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2024-09-20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精选11篇)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篇1

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 瞿璐

内容提要:构建体现现代教育观的新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要实现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基本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非智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再创造、探究、自主、合作。

正文:

从教九年来,我总觉得“教育”是个永远新鲜的主题。这八年来,随着教材一再更新,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深化,教育的目的也逐渐明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进步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新创造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能力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便是如何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型的新型人才。因此,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主要做了如下探索:

一、建立班干部竞选机制,责任到人,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众所周知,要管理好一个班,关键是看班干部的管理。在选拔班干部时,我除了“知人善任”,更注重“自愿、自觉、自律”的原则,所以,在提出要竞选班干部之前,我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以当今活跃在各界的优秀人物为例,说明一个人如果不甘于平庸,将来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那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经受锻炼,才能够培养出卓越的能力。而作为一名小学生,首先要胜任“班干部”这个角色,把当好班干部作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我又耐心地教给学生写演讲稿的方法,以及演讲的要领。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参与班干部竞选的人数达到了70%以上。最后再根据民主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的成员。由于是自愿的,班干部们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平时也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班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就给予明确分工,将班干部岗位名单与责任划分打印成表格张贴在班里,这样既利于同学们监督也利于老师检查班里的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近期工作的得失。

二、把班会课真正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以前,班会课常常被上成一周工作总结或自修课,其实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自从接手这个班起,我就把这节课真正还给了学生。以中队长为核心,全班学生出谋献策,怎样让这宝贵的一节课过得既轻松、愉快又有意义。孩子们的模仿与创造力是无穷的,于是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成语接龙、知识竞赛、有奖猜谜、露一手......”一幕幕上演。从幕后的策划到前台的组织,都由学生唱主角,老师成了参与者。孩子们在班会课上充分地亮出真我,展现了自我的创造才能。活动气氛热烈而有序,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而师生的感情也在这里升华。

三、设立“班级优秀作文选”使每个同学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

来过我们班的人,一定能看到我们班的“图书角”里不仅有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还有一册册装订整齐,封面设计新颖美观的作文选---《水滴集》,这在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避免重复枯燥的练习,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我的家庭作业是一本“小练笔”,用于布置一些日记、读后感、自由命题作文等,再加上教材规定要写的大作文,凡是得“优”的作文就要求学生用电脑打印下来,向《水滴集》投稿。就连封面的设计也出自学生那一双双稚嫩的手,有手绘的,也有电脑绘制的。《水滴集》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刊一到两期,把它放到“图书角”里供大家传阅、学习。这样有作文入选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竞争意识,人人都会努力争取这块实现自我价值的阵地。而没能入选的学生看到“水滴集”的作品完全出自朝夕相处的同学之手,只要认真写好作文就可能入选。“水滴集”的诞生,为同学们提高作文兴趣,树立作文信心,注入了一剂清新的活力,那一篇篇入选作文写的就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自然伸手可及,呼之欲出。

四、办好手抄报,鼓励再创造。

除了课本知识,课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相当重要。那么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想到了“手抄报”,手抄报对内容、排版、美编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我举行了手抄报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参考学习手头订阅的《岭南少年报》之类报刊的排版设计,然后定期进行手抄报比赛。对于优胜者及时表扬奖励,将优秀作品随时张贴在教室里以供大家观摩。

五、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教材又作了较大的改动,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感强,更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在听了区教研室的教材分析之后,通过对教材的反复钻研和思索,我开始着手在班上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一份表格形式的报告书(附后)。报告书中除了对字词句的掌握作了要求之外,更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操作事项:

每一篇阅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报告,乍一看,内容似乎偏重了,其实不然。我把它分为“预习、课内、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

1、预习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的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再根据预习提示将这篇课文反复读通,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揣摩作者意图,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问题,然后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学,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意思,仍然不懂的打上“?”留待课堂上解决。这时,报告书上的生字表以及字词部分就能完成了。

2、课内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将班上42名学生按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性别的比例等合理搭配,分成9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少,学生心理压力也小,学生感到有安全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

课堂上首先小组内交流预习心得,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1)通读,读准字音,理清思路。(2)品读,品词析句,解决课后思考题。(3)赏读,有感情朗读或背诵,积累好词句。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由一两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则补充发言。此时,报告书上关于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质疑的环节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报告书上有一栏“我所能提出的建设性问题”,学会提问也体现出了一种创造能力,这时,应该求异,对学生闪现的每一点智慧的火花都要热情表扬并加以引导: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建设性的?鼓励他们从各个角度来思考,提出问题。

3、课外 报告书上剩下的两栏“文中我最欣赏的好词佳句”和“心得体会”可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感受、领悟去完成,这是留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整个学习活动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情绪很高,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尊严。

新世纪已经到来,“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者,只要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还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贡献!

2003年9月15日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篇2

一、发扬民主,营造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

校长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大家敢说话,能说话。要用自己“温暖的火种去点燃别人”,正式场合让大家发言,畅所欲言,非正式场合让大家讨论。校长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防止摆官架子,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校长负责制,不能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坚持民主制领导,特别是在干部使用和学校经济往来上,更要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民主决策。

二、合理用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学校用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配班子成员,二是使用教师。一个人各个方面的学识和能力不是均衡的,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不足。作为校长要对自己每位属下的业务水平、兴趣特长、思想性格、道德修养等都要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做到在识人的基础上用人,并采取一定的手段使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 配备好领导班子,科学分配权力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对办好一所学校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校长要和班子成员一起绘制学校蓝图,进行重大决策。在配备班子成员时,校长要坚持任人唯贤,要以事业为重,唯才是用。首先,校长选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德与才不可偏废一方,有才无德要坏事,有德无才要误事,所以德才兼备至关重要。其次,要注意人才互补。校长在选用干部时要注重成员之间才能的互补性,要力求达到才能总和的全面性。各类人才聚集,领导班子工作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才会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益。再次,校长要使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性。稳定的班子能更好地发挥下属的才能,并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2. 合理使用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说管理是动态的,人的工作最为难做,人的感情往往胜过理智。对于教师,一是要量才使用。校长要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善于用人所长,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从而获得整体工作的最佳效能。二是要公平。校长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促使教师努力工作。三是注重沟通。校长与教师的交流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必然过程。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强化联系群众意识,应该经常通过面谈、家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多与教师沟通,知己知彼,得到工作信息,情感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四是要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校长要多关心教师的疾苦,多为教师办实事,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教师有困难时,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校长应真心实意地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让教师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地关心学校,把自己的命运与学校连在一起。

三、善于协调,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矛盾要协调,出现问题也要协调。协调能力如何,直接反映一个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养。一个善于协调的管理者,往往是成功的管理者,因此,校长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首先要协调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对上级要尊重,服从领导是管理者最起码的素养。要实事求是,真诚相待,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也不能吹牛拍马,否则会让教师大失所望,也降低了人格。领导者应当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积极工作。其次,要协调好自己与领导班子的关系。

四、加强修养,发扬高尚人格的影响力

校长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如果注意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师,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校长的人格美是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因此,每个校长都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崇高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首先,校长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视事业高于一切。这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首要条件。有了强烈的事业心他才会开拓进取,不畏风险,艰苦创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去打开一个又一个新局面。如此,教师就会倍受鼓舞,产生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勉相随。

