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共7篇)
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 篇1
2014年河北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教育法律法规
(四)单项选择题
1.某小学安排学生在危房里上课,此行为主要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A.初等教育 B.小学教育 C.学前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教师社会地位专业性的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教师社会地位专业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教育法律责任不包括()。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不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说服教育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六项权利中,不包括B选项中的内容。
7.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早就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陶行知则更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些都说明教师具有()的义务。
A.保护学生权益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C.尊重学生人格 D.教育教学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家黄宗羲和陶行知的话说明,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搞好教学,教好功课,要完成知识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锐意进取,刻苦学习。要使学生学好知识,教师首先必须学好知识,即教师要具有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的义务。
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9.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具有的一个特征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10.根据《教育法》等的规定,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即行政处分和()。
A.行政处罚 B.撤销职务 C.没收财产 D.赔礼道歉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即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1.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
A.扣押教师资格 B.通报批评 C.降职或撤职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任何费用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13.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以儆效尤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4.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
以维修、改造
C.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D.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5.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 D.有序性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律责任是指由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可以看出,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违法行为,所以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6.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7.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8.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年。A.1993 B.1995 C.1998 D.1985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1993年。19.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更多中公河北教师考试网相关复习资料:http://hb.zgjsks.com/?wt.mc_id=bk10487
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 篇2
我在学校连续多年承担着对新教师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岗前培训任务, 这门课程内容广泛, 讲什么, 讲到什么程度, 需要认真取舍, 而且学员对这门课不重视, 以上这些情况, 给教学造成了一系列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 提升学员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意识,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我积极动脑, 与时俱进, 从备课、上课等环节入手, 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 加上自己的一些教学思想, 设计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搜集材料、认真学习、仔细筛选、确定内容
我现在搜集的材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48种法律法规。面对如此多的法律文本, 光读一遍文本名称也得一二十分钟, 可新教师培训只分给我八个课时, 促使我不得不深入思考和认真取舍:
1. 教师需要什么?
他们想了解什么内容?以己推人, 我明白:教师需要最实用的知识, 必须从实际出发, 以实用为主导。
2. 什么是实用的?
上面列举的都是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法律文本, 但课时有限, 我必须根据我们地区的学情教情进行筛选, 选择重点内容, 锁定某一些条文进行研读。比如, 新教师中如果没有幼儿教师, 幼儿园法规条例则可以删去;如果没有行政管理人员, 就删去教育行政法律内容。
二、整理材料、研究内容、设计教案、备战课堂
内容确定了, 但如果按正常的授课方式去教学, 课时是根本不够的。我一贯坚持, 无论学时长短, 都要让学员有所收获, 所以, 常规的案例堆砌式、教师讲授式授课方法, 根本行不通。我得考虑如何让学员参与进来, 一起活动、思考, 继而在思想上能把这门课重视起来。于是, 我在设计教案时, 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原则, 并依据这个原则,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什么要学教育法律法规?”“学什么教育法律法规?”“怎么学教育法律法规?”在这三个模块中, 以“为什么学”为导引, 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 让学员重视起来。
1. 为什么学教育法律法规?
学什么教育法律法规?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是备课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开好了这个头, 就可以驾轻就熟, 四两拨千斤,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用了一个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这个案例中, 含有多个法律条文的内容, 其大致情节如下:
某地某校六年级的一名学生, 性格较为顽劣, 一日该生带色情书入班, 被教英语的李老师收缴, 并告诉校长, 校长请来家长。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 其父又得知该生偷了他的钱, 于是怒火中烧, 对该生大打出手。该生不满之意积于心中, 一日恰逢李老师上课, 该生故意扰乱周围学生, 被李老师批评。结果该生对李老师进行报复性殴打, 致使老师受伤。处理事件过程中, 李老师与家长之间矛盾升级, 诉至法院, 由法院判决。
这个案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生打老师, 它和学员息息相关, 不经意间就可能发生。我们和学生朝夕相处, 教育、管理学生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工作, 怎样才能做好这一份工作呢?怎样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这个案例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第35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2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第133条等法律条文。原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案例中蕴涵了许许多多的法律法规知识呀!它们与学员教学生活的联系又是何等的密切呀!
2. 怎么学教育法律法规?
上述案例准备好了, 为了出效果, 我借鉴了一些电视栏目的风格, 精心打造课堂语言, 融进文学、评书等元素, 将此案例解构成一篇栩栩如生的文学故事, 我是这样写的:“话说小校园大社会, 我们生活在其中, 什么事都可能遇到, 话说, 某校园六年级一班学生达劲刚, 此生生性顽皮……”先从语言上打破传统授课模式, 力争做到课堂气氛不枯燥、不呆板。
在讲授的过程中, 我还设计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 当讲到李老师发现达劲刚和一群学生围看色情书时, 我停下来提问:“如果碰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做?”学员马上进入热烈的讨论状态。又比如, 讲到李老师和家长没有达成和解协议, 李老师的男友气愤不已, 到学校找达劲刚, 想揍他时, 我又停下来问:“这么做行吗?为什么?有什么法律依据吗?”再比如, 讲到校长发现李老师男友的行为之后, 试图制止他、教育他的时候, 我又问:“如何说服他, 需要用什么法律?”
