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成长日记(共16篇)
大蒜的成长日记 篇1
从10月5号起,我开始把一颗小蒜头种进泥土中。就这短短十来天,小蒜头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心里充满了期待。
10月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打算把手中的小蒜头种进土里,当我把蒜头凑近鼻子的时候,一股刺鼻的味道冲进了我的鼻子。“哎呀,好像真的好难闻呐!”我有点失望。
我很仔细观察它的外表,它穿的衣服很光滑,而且是紫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我还好奇地脱了它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白嫩嫩的皮肤。然后我把她送进土,浇了点水。它很快把水给喝光了。
它什么时候会长大呢?
10月8日 星期二 晴
“太好了,蒜头发芽了!”我开心地跑去妈妈跟前讲。现在它的茎部是白色的,叶子长的比之前高了许多。叶子绿油油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已经两厘米啦!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它还是跟别的植物种在一起的。在那么个小的地方,小蒜头却长得这么旺盛,可见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呀!
10月12日 星期六 阴
一完洗澡,我又拿着尺子去给小蒜苗测量身高了,它现在已经长到5厘米了,我今天看到他特别开心,还写了一首诗给它呢,你们来看一看吧!
今天的小苗真是可爱
碧绿的叶子像绿宝石
小苗小苗快长高
希望你茁壮成长
那天,小蒜头的绿叶已经跟绿宝石一样翠绿,两片叶子像是一双拥抱大自然的双臂。我家的小蒜头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希望它能我和我一样快快长高。
大蒜的成长日记 篇2
我是一粒可爱的蚕豆种子,我的名字叫“豆豆”。别看我的个头还没有一元硬币大,我可是豆子家族的大块头呢!我的身体又干又硬,是扁扁的椭圆形,也有点像猪腰子形。我穿了件黄中带绿的“皮夹克”,也就是我的种皮,头顶上还有一条又细又弯的黑色月牙状凹槽,就像戴了个黑色的发箍。瞧我的造型酷吧!下面就是我的成长日记。
3月25日星期一天气:多云
今天,我和许多同伴一起,被科学课的美女老师带到了银城小学三(1)班,于是,每个蚕豆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小主人。我的主人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叫王一安。唔,我喜欢这个名字。看得出小主人也很喜欢我,瞧,她正用怜爱的目光看着我呢!
放学后,我就躺在小主人的笔袋里作了个短途旅行,一路颠簸,来到了新家。小主人先给我泡了个冷水澡,然后就四处张罗着为我打造舒适的小家了。
3月26日星期二天气:晴
泡了一整天的澡,舒服极了。我伸了个大懒腰,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柔软些了,也长胖了许多。小主人把我从水里捞出来,用厚厚的浴巾——餐巾纸裹住,然后又把它打湿了,还不时地洒些清水。这样,我的身体就可以始终保持湿润了。我们都期待着明天能有个惊喜呢!
3月27日星期三天气:多云
小主人放学回家后,一放下书包就来看我。她小心翼翼地打开裹住我的餐巾纸,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啊!豆豆发芽啦!真的发芽啦!太好啦!”
我被叫声吵醒了,睁开惺忪的睡眼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可不,我的胚根已经冲破种皮,露出了一个小白点啦!
3月28日星期四天气:多云
今天,小主人发现我的胚根又长了几毫米,种皮也裂开了个大口子,便迫不及待地把我种进了塑料杯中,并用水把土浇了个透。我躺在松软湿润的泥土里,真舒服啊!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在心中喊道:“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小屋啦!”
3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
这两天,我一直在使劲地长。我的“皮夹克”显然已经不合身了,它被我强壮的身体撑得拦腰断成了两截。我终于挣脱了束缚,咧开小嘴,嫩绿色的小芽也害羞地从缝里探出头来。
4月2日星期二天气:晴
这几天,小主人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她每天早晚都给我浇水,生怕我渴了;为了让我长得更健康,白天还把我放到窗外享受日光浴;晚上外面气温低,她又把我端到房间里,好让我暖和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我长出了4片绿油油的真叶,不过我是属于“粗壮型”宝宝,现在身高才3厘米左右。
4月3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阳光明媚,温暖宜人。我又长出了两片新叶子,一共有6片叶子了。我的个子也长到5厘米高了,比昨天高了2厘米呢!贴心的小主人看我住在小塑料杯中有点委屈了,于是决定帮我改善下居住条件:为我换了个大盆,还添加了很多营养土。这下我的根可以舒展开了,也可以尽情地吸收营养了。我觉得自己真是一棵幸福的小豆苗啊!
4月4日星期三天气:阴
今天小主人又给我量了身高。我大约8厘米高了,又比昨天高了3厘米。我的头顶又长出了两片小小的新叶子,真开心呀!
4月5日星期四天气:阴
今天我的身高纪录是12厘米。我精神抖擞地挺直了腰板儿,瞧我笔直的茎上,8片碧绿的叶子就像4对蜻蜓的翅膀,是不是很有对称美呢?
