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

2024-05-13

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共12篇)

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 篇1

1.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

2. 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

3.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4.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

5.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轲

6. 时刻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刻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7.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8. 时刻,你不开拓它,它就悄悄长出青苔,爬上你性命的庭院,把你生命掩埋。——格言

9.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0. 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李大钊

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 篇2

关键词: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素材运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提到写作便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受兴趣爱好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写作上展现了较强的文学天赋,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处于黔驴技穷的状态,其实很多学生不是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好,而是其缺乏必要的素材从而导致其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感觉“没话说”。为强化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上的引导,从而使其在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爱上写作。

1 素材的积累

素材的积累过程便是学生提升自己文学修养的过程,而这一阶段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眼”与“心”的综合运用。

1. 1 擦亮双眼,仔细观察生活

“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强调的是作者从生活中的某件事情上汲取灵感,然后加之自己的想象最终创造出一个个或鲜活生动、或朴实真挚、或温馨浪漫的故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提醒学生擦亮自己的双眼,仔细的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写作的素材。例如,在景观的写作当中以四季之景最为常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让其仔细的观察世界,从而“看见”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读物,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将优美的、有哲理的文字摘抄下来经过自己的融合使其成为自己文章中的闪光点。

1. 2 放飞心灵,感受真善美

很多学生总是抱怨其在写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题材的文章中容易出现“词穷”“无从下笔”等状况,究其原因是其没有将真情实感或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写作中去,其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应付,这种情况下为加强学生正确写作思想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心”进行剖析。“剖析”学生的心灵,主要是通过让其从心底对某些事情进行感悟,那么其在写作中才能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写有关爱国主义或乐于助人等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民解放军参与抗震救灾等感人场面的视频,此举更有利于涤荡学生的心灵,使其能更深层次的感知爱国、奉献的真谛,那么其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写作素材的运用

学生通过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素材后便进入了作文的创作阶段,写作过程便是将学生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通过具体的写作技巧或手法表现出来的过程,此阶段更注重的是在保证语言组合完整紧密的情况下强化文章的中心、突出文章的亮点,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佳作。

2. 1 引用名人名言,突出文章的亮点

在语文学习与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或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这些素材的正确运用不但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起到升华主体的作用,还使阅读者充分感知到作者的文学素养,从而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 2 结合实例,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篇好的文章要能够在感情上触及阅读者的灵魂,因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好能将自己掌握的与文章的题目有密切关系的现实案例结合到文章中,从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列举的实例与文章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结合实例与真情实感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2. 3 润色语言,将材料进行深加工

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素材的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将自己掌握的素材全盘托出付诸于自己的文章中,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与语境对素材进行深加工,从而使其以更合适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做到既不突兀还能充分彰显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写与意志相关的文章时,某位学生便引用了蒲松龄的著名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引用过程中其并没有以对联的形式将内容展示出来,而是结合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项羽破釜沉舟伐楚以及蒲松龄以茶换故事最终完成《聊斋志异》的创作等三个故事形成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并紧扣文章主题的排比句,从而极大的增添了文章整体的亮点。

3 结语

初中语文学习应重视积累 篇3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初中生朋友都为语文学习感到困扰,不知从何入手。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语文课没有听不懂的,全靠课内外多积累,关键在一个“积”字。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一点一滴的知识确如沧海一粟,然而,每一步积累都将为今后的成就打下基础。大教育家孔子曾反复告诫弟子,不仅要“学”,即“问、闻、见、识”,而且要“博学”,即“多问、多闻、多见、多识”。所谓“博学”,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因此,语文知识的积累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

一、善于发现,摄取新知

在学习过程中,你要善于发现新知识、新问题,由新而引起好奇,由新而引起注意,这是必要的一步,无论是在教还是在学的过程中,用新知识引起注意,就像用可口的饭菜刺激食欲一样,是激发求知欲的前提。

有了激发求知欲的前提,必须再通过对知识的摄取,将其输入大脑,这才完成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在接受新知识时,你应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以求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有一位老师曾要求他的学生读书时要做到“五到”。他所说的“五到”是指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的确,你在接受知识时,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要用口读,要用手写,而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充分吸收新的知识。语文课堂中的积累很重要,聚沙成塔,博闻强记,只有从课堂的点滴人手,才能让孩子们亲近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这一优势语言资源,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表达是重要的积累途径,如要学生自主翻译阅读浅显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积累就比教师的单调传授要深刻得多。語文课堂的积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化,努力调动学生自主积累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课堂笔记、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

