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结构(共6篇)
地球结构 篇1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运动员参加竞赛取得的运动成绩反应出运动员相应的竞技能力水平。竞技能力水平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因此,构建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揭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变化趋势,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同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但上述理论模型也存在不足和缺点。笔者通过借鉴上述理论模型的一些有益的见解,提出“地球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以人的运动心理为突破口,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阐述。
1 竞技能力理论模型的梳理
目前许多国内外运动训练学学者提出的结构模型,如“木桶理论模型”“积木理论模型”“双子理论模型”“皮球理论模型”等等,其中“木桶理论模型”明晰了竞技能力的各要素,突出短板对系统的影响,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积木理论模型”提出了“长板”对“短板”的补偿作用,说明了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没有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趋势。“双子理论模型”[2]是田麦久博士融合了“木桶理论模型”和“积木理论模型”提出来的新理论模型,体现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但该模型是封闭的,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不易操作。“皮球理论理论”[3]不仅清晰地勾勒了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但没有明晰心理在竞技能力各要素中的作用。总之,现有的理论模型把竞技能力看成是“物体”,没有从模型中说明竞技能力的作用主体“人”的作用即心理的作用,只是在理论的阐述的过程中说明心理的重要性。
2 地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 . 1 地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系统理论
系统是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要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是一个整体;其次,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最后,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与外界环境共存。从现实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系统不具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不能构成系统。同样竞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满足这三点。首先,构成竞技能力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各要素共同构成竞技能力即各要素与竞技能力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最后,竞技能力系统与外界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性特征。
2.1.2 运动心理学
在运动训练中由于运动训练内容的重复性、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训练环境的封闭性容易造成运动员精神疲劳促使运动员消极训练,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意志品质等心理方面的训练。例如,运动员的“高原现象”,尤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运动动机、社会认知的归因、唤醒、焦虑以及运动中认知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竞技能力模型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2 . 2 地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地球理论模型”结合人体运动心理学特点,以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为构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有运动心理学、整体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并遵循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地球模型,球体是具有一定形变并且由竞技能力各要素形成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地球纬线是由竞技能力的四个要素组成,分别代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地球经线主要是由心理组成,并通过地球的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同时球体以南北两极为定点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调节双重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推动球体旋转,规定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为正(见图1)。
地球模型的特点是球体的形变可以表示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变化,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是通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双重影响形成的。并且在球体表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心理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智能的运用之中。该模型是开放的,地球通过两个南北极点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该模型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地球模型的构建,首先全面表述了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趋势。其次,地球模型的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运动训练过程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判可以减少阻力,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最后,该模型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而从另一方面说明竞技能力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简单的“物”。
2.3 地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地球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运动心理学特征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可分为两部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体、技、战和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例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战术训练中的观察力以及记忆力的培养,在运动智能中技术和战术的选择时机及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直伴随着体、技、战、智的训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的信息交流,在人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并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反馈,表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等方面。
2.3.2 整体性
地球理论模型的球体是由竞技能力各要素构成的并且具有一定形变,通过南北极点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竞技能力各要素共同组成竞技能力,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运动训练,使竞技能力不断发生变化,竞技能力的发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地球理论模型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系统理论,着重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的之间、整体的自我内部调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充分发掘运动员潜能,保持最佳的竞技能力状态。
2.3.3 直观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地球模型通过具有空间立体形态的球体来表述竞技能力;心理训练贯穿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心理也是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精确的定位竞技能力,找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内外因素,并解决问题。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这种定位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原因,通过科学的推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方案和计划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尽快地调整过来,并积极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提高整体的竞技能力。