其次,校长应具有宽阔的胸怀。作为校长要能容人所短,多注意别人的长处,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再次,校长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的校长好讲空话,说一套干一套,平时只会纸上谈兵,其结果是远离实践,事业只能停滞不前。闻一多先生说:“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也不说。”闻一多是用献身于革命的实际行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校长在工作中要注意言行统一、正直诚实、公道廉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率先垂范,具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以自己工作的优良作风去赢得师生的尊重和拥护。

摘要:<正>校长是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全面负责学校工作的,他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向导作用、指挥作用和推动作用,因此人们称誉校长是学校建设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指挥员,是师生学习的楷模。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素质教育,创一流学校,作为校长应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水平,特别要精通人、事、财、物的四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要讲用人之道,要善于协调和沟

参考文献

跨世纪的美国风灾 篇3

死亡人数:60D0~1.2万人

1900年登陆的飓风,当地居民描述为“巨大风暴”,风速达135英里/时(220千米/时),风球高约4.5米,形成于障壁岛(Barrier Island)附近海面。20世纪的人们对飓风的破坏程度了解不深,并且当时美国科技不发达,无法提前警告居民撤离,据估算至少有6000人丧生,是美国首次记录的飓风破坏。

圣·费利佩(San Felipe)或叫奥基乔比(Okeechobee)飓风1928年

死亡人数:2500人

这是大西洋湾达到5级风力的第二大飓风。当时奥基乔比区域的居民在听到飓风过去的谣言后,纷纷返回家中。但是很快,巨大的洪水吞没了上百英里土地,水深一度达到了6米。在飓风中丧生的人大多数是外来务工的农工。

卡特里娜飓风(Katrina)新奥尔良2005年

死亡人数:1836人

卡特里娜飓风是目前美国遭受的最严重的风灾。风灾至今遭受的损失达810亿美元。卡特里娜飓风属于3级飓风,风速达175英里/时(280千米/时),破坏力极强。5年过后,毁坏严重的卡特里娜城仍在为重建努力。

长岛飓风 (The Long Island Express)纽约1938年

死亡人数:700人

长岛飓风又称为新英格兰飓风,1938年“突袭”了长岛东北部。数十年前的这场风灾没有任何事前征兆,起风很突然并迅速袭击长岛,人们来不及做任何防范。飓风将一家电影院掀翻并刮进2英里外的海里,当时影院里的观众和工作人员来不及撤离,通通掉进了海中。

劳工日飓风(Labor Day)佛罗里达州1935年

死亡人数:400~600人

这是5级飓风中破坏力最强的,1935年的劳工日在佛罗里达群岛海面(Florida Kevs)刮起的大风掀起了5,5米~6米的巨浪。大部分在风灾中丧生的人都是在佛罗里达的跨海铁路遭到袭击。当时一列火车被派往拯救受困的居民和工人,但却被掀翻到了海中,据当时的统计,超过408人因此丧生,他们是这次风灾的最主要受害者。

奥德利(Audrey)飓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1957年

死亡人数:416人

奥德利飓风由得克萨斯湾热带气旋产生,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交界地区登陆,并向田纳西东北部推进,在俄亥俄山谷减弱。飓风来临前,当地气象报道称4天后飓风才会登陆,但是就在预报的当天深夜,奥德利飓风以145英里/时(235千米/时)的风速袭击了南部海岸。

迈阿密飓风(The Gteat Mialni Hurricane)佛罗里达州1926年

死亡人数:373人

1926年发生的这场风灾,给迈阿密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风力并未达到极其恶劣的程度,但是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首次房地产泡沫时期,产生了大量高风险的投资:浮动旅馆(floating hotels)和人工岛。这场飓风让佛罗里达州进入了“大萧条”(Greal Deplession)时期。373的死亡人数是根据当时红十字协会报告的统计数量,实际死亡人数无法准确统计。

大岛飓风(Grand Isle)新奥尔良(New Odeans)1909年

死亡人数:350人

和卡特里娜飓风一样,大岛飓风也引发了新奥尔良的洪灾,地势低洼让新奥尔良居民惨遭损失。1909年和2005年的风灾都未得到及时地救援,政府派遣的救援队伍反应迟缓,上百幸存者流离失所,急需基本生存物品。

大西洋湾飓风(Atlantic)佛罗里达州1919年

死亡人数:287人

大西洋湾飓风属于4级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湾和墨西哥湾。飓风刮起了5米高的水墙冲击海岸。虽然死亡人数统计为287人,但超过500人落海失踪,所以实际死亡人数远比287多。

新奥尔良飓风(New Odeans)1915年

死亡人数:275人

仅在大岛飓风过去6年,另一破坏力强劲的飓风袭击了新奥尔良,风速达145英,里/时(235千米/时)。虽然没有带来洪水,但这个飓风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管道破裂。飓风席卷了路易斯安那的东南部,摧垮了大部分的防洪堤。

加尔维斯敦飓风(GalveSton)1915年

死亡人数:275人

15年后,加尔维斯敦再次遭受飓风袭击。在1900年首次遭受袭击后,当地居民修建了沿海防洪堤,为风暴袭击做好防护。1915年飓风来临时,长90米的防洪海岸瞬间被吞噬,并被冲毁,风暴过后剩下一堆散沙成了小海滩。虽然防洪提不算牢靠,但是它是实用的,比起1900年的上万死亡人数,它将灾害死亡人数降到了275人,其中11人是加尔维斯敦当地人。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篇4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基本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情况及其原因和影响。了解两极世界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变化趋势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特点,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情况的介绍和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关心政治的素质,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关.通过对当今世界动荡局势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现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的观念。通过讲解、讨论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树立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过程和原因;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积极影响; 难点: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授课过程

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改革背景:

苏联经历了数次改革未能奏效,落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2)戈氏改革,①内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追求西方化的人道和民主,实质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

想发生根本改变。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②影响:导致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独立,最终导致国家、党和社会制度三合一的灭亡。戈改革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政治多元化也成为引起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外部原因。

外交:放弃同美国全面对抗国内政局失去控制,民族纷争,苏联开始解体(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标志波兰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2)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

①一些加盟共和国率先独立(波罗的海三国)② 8.19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③ 独联体的成立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

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独联体的建立。

④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

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⑴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⑵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对峙,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和,所以和平是主流。

②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③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④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 ⑴格局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⑵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极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展。探究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篇5

从产业战略到结构战略的嬗变-对跨世纪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20世纪中国走了一条跨越式产业发展之路,21世纪,结构调整战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这种战略上的变化表明中国要解决的`是深层次问题。

作 者:冯尚春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南湖校区-社科部,吉林 长春130012 刊 名:长白学刊  PKU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 年,卷(期):2001 “”(3) 分类号:F1 关键词:产业战略   结构战略   跨越式发展  

