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2024-06-05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共14篇)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1

刚准备这节综合实践课时,我想到的只是学生嘻嘻哈哈地把鸡蛋摔满地的情景,觉得这活动实在有点无聊,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并观看有关的课例时,却发现很多学校都开展过这个活动,且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度高涨。心里倒是有点疑惑了。

在五《5》班的教学中,果然看到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作,并有小组在失败后继续改进,课后实验成功后那么欣喜若狂地过来告诉我。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快乐,我找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在学生的激情带动下,接下来在五《6》班的教学中,我更认真地准备了这节课,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更是让人欣喜。

不过,我算是综合实践课的入门者,在教学经验上是一片空白,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内向的学生有置身事外或者是参与度很低的现象,亦或是活跃份子太积极,把机会都揽去了,所以我想以后要多关注和引导内向型的学生参与集体,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另外,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难免会让课堂纪律显得有点无序,利用评价来提高纪律会是一个好办法,只是,评价标准和操作方式上,我想我还是表现得生涩了点,在往后的教学上有待完善。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兼任这一门课,感受良多。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语数英是关注结果的学科,老师们不得不过多地去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许多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现在的青少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教育应该要负起很大一部分的责任。相反,像这样的一节与科学结合起来的综合实践课,更关注的是过程,不管最后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鸡蛋是否破碎,只要在这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锻炼,,技能得以发展,甚至,学生仅仅是收获了一份热情和快乐,那这课也是值得开展的。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2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球运动是宏观宇宙知识, 其抽象性强, 时空跨度大, 不能直观感知,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 特别注重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空间思维局限性双重困难的解决:一方面我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三维动画和图片再现地球公转场景, 突破时空跨度, 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充满情趣, 更为直观、准确地呈现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变化;另一方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以探究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线, 为学生创设研究氛围, 创造参与机会, 分组合作交流,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其智慧得到启迪, 其潜能得到发展, 使他们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二、课标解读

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针对本课教学内容, 不仅要分析清楚地球公转与季节产生的原因,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 (人教版) 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 而其中的“地球公转与季节”更是地球运动知识学习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因为该知识时空概念强, 抽象难度大, 因此只有理解好这部分内容才能真正掌握地球运动理论的精髓。

(2)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 (2) 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 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 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4) 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与成因。

过程与方法:遵循传统认知规律, 以图片和生活事例引入, 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播放动画, 展示图片, 分组合作交流, 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概括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激发地理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本课的重点突破在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以观察者的角度, 分析出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 引导学生绘制出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 并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来模拟晨昏圈摆动, 从而加深对昼夜的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的理解, 最终理解四季和五带形成, 使知识前后关联, 形成系统。 (2) 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本课应由展示图示让学生从“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入手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 经绘图启发学生自主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维动画,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季节变化规律, 最终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与成因, 那么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四、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语言专业性强, 内容抽象难于理解, 且图形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 学生由于受年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 对专业图形不易看懂, 以致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动态分析能力差。因此, 教师只有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提供的动画、图片等资料, 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球运动的宇宙环境, 才能使他们充分理解地理公转与季节知识的内涵,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 教法:启发引导法、讨论交流法、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教师引导, 启发学生完成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 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 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真实的感性材料, 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更直观地去认知地球的空间运动, 从而更有效地突破难点。

(2)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提高能力, 通过探究分析, 掌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经分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 进而得出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主要由导入、新课、小结、练习四部分组成。

具体如下: (1) 导入:以春、夏、秋、冬四幅图引入, 启发学生思考四季景观差异的原因, 激发学生探寻真理的兴趣。 (2) 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黄赤交角的存在, 了解它是四季产生的基础。自主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并归纳规律, 播放动画, 分组合作交流, 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季节变化规律, 回扣课前问题, 理解四季和五带的成因。 (3) 小结: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 (4) 练习:训练地球公转与季节内容习题。

七、教学反思

(1) 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探究氛围, 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在设计探究问题时, 也应注重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方法。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理教学;地球与地球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生成。本文依据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侧重探讨“地球和地球仪”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因素,期望抛砖引玉。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通过阅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插图(如图1),这个目标不难达到。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瞭望得远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认识成果,还要从前人的认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教训或者认识上的启迪。

1.对地球球体不同认识阶段的评价

“盖天说”和“天圆地方说”,自然让人联想到熟悉的南朝诗句:“天似穹庐,覆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代人们受活动范围的局限,把局部的感觉当作认识的真象。

西汉时期,张衡的“浑天说”是对地球形状和天地关系的伟大想象,正确反映了地球的形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年。但这种认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体现在:①认为天也是球形的。在人们的肉眼看来,天上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似乎一样遥远,把天看作以地球上的人眼为中心的球形。实际上,天上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千差万别,而且,宇宙是无限的,它在高速膨胀着,河外星系在离我们远去。目前对宇宙现象作出较好解释的是“大爆炸说”。②“浑天说”的地球在宇宙的中心,而今天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体现了冒险精神。世界航海家葡萄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率船队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为人类历史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同时,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也体现了航海家勇于探险、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敢想敢做,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教学中在给学生展示这段历史史实时,还可增添一些丰富的材料,如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比哥伦布船海探险早了87年,所到之处带去了中国人的友谊与文明。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这些航海探险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勇敢无畏地面对一切,他们的海上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由此激发学生对古人勇于探索精神的敬意以及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从“盖天说”、“天圆地方说”到“浑天说”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宇宙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进一步证实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认识历程从感觉到想像或者假说再到实践验证,反映了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

