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制度

2024-11-22

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制度(精选6篇)

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制度 篇1

煤矿顶板管理定期分析会议制度

为认真落实顶板管理责任制,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顶板管理状况,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月月初定期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题分析会。

二、会议主要内容:分析研究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状况;分析研究矿压预测预报资料及采掘工作面周期压力规律,有针对性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改进支护形式,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商讨需提交矿协调会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会议组织:

1、会议由总工程师主持。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机电副经理、通风助理、调度室、生产科、地测科、安全科、质标办、机电科、通风科、库管科、监控室、采掘队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必要时吸收相关班组长参加。

2、采、掘、开各队进行本月顶板情况汇报;生产技术科科长进行下月顶板情况预测,并提出支护措施;地测防治水科科长进行下月水文地质情况预测;生产副经理补充说明下月顶板管理要点;总工程师总结补充发言。

四、参加会议人员要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确保会议质量。

五、建立会议考勤制度。凡参加会议人员,必须按照会议通知时间,准时到会,不得迟到、随意换人或无故缺席。确实不能参加会议,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六、会议期间,与会者要做好记录,会议安排事宜要认真组织落实。

七、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制度 篇2

1 冒顶事故常见预兆

1.1 大型冒顶事故预兆

1.1.1 顶板预兆

顶板断裂或者直接顶与老顶发生离层现象时顶板会产生断裂声, 若老顶与上方岩层发生断裂或者离层现象则容易产生类似闷雷的声音。顶板岩层若出现破碎则会伴随掉渣现象, 若人工假顶下掉落大量煤渣和碎矸石则出现冒顶的几率较高。顶板下沉或者地质构造均可能造成顶板裂隙的生成, 将楔子插入到裂缝中观察楔子是否会发生掉落或者松动现象能够做出判断。顶板发生冒落前容易出现脱层现象, 问顶方法在脱层检查中应用较广, 若顶板没有出现问题则声音清脆, 若上下岩层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则顶板之间会产生空洞响声。

1.1.2 支架预兆

应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见支柱损坏量多于平时, 使用金属支架时可见支架变形, 柱体被压坏;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发生压劈和折断现象。

1.1.3 煤壁预兆

随着冒顶前压力的不断上升, 煤质会出现变软现象, 随着片帮的不断增加, 应用电钻进行打眼时用力更省, 而用煤机器进行割煤时不会感受到较大负荷。

1.2 局部冒顶事故预兆

顶板裂隙内存在掉矸、掉渣等现象, 小块矸石大量落下;出现大量张开顶板裂隙, 敲开问顶时能够听到异常声音;有小地质构造存在于工作面上, 对岩层的完整性造成破坏, 从而导致局部冒顶现象的发生。

2 顶板事故发生原因

管理和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出现问题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地压活动会加大顶板事故的发生率;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导致破碎带形成, 此外, 由于层理以及节理发育对顶板稳定性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顶板事故;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工作时没有认真全面的进行检查, 敲帮问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没有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 支架短缺或者未及时放置支架导致事故发生;支架放顶、凿岩爆破以及采掘顺序等不合理, 采矿方法缺乏科学性造成事故发生。

3 采取有效的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3.1 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措施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 在维修巷道前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 加强对片帮的管理力度。完成现场顶板鉴定后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然后维修井巷,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顺利施行。重视巡回检查, 将悬矸、危石、脱皮等及时清除掉, 采取专门措施维护严重失修地段, 一旦巷道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修复。进行井巷维修和断面扩大时必须确保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巷道支护更换时必须对临近支护进行预先加固, 连续行支架拆除和架设工作。生产采区若出现冒顶危险以及3架或以上支架失效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维护掘进工作面并进行井巷维修, 一旦出现帮顶杆低矮、脱落或者片帮等现象时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避免发生顶板堵人以及冒落伤人事故。

3.2 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防治措施

不得在工作面进行空顶作业, 必须确保应用金属前探梁措施, 行爆破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若支架在爆破过程中遭到破坏需要立即进行修复。进行巷道支护方式选择时需要考虑掘进头性质, 对空顶距进行严格控制。若掘进头遇到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或者断层褶曲等时必须缩小棚距。为了使增强巷道对抗围岩的力量, 必须保证支架具备较强的支护强度。在进行支架型号的选择时需啊哟确保支架具有理想的初承力, 避免围岩与支架间出现空帮或者空顶现象。替换巷道支架时需先将老支架拆除再进行新支架搭建。若巷道存在水患威胁, 必须进行检查, 一旦出现异常现象需要立即行探放水工程设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探放水措施, 一旦发现透水预兆, 需要立即撤出工作人员并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3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措施

必须确保所有支架的牢固性, 不得在浮矸或者浮煤上进行支架架设, 若支架出现失效或者损坏现象需要立即更换新的支架。采煤工作面必须储存一定量的支护材料, 不得应用受损的单体液压支柱、摩擦式金属支柱和金属顶梁等。不得将不同性能和不同型号的支柱应用于同一采煤工作面中, 若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定期检修采煤工作面, 同时进行压力实验, 确保检修和实验结果合格后再行应用。若采煤工作面控顶距无法满足作业规程规定则需要停止作业。为了使工作面推进速度获得加快必须推动工作面控顶面积的不断减少, 顶板下沉量、支柱荷载与回采工作面空间成正比, 空间越大, 则顶面下沉量以及支柱荷载增加越大。冒顶和顶板下沉量受工作面推进速度影响较大。过慢的工作面进度会对顶板下沉量造成更大影响, 增加木支架折损量并加大金属支架的压力, 从而导致冒顶的发生。为了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必须促进工作面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保证采煤设备选择的合理性、使空顶距获得缩小并保证回采工艺的安排的合理性能够使工作面空顶面积得到减少。

4 结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系数, 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对前探支护措施进行全面落实, 不得进行空顶作业, 同时需要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的检查力度,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除此之外, 还需要使采掘工作面的现场支护质量不断获得提升。

摘要:煤矿生产中发生顶固事故的几率较高, 不但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还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通常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生产技术因素以及顶板管理缺乏合理性为外因, 而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为内因。为了降低冒顶事故的发生率, 必须对顶板冒落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友欣.加强井下采矿顶板管理的方法[J].科学时代, 2013 (10) .

[2]尚军宁.煤矿井下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1 (12) .

[3]王崇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9) .

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前言

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煤矿井下开采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矿井下进行煤炭开采工作,由于开采情况复杂,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顶板发生故障而诱发的安全事故。因此,要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对顶板做到及时维护,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煤矿井下采矿工作安全进行

一、冒顶事故常见预兆

(一)大型冒顶事故预兆

1.顶板预兆

顶板断裂或者直接顶与老顶发生离层现象时顶板会产生断裂声,若老顶与上方岩层发生断裂或者离层现象则容易产生类似闷雷的声音。顶板岩层若出现破碎则会伴随掉渣现象,若人工假顶下掉落大量煤渣和碎矸石则出现冒顶的几率较高。顶板下沉或者地质构造均可能造成顶板裂隙的生成,将楔子插入到裂缝中观察楔子是否会发生掉落或者松动现象能够做出判断。顶板发生冒落前容易出现脱层现象,问顶方法在脱层检查中应用较广,若顶板没有出现问题则声音清脆,若上下岩层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则顶板之间会产生空洞响声。

2.支架预兆

应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见支柱损坏量多于平时,使用金属支架时可见支架变形,柱体被压坏;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发生压劈和折断现象。

