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2024-06-12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通用9篇)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1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作文题目】

族群、人群、群众、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相聚遥远的一群亲戚,校本课程能够召集趣味相近的一群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热爱阳光的一群群驴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请以“群”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2

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

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解题】

可从“个体自身”的角度论说“孩子与老人”。比如,可从“小我自身”的角度出发,谈“孩子与老人,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两‘点’之间的历程就叫做人生”等 。再如 ,可从“小我自身”的角度出发,赞美“老人的孩子心态”或批判“孩子的老人心态”。又如,可从“大我自身”的角度出发,谈“孩子与老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的‘起点’和‘终点’,这两‘点’之间的历程就叫做国家发展史或民族发展史”等。

可从“个体之间”的角度论说“孩子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可围绕“孩子个体该如何正确对待老人个体”这一问题展开论说,谈“孩子应理解老人的苦心”“孩子应欣赏老人的美德”“孩子应听从老人的教诲”“孩子应常回家看看老人”等。再如,可围绕“老人个体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个体”这一问题展开论说,谈“老人 应以智慧 指引孩子 ”“老人不应溺爱孩子”等。又如,可围绕“孩子个体与老人个体之间该如何互相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展开论说,谈“孩子与老人应加强沟通”“孩子与老人应相互欣赏”“孩子与老人应相互融通”“孩子与老人应进行文化互哺 ”“祖孙之间应有真爱”等。

可从“群体之间”的角度论说“孩子与老人”。比如,可围绕“孩子与老人”这两大群体之间的不同点展开思辨,论说“一方面,孩子意味着新生、希望、创造、朝气蓬勃、百无禁忌、天真无邪,老人意味着衰老、失望、保守、暮气沉沉、经验主义、老奸巨猾;另一方面,孩子也意味着柔弱、浮躁、少年轻狂、年幼无知,老人也意味着浑厚、安静、老骥伏枥、老马识途”等。再如,可围绕“孩子与老人”这两大群体之间的相同点展开论说,谈“孩子与老人常常成为被忽略的群体、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群体”等。又如,可围绕“孩子与老人”这两大群体之间的现实问题展开论说,谈“在当今社会,这两大群体之间存在着养老敬老、独生子女、隔代教育、孩子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等问题”等。

可从“类比引申”的角度论说“孩子与老人”。比如,可将“孩子与老人”之间的关系类比引申为“年轻技术工与老技术工”之间的关系。再如,可将“孩子与老人”之间的关系类比引申为“少年中国与一个老年帝国”之间的关系。

【范文】

孩子与老人

冬日的夜色总在不知不觉间便揉作一壶墨汁灌满了天际,张牙舞爪地宣示着自己。入夜了,一切都丝毫不顾及我这个仍在归途的孩子。

行进在黯黑的夜色里并不如想象中的诗情画意,却恰似在惶恐中穿梭,在胆颤中举步维艰。四起的风仿佛长出了獠牙,撕扯着我的衣角,它想让我迷失家的方向,就如布满我双眸的漆黑般无情。

刚才还是暖霞遍地,晚霞像是被碾平的晒谷洒了满地,照亮了游子归家的路,转眼却又遗落下孤零零的我。无助中我不禁想起家门前那一盏老桔灯。它昏黄的橙色光芒柔柔地洒遍了门前的地,为我驱赶黑夜,辟出一条彩虹般的路,正如母亲的眼神柔和而温润。它不正是我的晚霞吗?每当它在夜色中亮起,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准确无误地递来家乡的呼唤,一如儿时母亲如水的嗓音,饱含一位老者对孩儿的怜惜。

无边的寂寥,仿佛被一道橙黄的光穿过。如天上鸿,牵起了我的手,履行一个老者的责任,告诉我家的方向。耳畔似是响起了低沉的软语:走啊,别怕。走啊,别怕。

融在了灯光中盘旋的呢喃温暖,就这么顺着交替的身影融入了我的身体,给我力量。抬起头,仿佛迎上了家中脉脉盼我归的目光。这一次我毫无畏惧地迈步,只因我坚信,门前老旧的桔灯,系着桔灯的旧房,与房中待我归去的母亲皆会如个老者,带我到叫做家的地方。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3

族群,人群,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一群相聚遥远的亲戚;校本课程可以召集一群兴趣相近的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一群群热爱阳光的旅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以“群”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群》这道题十分贴近考生的生活,要求考生去看“群”的生活、想“群”的生活,同时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有利于考生快速选取合适的素材构思成文。但动笔容易出彩难,要想作文锦上添花,还须着重注意下面四点:

一、巧选角度。选材要新。要在选材上出彩,首先要准确理解“群”。“群”这种“独词式”的命题方式,有一定难度。既可指生活、学习中的“小群”,也可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大群”。从“小群”的角度切入,可以选取家庭群体、校园群体和社会群体等方面的事例来写;从“大群”的角度切入,可以关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不过,笔者以为,还是从“小群”的角度切入为最佳,可以记叙成长中跟群体有关的温情故事,表现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也可以记叙群体从貌合神离到同舟共济的过程;可以叙写自己建群交友、众筹、做公益的喜怒哀乐,也可以记叙并思考自己在群里的得与失、苦与甜等。

二、立意健康。崇尚进取。“群”便于考生表达个性,但要对“群”进行辩证性思考,我们既享受“群”的欢乐,又承受“群”的挤压;既享受“群”的浇灌,又承受“群”的干扰。因此,构思立意时,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对群进行反思,或写自己对群的主动筛选或改造。要追求积极、健康、向上、有情趣的“群”生活,不要把“群”视为“绳”、“网”、“坑”,视为求点赞、求投票的工具。总之,既要肯定“群的力量”,也要强调“融入群”的底线是道德与文明。因为任何文章在立意上肯定有道德底线,超越了道德底线,就意味着闯了道德的“红灯”,就意味着要“败走麦城”。

三、文体出彩,秀出个性。写“群”,记叙文、议论文皆可。但要想秀出“群”的个性,必须把握两点:一是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二是创造性地使用镜头式、列小标题、添加题记、日记体或书信体等,力求在文体上新颖出彩。

四、语言鲜活。提升品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语言风格,譬如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见长,以文采见佳;灵活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活化用,巧展才情,使语言富有诗意。竭力打造语言亮点,提升“群”的品位。

[佳作展评]

常州一考生

生命如此匆匆,岁月如此悠悠;“群”情如此浓浓,我们如此快乐!

——题记三朵“金花”

在那丰富多彩的“群”中,有这么一个由三朵“金花”组合的“品字”群,会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喏,西南面那穿着红色休闲装的,此刻正文静地捧着本书,坐在一边,细细地品味着,就像与世隔绝一样,万物不在其“眼中”。那东南角上的一位,身着天蓝牛仔服,像一个活动性极强的“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还有东北面那位,身着紫色西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双手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知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索什么人生哲理了。她们呢,本校的“品字”群。教室里,“红”坐在最前面,“蓝”、“紫”分列其左右。说来也怪,走路也成“品字”形,成为校园一景。

“三家”会集

“品字”群中,还真可谓人才濟济。不信,说给你听听。

“红”,群主兼小草文学社社长,小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佳作,不禁令“群芳”失色,“须眉”开颜。“红”曾夸下海口:做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有志气,被称为“希望作家”。

“蓝”呢,人际关系挺棒。开口一个“哥儿们”,闭口一个“姐儿们”;到哪儿,“民心”便向哪儿。其人还信誓旦旦:十年后,竞选美国加州州长。如若不成,那就帮别人拉选票。也许因为“蓝”有这样的“野心”,同学们便封其为“喳喳呼呼活动家”。