3.“地球球体日常体验”学习行动

教材中的“学习行动”要求利用篮球做实验,体验在球面上看船只航行的情景并交流结论(如图2)。这里着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一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充分交流讨论,展示对地球球体的日常体验,如归来的航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远去的航船,先看不到船身,后看不到桅杆,以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向北走,北极星的高度越来越高;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超低空飞行的飞机能躲避雷达的监测;同一个地方,站在高山之巅总是比平地早见到日出等。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3)

1.利用数学公式计算

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材指出:“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里用“平均半径”,说明地球是一个非正圆的球体。为避免死记硬背数据,不妨让学生依据平均半径(R)和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4πR2)计算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也大体了解数据的约略程度。计算不仅训练学生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2.学会简易制作学具

“学习行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这里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地球仪的地轴与水平面的关系:是否垂直、平行或斜交成任意角度都行?因为地球绕日运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相交成大约23.5°,制作地球仪时,一般让地轴与水平面约成66.5°交角,地球仪的基座所在平面相当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平面,这样与客观实际更相符。

三、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教材中的“学习行动”引导学生讨论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案(图略)。在地球仪上,因为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大圆,把地球分为相等的两半,用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本初子午线所在的平面是计算经度的起始平面,用0°和180°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似乎也顺理成章。但是,0°经线穿过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和非洲大陆,为使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于一个半球,人们选择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也可教育学生,在做决定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还应关注到事物所牵涉的各方面。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联系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哲学、品德与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地球公民》观影心得 篇4

地球公民,earthlings,指地球上的一切居民。我喜欢这个解释,不单单人类是这颗蔚蓝星球的主人,还包括其他动植物,不论进化的高级还是低级。只是很容易,人类便忽视了这个星球的其他公民。

看完《地球公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如此无知,在那种习惯的状态下,把很多事情看得如此理所当然。曾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天真的以为世界上那一种叫奶牛的生物,它的本领就是能源源不断生产人类需要的牛奶。直到某天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指责了人类喜欢喝牛奶补钙的无知做法,“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哺乳动物不经过受孕就能有奶产生”,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是的,有时候无知的真是可怜,可悲。在这部记录片里,我又再次看到那些为了满足人类所谓健康需要,而不得不竭尽自己所有产奶的奶牛,还有那些生下来便与母亲分离,忍受着折磨,最后悲惨死去的小牛。其实,我们真正有多大的需要去喝牛奶呢,牛奶应该就是给乳牛喝的,人类的身体构造自然不同于牛,那么喝牛奶意义在哪呢!

其实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比如昂贵的皮草,奢华的鱼刺,精美的皮革。享用这些东西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所谓的满足感,但往往很直接忽略它们是怎么来的。当穿着某种动物的毛皮招摇过市的时候,联想一下每一只惨遭屠杀的野生动物,为什么要有那种把其他动物尸体的皮毛穿在身上的偏好?动物园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一种进化的高级点的动物,看着笼子里被囚禁的动物,仿佛它们只是博物馆里展览的物件。很想知道会不会有这么一天,被关进笼子的是我们人类自己,然后笼子外面有一种生物指指点点说到:“这是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辛格,在他最畅销的小说《敌人,一个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当赫尔曼经常目睹对动物与鱼类的屠杀之后,他总有这样的想法:“从人类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来看,所有人都是纳粹。”这句话很完美地诠释我们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我们自认为没有那么重大的过错,毕竟弱肉强食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只是不知不觉我们便超过了道义的界限,给许多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我们自认为我们手上没有那些动物血淋淋的鲜血,那只是因为我们普通大众只是间接的杀戮,但我们创造了屠夫这个职业,还创造了工业化下标准的一套流程。

《地球的故事》读书心得 篇5

地球是一个充满神秘的星球,有数不清的自然之谜。《地球的故事》帮我们揭开了这些神秘面纱。《人类与家园》、《地壳与洋流》、《地图与指南针》……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从前,我以为地球是一个像足球一样圆的星球。读了《我们的行星》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地球不是标准的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椭圆形的两端是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那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说来真巧,就在我知道地球的形状后,妹妹要和我比赛画画。我画的是万里长城,而妹妹画的就是地球。她用我的圆规画了一个大圆,然后在圆里涂满了绿色。妹妹说是地球上长满了大树,是一个绿色的大圆球。我心里有底,装着老师的模样笑着对她说:“地球不是圆的,是椭圆形的,像鸭蛋一样,知道吗?”妹妹不甘示弱,大声地争辩道:“不对,不对,我在书店里看过,那就是个圆球,怎么会像鸭蛋呢?”我知道妹妹说的是地球仪。书店里的地球仪确实是圆的。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服她了,只好拿出《地球的故事》,摆到妹妹的面前,说:“我不跟你争,我把这本书留着,等你以后认识字了自己看!”

