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综合应急预案

2024-05-16

市综合应急预案(精选6篇)

市综合应急预案 篇1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有关市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草原火灾应急工作机制,全面、迅速、有序地依法处置草原火灾,最大程度减少草原火灾损失,保护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牧区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草原防火条例》、《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宁夏草原管理条例》、《宁夏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银川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草原(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火灾的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人为本、科学扑火的原则。组织指挥体系

银川市应急委员会和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

草原火灾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草原火灾的主体,市人民政府是应对对本行政区域较大草原火灾的主体,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一般草原火灾的主体。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草原火灾应对工作需要,给予县(市)区人民政府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银川市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协调重大、特别重大草原火灾应对工作。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组织开展草原火灾应对工作。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总指挥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林业局局长、市农牧局局长、银川市武警支队副支队长担任,成员由银川市党委宣传部、发展和改革委、教育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局、环境保护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牧局、商务局、卫生局、安监局、林业局、粮食局、市政府政府应急办、气象局、通讯管理局、市公安消防支队、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兴庆区、西夏区、金凤区等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预警和预防机制

3.1 草原火情监测预警

草原火情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于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和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卫星遥感监测和地方报告。

草原防火办公室是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进入防火期(10月15日—翌年5月15日),设值班室,24小时值班,办公室领导带班。值班室负责接收卫星监测的火点信息、及时通知火点所在市县(市)区草原防火办公室,并要求当地迅速进行核实,及时反馈信息。办公室对反馈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向带班领导报告。

3.2 预警预防行动

防火指挥部在进入草原防火期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并组成督查组赴重点草原防火区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各项防火措施。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草原火灾发生规律,划定草原防火管制区,规定管制期限,建立草原防火责任制度。在跨行政区域的草原地区、草原和森林交错分布地区,要根据草原防火工作实际,开展区域联防和部门联防,确定联防区域,建立定期会商和紧急会商、火灾预防预警和联防措施、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扑火人员和物资支援、灾民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联防联控机制。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草原火灾的发生。

3.3 预警支持系统

重点草原防火地区要加强草原防火指挥系统建设,确保草原火情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指挥有力。应急响应

4.1 火灾响应级别

草原火灾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

4.1.1 Ⅰ级(特别重大)

正在燃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草原火灾:

(1)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明火尚未扑灭的;

(2)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者造成死伤20人以上的;

(3)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4)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国家级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的;

(5)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

4.1.2 Ⅱ级(重大)

正在燃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草原火灾:

(1)受害草原面积2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明火尚未扑灭的;

(2)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伤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

(3)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国家级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或位于自治区(省)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

(5)自治区境外大面积草原火距我区边界5公里以内或连续燃烧72小时以上,对我区境内草原造成较大威胁的。

4.1.3 Ⅲ级(较大)

正在燃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草原火灾:

(1)受害草原面积100公顷以上2000公顷以下的;

(2)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3)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

(4)超过24小时尚未扑灭的。

(5)位于地市交接区域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4.1.4 Ⅳ级(一般)

正在燃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草原火灾:

(1)受害草原面积10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

(2)造成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的;

(3)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4)Ⅰ、Ⅱ、Ⅲ级草原火灾之外的。

4.2 响应程序

县级人民政府制订和完善本级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并负责对Ⅰ、Ⅱ、Ⅲ、Ⅳ级草原火灾作出积极响应。

根据草原火灾分级标准,响应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

草原火灾发生后,市级人民政府视情启动Ⅰ、Ⅱ、Ⅲ、Ⅳ级草原火灾本级草原防火应急预案,并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达到本预案启动条件的,启动本预案。县级视各县草原情况制定县级启动应急预案。

4.2.1 Ⅰ级响应

发生Ⅰ级草原火灾,银川市要向上级迅速报告,并由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迅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部报告。由自治区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向指挥部领导提出处置建议,经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后,启动本级Ⅰ级响应程序。同时启动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I级响应程序

(1)应急组织机构各组工作人员迅速到位;

(2)指挥部迅速对火情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估,对扑火工作做出总体部署,发出指令;

(3)派督导组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4)根据火情及市县(市)区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申请,由指挥部决定调用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物资。根据需要由草原防火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跨市、县(市)区、跨部门草原防扑火联动工作;

(5)必要时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火灾扑救的紧急措施,调动扑火人员,调拨扑火经费和物资;

(6)与市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做好火情监测;必要时建议由市气象局提供扑火应急气象服务,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扑救草原火灾。

(7)对重大草原火灾以上的草原火灾(含重大草原火灾),市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必须赶赴火场,协助组织和督促地方做好扑火救灾工作。

4.2.2 Ⅱ级响应

发生Ⅱ级草原火灾,及时向上级上报,并由自治区政府上报农业部报告。由自治区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迅速对火情做出分析和评估,向指挥部领导提出处置建议,经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批准启动Ⅱ级响应程序。同时启动银川市Ⅱ级响应程序