4月6日星期五天气:多云
今天,新长出的两片嫩叶高高地昂着头,仿佛迫不及待地要长大似的。我今天的身高是14厘米,拥有10片漂亮的绿叶子。
4月7日星期日天气:多云
立正!量身高。今天,我的个头已经1 9厘米了,共有1 2片叶子。我依然在努力成长,向着20厘米的高度迈进。
4月11日星期四天气:晴
这几天,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给了我这棵柔嫩的小豆苗无穷的力量。我一刻不停地往上长,已经超过27厘米,共有16片叶子了。因为我的个头高,茎又细,所以有点头重脚轻了。幸亏我的小主人及时为我找来了“拐杖”——一根废弃的遥控器天线。这下,我只要靠着它,身体就不会东倒西歪了。而且,这根天线还能跟着我一起“长高”呢!这招还真灵,小主人,你真有才啊!
4月20日星期六天气:阴
好消息!今天我又搬新家啦!因为小主人看到我的长势迅猛,根都从盆底的小洞钻出去,长到盆外面了,她恐怕我受委屈,所以给我换了个更大更深的红色花盆,还给我添了更多的营养土呢!小主人对我真好,我太感动啦!
还有惊喜哦!快瞧我的底部,又长出两根茎来了,长的一根已经长到20厘米了,而我的总高度都超过40厘米了!
我还会继续加油,茁壮成长,一定不会辜负小主人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的。等我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主人一定会很高兴的。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结出可爱的蚕豆宝宝呢?我真的好期待。
编辑点评:
大蒜成长日记 篇3
今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漫画《阿衰》。突然,正在做饭的妈妈叫我:“儿子,家里没蒜了,快去买几头来。”妈妈的叫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我种蒜会不会长出蒜来呢?我带着疑问,决定种种看。
说干就干,我先找来一个废旧碗,盛进土,倒进水,拿铲子松了松土。然后拿出我买来的一头蒜,准备给它“脱衣服”。真是不脱不知道,一脱才知晓!我刚给它们脱了一层“衣服”,一个“捣蛋鬼”就跳了出来,我再脱,它们又跳,我好不容易才脱完了它们的“衣服”,把我累得不亦乐乎。我把这些“捣蛋鬼”放进早已为他们布置好的“房间”——碗里。我期待着蒜宝宝们长出蒜苗的日子。
4月16日 阴
我的蒜宝宝已经种下6天了,我每天都精心地让它们喝足水,它们也不负厚望茁壮成长着。今天我又一看,哇!每位蒜宝宝都长得又肥又大,和它们刚入房时完全不同。我给它们布置的房间都快挤不下了。蒜宝宝们仿佛在说:“主人啊,给我们换一个大一点的房间吧。这里太挤了,我们动都动不了,太不舒服了。”它们的尾巴上长出了长长的、粗粗的“头发”。粗略地看,就像一把白色微型利剑,仔细地看,在顶部还有一点绿尖头,下面有一个黄色的东西,这应该是蒜苗的“发源地”吧。在“蒜宝宝”肥胖的身躯下,长出了一条条“腿”,那条“腿”贪婪地吮吸着水,使蒜宝宝长得更强壮、更漂亮。我拿尺子量了量,蒜苗已经有了11厘米高了。
家里人都夸我蒜苗种得好,我心里美滋滋的,真正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山西省清徐县职工子弟校四(3)班
大蒜成长观察日记 篇4
初步开始
今天妈妈给我一个大蒜,让我种。我就把它那白的发光的衣服撕了下来,然后将玻璃盆放一些水,再把大蒜放了下去,我想:大蒜真的可以这样种吗?我可从来没见过大蒜放在水里种的呀!
10月5日星期一下着小雨
初露头角
今天是蒜头生长在水里的第五天,我在想:过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长出来?我在看书时,妈妈和我说:女儿,它都发芽了,你也不来看看!我一听,放下手中的书,冲进阳台,我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它,不要看它长得好像可爱的`小月亮,但是摸起来可是很硬的,好像一根粗刺扎进了你的手里,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10月7日星期三大晴天
漫长等待
我等呀等,等了好久,可是它还是一颗小芽啊!我看着大蒜,对着它很恶狠狠地说,:你要是再不长出来,我就把你给切了,炒菜啦!