二、理解巩固,内外通达

这一步就是改变知识的原有形态,对其进行加工,变为自己的东西。

此时,要善于对新知识质疑发问。首先弄清它所阐述的“是什么”;再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设想一下“为什么”;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实质内容,弄清它究竟“怎么样”。一个善于发问的人必定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有“问”而有“疑”,有“疑”而欲“求”,有“求”然后有“解”。质疑求解的过程,也就是加工改造知识,由感官的摄取,深化为大脑的吸收过程。

通过质疑求解你得到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只有进一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巩固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就是弄清它是基于什么需要而产生的,明了知识的“去脉”就是明了它如何应用。通俗地说,就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对知识理解巩固的基础上,还要使知识内外通达。学习知识既要由外到内,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要善于利用外在形式和载体表达其内核。如在日常的学习中,读完一篇新文章,听完一节新课后,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自己整理出提纲等,便做到“内外通达”。

三、概括总结,铭记于心

新知识理解巩固后,提取要点,抓住其主要的、实质的内容。不能使每一点知识相互割裂,成为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要善于“连点成线”,使新旧知识相联,并做到新旧转化。新旧转化的含义首先在于化新为旧,由未知到已知,将新知识消化吸收,纳入原有知识的结构中;其次要由旧生新,从新的角度看旧知,温故而知新,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这样,通过不断的新旧转化,使所学的知识反复升华,认识系统不断丰富。

除此之外,为了使所理解、概括的知识能长时间不忘,你还必须下适当的功夫记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直接再现,灵活组装

运用知识有两种方式:直接再现和灵活组装。如果是对知识直接加以运用,如背诵、默写一段课文,则只需对其简单再现即可,然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需要你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此时,你应认真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弄清它需要运用哪些知识,并使这些知识能再现于你的头脑中,而不是捧着书本乱翻乱找,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同时,解决问题时不能将头脑中再现的知识“填鸭式”地注入,而要灵活地组合、分解、取舍,同样的一些知识点,经过不同的“拆卸组装”就能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平时常说的“举一反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还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里提出了阅读积累的量度。要使每个高中生达到这个基本量。教师就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必须强调的是,诵读作为汉民族母语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仍然是当代语文学习者应该牢固掌握的一种武器。背诵是在阅读鉴赏获得理解之后的背诵,背诵是阅读鉴赏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不是为背诵而背诵,而是为了文化的熏陶、涵容。

初中语文名言积累 篇4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宝贵的。(鲁迅)

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8.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9.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积累经验的名言名句 篇5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

4、办事贵有定见,不贵有成见,定见者,在我之知识学问,不与世为推移者也。

5、知识就是力量。

6、虚荣得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

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人生的成功,不在聪明和机会,乃在专心和有恒。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11.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罗素.B.)

12.我只拿一盏灯来指引我的脚步,而那盏灯就是经验,对于未来,我只是能以过去来判断。(美国政治家 享利.P.)

13.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 罗素 . B .)

14.不要因为别的人相信或否定了什么东西,你也就去相信它或否定它。上帝赠予你一个用来判断真理和谬误的头脑。那你就去运用它吧/ (美国总统 杰斐逊 .T.)

15.一次痛苦的经验抵得上千百次的告诫。(英国诗人、批评家 洛威尔 .J. R .)

16.实用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到。(英国作家 斯迈尔斯 . S .)

17.谚语是从长期经验中获得的短句。(班牙作家 塞万提斯.M.)

18.世界的悲剧就在于有想象力又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又缺乏想象力。(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怀特海 .A . N.)

19.世界的悲剧就在于有想象力又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又缺乏想象力。(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怀特海 .A . N.)

20.傻瓜有时候也是对的。(英国政治家 丘吉尔 .W.)

21.青年而有老年之经验,老年而有青年之朝气,就能使人生发挥更大的作用。(波兰国王 斯坦尼劳斯一世)

22.对于大多数人,经验像是一艘船上的尾灯,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英国诗人 柯勒津治. S .T .)

23.经验过多反而危险。(英国剧作家 王尔德 . O.)