2.3.4 动态性特征
地球理论模型的动态性主要通过地球的旋转和内外压力所引起地球模型的形变来表现出来。用地球的旋转变化来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总的竞技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地球模型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地球模型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这种动态性还表现在竞技能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所谓的外界环境(包括竞技环境、教练指导等因素)和自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影响竞技能力水平发挥,在一定范围内即自身承受范围,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地球模型形变量越大,即竞赛时可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自身所承受的范围即超过模型的形变极限则模型遭到不可逆的损坏,具体表现是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见图2)。
3 结语
在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结合运动训练从不同角度给予竞技能力模型诠释,使模型不断完善,并使新的模型接受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推动我们对竞技能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往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系统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出竞技能力主体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调节作用,地球理论模型把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弥补了以往理论不能全面概括的缺点。
地球结构 篇2
一、选择题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0年10月29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Bezymyanny”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6~7题。
6.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7.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11·阜新模拟)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地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9.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C.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D.软流层中部
(2011·济南一模)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10~12题。
10.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C.4个
B.3个 D.5个
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二、综合题
1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14.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 A________,B________。
(2)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判断C为_______界面。(3)在地下2900千米处,A波_______,B波波速________,从而判断D为________界面。
(4)C面以上为________,C面和D面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D面以下为_____。(5)E和F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解答案: 1.A
2.D 第1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第2题,在莫霍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两个面分别是地壳和地幔、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3.选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经分析可知D项正确。
4.C 5.B 第4题,①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5题,⑤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6.C 7.B 第6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第7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8.C 9.C 第8题,结合等值线分布特点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第9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10.C 11.C 12.B 第10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11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第12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13.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地球内部依据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将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一次地震,在震源处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且纵波在地幔中传播速度要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在地壳、地幔中传播,不在地核中传播,地震波还以同心圆向外扩散。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E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的横波的区域。见上图。
14.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特点及划分依据,是否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
答案:(1)横波 纵波(2)33 莫霍
地球的结构和它的变化 篇3
地球的地心好像一个炼钢炉中烧红的铁水, 红色的岩浆在不断地运动, 它的温度目前人类测出的大约有摄氏6000度。岩浆的外面被一层厚厚地壳包围了, 地壳的温度像烧红的铁板, 烧红的地壳外又被一层厚厚的水包围了, 这是第一层海洋, 第一层海洋的深度我估计也会有三千多米, 海水的温度也会比较高。这个海洋上面又被一层厚厚的地壳包围了, 这就是第二层地壳。地壳的外表有附着一层厚厚的水, 这就是第二层海洋。这层水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平均深度大约有3800千米。世界大约两百多个国家所居住的陆地都是浮在第二层海面上, 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吊脚楼。
1 地震多发的日本为何还要修建核电站
日本国土它是浮在第二层海水上面的小岛, 小岛上土壤的厚度远远薄于大陆的板块。日本人不考虑板块的厚度, 在33万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建了47个核电站, 这些核电站都向地下直挖, 挖得快接近第二层海洋了。第二层海洋在天地运转中形成冲力, 从薄薄的日本板块中冲出来, 造成了海啸。日本人应该早就提防造成这种灾难的原因。如:日本有两座火山, 一座是富士山, 它是一座活火山, 里面火红的岩浆经常滚动, 有的时候还会喷发火苗。从这些地理中的自然现象日本人应当想到, 整个日本岛屿的地质结构是比较薄的, 不断地深挖会导致海啸和火山的爆发。这就是日本海啸、地震多发的原因之一。
日本是遭到核打击的国家, 也是唯一一个深受四处飘荡的核辐射微尘之害的国家, 但现在, 日本又是世界上对核电站最痴迷的国家,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日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地震多发国家, 地震如同家常便饭, 难道日本就不怕地震震塌核电站, 造成致命的核灾难吗?
日本走上核电站之路是有历史原因的。广岛和长崎遭到美国的核袭击后, 日本人谈核色变, 但日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痛苦的现实———本土能源资源极度匮乏。除了几个小型地热发电厂外, 日本没有其他重要的能源, 没有石油, 只出产少得可怜的煤。事实上, 日本在上世纪向亚洲其他国家发动侵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抢夺能源。
2 地球板块的漂移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 如海岭、海沟等, 分割成许多单元, 叫做板块。地球表面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成若干小板块。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 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痕迹, 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羊脊、海沟等。同时, 地球还在不断的运动中, 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浮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地球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连, 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和地磁场的改变。例如:马达加斯加、新西兰。
马达加斯加
猴面包树寿命2000年, 是地球上最奇异的树种之一。看上去是倒着生长的, 坚硬的树皮能够抵挡烈火的侵袭。大多数马达加斯加物种都是岛上独有的, 但古老的猴面包树是个例外。澳大利亚也有猴面包树。在广阔海洋分隔的两大洲上, 非洲和大洋洲为什么都生长着猴面包树呢?