在授课过程中, 我始终将法律条文贯穿在案例中, 打破了一个案例只反映一个法律条文的授课方式。
再说备课。因为只有八个课时, 每个课时我都用了一个吸引人的课题名字。比如第一课时, 我用了“让我爱上你”做课题, 课时内容是案例讲述, 主要目的是打消学员的消极思想, 提高学员对教育法律知识学习的关注程度, 解决学员学习的态度问题, 让学员爱上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这门课程。
规范期的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述析 篇3
【关 键 词】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规范期;教育法治
教师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调整有关教师各方面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总和”,[1]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即其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奖励、惩罚事务的法规的集合。国家颁行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是为了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中小学教师奖惩事务,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保障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合法权益。
一、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建设的四个时期
在1949年至2010年长达60年的建设史中,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经由了从宽泛化、虚无化到承启化、规范化的曲折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一个层级较为合理、涵盖面明显扩大、与教育实际情况较为切合的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系列。
1. 宽泛化时期(1949~1966年)。这17年期间,由于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主要被视为国家干部,因而在很多方面就将管理国家干部的法规直接适用于教师。又由于当时“政策大于法的观念”是“政府的主要倾向”,这就使得变动性很强的政策在教师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两种情形交并存在的大环境下,关于中小学教师的奖惩事务多不由教育类法规来规范而变得宽泛化了,主要体现在相关的行政法令和政策中。
2. 虚无化时期(1966~1976年)。文革爆发后,在教育领域“停课闹革命”、“打倒封资修”的喧嚣声中,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被尘封,正常的奖惩机制全部停顿、瘫痪。文革期间发出的许多有关教育的《通知》、《意见》,特别是1971年8月经张春桥、姚文元定稿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炮制出“两个估计”,翻云覆雨、深文周纳,教师奖惩法规被彻底虚无化,广大中小学教师所受到的压制与迫害却至为严实,导致了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灾难性倒退。
3. 承启化时期(1976~1986年)。长达10年非法律化、非制度化的状态结束后,国家进行了冷静深刻的反思,开始拨乱反正,把被颠倒的秩序重新颠倒过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逐步走上正轨。教育界也处理了大量的遗留问题,基本肃清了“文革”的流毒和影响。《中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的修订重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关于教师节的决定》的出台、《义务教育法》的制定,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了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恢复、衔接和开启,作为其“子项目”的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也进入了此承启化阶段。
4. 规范化时期(1986~2010年)。1986年4月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法规建设开始迈入法制自觉年代的重要标志。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颁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规范了行政法规名称的使用,也实际上增强了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名称使用上的统一性和规范性。1990年代,《教师法》、《教育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等法规相继颁行,依法治师进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教师奖惩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现代化轨道。
二、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规范期的两项表征
(一)法规形式上的规范化
首先,有关中小学教师奖惩的规定是许多教育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以专章或专条、专款的形式体现,还制定了专门的教师奖励法规。如,《教师法》的第七章为“奖励”,设两条;第八章为“法律责任”,设五条;《教师资格条例》第六章为“罚则”,共五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专设第五章“考核与奖惩”,共四条。尤其是《义务教育法》的前后相较,更反映出这种规范化的趋势:1986年《义务教育法》中的第十四、十六条分别是奖、惩条款;而2006年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奖励条款增多,且将法律责任专置第七章,集中规范。[2]专门的教师奖励法规则有《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等等。
其次,有关中小学教师奖惩的具体教育法律规范,不再随意长短、随兴划设,而一般须具备假定、处理和奖惩这三个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要素,方能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如,《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关于申请获取教师资格的规定中,“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就是这个法律规范的假定部分,“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就是这个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这类是法律上的奖励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出资人不从办学结余而从民办学校的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3]这类是法律上的惩罚规定。需要说明的是,假定、处理和奖惩这三个逻辑要素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在同一教育法律条文内,有时可以分散在数项法律条文中,甚至可以存在于两个以上的法律文件之中。
(二)法规内容上的规范化
所谓内容上的规范化,是指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能够应时而进,对奖惩的种类、条件、事由规定得更为明确、具体、易执行,能较好地凸显教育事业的特征和教师职业的特点。
1. 奖励的种类与条件。(1)授予国家级荣誉称号。《教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第一种荣誉称号是“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教委先后发布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奖励暂行规定》和《奖励规定》,提出对“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分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第二种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奖励规定》提出,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部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除领取一次性奖金外,还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此外,还有“全国优秀班主任”等其他荣誉称号。
(2)评定为特级教师。教育部1993年发布经修订的《特级教师评选规定》,明确“‘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具专业性的称号”,[4]规定参评者政治上必须合格,必须分别“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评选名额一般控制在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每月津贴“退休后继续享受,数额不减”。法定的严格标准和专定待遇,使得特级教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不断壮大的特级教师群体的榜样、辐射、示范作用,增强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其他表彰奖励。如,《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的“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则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对成绩显著的体育教师“应当给予表彰、奖励”……这些规定给人们传递的明确信息是:中小学教师只要勤勉工作、精心育人、敬业爱岗,就会得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肯定与奖励。
2. 惩罚的种类与事由。(1)行政制裁。①行政处分。中小学教师如有“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教学成果获奖”、“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等违法行为,将被学校或教育监督机关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用察看、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②行政处罚。中小学教师如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弄虚作假或以其他欺骗手段获得教师资格”等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等法规实施处罚,将被给予警告、停止申请认定资格、撤销教师资格等教育行政处罚。
(2)刑事制裁。中小学教师如有以下违法行为,将由国家司法机关给予管制、拘役、判处徒刑等刑事处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等等。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撤消教师资格。
(3)民事制裁。触犯了相关法规的中小学教师,在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或刑事法律责任的同时,如果造成损失的,必须同时承担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等方面损失的民事法律责任。
从长远和本质上来说,惩罚性法律规定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并非可怕的紧箍咒,而是可贵的警示仪。有了这个警示仪,中小学教师会更自觉地增强法治意识和自律能力,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得更顺利、更稳健、更成功。
注释:
[1]公丕祥.教育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
[2]义务教育工作法律适用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7.