《地球的故事》里还介绍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和这些国家的历史。让我知道了希腊和我们中国一样古老,知道了美国很年轻,还知道了太平洋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岛国。

观流浪地球有感心得 篇6

以文艺片为主的中国影视行业使得科幻电影的制作难以付诸实践。科幻类型的电影在中国几乎没有基础,此前国内也没有成功范例,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观众会喜欢,从特效实现到视觉风格,都要一点点的摸索。因此,《流浪地球》从拍摄初期就屡遭质疑。总导演郭帆也直言,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任。在缺乏投资方资金支持的境况下,导演郭帆和制片人龚格尔自掏腰包凑了一百多万,为了不延误后期制作进度郭帆甚至卖了自己的爱车。在这般境况下,全体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影片的高质量,全体人员只能超负荷运作,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全体人员分组休息,导演郭帆每天只睡3-4小时,现场镜头拍完后还要回去看前一天的镜头。最长拍摄持续30多个个小时。

除了制作的困难,演员们也苦不堪言。荧幕上最常出现的镜头——演员们穿着太空服来回走动,甚至有一些困难的动作戏。在我们看来,他们似乎轻松自然,游刃有余。然而,事实上,影片中演员身上的外骨骼重达40公斤,穿上后做一次简单的动作都很吃力。因为穿上或脱下都十分艰难,为了不耽误影片拍摄进度,演员平时就要穿着重达40公斤行头在摄影现场活动,可想而知对演员的体力是多大的考验。66岁的吴孟达拍戏过程中每拍一会就要去吸氧,面对剧组艰难的经济状况,他零片酬拍戏,拍完后甚至生病住院。而零片酬客串还投资6000万的吴京的催泪表演,使得许多对他持有偏见的人改观。影片的主角都是新生代演员,他们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即使演技略有青涩,但是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已经足以让我们敬佩。

再看剧情本身,细致入微的环境布置和清晰的世界观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刘培强舍身相救,刘启、韩朵朵的转变,剧中人们对希望的坚持和人类共同体的精神使人热血沸腾、感动不已。即使影片仍存在些许瑕疵,在它本身散发的魅力与光芒面前都不值一提。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迫切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科技, 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 既精通专业, 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高素质人才, 高校是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双语教学则是当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1年9月,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很多大学都越来越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许多学者对使用双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作为博士点高校, 长江大学目前开出的高质量的双语教学的课程还不多。虽然很多学者发表过关于单学科双语教学方面的文章, 但国内关于地球物理学类的教学研究论文还很少见。国内地球物理类的中文材通常都跟着国外教材的脚步走, 大都引用和借鉴了国外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 或者干脆使用译著。这样做的弊端一是存在着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 二是可能存在漏译、误译以及在汉语里难以找到相对应词语的现象, 学生读到相关外文文献时无法了解到准确的含义。而推行双语教学, 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不但能够引进西方的思维方式, 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 而且可以直接跟踪学科发展的脚步, 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头脑的复合型的管理者和接班人。

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ation) 是指在专业或学科课程教学中, 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而授课采用母语 (汉语) 和外语 (主要是英语) 两种语言交叉进行, 提问、作业、考试均采用外语 (英语) 的一种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要求能够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但同时也可以使用汉语, 避免由于语言问题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双语教学中英语是教学手段, 不是目的, 避免走入把专业课教学变成以学习英语为主的误区。

国内十几所大学都开设有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 其内容涉及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 是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从事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的重要专业课。通过双语教学, 使用原版教材, 可以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达到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 又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双重目的。

二、双语教学模式与目的

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获取专业学科知识, 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双语教学至少让学生获得几个方面的收获:

1. 可使学生通过原版教材掌握前沿学科专业知识。

国外优秀原版教材非常注重纳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注重收录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双语教学, 学生可以对本学科的最新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和掌握。

2. 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通过双语教学, 学生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原版教材论述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等好处, 并且还接触到大量的原汁原味的专业科技英语, 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 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当前英语仍然是学生弱势语言的背景下, 双语教学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众所周知, 我国的英语教育效果不容乐观, 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 还是“哑巴英语”。双语教育在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印度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 以及在美国 (美国通常使用西班牙语进行双语教学) 、澳大利亚、日本等单语国家的成功实施说明了双语教学也完全可以作为我国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通过双语教学, 把语言由汉语为主转变为英语为主, 师生使用英语进行课上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 使得课堂英语教学的比重不低于60%, 从而达到既学习专业知识, 又学习英语的双重目的, 也使他们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大大增加。

三、如何办好双语教学

1. 正确认识双语教学。

大学不能将双语教学的目标仅仅定位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上, 即只强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双语教学必须完成既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 又要完成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

2. 双语教学中的教材和课程体系。

市场上原版教材极少, 能够适合学生用的就更少, 这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因素。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学校要积极选择引进适合的原版教材, 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要。目前国外关于地球物理学类的主要的原版教材有《Fundam entalof G eophysics》《The Solid Earth》《The principle of G eophysics》等。国内各大学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使用的外文教材也是自己对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挑选、复印而成的。国内现在上缺乏合适的地球物理学类双语教学的教材。

