重点讲述了三个问题: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

关于地球的自转,教材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其地理意义上。初中阶段已经讲述过自转的有关知识,教材在这部分比初中地理有了一定的深化,比如方向的表述、角速度与线速度等。恒星日和太阳日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要让学生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比较困难的。教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探究活动的形式,一方面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使教材的知识内容更加精炼。

对于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等内容,教学时应交代清楚:

一是方向。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日出东方”(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把地球自转方向称为自西向东。严格地说,应当表述为: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是周期。(1)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有一个超然于地球自转的参照点(即参照系或定标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2)恒星日即以恒星作为参照点,这是因为恒星十分遥远,在地球上看来,恒星之间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即“恒星不恒”)。(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了360度,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

三是速度。一切运动都有线速度,作为一种圆运动,地球自转还有它的角速度。教学时要紧扣三点:(1)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一致,它既不因纬度高低而不同,也不因海拔高度而有差异。(2)自转线速度却因纬度差异而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各地与地轴距离有所不同。纬度愈低,距地轴愈远,线速度愈大;纬度愈高,距地轴愈近,线速度就愈小。所以,赤道是唯一的大圆,线速度最大;纬线圈周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线速度也就愈来愈小。(3)南、北极点因为各是一个点,自转半径为0,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换言之,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其目的还在于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但是,这些自然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效应。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点的存在,进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最终产生了天文四季的变化。昼夜现象主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但也包含着地球公转和太阳回归运动的影响。因此,很难区分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自转影响,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当然,这些现象中,有一些主要是自转造成的,如昼夜交替、地转偏 向力。地球形状的变化、天体周日视运动等;另一些则主要是公转造成的。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正午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四季交替和五带区分等。在具体分析时,可作具体说明。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等方面。

关于昼夜交替,教材安排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达到变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首先,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二米远处的桌边放上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黑暗的房间里,把电灯打开,观察地球仪哪些部分被照亮?哪些部分灯光照不到?在地球仪上指出你所在的位置,匀速拨动地球仪,大约每5秒钟转一圈,记下什么时候你的位置被照亮,那就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那就代表黑夜。

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演示中,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看几秒钟代表了1天?

对于这个活动,要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理解昼夜交替这一地理现象。

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问题,教材在落实课标要求的同时,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此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川Z,安排一段地转偏向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知道物体在地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则不受影响,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并且,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其作用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大。之所以只讲现象,不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转偏向力涉及惯性作用,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是高一学生知识能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比较直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水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河流两岸的冲刷与淤积差异,西风带的偏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形成、气旋的形成等,结合图示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加深由于地球自转而对地理环境等作用的地理意义的理解。

对于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区时的换算、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内容,初中地理有过讲述。高中地理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一步说明这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实际运用。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阅读。四个活动。

地方时是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正午为 12时,将连续两个 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所形成的时间系统。各地的地方时和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时间相差4分钟。

对于地方时的运用,教材设计了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经度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地方时与经度是关联的,为后面的区时及其换算、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等内容的讲述打下基础。

地方时的计量,一般有三种计时方法:

1.地方时。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教学应注意三点:(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称为地方时。(2)在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同。(3)根据两地地方时之差,可以换算两地经度差。

2.区时。在地方时(使用不方便)的基础上,人为制定了理论区时,实行分区(24个时区)计时(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的办法。区时是以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计时标准,这样使用起来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3.特别的计时方法。不少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变通的办法计时,如我国采用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为:

所求地的时刻=已知地方的时刻±4分钟×经度差

说明:

(1)式中±号使用方法是: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取“+”号;在已知地之西,用“一”号。

(2)4分钟×经度差:是将两地的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每4分钟转1°)。

(3)求经度差的方法

①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西经,经度差=甲地经度数一乙地经度数(大数减小数)

②两地在0°经线两侧,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地经度差=甲地经度数十乙地经度数

③两地在180°经线两侧,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地经度差=(180°一甲地经度数)+(180°一乙地经度数)

关于地球的公转,要着重讲述黄赤交角。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合,才会产生黄赤交角,进而使得太阳直射点具有回归运动的规律。因此,黄赤交角的存在体现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又是由这个关系直接决定的。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初中地理已经讲过。此处讲同样的问题已无必要。但有一点必须要交待清楚,即太阳回归运动起因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地球公转,二是地球以黄赤交角倾斜着自转。如果地球不公转,直射点纬度就不会变化,就没有四季的形成;如果地球不倾斜着自转,直射点将永远在赤道上,这也说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西向东。地球公转轨道就是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路线。重点在于: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这样有利于讲解日地距离的细微变化对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

