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2024-10-16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通用15篇)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篇1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宿豫区保安中心学校王元庆

为迎接十八大,我区组织了一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到各个学校做先进事迹报告,今天就来到了我们学校,我有幸聆听了这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他们五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第一位老师是来自王官集中学的王老师,他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两个小故事,讲的都是王老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经历,王老师不歧视学生,不会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看待学生,在他的教室里是平等的,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很有信心,他的学生也很喜欢这位平等的老师。

要说五位老师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来自宿豫职业中学的李莉老师了,李老师是淮安人,为了自己的真爱,她义无反顾的来到了宿豫,扎根宿豫,为宿豫的职业教师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力量。我也是外地人,能到宿豫来做一名教师,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李老师的先进事迹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宿豫的教育添上一份力量,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添一笔彩色,为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添一份爱心。

臧艳老师代孙倩老师作的报告也让我感触很大,孙倩老师是以为实实在在的村小老师,但是她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迹,体现了孙老师一种不平凡的精神,一颗伟大的、无私奉献的心灵。

伟大而又神圣的职业——教师,让我们得到了尊重,让我们的价

值得到了体现,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让我们承受着一份压力、一份责任。面对这份压力、这份责任,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坚守,坚守我的岗位,我的三尺讲台,坚守我心里的那个梦,我要为我的梦想奋斗,为我的学生奋斗,为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奋斗。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篇2

【活动情景再现】吴教授在报告的开篇谈了为何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此期间, 就教师角色“到底该是一桶水还是该指引给孩子一条河”这一问题, 与现场的教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谈及想象力和创造力时, 教授借助分别由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用两个圆圈、两个三角形和两个线段完成的组图直观地反映了受教育程度制约了想象力的丰富。记忆最深的是, 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一段哈佛大学公开课的视频, 其中关于电车和医生案例的讨论, 让我懂得善于发问的教师会多么让学生兴致高涨。

报告的重点在于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结构, 在这一板块中, 教授谈到了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和研究素养。细致的讲解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和一节好课的标准;让我们再次认识到通晓循环年级知识点对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好教师应该是在森林里看一棵树而不是就一棵树看一棵树;让我们认识到教学素养和研究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报告的最后简要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即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家引领。字数不多, 却足以涵盖和思考。

精彩的报告之后, 美轮美奂的电影让我们见证了无意中成为音乐教师的贺伦一生的命运坎坷与职业幸福。感动于在他退休之前指挥的那场音乐会上, 当年的学生动容地说:“老师一生都在试着写交响乐, 总为一生也没写出交响乐而自觉失败。老师, 我们就是您的交响乐, 我们就是您乐章里的音符和旋律。”

【我的收获】关键词一:研究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我们经常参加一些教研活动, 经常听名师的课和报告, 有时也常听身边的同行议论: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名师, 而我们大多数教师却做不到呢?我认为, 名师所从事的工作同我们日常的工作相比,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关键在于, 他们随时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寻找乐趣。进行科学研究,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 这应该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因素。长期坚持下去, 相信我们会不断攀登到教育教学的新高度。

【我的收获】关键词二:反思

国外曾有学者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只满足于陀螺似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刻不停地工作, 机械般地“奉献”, 而不进行思考, 那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 他的教育就是苍白的。因此, 我们要学会教学反思, 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我们只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 才能从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扬长避短, 不断进步。

【我的收获】关键词三:谱曲

借用影片中人物的比喻, “每个学生都是跳动的音符”, 我们要善于把握和珍惜这一个个旋律, 并用他们串联起一曲优美的乐章。让每个音符都释放最大值, 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只要我们努力不息, 就一定能谱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人篇章!

听模范班主任事迹报告有感 篇3

今天学校组织到桐庐去听杭州市模范班主任事迹报告,我被深深地感动着。

江x(小学)、周x慧(初中)、李x(高中)、鲁x(职高)四位优秀班主任相继作了报告。虽然四位来自不同的教育阶段,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班主任。

在报告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共有的特点:

首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漠然的人,什么事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

其次,做事善用智慧,不蛮干,讲艺术。有的班主任很肯干,可是事倍功半,可能就是缺乏点艺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活泼生动的人,他有思想,有感情。我们用心良苦,他们也会有所感动的。

然后,吃苦耐劳。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不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在班级管理中,守株是待不到兔的。只有用爱心、耐心才能换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最后,还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班主任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中体现不平凡的就是自身的独特魅力。或者充满活力,或者以情感人,或者能“笼络人心”。你就要有吸引学生的“杀手锏”。

听报告会有感 篇4

——听十佳大学生村官代表事迹报告会有感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匆匆结束,但离开会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就一直在脑海深处回旋。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毅然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走进了别人都不愿提及的农村。然而等待他们不是被重用、被理解,而是被轻视、被怀疑;工作的压力、心中的苦闷也唯有自己一个人吞。但是他们知道一味的等待,最终只有失败,等待他们的只是浑浑噩噩的三年村官生活,无半点收获。他们选择主动沟通去化去别人的怀疑,扎扎实实做事去取得农民们的信任,认认真真做人去得到领导们的重视„„