3. 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问题。

缺乏双语教学的优秀资源是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双语教学要真正实施、推广, 取得效果, 教师是关键。作为校方, 应该在政策上积极向教学, 尤其是双语教学倾斜,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双语师资的培训应该注重知识、视野、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教师的口语水平也必须要发音准确, 以避免误导学生, 这样才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讲授本学科的知识。

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必须照顾到全体同学的利益。这一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时, 应补充一定的中文资料。结合笔者授课过程中同学们的反馈意见, 我们认为目前的双语教学宜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双语课, 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英语, 具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即使是部分没有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的同学, 通过双语课的学习, 也对他们通过四级考试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四、结语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性工作, 双语授课中坚持渐进性、互动性原则, 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中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计划的调整, 尽快将双语教学课程完全纳入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逐步加大教学内容与国际流行规范接轨的力度。

双语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 只有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 探讨双语教学的经验, 才能够逐步办好双语教学, 真正达到培养既懂专业, 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摘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要求高等院校推动双语教学的要求, 长江大学开设了地球物理学类的双语课程。讨论了地球物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目的, 分析了地球物理学双语教学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办好地球物理学双语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双语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01) 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2]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探索[J].教育探索, 2005, (4) :61-62.

[3]袁捷敏.试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J].教学研究, 2008, (1) :103-104.

[4]武晓峰, 程敬恭.双语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探析[J].高教论坛, 2003, (2) :54-55, 71.

[5]李春茂, 王鑫, 刘玉.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未来探索与研究[J].高教探索, 2007:202-203.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8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 双语教学 思考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科技,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既精通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双语教学则是当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很多大学都越来越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许多学者对使用双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作为博士点高校,长江大学目前开出的高质量的双语教学的课程还不多。虽然很多学者发表过关于单学科双语教学方面的文章,但国内关于地球物理学类的教学研究论文还很少见。国内地球物理类的中文材通常都跟着国外教材的脚步走,大都引用和借鉴了国外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或者干脆使用译著。这样做的弊端一是存在着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二是可能存在漏译、误译以及在汉语里难以找到相对应词语的现象,学生读到相关外文文献时无法了解到准确的含义。而推行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不但能够引进西方的思维方式,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直接跟踪学科发展的脚步,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头脑的复合型的管理者和接班人。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专业或學科课程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而授课采用母语(汉语)和外语(主要是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提问、作业、考试均采用外语(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要求能够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同时也可以使用汉语,避免由于语言问题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双语教学中英语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避免走入把专业课教学变成以学习英语为主的误区。

国内十几所大学都开设有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是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从事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的重要专业课。通过双语教学,使用原版教材,可以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的速度,达到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双重目的。

二、双语教学模式与目的

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获取专业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双语教学至少让学生获得几个方面的收获:

1.可使学生通过原版教材掌握前沿学科专业知识。国外优秀原版教材非常注重纳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注重收录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对本学科的最新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和掌握。

2.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原版教材论述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等好处,并且还接触到大量的原汁原味的专业科技英语,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当前英语仍然是学生弱势语言的背景下,双语教学是学生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众所周知,我国的英语教育效果不容乐观,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双语教育在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印度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以及在美国(美国通常使用西班牙语进行双语教学)、澳大利亚、日本等单语国家的成功实施说明了双语教学也完全可以作为我国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通过双语教学,把语言由汉语为主转变为英语为主,师生使用英语进行课上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使得课堂英语教学的比重不低于60%,从而达到既学习专业知识,又学习英语的双重目的,也使他们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大大增加。

三、如何办好双语教学

1.正确认识双语教学。大学不能将双语教学的目标仅仅定位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上,即只强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双语教学必须完成既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

2.双语教学中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市场上原版教材极少,能够适合学生用的就更少,这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因素。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学校要积极选择引进适合的原版教材,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要。目前国外关于地球物理学类的主要的原版教材有《Fundamental of Geophysics》《The Solid Earth》《The principle of Geophysics》等。国内各大学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使用的外文教材也是自己对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挑选、复印而成的。国内现在上缺乏合适的地球物理学类双语教学的教材。

3.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问题。缺乏双语教学的优秀资源是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双语教学要真正实施、推广,取得效果,教师是关键。作为校方,应该在政策上积极向教学,尤其是双语教学倾斜,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双语师资的培训应该注重知识、视野、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教师的口语水平也必须要发音准确,以避免误导学生,这样才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讲授本学科的知识。

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必须照顾到全体同学的利益。这一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时,应补充一定的中文资料。结合笔者授课过程中同学们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目前的双语教学宜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首先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双语课,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英语,具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即使是部分没有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的同学,通过双语课的学习,也对他们通过四级考试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四、结语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双语授课中坚持渐进性、互动性原则,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中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计划的调整,尽快将双语教学课程完全纳入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逐步加大教学内容与国际流行规范接轨的力度。

双语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只有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探讨双语教学的经验,才能够逐步办好双语教学,真正达到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2]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探索[J].教育探索,2005,(4):61-62.

[3]袁捷敏.试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J].教学研究,2008,(1):103-104.

[4]武晓峰,程敬恭.双语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探析[J].高教论坛,2003,(2):54-55,71.

[5]李春茂,王鑫,刘玉.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未来探索与研究[J].高教探索,2007:202-203.

[6]李琳,张铁,李杞仪.机械原理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6-177,179.