答案就在马达加斯加岛诞生的过程中。一亿八千万年前, 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都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 第一批猴面包树就生长在这里。大约一亿四千万年前, 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 有火山爆发。从冈瓦纳古陆脱离后的马达加斯加岛与印度相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马达加斯加逐渐脱离印度, 成为一个独立的岛屿。在冈瓦纳古陆分离的缓慢过程中, 猴面包树和其它古生物也被困在岛上。
400万年前, 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大陆的距离已经稳定, 但印度大陆板块仍在持续北移, 直至与南亚大陆相接壤, 剧烈地撞击将陆地推高, 世界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脉由此诞生。山脉不断增加的高度使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种名为季风的极端气候出现了。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半年干旱, 半年暴雨。猴面包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新西兰
现代新西兰的地质特征说明, 古新西兰曾经漂浮在一片非常单薄、几乎没有浮力的地壳上, 在接下来的600万年里, 海洋开始吞噬这片古老的大陆。古新西兰就像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一样沉入第二层海底, 只剩下海面上呈星罗棋布的小岛。这片大陆在地壳的第一层海域沉睡了数百万年。直到大约2400万年前, 在水下大陆的下方, 地壳板块开始碰撞、扭曲, 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使板块边缘凸起。古新西兰大陆的一小块陆地从海洋中慢慢升起, 这就是今天的新西兰。海床的卫星图像显示, 水下大陆仍然像一片海底高原一样, 静静地躺在水下1500米的深海之中。现代新西兰地区的海拔要比原来的大陆低7%。
大约800万年前, 这片土地再次陷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之中, 将岛屿推出海平面构造板块, 仍在继续碰撞, 但这一次, 隆起地带被抬起升了近3500米, 形成蔚为壮观的高山地貌;南阿尔卑斯山脉, 这座山脉仍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不断升高。
3 百慕大三角洲的奥秘
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各种奇异事件, 最让人费解的大概就要算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连串飞机与轮船的失踪案了。所谓百慕大三角, 指北起百慕大群岛, 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 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从1945年开始, 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都在这里神秘地失踪。实际上飞机和船只是通过百慕大三角洲这个入口, 经过天然的海底隧道, 进入了地球的第一层海洋。他们在第一层海洋里面生活的很好。由于暴露在阳光下的大陆去的人在水域的环境中生活的时间长, 身体外形也发生了变异。变成了上半身是人, 下半身的一只脚变成了鱼尾, 另一只脚独立行走, 他们在亚特兰蒂斯大陆上建立起新的家园, 人们在第一层海域和亚特兰蒂斯生活的很美, 由于地心的温度, 那里四季如春, 海洋里物产丰富, 那里没有战争,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4 中微子的探测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当原子核爆炸时, 中子会产生中微子。中微子也是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 重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 (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 。它的特性在于可以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外一种类型, 而这种类型的转变就是中微子震荡。中微子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
中微子虽然参与非常微弱的相互作用, 但具有最强的穿透力, 能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当科学技术日趋成熟, 人类彻底揭开中微子之谜, 掌握它的习性, 可以利用中微子进行勘探测量, 寻找地底的资源。如果我们利用中微子深入百慕大三角洲里面去探寻, 我们就可以看到1945年12月美国第19飞行中队的失踪的14架飞机。14位飞行员在地球的第一层海域尽情的遨游, 他们居住在亚特兰蒂斯的海底家园。由于第一层海域环境优美, 没有污染, 人的寿命普遍很长, 看上去很年轻, 他们还要在那里繁衍后代。你可以运用中微子通讯工具与海底人交谈吧, 时隔六十年, 他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母语。
5 亚特兰蒂斯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 有一块叫亚特兰蒂斯的大陆。当时它的板块浮于今天的大西洋海面, 现在的大西洋呈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S形, 这是因为两万五千年前一场巨大的地壳运动, 亚特兰蒂斯整个板块同时沉入海底, 从此音信全无。1962年, 一艘前苏联探测船在古巴海外执行任务, 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人鱼宝宝”。当时这艘探测船载着科学家和军事学家, 他们在古巴外海寻找一艘被美国撞沉的一艘货船, 沉没的货船载有核弹头。探测船到达沉船位置, 他们放下水下摄像机并沿着海底移动。突然一个鬼魅似的黑影出现在镜头前, 所有的人张目结舌地看着屏幕,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怪物是一只鱼, 但更像一个小孩, 有鳃, 皮肤上有些许鳞片, 他甩动着鱼尾游向摄像机, 用一双淘气的眼睛望着摄像机, 随即又蹦开了。惊魂未定的船员完全忘了所执行的任务, 此时唯一的念头是如何抓住这个怪物, 他们把一座捕捞海底生物的实验水槽放到该处海床上, 并由摄像机监控着, 没过多久, 那个小男孩果然中计了。更令人惊奇的是, 他把头伸出水面对所有船员用俄语说:“我来自亚特兰蒂斯, 请你们放了我。”接下来数小时, 小男孩给研究小组讲述亚特兰蒂斯的事情。