黄赤交角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因此,建议按照“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原则,利用天球仪或地球仪作直观分析,或者自制教具,将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镶在一个球上作演示,让学生看出二者的夹角,从而调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有自转,就有赤道平面;有公转,就有轨道平面。这两个平面并不相互重合,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从1984年起使用的数值)为23.5°。黄赤交角不是固定的,其值以 40 000年为周期变化于 22°和 24.5°之间。目前每128年减小l°。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及其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并且使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赤道除外)发生季节变化,从而造成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为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等。

影响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天文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可以简单地看作为时间和地点的函数。当考察太阳辐射随着地点(或纬度)的变化时,要把时间作为已知定量;当考察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时,要把地点作为己知定量,这样才能把问题分析清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教材为此作了相应的实践(或探究)活动。

对于昼夜长短,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感性知识入手,可通过对比家乡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昼长,逐步归纳、升华到规律性知识。为此,需要抓住四个关键问题:(1)时间。当时是处于夏半年、还是冬半年。(2)空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还是赤道上。(3)昼长的纬度分布。比较纬度的昼长>夜长(昼长夜短),还是昼长<夜长(昼短夜长),还是昼长一夜长(昼夜平分)。(4)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半年,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内容是:(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称分布(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按北(南)回归线以北、以南的纬度带,分别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综合反映决定着某时某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在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变化而形成四季。在同一季节,随纬度变化而形成五带。

对于四季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而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主要取决于:(1)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即太阳高度);(2)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即昼夜长短或日照时数)。

因此,这部分内容要点为:(l)划分四季的天文含义。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相反,春秋二季过渡。(2)四季划分的方法。有三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即我国传统的四季以“四立”为起点(侧重天文因素);西方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点(侧重气候因素);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和我国气候统计划分四季,以3、6、9、12月每月1日为起点(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3)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本节教材的重点主要有: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③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以及区时的推算;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点主要有: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②黄赤交角及其意义;③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针对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建议采取:①图解法和演示法教学;②投影法或多媒体辅助教学;③读图分析、讨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重点多,难点突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限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建议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授讨论相结合,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等有效教学原则,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课件播放、指导自学、教师讲述、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

在教学手段上最好使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把不同的教学内容、图(表)及要求适时地显示出来,增加操作演示、分析图(表)的时间,在演示、观察、读图、分析等师生双边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课使用的教具有地球仪(教师讲桌配备一个大地球仪,学生每张课桌配备一个小地球仪)、三球仪(教师讲桌配一个,学生分小组配备)、投影仪(或幻灯机)、教学中需要补充的投影片和图表等。

读图指导:“地球公转示意”图(第19页图1.24)

这幅图表示了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和方向。

阅读这幅图的步骤如下:

(1)讲解图的结构。

这幅图是地球公转的俯视图,太阳的位置稍偏于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太阳在太阳系的位置。图的外圈是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在轨道上用箭头表示了地球公转的方向。

(2)从图中读出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和周期。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因此,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有了差别。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一周,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 城南回归线、赤道)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利用自绘的地球东、西两半球图,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当面对东西两半球而立时,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南。北两半球图,告诉学生,当我们面对南极而立,即从南极上空俯视南半球时,看到地球自转仍然是从西向东的,用一句话来描述,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样道理,从北极上空俯视北半球时,地球自转方向也是从西向东的,用一句话描述,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最后,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从西向东的,只是描述的形式不同而已。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同时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l)利用地球仪、三球仪操作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2)分析专题地图的方法。运用教材中插图,结合课堂上放出的投影片内容,深人理解地图的含义,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3)列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识别两者的区别,把分散的知识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绘制简图的方法。在学习了“黄赤交角”之后,要求学生动手绘图,以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的教学,可事先发给学生小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地轴、北极、南极,指导学生用手指拨动地球仪,让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并出示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地球绕地轴旋转,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对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教学,可事先制作相应的投影片,利用投影片进行讲述。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是指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各点单位时间内转过去的角度。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所以角速度大约是15°/时。但地球表面的南北两极无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地球表面上任一点转过的弧线距离,它的大小因各地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赤道上线速度最快,每小时旋转 1670千米;到了南北纬60°,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约减小为赤道处一半;到了南北极点,线速度则为0。因为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完成下列图表(投影图表)。

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昼夜交替、地理偏向力和地方时。昼夜交替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本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小层次,即昼夜、昼夜交替及其周期和意义。这四个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地方时一段,是初中知识的重复,但此处侧重于原理的讲述。地转偏向力教材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这样处理既降低了难度,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的余地。要联系实际,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地球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的教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教师: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如何?