中世纪的诗歌 篇6

远古的风舔舐河床的伤

大地滋生出绝望

像霉菌在滋长

绝望刻在麻木的脸上

哥特式的楼房

再高也不能接近太阳

孤独的人们

在淡灰色的天空下祈祷彷徨

没有神迹

天井里却有一抹清澈的光

沉醉在梦中的人想不起故乡

谁会问你来自何方

同样

无人能将你的思想阻挡

或用耶稣的裹尸布

隐藏整个时代的伤

游吟诗人写着苍白无聊的.诗行

歌颂金龟子和雏菊的悲伤

却忘记了瞌睡的牧人

在不羁的风中赤裸游荡

他们以为自己很强壮

能够左右人的思想

他们没有信仰

却有着蚂蚁般的力量

从亘古以前

他们就放弃了天堂

觅不到那灵魂最初的模样

歌唱,只有歌唱

信仰科学,英雄般的理想

谈新世纪女性诗歌的表现形式 篇7

关键词:女性诗歌,隐喻,回归

诗评家谢冕说:“90年代最大的完成是诗的个人化。这在中国诗史的总体上看, 可以说是对近代以来诗超负荷的社会承诺的大匡正。”[1]而另一位诗评家李霞也说:“90年代的汉诗写作, 告别了浮躁与赶集式的代言写作, 由苍茫的大陆分解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岛屿, 进入了个人写作的时代。”[2]进入新世纪以来, 新诗依然承接了上世纪90年代个人化的书写模式。尤其是女性诗歌, 从90年代的女人化个体抒情模式向个体化抒情延伸。女诗人们抒情的内容也由“女人”回归到“我”, 诗人最终回到了一个生活中平凡女人的角色, 在诗歌中展示着她们平凡的欲望和幻想。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在时间和生存的短暂沙漏中, 它依然成为女诗人们诗中的主题, 而隐喻则充当了语言和想象的使者。

一、用数字来隐喻情的重量

沙戈的《槐花开了》:“槐花开了/我听见/我身体的内部/花开的声音/这声音/是不是一棵树或一个人/一直/想对我说的/那句话。”诗中, 槐花隐喻女人, 整首诗隐喻女人与花朵间的种种可能。含苞欲开的花在枝头, 在树干上, 在青春的女孩纯洁的肌肤内, 就在等那句话, 那句春天里最美的话。正如诗人所说:“想象人们想象之外的。”用“一棵树”、“一个人”、“一直”来隐喻爱的分量, 它颤悠悠地轻轻地启开爱的心扉。《三九天》描述的是爱情中常见的场景:思念和等待。在相对传统的语境中, 爱的书写以一种少的形式出席, 个人的主体要素同传统的抒情经验, 是爱情重量的另一支点。“她在窗前站着/雪/仍在飘着/一个影子仍未出现/爱还在降温。”丁燕的《我还是葡萄》中:“我还是葡萄/是四季的声音/是属于你一个人的隐私/顽强地守着诺言。”关于爱的秘密, 只限为“一个人的隐私”。“一”是正整数中最小的数字, 这几首诗都巧妙地用它来展示爱, 隐喻“爱”是一种“少”的状态。多与少的叙述, 都是诗人对生活情感的表达, 这些表达, 形成一种对情感重量的测量。

二、用情欲隐喻爱的危机

虹影的诗歌《小镇之夜》、《我追求瞬间的快乐》、《琴声》等都表达了爱的现代性危机。在《琴声》中她说:“教会我成为一个最坏的女人/你说女人就得这样。”这“坏女人”又隐喻着多少爱的危机, 危机到要改自己的道德准则。《致读者》施展的是女人的引诱之爱, 这是人类情感的现代情境:“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人了/谁读这首诗谁就是我最爱的人———/船把我们带到燃烧的肉体中心来吧, 跟在压抑的欲望后面/在波浪的揉挤中/我们会以独特的方式嚎叫。”另一位女诗人丁丽英在《蜻蜓》中写道:“今天下午她感到了蝗虫似的焦虑/她的丈夫正缺席, 没法举起哪怕是想象的武器/这些装载噩兆和欢快打击的滑翔机/正滑行在她的乳峰间, 绕过了她的手臂/直达气象中心的忧郁蓝图。”这两首诗带给读者对自身情感欲望的认同。性是爱的最低纲领, 却也是某种最基本的需求。在诗中, 情欲的砝码被完全放大, 成为生活的全部。这是爱在情欲和快乐背后的危机, 也是诗人自身的危机。代薇用“痛”来描述这种危机:“痛是蜜蜂包围的/是尖锐的刺入成千上万的蛰针像灰尘一样仔细/痛是噪音/是皮肤表面有分裂的丝绸之间比喻的联系。” (《痛》) 在诗中, 痛苦的经验似乎与女性的某种自觉到的天命有关。《我询问眼中光线》中:“我是雌性的动物, 这使我无限庇护。”《在秋天, 我怀抱着空》又有:“当天空的倾诉落在纸上, 我能否在一滴咸泪中养育出珍珠。”在情欲和快乐之后, 诗人用动物作为日渐消失的主体的载体, 异化后的人的情感使她们仍相信和感受着爱情。而“爱情深入水中的东西/……/每一滴都是痛的” (《痛》) 。扶桑在《一些在女诗人》中说:无助使爱情中的女人变得有与穷人相似的经历, 她们没有一个是被祝福的, 在生活中受苦受难, 在诗歌里, 毫无用场的光彩照人, 有什么能够安慰你们?如果把观念变成现实的一个倾向, 爱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就是对他人的美好想象, 并且甘愿为此承受痛苦, 爱成了人间最后的世俗宗教。

三、用自恋隐喻爱的饥渴

请看宇向的诗《所以你爱我》:“深夜12点/你已睡去而我还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句/所以你爱我/梦境使体液宽广/沉默不语/所以你爱我/你迷上了毒品和主席/所以你爱我/我的爱取决于你/所以你爱我/你老了, 所以你爱我。”诗人用了14个与爱毫不相关的理由证明着“你爱我”这个一厢情愿的自恋式的命题, 推论的无逻辑性在生活片断的简单叙述中展示了一种“你”对“我”的迷恋的无依据, 这也是主体“我”自恋的根源与依据。娜夜的《写作》则是以写作的行为来隐喻女人的肉体与诗歌在无形的男性话语间的自恋:“让我继续这样的写作/一条殉情的鱼的快乐/是钩给它的疼/女人的肉体的但是诗歌的/让我继续这样的写作/‘我们是诗人———和贱民们的押韵’———茨维塔娜在她的年代/让我说出:惊人的相似/啊呀———你来呀你来/为这些文字压惊压住纸页的抖。”《给古涛的信》是贾薇一次自恋式的宣言告白:“古涛我想你呀/我想你呀古涛/我想古涛/我想古涛/我想古涛———我想古涛。”这次隐私的告白, 充满了情欲与肉体的自恋曝光, 爱的偏执与疯狂以“我想古涛”的无聊情素表达出来, 实是一种自恋失语的表达。“我想古涛”告白在诗歌中反复以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从女人的口中喊出, 这是一种推动关注的呐喊, 隐喻着爱的饥渴。