初中古诗文名句积累 篇6

一、诗中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二..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三.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3.自古逢秋悲寂了,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四.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有来。(杜甫〈小至〉)五.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六.诗中水

1.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望天山门〉)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七.诗中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八.诗中月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十.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十一.诗中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十二.诗中雪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2.欲度黄河冰塞川,江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十三.诗中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十四.诗中柳

1.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十五.诗中树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十六.诗中鸟

1.荡胸生层云,决次眦归鸟。(杜甫《望岳》)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十七.诗中河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十八.诗中江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十九.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二十.诗中别

1.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十一.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颍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十二.诗中乡情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入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入日思归〉)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二十三.笑对失败的诗句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安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苟子 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二十四.咏青春的诗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2.青春坐不惜,行了非所欲。—宋,文天祥

3.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唐,张籍 二十五.有关梅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陈,谢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南宋,陆游 二十六.环境造就人才的诗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魑侉少伟男.二十七.荷花的诗词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二十八.桃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桃花爱作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杨万里.二十九.杏花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 三十.菊花.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三十一.雁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

三十二.燕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茱 三十三.马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炫惊.2.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辛弃疾 三十四.田园风光.1.茅檐人低小,溪上青春草。—辛弃疾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三十五.边塞风光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2.寒下秋来飞雪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三十六.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三十七.劝学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俯诗,长歌行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匿名 三十八.奉献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三十九.登高

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积累 篇7

作文教学中, 素材的积累当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之所以会畏惧写作文, 主要是没有作文素材, 脑子里没有资料, 也就无从下笔, 于是学生开始厌学, 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意识, 并努力致力于素材的积累工作, 这样才有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对不同书籍的阅读, 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不断积累素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的阅读内容严格把关, 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掌控, 督促学生整理读后感, 使学生养成摘抄优秀句子的良好习惯。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一、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直接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就是课文书本和语文参考辅导书籍等。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 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 既有精读课文又有选读文章。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课文的阅读性, 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了充分挖掘文本知识, 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走进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学生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识记课文内容、背诵优美的词语句子, 积累写作素材。

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也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要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来获得写作素材。由此可见, 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联系紧密, 两者相互促进。学生从课本上积累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把阅读延伸课外, 以弥补书本阅读材料的缺乏, 学生只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为写好作文打基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 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从各科教材中积累素材

现在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学科教学素材, 不同知识面的积累开拓了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作文教学往往会渗透许多其他学科知识, 它们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数学知识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在各个学科中所获得的知识, 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各个学科为我们提供的写作素材。

四、通过新媒介等途径积累素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媒介不断普及和推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各种素材, 比如, 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 获取天文地理、新闻实事、信息知识等, 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介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

五、从游戏中积累素材

游戏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娱乐了身心, 又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素材。教师要重视这一点, 挖潜游戏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各种游戏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展示游戏的内容、结果以及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通过口头记叙或者文字表达等不同形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为提高写作能力作准备。

六、从自然环境中积累素材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可以从大自然中接触到很多知识。大地山川、河流树木、花鸟虫鱼等不同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如颜色、气味、大小等各各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 教会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七、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 时时刻刻都在完成某种社会实践,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比如, 帮妈妈洗衣服、帮爸爸倒开水、帮奶奶做饭、自己买菜、自己养小动物等。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积累写作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素材。

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以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途径

参考文献

[1]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7 (7) .

[2]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9) .

初中语文成语积累的几点做法 篇8

一、从对古代典籍的溯源中积累成语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有计划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阅读、圈点质疑、归纳整理的习惯。我们知道绝大部分成语都有典故,能够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找到它们的出处,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这些成语的源头及含义,这样在学生们进行作文写作或口语表达时才不至于张冠李戴甚至牛头不对马嘴。在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语文教学照本宣科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成语的积累更是一种奢望甚或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每天教给学生成语,比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东施效颦、朝三暮四等成语整理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讲给学生,学生每天陶醉在这些优美的语言情境中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积累成语都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幻想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语言积累的成功,要持之以恒。教师指导学生从古代典籍中汲取营养并能够逐步学会从阅读中圈点成语,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成语积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语文教材的阅读中积累成语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不仅语言非常优美而且含有许多常见的成语,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这一非常宝贵的语言资源最大化地使用并有意识地进行拓展。教师引导学生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可以想象,学生们的成语积累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多。初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大大丰富和发展学生使用语言的艺术,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识水平、领悟能力、个性心理都各有不同,因此造成初中学生的阅读感受和赏析反馈也有很大的差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点评并能够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点评和互动中拓宽视野,即积累了成语,又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何乐而不为呢?