3.煤壁预兆

通过矿井压力来进行判断,根据以往经验,在采面顶板事故发生之前,矿井压力都会突然变大,在巨大的压力下,被开采的煤层煤质会变得柔软,在开采时就会很省力,也更容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事故发生都是有预兆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各种因素和征兆,通过捕捉征兆以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及时地撤离,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二)局部冒顶事故预兆

顶板裂隙内存在掉矸、掉渣等现象,小块矸石大量落下;出现大量张开顶板裂隙,敲开问顶时能够听到异常声音;有小地质构造存在于工作面上,对岩层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局部冒顶现象的发生。

二、顶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顶板发生事故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首先,煤矿区域原本的地质构造例如断层或褶曲等造成破碎带的成型,破碎带下冒顶事故更易发生,节理和层理的不断发育容易破坏顶板的稳定性能,由此引发的冒顶事故也较为常见;其次,井下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依照科学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进行作业,在突发情况发生时,缺少处理突发问题的常识和能力,没能在第一时间制止事故发生;然后,相关检查人员没有进行无死角的检查,对检查工作的疏忽大意和玩忽职守,使得检查制度没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最后,支架设备配置不齐全,架设支架时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支架的撑护作用,有些地方因为支架短缺而没有放置支架,大大增加了冒顶事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开采的顺序不合理、岩凿爆破的不科学等也会导致冒顶事故发生。

三、优化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一)做好压力预测工作

矿井压力大小直接关系到井下生产是否安全,矿井压力突然增大是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前兆,礦井作业空间比较小,而且环境比较复杂,井下作业环境压力受外界影响很大,往往会随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保障井下采矿生产安全,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要时刻注意矿井内部的压力变化,加强井底压力观测,以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二)加强安全出口管理

作业面的上下出口最好配备专职人员,主要工作是维护上下出口,做好上下出口的安全检查,以便在事故突发时,出口顺畅,便于疏散人员。在安全出口处,可以设置抬棚,在下出口处,可以设置梯子。对于三角地带、构造带和安全出口等特殊位置,要进行特殊支护。顶板的维护和特殊支护要定期接受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顶板工作人员要对记录的检查结果认真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周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所有相关人员要到井下排除安全隐患,对记录结果进行必要的复查,将危险因素及时扼杀。

(三)切实加强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

在煤矿井下掘进巷道时,应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发生。严禁在工作面进行空顶作业,必须确保金属前探梁使用,同时在进行爆破前,应当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对于爆破过程中损坏的支架应当立即进行修复。对于巷道的支护,应当充分考虑掘进头性质来选择巷道的支护方式。在进行煤矿井下采煤时,当掘进头遇到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或者断层褶曲时必须缩短棚距;同时,为了有效增强巷道对围岩的支护能力,应当选择具有较高支护强度的支架。在选择支架型号时,应当保障支架具备一定的初承力,有效防止围岩与支架出现空顶或空帮现象。在进行巷道老支架替换时,需先将老支架进行拆除后方可进行新支架的架设。当煤矿巷道中存在水患时,应当注重巷道的日常检查,当煤矿巷道出现异常水患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探放水措施。当煤矿巷道出现透水征兆时,应当及时撤离相关工作人员,同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四)加强对构造带的特殊支护

对煤矿的地质构造带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在预知可能出现的事故前,做好现场的防护措施,并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突发状况,在开采过程中,要有监理人员全程跟踪,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做好自身的安保措施,听从队长的指挥与领导,一旦在工作中遇有突发状况或危险情况及时向队长报告。当遇有大型冒顶事故时,要做好清理退路的准备,确保逃生道路顺畅,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井下作业情况复杂,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擅自行动的人员要给予严厉惩处。

(五)顶板管理的其他方法

为切实强化管理效果,井下管理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以制度规范井下作业人员的行为,对于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敬业奉献,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散漫、不按规章办事的人员予以严惩,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善于从以往的顶板安全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经验,预防以后顶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系数,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对前探支护措施进行全面落实,不得进行空顶作业,同时需要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使采掘工作面的现场支护质量不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志明.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3):30-32.

[2]王崇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

顶板管理制度 篇4

各区队、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该顶板管理制度。

一、成立顶板管理组织机构

组 长:杨宝仁

常务副组长:李 斌

副 组 长:高 强 苏福柱 李 峰 张 成 王随增 李 军

祁培新 刘 勇 张余成

成 员:副总工程师和生产、辅助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顶板管理办公室,张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顶板的日常管理工作。

组长全面负责顶板管理工作。

常务副组长全面负责顶板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实施。

总工程师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在矿井采掘生产活动前根据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相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组织作业规程的编制,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顶板管理要求及措施。

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过程中顶板管理措施的落实。安全副总经理负责顶板管理措施落实的监督管理工作。

机构成员参与日常顶板管理,对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排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科室、区队职责分工 技术、防治水科顶板管理职责:

技术科是顶板技术管理的主要部门,负责巷道支护设计,负责井下

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防治水科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及顶板岩性分析。调度室顶板管理职责:

调度室是顶板日常管理牵头部门,每周二上午组织技术科、防治水科、安全科、通防科、运输工区、机电科和采掘区队助理以上管理人员对井下所有通风巷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查到的隐患按照“五落实”的原则进行分解落实,下午由生产副总经理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安全科顶板管理职责:

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参与井下的施工方案研讨;负责各头面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负责井下所有地点顶板隐患的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采掘区队顶板管理职责:

采掘区队是顶板管理措施落实的具体实施部门。各采掘区队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跟班队长、班长是本班组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预防事态扩大,并及时向调度室和本单位相关负责人汇报。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三、顶板日常管理辖区划分

顶板日常管理按照“谁的辖区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分工,调度室下发“各单位井下辖区划分范围”分工表,各单位按照分工进行日常管理。

每班安排专人至少对所分管辖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查到的问题本区队能立即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书面反馈调度室,由调度室安排处理或组织技术、安全等部门顶板管理成员制定措施后处理。

四、顶板巡查管理

1、各有关单位要按划定巷道责任范围指定专人每班对所有巷道进行巡查,并建立巡查台帐。

2、巡查内容包括:巷道支护损坏情况、变形情况、淋水情况等。要对积水区、地质构造区、动压影响区、超前压力区、隐伏构造区、淋水较大的区域、巷道变形区及暂时不用巷道的顶板作为重点巡查内容。

3、巡查问题的处理:巡查发现井巷工程围岩支护变形严重、支护失效、顶板离层、井巷挂汗、放炮片帮、裂隙涌水突然增大、异味、瓦斯涌出异常、顶板掉渣和顶网网包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巡查人员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事故发生。当巡查发现有影响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等情况时,要及时告知现场跟班干部,跟班干部要及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于暂不构成安全威胁,暂不进行维修加固的地点,要在该地点做出隐患事项、影响范围或禁止人员进入的明显标识,作为今后重点巡查的内容。有片帮冒顶危险时,要立即通知撤出受威胁地区人员。

五、顶板管理要求:

(一)技术管理

1、防治水科要摸清地质构造、水文情况,并及时进行预报,为制定合理的规程及防范措施提供依据,防止因地质条件变化引发顶板事故。

2、巷道锚网支护必须要编制支护设计。支护设计由技术科根据本地区的围岩地质资料和相关支护理论编制。

3、锚网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进行顶板岩性探测。技术科根据钻孔资料进行支护参数分析,确定是否进行支护参数调整,并将调整意见及时以文字通知单形式下发到区队及相关单位。

