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冬天作文(精选8篇)
初三冬天作文 篇1
冬天,悄无声息地来到人间。
它像一头饥饿的、准备捕猎的狼,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向了那些毫无防备的人们,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打了寒战。第二天清晨,人们打开门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一夜之间,秋天不知不觉地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刺骨的寒风。街道两旁的树都无精打采地弯下了腰,而那些在窗台上的娇贵的花朵更是被吹得奄奄一息。人们也纷纷换下了身上的短袖,穿上了厚厚的羊毛衣、棉衣,把自己包得像粽子似的才肯出门。但那看起来厚重的棉衣在寒冷的冬天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不久,就有许多的人因为冬天太冷不小心生病了。
冬天继续扫荡着大地,它让那些平时身处于温暖的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纷纷凋零,在北方,寒冰更是肆无忌惮地袭击了树木、房屋、大地,被冬天所覆盖的地方都死气沉沉的,马路上也只有急速飞驰的车和匆匆忙忙的行人。这严酷的冬季,也让我感到寒冷无比,仿佛身上的体温只有零度,我走在街上只想快一点回到家中,回到温暖的被窝,将寒冷统统赶走。
转眼间,冬季悄悄地离开了。又一个清晨,人们打开门窗,突然发现天气似乎变暖了许多,那在窗台上早已被寒风冻僵的花草仿佛又活了过来,重新变得生机盎然。太阳升起,久违的阳光重新照亮了大地。原来,在经过冬天的考验后,春天又回到了人间!
是啊,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先经过冬天寒风的洗礼,才可以得到春天温暖的阳光。当你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一定要努力地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使你一无所有。
如果你没有被冬天的冰霜击退,而是顽强地抗击风雨,那么,迎接你的将是艳丽多彩的春天。
初三冬天作文 篇2
一、由字到画, 巧妙布局
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 按照顺序描写景物, 便于读者发挥想象, 融入文中的景物环境中。但中规中矩的描写手法, 未免显得死板, 缺乏艺术气息, 吸引力不足。因此, 在写景作文中, 可适当借鉴绘画艺术中的构图技巧, 从不同侧面来展现同一自然景物, 提升作文的真实感。
(一) 画面切换。整篇文章从布局来看, 主线分明, 以济南冬日的“温晴”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紧扣“山”、“水”两大主题绘制不同的画面, 以展现不同侧面的济南冬景。如摇篮山景、雪后初晴、空灵水景三幅画面的切换, 从布局上呈现出清晰的结构, 先写山景, 再写水景, 秩序井然, 层次分明, 为读者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构图。一方面遵循了景物描写的空间转换规律, 另一方面作者在描绘每幅画面时又融入了山水画的构图技巧, 将宏大的背景与写实的近景相结合, 如用“摇篮”来描绘济南的地理环境, 写雪景细化到“山尖全白了”, 写水景又写出了天水相接的美丽, 使文章呈现出脉络清晰之感。
(二) 详略得当。在整个自然景物中, 不是每个景物每时每刻都需要用文字展现出来的, 而是选取最能表现景物特色的景色和时间来描写。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运用了“以大观小”的取景方法, 这是山水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如用“摇篮”比喻冬日的济南, 激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却没有直接描写济南四周的景色和地理环境, 不仅形象具体, 且使文章鲜活。
(三) 色彩对比。在写景作文中, 学生容易将重点放在景物上, 往往忽略色彩的对比描绘。然而, 写景作文缺乏了色彩, 如同画面缺少了颜色, 很难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力。作者以北方冬天的阴郁与济南冬日的艳阳高照相对比, 在色彩上一暗一明,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读者不禁想象出两幅画面来:一幅灰雾惨淡, 一幅和风煦日。这种“以色补形”的烘托技巧, 在写景作文中较为常见, 可突出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在写景作文中, 学生既运用的是文字, 又免不了对景物的描写。因此表面上是抒写文字, 实则是通过文字来展现内心的景色。在描写中可大胆运用拟人化的语言, 赋予景物以生命力, 使作文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二、由心到景, 虚实结合
写景作文需要心中有景, 才能行诸笔端。相反, 心中无景, 为了描写而描写, 景物也会显得呆板而毫无生机。在景物描写中, 借用山水画的绘画风格也是颇为常见的手法, 在作文中可谓行之有效, 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 融入体验。要使读者感受到景物之美, 首先要感动自己。《济南的冬天》一文中, 作者运用亲身感受来写, 通过唤起读者个人情感经历的方法, 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文章开篇作者交代了自己的个人经历, 从北平到伦敦, 再到济南, 呈现出了文章的真实感, 使读者确信作者笔下的“济南冬景”的切身感受,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写景作文中, 完全可借鉴这种描写手法,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 从开篇就奠定全文求“真”求“实”的基调, 用“印象”和“感受”来吸引读者, 调动情绪, 以产生情感共鸣。