《流浪地球》观后感心得 篇9

电影的开头部分老师问学生希望是什么?班长说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地球将要毁灭,许多人放弃了拯救,打算去和家人团聚,迎接死神的到来。但还是有人心存希望,刘启心存希望,所以能够想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朵朵心存希望,所以才能众人合力一同推动那根“针”;人类心存希望,所以才能逃出生天,免于毁灭。

希望一直都有,有人相信,有人不信。相信希望的总会面对光明,走向新的可能,而不相信的总会对希望与深渊面对面,走进毫无出路的死胡同。所以希望一直都在,只是看你选择相信,还是选择不信。

二、仰望星空,总有星星保佑你

爸爸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看着你,当你抬头看天空的时候就能看见爸爸。这是宇航员刘培强对他儿子说的话。当发动机的火焰达不到引爆木星的高度时,依然是刘培强用空间站的爆炸引爆木星。作为父亲的他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成了儿子在绝望之际的一颗星星,为儿子指明了回家的方向,虽然从地面看去空间站的爆炸引起的光只是一点,但这一点光确实在告诉你,天上有人在保佑着你。

三、一起推动“撞针”,才有希望

当王磊和朵朵他们身后多了那些人,并且合力推动那根针,我真的很感动,伴随救援队伍的陆续到来,撞针被推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那一声声“一,二,三”是人们团结一致最响亮的口号,而引擎合拢的完成,成了人们团结一致最好的结果。团结合作,众志成城才有无限的希望,才有无限的可能。

四、流浪的地球该去往何处

因为太阳膨胀将要吞噬地球,所以人类启动了流浪地球的计划,看到地球在太空中进行,我真的想知道,假如真的有一天,我们的地球不得不离开太阳系,去浪迹天涯。那么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宇宙那么大,每一个星系都像孤立的海岛一样,遥远,孤寂。当离开了太阳系,我们,又该去哪里找到另外一个家?流浪地球这个名词似乎有些凄惨。在浩大的宇宙中,地球孤立无援,只能只身前行,而在这宇宙中又有哪,能称之为家?

五、将近毁灭时,人的本性才会暴露

当得知地球将要毁灭,我看到北京地下城的人们在疯狂的争抢东西,有点疯狂,有点失望,其实他们就是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仿佛只要做好现在做的,就能推开死神,就能逃避死亡。面临绝境,我们会展现出狠毒,无助,疯狂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这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之恶吧。

六、回忆是思念的愁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 篇10

就在前几周,我读完了《80天环游地球》这本书。这本书讲述的是福格和他的一些朋友的故事。福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打牌,他们边打边聊,慢慢说到了“环游地球要几天?”这个问题上。福格说:“80天。”其他人不相信,为此,他们定下了这样一个赌局:如果福格不能按时回来,那他银行里的两万英磅就归朋友了;如果他按时回来了,朋友就得送给福格两万英磅。

在福格出发后不久,警方初步认定福格犯了罪,于是叫人把他抓起来。就这样,福格他们走到哪里,警察就跟到哪里。警察跟着福格他们绕地球走了一整圈后,终于在福格出发的城市抓住了他。可真正的罪犯不是他,只不过跟他长得很像而已。警方向福格道歉,福格毫不犹豫地打了警察一ぃ随即冲向打赌的几个朋友,但还是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五分钟。就在福格感到沮丧时,有人发现其实这才是第79天,因为福格一路由西向东跨越了所有经线。就这样,福格赢得了赌局。

“地球”与“地球人” 篇11

原文很短: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我们的《教参》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内容很多很复杂,“早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大都是由于人们的错觉;中午阳光比早晚热是由于中午阳光直射,阳光在大气里走过的路程较短,热量被吸收少”。然后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轨道、日出日落的逐日变化、地球的纬度、其他行星对地球的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解说,最后得出了一个大致结论:一天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早晚几乎是一样的;高中地理教材上的理论也能确证:在“一天”这样短的一个时间内,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早与晚都相等的,原因与教材上讲的一致,其大小凉热也不是因为远近的原因。

可以说,《教参》的解释是非常准确和科学的,是结合了现代地理、物理、天文等学科研究的所有成果,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解释的文字也是非常的清楚和明白。但如果大家细心一点,比较一下课文内容和《教参》的解释,就会发现《教参》的讲解内容与课文所问的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课文原文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注意文中加点的字(后半句括号里的字是根据上下文意补充出来的),“去人”即“距离我们人”,注意,是距离“人”,而不是距离我们的“地球”,也就是说,我们课本上的两小儿争的不是早晚时“地球与太阳远近”的问题,而是早晚时太阳与地球上的某个具体的人的距离,也就是地球上的某一个点——两小儿所站的那个地方,在早上和中午离太阳的远近问题!