三、在优美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积累成语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成语时要求学生要能够准确的书写,并能够将其正确地应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针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成语,教师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努力让学生分清理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有益学生成语积累的益智游戏,或者引导学生开展为成语滥用挑刺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为山西省旅游宣传广告语“晋(尽)善晋(尽)美”挑刺,以便自觉保护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在这样如沐春风的情境中,优美的语言就会如晨中的雨露不断润泽学生的心田,浇灌着语文之花的生长。面带微笑的教师走进语文课堂,会给学生的心灵洒下一片阳光,教师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引领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相互协作、主动探究,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去发掘语文的优美。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都是被关注的对象,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怎么可能得不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怎么可能得不到提高。

四、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宣讲中积累成语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和宣讲课文,而且在活动课中也引导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进行阅读和宣讲以便积累成语。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播放影像及精彩的广告词来让学生进行点评,并请学生复述或找出其中的成语,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积累本以便随时记录相关的成语,平时多看多记这些成语以便运用时能够信手拈来。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教师语言准确、板书工整,就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优美语言的坚实种子,教师要引领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模仿使用成语宣讲和造句。在学生使用成语进行宣讲和造句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能缺失,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反复纠正,不厌其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成语宣讲和造句的方法和技巧,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劲往一处使,就一定会在学生的阅读和宣讲中使成语积累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好。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要严字当头,反复锤炼、反复纠正,不达到要求不松懈,力争使成语的积累收到最好的成效。

总之,引导初中学生积累成语,非一日之功,贵在持之以恒。“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养成积累成语,正确使用成语的良好习惯,逐步让他们谈吐生色,文笔增辉,人文素养与日俱增。

初中名言名句古诗 篇9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4、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15、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语文名言名句 篇10

1.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2.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3.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奥斯特洛夫斯基

4.对于过去不幸的记忆,构成了新不幸。(西班牙作家 塞万提斯 M)

5.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英国散文家历史学家 卡莱尔 T)

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7.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杰弗逊

8.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9.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古罗马哲学家 西尼加

10.骤然的幸运造成一个活动家或躁动者,但是经过磨练的幸运却造成了天才。(培根)

11.人的心灵是有翅膀的,会在梦中飞翔。——高尔基《流水》

12.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3.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朱光潜

14.当我们还买不起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走得离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15.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歌德

16.每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种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像沉静的湖,有些像白云飘荡的一望无际的天空,有些像丰腴富饶的平原,有些像断断续续的山峰。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18.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_____莎士比亚

19.我们要消除这个暗礁,就必须等待时间机会和有利条件。——狄更斯《荒凉山庄》 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

20.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1.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22.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强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23.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诗人歌德

24.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

25.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黑也有尽头。(桑给巴尔谚语)

26.人的善意是可信可喜而不可依赖的。

27.困难只是穿上工作服的机遇。(美国实业家 凯泽

28.逆境就像蚌中的沙子,最终总能绽放出珍珠般耀眼的光芒

29.让我们享受人生的滋味吧,如果我们感受得越多,我们就会生活得越长久。——法朗士

30.外国名人名言大全摘抄锦集

31.求学如值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爱因斯坦

32.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要为保卫自己而战。(英国皇帝 威廉二世)

33.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34.每一个人都嘲笑陈旧的时尚,却虔诚地追求新的时尚。——梭罗

35.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36.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语文名言名句

1、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2、没有人能比笑得过多的人更感到深切的悲衰。——里克特

3、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4、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6、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7、对培养好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徐待立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1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12、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3、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4、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15、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19、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罗莎琳·德卡斯奥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22、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3、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6、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2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8、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9、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

30、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

31、活在责任和义务里。——耕云

32、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李苦禅

33、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是愿挤,总还是会有的。——鲁迅

34、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3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7、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38、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3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0、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41、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王爱珍

42、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威尔逊

43、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5、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6、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格里尔