4、巷道开门、贯通及立体交叉跨巷前技术科要进行支护设计,绘制锚杆、锚索布置图附在施工措施后面,图中详细绘出锚杆、锚索规格、间距和排距或锚索布置数量、位置、锚索梁布置方式等。锚索要采用联锁式布置时,周边锚索孔必须向最近的巷帮侧倾斜20°,使锚固端进入到巷帮外1米以上,锚索加固范围:包括整个交岔点和相邻巷道口处不小于5m范围。措施中还要说明交岔点跨度或面积出现施工实际大于设计时的支护应对措施。开门、贯通及立体交叉跨巷前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或措施中规定的支护方式对交岔点进行原巷道加固。

5、技术科要加强对交叉部位施工的预报制度,每个月28日前,技术科要根据下月生产计划安排,对下个月有隐患存在的各交叉点(包括立体交叉)的情况进行预报,预报表由技术科负责人、矿总工程师签字后下发到相关施工单位,技术科根据生产进度情况提前现场明确标定出交叉点的位置(立体交叉点),标出文字必须醒目,由施工单位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贯彻执行

(二)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在掘进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巷道永久和临时支护形式、规格、尺寸。处理冒顶、掘进巷道的开门、贯通、扩帮、挑顶、巷修和过地质构造带等情况的顶板管理措施。科学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和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根据地质情况及巷道用途,合理确定巷道位置,尽量选择岩性较好和煤层围岩稳定的位置开凿巷道。正确选择巷道断面形状,顶板压力大、服务年限较长巷道应采用半圆拱形断面。

2、开掘工作面施工时,迎头必须使用超前临时支护,作业人员在临时支护下打锚杆或支设棚子,严禁出现空顶作业现象;顶板长期有淋水的锚网支护巷道要支设套棚对顶板进行加强支护;采空区下掘进巷道采用锚网支护时,如果巷道顶板到采空区(按采空区对底板采动破坏范围下限)的距离小于9米时,除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外,还要支设套棚对顶板进行加强支护。

3、敲帮问顶

(1)掘进工作面必须备有长柄工具做为敲帮问顶作业工具。敲帮问顶要由专人由外向里进行。

(2)掘进巷道在打锚杆、铺钢带、铺网等工作之前;爆破掘进巷道在打炮眼、装药、连炮线等工作之前;及以上工作工程中都必须做好敲帮问顶,确保以上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

(3)、敲帮问顶必须在有支护的条件下进行,禁止空顶作业。

4、掘进巷道使用锚杆支护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施工巷道的围岩分类确定锚杆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

(2)作业规程中应明确锚杆的间排距、安装方式和使用机具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锚杆的施工工艺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结束后,由当班验收员使用力矩扳手检验所施工锚杆是否达到规定紧固力。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力试验。施工现场要有用于测试锚杆的扭矩扳手。

(4)发现地质条件变化即顶板破碎、局部出现离层等要及时采取措施,从技术上主要采取:

①使用加密、加长锚杆、全长锚固; ②在地质构造带采取套棚联合支护 ③加钢带和锚索; ④挂双层网联合支护;

(5)锚杆支护工作面要有足够的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必须在锚杆达到规定初锚力后才能拆除;

(6)锚杆的拉拔试验必须在顶板完整或有临时支护下进行;防止因锚杆杆体断裂失效,造成局部漏顶伤人;

(7)使用锚索做加强支护时,必须明确规定锚索的间排距、安装方式、工艺要求等。

5、锚喷巷道支护要求:

(1)初喷与复喷距工作面的距离、喷浆厚度、喷浆质量要求等 在作业规程中要有明确规定,并按规定进行试块抗压强度试验;(2)喷射砼前要对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并用水冲洗岩面,严格掌握砼配比和速凝剂的掺入量,喷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喷后2—4小时要用水进行养护;

(3)锚喷必须紧跟迎头,顶板破碎区段必要时可挂金属网复喷。对局部脱落的区段要及时进行复喷。

6、加强对交岔口、硐室和存车场巷道的支护

(1)交岔口、硐室和存车场尽量选择在较稳定的煤岩层中;(2)尽量采用光爆锚喷支护,锚杆、锚索的间排距、规格、眼位方向、喷层厚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采用铁棚(U 型钢)支护时,材料规格要经过强度计算后确定。交岔口必须采用双抬棚,插梁必须做口且接触紧密;

7、加强掘进巷道贯通时的顶板管理工作

(1)掘进巷道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门的贯通安全措施。(2)当两个掘进工作面贯通相距炮掘20米,综掘50米时,必须停掘一个工作面,实施单头作业,同时必须加固和加强被停工作面支护,保证通风正常。

8、煤巷锚网支护顶板时必须采用锚索跟迎头加固。锚索规格:所有锚索直径、长度必须按批准的“支护设计”或“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参数要求支护,直径、长度不得小于规程规定,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使锚索锚固到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施工中锚索必须跟迎头。靠近两帮的锚索孔应向最近的巷帮侧垂直外倾20°。顶板破碎地段、过断层、巷道开门、贯通施工中,锚索要加密布置,并由施工现场负责视情况及时进行锚网、锚索或与架棚联合支护。

9、所有锚网喷巷道施工现场施工机具、检测仪表必须齐全、完好。

煤巷锚网支护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开口掘进20米内安装风、水压力表,当风压、水压均不小于0.5MPa时方可施工,否则停止作业。风、水压力表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0米。

10、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口、巷道刷扩、整巷、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11、“双锚”支护巷道,因地质构造、煤层松软等因素造成巷道规格超过规定,要对超宽、超高部分进行补强支护,并对高冒区用材料进行充填。巷道压力大,煤层松软、顶板破碎时,应及时编制加强支护措施,所有支护必须紧跟迎头。对锚杆、锚索预紧力由质量办定期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

1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措施,修改设计,加强支护:(1)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2)喷射砼出现大量裂缝;

(3)锚杆体、锚索发生被拉断现象;(4)锚杆、锚索托板被压坏;(5)巷道围岩发生较大变化。

13、所有煤、岩层锚网巷道,均必须按规定安装离层仪,锚网支护巷道每30—50m安设一根顶板离层仪,复合顶板以及沿空掘巷、沿空留巷巷道每30米必须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在断层、顶板破碎等地质构造异常地段要适当加密或单独设置,交叉口必须设有顶板离层仪。离层仪安设质量必须合格,对不符合要求的离层仪要及时补打。离层仪安设位置应挂牌显示,牌上应有离层仪编号、安装时间、初始读数等内容。距迎头100米以内的离层仪应每天记录一次数据,100米以后的应每周观测记录一次(注:现场班组长及区队跟班人员仍应坚持每班对后路所有顶板离层仪的日常巡察)。区队要建立离层仪观测台帐,并将观测结果填入台帐,区队技术人员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离层仪观测数据、异常上报等。班组长每班巡察离层仪及后路巷道顶板不少于三次,现场任何人

员发现离层仪或其他地点顶板下沉异常或出现下沉网兜后要及时汇报现场带班领导,现场领导要立即组织撤出变形点以里的所有人员待查原因,并组织人员自安全一侧开始由外向里采用锚索或架棚加强支护,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或堵人。

14、不得直接使用巷道原始支护起吊大件,如确需起吊大件时,应在顶板完好地段补打专用起吊锚杆、锚索或锚索梁。顶板破碎或压力较大的地段,一律不准使用锚杆或锚索梁起吊,必须另架起吊架。