那“紫”呢,周身满是“哲学细胞”。你听:“流星是为寻求生命的永恒,而来到那本不是其轨迹的轨迹,超脱了瞬间的永恒……”诸如此类的深奥“哲理”,让人如坠五里雾中。也不知是褒是贬,她因而被称为“雏形哲学家”。

忧乐年华

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期中考试终于降下帷幕。成绩揭晓,“品字”群顿时乌云密布。看那阵势,八成有暴雨什么的。也难怪,“品字”群怎么敌得过天天琢磨应付考试的机器们。

不一会儿,“蓝”走上讲台:“诸位女士、先生们,注意啦!据可靠消息,‘希望作家’即日进京,领取2016年‘圣陶杯’文学奖。”话音刚落,“噼里啪啦”,教室掌声雷动。那来势凶猛的暴雨嘎然而止,“品字”群又被明媚阳光快乐拥抱着……

点评

这篇考场的得分关键点主要在于巧妙安排文章的结构,具体体现在:一是以“快乐”为线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品字”群三朵“金花”的不同个性。二是篇首安排了简短的“题记”,即主题词,作为全文内容的提示,开头新颖,起引领作用;结尾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加上省略号的运用,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三是列出三个小标题,条理清晰,文意醒目,出新出彩;分段恰当,长短适度,疏密相间,便于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四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过渡词或过渡句,使文章紧凑自然,前后照应,文气贯通。另外,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读后仿佛看到“品字”群“快乐”的中学生,活灵活现地向我们走来。

雨行

顾城

云,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時远时近……

08江苏中考作文题目 篇4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 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 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你以“聆听”为题写一篇文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2.南京

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找发展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无锡

撇和捺互相支撑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向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②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也可以用其他人称来写;如出现校名一律用“××”表示;③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4.常州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毕业在即,离情渐浓,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5.镇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正在教儿子学骑自行车。儿子不过七八岁,和自行车一般高。学了半个多小时,仍旧没有进步。一上车,车就倒了。即使车当时没倒,也只是歪歪斜斜走上几米后,就连车带人一齐摔倒。这时,父亲郑重其事地对儿子喊道:“学会骑车注意三点:先要身子正,上了自行车不要斜着身子,身子歪了是骑不好车的;再是眼晴向前看,选择好前进的路;还有一点是脚下要用力,才能使你的自行车走得快,走得稳………”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于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南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7.扬州

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休不限,诗歌不少于20 行。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作文答题纸另附)

8.泰州

激情,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运动场上的声声呐喊,点燃了拼搏的激情;课堂上迸发的点点火花,点燃了梦想的激情;困难挫折,点燃了挑战自我的激情;“祥云”火炬,点燃了华夏儿女爱国的激情;雪灾地震,点燃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激情……

请以“激情,在心中点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

工整规范。(4分)

9.徐州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人生,就是一个不辍前行不断成长的历程。一路记下的也许是含泪的笑,相携的手;也许是厚积薄发、收获成功的喜悦,也许是徘徊时仁爱者的呵护,睿智者的指引。成长回眸,值得思索的也许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也许是换个角度思考的智慧和豁达;也许是战胜困难、毅者无疆的勇敢……… 回眸间,盘点曾经岁月中的记忆或对成长的理解、感悟,你一定有所收获。

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抒发感受或阐发观点。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 字数在600宇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了外,但不得另附纸)。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0.淮安

阅读下面文学,完成作文。

幸福,是一点一点聚成的。进门的一句问候,饭间的一个微笑,冬天的一杯热茶,雨中的一把小伞……

时间,是一点一点流失的。前天流失一点点的,昨天流失一点点,今天流失一点点,明天流失一点点……

根据上述内容,从“累积____(幸福、美德、知识„„)“人生点点”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另加1—3分。

11.盐城

请以“温暖的时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注意:①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②字迹清楚,书写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2.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13.宿迁

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人彷徨等待,依赖别人;有的人悠哉慢行,顺其自然;有的人自我激励,奋力奔跑……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会明白自己跑起来有多么重要。

请以“让自己跑起来”为题作文。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5

以“办法总比困难多”为题,让考生写一篇命题作文,不低于600字,文体不限

办法总比困难多范文一:

每个人都是会经历或大或小的一些困难,但是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现在骑独轮车已经会几个小花样了:单脚摇车、过桩、倒骑等,可是这些成果是用许多的汗水换来的,而且还经历了许多的困难。

首先,我必须扶着双杆才可以上车,而且还必须得小心翼翼的,双手用力抓紧铁杆,一不留神儿,就会摔个“狗吃屎”。我只能重新上车,“咚”,不料又摔了一跤。经历了记不清多少次的摔跤,慢慢的,我终于坐得稳了,开始练习摇车了,摇啊摇,我左脚在下,右脚在上,手扶双杆,一会摇摆到前,一会摇摆着到了后面。突然,我的左脚“脱轨”了,“啊!”我尖叫一声,摔了下去,我拍拍裤子上的尘土,继续摇车。可是,这“摔跤”还是老来烦我,摇几下车,就会摔一跤,有没有办法不摔跤呢?

何老师告诉我:“如果你感觉快要摔跤了,不要管车,自己下来就是了,这样,人就不会摔疼。”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但担心车子摔坏,我快要摔跤时,就跳下来,同时也用右手抓住车。

以后,我摔跤的次数越来越少,技术也越来越好。

其实,困难也容易对付,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解决困难的决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范文二:

当我看到熟悉的白色巴士和妈妈焦急的面庞时,我如释重负,加快脚步向妈妈跑过去,但心里还在琢磨着:如果我没有及时赶到,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一切还要从巴黎的迪斯尼乐园说起。

去年暑假,妈妈和我随团游览欧洲经典线路-法意瑞,最后一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巴黎迪斯尼。这一天我玩得实在是尽兴啊,美国西部的小镇风光,大峡谷的激流勇进,加勒比海盗的真人表演让我如醉如痴。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可是妈妈购物的兴致丝毫没有减弱。“你先回车上去吧,我一会去找你。”妈妈话音未落,又钻进了纪念品商店。我有点无奈,好在这里距离门口并不远了。

出了大门,耳边的喧闹音乐声渐渐低了。环顾四周,一条笔直的甬道远的看不见尽头。我心里犯了嘀咕,怎么这么陌生呢?好像不是我早上进来的那个门口啊?我心里暗自叫苦,可时间不等人啊,我看着快落下的太阳,突然意识到我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本能告诉我:应该找人帮忙。但这谈何容易?法国人英语并不标准,而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是……怎么办?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我脑海中。“冷静!”我竟然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两个字,自己也被吓了一跳。我低头看了看表,现在距离集合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最坏的情况是我没到,他们就会知道出现了“失踪人口”,会想办法找我。但在这之前,我不能放弃,我要自己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PARK”的标识。走了约莫五分钟的样子,一块蓝色的指示牌上白色的箭头指向了左侧。我丝毫不敢怠慢,不知不觉地跑了起来。身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场地也越来越空旷。不远处,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带领着一批游客向前方行进。当我快步追赶上去的时候,我听到他在大声地重复:“Inthefrontisaparkinglot。Followme。”我喜出望外,大步流星地跟随在他的身边。

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许多长方体整齐地排列着,是大客车!我用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地喘着粗气,还没来得及高兴,我又绝望地发现了另外一个重大问题:这么多大巴,到底哪一辆是我们的车?