亚特兰蒂斯大陆现在浮于地球的第一层海面上, 那里四季如春, 生产各种蔬菜、水果、鲜花。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柱状, 在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 城市的建筑美妙地让人感到音乐的韵味, 镀金的圆屋顶, 由于温度和风力的不同, 会发出和谐的声音, 通常是三个音节。
对于亚特兰蒂斯来说, 数字三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是线条会重复三次, 建筑群由三组类似的建筑组成, 三个金字塔组成的塔群。城市的每一层街道呈对角线分布。亚特兰蒂斯中央部位有肥沃的平原, 它的首府波赛多尼亚就躺在平原上, 波塞多尼亚是亚特兰蒂斯文化、艺术中心, 代表了亚特兰蒂斯的精粹。连接两个同心圆层的海洋通道景观, 从城市外部看首都, 两座金属雕塑支撑着巨大的灯, 背景是天空的三架飞车, 还有一些庄严的建筑。在阶梯的最高处, 雕塑头上的翅膀显而易见, 城市的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了各种艺术的巅峰。阶梯通向一所综合院校, 这是亚特兰蒂斯人的高等学府。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 城市中心最辉煌的建筑有天文意义。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风中会发出和谐的音调。
亚特兰蒂斯人由于长期在水中生活, 双腿变成了灵活的鱼尾, 还长出鱼腮、鱼鳍, 但他们的上半身还是人身。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完全适应了海洋环境。他们的寿命很长, 可以活到300多岁。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可以用海水发电, 使整个第一层海洋变得灯火辉煌。他们会定期浮出水面偷偷地观察第二层海洋陆地上人们的活动。他们也会讲我们的语言。亚特兰蒂斯人默默地观察着第二层海洋大陆上人类的一切活动, 从不打扰。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篇4
1 学生主动性的大力调动。合理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析比对得到合理解决方案;调动学生自我展示,寻求最优解决路径。这些都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有效地设计导学单,做到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导学单勾画课堂轮廓,让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脉络体系。
3. 有针对性的布置课下作业,温故的同时不忘拓新,从作业的布置上有效地渗透学科知识,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听完雷xx老师的这节课,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例如:在教学环节中纠正学生一些不科学的术语;学生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地球结构 篇5
1 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专业中数据结构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笔者对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8所院校的地科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该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与专业应用脱节
笔者对上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的基础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见表1),发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成立时间比较晚,集中在2002年至2006年,而且依托学科多为地质学、勘察技术、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计算机学科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目前大部分从事数据结构教学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学科,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的是如何把数据结构同其本专业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误认为学习数据结构仅仅是为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没有直接联系。
1.2 学生的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
数据结构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主要介绍一些算法,理论性强,大部分算法只给出主体的部分,通常采用伪代码、C语言或者类C语言描述,如果没有很好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在上机实践中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2]。目前,地科专业学生不重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导致其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影响其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2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2.1 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由表1可知,8所学校地科专业的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2.2 注意前导课程的复习