学生看书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极点无角速度外,其余都是每小时15°/时。

教师:为什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就成了顺时针?

动手演示: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转动地球仪,然后把地球仪的北极指向下面同学,这样下面的同学就相当于北极上空看到地球了,就可看出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方法解决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这说明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旋转方向不同。

动手演示:请同学到讲台按要求完成下列演示,请其余同学细心观察。

在地球仪上,指出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读出其度数;指出地轴;利用地球仪和讲桌,演示地球公转,桌面代表公转轨道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绘制南北极上空地球自转示意图。

教师:地球处于不停的自转运动状态之中,地球自转产生许多地理效应,对人类的各种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承转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师: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学生思考回答: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亮半个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为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导出昼。夜的产生。

教师:什么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昼半球、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的情况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 ”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小于0°。

教师: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是指什么叫周期?

引导学生看书: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又叫作一个太阳日。引出地方时的概念。

教师:在同一纬度上东方时间为什么比西方早?什么叫地方时?

学生探讨: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方先看到日出。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教师: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看书:经度每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个小时。

教师: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实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统一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统一标准,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0°经线为中(或0)时区的中央经线,中时区范围是从7.5°W到7.5°E之间,中时区向东,从东1区一直到东12区,从中时区向西,依次从西1区到西12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为其中央经线。

教师:北京时间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

教师: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偏向?

教师点拨:地球自转的原因。

教师:地转偏向有何规律?

学生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教师:地转偏向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影响地球上的大气、水流的运动方向等。

关于地球公转的教学,可用事先准备的三球仪,指导学生操作演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在分析观察基础上,逐一介绍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对于黄赤交角的教学,因其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又对地球上种种现象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

这幅图是用来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关系的。

阅读这幅图时,一定要讲清楚图中各线、面、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图中读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图中有两个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是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从地球上看,好像太阳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作黄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黄道所在平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赤道面与地轴(线)成90°角,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5°夹角,这就是黄赤交角。黄道面又与地轴(线)之间构成的不同度数的角,说明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其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保持不变,这两个始终保持不变,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平行移动的,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在地球上南北纬23.5°之内的地方,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周期性变动,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所以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迭加在一起的运动,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也决定了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关系,即两者是一种迭加运动。

什么叫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一什么叫黄赤交角(23.5°)→什么叫地轴同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同赤道平面相垂直,呈90°);既然存在着黄赤交角,那么地轴同黄道平面的关系就只有斜交,即90°-23.5°=66.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始终保持不变,因而在地球上产生许多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后面讲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四季和五带的划分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讲清楚:①什么是太阳直射点。②影响太阳直射点纬度变化的两个因素,需要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明确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而且地球公转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变化的,从而观察到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就是太阳直射点来回于南北回归线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5°,最南是南纬23.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周期为一年,从今年太阳直射北(南)回归线的一瞬间,到明年太阳又直射北(南)回归线的一瞬间,这就是一个回归年。④在太阳直射点上,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最多,可以一语带过,但要强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会因季节、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关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1-

16、l-

17、1-18三幅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在三幅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昼长与夜长的纬度分布等情况,要分别加以讲述。如直射23.5°把时,南极圈以南为极昼,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反之。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从直射纬度向南北降低。太阳直射在此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一年中这天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北回归线上(23.5°N)为90°,从这里向南、北递减。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从这里向南、北降低。

具体来说,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是因为地轴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始终成一个66.5°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地方,太阳光线直射的位置也在变化。由此产生了地球上的特殊纬线,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及五带的区分等。

1.产生特殊纬线

地球上有5条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同时是地球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可能达到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23.5°S,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随后太阳直射点转向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得到太阳的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得到一次太阳的直射。习惯上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叫作热带,即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是极地附近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或者说失去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南纬66.5°纬线圈是南极圈,也就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在南极圈内,每年秋分之后在南极点附近就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日俱增,到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整个南极圈内都是极昼。随后,极昼的范围又逐渐缩小,直到春分前后,南极极昼消失,转为一天比一天范围扩大的极夜。到了夏至日(6月22前后)整个南极圈内均为极夜„„北纬66.5°是北极圈,在那里发生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南极地区完全类似,只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北极地区正好是极夜„„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方,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越长。南(北)极点极昼和极夜分别约长半年,极圈则只有1天极昼和极夜。南。北极圈是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