4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4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9、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浅谈初中语文语言积累的几点做法 篇11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语言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54-0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很强调语言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重视语言积累的指导,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语言积累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内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近年来,语文课本的阅读文章境遇有点尴尬。按说入选初中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应该都是编者从海量的文学作品中精选而来,大多文质兼美,何以这些精品却往往遭受冷遇?客观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外书比课文有趣得多,加上语文试题极少直接从课文中出题,主观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引导,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对于教材中除了要求背诵的篇目,我还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文章的精彩段落做到滚瓜烂熟、耳熟能详。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美景的描写抓住事物的特点,形、声、色、味俱全,而且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雪地捕鸟的动词的准确运用;这些经典的文字应当深刻地留在学生脑海里,成为他们对语文课文最美好的回忆。

二、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首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在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手中有书看不进去。这样,学生即使有书也没用心读,更谈不上积累。针对这个现象,我在教学中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为了有效地利用课外书,让学生选择最价值的书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除了每学期名著导读推荐的文学作品外,我还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单元课文拓展做推荐。

再次,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包括摘录好词好句、主要内容、精彩片段赏析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阅读,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学生长期坚持阅读,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天的语文课前抽几分钟,每个月拿一节专题课,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分享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2)做读书手抄报或电子手抄报,将一阶段积累的好词美句分专题梳理,展示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以互相交流学习。(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听写大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辩论赛”都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舞台。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积累”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得到不断的提升,获得勃勃生机。

三、在生活中进行语言积累

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那学生的语言才真正是生活的语言,才是富有灵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才更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等;鼓励学生多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等;同时,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对生活所感所得。“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学生们对生活关心的越多,生活给予他们的自然会更多。

四、在练笔中进行语言积累

(1)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

(2)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3)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语文教学名言名句 篇12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英国教育家 洛 克

“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著名作家 萧伯纳

“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 罗杰斯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能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课本看课本,多思考语文教学的大策略,从大处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收效会更大”。

——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田本娜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语文课程标准》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程标准》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加强写字,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二要以身作则;三要加强写字的指导,包括写字、执笔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斯霞

“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这个“巧”,就是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分割开来”。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斯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善,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讲,对一些典范的作品,只要牢牢地记住即可,不可能也不需要让他透彻地理解。一味地追求理解深透就可能导致繁琐的分析或倾盆大雨式的讲解”。

——全国小语会副事长 丁培忠

“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这种同化,并不完全是“顺应”,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敢于给课文挑刺,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周一贯

“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

——著名作家 巴金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实践,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

——苏教版教材主编 张庆教授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语文课程标准》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

“习作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文课程标准》

“口语交际课,旨在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文明的交际态度和应对、处事的能力”。——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吕叔湘

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罗丹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65页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 刘国正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 王丽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钱理群教授在谈到他的语文学习时说:“我把每堂课都看作一次精神的探险。”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

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叶圣陶先生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默生曾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

中国太极拳最讲究动静结合,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两者相互转化,互不分离。太极拳动作徐缓舒畅,如大海,滔滔不绝;如腾云,有飘然之意境。

其实,万事万物是相通的。语文教学也要讲究动静结合。遗憾的是,时下不少语文课拘谨有余,洒脱不足;“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有余,“开放式”的宏观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坐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看得到教师的“苦心孤诣”,却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看得到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 热情和智慧。在看似热闹实则沉闷的气氛中,教师怀抱着教材与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在教师早已划定的“窄窄 的小道”上亦步亦趋。这样的课堂,教师放不开手脚,学生也放不开手脚,可谓“门窗紧闭”、“春风不度”。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减退,主体意识淡化,成为了“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者,语文课的生机与活力,从何而来?

著名语文教育 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91年第10期)。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85 年版)。

古代 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这充分说明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是无穷的乐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

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 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转引自张浩《有关阅读心理过 程的理论现状》,《心理学新探》,1992年第3期)

乌申斯基说,一个教师“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学实践者”(引自《中国教育报》1995年10月10日第3版)。

明代王守仁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学记》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教育是人的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教师。

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角、多棱,都被熔化,铸成一种模型;我们的教师成了“园丁”,为了整齐划一,不管你多绿、多嫩,都叫你在“咔嚓”的铁剪下丧生。

“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

在有的教师那里,他的职责似乎就是挑毛病,找岔。他就在对学生的刁难、折腾中生活,还把这种刁难、折腾视为恪尽职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致在忙忙碌碌中错中错,麻木不仁。

上一篇:人大代表调研领导讲话下一篇:假期出游周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