(二) 虚实结合。在写景作文中, 对景物描写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比如本文中作者描写“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对真实景物的描摹如同绘画中的素描, 是绘制一张画的基础。但仅写到此处还远远不够, 未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因此务虚的写法也要运用。如本文中描写“温晴”阳光下的济南, 作者用“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拟人手法, 不仅使原有景物更加具体传神, 还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再如“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赋予山以人性化特征, 使景物立刻鲜活起来。可见, 虚写是对实写的艺术加工, 赋予景物以生命力。
在景物作文的写作中,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将个人情感赋予现实的景物, 再以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 在心中构想整个景物、景色, 在现实景物的基础上合理想象, 进而运用虚化的手法结合个人情感, 用抽象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从写作效果来看, 使固态的景物变得动态活跃, 为景物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后, 使文字更具有生命力。
初三作文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篇3
关键词:积累素材;训练写法;修改升格;佳作欣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做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福州市中考作文60分(不含书写分5分),占“半壁江山”。初三进入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训练很重要。若没有合理安排作文教学时间,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语基的复习,而忽视了作文这一块系统的教学。笔者觉得到了初三,学生写作水平更容易提高,因为前面两年学习了零碎的写作知识,到初高三正好可以把它系统化,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借着复习的热情,有效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一、拓宽视野,积累素材
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庄子《逍遥游》对积累有个形象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理,写作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满分卷的同学谈到成功诀窍就是:“平时阅读大量书籍,读到好的句子段落随手积累,并写下感悟心得。”而积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结合初三总复习,活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六册文本让学生接触了不少文学形象,它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逾越千年而不朽。自觉与历史名人经典形象对话,势必在与那些伟大灵魂的撞击中产生深沉的回响、耀眼的火花,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以避免學生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行文低幼化的现象。比如,解读曹刿这个人物就可以运用到“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立意中。从课内挖掘写作素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还有初中阶段的教材很多是名篇佳句,只要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写作时或恰当引用或巧妙化用,也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如作文《踮起脚尖》中的文段:“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人也有‘欲渡无舟楫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可以不满,可以埋怨,可以哀叹。但却断不能失去了‘欲上长城,将登太行的豪情壮志。”这段作文有哲理,有文采,就是积累化用的成果。
二、精益求精,修改升格