看看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守株待兔”的大有人在,等到最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也没等到,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光阴。大学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个平台,能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什么,还要看你在大学阶段付出什么。然而大多数都是大

一、大二浑浑噩噩的过着,幻想着天上的馅饼怎么还不掉到自己的怀抱;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就算天上掉下馅饼,他们用什么装;难道就不拍被这免费的馅饼砸死吗。就算真的有免费的馅饼,你也要先织一个装馅饼的框,不可能所有的一切都让别人给你安排好,你只等着坐享其成。而有的人则是面对困难或挫折,一想到自己为此将会付出很多,就开始等待,等待那困难或挫折自己解决,但这可能吗?“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是实践”,而不是等待。等待最终等来的只是绝境,而不可能是生路,要想自己去闯,去找出一条自己能行的路。

听法制报告会有感 篇5

应对入狱的司机,他的妻子咬着牙过着紧张的日子,一边带着一个两岁的儿子靠拾破烂维持这个家。数月后,当一个原本白嫩年轻的妻子再次站在他面前时,她显得那么黑瘦,那么苍老。丈夫感到备受煎熬,责备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闯红灯,多等一秒,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让妻子过着苦日子…他反复的问自己,妻子擦干丈夫脸上的泪水,抱起儿子,轻轻地说了句:“好好服刑,不要问为什么,不为别的,只为我们一家尽快团圆。”

一盏红绿灯,一次疏忽,一个生命的残缺,几双流泪的眼睛,几颗受尽煎熬的心灵,这一部生死离别的交响曲,期盼它永远不要再奏起。

感动精彩——听观摩课有感 篇6

上个星期, 我们学校语文组教师参加了第三届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研讨会的活动。活动中, 有来自不同省市的特级教师为我们上观摩课, 这些观摩课有的带给我们的是陶醉, 有的带给我们的是震撼, 更多的是带给我们感动。以下是我在听观摩课后所获得的一些心得。

一、创意教学, 循循善诱

余映潮老师执教了《七颗钻石》一课, 在教学中, 教师教会了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 教师很注意由浅入深地引导。如: (1) 用简短的文字概说故事。 (2) 概说故事主人公。 (3) 从童话特点的角度概说课文。 (4) 概说这个故事的意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故事内容的概括层层深入, 一次比一次全面, 培养了感知课文的能力。

余老师的教学语言朴实无华, 循循善诱, 他是一个智者。如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把学生先带到一定的情境中, 朗读童话故事就用讲故事的语调来朗读, 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学生读起来很是享受。我想, 对于初中生来讲, 他们朗读课文缺少激情, 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在教学中, 有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设置了四个阅读训练提示,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自己的体会。教师及时地加以归纳, 并以八个字的形式来概括。当交流到第四个提示时, 教师说:“我做了三次示范, 我想为难你们一下, 你们能不能也用八个字来表达一下呢?”学生的能力被挖掘出来了, 有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想, 余老师的这个设想非常有创意, 他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 让学生去尝试, 去表达, 从而解决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余老师所说的“教学创意讲究‘新’, 角度好, 角度与众不同, 便有了个性”。

二、青春语文, 挥洒激情

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青春”。听了她的课更是如坐春风。《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的小说。很多老师曾经也选择这一篇开课, 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教学的设想基本是相似的, 而王君老师一改常态教学, 她把自己以前在上课时获取到的一个信息加以巧妙地创新, 用了“还原法”这种教学模式, 可谓不同凡响。整个流程, 教师带领着学生把一个个疑团解开, 拨开云雾见青天,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 发言积极踊跃。课堂犹如一个破案现场, 教师仿佛就是一名破案高手, 看得我们拍手叫好, 真的很想参与到其中。

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感悟, 对人生的感悟。对于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 教师用她那独有的见解去教化, 使学生又接受了一次人文的洗礼, 教学激情澎湃, 这样鲜活的语文课堂不正是我们的教学最需要的吗?

“让语文教育能保持一种青春状态, 能为我们的生活奠基, 老师的追求是鲜活的, 学生是鲜活的, 心灵是鲜活的。”这是王君老师对自己主张的“青春语文”最好的阐释。我们的教师需要拥有青春, 更需要保持像孩子们那样青春的心态。用我们青春的热情去点燃孩子们的那份激情, 和他们共享青春!