(1)根据指挥部领导指示,协助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2)根据火情,派督导组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3)根据火情及县(市)区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申请,由指挥部决定调用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物资。根据需要由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跨县(市)区跨部门的草原防扑火联动工作;

(4)与市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做好火情监测;必要时建议由市气象局提供扑火应急气象服务,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扑救草原火灾。

4.2.3 Ⅲ级响应

发生Ⅲ级草原火灾,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向上级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报告,并同时启动银川市Ⅲ响应程序。

(1)与银川市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做好火情监测,掌握火情动态,及时将火情信息通报地方;

(2)与县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火场前线扑火力量部署、火场地理信息、气象和扑火情况,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根据需要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跨县(市)区跨部门的草原防扑火联动工作;

(3)传达落实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4.2.4 Ⅳ级响应

发生Ⅳ级草原火灾,市级和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立即自动启动本级政府Ⅳ级应急预案,并向自治区防火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报告情况。草原防火办公室密切关注火情动态,掌握各级地方政府或草原防火主管部门作出响应情况。

4.3 信息报送和处理

4.3.1 草原火灾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1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火情信息,发生Ⅰ、Ⅱ、Ⅲ级草原火灾可直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接报信息后1小时内报告自治区政府。除Ⅰ、Ⅱ、Ⅲ、IV级草原火灾之外,各县区草原防火指挥部自己根据火灾情况启动本县区应急预案。

4.3.2 信息报送内容: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地点、经纬度)、过火估测面积、火场地理状况、火场气象状况(温度、风力、风向)、扑救力量(人员、车辆、主要扑火设备数量)、火情发展趋势、火灾级别、人员伤亡、威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情况等。

4.3.3 县、市级草原防火指挥机构每日8时、16时通过宁夏农业信息网和传真向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报送重点火场综合情况,并根据情况向受威胁地区有关部门和相邻行政区域草原防火指挥机构通报火情。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按照有关规定向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报告火情信息。

4.4 通讯

市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准确掌握各县(市)区草原防火指挥机构值班电话、主要负责人电话;掌握指挥部及有关部门联系方式。必要时,指挥部设立草原防火指挥专线电话。

4.5 前线指挥

草原火灾扑救的前线指挥部由火灾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建,直接指挥扑救工作。

4.6 救护医疗和安全防护

火灾现场救护、后方支援及应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疫病防治、牲畜转场等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4.7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接到火灾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

需要国家派遣参与扑火的,按照《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4.8 新闻发布

新闻媒体的采访由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负责,指挥部领导审核发布。必要时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指定新闻发言人。

4.9 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根据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通报的火场位置、火场范围和火情蔓延趋势等信息,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分析研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具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4.10 应急结束

火灾被扑灭,人员撤离火场后,由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向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报告。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草原火灾的,由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会同自治区应急办提出建议,自治区应急委员会决定终止Ⅰ、Ⅱ响应。发生较大草原火灾的,由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市级人民政府应急办提出建议,市级政府应急委员会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发生一般草原火灾的,由县草原防火指挥部会同县级政府应急办提出建议,县级应急委员会决定终止Ⅳ级响应,转入正常工作,并向社会发布。应急保障

5.1 通信保障

建立自治区、市、县(区)和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与火场的草原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通信管理部门应根据火情需要,及时提供应急通信保障,确保草原火灾扑救工作顺利开展。

5.2 物资储备

根据草原防火的实际需要,加强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防火站建设。县级以上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防火站重点储备风力灭火机、防火服、三号扑火工具、指挥车、消防车、运兵车、拖拉机、野外生存设备等防火物资。

5.3 资金保障

市县级财政局要根据《草原防火条例》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将预防与应对草原火灾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草原火灾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5.4 技术保障

完善草原火情预测预报系统,制定草原火险等级监测预报技术规程,建立地形及草原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高火险警报、火势蔓延分析、人工降雨等技术保障。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完善草原防火专家信息库,为草原防火、灭火提供智力支持。

5.5 培训演练

市县级草原防火指挥部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定期开展草原扑火指挥、扑救战术培训和火灾避险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作战能力。后期处置

6.1 灾害评估

灾情调查由各级草原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草原火灾发生原因、受害面积、人员伤亡、财产及其他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评估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应急办报告。

6.2 善后处置

做好善后工作。对扑救火灾中负伤、致残或者死亡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6.3 工作总结

火灾扑救结束后,火灾发生地县(市)区草原防火主管部门要对草原火灾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火灾,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工作总结按要求上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对重大草原火灾自治区森林草原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进行全面总结,工作总结按要求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附则

7.1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草原火灾扑救中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扑救草原火灾中有失职、渎职、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件信息或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负责组织本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7.3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负责解释。

7.4 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5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附件8.1银川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职责

银川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

银川市政府应急办:负责掌握和报告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情况和动态;办理向自治区政府报送紧急重要事项,保证市政府与自治区级各县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各市、县(区)联络畅通;办理市应急办决定的有关应急工作方面的事项;督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自治区领导对突发事件的批示、指示;指导全区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草原火灾应急综合协调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银川市监察局:参与调查火灾原因,负责追究渎职、失职人员责任。