初三学生在写作整篇作文时还要有时间观念,要达到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的要求。在课堂上一节课完成一篇作文,写完后不要只满足于教师修改,要让学生学会修改。在写作教学中,修改不是额外的要求,是一次作文写作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如同数理化作业做错了必须订正一样。学生写成文章后,要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海明威一页文稿改了39次。提倡让学生互批互改,每一次修改教师要给出标准让学生对照着改正。每次修改解决一个问题,如:“立意准确”“论据适合”“论证合理”“结构紧凑”等,一个学期下来,对于好作文的标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批改升格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能力生成的突破口和敏感点。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抓住写作实践的时间窗口,对学生作文进行热处理,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其认识,完善其方法和技能,加速学生成长。各小组推荐出较好的作品老师再点评,学生重写升格。之后在全班展示。作文修改升格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具有思维的思辨性。
三、佳作欣赏,共同提高
写作教学中“示例模仿”这个环节不可忽视。叶圣陶说:“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找到好的示例材料就有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平时训练中发现好的作文在班上展示,而每次半期考、学期考、年段流水评卷,发现比较优秀的文章集中打印出来,教师修改点评,或让学生修改点评,印发整个年段,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初三上学期可以多写这一年中考同题作文,因为这时中考尘埃落定,全国38套作文题的优秀作文也已产生,教师让学生写同题作文,然后展示经过筛选后的中考佳作,让学生在品评中观照自己作文,改正不足,发扬长处。初三下学期质检次数多,每一次质检都不要放过学生整体提高的机会。搜集本校学生佳作及本地区与外地区学生同题作文,展示给学生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揣摩写法,提升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初三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挖掘思维潜能,教师辅以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拥抱冬天初三作文 篇4
在冬天,作为一个孩子而言,最幸福的事就是在厚实的积雪中堆起一个属于自己的雪人了。在雪地里,你用手握起一团雪,软软的,凉凉的,带着几分丝滑在你手中悄然化去,多揉起几个雪球,作为雪人的身体、头、眼睛……堆好之后,再用我那双手将它点缀,仍然是那种丝滑、柔软的手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惬意无比。这是冬天的“专场”,只有在美丽的冬日享受。
冬日降临,天气慢慢转冷,存好食物的动物便开始休眠。人们也一样,会在寒风呼啸前买好零售、生活用品,宅在家里过冬。其中一样最重要的物品就是电火桶了,动物们都有软茂密的毛发,人们没有,那可怎么保持热度呢?这时,电火桶就派上了用场。一家三口人烤着火,吃着零售,看着电影,有那么一瞬间,我会觉得这无非就是冬日最美好的一件事了。
光是火桶可远远不够,还有我们的双手,总不能一直和脚放在火桶里吧。那该怎么办呢?热水袋来告诉你答案。这两件物品搭在一起,可称绝配。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约上亲朋好友,就来到了火锅店,点上几道菜,几杯饮料,有说有笑,举杯庆祝今年冬天的成果,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冬天不是枯燥的,无味的,而是多彩、有趣的,在我的眼中,冬天不仅是一个季节,还是一段美好故事的开始。
冬天的乐趣作文初三 篇5
记得小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十分的讨厌冬天。很冷,也没有很多好玩儿的游戏。
小孩子就是善于挖掘能让自己玩儿的高兴的东西:和小伙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有时一玩儿疯起来,忘了吃饭,更忘了回家。每次都要妈妈喊了一遍又一遍,才肯撅着嘴回去。也许是妈妈对我的惩罚,一件又一件的给我加衣服,让我越来越笨重,再也找不到那种灵敏。和小伙伴们玩儿的时候,跑在前面的再也找不到我的身影,打雪仗时经常成了输家,再也没有小伙伴愿意和我一伙儿,冬天里唯一的乐趣也就随之消失了。我开始讨厌冬天,不再愿意出去。甚至有一点恨妈妈,为什么冬天里唯一的乐趣也要剥夺?
慢慢的董事,慢慢的长大, 才渐渐的明白,妈妈那样做不叫剥夺,而应该是赠与。那是一份妈妈的爱,加在衣服上的爱。对冬天的喜爱随着长大而增加,虽然不在可能再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打雪仗、堆雪人,却喜欢上了雪花落在身上、落在脸上的感觉,舒服、温暖。那里有妈妈的叮咛:天冷了,多加件衣服;下雪了,上下班坐车要小心;最近感冒的厉害,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曾经的干预、罗嗦,如今的温暖、爱怜。
雪花还是小时候的雪花,冬天还是小时候的冬天,讨厌转变成喜爱,极大反差的转变。因为有爱!