三、融入生活, 巧妙自如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 脱离了生活的语文课就是一潭死水。其实不难发现, 很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就注重与生活的链接。这一点, 特级教师盛庆丰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以一颗平常心上了一节不平常的课, 上出了生活化的语文课。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上, 盛老师没有用深刻的语言来剖析人物形象, 也没有对情节重点讲解, 更没有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细化的灌输。我们看到的是散发语文味的“对话活动”。看到的是老师引导下的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积累语言的活动。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 谈谈读过的感受。学生通过与老师的对话, 说出自己的见解, 有的学生看法独到, 挖掘文本透彻, 体现了生活化与语文化的结合。这一节课, 师生共同营造了活泼、轻松的氛围, 老师上得轻松, 学生畅所欲言, 学得开心。这节课, 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想象飞扬、情感丰润的过程。教师的发挥巧妙自如。

听法治报告会有感 篇7

刚开始,刘校长讲了一些关于我们安全和生活的话,等高局长讲时,我听的就更认真了,高局长先讲了现在我们小学生,中学生不要**,不然会有相应的后果。

高局长说“我们中牟县前几个月,发生了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现象,让我来为大家说一说吧!,第一件,偷东西,一般会偷一些手机,手提包,钱等。偷钱超过20xx会被拘留,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去偷东西。有一个小偷他到别人家里偷东西,正好别人回来了,他就藏在一个箱子里,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被警察包围了。第二件事是打架,中学生最容易因为一件事而打架,有两个初中生去网吧,因为电脑很卡,他想换一台电脑,然后没有换就打起来了,后来又出去相约打架,有一个人拿了一个长15厘米的刀捅到了另一个人的肝脏部,随后被带入警察局,从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的情形有很多,例如偷抢打架斗殴,一定不要成为它们那样,**一进去警察局,就浪费了整个的青春。”

听老师报告有感 篇8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

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篇9

接着, 有一位男学生举手了。

师 (指着该生) :好, 你先来说。

生:我认为小鸟说得不对。我眼中的春雨是没有色彩的。 (此时, 课堂有些骚动)

师:是吗?春雨怎能是没有颜色的呢?你看, 咱们课文中的春雨有红色的、绿色的, 还有黄色的, 你为什么说是没有颜色的呢?

虽然教师进行了启发, 可这位学生仍坚持说:“雨就是水, 水哪有什么颜色呢?我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问过爸爸, 他也说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他还说, 雨要是有颜色的话, 那就坏事了。” (下面有些笑声)

此时教师觉得再问下去, 就会由于学生的“不配合”而远离自己的思路了, 于是说:请坐。咱们还是再看看其他同学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吧。 (这位同学不满意的表情写在了脸上, 于是慢慢地坐下了。)

看了上述教学片断, 不得不让我们有这样的思考:语文教学, 尤其是低年级以童话体裁为主, 且带有作者创意成分的教材, 我们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还是偏重于那种成人化的理解和创意进行教学呢?

一、文本的知识因素和个体认知能力的融合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手中是已知的文本, 其中的知识因素是客观的。而面对的却是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学生, 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又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 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 尽可能地做到文本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机融合。然而, 我们在备课或上课的时候, 更多的却是站在编写者的角度去解读教材, 或站在成人的思维角度去钻研教材的, 而很少去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能或多或少地成人化、儿童化, 教学多了教者的理性, 少了学者的个性。因此, 我们的教学就不可能使文本中的知识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 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构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堂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流程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真实灵活的板块式的教学, 师生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顾及学生的认知需要, 还要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文本知识的获得, 要通过个性化的解读, 从文本中提出新的问题或新的见解, 或通过自己的思考, 或通过大家的探究, 生成自己的真实体验, 以达到对文本知识的重新构建。如上述案例中, 学生提出“春雨是没有色彩的”这个问题, 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而生发出来的真实体验, 教师不应以学生不配合自己为由加以否定, 而应理智地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及时对问题进行引导, 让学生的生成趋向正确。笔者在学校教研课上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你的体验不错。春雨确实是没有颜色的, 但是它落到地上以后会让桃树、小草和油菜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春雨落到地上后, 桃花就红了。

生:春雨落到地上后, 小草就绿了。

生:春雨落到地上后, 油菜花就黄了。

可以看出, 这位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理解, 接着通过引导, 把非文本所描述的内容, 巧妙地嫁接到文本中所描写的情景中了, 让学生通过“无色”认识到了“有色”, 从而生发了学生热爱春天、喜爱春雨的情感。这样, 学生由于认识上的转变, 知识得到了新的构建。

因此, 当学生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时, 教师不要随便加以否定, 而应给学生一个讲出理由的机会。即使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或片面, 也要鼓励他们, 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切不可用事先固定的模式、狭隘的视野去约束学生。只有这样, 课堂才能生成智慧和精彩。

二、作者的诗情创意和学生生活基础的结合

一年级的学生, 由于年龄小, 思想单纯, 想象力有限。要让他们硬是说出春雨是有颜色的, 不太现实, 即使说出颜色来, 那可能也不是学生心中的色彩, 也不是他们心中的景象, 而是根据老师的表情和引导后虚拟出来的“色彩”罢了。

其实, 课文中所描写的春雨之所以有不同的色彩, 那是因为作家通过想象等艺术手法的加工, 呈现到学生面前的。这毕竟是艺术的夸张, 而不是现实生活的描述。再说, 现实生活和创意想象又是两码事。就上述教学案例来讲, 教师的提问, 是从创意想象, 从成人对文本理解的角度入手的, 而学生的回答则是从现实情景, 从儿童对生活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的, 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讨论的。既然这样, 教师怎能单一地去追求文本的诗意性而否定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呢?