天色渐晚,集合的时间已经到了,我告诉自己不要急躁,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我开始有顺序地穿梭在一排排的大巴车之间,同时也观察着周围有没有同团的游客。正当我四下寻找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久违的语言——有人在说中文!那种惊喜真的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体验到的,我终于安全了。这时,耳边传来了妈妈的声音。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6

或是因为性格的懦弱,或是因为虚伪的礼貌,或是因为情感的束缚,或是因为巨大的诱惑......我们常常说不出那个“不”字,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了放飞自由的梦想,为了追求坚定的目标,为了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对一些人、一些事,有时甚至需要对这个世界,大声说:“不!”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大声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 篇7

说明:① 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600字;④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者的导向意图十分明显。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与常州市2011年的中考作文题“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长期以来,初中作文已经陷入了“精神境界”的怪圈,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尚立意”的现象。追求立意高远本没有错,但什么事都强拉硬扯,不能结合具体事例恰当地抒发感情,往往会给人留下一种虚情假意的感觉。为改变这一现象,命题者试图通过中考提倡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说真话的“四真”文风。

命题者对作文的区分度有较高的期待。这个题目与学生贴得很近,人人能写,上手容易。生活中对人对事的认识了解过程,学科实验的过程,一些小收获、小启迪、小发明、小趣味,都可以写入文章。只要考生能把“发现”“用心”“观察”这三个关键词都点到,拿到基本分是没有问题的。值得注意的是,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但不等于没有障碍,这个题目要出彩就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把握好“发现”“用心”“观察”三者的关系属于上乘,环节有疏漏或逻辑一般的文章属于二类文,如果只是中规中矩而别无亮点,就会进入三四类文的范围。

这个题目便于多元选择,有利于考查出考生的写作特长。写成议论文,相关的名人故事挺多,当然牛顿、瓦特之类用得有点滥,考生如果阅读面广的话,举出其他论据,能为文章加分;也可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事情来写,如科技小制作的设计过程;还可以从课本上找素材,如沈括、鲁迅,课文中都有他们用心观察的故事。另外,相关的名人警句也很多,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初中生的知识储备也足够应付论证。如果要写成记叙文,考生可以选择两种文章推进模式:一是递进式的直线推进,按情节发展,认识由浅入深;二是一波三折的模式,可以先写原本对用心观察不以为然,然后写从不用心到用心,发现的东西截然不同,这种写法比较具有情节性,较吸引人。此外,这道作文题也强调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是对学习方法的提炼和指导,很好地把作文与做人做事结合了起来,避免了考生说空话套话,有利于考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

评卷中我们发现,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是审题不够全面,立意比较模糊,虽叙述完整但表达缺少章法。比如一篇写发现母亲夜间摆弄父亲出差时带回来的饰品,从而理解了母亲的记叙文,作者试图通过一次发现表现自己对母亲态度的转变,从之前的嫌母亲常骂自己到最后自己不再叛逆,立意立在了“转变”这个词上,而所谓的“发现”只是表现这个中心的一个材料,只能说是勉强切题。而且,文中有的材料与题目关联度不够,也违背情理,如写客人毫不留情地点明玉镯为地摊货。还有“我”透过门缝看坐在梳妆台前的母亲时,居然发现了母亲的少许白发,合理性同样令人生疑。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不成功的。

二是思路不严谨,分析和思辨能力欠缺,实质性议论少,文章显得空洞乏力。比如有一篇议论文,在分论点的安排上就不合逻辑,一是讲“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的重大发现几乎都离不开用心观察”,一是讲“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也都离不开用心观察”,二者外延上有重叠,并且第一个分论点中的“几乎”和第二个分论点中的“也都”显然矛盾。同时,作者在论述时只是满足于列举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事例,举例简单,缺少分析,显得武断,说服力不够。这同样不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

针对2012年中考作文及平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寻找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一是关注深度阅读的体悟过程。

个性化的写作应该以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语文老师的教学引导是分不开的。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作者迷失”的现象,就连绝大部分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中也难觅“我”的影子,这与阅读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个性化解读的迷失”不无关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但阅读实践中却往往成了“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老师标准答案中的那一个哈姆雷特。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加强个性化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写作,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二是重视勤奋创作的实践尝试。

作文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鲁迅说过:“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读多写很重要,在勤奋的练习下,文章的思路会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由闭塞逐渐变得开阔,由松散逐渐变得严密,由杂乱逐渐变得纯一。多读多写,对事物的感受会逐渐变得细腻,很多时候会产生心灵的冲击。坚持阅读,坚持感动,坚持写作,这是作文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是积攒感受生活的写作本钱。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把语文当成了一门脱离生活的学科,打开课本,似乎就是为了“解读文本”。离开课本,很多人就是两眼一抹黑。半夜观赏月食,酷暑偷偷在河边扑腾,单身出游,结伴远行……这样的经历现在的初中生真是难得一遇。可是这些,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都是写作的基本家底。如果我们能注意关注生活,积攒生活中的点滴,写作时就不会为无话可写而犯愁,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稳步提升。

一类文:

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日沉月升,万物葱茏,世界之大,无不蕴藏着生命的哲思。如何发现那点点智慧的心火?学会用心观察吧,你便会窥见世界的初始与人性的本来面目。

沐浴着微凉的春雨,行走在古巷之中。白墙黑瓦,绿苔青石,门上红福,檐下木椅,看见了墙边的几棵绿草,看见了屋前叼烟袋的老人。仅此而已?不,还有更多春之景致,那是万物勃发的生机;白鬓老人,不是夕阳西下的凄凉,那双看遍世事沧桑的眼中,有的是千帆过尽的淡然大气,有的是养德的俭、修身的静,那是人生在世“无风一片月,倚天满怀云”的境界。学会用心观察,便会发现人世间最初与最终的智慧。(以“仅此而已”设问,再用“不,还有更多”作答,既有回环之美,形成结构上的呼应,又让读者每读一遍,印象便加深一层,思考也深入一步,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中心的彰显。)

登山望海,静立于山巅,奇松怪石,雾浪云海,浩渺烟波,风平浪静。仅此而已?不,还有更多。看见树根处交错纵横的茎藤根须了吗?看见那枯焦的皮和坚毅的身躯了吗?那是处于逆境仍不屈不挠的意志,那是饱经风霜仍挺起脊梁的顽强。看见浪涛拍打礁石激起的白花了吗?那是以卵击石永不言弃的凛然。看见蔚蓝深邃的大海了吗?那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与气度。用心观察那一树一石,一浪一波,便会体会到自然中的无尽精神,便会发现生命意想不到的苦心教诲。

踏上布鞋,提个竹篮,去集市买菜。鸡鸭鱼肉,果实菜蔬,案板菜刀,地上的扁担。仅此而已?不,还有更多。卖菜老奶奶脸上因笑容而细滋慢长的“沟壑”里,是对平凡充实生活的无限满足与欢愉;卖鱼老爷爷背上粒粒晶莹的盐花,无声地诉说着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与骄傲。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丝丝缕缕,便可以发现人性中最真的美好与生活的滋味。(这里,我们看到的又不只是鸡鸭鱼肉、果实菜蔬这些生活的细节,更体会到了人们享受平凡生活的满足感。)

人生匆忙,不过弹指一挥间,有太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如何发现?学会用心观察吧。俗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用心观察世界的美,用心观察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其中的点点哲思,这才是人生的真谛。(点题,升华主旨。)

总评:本文作者积累丰厚,文章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富有变化。阅读本文时,首先就被其优美的文字所感染,生动的语言犹如一个顾盼生辉的女子,对读者自有一番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们急切地想要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的三段式结构,层次清晰又工整大气。三段虽为并列结构,顺序的安排却匠心独运。作者先穿越古巷,再登临高山,最后将我们带入集市这最平常的生活中。大概正是有了涉古登高的情怀与气概,我们才能欣然接受简单而繁琐的平凡生活吧。这该是“用心观察”所蕴藏着的“生命的哲思”之所在。