我也成了一个孩子的妈妈,更能体会到当年妈妈的心情,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做了妈妈之后才真正的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的含义。现在的我更加的喜爱冬天、喜爱下雪。
冬天变得越来越温暖,不再无趣,不再寒冷,真希望每一天都是冬天!
那个冬天初三作文800字 篇6
三年前,那是一个金色的九月,我从你澄澈透明如琥珀的眼中看见了自己。因为心底的慌乱与恐惧,在那么多陌生的身影中唯独牢牢地抓住了你的手。从此,你那灿烂如花的笑容便印进了我的心并且与我的生命重叠起来。
总是藏在前后两座楼中间的初二教学楼,那个伸手就可触摸到阳光,仰首便可望见天空的走廊上,常常出现两个欢天喜地的身影。
可是眼前的走廊却空荡荡的,只有萧瑟的北风裹挟着我寂寞的脚步在单调地回响。好冷,真的好冷,我站在风中,满目苍凉。我搓着冰冷的手,猛然记起身边再也不会有一只温暖细润的手,一边笑着,一边握紧。
你真的就这样离我而去了,你不会太狠心了吧!熟悉的气息弥散在空气中,只有初三(8)班教室内那个空位可以证明你曾经的存在。可是你知道的,我是个适应性很差的小孩,那些依赖着你而养成的习惯,我是改不掉的。那么,你怎么忍心走呢?
我坐在窗前,仰望苍穹。天是惨淡的,寂静的,而我们曾经万分期待的那场雪,却始终没有来。你说过我们要一起看雪的,可你还是没有等得及。那些曾经大笑过的昨天,越来越远。只剩下我独自听着我们一起听过的歌,独自等着那场迟到的雪。
清朗的铃声打破了绝望的空气,我漫不经心地接起电话,听筒里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让我的心猛地一颤,鼻子开始发酸,周围的空气变得凝重。你用那么欢快的声音说着那边的种种好,愉悦的心情毫不掩饰地传过来……
我放下了话筒,流着泪对着看不见的你微笑。你快活的声音在耳边萦绕,而刚刚在听的歌还在忧伤地飘。其实,没关系的,不管怎么样,人都得适应环境,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这已经足够了。
只要你,一切都好。
轻轻柔柔的雪花在漫漫地飘,黑夜因此而显得圣洁美好。你盼望的雪终于来了。你看到了吗?我笑着,小声地对千里之外的你说,当你那边下雪时,请一定要托住它,因为——那是我用力地想你的心。
初三冬天作文 篇7
初三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最费力又最不容易见效的部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 致使许多教师和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 流于形式, 缺乏有效的指导, 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写作的水平。而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部分又恰恰是提高分数的有利空间。因此, 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指导初三作文,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著名作家莫言在读书论坛上畅谈文学创作和阅读经验时就指出:“文学创作要贴近生活, 善于模仿。”笔者认为模仿范文, 博采众长, 不失是初三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借助课内教学资源。
1.1 探究与模仿课文的立意, 提升作文深度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立意的新颖、深刻是这篇文章价值的所在, 初中学生囿于阅历和思想水平, 文章要做到深远是有较大难度的, 所以要挖掘课文资源, 从看似平凡的小材料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精选的名著名篇, 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之处,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结合课内文章指导学生选材、立意。教会学生模仿课文选材立意的精妙之处, 分析其看似普通的素材写出不同一般的效果。
人物篇, 如课文《童年的朋友》, 情节可谓简单, 事情极为琐碎, 但通过细腻的描写, 平凡的外祖母刚毅、乐观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特别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回忆童年时跟随祖父在后花园自由自在的生活, 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没有任何矛盾冲突, 写的都是一个孩子在狭小的生活空间的琐事, 但由于作者在文字中倾注了热切的情感, 再掺进了成年后的重新认识, 使文章意蕴深远, 不是停留在对往事的怀念, 而是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再如:写景篇, 朱自清的《绿》, 梅雨潭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 传达出作者对青春生命的热爱, 积极乐观的心态。《鼎湖山听泉》, 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 而是从泉声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人生的感悟。诸如此类, 教课书上还有许多例子可供借鉴, 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真诚感受生活, 更要思考人生, 注意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事情, 挖掘其不平凡的意义, 以课文为模式, 学习思路, 深入到思维模式的模仿, 使写作更上一个层次。
1.2 借鉴课文写作技巧, 仿出精彩。
选好了写作的角度, 有了高、深、新的立意, 文章未必能打动读者, 这中间还有一个如何表达的问题。写作中学生应学会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可以从所学的课文中学习表达的技巧。