针对学生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在数据结构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如数组、指针、函数(特别是指针做函数参数)、结构体等[3]。然后,对刚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前几个算法给出完整的程序并加以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算法和源程序之间的关系。
2.3 协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关系
为避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不一致而导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差的情况发生,需要保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一致、编译平台一致。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编译平台环境中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的能力。
3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3.1 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
首先需要加强地科专业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为数据结构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扎实的应用基础。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调,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几章“数据结构”的基础内容,在数据结构课程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两门课程内容顺利过渡和衔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使两门课程融会贯通。
3.2 培养学生算法验证能力
在第一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理解数据结构基础理论,具有算法验证的能力。简单地说,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的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理解数据结构中的各类定义,抓住研究数据结构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在研究一种数据结构时,要掌握它的逻辑和物理关系,逻辑关系在其定义中阐述,物理关系在它的存储结构中说明。另外,数据结构学习一定要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代码实现,虽然有时候学生理解算法内容了,但是实现上面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解决这些困难会帮助学生提高算法验证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3.3 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具备专业应用能力,将数据结构理论灵活的应用于本专业领域。对于地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续课程和以后的工作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数据结构理论,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习的排序问题的算法,以及基本的树、图等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功,无论是在数据库还是网络中,都将作为基本知识来运用;同时,通过B+树、Hash等高级数据结构的学习,也对学生今后数据库的学习影响颇深。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加入位图、遥感图像、DXF文件、MIF文件、SRF文件等常见图像或图形文件结构和四叉树、八叉树等二维和三维图形数据文件存储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结构的真正内涵并能活学活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数据结构与专业相结合方面的课题研究,如“基于V T K技术的三维地层可视化研究”项目需要将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理论、数据库理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交叉融合,学生参与此项目既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布置相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这些课题,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据结构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本文对地科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本文所述课程改革方案能够尽量培养和提高地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算法验证能力,数据结构理论的专业应用能力。
摘要:本文顺应信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结合河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八所院校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困境,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数据结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国能.培养地质学IT人才加速地球科学信息化——关于设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1),15-16