三、教师的专业判断和课堂资源生成的配合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必然会面对如“认知差异的甄别, 课堂灵感的发现, 质疑问难的点拨, 意外干扰的处理, 现场需要的调节”等一系列问题, 而这些可能生成课堂资源的信息, 教师应该怎样做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引而不发, 导而弗牵呢?这就要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力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

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 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 问:“老师, 现在我们都提倡节约用水, 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 泼了那么多水, 这不是在浪费水吗?”这一问题确实出乎了大家的预料, 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然而, 就在全班同学和台下听课的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 支老师却对学生的质疑大加赞赏。接着, 他又让学生们再读课后思考:“同学们,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这天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这“水”到底暗含着什么情感呢?”

在支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经过热烈讨论, 对“水”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后, 大家都明确了“水”确实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还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所以, 傣族人民泼水只是象征性的, 是用“水”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学生还明白了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的西双版纳, 是一个爱水的民族, 所以才赋予了“水”那么多含义, 试想, 这样一个爱水的民族能不节约用水吗?

支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 既尊重学生, 又把学生中的意外生成巧妙地转化成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课堂资源。就上述案例中“春雨的色彩”这个话题, 实事求是地讲, 在所有人的眼里, 不管是春雨还是秋雨, 它们都是没有颜色的。而课文中所描写的春雨是有颜色的, 可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雨”, 而是带有作家的创意和情感的“雨”。当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及早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让学生的思考生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听报告有感 篇10

徐东成是浙江龙游人。199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xx年开始,先后赴韩国、美国从事“精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20xx年3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金华市工作,历任金华省级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中共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共金东区委副书记,金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华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20xx年10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年仅51岁。

20xx年,徐东成同志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20xx年10月,他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授予“最美科技人”特别奖荣誉称号;20xx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和金华市委分别追授徐东成同志“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和“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今年3月28日,省科技厅下发了《中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关于开展向徐东成同志学习争做“最美科技人”的决定》。

报告团三位主讲成员——金华市科技局专利执法处副处长来怡、金华市中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建中、金华市科技情报所干部陆军雄,分别作了《燃烧到最后的赤子之心》、《企业的贴心局长》、《生命之爱》等三篇报告,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徐东成勤政忘我、积极有为、对科技事业“只争朝夕”、争当“店小二”的璀璨一生。

一个小时的精彩演讲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衢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须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与徐东成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他海外双博士后的履历和他对科技工作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那高大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宣讲团三位成员的讲述,更加深了我对徐东成的了解,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最美科技人。徐东成同志虽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徐东成的先进事迹必将激励科技系统的全体同志更加奋勇前行。”

听《感恩报告》有感 篇11

有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叫我去买一斤蕃薯,回头外婆要来吃饭,可妈妈有事走不开。外婆可最喜欢吃蕃薯了。

我拿着我的小猪皮包哼着歌,便打车到市场去。到了市场,我下了车到每一个摊位那里去找新鲜的蕃薯。妈妈说过,蕃薯要买得好,价钱又要实惠。虽然这里的蕃薯好,但他们那个价太贵了。哪里有像妈妈要求的价廉物美的蕃薯呀!

我走了很多的摊位,都无法买到称心的蕃薯。在我快失望的时候,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摊位。摊主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脸上像盛开着菊花,看上去挺和蔼可亲的。

“小姑娘,买几个蕃薯吗?”老奶奶笑眯眯地问。我仰过头去看:“对!”“小姑娘,我这里有一些刚挖出来的新鲜蕃薯,要吗?”“便宜吗?”“嗯!我这儿有三种,想要哪一种?”我先看了一下第一堆,个个又大又红的,又看了第二种,个头稍稍小一些,还有一些被虫咬过的洞,第三种是又小又黄的,看上去丑得很。我脱口而出:“当然要又大又红的了!”“小姑娘,其实有些东西不能看外表,得亲自体验。”老奶奶语重心长地说,“我烤了三种蕃薯,先尝尝吧,不要钱!”反正不用钱,我把三种都尝了一遍。出乎我的意料,又大又红的蕃薯味道很淡,而被虫子咬过的却与众不同,甜甜的,嗯,好吃!