二类文:

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梭罗曾这样说过。(误,此话为罗丹所说。)是的,成功离不开发现,而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一支笔,一张纸,还有一卷胶带,你能用它们做些什么?而恰恰是这些小学生都能使用的工具,却在用心观察的人眼中拥有了无限的价值。当用胶带粘住一条铅笔书写的痕迹后,墨色便淡一分,而重复这一动作二十到三十次以后,一种新型材料——“石墨烯”便诞生了。而它的发现者,更是因此捧得了诺贝尔奖。(发现者是谁?作者没有交代。而且石墨烯是通过用胶带粘贴石墨片发现的,作者记忆有误。)为什么?为什么从一个简单的重复动作却能发现如此有价值的新型材料?因为用心观察使简单事物背后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

美国有一位小伙子,毕业后来到一家石油企业工作。他的工作十分简单却也枯燥至极——监督密封石油罐的机器是否运行正常。有一次,他突然发现每次黏合剂都是下滴十九滴,而且总有半滴是浪费的。他突发奇想,能否仅用十八滴黏合剂就密封好油罐呢?于是,他潜心研制,终于制造出了十八滴封罐器。慧眼识人的公司总裁听说后,立刻将这种封罐器投入使用,并将小伙子提升为副手。(同样没有写出发明者的姓名,说服力不够。)而恰恰因为少用了一滴黏合剂,公司每年节省了数以百万计的开支。为什么?为什么由一件无聊乏味的工作却能产生如此重要的发明?因为用心观察使思维深处迸发出的火花得以尽数被捕捉。

综观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法布尔深入自然,写出了《昆虫记》;瓦特观察水壶,改良了蒸汽机;鲁迅关注社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堆砌事例,欠深入分析。)这些成功的例子,都源于发现;而这些发现,又都源于用心观察。

成功离不开发现,而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总评: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在这次评卷中出现较少。本文中心论点鲜明,论据新鲜而且典型。举例论证上有详有略,有点有面。文章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对议论的理解还停留在用堆砌事例的方式去靠近一个观点上,分析和思考能力欠缺,应注意在叙述论据之后展开富有逻辑的论证分析。此外,由于作者没有记清楚“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名言是谁所说,同时对石墨烯的发现者以及十八滴封灌器的发明者均未能写出具体姓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论据的说服力。

题一:

有人问一位哲学大师:“人活着靠什么?”

大师回答:“靠呼吸。”

“那呼吸又是为了什么?”

“呼,是出一口气;吸,是争一口气。如此而已。” 大师这样回答。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呼吸”为话题,文题和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常州中考作文 篇8

那些梨花似雪,晨鸟歌唱的日子,早已悄然爬上肩头的岁月中,就这样不见了。幼时青黛色的马头墙下的那株梧桐,早已探过了墙头。精灵一般的小粉蝶又是如何被岁月匆匆掩藏?那还没有讲完的故事呦,又该有谁来继续诉说下去?

风嬉闹着躲进了她的衣衫,让她单薄的背影显得更加惹人怜爱。

身后是一丛丛绿油油的生菜花,作为一只可爱的小虫,我极喜爱,扑棱着透明的在阳光滋润下闪着生命的五彩光的翅膀,穿梭在翠绿的小天地里,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我的世界是这样的:绿油油的一片生菜花,交叉错杂散布在褐色的土地上,好似给这 “坚守职位”的冬日一份惊喜。绿色的茎像是妈妈手中的毛线,又仿佛是天亲手布下的天罗地网,让养分怎么也逃不出去。细细端详,有的生菜花含蓄些,还紧紧地裹着,好似在保护着什么玉盘珍馐,有的大方自然,送给东风一个浅浅的微笑。更有甚者,可真算是放荡不羁,咧着嘴,袒胸露背,俨然模仿起了弥勒佛。

这些小精灵像是注入了无限动力,有些深情款款,含情脉脉,哼起了情深深雨蒙蒙,穿着草绿色的荷叶裙,叶子微微张开;有些怕是嫌太闷,干脆客串起了小裁缝,把裙子两边剪开一道口子――旗袍!好一个舒服劲!刚刚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明明生在寒冬,还是心中燃起了一把火,套上短袖短裤就出来溜达,叶子全都张开了,就像开花一样,难怪叫生菜花呢!

她说她喜欢生菜花,她说过生菜花的叶子是抱成芯的,应该是守护者,生菜花的根很浅却扣住每一寸泥土。嘘!别出声,姑且让我听听这生命簌簌开放的声音吧。这不正是她对这褐色土地的眷恋吗?不正是蔓延至我每一寸心房,叩开心房对她的思念吗?

我呀,虽然是一只小虫子,却还是无比想念她。

奶奶,生菜开花了。您大可放心,我在呢!

我情愿化作一只小虫,轻柔振翅,温暖每一刻的你,直到世界荒芜。

2013年常州市中考作文 篇9

【作文原题】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 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600字;④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思路】

近两年,常州市的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关注生活细节,引导阅读积淀,指向丰富经历,挖掘心灵感悟,有深度的研究课和真性情的习作不断涌现。面对诸如“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作文题时,开始尝试自我反思,让真实的矛盾、渐进的认知在一定激活的生活背景上艰难而切实地展开。但在大气候的影响下,赶节奏、争效率,在“教”和“学”两方面还是呈现出心照不宣的“和谐”,这在指向中考的时候体现得更加分明。中考前的这一段生活,老师们还能不能带着学生感悟身边的事物,学子们还能不能留点心张望一下匆匆而过的风景?为了鼓励和坚持这样的教改方向,引导相关教学活动走向深入,2013年的常州市中考作文题不求新奇,继续在真、鲜、活上做文章,在“不该错过的风景”中收获到了惊喜,也看到了继续努力的方向。

不设审题障碍,但有一定的审题要求,控制偏题,保持恰当的区分度,今年的作文题较好地落实了这一构想。

风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景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这实际上就是《汉语大词典》中的第一个意项“风光景色”,但却缺少了《汉语大词典》中的第二个意项“景况、情景”,而这是和人生的遭际、群体活动生意盎然的特定生活相联系的。能考虑到这一层面含义的考生,往往也就是联想能力、情商层次较高的学生,他们会注意把自然风物与社会众生相结合起来,也就会在取材和主旨立意上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试卷“积累”一般总会有写景类的名句,本卷也不例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样的句子嵌入“风景”类文章,可以给文章增色。义务教育阶段背诵的内容中,大量属于写景类,但能够适量且恰当引用的考生凤毛麟角,这给我们的经典教学敲响了警钟。

语文教材八下刘心武的散文《错过》,有些句子很适合引入本文以丰富思想,如:“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命题组成员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特地将《错 过》原文印发给承担作文阅卷任务的高三老师,目的一是对恰当借鉴知识储备的考生予以积极关注,二是防止有考生大段引用相关文字。然而,我们多虑了,整个阅卷期间,几乎看不到《错过》里的名句引用,不过,也有少数优秀考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了对“不该错过”的人生领悟。

审题中不该错过的关键词是“不该错过”,景物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人性的美丑,情感的深浅,总要有所涉及,但很多考生只是把文章写成一般的写景散文,画龙尚可,点睛不足,文章显得平板呆滞,找不到小作者的身影,看不到跳荡的生命历程。

(张春)