10月8日星期四太阳非常大
舒展身姿
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结果让我惊喜极了!它那小小的芽竟然越来越长,越长越粗,大约三厘米多高呢!我很想知道它的根须长什么样,就把玻璃盆抬起来一看原来它的根须长得好像老爷爷的胡子一样。
我的大蒜发芽啦日记 篇5
11月26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下种
以前看到妈妈种大蒜,我心里总想试一试。这次,机会终于来了。放学时,老师布置我们每人回去搞一次小种植。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花盆,在里面放入泥土,又问妈妈要了一颗大蒜子,把大蒜子放入泥土中,还为它盖上一层土,生怕它挨冻。妈妈说:“不对,大蒜子的头应该朝上,还要露出一点。”说着,帮我挖出刚放入土中的子,尖的一头朝上,轻轻插进土里,只露出一点尖尖的小脑袋,新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我急忙舀来一杯水,一边给它浇水一边喃喃地说:“大蒜大蒜,喝足了水,快点发芽。”
盼望
11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一大早,我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台边看看大蒜有没有发芽了。我左看看,右看看,大蒜丝毫没有什么变化。“是不是水浇得太少了?”我摸着脑门直纳闷。大蒜还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脑袋在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你怎么这么急呀?我得慢慢长大。”
这一天,我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心里一直想着大蒜,不时跑去看看、摸摸,有时真想刨开泥土看个究竟。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大蒜长出了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摇曳。我都差点儿笑醒了。
11月3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欣喜
种大蒜的过程观察日记350字 篇6
准备了材料,有一个大蒜,一个瓶子,还有一把小刀,再用小刀的时候要有大人的陪伴。先用小刀把瓶子切开一半,然后再有底部的地方,钻一个小孔。然后在瓶子里放上土,放完土再挖一个小坑,把大蒜放进去,用土盖上,记得不要把土弄的太紧。这样大蒜吸收不到空气。
第二天,这颗大蒜已经发芽了,它很小。就像瓜子仁,妈妈看见对我说“孩子以后要多观察,细心,细致的观察这样你对大自然又认识了一点。”
第三天,大蒜又长高了一点,我每次给大蒜浇水。就等它长出颗完整的大蒜,我更希望长出一根蒜条。爸爸回来了,我对爸爸说“爸爸在大蒜长大以后,土里边有什么?”爸爸对我说“在大蒜底下有一个像老爷爷胡子的蒜蓉,还有一颗完整的大蒜。”第四天,这个大蒜已经有五厘米高了!爷爷看见了对我说“孩子看你学会了种地,星期天有空就回来种一些大蒜吧。”
大蒜的成长日记 篇7
一、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丰富 学生的精神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活动空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 他们的生活过于单调, 尤其现在的学生, 独生子女多而且父母大多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陪他们。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除了在学校里学习, 回家之后就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既孤单又单调, 少数学生甚至出现自闭倾向。因此, 打开他们的心扉, 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 学会与他人分享, 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日记, 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教会他们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使用已经学过的词语, 只要清楚、明白即可, 慢慢培养学生们写日记的兴趣, 例如向家里人描述一下同桌, 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就是这样写的:我的同桌叫王小明, 他长得 (当时用的这个“的”) 很高, 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 (“喜欢”一词不会写, 用的拼音) 和他玩 (“玩”也是用的拼音) 。对于一名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就写得非常不错了。教师应该多多鼓励、表扬,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会慢慢形成写日记的习惯, 在日记中倾诉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创新日记形式, 提高学生写日 记的兴趣
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主要是文字形式的, 都是规规矩矩地躺在横格线里的一个个方块汉字。事实上,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教师可以创新日记的形式, 使日记的形式多样化起来, 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对于喜欢用文字表达的学生, 文字式的日记形式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而对于喜欢画画的同学, 也许图画才是其表达心情的最理想的途径;一位喜欢制作标本的同学, 那么他手中的标本也是最能体现其喜怒哀乐的内心情感的;甚至日记也可以是说的, 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让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也是同样可行的, 一方面可以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因此, 无论是文字式的还是图画式的, 抑或是标本、说话等, 只要是小学生喜欢的, 其实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形式。例如, 一次笔者在上课过程中, 发现一位同学在课下聚精会神地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笔者就走下讲台去看个究竟, 却发现这位同学在练习册上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课后, 笔者了解到这位同学特别喜欢画画, 于是顺势对其引导, 可以把每天观察到的东西用手中的笔画下来, 还可以把自己的心情也通过图画表达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 他画画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为学生 写好日记提供“源头活水”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 如果仅仅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学校、家庭的小圈子里, 即使学生的文采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的, 没有水分, 因此, 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些课堂之外的生活氛围, 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然后再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思考, 关注自己的内心。小学生的天性是玩、是活动, 那么课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 例如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折纸比赛、剪纸比赛、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等小活动;春天就组织学生们去春游, 感受春风抚摸在脸上的温暖;秋天就带领学生去爬山, 感受秋天的天高气爽;到了冬天就领着学生们堆个大雪人等,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多了, 想法自然就会多了, 想的多了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学生的日记就有的写了, 心灵里的东西就随着手中的笔流淌了出来, 或是一篇文章, 或是一幅画作等。
大蒜成长优秀作文 篇8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家猜一猜这种植物是什么?对了,就是大蒜。
今天,我要泡大蒜。我把大蒜的“衣服”脱下,露出白白的,圆圆的蒜,它光光的,发着一点淡黄色的,像鼓着肚子的大将军。我找来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满水,然后把“大肚子将军”放进去,心想:大蒜啊,你可要快快长大哦,我会好好照看你的。
9月13日星期二晴
第三天,我跑去凉台看大蒜的时候,我好惊讶呀!因为我亲爱的大蒜宝宝长大了,它的头顶上长了一些芽,大概那个小芽长两三厘米吧,还有些淡淡的黄色,像一只姥姥家刚生出来的小鸡一样,我不禁暗暗想到:大蒜宝贝,你看我把你照看的多好,所以你一定要赶快长大哦!
9月16日星期五晴
又过了就好,我们一家正在吃晚饭,见爸爸在吃蒜,便想起今天还没去看大蒜呢,我连忙跑过去,看见大蒜又长高了很多,那些芽大约6厘米长,嫩绿嫩绿的真好看,好像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我还发现蒜的底部,长出了又白又长的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的蒜快长大了的!”