四、用魔幻隐喻爱的狂热

“自恋”的倾向在现实中失败, 就可能提升为某种魔幻性。贾薇的《她的玫瑰》和潇潇枫子《寄生》都写了飞翔、翅膀和梦, 她们在诗歌中讲述童话, 把诗歌当成某种成人的童话。尤其是其梦幻叙事, 展现了女性诗歌的逃离。女性诗歌的幻想主题使其中一些诗歌成为梦的叙述。在李明月的《时间茅草屋》中就具有由魔法性构成的修辞叙述:“她端着月亮的银碗/沿路乞讨/她叩开一朵荷花的门得到一滴水/她敲开一颗银杏的门/得到一个古老的秘密她看到一群漂亮的女巫/女人看到白骨的森林/她看到时间/一个绝美的女人/当时间把水饮进/所有的白骨开始复活。”在诗中, 我们似乎看东方神话故事情节, 同时又呈现出《百年孤独》的魔幻色彩。在她的《空白的下午》中, 叙述的重点也是魔幻的事件和时间中魔的时刻:“我盯着一棵棵棕榈/棕榈一棵棵不见了/我盯着一栋栋高楼/高楼一栋栋不见了/我死死的盯着一群人/人, 一个个不见了。”在《雨》中, 诗人从雨水的透镜, 透视七千多年历史的变迁, 其中伴随着魔幻与梦境:“一滴雨水后面的大地湾/是七千多年的黑暗/一群腰缠兽皮的女人就这么摇晃着———世界最初的美, 就是水。”而她女性诗歌特征的表露, 似一个千年之前的女孩, 听一尾干涸的鱼的鳃动。在雨水的洗礼中, 女孩做着织雨的梦, “那枚用兽骨磨成的针, 能把这么多雨滴串起来来吗?”雨停了, 又下起来, 女孩的爱情随着雨季的到来迅速成熟, 爱情的追求成为一种对神的祭祀, 一种献身的虔诚, 把身体让度给虚无的神, 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的意外。还有王晓妮的《月光白得很》、《床上堆满了棉花制品》等这些诗都充满着魔幻的色彩。当我们对事物的追求到狂热的时候, 魔幻就产生了, 而诗人恰恰用这种魔幻的情境来隐喻爱的狂热。

诗评家马大康曾说:“没有隐喻, 就没有诗。”[3]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夸张, 但新世纪初的女诗人却用她们的爱情诗来印证这句话。陈东东说:“写作是从语言出发朝心灵的探寻, 是对人类的灵魂和良心的拯救。”[4]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化、技术化、世俗化的社会里, 女人们依然挥笔创造着诗歌的各种书写形式, 回归自我, 更为真实地展现人性的光辉。而那对爱的隐喻或许又将隐喻着些什么。

参考文献

[1]李霞.90年代汉诗写作新迹象.诗探索, 1998, (3) .

[2]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秦怡:跨世纪的美丽“秦娘” 篇8

“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青海湖畔》描写了一位知识女性充满坎坷的一生。气象工程师梅欣怡从早年在苏联求学,到晚年在青海湖畔抛洒热血,把她的生命和青海铁路的建设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的生命中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和苏联气象学专家米莎有过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文革”的浪潮把她的爱情砸得粉碎;为了建造青海铁路,即将退休的梅工自告奋勇,最后一次上了青藏高原,并认识了金浩,一位高高大大干练强悍的男人,两人从互不理解,到梅工被金浩那为了工作不顾一切的工作劲头所折服。然而,一场特大雪暴突袭而来……

电影《青海湖畔》是秦怡老师的封箱之作,这部倾注着老艺术家全部心血的艺术作品是一部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的煌煌巨作,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电影歌曲吟唱的:因为有梦,不怕风雨兼程,即使长路迢迢,千辛万苦,也能无悔一生……

“满头银发,神清气爽”,是秦怡留给当天观众的印象。作为新中国22大影星,她早已是家喻户晓的里程碑式电影人物,然而她并没有停止对电影事业的追求。“我已经有80多年的工龄了”,谈及自己的坚持,秦怡说,“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这部《青海湖畔》,秦怡一人包办了出品人、编剧、演员三个角色。说起为何如此专注于这部影片,秦怡介绍说,是被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打动。“我当时是看到一个报道,知道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件,印象很深,好几年都无法忘记,现在终于有机会拍出来了。”

《青海湖畔》以青藏铁路建设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以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为做好青藏铁路修建的气象保障工作,解决冻土层等气象难题,在高原上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气象科考工作的故事。为了使故事还原现实,在拍摄之前,秦怡又去青海实地考察,“在那里了解到一些艰苦状态下工作的气象工作者的事迹,我很受感动。当时建造青藏铁路成立了11个专门小组,气象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需要解决冻土难题。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那时他们每天只能吃罐头,而且是黄瓜、酱菜一些很差的罐头”。秦怡与30岁男演员挑战“感情戏”,生动刻画了一位把毕生献给青海铁路建设的女气象工程师。

攀登青藏高原坚持实景拍摄

《青海湖畔》从开拍之初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90多岁高龄老人,亲自攀登青藏高原,克服恶劣天气环境,坚持一个月的实景拍摄,人们心中都捏一把汗。秦怡透露,“气候赶不上是最大的难度,太风和日丽的天气不符合片子里的场面,太过恶劣的天气人又受不了。”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秦怡轻描淡写:“我自己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拍摄过程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吃力,倒是剧组里几个年轻人,反应比我还厉害。有一回拍爬雪山的戏,我记得没有人拉我,我就上去了,那天连药都没有吃,也没什么不舒服。到了山顶,导演让我喘口气,我说为什么要喘气,原来导演是怕我累着,我就假装喘了喘。”

有着抗日战争经历的秦怡,拍摄这些高难度场面,似乎是小菜一碟。“抗战时期在8.13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我在前线做医护工作,抬过担架,背过伤病员,拍戏也和打仗一样,导演喊一声‘咔’,火里也要站,水里也要跳。无论在拍戏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戏拍出来了,就是最大的胜利。”

虽然经历过风雨的“抗日女汉子”并不畏惧演戏中的困难,但拍片过程还是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秦怡的身体。从高原回来后的第三天,她的一条腿就不能动弹,走路会被自己绊着。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腔梗,在家中养了将近4个月,还是没能完全康复。前不久,为了配合剧组的宣传,腿脚不便的秦怡还是在人搀扶下坚持走完了电影节的红毯。在发布会上秦怡表示,“这部电影里有美丽的风景、有饱满的人物,有情感戏,还有正能量,希望大家喜欢这样的电影。”

从艺一生成就斐然头顶光环一串串

秦怡,1922年2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省高邮市。1938年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话剧演员,1941年成为中华剧艺社演员。1946年凭借在影片《遥远的爱》中的演出成名。建国后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1950年代因主演《马兰花开》被中国观众所熟知。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奖和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19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员剧团团长。1982年,主演了多集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并凭借此部电视剧获得第1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8年获选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2009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及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生成就奖,全国妇联和人民日报等十一家全国媒体授予的中国十大女杰称号。

秦怡是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她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是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33世孙;她19岁时就认识了周恩来总理,两人很熟悉;她是话剧“四大名旦”之一,蒋介石受儿子影响也曾捧场;第二次结婚的时候,郭沫若是她的证婚人。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摄《海茫茫》,结识了电影演员金焰并确定恋爱关系,随后两人结婚,并生育一子。1962年,金焰由于酗酒引起胃出血,病倒在床,从此秦怡在病床边照顾金焰二十余年,直到金焰1983年去世。儿子金捷由于在“文革”时期受到惊吓,16岁时被诊断为轻度精神分裂症。患病四十多年来,秦怡始终守护照顾在儿子的身边,即使出外拍戏,也会将他带在身边,几十年来秦怡没让儿子漏吃一次药,也总是让他穿得干净整洁。儿子平日的洗澡、理发、刮脸,都是由秦怡自己亲力亲为,直到2007年金捷去世。2010年6月,秦怡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母亲”,荣获“母亲真情杯”奖。

nlc202309081842

勤俭节约、慷慨解囊、婉拒代言和谐统一

秦怡的家境不富裕。智障的儿子长年患病,家中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姐姐,都得由她照顾,生活开销非常大。为此,秦怡平时非常节俭。为了省钱,秦怡学会了注射,亲自给儿子打针。