我一口咬定,说:“第二种二斤吧!”我拿出钱想付,却被老奶奶拒绝了:“不用了,你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聪明小姑娘!”边说边走进了房子。

我回到家里,妈妈接过蕃薯问:“这要几元?”“不用钱的。”我一摸口袋,叫了起来,“糟糕!我的包还在蕃薯摊里!”我连忙又上车去了市场。

“咦,你不就是刚才买蕃薯的那个小姑娘吗?”又是那个老奶奶。“您看见我的包了吗?”我焦急地问。“哦,在这儿呢。你刚才走得太匆忙了,连包都没拿,我原想送过去,但也不知道你的地址,幸好你又来了。你这个小姑娘呀,以后可别丢三落四的哟……”

顿时,我的眼中热乎乎的,眼前渐渐模糊起来……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篇12

一、我们很努力,还将继续努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批评由来已久,特别是初中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甚是不满,什么东西都怪小学教师没教好。而家长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却是“万能型”的。而应试教育的压力就像一个重重的壳,总让我们举步维艰,有许多教师自嘲说:“我们不是乌龟,就像王八。”常听到一些领导和所谓的专家在台上夸夸其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的个性不同,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家长不配合,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孩子,谁有能力教好每一个孩子?更何况谁不想自己培养的孩子都是能人志士!现在的家庭,四到六个家长都教不好一个孩子,凭什么让我们一个老师教好一群孩子?我们每年听数十次讲座、观摩数十场公开课,每个专家都有他的自圆其说,每一个都不一样,我们一线教师都不知道到底应该吸收谁的观念。

我们忙碌着,也盲目着。教育问题不能单认为是教师的责任,还有学校、家长、社会……如果单纯回到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说,一线的语文教师很敬业,很努力,只是努力的付出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已。而这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错。看看数学教材、英语教材、科学教材,乃至美术、音乐、体育教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无不清清楚楚,唯有语文教材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课标、年段要求只是一个指导方向,而教什么却是我们教师自己去解读文本,自己去选择和取舍,在这中间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有时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而考试的题目也是五花八门,同一年段今年考这个,明年考那个,一线教师总是被教得团团转。

吴忠豪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学语文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不在语文教师身上,而是教材编写的缺陷。所谓的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说得如此动听,但我们语文教师却忙得死去活来,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音乐课早已屡见不鲜了。我们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即便遇挫受阻,我们依然十分努力地探索语文教材的新途径,不断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不断地去研究教材,开发适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相信不管错和败,有了吴教授的理解,千千万万的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将继续行走在语文教改的前沿。

二、我们学会聚焦,聚焦于本体性教学

改革实验多年后,终于把语文课程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定义让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至少明确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学习文本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习重在实践中的运用。而“语言文字”是一个大课题,对于小学来说,这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一线教师对此还是摸不着头脑。吴教授提出的指向本体性教学是一盏明灯。他告诉一线教师:根据课标和学段特点,结合孩子的语言发展需求和规律,安排文本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教材,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积累本文语言,学习知识和方法。他认为: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以此来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课程意识,有明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能清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形成语文技能。而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本体性教学中进行渗透和感悟就可以了。有了这个语文课程特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对于教材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容易把握了;对于教什么也更加明确了,不用在一大堆资料里苦苦寻找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了。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专一”一些,聚焦点可以更集中一些,备课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三、我们很明确,学会运用才是硬道理

听师德标兵报告有感 篇13

听师德报告有感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教的师职业道德建设密不可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既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对伍素质,教育局确定2014年为“师德建设年”,2014年为“师德提高年”,2014年为“师德强化年”,2014年为“师德巩固年”。

为配合师德建设年活动,教育局成立了“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最近,我们参加了报告会,听了各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汇报。这八位老师的先进事迹确实

很感人,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一是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不管是工作在基层,还是工作在城镇,他们都能一心扑在教育教学这个岗位上。他们都说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即使当初有过惶惑,有过犹豫,但他们还是能守得住一份寂寞,耐得住一份清贫。虽然物质上不会富有,但他们精神上却相当充实。他们以校为家,有时候甚至于舍小家为大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不是把教育看作一种职业,而是把她当作一份事业来做,而且觉得是一份光荣的事业。所以他们能从这份事业中寻求到快乐,寻找到自身的人身价值。他们努力追求的是“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家长、社会欢迎的老师。

二是他们对学生有着无私的爱他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用真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几个例子足可以说明

一切。

一次课间操活动中,一个学生忽然尖叫起来:“老师,姬帅踢我屁股!”姬帅是一个全校有名的调皮学生,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碰到这样的事情,班主任老师显得非常尴尬,很生气地走到姬帅身边,厉声问他:“怎么回事?!”姬帅不答。很想训斥他,但想到把他训斥一顿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因为他一向是软硬不吃的。于是班主任老师换了一种口气问他:“是不是你俩距离太近了?”姬帅开口低声地说:“是嘛!太近了,我就踢着他了。”“哦,老师知道了。这事不怪你!”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姬帅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理解他了。从此以后,遇到什么事情,班主任老师做他的工作也就轻松多了。姬帅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变得越来越守纪,越来越爱学习了。

这是发生在一天上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起前的事情。同学们都进堂了,刘老师也来到教室门口准备进堂上课

了,可张小燕同学还蹲在路边的大树下,不知在干些什么。刘老师喝叫一声:“张小燕同学,要上课了,怎么还不进教室?”而张小燕同学却置若罔闻,根本没有起身进教室。刘老师来到她身边,询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小燕同学这才慢腾腾地直起身向老师说:“老师,你看,蚂蚁在搬家呢,我在看它们搬家??”刘老师俯下身一瞧,果真蚂蚁在搬家呢。她意识到自己对小燕的责怪错了,于是转过身对全班的小朋友说:“小朋