【高分作文点评】

不该错过的风景

(一)清晨,推开油墨色的大门,与院中的槐花香味撞个满怀;远远的,传来了第一声鸡鸣。

乡村的早晨永远是静谧而又美好的。微风中,白杨柳欢快地拍打着它那油亮的叶子,合欢花招摇着它那孔雀羽毛般的骨朵儿。人家院门口的树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仿佛要亲吻滋养它的大地。家家户户屋顶上平铺着粼粼千瓣的屋瓦,在曙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瓦楞中芳草青青……

我喜欢这乡村的一切。微风吹衣,短裙卷袖,晚霞中我又游云似的徘徊。湖岸崎岖,小径宜人。近处淡灰色的丝瓜藤架与远处翠绿色的山林交相辉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垂下斑斓的倒影,偶尔有几条小鱼穿梭,溅起串串珍珠。

突然,一阵孩子欢快的笑声打破了这儿的宁静,我好奇地循声走去,穿过丛林,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院门口。这是普通的篱笆小院。正当我认为没有什么新鲜时,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位老太太与一个小女孩正坐在木板凳上低头弄着什么,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定睛细看,只见老奶奶将五颜六色的花朵细细碾成花汁,小女孩坐在奶奶的大腿上,老奶奶用臂膀挽着女孩,女孩缓缓伸出手来,奶奶将花汁慢慢涂抹在女孩指甲上。哦,原来她们在用凤仙花汁染指甲呀!我不禁为自己无意的一瞥感到高兴,这如此温暖的风景也实在难得。只见老奶奶用新鲜的绿叶为女孩包扎在指甲上,女孩不时绽出高兴而满足的笑声,她将头深深埋进奶奶的怀中,老奶奶轻轻拍打着女孩儿,口中还呢喃着阵阵儿歌。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沉醉其中,今晚的月亮不是很圆,像是嵌在黑丝绒上的一枚象牙,但月色足以照亮每个人的心房。远处的青山如同天然的屏障,阻隔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在这份清幽中,我忽然觉得,生活中,太多人为逝去和离愁而感慨万千,只是因为拥有时未能察觉与珍惜,错过后只能将无数记忆付于似水流年。多年过去了,乡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保留了它风韵的核心。无论是乡间宁谧的风景,还是人们之间浓浓的情感,于我而言,都是不该错过的风景。

珍惜盘中餐,珍惜眼前人。

【点评】

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可圈可点之处不一而足。从选材而言,小作者从丰富的生活中选取了乡村宁谧的景象和人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文题中的“不该错过的风景”,看似平常,实为难得。因其平常,所以我们“不该错过”,称其难得,缘于能视平淡为“风景”。平淡的选材,足见小作者的慧眼,扣题精准,切题圆润。尤其值得称赞的应是本文清新、淡雅、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意象丰富,整体勾勒出乡村景色的轮廓之美和寂静之美,而且修饰得当、用语活泼灵动,细细点缀出乡间的寸土之美和生命之美。在考场那么简短而紧张的时间内,能够绘景如此之细,如此之活,如此富有层次,一定离不开小作者过硬的语文基本素养,同时,我们也可窥出考卷前一定是位生活的有心人。因为日常细致的观察和丰厚的储备,临场时才可能厚积薄发,一气呵成。文章采用一句话结尾的方式,既是立足“风景”描写上的总结和升华,又含蓄隽永,启人深思,简约真不简单!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疏大四)

不该错过的风景

(二)栀子花,美哉,这实在是不该错过的风景。

从未注意过哥哥家楼下那一片绿油油的植物。直到那一天,那一缕奇香钻入我的鼻腔。那香气,忽浓忽淡,似有还无,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循香而出,只见那一朵朵白花藏在绿叶后,花瓣饱满,没有牡丹的繁复,没有梅花的孤傲,一如那邻家少女清甜的笑靥。夕阳西下,她们有的托腮凝视,余晖在如玉的脸庞上抹上粉色胭脂;有的仰着,似乎要与天上的云彩来比一比谁更美丽;有的领首俯视,仿佛在细数着花的心事。我惊呆在那里,我也想变成一朵与她们一样的栀子花,与清风共舞,与鸟蝶嬉乐,与虫蝉同歌。可是,在这之前,这样美妙得让人快要融化其间的景色,我不知错过了多少次啊!

站在树旁,细嗅它的香气,更觉与众不同。不如丹桂浓郁,没有兰花清幽,可那又怎样呢?丹桂之香,仿佛是为刻意迎合大众口味而生,俗艳;兰花,清幽却也固执,“空谷幽兰谁人知?”她们,都不如栀子花,这香气纯的是“一桶牛奶里勾上一点子蜜”,又好像小姑娘手里化了的雪糕,让我不禁想抓住这无形的气息,尽数吞入。

那味道,清新——好像是邻家一袭白裙的少女,在一树繁花下与时光对舞,翩若惊鸿,沉醉其中。那味道,悠远——仿佛闺阁女子的纤纤玉指拂过泛黄的丝绸,丝绸上还带有绣娘的泪痕,浸润在其中,心中总生出那几分淡淡的感伤。那味道,醇厚——一如陈年的女儿红,酒入豪肠,口齿噙香,不辛辣不轻浮,引得人无限遐想。朱唇轻启,吟出如月光般带着醉意的诗句。那味道,如高山流水的琴音,如绕梁三日未绝的昆曲,如……我实在无法形容那种夏日里清凉的美,那种活泼而不轻浮,矜持而不固执的美,为何这么美的风景,却从未留意?

我想,中华五千年文化,多少迁客骚人,咏梅兰竹菊,叹风花雪月,而为这极普通、极平凡的花而留下墨宝绝句的却不多。这大概是因为她如小家碧玉般不张扬的性格吧!

而今,在花开时节,我要告诉所有人,栀子花之形,之香,更因那恬静温婉的性格,那平凡处世的态度,绝不容错过!栀子花,美哉!

【点评】

本文切入点小,作者由“哥哥家楼下那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入手,展示了被常人“错过”的风景——“栀子花”,写出了“栀子花”的花形与花香,饱含了作者对“栀子花”的欣赏与赞美,很好地诠释了主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清晰,层次井井有条。

语言灵动,作者的语言基本功非常扎实,用词非常考究。“清新”“悠远”“醇厚”三个词就勾勒出栀子花醉人的香味。作者善用修辞,“好像小姑娘手里化了的雪糕,让我不禁想抓住这无形的气息,尽数吞入”、“好像是邻家一袭白裙的少女,在一树繁花下与时光对舞”、“仿佛闺阁女子的纤纤玉指拂过泛黄的丝绸”这些精妙的比喻句用于状物,可算是入木三分,读起来清新隽永,逸趣横生,温婉清丽,充满着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但是,文中美中不足的一点在于,作者把大量的笔墨花在“花形”与“花香”的刻画上。对“栀子花”这道风景的内涵却一笔带过,显得“画龙”有余而“点睛”不足。

(常州市朝阳中学

赵琪)

不该错过的风景

(三)“嘿,夏天来了。”周围的空气告诉了我这一点。绿叶绿得旺盛,花儿却怕了似的低下了头。

柏油马路在金黄的日照下像快要熔化了一样软趴趴的,让人不敢触及,好像一踩就要陷下去似的。在一天的暴晒过后,即使是黄昏里的亮点也十分使人厌烦。看着周围“金灿灿”的一片,我失去了对运动的信心。

既然无意运动,我也就选择了呆坐。天渐渐黑了,闷风也因失去“热情”变成了阵阵凉风。终于我起身打开窗户,开始观赏那百日不曾一变的“夜景”。照灯下更加青葱的绿树,假山上轻轻摇摆的花朵,其乐融融的一家子,无奈地望西天,“啊,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呵,这才是真正的美景。