要搞懂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示意图。如下图:A点是太阳的位置(不变),B点是两小儿早上站的位置,C 点是两小儿中午的位置,箭头符号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故观察,我们把地球自传的方向稍微做了一下调整)。大家看图所示,AB的距离是明显大于AC的,也就是说我们早上确实要离太阳远,中午我们离离太阳确实要近些。

如此看来,两小儿问的问题是可以回答清楚的,孔子之所以没有能够回答出此问题,有两种可能:第一,可能是孔子时代几何学并不发达,孔子不明白这个现在看来极为简单的道理;其二,孔子如我们现代的《教材》《教参》编写者一样,犯了一个“想非所问”的错误:人家小儿问的是“地球人”,而孔子和我们的编者们想的却是“地球”。就这两点来看,我更趋向于后者,因为即是孔子不懂几何学,但肯定明白这个基本道理的。事实上,就一天来说,地球与太阳远近确实是几乎没有变化的,是恒等的,但地球上的某个人或者说某一个点,在一天之中太阳离地球的远近却是不一样的,如此看来,圣人不是知识的缺乏,重要的是没有听懂人家的问的话的意思。

当然,列子借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想说明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也有不知道的知识,列子自己也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孔子当然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学参考书》和我们自己却自作聪明地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把“地球上具体某点的人在早上中午的位置和太阳的远近关系”与“地球在早上中午和太阳的远近关系”混为一谈了,结果出现了以上的答非所问的笑话。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12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12年度成果汇报交流会近日在京举行。这个由来自118个科研机构的1500多名专家参与、历经5年的项目, 是目前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 也是一把叩开地球“神秘大门”的钥匙。地球深处到底藏着哪些秘密?深部探测这双“眼睛”又看到了哪些“风景”?

地球内部构造

人类对地球深部认识“很肤浅”

迄今, 人类通过打钻直接了解的地下深度仅有12公里, 相比6378公里的地球赤道半径, 科学家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很肤浅”。地球内部的构造, 由外而内分别是3个同心球层, 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40公里, 地幔则厚达近2700公里, 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固体的岩石圈平均厚约200公里, 这就是漂移的板块。地幔之下, 才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的高温地核。

至于多深才能称之为“深部”, 深部探测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说, 地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从技术精度上讲, 对地球深部的真正科学探测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董树文说, 美国当年应用石油勘探的反射地震探测技术探测全地壳的结构, 引领了世界深部研究的方向, 也使得探测深度和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二十世纪80年代, 欧洲、加拿大也先后发起了欧洲探测计划和岩石圈探测计划。

虽然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 但我国的地下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大多只能进行灾后救援, 灾前束手无策。当然, 这也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资源缺口凸显、地质灾害频发与地球科学相对落后并存的局面, 使开展深部探测工程的诉求日益强烈。

2008年, 在财政部、科技部支持下, 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计划, 时限2008—2012年, 专项总经费11.17亿元, 2013—2014年专项续作经费1.37亿元, 总经费12.54亿元。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 我想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它是一个经济强盛的中国, 这需要丰富的资源提供支撑;它是一个科学的中国, 这需要我们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它是一个安全的中国, 既包括国家安全也包括免受地质灾害等影响;它是一个生态的中国, 要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从这个角度讲, 深部探测与构建美丽中国紧密相连。”深部探测专项技术负责人、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深部探测专项给地球做全面“体检”

地下深处人们看不见、摸不着, 研究起来难度很大。虽然地球的造山运动会把深部物质带到地表, 但这类证据毕竟非常稀少。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地震、重力、电磁等现代地球物理的探测方法, 了解地球深部的物理性质。

“深部探测专项”包括9个子项目, 其中建立中国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 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锐形象地称为“给地球照CT”, 即切开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 取得横切片和纵切片。

作为技术领域的项目代表, 高锐说, 切开地壳上地幔的技术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两种方法, 包括人工源和天然源。相对来说, 人工源探测精度高些, 天然源探测深度大些。由于中国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 只有通过实地方法和技术实验使技术取得突破, 才能获得适于中国大陆特点的技术组合。因此, 深部探测专项在培育阶段重点试验了这两类手段。

高锐介绍, 深部探测实验取得全国三维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标准点立体实验与研究、大地电磁实测数据起伏地形三维反演技术等十大技术进步。该项目还研发了远程监控宽频地震观测新技术———切到地幔深部技术。

他说, 宽频地震观测好比医学的听诊器, 是将地震计放入地下记录地球的活动信息, 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地下结构图像, 特点是观测深度可达670公里上地幔深度, 观测时间一般1—2年。

通过一系列技术, 科研人员成功穿透我国大陆岩石圈 (100—200公里) 、地壳 (30—70公里) 不同层次, 获取多重物性参数。从数据采集、信号提取到成像技术流程、“地壳CT”探测结果被国际同行认可。

“深部专项实施之前, 我国深反射地震剖面总长约4800公里, 仅相当于美国的1/12、英国的1/4、意大利的1/2。”董树文说, 过去5年, 我国完成了6160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 总长度达到11000公里, 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的总和。

“我国现在有了11000公里深反射地震剖面, 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深部探测大国行列。”高锐说。

“超级钻”等自主装备成探测“利器”

目前最直接的探测地球深部的手段是科学钻探。科学钻探可通过钻探和全程取芯, 直接获取地球深部信息, 因此被形象地誉为“入地望远镜”。苏联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科拉超深科学钻, 达到1.2万米的钻探深度。

在深部探测专项中, 科研人员通过对全液压顶驱动、仿生钻头等装置的攻关, 获得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已于2011年问世。据介绍, 这台钻机所有部件均实现国产化, 整套装备高60米、重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