银川市党委宣传部(政府新闻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新闻媒体播报相关新闻;加强对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指导和管理,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客观发布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市发展改革委:协调应急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等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做好学校日常草原防火宣传教育以及发生草原火灾时火灾区域学校及师生的安全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草原火灾现场治安维护,交通管制和疏导;组织指挥公安系参与草原火灾救援,负责调查草原火灾案件。

市民政局:负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做好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草原火灾扑救工作经费,将草原防火基础设施、扑火队伍装备、扑火物资储备(供应)以及灾后重建等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草原火灾区域的国土整治、灾区恢复及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监测草原火灾周边坏境,并提供环境监测数据。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统一调集运输车辆及救援人员、物资运送,保障通道通畅,为扑火救灾车辆提供绿色通道。

市水务局:维修受灾地区水利设施,负责扑火用水及人畜饮水安全。

市农牧局:负责指导草原自然保护区、国有农牧场、天然草原等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监督检查各市、县(区)草原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开展银川市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履行银川市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市林业局:协助草原防火部门开展火灾扑救,负责做好草原火灾向林区蔓延的扑救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火灾发生期间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供应。

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做好医疗救治及灾区卫防疫工作。

市安监局:负责草原区域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草原火灾扑救所需粮油供应工作。

农垦集团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本系统及驻地的草原火灾扑救工作。

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做好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草原火灾气象信息,在有利气象条件下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草原火灾扑救提供气象服务。

市消防支队:负责组织公安消防支队参与并指导草原火灾扑救工作。

市综合应急预案 篇2

关键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标体系,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引言

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破坏力大、覆盖范围广, 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威胁。因此, 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建立高效应急处理和响应机制, 极大程度地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 是有效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应急预案的优劣, 直接决定应急救援的效率, 进而影响应急工作的成败。因此, 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般在应急预案编写完成后, 预案管理部门要对预案进行评估和审核, 通过之后再发布。这是静态预案的评估模式, 而动态预案是在静态预案的基础上, 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景而生成的, 对其评估往往距离突发事件的发生节点很接近。[1]有学者根据动态预案在事件发生后尚未实施和发生后已实施, 将对其评估分为应急预案的前评估和后评估。[2]本研究的评估主要是指应急预案的前评估, 对生成预案的完备性和可行性有着明确的评判。

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考虑, [3]其中,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急预案前评估的常用方法, 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这些优势:可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控制在较小的限制范围之内, 使得对预案的评价客观可信;适用于多主体对多层次指标评价信息的整合评估。[4]

二、应急预案的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 预案评估的准则

有关学者在应急预案评估的研究时, 充分考虑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要求, 以及应急预案评估准则和应急预案编制准则之间的相通性和一致性。

应急预案的评估, 应遵守符合性准则、完备性准则、针对性准则、科学性准则、规范性准则、可行性准则。[5]总之, 应急预案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在正确认识灾害内部机理的基础上, 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中包含的基本信息, 要有利于读取和使用, 不能干扰预案执行的有效性。这就要求预案的信息易于查询、语言通俗易懂、层次结构清晰。由于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多种多样, 其影响区域和范围也各不一样, 因此,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在合理组织实施各类预案时,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 或灾害的特点和具体情景。[6]

(二) 应急预案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细分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是对应急预案综合评估的必要前提。指标的细分量化, 可将应急预案的抽象化评估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应急预案的结构和内容使评估过程可操作化。在选取一定的评估指标后, 为了保障指标体系的规范化, 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层次结构。每一层级的指标都有共性, 遵循一定的评价准则, 所建立的指标层次结构, 要先根据评价目标确定其要遵循的评价准则, 并以此为原则构建一级指标, 然后在一级指标基础上建立二级指标。

(三) 应急预案前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 应急预案前评估指标体系, 大多数是组织专家用科学的方法, 对预案要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属于定性分析。本研究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为基础, 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为指导, 按照应急预案评估的准则, 来构建前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各要素充分覆盖应急预案的各方面内容, 贯穿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结合相关应急预案的评估思路和经验。[7,8,9]

1.应急预案的一级指标分析

一级指标包括方案的及时性 (B1) 、受灾程度匹配性 (B2)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 (B3) 、资源调度的合理性 (B4) 、物资保障的充分性 (B5) 5个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

(1) 方案的及时性。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应急信息的发布越及时, 更新速度越快, 应急响应时间越短, 救援人员和物资到达得越迅速, 说明方案的实施效果越明显;反之, 效果就越差。

(2) 受灾程度的匹配性。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受灾人员的数量、经济损失的程度与方案中既定的描述情景越接近, 则说明方案与实际的受灾程度越匹配。

(3)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对灾情的预警越提前, 对灾害级别的监控越准确, 引导民众的防控防范使得损失越小, 说明方案的预防预警越有效。

(4) 资源调度的合理性。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救援资源的消耗越少, 付出的资源成本越低, 救援效果越明显, 说明对资源的综合使用越合理。