那轮弯月,不像白天的日光那般耀眼,像惺忪朦胧的睡眼,像母亲会心微笑的嘴角。吹来的微风像是叮咛,像是呵护,像是儿时亲人的拥抱,不做作,不恭维。深蓝的天空下,微微飘过几朵白云,淡淡的,好像一触碰就会散开一样,那般地轻盈。星星只是亮点,只是个点缀,可是啊,过点连线便组成了许多美妙的图案。这星星点点,便成了一幅画,天空作的画,无须多言,是一幅美妙的画作,不见了白日里的烦躁,满是和谐,这一抬头,使我遇见了美好。

“这一抬头”是多么平凡的动作,“这一抬头”所见的却又是多么令人向往。那些只顾着嬉戏的人啊,观赏一下周边的美景吧,即使千篇一律,也会有新的发现;那些厌倦的人啊,抬下头吧,这是大众的美景,亦是你的呀。

我们是见过的有太多,多到忘记了是否见过。那些明艳的,美妙的,都是抓不住的错过,给我们太大的遗憾。人生路中,“珍惜”真是一个好词。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细腻而又富含哲理的考场佳作,读来发人深省。

炎阳烈日使小作者感到厌烦,也失去了运动的兴致,于是只能观赏“习以为常”的夏日夜景,可抬头一瞬的所见却不能不使人惊叹:朦胧的弯月、轻柔的微风、淡淡的白云、明亮的星星„„在小作者看来,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作,平凡的举动中发现了“不该错过的风景”,用“平凡中能见美好”来表现“不该错过”,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精巧。

卒章显志,立意深远。天空的画作是那么美好,不禁让人联想到贾平凹《月迹》中那个按在“天空中的印章”,而文中的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份美好,因而小作者呼吁人们“不该错过这种风景”,要学会发现美好,珍惜美好,不仅仅是珍惜眼前的美景,更是要珍惜人生中一切平凡而美好的东西,立意凸显,主旨深化。小小的年纪,竟能有如此深刻的体悟,令人钦佩。

此外,文章的语言清新淡雅、描写细腻生动,过渡自然巧妙,结构浑然一体,都体现了小作者遣词、造句、行文等方面深厚的功底。

(常州市花园中学

张译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

(四)西风斜阳,枯草黄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这些风景无一不令人停下脚步细细欣赏。然而我最钟爱的,还是看那一片黄叶落下,等待那壮观的一瞬。大地笼罩着秋日悲凉的气氛,瑟瑟秋风唤醒了大树之下的叶海,它们欢快地唱着迎叶舞曲。我抬头仰望,那独立在枝头的黄叶与夕阳的余晖互相映照,不顾树下同伴的召唤,不知是它不舍还是大树的留恋。我似乎听到它长吁一声,声音中尽是无奈与伤感。

又一阵风吹过,它似乎蓄足了劲,轻轻地离开了它的岗位,告别它竭力贡献阳光的大树。在风中回旋,上升,回旋,下降……哦,那是生命的痕迹。落叶在用它生命的最后一丝余力,唱着绝美的圆舞曲。霎那间,天地成了它的舞台,落叶在这舞台上不怯场,不畏惧,用生命在演绎着荡气回肠。那至大至刚的浩气,诉说着它的坦荡,即使生命将要终结,也不会落泪感伤!

叶落归根,它终于躺在了母亲身边,依偎着母亲,喃喃耳语。秋风掠过,它似乎在期待着又一次的重生,然而只有母亲知道,脚下流淌着的汩汩的血液,那才是它真正的重生。落叶在尽自己最后的义务,它依旧护着自己的母亲,完成它的感恩。就这样,静静的守候;守候明天,守候着未来。

静观一切的我为眼前发生的一幕幕所震惊。人生是有许多风景,有壮观,亦有渺小。落叶用它的全部余力证明了就算渺小,也有渺小的伟大。它不做作,不奢求。这一切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感触。

我庆幸我没有错过这一风景。我的等待也全都化作一缕风,送向了不平凡的落叶。送去了我的敬意。

一场叶落,真是不该错过。

【点评】

古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叶为抒怀对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落叶细腻而丰富的情愫,并成功运用散文写作中以小见大的手法,在自然规律中憬悟出人生哲理,立意深刻。文章开头运用四个四字短语构成铺排,明确地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大自然。主体部分依次撷取“枝头、半空、树根”三个镜头对落叶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更真实地抒写了落叶凋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无奈与伤感”、在空中回旋时“至大至刚的浩气”、以至“叶落归根”后的“感恩”与“守候”。在这过程中,作者实则是借落叶的形象展示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面对一个即将消逝生命,既有着“此事古难全”的慨叹,但更多的却是“但愿人长久”的豁达豪情。结尾照应开头,点题利落。如能在选材的新颖和情感的自然过渡两方面多加斟酌就更好了。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 方希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

(五)一生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这一路,有太多的风景。有匆匆的过客,有令自己难忘的事情,有酸甜苦辣的情感……我们是否应该走慢点,别把心抛下,用心去触碰那些不该错过的风景?

踱着小步的我在生态园里忙里偷闲,路边有开满鲜花的树,柔软的阳光碎落成一面湖,夹杂着花香与青草香的微风从脸庞拂过,好似要对我诉说些什么。闭上了双眸,我开始凝神思考: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以致于把心抛下?那些不该错过的风景,我们又在不觉间错过了多少?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努力奔跑去追逐自己的目标。大家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在拼命,认为只有走在时间的前面,才能成功。其实不然,生活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是在行走中不忘静心体悟风景的过程。

用恰到好处的火候蒸一锅糯米,再用做工粗劣的铁锅烧一锅的米糠。客观上说,肯定是前者更加好吃,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用不同的心境与方式去吃,肯定就不一样了吧!有的人在拿到盛满香气扑鼻的糯米的碗后,连闻都不闻,狼吞虎咽,最后只剩下撑饱了的肚子。然而细细咀嚼米糠,那丝丝淡淡的甘甜,足以给味蕾留下些美好的风景。生活不是一样的吗?再富裕的生活,再美好的风景,只要你不停下你那匆匆的脚步,总会错过的;即使再贫苦的生活,你能做到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身边的风景很多。有爱,有苦与涩,有辛与酸,这才是生活!

曾一度羡慕过古人,在年少时牵一匹瘦马,背上一身行囊,在古道上悠哉地行走。能够遇见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一景,身上被夕阳的余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被揉进那缠绵的思乡之情中,体会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寂寞。然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高速行驶的列车,带走的不止是人,更是那种悠闲的心境和风景。

二月的春风有了你的感触才会和煦,六月的夏花有了你的驻足才会灿烂,十二月的冬雪有了你的观察才会洁白。这风花雪月,这一路不该错过的好风景,都需要我们放慢脚步,携着心才能发现。心在世外,景在怀中,情在心中,这才是生活!