15、对于顶板破碎、围岩松软、地应力大等特殊地区锚网支护必须加大支护强度,采取加长加密锚杆、加密锚索、架棚联合支护等措施。,如遇顶板极破碎,确不能采用锚网支护时,可采用工字钢或u型钢架棚进行支护,支架规格、支护密度在措施中要有明确规定。巷道加固中对巷道两帮加打帮锚索增强巷帮煤、岩体抗压强度并减小帮鼓变形量,从而保持巷道顶、帮稳定性,对需卧底的巷道必须边卧边支护帮,并制定措施严格控制循环卧底长度,不得一次性长距离只卧不支,防止卧底导致帮顶冒落现象。

17、大断面巷道施工跨度大于5.2米时,应分两次施工,先进后扩,严禁前掘后扩平行作业,扩切眼必须在上下巷贯通后并要尽量安排在工作面安装前夕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大断面巷道存在时间,确保后路安全。综采工作面切眼内因巷道压力较大采用双道套棚进行加固支护时,支架安装前更换长套棚要逐架进行更换,必须先支新后拆旧,严禁先拆后支,临时控顶距不大于700mm,如顶板破碎,巷道压力大,不能保证安全施工时,可采取预注化学浆对顶板进行加固再更换长套棚的方法。

18、立体交叉处巷道施工时,下方巷道要采用u型钢或工字钢架棚进行加强支护,支护范围为交叉点及前后5米范围巷道,施工时要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19、架棚巷道顶板管理

(1)架设棚子前,当班跟班班队长或班长必须指派有经验的 工人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有专人监护,将浮石活矸清理

干净。

(2)放炮前,靠近掘进工作面10m长度内的支架必须加固。放炮后,必须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先行修复,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迎头作业在超前支护或临时支护下作业。

(3)支架间必须用牢固的撑木或拉杆连接起来。可缩性金属支架必须用金属拉杆,并用机械力矩扳手拧紧卡缆,卡缆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50N.m。支架和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接顶和背实。

(4)坚持对煤或松软围岩进行松帮卸压,减少支架变形,降低复修工程量,对确实需要修复的巷道,要及时编制措施进行修复。、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1)维修巷道拆茬(口)时,如果巷道失修严重,受空间和安全限制人员不能进入拆茬以里巷道,在拆茬处以外5米范围巷道要用梯形抬棚进行加强支护,如因空间过小确难用支架加强支护的,可考虑先进行打眼注化学浆加固,人员必须站在有加强支护的支架下进行作业,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如果巷道失修较轻,人员可以安全通行时,要对拆茬处前后5米范围巷道先行用两道密接梯形顺硐抬棚进行整修前加强支护,随着巷道维修,顺硐抬棚逐架交替前移再支;同一条巷道两维修点相对施工剩余最后20米时,必须停止一维修点作业,并对维修好的巷道迎头5米范围进行加强支护,另一维修点逐步与该点维修贯通。

(2)独头巷道后路失修必须及时进行维修,维修时只准拆一个茬施工,施工顺序由外向里(里:指独头一侧)进行,维修点以里禁止任何人员进入;非独头失修巷道进行维修时,同一条巷道内最多拆茬数量不得超过两处,两维修点间距不小于20米且两茬同时施工时中间严禁有人。正在使用中失修的巷道进行维修时,要对维修点前后5米范围内的巷道用双道密接梯形顺硐抬棚进行加强支护,一般要求必须先支后拆,特殊情况另写措施控制放顶步距,预防维修点附近巷道冒顶影响巷道正常使用。

(3)维修后巷道采用锚网支护时,每次扩帮放顶距离不超过锚杆

规定排距0.2米,维修后巷道采用架棚支护时,每次扩帮放顶距离不超过规定棚距0.2米,巷道扩帮放顶时要随扩及时进行临时支护;每班施工结束后要对顶帮进行支护,禁止空顶空帮。

(4)巷道交叉点进行维修时,首先要对交叉点四周巷道维修至完好状态,自交叉点一端开始拆茬,严禁从交叉点两端同时拆茬维修,拆茬前必须先完成对交叉点及四周巷道、维修点前后5米范围巷道进行加强支护。

(5)斜坡上进行巷道维修时,要首选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如果必须自下向上维修时,要采取防止矸石滚落伤人的措施,在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6)处理巷道冒顶时,如顶板破碎,无坚硬顶板,可先采用撞揳或注化学浆加固,并逐架逐段使用架棚通过;如巷道冒落到坚硬老顶,并确认巷道顶板已经稳定,可制定专门措施,在原冒落的碴堆之上设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专门观山,在有效临时支护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锚网支护形成对冒落区加固后再出碴加棚的办法通过,或用木垛接顶在木垛下支设架棚通过。

21、公司购置的巷道支护材料每批必须由有资质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由矿总工程师负责,保证材料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回采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进入煤帮作业时,必须采取护顶、护帮措施。

2、工作面初采、末采、拆除、安装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顶板控制方法,加强顶板管理。初采期顶板垮落难度大的,要在切巷推进3m范围内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3、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过空巷等特殊情况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积极采取有效的主动支护形式,如煤体加固、打锚杆、锚索等,控制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构造区或空巷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对措施进行修改补充。

4、工作面伞檐不超规定,采高大于3.0m、片帮严重、倾角大于15°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片帮措施。

5、因故停产前,必须使采面支护为最小控顶距。端面距超规定时,要支设贴帮柱,停产期间安排专人巡回检查,发现顶板隐患及时处理。

6、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时,支架移架时要及时使用侧护板调整支架支护状态,降架时严禁降至相邻支架侧护板以下,移架时采用“带压擦顶”移架。采煤工作面支架(支柱)不得超过设计高度使用,支架(支柱)不漏液,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7、工作面出现片帮、漏顶时,及时打出支架护帮板,片帮宽度超过1米时用板梁背顶并打开护帮板进行临时支护,片帮宽度超过1.5米时用原木、单体套帮进行超前支护。

8、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要求各使用不少于两架端头支架,工作面上下两巷自切顶线向外,采用综采超前专用支架或支设双道顺硐梁做为两巷超前支护,自煤壁而外超前支护长度均不低于20米,上下出口压力大时必须加设一道一梁两柱顺硐梁或支设一对长钢梁加强支护。

9、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不出现局部接顶现象;采煤工作面控顶范围内不出现台阶下沉;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综采不大于300mm;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准随意留顶煤开采,必须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必须有批准的措施。

10、工作面倾角超过15度时,工作面下端头排头三架支架间要安装防倒防滑千斤顶,通过控制下端头支架来控制支架倾倒及下滑;为防止新移设支架处于初撑力阶段与顶板的摩擦力小可能产生下滑,应采取间隔移架,并使支架保持迎山角3度~5度;上行割煤时自工作面下部向上移架,下行割煤时每十架为一段,各段自下向上移架。

11、综采工作面停采上网扩支架通道时,如果顶板完好,可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随扩随支,严禁空顶作业;如果顶板较为破碎,可采用锚网配合工字钢梁进行支护,每个支架使用两根工字钢梁,一端搭在支架上30cm,另一端到煤壁用单体支撑,逐架扩帮,逐架支护,严禁出现

空顶现象,人员要在有效支护下进行作业。正常情况下,人员不得进入网片以里作业,如确需进入时必须采取专门措施,网片要折回拴在支架前梁上,确保人员有十分畅通后撤通道并设专人观山。