(5) 物资保障的充分性。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 救灾所需的通信保障、资金保障、医疗保障、物资保障越充足, 说明物资的保障就越充分。

2.应急预案的二级指标分析

应急预案的二级指标, 着重衡量预案中各个模块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指具有明确的情景、主体、客体、目标、可行的措施、各组织的职责与分工。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 以便定性地描述和测量, 为下一阶段的评价模型构建提供基础要素。比如, 从救援物资、救援人员、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方面的时间维度以及细化方案的及时性。其他二级指标的详细情况见表1。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 模型构建思路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主要包括, 模糊集合、隶属度矩阵、评判函数、指标权重等内容。对单一指标进行评价侧重于细节, 对多指标进行评价侧重于整体。具体评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 建立模糊集合

1.建立评价对象集合

将某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一级评价指标 (方案的及时性、受灾程度的匹配性、预防预警的有效性、资源调度的合理性、物资保障的充分性) 作为评价对象, 建立评价因素集合, 用X={X1, X2, X3, X4, X5}表示。

2.建立评价评语集合

将专家对各指标的评语划分为4个等级, 构成评语集合, 用V={v1, v2, v3, v4}={优, 良, 中, 差}表示, 以衡量被评价的预案在相应指标上的质量。

(三) 制定评价隶属度矩阵

由于以上指标虽然能获得确定的评语, 但评价结果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 需要对评语和各级指标量化, 使评价结果的模糊性变得清晰。利用专家咨询法 (也叫德尔菲法) , [10]选择若干专家按照二级指标对应急预案进行逐一打分, 专家并不会事先商量而给出一致的意见, 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将所打的百分制分数按照表2划分等级, 再对打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得到二级指标对应不同评语的隶属度。得到评价对象集合中Xj对评语集合V的隶属向量Rj={rj1, rj2, rj3, rj4}, j=1, 2, 3, 4, 5, rjn (n=1, 2, 3, 4) 的取值, 按此方法收集专家组评分结果, 得到对于评价指标Xj有vj1个v1打分结果, vj2个v2打分结果, vj3个v3打分结果, 个打分结果。其中,

(四) 确定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在应急预案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尽相同, 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是对应急预案科学评价的关键, 因此, 需通过量化指标权重的大小以描述其重要程度。目前确定应急预案评估指标权重有3种方法: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11]主要根据专家的经验和能力, 主观性较强的是主观赋权法;利用数学方法, 侧重数字分析计算指标权重的是客观赋权法, 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解决前两者单独使用时所产生的问题的方法, 就是组合赋权法。

本研究综合使用主观赋权法中的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 确定指标的权重。虽然专家咨询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是在对应急预案评估指标筛选时, 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并不断交流反馈, 能够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稳定合理。应用专家咨询法一般都可获得较一致的调查咨询结果, 且结果具有一定的收敛性和较大的可靠性, 可科学地支持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其主要原理是先请一些特定领域的专家, 针对要解决的一类或相关问题提出见解, 然后整理这些专家的观点, 将整理好的观点以匿名方式反馈给评审专家, 由专家根据反馈意见再次提出看法, 经过这样反复评审最终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专家咨询法的运用有3个基本要素, 即组织方、相关权威专家、评审表。

层次分析法, 是用层次结构的形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因其拥有简洁、系统和实用等优点, 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也是一种常用的主观赋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综合考虑每个因素, 为每层的指标赋权之后, 要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并通过计算单层次权重和一致性指标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这样使得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得以提高, 进而保证应急预案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的检验方法具体步骤是:

1.一致性指标C.I的计算

设判断矩阵C= (xij) n×n的n个特征根分别为λ1, λ2, …, λn, 由C是正反矩阵可以得出xii=1 (i=1, 2, …, n) , 判断矩阵C的迹为:。根据矩阵C的特征值之和等于矩阵的迹, 能够推出λ1+λ2+…+λn=n。令λmax=λ1, 判断矩阵C满足一致性, 要使除λmax之外的特征值为零。

其中, n为单层指标数, 也是矩阵C的阶数。C.I越小, 矩阵越接近一致性;否则, 越偏离一致性。C.I等于0, 则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计算

因为阶数越大, 单一的一致性指标C.I越难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因此, 需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用随机方法构造判断矩阵, 接着多次计算一致性指标, 取算术平均值。[12]借鉴曹光兰提出的各阶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13]这些值是在重复计算500次以上得到的, 如表3所示。

3.一致性比率C.R的计算

通过计算C.I与R.I的比值作为检验一致性的判断依据。

C.R<0.1时, 则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 可以接受权重的计算结果。

专家组除了对应急预案的各项二级指标打分外, 还需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对同一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打分, 即分别对5个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重要性打分。另外, 每层二级指标最多有4个, 所以, 把重要性程度的分数范围控制在[1, 5], 分别对应{不重要、不太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