[3]义务教育工作法律适用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1.
建设法规论文范文 篇4
【摘要】:工程招投标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工程投资,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先后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加大查处力度,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然而我国实行工程招投标的时间还不长,国内的招投标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工程招投标领域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初步分析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问题对策
正文
一、前言
在国际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招标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已得到了广泛实施。招标投标制度是建筑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它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树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实施原则,由发包单位择优选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实践证明,招标投标制度是科学合理而且比较成熟的工程承包发包方式,它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最佳办法。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以来,经过试行、发展、逐步完善的20多年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存在体制的束缚、管理与操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工程发包过程中
存在的腐败问题任然比较严重。因此,如何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和操作,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讨,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由于一些人无视法律的权威,导致实际管理执行中存在障碍,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国家行政部门方面和建筑招投标相关各方这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1、国家行政部门
1.1、令出多门,多重领导的制约。我国招投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在中央,分成建设部和各专业部委,然后顺这两条主线发展成地方各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和各专业部委设立的工程招投标机构。这两种互不干涉的机构设置,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发布实施着各自的招投标规定,使本来统一的建筑市场,分为建筑工程和专业工程,使政府设置的建设主管部门只能管理建筑工程市场招投标,而对专业工程的招投标却无法涉及。与此同时,由于招投标存在着各自管理,政出多门,必然造成建筑市场管理不统一。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自然形成各自为政、上下一条线,自己的队伍自己招标,自己的工程自己施工,以行业管理为由造成行业垄断。
1.2、相关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我国招投标工作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招标投标法》的出台与实施,以立法形式把竞争机制引入建筑领域,对工程的招投标范围、方式、程序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规范,全社会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对招投标进行监察、仲裁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而且其自身也受到多重领导,很多时候难以开展工作,致使监督缺乏力度,监督工作严重滞后。一些监督主体只侧重于形式和程序的监督,对实体性内容往往很难深入。加之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比较隐蔽,一般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往往实施经济处罚的多,追究法律责任的少。违法违规行为付出的风险成本低,而获取的收益高。受利益驱动,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1.3、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较严重。在建设工程招标实际操作中,地方和部门保护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①、通过投标许可证和不合理的资质要求及收费等办法,给外地、外行业投标人进入本地和本行业建设市场设置障碍。
②、通过缩小公告发布范围、缩短投标时间和划小标段等方式,阻碍外地、外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标竞争。
③、通过在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中预设有利于本地、本行业企业的条款及给予本地、本行业企业放宽资质要求、允许多投标和不合理加分等方式,实施行业和地方保护。
④、通过资格预审和限制投标范围等办法,卡住外地、外行业有实力的企业,提高本地、本行业企业的中标概率。
2、建筑招投标相关各方
2.1、业主方面。主要是规避招标和虚假招标的问题业主规避招标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点:
①、是肢解工程,化整为零。如,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小项目或分阶段实施,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工程规模标准;或只对项目的部分工程如主体工程进行招标,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
②、是排斥竞争,以邀代招。想方设法找借口搞邀请招标,或降低招标公告的广知性,缩小投标参与人范围以达到既排斥潜在投标人,又达到内定队伍中标的目的。
③、是表明倾向,度身招标。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介绍工程施工单位,背后指挥、操纵招投标机构操作,让某某单位“必须中标”,工作人员只得暗箱操作,采取加设参加投标或加分特定条件、故意向其泄露标底等办法,使“钦点”单位如愿以偿。
④、是“梳妆打扮,集体决策”。如以时间紧迫等为借口,将工程定义为“献礼工程”、“形象工程”、抢险工程、安保工程等指令性项目,以行政会议、党内会议或联席会议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以集体决策为幌子规避招标。
⑤、是李代桃僵,“借壳上市”。因为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工程项目没有纳入必须公开招投标的范围,有的建设单位以假合同、假合作、假合股等形式,由外资(私营)企业出面办理有规划、报建等手续,当工程建好后再以某种形式“买”过来,从而躲避工程招投标。
2.2、施工单位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是弄虚作假。如挂靠高资质企业,伪造企业发展状况、经营业绩、经历等,骗取中标。
②、是收买贿赂。包括收买建设单位领导和工程负责人、参与评标的专家评委、招投标代理单位等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等,合谋中标。
③、是围标、陪标、串标。投标人相互串通,组成临时联盟,一家投标,几家陪标,事后再进行利益分配。
④、是分包、转包谋利。有的企业中标后即将工程分包、转包,从中收管理
费或赚取差价,以至一级企业中标而实际施工可能连三级企业都没有。
⑤、是阴阳合同。先以低报价中标,然后想方设法(如行贿等)工程建设中要建设单位追加预算等。
2.3、招标代理机构方面。主要是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招标工作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招标机构以其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周到优质的服务态度及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欢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应当清楚地看到,目前招标队伍的素质、招标机构自身管理水平与日益发展的招标事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松散混乱,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招标代理的制度建设滞后,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有关这方面的法律和规定,也缺少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无详细具体的行业规范和监督评估奖惩制度,同业间难以有效地进行业务协调和信息联络.有些招标代理,基于拓展代理业务市场的需要,完全按招标人的意图办事,为投标人指定中标人出力。一些地方有形建筑市场与招投标监管机构、中介组织与原有行业主管部门,明脱暗挂,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既影响了各自功能的发挥,也为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反差:
1、高利润回报与低违规成本的反差。工程项目承包利润比较高,施工企业不惜采取回扣、行贿等非法手段进行“攻关”,从而多揽工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对大多数招投标违法行为都规定了“中标无效”的处罚,应该说还是比较严厉的,但由于地方保护或是部门利益的左右,目前对招投标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对很轻,多数只是罚款了事。
2、招投标业务高速发展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反差。有形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公开招投标各种相关配套措施还不规范,存在不少漏洞和难以操作的地方。
3、高隐蔽交易与低水平监管的反差。场内结果是场外交易的体现,而有形市场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交易隐蔽,往往是在有形市场外一对一地进行,很难被抓住把柄,就算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一些异常行为,也可以凭目前法律法规的漏洞轻易搪塞过去。相比之下,目前政府监督机构的执法水平不高,部门间协调配合薄
弱,许多环节管理不严、纪律松驰、漏洞多。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的一些案件来看,发现招投标违法违规案件主要靠因“分赃不匀”而“内讧”的告发。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以增强招投标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开性为方向,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机制。为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保护招标投标者的合法权益,要以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进一步修订、完善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筛选、评标办法、专家选择、合同签订、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定,真正建成一个高效、权威的统一招投标平台。
2、以加大投标企业与中介机构违规成本为重点,健全完善招投标惩处激励机制。建立招投标信用档案和公示制度。对全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进行信用记录并对不良行为予以公示。加大投标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法成本,除了中标无效、罚款等经济制裁外,还要采取降低资质、限制参与招投标等措施,让其得不偿失,感到预期风险大于预期效益。
3、以整合机构力量为抓手,健全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我市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日常管理以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为主,行政处罚权则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建设工程招投标行政监督的基本状况是自己监督自己,行业、地方保护和多头管理、重复管理比较普遍,缺乏统一指导协调的综合部门。建议市政府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各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监管中完善程序,提前介入;执法中加强协作,相互配合。
4、以加大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力度为后盾,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机制。建好集中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完善有形市场,领导是关键。要加强对建设单位、主管单位和监管部门及领导遵守执行招投标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五、小结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作为建筑业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已得到广泛推行,它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重要保障之一,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有利于促进项目实施市场化,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等。
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强化管理、加强监督、不断探索招投标管理的新举措,使我国的建筑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一项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只有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才能对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投资效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但是在实际的履行和适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的实际问题,只有针对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法规、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遏止腐败,净化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从实践来看,招标前期及后期的监管尤为重要,前期没管好,招投标过程就会变成走过场,无法起到招标的应有效果;标后缺少监管,工程项目随意变更,施工企业任意转包分包,那么,招投标过程就是多此一举,已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因此,应形成这样一个联合监管机制:招投标交易管理部门着重于招投标环节的监督管理,即在探索、创新招投标管理机制,制定招投标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招投标交易行为、完善招投标操作行为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预防和遏制挂靠、围标、串标等现象在中发生;而其他各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招标前后环节的监督管理体制。实行政府引导,市场竞争,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学习党纪法规心得体会范文 篇5
学习党纪法规心得体会1
按照管理局纪委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相关资料,通过学习,我对“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净化了思想品德,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本职工作较好地达到了学习提高的学习教育目的。党委适时在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主要基于以下目的: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保持领导干部思想纯洁,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从业过程中,坚持做到廉洁从业,牢固树立为基层、为职工群众服好务的服务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党风是政党的作风,是一个政党内通过一定数量的组织和成员的活动反映出来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的行为方式,是一个政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一个政党的世界观的外在体现。党风不仅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综合体现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成效,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党的一员要有实干的行动。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科学的决策再加上实干的行动,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职工的满意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学习党纪法规心得体会2
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做学习贯彻党章的模范。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意义。党章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标准,为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依据。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700xx-xx党员的大党来说,把全党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照党章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贯彻党章。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凝聚起全党同志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才能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这正是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身体力行党中央的要求,自觉做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章,鲜明昭示我们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作为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敢于知难而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需,解患者之所难,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患者,深入一线,倾听病人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使医院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学习党纪法规心得体会3