12、加强回采工作面两端头退锚管理,特别是初采期间的退锚管理,确保采空区顶板及时垮落。如因锚索变形造成不能退锚时,必须将顶网剪开。退锚必须在进回风巷前后密柱之间放顶步距内进行,严禁任何人员进入旧密柱以里空顶区进行退锚或从事其它活动。退锚放顶工作不得与移转载机、推移机头机尾、拉移端头架平行作业。退锚和顶锚杆卸压前,在所退锚索(锚杆)20~30cm处,至少支设一根单体柱。

五、保障措施

1、顶板专项检查漏组织一次对调度室主要负责人罚款200元。

2、有关单位不按照要求按排人员按时参加顶板专项检查的对相关单位负责人给予100元罚款。

3、检查人员工作不认真,走马观花,存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随后被其他人员发现或造成后果的对参与检查人员给予不低于200元罚款。

4、不按时参加顶板分析会的对有关人员给予100元罚款。

5、没有建立顶板专项巡查台帐的或没按要求进行巡查的对单位负责人给予200元罚款。

6、隐患整改不及时又未按时反馈的对单位负责人给予200元罚款。

7、支护设计或措施编制不及时影响生产的,对责任人给予200元罚款。

8、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每条给予责任人不低于100元罚款。

9、技术措施存在缺陷或现场管理不到位造成顶板事故的,按照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由安全科组织分析处理。

六、本制度未提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篇5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Ⅰ级顶板:(1)采场内有大断层通过。

(2)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且有交汇;(3)层理、片理、节理特别发育;

(4)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5)采场附近有空区或陷落区,可能对本采场构成影响的。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Ⅱ级顶板:(1)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2)层理、片理、节理比较发育;(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

(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度的。

3、Ⅲ级顶板: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

二、顶板等级鉴定办法

各个采场在建设之初,由地质人员进行取样分析,根据矿块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其采场的顶板等级;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生产科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通知书中说明,下达给施工单位。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设计人员与生产科协商后,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予以调整。

三、顶板检查

顶板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

1、I级顶板的检查

各个中段的顶板隐患排查成员及安全员对本中段采场的顶板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负责各个采场的施工队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2、Ⅱ级顶板的检查

负责各个采场的施工队长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各个中段的安全员对本中段采场的顶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生产科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Ⅲ级顶板的检查

负责各个采场的施工队长和各个中段的安全员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生产科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生产科主持参加Ⅰ级顶板采场安全现场会,制定出解决采场安全问题的措施;Ⅱ、Ⅲ级顶板采场安全现场会由采矿区队主持。顶板检查方法,以查图、观察、敲帮问顶等方法,逐步采用新的现代化仪器进行观察。各个中段负责人要建立本中段“采场检查日志”,将检查的情况及处理意见、结果记录在“日志”内,生产科不定期的检查“日志”记录情况。

四、每个采场在提出设计时,地质人员和采矿设计人员应对顶板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安全程度进行鉴定并提出顶板管理措施。

五、切割施工时,除按设计留有临时矿柱外,还要随切割进展用木柱或木垛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

六、在切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切割与漏斗开凿之间的关系,使之尽量接近。

七、切割层中临时矿柱的回采应随采矿和崩矿的推进逐步用中深孔一次崩掉。

八、采场顶板在采矿过程中,应求成拱形,严禁采成锅底形。

九、在采矿过程中.对比较松软的顶板,必须进行规则的临时支护。对比较稳固的顶板,应根据面板的变化情况,可进行不规则的局部支护。

十、在同一矿房内,禁止凿岩和撬浮石平行作业。

十一、采场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十二、作业前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敲帮问顶,发生空响时要及时处理。

十三、回采过程中,如顶板和矿体形状发生特殊变化时,应暂停作业召开现场会议,临时确定回采方案和顶板维护管理办法。

十四、对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切割巷道采取支护措施。

十五、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采场,应有专业人负责地压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现场实测,定期观测、积累资料、掌握地压活动规律,作好预测、预报、建档工作。

十六、发现有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将人员、设备撤至安全地点。

****年**月**日

采场顶板专项治理方案

序言

目前-170水平南区各个矿房已形成,矿体基本以层岩为主,层理、片理、节理非常发育,产状非常不规则,主要以波浪形、倒三角形、褶皱形为主,这给我们的施工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下一步采矿工作重心又转入24#-29#采场的顶板不好控制、难以预防地段,这给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更大难度、更艰巨的任务。如何去预防事故的发生,解决管理上的不足、制度实施不力等问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而作为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人员的我们更如何来看待这些存在的问题呢?又如何解决呢?随之任之、事后管理吗?我们都是乘凉在项目部的这颗大榕树下,她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欢天笑语、促膝长谈的港湾,我们更应该尽心尽职的去维护她。更应该明白我们是项目部核心力量、中流砥柱,是生产一线上的尖刀,是解决问题的排头兵。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前管理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思想,而齐抓共管是我们的手段,制度措施是我们的管理方向。思想、手段、方向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没有方向,我们就失去向前发展道路;没有齐抓共管,我们就是一盘散沙,谈何团结,谈何为项目部着想;没有事前管理总体思想,我们的安全意识就会原地踏步,就会偏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就会永远踏步于事后管理的局面,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局面还会再发生。

安全问题来不得疏忽大意,管理上来不得手软。我相信我们都清醒的认识到矿房顶板存在的隐患,但仅清醒,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关键的是要按制度措施共同赴之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效果,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作为。严格贯彻项目部会议决策精神,豪不手软,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手段,是确保安全生产必须遵守的一条安全纪律,隐患排查治理是我们落实安全责任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就是查找作业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监督检查各类作业规程、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查处“三违”现象,贯彻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

有效控制。

为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规范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氛围,促进生产过程的安全保证,必须标本兼治,才能根除侥幸心理,才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现依据项目部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列为9月份专项治理。重点治理顶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井下用电存在的问题。

计划安排如下;9月1日-9月15日为顶板管理专项治理;

9月16日-9月30日为井下用电专项治理;

一、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提出制度要求:

1、带班领导必须严格贯彻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2、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确认制度,不安全不生产。

3、启用熟悉撬毛安全操作规程和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排险工。

4、要求排险工对 落矿采场全方位检查和处理,不留死角。

5、严格监督采矿员工是否按落矿方案施工。

6、严禁同一矿房存在多重作业。

7、回采过程中,如顶板和矿体形状发生特殊变化时,应暂停作业召开现场会议,临时确定回采方案和顶板维护管理办法。

8、及时对滞空采场和有地压活动的采场通道围上护栏,并悬挂“禁止进入”警示标志牌或挂上红灯。

顶板隐患排查成员及安全员对采场的顶板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负责各个采场的施工队长或带班领导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技术人员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对以难以解决处理的问题给予技术支持。

二、具体方案实施和相应的处罚细则

1、施工现场安全确认制。

1)、每班施工作业前,必须由施工队长或带班领导和施工人员共同对施工现场全方位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能处理的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召开现场分析

会给予解决。(处罚细则:施工现场未经双方确认安全就盲目施工的,给予施工队长或带班领导扣发一分;施工班组处罚100元;通知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而无故未去的罚100元)。

2、排险工处理顶板的规范要求及处理措施

1)、进入工作面要详细检查工作面有无残炮、残药、雷管等。如有应找爆破工及时处理。

2)检查顶板排险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并携带好照明用具,全面彻底敲邦问顶。

3)排险杆不得短于1.5米。排险时,排险杆仰角不得超过60ºC。4)检查排险时,应从外向里仔细检检查处理。

5)排险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持灯人不得站在排险工作人的前面,应站在斜后方,要相互配合,监督排险人员及注意顶帮变化。