(五) 选择评价函数

单一评价是对应急预案中某个因素或某个对象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是依据众多的单一评价结果而获得对应急预案的整体评价。完成对预案的科学评价要选择最匹配的评判函数, 确定评判函数f:[0, 1]m→R (全体实数) 。f是一个m个自变量都属于[0, 1]的m元函数, 对应函数值可取任意实数, 表示为:d=f (z1, z2, …, zn) , zi∈[0, 1], i=1, 2, …, n d∈R。

3种常用的评判函数从不同层面衡量被评预案的效果, 即综合型评判函数, 把应急预案的各层指标综合考虑在内;选优型评判函数, 在权数的取值范围内选择特征指标最大的作为评判指标;去劣型评判与选优型评判函数相反, 在同样的情况下, 选择特征指标最小的作为评判指标, 选用这种评判函数的应急预案, 需要各项特征指标都高才能保证评判指标高。3种评判函数的公式为:

其中, i=1, 2, …, n;ai, bi, ci表示各因素加权后的权数。

四、实例分析

以某市安全生产事故动态预案P为例,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首先选择10个专家对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 将专家打分结果作为5个一级指标单因素打分的隶属度, 归一化处理后得到隶属度表。对一级指标方案的及时性B1中各二级指标打分结果归一化处理后, 得到的数据如表4所示。

(一) 单因素评价

根据隶属度表, 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j:

运用1—9标度法, 对各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打分结果进行标度, 并得到权重计算结果:

对一级指标方案的及时性B1, 根据专家组的打分,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其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为:A1= (0.32, 0.33, 0.20, 0.15) 。其中, 最大特征值λmax=4.22, R.I=0.89, C.I=0.03;一致性比率C.R=0.034<0.1, 满足一致性。将A1与评价矩阵R1代入综合型评判函数公式, 得到专家对于方案及时性B1的打分结果:B1=A1×R1= (0.4230, 0.3265, 0.200, 0.0505) 。按照相同的方法可得到B2= (0.3835, 0.2995, 0.2505, 0.0665) , B3= (0.3850, 0.3225, 0.2225, 0.070) , B4= (0.2580, 0.4720, 0.2460, 0.0240) , B5= (0.1530, 0.3010, 0.4510, 0.0950) 。将以上结果按照评价等级换算表换算成百分制, 则得到B1’=86.22, B2’=82.316, B3’=85.225, B4’=84.64, B5’=78.31。

A2= (0.67, 0.33) , A3= (0.60, 0.25, 0.15) , A4= (0.40, 0.48, 0.12) , A5= (0.16, 0.28, 0.36, 0.20) 。根据权重的大小可看出, 在16个二级指标中对应急预案评估结果影响较大的前3个指标为, 受灾人员C21 (0.67) 、级别监控C31 (0.60) 、医疗资源调度C42 (0.48) 。所以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救援首先要认真落实这3个指标。从最后的分数看, 专家对B1的评分在5个一级指标中最高, 说明该应急预案P在及时性方面做的比较完善。受灾程度的匹配性、预防预警的有效性、资源调度的合理性这3个一级指标的评分结果也较高, 说明应急预案P在这3个方面的工作也比较好, 而物资保障的充分性得分低于80, 说明预案P在这方面的处理还不尽理想, 有待完善。

(二) 多因素评价

将5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作为二级评价的矩阵, 对整个预案做出综合评价, 建立多因素评价矩阵, R= (B1, B2, B3, B4, B5) T。在方案既定的情况下, 非常规突发事件自身的级别高低有差异, 则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也有差别, 所以在预案的评估环节中, 要将事件的级别对评估指标加权。运用1—9标度法, 对各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打分结果进行标度, 并得到权重计算结果:

根据专家组的打分,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针对应急预案P的一级指标权重向量为A= (0.35, 0.16, 0.24, 0.15, 0.10) 。其中, 最大特征值λmax=5.09, R.I=1.12, C.I=0.02;一致性比率C.R=0.018<0.1, 满足一致性。将权重向量A与多因素评价矩阵R代入综合型函数, 得到对评价预案P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

将所得结果B按照评价等级换算表换算成百分制可得, B’=84.939, 说明专家对应急预案的总体评价等级为良。其中, 35.58%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P非常完善, 34.05%的专家认为该预案比较完善, 94.18%的专家认为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可以接受的, 是较合格的预案。只有5.82%的专家认为该预案较差, 还须进一步改进。由一级指标权重向量可看出, 对预案综合评估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方案的及时性, 所以, 要提高应急预案的应急水平首先要确保应急救援方案的及时性。

五、结论

非常规突发事件往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 能够尽可能地将由此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即将付诸实施的应急预案进行准确评估, 更为重要。许多因素在应急预案的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 而这些因素又大多具有较强的模糊性, 且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为了准确描述应急预案各个评价指标包含的模糊信息, 可引入模糊评估方法对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进行量化,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篇3

(3)Ⅱ、Ⅲ、Ⅳ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由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疫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措施的建议,报县人民政府或市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批准宣布。

5 善后处理

5.1 后期评估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后,.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

