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共8篇)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 篇1
人教版八上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
班级姓名
八上(古诗17)
1长歌行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黄鹤楼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送友人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梅尧臣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9浣溪沙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春望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5使至塞上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6渡荆门送别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17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人教版八上语文读一读写一写词语汇总
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肃穆荒谬健忘惊骇震悚掳掠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蹒跚烦躁凹凼尴尬微不足道大庭广众伛偻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匀称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美感史诗驻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轩榭败笔丘壑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鎏金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别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囊克隆繁衍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相安无事褶皱劫难追溯致密潮汐天衣无缝失衡藩篱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幻觉吟咏绮丽殷红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 篇2
一、注重古诗文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引入教学, 使古诗文学习更加形象化、简明化。比如孟子的《鱼, 我所欲也》:“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环境或者是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 如当地震、洪水、冰雪、海啸等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当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 我们到底该怎样面对?就像“汶川”地震发生时, 你是做“范跑跑”还是做那些不畏生死、舍己救人的英雄?也许有一天, 这个问题会摆在你的面前。生与死, 利和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议论的人生课题, 那么, 前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样, 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然后, 教师再结合内容提出问题, 如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 你要怎么做?怎样理解“舍生取义”的“义”?接着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在几千年前, 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 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 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知道: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处处渗透着民族文化的智慧, 同时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所以不仅要学古诗文, 并且还要学好古诗文。但是, 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七年级上册开始学习文言文时, 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很陌生, 他们了解的古代生活就是《还珠格格》及一些戏说、通俗演义一类。罗彻斯特大学教授爱德华德赛发现:“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是值得去从事的, 他们才能真正把它视为己任。”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应注意中、小学学习的过渡、衔接, 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古诗中去了解什么是文言文;其次要指导学生建立一种明确的学习思想: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了解文言文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树立起必须学好古代诗词、文言文的决心,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前提。
三、注重诵读
课堂上的朗读, 小而言之,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的途径;大而言之, 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义务教材把诵读放在突出地位, 作为首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一项主要的教学要求, 教师将其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训练体系, 并对文言文的诵读要求作了有层次、有系统的安排, 提高了诵读要求, 加强了诵读指导;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进行朗读指导, 并就如何“利用修辞特点”“分段记诵”“抓内容层次”“抓关键性语句”“抓文脉”“抓思路”等进行背诵指导。
四、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
有效的教学是能够“举一反三”的, 例如, 教字词可以采用引申法, 由一个字引发这个字在其他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以及和这个字意思相同的其他几个字或涉及到这个字的成语、警句。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意为“时”, 可引出“多事之秋”;《鱼我所欲也》中“蹴尔而与之”的“蹴”意为“踢”, “一蹴而就”中的“蹴”意为“踏”。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一个语素带动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通过分析一个关键词语带动对这个句子甚至这篇文章的理解, 就是化一为多。例如, 教《爱莲说》时, 理解了“菊”“牡丹”“莲”的深意, 就体察了不同人爱不同花的价值取向, 于是就打通了这篇文章的文脉。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理念:即不孤立地教字词, 把零散的字词整合起来, 以“言”为经线, 以“文”为纬线, 织成一张“言”与“文”的大网。
五、在古诗文教学中, 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 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 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 这样, 既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如学生可根据《扁鹊见蔡桓公》《越巫》《<世说新语>三则》等多篇文言文, 排练出精彩的课本剧, 在课代表的精心组织下, 学生自己准备服装、道具, 课前认真排练, 课堂上精彩的表演让大家认识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 不听劝告的后果, 从而教育学生要防微杜渐, 虚心听取意见, 及时克服缺点, 纠正错误;从“越巫”的形象上, 学生认识到了愚昧无知, 自欺欺人, 终将害人害己, 自食其果;从《魏武将见匈奴使》情节中, 学生了解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特点。
总而言之, 古诗文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化, 了解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占领课堂教学的高地。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 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 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诗文教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巧用古诗名句,优化语文教学 篇3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学习兴趣需要一个引导、培养、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导演通过多种技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导激发演员的激情,成功地塑造角色。那么如何创设情境,为开启古典文学之门,培养他们对古典诗歌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是在语文课上,想方设法多用些古诗名句引导学生用成语、诗句等回答问题。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进入了我的课堂。这样既可以创设优美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上诗意飞扬,又可以借此机会对了解这些名句的学生大加表扬,使其他学生羡慕不已,提高同学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二是注意收集含有或化用古诗句的文章,让学生朗读这些文章,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三是设置班级文化角,张贴一些诗配画的作品,图文结合,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诗歌意境。四是要求学生精心挑选一些古诗名句抄写在自己的周记本、笔记本、教科书等扉页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随手就能接触到古诗文,在浓烈的氛围中接受熏陶。
“老师,为什么他们能背古诗?我能不能背?”就在我看到个别学生吃过中饭后无所事事,要他们每天中午背诵一首古诗后不到一个星期,连续有好几个同学都这样问。这时,我知道,一段时间以来的引导、激发起了作用。笔者假装有些为难地说:“我很忙的,你得主动找时间来背,而且要背就得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接着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说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并表示相信,他们一定能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取得成效。这样,不仅仅那几个同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其他同学的好胜心也被激起了,一时间,中饭晚饭后我一到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围住,他们手拿各类古诗文书籍,争先恐后地前来背书。