9月21日星期天晴
第十天,我的大蒜长好了,妈妈对我说:“大蒜的生命力很强。”
大蒜观察日记 篇9
9月30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听同学说大蒜可香了,吃面条时撒上一把,顿时香气四溢,他家就种了一个。我想起家里也有几个大蒜头,也想种种看。
我回到家中把大蒜取出来一闻,赶紧把鼻子捂住。说实话,大蒜头的味道真不好,但大蒜叶的香味让我难以抵挡。仔细看这个大蒜头还挺可爱,奶白色的外皮包裹着饱满的蒜瓣。它躺在我手中,差不多和我手心一样大。
我把大蒜头放入装满清水的盆中,大蒜头就静静地坐着,就像在养精蓄锐,准备萌芽一样。这时我心这么想:如果我的大蒜头长叶成功的话,那么餐桌上就有我自己种的大蒜叶,那岂不是美事一桩?我一定要好好爱护它,精心培育它。
晚上睡觉前我再来看看我的大蒜有什么变化,发现一瓣上伸出一个小小的嫩芽,我兴奋地差不多整晚都没合眼,盼望着大蒜能早点儿长大,到时一碗拉面撒上一把我种的大蒜叶,那是多香呀!想到这儿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10月4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兴奋地跑到阳台前,想看看我的大蒜有没有长大。一看,呀,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古人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蒜头也让我刮目相看了呢!
瞧,它的一瓣上已经窜出了一片大蒜叶,我拿来尺一量——二十四毫米,这是高的,矮的却只有四毫米。这些蒜叶是那么鲜嫩,那么柔软,好似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一样。
我一看盆里的水十分浑浊,连忙跑去换水。爷爷见了问:“你要去干什么这么着急呀?”“我要去给大蒜换水,这里的水太浑浊了。”“呵呵呵,水越浑浊才越好呢!因为这水中有丰富的养料,无论水培还是土培,都可以让大蒜长得很好的,不过用土培可以让大蒜长得更快。”我恍然大悟,比种植的话还是爷爷懂得更多,我要好好向他学习。
夜晚入睡前,我对我的大蒜说:“大蒜呀,大蒜,你一定要好好长大,我的拉面还等着你的一丝鲜香呢!”
10月8日星期四晴
因为我的水培大蒜不能晒到太阳,所以我把它放到了吊兰的叶子下。吊兰葱茏的绿叶一顺儿朝下,很适合为我的大蒜挡住阳光。
太阳刚刚升起,我兴冲冲地跑到吊兰下。哇,这大蒜长得未免也太快了吧!一片片碧绿的叶子修长挺拔,绿得那么青翠,聚集在一起如同一丛小嫩竹。蒜叶有长有短,量一量,长的足足有九十七毫米,短的也有了六七十毫米。它的根须从之前的“小触须”变成了“小胡须”。下方的水也变得粘稠、混浊,这就意味着大蒜叶会长得越来越绿,越来越长,这不,从10月4日的嫩绿变成了现在的翠绿了。
这个寒假我看着大蒜生长,它不断生长的过程犹如我们奋斗的脚印。我也要像大蒜一样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2月14日星期日晴
一周飞快的过去了,大蒜也结出了分枝。左边那根又细又长,浑身布满绿色,似乎整个身体都充满了活力。右边那根要短一点,只长出了一点点,想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观察了根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像一撮白胡子,上面有点污渍。我想:可能根应该不会再生长了。
2月21日星期日晴
还剩一周我的寒假生活就结束了。大蒜也从一个小小的一颗种子长出了苗。现在,已经是一颗“Y”型的迷你小树。在这几周里它不断生长,它能让我惊讶,能让我开心,也能让我伤心。在我眼里,它就是我的小伙伴。
大蒜的成长日记 篇10
一、博客日记写作的好处
1.时空自由, 沟通方便
个人博客可以每时每刻与人们相连。它可以在我们想阅读的时候信手拈来, 不受传统规范的限制, 给人以阅读的乐趣。免费阅读, 版面清洁。教师可借力而行, 事倍功半。赏识面广, 不受限制。让别人的生活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它为学生获得一个分享自己生活和想法的平台,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也使之得到更多的乐趣。
2.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要借助汉语拼音在电脑上练习文字输入, 向他们推荐使用有超强记忆功能的一些拼音输入法, 对于拼音的运用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有很多学生在高年级写生字本的时候, 很容易将一些似是而非的拼音弄错。例如:xiu写成xiou, 通过文字输入, 则避免了这种不该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输入文字中, 进行了自动更正。对于不通顺的句子, 学生会进行理顺, 输入作文, 本身就是对作文的一种修改。
3.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将博客的管理权教给孩子。学生都知道进入班级博客的方式, 谁的文章在博客中发表了, 学生都会有成就感洋溢心头, 而这种感觉会促使学生努力向前, 爱上语文, 爱上写作。博客日记写作这张网则面向更多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赏识, 获得被认可的喜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博客日记写作”就是无限制利用赏识教育学习。它使赏识摘下了神秘面纱, 使它从贵族化慢慢平民化, 从尖子生的特权变为生生都有的专利!