[2]谢莉莉,李勤,傅春,张荣新“.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7),23-26
地球结构 篇6
关键词:物质世界四面体,光子的长度,地球,四面体动力,模型
地质科学或其他相关的地理科学研究中,我们都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板块漂移的力来自何处?为什么本应形成于热带的矿物燃料现在却位于南北极附近?为什么白垩纪现在的北极圈地区曾生长着喜温植物?按我们已知的物理理论,陆地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极地向赤道运动;而这些现象是与我们物理理论推出的结论相悖。1807年成立的伦敦地质学会提出了“收集资料,而不构建理论”的会训(王蒲生,2002),所以,地质地理学科描述多、定律少。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陆地确实存在由赤道向南、北两极运动,占世界储量90%以上的煤位于北纬30°以北,它们过去应位于赤道附近,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其他系统的动植物化石、土壤、岩石地质资料,也都证明着上述事实。事实这些存在着的上帝,是理论的起因和归结。我们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由它去裁决。逻辑是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我们只能运用逻辑提供的方式大胆地探求,用科学的实验去证实,根据事实去修订现有理论。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发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但是这个力的来源,牛顿当时没有搞清楚,现在仍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牛顿以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了伟大的发展,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由分子到原子到电子、质子、中子、到光子,对宏观世界的观测和认识由于卫星观测等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了巨大进步。这些资料的积累和相互间的对立之外,既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又奠定了理论飞跃的基础。
1981年冬,《光明日报》报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归国讲学时提出“物质世界四面体结构”学说。这一理论为我们进行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本文由基本粒子的组成性质定律及其验证和地球四面体动力结构的验证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于原子核的四极子结构、中子的不稳定性,作了说明,并且计算了基本粒子的质量和长度;第二部分完整地提供了地壳运动的动力模型,可以全面地解释地质构造成因、古地磁极游移、南极大陆的地史漂移、古陆由赤道向极地游移等力学机制。
1 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含义
其中R2=(2n)2n,也可分别表示为:当R>1时,当R<1时当R>1时,为分母。这个公式的意义是:物质世界是由阴、阳两种基本粒子组成,其量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当距离R>1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成反比;当R<1时,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当2N成正比。
自本世纪初以来,由于粒子物理研究的深入,继发现原子之后,陆续发现了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和一系列亚原子粒子,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出现了很多科学学说,仍有一些现象,用通俗的质点论和球形学说无法自圆其说。什么是最基本的粒子?它有哪些特性?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基本粒子的主要推导过程如下。
1.1分析、推论过程
假定世界由最基本的两种性质相反又对称的物质组成。由库仑定律知,若正、负电子之间距离为0时,引力为无穷大,而电子与质子结合成中子后,自由中子有放射性,吸收一定的能量就可分裂为电子与质子。因此,我们可以推想最基本的正负粒子之间存在一个距离r,这是第一步。
参考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公式,用泰勒中值定理可以推出,只有当最基本的正负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时,才能有合力符合牛顿万有引力表达式,这是第二步。若为定值时,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迹应有显著的进动,如水星。实际上水星近日点虽有进动,却不很显著,所以我们把n作为距离R的变化较小的一个函数R2=(2n)2n这是第三步。
分析如果到此为止,仍是一些无法证实的假想。然而距离R与2n的函数关系的讨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当R=1时,2n=1,当R<1时,只有2n<-1时,该公式才能成立。R=1的单位长度我们将在后面解决。
(1)推论一,由定律可以得出阴阳粒子之间距离R=1时,最为稳定,处于不受力的束缚状态,若组合成立体结构,应为稳定的正四面体,这种正四面体结构上阴、阳两种粒分布不均衡,所以中子、质子及其构成的原子核必然有四极子特性,这与用精密光谱仪分析发现原子光谱中有来源于原子核四极矩的超精细结构相一致(程守洙,1979)。经计算知,正四面体结构四顶点,两条同性粒子连线中点与四面体中心的连线上与相应的相同正四面体单元互相吸引,但是在四条异性粒子连线中点与四面体中心的连线上与相应的相同正四面体单元相排斥,这就是说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大单元立体结构大小一致,并不稳定,可以解释中子的存在和自由中子具有放射性的事实(程守洙,1979)。更进一步地研究中子的结构,将有助于确定系数K。计算过程如下。
模型Ⅰ:在四面体顶点与中心连线上,相同四面体结构受力计算(见图1)。
已知正四面体粒子数值与其质量成正比,分别记为Qm、QM,中心距离为R,四面体边长r为一定值,由得四面体作用力为四个质点受到另一四面体作用力之和即