最近我再次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通过认真学习,我对新党章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对我们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崇高责任感。
新党章的总纲部分首先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及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通过对新党章反复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从我来讲,过去在履行党员义务,保持先进性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党和人民及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进一步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员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工作岗位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和积极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积极为我馆的发展作贡献。
通过对新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的章程,永葆先进性和争当优秀党员,还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同时,我们每个党员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
2、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全体党员还应履行以下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但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却必须善于变化,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做具体的改革,调整,变化和创新。我们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这样才是更好地实践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 篇6
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
《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5月3日印发了《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国办发〔2000〕34号),规定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核准项目的招标方式以及国家出资项目的招标范围。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委于2001年6月18日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原国家计委9号令),进一步明确招标内容核准的范围、程序以及部门职能分工。几年来,各司局对此比较重视,执行的效果总体是好的。
随着《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招标内容的核准需要作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一是原国家计委9号令中只原则性地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属于需要核准招标内容的范围,目前需要进一步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对政府投资项目继续实行审批制,对企业投资项目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这样,对招标内容的核准就需要根据管理方式的改变相应调整;二是需要根据《招标投标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需要核准招标内容的企业投资项目范围;三是原国家计委9号令中没有对我委内部司局核准招标内容时的职责分工、方式和程序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目前很有必要予以细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投资监管和调控水平,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委审批(核准)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内容核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职责分工原则
按照职责分工,谁审批(核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谁负责对项目招标内容进行核准。
(一)投资司负责全委招标内容核准工作的组织协调,以及投资司审批、核准项目招标内容的核准。
(二)其他有关司局负责本司局审批、核准项目招标内容的核准。(三)法规司负责有关招标内容核准政策、规章的制定。
(四)稽察办负责招标内容执行情况的稽察,并将稽察情况通报投资司、法规司和其他有关司局。
(五)有关司局在办理国家鼓励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技改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抵扣税确认书时,应对已核准项目的招标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审核。
二、核准招标内容的项目范围
(一)我委审批或者我委初审后报国务院审批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
(二)向我委申请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本数,下同)中央政府投资补助、转贷或者贷款贴息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或者企业投资项目。
(三)我委核准或者我委初核后报国务院核准的国家重点项目,具体包括:
1、能源项目:(1)在主要河流上建设的水电项目和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上水电项目;(2)抽水蓄能电站;(3)火电站;(4)核电站;(5)33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项目;(6)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开发项目;(7)年产100万吨以上的新油田开发项目;(8)年产20亿立方米以上新气田项目;(9)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储运设施;(10)跨省(区、市)干线输油管网项目;(11)跨省(区、市)或年输气能力5亿立方米以上的输气管网项目。
2、交通运输项目:(1)跨省(区、市)或100公里以上铁路项目;(2)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公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跨省(区、市)的公路项目;(3)跨境、跨海湾、跨大江大河(通航段)的桥梁、隧道项目;(4)煤炭、矿石和油气专用泊位的新建港区及年吞吐能力200万吨以上港口项目;(5)集装箱专用码头项目;(6)新建机场项目;(7)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扩建机场项目;(8)扩建军民合用机场项目;(9)内河航运千吨级以上通航建筑物项目。
3、邮电通信项目:(1)国内干线传输网、国际电信传输电路、国际关口站、专用电信网的国际通信设施及其他涉及信息安全的电信基础设施项目;(2)国际关口站及其他涉及信息安全的邮政基础设施项目。
4、水利项目:(1)大中型水库及国际河流和跨省(区、市)河流上的水库项目;(2)需要中央政府协调的国际河流、涉及跨省(区、市)水资源配置调整的项目。
5、城市设施项目:(1)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跨省(区、市)日调水50万吨以上城市供水项目;(3)跨越大江大河、重要海湾的城市桥梁、隧道项目。
6、公用事业项目:(1)大学城、医学城及其他园区性建设项目;(2)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f1赛车场;(4)大型主题公园。
7、经国家批准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项目。
三、核准招标内容的方式
(一)本意见第二条第(一)项所列项目,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含招标内容,我委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核准相关招标内容。