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女性,却一次次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秦怡陆续捐款超过21万元,这个数字或许只是当下一些明星一部戏的片酬,但这些都是她在工资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秦怡又捐献了3万元,并积极参加慈善拍卖等社会公益活动。

2009年8月底,做完腰椎手术不久的秦怡,一心牵挂着四川灾区的孩子,她不顾医生反对,飞赴都江堰参加上海援建小学的开学典礼。当看到崭新的、全木质结构的学校,秦怡这才放下心来。

作为明星,秦怡坦承想要找她拍广告、做代言的厂家也相当多,但都被她一一婉拒了:“我从来都不接广告,因为我不懂,所以我就不会去帮做买卖的人宣传。”秦怡还坦言:“我没有所谓的出场费,有的时候主办方会给,有时候没有就算了,对于我来说这完全不重要。”

身为癌症患者的健美是怎样保持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秦怡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后来做了手术,但却患上了腹泻的病症。由于这个病,秦怡一有活动要出门就不敢吃东西,上午的活动就不吃早餐,下午的就不吃午饭,晚上就不吃晚饭。2008年,秦怡因肠道疾病做了大手术。但她能以94岁高龄饰演60岁角色,还能奔赴雪域高原参加实景拍摄,她的健美是如何保持的?

根据秦怡自述的养生之道,六个方面成就了她跨越苦难、跨越世纪的美丽。

1、精神上永远乐观

谈到养生之道,秦怡强调首先在精神上要永远乐观。她说,人有4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出生和生理年龄我们不能选择,但精神状态不能因为年龄增大而松弛下来;如果体型不注意保持,衣着拖沓,不仅会给人一种苍老的印象,而且自我感觉和潜意识也会越来越显得苍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尽量保持开朗、乐观。50岁时,我设法保持三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60岁时,努力体现四五十岁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青春活力。

2、心态平衡是健康基础

秦怡认为,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否则就可能彻底被压垮。面对疾病,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抵抗力,病魔就会被压下去。希望那些身患疾病的朋友,不要被来势汹汹的疾病所吓倒,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3、饮食“三控制”

60岁以后,饮食“三控制”是我很重要的一条养生之道。三控制是:控制摄入的油量(选择橄榄油最健康)、盐量与食量。尽量吃得清淡,最多吃八分饱。

饮食上,我不挑食、不偏食,什么菜上市就吃什么。而且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非常注意身体的排毒,橄榄油能起到帮助消化、预防便秘、减肥、防止皮肤老化的效果。每天早餐前,空腹喝两勺橄榄油,对保养皮肤很有帮助。炒菜用橄榄油,因为它比食用油热量低,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对身体很有好处。吃沙拉的时候,用它代替热量高的调味酱,鲜美的味道让你回味无穷。

4、要学会动中取静

由于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艺术活动,还有家务的拖累,我的生活节奏一直很紧张。忙碌中我学会了动中取静,在紧张的活动之后,静坐下来画一朵花,添几片绿叶;做一段瑜伽静心动作,或是找来一本中外名著,读一段精彩章节,以求得动静协调。

5、持之以恒坚持锻炼

我平时靠散步与快走来锻炼身体,每天平均走上五千到一万步;外出办事时,距离若不是很远,我一定步行前往。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健身方面,我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不能随大流,要持之以恒。

以前住平房时,我坚持饭后走2000步,头500步可使肚子不胀,再500步则有助于肠胃消化,最后1000步是一种放松的锻炼。住进高楼后,我摸索出一套“高楼立体锻炼法”,具体讲就是先慢慢下楼,这比平地行走更有利于消化;再在户外有节奏地漫步2000步,活动腿部肌肉;最后健步返回居室。我一直这么坚持,风雨无阻。

体育运动是健美的最佳方式。当年为拍《女篮五号》,我在刘琼“教练”的点拨下练了一阵篮球。现如今尽管已上了年纪,但只要一有机会,我还要在由老艺术家组成的“古(稀)花(甲)篮球队”亮一手。

在进入中老年之后,我特别注意形体锻炼。我不仅学习了“八段锦”,还通过电视等途径学习各种健身体操。每天清晨坚持锻炼半小时,并已形成了规律。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相当重要。我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坚持用冷水洗浴,从暮春到深秋。这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外出拍片时,常常没有热水供应,只好用冷水;另一方面坚持洗冷水好处不少,它可充分刺激肌肤,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地提高皮肤的功能和弹性,使表皮细腻,减少皮肤皱纹,人就显得格外有精神。年老之后虽不做冷水浴了,但良好的卫生习惯仍坚持不懈。

一个有着美丽外表、美好心灵的女人

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无数留档的胶片中、泛黄的老电影杂志上。生活中的秦怡,有着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担一力支撑。秦怡的美,来自她的外表,微微卷曲的银发,高雅但简单的装束,一派优雅、淡定、从容的气质,不用言语便传出一种娴静之意;秦怡的美,更出于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信仰。她是个善良、心宽的人,做人真实、自然。

“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说:秦怡是中国演艺界最美丽的女人。施瓦辛格说: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国影星。

纵使头顶光环再多,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有着美丽外表、美的心灵的女人,一个有着美好心愿、不平凡的女人!

(责编 冯春富)

一代女将的墓志铭的初中诗歌 篇9

他乃朝中大将军,

我自良将名家女。

本是水火无交集,

奈何寇奴侵北域。

一道圣旨共赴边疆,

王城之下君王相送。

浊酒一杯豪情万丈,

跨马飞驰一心报国。

飞雪下草木白雪皑皑,

战马上将军意气风发。

白雪草木那妙姿堪怜!

战马将军那英姿堪倾!

烽火连三月战火弥漫天。

刀光剑影闪人吼马长嘶。

冰河葬忠骨白雪皆成朱。

尸成山血成河不知为何?

班师回朝此战大捷设盛宴。

将士以血保太平达官享乐!

功宴上将军为何不展眉头?

莫非是为河边白骨闺人忧?

看将军锁眉满腹忧愁我何忍?

金殿之上我愿以死明谏君王!

放马归山铸剑为犁莫挑事端。

君王冷笑赐酒一杯令我自尽。

跨世纪的新一代的诗歌 篇10

世界的辉光已近黄昏,

这片土地变得十分怪诞,

在那里我们一直耕耘仇恨、爱恋。

时间的杰作自有时间摧残,

莠草、禾苗相生相伴,

天赐的搭配谁能拆散?

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

酷似稗草紧随秸秆;

在这仁慈与罪过的田野,

善恶交结难以分辨,

我们获取收成年复一年。

然而,它的根却长在伊甸,

从开始的那天便一目了然,

四季带来庄稼收成,

然后又烧焦所有的叶片,

把它们变成恐怖与悲伤的形状,

沿途把冬日的`道路撒满。

饥饿的土地与焦黑的树木却开出花朵,

即使伊甸园中也从未看见。

这悲伤与仁慈的花朵啊,

只在焦黑的田野争奇斗艳!