4.增强班级凝聚力
因为博客具有开放性, 学生对于班内发生的事情, 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写下来, 发到博客上, 班里无小事, 事事都可以辨真伪, 分清是非。在学生的叙述中, 在与博友的沟通中, 能够转变自己的看法, 加深自己对事情的认识, 达到育人的目的。对于班内的大事小事, 很多学生都参与进来, 因为班级得到荣誉而快乐, 因为班级内不光彩的事情而羞耻, 使班集体更具有向心力, 凝聚力。
二、博客日记的内容异彩纷呈
1.写作带着真情实感
“修辞立其诚。”日常教学中, 教师给出的题目大部分是命题作文或者是半命题作文, 是让学生坐在班内靠回忆写就的。因为发生的事情离现在已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当时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即使有残留, 也像微弱的脉搏, 把不到真实的情感。在这种必须要写的作文中, 学生的作文平淡无味也就有情可原了。但是, 在博客日记写作中, 则是不同的。它是实实在在的真实, 是学生发自心底的声音。虽然有些幼稚, 有些粗糙, 有些纯真, 部分学生作文很可能离最基本的要求还差一些, 但翻开博客日记写作, 老师们却发现, 孩子们的语言丰富, 思维可以天马行空, 从孩子们的博客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某件事、某个人的认识, 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记得第一次看学生博客时的感受:“我不敢相信是她写的, 文采太棒了, 特别是抒发内心情感时, 语言更是细腻。”那个孩子的作文并不冒尖, 但博客篇篇精彩。原因就在于真实。
2.评论内容多姿多彩
读小伙伴的博客日记并发表评论, 对自己而言, 是学习、锻炼的过程;对他人是尊重, 是帮助。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评论。
从评论内容来看, 主要有如下几种:
锦上添花型。从赏识角度出发, 真诚赞美他人日记的优势。
火眼金睛型。从批判角度出发, 帮他人找日记瑕疵, 使之更完美。
指点迷津型。从引导角度出发, 对日记中的片面认识、困惑现象给予纠正或解释说明。这种评论为师者所写居多。
不耻下问型。从探讨角度出发, 对小伙伴日记内容的困惑之处可留言请教。
评论人员, 有伙伴、家长、教师、游客等。此外, 为保证评论质量, 除了自由评论, 还有固定评论员。让孩子明白, 对别人的评论熟视无睹是没修养的表现。
3.博客日记写作遵守约法三章
①日记须“自创”。
日记自创是博客的第一要求。偶读及貌似模仿之作, 必问孩子加以证实, 凡模仿秀已在第一时间被我拒之博客门外。其次是真实。即便是自创, 内容 失真的日记是我要再度拒绝的。在这个“自创”中, 范围很广, 既包括前面提到的真实, 又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想象。
②打字须“自立”。
起始阶段, 在家长帮忙下输入日记是可行的。限孩子们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打字目标。帮他们制订月目标, 努力每月进步一点点;树立最早自立的典型;倡导部分同学先实现这个目标。
③上传须“自觉”。
及时上传, 不让“优秀日记”过期, 这是鞭策自己也是尊重读者。高度自觉的背后须有规范制度制约。
三、博客日记写作的功效
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没有什么作业比日记的思想性更强了。一篇篇日记就是一颗颗跳动的、鲜活的心。孩子们的幼稚无知、片面、软弱等问题, 总会在日记中暴露无遗。每当这时, 我总耐心引导, 或留言评论, 或个别交流, 共性问题对全班开导。充当无形“教育者”的队伍非常壮大:学校其他老师, 众多小伙伴, 热心家长, 无名游客, 再加上前呼后应的小作者, 有时评论往往比原文更长。“博客日记写作”这种不露痕迹的互动教育让其它形式的作业黯然失色。
文有采。
大蒜观察日记 篇11
这两天不知道怎么搞的有点小咳嗽,而且喉咙有点痛、头也有点痛,妈妈说我可能是鼻炎引起的,妈妈早上起来用??煮冰糖水给我带到学校喝,还让我喝了药,可是妈妈接我放学时还是有点咳嗽,妈妈很担心。
晚上妈妈在群里看到有阿姨说用大蒜水煮冰糖治咳嗽有用,妈妈请教了过后也开始给我煮,我说不想喝,妈妈说一定要喝,我只好勉强喝下去,刚喝下去时还有点咳,过了半小时左右真的不咳了,谢谢阿姨们的这个妙招,这个大蒜水真的很神奇。
观察日记种大蒜 篇12
今天,妈妈买回来两个大蒜,教我把大蒜种下去。
我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个圆圆的大蒜怎么种呢?妈妈告诉我,先把大蒜的外衣剥了,然后再找个大花盆,里面装些沃土,把大蒜插下去就可以了。我照着妈妈的方法,先剥开大蒜的外衣,我看见了11个大蒜像11“兄弟”抱在一起,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然后我找来一个大花盆,里面放进土,再用棒子把土翻松,正在我要把大蒜放进去的时候,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疑问,大蒜哪边是头哪边是根?我看见大蒜有一个地方尖尖的`,我想那一定是头,所以我把它朝上,然后我在上面撒上了一层土,浇一些水,就可以了。我看着大蒜,心想:大蒜呀,大蒜,请你快快长大,我好把你给我同学看。
9月2日
星期天
阴
今天,我把作业做完了,就赶快跑到阳台看我的大蒜,我看见大蒜已经发芽了!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儿好像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可爱极了!我想:大蒜。你已经发芽了,请快快长大吧。
9月23日
星期天 阴
今天,我一睡醒就跑到阳台看大蒜。啊,大蒜有的长出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亭亭立立的少女;有的在两片叶子之间又长出一片小叶子,好像袋鼠妈妈袋子里的小宝宝。
大蒜的成长日记 篇13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料
选用皮薄、瓣厚、无霉烂的大蒜为原料。
1.2 主要试剂
正己烷 (分析纯) , 无水乙醇 (分析纯) , 大蒜素对照品 (以三硫二丙烯计含量为88.4%) , 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提供。
1.3 仪器
DS10260D型微波提取仪, 组织捣碎机, GC-2010气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 。
1.4 实验方法
1.4.1 工艺流程
大蒜→去皮洗净→捣碎加入溶剂萃取→离心分离→上清液→浓缩→大蒜素溶液→测定含量。