【点评】

作者巧妙地在文章开头引用了《中国国家地理旅途相约——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中的“一生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触发了读者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走慢点,别把心抛下,用心去触碰那些不该错过的风景?”正文中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忙里偷闲”与人们的“快节奏”;对糯米的“狼吞虎咽”与对米糠的“细细咀嚼”;古人悠然的“触景生情”与现代人飞速的“一闪而过”分别从触觉、味觉、视觉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人过度看重结果,轻视过程体验,错过了身边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在结尾也告诉我们“心在世外,景在怀中,情在心中,这才是生活!”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钱伟芬)

不该错过的风景

(六)满树秋华,落地无声。

你独自躺在树下的竹椅上,听着轻风与树叶的嬉闹。身下的竹椅摇晃着,发出一声声低吟。时间从指间滑落,如水,如风,不留一丝痕迹。你紧闭的双眸透视着心中的世界,却未窥见那身旁人的到来。她轻轻张开手中的薄毯,盖在你的身上,赶去微风带来的那一抹凉意。那椅上的树叶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打扰,随着轻风去了别处,悄无声息。我在远方注视,不愿打扰你们的静谧。她站在原地看着你,远处的我看着庭院中的你们。轻风,绿叶,菊香相 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眨眼瞬间,心中便记下这道风景。

你们的相遇是偶然吧。只是一个瞬间的凝视,你却将爱变成了必然。你对我说只是那一眼,她就成了你眼中唯一的美景,其他的一切都暗淡了。如果错过了这道风景,也许会遗憾吧。那时的我听完后只是对你说了句:“别搞得像一文艺男青年似的,六七十岁的人了,那么酸……”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如果少望了那一眼,也许我也会感到遗憾吧。

那日,你们彼此都有些疲倦,但谁都不愿躺下睡去。于是她便推着你走上了那条金黄的道路。而我也一路跟随着。

摆弄着手机的我,忽感无聊,便抬头去寻找那远去的身影。那一刻,我惊讶了。黄色的树叶随风飘转,如蝶般纷飞。你与她握着手并排走着,你在她耳旁私语,我听不见你们的声响,却看到她那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你,眼中只有你一人的影子,嘴角微微弯曲。树叶静静地落在她的肩头,在风中摇曳,却迟迟不肯在哪肩头离去,又是一片静谧,留下我一人站在远处欣赏。

如今的你们是否还如那些秋日里的记忆一般紧握着对方的手,编织着那美丽的风景?还依旧坚守着相伴到老的承诺吧,那满头的白发在你眼中是否依旧美丽?

那些人,那些叶,那些年,编织成不该错过的风景,印在心中。

【点评】

在小作者眼中,那不该错过的风景就是两位老人相依相伴的守候。六七十岁的老人的感情是十六七岁的作者不能一时理解的。一开始看到庭院中老人默默的关心,作者觉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被其吸引。老人说只一眼便是一生唯一的风景时,作者疑惑,不理解。在看到老人相互依靠、相互注视的背影时,作者的内心对老人相伴到老的承诺便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也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无形地融于生活中,作者紧扣题目,详写了观察到的两道风景将情感展现。描写过程中借由柔婉清丽的语言将人、景、情相融,画面描写得恬静温馨,让人不由羡慕老人神仙眷侣般的深情。结尾的两组反问,表达着作者对老人相伴到老的祝福:愿风景依旧美丽!

(常州市北环中学 朱云珠)

不该错过的风景

(七)“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正当夜静人深时,天地澄澄一时地,且道是什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里有一种声音叫安然,走到哪里,遇见什么,排列有序,来去由方向,被归纳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中,而非我们胸中那颗脆弱的处处受限的心。

某个早晨,在花园拍下花朵种种,白紫丁香盛放,海棠桃花樱花玉兰接近颓败,鸢尾窜出花苞,月季抽枝发芽,这花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一切适宜而合理。万事万物开始有时,盛衰有时,终结有时重生有时,不禁令人安心。在蚕豆花开的田野,坐在田埂上,时而阳光剧烈晒得眼冒金光,时而浓云飘过,落下清凉硕大的雨点,作物绿叶如浪般向前推动,光线变幻,景象使人入迷,旁观数小时不觉厌倦,还有哪些熟悉的光线,洒向村庄一束一束,静谧强壮。

雨点力度逐渐粗重,冷雨扑脸脚步略显趔趄。路径上空无一人,路边的杏花树粉粉白白,一簇簇花朵开得断了魂,竹叶灌木发出沙沙清响,确凿而鲜明。芍药是春天时节很早开放的花,天气尚寒冷,芍药花苞日日膨胀,不知觉间,在向阳墙角绽出,单瓣重瓣,颜色鲜艳,浓烈硕大,为花园陡添春色。

暮夜交接时分,浑圆的月亮在旷野的天边悬挂,清辉熠熠。天很冷,人迹稀少,这样的时刻于我感受到一种莫名而强烈的寓意,大自然间生长的作物互相碰撞所发出的沙沙声,是这样的安然闲静,让我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繁重。

生活在这样的大都市,繁华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人们理所应当地去享受物质的奢华,喧闹浮华是现代人的通病,可这样一抹沁人心脾的风景这样安然之声,你该错过吗?

可以的话,想孤身去看一场花事,如果午后微雨突袭,你恰好渡船而过,不妨让我们在春柳拂面的桥头相见,共享这不该错过的风景。

【点评】

世界上不缺少风景,而是缺少珍视风景并在其指引下生活的人。本文正是一篇面对此种现状而展开的心灵书写。本文写的是作者在一个春日里,漫步于花园和田野间看到的景色,直抵心灵深处,颇有哲学的意味。

一朵花、一束阳光、一丛灌木,都是造物主对我们的无私馈赠,文章以灵动俊秀的文字诠释“风景”的意义,文笔流畅清新。作者能精准地捕捉到风景的内涵,将作者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感悟书写得细腻深刻。在行文中,作者恰当地使用了唐诗和禅语,对各种花如数家珍,并且合理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突出了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寻常生活敏锐的感悟力,也体现了作者娴熟的驾驭文字的本领。更妙的是,文末作者用了第二人称,此时读者无法成为“淡定”的局外人,而是自然地被卷入作者笔下营造的“安然”、“静谧”的世界中,去体悟、去反思。此时,这番“不该错过的风景”,已经流淌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上。

(常州市第四中学

许艳)

不该错过的风景

(八)旧年的清明,去看天上的太公太婆。

初春的阳光很好。摇曳的油菜花晕染了满山的金黄,给蔚蓝的天际嵌了金色的镶边。阳光把整片田野烘烤得如此温暖,又如此寂静。

奶奶抓着姐姐的手走在前头,爷爷和爸爸絮絮地聊着。我独自走在后面。爷爷那双踢踏踢踏的大布鞋下升起了一团又一团的尘土。我踩了下去。并不感到悲伤,甚至是无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也不知谋面几回。我那么无知。到了坟头,我轻轻跪下,用我的额头紧紧地贴着潮湿的泥土,淡淡的情操香萦绕在我的鼻翼。缓缓地抬起头,见到那坟头的时候,我猛然震惊了。

石碑上轻轻地刻着:母亲、父亲。他们,只是,不,也是母亲父亲? 耳畔,奶奶在诉说着:“求太公太婆保佑囡囡一生平安呐,囡囡是要考好大学的啊……”那声音是如此单薄,又如此悦耳。奶奶是美丽的水乡女子,可我却从未仔细地听她悠扬的歌声。我站起身。奶奶一身素衣,却掩盖不住那种别样的风韵。风拥过来,拥着奶奶的身体,如古画里的女子。

我想到了我那远方的外婆。她是那样热爱着针织与缝补。那碎花的小袄是她自个儿挑了 布料,摘了棉花,一针一线做成的。那精巧的沙包,又是她在午后的阳光里,拣了最动听的细米,一粒粒地灌进小口袋里的。她总爱牵着我的手,一件一件地给我看她的作品。那样欢喜。

那些老去的人儿啊,他们原来也是这样美丽,如一番风景。

江南的田野有油菜花装点,如今,我的生命力也有了这么亮丽的风景,我又岂能错过? 不是只有清晨的日出才惊心动魄,那灿烂的日暮也震撼人心。绛红、朱红、橙黄、粉金……一抹抹颜色装饰了天空,动人至极。