直到它的辉光消失,

直到它的宝藏被记忆发现,

对于希望、信仰、怜悯、爱恋,

伊甸园怎能不哑口无言?

神奇的福佑从不光临天堂,

跨世纪的地产盛宴:翠花上房地产 篇11

今年的两会甚是热闹,房子还是主要话题之一。总理的四点要求,市长的豪言壮语,专家的大胆建言,提案的五花八门构成了今年两会房产话题热论绚丽而复杂的图景。通过这一图景,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政府调控地产的思路,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究竟如何?各方解读不一,只是由于各方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架马车,其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相当出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专业统计说明,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在房地产业每投入100元的资金可以创造相关产业170元到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的住宅可以带动130元到150元的其他消费;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

然而,就像其拉升GDP增长的出色能力一样,房地产业制造麻烦能力也同样不可忽视。社会上关于房产的讨论沸沸扬扬,几乎是全民参与,或褒或贬。如今的房地产业问题变成一个如何建立政府信用的政治问题,一个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一个关乎和谐社会的民生问题。

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处,本轮地产盛宴已历时8年。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场跨世纪的地产盛宴,席散何时?我们在期待着房地产不要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将更加关注它的历史,试图从它的过去点滴读懂我们所期望的将来。

对于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人来说,房地产就像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一样,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常识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任何财富都一定有它的出处。它不是来自别人,就是借自未来。换言之,它一定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埋单者。荒谬的是,在中国的房地产游戏中,最大的买单者竟然是这一轮房地产热的始作俑者中央政府。这可能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提出潜在政绩要求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态度的转变可以以2003年6月央行出台的“121”号文件为界。在此之前,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一直采取了鼓励的态度。就在2002年10月,人民银行的一位官员还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了央行在居民住房消费信贷方面的各种“助推”举措,并称要“敦促各商业银行在居民住房消费信贷方面进一步创新品种”。但到了2003年6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央行对房地产的态度由公开的鼓励急转为公开的警惕。我们无法猜测这种变化的具体导火索,但央行在2002年年底完成的一项调查肯定起到了作用。这项调查发现,房地产贷款中的违规金额比例高达24.9%。早在2002年国庆秘密走访深圳其间,对“泡沫”一贯嗅觉灵敏的朱镕基总理就已经对房地产提出了严厉的警告,他以简捷的语言告诫:“深圳的明天就是香港的今天”。但无论在意志上还是在时间上,即将卸任的朱镕基都已经无法再完成一次可能在政治上引发巨大争议的宏观调控了。于是,他将这个难题留给了后来者。中央政府不仅要单独承受房地产所带来的显在的金融风险、国土资源浪费的成本,也要单独承受房地产所可能带来的诸如财富分配失衡等一系列的隐性的政治信用成本。

结束地产蜜月之旅

2005年3月16日,中国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并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央行的通告虽然基本上都是技术性语言,但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却是“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这让早已经草木皆兵的中国房地产业觉察到了某种不祥之兆。人们意识到,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忧虑已经升级。

2005年4月3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话是:“为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文章口吻严厉,威慑意味相当浓厚。

事实上,新华社评论员的文章不过是对即将到来的暴风天气的一次公开暗示。一场蓄势已久,不得不发的政治行动已经开场。这就是当时已经广泛流传但却始终未见官方媒体正式披露的所谓“国八条”。这份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从供给到需求提出了种种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措施,而其最重要的着力点却依然是:地方政府必须对此负责。

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处境可谓相当尴尬。一方面,它希望房地产能够发挥其拉动作用,维持一个政治上可以忍受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中央政府唯一的收益,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交集。而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不仅要单独承受房地产所带来的显在的金融风险、国土资源浪费的成本,也要单独承受房地产所可能带来的诸如财富分配失衡等一系列的隐性的政治信用成本。而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对此却可以不闻不问,高高拌起。这种利益分殊,决定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会有不同的利益权衡。利益决定态度,这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态度日渐分道扬镳的关键原因。至此,中央政府正式提出结束与地方政府的地产蜜月之旅。

狂热不是他们的错

在中国的房地产游戏中,如果说地方政府是无本万利者,那么房地产商则是一本万利者,是仅次于地方政府的第二号受益者。对此,中国的地产界名人潘石屹坦承:过去的两年,房地产商都赚了大钱。虽然房地产商的利润在整个房地产价格中只占到并不起限的15%到30%,但由于普遍使用极高的财务杠杆,房地产商的利润经常可以达到惊人的水平。如此的利润水半,任何冷静的商人恐怕都难以自持。毫无疑问,飞蛾扑火般涌进市场的商人们,是中国房地产又一架开足马力的发动机。

在中国房地产的长期牛市中,地产商与地方政府一直坐在同一条船上,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伙伴关系。对这一点,地产商及地方政府同样清楚。然而,随着中央政府逐渐增加的政治压力,这种持续了多年的蜜月正在开始出现裂缝。然而,政府与地产商的合作基础仍然是存在的。这个基础就是房地产商对当地税收及GDP的贡献。事实上,这一直就是房地产商与政府博弈时的一张强有力的底牌,也一直是房地产商们乐观得接近疯狂的真实理由。以至于“国八条”出台之后,有地产商底气十足的做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大跌同样要追究责任。这显示,地产商虽然有所忌惮,但心里还是相当乐观的。

地产商对“国八条”这样的乐观的解释不但有上述逻辑上的支持,也有经验上的依据。这个经验依据就是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出台后中国房地产的历史。这个当时被地产商人形容为刀刀致命的“10年来最严厉的措施”不仅丝毫没有撼动房地产业的繁荣,反而催生了中国房地产最为强劲的牛市。在央行“121号”文件颁布后的第一时间中,中国地产界的教父级人物任志强,曾经悲愤而又语气肯定的预测到:房地产的冬天来了!任志强显然是犯了一个不断被人重复着的愚蠢的预测错误,但可以肯定,没有什么

错误比这个错误更让任先生感到快乐了。房地产没有进入冬天,而是进入了一个火星四溅的酷暑。那个看上去杀气十足的“121”号文件,不过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暴“121”号文件挺过来了,难道“国八条”就挺不过去吗?中国的地产商的确有理由这样乐观着。但房地产商人们必须谨记的是,虽然同样是暴利,但政府是没有成本的,而地产商却是有成本的,这就是官与商的区别。房地产商的承受力显然要比政府脆弱得多。当然,如果真像房地产商们言之凿凿的那样,房地产的繁荣是有真实需求为支持的,那么,他们就不应该担心政府的干预。因为即便需求短期被压制下去,长期只会以更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只不过对这一点,房地产商自己恐怕都心里打鼓。过了这个村就不再有下个店,泡沫带来的暴富机会从米如此。大概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房地广:商人们现在的策略就是,继续鼓励、怂恿政府将泡沫吹大,直至将最后也是最丰厚的那一段利润拿走。

当然,中国房地产商人们的狂热,是有深刻的制度和经济原因的。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房地广:都已经接近了相当危险的边缘。这不仅是因为房地产的本身可能牛气已尽,更是因为输家们开始说话了。