(二)本意见第二条第(二)项所列项目中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审批部门在审批项目时核准相关招标内容;向我委提交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核准的招标内容,我委在审批资金申请报告时复核招标内容。
(三)本意见第二条第(二)项所列项目中企业投资项目,向我委提交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招标内容,我委在审批资金申请报告时核准招标内容。
(四)本意见第二条第(三)项所列项目,向我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时,应附招标内容,我委在核准或者初核项目申请报告时核准招标内容。
(五)向我委申请中央政府投资补助、转贷或者贷款贴息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或者企业投资项目,资金申请额不足500万人民币的,在资金申请报告中不须附招标内容,我委也不核准招标内容;但项目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原国家计委令第3号)规定范围和标准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六)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建设项目,贷款方、资金提供方对建设项目报送招标内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四、招标内容应包括的事项 招标内容应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或者部分招标)。
(二)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的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拟自行招标的,还应按照《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原国家计委令第5号)规定报告书面材料。(三)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国家重点项目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对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五、核准招标内容的程序
(一)各有关司局审批、核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时,按规定会签其他有关司局的,有关司局会签时应一并对相关招标内容提出会签意见。
(二)招标内容核准后,对招标内容的核准意见应包含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中,具体内容按照本意见第四条的规定确定。(三)有关司局核准招标内容后,应将包括招标内容核准意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者资金申请报告批复文件抄送投资司和稽察办(各一式五份)。(四)项目建设单位在招标活动中对招标内容提出变更的,应向原核准招标内容的司局重新办理有关招标内容核准手续。
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 篇7
关键词:教师,法规,继续教育
按照国家继续教育的规定, 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岗职工都应参加继续教育。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大学生毕业时, 其所学的知识已经落后于时代几年了。比如, 计算机知识更新太快了, 几个月换一代。我们的知识不更新就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为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是每一个在岗职工都应该学会的。所以说, 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来保证每个职工都接受继续教育是理所应当的, 各单位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广大职工接受继续教育。成人院校 (本文指独立的成人院校, 下同) 教师更应该接受继续教育, 因为他们可以从中汲取最新的养分为教学科研服务。成人院校的教师与其他单位的职工不一样, 作为教师, 他要交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成人院校的教师在这方面责任重大的原因还在于, 他们的学生都是已参加工作的学生, 和单纯、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大学生不同, 教师要说服这些学生必须储备更多、更新的知识。同时现在举办成人教育的组织越来越多, 而随着高考入学率的提高, 成人院校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 有些学生生源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 成人院校不但要加强硬件建设, 更要加强软件建设, 尤其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包括科研能力、授课吸引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成人院校的教师需要参与并接受各种类型的培训,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
一、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既包括继续接受本阶段的正规教育, 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1] 。教师继续教育是对在职教师进行的再培养, 是教师岗前培训的延伸和拓展, 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必备条件,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成人院校同样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这既是在岗教师本人的一项权利, 也是一项义务, 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院校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所有在职教师。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 (主要是业务培训) , 学历培训是指在职教师为达到法定学历标准或继续攻读上一级学历的脱产或在职培训;业务培训主要岗前培训、新课程培训、新教法培训、多媒体技能培训、师资班培训等。成人院校教师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 调整知识结构, 提高职业能力, 保障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所在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二、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任何工作要顺利有序地进行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有规范、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没有制度规范, 就很难把工作落到实处, 形式主义就会泛滥。继续教育也是这样。要把继续教育工作做好, 必须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制定一套制度, 而且这套制度还必须健全、规范。对于成人院校而言, 关键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院校不但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 而且在行动上, 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和激励在岗教师定期、有序地参加规定的进修和在职培训。而现状则是, 政策法规上的欠缺导致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不规范, 在管理上没有系统规定, 主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 专业技术人员对培训并不积极, 培训时间也无法保障。可以说, 制度上的欠缺使得成人院校教师与其他院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一) 继续教育的法律依据不足
对于继续教育, 虽然到目前为止一些法律法规, 如《宪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教育法》, 都作出了规定, 有些发达地区甚至还颁布更为细化的教育条例, 但继续教育仍存在政出多门、管理无序、执行随意化、效果千差万别的问题。“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根本不能有效达到规范继续教育的效用”[2]。没有一部专门的继续教育法作保障, 继续教育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对于独立的成人院校而言, 情况更是这样。独立的成人院校教师与义务教育、普通大学教师不同, 这样的学校全国才四百多所, 地位和职能显然位居其次, 因此对于成人院校的继续教育规定就不具体、要求低、保障缺失。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 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国家要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法律保障。因此, 我国当前亟待制定《继续教育法》, 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继续教育法实施条例或细则》。