二、提升兴趣,诱发乐趣
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因为实施过程本身的枯燥、繁琐而不了了之,所以如何保持兴趣、提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只是单纯的喜欢爱好,而“乐”则是对所“好”之物的沉浸、痴迷、陶醉和忘我。“好”与“乐”是两个层次,两种境界。古诗文诵读的“兴趣”与“乐趣”也正好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程度上。有兴趣才会有乐趣,有乐趣就会加深兴趣。因此我决心在教学过程中用新、奇、特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强化内在的动力,激发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对诵读的热爱和崇高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他们享受实实在在的奖励。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兴趣,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讲解诗歌。上课前,老师和主讲学生一起备课,也鼓励他和同学去一起商量。因为他们生性活泼,课堂上他们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讲解诗歌,有的学生用小组竞赛,充分调动了大家的诵读和发言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词谱写成歌,分组来唱。课上大家积极性很高,很配合,每个组都选择了与诗歌意境相符的现成的曲子,把诗歌填进去唱,唱得非常好。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歌的意境画出来,有的学生不太会画,但他们也在认真考虑,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这样,用灵活的方法使大家乐学、爱学,增强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及感染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引导创作,体味意趣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篇4
1、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开篇起兴。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2、解析《黄鹤楼》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所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颔联紧承首联,是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都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颈联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尾联写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合)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3、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所以莺鸟们争着落向向阳的树枝,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刚刚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一只只莺鸟落上枝头,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一幅多么美好的春景图啊!
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此联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迷人眼”则写出了春天的鲜艳美丽。写初长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写草的碧绿,而是用“浅草才能没马蹄”,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们纷纷骑马踏春来了?
5、赏析“无言独上西楼”
此句自画形象,“无言独上”,隐寓心中愁思郁积,摄尽凄婉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更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6、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句对离愁作形容、限定,以见胸中有种与别人不同的愁情在扰乱着无法解脱。前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结句以味觉写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之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7、苏轼《江城子》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之意: “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 “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8、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此两句的两个细节,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惨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9、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从中看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感受到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赏析
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1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赏析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12、赏析“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由煤炭进一步生发而来,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煤炭虽然深深地埋藏在大地之下,却蓄积着太阳般无限的热能。在严寒的日子,它给人们带来温暖的春意;在阴森的夜晚,它为人们驱散沉沉的黑暗;为了百姓的温饱,它不惜烧尽自己来加热鼎彝。这勇于牺牲的煤炭,恰是于谦一生最好的写照。
13、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两句以“一江春水”为喻,使抽象无形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14、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首句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便跃然纸上。宝剑的寒光闪耀在醉后的灯下,军营的号角吹响在梦中。绵延的兵营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词人选取前方将士宴饮和阅兵这两个场景,出语雄壮悲凉。
15、赏析“沙场秋点兵”
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我们仿佛看到,威严的将帅正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披坚执锐的战士神情肃穆,随时准备去各敌人撕杀,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16、赏析“可怜白发生”
词意急转。“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反衬了这一句的分量,这也正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有力批判。以这五字作结,词尽而意不尽,正是大家手笔
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烽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
首句互文见义。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地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秦淮”指明地点。“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句一语双关,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胡其现实的针对性。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两句一说内心感受,一说外部表情,并运用谐音、成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相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5、李商隐《无题》的诗眼是什么?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的“诗眼”,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6、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前句写出无力挽回逝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后句表明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一年,照应上阕的“去年”,是以燕又归来,表达了对时光已逝的伤感。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9、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此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的四川,生活极为艰辛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了叛军的老巢河北东北部地区能不惊喜吗?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衫。
一个“满”字跟“初”照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极大喜悦,突出诗人的爱国情感之深。这里的“泪”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八年来诗人忍受千辛万苦的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是惊喜交加,百感交集之泪。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遥,“忽传”表现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涕泪满衣裳”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
10、赏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便”二字都表示短时间,重复使用,就更准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和想象之中归途的神速。而且,同义词复用又起着错综变化的美感作用。一个“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巫峡地势的险窄和水流的急速。一个“下”字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从西向东,由高而低的地形。一个“向”字直接点明了洛阳是诗人的最终目的地。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11、《滁州西涧》之景?之寄托?