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应包括:疫情基本情况、疫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论;疫情处理经过、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针对本次疫情的暴发流行原因、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等,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时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5.2 奖励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参加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中成绩显著或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

5.3责任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违反操作规定或工作不到位,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5.4 灾害补偿

市、县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灾害补偿的规定,确定数额等级标准,按程序进行补偿。补偿的对象是为扑灭或防止重大动物疫病传播,其牲畜或财产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补偿标准由财政局会同农业局按国家有关规定核定。

5.5 抚恤和补助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从事防扑疫工作的一线人员要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津贴,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5.6 恢复生产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根据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特点,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持续监测,督促指导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等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并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验收合格,方可取消贸易限制及流通控制等限制性措施、重新引进动物,恢复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好范文版权所有

5.7 社会救助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后,各级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救灾救济捐赠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做好社会各界向疫区提供的救援物资及资金的接收,分配和使用工作。

商务部门要立即启用储备畜禽产品,以保证疫区市场供应。

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工作宣传的方针政策,密切配合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做好疫情发生期间的对内对外动物防疫宣传工作,为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6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

6.1 应急队伍保障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扑疫预备队伍,具体实施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理工作。预备队伍由兽医、卫生、财政、公安、工商、交通、武警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且相对固定。并定期举行演练,增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处置能力。

市、县区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监测、诊断、疫情报告、防疫监督等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监督队伍的业务水平。

6.2 应急领导保障

市、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重大事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的工作予以安排部署,协调解决好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团体要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

6.3 应急体系建设保障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省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的要求,加强重大动物疫病指挥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动物疫情监测诊断、流通环节的动物防疫屏障、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疫情信息报告传送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设置,加强和整合各级动物防疫监督和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的力量,增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区域性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心。市级要建立一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的区域布局也要建

立区域性无害化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建设投资由市、县区地方财政共同投入,具体建设规划分别由市、县区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提出,报市、县区有关部门列项建设,维持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能对染疫动物、动物产品及时、有效、规范地处理,防止疫源的扩散。

6.4 应急经费投入保障

市、县区政府必

须按有关规定将应由地方负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包括:发病动物的扑杀补助经费、无害化处理经费、强制免疫疫苗补助经费、消毒药物及防护物资储备经费、防疫监督工作经费、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经费、疫情监测监控经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持经费等各项专项经费以及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金。所需经费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动物饲养和消费量以及每年的防疫工作任务提出计划,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防疫工作需要。

7 附则

7.1 本预案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7.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 附件

8.1 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

8.2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8.3 封锁

8.4 消毒

8.5 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及管理

8.6 资金储备

附件1: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

一、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组成(一)兽医专业人员,包括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临床诊断技术人员、动物免疫人员、动物检疫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动物疫病检验化验人员;

(二)消毒、扑杀处理辅助人员;

(三)公安人员;

(四)卫生防疫人员;

(五)其他方面人员。

二、任务

负责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具体实施有关疫情处理工作。

三、培训

预备队组成后,应当对预备队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一)动物疫病知识,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疫检验要点等。

(二)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知识。包括:

1.技术知识:病料采集及送检,免疫注射、消毒、疫情监测等;

2.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和管理;

3.隔离、封锁、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4.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5.监督检查站的设立与工作开展;

6.其他相关知识。

(三)个人防护知识。

(四)治安与环境保护。

(五)工作协调、配合要求。

(六)其他有关知识。

附件2: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一、疫点

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病畜在饲养过程中,散养畜以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放牧地为疫点、养殖场以病畜所在场为疫点。病畜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病畜在市场的,以所在市场为疫点。病畜在屠宰加工过程中,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二、疫区

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范围。,划分时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三、受威胁区

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范围。

附件3:封锁

一、由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二、封锁令的发布: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请示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三、封锁的实施:对疫区进行封锁,并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疫点

1.严禁人、畜禽、车辆的进出和畜禽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出入时,须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检疫、消毒并符合防疫的要求后,方可出入。

2.对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3.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毒措施,疫点内所有运载工具、用具、畜舍、屠宰和贮藏场所及环境等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动物粪便、垫料、饲料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疫区

1.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站,设置专人和消毒设备,禁止动物、动物产品出入,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特别情况下,出入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事先必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检疫、消毒后方可出入。

2.停止畜禽及其畜禽产品的交易、移动。

3.对易感畜禽类进行监测和紧急免疫接种。

(三)受威胁区

1.对所有易感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对畜禽实施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四、封锁令的解除

疫点、疫区最后一头疫病动物和同群动物扑杀后,经一个潜伏期以上的临床观察及动态监测,未发生新病例的,经严格消毒后,由县(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验收合格后,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后如未发现新的疫情,即可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

附件4:消毒

一、消毒前的准备

(一)消毒前必须清除污物、粪便、饲料、垫料等;

(二)消毒药品必须选用对所发疫情病毒有效的;