董树文表示, 该钻机在深部钻探全液压钻机整机设计理论、装备制造及配套钻具研制、数字化设计、智能化与自动化钻进装备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深部探测专项安排了3亿元人民币用于装备研发。董树文认为, 中国深部探测与国外差距明显, 工作空白很多, “我们不能放弃自主研发一些关键设备”。

地壳深部探测工程迫切需要重型探测装备技术, 项目科研人员通过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 研发出大功率、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性能的地震勘探系统、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探测系统、超深钻探装备和深探软件平台等大型探测仪器装备, 取得了优于预期的进展成果。

“科研人员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指标、技术配备、人员训练和工程管理协调, 以稳健务实的科学态度, 迅速提升我国重型深部探测装备研发的技术水平, 为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和深部找矿战略计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负责人、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表示。

成果将用于找矿、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

为找矿突破战略服务

“我国所面临的资源挑战是立项的第一出发点。”董树文曾在很多场合强调这一点。深部探测专项为我国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吕庆田说, 深部资源探测所取得进展的应用前景在于, 将极大深化对19个成矿带深部成矿过程的认识, 为建立大陆成矿体系提供重要深部信息, 促进47个整装勘查区的深部找矿突破。

此外, 深部探测和科学钻探发现了一批对找矿突破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的线索:首次确认了含铬铁矿高压蛇绿岩套新类型, 为铬铁矿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方向;发现并圈出北方巨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块体, 指示了超大型矿床的突破空间;穿透大庆盆地在含油的白垩纪盆地之下发现残存的沉积盆地, 为“大庆之下找大庆”提供了战略依据;在庐枞火山岩铁流矿集区, 发现了深部正长岩上百米厚铀元素富集带, 为深部找铀、重新认识火山岩型成矿体系和建立成矿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人为因素导致放射性污染注入量提供定量参照基准

深部探测的另一重要内容是, 将元素周期表“画”在地球上。据了解, 地球物质成分包含元素周期表中的90个元素, 它们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 生态环境是受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影响的。对地壳全部元素进行探测, 建立化学地球是解决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求介绍道, 通过部署1个网、3条带、10个矿区的地球化学探测项目, 科研人员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如创新性地发展了地壳全元素精确分析系统, 首次实现对81个指标 (含78个元素) 的高精度分析, 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 首次制作出全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图, 圈定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

同时, 还提供了全国范围根据U (铀) 、Th (钍) 、K (钾) 含量计算的地面1米高度大气放射性剂量率, 为监测未来人为因素导致放射性污染注入量提供了定量参照基准。在环境污染以及预测未来变化方面, 项目还发现了全国重金属元素污染持续加剧以及CaO与酸雨分布密切相关的事实。

应力监测为地震预报服务

减轻地质灾害是地质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士石耀霖认为, 通过借鉴气象预报的经验, 地震预报也应该是从基于前兆的经验预报到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预报再到关键物理量———应力预报。

他分析说, 地震预报要搞数值预报, 从技术上有5个关键环节: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解方程的能力、建立结构物性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我们不知道初始应力状态, 也无法计算绝对值。初始应力必须来自观测, 应力观测系统必须有国家级的部署, 地壳深部探测计划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

历经5年, 该项目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共建立了28个应力应变监测台站, 初步构建了该地区局域地应力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位于北京的地应力监测数据中心, 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 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心得通用 篇13

当我读到“地球上矿产资源将要枯竭”时,心里不由得“怦怦”跳,人类这样不加节制地开采,铁路、公路、工厂……都需要矿产资源无限制地提供,而哪些矿产资源都需要地质变化几百年、几千年、几亿年才行成的,人类不断地开采,是觉得矿产资源十分充足,可是令人们感到充分的矿产资源也是一天一天的减少。我们这些同学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根本不想到珍惜这些资源,而且很浪费,有的同学心里想:反正矿产资源没了就没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同学们就是怀着这种思想只知道破坏,不懂得珍惜。

当我读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时,我感到非常的惭愧。人类大量地开办工厂,废气让空气变得混浊,人类为获取耕地,乱砍乱伐森林;大批工厂不注意保护水源,向河流、海洋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大海里的一些浮游生物也无影无踪;人类将一片片树林里的树木砍断加工成上等的柜子、椅子、桌子……地球大陆的颜色也由绿色变为黄色,森林变成了沙漠,海洋的颜色也由蓝色变为灰色。

地球的运动与《周易》 篇14

八卦是《周易》的精髓,它是由阴阳三重组成,是在阴阳两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阴阳两重只能组成四个符号即四象。八卦是由四象演化而来的,那四象在哪呢? 在天上,就是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昼夜的更替( 既出现黑夜、白天、日出、日落现象) ,这就是天象。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用阴阳把这四象画出来就是天书。因为它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所以说四象又是无字天书。天书可以解释天地间的所有事情。从这天象上我们可以读出什么呢? 是运动和变化。那变化的方向呢? 是非上即下,天上的太阳要么向上运动,要么向下运动。

所有的天机天道尽在一天之中,先把一天从东西方向砍一刀,于是白天在正南,黑夜在正北,天南地北,天地定位。再把一天从南北方向砍一刀,于是正东为日出,正西为日落,日出为泰,日落为否( pi) ,于是变化的方向出来了。这是太阳的变化方向,也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方向。