友们,大家快来看呀,小蚂蚁在搬家呢!”大家一齐围了上来,细细地观察着,并且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张小燕同学这下可高兴了。

周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知乍回事,最近几次的考试老考不好。看得出来,她自己很着急,王老师也非常着急。找她谈心,才了解到,周颖一向成绩优秀,所以一家人尤其是母亲对她的期望值特高,希望她在中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周颖又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

子,自己也就不断地给自己加压。心理压力过大,考试也就发挥不正常了。了解到这个情况,王老师先是做周颖自己的工作,告诉她,对待考试要有正确的心态,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她,不要把分数看得过于重了。然后又打电话给她的母亲,她母亲接到电话的第一句话便是:“老师,是不是周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王老师告诉她母亲说:“没有!没有!你的孩子一向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我们谢谢你对她的教育和培养啊!”然后王老师再委婉地道出她女儿最近一段时间出现问题的原因,希望她不要给女儿太大的压力。周颖的母亲看到老师这么替自己的孩子着想,非常感激,并且愉快地表示,一定会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听优秀班主任报告会有感 篇14

3月5和6日这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在庆华文化宫举办的高端培训。会上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韩玲老师的讲座,我被她们深深地吸引。尤其是韩玲老师所做的报告。我们跟随着韩老师的声音,时而聆听、时而思考、时而感叹。韩老师的思想左右着我们每一个人。韩玲老师主要从下面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特殊时代对我们教师的特殊要求

韩玲老师说到: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过教育,领导、家长、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太高了,希望我们的课堂绚烂又平实,中看又中用;希望我们的教育无可挑剔、无懈可击;希望我们把教育搞得让整个社会都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要带着镣铐跳舞,还要把这个舞跳得让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时代不同了,老师不容易当,我们感觉身上的担子又增加了分量。然而,我们无法改变,就必须适应这样的现实,那就是与时俱进,担当起这一时代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韩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一句话:班级都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班主任。这是韩玲老师十五年教育实践中最大的感受,这番话一出,让在场的老师都恍然大悟。“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班主任!”。后来想想,也正是这么回事。正如韩老师所说:“家长们把家里最值钱的孩子交给老师,是把一生最大最殷切的期望放在老师肩上,我们老师实在耽误不起。”责任之重我们无法承受。过去一家几个孩子,老大不行了有老二,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一家就一个孩子,一旦不成功,一家人的生活就会笼罩在一种失落的阴影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实在耽误不起。一个好老师就是一班好孩子;一个差老师就是一班不成功的孩子,而一班不成功的孩子就造就了50多个不幸的家庭。其实,现状也给我们的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班主任工作做好了,家长就放心了,家长放心了,社会也就满意了,社会也就认可了这个学校的品质,班主任在其间起的可是关键性的作用。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就是班主任要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所以这个特殊的时代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二、班主任必须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管理班级的成功与不成功主要看学生服不服,学生服了一切都好了,学生不服,他不买你的帐,我们就是累死,把命拼上,把心掏出来给他,也不管用。因为他不服你,反过来,他就瞧不起你,他要是瞧不起你,他就会犯上作乱。但如果我们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第一印象,第一次在全体学生面前亮相就打动学生的心了,那效果就不一

样。

韩老师举例子:2005年9月开学第一天,报到完了以后学校说剩下时间由班主任自己支配,她第一次满怀激情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人到中年,我闯京城,来到平谷,我是人生地不熟;但来到了峪口中学,我遇到了你们,我感到非常荣幸。你们是我的学生,也是我在北京、平谷、峪口的亲人。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到了学校,我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和我的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们将朝夕相处,晨昏相伴,我守着你们,应该说我在守着一个未来的奇迹。我愿意在你们身上“押宝”。因为,你们是我命中注定的知音,我愿意和你们一起用功,一起拼搏。和你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就这么几句话,学生们的眼睛都在放光,学生们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的教育行为能够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感到有依靠,当他困了、累了,甚至迷茫了,他在心灵深处能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觉得很安全,这就是幸福。

三、班主任要尽快成为一名教课能手

韩老师说:为一名教师,如果书教的不好,怎么育人?一个班主任教书不行,那么他就是再会忽悠也不成。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上课就要拿出我们自己看家的本事,通过这第一节课要牵引学生的魂。让学生们佩服、信服,从而认可、服从。所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她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准备。因为,要通过这第一节课,向同学们展示自己,让他们服,只要他们服了,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

第一节课至关重要,这是认同一个人的开端。如果他认同了,也就接受了。很容易接受了,就是服了。只要他服了,就好办了。以后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第二节课就不一样了,如果第一节课学生认同了,他们就会带着有色眼睛,来观赏这第二节课了。即使这第二节课真的讲的不怎么样,学生们也认可。