(三)备有喷雾器、火焰喷射枪、消毒车辆、消毒防护器械(如口罩、手套、防护靴等)、消毒容器等。

二、消毒

(一)养殖场的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薰蒸等方式消毒;

(二)养殖场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消毒方式;

(三)养殖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等消毒方式;

(四)粪便等,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等消毒方式;

(五)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饲养、管理人员的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质,可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处理;

(六)疫点内办公区、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的方式。

(七)对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的消毒可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并避免造成有害物质的污染。

附件5: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及管理

一、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及数量

(一)疫苗

所需疫苗视其动物种类存栏数量情况贮备。

(二)诊断试剂

口蹄疫、禽流感琼扩抗原及标准血清、分型抗原及标准血清、其他诊断试剂视实际情况作适当储备。

(三)消毒药品及消毒设备

氯制剂消毒药品、复合酚制剂、烧碱、甲醛、高猛酸钾等及常用消毒设备。

(四)必要的运输工具、密封用具、通讯工具等。

(五)防护用品

透气连体衣裤、重胶手套、普通白大卦、帽子、口罩、防水鞋、安全风镜。

二、管理办法

(一)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于市畜牧站控制物资储备库。

(二)市级应急物资储备由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市政府统一调配。

(三)应急物资根据其有效期进行更换,保持所有应急物资随时处于有效状态。

(四)应急物资仅用于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不得挪用。

(五)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也应有适当的储备。

附件6:资金储备

各级政府根据各地实际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作必要的资金储备。

市学校食堂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篇4

市学校食堂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为了建立健全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提高监管餐饮服务业和处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学生等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市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方法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执法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工作中要把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作为重点对象,对可能发生的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餐饮安全监督与知识指导、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防范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接到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报告时,按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本职工作。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根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发生地,按照日常工作划片分工,由分管执法人员直接负责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开展执法与控制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及时调动工作人力积极给予协助和支持,确保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统一领导,科学控制。在市应急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及时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应急控制;以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对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作出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报告》为科学支撑,根据《食品安全法》办理好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案件。

反应迅速,报告及时。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时,执法人员到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正确指导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单位采取病人就医救治和现场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通报工作情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二、工作内容:

1、执法人员按照管辖范围,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对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工作本底档案。

2、分类监管,全面整治。对已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加强执法管理,落实责任;对未办证但经限期整改能基本达到发证条件的给予办证,规范管理;对无条件

办证的动员企业转行,对经法制教育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则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依法予以取缔。

3、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组织与制度、学生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跟踪落实,确保不发生食源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流行。

4、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学生健康监护、学生饮用水供给、学校教学卫生、生活环境条件、设施等方面工作,依法加强学校有关饮食安全监督。

三、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市餐饮服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市应急指挥部、食品安全

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指令,负责专项工作领导与案卷审报工作。

组长:

组员:

2、应急队伍及职责

市全体餐饮服务执法人员为应急队伍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餐饮安全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及时开展餐饮安全事故调查与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餐饮安全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立卷;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分工管辖责任:

一组:分管市东北片区

二组:分管市东中片区

三组:分管市东南片区

四组:分管市西南片区

五组:分管市西北片区

3、突发事件的确认和分类分级

本文“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等群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群体健康的事件。、突发事件的确认

当突发事件发生,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食物中毒、水污染中毒、环境中毒等未被认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必要时,经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的科学分析与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依据食品安全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2、重大安全事故

3、较大安全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

4、应急处理、接到报告

执法人员要认真填写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应急处理小分队接到通知,必须30分钟内赶赴现场。、出发前准备

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应当马上向领导报告情况,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携带事故处理相关文书及器材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工作日期间:接到报告者应当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及时报告领导,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上报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责任应急处理的执法人员携带相关文书及器材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检查工作。、现场监督检查

市综合应急预案 篇5

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

1总则

1.1目的为了保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能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保障各项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护人

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通知(财预[2005]328号)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在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分级成立财政应急保障工作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财政应急保障工作。

1.2.2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部署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落实各自的应急保障责任,并与各相关部门相互支持、协调联动,切实保障应急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1.2.3反应及时,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预警监测和前瞻性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财政部门应按统一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各项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的财政应急保障事项。

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市本级

2.1.1市财政局作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综合协调主管部门,负责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进展情况,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财政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建议并组织落实。

2.1.2市财政局(地税局)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协调小组,由局长负责。成员单位包括办公室、预算科、基建财务科、资金管理科、综合行事科、农业财务科、企业财务科、财政监督科、政府采购办、会计核算中心及税务有关科室等。局外联系单位包括市人大财经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局、人民银行××*市支行、市国税局及其他相关部门。

2.1.3市财政局应急保障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由预算科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有关科室根据局领导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协调小组,在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规定的任务。

2.2乡镇(街道、开发区)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比照市财政局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定,市财政局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预警监测和报告

3.1预警监测

市财政局应实现与市级各部门应急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系统的有效衔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加强应急保障措施和决策机制的超前研究,提高处置效率。

3.2报告

3.2.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市财政给予应急保障的,相关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应及时向市财政局报告。