6)排险时,必须站到稳固安全的地点进行,集中精力,注意落的石块不能碰伤自己和滚落伤害他人。

7)禁止站在下坡进行作业,应站上坡面,以免撬落的浮石滚动伤人。8)排险处理时,禁止有人从附近通过,并随时注意脚下碴堆是否移动。9)撬棍嘴要放在活石上面或侧面,不可放在活石下面撬,撬时向上抬,不可向下压,预防用力过猛,造成扑空跌倒。

10)排险作业前,应着重检查所撬浮石周围,有无因撬毛带动其他浮石的可能,以免对自己作业时产生危险。

11)主运输道、溜井口,天井口,巷道交叉口及滴水处,应仔细检查岩石的层理、节理构成,有无因撬毛而引起更大落盘危险。

12)有冒顶预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报告,并撤出全部人员。13)、发现有更大落盘危险而又无法撬动时,应及时做好记号和记录,及时向施工队长或带班领导汇报。(处罚细则:违反规范要求给予经济处罚100-200元)

3、采矿员工控制顶板的规范要求和措施。

1)严格遵守凿岩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爆炸物品管理规定。

2)施工作业前,必须与施工队长或带班领导共同执行安全确认制,及时处理排险工留下的危险源标志,如放小炮处理或锁锚杆等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冒险作业。

3)采场顶板在采矿过程中应确保间柱的平衡稳定,顶板应求成拱形,严禁采成锅底形。

4)为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宜采用4m纤杆落矿,炮眼间隙控制在0.8m-1m之内。5)落矿方向应从下盘往上盘水平落矿,严禁倾角超过5°。(处罚细则:违反以上规定按100元-300元给予处罚)

为了突出专项治理的效果,规范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应尽心尽责,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齐抓共管。在执行执法检查处理过程,严禁来自任何一方的阻力。未尽事宜,按矿山规范和项目部有关制度执行。

顶板管理制度1 篇6

山西介休义棠倡源煤业有限公司

技 术 部

顶板管理制度及处理

一、矿井顶板事故分析

1、工程质量低劣、支护材料失效、强度不够或不合格。

2、煤顶、顶板破碎、违章放炮或是违章修护。

3、放炮前棚子未进行加固,放炮后未进行敲帮问顶。

4、工作面来压,出现事故隐患或遇地质构造,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未采取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失效或临时支护距永久支护太远。

6、现场管理工作失误,违章指挥,空顶作业。

7、预兆: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采掘工作面顶板经常有压力显现现象,一般在来压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响声:顶板下沉,矿山压力剧增,掘进头支架变形、断裂、弯曲,并伴有响声。

2)、掉渣:顶板严重断裂时,顶板出现掉渣

3)、片帮:巷壁受压加大,巷壁片帮比平时严重,露网片,网片严重变形。

4)、裂缝:岩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隙,巷道扭曲变形,浆皮脱落。

5)、离层:采用敲帮问顶的方法,如顶板发出“空空”声说明浆皮与岩体脱离,易冒顶。

6)、瓦斯涌出量增大。

7)、有淋水。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我公司井下各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如下:

⒈、六采区探巷一及贯眼采用锚网支护,破碎带采用U型钢支护。⒉、六采区探巷二采用锚网支护,破碎带采用U型钢支护。⒊、090605轨道顺槽采用锚网支护。

⒋、090701综采工作面运输、轨道顺槽采用采用U型钢支护。⒌、090705综采工作面皮带巷采用U型钢支护。

⒍、090701综采工作面运输、轨道顺槽采用采用U型钢支护。⒎、090601普采工作面(一段)进风顺槽、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

⒏、090601普采工作面(三段)进风顺槽、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

⒐、090601普采工作面(二段)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⒑、090601普采工作面(四段)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支设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⒈锚杆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排距施工,锚杆至工作面的间距必须小于锚杆的设计排距。

⒉打眼前必须进过敲帮问顶,撬掉活矸,必须先支设临时支护再钻眼,钻眼时应按事先确定的眼位标志钻进,钻完后应将眼内的岩粉和积水吹净。

⒊锚杆眼应做到当班眼当班锚,施工一个眼锚一个眼。⒋锚杆眼必须按规定角度施工,不得沿层面、裂缝施工眼。⒌使用树脂锚杆应用防护手套,未固化的树脂药包和固化剂具有毒性和腐蚀性,避免与皮肤接触。破损的药包应及时处理,严禁树脂药包接触明火。

⒍安装锚杆、锚索时,药卷必须送到孔地方可搅拌,锚杆药卷的搅拌时间为20-30s,锚索药卷的搅拌时间为30-40s。

⒎沿煤层掘进的巷道,要求锚杆末端进入坚硬老顶不小于0.5m,锚索末端必须进入坚硬老顶不小于1m。配备锚杆拉力机,由各队技术员建立测试台账,并定期报技术部审核。在巷道拐弯或悬顶面积较大区域增设顶板离层仪,并定期观察、分析建立档案。锚网喷支护巷道,混凝土配比、巷道喷层厚度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并由安检部随时督查工程质量。

⒏工作面迎头要求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管理,严禁空顶作业。

2、预防措施

⑴、掘进工作面巷道开门和巷道贯通期间,组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现场跟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⑵、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备用材料。

⑶、对煤巷锚杆和金属网支护的巷道,必须建立顶板离层监测和管理制度。每隔100米在顶板安装一个顶板离层检测仪,观测围岩移动情况,定期做锚杆锚力和锚杆抽样拉力检测,顶锚杆扭矩不低150N〃M,帮锚杆扭矩不低于100 N〃M,并作好记录,发现隐患时,立

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

⑷、锚杆必须垂直于顶板,轮廓线锚杆不得小于75°。⑸、掘进的大断面必须根据情况增补锚索加强支护。

⑹、加强地质工作,对掘进工作面的煤、岩性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要作出预测预报。

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灭不合格工程,坚持以质保安,以安促产的原则。

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有关规定。⑼、刚性支架支护巷道的所有交岔点一律实行双抬棚,高度不低于设计高度。掘进工作面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放炮前安设牢固槽形拉杆,对棚进行加固,放炮后整棚。

⑽、确定合理的巷道布局,开采程序,以利于顶板管理。⑾、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支柱顶部必须与顶板接实。

⑿、锚网喷巷道必须按作业规程施工,各种技术参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必要时增加锚索之护。有技术部定期对喷体进行厚度和强度检测,并有记录台账。

⒀、过断层、破碎带或者岩性较差的地带必须使用矿用11号刚性支架支护巷道,缩小支架间距,支架必须接顶,背板搭接严密,严格按架棚巷道措施施工,各种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⒁、加强巷道维修工作,修复旧巷道必须制定措施,严格执行由外向里、先加固后处理的原则,冒顶地带必须留有安全通道,严防冒

落伤人、堵人。

⒂、安监员加强三班检查工作,重点头要有专人把关,破碎顶板应严禁放炮或控制装药量,必须使用超前临时支护。

⒃、必须积极进行支护改革,在高压区或破碎带中回采巷道维护困难,用锚索和锚注等新型支护。

⒄、强化干部现场跟班管理,提高跟班质量。

⒅、矿井配备的采煤、掘进工作面使用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顶板离层监测仪、锚杆拉力计、力矩扳手、单体柱压力监测仪、锚索张拉仪由技术部负责技术培训和业务管理。