班主任必须要尽快成为一名教课能手,而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必须苦练基本功。要把这节课上好,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到几点:一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二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三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四是要讲究语言艺术。这样学生们才能服你,只要他们服了,你就怎么干怎么有理。教书也好,当班主任也好,我们不要老强调学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先找一找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都得让学生服。

四、第一次班会要引起共鸣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短时间迅速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一呼百应,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所以,我们

要寻求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班会。我们的第一次班会一定要精心准备,要能够引起共鸣。对于这次班会,我们的班主任要下大力气,从创意到实施,每个细节我们都要把关。我们要使出浑身解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从教室布置到班会程序,从主持人到学生发言,每个环节我们都要很好掌控,要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要充分显示他们的才华。这次班会要的是气氛,要开得群情激昂,因为这是一个誓师会。

五、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教育追求的是合力效应,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那么家长到底支持吗?配合吗?这取决于家长对我们的认可程度。所以,这第一次家长座谈会非常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第一次家长座谈会给家长留一个好印象,让他们感觉把孩子送到我们手里应该一百个放心,所以我们必须精心准备。比如:教室的布置、讲话的内容以及我们自身的着装等等。

韩老师案例:教室布置的是前黑板用红黄相间的大字写:为了您的孩子,为了我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韩老师的发言:家长朋友们:你们好!为了您的孩子,为了我的学生,我们走到了一起。孩子是您的也是我的,为了我们孩子的前程,我们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我是一名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遇到一位好老师,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当别人大家把孩子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我也应该让大家放心。让大家安心地工作,舒心地生活„„。最后,她让学生家长在纸上写出自己孩子的优缺点以及对各位老师的要求,这样做,就是让家长知道我是诚心诚意为学生好。让他们感觉把孩子送到我们手里应该一百个放心。

六、班主任必须要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当学生和科任老师发生不愉快时,班主任要安慰科任老师,比如问问老师“你说让我怎么做你才能消气”协助老师搞好善后工作,注意是协助而不是包办。在学生面前夸奖课任老师,学生是最好的传话筒,他们能讲你说的这些话告诉科任老师,老师听了当然高兴,这样就可以调动科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学生中说这个老师如何如何了不起,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追求教育的是合力效应,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我们班主任的一句话不注意,家长就不会买我们的帐,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有些老师,一天忙到晚累得要命,反而觉得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教越烦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呢?韩玲老师告诉我们,不到万不得已,急需与家长取得联系,一般不要请家长。请来了,我们要把他们当作客人。态度一定要谦虚、和蔼、谨慎。讲话时,要推心置腹。评价学生一定要客观公正,先提优点,再

指出不足。给家长出点教育孩子的主意,决不能发生不愉快。这样做了也就铺平了今后教育学生的道路。家长就会配合我们的教育了,我们的班会越带越顺心。我们当班主任的,凡事都要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但如果遇到不冷静的家长,我们要学会冷处理,切勿蛮干。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篇15

关键词:精品课活动,蔡道平老师,《诱导公式》

在苏州张家港举行的首届“苏派名师”精品课活动中, 笔者有幸观摩了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蔡道平老师的《诱导公式》的一节课, 整个听课过程如同阅读了一本好书, 受益匪浅。特别是对诱导公式中角的终边对称处理, 体现了蔡老师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 先把课堂过程摘录如下:

一、教学过程

1、复习回忆, 提出问题

师:我们知道, 在α角终边上任取一点P (x, y) , 令, 则, 特别当点P在单位圆上时, sinα=y且cosα=xo先看这样一个问题:求的正弦、余弦值。

生1:在单位圆里做出的终边, 交圆周于点P。

师:那这个终边怎么做呢?

生1:和π/6重合的。

师: (赞赏) 很好, 和我们熟悉的锐角π/6有一定关系,请继续!

生1:这样的正弦就和π/6的正弦一样了!

师:那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两角的正弦值、余弦值一样吗?

生1:因为终边相同, P点重合, 坐标相同的!

师:那和sina有什么样的关系?还有余弦和正切呢?

生2:都分别相等, 因为它们终边相同。

师:很不错, 不仅回答对了, 并把我想问还没问的都答对了。 (学生抱以会心的笑声)

师:若把锐角换成任意角α, 上面的等式依然成立吗?

生3: (犹豫一会) 成立的, 还是因为它们的终边重合。

师:根据之前的知识, 对于任意角和角α和角2kπ+α是同终边的。刚才已经发现, 我们可以把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换成与它同终边的[0, 2π]上的角的三角函数值了!也就是说可以把一个任意角诱导到[0, 2π]上,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板书) 如果正好诱导到范围内, 直接就是熟悉的锐角, 但如果在内呢例如?

2、拾阶而上, 引导探究

(教师在黑板上的单位圆上做出的终边, 一边问:哪一个锐角的终边和的终边有关系?一边在第一象限转动一根小棒)

生: (大部分) π/6

师:对了, 其余的边没有这层特殊性。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和π/6的正弦值相同, 余弦值互为相反数。

生4:即,

师:若上任意给出一个终边, 哪一个锐角α的终边与之有关呢?