每年太阳光线有两次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那天叫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叫秋分日。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经常使用其约数,即分别为:23”30S(或23.5°S)、23°30们(或23.5°N),66°30它(或66.5°S)、66°30训(或66.5°N)。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相对应的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点,分别叫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因此,准确地说夏至日是地球经过夏至点的时刻,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整的365天,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刻年年不同。有时日期也会前后错动1天。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名称全球是统一的,即天文学上打着其诞生地(北半球)的印记。

2.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界线,称为晨昏线,该线将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可以说,晨昏线把相当数量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地球公转过程中,两极附近一些纬线圈与晨昏线不相交,这样的地方,会出现连续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白天或者黑夜,称之为极昼或极夜。

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如下一些基本的规律:

①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昼弧和夜弧各占50%,即全球各地昼夜等长。②赤道是特殊纬线,任何一天,赤道上各地都昼夜等长。③春分日和秋分日之外的任何日期,在离开赤道到南北极之间,晨昏线总是把与它相交的每个纬线圈分割成不等长的两段弧,就是说除了赤道外世界各地昼夜都不等长。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地球上越向北白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越向南白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夜;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长达到极值,南半球夜长达到极值,南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最大。从秋分日到春分日的半年,情况正好相反。

3.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地方时 12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处,向南北两方降低。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以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以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值,可以用下述的公式来表示: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差为绝对值)

例如,北纬 40°的地方,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40-23.5°)=73.5°。

4.产生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产生的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之一就是在地球的温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变化。温带地区一年有春、夏、秋、冬季节之分,合称“四季”。四季作为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随着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就会出现四季的变化。西方的季节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的国家在划分四季时与气候结合并且考虑到统计方面的便利,常把每年的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月划分为秋季,12、(次年)l、2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不再赘述。

学法指导

1.变式训练

课文中很多内容可以变换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文字变图像、文字变表格、表格变图像、图像变图像等。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可以变成 左图。

2.借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

例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为什么 会产生偏向?怎样辨别偏转的方向。

提示:任何物体在水平运动时,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运动 方向和速度(见右图)。判断偏转方向 可借用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

解:在北半球,质点向北沿经线a1 b1方向作水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线S1转至S2的位置,沿经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取a2b2人的方向前进,在S2位置上的人看来,运动质点已经偏离经线方向而向右偏了(即与物体运动的原来方向相平行)。同样道理,沿纬线方向运动的质点也偏离纬线方向而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道理同上述)。

至于赤道上无偏向,因为赤道上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辨别偏转方向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水平运动发生的偏向: 北半球:右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南北球:左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3.由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记忆 太阳高度(H)的计算公式,本属机械记忆,但也要

设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变为理解记忆,或有意记忆。

第一步:先看右表,明确纬度高低与太阳高度角大小

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直射赤道)。

第二步:小结:列出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一纬度差(直射点与所在地)。

第三步:用公式计算。

本节教材的知识归纳:

(一)地球自转

学法指导:数字归纳记忆法

“地球在宇宙中”这一章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我们可以用1.2.3.4这些数字加以归纳,帮助记忆。

(一)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3.八大行星中的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是金星。

4.太阳系中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二)1.在各种天体之中两种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是:自转和公转。

3.地球自转的两种周期是:恒星日和太阳日。

4.太阳物质组成的两种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5.太阳活动有两个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6.物体水平运动的两种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7.两个重要的平面,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黄道平面。

(三)1.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的三个星座: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和仙后座。

2.天顶附近的三个星座:天琴座、天鹅座、天鹰座。

3.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三种影响:对地球的电离层、对地球磁场和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影响。

5.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三个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6.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三大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7.地球公转的三个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8.三种不同的四季: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和气候统计工作中的四季。

(四)1.四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2.地球自转的四个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对地球形状产生影响;天体产生周日视运动,使得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二分二至四个日期:春分日(3月21日)、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

4.通常星空图上的四个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上一篇:信息科技部工作总结下一篇:鸿门宴课前预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