例如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非常出色, 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 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地进行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用景物衬托人物遭遇的手法。
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中细节描写是一大特色, 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小说巧妙安排细节描写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学习小说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的方法。
在上《呼兰河传》时, 引导学生写作借鉴课文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摹事物的方法, 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和想象,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习和揣摩这些名篇佳作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 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会使学生在如何生动表达上获益良多。
1.3 借鉴课文的布局谋篇, 组织作文结构
文章的组织构造和布局安排能体现作者写作的思维, 文章结构对于内容的表述又起着促进作用, 因此新颖活泼的结构样式对文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课文的结构方式典型,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比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结构是很有特色的, 作者按人物性格特点把材料分成几部分, 再加上小标题, 这就使文章条理非常清楚, 而且使人清楚地看到“男子汉”的性格是怎样逐步显现的。再如《柳叶儿》结构采用现实—回忆—现实的形式;《故乡》则采用插叙的结构组织谋篇;《男生贾里》的篇首则多了题记, 起到引导阅读, 彰显主旨的作用。指导学生仿照这些丰富多彩的文章结构样式, 在不断尝试、训练中努力寻找自己最善于表达和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结构样式, 以促进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借助课外资源, 帮助仿写
作文的深度来自读书的厚度, 没有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 单借鉴课内有限的文章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让初三学生再去课外广泛阅读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 借助课堂以外一些有利的途径, 也是必要的。
(1) 由于学习时间紧张, 学语文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课外阅读, 这就需要教师对阅读资料进行筛选, 可以挑选整理一些好的文章印发给学生, 既节省学生挑选的时间, 又有针对性地指导仿写。如美文国风的《生命的品格》、陈荣利的《流浪的二胡》、映子的《爱如茉莉》、赵丽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何蔚的《感动是一种养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席慕容的《窗前的青春》等, 让学生接触这些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 从而丰富学生的见识和语言, 进而模仿其中精彩的语句, 动人的细节, 精辟的见解, 甚至是作家微笑看人生, 乐观看世界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借助班内学生的作文作点评。同写一个题目, 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 选材立意、构思写法不同, 听过多篇同题作文后, 往往会使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选读写得好的作文可以被借鉴模仿, 选读一般的作文也可以使学生获启示。
(3) 发动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文章借鉴模仿。网络、书刊、报纸、杂志, 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广, 要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那还不容易。鉴于这种情况, 可因势利导, 将错就错, 鼓励学生去搜集自己喜欢的文章, 进行仿写, 可仿形式、方法, 不能抄内容。这样从选材、风格、方法上就会迥然不同, 也避免雷同文的出现。
总之, 借鉴模仿是初三作文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做法, 但必须知道, 博采众长只是基础必须进行再整合去粗取精, 才能有所创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作文的熟练技能, 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因此, 今后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初三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从模仿到创新,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备战中考。
参考文献
[1]章静.浅议初三学生的作文指导[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江小强.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提升指导[J].新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 2013 (5) :43-44.