⒆、掘进时形成的巷道超宽或片帮超宽时,应及时处理,可采用加长钢筋托梁或锚索进行补强。顶板铺网时,要拉直接紧,网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⒇、加强金属支柱、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支柱、支架,保证每根支柱都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21)、坚持一次成巷,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公司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

090601综采工作面采用ZY-17-35-5000型液压支架支护,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6m,支架配有前探梁工作面推进采用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出口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π型长干梁组成的迈步抬棚支护。工作面两顺槽采用3排单体液压支柱+

π型长钢梁支护,一梁三柱。

020201普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π型长钢梁支护3-4排管理,排距800mm±100mm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8m,最小控顶距3.0m,放顶步距0.8m,上下出口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π型长干梁组成的迈步抬棚支护。工作面两顺槽采用3排单体液压支柱+π型长钢梁支护,一梁三柱。

2、预防措施

局部冒顶的原因与防治

局部冒顶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已破碎了的直接顶板,失去有效的支护而局部冒落;另一类是老顶下沉迫使直接顶破坏支护系统而造成的局部冒落。

从发生地点来看,局部冒顶大致分为煤帮附近局部冒顶、上下出口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地质构造破坏带局部冒顶。现分述如下:

(2)、局部冒顶的预兆

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木支柱出现劈裂声音出现折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发出很大声音,采空区听到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碴:掉碴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人工假顶下掉煤矸多,下“煤雨”;

3、片帮:煤壁压力增加变软,片帮比平时多。

4、裂缝:流水的裂缝有危险,缝里有煤泥、水锈的不危险是旧缝,茬口新的有危险;

5、脱层:顶板离层现象;

6、漏顶:破碎的伪顶、直接顶因背顶不严或支架不固出现漏顶。

7、瓦斯突然增大;

8、顶板淋水明显增加。(3)、预测方法

1、木楔法:在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发现木楔松动或夹不住,说明裂缝扩大,有冒落危险。

2、敲帮问顶法:用钢钎或手镐等长柄工具敲击顶板,声音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空空”或“嗡嗡”声的,表明顶板岩层已离层,应把离层岩块处理掉。

3、震动法:右手持镐头或手锤,左手轻扶顶,用工具轻击顶板,如感到顶板震动,即使听不到破裂声,也说明此岩石与上部顶板分离。(4)、防治措施

1、煤帮附近的局部冒顶采用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严禁工人在无人支护空顶区操作。

2、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支架有足够的强度,支护系统必须能始终控制局部冒顶,且有一定的稳定,防止老顶来压推倒支架。

3、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若是金属支护支护顶板可用木柱作替柱用绞车回柱。

4、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垛加强支护,并迎着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柱,加强褶曲轴部断层破碎带的支护。

(5)分段局部冒顶原因及防治措施 ⒈、煤帮附近的局部冒顶

由于采动或放炮震动影响,在直接顶中“锅底石”游离岩块式的镶嵌顶板或破碎顶板,因支护不及时而造成局部冒顶;当用炮采时,因炮眼角度或装药量不适当,可能在放炮时崩倒支柱造成局部冒顶;当老顶来压时,煤质因松软而片帮,扩大无支护空间,也可能导致局部冒顶。

目前主要防治措施是:a.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支架,横板连锁棚子,正倒悬臂支架及贴帮点柱等;b.严禁工人在无支护空顶区操作。⒉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

上下两出口位于采场与巷道交接处,控顶范围比较大,在掘进巷道时如果巷道支护的初撑力很小,直接顶板就易下沉、松动和破碎。有效防止局部冒顶措施如下:(1)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不仅能支承松动易冒的直接顶,还能支承住老顶来压时的部分压力;(2)支护系统必须能始终控制局部冒顶,且具有一定稳定性,防止老顶来压时推倒支架。实践证明,十字交接顶梁和“四对八梁”支护,效果好。⒊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

采煤工作面放顶线上的支柱受压是不均匀的。当人工回拆承压大的支柱时,往往柱子一倒顶板就冒落,这种情况在分段回柱回拆最后一根时,尤其容易发生。

防止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的主要措施是:a.如果是金属支柱工作

面,可用木支柱作替柱,最后用绞车回木柱;b.为了防止金属网上大块游离岩块在回柱时滚下来,推倒采面支架发生局部冒顶,应在此范围加强支护。

⒋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

采煤工作面如果遇到垂直工作面或斜交于工作面的断层,在顶板活动过程中,断层附近破断岩块可能顺断层面下滑,推倒支架,造成局部冒顶。另外褶曲轴部或顶板岩层破碎带等部位易冒顶。防止这类事故措施如下: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垛加强支护,并迎着岩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加强褶曲轴部断层破碎带的支护。(6)、局部冒顶事故的处理

⒈、当冒顶范围不大时,可采用掏梁窝探大扳梁或支悬臂梁的方法处理。首先要观察顶板动态,加强冒顶区上下部位支架,防止冒顶范围扩大,再掏梁窝、探大板和挂梁。棚梁顶上的空隙要刹严或架小木垛接顶,然后再清除煤浮矸,打好贴帮柱,支好棚梁。

⒉、工作面局部冒顶范围沿倾斜超过10m时,应从冒顶区上下两头向中间处理,在检查认定冒顶地带的顶板已经稳定的基础上,再加固顶板区上方支架,并准备好材料,清理好人员的安全退路,设专人监视顶板。

⒊、金属网假顶下的冒顶,如果是小冒顶,可扒出碎矸、铺上顶网,重新架棚后即可安全通过;如果冒顶区沿倾斜超过5m,则必须将支架改为一梁三柱,梁的一端探入煤壁再铺网刹顶,或垂直工作面架双腿套棚用撞楔法通过;如果冒顶范围较大,亦可避开冒顶区沿煤壁重新

掘开切眼采煤。

采场大面积冒顶原因分析与防治

1、预兆 ⒈顶板的预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而发出的声音。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出响闷雷的声音,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⒉煤帮的预兆

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使用电钻打眼时省力。⒊支架的预兆

使用木支架,支架大量的被压弯或折断,并发出响声。使用金属支柱时,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发出的声音,支柱“破顶、钻底”。

⒋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2、采场大面积冒顶(分为压垮型、推垮型、漏垮型)易发生的地点:开切眼附近;地质破坏带(断层、褶曲)附近;老巷附近(由于老巷顶板破坏,直接顶易破断。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局部冒顶区附近也可能导致大冒顶。

3、采场大面积冒顶的原因分析

按顶板垮落类型可把采场大冒顶分为压垮型、推垮型、漏垮型三种。

压垮型冒顶事故是由于坚硬直接顶或老顶运动时,垂直于顶板方向的作用力,压断或压弯工作阻力不够、可缩量不足的支架,或使支柱压入抗压强度低的底板,造成大面积切顶垮面事故。

在采场中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的地点是:

开切眼附近。在这个区域顶板上部硬岩层老顶两边都受煤柱支承不容易下沉,这就给下部软岩层直接顶的下沉离层创造了有利条件。⒉地质破坏带(断层、褶曲)附近。在这些地点顶板下部直接顶岩层破断后易形成大块岩体并下滑。