生5:关于轴对称的那个。

师:好, 我们设锐角为α, 则上这个角就表示为……

生: (齐声) π-α

师:虽然两个终边不重合, 但有关于轴对称的性质, 设锐角α终边上这点P (x, y) , 则π-α终边上为点P' (-x, y) , 你们能得到怎样的一组公式呢?

(学生口述公式)

师:现在α依然是锐角, 当α取任意角时, 上述三个等式关系保持吗?

(教师继续板书演示, 当α角任意变化, 角π-α始终和其关于轴对称, 特别是当α角终边在x轴上和y轴上时, 教师解释了恒等式成立前提是两边都有意义。)

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研究方法。

(投影上打出: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间关系)

师:让我们再回到十分钟之前, 角度诱导到[0, 2π]后, 已经解决了和两个区间, 剩下的问题就是和了, 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研究过程, 探讨一下!可以独立做, 可以和周围同学讨论着做。

(投影仪上给出问题, 以及刚才的小步骤, 教师在学生边上巡视, 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7:对于中一个角, 我找了一个与它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的锐角α的终边, 这样它就写成π+α, 然后圆周上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相反数, 所以……

生8:对于上的一个角, 找一个锐角α, 让它们终边关于x轴对称, 这样它就写成2π-α, 因为横坐标不变, 所以我得到了……

师:对于2π-α的终边, 还可以表示为哪些角的终边?

生8:2kπ-α

师:现在我们把0, 2π]中四个象限的角都研究过了, 合到一起再来看一下。 (投影上出现四组公式) 怎么来记住这些符号呢?

生9:用图形, 用对称性。

师:归纳得很好, 这几组公式就是数形结合的很好体现, 利用与角α终边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等特征, 找出函数值关系, 诱导公式实质上是将终边对称的图形关系“翻译”成三角函数之间的代数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更准确地记忆公式, 并通过练习不断熟练。

3、回归本质, 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来看下面的练习, 同学们在下面做, 等会儿请同学们口述过程。 (出示习题)

师:在初用诱导公式解题时, 先把角度变化写清楚, 这样才不至于出错。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

师:有不同的解法吗?

(另一位学生口述不同解题过程)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做法都是把绝对值较大的角化为绝对值较小的角, 但正负不同, 按做题习惯, 正角处理起来更不易出错, 所以应先让角度变正。因此此题还可以怎样做?

(师生共同解题, 并归纳出角度转化的一般步骤。)

4、回顾总结, 思维升华

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另外同学们的发言和板演对你有何帮助?

生15:利用转化的方法求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上的角三角函数值有关, 要准确记住四组公式;注意数形结合。

生16:用好图形的对称记公式, 要按照从负角到正角, 再到小角。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 我们一起完成了诱导公式的推导, 并利用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 并请大家体会数形结合以及转化与化归的思想。今天的作业在学案上, 请大家按要求分类完成。

二、听后反思

托利亚说过:积极的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而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笔者觉得类似这样的数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应特别重视“过程性”, 强调“参与性”, 从而激发其主动性, 确立其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真实生动的探究, 让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讲清楚会做题并不是高效课堂的根本特征,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通过问题解决,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让每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才是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特征。

《诱导公式》这一节内容一直是老师们纠结的课题。到底要不要花大力气讲解公式的由来?每一组公式该怎么讲?笔者也曾听过这样的课:老师花十分钟不到的时间解释了一下这几组公式, 然后给出“函数名不变, 符号看象限”的记忆口诀, 像这种“短、平、快”地给出“一个定义, 三项注意” (章建跃语) , 让学生直接进入运用结论解决问题的练习, 也会收到很好的应试效果。确实, 伴随着课程改革, “过程”和“结论”孰轻孰重的争论从未停止。新课程倡导教学重心前移, 适度延长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但课堂教学时有限, 知识的发生过程延长了, 必然导致知识的运用过程被缩短, 于是, 像“诱导公式”这种确实要加强后续练习的教学内容, 有的老师就认为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引发概念上不实惠。但蔡老师这样一堂课, 再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过程”与“结论”并重, 且更要优化“知识的产生过程”与“结论的使用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也听到这样一些声音:一节课必需拿出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解题才叫突出“主体性”, 甚至会规定教师的“启发式讲授”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 否则就叫做“满堂灌”, 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就本课的教学内容而言, 诱导公式中的等式已超出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 蔡老师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 (三角函数值和单位圆周上点坐标) , 按照“最近发展区”原则, 引导学生构造“与之相关的锐角”, 并推证到“任意角”。在此过程中, 教师启发铺垫, 学生思维活动深层参与, 师生讲练交融, 质疑反思, 浑然一体, 一贯到底, 这样的启发式讲授,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自考审计名词解释下一篇:座右铭中的智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