房地产成为金钱游戏的符号

的确,中国房地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已经相当之高。根据央行《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支持》报告,中国房地产信贷在整体信贷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6%急剧提升到2003年的21%。前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就曾经公开对这个数据表示了极大的困惑和担忧。在2004年,这个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在中国上海,2004年全部新增贷款中,有将近80%投入了房地产。如此高的贷款集中度,一旦行业趋势逆转,必然会给中国脆弱的金融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冲击。有人以房地产信贷短期的良好表现为依据驳斥房地产的金融风险论,商业银行也以此为理由大贷滥贷。但实际上,房地产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例相当之高,而这些贷款的风险绝非短期可以看出。国外关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然而,客观的数据远不如事实那样让人胆战心惊。在房地产界,搞假按揭,造假合同,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河南郑州房管局一位负责人曾经非常坦率的承认,在2002年上半年的所有按揭贷款中,有1/3是假按揭,其目的就是套取银行贷款。这证明,中国房地产贷款中的确存在相当系统性的欺诈。但所有这一切,没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性的“愚蠢”以及有意的合谋,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中国商业银行一窝蜂纷纷将房地产贷款作为“优质贷款”的倾销式竞争中,金融纪律松弛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表明,中国金融业在经历了1990年代初期创深痛巨的教训以及长时间调养、输血之后,整体素质依然让人难以安枕。

中国房地产贷款中种种滑稽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例,其实是在暗示,中国房地产贷款中所潜伏着的金融风险可能要比数据显示以及人们所想象的大得多。以中国地产商对贷款的依赖程度之高,购房者按揭首付比例之低,中国房地产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在信贷支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业,或者我们索性说,它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金融行业。当然,它是一个比金融业更缺乏监管和规制的金融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所谓“房地产”正在逐渐变成一场金钱游戏中的一个符号、一种筹码。这实际上是中国房地产能够在短期内急剧膨胀的基础。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中国的金融风险高度汇聚于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为了挽救赢弱不堪的中国金融系统,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中央政府已经向金融体系抢注了数万亿之巨的财富。教训可谓刻骨铭心。如果中国房地产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泡沫巨大以至最终崩溃,那么不仅中央政府以前的努力会付之东流,中国危如累卵的金融体系也将雪上加霜。这种前景如果不幸成为现实,对中国经济将是毁灭性的。作为金融危机的终极责任人,中央政府显然要比旁人更多一份警觉。否则,他们就可能成为房地产盛宴中最大的输家。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深重的忧患,中央政府才一再升高房地产的预警分贝,并在“国八条”中将房地产带来的“金融风险”放在第一醒目的位置。

房地产虽然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居功厥伟,为中央政府带来了某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收益,但当它潜在成本开始超出甚至远远超出这个收益的时候,房地产就可能变为一剂饮鸩止渴的毒药。在这方面,曾经制造过巨大财富幻觉的中国证券市场就是现成的例子。而在今天,中央政府正在被这个市场折磨得精疲力竭。一种普遍的书生之见认为,政府不应该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干预房地产市场,而应该让市场自我完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中国,政府对市场是负有某种隐含性的担保责任的。证券市场如此,房地产市场亦复如此。一旦市场自我完善的代价过于高昂,并在政治上变得不能接受,政治的逻辑就会毫不犹豫的出场取代市场本身的逻辑。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的成本和收益的倒挂正在迅速地越出中央政府忍受的极限。所以,在所有的经济手段都失效之后,中央政府只能祭出最后的政治任免手段来约束房地产的疯狂。这意味着,只要房地产进一步大幅波动,政治摊牌的局面随时可能出现。从目前中央政府的目标来看,是希望维持房地产的平稳,既不要大起,也不要大落。这当然是一个美妙的设想,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都能够接受的博弈均衡点。不过,这种“平稳”可能仅仅是设想。资产市场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表明,泡沫一旦被吹起,它将按照自我加强的逻辑持续膨胀,直至本身无法支持而破裂。到这个时候,政府可以作为的余地已经非常狭窄。

合乎“逻辑”的错误判断

中国房地产的乐观论者虽然动不动就将“人多地少”的日本拿出来举例,但实际上,日本在房地产方面提供的负面教训倒是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像日本的股市一样,日本的地价从19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正式崩溃以来,经历了长期下跌过程。从1991年的最高峰计算,日本的地价直线跌落了80%。这将日本经济拖入了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长期停滞阶段。日本的泡沫历史印证了资产市场一句古老的格言:涨了还能再涨,但跌了也还能再跌。

在更加“人多地少”的香港,土地资源的极其有限性及港府对土地供应的控制,让香港人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土地崇拜。这种崇拜衍生的一个事实是,不仅地产股票市值占有香港股市10%以上的绝对份额,地产公司也一直被视为最为稳定的篮筹。然而,在1997年香港地产市场崩溃之后,到2002年短短5年之中,房地产价格暴跌了70%。发现首例SARS而一举成名的香港淘大花园,1997年的价格是4000港元/平方英尺,而最低的时候只有1400港元/平方英尺。1997年之后香港地产暴跌的历史第一次也决定性地打穿了香港人“房地产永远不会下跌”的土地幻觉。惊人一致的是,在中国目前也有类似的信念开始流行:房地产是永不凋零的事业,因为地皮永远是在减少的。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可供炒作的土地少了,

而可供使用的土地并无稀缺之虞,至少不像有些渲染得那么紧缺。

大量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趋势以及城市化的欠账对房地产行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得以长期兴旺的一个坚实基础。然而,我们始终无法在房价上涨和城市化之间建立逻辑上的联系。而且,其他国家的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似乎也并不支持这种结论。

在中国,一种直观的对比非常深入人心:即使房地产价格下跌,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因为上海的绝对价格与尔京和香港相比还差得很远。这种说法显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安慰,因为上海既不是香港,更不是东京。原因在于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收入水平。虽然有人总是特别乐于把上海当作东京及香港一样的所谓国际大都市。但上海显然只是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上海,除非它成为中吲的一块飞地。

楼市可能上演股市歌剧

无论在需求还是供给方面,我们都很难为中国房地产价格如此暴涨找到坚实的理由。唯一的理由可能是,中国的货币扩张。在2004年6月末,M2/GDP的比例,在中国已经达到200%,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可能暗示,中国房地产已经被当作宣泄通货膨胀的一个渠道。不过,货币体系中过剩的流动性,从来就是喜新厌旧的,它们可能迅速从已经严重脱离价值的房地产中撤出而找到新的目标。如果是那样,房地产的泡沫已然被吹起。

测定泡沫已属不易,预测泡沫破裂的具体时间则更是名声的一种冒险:因为预测中国房地产而损害了名声的名人,前有在2003年6月就预测“房地产冬天来了”的任志强,最近则有近年来中国内地声名大躁的投行经济学家谢国忠。

2004年10月,谢国忠在“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的文章中声称,上海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他断言,泡沫破裂的时间“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然而,大半年过去之后,谢国忠并没有看到泡沫的破裂,倒是看到了来自同学的抱怨。但不管泡沫破裂的精确时间如何难以预知,我们还是可以凭借一些投资市场的经验去揣摩我们与最后时刻的接近程度。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房地产已经成为投资品和投机品大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按照投资品的方式去衡量房地产偏离投资价值的大致水平。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衡量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尺度是所谓的租售比,即房地产售价与房地产月租赁价格之间的比较。这非常像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所谓市盈率指标,即衡量多长时间投资可以收回本钱。一般的经验认为,租售比的正常范围应该在100-230之间。以这个标准衡量,中国许多大城市的租售比正在日益偏离投资价值。有调查显示,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租售比分别达到300、360和470的高危水平。这意味着在这三个城市,投资房地产收回本钱的时间分别需要25年、30年和40年。即便不考虑长期利率风险,这个比例也显然已经严重偏离投资价值。

中国股市中的高市盈率也曾经一度被人借口国情特殊而宣布为合理,但最后还是无奈而又残酷地走上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中国楼市奇高的租售比,是否预示着会有同样的命运?