景(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鹂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寄托:寄托了诗人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时水急舟横。因为诗人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为中唐的黑暗政治而忧虑,为百姓生活的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常有淡淡的忧伤。
12、赏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句告诉我们,这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家家都在雨中度过,那是很难捱的日子,单调而寂寞;后句写已经是夜晚了,池塘里蛙声四起,而且只能听到蛙声,更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这两句用平易畅达的语言,描绘出江南夏夜的常见之景,表达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等待客人,客人不至的特殊感受。
13、赏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句点明诗题,使一、二两句的景物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有约定,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缘故。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心态之好,语句平易自然,体现了清淡平易的诗风。
后句绝妙,主人是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上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有多轻多重,竞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所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堪称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14、赏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充分表现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的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意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惊世之作)
15、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既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言简而意深。
16、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17、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也是诗人其志。
18、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初中古诗文名句积累 篇5
一、诗中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二..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三.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3.自古逢秋悲寂了,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四.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有来。(杜甫〈小至〉)五.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六.诗中水
1.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望天山门〉)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七.诗中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八.诗中月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十.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十一.诗中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十二.诗中雪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2.欲度黄河冰塞川,江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十三.诗中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十四.诗中柳
1.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十五.诗中树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十六.诗中鸟
1.荡胸生层云,决次眦归鸟。(杜甫《望岳》)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十七.诗中河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十八.诗中江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十九.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二十.诗中别
1.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十一.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颍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十二.诗中乡情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入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入日思归〉)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二十三.笑对失败的诗句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安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苟子 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二十四.咏青春的诗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2.青春坐不惜,行了非所欲。—宋,文天祥
3.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唐,张籍 二十五.有关梅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陈,谢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南宋,陆游 二十六.环境造就人才的诗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魑侉少伟男.二十七.荷花的诗词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二十八.桃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桃花爱作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杨万里.二十九.杏花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 三十.菊花.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三十一.雁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
三十二.燕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茱 三十三.马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炫惊.2.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辛弃疾 三十四.田园风光.1.茅檐人低小,溪上青春草。—辛弃疾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三十五.边塞风光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2.寒下秋来飞雪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三十六.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三十七.劝学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俯诗,长歌行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匿名 三十八.奉献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三十九.登高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 篇6
第一册
1.《归园田居》(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2.《归园田居》(其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但使愿无违”的“愿”如何理解?
赏析:从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个好收成,其实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赏析: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5.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6.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7.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8.杜甫《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俊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9.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赏析: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正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赏析: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2.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赏析: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芳草茂盛的地方,便是鹦鹉州。(触景生情,勾起淡淡的乡愁。)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沉船旁边无数新船飞速驰过得意洋洋,病树面前万千绿树如同逢春蓬勃生长。①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②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却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卖唱女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描述了现实中帝王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5.《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6.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赏析: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这四句话表现了作者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7.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赏析: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讽刺了统治者的残暴,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
9.朱熹《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要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那是因为有着源头鲜活的水不断补充。(池塘里的水是比喻人的知识、学问、思想,而那“源头活水”是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一个人,哪怕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就像一口池塘中已装了大半池水一样,然而如果就此不再学习,那么原来那点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就像长期不换水的池子也会臭一样,必须不断读书学习,把“活水”源源不断地注进自己那口“池塘”去,自己的知识学问和思想
10.辛弃疾《清平乐》:“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最有趣的是那个小儿子顽皮淘气,躺在河边伸手剥着水中的莲蓬。(表达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1.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这两句突发奇想,借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纯洁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今湖新晃侗族自治县)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这“愁心”,概言之,是为友人处境而愁;细析之,则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真是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这“直到”,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3.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4.《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析: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5.赵翼《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6.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得好: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7.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赏析:“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8.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9.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10.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册
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赏析:“花木深”颇有意境,衬托出“幽处”之幽,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2.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赏析:表达了夏完淳誓死不屈的决心,诗句慷慨激昂悲壮雄奇。3.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在写作手法上,这三句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复杂错乱的变化,笔法是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深厚。感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4.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是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给人以美的愉悦,给人以美的希望。
5.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三句描绘形象生动,言情蕴藉,深化愁情苦调,为千古名句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想象丰富,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7.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以崭新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赏析: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9.张养浩《山坡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册
1.陶渊明《饮酒》:“心远地自偏。”
赏析: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好个“心远地自偏”,恬静又不乏稍稍透露出那么一丁点东篱采菊的怡然自得!这样的诗句也只有陶潜这样淡薄功名,而又返璞归真的夫子才能唱得出。如果我们要深究起来,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妙用了“蒸”“撼”两个动词:连云梦泽这么巨大的湖泊,也被洞庭湖蒸腾的水气所笼罩,可见其丰厚的蓄积;连岳阳城这么大的都市也为其波涛所撼动,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可见其力量的巨大。这样,诗歌把洞庭湖磅礴壮观的气势推向极点,很有特色。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
3.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赏析: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5.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赏析:是写景,又寓情其中,含义深刻。眼望江上千帆过去,都不是丈夫的归舟,时近黄昏,江面只剩下斜阳含情脉脉,江水东流悠悠不断,意境幽远凄清,渲染怨妇的离愁,把浪迹天涯的游子久久未归,辜负了闺中人脉脉多情的心绪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象描绘出来,而且把怨妇独倚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不改的意境表现出来。
6.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赏析: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7.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正因为这两句诗寓意深刻,不仅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的写照,而且被后人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
8.李贺《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赏析:第一个设问,起句峻急,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表达了诗人急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昂扬意绪和紧迫心情,第二个设问则从反面衬托了诗人投笔从戎的必要性,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愤激情怀,诗的格调也由昂扬激越转为沉郁哀怨,峻急中见回荡之姿,豪情中见愤然之意,颇含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的便是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僵卧孤村”写的是诗人处境,是实写;“不自哀”和“尚思为国戍轮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和志向,是虚写,后两句转入实写,但仍然有虚,如“铁马冰河”的梦境,全境把作者现实(实)与平生壮志(虚)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0.白居易《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主要写诗人对农民的悲惨境况而深感愧疚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无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语言平白如话,但在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怜悯。