1.4.2 溶剂选择
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分别做萃取溶剂, 然后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按不同比例 (1∶1、1∶2、1∶4、1∶6) 分别进行萃取比较实验, 萃取时间为80 min。
1.4.3 萃取条件
将大蒜用组织捣碎机捣成蒜泥, 取5份样品, 按料液比1g∶4 ml加入正己烷—无水乙醇 (1:4) 萃取, 离心分离后测定萃取液中的大蒜素含量。分别考察不同的萃取方法、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大蒜素提取率的影响。
1.5 大蒜素的测定
1.5.1 色谱条件
Rtx-5毛细管色谱柱 (30 m×0.32 mm×0.25μm) ;柱温:130℃;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 (FID) 温度:160℃;载气为高纯氮气 (99.999%) ;柱头压力为60 k Pa;分流进样, 分流比为20:1。
1.5.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大蒜素对照品0.226 3 g, 置10 ml容量瓶中, 加入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此溶液含大蒜素浓度为20.0 mg/ml。
1.5.3 线性范围
取对照品溶液, 按1.2.1色谱条件实验, 进样量1μl (n=2) , 测定大蒜素峰面积。以大蒜素浓度为横坐标, 以大蒜素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并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得线性方程Y=190 282.5 X-11 734.5, r=0.999 3, 线性范围为0.3~3.0 mg/ml, 结果表明大蒜素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具体见图1、图2。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剂
实验中不断改变正己烷与无水乙醇的比例, 处理样品时先用无水乙醇提取, 然后再加入正己烷, 使样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为同一比例的正己烷—无水乙醇混合溶剂, 经反复实验证明, 实验中选用正己烷—无水乙醇 (1:4) 为溶剂提取80分钟效率较好, 提取率见图3。
2.2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通过实验比较了浸泡萃取法、超声萃取法的萃取效率。实验表明, 超声萃取法的萃取效率最好, 且操作简便、快速, 故选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样品。
2.3 样品超声时间
比较不同超声时间内的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 超声提取80 min提取效率最好, 因此, 实验中提取时间定为80 min。提取时间与提取率的关系见图4。
本文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定量测定大蒜中大蒜素含量的方法, 该法提取率高, 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姚军, 张明月, 张培.保健食品中大蒜素含量的测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18 (5) :924~925.
[2]赖珊, 魏雪芳.GC法测定大蒜β2环糊精包合物中大蒜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 2004, 14 (2) :5~6.
[3]黎维勇, 吴波, 宋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蒜素注射液的含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 36 (1) :90~91.
种大蒜观察日记 篇14
第二天,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我的蒜宝宝,看看它发芽了没有。一看,呀!它的尾部开始脱皮了,蒜宝宝脱皮干嘛呢?哦,原来是里面的根要长出来了,所以,就脱皮了。
第三天,我发现蒜宝宝的根逐渐变多变长了,一簇簇的,像老爷爷粗粗的胡子,有趣极了!第四天,蒜宝宝的皮渐渐变硬,就像一块块硬硬的鹅暖石,美丽极了!我再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蒜宝宝的身体里有一个嫩黄色的小芽,好像快要长出来了,我很高兴。第五天,我发现蒜宝宝终于发芽了!我兴奋的合不拢嘴!蒜宝宝长出来的小芽尖尖的,就像一只小鸭的嘴巴,可爱极了!
种大蒜观察日记 篇15
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种大蒜,我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剥蒜,被剥好的蒜头,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有的像月亮,有的像小船。最后,我和妈妈把它们种到一个有水的碗里。我想:真希望你们明天就长出苗儿来。它们仿佛听懂了我的话,像赶集似的向我聚拢来,争着对我说:“放心吧,我一定会的。”
3月12日 星期二 天气阴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快速地写完作业,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去看看我的大蒜长得怎么样了。()
我到了阳台上,发现我的大蒜已经带上了“绿草帽”,我又好奇又高兴。它们好像在调皮地对我说:“小主人,你看,我得们都得到了一顶‘绿草帽’,漂亮吧!”
3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又要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大蒜了,我兴奋地奔向阳台。一看,呀!我的大蒜已经长出来了底下的胡须,而它们的“绿草帽”长得越来越高了。它们真像草原上的士兵一样看守着这个阳台。里头有一瓣大蒜,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昨天刚刚长出来约1M,现在已经有4M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希望这些可爱的大蒜快快长大,好让我拿去向同学们炫耀一番!