⒊、老巷附近。由于老巷顶板破坏,直接顶易破断。

⒋、倾角大的地段。这些地段由于重力作用而岩石倾斜下滑力大。⒌顶板岩层含水地段。这些地段摩擦系数降低,阻力大为减少。⒍局部冒顶区附近也有可能导致大冒顶。

近几年来,在采场大面积冒顶事故中,“复合顶板”下推垮型事故比较多,伤亡也较大。

漏垮型冒顶的原因如下:由于煤层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采场支护系统中如果某个地点失效发生局部漏顶,破碎顶板就有可能从这个地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垮型事故发生。

4、采场大面积的预防措施: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严格控制采高;采面从开切眼初采时不要反向开采;掘进上下顺槽时不得破坏复合顶板;对于坚硬难冒顶板可以采用顶板注水和强制放顶等措施。加强矿井生产地质工作,加强矿压的预测预报。

总结现行有效的经验归纳出几条预防采场大面积冒顶的基本措施:

⒈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

小煤矿使用的木支柱和摩擦金属支柱初撑力小,刚度差,易导致煤层复合顶板离层,又使采场支架不稳定,所以有条件的矿要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⒉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煤层倾角大或在工作面仰斜推进时,为防止顶板沿倾斜方面滑动推倒支架,应采用斜撑、抬棚、木垛等特种支架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在摩擦金属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采面中,用拉钩式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头至下端头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⒊、严格控制采高

开采厚煤层第一分层要控制采高,使直接顶冒落后破碎膨胀能达到原来采高。这种措施目的在于堵住冒落大块岩石的滑动。⒋、采面从开切眼初采时不要反向开采

有的矿为了提高采出率,在初采时向相反方向采几排煤柱,如果是复合顶板,开切眼处顶板暴露日久已离层断裂,当在反向推进范围内初次放顶时,很容易在原开切眼处诱发推垮型冒顶事故。⒌、掘进上下顺槽时不得破坏复合顶板

挑顶掘进上下顺槽,就破坏了复合顶板的完整性,易造成推垮冒顶事故。对于坚硬难冒顶板可以采用顶板注水和强制放顶等措施。⒍、加强矿井生产地质工作,加强矿压的预测预报。

5、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处理原则:

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难人员及恢复通风系统。抢救遇难人员时,首先应直接与遇难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遇难人员所在位臵和人数。如果遇难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使遇难人员堵在里面,应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等方法向遇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品;在抢救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应首先加强支护,准备好退路;在冒顶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情况,注意检查瓦斯及其它有害情况。在清除冒落矸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难人员。在处理冒顶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岩石大小、冒顶位臵和范围以及围岩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1)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若遇难人员被大块矸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或撬棍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员迅速救出;

2)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碎,遇难人员又靠近煤壁位臵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遇难人员救出。

3)若遇难人员位臵靠近放顶区,可采用沿放顶区由外向里掏小洞, 架设梯形棚木板背帮背顶或采用前探棚边支护边掏洞,把遇难人员救出。4)工作面冒落范围较小,矸石块度小,比较破碎,并且继续下落,矸石扒一点,漏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冒顶、抢救人员时,可采用撞楔法处理,控制住顶板。

5)、分层开采的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底板是煤层,遇难人员位臵在金属网或荆笆下面时,可沿底板煤层掏小洞,接近遇难者将其救出。6)若底板是岩石,掏不动,遇难者在金属网或荆笆下面时,可沿煤壁掏小洞寻找遇难人员。

7)工作面冒落范围很大时,遇难者的位臵在冒落工作面的中间,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处理,时间长不安全,这时可采取沿煤层重新开切眼的方法处理。新开切眼与原工作面距离一般为3-5米左右,边掘进边支护。也可以沿煤壁用掏洞法处理,但靠冒落区的一帮必须用木板背好,防止漏矸石。

8)若工作面两端冒落,把人堵在工作面内,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穿不过去,可采用另掘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或危险区将遇难人员救出。9)独头掘进巷发生冒顶事故,将人员压住或者堵住时,可参照以上方法抢救。

巷道发生冒顶的预防措施

1、合理布臵巷道

2、选择合理的巷道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

3、巷道掘进时严禁任意加大棚距。

4、掘进砌碹维护巷道时,严禁留空顶,在永久支架间要架设临时支护。

5、巷道掘进通过老巷断层破碎带及淋水地带时应采用前探支架连锁棚等专门支架,提高支撑能力。

6、严格要求巷道工程质量,对不合格的支架及时更换。

7、不断地进行检查和维修巷道以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保证通风、运输

畅通、行人安全。

矿井顶板灾害的事故应急组织

一旦发生灾害,应迅速营救遇险人员,处理事故,尽快恢复生产。据此特成立火灾事故抢救指挥部,组织领导及成员如下: 总 指 挥:总 经 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成 员: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总经理助理 工会主席

机电副总 安检部长 技术部长 机电部长 财务部长 人劳部长 医务室主任 保卫科长 车管部长 调度室主任 供应部长 后勤部长 生产各队长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1总经理(王智):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负责《计划》的组织和实施

2总工程师(许晓明):负责技术文件的制定、审批,分管技术与“一通三防”工作。

3副总经理(康锡明):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一通三防”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4安全副总经理(杨恩伟):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

5机电副总经理(乔磊明):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工作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的供电工作及机电

设备进行有效监督。

6生产副总经理(赵双喜):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须参与的人员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材料、设备、并由指定的副总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所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7调度中心主任(郭建兵):负责安排矿值班调度员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总工程师、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以及矿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通知调度员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下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8矿山救护队长(穆世平):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工作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9安检部长(李志厚):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事故工作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10通风部长(康锡明):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改变通风制度,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11技术部长(刘建成):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改变通风制度,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完成灾害处理有关测量工作。

12有关生产队长、班组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组织撤离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如实、详细地向调度室汇报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随时接受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13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总经理、总工程师、调度室及公司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向下传达总经理的命令;通知值班电话员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14考勤室和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自救器牌号码,清查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不持有特别许可证的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严格检查。

15供应部长(王洪勇):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16机电部长(乔建兵):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工作制度,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井下的停送电工作及程序,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

17机运队(孙加权):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到井上,将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8医务室主任(李聪贵):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19后勤部长(孙彤):保证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臵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20保卫科长(郝建荣):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区。

21值班电话接线员:接到调度室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无关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按照《计划》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应到单位的人员到调度室报到待命;调度员及时传达有关命令。

(一)、矿井顶板事故处理

1、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自救、互救,并将所有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同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通知救护队前往救护。

2、处理冒顶前应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或被堵的人数和位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处理冒顶事故危险,必须始终坚持由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区周围的支架,防止二次冒顶,清除进出口通道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同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发现冒顶预兆,立即撤人,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4、大块矸石埋人时,可用千斤顶、橇棍等工具,方法要得当,速度要快,但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5、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应尽快安臵局扇或采用压风管对埋堵地点送风。以保证冒顶后有足够的风量,并要派专人检查该处有害气体浓度。

6、如果冒顶后,堵人处风量不足,应利用局扇、钻孔或管子向事故区送风。

7、掘进工作面人员撤退时,要根据情况临时选择避灾线路。

8、抢救出的脑部、腰部受伤及四肢骨折的伤员不能背,要用担架

或大笆片抬到安全地点,等待医务人员抢救或送到医院。

9、处理大面积冒顶事故,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现场处臵

1、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队长、班组长第一时间报告调度室,并及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现场。

2、调度室接到报告后,报值班领导。

3、值班领导报总经理、总工、安全副总等组成抢险指挥部并报市局和救护队。

4、指挥部根据灾情组织抢险。

技术部

上一篇:桥梁承包合同下一篇:高一年级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