他们历经岁月而沉淀下来的时光是我们不该错过的风景。让我走进时光深处,安放我的心,在我的、他们的风景里。

【点评】

本文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令人赞赏。

巧妙立意,推陈出新。作者把题目中的“风景”进行巧妙扩展,并不局限于自然景色,而是指“那些老去的人儿啊,他们原来也是这样美丽,如一番风景。”

巧妙构思,虚实结合。本文所写的事情很是一般,但作者构思精心巧妙,开篇采用清明祭祖的形式点明题目;中间主体部分虚实结合,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想象中的人对照,有力地应证了“那些老去的人儿啊,他们原来也是这样美丽,如一番风景”,很是巧妙。结尾部分点明中心,感情得到升华。

感情真挚,各具情态。文章中涉及到奶奶、爷爷、太公太婆以及我的外婆,这些人在作者的笔下各具情态,特别是奶奶悦耳动听的声音、美丽的身影,外婆的心灵手巧,有机地构成一幅爱的生活画卷。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荆波)

不该错过的风景

(九)一条道,一棵树,一群人。

许是早已感到肩上背负的担子太重,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的日子已久。

偶尔摘下鼻梁上的眼镜,抬头四顾,广播里舒缓的音乐穿透有些闷热的空气,在耳际萦绕,裹挟一丝清凉,指引我走向教室外。

外面有一条宽敞的大道,乍一看,那被几种颜色铺就的大道有如一面波澜不惊的彩色海,安详静谧。偶有一只不速之客——小麻雀降落在空旷的一处彩砖上,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甚是可爱,也许是被这些砖上美丽的花纹吸引了吧,渐渐地,几只同伴也随之而来,甚至把那块场地当作是舞台,肆无忌惮,相互和鸣,好不热闹!我暗自窃喜,它们是没有发现还有我这个“偷窥者”吧!

在大道的旁边,是一棵高龄的参天大树,在阳光照射下,树阴却依旧浓郁。夏风吹拂,树影婆娑,树叶间漏下几缕金色的光芒,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星星点点,颇有意境。片片树叶枝头嵌,蓄满了绿意,真是担心这绿意会溢出几滴来呢!从远处看去,整棵树浓淡相宜,明暗适中,真的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有时风大些,整棵树宛如有一只大手抚过大把绿色的胡子,孕育着无法言说的生命律动。

在大树的庇护下,有许多学生在它身下读书、散步、嬉戏、静思。驻足教室门前,我看见那些神采飞扬的男孩们,手中好像有永远也用不完的力气。他们走在巨大的逆光阴影里,宽阔有力的肩膀,仿佛可以支起夏日远远的蓝天。而女孩们也已亭亭,偶有回眸,笑靥如花。她们绽放得灼灼醒目,大丽花一般,摇曳着的是满满的青春…… 天空淡蓝,安之若素。

原来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风景也并非只拘泥于那些风景区。

有些后悔,在进入这个地方三年后,才发现这样的美景;转念一想,也已知足,能在离开之际没有错过,没有错过这不该错过的风景……

【点评】

文章开宗明义,用三个短语点明了全篇所要描述的三个场景,既紧扣题目“风景”,又为后文的展开做了总领,不失为一种经济实惠又别出心裁的开头。

三处场景的选择,也颇见作者的选材和组材的心思。由事物到植物最后到人,就像电影镜头逐渐由远而近,既使文章充满了画面感,又使文章的立意逐步提升。三处场景的描写,细致、生动又有细微的变化。第一处用聚焦镜头,凸显一只麻雀的活泼可爱;第二处用变焦镜,有仰视和俯瞰,有远观和近看,展示大树的勃勃生机;第三处则用广角镜,对画面进行整体的勾勒,重点突出学生们飞扬的青春。全篇文章虽然极少提到“风景”二字,但是字里行间又处处是风景,很有散文“意在言外,情在其中”的韵味。

文章的语言也颇为老到,既有整句的工整严谨,也有散句的活泼灵动;既有修辞的生动形象,也有哲理的深刻隽永。描写、抒情、议论运用自如,不失为一篇比较优秀的考场作文。

(常州田家炳初中 曹介梁)

不该错过的风景

(十)夏风细拂着思绪,湖畔的柳也渐发出清新的细芽,一阵短促而纷杂的凉雨后,空气里漫散着湿润的气息。

夏风,它是否也在诉说些什么?

走在城心的湖岸边,心中却被什么压抑着,似乎有些透不过气。补课的时间快要到了,不由地加快了脚步。风吹过耳畔,暖意温柔,多想静静地躺在它的怀抱,听她的呢语。然后把周围所有的风景铭刻在记忆之中,让回忆伴随它们翻涌。

凉雨,听它安谧的吟唱很美吧?

雨丝轻柔地拂过脸庞,仿佛把夏日里所有的闷热、焦灼一并洗去了。微微的凉意让人不由自主地醉在湿润的氤氲之中,放慢脚步吧,停下来悉心聆听一番,听她吟唱几首美的诗,看到别家庭院里几朵梨花不胜凉雨的娇羞。我仿佛感受到她一字一词间的静与美,仿佛逐渐地感受到她慢慢地走进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景,我最美的梦境。且听雨凉,你的心中自有一抹不该错过的风景。

长湖,溺在她漾起的波光里好么?

柳条随风招展,有种难以名状的柔美。雨也止了,风也静了,湖心涟滟波光重又泛动起阳光的色彩。湖边的垂钓客不见了蓑衣,他们仿佛是时光的使者,独自安静地守候这份属于他们的风景。湖心泛舟的人呵,是否也在酌一壶清酒,作一番人间花月之赏?

波光再度闪烁在眼前,湖面的景致成了一幅流动着的画。让我静静地溺在你的怀抱里好么?岸畔丛生的杂草里,隐约听闻蝉声轻鸣,是否还有蛙聒呢?只怕只有垂钓者知晓了。湖面如镜,他们的心中自有一抹不该错过的风景。

心中竟有些释怀了,缓步向前走去。是它们感染着我,抑或我的情思感化了它们? 且如垂钓人,抛开世俗的杂念,独处一间;也如那游舟的人,痴痴守着自己的风景吧。夏风与凉雨同在,长湖与垂柳同在,垂钓人与游船客同在,生活与梦同在。那些风景,看见的与看不见的,错过的与不该错过的,都在。

她们太美,慢些走吧。

【点评】

文章以作者的情绪变化为线索,由开头的“压抑”,到后来的“释怀”,到最后的留恋,以此来表现“风景”对作者的深刻影响,也突出了“不该错过”的价值。

文章主要刻画了夏日雨后的湖光美景,选择了凉雨、微风、垂柳、波光等具有特征性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写景时又流淌着喜爱和赞美的情怀,因此,所写景物都显得细致而生动,美好而亲切。

文章语言明快流畅,富有动感,不仅词汇丰富,而且遣词造句也很花心思,可见作者平时阅读面广,生活积累比较丰厚。尤其是一些问句的运用,更使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夏风,它是否也在诉说些什么?”“长湖,溺在她漾起的波光里好么?”“是它们感染着我,抑或我的情思感化了它们?”这些问句或者与景物对话,抒写自己的感悟,或者从感悟中引发思考,深化文章主题。可谓一举多得,颇见作者写作的功底。

文章结尾也颇具匠心。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和动态美;运用对称句、排比句富有哲理感和整齐美。起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上一篇:实习周记200字下一篇:50道应用题及答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