我们看一下太阳的视运动,太阳从正北到正南都是上升阶段,正东日出泰是上升的正位,太阳从正南到正北都是下降的过程,正西日落否是下降的正位,这就形成否、泰、乾、坤四卦。

( 一) 坤卦: 坤在正北是纯阴,是( 阴阴) ,用六代表这个老阴,是一天的夜里十二点,是一年的冬至,是大地,是百姓,是需求,是客观,万物的生之地,死之地,万物得地而藏,万事得地而生,是下极是弱小,始于弱小而终于状大,所有的可能都从大地开始。

( 二) 泰卦: 泰在正东,是少阳,用七代表,是一天的六点,是阴在上阳在下,阴为地在上,阳为天在下,在上的地它要向下运动,在下的天它要向上运动,于是天地完美的交合在一起,阴阳这对矛盾冤家终于合二为一了,这就是相益者相近,这就是阴阳相生,这就是官民结合,这就是男女结婚,天地结合,万物相生,官民结合欣欣向荣。

( 三) 乾卦: 乾是阳阳是纯阳是老阳,用九代表,乾为天在正南,是一天的中午十二点,是一年的夏至,是如日中天,是上极,所有的向上发展到此结束,所以说终于壮大,只要你混到如日中天这一步,下降就是你的宿命!

( 四) 否卦: 正南的乾( 阳阳) 离开正南后就在地道生出一阴即阳阴,否是阳刚在上阴柔在下,阳是变化的,是向上变化,阴是变化的是向下变化,二者距离越来越远,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供应越来越多,而消费越来越小,天道由动转静,赖以生存的财物不能交流,各类矛盾层层爆发,官权越来越大而民权越来越小,民权不能制约官权,不受制约的权力那是出笼的魔鬼,人性中的私、谋、欲、贪、狂是人性的阴魔,这是乱象的根源也是否象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发展是从坤开始的,纯阴不生于是一阳复始,于是从阴阴变化阴阳,事物从正北的坤地运转到正东的泰地,由老阴变为少阳,由六变七,占据地道的一阳终于发展成了二阳,阳阳为老阳,事物从正东的泰终于发展到了极点,从七变为九,到了上极下降不可避免终于从正东的泰发展到正南这个上极,阳极而阴生,由阳阳变成阳阴,由老阳变成少阴,由九变八,占据地道的一阴终于发展成二阴,由八变六,万物归藏于大地,名利富贵转眼成空,一锨黄土埋一把白骨,万物归零周而复始。

一个东西南北装进乾坤否泰,一个六七八九演绎天下变化,泰极否来,否极泰来,尽在一天之中,在大无外在小无内,人生只有过程没有终点,追求成功的终究会失望,追求得到的终究会失去,除了感觉也许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外阴内阳,外柔内刚,还是泰象,泰象不在上下两极,最得中庸之道,五味令人舌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心盲,所以一个对感官刺激着迷的人他已眼瞎,耳聋,舌瞎,心死。他用什么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所以一个人心情平淡,言语谦和,有所追求却并不执着就是泰象。

在现在我们的认知世界里,客观那个完整的世界被我们分开了,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却把他分成男人女人,国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却把他分成官和民,谈官的时候只谈官,谈民的时候只谈民,从来就没人怀疑过这个分开的世界还是不是真实的世界,得,真的是得? 失,真的是失?对,真的是对? 错,真的是错? 对于概念从不怀疑的相信就是否式思维,对于概念有所怀疑,并且把相反的概念再小心的合起来就是泰式思维,看看老子的道德经满篇都是把两个相反的词给合起来。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与阴阳

地球公转运动有四个特殊节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春分是阴阳结合,是万物的开始; 秋分是阴阳的分离,是万物的结束,所以秋分后万物发展结束。因而看到矛盾结合那就是在上升,看到矛盾分开那是在下降,春分后面是夏天,秋分后面是冬天。

天道有衡,在正东的泰对应这正西的否,以达到阴阳平衡,正南的乾对应真正北的坤,以达到阴阳平衡,所以生活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超过平衡的东西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东西在等着你,用来阴阳达到平衡。

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现象,就是易经里的“象”,观天的叫天象,观星的叫星象,观五官气色的叫面象,各种社会现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现象,只要我们用阴阳符号把万象代表出来,然后套进四象中,那么各种变化的必然性在四象里清楚明白,天地是牛皮万物是牛毛,只要了解了牛皮的走势那么牛毛的走势就出来了。

易经源于天象,把天象用阴阳符号画出来就是天书,他教会我们用简单的方法去解释变化而复杂的事情,让我们面对复杂的世界用简单的方法就搞定。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当把这些周易思想贯穿在这部分内容中时,学生非常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对中国古老精华文化的探索欲,枯燥难懂的知识也不在难以理解,并且通过这样的思想表达,让学生更明白人与地的实质关系,更明白地理学科所要表达的思想精髓。

摘要:《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地理学科就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在地球的运动和大自然的规律中,其实就孕育着《周易》这一古老文化思想。

上一篇:白条鸡购销合同书范本下一篇:有关描写过年的精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