3月14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我的大蒜又长高了,最高的有5 M,最短的也有2 M了。我还有了新发现:许多大蒜的肚子竟然裂开了,有的像刚炸出来的爆米花;有的好像要生出了小宝宝。还有的像累了似的,歪歪扭扭地躺在水里睡大觉。
大蒜收获机的设计 篇16
我国的大蒜远销世界各地,是世界上大蒜的主要生产地,国内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鲁西南地区[1]。由于大蒜播种季节集中在白露末秋分初半月的时间,收获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底5月初半月的时间,种植面积大,且为人工收获,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和损失严重已成为大蒜收获的关键问题,严重影响大蒜产业的发展。虽然国外大蒜收获机技术与装备很成熟,但由于作业环境与收获方式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适应国内的实际需求[2,3]。我国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大蒜收获机,就整体比较而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目前,国内大蒜的收获作业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少数地区采用了大蒜挖掘犁,但效率低、损伤率高,很难满足现在的需求。适应性强的大蒜收获设备仍有待开发。
总体来看,鲁西南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设备均处在样机试验调试阶段,作业适合与否、可靠与否与成本是否达到最小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4,5]。因此,研制开发一款适合鲁西南的大蒜收获机,对于促进我国大蒜收获自动化、生产自动化以及大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总方案的确定
1.1 收获原理
本机主要由底盘、分苗与扶苗装置、挖掘输送装置、升运分离装置,升运抖动装置、清土装置、驱动机构及振动筛构成。完成大蒜的松土、夹持、清土、齐高和切割工作,并且能够把清洁后的大蒜进行运输,以便进行下一环节的捡拾晾晒。
1.2 工作原理
该大蒜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大蒜收捡、秆茎和蒜根的切除、收获成堆。具体过程为:扶苗挖掘→蒜茎夹持运送→蒜土分离→秆茎和蒜根的切除→蒜头筛选→自动集蒜成堆。该收获机作业时,分苗装置完成蒜苗的扶起,扶苗装置完成收获宽度范围内与外侧蒜苗的分离;同时,挖掘铲完成松土和切掉蒜根的作业;输送链夹持整棵蒜拔起的同时向后输送;在输送装置前段下方设有清土装置,可完成蒜土分离;由夹持机构将蒜输送至切秧装置,并按顺序排列,由果茎分离段的切割刀切掉蒜根和蒜茎;切下的蒜根直接落入地面并平铺,切得的大蒜落入传送带上,并提升运送至振动筛上振动进行二次清土,且下方配有风选机进行少量蒜根和杂草的吹送;蒜头经振动筛尾部的软面盖板落入集蒜箱中;蒜茎继续向后输送,由抛茎链抛送至茎蔓传送带从机器后端洒落,成条铺放在已收区。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大蒜收割机的设计
2.1 分苗与扶苗装置
分苗装置在收获机前进过程中分开各行蒜茎并扶起,扶苗装置在收获机前进过程中扶起垄间的蒜茎,并引导进入夹持输送链,如图2所示。
1.分苗器 2.扶苗器 3.松土和切根铲刀 4.夹持传送链5.清土装置 6.切秧装置 7.底盘 8.传送带9.风机清选装置 10.振动筛 11. 茎蔓传送带 12.茎蔓抛送链
1.左拨苗链箱 2.主动链轮 3.张紧轮 4.从动链轮 5.左分苗器 6.传动链 7.拨指构件 8.右拨苗链箱 9.右分苗器
分苗装置为固定引导方式,前端配置松土犁铧型分苗器,装在挖拔铲刀装置的正前方。作业时,分苗器插入土中10mm挑起倒伏的蒜茎。收获大蒜时,可根据垄型、土质和蒜茎自身等条件的不同调整扶起点。拨苗的链条箱由传动链、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滑轮和拨指等组成。传动链和拨指固接在一起,拨指的数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每条链上最多安装20个;扶苗装置由左右拨苗链箱对称布置而成;对于不同的大蒜种植模式,可以调整滑轮轴的中心距和链轮轴的中心距来完成良好的收获;拨指链运动速度和拖拉机的挡位相匹配。
2.2 输送装置
挖掘铲刀和夹持传送装置组成挖拔传送装置,完成大蒜松土、拔起和传送的任务,如图3所示。
1.左铲刀 2.右铲刀 3.铲刀柄4.第1调整轮 5.第2调整轮 6.夹持传送链 7.张紧弹簧
挖掘铲移动过程中土壤的阻力为
式中 W1—挖掘阻力(N);
G—挖掘铲上土壤的重力(N);
C—土壤内聚力系数(N/cm2);
F1—土壤与挖掘产的接触面积(cm2);
B—土壤相对于铲面的加速度(N/cm);
β—失效面倾角(°);
μ—土壤内摩擦系数;
z—常数。
振动挖掘可大大减少前行阻力,因此该收获机挖掘铲设计为振动式。工作时,由凸轮机构传递运动至挖掘铲产生振动。
2.2.1 挖掘铲形状选择和参数确定
由于挖掘铲选定为振动式,工作时土壤对其阻力较大。此外,其后面附着着升运链,由于升运链本身无切土和碎土功能,所以前面土壤必须被疏松,因而选取振动臂两端固定平面铲。为保证铲刀的自清理功能和良好的送土性能,选择带斜刃的三角形铲刀。
三角平面铲的主要参数有铲刀形状的斜角γ、铲刀与地面的倾角α和铲刀的宽度B。
1)铲刀斜角γ。
为保证铲刀的自清理功能,铲刀形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斜角。铲刀为整体式,受大小限制,斜角不能偏小,否则铲刀的长度会偏大,增加前进的阻力。根据试验,2γ选取160°,该角度有益于平作。