对房地产的乐观,由于中央政府某种投鼠忌器的迟疑而变得更加泛滥。虽然央行的技术官僚们凭借职业敏感对房地产发出了最早的预警,但中央政府内部显然存在不同看法。其中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有关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最为炽烈的2004年10月,国家建没部还发表了一份报告驳斥“泡沫论”。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倾向非常明确:中国房地产泡沫说根本不成立,金融风险也在控制范围之内。而这份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更是直言不讳地解释了这份报告的动机。他对记者说,“我们的确是针对‘地产泡沫论’者才出台这份报告的。”主管部门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倾向去起草。份报告虽然动机可议,但也真切反映了中央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和意见的拔河。这种角力在社会上也同样激烈。在最近的两年中,有关房地产的争论甚至比房地产本身还要热。其最终结果就是,中央政府政策在房地产政策上的犹疑和反复。但就在中央政府一阵犹疑反复之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早已是烈日炎炎,热火朝天。犹疑、反复显露于外,内里则是治理上的困境。检视中央政府治理房地产的手段,我们就会发现,除了行政甚至政治上的手段之外,中央政府的武器库中已然空空如也。道德劝诫、利率调整、税收变动、土地供给都已经无法抑制中国房地产的一路狂奔。到这个时候,最后的政治手段已经呼之欲出。这不啻于表明,中国历经26年的市场改革可能还远远没有到位。在一声紧似一卢的宏观调控声中,中国房地产一路狂奔的姿态,不仅构成了对宏观调控的一种公然嘲笑,也急剧提升了中国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而后者则是中央政府念兹在兹的最大隐忧。

不是泡沫的“泡沫”

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指标是所谓房价收入比。即一套住宅的总价格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为50万元,家庭收入为5万元,那么房价收入比就是10:1。那么,什么样的房价收入比才算是合理的呢?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而在经验世界中,美国的这个比例是3:1;日本是4:1。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是大约在10-15:1。这就是说,如果不吃不喝,一个中国普通中国城市家庭购买一套房子大约需要10-15年。

当然人是不可能不吃不喝的,去掉这些必须开支的其他费用,中国家庭购买一套房子的时间就可能翻倍。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房价显然偏高,出现了所谓的泡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房地产在1997年崩溃前,房价收入比大约是14:1。但房子的消费究竟可以占到家庭消费的多少比例,完全取决于房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据说,中国人特别偏爱房子,而且我也相信,中国“精明”的开发商们已经成功地为房子贴上了某种身份的标签因而具有特殊的阶层划分意义,可以让住房消费挤占其他消费。事实上,就经验而言,大量的购房者家庭的确出现了住房消费对其他消费的严重挤出现象。生活因购房而苦不堪言,质量大打折扣。但无论如何挤占,人们对房子的消费不能脱离人们实际的收入水平。何况在中国,不断飙升的教育、医疗费用也在同时挤出其他的消费,跟住房消费抢位置。这说明住房消费的挤占能力实际上是有限的。

总的来看,房价收入比是一个硬约束,任何奇特的民族特性都无法逾越。同样值得地产商们警惕的一个数据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了82%。而这个数据在美国是65.6%,英国是69%、法国55%、荷兰是52%,日本是60%,德国更低,只有40.5%。只经过了六七年的牛市,中国的自有住房率就大大超过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几十年累积起来的水平。这当然证明了中国房地产的巨大成就,但也同时证明了中国城市住房的市场容量可能已经非常局促。中国井喷式的住房消费,令人想起其他消费领域的同样情形。

一阵赶时髦式的集中消费之后,接踵而至的往往是整个行业的

长期低迷及行业利润的急剧摊薄。家电消费如此,手机消费如此,近年来与房子并列为两大支柱的汽车消费也已先行显示出了同样的趋势,难道房地产就诊的能够一支独秀吗?

“上帝”的忧思

与90年代初期的那一轮仅止于炒地的房地产疯狂相比,90年代末期开始的这一轮地产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大量的终端消费者已经加入其中。终端需求的加入,既是地产商据以乐观的理由之一,也是中央政府始终难以判断房地产是否真正过热的原因之一。

从目前情况看,似乎所有的购房者都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暴涨而成了赢家。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今天的购房者几乎全部都是以银行按揭的方式付款的。这意味着,如果长期利率上升或房地产价格暴跌,甚或这两种坏情况同时出现,这些购房者就马上可能沦为“负资产”一族,虚拟的赢家顷刻之间就变为实实在在的输家。资产市场的本性就是大起大落,所以,“负资产”一族出现的概率一点都不比那些自我安慰者想象的低。赢家和输家的转换经常只在一夕之间。1997年香港地产泡沫崩溃之后,香港出现了人数极为壮观的负资产一族,以至于有评论家嘲讽:马克思发明了无产阶级,香港却发明了“负资产阶级”。

以中国城市的购房者之多,一旦房地产市场趋势逆转,中国城市中的“负资产阶级”队伍恐怕要比香港吓人得多。早在2005年4月,上海团市委编写的《上海青年调查报告》显示:住房问题已经上升为上海青年心目中最为关心的问题。的确,对于那些尚未购房的人来说,飞涨的房价已经构成了一次灾难性的通货膨胀,使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严重贬值。当那些拥有住房的人在为自己不断升值的财富而快慰的时候,另外一部分人的住房之梦却在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上面那分报告中上海青年对住房所表现出来的关注,表达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无奈和焦灼。对于一个对住房有着特殊情结的民族而言,住房上的差距可能是贫富差距的最好隐喻。无疑,在房地产的热闹之中,潜藏着一幅社会财富急剧再分配的真实图景。房地产本身并不能制造贫富悬殊,但它可能却是某种既有的分配结构最终实现贫富悬殊的一条最佳途径,而且,它也是最能够以漫画形式彰显这种差距的方式。

“国八条”将房地产所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隐患与金融风险并列,看来绝非无的放矢。“居者有其屋”虽然可能只是一种供人膜拜的理想,但它毕竟是一个合符正义的理想。

游戏中的局外人

这就是说,它还仅仅是一种可能。然而,在人们视野所不能及之处,一个确定无疑而且人口规模远为宏大的输家一直沉默着,那就是中果的农民。

在中国人城市房地产喧嚣火热的场景中,中国农民的身影仅仅只是在被人雇佣彻夜排队领号的时候才出现过,他们似乎只是一个局外人。但就是这个局外人,可能正是房地产中最隐蔽和最人的输家。由中国现行的土地法律,中国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丧失的上地利益相当巨大。地方政府以低廉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然后以几倍甚至十数倍的价格转手,而这些利益大多被注入了中国农民无权享用的城市基础建设中,或者被腐败官员中饱私囊。

上一篇:文化中国拟20亿港元收购中国娱乐 腾讯战略入股下一篇:2022年美容院万圣节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