泰勒(Taylor)中值定理:若函数f(x)在含有点x0的某个开区间(α,b)内具有(n+1)阶导数,则当x在(α,b)内时,f(x)可以表示为(x-x0)的一个n次多项式与一个余项Rn(x)的和:
讨论:用x0=R代入,∵R》r,∴相对∴只计算到一级。
又∵
模型Ⅱ:在四而体异性粒子连线的中点与四面中心的连线上,相同正四面体结构受力计算:
根据泰勒中值定值,当R》r时,有
在这里F>0。∵F>0,两个四面体结构之间存在的力相互排斥。∴物质正四面体结构单元。一是大小相等的有限量;二是这种单体同性粒子连线的中点与正四面体中心的连线上,相同正四面体结构受到的作用力的计算。
根据泰勒中值定理,当》r时,有
关于原子核四级子结核与物质正四面体结构的关系普通物理学第三册原子核物理部分(程守洙,1979)告诉我们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具有四极子微观结构。(原子核电四级矩超精细结构)。所谓“四极子”我们有普通物理学电场部分讲到“偶极子”和“四极子”,并知道“四极子在不均匀电场中要产生运动。“四级子”是带异性电荷且电荷集于四点,同性、异性电荷间有一定距离的带电体现象,四极子指的是平面几何观察的现象。
物质世界正四面体结构,就是三维空间中四级子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2)推论二,由普朗克量子假设(程守洙,1979)、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程守洙,1979)和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程守洙,1979),我们可以发现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的关键是不准量乘积必须大于和等于普朗克恒量h。基本粒子的研究长期以来忽视了对这一恒量本身的分析。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假定光子静止质量为0,这与他认为光子是一与波的频率成正比的函数,而他又坚持线性的连续有关。但普朗克恒量h在自然界中,不能以0.2h或1.2h之类存在,这是事实,我们必须精心地研究。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复旦大学,1979):E=mc2,告诉我们质量的增减,伴随能量得失,如原子核反应是失去质量得到能量,化学反应也有相当于分子质量的10-9的变化(复旦大学,1979),但是我们要问,光合作用发生了能量增加的化学变化,应该说分子质量增加了,这增加了的质量就来自于增加了的能量——光能,这表明光能可以转化为静止质量,那么静止的光子应该具有质量。应用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和普朗克恒量,可以计算出传播光的最基本粒子的质量:
由中子的质量可以导出中子中含有最基本粒子的个数为
计算知正四面体结点总数S与正四面体结点构成的行数之间关系为因每一个最基本粒子包含阴、阳两个粒子,所以求解得行。我们用实验测得原子核比例系数R0=1.2fm作为中子的半径,其内内接正四面体边长a为
设阴阳离子间的单位长度为r,那么
在这里,r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子的长度。比过去人们认识的1.2fm,推进了8个数量级。
薛定谔方程中零点能(程守洙,1979),正是我们传播光的粒子也可一分为二的旁证,光子可分是其物质基础。
用四极子结构理论解释核力就比较简单和方便了。
2 地球正四面体动力结构的验证
(1)前人工作的回顾:1875年,L.格林提出地球四面体学说(Ttrahedal Theory),力图解释大陆地块和海洋分布中的明显对称性,并且认为在地球冷却时地球的外壳翘曲成为一个四面体。该学说解释了一些海陆分布现象。1910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Continental Drift)认为,原来的硅铝层大陆——魏格纳称之为泛大陆——后来破裂成了几块,各自漂移开去,形成若干个大陆岛。几个彼此对峙的大陆的海岸轮廓,便是大陆漂移的证据,他认为驱使大陆分裂的动力是离极运动和向西运动。20世纪60年代,由于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的兴起,大陆漂移说又获得重大发展,而古地磁研究(Palaeomagnetism)则给板块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已经证实地地壳是一个可塑性刚体,在其上面大陆块不能几千上万公里的移动。尽管如此该学说已成为当前地质科学的主要流派,然而,正如范时清在《世界大洋地质基本轮廓》(范时清,1978)中所指出的,板块学说存在致命的八大问题,首要的是和其他学说共有的“运动力的来源”。李四光较早地利用力学方法解释地质构造,在《地质学力学概论》(李四光,1973)和《地质力学方法》(李四光,1976)中作了精辟的论述,关于力的来源,他提出了地球自转引起,对欧亚大陆东缘较西缘隆起强度大他提出了“刹车阀”的观点,认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前进得快的陆地与海洋碰撞的结果,地质史上五、六亿年前的珊瑚化石每年有400多条日纹,自转速度确实较现在快。但为什么同处北半球的北美大陆西缘较东缘高差大?这是人们的一个疑问,李四光先生治学严谨,计算后认为这种力只及实际存在地质动力的1%,并作了注释;还是推不动。虽然有种种不足,但是李四光先生的构造体系学说和引入的力学观念,对人们认识地质构造的力学机制,具有启开先河的贡献。关于地球引力常数的变化,秦荣先教授指导刘宏亚在《引力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检验》(刘宏亚,1982)一文中验证了Long反平方定律,得出了引力常数G与地球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G(r)=G0·(1+ε.lnr)。
其中r的单位为厘米,lnr≈20.27经修正后G与G0已有很大差距,需要强调地是,这是实验观测中得出的结论,地球引力常数确实是个变量,航天界详细系统的重力异常资料,可供分析,只是限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需要保密。
(2)引力常数变化的正四面体模型与地球正四面体模型。前面在验证一中曾计论了物质世界正四面体结构具有稳定性,但在四条异性粒子连线的中点与四面体中心的连线上相同正四面体单元相排斥,这可解释中子现象。在自由的天体如地球、月球、太阳等,组成有序结构时亦应为正四面体结构,上面的Long反平方定律即是一例,至于排斥现象,因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只需调整连线上单元四面体极性,就可转为吸引,这样就会得到大的四面体结构。
在天体的球状计算中,半径R不变,则也不变,K为常量,均可不予考虑,通过代入公式计算,发现在正四面体四个顶点与中心的连线是,引力最小,两顶点连线的中点与中心的连线上引力最大,如果运用四个顶点与中心连线上作线性积分,计算结果变化范围与Long反平方定律相近。