2)铲的倾角α。
铲刀的倾角应小于22°,其值越小,铲刀的运行阻力就越小,选取α=15°。
3)铲刀的宽度。
选取B=60cm。
2.2.2 铲刀振动幅度和频率的选择
设振动的频率为n。由前苏联农业机械制造研究的资料记载,挖掘铲摆动次数应为每分钟507
undefined
式中 α—安装用角,取α=15°;
δ—振动方向角,取δ=12.5°。
取g=9.8,则undefined=4.4。
所以,1.7×4.4
振动铲刃的运动轨迹为锯齿形,为了不使锯齿高度增大,取f=24mm。
2.3 清土装置
清土装置结构图如图4所示。
1.飞轮 2.链轮 3.轴 4.偏心轴套 5.偏心轴 6.连杆7.摆杆 8.上链轮 9.传动链 10.张紧轮 11.下链轮12.下拍土板 13.上拍土板
上链轮与上拍土板固连在一起,下链轮与下拍土板固连在一起,且摆动方向相同。拍土板摆动幅度可通过摆杆安装在长摇杆上的位置来调节。链轮轴转动带动偏心轴套转动,偏心轴套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连杆运动,从而带动摆杆运动,带动拍土板往复摆动。对蒜根部拍打清土,拍土板总长度为500mm,振频为6Hz,振幅角为30.4°,最大拍土线速度为2m/s。
3 运动分析
3.1 收获机总功率消耗
大蒜收获机工作时的功率总消耗主要由机具滚动功率消耗N1、挖掘铲功率消耗N2、抛掷轮抛土功率消耗N3和机具传动功率消耗N4等4部分组成。由于传动功率消耗相对较小,故可省略不计。
=2.4+0.3=2.7kW
式中 F1 —机具滚动阻力(N);
F2 —挖掘铲工作阻力(N);
F3—抛掷轮拔齿顶端土壤反力(N);
Vm—机组行进速度(m/s),取Vm=0.53m/s;
Vp—抛掷轮齿杆顶端圆周速度,取Vp =3m/s;
φ —土壤与钢的摩擦角,一般取φ=30°~36°。
F1=9.8fG=9.8×0.3×1 000N
F2=FLVtan(α+φ)+kF
=0.048×0.35×1 900×9.8tan(20°+30°)+
2.4×480=1 525N
F3=Fbvtanφ=0.048×0.08×1 900×9.8×tan30°
=180N
式中 f —机具滚动摩擦系数;
G—机具质量(kg);
F—土壤沉切面积(m2 );
α —挖掘铲起土角;
L—挖掘铲长度(m);
K —挖掘垄沟土壤比数(N/m2);
V —土壤容量(N/m3)。
3.2 震动分离链的运动学分析
若设主动链轮节圆半径为R1,以等角速度ω1转动,现以链条紧边的接触点A作为分析对象,则有VA=R1ω1。主动链轮速度分析如图5所示。将VA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和垂直方向的分速度VY为,即
β值的变化范围为undefined。当
undefined
undefined
当β=0时,VXmax=R1ω1,VYmin=0,则蒜头可能被抛起的最大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hmax=undefined。将本机的设计参数(节圆半径R1=155mm,链轮转速n=230r/min)代入公式可得, hmax=0.017m。
4 田间试验
4.1 大蒜收获机性能参数试验与分析
试验3个评价指标为生产率、损失率和伤蒜率。
4.1.1 生产率
式中 D—生产率(hm2/h);
T—样机通过测定区所用的时间(s);
S—测定区长度(m);
F—作业幅宽(m)。
4.1.2 损失率
式中 K—损失率(%);
W—测量区域大蒜总质量(kg),且W=W1+W2+W3;
W1—明蒜量(kg);
W2—埋蒜量(kg);
W3—漏挖蒜量(kg)。
4.1.3 伤蒜率
式中 C—伤蒜率(%);
W4—伤蒜量(kg)。
4.2 实验结果及指标分析
试验指标分析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
5 结论
本文从实际出发,成功设计出大蒜收获机,且能用于大蒜的收获。根据直观分析方法,得出结论:影响大蒜收获机性能指标主次排列为损失率B1A3C2,伤蒜率A2B3C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影响大蒜收获机的各因素差异显著。当可靠度在90%以下时,影响收获的主要因素为横刀入土角,犁刀转速和偏心距影响很小;当可靠度为90%时,犁刀转速对伤蒜率有显著影响,横刀入土角和偏心距影响很小。
2)通过田间试验得知:该大蒜收获机的平均生产率为0.9km2/h,是人工收获效率的20倍以上,充分减少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生产力。
3)田间试验很成功,可以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宋建农,陆建伟,等.大蒜收获工艺的分析和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8(1):32-34.
[2]郭毅,张祖立,于丽颖.大蒜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J].农机化研究,2009,31(6):221-223.
[3]姜景川.浅谈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农业装备技术,2007(6):22.
[4]陈秀莲,丁才新,赵雪英,等.发展大蒜收获机械化之我见
[5]王德娟,禹香兰,公静.我国大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66-6067.
[6]徐培丸.国外大蒜生产[J].云南农业,2002(9):26.
【大蒜的成长日记】推荐阅读:
大蒜成长优秀作文12-02
大蒜大蒜快快长观察日记08-12
日记:观察大蒜作文07-01
大蒜生长日记200字07-14
观察大蒜四年级日记09-09
大蒜观察日记500字12-06
种大蒜观察日记400字05-22
大蒜的营养价值02-06
大蒜的歇后语10-29
大蒜种植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