1.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赏析:放眼望去,汉江水流汹涌,似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远山被江面蒸腾的水气所笼罩,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为我们展示了江水波澜起伏,高山为雾气笼罩而时隐时现的自然景象。
2.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赏析:这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用消极的思想去对待烦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用刀切断水流,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
3.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说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 篇7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是最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所以如何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所有语文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诗文朗诵,加强情景解读
古诗文不仅具有韵律的美感,同时其汉字还具有较强的魅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使学生能够置身于古诗文所营造的意境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领悟古诗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如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介绍诸葛亮的生平,使学生对其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教师富有感情的将文章朗诵一遍,在朗诵的过程中,应将作者的那种期盼与赤诚之心表现出来,首先作者在危急形势下提出了治国的建议,教师应用循循善诱的语气进行朗诵,然后在作者开始表达感激之情和效忠的心愿时,语调应逐渐激昂,表现出作者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在最后作者表达出师决心时,应使用坚定而奋力的语气的朗诵,将作者的那种强烈愿望表现出来。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对文章反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透彻,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为报知遇之恩,忠贞不二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中去。
二、图文结合,增强学习兴趣
为加强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更直观地表现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探讨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学《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PPT,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并详细讲解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生对文章有基本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与岳阳楼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然后对《岳阳楼记》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朗诵和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识。教师在给学生详细讲解全文之后,应对文章中的经典名句进行重点讲解,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突出这句话所包含的济世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该文章的过程中,心灵能够得到洗涤和震撼,培养学生的忧国忧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联系实际,领悟传统文化
古诗文主要是古人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所以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因而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实际来加强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充分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例如传统节日就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能够有更深切的体会。
例如,在临近中秋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赏月,使学生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中秋节的那种思乡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该诗词,对其中的经典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离别和思念之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经典事迹,弘扬传统文化
古诗文都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下所创作出来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篇古诗文都有其创作背景[4],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前,应对古诗文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其创作的具体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尤其是某些典故或英雄事迹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事件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过零丁洋》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自主收集文天祥的有关知识,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英雄事迹,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对诗词中的经典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进行讨论,组织学生谈自己学习《过零丁洋》后的感想,引导学生学习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极为重要,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恰当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到古诗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0):138-139.
[2]张霖.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80.
[3]杨锦.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书法文化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9):196.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 篇8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就是语文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10+30,10是指古文,30是指诗词!而其它有名的句子也应有所了解!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2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2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3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3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3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3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4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4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4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4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必背名篇名句“诗词曲(30首)
4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4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4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4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49.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5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5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5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5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5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蜀道难》)5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59.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6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6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65.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66.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67.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6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6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7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7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72.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7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75.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7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7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78.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79.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80.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8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8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84.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85.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8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8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8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9.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9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9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92.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9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9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9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9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9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0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0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10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10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高中其它要求掌握名篇名句 10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0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0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0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1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1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1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2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2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12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12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12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2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12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12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1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1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13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13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13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3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13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13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13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13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14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41.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马篇》)142.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4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45.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146.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14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14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149.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150.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5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5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15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55.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15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15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15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5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16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16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6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16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朝“ 解缙)164.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16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166.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05-13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汇总06-21
初中语文古诗总结08-20
初中语文古诗诗词09-24
初中语文古诗词06-22
初中语文53篇必背古诗文08-17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新编)08-30
初中语文古诗中风的知识07-03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分析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