地球体的正四面体更详细的构筑,科学条件已成熟,只是我还未掌握这些资料,留给世人补正吧。我们在下面只进行地球正四面体结构在地壳运动上的表现的讨论。
(3)地球地壳的下部是软流圈,软流圈虽不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液体,但如果不限制时间帕斯卡定律“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可以把加在上面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应还适用。由于引力常数大小的差异,将导致引力大的地方地壳凹陷为海洋;引力小的地方隆起,通过增大地壳和上地幔的厚度等方式均衡压力和引力。虽然四面体顶点和底面中心连线上引力常数变化一致,但由于底面上的四面体单元与周围结合面积大,结合能高,顶点隆起幅度较对应底面中心处高。这样地球体应呈鸭梨状。
魏晋贤,伍光和在《自然地理学》[7]中是这样描述的:“1959年,人造地球卫星测出赤道以南某些地点凸出程度似乎比赤道以北某些地点高7.6米。进一步的计算表明,南极离开地心的距离要比北极短15.2米而赤道也不是一个正圆,赤道的半径在某些地方要比另外一些地方长430米”。这表明,我们的思路是有实践意义和证据的。
这样地球上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必然位于隆起的大陆附近。欧亚大陆的北端与南半球的非洲、澳洲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中心部位是赤道上东西对称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岛弧,与这岛弧对称的是南美洲大陆北部在赤道部分隆起。根据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所附地质构造图,北半球北极附近的点位于西伯利亚台块中心,即北纬70.5°东经107.5°,计算知,非洲点位于非洲南部与马达加斯加这间的南纬28°、东经40°,澳洲点位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南纬28°、东经175°,赤道点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西经72.5°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
(4)这样东半球欧亚大陆以东经107.5°经线为中轴新构造运动的结果是其西部以北西向构造为主,其东部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其夹角的大小,由切变弹性模量公式[2-3]这里S为柱体底面的面积,f为底面受到的切向力,Φ为切变中胁变的量值,用弧度表示,G为切变弹性模量;我们可以得到在这里而
f、G均可视为常量,Φ与S成反比,我们可以得到欧亚大陆地质构造夹角的规律如下:在相同纬度地壳厚的地方向北扭转的方向角小,地壳薄的地方扭转的方向角大。在不同纬度由于越往高纬纬圈越小,若地壳厚度一致,由于所受切向力的底面积变小,所以纬度越高向北扭转的角度越大。
(5)分布在不同纬度的四个点,在地球自转离心力F=mω2R·cosα,α为纬度数,纬度越低离心力越大,引力相等,离心力大的地方隆起幅度就越大。分别将北纬70.5°、南纬28°代入,计算知,cos70.5°=0.3338 cos28°=0.4887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南纬28°处的离心力是北纬70.5°的1.464倍。这样原来的均衡的四面体结构被打破,为了建立新的均衡机制地壳在地幔上整体性地滑动,这就能全面地解释南半球冈瓦纳古陆理论的矛盾之处:现在的南极洲来自低纬地区,南极古陆在南极地区的地质年代不同,且应是这种北南向运动与科里奥利斯地转偏向力相结合的一条有时代顺序的曲线。
现在地球的这种运动的方向为东半球自南向北,西半球自北向南。古地磁曲线也是这种运动的产物。
(4)、(5)两部分结合起来,还可以解释欧亚大陆山脉自北向南地质构造年代越来越新,自中间向两翼地质构造年代越来越新的客观规律。
地质地理学部分土壤、植物、动物资料很多,今后,另当专门撰文介绍。
3 结语
我们的工作虽不完美,可是,有两条发现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是解决了原子核四极子结构的问题,探讨了光子的性质,这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第二是依据事实勇敢地向人们描述了地壳运动不遵守现有物理定律的问题,相信对这种运动的认识有助于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限于条件和学识,到此告一段落。但如果条件允许,以下工作是有意义的:(1)定律中R2=(2n)2n的函数关系,尽管接近事实,但主观推论的成份大,为了更贴近事实,应根据精密的最新观测资料,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等,做出修正。(2)既然已发现基本粒子的物质组成,场的统一可望有新的进展,这就先要确定常数K。(3)加强光合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使植物俘获更多的太阳能的理想,变成现实。(4)地球四面体动力结构在地质、地震、矿产上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三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68,371,264,272,303,319.
[2]复旦大学物理学编写组.普通物理学(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35,437,58.
[3]范时清.世界大洋地质基本轮廓[M].科学出版社,1978.
[4]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1973.
[5]李四光.地质力学方法[M].科学出版社,1976.
[6]刘宏亚,秦荣先.引力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检验[J].物理通讯,1982(2).
[7]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自然地理学(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8~9.
【地球结构】推荐阅读:
5地球的圈层结构07-17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06-05
优教课堂地球和地球仪10-19
地球日活动保护地球演讲稿09-05
写世界地球日的作文:爱护地球母亲06-26
智慧地球10-14
地球环境10-17
红地球05-14
地球表面08-03
地球公转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