(二) 教育行政领导不重视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型, 成人院校学历培训的任务越来越弱, 而各种各样的培训则越来越多。成人院校领导层特别重视学校的招生规模, 注重创收, 因为近几年随着大学入学率的普及, 成人招生越来越难, 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招到的学生多就意味着经费多, 职工的福利多, 反之亦然。因此, 成人院校的领导对能带来收入的各类培训班、辅导班、职业资格证班特别重视,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反, 由于经费减少, 对要花钱、花时间的继续教育则在思想上不重视, 行动上不支持。另外, 成人院校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还有一点不同, 即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上级管理机构建制规范整齐, 定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 促使学校必须抓好继续教育。而成人院校则不严格, 有的根本就不考核。因此, 在有些领导的头脑中, 继续教育就是走走过场的事情。“一些学校的领导观念陈旧, 怕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影响教学工作, 不支持教师参加培训, 也不报销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相关费用, 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制约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3]。
(三) 教师应付
成人院校的教师以中年教师为骨干。中年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多, 压力大。比如, 经济上的压力就很大。上有老下有小, 有的还有房贷、教育子女、社会应酬、评职称等, 要他们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甚至财力去接受继续教育, 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成人院校的教师还要负责招生、授课, 有的课程还安排在节假日, 时间和精力上很紧张、很有限。虽然有些人由于行政命令不得不接受继续教育, 但在接受继续教育时应付了事。这就会导致出勤率差, 请假的多, 即便有的人不请假, 其心思也往往不在继续教育上。个别教师甚至根本就不想参加继续教育, 认为继续教育没用, 只能浪费时间和金钱, 还不如外出讲课、做培训实惠。由于教师资格绝大多数能上不能下, 有的教师一旦评上中高级职称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进步, 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四) 考核程式化
继续教育学习阶段往往有阶段性考核目标和最终考核目标。最终考核目标就是发一个培训结业证或者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盖一个章。本来发证盖章是严肃的事情, 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评, 但实际上很多都流于形式, 参加培训的都能拿到结业证。有的人甚至一次课都没有听最终也拿到了证, 带来极坏的影响。既然不去听课都能拿到结业证、都能合格, 那么认真听课的人必然就越来越少。继续教育考核制度主要是实行“先考后学再过关”的办法。先考是摸底, 后学是培训, 再过关是检验继续教育质量的最后考核办法。实际上有些人通过请客送礼、走关系蒙混过关, 背离了继续教育的初衷。
(五) 经费无法保障
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经费难以落实。相比较而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所在学校、个人共同出资, 很多地方实际上主要是所在学校以继续教育经费或业务经费负担, 个人基本不花一分钱。由于经费欠缺等问题, 这种做法很难在成人院校中落实。成人院校只安排必需的培训, 如任何单位新上岗职工的岗前培训, 以及不参加就无法教学的培训, 如新型课程培训, 其余可去可不去的培训则一概不参加。对于教师在职学历教育如自考、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几乎不予经费支持。按照政策法规, 企事业单位支持继续教育是义务也是责任。“对于接受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或攻读学位、出国进修或考察等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 纳入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 其发生的继续教育费用采用资本化的方法, 计入人力资本的成本, 并分期摊销”[4]。
(六) 教育模式陈旧, 质量差
成人继续教育课程没有适应新时期教学的发展, 内容、形式上仍然沿袭以前, 裹足不前。内容上照本宣科的多, 讨论交流的少, 缺乏前沿性、衔接性和融合性。课程内容大多陈旧、落伍, 有的教师讲授的甚至是五年前或十年前的内容。在菜单式授课内容目录下缺乏选修课和研讨课。在授课方法上, 大部分还是教师讲教师的, 学生听学生的, 课堂上死气沉沉, “满堂灌”仍是主导形式, 难以实现教学相长。有的教师虽然会用PPT授课, 但把多媒体授课变为浏览幻灯片, 效果并不理想。另外, 由于培训目的性不强、针对性差、管理松散, 课程设置陈旧, 师资业务能力不强等因素, 继续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七) 后续评价机制弱化
继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短短几天或者十几天的继续教育只能是方向性的教育。继续教育要想达到真正的目标, 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把知识融入今后的工作, 在实践中理解、完善继续教育理论。而现在的成人院校的继续教育没有明确的后续考核督促机制, 培训结束就意味着继续教育的结束。在培训期间不注意收集信息、反馈信息, 在培训结束后又不及时总结得失, 结果事倍功半。
三、构建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的探索
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保障是个系统工程。为适应终身教育目标, 需要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作保障, 需要把继续教育贯穿于成人院校教师的整体职业生涯之中, 而且是一项重要内容。没有法制作保障, 继续教育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 而且还要以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条件。
(一) 尽早颁布《继续教育法》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按照法治国家的目标, 一切都要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 执法和司法的前提是先有正式的法律文件。继续教育同样如此。有了专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才能更好地促进继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法国的经验和做法。在立法方面, 法国政府比较重视, 通过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 如19世纪初的《阿斯蒂埃法》、1963年颁布的《职业培训法》、1971年通过的《继续教育法》、1976年通过的《终生培训法》、1978年通过的《培训假期法》、1984年通过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立法对法国的继续教育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自1971年立法以后, 法国的继续教育机构雨后春笋般地相继产生, 各行各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5]。现今在我国, 有些学校之所以认为继续教育可有可无、走过场,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约束, 尤其是法律的强制性约束。要利用立法手段全面规划、规范和促进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有了《继续教育法》作保障, 成人院校的人事部门会把所有教师的继续教育作出计划, 每年哪些人需要培训、培训多长时间、需要多少资金等都一目了然;教师按照计划恰当地安排工作, 调整自己的社会活动, 为接受继续教育做好必要的准备, 使得培训、工作、生活都不耽误。《继续教育法》要从制度上规定, 教师的资格认定、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与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挂钩, 从机制上确保继续教育的实现。同时按照《继续教育法》的要求, 积极探索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机制, 对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教材教法、条件设施、对象目标、考核监督等方面制定出细化的操作性强的对策, 使成人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从而走上依法施教、依法促教、依法治教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 确保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稳定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展开和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继续教育必将经历一个跨越式发展, 所有在岗职工都会分期分批地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成功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到足够的经费。成人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其继续教育经费主要应当由政府投入,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 其继续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和企业, 国家财政资助继续教育的款项用于培训机构的各种开支, 国家资助列入总理办事机构或有关部门的预算。