3.2.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已采取的主要措施、事态发展预测及控制程度;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需要市财政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3.2.3报告一般应为纸质文件。紧急情况下也可先电话报告,随后报送纸质报告。

3.2.4局内处理程序:报告由局办公室承接,局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按局内职责分工,通知到相关科室负责人或财政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联络员。如相关业务科室首先接到报告,可以先行处理,再通知局办公室。(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574-62700018、0574-62709563)

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4.1.1市财政局主管科室接到相关的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报告后,立即着手进行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价和判断,研究提出具体建议,会预算科后报局领导。

4.1.2市财政局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协调小组,启动本预案。

4.2启动标准

4.2.l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类。

4.2.2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同时采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对造成局部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只采取部分财政支出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篇6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故障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整个或局部网络不能运行, 各终端完全不能访问数据库, 不能处理任何医疗工作的故障现象。

2 判断网络故障

当网络系统终端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网络中心汇报, 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对科室提出的上述问题必须重视并核实后给科室反馈信息。信息中心负责人应召集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如果故障原因明确, 可以立刻恢复工作的, 应立即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确、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 应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 以利于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协调全院工作。

3 分类网络故障

按故障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故障:服务器不能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数据表被人损坏;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硬件故障。

二类故障:单一终端软、硬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要求。

三类故障:各终端由于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 处理方案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中心上报医务部, 由医务部组织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工程人员上报信息中心主任, 由信息中心集中解决。

三类故障———由工程人员单独解决, 并详细登记情况。

4 网络整体故障的首要工作

4.1 当信息中心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

障, 立即按上报程序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信息中心应马上组织恢复工作, 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重大会议、航班车次、人员外出及医院的重大活动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4.2 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 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工作的时限明确如下:

4.2.1 1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收费、挂号、门诊药房转入手工。

4.2.2 6小时内不能恢复--原则上将医

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中心摆药室、入院、急诊检查、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 (具体实行时间及步骤由医务部护理部通知) 。

4.2.3 48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将出院核算转入手工。

5 整体网络故障的具体协调工作

所有工作的统一时间须由医务部或信息中心通知, 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工作, 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准私自操作计算机。

在无法保证整体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信息中心应先保证几个重点部门的使用, 如收款处、住院处、门诊医生站、检验科等实时面对病人的科室。

门诊挂号工作协调:门诊挂号协调工作由收款处主任负责协调请示, 如手工挂号的转入、转出时间等;当网络系统中断后, 改为手工挂号;网络恢复后, 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门诊收费系统工作协调:由收款处主任负责总体协调, 并与信息中心保持联系, 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当系统网络运行中断超过10分钟时, 应通知收款处转入手工收款工作;门诊收款负责同志应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 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进行手工操作时, 药品划价由门诊药房进行, 其他特殊治疗、检查凭小票划价;当系统恢复正常时, 由收款处负责同志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 如不稳定, 及时向信息科反映情况。在接到使用计算机的指令后, 门诊收款负责同志应组织收款员逐步转入到机器操作。

住院费用核算系统工作协调:由住院处主任负责总体协调工作;原则上, 不在核算室进行费用补录, 防止帐目混乱;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3天时, 对普通出院患者, 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科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院。[4]在网络停运期间出院的患者在核算时应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

临床工作系统协调:床科工作由医务部、护理部共同协调;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科室详细填写每个患者的药品请领单 (包括姓名、ID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 , 一式2份, 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 另一份用于到中心摆药领药;出院带药由经治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 如出现费用超支情况由医生负责;根据医务部通知时间及要求补录医嘱;如患者急需出院, 应向核算室提供详细费用情况, 对正在进行的检查应予以说明。

医技检查工作协调: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在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 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对产科出院快、其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 应及时和出院处勾通费用情况。

中心摆药室工作协调:中心摆药应严格按照网络中心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网络故障时根据临床科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补确认, 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 如发现内容不符, 必须详细追查;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录入;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机器内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网络停运期间临床科室应恢复重症上报及手工日报等统计工作。

6 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

由信息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恢复方案进行恢复工作, 具体如下:

工作人员A可运行桌面上程序中间层测试, 如果发现某个中间层有问题, 具体查一下此中间层的内存使用情况和CPU占有率, 如果确定中间层有问题, 将此中间层从F5上撤下处理。工作人员B, 检查网络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如果系统在规定时间之内系统无法正常恢复, 工作人员C通知住院处、收款处、门诊部启动手工应急模式, 工作人员D可通过院办发送短信通知病房护士站及医生站进入手工模式。在启动应急后, 工作人员可继续监控系统及网络运行状态, 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本, 解决问题。

7 网络修复后的数据处理

财务科组织核校患者费用情况。各门诊单位补录工作量, 并补录综合查询信息数据源。中心摆药校查库存。临床科补录患者医嘱。病案室整理补录病历, 统计室补充统计信息的生成。

参考文献

上一篇:【阅读心得】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下一篇: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 Public signs 单元重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