初三冬天作文 篇8
关键词:问题作文;初三学生;阅读能力
一、问题作文的现状
作文在整个语文卷面成绩中占的分数比重是最大的,尤其是现在语文分数变为120分,作文就占去了50分。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一旦出现审错题、中心不明确等各种问题,就会给学生中考的最终成绩带来很大影响。在对近几年初三语文考卷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许多考生的作文属于问题作文。在作文中常出现审题不清、中心不明确等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对学生中考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
1.中心不明确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与所要求的中心思想有所偏离,比如最近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原来春天在这里》,一部分学生直接描写春天的景色,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写亲人对自己的爱,这些学生的作文偏离了题旨。也有些学生写一件事总爱从早上写到晚上,抓不住详略,一篇文章看下来不知道要重点表达的是什么。
2.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真情实感,是山区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初三学生基本能完整地把事情叙述出来。有的学生也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但是语言过于干巴巴,没有感染力,有时一段作文中出现四五个因为、所以,很难在作文中读出学生的情感以及作文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也有部分学生学着直抒胸臆,总爱在结尾写上一句:××我爱你!但是在前文中并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去,整篇文章读下来不免有些空洞。
3.表达不准确
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当地口语词,有部分学生竟用拼音来代替。也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有位学生这样来表达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经常骂我:看电视骂,吃饭时骂,做作业时也骂,感觉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但我爱我的妈妈。作文中把妈妈对自己的情感表达错了。这一类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4.选材不够新颖
学生作文大部分的素材都是来自于自己简单的生活中。调查发现学生最爱用的素材就是寒冷的冬天或下雨天亲人送自己去医院的场景、自己上山放牛、因看电视和家人发生冲突。发现一位学生三次试卷上的作文都用了同一事例。
二、问题作文产生的原因
1.缺乏阅读能力
问题作文显露出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阅读能力明显不强,阅读方向产生偏差导致所写作文脱离题意。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除了来自学校的压力外,还受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影响,使得他们无心力进行课外阅读,而是埋头于课本、试卷。而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这些保障,那么阅读是无从谈起的。许多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
2.字词积累欠缺
在阅卷工作中发现许多作文写作中常出现用词、构句方面的语病,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字词,不能用正确的字词来表达自己所要叙述的东西。
3.写作时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学生作文时缺乏投入自己的情感,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份苦差事,从心底讨厌写作,没有主动性,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一过程。
4.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于我们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外加训练内容缺乏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指导,重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上的点拨,对于作文内容却很少关注,忽视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三、针对问题作文的解决对策
1.加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对阅读的兴趣爱好,才能发自内心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阅读兴趣跟读书氛围环境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班里挂上一些名言警句。教师不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不同种类的好书籍,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2.加强在课文教学中的作文引导
初中三年,100多篇课文中有许多篇都是引导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看到典型的课题,可以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如《喂——出来》可以在上完课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文章;碰到典型的段落时,可以穿插进行仿写训练,如在《背影》中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当堂写一段印象最深刻画面的文字。对于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其诀窍,如朱自清的《春》中可以让学生借鉴某幅图描写其他三季的特点。
3.重视对学生写作前后的辅导
每次写作文之前,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课前指导。写人物,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事,要要求学生思考好缩写之事与要求是否相符,注意详略要得当……每次写作之前,都应根据习作要求让学生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这样,学生胸中才有可倾吐的东西,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
写作之后要求学生再做修改,教师引导学生修改的方向如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等,修改之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修改,最后教师再对这篇作文进行修改。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工程,要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积极探索多种途径。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共同努力,随着语文教育过程不断进行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初三冬天作文】推荐阅读:
雪飘的冬天-初三作文05-30
我的快乐冬天初三作文08-24
冬天来了初三作文10-16
冬天的美好初三作文600字08-02
冬天的周记初三09-02
美丽的冬天小学冬天作文05-29
冬天的作文:冬天的黄叶06-06
冬天的作文孩子的冬天09-13
美丽的冬天美好的冬天作文10-19
冬天作文:冬天里的纸鹤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