香港政府为从业人士提供全部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政府不仅对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士有普遍的财政支持,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香港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在支持力度上更大” [6]。我国成人院校要建立继续教育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国家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的成人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一定要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努力形成由教育行政部门、所在院校、教师个人三方共同出资, 以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单位出资为主的经费负担模式, 同时积极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在稳定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同时, 要加强财务监督, 杜绝和预防贪污腐败、挪用截留继续教育资金等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旦发生及时通过司法程序处理。
(三) 健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引导机制
由于成人院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院校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必须建设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学校岗位素质相适应的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和内容, 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资格证书制度和管理制度” [7]。把继续教育与职称晋级、职务晋升挂钩, 打破职业资格终身制, 可以高职低聘、低职高聘, 绩效工资能高能低 (如继续落实评聘分离、三年重新聘任) , 使教师产生学习压力;同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唤起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指出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 必须给人们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8]通过外在压力的施加和内在动力的唤起, 使教师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从而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另外, 还要完善对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监督机制, 认真落实相关的政策法律规定, 使这些精神能落到实处, 避免走过场。
(四) 举办多种多样的继续教育
一是校本培训。成人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现有的资源和师资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如开设外语班、图书馆信息技术学习班、包括PPT制作等内容的计算机班, 以使在职教师获得基本的完成工作和职称晋级的技术手段。二是新课程培训。随着学科改革和新专业的出现, 成人院校必须定期选聘相关专业教师到高一级学校参加单科培训,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进修学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们主要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现在这个任务仍然存在, 只是学历层次提高了。鼓励所在院校教师报考第二学位、研究生, 并在资金上给予有效支持, 在工作上给予适当调整。四是加强科研能力的培训。科研是成人院校的弱项, 科研经费少, 领导不重视, 导致愿意搞科研的教师少之又少。教学、科研是相互促进的, 没有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必定苍白落伍。很多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科研二者的关系, 一味拔高教学忽视科研。成人院校应该提高对教师的科研方面的要求, 加强培训和鼓励, 促使他们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 做调查, 搞研究, 避免闭门造车, 最后把科研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掌握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动态, 熟悉各种思潮流派。
(五)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成人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与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状况有很大关系。要建立一支既能进行职前教育, 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为此, 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师资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对比找准不足, 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法规, 加强管理, 从政策上支持继续教育。要多方引进培训师资, 通过调动、聘请、短期合作、问题咨询等模式扩大师资规模, 努力形成科学的老中青结构梯次师资队伍。要加强培训新课程资源建设, 促进优质课程共建共享;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进行专业引导和带动, 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形式努力做到“新”和“活”,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把讲授、观摩、辅导、研讨、交流等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强化对师资基地的管理, 通过连续性政策, 完善培训培养、资格聘任、制度建设、考核评价等事宜, 确保师资基地在管理上科学合理、有章可循, 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 构建信息定期反馈机制
继续教育授课内容和形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一些变化比较快的学科要及时更新。为得到相关的信息, 教育主管部门、成人学院要定期组织研讨和学习交流立, 逐步建立规范的信息反馈机制, 以便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 培养出符合市场、符合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人才。同时虚心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形式、时间、计划等, 以满足教师、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使培训工作针对性更强, 从而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晓军.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继续教育, 2003, (4) :27-25.
[2]逯长春.德国继续教育的支柱——国民大学窥探[J].成人教育, 2011, (4) :126-128.
[3]刘西安, 于民伟.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保障的长效机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8) :12-14.
[4]韩利红, 李爱君.河北省追加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保障体制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27-28.
[5]熊华军, 刘鹰.法规保障下的法国继续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4) :79-81.
[6]李默迪, 周远强.香港地区继续教育调研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7) :109-113.
[7]胡艳.建立目标为导向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5) :18-22.
【幼儿教师法规论文范文】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面试授课范文10-02
幼儿园教师名单范文05-23
幼儿教师期末安全总结范文07-03
幼儿园教师培训范文08-15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范文07-02
幼儿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07-14
幼儿园优秀教师申请书范文06-11
幼儿教师国培个人学习总结范文07-12
幼儿园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6-14
幼儿园开展教师备课笔记评比活动范文08-29